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16:1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教学方案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51-02
心血管内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和实用性的临床学科,只有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心血管内科医生的要求。但是心血管内科知识具有抽象、深奥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又不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因此导致心血管内科教学效果低下。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使复杂深奥的心血管内科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是现在医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所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心血管内科教学进行改革,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优秀的心血管内科人才,现报道如下。
1 进行“问题式”教学
延续了几十年的心血管内科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上课即照本宣科的讲述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学生机械的记录、背诵笔记然后参加考试。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往往在临床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现代心血管内科教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议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问题式”教学方法。
本科室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即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从症状出发,提出问题,反向的去探究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一个引导者。这种“问题式”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主动的寻求答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在查找资料,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种“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1~2]。
2 应用多媒体技术
传统授课只需要一个教师、一块黑板就可以完成,给学生只有简单的文字展现,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不能清楚的讲述知识要点。特别是对于心血管内科这种比较特殊的课程,其理论抽象、概念复杂。因此,本科室在教学活动中加大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文字、图像、动画集中起来讲解某一个知识点,使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的形象具体,对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刺激以增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没有给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教学中加入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这一中心思想,让学生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转化为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的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由于多媒体课件在教师授课前已经准备好,节省了传统的板书时间,还可以将大量复杂的理论知识通过动画或者图片的形式快速简单的表现出来,能够更加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增加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心血管内科的教育如果仅仅使学生停留在对医学知识的死记硬背上,即使学生考试成绩优秀,其也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我们无法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的临床见习时间,因此,在心血管内科的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更加积极得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临床真实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直接呈现给学生,以弥补临床见习时间的不足。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到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使学生可以第一时间将课本的知识与实际医疗活动联系起来[3]。
3 利用网络资源
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网络已经代替传统媒体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学生、教师和学校都可以利用网络来提高学习和教学质量。学生除掌握书本内容外,还应学会如何使用网络去获取相关资料,比如多种医学专业数据库的运用。教材中的知识是经过证明的经典的理论和病例,是相对滞后的知识的总结,当今的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疾病的新理论或新治疗方案一直在更新进步,学生在学好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应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关注新的发展方向,更新自己的知识。
教师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对于课程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可以及时得到专业的解答。利用网络技术,不同需要的同学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的重点,避免的课堂“大锅饭”式教学的弊端,能够极大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科室通过开通心血管内科教学的博客和微博,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一对一”的个性教学目的。利用文件传输系统,将学习资料快速的分享到每一位同学,同时构建一个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课堂回放,疾病实录,专业相关知识等方面来扩展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3]。
4 增加临床见习教学
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临床应用。医学生到合格医师的转变必须要将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到一起。心血管内科要求有极高的实践能力,教学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增加学生临床见习机会,积累学生的临床经验。一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与课本讲述不尽相同,学生们在见习的过程中要学会举一反三,把课本上的理论与实际的治疗过程相结合,将抽象枯燥的理论变的具体。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医学生面对的对象是病人,这就决定了医生在进行医疗服务的时候需要良好的沟通技能,与患者很好的交流对于病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是一种在课堂的教学中是无法获得的,但又是将来必不可少的职业技能,只有通过见习进行实际的学习积累[4]。
临床见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不能忽略的,见习教师的选择必须严格。例如有些医生本身的素质不高,如果作为带教老师,容易使学生有样学样,养成不好的习惯;另外,部分学生由于认为自己将来不一定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在见习中存在走过场的心态,临床见习反而成为了他们逃离课堂的放松时间。对于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于带教老师要有严格的挑选标准,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增加临床见习效果。
5 采用中英双语教学
国际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要求医学工作者不仅要拥有牢固的专业基础,还应具备熟练的英语交流能力,因此,采用双语教学也逐渐成为了现代医学教学的趋势。本科室在教学活动中引进原版高水平的双语教材,选择比较浅显易懂的内容尝试全英授课。鼓励学生在查阅相关专业文献的时候,多检索英文文献,熟悉专业英语的应用。同时加强英语临床见习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在查房过程中选择比较典型的病例,尝试英语查房,相互讨论,由同学来互相找出不足的地方,最后再由教师来进行总结,将枯燥的专业英语放在现实的见习中边学习边应用,提升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进行双语教学时单纯的强调双语授课课时反而会事倍功半。双语教学不能急于求成,先选择较容易理解的知识进行双语授课,并严格把握好双语授课的课时比例,循序渐进的使学生接受双语教学;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选择高质量的国外大学相关专业应用的教材,进行相应的“中国化”,应该特别注意,低质量的英文教材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误导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甚至使学生产生抵抗情绪[5~6]。
6 辅以道德教育
当今社会急功近利,人们都在追逐自己价值的最大化,使少数医生出现了职业道德信念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医疗工作者应有的神圣的心态,对医生这个职业缺少特殊的情感和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为人本”的思想在全社会得到重视,现代医学更是要求医生在医疗活动过程中要将患者置于首位,多为患者着想。
高等医学教育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教育,在教会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医学道德伦理,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医生。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医学道德伦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现言传身教模式,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在给医学生灌输了应有的职业道德规范之后,再通过自己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言行榜样,教育学生去遵守他们应该遵守的医德,这样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巨大、最直接的。其次,培养学生“医者仁心”的精神,这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它广泛存在于医德思想与医学实践中,让学生明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再次,加强见习的过程中的道德教育。通过临床实习,更好地了解到在医患沟通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才能了解患者真正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才能更顺利地完成医治的过程,职业道德素养才会得到完整的体现。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医学道德思维,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真正成为一个“好医生”。
心血管内科作为医学重点学科,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医学生的要求,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新科学技术手段、增加见习、开展双语教学,并辅以医学道德教育等方式,推进心血管内科的教学工作,提高医学院校的教学水平,达到培养技术过硬、道德高尚的心血管内科专业人才的目的。本文将本科室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进行的改革探讨经验进行总结,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心血管内科学习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心血管内科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晓良,刘必成.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1):62
[2] 张长江,邓银芝.循证医学与心血管疾病[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3):84.
[3] 李欣,孙月刚,李旭良.网络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5(4):249-250.
[4] 景涛,王海东,何国祥.浅谈临床实习教学中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57-159.
【关键词】
高血压;干预治疗
心脑血管病是中国人的首位死因,高血压是总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1]。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流行存在明显的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高血压患者未能得到全面管理和治疗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2]。为了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管理,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地区20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与非药物的综合干预,从而提高番禺地区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进而控制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和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生和(或)死亡、改善其生活质量。现将2年工作情况及随访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本院心内科门诊病历完整的高血压患者200例。男女不限,年龄40~80岁。且具有至少下列1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①血脂异常:TC≥57 mmol/L;②糖尿病:FPG≥70 mmol/L或(和)2 hPG≥111 mmol/L;③肥胖:BMI≥28 kg/m2。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随意治疗组和严格治疗组,通过2年随访,观察血压、血糖、血脂及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掌握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管理的差别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2 统一调查表 调查高血压患者诊断史、治疗、控制状况及与高血压有关的生活行为,并进行对比。用国际通用的现场测量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标准方法,选择心血管内科医生为调查员,参加严格干预组的医师,经过培训后,严格按照《多重危险因素干预方案》要求对所有患者进行规范化干预和随访,并强调对调查表格的质控。
13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分级、心血管危险分层均采用2008年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标准,并按该指南推荐的高血压治疗目标判断治疗是否达标。心脑血管事件如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均以《诊断学》中的标准执行。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及死亡事件填写事件报告表。
14 干预治疗措施 严格治疗组:能够基本按时来心血管内科专科随诊,定期测量血压、接受健康指导、按时取药、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基线调查后开始全面干预,重点是高血压预防与控制,按照居民血压水平及是否伴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进行管理与治疗,观察期间每天测血压一次,1周后每3天测血压一次,血压平稳后改为每10天测血压一次,有症状随时复查,同时根据血压的控制程度和变化调整用药。服药同时给予生活干预,戒烟、少饮酒、限盐、适度运动、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
随意治疗组: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来心血管内科专科复诊,不定期到普通门诊取药,不能定期测血压、服药不规律的患者,配合用药较少,且服药不规律,症状重时服药,无症状时自行停止服药。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的构成及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经过2年干预治疗,严格治疗组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随意治疗组(P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它们的积极纠正起到了一级及二级预防的作用。大量临床资料表明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合并血糖异常、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及高血脂、高血糖呈密切相关性,而高血压并发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单因素成倍增加。因此,积极纠正2个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3]。
表3
要遏制高血压发病率上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必须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社区干预治疗在改善高血压“三率”方面,特别是知晓率和治疗率也有良好效果。虽然近年来高血压控制率在高血压患者中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仍然处于低水平。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损害或心力衰竭,再是肾功能衰竭。如血压能经常保持正常,则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不易发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减少了靶器官损害,使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2年内严格治疗组患者高血压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随意治疗组,疗效肯定。Ivanova等[4]研究结果表明,在管理的初期,由于人群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部分患者高血压发病多年,已有靶器官损害,分层较高,随着综合管理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卫生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促进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态度及行为朝有利于心血管病防治方向改善,使该社区人群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下降。因此,提高高血压患者“三率”具有很大迫切性。
尽管引起高血压因素较多,如遗传、肥胖、摄入高盐、吸烟和饮酒等,但高血脂是引起高血压最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经严格治疗,血脂、血糖明显低于随意治疗组。唐惠等[5]研究显示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有随着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而增高的趋势,三酰甘油可能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当三酰甘油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血流缓慢,并附着在血管壁上引起动脉硬化,使血管腔狭窄,结果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这将使收缩期负荷增加,促使心室肥厚,进而引起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狭窄。同时,由于血管腔狭窄,从而造成机体各部位和重要器官的供血、供氧减少,导致相应组织梗死性疾病的发生。高密度脂蛋白因促进胆固醇的代谢,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因子。调脂治疗对高血压的良好作用除稳定、逆转大、中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管壁弹性外,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 降低TG,增强血浆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抑制白细胞产生超氧化物,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反应,从而减少氧化应激,加速非内皮依赖性一氧化氮(NO)产生,抑制NO降解。② 减少高脂餐后脂蛋白残粒,逆转脂肪负荷诱导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③ 他汀类药物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血管内皮细胞中内皮来源的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浓度,增强eNOS活性,减少E选择素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浓度来改善内皮功能,且此作用独立于血清胆固醇水平。④ 他汀类药物能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力、抑制血管紧张素1受体表达,减少内皮素1合成直接产生降压作用[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肥胖的人也越来越多。肥胖症的发生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原因是进食过量、身体活动过少。肥胖症是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症,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脂肪肝及多种肿瘤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控制肥胖症是减少慢性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Mshelia等[7]研究显示,随着BMI的增高,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降低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的体重指数可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黄晓波等[8]研究的重庆地区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BMI的增加呈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因此,积极控制体重,减少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对于对降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肝功异常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肥胖不仅与高血压相关,而且肥胖与胰岛素抵抗(IR)、糖耐量减低并存。IR与肝细胞内游离脂肪酸蓄积相关,影响脂肪肝发病。过多脂肪向血循环中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影响胰岛素的失活,引起高胰岛素血症,持续的高胰岛素血症导致可逆性IR,肝内大量的脂肪酸蓄积引起脂肪肝的发生。IR引起Na+K+ATP酶活性降低,使细胞膜Na+梯度降低,Na+Ca2+泵交换减少,导致细胞内Ca2+增加,参与Ca2+对血压改变的调节;细胞内Na+增加,血管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9]。
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和血脂代谢紊乱常表现为个体聚集性,这种聚集性可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许多学者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影响,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其共同的发病机理。高血压对糖和脂质代谢异常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故认为高血压病不单纯是血压升高,而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血脂、血糖水平可能影响普通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10]。本组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和血脂代谢紊乱是常见现象。本人群中3个危险因素者占782%,是1个多重危险因素聚积一体的高危人群。因此,我们在降压达标的同时对可逆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了综合干预,使血糖、血脂、心脑血管并发症明显下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得到明显的控制,为提高血压控制率提供了重要保证。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仅是控制血压,还应重视并及早发现可能合并的其他危险因素,并进行综合防治。对高血压人群及早干预糖代谢异常、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高血压杂志, 2005,13(4):241.
[2] 王琼力, 张月萍, 向燕萍, 等社区控制高血压五年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6):501503.
[3] 侯玉英, 赵淑芳, 饶华祥, 等山西省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4):306308.
[4] Ivanova AD, Petrova GI Hypertension and common complicationsanalysis of the ambulatory treatment cost Cent Eur J Public Health, 2009,17(4):22330.
[5] 唐惠, 滕国兴, 刘国玉, 等血脂异常与蒙古族高血压关系中国公共卫生, 2007,23(1):3032.
[6] Arif AF, Kadam GG, Joshi C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study results of tehmisartan monotherapy, fixed dose combination of telmisartan hydrochlorothiazide/amlodipine J Indian Med Assoc,2009,107(10):7303.
[7] Mshelia DS, Garbati MA, Ndahi AA, et al The usefulness of total cholesterol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ratio in interpreting lipid profile results of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Niger J Clin Pract,2009,12(4):3459.
[8] 黄晓波, 胡蓉, 刘金莲, 等重庆地区人群体重指数腰围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关系的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7):655658.
医院医生进修心得体会1
南丁格尔说:护士的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其实医生的工作也是同样地需要艺术。要掌握精湛的技术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所以医院把我们送到了xxx医院进修。在医院期间我被分到了急诊科和内分泌科学习,半年的时间说长也短,但所获颇丰,心得体会也不少,现就拣几点我在急诊和内分泌学习过程中感触较深的来谈谈。
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所在的医院医院,不仅接诊正常的急重病人,还要收治从地县上转的危重病人,有着急、忙、杂的特性。面对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急诊病人又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若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而病人及家属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急诊不同于病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急诊,患者及家属在与医护人员较短的接触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所以我越发觉得沟通在急诊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要学会观察,才善于发现问题的存在,包括对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属的观察。通过观察和沟通学会判断,对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个准确地了解和判断,有利于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的展开,也为病人争取了时间。例如:受外伤的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和大致的询问了解其受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第一时间初步诊断出其病因为其救治,为病人的救治争取时间。
在急诊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件事都是我的经历,教会我很多东西,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当然,想做好一名急诊科医生,只会沟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的抢救经验、快速的反应、麻利的动作,这才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禁得起考验的保证。
在内分泌科内分泌科以其他科比较,内分泌疾科的疾病发病的复杂性在临床医学中是比较突出的。而且内分泌病中的许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如糖尿病、甲状腺病、肾上腺病、低血糖症等;许多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还与免疫学有密切的关系,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中的graves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均有自身免疫问题存在。内分泌学与许多学科关系密切,有已渗透到临床几乎所有的专业。在许多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内分泌调节失常是机理中一个重要部分,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力衰竭时水盐代谢紊乱,又如溃疡病、肝硬化腹水、支气管哮喘、前列腺癌等。在诊断方面,完整的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应包括三方面:①功能诊断;②病理诊断,包括性质与部位;③病因诊断,在病因、病理等难于明确时,则仅可得到临床诊断。诊断依据除了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化验资料、x线、ct……等一般资料外,还有腺体分泌功能特殊检查和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的病理检查结果。对于一些临床表现非常明显的内分泌疾病只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可作出诊断,如皮质醇增多症、眼突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伴功能亢进症等,对于那些早期病症轻、症状不明显又无典型病史者,则需详细检查后方可确定诊断。
内分泌疾病相对复杂、不好理解外,遇到了这方面的病人,也应该对这些症状和体征引起高度的重视,熟悉和解它们在内分泌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同时还要
鉴别这些症状、体征是因为内分泌疾病所引起,还是其它系统疾病引起。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思维方法,与其它临床科室有所不同,常用的临床思维方法是:首先是从临床表现上发现问题,从中得到提示,然后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得到功能性诊断(功能亢进或减低),然后在进一步检查,得到病理诊断,明确疾病的部位和性质(是原发还是继发、是器质性的还是功能性,有无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然后在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而不象其它科室常常采取的“全面撒网,重点捕鱼”的思维方式。
这段进修时间里,我的收获很多很多,如果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就显得言语的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清晰的表达我们受益匪浅。总之在感谢xx院培养我们点点滴滴收获时,我们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提高临床诊疗工作能力,对护理事业尽心尽责!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医生。
医院医生进修心得体会2
非常感谢医院领导让我到xx市中心医院进修,我知道这是领导对我的关怀与信任并寄予了我殷切的期望。这次进修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也是对自身的一次挑战。进修时我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时刻牢记领导对我的嘱咐,学到了先进的临床理念和技术。通过四个月的进修学习,使自己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高了业务技能。总结这四个月的学习,xx市中心医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工作节奏快而有序,人员职责明确,学习气氛浓厚。
通过在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的系统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基础知识、最新的诊疗技术,全面熟练掌握了呼吸科、心血管内科及相关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熟悉了呼吸科常规操作如胸膜腔闭式引流、胸膜活检、经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基本了解支气管镜、胸腔镜等操作要领。
他们科室主任每周查房1-2次。查房时感觉气氛和谐,讲求实事求是、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很多原则性的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允许不违反原则的分歧。中心医院一向强调综合治疗,查房时,先由一线或进修医生报告病史;上级医生仔细阅片,分析可能诊断,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这样能系统的有计划的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同时年轻医生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合理的综合治疗是xx市中心医院高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室要发展,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每周1次理论学习、治疗新进展;每周1次科内学术讨论;长期高强度、自觉的学习、交流也是他们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各学科人员的通力协作是提高诊治水平的保证。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也很重要,如手术科室、病理科、诊断科等。综合实力的突出,才能有诊疗高水平。
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我们基层医院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难题,有了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会让我们迎刃而解,豁然开朗。尽管如此,常规治疗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我觉得,依靠我院目前的技术、设备,只要能规范的、合理的运用常规技术,开展力所能及的新业务、新技术,也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在科室工作时,能够感觉到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对病患提出的各种疑问都能合理的解释并明确告知病情发展及预后。在中心医院心内科学习期间,极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特别是他们浓厚的学习气氛、探索精神,不断激励着我尽快地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及技术。
医院医生进修心得体会3
20_年是重要的一年,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成功购置开发区医院,并筹建聊城市中心医院,20_年也是我5年大学临床结束并顺利毕业的一年,机遇就是这么巧合,通过应聘,很幸运加入市妇幼,成为市妇幼的一员。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踏入崭新的工作当中,掌握精湛的技术才能并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院组织安排新入职的临床及护理人员一百多人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作为新入员工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在进修期间我被分到了心内、神内、消化、呼吸等四个内科学习,半年的时间说长也短,但所获颇丰,心得体会也不少,现就拣几点我在心内和呼吸科学习过程中感触较深的来谈谈。
心内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所在的医院心内科有5个病区加一个CCU病区,不仅接诊正常的老年慢性病人,还要收治从地县上转的急危重病人,有着急、忙、杂的特性。面对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心内科病人又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若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而病人及家属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心内科不同于病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心内,患者及家属在与医护人员较短的接触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所以我越发觉得“沟通”在心内科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要学会观察,才善于发现问题的存在,包括对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属的观察。通过观察和沟通学会判断,对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个准确地了解和判断,有利于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的展开,也为病人争取了时间。例如:急性心梗的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和大致的询问了解其发病时间及诱因和心前区部位和严重程度、既往史等,第一时间初步诊断出其病因为其救治,为病人的救治争取时间。
在心内科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件事都是我的经历,教会我很多东西,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当然,想做好一名内科医生,只会沟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快速的反应、麻利的动作,这才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禁得起考验的保证。
在呼吸科以其他科比较,呼吸科的疾病发病的复杂性在临床医学中是比较突出的。而且呼吸病中的许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与生活环境、吸烟史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如COPD、肺心病、肺栓塞、哮喘及呼吸系统肿瘤等;许多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还与流行病学有密切的关系,如社区获得性肺炎,天气变化普通感冒引起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等,均有流行病学问题存在。
在诊断方面,完整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应包括三方面:①功能诊断;②病理诊断,包括性质与部位;③病因诊断,在病因、病理等难于明确时,则仅可得到临床诊断。诊断依据除了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化验资料、X线、CT等一般资料外,还有支气管镜、痰培养等特殊检查。对于一些临床表现非常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只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可作出诊断,如COPD的桶状胸、心源性哮喘等,对于那些早期病症轻、症状不明显又无典型病史者,则需详细检查后方可确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