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

时间:2022-12-21 09:36:29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

第1篇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推荐1:中秋月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推荐2: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推荐3: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推荐4: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推荐5: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推荐6: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推荐7:南斋玩月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推荐8:中秋月苏轼

第2篇

一、由点到面:学会还原、学会拓展、学会联系

古诗词具有很强的凝练性,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而且古诗词又离现代生活很远,所以我们必须由点到面,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用心设计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以王维的《画》为例。《画》这篇课文包括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抓住具体的事物进行启发和引导。例如“近听水无声”一句,教师先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再讲述生活中水的形象,并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再由水流的声音进行更广阔的启发,找同学来试着朗读。

通过这些特定的点,教师合理运用分散的意象,引导学生把整首诗连成一个整体,再带领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去朗读,找不同的学生去读,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之后让学生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

二、由浅入深:逐步挖掘、全面分析、树立问题意识

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就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笔者在此提倡的古诗词教学强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能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从自身经验体会出发,用心仔细揣摩,与古诗词对话,与作者交流,将自身感情投射到古诗词的学习中,从而在共鸣中使身心得到净化。

以杜牧《清明》这首诗的教学为例。首先是这首诗中对于景色的描写,“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春雨的诗有很多,教师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还知道哪些描写春雨的诗句,而那些诗句里的春雨描写和这首又有什么不同。学生们开始讨论,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春雨描写与诗人情感和心境的联系,如“纷纷”两字不仅描绘了春雨淅淅沥沥的情景,也映射了诗人杜牧淡淡的愁思。

接着是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语文教师便可以“清明节”为着眼点,让学生们讨论他们所知道的关于清明节的知识,并普及清明节的相关文学典故。

在引导学生弄清楚了清明这一民俗背后的文化深意后,便可过渡到对《清明》这首诗的教学。教师就此发问:谁能解答一下为什么在清明节里作者和行人都会充满了愁绪?学生便能联想到佳节孤身在外之人本就心绪纷繁,此时又赶上了下雨,心情会更不好。教师在此时点出,这正是中国古诗词中情景交融的典型范例,并接着问学生还能想到哪些情景交融的诗句,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手法的认识和体会。

全诗写到“牧童遥指杏花村”便戛然而止了,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得知了“酒家”的所在后,行人接着会怎么样呢?在学生积极回答了自己的假想后,教师可以接着问,诗人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打住,而不是继续向读者描述那位“行人”的具体取向呢?在学生回答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便可以继续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留白的意蕴所在: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才能使这首诗更回味无穷。

三、由此及彼:提高知识的对比、迁移和应用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由此及彼的知识应用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这首诗的情感、主题以及诗的意蕴、意境,还要赋予学生独立欣赏诗歌之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热爱。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优秀诗词数不胜数,课本中的诗词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但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欣赏能力以品味课本之外的优秀古诗词,也是教师的义务之一。

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诗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语言文字的精髓。古诗词最精妙之处便在于方寸之中蕴含着无限天地,往往一个字便包孕万千,留给我们许多想象和思考的余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这方寸之间的无限天地,教导学生学会寻找诗眼。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可谓是生意盎然,在教学的时候指引学生思考是否可以把这个“绿”字换成别的字,如“过”“吹”“拂”等等,使学生在不同字词的对比分析中去思考“绿”字的精妙之处。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是诗眼;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中的“风景异”到底“异”在哪里,单这个“异”字就可以区分为“塞下”风景和别处风景的“异”,“秋”景和别的季节风景的“异”,“塞下秋景”和塞下别的季节风景的“异”,从而引发学生扩展思维,举一反三地思考其他有关“秋景”的诗句描写,有关“塞下风景”的描写,从而更细致深入地体会《渔家傲》的别样风采。

言语本身是抽象的,隐藏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更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古诗词的教学不仅仅是要体会古诗词中的语言文字之美,更是要和学生个人的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丰富诗词的形象和意蕴,把握诗词的神韵,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感悟以及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教会学生体会诗词语言的精妙之处,还应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文化韵味。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法研究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咏……因而,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给予了重视。但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随着年级的增长,古诗词的数量在课本中占据的比例也更加突出,而在诗词题材上,即景抒情诗在不同阶段课文中所占比例都是最多。

教师节前,主席在北师大视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可是近日,部分省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新版课本中古诗集体“退役”――删除了旧版本中《画》《草》《登鹳雀楼》等全部8首古诗。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的新版课本却增加了比重,并表示明年9月起北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8篇增加到22篇。同是古典诗词,同是小学课本,命运却如此迥然不同,这不能不引起一番热议与思考。

我们都是从古典诗词的滋养中一路走来,时隔23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我小学一年级背诵《锄禾》《画》《静夜思》《春晓》《草》等古诗的场景。那时,正处在换牙时期的我站在讲台上面向全班同学,字正腔圆地领读这些美丽的古诗,当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诗句从我们充满稚气的声音里连绵起伏并回荡在校园时,那种感觉是多么美妙绝伦!

一、美感的体验

汉语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语言,具有抑扬顿挫四声,富于音乐性,这就让古诗富有音韵美、节奏美。虽然小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古诗的意思,却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激发孩子们身上的“诗性”。而且,课本中的古诗词都配有画,基本上是一诗一画,能让小朋友从视觉上感受古诗的美,充分体会诗画一体的美感,并能从画面美进而感受意境美。

我小学时学习的古诗《画》――“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不仅语言简单明了,容易背诵,还配了漂亮的山水花鸟画。一背这首诗就想到那幅画,一看到那幅画或相似的画、场景便脱口而出那首诗,这便是美的力量,让你能情不自禁地成为古诗的“俘虏”。而在这过程中,语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了。我的作文一直在班上甚至全年级名列前茅,跟我熟读古诗不无关系。

二、文化的熏陶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精髓,几乎无一字无来历,每一句诗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如古诗中有大量书写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的诗词,这些诗词本身涵纳了关于节日的丰富的传统习俗,读之能触摸到几千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小学应该一直注重古诗教育,注重“经典诵读”,打造“诗意校园”,每到一个节日便发放相关诗词给学生诵读,让学生们时时浸润在传统文化的雨露中,收效良好。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4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 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是我们过节的主题。

第5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词;英译;意境

一、翻译与意境

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性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典型的景物描写一般都寄托着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要特别注意意境的传达。著名翻译家许渊冲1983年提出古诗英译的“音美、形美、意美”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吕俊教授在阐释许渊冲的意美原则时认为:“意美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忠实地再现原诗的物镜;2.保持与原诗相同的情境;3.深刻反应原诗的意境;4.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象境。”可见,意境的传达是古代诗词翻译别要注意的问题。

二、《清明》的意境分析

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一首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杜牧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出身名门望族,是文武双全的人物。当他正值壮年,想要大展拳脚的时候,却遭到当朝宰相的排挤,辗转于偏僻郡州,过着刺史的生活。《清明》这首诗就是他客居安徽的时候写下的。清明时节人们纷纷祭祀祖先,作者想到自己壮志未酬,未能像祖先一样建功立业,自然是愁不堪言。

中国古代诗歌结构讲究的是“起承转合”。在“起”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中,是写景。清明前后正是梅雨时节。作者选了“纷纷”,不但写出了春雨朦胧的特点,也写出了行人的心情:清明时节,去扫墓的路上,心情自然是感伤的,又赶上下起了蒙蒙细雨,就更加深了这种哀伤的情绪。“承”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实际上是作者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周汝昌先生认为在诗歌里,“魂”指的是精神和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这一句看似写路上行人,实际上写的是诗人自己的孤独的愁绪。在“转”句“借问酒家何处有”中,作者笔锋一转,用“借问”写出了自己身处异乡,人生地不熟,只能“借问”的无奈心境,同时又写出了作者想要找间酒家喝酒,借酒消愁,排遣郁闷的心情。最后的“合”句中,“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遥”写出了距离感,表达了作者想要喝酒但又不能马上得到的惆怅心境。酒家不但在遥远的地方,而且在一个“杏花村”里。这里的“杏花村”不一定是一个专有地名,也可能只是一个杏花盛开的村子而已。它对于突出本诗的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杏花一般都是在梅雨季节盛开,作者想要找一间酒家来躲避给他带来哀愁情绪的梅雨,得到的答案却是又要到一个与梅雨相关的杏花盛开的地方,这就使他的哀愁无处逃避,只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纵观全诗,作者用通俗明白的语言表达了浓浓的哀愁情绪,简要精炼而又韵味无穷。

三、《清明》英译本

《清明》这首诗备受我国翻译工作者的青睐,迄今已有很多的英文译本。本文选取了杨宪益和戴乃迭、孙大雨、蔡廷干、许渊冲等翻译的英译本,并对翻译中用词对意境传达的影响进行探讨。译文如下:

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

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孙大雨的译文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Upon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

The rain drizzleth down in spray.

Pedestrians on country-side ways

In gloom are pinning away.

When asked “Where a tavern fair for rest”

Is hereabouts to be found”,

The shepherd boy the Apricot Bloom Vill

Doth point to afar and say.

蔡廷干的译文

All Souls’ Day

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 on All Souls’ Day,

The men and women sadly move along the way.

They ask 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

And there the herdboy’s fingers

Almond-Town suggest.

许渊冲的译文

The Mourning Day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

四、《清明》译本中的意境分析

《清明》这首诗的基调应该是沉闷、愁苦、哀伤和凄凉的。“清明”、“雨纷纷”、“借问”、“杏花村”等词语和意象都深刻的表现出全诗哀愁和悲凉的意境。所以,对这些词语的斟酌和遴选就成为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仅就上述四个词语的翻译所表达的意境进行对比和分析。

1.“清明”是这首诗的题目,交代了全诗的时间背景,对于表现意境十分关键。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首句中的“清明时节”指的就是清明节前后的几天。清明这个词在汉语里也不仅仅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它还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提到清明,懂得中国文化的人就会联想到阴雨绵绵,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赶去墓地,去祭祀已故亲人的场景。就这个词的翻译,四个译本给出了四个不用的译法。杨戴之译为“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此种译法虽能表达出春季梅雨季节阴雨绵绵的天气特点,但对于哀愁情绪的渲染和悲凉意境的表达就稍显逊色,不及汉语“清明”所表达的意境深远。孙译为“The Clear and Bright Feast”,这个译法中的用词是不准确的,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因为clear 和bright这两个单词本身就有明快轻松地含义,与原文说表达的意境不符。feast这个词指的是节日或宗教节日,而清明是中国的一个节气,含义上相距甚远。蔡译中“All Souls’Day”指的是“万灵节”,采取的是归化的译法。万灵节在公历11月2日,是罗马天主教亡灵祈祷超度的节日。虽然文化内涵有所差异,但从节日和内涵和性质的角度说,这个译法能部分表达出中国清明节所蕴含的意境。但是万灵节属晚秋时节,而且多为少雨晴朗的天气,与诗中的“雨纷纷”不相符合。许译采取意译的方法,译成“The Mourning Day”,比较好的表达出了“哀悼逝去亲人”的含义和意境。但这可能会让外国读者以为这个哀悼亲人的日期并不固定和统一,没能表达出中国人都会在每年公历四月四日或五日,清明节时去祭祀的含义。但是相比其他三个译法,许渊冲将“清明”译成“The Mourning Day”,要跟高明一些。

2.关于“雨纷纷”的译法,杨戴译、孙译和许译都用了“drizzle”这个词。drizzle是下细雨的意思,可以说这个词的使用比较形象的表达出了“雨纷纷”所想要表达的烟雨蒙蒙的特点,对于渲染气氛和表达意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蔡廷干将“雨纷纷”译为“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这种译法欠妥。因为清明前后梅雨的特点是雨势总体偏弱,多为绵绵细雨,且降水时间偏长。这种连绵不断的细雨更加深了作者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苦闷心情,为后文的“借酒消愁愁更愁”做好了铺垫。而蔡译中译成了“又大又急”,就全然没有了这种意境。

3.想要译好“借问”这个词,就要弄清楚“借问”到底谁在问?根据全诗的意境来分析,应该是作者在问。因为是作者想要在清明时节的愁苦情绪下找酒家借酒消愁。许译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和孙译When asked “Where a tavern fair for rest”都将这个词译成了被动语态,没有出现问话的人,虽然在用词方式和句式上和原诗保持了一致,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但不能突出作者本人想要借酒消愁的苦闷心情,在意境传达上略逊一筹。蔡译中将问话的人译成了“they”,表示是“行人”在“借问”,这显然是不恰当和不可取的。杨戴译中“借问”被译成“When I ask”,是相对比较准确的译法,能比较准确的表达出原诗的含义和意境。

4.关于“杏花村”的含义在前文中已有所分析,这里的“杏花村”并不是指一个叫“杏花村”的村子,而是更多的应用了“杏花”的意象,来表达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意境。因此,“杏花村”的翻译应侧重在“杏花”上,而要忽略“村”的意象。因此,蔡译中的Almond-Town,孙译中的Apricot Bloom Village,将杏花村都作为专有名词来译是不妥当的,破坏了整首诗歌的意境。相比较而言,杨戴译中的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和许译中的a cot’mid apricot flowers 更胜一筹。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杜牧《清明》四个译本中部分用词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意境的传达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和鉴赏的重要方面,如果诗词的英译文只是简单的字面翻译,,没能表达出原诗想要表达的意境,就失去了翻译的意义和美感。因此我们在翻译中国古代诗词时,特别要注意用词对于原诗意境传达的影响,在词语的选择和运用方面要仔细斟酌,慎之又慎,最大限度的表达出原诗想要表达的意境,这样才能使翻译更加贴近原诗,让译文读者能更好的体现出原诗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孙大雨译.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许渊冲.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深圳大学学报,1987(2).

[3]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杨宪益,戴乃迭译.唐诗[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5]孟祥德.在古典诗词翻译中重构意境―基于杜牧《清明》六个英译本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36).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典诗词;育人;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49-02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人类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很多作品中隐含了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深含义,对启迪后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小学教材中所选的诗词,更是经典中的精华,对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本文仅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 树立坚定的民族责任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而伟大的民族,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独立,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上,孕育了一大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仁人志士,他们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深沉的民族责任感,是华夏历史上动人心魄的精神文明之花。他们留下来的无数诗篇,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传统。也是古往今来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和坚定的信仰,这个信仰是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的忧国忧民、是屈原身怀才能,却一生遭遇忧患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贞不屈、是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蔑视权贵、也是杜甫在年迈贫困处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博怀。吟诵古典诗词,那字里行间挺立着一个个不屈的民族灵魂,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铸造了华夏文明的辉煌,他们忘我追求的豪情壮志,在朗朗书声中能使学生激情彭湃,增强民族正义感和责任心。

二 教学古典诗词,体现了人文关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文素质教育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本身不仅是一种工具,还是育人的重要部分。它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是“器用”还是“道体”;它满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因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在这方面古典诗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曾鼓舞多少炎黄子孙为中华崛起而不断探求真理,革故鼎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流露真挚质朴的朋友之情成为人们称道传颂的佳句;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作者对天下贫苦人的同情心和阔达的襟怀,使人感触至深;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吟出了普通而崇高的母爱,成为千古绝唱;陆游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从心灵深处流出了诗翁对幼儿的舐犊之情;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气概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浩然正气,曾激励多少中华儿女面对,威武不屈,视死如归。所有这些古诗词渗透了一定的人情美、人性美和爱国主义思想,有利于教育学生在当前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洁身自爱,健康发展。

此外,学白、杜甫的诗歌不但使他们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讴歌爱国主义等丰富内容,而且还可以领略到李白雄奇奔放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杜甫沉郁的创作风格,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学习《石灰吟》、《咏煤碳》,于谦的那甘洒热血、自我牺牲的精神,都会激发学生的高尚情感。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让他们受教于潜移默化之中,得益于身心愉悦之时,对学生的整体素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 教学古典诗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追求真善美

古典诗词另一个方面在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论,而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和价值。通过古诗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因为古诗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正所谓“诗以道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1.真情美

艺术中的情要真,真情才能铸真景。真挚浓烈的感情来源于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是积淀着人生哲理和生活意蕴的审美感情。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艺术的表现手段上看这属于比喻,事实上这不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吗?许多人喜爱李后主的这首词,主要原因还是被词中的深沉真挚的情感打动了。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自然事物,通过高度艺术概括组成一幅极其凄凉的清秋逆旅图。典型概括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游子感伤之情,诗人在“真”的基础上所获得的体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于是它被称为“秋思之祖”。

2.意境美

“意境”即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全诗直抒胸臆,一气呵成,动人心魄。尽管诗人没有描写具体的人事、景物,然而一个登高望远、仕途失意、满怀悲愤之气的文人形象不是跃然纸上吗?再联系诗题《登幽州台歌》苍茫的大地,悠悠的天空,高耸的幽州台,不也是清晰可见吗?

3.节奏美

在所有文体中,诗词的音乐性是最强的,诗的节奏是适应舞蹈和吟唱需要而形成的,它是人的生理节奏和生活、自然节奏的统一。人的情感的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驰决定了诗的节奏。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连用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则更是千古绝唱,它把诗歌的音乐性与诗人的内在情感相融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流动,传达的是词人凄凉悲苦的心绪,情景交融,回味悠长。

四 思想熏陶,熔铸健全人格

第7篇

吕小妹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111)

摘  要:本文以《醉花阴》教学为例,在“文本背景处”、“教学重点处”、“语言精美处”三个方面对这首古诗进行了拓展,来探索古诗教学中拓展的基本形式,浅谈拓展的基本要点,努力提高拓展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拓展形式;基本要点

在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地拓展,能够拓宽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增加学生的积累,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要让一首首古诗在课堂里面变得丰富多彩,拓展就是古诗词教学的“春风”。所以,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重视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地拓展。《醉花阴》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为李清照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教学中不仅仅要把握词人内心的“愁”情,还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全面了解李清照其人其作。为此,在这首词的教学中,可进行如下拓展:

一、在文本背景处拓展

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观。因此,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就要对作者的时代、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等“写作背景”有所了解,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古诗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教学这首词时,可对文本的背景进行这样的拓展:

1、当时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爱情深笃的夫妻却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再没有欢声笑语。她的生活孤独寂寞、空虚无聊,更多的是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李清照就写了这首词给丈夫赵明诚,以寄相思之苦。

2、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琅嬛记》

上面的两则材料是李清照写作《醉花阴》的背景。阅读往往是需要知人论世的,尤其是古诗词阅读,因大多年代较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如果不做一点相关背景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可能很难体会作者的深层情感。因此,围绕文本拓展和延伸相关的背景资料,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帮助或辅导学生介入阅读情境,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二、在教学重点处拓展

《醉花阴》这首词的教学重点之一是作者以花喻人写愁,以物写瘦的方法使用,如果将这一方法讲解到位,本诗的主题学生自然而然就把握了,为此,在这一环节上,可做如下拓展:

1、出示一组写愁的诗句,比较诗人写愁方法的不同。

(1)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

(2)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4)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引导学生分析古人是如何写愁的,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落红,愁是有数量的;李煜说,愁像一江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绵绵不尽的春江之水;秦观说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仅有数量,还有深度。有如此众多的写愁高手站在李清照的面前,李清照如何写愁才可以在文学史中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她是如何写愁思的?继而引导学生分析,李清照写愁的艺术特色: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以花喻人,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淡雅、清秀,与作者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它象征高洁、淡泊,也酷似作者芳华和清品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当的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和内心情感。

2、再出示一组以物写瘦的诗句,让学生品析体会本诗手法的精妙

学生分析出以花喻人,以物写瘦的手法之后,教师再出示一组以物写瘦的诗句,比较同样是以物写瘦的诗句与词句相比哪一个更好?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

“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程垓《摊破江城子》)

在比较中得出,李清照词中这个比喻与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却始终不见一“菊”字。词人用“东篱把酒”这样的典故与“暗香盈袖”的描写,突出咏菊的话题,“菊”的色、香、形态,俱现笔端。清代陈廷焯《云韶集》评价说:“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 这三句共同创作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仁的境界。尤其是帘卷西风,时令与环境气氛做烘托,使人马上想到一副西风瘦菊的画面。很有意境美。

三、在语言的精美处拓展

第8篇

一、古诗的一般特点认识

1.诗句精炼,概括地反映生活。古诗一般诗体短小,要在有限的诗句内,表达丰富的内容。因而它不能全面、具体地描绘,必须选取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从细小处着手,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2.抒情言之,想象丰富。诗,贵在以情感人。因而古诗或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借诗言志,并多以飞驰的想象,丰富的联想,精当的描绘来表现社会和人生。

3.韵律和谐,平仄相对,富音乐美。古诗押韵,要求很严,连每个字的声调也很讲究,要求平仄对仗,因而古诗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富音乐美。

二、古诗的一般教学方法

1.简明介绍时代背景,揭示主题,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所蕴涵的思想内容。诗人作诗的年代离我们已非常久远,加之诗中的感情皆与那时、那地、那事有关。如不对当时的背景作以简介,学生领会诗意就有一定的难度。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学生如不理解作者是在流放途中遇赦,那么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便难以体会。但应注意,在介绍背景时,不可讲得太多,扯得太远。

2.讲清古诗中的字、词、句的意思,使学生正确理解古诗的含义。①以旧促新,提出疑问。据以前学古诗所得经验,逐一释疑。②以熟助生,细细讲解,逐一释疑。即借助现代汉语词汇来解释古语词,让学生摸索古今汉语之间的联系规律,值得注意的有两点:第一,古今字意的通假。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句中“元”通“原”。第二,古今字意的变迁。如: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是因为的意思。③有些运用典故的,需考证,并指明用意。④语序有颠倒者,要挪前置后,予以正位。⑤个别诗词、佳句,或意境深远,或意义深邃,而现代汉语表达效果皆不及者,应指导学生多读,细细咀嚼,细细品味。

3.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情境,引导学生领会诗情画意,进一步理解诗的主要内容。①从语言入手展开联想。②利用插图,发挥想象。③听—谈—想—画,升华想象。“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要领会诗中的诗情画意,或细品诗句,或据诗作画,从而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4.指导朗读,让学生更细腻地体会诗意及诗情。①确定感情基调。这要据诗意而定,或轻松愉快(李白《早发白帝城》),或深沉凝重,或慷慨激昂等不一而足。②确定重音,找关键词。古诗重音的落点就在这些关键词上。③确定节奏。古诗一般两个字一个节奏,无论是五言或七言,后三字总与前面间隔长一些,必须严格分开。因此,停顿之时间应稍长,而其他略短一些。

5.古诗板书的步骤。①写明诗题及作者。②按次序逐句写出原诗句。注:诗行与诗行间隔两三行空白。③在空白处,注意解释字词。注:单字上下对应,两个到多个字组成词者,先画横线,然后上下对应注释。④释句。注:在释词的基础上,通过补(省略成分),或挪(倒置的词句),疏通语意,达到释句的目的。⑤通观全诗,点化诗眼。

三、古诗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古诗教学中应注意的基本事项。①古诗的读音。汉字本有一字多音、多义的特点,而小学生识字量有限,往往出现不能正确理解词义的现象。因而教师在指导读古诗时,一定要注意辨析多音、多义字,为学好古诗扫清障碍。②古诗的释词。要准确领会的思想内容,必须正确解释词义,而古诗中某些词义随时展而演变,有了很大差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说明。③古诗的特殊词序和句式。古诗多有字数、平仄的限制,多有词序、句序颠倒,或句子成分省略及句意跳跃情况,教学中也应注意说明。

第9篇

一、浅吟低唱,感受诗词韵律之美

韵律即是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中国古典诗词常常以韵律为主要表现手法,增加诗歌的音乐节律美。教学古典诗词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充分感受古典诗词对仗工整、平仄有律的韵律美,并在诵读节奏变换有致的古典诗词时感知丰富的内涵。

比如,教学刘禹锡的《浪淘沙》时,首先引导学生运用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模仿形式感知和品味这首七言绝句的节律美:“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颠/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其后,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韵脚:“沙”、“涯”、“家”,分辨出这首诗的韵脚押的是“”韵。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这首诗歌的韵脚在诗歌中的不同位置,体味古典格律诗的押韵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含义,即古典诗词格律诗中的第一句句末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但是第二句、第四句等偶句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入韵。当学生初步认知有关古典诗词的节律与音韵等美学常识后,再引导学生在古典音乐的背景声中,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到古典诗词的诵读之中,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其节律美、音韵美等。当然,也可以将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的古典诗词音乐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给学生视听或学唱,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知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律美等美学特质。

二、深品细悟,体味诗词语言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是诉诸于语言文字的视觉艺术,这种语言艺术既不具备雕塑艺术可以立体的、直观的、多维面的、多视角的、多层次的展示在读者面前的美学功能,也不具备音乐艺术可以采用声音传播的方式将抑扬顿挫的音符与鲜明的节奏叩击听众的耳朵的美学功能,它需要读者对其潜心体味才能感知语言、用字之精妙。但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与文学修养都欠丰富,再加上小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吟诵、涵咏等非常有限,所以,对古典诗词中一些即便是非常经典的、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或者极为精妙传神的词语等也难以理解,从而无法整体把握古典诗词的丰富内涵。由此,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捕捉古典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品味其精妙之处。因为这些字词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主要写作者送别友人时特定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们应该抓住诗句中声韵轻柔明快的“轻尘”、“青青”、“新”等词语与“渭城朝雨”、“客舍”、“柳色”等特定词语进行对比品鉴,有了比较品鉴,学生才会明白:是一场美丽的朝雨洗去了平日飞扬的路尘、洒洗了笼罩着灰蒙蒙尘雾的客舍和路旁的杨柳,让诗人饯别友人的环境呈现出明朗清新的风貌,也给整首诗融入了诗意般清新明快之元素。

三、想想说说,再现诗词意境之美

培根说:“诗是真实地由于不为物质法则所局限的想象而产生的。”既如此,则古典诗词中的语言符号可以令读者在鉴赏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幻化出生动鲜活的画面。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边吟诵古典诗词边探究古典诗词的意境,同时启动丰富的想象思维,把在头脑中幻化出的多维画面用流畅的语言描绘出来,如此,古典诗词中优美的、抽象的、深远的意境就会形象的、具体的、多层面的、多视角的、多维度的、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获取更丰富、更愉悦的审美体验。

比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只有寥寥数笔,但是却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勤劳、和谐、美满、欢快的乡村人家农耕图。教学时,我简单介绍完范成大的生平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读读想想。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

师:请同学们想象作者赞赏些什么。

生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户人家各个都很勤劳、能干。

生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连孩子也受到大人劳动习惯的感染积极参加劳动。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想象这户农家“昼出耘田夜绩麻”的情景,那位天真可爱的“童孙”如何“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具体情景:孩子与长辈都说了什么?孩子都有些什么动作和神态?

第10篇

【关 键 词】 古诗教学;诵读;质疑;拓展

古诗词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望“诗”生畏。因此,如何寻找一套比较适合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容易陷入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写一写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引导让他们有意识地构建自己学习古诗的体系,真正体会古诗学习的乐趣,成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清平乐・村居》为例,谈谈小学古诗词教学。

一、吟咏诵读,感受诗意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语言精炼含蓄,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适合朗诵。一位好的语文老师在教古诗词时,应该通过变换不同的阅读方式,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吟咏诵读中明白诗意。

(一)范读文本,感知想象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整首词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家五口人的生活环境和劳作的情境,虽然只有区区几十个字,却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恬淡舒适的农村生活的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上课伊始,我配乐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听,并在脑海中想象词中描写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听完老师的诵读,我让学生们说说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这样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初读词作,读准字音

有了之前的范读做铺垫,接下来我让学生自读古词。《清平月・村居》这首词中有几个难读的字“翁”“媪”“卧”“剥”“莲”“蓬”。在初读古词前,我把这几个字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让同学们重点把这几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再读古词时,基本能较准确地读准字音,宋代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只有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诗词,而且读得字正腔圆,才能读出自己的体会。

(三)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5~6年段)学习古诗文的阶段目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3]古诗讲究的是平仄押韵。课前我做了分析:《清平月・村居》的平仄组合是,上阕: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下阕: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声就是阴平和阳平,声音要拉长,仄声就是上声和去声,声音要短促。上阕的停顿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温媪?下阙的停顿是: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押韵,上片四句尾音:ao,ao,ao,ao;押韵押ao韵;下片四句尾音:ong,ong,ai,eng。下片一、二、四句押韵,押ng韵;上下片换韵。上课时,我告诉孩子们诗词的音韵美,引导他们边读边打拍子,读出节奏。学生用这种打节奏的方式读出了快乐,读出了诗的韵味和情感。

二、巧妙质疑,体会诗情

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总是渗透在诗词当中,如何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所描写画面的展开联想,以及如何体会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的质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体会诗词的意境美,并内化于心。

(一)紧扣关键字,感悟情感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抓准关键字,深入理解文本,感悟作者情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策略。在读懂了诗的意思之后,教师的关键性引导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在教学《清平月・村居》时,为了突破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我先抛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请找出能表达作者心情的三个字“醉”“喜”“媚”。当学生找出关键字后,我又追问:“这些字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喜悦)我继续提问:“我如果选择其中的一个字作为板书,应该用哪一个好?”(学生很自然就说出了“醉”字)。由于引导质疑巧妙,而且环环相扣,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整首词中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字,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整首词所表达的意境就很容易突破了。

(二)聚焦关键词,感受人物品质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聚焦品味关键词,点准文章的穴,把好文章的脉,去感悟人物品质。当学生已经体会到了整首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后,我趁热打铁,继续追问:“这三个可爱的儿子已经走到我们跟前了,瞧,多棒的儿子呀,我们如果用四字词来夸夸他们,用什么词好呢?”大儿子( )、二儿子(

)、小儿子( )。学生这时已经能说出好多恰当的四字词了,有“任劳任怨、心灵手巧、活泼可爱”等等。我再提问:“你们想用诗句来赞美哪个儿子呢?”这时让孩子们再读诗句时,这种赞美就能发自内心了。因此,巧妙的质疑在诗词的教学当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诗词的情感,达到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目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

三、联系生活,拓展升华

古诗词来源于实际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学生们学习了古诗词之后,除了学习语言,领悟诗魂,更为了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一)引导创新,延伸课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4]学习了这首田园诗词之后,怎样让学生把诗中的美表达出来,我设计了这个练习:“读了这首词,你想起了怎样的美景?”我让第一组的同学写写小草,第二组的同学写写小溪,第三组的同学写写茅屋,把他们心目中的村居美景写出来。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在学习了古诗词之后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把看到的美景写下来。

(二)拓展阅读,知识迁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5]“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6]为此,我让学生收集课外读过的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交流后张贴教室,让他们自编诗刊,熟记好词佳句,思考其共性与个性,和同学交流,试着把古诗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读写结合。

从上述课例可以看出,不管小学古诗课堂如何变化新的模式,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新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实现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7]

【参考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第11篇

一、“诵读”中教育学生的语言能力

能够流传下来并被编入语文教科书的古诗,它不是呆板八股文,它是表情达意、状物写景的明理工具,它具有丰富的情意性、思想性,充满了人文关怀。所以,老师在教学朗读古诗中要抓住古诗的用韵、平仄、句式、味道、感情,还有重点词语,优美的语言特色,让学生在朗读中品位,琢磨,理解;还要求学生数读中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感情。

古诗几乎都押韵的,读起来都是琅琅上口的。除了要求学生读准确,古诗的韵味最重要。毕竟,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还没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老师在范读中,透过文字,注入感情,“让诗歌是用以达到目的地的事物”。利用古诗的“工具性能”,教育学生文字的美、语言的美、思想的美,所以,优美的朗读首当其冲。

例如,《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游子吟》、《赠汪伦》、《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泊船瓜洲》等古诗表达的是浓浓友情、亲情、乡情等,老师`范读的时候,用深情,稍微慢的语气。如《晓出净慈送林子方》、《绝句》、《江畔独步寻花》、《咏柳》、《》等写自然景物美丽的诗歌,用清快明朗的语气来读。又如《春种一粒粟》、《蚕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上渔者》表达了诗人对穷苦劳动人民不幸的生活的深切同情,所以用缓慢的、有点低沉的语气来读,把重要的词重音读。“农夫犹饿死”这句,“饿死”要读出那种控诉的语气来。

二、在多元诵读中抒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且古诗词“麻雀虽小,五脏惧全。”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

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笔者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初读诗文,介绍背景,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2)精读诗文,了解遗憾,弄清诗人的“悲怆”心境。(3)研读诗文,理解信念,感受诗人的“悲壮”心愿。在初读的基础上,确定悲凉的朗读基调,精读诗文引领学生用深沉的语气表达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研读诗文时引领学生用坚定的激情表现出诗人一生为多难的祖国呐喊的爱国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

三、读出感情 注意节奏

初读成句,研读成意,品读体会,那么自然就进入诵读环节了。诵读是情感的升华,更是教学环节的拓展、巩固的延伸。教学古诗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个读,加之绘声绘色的齐读,注重停顿和节奏,让节奏和音律的美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理解诗的内容。如《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语气要缓慢,“使”后要稍停顿。下面诗句按平长仄短的规律试读: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才能令诗有韵味,才能诵读有感情,与作者心灵产生碰撞,达到共鸣,从而真正地走进文本。

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古诗文诵读实验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 古典诗词 鉴赏能力

加强古典诗词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职语文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如何给予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提高。

一、明确诗词体现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在这方面,古典诗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曾激励多少炎黄子孙为中华崛起而不断探求真理;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流露真挚质朴的朋友之情成为人们称道传颂的佳句;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作者普济众生的阔达襟怀,感触至深。所有这些古诗词渗透了一定的人情美、人性美和爱国主义思想,有利用教育学生面对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某些社会现实,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洁身自爱,健康发展。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让他们受教于潜移默化之中,得益于身心愉悦之时,对学生的整体素质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渗透着诗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培养学生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1.引领学生领会古典诗词蕴含的真情美

真情美。艺术中的情要真,真情才能铸真景,真挚浓烈的感情来源于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是积淀着人生哲理和生活意蕴的审美感情,李后主的《虞美人》被众多词评论家推崇备至。“春花秋月”,多么温馨和富有诗意的季节啊,但诗人却丝毫无留恋之心,“何时了”,怎么还不结束呢!诗人之所以如此悲观和绝望时因为南唐灭亡了,诗人不再是南唐君主,而成了别人的阶下囚。“雕栏玉砌”虽然还在,但已物是人非,“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艺术的表现手段上看这属于比喻,事实上,这不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吗?人许多喜爱李后主的这首词,主要原因还是被词中的深沉真挚的情感打动了。

2.引领学生感受古典诗词意境美

“意境”即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如果具体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入这种境界呢?古典诗词教学,一定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因为,诗必言情,无情不为诗。要走近诗人,与诗人对话,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情感时要达到一定深度。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问答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表演对话。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3.师生共同品味古典诗词的音律之美

古典诗词之美,首先,在于她于的音律之美。我国《诗经》中所描写的“砍砍伐檀兮”正是伐木的节奏,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哦!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可以通过节奏起伏发现诗中所包含的起伏的感情,《蜀道难》开头突兀沉雄,显然表现的是蜀道高危的惊惧情绪。全篇节奏较慢,起伏不平,通过节奏的变化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至于李清照的《声声慢》连用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则更是千古绝唱,它把诗歌的音乐性与诗人的内在情感相融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流动。这首词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因为有着动人的节奏和旋律,更重要的事因为这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恰当而又充分地表现诗人孤独、空虚、悲苦、凄凉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写词人的心情寂寞,似有所失,茫然寻觅精神慰藉的心理情态。而寻觅的结果呢?依然是室空无人,一片冷清。“凄凄惨惨戚戚”进一步写诗人忧愁悲伤。因此,从词的外形来看,叠字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效果,而从词章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来看,这短促而抑郁的声调传达的正是词人凄凉悲苦的心绪,情景交融,回味悠长。

三、培养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

诗是用语言向读者的想象力提供形象的,因此,诗的语言凝练、生动、含蓄。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短短20个字,却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经过几问几答,诗人想找到“隐者”的迫切心情和童子自然之至的答话神态毕现于读者眼前,而那位与青松、白云为伴,以采药为乐的隐者的形象令人遐想不已。

黑格尔说:“如果说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学》)。”高尔基也说:“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艺术家的想象应该是飞腾的,跳跃的。诗人王维的诗,正如苏轼所说的那样,确实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造化自然的山水画卷。在这里,诗人的想象是飞腾的,一个“外”字,把这一巨幅画卷的空间拉向了无限的远方,创造了一个“黄河之水天上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画境;而山色的那种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情景,又颇有点印象画派的描绘,从郁郁葱葱的朦胧山色中给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而又超然物外的感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10个字,紧紧抓住事物的形象特征,跃然纸上的事一派莽莽平沙、浊水斜阳的塞外风光。这种诗情画意给读者留下了充分地联想和再创造余地。

四、借用现代时尚元素理解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