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7 01:01: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对语文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研究
目前在中国的文化领域中,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因此,虽然媒介素养教育在部分学校有所应用,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化教学模式。要使处于研究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得以顺利地推广,就要以中学语文教育为基点,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媒介素养教育在欧洲地区发展时间较长,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教育体系。中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并从中吸取教育,从中国中学语文教育的实情出发制定出语文媒介素养教育方案。从教学的角度而言,中国教育管理体制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在教学实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在引入教学经验多同时,要慎重选择,树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理念,并从时代的角度出发融入各种因素。这些要素会在语文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作用,对于中学语文素养教育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对于媒介素养教学有所清醒认识,避免产生误解。比如,对于一些语文教师而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将媒介素养融入其中,就意味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虽然中国开展语文媒介素养实践教学才刚刚起步,但是对于相关研究由来已久。作为一线教师,只有认真钻研,认真领会其中的要旨,才能够恰当地将有关要素融入其中,结合实例促进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不断完善。
(二)从提高学生的理性判断力的角度出发开展语文媒介素养教育
要推进中学语文课教学的有效地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判断力。教师在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但是要把握好尺度,不可以使学生养成实施怀疑的态度。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外流行已久,中国要对于该种教育方式有效运用,就要将传统的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打破,将含有新闻要素的因子渗入到语文教学中,开拓语文教学视野,并与社会环境有效整合。比如,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网络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将教科书内容无限扩展到网络空间中,引导学生从鉴赏的角度体会教学内容,采用对比的方式对于阅读内容进行判断,并做出评判。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大量地阅读并思考与阅读内容相关的问题,以在立论的同时,寻找论点的支撑点。随着学生的思考空间无限扩大,就会对于有关内容形成清晰的层次感,将各种实践要素贯穿于阅读内容中,因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观点。比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这段情节从电视节目、各种娱乐节目以及网络评论等渠道有所获得,并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经过精心剪辑的红楼梦判断,配合教材内容。学生通过对电视节目的印象转向课文内容的理解。大众媒介以及影视信息对于学生可以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并形成固有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以适当引导的方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以批判性的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结论
综上所述,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突破性的尝试。虽然近20年来,中国的一些中学从本校教育资源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媒介素养教育方式,但是,并没有形成具有普适意义的系统化教育方式。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媒介素养教育这一平台,不仅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时代感,而且还实现了媒介的教育价值,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方骥 单位:安徽省池州市贵池职教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引入
信息时代,全民族都要提高媒介素养,从而让我们的大众都成为能积极地善用媒体、制作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媒体已经构成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媒体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好也有坏,大学生成长需要优秀的精神食粮,关键是如何发挥媒介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途径或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对全社会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出借鉴和思考。〔1〕〔2〕
二、媒介素养的简介
(一)媒介素养概述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3〕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事实上学者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与界定往往少补了对信息的涉及,甚至有学者将媒介素养划分为微观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直接取名为“媒介信息素养”,并分析了其内容。更有学者从教育视角深刻地解析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从概念的起源层面,内涵的变迁过程、培养的实施方式的三方面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阐述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相互融合之趋势是明显的,并提出以教育技术为支点构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之桥梁。正如学者冯延群所言:“媒介素养倾向于一种综合的文化素养,而信息素养则是一种知识管理策略。”〔4〕
(二)媒介素养”的发展现状
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与社会文化、传播科技与媒介形态关系紧密,并且反映出人们文化观念、传播模式与媒介观念的转变,社会文化与科技技术推动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创造了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则提供了崭新的传播方式,然而当人们体验数字化生存的同时,其媒介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当代公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传统媒介素养的丰富和发展。不论是研究新媒介素养的理论,还是时间新媒介素养的教育,或是测评公众新媒介素养的水平,都必须建立在对当代新媒介素养的内涵发展,并构建新媒介素养的内涵体系,是当代传播与媒介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工作。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 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5〕〔6〕
(三)“媒介素养”引发的教育思考〔7〕
1、媒介素养的现实性
现代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在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的可能性
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可以利用手机、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
3、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容易被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设置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四)“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8〕:目前《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9〕〔10〕: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青少年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青少年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其实现途径、方式的创立,对目前社会公众阶层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实现也必将起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中小学生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由来及发达国家开展现状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提出的。在现代媒介社会中,“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它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呈现出普及化、规模化、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介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此后,该省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目前,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而且每年举办媒介素养学科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而以色列有400多所小学和200多所中学和高中开设了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课。[3]
二、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已有所关注: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尽管如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有效实践还比较缺乏。在中小学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二是由于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担心学生无法承载这些压力。然而,在今天这个由媒介包围的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生每天都处在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网络之中以及它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不容我们再忽视或驻足等待了。
(一)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媒介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形象化趋势,它比观念化的传播更加直观、生动和通俗易懂,从而增加了媒介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体验世界的不同方式,将其仅限于视觉体验,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与身边社会的交往,使他们更加依赖于、沉溺于以符号信息为主的交流方式,导致人格交往障碍。二是媒介的娱乐化和商业化。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刺激、热衷于变化迅速、色彩鲜艳、动感十足的事物,媒介的这一特性极大地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获得了无拘无束、打破常规的满足感。对于社会经验欠缺的中小学生来说,对媒介内容更易认同,甚至用此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三是中小学生与成人媒介接触的同质化。当代媒介用方便迅速的传播技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造成中小学生与成人接受媒介所提供的同样的信息。由于中小学生认知结构欠缺,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与少儿的心理及生理水平不相适应,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以某种与成年人不同的标准、方式进行阐释,从而产生意义判断中的混乱。除此之外,成人世界的阴暗面、隐私暴露也使得成人对少年儿童失去了教育者的优势和权威。
(二)中小学生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及其媒体使用特点
“青少年与儿童接触媒体的时间(包括因特网、电玩),已经超过在中小学教室上课的总时数。因此,主张媒体是第一教育体制,而非第二教育体制,并不为过”。[4]2004年11-12月,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调查显示,他们平均每天花费在媒体上的时间排名为:“课外书籍”(1.17小时/天)、“电视”(1.05小时/天)、“网络”(0.99小时/天)、“电脑游戏”(0.98小时/天)、“音像制品”(0.98小时/天)。调查还显示,未成年人最喜欢的媒体依次是:电脑游戏(25.4%)、电视(18.8%)、音像制品(包括磁带、CD、VCD、DVD、电影,18.8%)、各种课外书籍(16.7%)、网络(14.5%)、报刊杂志(4.3%)和听广播(1.7%)。分析认为,“课外书籍”之所以没有进入学生最偏好媒体的前3名,而同学们对其消费的时间却最多,是因为阅读课外书籍被监护人认可,受到的干涉较少。调查还发现,未成年人经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使用电脑中寻求娱乐的动机占主导地位。如: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最常用的前6位电脑功能排序如下:打游戏(33.21%)、下载和播放音乐(16.06%)、搜索引擎查找(14.81%)、聊天交友(12.72%)、看影视作品(7.39%)、浏览网络新闻(5.58%)[5]。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非常多,但是对其利用仅限在娱乐功能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媒介获得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信息资源则了解不够。
(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中小学生与媒介的频繁接触,导致了媒介信息越来越深刻广泛地影响他们早期社会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如无形的媒介信息在对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能力的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承认社会既定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灌输给他们。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画面和社会规范,从而在其心中形成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当代中小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大量符号性示范活动来观察和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它超越了少年儿童所处的群体范围。有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对媒介人物的认同,更容易内化其中的行为和信仰。毋庸置疑,中小学生接触媒介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接受新事物,媒介对个体的需要、信念、价值观、智力、技能、理性和情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媒介对中小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部分媒介信息内容对其产生了负面作用。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观念和行为畸形发展的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素质教育的平台,它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实施建议
参照其他国家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将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的了解,学会用批判的意识接触、辨别、选择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目的是减少某些媒体信息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二是掌握运用媒介的各种常识,知道合理地使用媒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学会从媒介中获得对自己有意义的帮助。
(一)培养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下我国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人员还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因而,不能仅借助这个单一渠道。中小学可采取多种渠道加快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如对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脱产和半脱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和方式,并将其融入各科教学中。有条件还可以对中小学部分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胜任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课程。
(二)加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在我国,对中小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很少见。所以,这一工程面临着各方面的空白,需要积极开发和多方投入、支持,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完善的理论研究、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内容的制定、教学方式方法、实施途径的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体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组,开设实验班,吸收相关的人才等等。
关键词有声语言创作;声媒传播;古代文学
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环境的完善普及给古代文学的声媒符号演进提供了便利的先决条件。也因此在这个独特的历史节点,有声语言工作者尤其需要利用自己的传播优势和特点,为蕴含丰厚中华底蕴的古代文学传播贡献力量。有关受众选择媒介的决定因素问题,威尔伯•施拉姆曾定义: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1]。在同样的文学需求下,移动网络设备成本低于印刷媒介,因而读者可能倾向于选择前者,同时由于声媒的伴随特性,使其在当前快节奏高效率的环境下被重新青睐。本文中,笔者将从动态网络、视频载体和纯粹的声媒形式3种载体来简析播音员主持人与3种不同声媒传播形态的关联。
1数字网络路径
数字网络路径,是数字化空间中声媒传播形态的路径总称,按照接收端的不同划分为静态路径和动态路径两类。在声媒符号的静态路径中,其载体主要为便捷程度低、移动难度大的电脑,因而文学网站便成为古代文学声媒形态主要的传播方式和接口。在动态声媒路径中,移动声媒应用则占据大部席位,是目前受传者对文学的阅听主要采用的形式。静态与动态端口虽均为声媒符号的载体,但两者外化的倾向存有明显差异。静态端口的典型代表——门户资源网站,提供的多为检索功能,即信息的起点处于被动的响应状态。而动态的信息端口多为定制化的文章推送,这使得信息起点处在主动的释放状态。也因此决定了播音员主持人在进行不同平台的有声语言创作中的不同姿态:静态路径倾向于展现内容和深层次的内涵挖掘,因此在表达形式上多采用较为传统的话语样态,而动态路径则要侧重内容的外在形式,在具体的语音发声状态上则要打破常规、注重效果。
2视频载体路径
随着电子媒介的诞生,人们的“阅读兴趣从文字走向图像,图像逐渐取代了文字成为建构其心智的主要资源”[2]。因此,诞生了立足于图像的以视觉传播为主、听觉传播为辅的传播路径。该载体主要采用影像符号,与数字化的声媒符号在理解导向和叙事重点上有较大差异。单一数字载体重内部分析——内储模式的精神交流与阐释;影像符号重外部分析——外化形态的物质冲突与情节展示。相较之下,“古代文学的影视化”促进了古代文学在当代的传播。经典古代文学作品几乎都有优秀翻拍作品,同时纪录片正成为新的传播潮流,这些作品在表现张力和受众群体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种形式的传播路径中,以典型的纪录片配音为例,恰如其分的有声语言形式应是“隐于画面背后”的状态,以使得音视频不着痕迹地融为一体。切忌喧宾夺主,具体表现为卖弄腔调而忽视内容导致的形式化、亦或是没能搭配视频素材导致整体节奏脱节,如此种种都会极大的影响受众获取信息的感官体验和效率。
3纯粹形式路径
“说,释也。从言兑。一曰谈说。”[3]追本溯源,文学领域中的“小说”原本就是声音传播的文本记录形态,所以凭借着当下的数字音频技术的大肆发展,古代文学的传播也逐渐回归到有声传播路径当中。与数码文字和视频载体路径相比,声媒路径中古代文学经典的地位和比例占有明显优势。例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封神榜》等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4]以评书方式出现,所谓“形式就是内容”[5],正是艺术形式上的演绎赋予了这些经典第二次生命。同时,除散文之外,诗歌、小说和戏曲本就是以声媒的形式诞生的,因此在当下碎片化的声媒传播环境下,“微传播”为小说、戏曲等即将归于沉寂的古代文学提供了新的生存契机。在这一领域中的有声语言则更具样态上的特色,其文学内容和实质离不开特定的艺术形式,以京韵大鼓和评书为例,任何声音方面的艺术创作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厚的内在底蕴,尤其是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中,有声语言的创作主体必须适度创新,在保留古代文学的核心精华的基础上,以一种更易为年轻人所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创作,要更加真切和充分地联系背景,调动自己的内在感受和逻辑感受[6]加以理解,才能真正让古代文学在现代渊源不断,大放异彩。
4结论
媒介正在持续不断的融合,也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进行着叠加的媒介升级,但无论媒介怎样天翻地覆,短时间内人类本身接受和处理信息的生物性基础不会变化。所以本文中笔者以声音符号的不同传播载体来研究古代文学与有声语言创作的关联。“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国人数字化阅读比重已超过图书阅读。[7]然而在这个全媒体愈发发达的时代,我们必须清楚,像素构成的影像即使再绚烂再震撼,也没有厚重的触感,也没有墨汁的清香,而对于字字珠玑沉淀精华的古代文学来讲更是如此。因此,作为有声语言工作者,必须坚守住自己的阵地,通过不断努力的训练和对自身素养的积累,引导语流真实可感,最终能够驾驭和真正推进古代文学在当代声媒符号下的传播进程。尤其是那些本就有着鲜明特色的语言样态,则更需要我们的发扬和传承。在紧跟传播路径的变化脚步的同时,更要明白,古代文学的根基在哪里,毕竟“与其说艺术影响了生命的存在,倒不如说它影响了生命的质量。无论如何,这种影响是深邃的。”[8]
参考文献
[1]威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参见李政涛.图像时代的教育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4.
[3]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中华书局,1984.
[4]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21(3):103.
[5]王洁雪.美在于和谐——论文学创作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54-155.
[6]张颂.播音创造基础[M].3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57-60.
[7]中国出版网,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在京[EB/OL].[2015-04-20].
我国著名教育家、学者钱理群在他的教育论著《我的教师梦》中对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曾提出“沉潜十年”的希冀。他说:“‘沉’就是沉静下来,‘潜’就是潜入进去,潜到最深处,潜入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要深潜,而且要十年,就是说要从长远的发展着眼,打好做人的根基和学术的根基,不要被一时一地的东西诱惑。不能‘三分钟热度’,要知难而进,要坚持到底,要有一种韧性精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语文教师,要想自己的教学生涯越来越从容,做到事半功倍,要想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使自己的课堂永远保持活力,“沉潜”到书中估计就是终生的必修课了。
一、课前“十五钟”的从容
在一所中学实习,每天要上的课并不多,但“如何调节时间,除去一些生活琐事,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已有点应接不暇,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备课”一直是困扰笔者的问题。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疑惑过,原来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第二条中早已为我们教师启开了一个窗口,让我们窥见到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举了苏联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的例子,那位历史老师把一堂公开课上得绝妙无比,让来听课的老师们和视导员都忘记了做记录,而当邻校的一位老师请教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那节课时,他回答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在谈到如何进行这种准备时,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这样写道:“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钱理群先生在说起1978年他39岁时用一个月准备时间在全国800个报考人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取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时也说道:“在中国,一个人的成功不完全靠努力,更要靠机会,机会是稍纵即逝,能否抓住完全靠自己,靠自己原来准备得怎样。虽然说我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我准备了18年。”在贵州执教的18年中,钱理群先生一边认真上课,一边用业余时间读书,研究鲁迅的笔记、论文,到他报考北大时,他虽是仓促上阵,但实际上在18年里,他已写了近一百万字的关于鲁迅研究的论文了。
说起备课时间,笔者想大多数老师和笔者一样,之所以在上课之前要花很长时间,有时为弄明白一个问题忙得焦头烂额,其实是因为自太多知识不知道,学识太过浅薄。而这种“临时抱佛脚”并弄得自己苦不堪言的行为并不能说明自己有多勤奋,而是在还过去的债,在弥补过去欠下的努力,任何事都是公平的,对于学问更是这个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为了课前十五钟的从容,读书吧!
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博观”方可“约取”,“厚积”才能“薄发”,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要先准备一桶水。”
但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老师因为教学工作或生活等原因都不喜欢读书或不读书,即使读书,也只读三种书:课本、教学参考书和练习册。结果,教师教得辛勤,学生却食之无味,甚至是从教多年的教师被学生一提问便不知所措,经常状况百出。
道理其实很简单,“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少了,课堂自然缺乏些灵气。“闻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一个教师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非一日之功,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持之以恒的积累、学习、研究、创造的结果,所以说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等优秀语文教师把握课堂总是那么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管学生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他们都能巧妙引导,让课堂因生成焕发精彩,这就是平时几十年如一日地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写教学总结的结果。
而一个教师也只有具备雄厚的知识诸备,方能在教学上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在课堂上运筹帷幄、潇洒自如。
试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自己都胸中无物,又如何教出文思泉涌的学生呢?如果每一次课前都是“临时抱佛脚”,又如何在永远充满未知情况的课堂上驾驭自如呢?如果自己在上课时总是因知识的匮乏而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又如何让学生能对学知识举一反一、心领神会呢?如果自己的语言都平淡无奇,又如何让语文课堂变得富有诗意呢?
所以无论平时多忙,都请“闹中取静、忙中抽闲”读些书吧!
读各种类型与教学相关的书,沉静下来,潜入书中,细细品味,认真思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多了,教学时也自然“如有神”了!
三 、做“时尚”的“语文教书匠”
“活到老,学到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提出“发展终身教育”的思想,并称教师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权威式的传递知识的办法正通过花费更多时间来判断学习者的需要,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考核所获得知识等办法加以补充。未来教育工作者的训练应遵循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使一定数量的未来教师在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学、技术教育、迟钝儿童训练、“终身教育学”等方面专业化;另一条道路是把另外一些人训练成为组织者兼教育家,其中包括一大批师资受训者,他们至少应该在理论上懂得在校内校外如何对儿童和成人进行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指出每个教师都要买三类书:关于本学科的书籍,关于榜样任务的书籍,以及关于陶冶心灵方面的书籍。
都说教师就是“教书匠”,“匠”为会意字,原意为木匠,后泛指具有专门技术的人,教师俗称“教书匠”,可见,人们对于教师的期待与要求是较高的。现代社会,语文教师早已不是知识的权威。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书匠”,就应充分学习、调动和利用时代教育元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名“时尚”的“语文教书匠”,实现自己语文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那么,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书匠”,应从哪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素养从而“时尚”起来呢?
首先,教师要提高思想素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行为的榜样,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各种语文教学资源中不乏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只有语文教师自己具有崇高的品质、正确的人生观、坚定的信仰,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受其熏陶,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其次,教师要提高专业能力。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鱼而不知‘渔’,终将无鱼。”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给学生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包括设计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内的专业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学习方法的改进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再次,教师要拓展相关的专业知识。现代社会瞬息万变,语文教师不应局限于语文学科的狭小领域内,而应随时接受科技、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新信息,关注语文学科与数学、历史、地理、生物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点,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把自己的教学工作置于社会发展之中,使其充满新时代气息,积极形成新见解,能利用各种媒介、机会获取信息,使自己的“一桶水”经常更新为“新鲜的活水”,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
“路漫漫其修远兮”,语文教师们,读书吧!多“挤”点时间阅读, 用笔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 努力促进自己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成长。让每天的一点阅读积淀帮助理论与实践碰撞出教学灵感的火花,相信终有一天,潺潺小溪会汇聚成思想大河,课堂活水也将缓缓流淌而来。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钱理群.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摘要: 本文试从诚信教育价值选择的角度入手,论述中国传统诚信观、和谐社会理念以及科学发展观对当代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指导意义,以在思想上对高职诚信教育建设作出有益探索。
诚信问题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诚信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对当代高职生而言,诚信也是一种人格品质和信用资本。高职诚信道德建设,对提高高职生的道德水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实现诚信教育的价值和效果,就必须重视诚信教育的价值选择,科学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对于诚信教育的成败具有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只有把握了诚信教育价值选择的规律和方向,才能使诚信教育的实践产生出实效。高职诚信教育的价值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追求真善美,它的根本价值取向则是为了实现道德至上。在当前“诚信缺失”和“诚信危机”的社会形势下,我们要求在价值选择的过程中,能够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指导、以和谐社会建设为平台和目标和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
一、回归传统: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指导诚信教育
在我国古老灿烂的文化中,诚信思想占据有重要的地位,诚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我国古代的各派学说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关于“诚”,《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不自欺也。”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是说,只有内心真诚才能达到明晓道理,这叫做人的天性。
关于“信”,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并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称为“五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孟子要求“朋友有信”(《孟子·藤文公章句上》),《吕氏春秋》中说:“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吕氏春秋·贵信》)
总之,古人对诚信观及诚信教育是非常重视的。我们在诚信教育的价值选择中,应提倡思想回归传统,批判性地继承和弘扬古代的诚信思想,深入挖掘传统的诚信资源,对于在高职生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诚信教育手段,以传统诚信思想渗透进当前诚信教育过程中。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育者在发挥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必须敢于创新,善于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感。高职院校在加强诚信教育过程中,可以建立专门的诚信教育网站,扩大诚信教育的影响力,可以开设网络诚信教育课程,结合学生实际,对某些诚信缺失问题向学生做出解读,还可以采用讲座、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诚信教育相关信息,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教育状况。
第二,构建高职院校诚信教育体系,通过“两课”教育与诚信教育专门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诚信校园文化氛围。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思想现状,根据高职生的心理特点,解决学生在诚信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走出诚信“误区”。构建诚信教育体系,还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学生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诚信意义和价值的重要平台。诚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文化名胜、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三,加强对诚信教育者的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教育者的诚信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诚信教育者是推动诚信教育建设的主体和实施者,教育者的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传统文化素养等,对诚信教育接受者具有示范效应。只有通过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才能实现并坚定高职生的诚信信念。
二、关注生活:以和谐社会为平台建设诚信教育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憧憬和追求的美好理想和目标,和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观念。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目标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它对高职生的诚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在高职生诚信教育的价值选择过程中,应该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和谐社会建设为平台,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转贴于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原则。“和谐社会”蕴含着人文、人本、人道等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高职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尊重他们的人格价值,尊重他们的合理需要,尊重他们的能动性、多样性和创造力。诚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坚决反对“管控压”的教育方式,根据高职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正确地引导他们诚信思想的发展,使其具备社会所需要的诚信品德和人格素质。
第二,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高职院校是对高职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生诚信教育工作的实际载体,必须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对高职生诚信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必须在校园中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在和谐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高职生更容易培养出和谐共处、讲诚信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观念。
第三,培育高职生和谐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包含了塑造“和谐人”的理念。任何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符合社会需要的教育内容内化为个人的内在信念。和谐的心理是接受教育的基础,诚信意识是形成理想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完善的人格心理又造就完善的诚信意识。诚信教育也必须重视在“和谐人”理念下,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塑造和人格教育。
三、启迪人生: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诚信教育
科学发展观呼唤一个诚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高职院校的诚信教育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才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当前诚信教育所遇到的危机。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诚信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目标。科学发展观有两个基本的内涵: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发展,这其中包括了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包含有社会秩序、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和谐等方面。在全民中形成普遍的“诚信意识”,形成一种“诚信至上”的社会公德,诚信教育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也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原则,人的发展不仅包含了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发展,也包含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还包括人的个性、素质、品德的全面发展。诚信教育以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目标,是建立和谐社会关系最基本的保证,也是提升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基本保障。
第二,诚信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诚信教育应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首先,诚信教育要讲究统筹协调。高职生诚信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在高职院校这一主阵地中进行,还必须使教育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贯穿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因而不仅要统筹协调诚信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还必须重视协调家庭、社会及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的关系和作用。
其次,诚信教育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这要求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使教育本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必须使学生保持可持续发展性。要保证诚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性,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化发展,根据社会的实际,不断在诚信教育的理念和观念上革故鼎新,在教育的方法、内容、机制和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总之,只有立足于高职生的全面和长远发展,诚信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伟平.论价值选择的主体性和合理性[J].湘潭工学院学报,1999,(1).
[2]朱永新,徐艳,秦燕编.诚信启示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双语教学 教师职责 有机化学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03-03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美国,是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培养学生能同时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的教育,在我国主要指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我国研究双语教学的文章很多,其中不少也提到教师对教学效果的作用和影响,但都是作为多个因素之一进行讨论,专门研讨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的职责的文献还未见报道。
一、高校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的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主要是英语)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其目的是要培养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俱佳的复合型人才,以使大学毕业生不仅具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外语交际能力,更使他们具备在专业领域里运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实施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现代人才的需要。推行双语教学就是要把应试英语转变为应用英语。采用双语授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熟练地用英语获取本专业领域内的信息,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世界科技最新成果,参与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外语交流能力和实际使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1]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由此可见,双语教学也将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培养双语人才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
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
在2004年吉林大学召开的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研讨会上,主办方对参会的22所高校进行的调研显示,现阶段高校双语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三种教学模式:第一种形式为采用英语原版教材,教师课堂板书、学生作业及考试为英语,但是教师采用汉语讲解;第二种模式为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板书、学生作业及考试为英语,教师采用英汉两种语言讲解;第三种模式为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板书、学生作业及考试为英语,教师讲解也是英文,即全英文教学。[2]其他课程的情况与此类似。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基本上有三种模式:全外语型(英文教材,英文授课,又称浸入式教学)、混合型(英文语教材,英汉语同时授课,又称过渡型)和半外语型(英语教材,汉语授课,又称保持型)。[3]在我国不同院校的双语教学模式调查中,重点院校过渡型的比例为63.6%,保持型为9.1%,浸入型为27.3%。而地方院校几乎都是过渡型双语教学。
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笔者结合自身《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实际授课经验,仅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双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负有的职能及责任。
三、教师在高校双语教学中的职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这么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教材+环境+教法)×教师。从这个公式可看出,教师的素质分值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一)外语水平与专业质素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因此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师资。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它不仅要求教师专业知识要精深,而且语言水准要高,即要用熟练、准确的英语来表达专业知识及分析专业术语和词汇,还要求教师在熟练运用英语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深的专业英语和流利的英语口语这三方面的功底。这样才能对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系统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外语的能力,使其能运用外语熟练进行专业交流,同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能。
傅淑玲等在中南大学开展的调查表明,24%的学生认为教师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有45%的学生担心教师的英语水平不够,55%的学生则担心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4]可见,专业素质与外语素质的“双高”是高校双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二)教材的选择
选择好的教材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学效果能否事半功倍的关键因素。不合适的教材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削弱学生学习自信心,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的双语教学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以《有机化学》为例,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重点突出、内容简明、结构清晰;2.强调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形成有机化学思维模式;3.反应机理的表达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4.图文并茂,直观形象,采用三维模型来描述化合物的构造、构型和构象,帮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5.关注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以及生化过程中实际应用的例子,介绍有机化学在相关科学领域以及人类生活中的应用;6.每章结束配有重要概念和知识点的小结,将重要的有机反应以及有机官能团之间的互相转化总结成路径图;7.有例题及习题解答过程,注重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8.再版次数多,内容更新快,融入学科发展最新发展成果。
除了指定教材以外,教师还应该给出一些中、英文参考书籍,鼓励并推荐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外文资料,特别是原版书籍和论文,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师责任心
对于习惯了母语教学的学生来说,接受双语教学的授课形式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毕竟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方法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学生不太适应在所难免。双语教学不仅仅要求授课教师具有很高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但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都是传统教学,英语运用能力比较低,部分学生不具备听懂英语授课的条件,容易产生对双语教学的抵触情绪。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心态变得尤为重要。
优秀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具有责任心和爱心。简单地讲,责任心就是教师期望学生能理解、掌握知识,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具有责任心的教师教学工作会非常认真,会想方设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爱心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耐心,对学生的容忍。只有具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爱心是教育的信念与力量所在,罗素曾写道:“教师应该比爱他的国家更爱他的学生” 。
人与人的认知是相互的,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学生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这恰恰也是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动力源泉。责任心和爱心是一名优秀教师必要而且充分的条件。
(四)教学模式
在我国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以及经验总结中逐步形成了“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5]“浸润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采用逐渐渗透的方式来实施的以提高学生双语能力和跨越文化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是借鉴柯林・贝克(Colin Baker,1985)的输入―情景―过程―输出的双语教学模式(Input-Context-Process-Output Mode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6]的设计框架,充分考虑中国学生的特点赋予其新的内涵,而形成的一种“适时引入―循序渐进―创设情景―协调发展”的双语教学模式。[7]“浸润式”双语教学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育者努力创设的互动性、参与式的教学氛围,具有“渐进性”和“添加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多门课程进行分工合作,以学科或专业为整体采用“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非常科学,也是我国双语教学发展的方向。
我国双语教学尚在发展阶段,多课程同时进行双语教学目前在很多院校还难以实现,但“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精神可以借鉴。前面提到,我国双语课程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各有各的适合条件,如果三种模式协调统筹使用效果应该更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学生基础较差,这时采用英文教材,汉语授课;接着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入英文授课,自然过渡到混合型模式;然后不断扩大英文授课比例,在学生的不断提高中最终达到全英文授课的目的。其精髓是循序渐进,这样既能防止在授课开始时学生由于基础差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尽可能快地转变思维方式,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四、结束语
近几年来,我们不断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改革和尝试。在对上述教师职责的认知基础上,我们积极实践,努力履行教师职责,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英语和业务素质的基础上,认真考查教材,端正教学态度,钻研揣摩教学模式,本着坚决不能误人子弟的思想,力争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手段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8]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使用多种感官感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理解、掌握、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构造各种教学情景,通过小组学习和专题讨论等形式为学生创造使用英语的环境,给学生大量的实践机会,通过英语与学科知识的交融增加学生学习使用英语的时间、范围和程度。这不仅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
双语教学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化接轨、深化教育改革以及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通过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和谐的、有利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丁丽红.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误区的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1,(2):107.
[2] 艳梅,许丽.部分高校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J].大学化学,2006,21(2):10-15.
[3] 许宏晨.中国高校双语教学七年回顾[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6(4):84-88.
[4] 刘慧玲,冯涛,樊华.论高校双语教学的教师素质与育人功能[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4):98-100.
[5] 郑岩,姜宁.高校“浸润式”英汉双语教学模式探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1):104-105.
[6] Colin Baker. Model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Research [M].London:Longman, 1985.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或者说是以教师提问之下产生的一种变相的互动,只有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条件。主体性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民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建立民主的人际关系,彼此平等、和谐的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中,师生才会彼此尊重,相互促进,教学相长。教师应消除自己外在的权威,去掉外表的威严,走下命令、评判的权威地位,和学生共同交流、商讨、争鸣,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性关系。当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索、分析,在主观上“分享”他们尚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诚心诚意的信任和鼓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孙权劝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多遍,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自悟,疏通课文的环节,教师走下讲台,在学生间巡回,俯身指导,然后面带微笑,亲切地询问学生:“读过之后,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马上主动举手提问,教师没有马上解答,而是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当学生提问告一段落后,看来似乎已经把问题解决了,其实作为老师都知道,还有很多重点、难点需要突出强调,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于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在这个时候发挥出来,老师说:“还有问题吗?没问题了?那老师也有几个问题需要同学来帮我解答一下,怎么样?”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一个个跃跃欲试。于是,这篇文言文的重点、难点就在这样的平等互动的氛围中巧妙而自然地加以解决了。
二、优化阅读程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现代阅读教学理论研究表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健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须依赖于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体实践。要改革阅读教学,必须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失重,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局面。应该还主体地位给学生,把出发点、立足点真正放在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体,实行主体性阅读教学。
主体性阅读教学,即“在阅读教学中,把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能力、人格作为双重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核心,通过培养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情境,设置适当的教学活动,采取相应的策略方法等,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阅读教学理念和阅读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摸索出了自己开展主体性阅读教学的一套操作程序,主要分五步进行:“自主质疑——定向探究——讨论点拨——总结升华——拓展延伸”。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包括预习),自主提出问题。叶圣陶先生提出:“‘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把自学引入教学之中,不但是新教学方法的一种特点,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第二步,在教师引导梳理下,归纳、分类、筛选学生提出的问题。浅显的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问题,由教师做出恰当的解释,剩下的比较切合课堂预设目标的问题就作为探讨的重点。如果学生的问题一直提不到点子上,教师要在他们所提相关问题上巧妙引导,抓住整合的切入点,进一步启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也即课堂预设的目标)。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筛选后的问题自主定向阅读课文,切实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步,围绕这些问题小组交流,然后汇报自读情况,教师引导下全班进行合作探究,教师针对学生尚未理解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解疑,即“精讲”。第四、五步,通过“总结升华”、“拓展延伸”进一步巩固、运用所学到的东西,做到“精练”,从而顺利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总之,主体性阅读教学操作程序的五个阶段立足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设置必要的探讨范围,紧紧抓住课堂目标这根“缰绳”,避免讨论抓不住重点,流于形式,课堂活动华而不实的现象,从而使课堂教学做到:目标明确,线索清晰,更具科学性。
三、适时加以“扶”“放”,提高阅读感悟的能力
要正确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要巧妙处理好主导与自主的关系,也就是“扶”与“放”的关系。所谓“扶”,就是指教师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启发、引导和讲解,让学生学会“反三”,以便自己去探索的过程。所谓“放”,就是让学生尝试、运用“扶”时的方法,去独立思考、探究的过程,是形成自己能力的过程。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发展水平)和在学习环境中通过教师的指导或与同伴的合作并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能解决问题的潜在水平(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他认为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每个学生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通过教师的指导和与同伴的合作达到第二发展水平,可见,教师在主体性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适时”地采取“扶”和“放”的教学策略。该“扶”的时候不能“放”,该“放”的时候绝对不要去“扶”。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必须先“放”后“扶”;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必须先“扶”后“放”,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使学生慢慢地摆脱对教师教的依赖,然后再“放”。教师的“扶”应侧重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比如有目的的进行阅读的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朗读与默读的习惯;读思结合的习惯;圈点批注的习惯;有意质疑的习惯;阅读中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归纳总结的习惯;良好的阅读心理习惯等等;还应侧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比如要教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认知性阅读,体验文字,丰富语感;学会理解性阅读,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特殊对话,搞清楚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学会鉴赏性阅读,读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学会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通过适时的“扶”与“放”,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四、尊重个性差异,实现教学预定的目标
作为一般文本,我们可以在日常阅读中从各种角度、各个层面去揣摩。据“接受美学”理论所言,文学作品一旦进入社会便与作者分离而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被不同的读者解读出不同的意义,因而体现出理解程度的差异性。清代学者赵翼在《闲居读书》一诗中写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擅其妙。问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窍。”可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解读文本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个文本,一旦进入教材,就变成教师教、学生学的媒介,即教材文本,而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般文本。而作为一个教材文本,就会有它在整册教材、整个单元中的教学目标。目标教学理论强调,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智能活动,绝不能为了消极的迎合学生而放弃既定的教学目标,否则,何以体现教师的作用?课堂教学目标是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尺度,它控制着教学的过程,检查教学的效果,目标明确可以避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对一个教材文本的进行探究时,不能漫无目的,而应该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来展开有效引导,减少学生在认知上的差异性。
学生的主体性也不是绝对的,没有目标的课堂教学,任由学生在无关痛痒的问题上自由讨论,信马由缰,任意发挥,只会多走弯路、远路,浪费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从而造成基础性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学生的知识体系、阅读教学的目标体系无法得以合理的建构,课堂教学也就陷入到一片无序与混乱之中。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牛虻”,或其他什么人。你可以说哈姆雷特是一个勇敢的王子,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懦弱的王子,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忧郁”、“犹豫”的王子。所以,读者解读的创造性和文本的规定性是辩证统一的,创造性的翅膀不可任意偏离文本,做随心所欲的发挥。正如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所言:“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而对文本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因此,主体性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教师心中应该有一定的既定目标,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加以适当的调控和引导。当然,目标的制定应该具有灵活性,具有一定的张力,不应过于刻板,而应让目标成为课堂教学的“魂”。
五、加强语言训练,体现阅读教学的本色
一般的阅读是为了获取有效信息,而阅读教学是以教材文本为例子来训练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在主体性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吸收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形成语言表达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对中小学生而言,语言文字的教学始终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不重视“双基”知识的传授与训练,仅仅把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明显是一种失误,架空了工具性,实际上也就架空了人文性。教材文本中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是人的“骨肉”,文本所折射出的情感、主题、思想是人的“灵魂”,二者不可偏废。一个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语文素养,它既包括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又包括了情感、态度和思想,忽视了哪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增加积累,从而提高自身素质。语文轻了“语”,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无法得以完成,学生的语文基础就必然受到削弱。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没有对语言的感受,就没有对文章主旨的真正感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关键之处,重锤敲打,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因此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咬文嚼字”的精读,“提纲挈领”的略读,“一目十行”的速读。教会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捕捉文章中心的方法,审题的方法,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筛选并提炼加工信息的方法,合理想象补充有关情节的方法,以及规范、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的方法等等。总之,在主体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感知、揣摩与积累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体现阅读教学之本色。
(该论文获得秀洲区2008年教育学会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参考文献:
1、田泽生.试谈主体性阅读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4)
2、李寰英.语文教学怎样回答现实的挑战.语文教学通讯,2000(5)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德)伊瑟尔著,金元浦译。《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先给大家重点推荐一本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征稿信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投稿栏目:主要有职教要闻、专稿专访、综合管理方略、课程教材、教研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探讨、职业指导、职业培训、高等职业教育等栏目。
再给大家推荐职业教育范文: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及模式建构
董文娟1,黄尧2(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350;2.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摘要: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基于新兴技术的职业教育变革及新模式建构势在必行。该文从职业教育智慧化、经济发展、政策保障、信息化生态重构四个方面,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自身发展的困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体现出融合、创新、跨界、终身化的新特征。基于此,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最后探讨了职业教育模式变革还面临回归教育本质、规避技术弊端等挑战,并提出“适应—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变革;模式建构;智慧化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超级计算等新理论、新技术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1]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运用人工智能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智能职教体系,提升信息技术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
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理念产生了革命性冲击,职业教育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学习方式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等促使职业教育向智慧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我国处于教育信息化2.0、工业4.0的新时期,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进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人工智能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及以新技术、新产业为特征的新兴经济模式要求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培养行业、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智慧型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促进智慧化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一)职业教育智慧化诉求: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智慧教育是以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依托,创造智慧教学环境,转换教育方法,内容与手段,注重教育网络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一种教育新模式。”[2]智慧教育作为“一种由学校、区域或国家提供的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性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行为(系统)”,被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3]。因此,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并非简单的数字化,强调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改变思维模式,创建价值等方面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
职业教育智慧化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正在稳步提高,投入持续增加,各种智能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测量评价等领域,并逐步成熟,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信息化、智慧化的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新时期我国很多地区及职业院校积极提升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智慧化水平,积极创建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逐步实现了组织管理的智慧化、资源环境的智慧化和服务评价的智慧化。
(二)经济发展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兴经济需要高技能智慧型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经济及其他部门跨界融合,不断创造新产品、新业务,推动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为实现手段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人工智能时代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新时代,各行各业的运作发展和对知识技术的掌握要求达到了更高层面,相应的教育需求也有所提升,市场环境渴求勇于创新、个性化的高技能智慧型人才。职业教育要应对行业上升发展的劳动力需求问题,基于人工智能应用,提高技能培养层级,以适应新的社会劳务需求。现代企业生产依托互联网科技,与智能化设备直接联接,通过数据分析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劳动密集型企业已不适应现代行业、产业发展,需升级为网络智能型,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课程模式、专业设置、实习实训、师资结构等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革新,既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智慧化、智能化,又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工业变革。
(三)政策保障:国家从宏观层面保障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
2016年是我国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我国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将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布局”,这预示着我国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人工智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积极融合信息技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影响和改变了原有的教育生态。紧密依托信息共享平台,突破时空限制,让学习者自我选择,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已经开启了智慧校园的行动计划,一些大中城市也在积极制定实施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在良好的政策保障中提升智慧化水平。
(四)信息化生态重构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变革是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我国正在有序推进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的跃迁升级和创新发展。”[4]在新兴智能信息技术的催促下,技术变革带来了职业教育系统的颠覆性创新改革,打破现有的条条框框,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再造教育业务新流程。在职业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各科各门教育教学业务,打造各级各类智能实训部门、培训机构,覆盖贯通中高职院校,整合系统内外现有资源,推进智慧教育生态有序发展,为各类用户提供最适合、最智能的职业教育资源和服务,完成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挑战,比如可能会改变就业结构、影响政府管理、威胁经济安全等,还可能会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全球治理。当前,人工智能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席卷而来,职业院校既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战场,又是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梦工厂”[5]。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影响是广而深的,对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本身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一)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发展困境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将替代20亿个工作岗位”[6],那些技术含量低、重复性强的技能将被智能机器、数码设备所替代,工业机器人也将大面积应用。智能设备替代行业劳动力,能够降低劳动成本,且具有高效、易操作等竞争优势。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很难适应未来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人工智能冲击职业教育就业岗位,撼动其所依附的岗位基础,对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定位产生了威胁。因此,根据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岗位特征与需求,提升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困境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领域内的应用和提高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仍不够紧密,表现出信息化管理效率低、科学决策水平低等现象。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表现在:
1.课程与教学困境
职业院校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智慧课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注重课堂实施效果。但目前的实际课程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重视统一性和计划性,与教育改革提倡的个性化教学相去甚远。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新慢,很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创新性思维弱,使得个性化教育的无法实现。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平台逐步建立起来,课程与教学的层级设计逐步完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级平台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等问题,各级资源内容不系统,不衔接,导致无序叠加和资源的重复浪费,“精品课程”等项目丰富了课程资源,但质量不高。在线课程与教学以传统的科目、章节为单元,构建系统性的在线教育内容,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知识选择,但由于受时间条件等限制,大多数受教育者习惯于碎片化学习,连贯性和整体性差,缺乏对课程与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学习。
2.认知困境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许多职业院校将“未来教室”“智慧课堂”定位为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改革,如MOOC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多屏教学等,但“管理者和施教者对智慧教育的理解多停留在‘智慧课堂=多媒体+传统教学的层面’,教学观念和思维依然固化,并没有因为新技术的参与而得到实质改变”[7],缺乏对多媒体网络架构和智能学习平台的深层认识,更缺乏对管理评价和互动交流等模块的理解与掌握,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采购了数量巨大、设备精良的多媒体设备和智能服务设备,但没有充分有效使用,大大限制了智慧教育的发展潜力。
3.用户困境
传统教学以群体教育为基本单元,教师和学习者作为学习共同体,在管理、学习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强大的群体约束力,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在信息化教育时代,学习者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遇到问题可能无法及时解决并获得反馈,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网络化学习平台,学习者需要高自控力、高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4.评价困境
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依靠经验和观察,智慧型评价则是基于学习过程的一种发展性评价,以采集到的学习数据为客观基础。在人工智能、数字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效果的评价实际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局限,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之中,许多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难以进行定性定量的智慧评价,如互动交流及深层次的学习评价等。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新特征
人工智能带来了思维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人们认识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多地依赖人与智能网络的协同创新。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变革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大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体现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等职教特色,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8]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必将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智能化进程,表现出了融合、创新、跨界和终身化的新特征。
(一)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应用于当前职业教育,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重组大量的知识信息,形成科学的技术技能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资源、企业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可能联结的资源融合提供了可能。为促进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发展,在现有的合作模式、集团模式、产教融合模式等实体协作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智能互动的智慧教育供给平台、常态化智慧课堂和大数据化智慧教育生态系统,为我国新兴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智慧型人才支撑。
(二)创新
信息化时代下“变”为创新立足之要点。创新时代最需要提升的就是创造智慧。“由知识的理解记忆,转向知识的迁移、应用并最终指向创造发明”[9],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其创新思维和智慧思维,不断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和宽度。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是创新不断的时代,是原有知识不断被更新、技术不断被升级的时代。人工智能促使社会化协同大规模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体系核心要素的重组与重构,创新生产关系,呈现出新的协作架构,开创了新的教育供给方式,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推动了教育的民主化。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与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三)跨界
智能科学与职业教育连接起来,搭建起两者沟通的桥梁,跨越了人工智能虚拟教育和线下实体教育的界限,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融合。教育供给由竞争资源转变为协同合作,直线型的中心组织管理转向去中心化、泛化管理。通过大数据智能技术平台、远程教育平台等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共享,跨越教育边界,与市场、行业、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接,提供更加便捷的智慧化服务。
(四)终身化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变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习者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以任意方式、任意步调终身学习的需求[10]。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体现了教育的泛在化、个性化和终身化,与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人们追求高层次自我价值的实现,充分体现出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创建泛在学习环境,致力于构建终身化学习型社会,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向全民提供终身教育与学习的机会。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建构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预示着全新思维意识形态、社会发展形态的变革,重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重构信息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智能化技术科学将现代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以及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虚拟技术和智能化手段互联贯通,突破传统教育价值的链状模式,使职业教育由传统模式走向“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模式的建构。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产生系统性影响,为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现实路径,解决不能兼顾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的矛盾问题。下面将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来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知识、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更新和迭代,呈现出了碎片化、多元化、创新性、社会性的特征。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是为学习者提供按需可随时选择的知识储备智能模式,解决了传统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滞后性,呈现的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前沿信息和内容。课程革命愈演愈烈,灵活多样的微课、慕课等形式层出不穷,在线课程将成为常态,信息传播媒介、知识获取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表现形态、呈现方式、实施及评价等也都进行了相应变革。智能化信息科学技术为课程的设计、架构、实施提供了快捷和便利,为学习者的个性化、终身化选择提供了多种渠道。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规模开放课程融入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表现形态和实施途径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立体化的特征,成为学校常态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机会,使实施个性化课程成为可能。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强调学术性与生活性相互融合与转化,融入社会资源,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和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化协同发展,共赢共创;其次,课程实施的空间得以拓展,跨越了社会组织边界、职业院校边界,将从班级、年级、全校扩展到网络社区以及更大的空间。课程的整体结构从分散走向整合,以技术为媒介,形成跨学科、多学科整合的课程;最后,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逐步模块化、碎片化、移动化与泛在化,社会化分工更加精细,教师也将承担教学设计、技术开发、在线辅导等不同的角色。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职业教育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认知的建构,从注重讲授和内容,转变成重视学习过程[11],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人们的学习方法、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化教学使得信息技术已成为学习者认知的必要工具,认知方式也由“从技术中学”转型为“用技术学”。其次,信息化教学的重点从“面向内容设计”转变到“面向学习过程设计”,更加重视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及其获得学习活动的体验。同时,信息化教学要将课堂内的学习知识和课堂外的实践活动联结互动,按照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认知方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第三,智慧教学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新重点。日常教学工作形态不再是点线面的连接,而是呈现为智能化、立体化的教学空间,智慧课堂将会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交互学习和融合学习,智能备课、批阅以及个性化指导等也将成为教育者新的教学工作形式。从机械评价学习结果转变成适应性评价学习结果。第四,在线教学、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将成为新的教学形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跨学校、跨区域的流转。移动学习、远程协作等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面实时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
智能系统和互联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推进了教育教学活动与学习环境的融合发展,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也逐步建立起来,具体表现为:首先,智能时代的互联网络全面覆盖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活动空间由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正在互相补充、互相与融合,导致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变化、学习方式的革新。其次,基于互联网出现了一批创新的学习方式,借助情景感知技术及智慧信息技术,进行真实过程体验的情境学习,促进学习者知识迁移运用的情境化和社会化。第三,借助互联网云技术和各种应用工具,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最优学习方式,也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追踪记录学习路径和学习交互过程,随时随地获取个性化教学服务和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源,拓宽了智慧教育视野。第四,各职业院校开始拓展校园智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实现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引导各地各职业院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12],强化优质资源在学习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
智慧教育环境是以大数据、多媒体、云计算等智能信息技术为基础而构建的虚实融合、智能适应的均衡化生态系统。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智慧化的成长环境,如智慧云平台、智慧校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智慧教育环境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服务结合、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结合,形成数字化的、虚实结合的职业教育智能服务新模式。其次,智慧教育环境将促进各种智能化、数字化信息技术融入职业院校的各个业务范围和业务领域,与系统内的其他业务横向互联、纵向贯通,且信息能够适时生成和采集,全过程实现数字化与互联化。第三,智慧教育环境能够感知学习者所处的学习情境,理解学习者的行为与意图,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适应服务和智能感知的信息服务。互联网应用基于智能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调节与自动监控,为学习者提供定制式的学习服务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未来教室必将变成“虚拟+现实”的智慧课堂,在网络空间中参与线上课程、线下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同时,智慧校园的创建和管理,能够对每个班级、学区进行动态管理,构建出一个以问题、任务为线索,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知识体系和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智慧管理平台。到2020年,“90%以上的职业院校建成不低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的数字校园,各地普遍建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机制”[1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泛在学习普遍开展,精准的智能服务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定制。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改变了教师的能力结构和工作状态。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手段的产生、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素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在环境都要求教师能够认识、了解和应用互联网新技术工具,促使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和丰富。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面向实际、情境化、网络化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在多变的教育情境中综合运用核心教学技能,将信息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很好地融合并迁移运用。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掌握使用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网络资源,积极加强与其他专家、教师的合作,或远程工作,形成基于智慧教育技术的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工作状态由个体的单独工作转变为群体的共同协作,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第三,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发生转变,由促进学生“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建构”,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参与”,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体验,从了解信息技术转变为掌握智慧教育技术,保持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核心技术的动态平衡,促进学生智慧学习的发生。第四,信息化教师要学会使用智能化教育技术,积极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掌握智能信息工具,学会探究和解决问题,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化学习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素养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常态化。
(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
现代教育价值趋于多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信息技术使教育评价在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面转变。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过程使得伴随式评价成为可能,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强调过程评价和多元共同评价,更加客观全面,重视评价过程的诊断与改进功能,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其次,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云技术的出现使得评价的技术和手段多样化、智能化,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第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适应性评价因人而异,可获得及时反馈,可真实地测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从知识领域扩展到技能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以学习者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促进学习者发展。
(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
智能化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能够促进大规模社会化协同,拓展教育资源与服务的共享性,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管理必将逐步走向“智慧管理”模式。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将家庭、学校、社区等紧密、方便地联系在一起,拓宽了家长和社会机构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各利益相关者可共同参与现代职业院校的学校管理,协作育人。其次,新时代的职业院校管理模式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智能化管理,业务数据几乎全部数字化,能有效降低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门槛,使管理工作更加轻松、高效。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够实现个性化、精准资源信息的智能推荐和服务,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三,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随时的远程监督与指导,从督导评估转变为实时评估,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实时沟通与协作,促进社会化分工,促进职业院校内部重构管理业务流程,使管理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
(八)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冲击着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各职业院校需要合理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和资源分配,通过互联网加快信息流动等方式,提高各职业院校组织管理的效率和活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的产生不可能替代学校教育,但可以改变学校教育的基本业务流程。人工智能推动了学校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教学与课程是提供信息数据的重要平台,学校组织则构成了教育大数据生态系统。其次,“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跨界融合将打破学校的围墙的阻隔,互联网将学校组织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共同承担知识的传授、传播、转化等功能,促进学校组织体系核心要素的重构。第三,建设“智慧校园”,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实施一体化校园网络认证,推动智能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模式变革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将推进大数据、云技术等智能信息技术深层次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价与反馈等领域,形成社会化多元供给,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自主选择的学习形式和及时获得反馈的评价途径,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共建、共享、共治。但其全面实现,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挑战
首先,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各职业院校积极建构智慧校园,努力实现智慧化产学研环境,打造一体化智慧城市网络等核心技术的开发,都需要资金的根本保障。政府要给予资金政策保障并加强监管,资金管理部门要合理规划,合理利用,专款专用,落到实处。其次,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的成果表现离不开学习者对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既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变革职业教育,也要避免技术中心主义倾向,“避免一味追赶技术新潮而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等,技术本身是一个祸福相依的辩证法。”[14]第三,“目前的教育实践中,仍未能充分实现人机合理分工和双边优势互补。人工智能终端系统擅长逻辑性、单调重复的工作,而人类则更适合情感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工作。”[15]现阶段,信息化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智能机器不能完全胜任知识传播、数据处理等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绝对依赖互联网络和设备,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重新架构了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完成了对资源的重新整合配置,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时代下没有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就不可能建构真正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个三方面:
1.“智慧脑”与“智能脑”融通
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造就了以电脑、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脑。职业教育智慧化发展的一个目标就是如何让学习者发挥人脑“智慧脑”与机器设备“智能脑”的“双脑”共同协作[16]。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就是要通过“智慧脑”和“智能脑”的协同作用,发挥互补优势,进行融通式学习,而不是简单地人脑与电脑的技术对接。
2.“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结合
在人工智能时代,网络虚拟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拥有了真实与虚拟两个世界,虚拟信息技术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实体教育,实体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虚拟技术的支撑。但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还会存在利用这两个世界时顾此失彼、难以平衡的问题。目前,虚拟化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不断应用与推广,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断优化,使得职业院校线上线下的边界逐渐消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更好地结合。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学习者要学会利用这两个世界虚实融合、高度互动,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3.职业教育“适应人工智能”发展为“引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职业教育带来了便利。初始阶段的职业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被数字化和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云教育模式,个性化学习计划等,适应并应用人工智能,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职业教育重在技术创新,对于行业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性作用。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职业院校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技术支撑。“如某些职业院校基于自身优势专业与相关行业的智能自动化企业合作,实现以职业教育发展引领人工智能。”[17]目前,人工智能处于适应性大发展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人工智能时代必将由专用人工智能时代步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高效协作,职业教育完全适应且完美应用于人工智能,进一步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由“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发展为“职业教育+人工智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