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3 11:50: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设备专业技术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过多年实际水利水电专业技术工作,使我对做好专业技术工作也有了自己的一点思考,值此工作总结之际与大家作一探讨:
(一)首先,我想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说到底我们还是一个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社会之良心”应该成为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我们应树立“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理念,通过自己专业技术立身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也要有“技术良心”,在进行工程设计方案选择上要兼顾各方利益,不能置各方利益于不顾只考虑自身工程的经济利益,应更多的考虑社会各方利益的平衡,这样考虑的方案才是现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二)专业技术人员要有“求实、负责”的态度,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对于工程规模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尽量优化方案为国家和业主节省工程投资,不能一味保守,这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核心所在。在学习上要有积极钻研精神,首先要培养对专业技术的学习兴趣,热爱自己的专业;其次要有肯吃苦、肯积极钻研的精神,要用心做人、用心做事、用心钻研技术,这样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尽快的提高。
(三)专业技术人员要有换位思考能力,在设计方案选用上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综合考虑问题,要看清方案的关键问题所在,不要拘泥于局部情况而钻“技术牛角尖”,为领导当好参谋。
(四)专业技术人员在学习上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不能做纯粹的“理论家”或是“经验主义者”,要站在理论的高度把握工程全局设计,但具体设计要考虑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平时要带着问题走下去,多观察、多思考,虚心向有经验的基层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多交流学习,多同有关机电设备厂家沟通联系,了解最新的机电设备技术进展情况,并经常阅读有关水利水电技术刊物,专业技术学习上坚持与时俱进。
(五)专业技术人员在学习上要立足于本专业,在钻研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再积极钻研相近专业技术、了解相关专业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技术水平,发展多方面的工程设计能力,做一个优秀的项目设计经理。
关键词:天工开物;严谨;专业技术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58-01
《天工开物》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插图本科技古籍的典范。该书由宋应星1634年编撰而成。《天工开物》被誉为“十七世纪中国技术的百科全书”。按照“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全书分成十八章,内容涉及当时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工商等几个主要部门,插图一百二十二幅,在对前人成果深刻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显示了严谨的创作态度。
《天工开物》在列举技术数据时,都能给以定量的解说,注重引入理论概念,系统的描述了各种技术的运用,显出完整的专业技术内容。如《乃服》篇叙述将一化性蚕与二化性蚕、黄茧蚕与白蚕人工杂交,可培育出具有双亲各自优点的杂种蚕,通过蚕浴、排除病蚕实现人工淘汰,可使健蚕顺利发育成长,非常符合科学的原理;《燔石》篇论及竖井采煤,在井下安装巨竹筒以排除瓦斯和加设巷道支护的技术,以及烧砒石时的安全作业措施,特别是对对铜、锌以不同配比炼出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黄铜的论述,在比较金、银、铜单位体积内重量时,已有了比重概念,具备了完整而系统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天工开物》运用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思维方法,创造性地阐述了全新的专业技术思想。“法”、“巧”、“器”的阐述。《天工开物》明确提出“法”、“巧”及“器”是体现专业性的三个要素,即工艺操作方法、生产劳动者的操作技能与工具设备的结合。在强调“人巧”的同时,并未忽视“器”的重要性和优先性。“人巧”固然要加以提倡,但终归只是操作器物之巧,若没有各种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设备与之配套,工农业生产也就不能有效进行。《膏液》这里就非常清晰地说明了“法”、“巧”及“器”三者缺一不可,正确的操作方法虽然重要,但只有通过“巧”与“器”的有机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人只有借技术作用于自然界,才能实现开物过程。注重天工(自然力) 与人工互补、自然界的行为与人类活动相协调,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物产,以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使人在自然界面前显示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观。这既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继承,同时也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天工开物》提出万事万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用于技术发展的研究时,就很容易得出如下结论:“商周之际,俎,豆以木为之,毋亦质重之思耶。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岂终固哉?”《陶埏》篇叙述的正是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推动了生产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鲜明的应用技术特征在《天工开物》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应用型技术,如作物栽培技术、养蚕技术、纺织技术、冶金技术、铸造技术、造船技术、造纸技术、兵器技术等。在农业方面,《乃粒》提出水稻育秧后三十天即拔出分栽,一亩秧田可移栽二十五亩,即秧田与本田之比为1:25。同时指出早稻食水三斗,晚稻食水五斗,失水即枯。《甘嗜》篇介绍将水稻育秧法移植到甘蔗种植中,实行甘蔗移栽,是一种新技术,对农业技术给予了具体的种植指导。在工业方面,《五金》篇所述将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连使用,可完成从生铁直接炼成熟铁的连续生产过程,所改进的生、熟铁合炼成钢的设备原理成为近代马丁炉的始祖。在军事方面,《佳兵》篇详细介绍了弓箭、弩、干等冷兵器及火药、火器的制造技术,涉及火炮、地雷、混江龙( 半自动爆炸水雷) 、万人敌( 旋转火箭弹)等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在煤的开采方面,论述了先用竹筒把瓦斯排空并进行巷道支护之后才能进行挖掘的先进技术。在轻化工业方面,记述了油脂、冰糖、井盐、天然气、造纸、染料、瓷器、银朱、炭黑、铅丹、胡粉等许多我国传统名品的先进工艺。这都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内容几乎涉及了当时我国所有重要的产业部门,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明朝以及明朝以前的农业、手工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应用技术方面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处处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在我国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书中阐发和记载的不少在当时居于世界前列的科学创见和技术工艺,对推动后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天工开物》在技术的层面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其中专业技术的发展观更为我们今天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天工开物》强调技术的系统性、应用性、方法体系的科学性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强调专业技术的拓展和创新更是给当前专业技术发展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我2013年4月毕业于XX学院XX专业。毕业后即进入XX供电公司工作,担任二次检修班作业岗位,在变电检修工区从事继电保护工作。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参加了国网公司2013年第二期新员工集中培训班,2016年8月参加了XX组织的继电保护专业高级工培训,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了高级工职称。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严格遵守公司及所在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文件及会议精神,坚决服从公司领导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维护集体荣誉,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思想上要求进步,工作上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走出校门,我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让我对将来的工作充满了热情。回顾过去3年的工作,有困难也有收获,经历了从学生到职工的转变,收获了为人处事、专业技术方面的实践经验。现将这几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我以主人翁的意识,时刻关注电力的发展,切身为公司和集体的利益着想,凡事以公司大局着眼考虑,对公司及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在日常检修维护工作中,我时刻以身作则,力争处处起到带头作用。自参加工作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虚心向老师傅求教,持之以恒,尽心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每一个工作任务,保证每一次继电保护装置检修质量。
二、积极学习,夯实理论基础
学习是认知的开始,扎实的理论知识是从事生产作业的基本。最早接触的专业知识便是《安规》,在对《安规》越来越深入的学习和记忆过程中,我对检修工作也逐渐有了感性的认识,《安规》不仅是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工具,更是规范各类工作行为的安全线。对《安规》的系统学习让我对检修工作充满了期待和敬畏,更为自己成为一名电力人骄傲和自豪。
在威海供电公司二次检修班工作期间,我跟随师傅学习继电保护、直流和远动三个专业的各项工作,从最简单的保护装置改定值、保护装置校验、直流系统定期校验到后期的大修技改工程和现场消缺,我脚踏实地的学习,对威海51座变电站的设备有了更深入的认知。现场的实践让我在一点一滴的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真正开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电力一线员工,也让我顺利地通过了高级工的定级考试。
这些一边查询、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乐趣伴随着我,扎实的基本功也为我以后承担各项专业管理指标提供了保障。
三、认真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关键词:变电检修;问题;解决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153
0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电力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做好电力部门的设备检修工作也成为了电力企业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企业应对电力设备开展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工作,从而保证电力的供应顺畅。因此,做好变电检修工作可有效对促进电力行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1 变电检修中常见的问题
1.1 人员问题的分析
电力检修工作不仅仅是电力设备的检修,而还需要专业工作人员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对解决。在检修过程中,由于变电站中含有多数设备,检修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技术水平才能保证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但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在检修时常常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1]。比如说,电力企业引进一批新进设备,检修人员需要掌握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与应急措施,但是一些电力企业检修人员的专业性较低,很容易影响电力检修工作的安全性。并且检修工作是在电源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的,其威胁度数极高,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威胁到自身性命安全。随着信息化技术快速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新型电力设备,但是懂得这些设备操作与理念的专业人才数量是非常少的。
1.2 工作环境的分析
在开展变电检修工作时,常常会在一些高空进行,其业务种类、交叉线路、工作场地也多样化。这对检修工作人员来说一种非常大的挑战,在工作时需要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集中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修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这是一项高危险职业,如果在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对自身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的 影响。而且该项工作通常都是在户外进行,常常会因为一些自然因素产生一系列的爆炸、火灾事件[2]。而且现阶段,对于变电检修工作安排不够科学合理,也没有制定的检修时间,从而导致检修工作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1.3 相关体制的分析
检修工作是一项极为危险、复杂的一项工作。在检修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管理制度,但是就我国现有的检修管理系统来看,其相关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于检修人员的要求较低;另外一些企业的检修管理体系不健全,这对检修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来说没有一个很好的保障[3]。还有一部分企业缺少对应的检修知识,对电力设备过分的检修,但是并不了解机器的工作状态,问题的设备检修,没问题的设备照样检修,这对检修工作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了降低了检修工作质量与效率,减少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2 变电检修的有效解决对策
2.1 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变电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专职业素养与变电检修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此,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提高自身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与价值观,同时还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变电检修工作。对于企业来说,企业要加强对员工专业技术工作的培养,定期开展一些培训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能力[4]。同时企业还可以根据员工的培训结果制定对应的的惩罚措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在变电检修过程中,有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发生在检修人员身上,其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专业技术不熟练,工作不认真等。所以,企业应该提高检修人员在工作时的安全意识,并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工作,让员工们了解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2.2 对于变电维修环境的危险分析规避
在检修员工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变电设备的安全性与危险性进行分析,从而避免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实际检修工作中,检修人员没有对变电设备进行仔细分析检查,从而导致在发生问题时不能及时补救。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以规范的形式进行检修工作[5]。变电设备检修之前就要做好对应的设计方案,还要以自身的专业经验来检查工作的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将变电检修工作的安全性大大的提高。
2.3 大力推广变电检修技术
近年来,变电检修技术常常被人们人作为一种状态检修技术工作。同时也是运用最为广泛、效率最高的一种方法。检修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监测变电设备来判断设备的状态,同时还要通过对应的中转站来分析设备的使用情况,并为设备制定对应的检修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在日后可以正常使用。
3 总结
维护电力系统的使用安全,才能有效的促进国家、社会的快速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做好变电检修工作,保证设备可以正常运行,保障检修人员在工作时的人身健康安全问题。要想实现电力企业快速发展,就需要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并向员工推广安全检修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变电检修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本文对变电检修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制定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以及对应解决措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江涛.变电检修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2):266.
[2]田贵,奚华欣,朱晓东,李坤.变电检修中常见安全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04):191.
[3]赵晓民.变电检修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J].电子测试,2015(24):85-86.
中国人力资源信息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信息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是劳动力市场中供求最为旺盛的两大职业门类,也是供不应求、存在较大需求缺口的两个职业。在这种环境背景下研究我国的职业结构现状,有助于把握当前就业矛盾的细微特征,也有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本文主要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我国的职业结构特征,具体包括我国就业人员的职业分布,各职业就业人员在地区、行业、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分布特征。
我国职业结构现状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职业数据是依据职业分类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T6565-2009)进行统计汇总,标准将整个职业分为八个大的职业类别,即①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②专业技术人员;③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④商业、服务业人员;⑤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⑥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⑦军人;⑧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从人口普查的数据看,我国就业人员最集中的职业类别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所占比重为48%,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所占比重为23%,排名第三位的职业类别是商业服务业人员,所占比重为16%,上述三类职业类别占所有职业就业人口比重的87%,其余职业类别人口约占13%。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这一职业门类中,种植业生产人员占绝大多数比重,达到了94.63%,其次是畜牧业生产人员,所占比重为3.73%。这种职业分布是与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行业属性有关,更是由我国产业结构的传统农业性质以及我国就业结构过多地集中于农村地区所决定的。根据“六普”数据,2010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共有就业人口3.46亿,其中农业就业人口就达到了3.26亿,所占比例为94.2%。
如果细致地考察中类职业的分布情况,可以更为细致地总结出现阶段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职业特征。
在单位负责人这一职业类别中,企业负责任人所占的比重最大,为78%,其次是国家机关及工作机构负责人,所占比重为9%,事业单位负责人、派和社会团体记起工作机构负责人所占比重均为6%。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构分布,这与我国的法人单位的分布性质密切相关。2010年,我国共有各类法人单位数量为875.46万家,其中企业法人单位651.77万家,所占比重为74.4%,其次是其他类型法人单位和事业法人单位,分别为105.8万家和72.6万家,所占比重分别为12.1%和8.3%。
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经纪业务人员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在整体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中的比重均超过了10%,教学人员所占比重最高,为29.6%,其次是工程技术人员,其比重也超过了20%。另外,金融业务人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达到了7.1%。
在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这一职业类别中,行政办公人员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60%,其次是安全保卫和消防人员,所占比重为27%,而邮政和电信业务人员以及其他办事人员所占比重均不足10%。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主体部分是购销人员,所占比重为58.5%,其次是社会服务和居民服务人员以及餐饮服务人员,所占比重均超过了10%。其余职业人员所占比重总和仅为15.3%。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的主要职业中类是工程施工人员,2010年其就业人员所占该职业大类就业人员的18%;其次是运输设备操作人员、裁剪缝纫和皮革加工人员,其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均超过了该职业大类就业人员的10%。
我国各类职业地区分布
按照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分布,可以将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七大行政区域。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职业就业人口的地区分布,汇总各区域的职业分布,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各职业经济活动人口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聚类特征。
我国的各类职业就业人口均集中于华东地区,比如华东地区的单位负责人所占比重为41.1%,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以及操作人员占全国比重的42.6%,即使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所占比重最低,也达到了22.6%。而各类职业人口所占比重均较低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各类职业人口所占比重均不高于10%。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人口分布以及经济人口的地区分布直接相关。2010年,我国华东地区的经济人口占全国的比重最高,为30.5%,而西北地区拥有的经济人口仅占全国总量的7.2%。
职业的地区分布与经济人口的分布有直接的关系,也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主要聚集在江苏、上海、天津、浙江、北京、广东等经济发展地区,比如广东、江苏和上海的单位负责人数量占了全国比重分别为12%、9.5%和5.2%,单位负责人数量排名全国前9名的省市,其单位负责人的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达到了51%(见图1)。除了人口因素外,经济因素也必不可少,上述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各种企事业法人单位最为集中的地区,而且上海、北京等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也是各大中型企业设立管理总部的首选地区。2010年,广东、江苏、上海等地所拥有的企业法人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0.5%,11.6%和5.8%,这与单位负责人数量占全国比重直接相关。而单位负责人最少的地区是、海南、青海和宁夏,其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均不足1%。
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域。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最少的地区是、青海、宁夏和海南,占全国比重均不足1%。办事人员则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而办事人员最少的省区依旧是、青海、宁夏和海南,其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不足1%。
与办事人员的地区分布特征相似,我国的商业服务业人员也集中分布于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四川等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见图4所示。商业服务业人员数量最少的地区依然是、青海、宁夏和海南,所占全国比重不足1%。我国的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主要分布于人口密集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地理分布上看,则集中于中部和西南地区。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在全国地区的聚集特征更为明显,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此职业门类的行业特性,更确切地说是第二三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而拥有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最少的地区包括、青海、海南和宁夏,所占比重不足1%。
各职业性别结构
从各职业人员的性别结构看,2010年我国经济人口中男性占55.3%,女性占44.7%,男女性别比为124:100。而各职业大类的男女性别比则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男女性别比最大的是第一个职业门类,即单位负责人,2010年单位负责人中男性占74.9%,女性仅占25.1%,男女比例达到了近300:100;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以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这两大职业门类的从业者的男女性别比也分别达到了216:100和203:100.而其他三个职业门类的男女性别比较为平衡,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以及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96:100、93:100和103:100。
从职业种类的角度考察,男女性别比差距最大的职业是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男女比例比重为1323:100,其次是安全保卫和消防人员,男女比例为904:100,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的男女性别比重也达到了388:100。从另一角度分析,女性与男性比例差距最大的职业种类是经济业务人员,男女性别比为42:100;其次是纺织针织印染人员,男女性别比达到44:100;教学人员和畜牧业生产人员的男女性别差异也较为悬殊,其就业人员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75:100和76:100。
各职业年龄结构
2010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多集中于35~4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约为41%,其次是20~3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约为33%。5岁组别年龄组中,40~45岁年龄组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了14.7%,其次是35~3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为13.7%,45~49岁年龄组所占的比重也达到了12.2%。
各职业类别中,单位负责人集中于30~4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达到了66%;专业技术人员集中于25~4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为6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集中于25~4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接近58%;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年龄分布较为分散,但多集中于20~4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约为73%;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集中于35~5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50%;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集中于20~4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73%。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经济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9.8岁,各职业类别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最高的是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约为43.5岁;其次是单位负责人,为40.4岁;最年轻的职业类别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平均年龄为35.8岁。
各职业受教育结构
从各职业受教育结构看, 2010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中,高中及以上的受教育程度所占比重为23.8%,而专业技术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最高,高中及以上受教育者所占比重达到了84%,比全国水平高出了近60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大学及以上的受教育者所占比重也达到了61%;其次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所占比重为73%,比全国水平高出了近50个百分点。各职业门类中,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最低,高中及以上受教育者所占比重仅为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高中及以上受教育者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所占比重为22.6%。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各职业类别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最高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约为13.4年;其次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为12.5年;受教育程度最低的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7年,还不到初中受教育水平。
行业分布
2010年我国经济人口的48.38%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其次是制造业,所占比重为16.8%。各大职业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呈现特征各异,其中单位负责人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之中,三大行业类别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5.52%、21.67%和16.09%,总和比重为63.27%,其余行业的单位负责人所占比重总和不超过27%。
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业分布则较为集中于教育领域、制造业和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这三大行业所包含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9.91%、15.08%和13.33%,总比重达到了58.32%。另外金融业和建筑业也是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较多的行业,2010年分别拥有超过8%和近6%的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主要分布于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所包含的办事人员占总量的36.41%,其次是制造业,拥有17.91%的办事人员,另外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也分别包含7%和5.08%的办事人员。
所有职业大类中,农林牧渔水利业是生产人员集中度最高的职业,有超过99%的此类职业人员集中于农林牧渔业。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的行业分布也较为集中,超过一半的此类职业集中于制造业,所占比重为56.75%,其次是集中于建筑业,所占比重为21.29%。
关键词:35kV;变电设备检修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35kV 及以下变电设备检修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电力检修工作人员,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认真分析和总结 35kV 及以下变电设备检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 35kV 及以下变电设备检修工作,为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1、概述
在电力系统的管理中,变电检修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方面,其直接关系到了电力系统的正常安全有效的运行。而变电检修则是指对电网中的各种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巡查、修复等,以保证其能够正常安全有效的工作。一般来讲,在变电检修中主要会涉及到包括变电站在内的所有的高压设备,比如说,电力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加热器等等。对于这些设备进行日常以及定期的检修,以此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供电的可靠性。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像很多的机器设备一样,在电力系统中一出现电力系统,那么电力设备的检修也就运用而生。
变电检修基本模式
2.1、变电传统检修模式
2.1.1、故障检修方式
事故检修是最早也是最为广泛的变电检修方式。这是一种完全被动的检修模式,只有在电力设备出现问题不得不检修时才进行检修。所以一般电力设备检修前往往是遭到破坏了,这些电力设备出现故障无法再继续工作时才检修。由此可见,这种被动的检修方式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同时还使得电网、设备、系统面临更多的安全威胁。
2.1.2、预防性的检修方式
预防性的检修方式则是属于一种比较主动的检修模式。它对于电气设备检修的时间以及检修的内容都做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规定,并且通过平时的检修进行电气设备资料的分析,再结合一定的经验,从而让电气设备的运行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2.2、变电状态检修模式
变电的状态检修模式是当今世界上电力检修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虽然说其只是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但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状态检修模式注重对电力设备状态的检测以及评估,对电力设备的整个运营状态能够及时的进行掌握分析,然后通过一些数据化的处理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检修时间以及项目的安排,让变电检修处于一个良性的系统之内,并且在检修的时候也能够节约维修的时间以及费用,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在具体的状态检修中,主要包括对变电现场各种元件的检修,比如压力、温度、电压、集中器等;对通信通道的检修,利用计算机的形式来进行各种光纤、无线扩频等的检修以保证整个变电运行都呈现出一种良好状态,以此来减少因为变电设备的损害或者是一些变电故障导致的供电不可靠或者不安全现象的发生。
3、35kV 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
3.1、 操作人员方面的问题
检修人员是检修工作的主体,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高低对整个检修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就实际来看,当前一些检修人员在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方面有着一定的不足。然而就实际来看,当前一些检修人员在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方面有着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难以跟上电力检修工作的需要,尤其是近年来各种新型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一旦这些设备出现故障,往往由于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不足难以及时有效的应对,不仅对企业自身的生产和运行造成困难,影响企业的发展,而且对检修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二是检修人员的在心里素质水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在当前物欲横流的年代,很多检修人员不仅要面临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还要面临建立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加上其缺乏专业的心理指导,一旦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就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理,而这就会对用电检修工作产生影响。
三是检修人员缺乏强烈的安全意识,在检修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措问题,不仅检修工作质量低下,还会对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2、变电检修目标不够明确
当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很多时候往往由于变电设备检修目的不够明确,从而造成了检修工作的困难,影响了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35kV 及以下变电设备检修还面临着以下问题: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技术要点记录和成本的定量分析不全面,不利于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运行;同种类型的电气设备的检修经验在各个部门缺乏必要的交流,很难形成一种合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电气设备的检修元件非常贵,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成本太高,不利于35kV及以下变电设备检修的工作的顺利进行。
3.3、检修过程中的问题
变电检修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在检修的过程中需要谨慎的工作,35kV以下变电检修也是一样。但是在现今的变电检修中虽然规定了一些具体的检修内容,但是有时候在操作的时候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掉,导致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当然在变电检修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工作人员对检修目标的不明确的现象,他们只是像完成一项任务一样的进行日常的检修工作,并不会去善于发现一些隐藏的问题,然后及时的做好预防工作等。还有在35kV以下变电检修中除了上面所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存在着对整个检修工作记录和成本分析的缺失,让整个变电维修的成本过高。并且在检修中,对于一个类型的设备也往往是不能够进行维修意见的统一,导致资源的浪费。另外,在变电检修中,还没有做好平时的设备的保养工作,对于设备的工作量没有很好的控制,导致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提高35kV以下变电检修质量的措施
4.1、构建变电设备检修激励与约束制度
对于变电设备检修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检修技术过硬,检修业绩优异的工作人员,给予大力支持和奖励,以激发他们从事 35kV及以下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引导他们不断学习,提升业务素养,积极钻研和创新检修技术,从而确保变电设备检修的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对于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较差,检修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影响或损失的检修人员,坚决予以处罚,甚至清除检修队伍,以此增强检修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4.2、完善变电检修管理,积极研究采用状态检修模式
在检修管理中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检修管理,做好检修的所有前期以及后备工作,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改进变电检修方式,积极研究并且采用状态检修,以此来在减少检修成本的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当然在检修中除了状态检修方式的运用,还应该结合传统的变电检测方式,让两者各自发挥效用,在检测与诊断的基础上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4.3、创新变电设备检修方式,确保检修效率有新提升
随着我国城市耗电量的急剧增加,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给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35kV 及以下变电设备检修工作也应该随之进行改革,以确保检修效率得到明显地提升。当然,这种改革必须立足实际,即与现有的国情、电力行业的实情和不同地方的特点相结合,不可盲目地要求所有的电气设备检修都实行状态检修,这是与现有的实情不相符合的。对于尚不具备条件进行状态检修的地方,就应该沿用传统的检修方式,该修理的依然进行修理。对于符合条件的新项目,可以作为采用状态检修的试点。为确保试点检修成功,必须切实做好检修的设计规划,等到逐渐成熟,再逐步进行推广。对于一些对故障较少的电气设备,就不必采用随时监测诊断,而只需要定期监测诊断即可。对于故障率较高的电气设备,则必须进行全程监测,给予重点关注。在检修工作中不断探索,积极总结,逐步延长设备检修的周期,从而确保检修效率获得新提升。
4.4、完善后勤保障,消除后顾之忧
电力企业应该为 35kV 及以下变电设备检修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加强变电设备检修中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的全方位后勤保障到位。特别是做好交通车辆、检修装置等方面的有效供应,加强与多个设备厂家的联系与合作,以便获得更多的资金、技术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对 35kV 及以下变电设备检修工作进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变电设备检修工作人员,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应认真分析和总结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此项工作,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本人xxx,自199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有22年了。在过去的日子里,本人一直主要从事建筑领域的专业技术工作,先后从事过设计、监理等岗位的的工作。在此期间,本人严格履行个人岗位职责,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以及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一、工作简历
1994年7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大学,在玉门石油管理局设计院参加工作。
1994年7月~1995年7月,在玉门石油管理局设计院实习,主要从事热工工艺设计及工程管理的工作,并于1995年7月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
1995年7月~1997年3月,在玉门石油管理局任助理工程师,从事热工工艺设计。
1997年3月,因工作需要,调任玉门石油管理局工程监理公司,从事工程监理工作,先后任监理员、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
1997年3月~2000年12月,在玉门石油管理局工程监理公司,从事工程监理工作,期间完成了玉门石油管理局炼油厂工艺管网改造项目、玉门石油管理局消防大队炼油厂消防队项目、玉门石油管理局酒泉退休基地项目的工程监理任务。
期间,于1999年9月,取得了工程师资格,并于此后,一致被聘任在工程师岗位。
2000年12月~2005年5月,在四川省什邡建筑勘察设计院,从事水、电、暖设计工作,期间,于2001年通过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并在2001年7月~2005年5月,在四川省什邡建筑勘察设计院监理公司兼职工程监理。
2005年5月,四川省什邡建筑勘察设计院改制,更名为四川意莱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05年5月~2010年7月,在四川意莱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从事水、电、暖设计工作,任设备专业技术负责人。
2010年7月~2015年1月,在核工业西南设计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八所,从事水、电、暖设计工作,任设备专业技术负责人。
2015年1月起,在成都衡泰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暖通设计工作,同时兼职工程监理工作,任专业专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总监。
二、严标准、严要求,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做好本职工作。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是设计还是监理,工程质量与安全都是建筑行业各个岗位的生命线。只有严标准,严要求,确保严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类工程技术规范,才能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工作以来,我一直以这一原则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踏踏实实做事,恪守法律法规和执业道德,严以律己,一切从有利于工程的角度进行工作,坚守岗位职责,坚持工作原则,能力做好每一个项目。我曾经参与设计的“四川蓝剑科创元管理中心办公楼”项目荣获“德阳市工民建工程设计二等奖”。
在每一个工作岗,在设计、监理的实践工作中,均以规范、标准、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坚守设计、监理原则,工作尽可能的细致,对每一个技术问题都不马虎,坚持将其理解吃透,竭力避免工作中的失误,以高标准严格要求,使自己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使自己的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和完善;另一方面,对技术要求严格把控,当业主为降低投资提出的技术要求,严守规范底线,通过耐性、细致、专业的技术咨询,引导、说服业主,并与各方积极探索,想方设法在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共同设法尽量满足业主的合理要求;当施工单位提出技术经济变更时,坚守技术原则和工作流程,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予以否定,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力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通过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坚持对自己对工作严标准、严要求,使自己在工作中得到了单位领导及各合作单位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在设计工作中,我能够以大局为重、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这些年来很多时候都在超负荷工作,甚至几天几夜才能睡上几个小时,每一个项目的设计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即要协调好各个专业之间,各专业设计人员之间在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又要理顺与业主、施工等合作单位的技术交流,还要的敢于尝试,想方设法提出高效的解决方案。再这中间,我对自己的工作严标准、严要求,不拍繁琐,坚持原则,将可能出现的各种工作失误将至最低,使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三、坚持不懈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技术素质,不断超越自我,使自己的专业业务能力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历任多个工作单位的设计、监理工作,在每个单位,每个岗位,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我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素质,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刻苦专研,决不放弃,锐意进取,使自身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参加工作以来,我利用自身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实践能力,不断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专业指示领域,坚持认学习,踏实工作,坚持原则,严守法规,恪守本职的原则,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认真,待人诚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工作中,为做好本职工作,我一直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例如,为尽快完成从手绘制图设计的模式到电脑制图,电脑办公,多媒体展示等现代办公模式的转变,我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CAD、Office、WPS、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及应用技巧,并将所学积极的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很快便熟练的掌握了电脑办公的现代办公模式。又如,为适应从设工作计岗位到监理工作岗位的的转变,我积极参加相关学习,通过多种方式搜集相关技术资料进行学习,并将所学尽量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在工作中做到细致大胆,遇到问题绝不放过,积极向周边技术人员请教,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广泛学习,很快便能熟练应用熟识图纸、监理施工、检查验收、资料管理等专业技能,很快便适应了监理岗位的工作。之后,我更是努力深入学习,参加相关培训,于2001年通过了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的考试。再如,为适应工作的需要,我从原来单一的暖通专业设计岗位变为水、电、暖整个设备专业的设计岗位。为适应新岗位的工作,我积极学习,虚心求教,勇于实践,努力探索,做到边学边干,不懂就问,仔细研读规范,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同时严守标准,有错就改,不怕麻烦。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仅掌握了水、电专业的专业技术,本专业的技术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自己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我都没有中断过对专业技术业务能力的努力钻研和学习,正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使自己在每一个新岗位都能很快适应,正是自我严标准,严要求,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和提高,使自己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本职工作。
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将其融汇贯通,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因此,我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始终保持在不断的进步中。在取得工程师资格后,我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参加各类学习,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各类技术规范的更新,我积极参与各种规范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视野,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并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实践过程中。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重要性
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要求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同时还能够通过对专业文献的查询、学习不断进行再学习、再深造。这就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中不仅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再学习的能力。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的查询得以解决。英语作为信息检索查询常用的一种语言,其应用能力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查询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培养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基础,其英语教学不仅仅关系到学生日后的信息检索与查询,更关系到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以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加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英语教育直接影响到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1.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一方面由于高职学生对于专业技术课程比较重视,认为英语对专业课程帮助不大,只要考试可以通过即可,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英语教学系统还不完善,不能根据学生实际专业需求为基础,实用为目的进行教学大纲的编制。综合各种因素导致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针对这样的情况,认清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重要性,提高学生与教师对于英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手段、教材修改等多方面都进行不断的改革与优化,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查询英语专业材料、增加学生对于英文专业材料的阅读能力等对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帮助。
2.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重要性分析
2.1专业技术人才英语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十分抢手,各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大。但是,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校期间并不注重英语的学习,只对专业课程下苦功学习,导致了许多外企在我国招聘不到合适的专业技术人才。有关材料的调查显示,在对调查的16万各专业技术人员中发现,近75%的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企业人员也具有能够胜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但是只有不到7%的人具有熟练应用英文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而许多外企正是由于专业技术人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不够而招不到适合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许多专业技术人才却找不到适合的工作。这种现象正是由于专业技术人才在学校学习中对英语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自身专业成绩非常好,就能够找到比较好的工作。直到毕业后找工作时才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英语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在麦肯锡的报告中更是提出这样的观点“英语成为了中国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瓶颈”。由此可见英语学习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重要性。
2.2英语学习中听说的重要性分析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听说。听说作为英语最为基础的应用,是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WTO后外国企业的进驻,要求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能够熟练的应用英语等外语与外国技术人员等进行沟通,以便工作更好的开展,这都需要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熟练的运用英语进行听说交流。由此可见作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英语教学对学生日后的工作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2.3英语学习中读写的重要性分析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教学中,读写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许多专业课程中都会对专业定理定律、专业词汇、名词等进行英文注解,以便于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与信息查询。能够熟练进行读写的学生可以熟练应用英语对有关专业内容的文献、科技资讯进行阅读。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于本专业的研究深度与见识,对于学生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在工作中接触到先进的生产设备等,而一些企业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有较高的英文读写能力,熟悉设备的操作说明、使用注意事项等,这些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专业技术人才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专业设备进行操作,还需要在工作中对不合理或可改进的地方进行创新与发明。有了创新就需要对创新进行总结和汇报,国内企业可以使用中文进行汇报,但是对于在外企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可能会需要用英文进行,这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英文书写能力。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认识到英文读写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联系,提高自身的英文读写水平,为日后工作中英文材料的读写打下基础。
2.4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英语技能的要求分析
面对全球国际化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需求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进行企业技术工作。不管国内企业也好,外资企业也好,在求职过程当中对于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企业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四级、六级或更高的英语水平,这是由于许多企业的业务中常常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介入来完成企业产品的销售工作。虽然不是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到有可能接触这样的工作,但是企业对于这方面的要求却有增无减。这是由于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代,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在保持原有国内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国外业务。这就需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除了完成日常的工作同时,还要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在必要的时候运用英语进行企业技术介绍、技术问题解答等。加上国外引进设备使用介绍、说明、操作安全注意事项、操作指示、计算机管理系统等都是英文的,这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很好的英文能力,所以企业在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招聘时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英文水平。而这正是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所缺少的。因此,加强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在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英文的重要性。
2.5现代企业人才需求——英语+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专业技术人才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懂外语、技术精,高薪工作很容易”。目前单一的外语人才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已经不再吃香,企业更愿意招聘英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许多猎头公司的招聘启事更可以看出这是专业技术人员发展的趋势。某跨国企业招聘懂英语的机械工程师,对于学历和年龄不限,只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月薪6000,待遇还可以商谈。由此可见,复合型人才在现代人力资源中占有的重要位置。现在懂外语的人很多,但能熟练使用外语的工程技术人才却很少。机械、化学、工艺、软件等专业的技术工程师,本身就十分紧缺,懂外语的就更稀有了,想找到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很难。在金融、IT、电子、通讯等行业都存在专业外语人才紧缺的状况。在这些行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行业的入门门槛,先看英语水平,再看技术水平。在掌握相同技术能力的情况下,会外语的应届毕业生月薪要高出市场价2000元以上,多的甚至超出三四千元, 如今,那种针对性不强、定位(下转238页)(上接237页)不够清晰的通用英语,已无法满足企业对语言专业化的需求。尤其在外企,在和外籍老板、高层管理人员,甚至海外技术人员进行沟通时,涉及大量专业英语,企业对员工英语水平的要求是“越专业越好”。
3.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英语能力
3.1建立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英语是一门语言,其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掌握和应用。因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要加强专业课程英语教学的推进,通过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能力提高。同时多组织英语活动,如:英语朗诵、英语辩论、英文原音电影观赏等,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3.2加强听说训练,促进英语环境的建设
建立良好的语言环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听说基础,通过基础的练习促进语言环境的建立。首先,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听力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结构的全面体现,需要词汇作为基础的积累来完成。词汇是英语的基础,对话、句子、文章都是由一些词汇组成的,因此,要训练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基础词汇,促进学生基础听说能力的提高,然后才是专业技术英语的学习。加强学生语音训练,使学生拥有一口纯正的英语,避免出现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的英语语音。提高听说能力的重要方法就是大声朗读,通过大声朗读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词汇的记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感。通过听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可以进行基本的对话,这样才能促进良好语言环境的建立。
3.3加快学校理念转变、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是专业技术的教学,这也导致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对于英语不重视。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环境的变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理念也必须紧跟时代的要求,提高英语教学的地位,使学生和老师加深对英语在相关专业中应用的认识。学校要立足现状,整合现有英语资源,通过加强双师型教学人才引进以及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等,提高学校英语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掌握。
结论:
现代人力资源调查以及有关企业的调查都显示了复合型英语专业技术人才是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方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在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通过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加强,使高等专业技术院校毕业生不仅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培养成为现代企业迫切需要的英语加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惠.现代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调查[J].人力资源信息,2008,12.
[2]武小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分析[J].中国语言教育,2007,11.
[3]阎辉.英语水平——影响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瓶颈[J].信息科技,2007,9.
转眼间从配电室调出来工作已近半年。这半年里,时光飞逝。厂部和科室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本着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热情的服务精神,一边尽己所能的工作,一边虚心的学习新知识。为机电组和科室做了一些实实在事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提高和改进。现将半年来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大致分为机电组工作和设备科科室工作。
机电组工作:
组织班组成员做好车间设备的巡检、维护和维修工作;
参与巡检和重点维护、维修工作;
负责机电组和变配电室的现场规范和管理;
科室工作:
平安工作:填写平安检查记录、平安整改记录、平安月报表、平安季报表;
质量工作:整理维护设备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冰机、锅炉、变配电运行记录、设备用油记录和车间设备颐养记录;统计设备完好率和监视丈量装置有效率;
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
二、主要成果
如:茶杯、工作鞋等;机电组规范了个人用品的摆放。
公用工具、备品备件和资料等实行专人分管整理;
保证了车间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组织机电组成员及时完成车间设备的巡检、维护和维修。
为新设备早日投产作好准备;组织班组顶酷暑参与车间新设备安装、放线、接线及调试等工作。
保证了能源设备的运行;参与能源组设备的局部维修。
实现了Q10机的液位控制系统的改造、并修复原液位控制器,6.Q10机液位控制系统故障时。恢复原控制器控制液位后运行正常,至今无异常;
参与前加工段均质冷却水系统改造的电气局部装置工作;
参与CIP中心站系统改造的电气和气动部件的装置和调试工作;
加大了设备巡检力度;完成车间设备巡检表的更改。
做好平安工作的各种记录、报表;
做好设备档案的维护和设备运行、设备用油、车间颐养记录的收集;做好设备完好率和监视丈量装置有效率的统计;
三、经验体会
塌实刻苦提高专业技能
专业技术水平是根本。搞技术是学无止境的还要发扬享乐耐劳的精神。不光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还要联系实际,实际中不断摸索、不时积累。同时,也要虚心求教,掌握各种相关专业知识。
努力钻研提高管理能力
面对的一切都是崭新而富有挑战的就需要空虚自己,对于刚从事机电组管理工作的来说。经常用业余时间,看些与管理相关的书籍,或者上网查一些管理方面的资料及前辈们管理心得。而运用这些管理知识到工作中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是纸上谈兵”这方面还做得够,还需加大力度。
有时遇到同一个问题,重视思考。有的人处置得恰当,而有些人就处置得草率。作为一名管理者,就要养成勤思考的习惯,那就是平时碰到问题,要勤于思考,以至带领班组以最佳的方案处置问题。
鼓励成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同时还要经常性的与班组成员工进行沟通。及部门存在问题。以便及时改善!
注重细节逐步生长
任何细微环节的过失都可能导致整个工作的失败。所以要重视每一个环节,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做好。学会记录每一件事和每一个重要环节,为今后学习和回顾提供资料和依据。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
工作中有时有点粗心、不够细致;
专业技术上钻研不够;
1.1机电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
机电的专业性很强,一名新手只学习了专业理论后,需要在岗位上培训锻炼半年以上时间才能熟练。但有些煤矿企业急功近利,新招的工人只进行短时的培训,就匆匆上岗,给工作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结果造成很多安全事故。有些煤矿企业也专门建立了安全教育的培训机构,教育培训往往没少搞,经费也花了不少,但效果一直不好。主要表现为:培训观念落后,重视理论缺少实践,学与用分离;目标分散,教育形式枯燥,参加培训员工没有兴趣;考核不严格;只要来上课,人人都能过;培训走形式,虽然培训拿证了,但真正上岗时,依然缺少实际工作能力。
1.2设备存在较多隐患
如今很多煤矿企业中,机电设备非常陈旧落后,经常带病运转,安全配套不够,与目前我国相关的煤矿安全规定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由于煤矿企业工作环境比较差,湿度又高,空气灰尘较多,机电设备在矿井中实施存放、运输时,如果不采取防锈、防尘以及防潮等措施,则会加快机电设备的腐蚀与损坏;再加上操作人员的认识不到位,往往会导致事故发生。
1.3机电设备使用不按要求进行
一些矿井企业有大生产主义观念,重视生产忽略机电,只要机电设备能启动就行,电机只要能转就不会理会,野蛮使用设备,超能力生产,连轴转拼设备,机电设备维修时间没有保障,维修保养不到位,尤其在生产任务较重时,更加不安规程操作,设备运行状况严重恶化。
1.4机电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一些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监察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到位,标准掌握不够严谨,检查广度与深度不够,井下监察只看表面,不看关键工作与隐蔽工程,查不到实质的隐患。甚至有的监察人员查到隐患后,轻松放过、执法不严,或者是把隐患的单子开完就一走了之,既没有整改指导意见,也没有跟踪落实,隐患整改没有反馈,同类的隐患经常出现,一直存在,给事故留下了不安全因素。
1.5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过少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一二十年都没有大的资金投入,大量的已经超出服务年限的煤矿机电设备仍然在使用,对照“煤矿安全规程”标准要求,很多机电设备的工作性能及参数已经达不到,但一直没有更新与替换。正是因为井下机电设备已经老化,新的设备却不能及时更新,最终产生煤矿机电安全事故。尤其在进行煤矿深度开采时,长期服役的老化设备显得力不从心,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2管理方法及整改措施
2.1设备综合管理及设备点检制
针对上述的煤矿设备存在的多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煤矿设备综合管理机制,就是在继承传统煤矿设备管理好的方面的前提下,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法,以提高机电设备的综合效率与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为指标,对设备寿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从技术、经济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实施综合研究与管理,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改造好机电设备,不断完善和提升企业装备素质,发挥设备最大的效能,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服务。设备综合管理最大的特点可总结为“一生管理,两个目标,五个结合”。一生管理,是指设备从前半生的规划、设计、制造和安装,到后半生的使用、修理、改造、更新、报废全过程的寿命周期管理。两个目标,是指提高机电设备综合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其中寿命周期费用是当今国际上机电设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五个结合,就是坚持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本文采用的设备管理方法是点检制,点检制是点检员根据规定的标准和周期,对机电设备规定的部位定期检查,以便更早察觉设备的故障隐患与异常现象,立即采取防范措施,保证机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点检是动态预防性的管理和维修的紧密结合,点检的类型可分为日常点检、精密点检与定期点检。设备的点检制通常采用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较多。通过点检制记录日常机电设备运行情况,并按照点检周期,提前产生出点检提醒,提醒操作人员完成点检任务。点检制的主要做法有“三位一体”点检制和“五层防护线”。“三位一体”是指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五层防护线”中的第一层防护线是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行为;第二层防护线是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行为;第三层防护线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行为;根据前三层防护线,对前三层点检中找到的问题,实施技术诊断与倾向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做出决策,这是第四层防护线;第五层防护线是每半年或一年一次的精密检测。
2.2整改措施
2.2.1制定方案留住机电专业人才
企业的竞争实力最终看企业人才的实力,尤其煤炭企业引进和稳住专业人才不容易,因此煤炭企业要大力进行人才资金的投入,尽最大可能的把那些思想端正、有真材实料、对企业诚实守信的人留住。尽可能的创造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氛围。要提高技术熟练工人也是人才的意识,对这类工人给予照顾,解决生活困难,提高福利待遇,在提干、技师评聘与深造上,给以同等的机会;以企业大局为出发点,积极主动培养企业紧缺的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一批机电设备方向的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机电专业技术卓越人才;开展有见效快有目标性的专业培训,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2.2.2增强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在各生产部位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机电设备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煤炭生产是否正常开展。所以,对机电设备实施完善的综合信息管理显得不可缺少。开展采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引进“煤矿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软件,对整个矿上机电设备实施全方位的跟踪管理,方便、快速、全面的掌握机电设备的情况,规范了机电设备的管理,规范了操作人员的管理。
2.2.3提高员工技术素养
必须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才能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才能展现先进设备的优势。因此,业务技术培训是煤矿机电管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参加培训的人员,不但要学习基本知识,还要学习如今管理、使用和修理煤矿机电设备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方式、方法也要形式多样,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到切合实际,学用一致。
3结束语
(一)实验教学方法的科学选用近几年,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形式进行探讨和改革已然开始。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现行的口腔实验教学方式方法是科学而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精心准备。
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教师要提前对实验课所用的仪器设备和用品进行精心准备[2],了解实验课的重点、难点,对学生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心中有数,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2.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了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人翁精神,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自行解决,然后授课老师进行总结,通过此种方法,能使知识更加巩固掌握,学生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教学过程用心指导。在实验课中,实验技术人员要坚守岗位,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对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发现违规操作应及时纠正,以免发生意外。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
4.课后认真总结实验教学经验。实验技术人员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总结每次实验课的经验,不断地积累,才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如某次口腔卫生宣教实验课,使用菌斑染色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所配制的染色剂在牙面上不着色,实验课结束后,重新配制,最后找出了原因。这样就可以避免下一次出现同样的情况。
(二)调整实验室的布局结构和管理模式对实验室布局结构和管理模式进行全面调整。首先,可规划出特定的实验教学区,在一级学科层面上成立口腔医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并涵盖了二级学科层面上的口腔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口腔临床实验教学中心;其次,对实验室人员进行重组合并,实现人力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最后,管理上由实验中心统一计划、购置和调配实验物资,杜绝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口腔实验设备、器材的科学管理为能保障口腔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实验室设备器材的管理亦是很重要的因素。如何科学管理,使用好实验室教学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减少损耗,杜绝浪费,亦是多年来研究和探讨的内容。
1.实验设备、仪器的管理。实验设备和仪器按其功能和用途,固定在相应的实验室,登记造册,由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和保养,原则上仅供教学使用,若是科研所需或临床需要,需经主管领导指示、教研室同意方可;在每次使用前,由实验员、任课教师和学生三方验证签名后将责任交于使用者。由于责任明确,使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保障。
2.常用实验器械的管理。
在口腔实验教学中,将实验中最常用的器械一次性以器械包的形式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保管使用,丢失或损坏责任自负;属于较大器械或非常用器械,由学生班组长填写实验项目领物单,经任课教师同意后领取,待实验结束后,即由实验员按清单收回,若有损坏或丢失,由学生班组长负责。
3.实验材料的管理。
实验材料在口腔实验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消耗品,是支出较大的部分,特别是一些精密修复的技能实验,其材料价格较昂贵。健全的实验室技术资料档案,为实验室管理提供更新维护的原始凭证,帮助教师清晰地了解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及现状。做好实验室工作档案的积累、保存工作,可有效维护实验设备和仪器的正常状态,延长使用寿命,防止器械丢失,杜绝材料浪费,最大限度保障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一)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敬业精神实验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实验室的教学、科研工作,其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做好实验教学工作的前提。实验技术人员必须树立为教学、科研和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本职工作,充满自豪感和自信心,以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感染学生,并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验教学工作。只有这样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做好实验教学工作。
(二)加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学习提高专业素质是关键和重点。加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操作的学习是提高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3]。为保证实验教学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必须加强实验技术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如外出进修培训、要求全体实验技术人员随堂听课,使他们学会各学科的基本知识,获取多种工作技能。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执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考试,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
【关键词】技术技能型人才 有色冶金技术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87-0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新问题。依据有色冶金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制订有色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把有色冶金行业的新发展、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学课程体系中;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加强对学生专业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有色冶金工业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特点
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在有色冶金企业生产一线中从事岗位技术操作,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实践操作技能,在生产岗位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并能够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人员。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有色冶金技术的快速发展,有色冶金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点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具备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与有色冶金专业或生产岗位相适应的基本专业知识;掌握有色金属各生产工序基本的岗位操作技能和操作规程,熟悉各生产工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达到在岗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培训考试,取得火法冶炼工、湿法冶炼工等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具备专业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有色冶金企业技术改造、工艺创新、设备更新换代将对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只有具备专业创新能力,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技术技能型人才要熟悉新设备、了解新工艺,具备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创造性地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同时,要能够根据岗位实践操作过程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意见,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才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才能胜任岗位工作。
二、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有色冶金产业人才规格及岗位需求,按照有色冶金技术职业资格标准,经过培养使学生素质和能力达到相应的目标。一是专业知识目标: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各种有色金属生产的基本过程、生产技术条件和主要设备结构等专业知识。二是专业能力目标:掌握有色冶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有色金属冶金生产一线岗位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对有色冶金生产工艺改进、设备结构局部改造的能力,新技术运用、推广的能力,以及生产岗位技术现场管理的能力。三是社会能力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勤恳工作的敬业精神,良好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意识,较强的工作计划、活动组织和协调能力。四是方法能力目耍壕哂薪锨康难习能力,通过查阅专业资料、文献和计算机网络等取得专业信息的能力,较好的判断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二)人才培养定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专业定位上与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区别,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根据有色冶金企业的岗位需求,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为以下四类岗位:一是有色冶金生产岗位,主要在生产一线从事各种有色金属实践生产工作;二是有色冶金生产管理岗位,主要从事有色冶金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三是有色冶金生产工艺改造和新技术研发岗位,主要负责组织实施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及新技术研发工作;四是有色冶金生产过程及产品分析检验与工艺试验岗位,主要从事有色冶金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技术控制检测和冶金产品的质量检验分析工作。
三、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树立发展意识和学习意识,总结并吸收先进、可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加强实践调研,有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势与特色,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设立人才培养方案。在明确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及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来制订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一)优化教学课程体系。传统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专业课程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教学少。高职学生基础较差,过多、过深的理论教学会让他们难以接受,很多学生由于听不懂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因此,需要对原先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把过去以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为教学重点的课程体系,逐步优化为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上,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课程体系。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操作能力的实训,增加实践操作教学学时,使综合实践性教学学时占学生总学时68%以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专业技能和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开展实验或实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二)改革教学模式。可考虑实施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的“理实一体,仿真教学”的教学模式。有色冶金生产过程一般都是在高温、高压或酸、碱等危险条件下进行的,在校内实训室难以进行生产实训。为此,可通过建设有色冶金仿真实训室来解决这些难题,即利用有色冶金仿真软件用大量的现场生产视频、图片,采用3D技术,形象、生动地再现有色冶金实际生产的全过程。学生通过操作界面对各工序的生产状态进行有效操作,真实地再现有色冶金生产操作过程。老师通过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操作过程进行实时评分,让学生知道操作过程的得失,不断提高操作技能。通过仿真实训,学生能亲身体验生产过程,学到企业生产岗位相关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进行广泛的有色冶金企业调研,了解国内外有色冶金产业发展趋势,对接区域内有色冶金技术产业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用人要求,确定有色冶金生产岗位群及其对应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与有色冶金企业深度合作,聘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兼职教师,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实施、管理与考核评价等。基于企业专业人才需求和有色冶金职业能力特点,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学校、企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专业核心课程的全部或大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在合作企业或校内有色冶金仿真实训室进行,交替进行“实践”与“理论”教学。企业中的教学主要是跟班“工作”,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监控与考核评价,学生作为企业的“学徒”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和“学习”;经过反复交替学习和训练,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将发生变化。培养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应以有色冶金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为基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不断优化高职有色冶金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经验与教训融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为有色冶金企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冶立,朱光俊,杜长坤.应用型冶金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8(1)
[2]杜长坤,吕俊杰,朱光俊,等.冶金工程专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05(6)
[3]刘志宏,张传福,李洪桂,等.2l世纪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