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5 02:41: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职财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职高财会;“订单式”人才;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79-1
一、“订单式”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江宁自2001年撤县设区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南京市人口数量和地区生产总值双双排名第一的区(县),对各类各层次人才需求量大,而会计人员更是每个企业所需求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江宁地区会计从业人员中中专以下学历占55%,本科以上仅占12%,说明在企业基层从事会计工作的仍然是中专以下学历人员为主。
中职财会类毕业生的求职定位。中职类会计毕业生受学历层次和工作资历等综合素质的制约,初次求职较适合于中小企业的会计或出纳岗位或大企业初级会计助理岗位,而这类企业占到区域经济体相当的数量,应该说合格的中职类会计毕业生就业前景是乐观的,在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环境的当地就业,一方面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出一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
但是,当前的一个现象是,一些企业在为招不到合适的会计人员而苦恼,而一些毕业生也正面临着找工作四处碰壁的压力,这一现象值得反思,作为中职财会学生的教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为什么在需求有较大空缺的情况下,一些毕业生不能被市场接受,他们和市场需求的差距在哪里?如果按照市场的需求来订单式培养中职毕业生,这一供需矛盾是否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二、“订单式”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
订单式培养就是了解市场对产品的具体要求,再根据要求生产合适的产品。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适者生存,即适应市场需求就会被接受,就会受欢迎,不适应的产品就会被拒绝,被淘汰。学校实际也是一个工厂,是一个特殊的人才工厂,其产品即毕业生输入人才市场也要接受这一规律的考验,培养出受市场欢迎的优质的产品是学校尤其是以就业为主要导向的职业学校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我们不能仅专注于埋头按照常规的教材大纲施教,闭门造车,更需要不断地关注市场的变化,关注市场的需求,打造中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订单。
三、“订单式”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职业教育学校应提高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意识,依据区域经济环境、职教特点建立新的职教模式。为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缓解供需矛盾,才能完善“订单式”的中职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
1.积极和需用人单位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江宁地区是经济、文化、交通发达的地区,第三产业已发展为主导产业,尤其是研究金融、物流、会展、中介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产生较大影响。根据市场的需要对现有会计课程体系进行大的改革,按照职业岗位的相关性重构核心课程。
2.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中职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中小企业以及大企业的基层岗位,课程内容要真正从学科型转变为横向实用型。因此,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第一,强化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如珠算、点钞、计算机操作、汉字、阿拉伯数字的书写规范等;第二,增强学生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意识,认真学习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并贯穿到实践教学过程的始终;第三,指导学生识别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查找差错,熟悉主要行业的业务流程,熟悉企事业单位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权限等;第四,训练学生熟练地运用几种主要财务软件,熟练电算化操作。
3.加强模拟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中,经济业务都是通过文字描述呈现并编制会计分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业务都是通过票据等原始凭证呈现,会计分录的编制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完成的,这样,在理论和现实中就产生了差距。为了能更好地与实际接轨,锻炼学生处理账务的能力,我们最好找一些案例,且案例要真实,资料需仿真,步骤清晰,具有可操作性。这样通过模拟实际的方法,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4.完善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要建好实习基地,必须坚持内外结合的方针。“内”指校内,在校内要建立财会模拟实习室,既要有软件又要有硬件;既要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办公桌或成套的办公用品,又要具备各种仿真的原始凭证样张;既有手工操作的一套物品资料,又要有安装计算机、配备财务软件,以满足财会电算化模拟实习。“外”是指校外,要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校企实际,确定好实习的目标企业;与目标单位签约,以明确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使学生实习不流于形式。
随着教育制度的变革与深化,素质教学方面更加的受到关注,目前我国许多学校都将素质教育班上教学课堂,课堂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不同专业,对职业素养教育的要求各有侧重点。近年来,随着在财会专业的课堂教学。为此,本文就中职财会教学对素质教学相关工作做了一下的研究与分析。
一、运用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养
在大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和社会化现代建设的背景下,对于广大的职教人员来说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是不可或缺的,同时更加要求职教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国家的财务制度、法规能否贯彻执行与财会人员道德职业素养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直接关系到国家资金、财物能否正确的使用。为此,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课堂中,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提高,指导学生要遵守有关的国家法律。教师可以利用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违纪案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找出错误,进行探讨、研究,并将其改正;也可以在正面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要倡导学生坚持原则,引用勇于和违法乱纪的行为斗争的例子。如:将有关销售时可引用某些单位将“现销收入”记入到“应收账款”中。告诫学生不能将账户的错误记录挪用公款。
二、素质教育对财会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财会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是保证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道德素质的高低更是至关重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学生实施职业素质培养显的特别重要。目前我国正处于整体环境发展较快的期间,在国民经济中新旧产业以及相关产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替换,这样对于就业者在个人能力与个人素质、素养方面有了更大的要求,当加入WTO之后,市场方面的开放对于就业者要求也随之加大。成了当务之急。更因其在会计规范体系统一、理论上的才重新塑造。有关结构的更新完善。与此同时,对于中职财会教学以及更高的财会教学有了新的挑战,如何在财会教学中落实与实施素质方面的教学,培养出有更高的素养和个人能力多样的财会人员成为现在的主要任务。
三、财会教学中素质教育策略
贯穿整个财会专业的特点,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开展和进行,在大的环境下各行各业对职工的要求发生变。就职人员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要兼具这职业的道德精神。一个国家的财务制度、相关的法律、能否贯彻执行与职业道德的素质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直接国家在财产方面是否可以正确的运用和管理。因此,这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要求教师结合专业的特点,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其自身的道德素养。采用多种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兴旺与否,决定着在现在以至未来积累的竞争环境中是否有主动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案,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的品质和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提升良好的创新能力,经过模拟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的工作中,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灵活的运用和转化,通过实习,让学生得到规范、准确的技能动作、培养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借助专业的模拟学习,指导学生在现实工作中要如何去填写有关的业务如:支票、办理银行业务等。这样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技能和知识,具有完备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马上进行实务操作。结合所学,培养学生的主观动手能力和知识的运用。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学生的“高分低能”的现象存在很普遍。其是针对学生的主观能动力查,并且知识运用的能力低下。这便要求教师要和教学的内容紧密的连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调查,经过调查时间的活动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掌握好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温故知新,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利用财务知识,培养理财的能力。在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下,近年来众多的企业经营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亏损和面临破产的可能。主要的因素之一是理财不当所致。作为一名财会人员,在做好本职的情况下记录好账本,更加重要的是善于理财,更要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因此,教师有义务对学生的理财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于当前的整体财会环境对投资方面的风险收益均衡观念进行细致的讲解,告诫公司企业在投资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风险与收益等等。例如:某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购买股票和债券,需提供其购买的相关证据,让学生独自理解、设计和解析出相关的风险和收益,从中选取出最适合的参考方案,这样学生能够深刻的意识到在理财的重要性和理财在众多的企业中的关键作用等,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在在未来的财会领域中成为优秀的理财大师。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在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财会专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这不仅关系到从业人员的素养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竞争力,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努力的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能力强的财会人员,是中职财会教学的当务之急,毕业后才能就业单位得到认可,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作者:向乾宏 单位: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
【关键词】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模式
一、重视课程教学目标要有超前意识
中职财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是教育体制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知识创新中的教育价值。财会课程与教学目是标成为国家或部分院校为实现培养目标为基础,从而安排职业教育内容从而要求学生达到的某种程度为目标。可以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因此,职业财会教学课程与模拟教学目标,以学科为中心的从传统教育发展而来的课程模式;这种教育主体的预期蕴含的是一种教育价值,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实际上是教育主体的一种价值选择。中职教育体系一种预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中职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尽管并非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是预设的,但在通常中职财会教学课程中仍然占有突出的位置。通过基本中职教育课程中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财会课程的同时也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堂教学模式要与实际操作相关联
重视课堂教学模式要与实际操作相关联是中职财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职业财会教学模式是实践操作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的反映是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中职教育观也往往会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目前,财会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和与实际操作的课时安排不够合理,一般我们都注重课堂教学从而忽视一些理论性的操作知识,并且,实际操作教学的课程、教学时间、实习场地、学校组织方式不够明确,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思考空间,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实际操作课程在财会教学课成中所占比例偏少。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采用学有所为,学以致用未终止。要从课堂教学的内容来改现有的教学方案,多于实际操作课程相连,实际操作课程教学有助于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中职教育学生职业素养技能程序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中职财会教学实践课堂中来看, 中职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具有一套完整的结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每个不同岗位都需要技能设计专项技能训练,同时根据中职财会专业工作流程特点来设计综合训练,使学生既掌握专项技能的同时又能够独立完成整个财会核算、监督过程。通常在师资力量教学方面,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开展起来有优势,以实际操作与理论相结合。
三、改变陈旧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知识
现代化经济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中职财会教育知识更新的速度十分迅猛。中职学校教育应该是走在时代前沿的领导者,但实际上学校的教学知识却是有些落伍,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今社会知识容量在扩大,知识在更新、传播的速度更是迅雷不及掩耳。要做好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1、教师自己要不断积累一下知识,通识性知识:拓宽基础,夯实基础。目的不仅仅是推广我们教学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强调教师工作者为人师表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财会专业发展意愿,不能太功利地追求自身的发展,提供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视角和方法。财会专业教师关于对学生传授课本知识面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财会方面的知识、实际操作课程知识、要对我国财会教育业发展、就业状况有所了解。
2、 财会学科教学的知识,是指一个学科领域主题和问题怎样组织以及对教学的理解,同时它也是教师专有权的特殊区域,财会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解形式它是区别于教师和其它专业人员的标志。财会专业学科知识和操作教育知识与实际结合,中职财会学校要实现现代化学科知识会有一定困难,要将财会学科理论教学知识与现代化科学教学知识相结合,把学科知识逻辑转化为学生心理逻辑,这是学科教学知识的任务。
3、 教师要充分留出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复习课教学环境,营造积极安静课堂的复习课氛围,在此同时教师更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尊重理解学生中间的差异,从多方面来培养和爱护学生的自尊要和上进心。我们只有了解学生的想法、意愿和经验考虑进去,就能得到学生的参,才能教出高效率的财会教学课程知识的教学导学案。
我国是经济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一方面是学校科技信息要畅通,更要及时更新我们的新课本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学到新知识;另一方面是当务之急要加强我们在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知识培训。学校领导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委派组织教师人员参加理论知识学习或者到企业参加财会实践,为教学做在下良好的基础,以便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因为,只有使教师得到专业课程培训,才能让教师把学到的新知识和收集到的实践案例教学充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能使学生体会到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财会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财会教学实践课;鼓励学生要积极和教师交流、沟通,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真正要实现课堂教与学、学与动的统一。我们必须抛弃“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陈旧理念,在校期间,我们重点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更在学生不断掌握新知识的同时,更懂得要树立正直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如今社会上才有立足之地。
结束语:随着现代化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教育能力已成为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决定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满足市场的需求,中职财会专业课程教学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现代化经济要求限制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要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必须整体推进整体化财会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必须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才能适应新世纪财会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欣欣 《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职教通讯》 2011年10期
关键词: 中职财会教学 存在的问题 对策建议
一、中职财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生源情况堪忧。近年来,普通高校招生热度不减,中职学校生源受到长期冲击。中职学校招生的门槛越来越低,可以说没有门槛,基本实行免试入学。招来的学生大多初中毕业,甚至未毕业,基础知识薄弱,综合素质大大降低。同时,这些学生年龄小,他们和社会经济生活基本没有接触,也很少思考有关经济的问题,经济方面的专业术语闻所未闻,而财会专业又有一定的理论性,这些客观情况,给财会专业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
2.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实习难。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课堂理论教学不可少,实践教学更为重要。通过对企业财会工作的切身了解,亲身实践,这种效果是在学校难以实现的。但财会专业实习地点涉及财务、会计等岗位,这些岗位的很多资料对外都是保密的,并且实习点多而分散,所以就面临着实习单位落实难,实习内容接触难,单位既不欢迎,又不让学生插手。
3.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会计工作的极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有人才竞争激烈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弱,独立处理业务能力差,学校所学的与实际所用的脱节,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受实训条件等的限制,不能系统地对会计工作进行训练。由于没有过硬的技能,学生毕业后,既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财会工作,又怕不能胜任,不得不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大多改行从事收银、营销等工作。
二、中职财会教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1.构建财会专业科学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按市场要求和人才需要信息进行课程设置,按需设课。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我校近几年来,对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教学目标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强化学生的实训教学,在校3年中,先后安排了多种类型的实训。既有各个课程、各个内容的单项实训,又有毕业的综合模拟实训。在教学内容上,强化实用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按岗位能力要求和实际工作过程,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学生在校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尽可能零距离,学生学习和就业上岗实现无缝对接。在教学手段上,多上实训课,多让学生动手,把教学、求知、做事与技能结合在一起。
2.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灵活的教法。财会专业的专业课,数字多,政策性强,理论性强,内容显得枯燥无味。有些学生是家长决定的专业,或虽是本人所选专业,但对会计一无所知,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学习盲目、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情况 ,况且中职学生大多数意志薄弱,稍有不如意,就容易消沉自卑,丧失进取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理解能力,然后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组织教学。
3.课堂教学突出财会专业的实践性。在3年的学习过程中,制定出总体的实训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避免实习内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实践性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阶段不间断地进行。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上第一学年为财会基本功训练,重在会计凭证的填写,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登记方法,即财会基本功实习。第二学年,大部分的专业课题都已学完,可以进行综合性的实习,一般安排是在校内综合模拟实习。第三学年,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重点抓好校内模拟实习,把综合模拟实习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环节来抓,强化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不能外出实习的不足。
4.改革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评方式。加强实训环节的考核,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用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成绩,会导致不及格学生面积太大,考核也不够全面,因此,财会专业学生成绩考核方法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应将考核分成日常考核、理论考核、实操考核3部分,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特别应加强实操考核的比例,引导学生重视技能操作,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财会专业的专业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在财会专业教学中,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为毕业后尽快从事本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云 中职财会教学的困惑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8),45-46。
[2]蒋旭艳 中职财会教学与素质教育[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1),67-68。
[3]赵汉斌 浅谈中职财会教学的与时俱进[J].经营管理者,2011,(24),125-12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财会专业毕业生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具有团体合作精神、优秀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可以在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下得到培养与造就。财会类课程体系改革可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了解、分析和判断不断变化的社会对财会人才的要求,围绕社会需求、以达到素质化教育的就业导向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增加通识基础课所占比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淡化专业意识,拓宽知识口径,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视野;适当归并专业课,减少专业必修课的门数,合理调整专业选修课;加强信息技术类课程如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内容覆盖与财会专业工作相关的高新技术内容;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开设相关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课程,培养高素质财会人才必备的品德。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既然职业学校财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初级财会实务人员,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就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立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在课程设计中,考虑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努力使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案例的比重,强化技能训练,广泛开展会计案例教学,把学生从理论教学中巧妙地带入实际应用环境中,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增强学习效果。财会人员一般是用人单位重要的管理人员,行使着财务管理的职能,现代财会人员不仅需要会计一般财务技能,还要拥有管理能力和财务预警能力,因此,中职教师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职业技能。通过财会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锻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地处理各项基本的经济业务,为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操作基础。
三、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目前我国不断对社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经济快速得到发展。而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服务手段,也必须要时刻跟上时展的步伐。因此中职学校要时刻关注企业与社会的发展动向,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要让学生走出去。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必须使学生有相当部分的时间在企业里实习。职校可以与中小企业等其他相关用人单位联手,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到这些单位去实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和熟悉企业的会计处理流程。此外,对于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为了使他们所学的知识与经济环境需求达到一致,中职学校应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民间职业团体和工商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多种渠道的联系,可以聘请财会职业界人士到学校讲课。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毕业后上岗工作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四、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相关中职学校的一个重要教学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高尚人格。首先,应当坚持把诚信教育和人格本位教育贯彻始终,把有关诚信教育的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为优秀人格形成和人才成长寻找一条科学而合理的途径;其次,坚持把会计行为规范和责任教育渗透教学整个过程。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会计行为规范与责任教育的资料更新速度较快,教师应及时更新信息资源,充实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此外,还可以邀请法院相关工作人员到校开专题法制课,教育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坚守原则,在金钱面前要抵挡得住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财会专业课 教学现状 教学反思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深化,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财会专业课教学,坚持以培养实践操作型人才为出发点,力求培养专业素养较高的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具备财会领域的专业技能。下面结合我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分析财会专业课教学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陈旧
中职财会专业课教学,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很多教师仍然习惯于教师唱独角戏,师生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互动交流。教师只管把财会专业知识用满堂灌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很少思考所学的知识,这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致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师角度来看,由于部分教师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缺乏了解。尽管教师有板有眼地按照教学大纲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进度,使学生们尽可能掌握较多的理论基础知识,却忽略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有的学生学习《基础会计》一年后仍然不会编制会计分录,一些综合型的实训题更是无从下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很多学生对学习的目标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进入中职学校就是为了找工作,并未对以后的发展有明确的认识,加之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效果不佳。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
在中职财会专业课教学中,从教学过程来看,大部分教师还是只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的是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这种单向灌输模式缺乏对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的足够考虑;从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设施来看,在会计电算化逐渐普及的今天,财会专业课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并不完善,教学设备落后,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二、改进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思路上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尽量缩短教师讲授知识占用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因为有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不仅仅是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充分了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是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的实际出发,通过班级组织与教学形式的变化,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体现层次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制定适合他们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能促进学生良好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主观能动性不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几种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各种能力的教学方法。
1.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恰当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经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资产确认前,设问“企业预计在两年后建造一栋现代化厂房,该厂房是不是企业目前的资产?”给学生留下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思考所学知识。如果所设问题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就会觉得有趣,就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案例分析教学
案例分析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水平,增强与现实经济联系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将书本的知识点以填鸭式的方式教给学生,学生为应付考试通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这些知识点过一段时间很容易被遗忘,达不到教学最终目的。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可将教材中分散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综合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形成更系统的认识。
3.运用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财会专业 社会需求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近几年来,社会用人标准开始偏重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更多的是需求知识面相对较宽,专业理论扎实,并且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要从社会需求及专业操作技能的结合方面去研究,与此同时学校在课程设置、实验室配置、师资队伍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方面也必须给予必要的保障。然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也面临着招生难、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构建不合理等一些弊端,所以财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如今在市场经济中,社会每产生一种需求,都会对应地产生一个职业群体和一批职业人员,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财会专业相对入门比较难,专业概念强,理论知识枯燥繁杂,对于学历相对高点或者有实际工作经验者而言,一些概念是基本可以理解对于中职的学生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方法也要适当加以变通,不能理论太多,否则时间久了部分学生就会因为理论讲解过于复杂枯燥而失去了学习兴趣。
针对目前的社会需求,总的来说中职学校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时,要立足现代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经济法规的要求,培养学生服务意识,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及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很快地从事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中等专业学校在在制定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时,一定要注重德育和技能两个方面,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目标的核心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技能训练,要着眼于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当前的职校教育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就业的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使学生到单位就能胜任和适应工作岗位,或经过短期培训即可上岗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根据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开设实训项目课程
(一)课程实训
课程实训包括了与财会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实训,如在《基础会计》课程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经济业务和涉及的凭证是最为基本的和最常见的,目的在于呈现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加强中职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整体认识。
(二)会计模拟实训
主要分为单项和综合模拟实训。单项模拟实训可以单独进行,也可分解到各课程中进行。综合模拟实训是把一个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经过设计与加工,形成完整系统的原始资料,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进行仿真操作。综合模拟实训是会计专业理论教学效果的总结,是会计专业毕业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实际操作能力较强!
除了校内实训课程的设置,还应该联系校办企业和校内的超市等实际单位实体,让学生亲自感受会计的实际工作内容,现在不少学校将课外培训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
三、根据中职会计特点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根据中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和需求,教学内容上重点突出实务操作,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现实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理论讲的多、讲的深的理论,实务技能方面则讲得的少、讲的粗浅,不符合目前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看法。
(一)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形式多变的、生动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培养学生创新品质,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专业课教育主要是在掌握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掌握专业知识,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工作需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广泛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转变,利用实物教学法、项目管理教学等方法。按“教师指导、规范演示、学生操作、成果检查、考核评价、教师总结”的规范化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循序渐进,独立训练,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实习中提高、巩固理论知识。渗透“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从学生被动接受转向学生主动发现”等教学理念的思想。学校要依靠企业,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和技能实习指导中的作用,及时根据社会需求、用人单位需求来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适时的教学内容安排。
(二)按教学方式规定标准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能力
会计课程专业技能的教学与练习,按进行的时间与地方可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随堂训练。即根据教师教学进度在课堂上安排的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课的内容随堂消化。第二是阶段训练。在各模块的教学内容结束后,学生进行有连续性内容的阶段训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按模块掌握操作技能,如固定资产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的过程。最后就是连续性训练。即在学完一门或几门专业课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的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课程中所涉及的技能进行较全面的动手操作,以检验其动手能力与实际工作单位要求的差距。
对中职财会专业技能教学的研究和探索还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学校还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校的自身特点,编写出校内实习指导书,根据实习指导书对学生进行技能方面的系统训练,做到目的明确,操作规范,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做好评价机制改革,以证促训,以赛促训,最终可以实现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综上所述,根据社会的需求,通过校内课程和校外实训的结合以及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加以完善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系统考核,最终中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能够很好的实现;培养出的人才也会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需要,从而使得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能够成为社会的急需和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一、面对现实,努力转变思想观念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和规律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中职教育中,我们不该仍象过去一样过多地强调会计理论,而应该将重点转移到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培训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改革课程内容,以技能为核心组织教学。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而且还要诱导学生转变其原有的受教育模式,使他们逐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这是首当其中要做的工作,也可能是难度最大的。
二、夯实财会学科的基本功,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
一般认为,财会学科可以借助计算器等辅助工作来完成涉及公式的运算,因此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同时,在许多学生看来,这些知识都是枯燥单一的,而且理论性较强,往往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就连最基本的财会知识,如逻辑运算,也不想自己去理解和记忆,因此,久而久之便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甚至连本专业最基本的理论都不能理解和掌握,而这却是将来从事财政工作最基础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财会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引导学生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不断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利用实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做好学生学习踪迹与交流的工作,使得财会专业的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财会专业的基础知识。
三、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在会计课程的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如果仅依赖传统的黑板教学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这时就可以选择恰当的手段处理教学内容,将不能直接呈现的教学内容借助媒体直观地形象地展现出来。比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利润表时,可以将他们已经掌握的利润计算公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变形(由横向公式变化成竖式),再表格线自动生成利润表,这个方法便于学生很快掌握利润表的格式和内容,并且印象深刻,效果很好。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直接经验对学生有助益,但对一些新的概念性内容我们还是可以利用学生早期习得的语言和概念来同化,使学生把新知识与头脑中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所以说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应注重效果而不是形式。
四、加强校企结合,真正做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兼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学生在校期间顶岗在企业实习的可能性不大,各中职学校针对会计专业特点,纷纷组建模拟实验室,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缺乏与企业的联合,所用资料与实际尚有一定差距,故学生毕业后仍然不能很快地进入角色,不知如何下手,或是不敢下手。因此,中职学校应尽可能地与企业结合,收集实际企业的现实资料,并尽可能地模拟现实企业的财务环境,再经过一定的加工与处理后,借助于模拟实验室,分组分工由学生模拟完成,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当然,在取舍实习资料和分组模拟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与合理性,以弥补企业现实资料信息量不足的缺陷;注重会计岗位划分的合理性与完整性,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会计核算的氛围。这样才能使实习过程既不遗漏,又具体真实,从而真正打破学生毕业后无从下手,或是不敢下手的局面,打破企业无法从学校找到他们所需的人才,打破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怪圈。
五、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关系不应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统一体,师生关系需要师生的平等对话或相互合作。老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中进行意义学习,启发学生,使之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督促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影响,又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培养其“快乐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也可以依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传统的“秧田式”,或采用便于学生讨论的“小组式”和“圆桌式”等。
六、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必备条件
上面讨论了财会教学改革所涉及到的一些主要问题,从中可见这种改革具有全面、复杂、艰巨和长期等特点,它做不得表面文章,也不能期望一蹴而就。能否付诸实践并取得比较理想的成果,尚取决于是否具有以下的必备条件:
(一)政府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校、院、系领导必须比教
师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具有很大的决心和魄力并对这种改革提出要求及激励十分明显,这是一个先决条件。如果各级领导不能高瞻远瞩,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无动于衷,而是安于现状、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或热衷于做教改的表面文章,没有强烈的改革动力,这种改革就不可能更加广泛地进行,而我国财会专业教育的整体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因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和相关院校领导重视并研究这个影响广泛而深远的问题。
(二)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 自主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探索适合中职学校生的教学方法。
(1)实践性教学。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一些特殊的技术知识,更多地依靠实践来掌握。要加强会计课程的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的信息资源、软件资源、项目资源、技术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足够的实验室练习或实践教学,财会专业学生可以轻松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技能。如,通过学生在会计实验室中模拟企业的会计部门,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循环扮演会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按会计工作程序进行综合模拟练习,这样可以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未来工作的时间。(2)趣味性教学。会计课比较枯燥,利用现代化设备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将枯燥知识变得有吸引力,同时,可以增大课堂知识容量。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直观且兼具实物形态与空间场景的最接近人类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这一现代化信息系统来组织,展示教学内容和构造知识结构,在财务会计课教学中引入这一模式,可以改变会计课枯燥无味,空洞无物的老面孔。(3)民主性教学。课堂教学是会计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的场所或平台。在课堂教学上,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在教与学过程中以学生参与为重点,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设置课程要有超前意识
目前中职财会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等。专业基础课是按学科门类或相近相关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它是为学生构筑学习相近相关专业知识而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在所学的专业知识中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主要包括基础会计、珠算、会计电算化和财经应用文写作等。专业课是提供与学生未来社会生活和职业有密切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从现行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执行情况来看,不仅比例不协调,而且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不尽合理。笔者认为,一方面在课程设置的比例上应提升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比例。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应增设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规、会计诚信教育等课程;同时,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应增设办公自动化等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程,使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
3实践教学要能联系实际
实践教学是中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起作桥梁和枢纽的作用。目前,会计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不够合理。对实践教学的规定一般很笼统,而且,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组织方式不够明确,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实践教学课时在会计教学课时中所占比例偏小。从实践教学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校内的实践课和毕业前的实习。对于校内的实践课只是走走过场,熟悉一下会计记账的流程和简单方法;对于毕业实习,也只是单位出个证明,盖个章而已,流于形式。这些都影响学生对企事业单位真实会计工作和环境的直观感受,不利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结合。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各中职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应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教学的课程安排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行,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比如,会计核算的三大重要环节包括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我们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分别安排时间让学生走进企业单位,真正去见识一下凭证、账簿及财务报表的样式,并向财会人员讨教各自的填制方法。又如,当学到银行的结算方式时,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进入模拟银行机构,去学习这些抽象而又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掌握理论知识,又让学生切身感受会计工作的环境与氛围。接着,在最后学年再穿插在其他专业的学生中进入有关单位进行实习,教师进行跟踪管理。最后,再进行集中的校内毕业实习,目的是在学生熟悉了基本的会计流程的前提下,集中进行拾遗补缺、重点突破。这样的实践既改变了传统的实习模式,又充实了校内外实习的内容。
4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推进自主式教学向深层次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在情感、能力以及技能方面的培养,一些学习差的学生毕业后反而干的不错,这一现象就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反思。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就业教育,教师应充分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不能把文化课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而应当大胆改革当前评价体制,制定包括学生思想品质、学习能力、技能水平、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性评价机制,真正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评价,真正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业。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加,国家及社会对校园教育,尤其是新兴的职业学校教育投入了较多的关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综合国力亟待提高及创新能力较为落后的社会背景下,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育的创新性从不同层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教学;创新性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一道难题,但是,随着社会对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在面临着巨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国家近些年来也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投入,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育从专业建设、学生及教师教育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1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主要培养的就是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就业问题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一项重要问题,财会专业作为一个与经济息息相关的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就业中将会显示出更大的优势。同时,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会计工作的理论及实践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很多还停留在老传统、老套路、老规矩上,学生综合素质明显较低,毕业后缺乏创新性,因此,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创新迫不容缓。
从中等职业学校的财会专业教育现状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性较差,与社会人才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通过实际调查及相关资料研究发现,主要是因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尽管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都已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操作课程,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并未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导致财会专业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另外,当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只是会单纯的记账、算账等基本会计类工作,涉及的内容相对于企业要求比较肤浅,这样的人才与现代企业发展状况是不一致的,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新型人才,并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献计献策,从而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所以,在现代化社会中,财会人员若想展现自己的优势并未企业挖掘与重用,就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财会专业的课程设计应尽可能多的体现创新性,为其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为企业管理层进行重大决策时出谋划策。
2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提升创新性的举措
2.1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面对激烈的竞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应积极主动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笔者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通过科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在面对大量的会计理论知识时,学生不仅要学会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会自主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自主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的思想,保障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该专业的特点及其不足之处,在教学方法中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创新,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与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设问、独立思考、讨论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在不同的教育方式下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打破传统教育中学生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而是更多的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积极创设参与机会,如开设问题讨论课、案例讨论课、企业财务模拟等,从而通过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创新性,或者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第三,实现财会专业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优秀的教学内容是保障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内容设计应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原则,课程设置应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增加管理课程内容,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型人才,以便能够更好的面对当今社会中多元化投资组合,利润分配政策等新的财务管理问题。
2.2 实现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首先,从财会工作来看,它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在财会教学中就要不断的渗透财会实践操作能力与训练,以市场为导向,教师在讲授财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加强实践性环节训练。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一般都不能更多的了解与接触企业账簿、凭证、报表,学校组织的校外实习,也只是流于形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相关实践经验与技能,因此应完善与规范校企合作制度,培养学生具备财会方面真正的实践能力。
其次,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增多在企业真实环境下的实践。实践课教学的最佳效果需要在良好的实践环境中达到,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立是提高实践环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与适应企业中不同岗位与职责要求,学生分组负责并轮流进行某个工作岗位的具体实务处理。通过实训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教师在进行实习课程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设计财会专业实习计划,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指导。通过实践性,激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等职业学校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学生的就业情况,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财会专业实用型人才,就要不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创新性,不管是在教学内容的设置,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在教师教学方式等各方面都要积极提升财会专业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阳晓礼.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企业教育.2010-11
[2]刘秋仙.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
[3]姜秀文.如何加强中等职业教育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6
一、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现状分析
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技术人才,财会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相关的经济管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实际处理好所在单位的相关财会工作。但当前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还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直接影响着用人单位对中职财会毕业生的观感,不利于财会专业毕生的就业工作。具体而言,传统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出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动手能力差,虽然理论知识学习成绩比较好,却无法在就业中很快适应实际工作;二是变通能力差,对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较好,但书本外的知识却不知道运用;三是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如,到银行如何办理相关业务,与税务局如何打交道,大多数的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都难以胜任。这反映出我们的中职财会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反差,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中职财会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了解,以需定产,在教学中体现出社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提高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变通能力与实际操作经验,以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提高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
二、当前中职财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影响着财会人才培养质量与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利于中职财会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
1、师资队伍不完善,教师教学水平需提升。中职财会教学既有理论教学,又有专业技术教学,其教师应该由专业技术人员与大学毕业生一同担任,以保障两种教学的顺利进行。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的中职财会专业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生,并没有从事过财会相关工作,仅有的经验也只是在高校实习时积累的经验,与中职财会应用教学要求相差甚远。师资队伍的不完善,使中职财会教学水平长期处于理论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空对空”现象严重。
2、课程内容不合理,与社会需求脱节。中职是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人才要求其在拥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要有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在短短几年的中职教育中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但事实上,中职财会专业的课程内容明显不合理,理论课占据70%的份量,应用课程只有30%的课时,且无法得到保障,使学生难以得到实践锻炼机会,导致其进入就业阶段后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
3、实践环节缺失,学生实践能力差。财会工作具有其特殊性,不仅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要求,更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延续性,能够胜任财会工作的人员一般都具有较稳定的从业经验。而要从财会工作中坚持下来,较强的实践能力必不可少。在当前的中职财会教学中,存在“唯会计证”的倾向,一切围绕学生考会计证来安排课程,而会计证考试只考理论的客观需要,使学校极为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导致中职财会毕业生因实践能力的缺失而出现就业难。
三、新时期提升中职财会教学质量的对策
从中职人才培养与中职的长远发展来看,提升财会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迫在眉睫,它不仅影响着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水平,更影响着中职的社会声誉。新时期提升中职财会专业教学质量,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决定着中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中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具有会计从业经验的业内人士进入中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借助他们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从业教训,使学生接触到更为实际和有用的实践能力培养,避免长期存在的以理论教学应对实践教学的窘境;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现有专业教师的培养与进修工作,将承担专业教学任务却没有从业经验的老师,送到相关会计事务所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工作,以促进其对现行会计职业的了解,积累从业经验,增强其财会教学的针对性。
2、调整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应用并重。提高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对就业的适应能力,要从教学内容的调整入手,做到理论与实际应用并重。一方面,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对社会财会人才需求特点的分析,多开设实际需要的课程,实现学生学习与就业的零障碍;另一方面,要顺应时代需求,减少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中职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场所,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以财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不断提高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能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教育;财会教学;教育问题;解决途径
近年来,中国已经进行了改革,而相关的院校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在这种背景下,中职院校也开始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者之间的教学安排,只有在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实际操作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果只有实操训练,而没有理论指导,那将变成重复性的工作,学生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升。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有将近1000万的高等学校毕业生,但是其就业状况并不能与企业岗位匹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等学校没有适当地安排实践和基础理论教学相结合。
1财会专业的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中,大专院校遵循理论教学的模式,忽略了实践教学。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的理论知识讲授方面安排的时间,要多于实操性演练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中职学生走进工作单位后,只能局限于书本的理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规范形式,这不仅仅需要解决基本的理论知识问题,而且需要在教学中引入大量的实际操作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否则进入各个行业后,一些学生的能力无法满足基本的操作和业务流程的要求,例如,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缺乏整体性的观点,不能理解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等。这些基础知识,在财会专业教学中,都被割裂开来,进行模块化的学习,但是企业的具体业务并不能像教材一样进行规范化处理,导致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
2财会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需求分析
2.1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任何科目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进行自我驱动,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方法的能力。自主学习符合现代社会的信息发展规律。现在社会知识迅速更新,进入社会后许多教科书中的知识已经过时,特别是财会专业的法律法规。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上,自主学习能力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掌握学习方法,,即学习的客观条件;第二是自我学习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当中职学生真正想学习时,才能够展现出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观察能力
对于会计专业,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数据,因此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观察能力至关重要。观察的关键是要有目标,通过数据的表现来分析财务数据背后的勾稽关系。例如,在财务管理的案例分析学习中,学生需要确定哪些要素是重要的,哪些要素是次要要素,哪些要素起决定性作用,哪些要素起辅助作用等。培养观察能力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只有中职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财务管理指标,才能反映出其背后的联系。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基础知识的巩固入手,以长期训练和有意识的观察为主要方式。
2.3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能力是指在看事物和处理问题时结合各种条件,并通过各种条件的有机结合,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的能力。财会领域处理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涉及知识的许多方面,包括审计,会计,税法,企业战略等。现实中遇到的情况也是复杂多样的,不仅可能有国内的会计准则、法律制度,还可能涉及到国外的会计准则、审计规范等,处理这些问题时,需要具备整体意识,正确运用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要求财会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在各种税务、会计口径下协调,最终为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3中职财会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3.1中职学校生源情况堪忧
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不断增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受到了生源质量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门槛越来越低。被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甚至没有毕业,基础知识薄弱,整体素质大大降低。同时,这些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基本上还没有接触到社会经济生活,对于企业中的具体财务处理也没有了解,这些对于财会专业的中职教学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
3.2理论教学重于动手操作
教学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获得应掌握的能力。对于财会专业来说,账本和报表不足以满足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需要加强实操学习。在很多的中职院校中,由于没有配备会计电算化等现代化的财务软件,使得学生只能从教材中学习基本的账务处理流程。然而这种手工账的处理模式,已经被企业所淘汰,大部分企业都实施的是会计信息的电算化管理。这一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注意。3.3课程考核不规范在基本职业会计课程和主修课程的评估中,依旧以传统的试卷考试模式为主,期末测试题也只是教材知识点的还原,大部分是文字记忆题、选择题以及会计分录题等形式。能够检测中职学生分析财会问题的综合性运用题目较少。而中职学生往往通过考试之前进行临时的记忆背诵,来实现通过考试的目的,这样一来,达不到评价学生对于会计实务掌握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师的教学考核中,中职院校也通常是以课时和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来评判,这就导致很多教育工作者会将重心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中,而减少实训的时间。
3.4实训操作流于形式
在对于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财务管理基本指标等基本知识的同时,还需要结合教育内容安排实务操作,例如ERP沙盘模拟,凭证填制训练、审计底稿编制、企业增值税的流转过程、以及财务软件的使用等。这些实操训练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是不可缺少的,这能够让中职学生将抽象的财会知识转化为运用能力,更好的结合现代企业当中的大会计、大财务的发展。此外,还需要在实训过程中,加入财务信息的共享和业财融合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会计整体观念,不仅需要增强其业务处理能力,还能够加强会计管理能力。
4解决财会教学问题的措施
4.1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实施技能实践体系
会计专业就像爬楼梯。如果学生无法跟上一个环节,则可能对未来的课程产生重大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如果中职院校的学生没有把实际和理论结合到位,学生将不知道该操作和操作本身的意义。因此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非常有帮助。会计专业应反映相应的岗位能力,专业知识不可忽视。核心课程必须和实践相互相应,为学生模拟一个真实的职位环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职场的压力和竞争。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导向,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以实践为教学基础,使学生能够在最有利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多参与一些校企结合的实习,将学校和企业相结合,并利用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确保在学生的学习阶段不间断地进行实践教学。从练习会计的基本技能开始,到在学校进行全面的模拟实习,再到高级职位实习。通过全面的培训和实习,掌握职业学生的特殊会计技能,并利用实践机会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2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
改革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应为学生即将进入的行业做准备,并根据企业对学生的需求,创建一批优秀的人才。会计专业不是在就业后将所学知识的生搬硬套,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学生需要知道在发生问题时如何解决。他们应该向学生解释一些公司实践中发生的情况,以便学生有能力应对他们认为是教育成功的问题。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融合知识和实践,积极适应社会的步伐,努力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的步伐,只有经过创新和改革,才能发现学生的经营和实践能力。实践得到改善,这是建立大学的重要意义。例如:案例分析是财会专业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案例分析教学一方面可以增强中职院校雪中对于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量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还可以对企业中存在的隐患进行了解。案例分析所给出的条件是复杂的,其中既包含了有效条件还包含了无效条件,甚至存在隐含条件。学生们要想把这个案例分析透彻,就需要较高的观察能力,见微知著,抓住关键条件来解决问题。
4.3理实一体化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企业现在需要高度专业和高素质的学生。所谓的较强的专业素养是指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基础知识透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在这里中职院校可以模拟一套适合学生学习和教师讲解的专业培训课程。主要是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学生自己做出相应变化的原因。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系统性创新培训计划。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素质,增强责任感,教导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例如:《审计抽样》的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是问题指导法进行学法指导。先举出一个例子:某集团计划制作一款零食产品,但是不知道多少的容量最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那公司应该怎样进行市场调研出现了问题就要去解决,学生们提出要进行抽样调查。教师可以继续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应该如何处理进行提问,要让学生们不断参与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让他们从实际角度思考所学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5结语
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让大学教育更加普及,但间接性的导致了对于中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压力增加,也对招生生源的把控有所下降,中职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与往期相比在目前用工市场中急剧下降,在这种愈发严重的挑战下,中职院校的就读师生,必须要具有更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才能在供求不等的劳务市场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所以中职院校的财会专业必须要坚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保障可以培养出符合用工单位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阴淑云;;刍议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考试周刊;2018年48期.
[2]徐利红;智能时代高职院校会计的发展方向[J];现代职业教育;2018年01期.
[3]陈亚娟;苏志浩;会计职业的转变引领本科教育的转型[J];时代经贸;2017年30期.
[4]郝爽;基于高校拔尖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7年14期.
[5]徐丽军;潘玥;杨轩宁;孙雪莲;;会计人力资源能力结构分析[J];商业会计;2017年02期.
[6]许曼;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6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