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实训手册总结

实训手册总结

时间:2022-03-22 22:11: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训手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实训手册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项目教学;工作过程

在当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热潮中,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在课程教学实施层面,还存在缺少范例,任课教师经验不足等导致课程教学执行情况不够理想的问题。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解决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以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专业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为例,探讨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2008年12月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两周年专业改革成果展示会(简称“双百”论坛)。会议主题是举校企合作旗,百家知名企业同绘强国景;走工学结合路,百所示范高职共谱育人曲。为满足会议宣传的需要,保证会议信息及时,向社会公众展示示范院校建设两周年来的丰硕成果,需要设计与制作“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并在会议期间进行信息的实时与网页维护工作。

我院作为国家首批28所示范校建设单位之一,承担完成中央财政支持的“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承担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同时将该项目作为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项目。

1.2项目管理

1) 硬件环境。能够连接互联网;一台服务器,可直接使用PC机(教师机);若干台客户机,选用主流PC机即可。

2) 软件环境。开发环境采用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测试环境采用IIS服务器、IE浏览器;项目管理工具采用Microsoft Project。

3) 项目文档。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规范项目管理,项目组需完成并维护如下文档。

(1) 工具类文档:Dreamweaver使用手册、Photo- shop使用手册、Flash使用手册。

(2) 项目管理类文档:项目计划书、功能说明书、维护手册、团队管理规范。

(3) 教学类文档:教师参考手册、学生参考手册、实训环境实施参考手册

4) 角色职责。为顺利完成项目任务,采用分组实施,成立项目组,其中产品经理1名,项目经理1名,成员4名。

(1) 产品经理:收集、分析客户和业务需求,并区分其优先级;定义并维护项目的业务正确性;推动项目和解决问题的远景目标;负责客户期望值和沟通。

(2) 项目经理:兼任指导教师;负责监督、控制项目进度和工作质量;协调在项目进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认、验收项目各阶段的工作成果;指导实训学生完成各项任务。

(3) 项目成员:由实训学生组成,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完成分配的各项具体任务。

2项目目标

2.1产品目标

1) 设计与制作“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

2) 满足“双百”论坛会议宣传需要,维护及时,保证会议全程信息。

2.2教学目标

通过“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的设计与维护,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首页布局、栏目设置、色彩搭配的设计等能力,培养新闻类网页的与维护能力,使学生在实际项目实施中养成团队协作、认真负责的良好职业习惯。

3项目内容

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共分为五个阶段(见表1)。主要内容包括:网站结构(栏目设置)、会议标志设计、首页设计、二级页面设计、图文混排效果设计、多媒体应用(音乐、动画)。

4项目教学实施

4.1教学组织与过程

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项目的五个阶段划分为五部分。其中教学重点是第一、二、三阶段,教学难点是第二阶段(策划设计阶段)。根据课程项目教学的需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3~5人,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1) 制定文档,明确任务。指导教师(项目经理)承接任务,起草Dreamweaver使用手册、Photoshop使用手册、Flash使用手册等工具类文档;起草项目计划书、团队管理规范;编制教师参考手册、学生参考手册、实训环境实施参考手册等教学类文件。

2) 阅读任务文档。在项目启动前,学生准备项目相关内容,搜索、查询项目相关知识;阅读项目计划书、学生参考手册、团队管理规范及相关工具类文档;熟悉项目内容及应用环境。

3) 安排任务。指导教师(项目经理)根据需要对项目任务进行划分,形成任务书(如图2所示),下发给相关学生,并同时提供功能说明书。

同时,指导老师还要维护学生任务列表(表2),明确任务进度控制。

4) 明确任务要求,形成解决方案。学生按照划分的任务列表,明确本人工作任务详细要求;针对任务清单中的每项要求,形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初步填写任务报告书(如图3所示)。

5) 创建参考样例,列出实施步骤。为了保证项目按时完成及完成质量,指导教师(项目经理)要为每一个任务创建一个参考样例,列出详细的实施步骤并预留合适的修改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在样例的基础上有创意、有突破、有改进。

6) 完成任务,测试提交。学生根据确认的工作任务,按照详细的实施步骤独立完成任务书所列各项任务;并对每项任务进行测试,填写测试报告;修改完善后提交工作成果。

7) 确认、验收阶段工作成果。指导教师按照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参照项目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确认、验收学生的阶段工作成果,并给出评价。

4.2教学方法与手段

项目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区分任务和问题。传统的任务教学法,一般是按照提出任务、尝试完成任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顺序来组织教学。由于本项目的真实性,每一个任务之间具有严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任务完成与问题解决统一起来,强调按时完成任务。对于涉及的技术问题,则在项目结束后,教师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项目总结和专题讲解。

二是要注意任务的时效性。通过严格的进度控制及预案保证每个任务按时完成。在教学中,对于部分小组或学生可能无法按照进度完成任务的情况,任课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给出解决办法。

另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提供完整的任务清单、操作手册、技术文档等供学生下载使用;通过QQ、博客以及论坛等网络等技术手段实时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5项目教学效果

5.1实训学生评价

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训学生要每天撰写工作日志,最后撰写项目实训总结报告,总结项目实训过程中的收获、经验与教训,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项目总结报告主要包括实训目标、实训时间、实训内容、实训记录、实训总结、自我评价、不足与改进等。

5.2合作企业评价

通过合作企业的全程参与,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知识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的态度等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对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核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和工程师在课程结束后,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引入实际项目的做法值得推广,尤其是在分组教学、基于任务清单组织教学等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质量控制意识、进度控制意识。

6结语

“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的教学设计方案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作为正式的网页,具有真实产品的目的性、商业性和时效性;

二是作为实训教学项目,具有教学的完整性、训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项目教学实施,教学成果也被“双百”论坛会议举办方采用,并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授予“最佳服务(实训)效果奖”。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成斌,杨士强,赵有健. 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8(4):100-102.

[2] 徐涵. 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10-12.

[3] 杨立峰,吴延昌. 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与内容[J]. 计算机教育,2008(19):123-126.

[4] 徐国庆.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9-11.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on Web Design and Making Course

WU Yan-chang, ZHANG Mai-ling

(Pingdingshan Industri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Pingdingshan 467001, China)

第2篇

化工系对实训基地6S管理做了详细的计划,加之前期动员与培训等及时而到位,职责范围划分的很明确,使得6S实训顺利有序的开展。

一、2011年至2012年化工系实训基地6S管理实施内容

2011年3月化工系成立了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确认了推行计划和方法,制定了推行方案,2011年6月聘请了辽宁北方煤化工有限公司党群部部长陶咏梅为我们做了关于6S管理的精彩讲座,还到化工系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勘查培训,让大家清晰的了解了6S管理内容,6S管理方法以及理念。陶部长还留下了珍贵的6S活动培训手册和6S及目视化管理图集等珍贵材料,教师和学生都认真做了培训记录,培训结束以后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还针对培训和讲座内容进行了6S培训测试,学生写了6S管理培训总结,综合以上实训基地6S管理前期培训情况效果卓越。

自2011年6S管理在化工系实训基地开展以来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就开始着手现场文字、图片及看板的布置,至2012年已经逐步完成,现场标示规范,图片鲜明有序一目了然。时至2012年3月以前,化工系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一方面投入到实训基地现场管理及运行规范制定当中,分别完成了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化工实训基地6S管理手册等一本管理手册;三个管理标准;六个工艺操作规程;六个工艺考核评分标准;六个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投入到实训基地6S管理运行监控表制作当中,分别完成了实训基地日常点检表、设备运行记录、设备使用记录、巡检记录、设备故障及维修记录等监控表格,这一系列标准、规程、制度、监控表格也在制度的同时,在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的管理下有条不紊的实施,并把实训基地6S管理推进正轨,最后我们还要将进实训基地6S管理进行小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在6S管理的运行过程中不断吸纳意见,不断检讨修正。

二、6S管理心得体会及经验

(一)整理、整顿

1、明确区分了物品要与不要的标准,清除了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废品和废料。明确制定了废弃物明细表,废弃物分类和处理办法。

2、物品的分类、整齐摆放、标识、定位都得到初步效果,不过还要继续细化分类,做更多的标识牌使实训场所一目了然。

3、对的格局重新进行了划分,使得部门中的空间利用更为合理。对现有文件进一步整理,规范了文件柜、文件盒以及文件的标识、标签。

(二)清扫、清洁

集中清扫和自觉清扫,并加以制度保障。

1、集中清扫:对办公室和实训中心的墙壁、地面的灰尘、油污做了彻底清扫。办公室和实训中心的玻璃擦拭光洁明亮。对实训中心的所有设备进行彻底清洁。

2、自觉清洁:划分卫生责任区,督促每位学生做到“实训间隙勤清扫、上课之前小清扫、下课结束大清扫”,保持整洁、明快、舒畅的实训环境,坚持分工负责,每日进行检查、反馈,使实训现场和办公区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三)素养、安全

1、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展现学生的风采,我们规范了学生的衣着、行为等规范,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精神风貌。

2、对消防器材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清洁,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演练。

3、对带电仪器明确标识安全警示,安全标语等等。

4、为了宣传6S管理实训,实训中心组织学生实训培训,并利用会议积极宣讲6S的知识,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6S管理实训的内涵及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实训实训中心在6S管理上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实训中心物品摆放整齐,标识清楚,取用方便。办公区域物品摆放整洁有序,美观大方,文件资料取用方便,提高了实训效率。学生思想稳定,出勤正常,行为规范。安全事故没出现一起,安全态势良好。

接触到6S管理后才知道它的博大。其实,6S管理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它是通过学生全员对现场环境的改善,达到提高实训效率,实现标准化操作,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好的文化和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6S管理的积极性,使之全员参与进来,充分认识6S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实训和掌握6S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通过小到对个人所有事情的整理,大到对劳动生活环境的整理,使复杂、纷繁的事情简单化、条理化。正所谓通过改善环境、享受环境,用环境育人。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大道,一旦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它,那将是受用一生的事情。

(四)推行6S感受

1. 6S对实训效率的影响

在日常的实训中,突出的问题是要查找和使用以前的某些图纸、资料、备件、工具、仪器、仪表等,往往翻箱倒柜,东找西找,大部分时间浪费了,实训效率很难提高。6S管理的全面实施使我们的实训场地宽敞整洁了,大大减少了寻找资料和物品的时间,实训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2. 6S对实训空间的节约

以前我们学校的实训车间、仓库内的实训材料到处堆放,空间狭小,自学校推行6S管理以来,我门各办公室、实验室下大力量进行整治,充分运用整理、整顿的方法。现在我们的实训车间变得宽敞明亮,为安全、高质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3. 6S可有效确保安全

我们实验室存在触电伤害等危险源,确保安全是我们实训的重中之重。安全标识的使用,安全通道的明确划分,现场的有效监护等措施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我们实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4. 6S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6S,我们将大家平时收集、编写的技术、管理文档分类存档、资源共享,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不可比拟的方便。在实训中大家也能够按照6S标准行事,把6S的理念带到自己的日常管理实训中,及时对电子文档进行整理等习惯,力求管理实训的高效、高质,使6S贯穿实训的每个方面。

第3篇

关键词 汽车车门装配 项目教学 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汽车拆装与调试课程性质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的汽车类专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改革,汽车拆装与调试是高职汽车类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主干课程,是根据汽车制造企业汽车装配岗位的工作情况,在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汽车装配工”标准,明确了该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依此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 汽车拆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思路

其课程的教学内容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汽车分装线装配—内饰线装配—底盘线装配—最终线装配—调试返修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遵循“岗位职业素质培养”和“岗位操作能力培养”相辅相成的原则,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汽车装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将汽车装调工艺基础知识、班组管理基础知识和生产现场管理知识等融入教学过程,同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汽车车门装配项目教学案例

汽车车门装配就是汽车分装线装配子项目,根据汽车厂汽车厂工作实际情况,安排汽车车门装配项目教学一般步骤如下:布置车门装配工作任务、收集相关信息(学生预习、查阅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交流讨论及老师进行总结点评。

3.1 布置车门装配工作任务

针对车门装配工作任务主要有以下2点:(1)个人能独立按规范完成长安微车车门装配;(2)按流水线装配的形式能顺利完成各个操作工位的装配任务;

3.2 收集相关信息

学生通过预习教材、查阅汽车维修手册、电脑上网等对长安微车车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掌握,特别对玻璃升降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和装配过程重点进行掌握。

3.3 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主要在实操之前确定以下几个内容:(1)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2)制定长安微车车门个人装配工艺及学生组成流水线的装配工艺;(3)装配中每个工位的工具使用;(4)装配中每个工位的装配标准以及以及车门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实训操作环节。

3.4 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就是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装配工艺卡及维修手册等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车门装配实训, 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装配、检测设备的认识和理解。要通过对车门装配实训的操作训练、分析,查找相关汽车维修手册及教材等增强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5 检查评估

车门装配实训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车门个人装配及分组流水线装配两项实训检查评估,主要是考核学生个人操作车门装配技能及团队协作车门装配流水线工位操作技能。

技能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工具使用、工艺卡片的识读能力和现场5S管理是否到位等。

3.6 交流讨论及老师总结

考核完成后学生之间分组互相交流车门装配的技能,互相指出对方的装配优缺点,并在现场互相进行实训操作来达到学生掌握该次课的教学目标。

老师总结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指出学生的问题:(1)安装的实操技能:主要总结学生安装过程各工位工具使用是否正确,装配是否按工艺卡片执行情况,特别是玻璃升降器等重点工位的安装是否到位。(2)理论知识:主要总结汽车车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 教学思考及建议

综上,汽车装配于调试课程汽车车门装配项目教学案例中有以下几点教学思考及建议:

4.1 怎么布置教学实训工作任务

教师布置教学实训工作任务时,应着重考虑下列问题:

(1)布置实训工作任务时,应考虑不同班级以及同班级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学生分组应尽量同一基础性的分在一组。实训工作任务中尽量培养学生的个人技能和个人在团队实操工作中的技能。

(2)授课前应研究实训工作内容和过程,实践项目应自己课前操作,充分准备在实训工作过程讨论中可能会涉及的相关汽车装配与调试知识,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及可能会提出的疑问。

(3)布置实训工作任务时,如何使实训工作任务的介绍具有吸引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如车门教学过程中自己设计组装车门生产线等。

(4)在实训工作任务评价时,采用合适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工作过程,切记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鼓励为主,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寻求更优化的工作方法。

4.2 怎么对学生分组

在项目教学中,将学生分组是一个重要的准备环节。学生的分组应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和实训设备台套数来决定。考虑到既要让小组的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工作过程、有动手的机会;又不能因为小组过多而导致教学时间过长,因此每小组的人数要合理。我校的汽车装配与调试课程所能利用的各类实训设备均按 10台套配置,因此每 4人组成一个小组,每 40人为一个教学批次。

学生分组后,为使每个小组的学习和工作能有序开展,由教师指定一名综合素质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各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根据任务要求,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普适工作过程,团队协作地完成任务,达到任务目标。

4.3 怎么进行教学实施

根据汽车车门教学案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在汽车整车、零部件装配与调试教学过程中,应完全建立企业总、分装生产线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汽车总、分装生产线实际操作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未来进入汽车生产企业工作培养很好的汽车装配岗位的适应能力。

(2)由于各个学校的实践场地及设备不同,很多学校很难满足按企业生产线教学模式,进入对口的汽车企业生产线现场教学肯定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可以使用简单的周转车作为流动的生产线(人工推),将所要装配的部件的各个零件按企业生产线工位的模式进行放置,对学生进行每个工位分配并任命组长、巡验员等组成简单的汽车企业的零部件的生产线的生产教学模式。

(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个班中分成几个组同时对其中的汽车部件进行生产线装配比赛(主要考核装配规范性、完成时间及装配完成质量),让学生感受团队操作带来的生产效率。

(4)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对理论及实践掌握能力的不同,对每个学生的不足处分别进行重点教学。

(5)教学教学过程完成后,应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老师应对实践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总结。

(6)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重视汽车专业领域新技术(如新能源汽车技术)、新的装配工艺、智能装配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汽车装配与调试的实践职业技能和创新技能。

4.4 怎么进行教学检查评估

(1)改革传统对学生单一理论评价手段和方法,多采用平时项目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作为评价手段, 并对汽车装配与调试课程各个操作项目进行个人操作与团队操作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2)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如专业知识、技能、班组管理、现场管理、职业素养等考核项目。

(3)应注重考核学生装配调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动手能力、装配调试过程中碰到问题的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对在装配与调试汽车实训过程学习中有独特见解创新能力的学生应予以特别激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该课程的最终考核为平时实训和期末考试各占50%方式。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文秘专业 实训教学 能力本位

秘书是综合性、服务性、文化性很强的职业,秘书的职业技能是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秘书职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培养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秘书职业标准中规定:秘书必须具备文书、办公自动化、沟通、速记、企业管理、法律等基础知识,掌握会议管理、事务管理、文书拟写与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现代秘书职业要求一名优秀的秘书必须在知识方面是杂家、通才,在能力方面是多面手,是具有高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是把每一个人培养成现代职业人的必备条件。高职文秘专业实训教学将一改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行为主体,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本文就以秘书实务课程实训为例,结合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探讨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实训教学。

一、以能力本位为培养目标,实施文秘实训教学。

(一)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实施互动式案例教学。

文秘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秘书实务课程实训就是文秘、行政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从事秘书岗位实务技能的重任。该实训将秘书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训练,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学会学习的能力、交流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五种核心能力。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选取与秘书职业岗位相关的工作项目,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实训最终采用双证结合的考核方式,为学生取得秘书资格证书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秘书实务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进行职业技能实践训练,以教学单元为模块、以工作任务为依托、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任务发生的顺序为过程进行秘书职业技能训练,以学生自主思考和体验训练为主,以教师启发引导、讲解示范为辅。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可以通过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来实现,即采集秘书工作典型案例,模拟秘书工作情境或场景,突出秘书职业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秘书工作规范。职业技能模拟的情景要借鉴和使用相关企业员工岗位标准或内训资料,结合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要求精心设计秘书工作活动,让学生扮演有关角色,通过体验式学习演练,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在实施情景模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激发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创造性。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创造职业活动情境,使每个学习者都有施展个性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倡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通常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或项目开展教学活动,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

(二)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创新的现代职业能力。

秘书实务课程实训教学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配合的过程。教师透彻掌握和熟悉所要使用的案例,并对实训课作精心设计,是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前提之一,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是教学前应思考的问题。首先,实训是在逼真的模拟现场具体的秘书职业岗位上进行的,又要求学生必须统一穿职业装,挂上统一的工作牌,这些就足以诱发学生新鲜、好奇的心理,直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训前便进入一种强烈的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我在课前将案例布置给学生阅读,为指导学生讨论和实施案例做准备,并提出一些特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训项目讨论,小组内可以像真正实训时一样进行研究探讨,制订实施计划,根据每个小组的实施结果在实训结束后评出最优,并给予奖励。这样每个小组、每个人都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比如到哪去借一套亮丽的职业装?怎样才能找到资料解答老师提出的特定问题?小组的实训计划如何制订得完满又独特?案例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怎样设计?案例中涉及的每一个职业角色该如何分配?角色与角色之间该如何交谈沟通才算得体?等等。这种竞争十分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学生能以极大的热情主动投入到学习氛围中,既轻松愉快地复习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内容,又学会了新的知识,将理论用于实践。

实训过程中,教师从传授者转变为协助者,让学生充当主角,自己则退居幕后,扮演导演的角色。但是这绝不是意味着撒手不管,而是根据学习者的个人特点组织学习,并在可知、可感、可觉的制高点引导学习。使学习成为加入学习者个人性格和个人经验的活动,结局因参与者不同而不同,因参与者思维角度不同而不同,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从而开发出学习者的潜能。

秘书实务实训课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小组讨论、模拟场景、完成文稿及小组评议。在多次的实际操作中发现:最为理想的实训,其实就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实训中各学科交叉渗透,如果能提出典型问题,让学生去研究、去尝试创新,感受创新,从而理解创新,才能把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的训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一次模拟招聘面试,有一组学生并没有按照通常的形式进行,而是策划了这样一个场景:一间没有招聘人员的房间,里面只有杂乱的桌椅,一盆即将枯萎的花、一壶水、一瓶可乐、一本杂志、一部电话。看着这样的布置,我正在好奇,应试者会作如何反应呢?这时,第一位应聘人员进来,他选择了喝可乐;第二位进来后为即将枯萎的花浇了水;第三位则排齐了杂乱的桌椅。面试结束后,考官进行讨论,认为第一位缺乏一定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素质,随随便便,不予录用;第二位有较敏锐的观察力,同时拥有爱心,能从细处着手,从身边做起,有一定的远见和灵活思维,决定录用;第三位细心踏实,做事有条理,充满自信,又肯干,决定录用。原来如此。不管结果如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他们并没有只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在求新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他们能从职业道德、智能结构和职业素质入手,积极主动并独立地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结合秘书职业资格考证,建立“能力本位”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一)实训考核引入一种创新性的评估方式,即评估覆盖全过程。

实训教学应建立与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考评制度,规范考核办法和技能标准。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的考核、评价上,综合评定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应积极探索以考查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多元化的考核形式,根据学生在实训中的实际表现成绩、提交的实训报告水平,实训指导教师给出的评分进行综合的成绩评定。因此,在实训考核上,我们采取一种评估覆盖全过程的方法设立评价指标,不但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表现、能否提出新问题和发表新的见解,而且要考虑最后的小组互评、实训手册、实训作业册和实训报告。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综合实训过程和实训成果的表现,得出实训的最终成绩。

首先,由指导教师根据不同案例的实训要求,给每位学生做出实训过程成绩评定,评分标准由5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文档分,即实训期间完成的各类应用文种的成绩;创新分,即实训中各种新颖的创意和操作的实效性;态度分,即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形象分,即对案例中角色的准确把握、形体的端庄及语言清晰富于感染力;团体分,即实训中各组优化方案的质量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根据以上部分综合评价,将学生成绩分为5个等级、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学生实训的初步成绩即评定完毕。

然后,学生再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互评再现情景。教师要求学生在实训期间,组与组之间互相评价,找出不足,评出优秀,再由优秀的小组成员再一次模拟情景,加深印象,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秘书技能。由于要求互评实训场景,教师特地为实训添加了数码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设备,让学生对案例模拟进行全程拍摄、录像、录音,在实训每个阶段结束后,让学生根据录像反复揣摩、分析、判断、体会和总结,提高秘书技能。由此,实训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如身临其境,仿佛正式变身为企业白领,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暗中较劲、力争优秀,完全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成功互动。教师完全融入讨论,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场面十分热烈。学生一致认为:经过小组之间相互比较,相互评分,最能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体会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分析和判断能力,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秘书实务技能,更能意识到运用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最后,实训结束时,学生均须完成两份书面作业。一份为实训作业册,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内容包括封面、个人简历、应用文写作部分,将其编辑打印并装订成册。每组皆能按时完成写作与设计任务,制作出的实训作业册每一本都完整精美,凝聚了每组学生的心血,是他们全身心投入实训的最终成果。另一份为实训手册,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内容主要包括实训日志和实训报告两大部分,能反映学生每天的实训内容、表现,以及心得体会。所有学生都能十分认真地填写实训手册:有些学生因手册上写的字不是十分工整,或是内容不够完善,在实训结束前,还会特地请求指导教师再发一份空白手册,重新填写好后交来;有些学生手册填写的内容相当完整,报告也写得非常好,但他们依旧不满足于现在的成绩,实训结束后,仍然自觉地和指导老师沟通,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提高秘书实务能力。这样一来,实训期间的评估即覆盖了全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定,既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又利于教师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并可以通过实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引导学生自觉培养职业能力。

(二)推动秘书职业资格考证,实现双证结合的考核目标。

实训教学考评不能以一次考试定成绩,而应伴随教学全过程,以考评促教学。秘书实务实训教学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导向,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秘书人才。鉴于此,我们将秘书实务实训考核与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挂钩,以取得资格证书作为实训课程的最终考核结果。为此,根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要求,学校专门建立秘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借鉴英国C&G的秘书证书考核办法,采用机考、面试、仿真、现场模拟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进行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内容由注重考核秘书理论知识转变为考核秘书职业能力。比如,我们在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题型的基础上,对情景录像题作了重大改革,改变为情景模拟题。我们还邀请企业专家(企业人事经理)做考官,对学生的全方位表现给出评价。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竞争力,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文秘专业实训教学,注重秘书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采取互动式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将能力本位的考核体系贯穿实训教学全过程,实现双证结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切实掌握秘书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技能,确保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美花.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效途径[J].科技信息,2010(15).

[2]余厚洪.文秘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与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10(1).

第5篇

[关键词]建筑材料;专科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20-4[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建筑材料》是本学院建筑工程系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的学生是全日制专科生。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分类、组成、生产方法、技术性质、工程应用及技术性能检测,不仅为后续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也要为将来的专业实践打下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因此,本课程在土建类专业培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由于专科生毕业去向多为实践性很强的单位,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足够的自我学习能力,笔者将专科生实践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研究的重点。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建筑材料》课程及专科生的特点,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2教学现状及现存问题

2.1学生理工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是文科生,上大学后开始学习土建类专业知识,大学前也没有接触过土建行业,对此行业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常以文科生自居,直接跳过此类知识,基础越学越不扎实,后续课程的学习无法开展。2.2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坐下面听,教学方式多采用“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方法,此教学模式主要进行教师授课,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习。由于《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内容繁多而课时少,内容多以叙述为主,知识点多又散,难以归纳总结,教师忙于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无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不重视学生的反馈,师生难以互动,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难以提高。2.3课内实验课时少,且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师先示范,学生后模仿,缺乏实验探索,只是让学生按照既定的程序验证已知的结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过后,学生只是帮助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自己并未具有独立实验的能力,也并未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最终使课内实验教学流于形式。2.4课外实训课时少,实训任务简单,通常按照实训手册的操作要求即可完成,结果反馈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应付差事现象严重,实训结束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较少,与相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相差甚远。

3教学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3.1结合专科生的特点,注重应用型知识,优化教学内容

《建筑材料》课程讲述材料种类较多,性质各异,生产方法、检测及工程应用也各有不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但各类材料之间并无关联,自成章节。专科生课时有限,且理工科基础薄弱,无法全面吸收所有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因此教学内容必须得到优化,且应注重应用型知识,如天然石材的工程应用,水泥的储运及使用,泵送混凝土的使用等。在对教学内容优化时,教师可以去除繁杂的化学反应讲解,简述化学反应现象及结果,结合周边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材料的化学性质,如教师在讲解通用水泥的水化反应时,可不讲水化反应的详细过程,简要讲解各个阶段的反应现象及结果;教师可以简述各种表格的由来,详述表格的查询及使用,必要的数学计算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如教师在讲解如何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按耐久性校核水胶比时,可以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水胶比的计算,详述普通硅酸盐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表的查询及使用,不必过多地讲解表格的由来。

3.2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改良教学模式

专科生毕业后参与工程实践,面临各种新问题,需要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现今教学模式却难以满足,急需被加入一些有益的元素对其进行改良。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各种材料的学习进行总结,按照一定的规律(如分类及特点—生产—基本性质—技术性质—工程应用—检测)进行,做出树状图,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使学生对每一类材料有个系统的学习;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通过重新组合教学内容,来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师讲解砂浆这一章时,可结合一个项目来进行,首先设定工程项目需求的砂浆强度等级及其用量,然后展开讲解需要何种原材料、如何选择原材料、如何进行配合比设计、如何调整配合比,直至满足项目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知识点讲解时应适当地提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注重学生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增加探索性实验课课时,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改变实验教学模式

课内实验课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独立实验能力,其中包括:设计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评判能力及总结能力。传统的课内验证性实验是学生在听了老师的讲授及看了老师的演示后努力去模范老师的过程,并不能培养出学生应有的能力,因此,课内实验应增加探索性实验课,使学生实验前不知试验后结果,只能独立思考,查询资料,独立设计及摸索性操作,针对实验结果,独立进行观察、评判及总结,教师在其中充当被咨询者、引导者及监控者。课内实验课单次课时较少,而建筑材料课内实验单次耗时通常较长,如水泥终凝时间的测定及混凝土标准试件的制作等,凭课上实验难以被满足,因此,开放性实验室应该被建立,课下学生可继续完成课上未完成实验,使课内实验有始有终,使学生有成就感,另外学生若有其他实验想法,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去实验,自我培养实验能力,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4课外实训应做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型实验和施工现场认识性实习

课外实训应区别课内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熟悉相关工作,熟悉真实实物,更好地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各方面性能。传统课外实训过度依赖实训手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满足现今课外实训的目的,因此,课外实训的实训任务必须改变,必须摆脱实训手册的束缚,使学生尽快熟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实验(施工现场的材料员、质检员与实验员所应完成的各项基本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实验)和尽快普及建筑材料基本常识,避免出现”只是学,不曾见”的尴尬。学生在学习《建筑材料》这门课程时,如果只是课上看看图片,脑子里想一想材料的各方面性质及工程应用,时间一长,必然丧失学习兴趣,即便是当时学懂了,由于长时间没见过真实实物,也会逐渐忘却,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课外实训去施工现场看建筑材料,看其工程实际应用,然后再结合书本理解相关知识,理论结合实际,加深印象。

5小结

目前,笔者已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内实验及课外实训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初具成效,但课程及专科生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改革长期而艰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课程的教学改革任将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徐莹,尹玉,白宪臣.建筑材料试验教学创新改革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陈桂萍.能力与素质相融合的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研究与实践[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第6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电视机教学

一、引言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是“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实践性和用性较强的一门传统专业主干课程,也是电子整机设备维修技术的代表性课程。该课程不但需要做纯理论分析,而且需要通过大量的综合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的电子线路分析能力、故障判断、分析及排除故障能力。如果主要以“课堂讲授+示教板演示”方式为主,并配合几个简单的实验和简单故障排除实训来教学,这样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就变得枯燥无味。实施项目教学法,就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应具备的条件

(一)有配套的实训教材。在开展项目教学时,学校必须根据本校、本地区、本行业的发展实际,开发校本教材,师资力量较薄弱的学校,起码要自编教学讲义。开发校本教材时,要注重教材的可操作性,教材内容除了传统电视机知识外,还要选取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知识,做到“市场有什么就学什么”。另外,校本教材必须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突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

(二)有足够的设备和场地。“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是项目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实训室的建设,应以现有硬件设备为基础,根据项目内容及教学要求,建设电视机综合实验室,达到实现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专业综合技术的训练。

(三)配备一定的学习资源。配备学习资源也很有必要,如参考书、电路图、集成电路使用手册等。

三、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下面结合“长虹A3/A6机芯开关电源维修”的项目教学实践,谈谈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明确任务。这是项目教学法的导向阶段,由教师提出项目任务:长虹CN―12机芯开关电源维修,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最后确定该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1.学习目标。(1)了解开关电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判断是冷底盘还是热底盘。(3)了解串联型开关电源和并联型开关电源的优缺点。(4)掌握开关电源的维修方法。

2.工作任务。(1)区分主电源和副电源、交流输入及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保护电路。(2)叙述稳压过程、过压保护过程、遥控开关机过程。(3)学会检测、选择电子元器件如开关变压器、开关管、光电耦合器等。(4)正确使用万用表测量关键点电压。(5)学习假负载的应用与连接。(6)开关电源故障检修。(7)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二)制定项目工作计划。项目教学的关键在于项目计划的设计。项目确定后,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笔者让学生充分利用从各种渠道搜集的资料,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然后通过组内同学充分讨论和交流,取长补短,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使学生明确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练习哪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和怎么做,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这一过程,学生以小组方式工作,分组的依据为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等,其中主要的是以互补的形式为主,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性格内向的与外向的搭配等,达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要求。每组成员为5~6名,每组设立一名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讨论和落实项目的安排。小组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在组长的指挥下,对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组员分工要求明确,各司其职,防止出现依赖思想。

(三)教师示范。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示范完成项目的过程。在示范的过程中要强调示范的重难点和注意事项,同时提高项目成果展示时要学生共享的目标。

(四)实施计划。项目实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阶段,此阶段教师一定要提示学生认真对待,注意安全。学生根据项目工作计划,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去完成项目。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自主地完成项目。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互相合作,互帮互学,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教师要参与其中,对于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要求学生尽量从教材和维修手册等资料中获得答案。对于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应做必要的讲解或提示。

(五)评价总结。评价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评价总结包括:

1.互评。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互相打分并展开讨论,谈心得体会、操作流程、步骤,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2.教师总结。学生在学习、操作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忽视安全事项、操作不规范等,教师在总结时要及时指出并提出具体要求。教师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价、总结中得到提高。评价以实施项目过程为主,不仅关注学生成绩,更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效果

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其效果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教学效果;第二,项目实施过程,也是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项目教学法中项目完成是项目小组团队工作的结果,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自己的一份项目任务,他们既要分工,又要密切配合、合作才能达到最终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第四,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掌握了电视机维修的常识、技能和电视机原理,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达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效果。

五、结论

项目教学法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章节结构,完全按项目循序渐进组织教学,拉近了专业课程与具体生产实践的距离,学生完成了综合故障实训项目的全过程,就完成了从电路分析、故障判断、故障分析、仪器使用、器件选择、检测和故障排除的全过程,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朱金堂.利用项目教学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教师,2009,(11).

第7篇

高职教育强调实践,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获得,技术的应用水平等,因此在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高职在课程建设上应开设与企业实践密切联系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高度统一的、按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顺序展开教学的“综合实训课程”,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①。

“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应以职业岗位的工作项目作为其核心。突出项目在课程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通过设计几个项目任务构成一门“综合实训课程”,为学生提供完整项目的学习机会。

二、项目教学在综合实训课程中运用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一)项目教学在综合实训课程中运用的一般步骤

1、确定项目任务

教师要将综合实训涉及到的知识、技能与具体的实训项目结合,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一起讨论,最终确定一个项目付诸实行在项目教学里。

2、制定计划

确定实训任务后,学生对实训项目进行分析,自行制定项目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步骤和程序,得到教师的认可后即可实施。

3、执行计划

学生按照制定的实训计划完成整个项目,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和指导,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执行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实训手册,及时记录项目的进展情况、每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及在每个实训阶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检查评估

项目完成后,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学生需要完成项目总结报告,对自己进行总结性评价,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项目教学在《Dreamweaver静态网站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训课程的应用

以《Dreamweaver静态网站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训课程为例,阐释项目教学法在综合实训中的应用。《Dreamweaver静态网站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训课程是从网站设计开发的工作实际出发,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网站设计与开发的训练,使学生深入了解网站的设计开发流程,掌握网站设计开发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实训中,学生3人一组进行学习和研究,学生通过调研自主确定实训主题,实训主要在实训室中开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专项技能完成最终的项目,本实训也是《Dreamweaver网页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处理》、《Flas制作》等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组长承担项目经理的工作,承担全组人员的组织管理工作,负责和教师以及其它组组长,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工作。课程老师负责项目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工作,控制课程的组织和开展,以及项目总体发展方向的把握。

在课程实施之前,已制定了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学生的实训手册等资料。在本实训课程中,由学生通过调研自定主题,实训时间为4周,过程如下。

1、确定项目任务:选题策划与需求分析阶段

(1)在这个阶段,每一组同学要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进行受众分析和市场分析,确定网站的整体表现风格。

(2)撰写项目的策划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网站的主题,网站设计的必要性分析,网站的建设目标,网站的功能分析,网站的受众群体,网站的整体风格,网站的技术路线等。

2、制定计划

结合所选主题,制定实训计划,确定设计制作网站的步骤和时间安排,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并最终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

3、执行计划

(1)规划、设计网站

根据选题,对网站进行设计,构建整体设计蓝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①构思网站的模块、栏目

②规划网站目录结构和链接结构

③构思主要页面的版面布局

④设计网站的信息标识,包括网站的logo、网站的标题、标语、域名等

⑤设计网站的主要界面

(2)收集整理资料、制作网站

①收集整理资料:搜集制作网站所需的素材,并进行加工处理

②搭建网站的框架,制作网站模板

③制作网站:将各种资料、素材进行整合,制作网站,最终完成整个项目

(3)测试、修改完善网站

在这个任务过程中,测试制作完成的网站各种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修改完善网站。

4、检查评估、项目成果展示

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果进行检查评估。师生共同讨论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对网站的评价主要从艺术性、功能性、技术性、完善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项目完成后,分组进行演示,展示项目成果,通过相互的交流取长补短。学生要依据以下参数对项目进行评估:

(1)艺术性

①内容健康向上,主题明确。

②设计上具有创新性,界面美观,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的创意。

③完美运用各种形式表现主题,网站有吸引力。

(2)功能性

①性能稳定,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②面向一定的受众群体,符合市场需求。

(3)技术性

①技术运用准确、适当

②人机交互方便,结构清晰,导航和链接无误。

③在各种浏览器、分辨率下能正常运行。

(4)完善性

①功能完善,内容充实。

②开发过程中编制的相关文档完整。

三、项目教学法在综合实训中的应用问题反思

1、实训项目的选择

综合实训以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若能将企业实际研发项目、典型产品案例及学生创新项目引入到实训中,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实践的各个环节都围绕着真实项目,最终实现与职业能力的“零距离”。

2、实训小组的有效配合

小组合作有助于复杂实训项目的制作,但在实训中往往有滥竽充数的情况存在,项目任务的完成可能都落在了组长或某一个学生的身上。因此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小组成员的监督,加强小组间的互评,及时整理小组意见,评定小组成员的成绩,使学生积极参与,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发展。

3、实训师资队伍的配备

教师是实训过程的组织者,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学习的促进者、良好学习氛围的缔造者,是综合实训顺利开展的保障。这要求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同时综合实训课程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配备多个专业指导教师联合指导,另一方面可以聘请行业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4、有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想状态是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项目导向的综合实训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校内实习基地是仿真虚拟的,忽视了真实职业世界中人们操作行为的复杂性及其中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它不利于学生对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的真实了解,难于感受企业的真实工作氛围。若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建成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对学生实践技能的习得将会是非常有益的。

四、总结

在综合实训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践技能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在使用此方法时,应与企业结合,尽量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到教学中,配备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在实训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注释:

①孟庆国.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丛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孟庆国.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丛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邵长荣.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1(23).

[3]王德才.基于项目导向的高职综合课程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第8篇

【关键词】CO2气体保护焊 ; 对接仰焊 ; 单面焊双面成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50-01

一、焊前准备

1.选用Q235钢板,尺寸为12mm×300mm×150mm,开60°坡口。

2.选用H08Mn2SiA焊丝,直径为1.0mm。NBC-350 CO2焊机1台,CO2气1瓶,气体流量计1个,钢丝刷、锤子、钢丝钳、常用锉刀、活扳手各1把,台虎钳和角向磨光机各1台。

3.材料两端不得安装引弧板和引出板,焊前仔细清除待焊处油、污、锈、垢,焊后仔细清除焊缝表面飞溅物,并保持焊缝原始状态。

4.在焊接前检查焊枪的喷嘴与送气的流量。

5.试板装配及定位焊,始焊端间隙控制在2-3mm范围内, 钝边一般为0.5-1.0mm 。错变量应小于1mm, 预留反变形角度为4-7°。

6. 选择合适焊接工艺参数,可参考表1:

表1焊接参数

二、焊接过程

焊道分三层三道。将试件仰位装卡在焊接工位上,间隙小的一端为始焊端。在施焊前及施焊过程中,应检查、清理导电嘴和喷嘴,且检查送丝机构。

1.打底焊。打底时焊枪与焊接方向的夹角为80°~90°,调试好焊接参数,要严格控制喷嘴的高度,电弧必须在离坡口底部2~3处燃烧,保证打底层厚度不超过3。先在施焊端的坡口内引弧,开始作小幅度的锯齿形摆动,当产生熔孔后转入正常焊接。焊接过程中不能让电弧脱离熔池,同时利用电弧的吹力防止熔池金属下淌。当钝边熔化的铁水与熔滴熔合在一起,并听到熔池击穿的“噗噗”声,使熔池前弧形成。

在打底焊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增加电弧在坡口内侧两端的停靠时间,并减小熔孔尺寸。

(2)焊接电弧在摆动时,其摆幅以熔化坡口钝边每侧0.5mm为宜。通常采用中间摆动速度快,两端稍加停顿的月牙形或锯齿形摆动方法。

2.填充焊。在焊接前,先清理焊缝表面的氧化物及飞溅颗粒,并用角向磨光机打磨打底焊接头凸起的地方。填充时焊枪与焊接方向的夹角为85°~90°,焊枪横向摆动方法与打底焊时相同,但摆幅应稍大于打底焊,在坡口两侧停留时间也应稍长。填充焊完以后,焊缝表面应以距试件表面1~1.5mm为宜。

3.盖面焊。焊接前先清理填充层及坡口边缘。盖面层焊接时焊枪的角度及摆动方法与填充焊时相同,但摆幅应更宽些,在坡口边缘棱角处电弧要适当停留,但电弧不得深入坡口边缘太多,电弧横向摆动要均匀平稳,以免产生咬边。在盖面焊完以后,应清理焊缝表面,但不得打磨表面。

三、易出现的缺陷及排除方法

焊接时易出现的缺陷及排除方法见表2:

表2焊接时易出现的缺陷及排除方法

四、操作技巧总结

1.打底焊。调试好打底焊焊接参数后,在试板小间隙端定位焊缝上引弧,焊枪开始作小幅度的月牙形或锯齿形摆动,当产生熔孔后转入正常焊接。焊接过程中不能让电弧脱离熔池,利用电弧的吹力防止熔池金属下淌。打底焊时,必须注意控制熔池的大小,即保证焊透又防止焊道背面下凹,正面下坠。

2.填充焊。焊枪与焊接方向的夹角为85°~90°,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当摆动道两侧时稍作停顿,以保证焊缝平整,有利于盖面。

3.盖面焊。盖面层焊接时焊枪的角度及摆动方法与填充焊时相同,但摆幅更宽,操作时要注意观察熔池始终保持成椭圆形并清晰明亮,大小和形状始终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中国焊接协会培训工作委员会组编.焊工取证上岗培训教材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许志安主编.焊接技能强化训练(焊接专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刘云龙主编.焊工(中级).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焊工(中级).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5]王新民主编.焊接技能实训.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支道光编著.焊工操作技能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焦万才等主编. 焊工实际操作手册.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8]冯明河主编.焊工技能训练(第三版).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9]李继三主编.电焊工(初级、中级、高级).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10

第9篇

关键词: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改革;六步教学;考核评价

作者简介:邵联合(1974-),男,黑龙江虎林人,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动力工程系,副教授;黄桂梅(1967-),女,江西南康人,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动力工程系,教授。(河北 保定 071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度职业教育课题(课题编号:ZJJX11ZY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84-02

一、“过程控制装置”课程的定位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讲授过程控制技术、控制仪表及装置等相关知识,与“仪表调修实习”课程相配合。2010年,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对本课程进行了颠覆性改革,将“过程控制装置”课程和“仪表调修实习”课程进行整合,课程改名为“控制装置安装与检修”,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各种热工控制装置的安装、校验、调试、运行维护与异常处理等操作技术,使学生达到热工仪表安装检修中级操作工技术水平。教学组织形式由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调整为理实一体的情境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操作实践,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经验并学习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在自我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及教学实施情况

1.企业参与,基于控制装置安装与检修工作过程重构课程

本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是与企业共同分析确立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课程组教师通过以下形式与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走访河北电力研究院、保定热电厂、保定石油化工厂、定州发电厂等多个企业,深入企业进行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调查;与控制仪表及装置安装与检修人员交流,共商课程标准,共同建立更能贴近和满足实际应用能力需求的情境教学体系;与企业一线从事仪表安装检修的毕业生进行交流,听取他们对本课程建设的意见,帮助分析以往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情境的构建提出建议。

上述几种形式的深入交流,确立了面向热工控制仪表及装置安装与检修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从系统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入手,遵循“以职业行为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全面进行课程体系解构和重构,见图1。

通过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本课程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情境1:控制系统的认知,情境2:变送器的安装与检修,情境3:调节器的安装与检修,情境4:执行器的安装与检修,情境5:调节机构的安装于检修,情境6:控制系统综合调试。重构后的课程体系以控制装置安装与检修工在岗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学习领域。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情境、任务、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2.遵循认知规律,教学内容序化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

从认识控制系统与检定一简单仪表是否合格开始,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之后着手不同控制仪表及装置的安装、调试、投运、检修,每个情境中由单一的任务逐步递进到复杂的任务,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最终在自我开发的过程检测与控制情境教学实训装置上完成大部分仪表设备的综合调试与检修任务。

3.在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中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过程控制装置”主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由于本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六步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六步教学法”要求每个工作任务的教学均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4.以评促学,建立了“过程考核与综合考试相结合”的课程评学模式

(1)考核依据。目标考核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考核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考核方式。为了实现课程的目标,也为了客观、全面、公平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水平和程度,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改变过去教师一人评价的一言堂制度,而是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教学评价,包括自我评价、成果呈现、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结合过程性考核成绩多元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本课程采用工作过程考核、综合考核两种考核评价方式,分别占本课程总成绩的60%和40%,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过程考核包括课前资料的收集、任务工单的填写,实施过程的规范及团队协作,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等。采用多种方法形式,如提问、观察、抽查、教师对学习小组评价、教师对学生个人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评价。综合考试是在完成全部学习情境后,依据所覆盖岗位对本课程的知识、能力要求,设计考核任务,编制试卷,采用技能操作、笔试、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做到考核内容岗位化,与职业技能鉴定对接;操作过程规范化,与现场安装检修规程对接。

5.积极开展技能竞赛,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学习

以控制装置安装与检修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通过竞赛,检验了各参赛学生的团队协作、计划组织、工程实施等能力,促进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6.引入企业文化元素以及6S管理,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最终目标

通过各种展板、宣传栏等方式引入企业文化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6S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规范、认同意识。

三、课程资源建设

1.实训条件建设

由专业教师开发的“过程检测与控制情境教学实训装置”投入使用后,为学生提供了更接近生产现场的可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条件。学生可以通过本实训装置,独立完成各种检测仪表、自动控制装置、过程控制系统的现场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检修等学习性工作任务,能够能较快掌握操作技艺,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竞争力,较快适应工作岗位。

本实训装置在满足教学需要的的同时,也可进行热工仪表检修工、热工仪表安装工、自动控制装置安装工、自动控制装置试验工和自动控制装置检修工等多个工种的专业技能鉴定和职工培训,对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课程资源建设

目前已建成的课程资源见表1。

表1 课程资源

序号 资源名称 资源内容

1 学习资源 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多媒体课件、教师手册、学生任务工单、自测题库、理论试题库、技能鉴定题库、仪器仪表使用手册、职业技能大赛题库

2 拓展学习 参考书目、技术期刊、课外阅读资料、岗位职责、相关网站

(1)构建了适用的校本特色教材。结合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以及控制装置安装与检修工考证的需要,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合作开发了适合高职学生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教材。该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以介绍原理性知识为主的学科式体系,完全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引进了企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学习内容与真实的校内实训环境相结合,便于开展情境化教学。教材中每个情境分别由9大版块构成,见表2。

表2 教材中学习情境的版块组成

教材组成 主要功能

职业能力特征 通过本情境的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所要达到的专业能力目标

情境描述 描述本情境通过学习之后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

子情境描述 描述本子情境学习的主要内容

相关知识 叙述了完成任务必须知道的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

学习性任务 给出基本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作为学生行动领域工作的指导性操作规程

请你做一做 下达操作任务,学生采用“六步教学法”完成任务,提交报告和成果

知识、技能归纳 对本情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点

工程素养培养 知识技能的拓展

课后思考题 帮助学生自我检查本情境内容的学习情况

(2)基于工作过程,适合六步教学法的教师手册和学生任务单。教师手册:任务实施的指导性文件,解决了教师怎么教和教什么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是教师标准化教学应遵循的重要参考资料。教师以教师手册为指导,可以按着“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安排教学。根据教师手册上的评价标准考核学生的操作正确与否。

学生任务工单:解决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工作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引导文法,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在学生任务单的指导下。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骤完成工作任务。

四、课程进一步改革设想

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完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建设该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跟踪新技术发展,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

五、结束语

“过程控制装置”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该课程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根本,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参考,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促进了学生专业、方法和社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30):17-1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

2006,(1).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二)[J].职业技术教育,

2006,(4).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10篇

关键词 课程开发教学形式及方法职业素养

一、课程分析

(一)课程任务分析。

课程是指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它可以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科目课程,也可以是以培养技能为主要目的实验或实训课程,还可以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汽车营销礼仪》课程是汽车营销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实施环境分析。

目前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销售已成为汽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一环,汽车销售不仅是连接市场需求和企业效益的纽带,也是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改善经营管理、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作为高职高专类学校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他们具有较高素养及职业能力是学校的任务。分析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办学条件,通过走访汽车4S店,了解毕业学生及企业对课程的需要、对汽车销售人员职业素质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将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为了使课程内容与未来汽车销售岗位对应,《汽车营销礼仪》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开发,并在教学中实施完善,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情境演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完善岗位必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从企业角度分析,他们清楚的意识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销售突破不仅是企业文化、品牌效应,还要有一批高素养的汽车销售队伍,所以,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除了重视应聘汽车销售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外,在关注他们的身高、体形、相貌等条件之余,更加重视个人的礼仪修养和职业素质。理由是第一,良好的礼仪修养,有助于赢得顾客的信任。汽车销售人员彬彬有礼,举止有度,谈吐不俗,端庄稳重,落落大方,自然真诚,从容不迫,挥洒自如,就会使对方产生信任感、安全感,从而赢得尊重和欢迎,为彼此沟通创造良好的铺垫;第二,专业礼仪规范,更能体现企业、品牌形象。好的汽车品牌的形成是在汽车流通过程中靠汽车的质量和优质服务产生增值效应的,而增值效应是靠汽车销售人员在对客户的服务中去完成、实现的。所以,各汽车品牌都制定了汽车销售礼仪标准和服务规范,为提升企业与品牌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奠定基础。

这些都帮助我们找到课程开发的依据和条件,为完成课程开发设计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汽车营销礼仪》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 。知识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企业的本质、企业文化及企业管理及汽车营销人员岗位的基本要求,了解汽车营销及服务流程;技能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汽车营销礼仪行为规范;态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提升自身修养,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汽车营销礼仪》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原则,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课程观,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与职业专业技能教育的内在统一,在课程设中体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汽车营销礼仪》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各个汽车品牌4S店展厅销售顾问岗位职责,结合展厅销售流程即:客户开发、展厅接待、需求分析、产品展示、试乘试驾、报价签约、新车递交和售后跟踪八个环节销售顾问所呈现的标准礼仪规范分析入手,根据汽车营销人员职业岗位礼仪能力需求和行动领域所需职业能力分析,架构了该课程体系,从职业分析入手,优化课程结构设计,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突显职业特征设计学习情境,在充分体现职业特征的同时,兼顾个性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课程设计思路,明确课程宗旨即使学生们掌握展厅销售流程各环节的礼仪规范,培养学生具备汽车销售过程中的销售礼仪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组织。

《汽车营销礼仪》课程内容及组织设计主要指教学标准及学生学习要点等相关教学文件的设计,包括:每个模块的地位、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进度要求、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等,都在每个模块的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体现。

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课前教师将提前完成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开发教材,及教学课件制作和《实训任务单》等教学准备工作。教学中行动学习法贯穿教学始终,在知识的获取上,采用讲授、视频演示、图像对比分析说明相结合,促进学生多感官接受信息;在知识理解与应用上,采用案例分析将企业(汽车品牌4S店)典型应用案例引入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境,教师不断地转换角色,从教学主体,到教学辅助,教学过程中不断减少自身的教学活动量,增大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量。学生从被动接受新知识,到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等多种行动学习方法,还能够引发学生工作行为的改变;在技能应用上,采用布置小组任务形式,学生以团队工作方式,通过团队合作、沟通、计划、问题解决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强化知识的应用,技能的反复强化。

每一模块若干情境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阶段结束后,教师将带领学生到汽车4S店现场进行观摩,观察汽车销售顾问的工作行为和岗位礼仪规范。学生观摩后要进行小组回顾,反思真实的汽车销售顾问所展现知识、技能与态度与课堂所学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差别,提出固化点和改善点及其措施。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进行认知的传导;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行为模拟、小组讨论及小组任务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培养学生反省能力,使好的做法固化,将不足的地方加以改善,使学生在过程学习中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四)课程资源。

汽车营销礼仪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围绕汽车4S店展厅销售工作流程为基础,即客户开发、客户接待、需求分析、产品说明、试乘试驾、报价签约、交车服务、售后跟踪等八个环节,结合汽车4S店展厅对销售人员的礼仪要求设计八个模块,形成以汽车销售礼仪实训大纲、计划、教师手册、学员手册和PPT课件比较规范、完整的材体系。

独具特色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则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及学生使用同一内容的教材,目标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教师使用教师手册侧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实施方式、教师点评要点、评价指标;学生则使用学生手册更加侧重礼仪实训课程目的、礼仪课程内容、礼仪课程要求、模拟演练后小组自评和互评的标准等。

(五)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对汽车营销礼仪教学结果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课程开发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为了检验课程结果,《汽车营销礼仪》课程形成“评学评教”相结合教学评价体系,即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同时还让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授课进行评价,互相促进,共同完善教学。

1.对学生成绩考核办法。

2.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3.教学效果。

三、特色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一)遵循展厅销售流程的职业导入。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遵循展厅汽车销售流程各个环节销售礼仪规范,使八个教学模块稳步推进,通过实际案例教学的应用,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们良好的职业情感与职业素养,并完成了必要的职业角色的转换,从而成功地实现了职业导入的流程化运作。

(二)完善教学全过程控制。

在八个模块和实训任务单的设计上,按照案例分析、知识铺垫、技能训练、总结分享、课后展厅走访等活动,完成从任务的提出,过程的引导、结果的分享交流,再到最后的总结提升,形成了严谨的实践训练体系,确保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三)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化。

《汽车营销礼仪》课程考核实施方案,以能力评价指标为导向,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参与评教,强化教师自我持续改善意识,逐步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综合职业素养培养的提升。

在《汽车营销礼仪》课程教学中,融入汽车品牌文化,使学生们通过了解汽车品牌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激发自我完善,提高修养,同时,创建模拟汽车4S展厅场景的技能训练,达到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成功的欲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在完成技能训练任务的过程中,职业基础能力在加强,职业素养在提升,职业情感在升华,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将能力、素养、情感培育融为一体。

四、结论

《汽车营销礼仪》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紧密结合未来岗位的需要,扩展本课程的内涵,既保留汽车销售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同时还与其他专业课程相互衔接,在融入实践性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达到既有一定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性,在充分体现职业特征,兼顾个性发展中,使高职高专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翟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第11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材使用;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221-02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加强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高等学校要提倡和鼓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编写高质量的各种类教材。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积极开发新教材,并使高质量的新版教材成为教材选用的主体。对教学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课程,要大力锤炼精品教材,并把精品教材作为教材选用的主要目标。要健全、完善教材评审、评介和选用机制,严把教材质量关。”[1]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研究背景

本文以教材的使用者为观察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以用户的角度分析需求、态度和评价,旨在帮助教材开发者真正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发、建设更符合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的教材;对教材管理人员的工作也提供了参考建议,有助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时,为管理者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提供富有战略性的依据和参考。

铁道警察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隶属于公安部,是中国唯一一所培养铁路警务人才的全日制本科院校,被誉为“铁道卫士的摇篮”。学校始建于1950年,于2013年4月升格为铁道警察学院。公安部高度重视公安高等院校教材建设工作,2013年5月,在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召开的公安高等(本科)规划教材研讨会上,将刑事侦查、治安管理、刑事科学技术等9大专业,110种教材纳入本科规划教材编写规划。学院申办本科教育以来,高度重视教材使用和建设工作,响应国家“十二五”教材建设规划和公安部的规划部署,走出具有学院发展特色的教材建设之路。本文以铁道警察学院为例,主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在校2013级本科生进行调查(在校本科生为2013、2014级),涉及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公安管理学4个专业。

二、研究设计

(一)被试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教材选用、质量、评价和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于2014年10月底,对铁道警察学院2013级4个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10份,其中侦查学专业58份,治安学专业54份,刑事科学技术专业48份,公安管理学专业50份(见图1);其中男生142人,占68%;女生68人,占32%(见图2);来自城市85人,占40%;农村115人,占60%。

(二)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学生购买教材的途径和依据;二是公共课和专业课教材的使用频率;三是公共课和专业课教材与考试内容的相关性;四是教材的表现形式,包括纸质教材,电子资料、音像制品、网络出版物等立体化教材;五是教材建设的策略和方向,包括理论教材、实训教程、实训教材和实习手册等;六是教材选用的评价和建议,包括教材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满足课堂教学需要;是否符合认知规律,适合学生学习;是否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体系内容新;教材编写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印刷装订质量以及价格等。

(三)解释说明

学院规划建设的教材类型分为四种:理论教材、实训教程、实训指导、专业实习指导。理论教材是指未列入国家或省部级规划教材建设目录,为学院本科教学急需,且没有知名专家编写的同类权威教材。实训教程是指同时满足理论和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编写时理论部分要精练,强化突出实验实训。通过编写丰富的实验实训设计,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充足的实验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战能力。实训指导是指满足实验实训教学需要,在已有国家或省部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实验实训内容,为开展实训教学提供充足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专业实习指导是指满足专业实习需要,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用性,赋予教材工作指导手册的功能,发挥教材的实务性和指导。

三、研究结果

一是对于现行大学教材收费标准问题,73%的学生认为收费标准还好,14%的学生认为收费标准不高,13%的学生认为收费标准高。

二是讨论教材使用频率问题是,我们分专业课和公共课两类讨论。专业课教材65%的学生只有上课/考试时才会用到,33%的学生经常用到,课后也会查阅,2%的学生基本上没有用过教材;公共课教材60%的学生只有上课/考试时才会用到,25%的学生经常用到,课后也会查阅,15%的学生基本上没有用过教材。

三是对于教师讲课与教材的联系情况,我们也分专业课和公共课两类讨论。专业课教学中73%的学生认为多数情况下使用教材,18%的学生认为教师教课始终围绕教材,9%的学生认为很少使用教材;公共课教学中58%的学生认为多数情况下使用教材,23%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很少使用教材,17%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是中绕教材,2%的学生认为讲课脱离教材。

四是期末考试内容与教材相关性的问题,我们也是从专业课和公共课两类讨论。专业课期末考试中,74%的学生认为大部分来自教材,22%的学生认为全部来自教材,4%的学生认为少部分来自教材;公共课期末考试中,70%的学生认为大部分来自教材,17%的学生认为全部来自教材,11%的学生认为少部分来自教材,2%的学生认为考试内容与教材无关。

五是如果教材自己采购,讨论学生购买教材的数量问题。41%的学生会根据自己对课程的兴趣购买,38%的学生只有考试课程才购买教材,20%的学生每门课程都会购买,1%的学生选择不购买教材。

六是关于自行购买教材的依据的统计。34%的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推荐购买,33%的学生会根据课程的要求购买,22%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4%的学生会根据教材的单价购买。

七是学生是否支持电子资料、音像制品和网络出版物等立体化教材替代纸质教材。68%的学生认为两者兼具最好,21%的学生认为不可以取代纸质教材,11%的学生认为可以取代纸质教材。

八是关于学院规划教材建设的问题。首先是讨论是否支持选用学院规划编写的特色教材,76%的学生支持选用,17%的学生无所谓,7%的学生不支持选用;其次是关于教材规划建设类型的问题,64%的学生支持编写实训教程,23%的学生支持编写实训教材,13%的学生支持编写理论教材。

九是根据以下评价指标,对于学员教材选用评价的整体得分为88分。评价指标包括教材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满足课堂教学需要;是否符合认知规律,适合学生学习;是否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体系内容新;教材编写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印刷装订质量以及价格等。

四、分析讨论

高校征订教材的方式各有不同,包括学校统一征订,学生自愿征订、自主选购等方式。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87%的学生支持学院统一征订教材,13%的学生支持通过其他方式选定教材。在选择自主征订教材的学生中,我们对学生选择教材的依据和购买教材的数量进一步进行了分析,只有20%的学生会每门课程都购买教材,其他80%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课程考核的性质购买教材。学生购买教材主要根据教师的推荐和课程的要求,少数人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教材。当前学院采用的是学校统一征订教材的方式,该方式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随着本科教育办学的深入,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教材征订工作也可以考虑采用学生自主征订的方式,通过对学生自主选择教材数量和选择依据的调查,使我们对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还分析了教师讲课方式和考试内容与教材相关性的问题。从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教师讲课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围绕教材,而且专业课教师讲课使用教材的频率要高于公共课教师;考试内容多数是来自于教材的,而且专业课和公共课考试内容来自教材的比例相当。从这个结论当中,使我们从侧面了解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为教学管理水平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了数据参考。

近年来,立体化教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通过提供多种教学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提高教学、学习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同样设置了相关的题目,以了解学生对于立体化教材的接收程度。从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11%的学生认为立体化教材可以取代纸质教材,21%的学生认为不可以取代纸质教材,68%的学生认为可以适当引入立体化教材,为纸质教材提供更丰富的立体资源,从而更好地辅助教学。可见,学生希望通过立体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这为教务管理者下一步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方向。

最后,我们得到了规划教材建设以及教材选用评价相关问题的结论。有76%的学生支持选用学院编写的特色教材,对于特色教材的规划类型问题,64%的学生支持规划实训教程(理论精、实训多),23%的学生支持规划实训教材,13%的学生支持规划理论教材。可见,学生大力支持学院规划教材建设工作,随着公安人才由传统的知识型向复合型和应用型的转变,提倡重点建设实训类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的总结、预设和延伸,发挥教材的实务性、指导。该结论更加坚定了学院规划教材建设的信心和步伐,同时为教材建设的类型指明了方向,从而使规划教材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实际作用。同时,我们还得到了学生对于学员教材选用工作的整体评价,从评价中可以让我们认真总结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做好教材选用工作。

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4-0026-03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毕业生往往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不能顺利就业,计算机专业尤为突出。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无论是从专业培养目标,还是从顺利“推销学生”的角度,都有责任将学生在毕业前,再送一程,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利用教学计划中的“毕业实习”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目标。本文首先归纳出当前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的两种基本模式,并分析了其优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模式,作为安排毕业实习时的一种选择。

1当前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的两种基本模式

1.1传统模式

这是大多数学校对大多数专业的毕业实习所采用的实习模式,学校将实习学生安排到实习单位,由实习单位给学生分配工作任务,学校的指导教师主要起沟通联络的作用。

具体做法一般为:学校在学生毕业实习开始前,根据专业方向和人数,联系当地或外地的计算机公司等与IT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实习接收单位;实习开始后,将学生安排到实习单位,再由实习单位把学生安排到具体实习岗位,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给学生安排工作任务,并进行指导和管理,学校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协助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实习时间一般1~2个月。

这种实习模式的优点:对学校而言,实施简单,操作容易,只要在毕业实习开始前,通过各种渠道和关系,联系适合学生实习的单位,主要是有接待实习能力的单位,然后安排学生进实习点,按常规进行实习。对学生而言,接触实际,了解现实。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的对象是实习单位领导、员工、客户等,具体工作内容涉及当前计算机高端技术和热点技术的应用,使学生提前接触了社会,了解了今后工作应掌握的技术和知识。

这种实习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保证实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使实习效果难以尽如人意。在联系实习单位时,主要考虑的是接待能力,对于是否专业对口,无法作严格的要求,实习任务有可能与计算机专业无关。即便在对口单位实习,由于毕业实习时间与实习单位的项目周期不一致,且实习时间一般比较短,加之实习学生的能力往往不能胜任项目的具体技术工作,企业指导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像学校教师一样深入指导学生,因此,实习学生很难真正的接触项目,无法对系统开发过程、开发技术和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了解,主要做系统安装维护、整理资料、数据录入、接待用户等一些辅助工作,即便加入项目组,也只能做一些简单具体、技术含量低的工作。

1.2实训基地模式

这是近年来针对应用型专业的毕业实习而采用和推广的实习模式,学校将实习学生送往IT实训基地,由实训基地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需求制定实训计划,组织实施,全面负责学生在实训基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校的指导教师带队前往,协助管理。

实训基地以虚拟公司化管理方式组织实训,以项目研发为载体,以综合职业素质、团队工作能力和个人技能三方面的培养为主要目标,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和“岗位技能标准”的实训体系。在虚拟公司化管理的实训过程中,学生既是项目组的成员,按照项目进度和计划,团队内明确分工和充分合作,完成项目,又是技术部门的成员,按照部门技能标准进行具体职业技能的实训,最终达到能胜任企业岗位的能力。实训时间一般1至3个月。

这种实习模式的优点:对学校而言,支付一定费用后,可以将毕业实习的工作交给专业化的实训公司,既减少了传统模式下安排实习时的繁琐工作,又收到更好的实习效果;对学生而言,支付一定费用后,可以受到系统的职业培训,包括先进实用的课程培训和完整规范的项目体验,还有可能通过实训基地提供的信息平台获取就业机会。在学校和学生具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这种实习模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首先是将学生送到本地或外地的实训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学校和学生需要支付实训费、交通费、住宿费等,对于多数学校和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困难,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学校和家庭困难的学生;其次,实训基地所进行的实训,是一种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已超出正常的毕业实习要求。另外,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将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交给第三方来完成,既是一种失职,没有尽到学校的责任,又是一种失策,放弃了对学生进行延伸培养这一巨大的教育市场。因此,这种毕业实习模式还无法普遍采用。

以上两种实习模式中,过多依赖实习接收单位和IT实训基地,学校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没有充分得到发挥。

2“基于企业平台,学校全程介入”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模式

本模式的核心是,利用企业提供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使实习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接受工作任务,深入到实际项目,按照工作规范完成工作任务。

毕业实习的具体过程设计:

2.1联系实习单位,确定实习任务

为使计算机专业的毕业实习能够顺利进行,在联系实习单位和确定实习任务时,主要有下面的两种情形:

(1) 联系有接待学生实习能力的计算机公司或IT企业。这些单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择业的主要目标,一般有大量工作可供学生实习,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不影响实习单位的正常工作,在实习单位确定后,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的有关人员要密切配合,挖掘并设计出适合学生实习的任务模块,整理和确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任务目标。

(2) 联系有信息化系统开发、网站建设等工作的企事业单位。这些单位虽不是计算机专业公司,但有信息中心、网络中心等内部机构,有大量信息化系统开发及应用、网站建设及维护、系统升级、设备换代等工作,其中很多工作都适合作为学生的实习任务。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接受了实习任务后,以项目总负责人的身份,对项目进行分解,分为多个子项目,作为实习基本任务单元。

确定实习任务后,指导教师应编写《实习计划书》、《实习指导书》、《***工作职责和要求》和《***工作规范》。《实习计划书》的内容包括:实习单位、地点、时间、实习项目概况、主要任务等;《实习指导书》的内容包括:实习目的、性质、内容、应提前准备的知识和技术、应收集的资料、工作纪律要求、实习日志的填写要求、成绩考核方法等;《***工作职责和要求》针对具体实习岗位和任务制定;《***工作规范》为参照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制定的具体工作规范,如《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写规范》、、《数据要求说明书编写规范》、《测试计划文档编写规范》《操作手册编写规范》、《用户手册编写规范》、《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编写规范》、《网站规划书编写规范》、《网站安全配置规范》、《局域网组建规范》、《PC机组装规范》、《综合布线设计规范》等,供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遵照执行。

上述实习文档的编写和设计,能够使学生的实习从一开始就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顺利进行。

2.2安排实习任务,明确实习要求

根据确定的实习任务和学生的专业特长,将实习学生安排到相应的实习岗位。

(1) 若安排到计算机公司承担项目中的局部工作,在实习前给学生完整介绍项目整体情况,包括项目背景、项目规模、项目组成、项目特点和结项要求等,实习任务的具体内容,以及实习任务在项目中的位置和作用,使学生对实习环境和任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 若安排到实习单位承担小型项目,根据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项目的分解,将学生安排到子项目中,组成项目组,确定每个人在项目组的角色和承担的具体任务。

无论是哪一种任务,都要给学生明确工作职责,要求工作文档完整规范。

2.3跟踪实习过程,检查实习效果

在学生进入实习状态后,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要对实习过程进行跟踪,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1) 常规检查。除了基本的出勤、着装和待人接物环节外,定期检查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和团队成员间的协作情况,以及《实习日志》填写情况。

(2) 专项检查。主要检查各类技术文档是否编写?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准确?对于在实际工作中简化或省略的技术文档,也要求按规范编写。

在检查过程中,要以单位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实习学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就业后的工作氛围。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对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在帮助解决问题的同时,指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学生碰到的人际关系问题,一定要耐心引导和疏导,使学生能够自己妥善处理。

2.4总结实习过程,整理实习文档

在实习单位的实习工作结束后,要做好实结工作和文档整理工作。

(1) 收集整理实习文档。包括《实习鉴定表》和《实习日志》,以及在实习过程中所完成的技术文档(电子版或纸质版),实习文档将作为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这些真实技术文档是学生“工作经历”的反映,完整的技术文档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2) 分组召开总结会。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实习任务、完成经过、实习效果、实习收获、存在的问题;相互交流实习体会;展览各类实习文档;实习指导教师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果做出评价;征求学生对毕业实习安排的意见和建议。

(3) 指导教师对实习过程进行总结,根据收集整理的各类技术文档建立和充实实习项目案例库,为下一年度的毕业实习做好准备。

3结束语

实践证明,这种毕业实习模式能够使学生以员工的身份,深入到实际工作岗位,接触具体的工程或项目,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遵循技术规范和要求,在真实的项目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缩短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期,顺利实现学校学习到工作岗位的过渡。

当然,这种毕业实习模式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能够承担实习指导任务的指导教师,要求指导教师主持或参加过计算机项目或工程,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其次有一定数量的项目和工程案例积累;最后,要有合适的实习单位,这些单位应为具备一定规模的计算机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要能够提供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能使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参加实习。

实际上,问题的关键是要拥有合格的指导教师,有了指导教师,就可以建立和整理项目和工程案例库,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完成一定的实际工作,不要成为企业的负担,实习接收单位自然会欢迎这样的实习学生,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实现“校企双赢”。

至于在实际中应该选择哪种实习模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实习目的、师资力量、学生意向、经费数量、时间长短、地点远近等因素,可以是某种单一实习模式,也可以是分组采用不同模式的复合实习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长悦等.开放式毕业实习新模式探讨[J].矿山测量,2005,(2).

[2] 潘柳燕.加强毕业实习管理,提高实习质量[J].高教论坛,2004,(1).

作者简介

陈幼明(1964-),西北师范大学数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的教学与研究。

联系方式: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数信学院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