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15:0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往往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演绎式的教学方法。在科学课上,由教师指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进行学习以后,联系一些例子,做一些练习题,应用已学到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地去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先由教师进行讲解,向学生展示要介绍的科学概念,然后再联系实际的应用例子,进行练习。我们通常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演绎式的教学方法,它是从一般的概念到特殊事例的过程。
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用这样的讲授方式。它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上课时,教师主要关心的是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点。学生学习的过程遵循着教师设定的路线,学会的是教师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思维路线。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曾有一位教学的名师,他有一句名言:你们学我这门课,把我这本备课笔记都记住了,以后你们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在前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学习时,所在的电子和电气工程系有一位教授,出名的骄傲。他说天下只有两个人真正理解麦克斯韦方程,一位是麦克斯韦本人,另一位就是他自己,所以学生怎么学都超不过他。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应对知识发展如此迅速的2l世纪。学生都不能超越老师,还有什么创新可言。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上述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它是自下而上的知识建构过程。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事实,然后设法获得实证的数据,从数据出发,联系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类比、归纳、推理,抽象出与描述客观世界规律有关的科学概念。这个过程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这种自下而上的建构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运用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10年来“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实践已经显示了探究式科学教育的成效。
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不仅是科学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也是知识社会中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学习方式。这是因为在知识社会里,知识的增长和流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论是信息的增长,还是知识的更新,速度都十分惊人。例如说,《纽约时报》1周的信息量比18世纪1个人一生中所遇到的还要多。信息流动的速度和广度、提供和接受信息的人群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过去的世纪里不能相比的。知识和人才的重要也是过去世纪里不能相比的。在这样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里,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必然需要随之而变化。我们的学生未来将要融入充满竞争与合作的、复杂的国际大舞台,将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来自不同方面的研究表明,与工业化社会相比,在知识社会里,人具有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情绪能力是最重要的。探究式学习正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情绪能力的有效学习方法。探究又是人们认识客观规律,发现科学知识的途径,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和科学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
让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比一下,看看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带来什么样不同的教学效果。
我曾到一个学校去参观,校长很高兴地告诉我他们学校的科学教育早就“做中学”了。她带我参观了他们新的实验室。在实验室的黑板上写着四年级学生学习温度的学习内容,包括温度的定义:什么是温度?物体有冷有热,物体冷热程度称为温度。也写明了温度计的构造: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内有水银、煤油或酒精等液体)刻度三部分组成。教师把黑板上的知识点讲完以后,将温度计发给学生,让学生开始做实验。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到的是什么呢?学生也许记住了温度的定义,了解了温度计的构造,学会了使用温度计。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在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幼儿园的一堂探究课。教师向幼儿园中班的学生展示了盛在杯子里的热果汁,然后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方法能使这些果汁冷得快一点?学生讨论得十分热烈,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了20多种不同的方法。有的建议用电风扇吹,有的建议搅拌,还有的从自己生病发烧时妈妈用冷毛巾盖在额头上的经验,提议用冷毛巾降温……当然也有学生提出了不正确的方法,例如要把盛有果汁的杯子放进微波炉或是放进电饭煲里降温。教师并不急于对学生的提议做出判断和下结论,而是让大家充分地讨论,还让学生各自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由于是幼儿园的学生,他们采用画图的方法来进行记录。然后,教师给每个学生1根温度计、1杯果汁,让他们去做实验,并记录下结果,看谁的果汁先冷却下来。学生都很有兴趣,十分认真在动手做。期间,还发生了许多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互助的场面。1位用电风扇给果汁冷却的孩子,先完成了实验,主动去帮助其他同学。
同样是让学生了解温度和温度计的科学课,在后一种学习方法中,学生结合了已有的经验,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包括提出实验设想,进行实验和比较实验结果,得出怎样能让果汁冷得快一点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如何解决问题,也体验了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实验的结果、相互讨论和帮助等。对比这两个教学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不相同,学习的效果也不同。探究式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探究式学习虽然有许多优点,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但是要实施探究式科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所有的教学目标不仅不可能实现,还可能造成教学质量在原有水平上的后退。克服这个困难的关键,就是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师培训,需要教育决策者、教育管理者、专家和教师,还包括科学家和家长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
福建省科技馆福建福州350005
摘要: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教育应该成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一项重要措施,而科技场馆的科学教育正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最主要阵地。
关键词 院科学教育;科学教育项目;科技场馆;青少年;促进
1 科学教育在国外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科学教育在西方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历史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会造成一些强国的崛起:如蒸汽机和纺织业之于英国;有机化工和内燃机之于德国和电力、铁路和钢铁业之于美国。西方国家由此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在这个基础上,西方国家将科学教育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冲破了被教会控制的经院教育,实行了科学教育,即在中小学中传播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知识和科学素质的教育。
在我国,科学教育进入课堂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1901 年,清政府决定将旧式诵读经书的学校改革为现代化的学校;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要求全国普遍实行。这是科学教育进入学校的开始;民国初期,中国政府在小学课程中设置了科学教育的内容,自然课和常识课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府和国民希望强国的想法;后,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以来,科学教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家先后公布和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重新编制了小学《自然》课的大纲和教材以及完成了《科学(3耀6 年级)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小学科学教育八套教材的审定。这说明我国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着力把科学教育提高到与传统的语数英物化课程并重的高度上来。
2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20 世纪以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20 世纪以后,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后,当代的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国家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把科学教育当作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许多国家将科学和语文、数学一样确立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世界经合组织(OECD)举办的国际学生评测项目(PISA)对15 岁的青少年进行素质评测,以前只评测语文和数学,自本世纪以来增加了对科学素质的评测。2008 年,PISA 把科学素质的评测列为重点,给予很大的重视。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在早期建立的科学概念,掌握的探索技能以及确立的对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对其成年后所具有的科学素质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2.2 科学教育是脑科学、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发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结果都表明:
2.2.1 青少年早期的经历对其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能力、健康、以及脑的组织结构等具有独特而强大的影响。早期青少年脑的可塑性最好,是功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却也是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
2.2.2 脑的发育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既和基因有关,又和外界的刺激有关。在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中,给青少年创造优良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2.2.3 早期发展对青少年气质和社会情绪能力具有重大的影响。这些都是他们一生成功的重要因素,对社会来说也是和谐和稳定的基础。
2.2.4 早期发展对于感知和认知能力,对于身体健康,对于预防不良发展倾向等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总之,青少年的早期发展状况会影响他们后来的学习、工作,以至成年后的发展,从整体上说,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就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实力;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即使某些方面后来可能做些弥补,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3 在科技场馆开展科学教育的意义
根据我国科技部科普统计数据,截至2012 年底,我国建筑面积在500 平方米以上的各类科普场馆1735 个,其中含科技馆364 个,科学技术博物馆632 个,青少年科技馆(站)739 个。青少年是科技馆教育活动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受众,科技场馆是开展校外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硬件设施急剧扩张的同时,科技馆要吸引公众、尤其是让青少年“走进来”,并且“留得住”,就要在软件,尤其是科学教育项目的研发上下功夫。科学教育项目研发也是解决目前科技场馆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持活力的重要途径。
4 科学教育项目在福建省科技馆的开展情况
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始创于2012 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等四家主办单位希望通过展评活动,向社会、中小学校和科技场馆推介这些教育项目,提高人们对科技场馆非正规教育价值的认知。同时,主办单位还希望活动能传播创新的科学教育方法和理念,激励更多的科技场馆研发创新性的科学教育资源。
在2014 年第二届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中,福建省科技馆推荐了两个项目:“神奇的国石———寿山石探秘活动”和“闽江口湿地观鸟活动”。这两个项目都极具当地特色,深受参与青少年的喜爱。
4.1“神奇的国石———寿山石探秘活动”
寿山石是四大国石之首,其色泽瑰丽雅致,品种丰富多样,目前有160 多种,在石间世界可谓倾国倾城。其中“田黄”价比黄金,几乎是历代皇帝刻制“御玺”的专用石料。“神奇的国石———寿山石探秘活动”旨在以福州本地特色自然资源———寿山石为依托,让孩子从欣赏、体验、实验探索、刻制、交流等方面经历对寿山石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究。
项目流程有:
淤赏石:到“寿山国石馆”参观。
于探石:到“寿山石矿洞景区”探索寿山石挖掘的方式和形成的奥秘。
盂捡石:在景区捡石区捡自己心仪的石头,辨别石头质地。榆磨石:在磨石区打磨石头,形成自己的寿山石毛坯。
虞研石:在福建师范大学地质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研究岩石分类和辨别方法,对寿山石的硬度、种类、成分、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和探究,撰写探究报告。
愚刻石:在专家指导下了解篆刻历史,学习篆刻方法,并刻制一枚自己的印章。
舆写石:制作寿山石探索海报,表达自己的体验及收获,传播寿山石文化。余谈石:邀请各界专家和孩子们一起座谈交流。俞挺石:进行网络签名,支持“爱我国石、爱我家乡”活动。本项目的特色有:
4.1.1 深入、系统的探究过程
本活动从考察体验开始、到动手实验研究、到亲手磨石和篆刻,制作海报以及网络签名等,充分考虑到少年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感性认知和体验,到实验及理性分析,最后到情感升华和表达,探究过程系统、深入。相对单一的课堂授课,孩子在其中所收获到的科学知识、方法、态度、精神以及情感体验是极其深入的。4.1.2 与学校科学课程衔接紧密与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认识岩石》、《岩石会改变形状吗》等内容契合,很好地实现了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衔接。
4.1.3 文化和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
本活动把岩石形成、寿山石形成及成分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寿山石文化艺术体验过程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极具文化内涵。4.2“闽江口湿地观鸟活动”
这个科学教育项目方案旨在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生态教育,使参与本项目的中小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做中学(Learningby doing)”的教育理念,在掌握科学方法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实践活动,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有关生态学的知识,同时启迪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认识到保护闽江口湿地生态资源的重要性,并可结合福州当地的区位优势,开展两岸科普交流活动。
这个活动的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2.1 青少年的科学知识、技能的培养目标
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对闽江河口湿地鸟类活动的观测,了解认识闽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初步学习鸟类活动的观测技能。4.2.2 青少年的科学方法、能力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做和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素养,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养成勤于思考、认真探索,努力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4.2.3 青少年的科学态度、兴趣的培养目标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培养遵守社会公德和法规,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等品质。同时也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接近大自然、贴近大自然,增长知识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
自项目开展以来,参与的青少年在专家的指导下,观赏鸟类纪录片、参与观测知识讲座,并实地进行了湿地考察。在考察中中青少年们完成了观测、记录、写生、填写考察报告等多项任务。在活动中青少年们深刻感受到湿地、飞鸟、人类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体会到湿地的脆弱,大大增强了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的意识。这比任何一堂青少年只能正正经经坐在教室里,教师讲授,青少年只能被动接受的生物自然课程的效果都要好得多。而且,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参与兴趣,科技馆还组织他们进行湿地写生比赛,制作湿地水鸟书签,深受青少年们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两种不同方法,但是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加强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也是进行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进行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不是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本文分析了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并论述了这两种教育方式融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融合;途径
目前,在社会的发展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也经历过融合、再到分裂的过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逐渐变成了一种社会需要,实现高等人才的培养,就要加强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和分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需求
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中,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本来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且这两种教育方式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设置和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和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因此,进行这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一)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而且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因此,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就要对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变革。目前,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涉及到环境、资源和社会道德等方面,而且开始广泛的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给社会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当前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离,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些方面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只有在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审视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给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高校的教育中,一方面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现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虽然目前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但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分离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教育要加快转型,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人才的培养。
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一)人文科学是科学教育的价值导向
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科学教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基石,对社会的进程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科学教育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思维形式和活动方式。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科学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引发了很多社会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利用科学知识也难以进行处理和解决。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使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人类自身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人类需要的,但是还需要和社会文明相结合,要实现的最终目的还是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才能真正的体现其价值[2]。如果科学偏离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就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发展,所以,只有加强人文精神的指引,才能更好的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
(二)科学教育可以促进道德情感和理性的统一
科学讲求的是对真理的追求,人文主要追求的是精神品质的养成,这两方面的都有一些相似的价值属性,具有一定的融合性,也就是说,科学和人文是可以进行有效融合的。同时,在科学教育的发展中,既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还是一个有意识的人类活动,因此,科学的、求真的价值观统一于具体科学的发展过程,例如科学反对宗教迷信,体现出了求善的人文价值追求和取向。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使人类社会发生很大的改进,同时,人类社会的精神面貌也会有很大的更新,因此,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当前的教育中,要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并不是将这两种教育方式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效结合。这种结合形式是全方位的,而且是对教育价值观、功能观和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来说,这种融合就是实现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两方面内容相结合,将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进行人文化的指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加强制度创新,并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人才的培养。
(一)树立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教育观念
价值观念是行动的指导,要实现教育中科学和人文的有效结合,就要积极的转变当前教育中的价值观念,转变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论是科学教育或者是人文教育,最终的发展目标都是人,都注重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就要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统一。
(二)创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
在目前的教育中,要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就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实行“2+2”、“3+1”等一些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更新,主要是在一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养。这种教育模式的改变,可以对当前的教育基础进行拓展,让学生接触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价值观念影响,能够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4]。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目前社会的需求。
(三)构建科学和人文融合的课程体系
在当前的教育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现教育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纳入专业的培养方向,就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构建和专业方向相关的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调整过去的教学模式,发展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新课程、新专业,改进教学方法,让科学和人文实现更好的融合。另外,由于目前的教学中,存在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素质的培养问题,因此,要改变人才的培养方式,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加强教师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人文精神的养成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方面,往往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这也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培养进行知识整合的能力[5]。另外,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面以及教学方式,在科学教育中彰显人文精神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在具体的问题分析中,既能够实现科学的思考,又能够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不断进步。
(五)营造科学和人文融合的文化氛围
校园的文化氛围建设,对人才的培养和熏陶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科学和人文理念融合的宣传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在学校的教育环节中,要定期的开展一些人文讲座,学术交流会以及专题报告会等,对一些热门的话题和活动进行讨论,充分的培养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四、结束语
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当前的教育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教育发展观念。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人才的培养。另外,营造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文化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作者:陈放 朱莉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肖林根.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阶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99-102.
[2] 肖燕飞,王丽.试析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78-79.
[3] 王前军.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审视[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3):65-67.
关键词:幼儿;生命科学;生活教育理论
本文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主线研究幼儿生命科学教育,呼吁重视生命科学教育,用科学的方式来唤起幼儿热爱生活。
一、生命科学教育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是指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命科学教育是向幼儿介绍动物、植物、人体的形态和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使幼儿获取感性的有关动物、植物、人体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初步激发幼儿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理解生物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小班为例,人体方面开展的生命科学教育活动有“小鼻子真灵”“亮眼睛”“可爱的小脸”等;动物方面开展的生命科学教育活动有“燕子”“毛毛虫和蝴蝶”“泥土下的蚯蚓”“小鸡和小鸭”“我们的国宝熊猫”等;植物方面开展的生命科学教育活动有“报春的花”“秋天的”“种蚕豆”“竹子和竹制品”“一串红”等。
人体、动物、植物都来自于我们美丽的自然界、我们和谐的生活环境,即我们伸手即触的生活。在生命科学的教育中,幼儿感受生命的律动,了解生命的奥秘,认识生命的生存环境和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此外,在对幼儿进行生命科学教育时,还应包括科学的道德和责任教育,这样才能体现生命的宝贵,让幼儿感受到生命的价值。这方面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知态度。
二、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
幼儿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种植与饲养法、分类法、测量法、信息交流法、科学游戏法、早期科学阅读法等。陶行知从“教学做合一”出发,认为幼儿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要“以做为中心”,以行求知,手脑并用。生命的伟大与珍贵更加需要教师踏踏实实地去教,去学,去感受。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离不开“教学做合一”。那么如何进行生命科学教育呢?
1.兴趣导入,发现问题
最生活的,也是最能引起兴趣的。人体、动物、植物都是幼儿周围的事物,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图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从兴趣导入学习生命,激发学习的欲望。
2.以做为中心,探索问题
科学不能有半点猜想、虚假。在进行生命科学教育中,要以做为中心。做,可以是观察、实验、测量等。比如,开展种植园饲养角,在幼儿照顾小动物和培育植物的过程中,教幼儿学会关心生命,学会创造美好生活,真真实实地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又如,带领幼儿去大自然郊游,去植物园、动物园参观,这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生命,真真切切地了解自然,感受生命的和谐与生生不息。
3.解放头脑、手脚,解决问题
科学地看,科学地说,科学地听,科学地动,发现了科学的奥妙,科学的价值在于创造,将幼儿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解决问题。比如,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植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都可以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去想“怎样从我做起”,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来源于生活的生命感叹,才是真正的生命科学教育,这也是教学做合一的真正目的!
三、生命科学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教育对生活具有反作用,即能改造生活。教育既源于生活,便会对生活产生反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学习生命科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的情感,形成客观求实的科学态度。
一、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相融合方式
1.物质层面的融合。科学和艺术物质层面的关系是指科学方法对艺术的影响。在幼儿教育中,许多教师理解的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主要停留在表象上,需要提倡科学和艺术的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
2.心理层面的融合。在艺术活动中,想象、情感等诸多要素要彼此渗透,情感通过理性的对话能够成为美的艺术,只有当艺术具体化为情理交融的艺术形象的时候才有美的艺术产生。在幼儿教育中,孩子特别富有想象力,有的教师则认为想象需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不应该违背原则,于是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进行纠正,这样就封杀了他们的创造力。遇到这种问题,教师需要有意识的激发、引领与指导孩子理性与情感的参与。
3.科学和艺术本质层面的融合。科学和艺术追求的目标就是人们所说的真、善、美,科学和艺术本质层面的关系富有变化和韵律美的和谐美。周期美是一种自然与生命的节奏,科学和艺术的汇合,实现了深层次的积极互动,科学活动有助于引导幼儿关注、观察与体验各种物体不同形状的意味,帮助幼儿深入体验其中蕴含的节奏、和谐等,提升幼儿勇于怀疑的品质。
二、幼儿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相融合的途径
1.从个体角度逐渐渗透。首先是在艺术的科学启蒙教育,对3—4岁的儿童需要培养他们的理解力,感受力,表现力,引导幼儿认识从表象向真理过度的过程,教育的重点不注重结果,关键在于过程。其次是对6岁阶段的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需要开始注重结果和获得结果的意识培养,将艺术的科学教育和科学的艺术教育达到最佳效果。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可以利用多种工具材料刺激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以强化幼儿的兴趣发展。在儿童文学中渗透科学教育,利用艺术形式使幼儿对教育活动产生好奇,有求知欲望,在这一阶段研究中科学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艺术教育成为辅助教育形式。我们的具体目标是增加知识,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在优化的教育中达到科学教育目的。
2.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
(1)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起源于儿童相互作用的活动,具有主体性和对象性,它是在儿童产生制作动机后在头脑中形成的简单构思,然后把这个构思付诸于制作过程与装饰。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活动加工改变材料,把头脑中的形象外在化、可视化,手工制作活动需要探究所要制作物体的性能,按照其原理进行科学设计,在感知基础上探究原理,整个过程需要不断调整设计,增加“探究规律”与“画草图”两个环节,并高度重视科学教育价值的环节,在活动中遵循合作计划的规则并有效运用各种交流技能,有助于补充和扩大传统学科领域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任何造型在制造前都需要弄清楚物体的结构,需要比例以及各部分的空间关系与空间位置等,分析的同时还要对形态进行分析与综合,根据已有的经验,对形态的分析与综合要侧重于形象思维,那么对科学规律的探求则更偏重于逻辑思维,知觉与理智、感知和推理在这里可以得到完美结合。
(2)交流讨论。交流谈论能增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从开始产生对话及对自己想法的陈述,使幼儿能站在他人角度看待问题,使自己能有效组织、分配任务,实现观点的外在化、客观化的表征转化。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进行反思、评价、交流活动,促使他们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和有效的制作动作能够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要想真正实现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需要鼓励幼儿多样性的表现和结果,教师在教学素材上要摒弃那种仅在于锻炼手指操作的教学内容,要充分挖掘素材中蕴涵的多方面价值,从各种角度使幼儿由原来的机械操作变为生动展示现有能力和已有经验,让他们在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探求规律与创造美的乐趣。
3.利用启发创造教育法。在课程设计上要依照科学教育主题内容设计其活动,注重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建立具有明确教育目的科学与艺术教育体系。利用重组法:让幼儿了解某玩具的构造,拆散后再重新组装成另一形象的玩具;比较模拟启发法: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给幼儿一幅画作原形,让幼儿根据画面的构图、造型的不同把事物或动物比作人,按人的心理变化来创作出作品;发现法:在指导幼儿学习知识时,应该让幼儿自己发现并学习相应知识的教学方法,让幼儿通过观看和思考发现不同物体的外形特征,用途和价值。幼儿在有声有色的科学教育中小组讨论和解决疑问,加深幼儿对物体的了解和记忆。总之,艺术与科学各有各的教育价值与认知体系,艺术教育强调情感表达及审美,科学关注真实,科学教育重在发展儿童探究发现与思维的能力。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根据不同需求创造出特定的实用价值,产生合理性、效能及科学性,艺术活动会直接作用于人的审美意识,为科学教育提供了恰当的契机和适宜的平台。
作者:王磊 单位:黑龙江省建三江胜利农场幼儿园
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教育的整合,在教和学的实践过程中并不是仅仅作为一种形式,或是仅仅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而是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内容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等许多方面发生新的变革,进而为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科教学过程的进一步优化,发挥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本文将围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热点,探讨教育技术在科学课程中的运用,并介绍如何运用网络和数据库建立优秀的科学教育资源和教研平台。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对教育技术作了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这是一个涵盖面很大的学科领域,研究广义上的学习过程,包括教与学的过程;同时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学习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其中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同伴、小组、群体等;非人力资源包括各种教学设施、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等。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5个领域,它们之间不是一种线性的逻辑关系,而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渗透、协同作业。通过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追求教育教学的最优化,实现促进学生学习的总目标。
教育技术的应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学习者的特征、教学内容的差异、教学手段的性能、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长等。对于以动手实践为特点的科学教育,强调围绕特定的科学概念开展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的实践,通过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活动,在提出问题和明确难题、分析和解释数据、建构解释和方案设计等环节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理解。随着电子与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以及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发展,教育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运用不断地扩大和加强。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好奇、好动的性格特点,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形、声、色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以及直接生动的演示,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学习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样既可以满足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及各种工具软件和硬件。在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中,学生面对的是汇集了大量数据、资料、教学软件等构成的学习资源,它对科学课程资源呈现方式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如:超文本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学内容的学科逻辑结构,便于学生自主搜寻、检索、分析、组合与探究,为知。识的获取和保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络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科学信息资源,课程资源更开放、与实际问题及现代科技发展联系更密切;多媒体技术优化了科学知识的呈现方式,能满足学习者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感知活动;信息技术所具有的高度交互性,更便于学生主动学习、交流合作,能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探究学习的开展正需要这种具有网状结构及超文本性和多路径的随机交互性的课程资源来支持。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为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互联网上关于自然、生活以及各学科信息的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十分方便且相对独立地查询和获取知识;基于网络的搜索引擎、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工具(如动画、视频编辑软件等)及虚拟功能等,构筑了数字化探究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辅助工具;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撑平台,特别是基于web的协作学习平台,为探究学习提供了协商学习、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和自评互评的学习反馈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探究问题的工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
目前,科学课堂中常见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包括:演示工具(如多媒体技术、电子白板)、信息获取工具(如手持技术、数码设备)、交流与共享工具[如魔灯(Moodle)平台]、情境创设与知识建构工具(如概念图)、教育主题网站(如基于互动学习类教育主题网站)、社会性软件[如网络日志(博客)]和信息化教学评价工具(如电子档案袋、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等。
演示工具――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数字化为基础,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承载信息的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和非线性等。
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教学媒体信息,通过教学设计,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策略,把教学内容按人类联想方式有机集成起来,输出多媒体信息,使学生获得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同时使学生通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以便于进行学习。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既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整体改革的突破口。
目前,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应用主要是进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是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环境主要有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目前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这种教室既保留传统教室的式样,又将多媒体、网络等设备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使之具有多种功能。其系统构成的基本配置有:①多媒体信号源设备――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展台。②多媒体显示设备――多媒体数字投影仪。③音响系统和多媒体集成控制平台。④用于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的设备――如黑板、一般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
信息获取工具――手持技术
手持技术,又称掌上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国内常见的手持技术主要指由数据
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软件组成,定量采集各种常用的数据,并能与计算机连接的实验技术系统。手持技术的核心部分是传感器,基于不同的传感器,可以进行不同的实验测量。它不但能采集物理数据(包括电流、电压、光强度、气压等)和化学数据(包括温度、溶解氧、电导率、pH等),还能采集生物数据(包括相对湿度、心电图)等。因此,手持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手持技术具有两层含义,即“手持”+“技术”。前者表现为便携与实时两大特点――数据采集器与各类传感器都很小,实验操作可以在手掌上进行,有利于师生随时随地进行探究活动。一旦数据变化过程与实验过程同步进行,再与计算机连接,便能将显示变化过程以各种形式(如图像、表格和指针等)动态演示出来。后者表现为准确与综合两大特点――实验数据可以达到相对误差为0.5%的准确度,完全符合小学阶段对实验数据准确度的要求。
手持技术降低了实验和学习的难度,对于课堂中比较难做探究的实验,借助手持技术可以将其变得较容易实施,一些难以理解的科学原理和实验,可以借助手持技术直观演示将其变得容易认知。如低年级学生对“光强、声强”等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如“什么是光强”、“光强在哪里”等,可以利用手持技术实时反映光强的数据变化曲线,使得小学生对其的感知不仅仅停留在日常经验的感觉印象,而是在定量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认知。
很多科学教学和实验受环境和空间影响比较大,手持技术仪器具有便携性的特点,可以使得科学教学和实验的场所由室内扩展到室外,突破了空间限制。手持技术仪器采集数据的自动型,可以使得科学实验不分昼夜进行,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手持技术设备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交流与共享T具――MoodIe平台
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能够帮助教师高质量地创建和管理网络课程。Moodle平台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思想教学,即教育者和学习者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它实现多样化的评价功能,例如:学生的自评、同学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它能够完整地记录学生的整个学习历程,能够客观、立体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知识建构工具――概念图
概念图是某个主题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图形化表示,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图2)。与传统的纸笔方式的概念图相比,借助于计算机工具绘制概念图具有操作简单、存储方便、易于交流等特点。常用的概念图制作软件很多,如Inspiration、Mind Manager等。
育主题网站――WebQuest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是一个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活动,其中的全部或大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WebQuest不是单机活动或是课程单元的一部分,它必须有活动介绍和课时活动安排的支持。课时活动安排为学习者的学生活动搭建了脚手架,把学生置于一个情境之中,以使他们能成功地完成WebQuest。此外,WebQuest应该完全适应一个更大规模的课程,以自然地深化和扩展学习的方式把当前教学内容建立在先前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
一个WebQuest包括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结论(Conclusion)等6个部分(关键属性)。除此之外还可以有诸如小组活动、学习者角色扮演、跨学科等非关键属性。(关于WebQuest的详细介绍见本期专题文章――《WebQuest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评价工具――电子档案袋(portfoIio)
电子档案袋是由教师和学生搜集的,主要用于存放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的各类学习成果,如文章、美术作品、文学作品、作业、试卷、评语、调查记录、照片等,时间可以是1学年,也可以是1个学期。
电子档案袋最大的优势就是用文件夹的形式来呈现学生的努力过程、展示学生的进步成果,以及记录反思报告。通过建立学生的电子档案袋,也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关注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平台,同时学生和老师、家长都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评价过程,学生还可以自己制订标准,自由选择档案袋的展示内容,时刻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
关键词:科学;艺术;美学;物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4-0000-0
科学求真,艺术求美;科学,在物质世界探秘,艺术,在精神世界寻幽。德文machtsichtbar 似乎清楚地表达它们的共同追求,即“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与艺术来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1]。 科学与艺术相互启迪,从而产生无限的创造力;在达成健康的人格、成就有价值的人生中,科学与艺术具有同等提升作用。
一、科学巨擘与艺术泰斗,都有艺术情怀与科学素养
爱因斯坦是举世公认的科学巨擘。1905年,爱因斯坦以其天才般的睿智,在两条基本假设下,建立“狭义相对论”,颠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爱因斯坦还是一个造诣很深的艺术家,这一点很少人知晓;对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也几乎很少人去关注。作为科学家中的艺术家,爱因斯坦是很有造诣的小提琴家,还能弹一手好钢琴,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最意味深长的是,钢琴演奏者是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小提琴演奏者则是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而量子论和相对论共同构筑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艺术为科学家提供攀登科学顶峰的灵感,给科学家带来巨大的创造力,这是一段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佳话。
达?芬奇则是古今罕有的艺术泰斗,其名画《蒙娜丽莎》所刻画的神秘微笑,几百年来令世人所仰慕,他的作品既展现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又科学地运用透视学、光学与解剖学原理,惟妙惟肖,生动自然,洋溢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芒,其绘画技巧及透视学、解剖学原理等至今还被广泛地借鉴和运用。作为雕塑家、建筑家和科学家,他比哥白尼更早提出“日心说”,他最早提出直升机的设想,他绘制的人体解剖素描出现在后世的医学教材中,他对植物的组织结构与分类的研究成为植物学的先导。是科学的视野与情操,把达?芬奇推升到常人不可企及的艺术巅峰。
在爱因斯坦和达?芬奇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因为它们是无限的、永远也没有止境的外在世界[2]。爱因斯坦说,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正是艺术和科学有机融合,给了他们无限的创造力。两位巨人,分属不同的时代,他们所留下的思想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光耀科学与艺术的天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在两位巨人的身上得到最完美的体现,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源于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
二、科学与艺术,都揭示表观的多样性与内质的统一性
当我第一次看到《老妇少女图》时,看到的是微翘的鼻子、低垂的睫毛、恬静的脸庞,心中不禁连呼:好美啊。再定睛细看时,又是一位老妇人,形容枯槁、神色黯淡。同一副图像,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与震撼,这就是画家的意境,这就是艺术。
其实,这种现象存在于一切艺术之中,或者说,存在于一切诗之中。无论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喜悦,还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愤,同是诗人对春的感受;抑或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浪漫,还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落寞,都是人们对秋的理解。春秋未易也,感受全非也,但都是真实、合理的秋景。世界的丰富多彩,或许就体现于这种表观的多样性与内质的统一性之中吧。
科学中也存在这种多样性和同一性吗?即令严谨如物理学,答案也是肯定的。相对论告诉我们,同一个物理过程,不同的观察者可以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张三看到不同地点一前一后先后发生两个事件,李四看到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只要它们服从洛仑兹变换,这些观察结果就都是正确和合理的。人类对光的认识也是如此,人们对光的研究起源很早,但对其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光究竟是波还是粒子?牛顿的“微粒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从17世纪初开始,至20世纪初以光的波粒二象性告终,历经三百余年。
1864年,麦克斯韦运用其数学天才在对前人和他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综合后,建立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并据此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并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得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从而完成物理学的电、磁、光的一次大综合。1887年,德国科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这也就证实光具有波的特性。赫兹在实验中还发现光电效应,即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释放出电子。后来爱因斯坦用光量子理论完美的解释这一效应,并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既是波,又是粒子,在传播时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这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
这种性质不仅光有,任何物质都有。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据这一假说,电子也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这被后来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老妇少女图》不正是物质的波粒二象性的最好诠释?
杨振宁教授出版一本著作《基本粒子简史》时,将荷兰人艾舍尔所画《骑士图》选作封面。这幅画在反射加上明暗互换操作下保持不变,使物理学家着迷[4],因为它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有正物质就有反物质,有正粒子就有反粒子。顾名思义,反粒子是一般粒子的镜像。每种反粒子和与它相应的粒子有相同的质量,但是电荷相反。正电子、反质子等在20世纪陆续被发现。
科学与艺术,都表现大千世界,表现大千世界之现象,如寒暑、晴晦、风雨、光声等。科学用艺术的手法,艺术用科学的眼界,都揭示大千世界表观的多样性与内质的统一性,揭示大千世界诸种现象背后的规律与意义。
三、科学与艺术,都创造美、表现美,都用美改善人
科学与艺术既不同而又互相关联,它们在审美方面交会。科学与艺术都仰慕与神往美,都钩起人们对留住美、再现美、创造美的欲望[5]。
科学家与艺术家感受美的角度、留住美的方式或许不同,但享受美与再现美的意愿是相通的。或许艺术家欣喜的是色彩斑斓,用巧妙的线条与色彩组合,构造成美丽的画卷,从而再现美并让美万古流传,让同代人与后来者从美中获得愉悦。而科学家则基于对美的渴望,探索物理手段,如发明分光器件或照相机等,实现美的重现与美的再创造。今天,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极大丰富。置身于演唱会的现场,看那美仑美奂的灯光伴随着婀娜多姿的舞蹈,看客们真分不清哪些是艺术家的创造哪些是科学家的构想。
实际上,在当今世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科学与艺术的分界渐趋模糊,科学探索插上艺术的翅膀,艺术创造增加科学的视域,不仅会使科学探索与艺术创造带来更多的成果与更大的成就,而且会让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平添更大的乐趣,从而让我们拥有更加健康快乐的人生。
科学与艺术都创造美,表现美,因为科学与艺术都具有追求美的动因,作为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综合体,都具有创造美与再现美的欲望和行动力[6]。因为都创造美、表现美,科学与艺术都用美改善生活的基调与品质,都用美增强人的心智,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道德与精神,使人得到全面的改善。
教育的应然目标与功能,是“改善人”[7]4,是促进“人的心智力的发展”[7]5、是促进“人的理解力与判断力的发展”[7]6与“人的理性力量、道德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最充分发展”[7]5。促进理解力与判断力的发展,是科学教育的应然目标与功能;促进道德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发展,是艺术教育的应然目标与功能。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促进,同等重要,不止是对于科学与艺术两大领域,而是对于全部领域。
参考文献
[1]施大宁.物理与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
[2]李柳青.文科物理: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J].物理与工程,2012(2):42.
[3]赵凯华.定量与半定量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4]热,A.可怕的对称[M].荀坤、劳玉军,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1.
[5]杨建邺.物理学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8.
[关键词]学校科学教育 社会化科学教育 科普 科学传播
2006年,国务院在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中提出将“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作为实现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的关键。毫无疑问,科学教育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主要方式。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涌现,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教育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和其他非教育机构也开始承担起责任和义务[1]。近年来除了学校的科学教育之外,社会各机构都在广泛关注并参与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社会各机构的参与,为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机构已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科普活动,而是更多地进行有计划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科普教育活动,甚至出现了很多以课程为载体的科学教育活动。这种社会机构开展的课程化的科学教育活动值得我们给予格外重视。
一、社会化科学教育的涵义
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显然“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是狭义教育的重要特征。学校教育就是最为常见的狭义教育。在学校之外开展的科学普及活动中也能看到许多具有狭义教育特征的活动,我们将这类活动称为“社会化科学教育”。社会化科学教育是与传统学校科学教育不同的新科学教育途径。这种新科学教育途径是赋予社会的非教育组织机构教育职能的过程,它使社会机构不再仅仅是科学教育的受益者,而且还是科学教育的实施者,从而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重角色的统一。
社会化科学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我们的描述是:以非学校和家庭的社会组织机构或者个人为主体发起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旨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活动。从这一内涵中可以看出,社会化科学教育是一种狭义教育,但它与一般的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不同,社会化科学教育的教育主体不是学校,也不是家庭(属于家庭教育),而是“其他社会机构或个人”;从这一内涵中还可以看出,社会化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这一价值指向具有非近期功利和人类长远利益的性质。
二、社会化科学教育辨析
社会化科学教育是相对于学校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途径,但并不意味社会化科学教育与学校科学教育是两个相对立的教育途径,也不意味社会化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没有任何联系。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经由不同途径共同服务于实现科学教育的总目标。社会化科学教育和学校科学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例如,两者所实施的教育活动均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教育对象都是青少年,从根本教育价值诉求看,两者的教育目的都在于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等。社会化科学教育与学校科学教育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本文主要从教育主体差异和非制度化教育取向两个方面予以分析。
(一)两种科学教育的主体差异
社会化科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科学教育的发起主体,学校科学教育的发起者是学校,社会化科学教育的发起者是社会各机构或者个人。
教育主体的不同是两条科学教育途径的根本差异,不同教育主体在社会系统中处在不同的位置,他们自然且必然地对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这种不同会导致学校和社会组织机构在科学教育的具体目标追求、内容组织、教育方式等多方面产生不同的教育取向。只要两条途径在根本价值诉求上保持一致性,那么主体差异及其导致的教育取向差异不仅不会影响科学教育总体目标的达成,通过两者的相互补充,甚至可以产生单一途径教育根本不能实现的教育功能。
(二)非制度化科学教育取向
自19世纪以来,学校教育逐渐成为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的特点可以用封闭、连续、选择与竞争等词来形容。所谓封闭与连续是指制度化教育是一个从低到高的系统,这种系统能保证一部分人能完成到达高处的连续,而另外一部分人却中途退场。所谓选择与竞争是指教育的资源与机会有限,必须得通过一定的选择和竞争才能决定谁可以继续享受权利,从而完成从低到高的连续教育。可见,制度化教育衍生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并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而社会化科学教育是以非制度化教育为其基本途径,它具是普及的、广泛的和开放的科学教育。它不仅可以保证一部分通过竞争达到教育的巅峰,获得成功的机会;它也能够为每个人提供适合他本人的学习、训练和培养方式。它是每个人都应当享受到的权利,从而使其一生都能得到成长和发展。因此,社会化科学教育能打破当前制度化教育的樊篱,建立一种非制度化教育系统,促进教育的公平性。[3]
(三)社会化科学教育与科普和科学传播
社会化科学教育与通常的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又有什么差别呢?事实上,科普及科学传播活动和社会化科学教育都是以社会机构或者个人发起的广义教育活动。不过科普专指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知识方法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过程,科普的宗旨是使科学成为公众所理解的过程[4]。科学传播是晚近得到重视的概念,大意是科技的扩散与共享,它涉及科学、媒体和受众,是围绕科学话题的对话(吴国盛,2000)。与教育强调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不同,科普以及科学传播的目的性、计划性相对较弱。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现代教育常通过系统而完整的课程实施,而一般科普以及科学传播不常具有课程特点。
因此,社会化科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课程化,它是社会机构或个人通过课程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的科学教育。我们甚至可以将社会化科学教育看成是为青少年开展的课程化科普活动。采用课程的形式开展科普活动,无疑能提高科普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三、社会化科学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主体多样化特点
社会化科学教育的教育主体是多样化的。如政府、社会团体、科技场馆,社会公共活动场所,科研院校,生产企业等等。因实施科学教育主体的不同,就会使其教育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例如,博物馆一般陈列的是历史文物,利用历史所留下的人类文化遗产组织科学教育,可以让青少年感受人类发展历程,从而培养青少年的历史文化情怀。科技馆所展示的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他们所实施的科学教育旨在让青少年体验现代科技原理和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培养他们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态度和精神。生产企业发起的科学教育,可以让青少年亲身体验科学方法、体验过程,从而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达到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教育目的。主体多样化带来的科学教育取向的多样化是学校科学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灵活的特点
社会化科学教育具有教学内容灵活的特点。教育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灵活与开放性。学校科学教育具有制度化教育的特点,故而其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展开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等内容是学校科学教育中教学内容的重点。而社会化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其教学内容根据青少年的发展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做出调整。即社会化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脉搏与青少年生活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发展相一致。学校教育中有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带有“强制”色彩。而社会化科学教育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更多地体现夸学科交叉性。在教学内容上比学校科学教育更容易做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5]。
(三)有真实科技背景的特点
社会化科学教育的主体常是处在科学研究第一线的社会组织机构或个人,所以是以真实科技为背景的教育,这一点也是学校科学教育所不容易达到的。原因在于学校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围绕既定教材而展开教学的,即学校教学是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出发的,教材通常反映科学的基础内容,与真实科技背景相脱离。社会化科学教育则可以改变这种现状,社会化科学教育可以将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景之中,使学生对各种现象进行实验探索。使青少年了解科技发展前沿,感受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各种便利,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同时还可以让青少年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方法,让他们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感悟、内化、交流的过程。从而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非基础性特点
学校科学教育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展开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等内容为其教学内容的重点。即学校科学教育主要围绕“双基”对青少年进行集中的培养和训练,以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虽然近年来学校课程改革努力突破以学科为中心,但若以诚实的态度观察,这一突破的难度不小,社会对此也存在质疑。
相比学校科学教育,社会化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非基础性的特点。,因此开展社会化科学教育通常要跟学校科学教育呼应,衔接。一方面充分关注学校科学教育为学生打下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非基础”教育巩固学校教育的学习成果,同时扩大学生的视野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
四、发展社会化科学教育十分必要
学校科学教育在传承人类文明,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但是不能片面地认为学校科学教育可以代替社会化科学教育的作用与影响。一直以来,人们将教育等同于学校科学教育,这使得社会化科学教育边缘化,同时导致学校科学教育负担过重,而社会化科学教育停滞不前的局面。毋庸置疑,学校科学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系统地传授知识,培育人才的重大责任,但它只是教育系统中一个环节[6]。
由于学校科学教育的强制性、统一性和唯理性,青少年在接受学校科学教育时没有选择权;也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学习需求;同时过分注重文字、语言等符号概念及逻辑,学校科学教育并不适合所有的青少年。因此,学校科学教育并不能独自承担对青少年的全部教育任务,必须发展社会化科学教育以满足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需要[7]。
社会化科学教育具有教育主体多样化、教学内容灵活性、以真实科技为背景和非基础性的四大优势和特点。这些是社会化科学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学校科学教育所不具备的。它可以弥补学校科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所以具有学校科学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教育作用。社会化科学教育和学校科学教育是互为补充的两种教育途径,将两种教育途径结合共同承担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责任,不可偏废其一,就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我们注意到,当前无论是社会化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处在起步阶段,许多领域还没有得到探索,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但是,社会化科学教育的事业开始得到重视,因此,对社会化科学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大力发展社会化科学教育,使其能更好地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服务,保证我国青少年一代在科技领域上处在世界领先位置,是一件十分必要,十分迫切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韩仁生 李传银. 教育心理学[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23
[2] [4]《教育大辞典》 725
[3] [6] 缪建东. 教育社会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1―65,67―68
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很重要的使命,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展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应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幼儿时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时期,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新鲜感,也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科学教育,争取让学生对科学教育有更深的了解和感悟,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那么,到底该怎样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呢?笔者想要谈论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老师的科学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老师的科学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如果老师的科学素质比较高,了解的科学知识多,也有正确的科学态度,那么老师在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最简单的语言和行为来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老师的科学素质决定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程度,因此,老师们想要更好地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就需要老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老师要多看书,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不断提高自己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老师只有先丰富了自己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老师还要对科学有一个重视的态度,老师要尊重科学,积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培养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当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比如说,老师在开展《独特的指纹》的科学教育活动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指纹,引导学生发现指纹的外形和类型,之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指纹和身边同学的指纹,通过观察让学生有机会去探究每个人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感到繁琐,这时候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让他们坚持探究。
二、将幼儿科学教育渗透进各个课程教学当中
幼儿科学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是有关联性的,老师们应该在幼儿教育的各个课程中都渗透进幼儿科学教育,将幼儿科学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之后,老师可以传达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老师们在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都要尽可能地渗透进幼儿科学教育,比如说,老师在给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会给学生提到杨利伟,老师会让学生认识杨利伟这个航天英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下杨利伟在神舟五号船舱里面拍摄的照片,让学生感受从太空上看地球的感觉,之后老师开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进幼儿科学教育,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其他兄弟姐妹,这样老师进行《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九大行星的位置和安全。老师在其他学科教学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进行幼儿科学教育,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老师将其他学科教学和幼儿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的科学知识基础,也能够让学生对事情有更深的理解,也让学生拥有自己的想法。
三、重视家长的作用
很多老师们在进行幼儿科学教育的时候都忽视了家长的作用,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家长是陪伴幼儿最久的人,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要重视家长的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的科学知识面不断扩大。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校教育是一种比较正式的教学,而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式的教学,它具有随机性,如果家长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将幼儿科学教育贯穿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这样的教育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家庭教育也能够给学生留下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比如说,老师在教学《动物的过冬方式》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的家长进行商量,让家长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教学,老师可以建议家长在家里陪孩子看《动物世界》,根据动物世界中出现的动物来给学生补充关于这个动物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记录下每种动物的过冬方式,家长可以帮助做一些卡片,卡片上有这个动物的样子和它的过冬方式,老师组织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卡片带到教室和其他同学以及同学的家长进行分享,从而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幼儿科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老师们需要重视幼儿科学教育,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科学素质,也将幼儿科学教育和其他的课程进行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老师们还要邀请家长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
作者:谢贤娇 单位:江西赣州市崇义县城关幼儿园
重视定性研究是我国教育研究的传统,可是教育科学如果只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很难实现对教育规律的科学认识。因为定性认识,只是判定研究对象实体是否存在、结构如何、各要素之间具有何种联结等。它往往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具有某些相对性与局限性。首先,它缺乏定量化的严格的观察、测量、统计、计算和表述,不能对特定事件给出严格的描述、说明、解释和阐述。所以,它仅仅是给出某种研究的大致方向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其次,它不具有严格的操作规则或实践规则的约束,因此,研究结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主题、对象、时间、空间和条件等各个因素之间均具有很大的跳跃性,从而强化了研究者的背景知识对分析结果的“污染”,具有不精确性。再次,定性分析是以经验描述为基础、以归纳逻辑为核心的方法论系统,它的推理缺乏严格的公理化系统的逻辑约束,因此,在它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可能不存在逻辑的必然性,即其结论往往具有或然性。
由于定性认识具有上述局限性和相对性,故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应该对事物进行定量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清晰、准确、普遍的认识。定量分析的目的在于测定对象目标的数值,求出其与各相关要素间的精确的经验公式。它是一种具有确定逻辑结构的认识,这些逻辑结构的不断展开就是定量研究方法的实现。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此,事物的认识既需要定性认识,又需要定量认识。对于任何科学研究领域来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可以说是两种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们也是两种互相补充的分析方法。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在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项目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自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重复性的定性分析有余,定量分析则明显不足,当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相比时,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笔者认为,由于我们过分地依赖定性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处于一种理论薄弱或缺乏科学理论的状态。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一种理论应该包括一系列基本的前提假设,在此前提假设下,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得到可以用事实或实验来证明或证伪的结论。在理论研究中,“要杜绝无谓的推测,就需要我们最终把理论考察拿出来与真实现象进行比较。”这种验证或许依赖于直接事实,或许依赖于该理论所附带的逻辑结果。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作为一种天体理论,其正确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证据在于,人们曾经根据它成功地预测了太阳系中未知行星的存在,并正确地预测出它们的运行轨道。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现实提供一种合理和更强有力的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有关事实和现象,并在需要的时候预测事物和过程的发展变化,以提高我们的判断和决策的质量。然而,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很少有什么理论是能够被事实证明或证伪的,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教育理论,只是一些不精确的分类法、众说纷纭的界定、对事实的罗列和对原因与影响的分析和猜测。教育科学刊物上的理论文章,基本上是对个案和某个问题的“就事论事”的分析描述为主,经验和感性判断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实,我们在教育理论刊物上读到的一些文章,它们的可取之处并不在于其思想与研究方法上,而在于其文字风格上的成熟。这种状况不仅仅局限在教育科学,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表述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有些刻薄,但是所陈述的事实和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需要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个是对基本事实和基本数据的准确了解,即事实与数据的前提;另一个是根据分析的目的采用和选择的分析方法与分析手段,即逻辑与技术手段的前提。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经验事实与材料比较丰富,而逻辑分析与技术手段相对不足。特别是,有许多教育现象的比较研究,只是材料与事实的堆砌和对可能的原因与影响因素的主观罗列。它们与其被称作是对教育问题的比较研究,不如说是对基本文献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结果。
二
1971年2月,哈佛大学的卡尔?多伊奇和两个同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列举了从1900年到1965年的62项“社会科学方面的进展”。在他们的研究中,引人注意的是:早期的成就全部都是理论性的和定性的。而后来的成就,或者甚至早期发现的后来发展,都主要是数学和统计方法的革新,或者是由定量分析推导出来的理论。可见,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突破性成就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定量研究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接合。数量化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趋势,特别是统计学和模型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加速了这种趋势。对于这种趋势,教育研究领域也不能例外。采用数量化的手段,能够加深我们对许多教育问题的理解,使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并能够更准确地揭示和描述许多教育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从其社会作用看,定量研究有助于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决策质量。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掌握程度不同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展数量化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是使教育研究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常常可以消除一些无谓的争论,或者使人们对问题的讨论具有共同的基础。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量化分析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它得到更准确和更有效的定性结论,以深化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优化教育决策。教育科学研究的定量化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方法论思想。它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是因为:
(1)教育科学数量化分析是教育科学成其为科学的重要标志。数学是研究数量与形式的工具,而成熟的科学都致力于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的或形式的关系。只有在一门科学能对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做出数学的(定量的或形式化的)描述之后,它才能算是一门精密的科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并不能否定它的研究对象的某些内在规律也必然通过量的关系存在,考虑到人的思维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教育现象的高度复杂性,教育科学可能更需要定量分析方法。至于采用哪一种数学形式则是具体的技术问题,它由具体教育现象本身的性质和研究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
定量关系或形式关系的分析,司以使教育科学改变以往对教育的表层现象进行描述,而很少揭示教育现象的内在深层结构的习惯。教育科学家们力图像自然科学家那样采用经验的研究程序,通过对可观察的教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解释,建立可以接受实际检验的理论,这就往往意味着将各种解释事物因果关系的命题做出定量的或形式的表示,然后在数学系统的框架下对它们进行检验。
(2)教育科学数量化分析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科学科学性的迫切需要。这种需要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成长,社会的全面发展,教育组织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加强的,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深刻和微妙,教育组织越复杂,我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判断和决策就越依赖于对基本情况的准确了解和对未来变化的可靠性更高的预测,这也需要教育科学理论更加实用化和精密化。这种客观需要的存在迫使教育科学工作者尽量采用更好的定量研究方法来帮助提高教育理论的准确程度和实用程度。
(3)教育科学数量化分析是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学科都在融合,向综合化迈进。由于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表现出卓有成效的作用,于是,它的成功唤起并鼓舞了自然科学家在自然科学之外的其他领域做出各种尝试,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由于各种原因,自然科学家与数学家也经常涉足于教育科学领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科学工作者越来越关心一些重要的教育问题,如教育投资、教育成本、教育预测、教育规划、教育决策、教育发展战略等等。他们出于各种目的,以各种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教育科学工作者与他们分享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和研究方法,如控制论、系统论等等,这些思想方法的介入,使教育科学的许多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近几十年来,科学研究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的新理论一旦形成,包括其创始人在内的科学家们竞相把新理论推广应用到社会科学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中,所谓交叉研究已经蔚然成风。特别是,在这一潮流中最突出的是被称为“非线性科学”中出现的一些新理论,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浑沌科学和分形理论等等。很多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认为,把这些理论推广到社会现象的研究中,是对它们的普适性和深刻程度的证明。由于当代自然科学(包括系统科学等)在相当程度上是数学化的,它们不但对“数”,而且对于关系、结构、次序、演化的研究也发展了很好的定量研究手段,所以,当许多新理论把教育现象作为它们的应用对象时,自然科学也就把定量研究的一些新手段带入了教育科学研究之中。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定量研究的强调,并不是说定量研究能够代替定性分析,而且基本上不会有人持这样的观点。定性认识与定量认识在基础、形式、结构和功能方面是存在差别的。从本质上说,它们是以方法论的形式展开了两种不同的研究纲领和两种不同的认识论框架。从技术上讲,则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采取了不同的解题方式。即使在自然科学中,对力、电场和磁场的某些性质的认识和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也都是定性问题,只不过对这些性质的结论要经受严格的实验检验,在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中,定性研究也是很重要的。要有效地运用数学方法从事科学研究就必须对研究对象在质上的特点有一定的理解。没有高水平的定性理论,定量研究只不过是盲目的数字游戏,即是在自然科学中,定量分析的方法也只有在与良好的定性分析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事实上,有效的理论大多是能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合理地结合起来的理论,而要使定量分析研究与定性分析研究很好地结合,根本的出路是让研究人员对两种方法都有一定了解。
三
在科学发展历程中,教育科学在数量化研究的发展方面远远落在自然科学后面。甚至落在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其它社会科学后面。这种现象主要是有以下原因造成的:(1)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得数量化研究所面临的困难较大。(2)担心某些人为数字而数字、片面追求高深数学技术的倾向会使一般人难以判断各个计算步骤的有效性,他们认为即使是简单地用数学关系来表示各种教育现象,也可能使人忘记被数字掩盖起来的实质发现内容。
与自然科学中的量化相比,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量化确实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I)对软指标量化的可行性。例如一所中学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动机、农村小学教师的苦恼、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等等。很多教育科学的研究人员因此而否定量化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否定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的可能性,这种观点无疑是片面的。应该说,要使这些因素量化的准确程度达到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量化所达到的水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具体应用来说足够有效的量化是可能的。例如,我们知道,“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个很难把握和衡量的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仍然通过考试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衡量,而且,量化的结果也被社会较为普遍地接受,并被作为很多决策的重要依据。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体操比赛时的动作评分,音乐、美术学院对学生作品的分值和等级评价等等。
(2)数据的不可重复性。由于教育现象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使得我们对于获得的很多数据,不能够再回过头去作严格的检验,也不能够通过可控实验,来发现数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在物理学中,当我们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常常可以通过测量多次,取测量数据的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少和控制测量误差。在教育科学的测量中,许多类似的成熟方法难以借用。教育现象的这一性质要求我们在使用有关数据时,需要加倍小心。
(3)定义的不确切性。自然科学中量化的主要是一些有确切规定性,并具有客观基准的量,如长度、温度、时间、速度等等。而教育科学中的许多量,在界定上是含糊的。有些量即使在界定上是清晰的,在具体统计时也难以掌握。严格地讲,在教育科学中,要杜绝在分类与测度真实现象时产生不确切的定义是不可能的。这不仅是我们的实物测度技术不够精确,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因为我们对所使用的测度方法给不出确切的描述的缘故。对此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假设我们要测量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质量,我们立刻碰到的困难是“大学生的质量”这个概念不是准确的概念,不同大学相同专业的毕业生质量并不相同,同一大学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质量也不相同,这样对它们的数量尺度的内容就会产生争议。我们最终即使给出了一个量化值,这一量化值在精确程度上也成问题,因此,在具体使用各种量值的时候,我们应该了解这些值是如何测定的。
(4)其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性。对于自然科学中的大多数问题,在统计口径上基本是一致的,在统计标准上的争议也少得多。对于教育研究中的很多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部以及各个地区,往往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统计数据,具体选用哪一个数据,由采用这些数据的人来选择。
一、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教育科学研究要符合教育的要求。这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实施这一原则要求是:
(一)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内容要符合教育的目的的要求。科研当中不能提出与国家教育要求相矛盾的要求、作业或其它问题。
(二)教育研究的方式方法、实施过程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选择研究方法和程
序时不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要符合道德要求,要考虑所用的方法对学生的身心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教育科研要把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把教育性原则贯彻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二、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当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以客观实际为准绳,根据客观
事实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排除一切主观偏见。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一)坚持客观的态度。研究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要客观。
(二)一切以客观真实的事实为依据。资料必须真实可靠,严格的查证核实。
(三)全面的收集资料。教育现象和问题具有复杂性,因此,要全面、细致地收集资料,防止以偏盖全。
(四)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要客观、科学。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去研究客观现实。就是说从课题的选择到材料的分析,从方法手段到研究的组织都必须客观科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
同时研究的结论必须经过证实或实践检验,保证其客观性、科学性。
三、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指导科研活动。科学研究必须注重事物之间的联
关键词:乡土资源;科学教育;探索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我园地处江南水乡,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物产富饶,周围孕育着丰富的乡土资源。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如何把乡土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是我们急需探索的问题。因此,我园开展了一系列挖掘乡土资源,拓展科学教育的研究,旨在激发幼儿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能力。
一、挖掘乡土资源,激发科学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现在的农村幼儿多数为独生子女,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细心呵护之下,对农村田野里一年四季不同的变化是混淆不清的,而错失了其中隐含着的丰富的科学知识,因此我们利用这些自然物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动手、动脑,引发幼儿认识和探究的兴趣。
阳春三月,我们带孩子们去田间踏青,一个小男孩大声地叫起来:“老师,快来看,农民伯伯种了好大一片的韭菜呀!”旁边孩子附和道:“这么多的韭菜,怎么吃得完呢?我最不喜欢吃韭菜了,辣辣的……”看着他们闪亮的眼睛,我问道:“你们谁知道,还有什么和它长得差不多?”“奶奶说麦子和韭菜是差不多的。”“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响亮的童声在田间回荡。于是我们参观完麦田紧接着又参观了韭菜园,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仔细地观察和比较,得出了:韭菜叶子要比麦苗长,麦苗比韭菜薄且短;从茎看,韭菜的茎要比麦苗的长;从根部看,麦苗要比韭菜容易拔出土壤,麦苗根部没有韭菜深,但根须多、较细;韭菜能炒着吃,微辣,麦苗不能吃,但成熟后可磨成面粉做馒头吃。从而使幼儿认识了麦苗和韭菜,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了他们探索的兴趣。
二、挖掘乡土资源,丰富科学内容
我们农村幼儿园周围随处可见的泥土、树叶、石头、小鱼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宝贝,成为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好素材。孩子们会用小树枝、小木棍搭桥,会陪着母鸡孵蛋,会跟着蚂蚁搬家,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并加以利用,幼儿就能进一步感知身边这些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丰富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譬如,有一天早晨,刘卓威带来了两条小蝌蚪,小朋友都围在小蝌蚪旁议论纷纷:“小蝌蚪从哪里来?”“小蝌蚪为什么像小鱼一样,黑黑的大脑袋后拖一条长尾巴呢?”“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青蛙是怎么生出小蝌蚪的?”孩子们很想弄个明白。于是我们就生成了“有趣的小蝌蚪”活动主题,孩子们围绕活动设计了调查表,进行持续观察并记录,并找来许多青蛙的资料,召开了“呱呱会”。在观察、思考、讨论小蝌蚪的过程中,孩子们加深了对青蛙的认识,增进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满足了幼儿探究的热情,也丰富了我们的科学活动内容。
三、挖掘乡土资源,完善科学课程
我们根据我镇的实际资源,结合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有特色的、幼儿常见的、感兴趣的乡土资源作为科学课程补充内容,渗透于主题教育活动中,这些内容也成了我园园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班乡土资源课程有:好吃的螺蛳、有趣的鱼泡泡、摘西瓜、蒲公英飞起来了、奇怪的石头等;中班乡土资源课程有:有趣的小蝌蚪、螃蟹为什么会爬、玩泥巴、端午节包粽子、葡萄真甜、好吃的藕等;大班乡土资源课程有:有趣的河蚌、鱼儿为什么会在水里游、螺蛳的成长、有用的珍珠、电动车的生产、水上的船等。
如,大班活动《有用的珍珠》,这是一个来源于幼儿生活经验的科学活动。一天,班中有一位幼儿不小心腿摔伤了,这时忽然有一位幼儿说:“伤口上涂上珍珠粉,伤口就会好的,我上次受伤时,妈妈就给我涂过。”这时候其他的幼儿都纷纷讨论起来:“珍珠粉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珍珠粉涂在伤口上,伤口就容易好?”“珍珠粉能吃吗?吃了珍珠粉有什么用?”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珍珠的活动,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参观了珍珠养殖场、珍珠工艺品厂,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了解了珍珠的作用和在我镇的发展历史,知道了这些珍珠不仅可以做成装饰品,可以做成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还可以治病。此外,也使幼儿知道了珍珠是我镇的“名片”,激发了幼儿的家乡自豪感,同时也充实了我园的园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