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9 04:11: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导师制育人工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思考
[中图分类号] 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56-02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表现乏力,随之专业学习与就业形势面临诸多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就业、目标设定方面存在很大盲目性,加之学分制、选课制在高校中的普及,这些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问题,需要各高校明确定位,推行教学改革,深入人才培养模式,所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亟待迫切,需要在本科生中建立相应的导师制度。目前, 国内已有部分大学将之引入到本科生的教育过程中, 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与此同时,导师制的实施给高校学生工作注入新鲜的元素,解决了如何培养人以及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展现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本文从本科生导师制的产生、意义和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和探讨。
一 学院现状与导师制产生背景
2002年10月,随着北京大学在本科生中全面实行导师制的试点的率先推开,一些高校也纷纷开始了在本科生中建立导师制度的探索。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作为以数学、物理为基础学科的二级学院,拥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物理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等4个专业,在校生拥有近千名。专业课程比较难学,抽象枯燥,专业实用性不强,学生对所学的专业认可普遍不高,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普遍感到迷茫。然而学院却存在另外一种现象:一些同学参与老师课题项目,且在参与过程中学习、科研以及竞赛等各方面能力均有所提升,而且周围的同学也有意向加入老师的科研团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因此为了加强专业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拓宽课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对学生专业引导,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与学习兴趣。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实施导师制培养,服务学生,力争导师制建设取得新突破。专业导师主要负责学生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习,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原则上每个专业年级配备一名专业导师,一、二、三年级的专业导师在相应专业系的专业教师中选聘,采取本人申请和专业系选派相结合的办法,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聘任;四年级的专业导师由负责该专业的辅导员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兼任。实行“全员参与,承包到人,分而治之”的导师制新模式。
二 组建导师团队,打造成才道路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概念:本科生导师制度不同于研究生阶段实行的导师制,它不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主要目标,本科生导师制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具体实施如下:学院择优选取骨干教师为专业导师,帮助学生科学认识所学专业、明晰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做好学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引导、指导学生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自身特点的发展目标。以系为单位设立导师工作团队。
1 学业引导。大一新生刚入大学,开设的课程大部分为专业基础课,没有进入专业学习,但是以数理为基础学科的知识结构较高中有一个很大的跨度,学生还沉淀于以前的学习模式,所以需要专业导师在学业上进行引导。专业导师从入学开始开展专业思想教育,解读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学习指导,完成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专业背景与方向,重视学生的学情基础,引导学生制订学年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填写《自我培养教育计划表》,督促学生学习,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 专业指导。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进入专业学习,此时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还不尽了解,迫切需要老师在专业各方面进行指导。专业导师主要职责:专业指导;科研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导师根据第一学年的学习成绩进行学情分析,在学习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对有科研兴趣的同学开展有关科研指导建议,积极协调老师并储备学生组建科研团队及申报大学生“挑战杯”、物理作品等学科竞赛,让学生接触科研,带动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展示学科魅力。导师通过组织研讨、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形式,开展专业教育。且在指导过程中严格执行导师制培养,与同学探讨学科知识,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 类别指导。进入大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兴趣也有所了解,而且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清晰的定向,所以依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情况分层次、按类别分类培养指导。实行:科研指导;职业、学业指导;师范技能指导;升学考研指导。同时针对一些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实行个性化指导并督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导师负责制,做到培养目标明确,积极打造成才之路。
三 联动指导管理,完善成才实效
为了突出育人实效,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加强辅导员与导师的沟通联系,形成联动指导管理。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应是并存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辅导员主要对学生进行宏观指导,导师则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同时,导师定期与辅导员取得联系,形成教书育人的合力。
1 教育管理保障学风。加强辅导员与导师工作配合,完善学生专业学习管理。辅导员通过思想教育和加强日常管理,结合各专业特点和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学生活动。导师以考研、课外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提高为平台,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同时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建立面向学生个体的指导方案,以及跟踪学生的表现,让学生真正受益。形成双向互动机制,结合导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学生表现因素,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评价体系。坚持“立足于专业,突出专业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主导地位,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从学生成才需求出发,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把学生课外活动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把‘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有机结合”的工作思路。
2 考研助推引领学风。注重考研工作,在大二、大三期间组织学生参加考研专项讲座、经验交流和导师、辅导员与学生开展座谈会等宣传考研,同时邀请教授和博士等,为其在学校选择、专业定位、导师遴选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帮助。
3 课外科技浓厚学风。课外科技也是我院学生工作重心,更是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提高专业自信的有效途径。我院有30余支以科研立项、省创新训练项目为载体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团队每周至少1次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集中的讨论交流。在“挑战杯”和每年的的省物理作品竞赛中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4 专业技能推动学风。专业技能上,开展网页制作比赛和游戏开发比赛等技能大赛。从大三开始广泛动员师范类专业学生在导师培养下进行指导、学习,且参加师范生技能比赛。通过师范技能指导近年来许多毕业生考上中小学教师,圆“我的教师梦”。
四 健全导师机制,规范培养模式
1 盘活师资。导师吸收学生参加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同时导师依据学生情况给出一些建议,积极联络其他老师并推荐学生参与科研竞赛,特别是在“挑战杯”以及物理实验作品竞赛、数学建模方面,已形成一定的团队与规模。学生进一步研修一些专业科目,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基本研究技能,同时也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因此,针对目前导师匮乏的情况,应盘活导师机制。一些有项目及研究方向的老师应积极主动的加入导师队伍,特别是年轻老师,应大力支持、分担导师职责。而且一些研究能力强的研究生也可以担当低年级导师角色,带动科研以及学科专业知识学习。
2 明确职责。导师注重自身“导”什么,不能对培养学生形成一刀切,一个模式,应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形成不同的指导培养方案。每学期应该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与辅导,导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全面掌握被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业、兴趣以及心理等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特别是在学分制下,为了避免学生盲目选课,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以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了解培养计划,指导选课及选择专业方向,安排学习进程。且通过科研立项、学术讲座、以及竞赛等方面开展指导,明确职责。
3 改革评价机制。为了更好的执行导师制培养,需改革评价机制。本科生导师工作的到位以及培养的效果难以有效的正确评价,只能通过成绩以及学生的反映情况进行评价。因此要建立一个正确的评价机制,需要利用教师评价平台,给学生一个正确评价导师的权利,从导师的指导态度、方法、效果等指标进行评定,而且导师根据评价结果做出分析并做出改进,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监督与评价作用。
显然,导师制在运作模式、激励机制与考核监督方面还不尽完善,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导师的工作量也难以评估,只能以一定的补贴形式给予发放。其次,考核监督难以有一个量化,导师指导与参与管理难以评价。为此需健全导师培养机制,规范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耿,吴庆光,胡晨霞,等.导师制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践与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2):144-146.
关键词:选择性;现代学徒;策略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与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新型的培养人才的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共同参与培养人才全过程,将传统培训学徒的方法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深化校企合作,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师父指导为纽带,以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深度参和深入指导为支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实施能使企业提前介入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和要求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途径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随着浙江省“选择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全面推行,本着“以生为本、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试行现代学徒制的新型培养模式。依托温州市模具协会及其优质会员企业,深化校企融合,改革育人模式,完善多元化、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同时着力于打造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地位,推行由专业带头人工作室为载体的新型合作式师徒关系,聘请企业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教学上采用“请进来、走进去”、“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长短学期交替等形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结合我校模具专业特点和我校实际,实行以下策略:
一、依托行业,重构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
我校系温州市模具协会理事单位,与模具协会有着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有近40%的毕业生进入协会会员企业从事设计、生产等岗位的工作。近十年来,模具协会会员企业员工岗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均由我校数控学部承担。学校每年邀请部分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来校开展“企业家讲坛”、“技师讲坛”等活动,也聘请了较多的企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来校授课、结对。学校与协会、企业有着高度的共识与良好的合作基础。
如模具专业与温州某电动装置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生产SQT整体型阀门电动执行器外壳零件(如下图)。
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开发了生产性实训课程,实施开展现代学徒的培养。
校企共同制定的生产性实训课程安排流程图
为了更好的推进选择性课改的实施,学校与模具协会及其优质会员企业合作办学,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作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招生、合作教学,校内学习与企业见习、跟岗训练、顶岗实习相结合。学校成立了由模具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企业骨干及订单班学生为主体的模具工作室,校企双方明确各自的职、权、责,共同修订了新的培养方案,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具有地方特色的选择性课程教材,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统一,学校教学场所与企业实际工作情景相融合的局面。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培养下,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接受到企业、行业文化的熏陶和师傅全方位的指导,确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二、打造专业带头人,创新以工作室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专业内涵建设第一个指标是师资队伍建设,而这个指标最主要是打造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地位,体现技术立专业意识。学校通过专业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成立了由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学生为主体的模具专业工作室,把企业产品的生产引入到学校生产实训环节中,校企双方共同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学校师生也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和试验。
近两年来,模具工作室以教学用模具研发和轻工产品试样快速成型为主攻方向,现团队有教师12人和企业技术骨干8人组成,开发教材3本、学生衣架模具3种、LED手电筒模具1套、仿真机器鱼1套。一方面有力的推动专业带头人了解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行业最新技术,同时结合专业课改寻找课改的着落点、课改的兴奋点、不断保持专业课改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到模具工作室中,工作室教师除了对专业学生进行校内的理论、实训教学外,还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接触并参与企业产品研发、生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应用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仿真机器鱼的研发。从最初的模型来源、理念、设计、制作。全部由工作室成员共同完成。老师、师傅带领学生(徒弟)共同开发完成。整个过程,既是产品开发的过程又是徒弟学习的过程。是现代学徒制作培养的典型案例。(以下图片为三代机器鱼设计研发过程简介)
在工作室的平台中,教师与学生既是传统的师生关系,又是师徒关系。教师既是学生授业的师傅,更是学生成长中的导师;学生既是教师授业的接受者、受益者,也是教师参与企业研发与生产实践的帮助者、合作者;企业技术骨干既是新产品、新工艺的引导者,也是传授学生技艺的引路者,同时更是学校专业教师的伙伴。如此一来,一种亦师亦友、德艺兼顾的新型师生关系、现代师徒关系便得以充分的体现,校企关系、师生关系也得到了长足、良性、和谐的发展。
三、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实行学段式教学
学校结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际,与模具协会及其优质会员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实施基于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学段式教学。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规律,每个年级都采用不同的学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有专业认知、专业体验、企业见习与调研、岗前培训等,教学地点校内与企业相结合。具体如下:
(一)高一年级
高一年级每学期试行2个学段,其中专业体验学段、学徒体验学段需入企业学习各1周。2周入企业安排原则上在现行学期初,也可根据专业实际和企业情况安排在现行学期中,要求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入企业学习任务。
(二)高二年级
高二课程由暑期为期1周的企业调研、为期2周的企业见习构成的2个小学期及第3、4学期的在校学习2个长学期构成。
1、2个小学期:学校统一编制企业调研、企业见习手册,班主任、任课教师分组带领学生进行企业调研与企业见习。企业调研、企业见习确定为必修学分,学生毕业必须有企业经历。
2、2个长学期:学校除安排文化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外,还定期开设企业家讲坛、技师讲坛,模具协会及合作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来校授课。
(三)高三年级
前0.5学期采用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分7个阶段实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校企双方共同选派人员作为学生的就业导师。具体如下:
后0.5个学期,签订了就业协议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未签订协议的学生,学校推荐或学生自行安排企业实习。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定期进实习企业进行跟踪与指导。
通过实行现代学徒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订单式培养,且能在第五学期实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用企业定制培训,校企双方共同授课、评价等,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也符合本地产业升级所带来的人才需求;通过合理设置各个学段,大小学期结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连贯性强,课程结构的延续性与层次性明晰。改革本专业评价模式,围绕模具行业、企业用人标准,采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学校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在岗工作与学生管理,并和企业师傅进行交流,把得到的经验带回学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极大的促进了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四、构建适合“现代学徒制”的新型评价体系
“现代学徒制”评价以综合能力为标准,改变以往学校传统的评价模式,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行业企业和中介机构对学生(学徒)的岗位技能进行达标考核。采用理论知识如核心职业素养和一般职业素养与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要求学生(学徒)所实践的岗位须达到相应的工种要求,其中每人须有一种核心岗位技能达到职业鉴定中级工水平。如模具专业结合学校的技能等级考试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切实提高学生所需的就业能力、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以及职业迁移能力,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懂理论”的目标。切实建立第三方(行业、企业)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中职学校的发展活力。
总之,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双标准、双导师制,借助第三方评估与颁证机构,层层体系把关、考核,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依靠制度、体系去保障,也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为示范校建设完成后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建立“选择性”视野下的“现代学徒制”是中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是推动职业教育和劳动就业两个体系互动发展的要求,是打通和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的要求,是深化生产教育相融合、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要求,是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徒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值得中职学校积极探索并大力推广。(作者单位: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张艳.中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N].中学教学参考,2014.
[2]李铭辉.英德现代学徒制教育方法及启示[M].中国高等教育,2014(07).
关键词:特色学校 德育 创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239-02
特色学校创建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德育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的教育,是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总和。“增加德育厚度就等于延长了教育的生命。”然而现实中,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部分学校和领导对“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德育与智育严重对立。工作中经常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如何认识德育工作在特色学校创建中的作用,使我们消除认识上的误区,以确保特色学校创建科学、协调、有序进行。现结合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1 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德育误区
(1)以德育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不能系统构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建主题与全员育人工作割裂开来,为创建而创建的倾向十分明显。二是德育创建主题不能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大背景下实施,不能深入挖掘和提炼有价值的创建元素。三是不能有效创建围绕德育主题的标准和内容。四是不能有效设计基于渗透和体验的活动载体。五是与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关联度不高。(2)把德育活动片面的作为特色学校创建的唯一途径。其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把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当作抵达特色学校的仅有工具,而忽视了其它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影响了学校发展的品质。二是特色学校的创建仅仅是举办诸如演讲、主题班会、升旗、环境文化创建等几项活动,忽视了创建活动的主渠道作用。(3)不能有效整合各学科隐含的德育资源。表现在:一是德育与知识技能严重对立,课堂中隐含的德育资源没有有效运用。二是在备课与上课环节上不能把握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违背了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本的延伸“的宗旨。(4)不能有效开展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教科研活动。课题研究还停留在教材、教法、学法研究上,学校对以德育内容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研究没有统一的规划与指导。(5)特色学校创建不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协作与配合。表现在:一是家长、社会不知情。二是不能很好开发家庭、社会教育资源为我所用。三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社会参与特色学校创建的重要性。(6)重视显性德育教育,忽视隐性德育教育过程。孰不知隐性德育教育愈来愈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这种舍本求末的教育方法愈来愈成为特色学校创建的瓶颈。(7)在特色学校创建中缺乏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缺乏以激活人的潜能,解放人的思想为目的的内容安排,而是以管理为目的,忽视了学生自主管理培养。
2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特色学校建设之路
2.1 更加突显课程的功能作用
表现为学校教育各领域“处处是课程,时时有课程。”部分课程校本化,德育活动特色化,特色活动多样化。特别重视课程的主渠道作用。“用有想法的教育去培养有想法的学生,”给学生以很大的选择空间。突显了学生“个性的张扬,身心的愉悦,思维的创造。”造就了大批“有想法的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希望。
2.2 更加注重教育求美、求善、求智的过程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过程,不仅仅是结果。教育追寻的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育。学生的幸福是建立在自由、快乐、爱与责任、成就感、价值观基础上的。要实现学生这些情智因素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在谋求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搭建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平台,创造多种学生发展的机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2.3 更加重视教育机制的创新
北京十一学校做法是:是部分课程校本化,创建210门学生选修课程,取消班主任,设立导师制,其功能是规划学生的学习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规划人生等。可以说对传统教育是一种颠覆性改造。学校的每一次活动都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通盘设计,特别注重学生的整体参与,个性张扬,独立思维。用成功酿造学生的成功和自信,实施面向学生个体的教育,指导学生学会管理梦想,学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教育管理的目的不是管住学生,而是激活潜能,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教育带来的乐趣。
2.4 更加善于挖掘和提炼社会教育资源及学校历史文化积淀
中关村中学利用毗邻中国科学院的优势开发了机器人活动室,野生动物标本馆,天象观察馆等一大批高科技校本课程资源和纪念馆,院士题词室等一批人文类德育校本课程。还有舞蹈训练馆,音乐活动室等一批文体类校本课程。并且纳入了学校整体教育发展规划。校园环境氛围创设做到了系统开发,整体发展。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利用紧邻武警国旗升旗班的优势开发了学校国旗升旗班、管乐行进表演校本课程,并代表北京市多次参加全国性比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教育远远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她在于灵魂的感召,在于唤醒、鼓舞每一个学生所具有的丰富潜能。”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陆云泉校长如是说。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否立足自身优势突出特色性,选修课程能否突出自主性,活动课程能否突出多样性,必修课程能否突出主导性。这是理念问题还是实践问题,不是简单地用“是”或“不是”能回答了的问题。
2.5 更加强调借经典文化,促境界提升。走进国学,提高人文素养水平
“经典是中国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经典所传承的人文精神,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之根基,是维系民族精神命脉之源泉。”在北京所参观的一所小学,两所中学,不同程度地全部开发了以国学内容为主的校本课程。这样做既丰富了课程资源又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尽了教育者的职责。引领学生作为中国人走近国学,触摸生生不息的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的魂之所在,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品性和道德境界。(1)进一步的本土生长与进一步的世界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在潜力。(2)教育与课程改革应具有自觉的传统文化意识。(3)素质教育要通过文化熏陶来落实,课程以知识为媒介来呈现和传达文化。我们的国学教育开发需要做一些规划引导还是以民间形式自主发展?与世界接轨与弘扬传统文化是对立的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3 德育工作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作用
3.1 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基础性体现在它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基,说它是根基就是指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教育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团队活动、创建活动无不浸润着德育固有的痕迹。如果没有深厚的德育根基,学校教育大厦将土崩瓦解。因为一切学校教育只有两个目标:一个是使人高尚,一个是使人聪慧。所谓“有德无才是残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果不注重使人高尚的教育,那么发出“狼是谁培养出来的!”感叹并不奇怪。先导性体现在它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学校教育将走向何方以及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不重视德育工作的特色学校注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3.2 独特性与人文性作用
独特性首先体现在德育内容本身以及在一切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不可替代性。不论传统教育文化的孝、礼、廉、忠、义、信、耻、悌还是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无不体现出它的独特性。人文性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与方法中,隐含知识媒介和德育载体中,存在于民族精神和文化之根中,显现在境界与综合素养的提升中,包含于公平、公正、关怀、宽容之中。为此,特色学校创建一定要遵循德育原则,深入挖掘创建主题的独特性和人文性元素,才能增加特色学校的内涵,显示特色学校的广度和深度。
3.3 主体性与融合性作用
“全员德育,育人为先”的德育理念与特色学校创建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因此,实现目标的策略与实现路径其实也是互相融合的。特色学校的创建要善于运用德育的主体作用,充分整合学校各类教育资源,统筹德育校本研训的功能,深化德育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管理,提升教科研水平,增强特色学校创建的内驱力。教育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德育和特色学校创建过程都是主体性过程。因此遵循一般的实践途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主体性:发挥学生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2)体验式:强化情感教育,唤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3)小步子:逐步提出要求,摈弃一蹴而就的错误理念。(4)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避免抽象的理论说教。
3.4 显性作用与隐性作用
德育工作的显性作用不仅表现在德育本身固有的特征上。如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德育校本研训、德育渗透与体验设计,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等。而且表现在特色主题创建的全过程中。如:主题制定,“三风一训”制定,主题内容创建,活动载体设计、评价体系创建等方面。特色学校创建的过程就是显性教育发挥作用的过程,直接影响到特色学校创建的质量和成败。在关注显性作用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德育是感染而成,绝不是教来的。”德育的主体性和德育的隐性作用同时也是特色学校创建的有效途径。深化特色学校创建不仅要关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更要挖掘和设计创建过程的隐性教育元素。隐性教育作用愈来愈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方法。
特色学校创建是系统、渐进、长远的发展过程。德育是学校发展之魂。只要我们切实贯彻全员育人,德育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深入研究德育与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养成勤于学习,精于反思,善于实践的良好习惯,就一定会创造新的教育奇迹,做出无愧于人民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 建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一、教学团队的含义与发展
团队(Workteams)是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的群体。它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最初来源于企业管理,团队管理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基本保障。把团队引入教育领域以后出现了教学团队的概念。教学团队比较典型的定义是“由一个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
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小学推行团队教学,70年代以后在高校应用团队教学,目前美国的大中小学中存在80%左右实施某种形式的团队教学。我国高校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进行教学团队实验。2007年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出台了国发(2007)14号文件、教高(2007)1号文件和2文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明确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同年教育部在全国选出1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并成为全国教学团队建设的范例。
下文对本校省品牌专业-建环专业教学团队的设置特色、专业特色、创新性改革措施、资源建设与网络教学等特色内容分别进行总结,以供其他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借鉴。
二、建环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内容与特色
建环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将原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和燃气工程专业(简称“暖通专业”)经调整拓宽组建而成的新专业,它主要培养从事燃气工程、供热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等方面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目前,全国已有140余所高校设置了建环专业,每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过万人。本校建环专业是湖北省高校中最早开办建环专业的学校。生源地涉及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环专业教学团队从1985年组建以来,经过创始、稳定发展与快速发展三个阶段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拥有了一个特色鲜明的优秀教学队伍。
(一)教学团队的设置特色
1.团队成员高学历、高层次,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团队由14人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博士后1人)、1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7人;硕士生导师6人。团队成员中,50岁以上4人、40岁以上5人、35~40岁4人、35岁以下1人,老中青配置合理,年龄结构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
2.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全面发展,打造精品教学团队。经过团队成员多年不懈的共同努力,目前团队具有了良好的发展平台。2008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2009年“建筑设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009年建筑自动化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土建类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均获省教改立项。另外,还有关于专业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教学、双语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获校教研立项。这些教研项目既有对专业发展进行全面的宏观研究,也有就某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微观的教改研究,还有对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的教研。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是全面建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的重要内容。
3.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本专业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与专业选修课共35门。团队12名专业教师均承担1门及以上专业主干课程与2至3门专业选修课程的理论课堂教学,每门专业主干课程都由2个及以上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小组共同负责。
除实验外本专业共完成42周实践教学,其中36周是专业实习、设计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完成。团队12名专业教师每年均要承担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工作,每人指导6至8名学生,毕业设计1生1题,选题由设计指导小组把关;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主要由中青年教师承担,分小组指导,集中答辩与评定成绩;课程设计由任课教师组织课程教学小组集中对学生进行设计指导、答疑与成绩评定。
课程实验由任课教师与专职实验员共同指导,实验分组进行。课外开放与创新实验以学生为主体,申请相关教师课外指导。
以上教学工作安排充分发挥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团队优势,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教研结合,以研促教,教研并重。根据教学需要,目前本专业已经形成了三个教学科研团队:团队A主要研究本专业课程体系如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需求;团队B主要研究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团队c主要研究供热空调系统与建筑智能化的有机结合,扩展专业范围,适应智能建筑的发展。
在科研方面,各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特色。团队十分重视科研转化教学工作,同时也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中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5.立足教书育人,开放办系,服务社会。团队紧紧抓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以培养本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当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开放办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业教研与科研等会议、专业教学与技能等培训,并给予经费支持。每年毕业设计都定期邀请知名专家来我校为师生作专题讲座。另外,本系是“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和“武汉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依托这个资源优势,本系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学生落实实习单位与教师开展对外技术服务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在服务社会方面,要抓住两型社会对环境与节能的永恒需求这个契机,充分利用本专业节能环保的专业知识优势,通过“产、学、研”结合,使本专业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价值,通过进一步的建设,使团队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
(二)教学团队的专业特色
1.结合专业的技术发展和社会需要开展科学研究。本团队成员在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建筑节能、泵与风机的节能应用研究、平衡阀的应用研究、智能控制、暖通空调CFD、室内空气品质、蓄能技术应用、地源热泵、太阳能除湿空调、制冷系统的匹配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既服务了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2.实习方式的改革和教学体系改革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
两个主要方面。暖通专业“顶岗实习”实施方式及效果研究曾获原冶金部教改成果二等奖。几年来仍在不断探索和改进学生的专业实习方式。关于本专业的教学体系改革,不断完善培养方案、编制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系,结合自身优势开设了暖通空调新进展、冷热源工程、热泵及应用、智能建筑概论、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小型制冷设备的组装与维修、蓄能空调技术等多门特色专业选修课。另外在大一、大二年级实行了专业导师制度,对学生进入大学后如何有效的学习和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对本专业浓厚的学习兴趣,建立师生沟通的良好渠道。
(三)教学团队的创新性改革措施
本校建环专业历来重视教学改革研究,倡导用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过团队成员多年的实践探索,及时总结有关经验,参与相关教研课题工作,取得了些阶段性教学成果,得到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
1.依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提出了地方高校建环专业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社会的发展对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人才提出新了的要求。“以人为本,舒适、便捷、安全、健康、环保、节能”的思想已成为本专业的核心理念。而高校要发展,专业要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及时掌握社会发展需求与专业设置和教育模式之间的差距。通过调查研究,并根据我校的办学优势和地方特点,探讨本校建环专业学科的发展定位是主要培养从事燃气工程、供热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等方面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能适应其专业服务面广、跨行业特色的需要。面对新的形势,应对专业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配置适应市场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真正体现教育面向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精神。
2.改革教学体系,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投入,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投入,实践环节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做设计、实验或论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团队主要通过三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投入。首先,优化实践教学队伍。选派认真负责、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实习与设计实践教学:专业任课教师与专任实验教师共同指导课程实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等。其次,灵活安排实践教学时间。根据本专业特点,把4周的生产实习调整到第七学期前4周,便于学生充分暑假进行实习,一方面夏季更容易找到实习工地,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与实习单位要求实习时间延长的实际需求。由于毕业就业找工作与考研的冲击,毕业设计可提前布置给学生,以便能保证设计时间与质量。通过几年的实施,取得满意的效果。最后,尽可能地加大实践经费的投入,以保证实践效果。比如向实习单位争取报销学生的交通费与适量的实习补足等。
3.设置特色课程,培养知识面宽的专业人才,满足市场需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节约能源已成为建筑设备管理十分紧迫的任务。建筑设备的能效管理必然成为今后的一大热点领域和重要市场。所以计划增设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和物业设施管理等方砸相关选修课程。
另一方面,原暖通专业的教授内容主要是建筑物单纯的供热和空调,缺少建筑物内热、湿、声、光及空气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尤其对创造人工建筑环境对生活和生产质量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应对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等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并充分重视建筑设备动化与智能建筑等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另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需要,应强化学生的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计划多开些双语课程。
(四)教学团队的资源建设与网络教学
1.网站与多媒体课件建设。为了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教学团队十分注重专业信息平台和网络环境的建设,建立了网络化的教学和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在资源建设与网络教学方面主要做了许多工作。团队购买了一批专业课动画索材,自行开发了一批多媒体课件,目前本专业所有主干课程均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效果很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先后建设了建筑自动化省级精品课程网,建筑智能化教学网http://hvac.省略/,建筑设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http://jzsblab.wust.省略/,专业基础课教师博客http://zhou3.woku.eom/,QQ答疑与师生交流群等。
2.教材建设。教材是体现大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本团队教师注重教材,近几年主编、参编教材《建筑自动化》、《建筑安装工程概预算与运行管理》、《室内污染控制与洁净技术》、《制冷装置管理技术》、《热泵技术与应用》、《燃气供应工程》、《自动控制原理与CAI教程》、《制冷技术与装置》以及《建筑环境学》等9部,这些教材的编写、出版和使用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3.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本专业的教学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工程能力的培养。本专业设有开放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的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均有比较固定的地点,建有8个校外实习基地,4个签订实习协议单位,2个校内实习基地,实习基地为学生各类实习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另外,本专业同湖北省内多家设计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与不定期邀请一些工程设计专家到校举办学术和技术讲座,开拓师生的视野,深受师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