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三化学年度总结

高三化学年度总结

时间:2022-02-20 13:39:11

高三化学年度总结

第1篇

一、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和观察事物,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积极构筑抵御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化、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一切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二、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本年度, 我重视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一是自觉加强学习。我通过报纸、书本、电视等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深刻领会“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增强自己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觉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为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二是参加了市里面组织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首先做到不请假不缺席,认真记笔记写心得体会,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理论精神。在学习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实践科学发展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认真学习工作业务知识,重点学习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专业和电脑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抓住重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相长。电脑知识方面主要是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三是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特点,利用闲余时间,选择性地开展学习,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育法》、《刑法》、《民法》,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努力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一》、强化德育管理,净化育人环境

1.以人为本,探索富有时代特征的中专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核心。首先加强德育了工作的领导,首先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其次学校制定了德育工作计划,三是学校在秋季开展了以“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为主题思想教育活动,通过各班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使德育工作得以落到实处,使校风、学风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2.加强班主任管理,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首先完善了《班主任工作细则》,使《细则》更具有操作性。其次,结合我校班级工作特点,开好班主任每周二的工作例会。例会除了布置工作任务,同时还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以会代训来提高班主任的水平。三是抓好班主任考评工作。根据《班主任工作细则》和其他考核制度,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班主任实行量化考核,结果与津贴和奖金挂钩。

3.强化学生管理,抓好学生工作。开学初,学校开展了“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主题活动,制定了文明学生的标准和文明学生誓词。学校召开了“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的誓师大会,400多名学生为争做文明学生进行了集体宣誓。各个班各位同学都根据文明学生标准,对照检查,共同进步。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并利用校广播站、橱窗、专栏、黑板报等宣传媒体,让学生介绍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报道好人好事,刊登文学稿件和个人作品,从而加大了宣传表彰和奖励力度,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展示自我,使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感到自己的进步,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构筑“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育人环境。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学生学籍管理。学生毕业实行双合格(文化理论实践实习成绩合格,思想品德合格)要求。

《二》、优化管理模式,狠抓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把教学工作管好了,可以保证学校形成正常教学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我们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我们修订和完善了一些管理制度,本期《教学常规管理条例》,《教职工考勤制度》,《教学工作计划》等规章制度。加强了教学的制度保证 2012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度工会工作总结 幼儿园小班2012年度工作总结 2012年度采矿技术工作总结 管理所2012年度工作总结 2012年度县森林公安分局工作总结 县林业局2012年度护林防火工作总结 2012年度酒管工作总结

【返回 年度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2、抓过程管理。首先抓了教学计划的制定,做到科室有计划,人人有进度。其次对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定期进行检查。 第三是优化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第四抓好终端管理。考试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同时对学校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形成有很好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认真抓了期末考试,做到考试逗硬,改卷认真,评分公正。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

《三》、狠抓综合治理和卫生工作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创建文明校园活动,我们狠抓综合治理和清洁卫生工作。在安全防范上,学校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了门卫的管理,加强了住校生、走读生进出校园管理,学校通过生活老师,班主任以及团委、学生会成员和学生管理干事等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有效地扼制了不良分子对学校的干扰,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把“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工作落到了实处。在卫生工作方面,我们着重抓好教室、寝室及周边环境的卫生,定时对教室及寝室进行检查。由于学校各部门对卫生工作的重视,校园环境整洁,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良好。

四、廉洁奉公,率先垂范

一年多来,我认真落实党的廉政建设方针政策,坚持廉洁奉公,率先垂范,没有任何腐败行为,更没有违法行为。

第2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14-02

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如何把握市场的动态变化,寻找规划河南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路径,发挥区位优势并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实现河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很多。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在威廉·配第的关于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研究成果之上完成,书中在阐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揭示了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演变规律。即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钱纳里和赛尔昆在《发展的形式,1950—1970》中,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动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投资和技术进步主要集中于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而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于农业部门。汪茂泰和钱龙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中对完全消耗系数、投入—产出系数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现阶段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明显;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具有不相适应性。

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演变趋势与这些研究相符吗?河南省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在中原崛起战略的带动下迅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以1978—2011年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建立模型来探索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的方向。

一、河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和优化。这可以从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看出。

图1 1978—2011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河南省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相比而言,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39.8%下降到2011年的17.6%,第二产业由1978年的42.6%上升到2011年的57.3%,第三产业由1978年的17.6上升到2011年的29.7%,非农产值比重在不断上升,这符合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度化方向发展的特点。

1978—2011年中,较为重要的年份是1986年和1992年。在1986年以前,河南省产业结构为“一、二、三”格局,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比重最小。1986—1991年间,河南省产业结构变为“二、一、三”格局,即第二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从1992年开始至今,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格局。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39.8%下降到2011年的13%,全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10%,可见,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一直高于全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河南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42.6%上升到2004年的48.9%,从2005年的52.1%上升到2011年的57.3%,而全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47.9%下降到2004年的46.2%,从2005年的47.4%下降到2011年的46.6%,2005年以前河南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一直低于全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2005年以后河南第二产业迅速发展,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严重偏低,从1978年的17.6%上升到2011年的29.7%,而全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11年的43.4%,河南省第三产业一直缺乏竞争力。总的来说,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增长方式,这已经成为河南省在中原崛起中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Romer认为,短期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带来的,但是长期经济增长只依赖于技术进步。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必须是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中发挥作用的。在资本、劳动和技术既定的情况下,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增长。根据三次产业的划分,假定河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函数为:Y=F(x1,x2,x3,ε),Y表示总产出,xi(i=1,2,3)表示第i产业的产出量,ε表示除了三次产业以外的其他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则模型logY=β0+β1logx1+β2logx2+β3logx3+ε可直接求出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了检验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1978—2011年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为样本,运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如下估计结果:

log(Y)=0.721log(x1)+0.424log(x2+x3)

(19.63) (13.51)

R2=0.9986,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结果来看,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第一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721,即第一产业每增长1%,GDP将会上升0.72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424,第二三产业每增长1%,GDP将会上升0.424%。

x3=159.84+0.512x2

(3.593) (57.48)

R2=0.99,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结果来看,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引致推动作用,模型系数为0.512。

用同样的方法对中国1978—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为样本,运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如下估计结果:

log(Y)=0.4531log(x1)+0.631log(x2+x3)

(20.826) (33.692)

R2=0.999,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结果来看,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第一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453,即第一产业每增长1%,GDP将会上升0.45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631,第二三产业每增长1%,GDP将会上升0.631%。

x3=2575.242+0.924x2

(-4.32) (115.83)

R2=0.9976,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结果来看,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引致推动作用,模型系数为0.924。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全国的水平,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引致推动作用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的来说,第二三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并且与第一二产业相比,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需要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三、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时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组合也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产业动态优势也时刻在发生变化。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式,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社会经济状况,依据河南省各个区域的区位条件和区域优势,要创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逐步增强对发展中地区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河南省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交通、通讯、城市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还要加强对市场、社会服务等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创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大力改善服务业基础设施,提高商品流通的速度、质量、规模和效益,强化包括金融、保险、证券、物流、专业咨询等配套服务,提高和加强对转移企业的服务水平。

产业结构优化应注重协调原则。要注意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为出发点,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关系,促进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重点调整转移资本在一、二、三产业的投资结构,实现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的协调统一发展。

首先,积极改造传统农业。积极引导转移资本投向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研发及推广、生态农业和环保型农业的开发,以及一些与农业相关的产业领域,以改造传统农业并提高农产品生产科技水平。

其次,不断提高工业化整体水平。第二产业是决定人均收入和就业结构的关键,若没有第二产业的物质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发展第二产业过程中,要注意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共同发展战略,还要充分考虑现有的优势,继续保持在食品加工业、医药、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的优势地位,以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重视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创业,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最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目前,河南省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员比重都严重落后于我国平均水平,改变落后状况,使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上升,有利于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引导转移资本投向现代物流、旅游、文化、会展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领域,积极发展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高成长业。

河南省应抓住机遇,扩大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引进和接纳,适度控制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引进,逐步提高产业吸纳的层次。准确选定承接产业转移的对接点,引导产业转移资本投向河南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以提高承接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演进。同时,可以实施适度的提升式承接策略,引导转移资本投向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这样,更能够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起点上,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引进新兴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这对促进河南省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威廉·配第.政治算数[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 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形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3] 汪茂泰,钱龙.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2).

[4] 郑云.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和现实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第3篇

[关键词] 单调序列模型工业总产值预测

一、引言

为了预测未来制造业的科技发展,1997年美国制订了下一代制造计划,提出了人、技术与管理为未来制造业成功的三要素,可见技术在制造业的关键地位。制造业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尤为重要,它应是一个从国情出发,支持GDP翻两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新兴工业化道路的规划。预测制造业科技发展和变化的趋势,对于战略规划制定的科的学性、可持续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采用单调序列模型,发别对高、中、低技术三层次代表性行业的工业

总产值进行预测,分析不同科技含量产业发展变化趋势,为制造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二、单调序列模型的建立

设X(0)={x1,x2,…,xn}为非负递增型时间序列,对X(0)进行一次、二次乃至N次累加计算,得生成序列(1)(2)

显然∧,若,1≤λ≤ν呈近似指数曲线增长,则可以认为三(1)满足微分方程(3)式中为常值参数(3)的解为(4)

可用的数据依最小二乘法来估计和,并运用(4)来进行内插和预报.

为了充分利用含在时间序列中的信息,本文提出了使向前差分预报误差和向后差分预报误差之和达最小的原则,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和,称之为双差分建模.

不失一般性,把仍记为记为,设时间序列为等间隔采样,,故改写(3)为差分方程(5)由数值计算知,差分表达式可以有向后差分向前差分运用(1),易得(6)令预报误差(7)这里,我们把方程(5)视为用和对增量所以作的预报。现使前差和后差的误差总和达最小,即令(8)因为留作解方程(4)中的初值用,故让k=2开始。让分别对和求偏导数并令其等于零,从而求得估计和的正规方程组。由得(9)由得(10)(9)和(10)两边均除以(N-2),并令(11)于是,(9)、(10)变为(12)令(13)则(12)可写为=Vββ的最小二乘估计为

三、基于技术分类的制造业三类产业工业总产值的预测

1.制造业的一种分类。制造业是把原材料转换成具有效用(价值)产品过程,制造过程包括从原材料市场到成品的全过程。按照OECD根据1980年~1985年期间的R&D投入的强度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所属10个国家的21类制造企业分为:

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中级术产业

2.通讯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预测(高技术产业)。

1997年~2003产值的拟合误差 单位:(千亿元)

2006年~2010年工业总产值预测值单位:(千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20.8%3.化学原材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高中技术产业)。 1999年~2003工业总产值拟合误差单位:(千亿)年平均增长速度:6.06%

2006年~2010工业总产值预测值

4.橡胶制品业。

1997年~2003工业总产值拟合误差 单位(百亿)

2006年~2010工业总产值预测值 单位(亿元)

平均增长速度:12.07%

以上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并经整理而得

四、结论及分析

1.增长速度比较。根据预测值,以2004年至2010年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1.3%,21.6%,20%,16.8%,24.6%,24.5%和26.2%,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0.8%;化学原材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0.9%,6.1%,7.1%,8.9%,2.95%,9.4%,和7.1%,平均增长速度为6.06%;橡胶制品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2.3%,15.2%,11.9%,18.7%,11.8%,12.5%和12.1%,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07%。

2.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增长。以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之所以迅猛,主要缘于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制造业从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为了应对竞争、环境保护及社会问题的挑战,各国制造业都力求成为一个能够实现和维持球市场中技术或产品领先的创新部门。

3.中、低技术产业增长速度放慢。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未来若干年内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落后,比重不断下降和提高竞争力,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如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海洋等技术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益衰落。

4.发展战略及措施。制造业应遵循产业结构规律,高起点、高标准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参考文献:

[1]魏凤英曹鸿兴著:《长期预测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气象出版社,北京,1999

[2]扬建龙:2004中国产业发展展望,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21期

[3]陈江:2010年北京工业的发展预测与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省际差异;

作者简介:叶杰(1987-),男,浙江丽水人,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教育政策绩效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资源公平是质性公平与教育公平的高级形态,是高等教育公平本真。[1]一种社会现实,无论是社会规范体系,还是既存秩序都不是由政策宣示来型塑,也不能仅仅依靠名义性行动中大量的文件、法规来刻画。对规范系统最有效的检验方法是支撑这个系统的资源配置模式,而对既存秩序最有效的解读也源自对资源配置结构的观察。[2]对高等教育公平性问题的观察,只有从资源公平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真实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因此,许多学者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目前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均等化的研究状况来看,绝大多数研究都将焦点放在教育经费上。这些研究对生均总经费、事业性经费、基建经费收入和支出的省际公平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3-12]然而,高等学校资源并非仅限于教育经费。根据段从宇等人的研究,高等学校资源可分为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信息资源、政策资源和其他资源等七个类别。[13]其中,人力资源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其他资源的作用发挥依赖于人力资源的整合利用,且高校的主要活动是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对人力资源具有天然的高度依赖性。因此,人力资源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因素,其数量、质量决定着高校的活力和发展水平。[14]

虽然也有部分学者将人力资源纳入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均等化的研究之中,但都只将教师总量、师生比、高职称与高学历教师拥有率作为评价指标。[15-18]这些研究将教师资源等同于高校人力资源。虽然教师在高校人力资源体系中具有关键地位,但不是唯一的人力资源。高校除教学事务以外,还有大量复杂的管理事务、后勤事务,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实施。因此,这些专业人员也是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②。

按照陈春萍的研究,高校人力资源指的是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教职工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19]以此定义为基础,结合统计资料的口径③,本文将高校人力资源分解为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其中,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行政人员是指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政治工作的人员;教辅人员是指从事教学辅助工作,为教学服务的人员,包括图书馆的管理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是指校本部的工人和勤杂人员,包括教学辅助单位的工人。以此为基础,可以将测算高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指标相应地分解为生均④教师数⑤、行政人员数、教辅人员数和工勤人员数。

本文将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公平性纳入高等教育资源公平性研究中,利用基尼系数、泰尔系数及其分解技术测算我国高等学校⑥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揭示省际差异的发展趋势、内在结构与变动情况,并试图寻找或验证影响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地区公平性问题的研究积累若干扎实的经验材料,也为相关行政部门协调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提供较为可靠的决策依据。

二、研究方法

1.基尼系数、泰尔系数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适用性

虽然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多用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但实际上,作为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是广义的分析工具,不仅可用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还可以用于其他分配问题和均衡程度的分析。[20]同时,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所具有的可分解性,使其成为测量居民收入差距、地区经济差距等问题十分有效的工具。[21-23]引入教育领域后,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就成为反映国家或地区教育获得差异的常用指标。[24-27]国外学者A.H.TerWeele、J.Maas、M.Sheret、ThomasVinod、Shor-rocks,etc.以及张炜、鲍威、胡耀宗、孙百才、李祥云、侯龙龙等国内学者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在教育研究领域相继做出了较高水平的研究⑦。也就是说,从技术方法的测算逻辑和教育公平研究的已有经验来说,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作为测度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分析工具是合适并有效的。

2.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结构分解、基尼系数变动分解

以洛伦兹曲线为基础,基尼系数的具体测算有多种函数表达,本文采用习明等人提出的协方差公式[28]并将其表达为:

按照Kakwani的研究结论[29],基尼系数具有可按子类别进行分解的特点,把各分项人力基尼系数汇总即可测算出总体人力资源的基尼系数G,其表达式为:

在式(1)、(2)中,Ck表示分项人力资源的基尼系数,n表示考察的省区总数,vy为各个省区各分项人力资源的平均值,i为按分项人力资源从小到大排列的省区序号,yi为各省区分项人力资源,G代表总体人力资源的基尼系数,Sk为当年分项人力资源占总体人力资源的比值。

显然,SkCk/G100%可用来表示第k项人力资源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百分比贡献率。按照Adams的定义,我们还将Ck/G命名为相对集中系数(RelativeConcentrationCoefficient,即RCC)。[30]如果某分项人力资源的RCC大于1,则该分项人力资源对总体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起促进作用(即差异促增)。如果某分项人力资源的RCC小于1,则该分项人力资源对总体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起减缓作用(即差异促减)。

在测算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变动也许比研究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构成更具政策意义。这和研究某一国家的经济增长比研究该国家经济总量构成更具现实意义[31]是一个道理。

用ΔG代表相邻两年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变化值,用t代表年份,根据式(2)可将ΔG表示为:

同理,我们可定义ΔS=Sk(t+1)-Skt,ΔC=Ck(t+1)-Ckt。这样,我们可将ΔSk+Skt和ΔCk+Ckt分别替代式(3)中的Sk(t+1)和Ck(t+1),稍加整理即可得到:

式(4)中,ΔG代表两个年度间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变化,ΔSk代表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ΔCk代表分项基尼系数的变化。进一步地,式(4)右侧三组表达式分别表示引起总体人力资源省际差异变化的三类作用:(1)ΣΔSkCkt代表由分项人力资源的比重变化引起的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变化,可将其命名为“结构效应”;(2)ΣSktΔCk表示由分项人力资源集中程度的变化,也就是由分项人力资源的地区差异变化引发的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变动,可将其定义为“集中效应”;(3)ΣΔSkΔCk则代表由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共同作用导致的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变动,可称其为“综合效应”。[32]在探索和寻找引发基尼系数变动因素方面,这种分解公式是一种极佳的技术工具,用它研究导致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原因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⑧。

对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变动进行结构分解具有很强的政策意义。如果国家力图缩小高等学校生均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就有必要找出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应对结构效应、集中效应和综合效应带来的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政策举措是不一样的。制定切实有效的相关政策,首先要求探寻造成教育不平等的根源。[33]如果错误地将由结构效应引发的省际差异归结为集中效应,相关决策部门出台的政策、标准和投资可能并不能真正缩小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反而会“好心办坏事”。

3.泰尔系数、泰尔系数分解

定义泰尔系数为T,则T可表示为:

在式(5)中,n是省区总数,yi表示第i个省区高等学校生均人力资源,为各省区人力资源的均值。泰尔系数的取值为0~∞,其数值越接近0,则表示各省区人力资源越均等,差异越小;反之,泰尔系数数值越大,则表示各省区人力资源越不均等,差异也越大。[34]作为衡量不平等程度的常用指标,泰尔系数的最大优点是能将人力资源省际差异分解为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而基尼系数进行这方面的分解后有冗余部分。[35]在测算并获得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结果之后,利用泰尔系数的可分解性,可将31个省区按研究的需要分成K组,其泰尔系数可分解为:

在式(6)中,nk/n表示子组K的省区数占全国31个省区的比值,表示子组K的人力资源均值,表示子组K的累积人力资源占31个省区人力资源之和的比值,表示第K组的泰尔系数。同时,式(6)中的第一项是以累积人力资源比值为权重的各子组泰尔系数的加权和,其统计学意义为各组内人力资源的差异,可记为组内差异(TW),第二项是每一子组加权后平均人力资源的泰尔系数,其统计学意义为组间人力资源不均等对总体不均等的作用,可记为组间差异(TB)。用比值TW/T、TB/T可分别表示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

上述对泰尔系数的分解是有意义的。如果想要知道某个因素是否对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具有影响,我们就可以按照该因素对31个省区进行划分,分别计算出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如果组间差异十分微小,则可以认为该因素对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不具有主要影响,反之亦然。

三、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及其分解

1.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及其变化趋势

利用上述公式(1)、(2)和(5),本文分别测算了2003-2011年间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情况的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并根据测算结果绘制了省际差异的变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

从绝对值来看,除2003年外的所有考察年份中,我国省际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基尼系数都在0.1以下,泰尔系数也都低于0.013。当然,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作为相对差距的度量工具,利用它们确定差距大小的类型并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明确标准。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的判定和类型划分也并无相对成熟和公认的标准⑨。但与生均支出相比,我国省际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相对较小⑩。再从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的走势来看,2003-2011年间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逐年递减,且呈现出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11。具体来说,除2010年较之上一年度有所上升外,在所有考察年份中,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都在缩小。其中,基尼系数从2003年的0.1002降至2011年的0.0687,年均降幅为4.6%,泰尔系数从2003年的0.0124降至2011年的0.0046,年均降幅为11.7%。

图1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变化趋势

图1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变化趋势下载原图

造成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较小的原因,可能源于人员扩张与规模限制的对冲作用。从扩张方面来说,按照帕金森定律,普通高校具有天然的动力扩大组织规模。同时,在现行的以按学生“人头费”拨款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财政制度下,高校特别是数量占据多数的地方高校具备很强的招生动机,为了吸引和抢夺生源,各地高校必须加大对各类人力资源的投入。另外,为了保证扩招背景下普通高校基本的教学质量和规格,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的人员数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就对师生比进行了量化规定,如果高校达不到要求,将会受到限制招生和暂停招生的处罚。从限制方面来看,普通高校各类人员的开支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拨款,因而相关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和编制部门必然对高等学校各类人员的总额进行控制12。并且,作为可能引起高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各省区财政投入,其作用更多地反映在由发展和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基础设施上,对具有维持性质的人员支出等并未产生较大影响。

2.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分项分解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及其变化趋势,根据上文给出的分解公式(1),我们测算了各分项人力资源的基尼系数,用以反映各分项人力资源省际分布的不均等程度。如前所述,如果某分项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大于总体人力资源的基尼系数(即相对集中系数大于1),则认为该项人力资源的分布对总体人力资源的分布不均等具有扩大作用,反之亦然。基于公式(2),我们还可以计算出各分项人力资源对总体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等的贡献率。

表1和表2给出了基尼系数分项分解结果:

(1)专任教师资源占总体人力资源的比重逐年递增,从2003年的57.2%上升到2011年的66.7%,九年间上升了9.5个百分点,涨幅较大。而其基尼系数表现出逐年递减的态势(除2010年较之上一年度有略微上升),从2003年的0.0879下降到2011年的0.0409,降幅高达53.5%。由于自2003年以来该分项人力资源对总体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都是促减的(即相对集中度小于1)且促减力度越来越大(即相对集中度小于1的值越来越大),使得教师资源对总体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贡献度远远小于其所占份额,且呈现出越来越小的趋势。

(2)行政人员资源占总体人力资源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3年的17.9%降至2011年的14.7%,九年间下降了3.2个百分点,降幅不大。同时,行政人员资源的省际差异并无一定的时间趋势,时涨时降,其基尼系数从2003年的0.1049经过若干波动后最终达到2011年的0.0942,稍稍有所下降。然而,由于自2003年以来该项人力资源整体上对总体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是促增的(即相对集中度大于1)且促增力度越来越大(即相对集中度大于1的值越来越大),使得行政人员资源对总体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贡献度高于其所占份额,且呈现出越来越大的态势。

(3)教辅人员资源占总体人力资源的比值逐年变小,从2003年的12.1%减至2011年的10.0%,九年间下降了2.1个百分点,降幅较小。其省际差异时而扩大,时而缩小,但从总体来看,在考察年间,教辅人员资源的省际差异还是有所扩大,基尼系数从2003年的0.1124增至2011年的0.1258,增幅为11.9%。同时,教辅人员资源的相对集中度从2003年的1.12涨至2011年的1.83,涨幅高达63.4%,即教辅人员资源对总体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促增能力越来越强。正因为如此,教辅人员资源对总体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贡献度高于其所占份额,且其贡献能力愈发强劲。

(4)工勤人员资源占总体人力资源的比重逐年降低,从2003年的12.8%降至2011年的8.6%,九年间下降了4.2个百分点,降幅为32.8%。其基尼系数总体上有所提高,从2003年的0.1368增至2011年的0.1744,增幅为27.5%。这说明在考察期内工勤人员资源的省际差异有所扩大。同时,工勤人员资源的相对集中度数值较大,对总体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即便其占总体人力资源的比重小于教辅人员资源,但对总体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贡献能力却高于教辅人员。进一步来看,工勤人员资源对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促增能力逐年提高(其相对集中度大于1的值越来越大),其贡献能力也相应地逐年提升。

总之,专任教师资源在总体人力资源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资源的比重相应地越来越小。这与教育行政等部门制定的“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办法”中“逐步增加专任教师岗位比例,减少管理和工勤岗位比例”的要求是一致的。虽然教师资源一直占据总体人力资源的最大份额,但由于其对总体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一直促减且促减作用逐年递增,使得教师资源对总体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贡献率从绝对领先变为相对领先。与此相对应的是,虽然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资源在总体人力资源中的份额越来越小,截至2011年,三者比重之和仅为总体的1/3,但三者对总体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贡献率之和已达60.4%,超过教师资源20.8%的贡献率。

3.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变化的分解

通过上述分项分解,我们大致了解了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资源分布不均等与总体人力资源省际差异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变化,究竟是由各分项人力资源的地区分布差距(集中效应)的变化引起的,还是由各分项人力资源相对份额(结构效应)的变化引发的,抑或是由集中效应和结构效应的共同作用(综合效应)导致的?正确回答这一问题是具有政策意义的。如上文所述,在缩小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上,处理上述三种效应所应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表4和表5显示了这方面的测算结果。

需说明的是,表4中的第2列表示上下两个年度间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增减情况,第3-5列表示三类效应对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变化的作用大小和方向,第6-9列分别代表分项人力资源(其数值由表5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中相应分项人力资源贡献度相加得到)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大小和作用方向。贡献大小可通过相应数值的绝对值来体现,而数值前的符号则表现了相应部分对人力资源省际差异变化的作用方向,其中,正号代表该部分对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变化起促进作用(当基尼系数变化为正值时,促进作用体现为扩大差异;当基尼系数变化为负值时,促进作用体现为缩小差异),反之亦然。明晰了表中各数值的含义之后,我们就可应用基尼系数变动的分解方法讨论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变化的构成情况了。

从表4可以看出,2003-2011年间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在绝大多数年份是降低的(即表4第2列中的负值部分),也就是说,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在多数年份处于缩小状态。从分项人力资源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变化的影响力来看13,专任教师资源在7个年份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变化起最大作用14,且除2005-2006年、2009-2010年外,其他年份对总体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起缩小作用;教辅人员资源在2005-2006年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变化起最大作用,且各有四个年份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变化起扩大或缩小作用;行政人员和工勤人员资源则分别有两个年份和三个年份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变化起扩大作用,且两者在所有年份中均未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变化起主导作用。

从引起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变化的三类效应来看,从表4可以明显发现,(1)除2005-2006年和2010-2011年外,集中效应在基尼系数变化结构分解的贡献度中占据主要地位,是引起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2010和2011年较之上年,集中效应对人力资源省际差异起扩大作用,其他年份起缩小作用;(2)除2005-2006年和2010-2011年,结构效应对基尼系数变化的影响都小于集中效应,但其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同时,在所有观察年份中,结构效应一直起着缩小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作用;(3)综合效应在2003-2011年间一直起着缩小基尼系数的作用,但由于其贡献度在绝大多数年份中十分微小,因此可忽略不计。

进一步分析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可以看出:(1)在结构效应中,专任教师资源在3个观察年份中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变化起最大作用,且在所有年份中都对总体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起扩大作用;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资源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变化不起主导作用,且在所有观察年份中,两者对总体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都起着缩小作用;工勤人员资源在5个观察年份中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变化起最大作用,且在所有年份中都对总体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起缩小作用;(2)在集中效应中,教师资源在7个年份中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变化起最大作用,且除2009-2010年间的其他年份都缩小了总体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在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资源中,只有工勤人员资源在2005-2006年成为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变化的主导力量,且三者对总体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时而起扩大作用,时而起缩小作用,并无明显的时间趋势。

综合来看,在三类效应中,集中效应对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变动影响最大,说明各分项人力资源的地区分布差距的变化对基尼系数变化的影响最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结构效应,即各分项人力资源相对份额变化对总体人力资源省际差异变化的影响,在特定年份(如2005-2006年和2010-2011年),这种结构效应的作用对基尼系数的变化具有决定性影响。由于各分项人力资源的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变化的作用方向并不完全一致,即由于各分项人力资源相对份额变化和地区分布差距变化的反向拉动而产生的抵消作用,使得各分项人力资源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能力进一步复杂化。可以看出,专任教师资源虽在7个年份中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变化起着最大推动作用,但与其历年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贡献度相比,影响力显然要小得多。而教辅人员资源虽在观察年份中对总体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贡献度较小,但在2005-2006年对总体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变化起到最大作用。省际差异与省际差异变化主导作用的不同来源及其程度差异,说明了基尼系数变动分解分析的重要意义。

4.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区域分解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形成的原因,我们还利用泰尔系数的可分解性,对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进行了区域分解。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并未按照传统的东、中、西部区域的标准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区域划分。究其本质,这种习惯性的东、中、西部区域的划分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GDP总量的基础之上,而GDP总量与高等学校生均人力资源之间还需若干环节才能连接起来。因此,采取这种划分方式,意义不大。本文想考察的是高等学校事业费中主要用于工资、福利的人员经费的生均支出[36]对生均人力资源是否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这种考虑,本文按照生均人员经费支出的降序排序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一类地区、二类地区和三类地区15。表6给出了2003-2011年间各地区内部差异和地区间差异及其各自对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贡献率。

从泰尔系数的分解结果来看,在多数年份,一类地区内部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相对较大,且其泰尔系数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但从整体上看,一类地区内部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在逐渐变小;二类地区内部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也较为明显,但在整体上处于不断变小的状态;除2003年和2007年,三类地区内部人力资源的省际差异相对较小,且差异的数值无明显的时间趋势。由这三类地区内部人力资源泰尔系数相加得到的组内泰尔系数与总泰尔系数的走势基本一致,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而与组内差异相比,组间差异数值相对较小,且无明显的时间趋势。

从贡献率来看,2003-2011年间,各类地区的内部差异是造成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最高时解释了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95.6%,最低时也解释了69.5%。其中,一、二类地区的贡献率总体较大且不分伯仲,但在考察期的最后两年都有所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三类地区的贡献率在多数年份都较低16,但最近两年有较大的提高。较之组内差异,三类地区组间差异的贡献率不大,但从总体来看,组间差异的贡献率在逐年提高。

从组间差异的贡献率可知,高等学校事业费中主要用于工资、福利的人员经费的生均支出对生均人力资源虽不具有决定性影响,但其所具有的影响力还是较大的(后期的贡献率达到了20%-30%),毕竟影响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且从时间趋势来看,生均人员经费支出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在人力资源省际差异中,生均人员经费支出解释不了的部分体现在组内差异的贡献率。很显然,生均人员经费支出以外的因素对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省际差异具有更大影响。这些因素可能来自地域、管理、文化等方面因素。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

四、结语

第5篇

197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库兹涅茨在其《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指出:考虑到人均的工作时间和物质资本投入增长有限,劳动力质量和资本质量的改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劳动力和资本质量的改进与知识、科技的快速增长相关联,现代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现各种新的生产部门,这些新部门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科技,以及与科技相关的各种工艺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他认为:知识和科技大量应用与产业结构的转换以及与生产率提高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两步来讨论,一是新知识和技术革新的大规模应用虽然不是充足的条件,却是必要条件。因为只有新知识和技术革新才有可能带来更多的人均产值,并从而为生产新知识的投资提供额外的资源。二是现有的知识,不论其是否已在技术革新中被广泛应用,而科学本身的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也有联系。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知识传承和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文化,自然包括总结生产过程中新的知识和经验,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传承与创新在产业结构转换、进而在经济增长中的能动作用。因此,西蒙•库兹涅茨的理论为研究大学生这一掌握知识的群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已有的相关研究,不少沿着西蒙•库兹涅茨关于知识和科技应用与产业结构转换与生产率提高间的关系理论予以拓展。学者们多是从三次产业的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基于产业层面进行总量分析,揭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障碍,并提出支持和发展第三产业等建议。但细化到产业中各行业的分析则较少。而三次产业中的各个行业均有很强的“异质性”和“动态性”,这对其就业吸纳能力具有重大影响,部分行业最终的就业状况甚至会与政策期望相悖(王孝成,于津平,2010)。田永坡(2007)认为,对处于转型期、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而言,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就业偏好结构、劳动力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是一个显著特点。因此,从结构角度来研究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总量失衡问题,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对中国的现实来说也更具指导意义。张晓旭(2007)则使用偏离—份额方法分析了中国1978~1992年和1993~2005年两个时间段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化的动态,认为对于就业增长而言,产业结构因素起到了主导影响。李彬(2009)运用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了行业构成变化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指出大学生在不同行业中具有不同的就业特征,大学毕业生供给总量与结构受产业结构转换质量的制约。赵杨等(2010)从产业结构与行业结构两个层次,研究其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行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认为就提高产(行)业的增加值总量来提升就业水平而言,第三产业优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发展潜力;而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个就业的支柱行业尽管就业潜力有限,但应巩固、维持其目前的就业规模。谭洁等(2012)通过对18个行业2003~2010年的增加值及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两个基础数据的变动趋势及相关性分析后,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此外,以往研究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多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以下简称《年鉴》),以及由其衍生的《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等。但2011年9月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11》(以下简称《年鉴2011》),对以往年度的增加值数据进行了修正,部分数据修正幅度较大。鉴于上述原因,本文把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各行业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分析我国近年大学生行业就业结构,量化比较不同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而展开我国近年部分行业发展与对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关联性分析,以期为制定更为可行的行业就业政策,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二、我国近年大学生行业就业结构分析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探究我国各行业在近年的结构变迁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更准确地说,是探究它们对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变迁历程及当前状态,以确定出对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行业。二是考察吸纳大学生人数较多行业的行业增加值变动与其对大学生就业需求变动之间的关联,以判定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三是从提升相关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角度,探讨是否给予或给予什么样的行业发展扶持政策。2003起,我国制订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其后,《年鉴》以及《劳动统计年鉴》据此将从业人员按照不同的行业划分为20个,并围绕行业展开的各类统计均采用该口径。此外,由于统计数据的延后性,部分行业2011年度的数据缺失②。鉴于此,为统一口径,本文将研究数据的时段界定为2003~2010年之间。研究我国近年大学生行业就业结构,首先要从就业需求的“吸纳总量”角度,找出那些对大学生需求量较多的行业,这部分将根据对2003~2010年我国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就业比重的行业分布来展开。然后再从就业需求的“吸纳效率”角度,找出那些尽管总量方面对大学生需求相对较少,但从业人员中大学生所占比重较高的行业。三是进一步考察上述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吸纳效率”两个指标的历年变动趋势,并综合三方面的研究结果,确定对大学生就业有重要意义的关键行业。

(一)我国近年大学生就业行业吸纳总量分析③

鉴于历年《统计年鉴》均无各行业每年新吸纳的大学生就业人数这个“增量指标”,而只有某一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在某行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同年该学历层次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的统计,所以本文采用这个指标来衡量各行业对大学生的吸纳总量。为了更好地加以区分,本文将20个行业按照其吸纳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④总量的高低将占有全部某学历层次5%以上的行业定义为“吸纳大学生较多的行业”;将占有全部某学历层次2%~5%(含)的行业定义为“吸纳大学生一般的行业”;2%以下的定义为“吸纳大学生较少的行业”。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我国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学历层次大学生2003~2010年在各行业中的城镇单位⑤⑥就业比重的分布状况整理如表1所示。鉴于吸纳大学生总量很少,本文剔除了农林牧渔业,采矿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住宿和餐饮业,国际组织等7个行业。从大学生就业的“吸纳总量”角度而言,确定了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制造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6个行业为“吸纳大学生较多的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个行业为“吸纳大学生一般的行业”,共计13个行业参与后续分析。

(二)我国近年大学生就业行业吸纳效率分析⑦

考虑到各行业吸纳大学生的数量与行业的发展规模关系紧密,但并不是每个行业的人才需求都与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结构契合,如果除了以“吸纳总量”来衡量行业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还需要考虑13个主要行业中,那些总体就业人数较少、但行业内就业的大学生所占该行业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较高,具备更高“吸纳效率”的行业。因为,在同等增加行业就业人员总量的情况下,这些行业比那些大学生就业的存量高但吸纳效率低的行业能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因此,研究某行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不仅要注重“总量分析”,也要注重“效率分析”。同样,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我国大学生2003~2010年在上述13个行业中的平均就业比重整理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金融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个行业不仅在吸纳总量方面排在各行业前列,同时对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就业吸纳效率。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个行业尽管在吸纳总量方面为“吸纳大学生一般行业”,但具备较高的就业吸纳效率,因而也属于对大学生就业较有贡献的行业。制造业尽管仅具备较低的就业吸纳效率,但考虑到其在大学生就业的吸纳总量方面平均位居第3位,故在后继的研究中予以保留。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3个行业尽管在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方面为“吸纳大学生一般的行业”,同时仅具备较低的就业吸纳效率,其是否属于对大学生就业较有贡献的行业,还需进一步的验证。而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建筑业3个行业在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方面尚可,但就业吸纳效率很低,因此在后继的研究中予以剔除。

(三)我国部分行业近年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与效率的趋势分析⑧

通过各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在“吸纳总量”与“吸纳效率”两方面的分析,找出了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10个目标行业,主要是基于其2003~2010年8年间的相关数据的均值,并未考虑8年间(尤其是近年)上述行业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变动规律,而该因素对确定未来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行业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继续考察上述目标行业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3个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与效率两方面的变化趋势,以进一步验证上文的结论。(1)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由图1可见,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从就业吸纳总量角度而言,专、本、研三个学历层次8年间整体呈不规则的波动下降态势,尤其是专科层面,2007年以来的下降趋势比较明显。从就业吸纳效率角度而言,专、本、研三个学历层次合计比重8年间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其中,专科层面所占比重持续下降,本科层面稳中有升,已逐步接近专科所占比重;研究生层面自2007年以来有持续上升趋势,呈现出学历的“高端化”。(2)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由图2可见,在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中,从就业吸纳总量角度而言,本、研两个学历层次8年间总体是呈不规则的波动上升态势,而专科层面在2004年出现一个高峰后2005年之后基本呈现稳定态势。从就业吸纳效率角度而言,专、本、研三个学历层次合计比重8年间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其中,专科层面所占比重比较稳定,本科层面稳中有升,已逐步接近专科所占比重;研究生层面呈不规律波动。(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行业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中,从就业吸纳总量角度而言,专科层面呈比较明显的持续下降态势,而本科层面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研究生层面波动比较剧烈,但自2007年起呈比较明显的持续下降态势。从就业吸纳效率角度而言,专、本两个学历层次及合计比重8年间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其中,研究生自2006年开始逐渐下降。(4)小结根据上述趋势分析结论,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八年来对大学生各学历层次就业无论是从吸纳总量还是从吸纳效率指标都呈不同形态的上升趋势,即意味着其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总体不断增强,因而,可将其保留在“关键行业”之列。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2个行业对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吸纳总量指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就业吸纳效率指标也未出现一致的、明显的上升趋势,因而在后继研究中予以剔除。

三、近年8个关键行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关联性分析⑨

在确定了对大学生就业具有较强吸纳能力的8个关键行业后,着重考察在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各行业整体增加值的绝对数量与所占比重来衡量各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为此,先探究前者的变化对后者是否产生影响,进而揭示这种影响的程度,最终从提升关键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角度,探讨这些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因此,首先应确定行业的增加值数量与该行业大学生就业数量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考虑到某个行业无论在增加值规模还是在就业人员总量方面均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均存在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故从增加值角度出发,要分析某个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实际上应该分析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与“增量(边际)吸纳能力”两部分构成。前者指某年度该行业创造单位增加值所需要的就业人数,可用“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指标来反映。该指标实质上是一个以绝对数量反映行业大学生就业密集程度的指标,与所属行业的自身特性(如生产方式,技术、资本、人力的密集程度)密切相关。后者指该行业某年度新增增加值比例所引致的就业比重变化,也就是“就业弹性”的概念。最终,在对重点行业从增加值角度出发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与“就业增量(边际)吸纳能力”进行考察之后,就可以确定哪些行业的发展会有效吸纳大学生的就业,从而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但出于数据可得性、适用性的限制,本文仅讨论“就业存量吸纳能力”。

(一)相关性分析

由于数据采集所限,本文只能选取8个行业按当年价格计算⑩的2004~2010年7年间的增加值与其城镇单位大学生就业人数輯訛輥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如表3。由表3可见,本文所确定的8个关键行业的增加值与城镇单位大学生的就业人数七年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均通过了检验輰訛輥,这说明这些行业增加值的变化将会对大学生就业有着较明显的影响,但具体的影响程度尚需进一步分析。

(二)行业单位增加值吸纳大学生就业人数分析

金碚等(2010)、周伟(2010)在研究中使用了劳动生产率的倒数—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来衡量不同产(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的大小。本文也采用该指标来计算某行业创造每亿元增加值所需要的城镇单位大学生就业人数。该指标并非像就业弹性系数那样是两个“增量”比率指标之间的比值,而是某一年度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两个“存量”数量指标之间的比值,能更直观、全面地反映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从该指标各行业自身的纵向变化来看,2004~2010年七年来,8个行业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均呈下降趋势,除了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005年、2006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009年、2010年该指标上升外,其余6个行业及这两个行业的其余阶段,均呈持续下降态势。这充分说明近年来科技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各行业的劳动效率与生产力水平;同时,资本深化对于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大于“补偿效应”,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也是如此。从该指标各行业的同年度的横向对比来看,2004年~2010年七年来,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4个行业创造单位增加值需要吸纳较高数量的大学生就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个行业创造单位增加值需要吸纳就业的大学生数量就相对少很多;而制造业创造单位增加值所需吸纳的大学生则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

四、基本结论与研究局限

第6篇

根据部__局《关于印发__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指导意见的通知》(__办字〔20__〕82号)和交通部__系统管理发展年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和再动员大会精神和20__年__系统工作会议部署,针对__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实际情况,现对20__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20__年、20__年,__系统各单位在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中,坚持以“加强救助、发展打捞”为中心工作,坚持以管理促发展和“五个统一、一个口子”的原则,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各级机关的作风建设,全面提高了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开展了“军事化管理”,加强了救助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开展了规范化管理,经济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加强__文化建设,成功的完成了__系统创建55周年纪念活动,启动了《中国__志》的编纂工作,发掘了__传统文化,创新了__理念,提升了__系统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水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取得了明显成效。20__年是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第三年,也是巩固提高年,是收获之年。__系统各单位要在20__年、20__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和20__年交通部__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和再动员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__系统20__年工作会议部署和要求,重点在细化、深化、优化上下功夫,抓深、抓实、抓细,在落实中巩固成果,抓出成效。建立长效机制和常态管理机制。全面提高__系统的科学管理水平,适应“三精两关键”的总体目标要求。

一、工作思路

20__年__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工作思路是:完善、巩固、总结、提高。继续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定、预案和工作程序,使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实用化,并整理汇编成册,形成一套科学完备和全方位覆盖的规范性文件。建立起一套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构筑上下衔接,左右协调的制度体系。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程序规范工作。实现一日工作制度化,各项工作程序化,救助抢险预案化;“巩固发展年”的工作,要在20__年和20__年工作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一是把已取得的成果上升为理论,上升为制度;二是建立科学地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常态管理模式,全面总结__系统三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经验,要努力把成功的做法制度化,感性的认识理性化,具体的经验系统化。用现代管理理念、成功的经验和科学地规章制度建立起__系统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认真总结经验,要将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成果体现在救助、打捞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上;体现在打捞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上;体现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决策能力上;体现在__系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上;体现在__系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上;体现在多级机关的执行力和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上;体现在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上,保障和推动__事业稳步迈上又快又好的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继续加强机关建设

机关是领导的办事机构,是联系基层单位的纽带,机关各业务部门的每一名成员都是党政班子的参谋和助手。机关是出政策、出规章制度、出工作思路的机构;是传达上级方针、政策、指示、决定和本单位党政领导的决心及工作部署,并组织贯彻落实的执行机构;是督促检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及时反馈下情的职能部门。“管理发展年”活动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关键在机关,“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成果能否巩固和发展关键也在机关。

当前,巩固发展__的大好形势,要求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改革,不断创新,加快发展,稳步前进。开创__事业的新局面,关键在于建设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的各级领导机关,尤其是部__局机关。必须落实“五个统一、一个口子”的要求做到统一领导,政令畅通,上情下达准确无误,下情上报快速及时,爱岗敬业服务基层。

因此,在今年“巩固发展年”活动中,我们要继续加强机关建设,努力适应__事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

(一)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机关作风是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工作水平、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的外在表现。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加强救助、发展打捞”的中心工作,服务__建设和发展的大局,紧扣机关作风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针对性地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机关作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为__发展大局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一线服务”;明确目标管理责任,督办有力,工作目标计划得到落实;严格机关办事程序,坚持民主决策,按工作流程办事,做到快、准、细、严;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和观念,提高办事效率,严格公文处理程序,提高办文质量,对下属单位的请示要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回复;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大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勤俭节约,反对浪费。

(二)加强机关业务建设,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突破口和关键点。

当前,__系统各级机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水平偏低、办事效率不高等情况。今年要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大

力推进职能转变和制度建设,加强机关业务建设,积极改进和创新机关工作的方式方法,逐步推行问责制、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等制度,提高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业务能力、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各级机关各业务部门都要制定业务学习的计划,要加强救助打捞专业知识学习,机关各业务部门的人员都要做到懂得__、熟悉__,尽快提高专业素质。部局决定在今年继续安排轮训全系统的处级领导干部。

(三)加强机关民主建设,以基层满意、以服务监督为工作导向和动力。

转变机关作风,提高业务素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要面向基层、依靠群众,要坚持把基层和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的重要导向,把建立基层和群众监督机关、评议机关的机制作为强化机关工作的动力;要建立起机关和基层业务部门互相监督的机制,定期沟通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要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以领导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为工作标准。

(四)加强机关法制建设,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目的和保障。

今年机关建设要认真总结前两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中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业务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要及时把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转化为制度和规范,随时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巩固和发展机关建设的成果,监理和提升机关建设的成果,建立机关建设的常态机制。

(五)机关各处室在认真搞好本部门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同时,还要肩负指导下属单位对口业务部门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责任。做到上、下级部门联动贯通,共同提高管理水平。

三、以军事化管理为基础,进一步加强救助力量正规化建设

20__年,各救助单位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要继续以军事化管理为抓手,全面加强救助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准军事化”标准的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队伍,做到“政治合格,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政令畅通,反应快速,救助有效”。各单位要在20__年和20__年工作的基础上,把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始有终的开展工作,抓出成效来。要继续按部__局《20__年“管理发展年”活动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20__年“交通部__系统‘管理发展年’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和再动员大会”精神,制定20__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计划,并在狠抓落实下功夫。今年的工作重点是,要以“五个并重”的工作思路,把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抓住“军事化管理”有效手段不放,努力实现“三精两关键”的总体目标;要把“军事化管理”的重点放在船队、救助基地、应急小分队等一线救助单位;要率先把机关、救助船队、救助基地、应急小分队建设成“准军事化”队伍;各救助飞行队今年要在救助队伍中率先建设成“准军事化”队伍。通过军事化管理,今年要在救助系统建立起作风顽强、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整齐划一、训练有素、技能高超、敢打硬仗的救助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各救助局和救助飞行队的管理水平和救助能力,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救助队伍夯实基础。

四、以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为基础,继续加强经营单位规范化建设

各打捞单位要继续按照“五个统一、一个口子”要求和“五个并重”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20__年__系统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工作部署,把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真正抓出成效。工作重点是:在前两年的工作基础上,严格按着ISO9000系列管理规则,把各项规章制度系统化,加强规范化建设,努力形成一套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现代管理机制,实现经济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要认真承担公益性抢险打捞职责,充分体现国家专业打捞队伍地位作用;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要认真总结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规律性和经验,充分认识加强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生产力,要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全面提高打捞经济运行能力和控制能力;继续强调处理好经济效益与保证安全的关系,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重效益轻安全,杜绝侥幸心理,避免因工作疏漏导致事故的发生。要通过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努力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运行自如,不断把打捞经济做强做大。

五、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

今年是__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第三年“巩固发展年”,要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建立一套科学管理体系,是构建长效机制的基础。__体制改革完成后,救助、打捞分开管理,“救”和“捞”形式上虽有分别,但内在联系更趋紧密,在管理问题上既有行政手段的管理,又有市场和经济规划、经济规律的管理,它已不完全是思想认识和管理手段的问题。所以,构建长效机制必须着眼于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制度规范,用制度管理、用制度说话、用制度评判、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二)紧紧联系__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历史使命,是建立科学管理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长效机制的建设必须与实现__发展的宏伟目标,推动__事业的发展,实现__人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在__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展现出来,并在__事业的前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将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成果寓于__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之中。

(三)坚持基层满意、群众公认,是构建长效机制的最高判断标准。构建长效机制,是为了巩固“管理发展年”成果,使成果常态化,适应__发展的大好形势。不断创新,创造更高层次的大好形势,代表了广大__职工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好的机制,好的制度,必须得到广大__职工支持和拥护,才能转化为自觉行为,才能得到长久贯彻落实。因此,我们在研究构建长效机制时,一定要坚持群众观点,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走群众路线,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中必须坚持的一个指导原则。

(四)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并使之保持活力的根本保证。“管理发展年”的成果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不断创新。要把在__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转化为经常之举和制度规范,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完善,才能是真正的常态管理、长效机制。“管理发展年”的成果才能真正得到巩固。

六、总结经验和考核验收

今年是__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第三年,是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年,部局将在__系统各单位认真总结经验后进行全面的考核验收。

(一)认真总结经验。

按照20__年__系统工作会议要求,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对__系统三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请各单位从今年7月份开始组织人力对本单位三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情况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具体内容按照宋家慧

局长在20__年__系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的第三部分“20__年的主要工作”中第四项“扎实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促进__系统内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的第四条“抓好对三年‘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总结”的要求进行。并于10月底将总结材料书面报部局。部局于11-12月份对__系统三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并在20__年__系统工作会议上进行讲评和表彰。(二)考核验收。

部局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对__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具体安排是:

1、部局于6月底制定并印发“__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考核验收办法”。

2、各单位要在9月份对机关和所属二级单位三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验收,为部局考核验收做准备。

3、部局于10月份对__系统各单位三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和验收。

第7篇

关 键 词: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欠发达地区;适度超前;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F061.5;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06-0084-05

一、第三产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对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近年来学者们主要关注点在内部结构及其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界定等方面。李冠霖(2002)[1]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研究了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度与产业波及特性,揭示了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与第一、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等。李江帆等(2003)[2]通过对我国第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及发展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下降、第二层次比重上升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规律,并进而对物流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和非营利服务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靖学青(2003)[3]对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两地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虽有差异但具有较大程度的趋同性,分析指出了它们各自优势细分行业和在金融保险、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存在的共同的不足。邓于君(2003)[4]着眼于我国战略产业,分析了其过于分散、规模经济无从体现的现状,提出了合理构建产业组织、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度化演进的扶持政策。杨来科(2004)[5]从产业关联度、成长性及就业吸纳力等方面论述了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优化,认为导致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下的原因在于没有选准主导行业,要优先发展房地产、物流、社会服务业以及金融、旅游、电信等对就业作用大的行业。林民书、韩润娥(2005)[6]分析了生产与消费同步的产业特征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指出我国第三产业落后主要不在生活服务领域而更多体现在生产业发展滞后,提出了促进生产业发展的主张。徐国祥等(2005)[7]对现代服务业内涵进行了思考和界定,认为“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的生产业”。这一界定符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第35号调研报告对现代服务业的基本内涵的阐释。李江帆(2005)[8]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表现为流通部门比重下降,生活生产服务部门比重提高,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认为我国很有必要全面推进第三产业现代化。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及其优化的研究相对薄弱,赵丽(2000)、刘孟晖等(2004)、刘有章(2004)、杨秀云等(2005)[9]分别就内蒙古、河南、湖北、陕西等省区第三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但多为借鉴李江帆的研究范式,尚未达成较具影响的适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成果。

二、我国欠发达省区第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发展实证分析――以江西为例

学界和政府主要从GDP总量及GDP构成情况来区分地区的发达程度。在我国,中西部及内陆大部分省区往往被泛指为欠发达地区。金玉国(2005)[10]通过测算经济发展水平与体制转型进程对相对交易费用的边际效应系数和对各省区交易费用离差进行因素分解,定量划分了我国各省区的“发展程度”。他分出了四个类型,江西与山西、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同被归类为最欠发达的第4类地区。在完整资料难以 获取的情况下,以个例剖析来进行带普遍性问题的探索,也不失为有效的科学方法。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分析研究我国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发展。2005年,江西省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2589.3亿元,年人均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586美元增加到1100多美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正是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剧烈变动的时期。从国际经验看,发展中国家在人均收入进入600美元至1000美元,乃至2000美元的阶段,服务业产出比重的上升主要靠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等生产业的推动。在此,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考察近几年江西省第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的演变。

1. 近年来三次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1997~2004年,江西三次产业发展情况见表1。2003年以前,江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呈现“三、二、一”的状态,2003年开始转型为“二、三、一”。1997~2003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29.6%下降为19.8%;第二产业2001年前一直徘徊在占35%左右,后快速上升到43.4%;第三产业先升后降,存在两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年的占36.2%上升到2000年的40.8%,第二阶段是从2000年开始下降为2003年的36.8%。

表11997~2004年江西省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构成(%)

资料来源:由《江西统计年鉴》(1998~2004)统计资料计算得出{1}

江西2001年开始实施工业兴省战略,之后第二产业才得到较快发展,2002年以前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并非后工业化特征,而是第二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下的表现。以标志性的2001年为例,江西人均GDP仅630美元,其三次产业总产值与周边较发达省份差距巨大。

表22001年江西省与周边省份三次产业总产值的比值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2002)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2001年后江西第二产业发展带有“补欠账”的性质,是沉积多年、起点低下的一种“喷发”。第三产业暂没有得益于第二产业的发展,所占比例不升反降,其原因在于过去份额已高的第三产业发挥了“余热”作用,而服务于第二产业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又尚未跟上。

2. 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及其细分行业发展状况

(1)第三产业4个层次的比例情况分析

按照第三产业分四个层次的统计口径,江西近年来四层次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如图1所示。

图11997~2003年江西省第三产业四个层次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由《江西省统计年鉴》(1998~2004)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江西省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变化具有鲜明的规律性。第三产业第一层次的比重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第二层次比重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第三层次基本维持平稳,上升趋势不是很明显;第四层次的比重则平稳中略微有下降的趋势。上述情况有悖于“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一层次比重负相关、与第二层次比重正相关的规律(李江帆,2003)”,与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方向相背离(全国第三产业四个层次增加值比重情况参见图2)。

图21997~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四个层次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4)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2)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构成分析

按照统计资料,我们经过计算,得出了近年来江西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构成(表3)。

我们按时间演进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发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呈现较高速度的持续增长;金融保险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比率下降较快;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文教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所占比率变化微小。对各行业进行横向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构成比重最大的还是一些传统的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商贸、餐饮等;其次主要有房地产、金融保险、机关社会团体、教育文艺广播影视业;其它各行业所占比重都比较小。

表31997~2004年江西省第三产业各个行业增加值构成(%)

资料来源:由《江西省统计年鉴》(1998~2004)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房地产业所占比重的迅速攀升符合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与之相对的金融保险业所占比重快速回落是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规律而动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得益于“九五”和“十五”期间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信事业现代化的成就;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比重居高不下,而与生产有关的现代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比重微小与第二产业及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密切相关。

3. 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状况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除以该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它能够反映产业结构效益,帮助指明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近年来江西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见表4。

表4江西省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5)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库兹涅茨根据大量实证分析证明,随着人均收入提高,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会趋于稳定并在进入较高收入水平后明显上升,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则会明显下降,而当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时,产业结构效益水平提高。具体说明如下:

假设某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V′=(GDP′/GDP)/(L′/L)

那么可推导出V′=(GDP′/L′)/(GDP/L)

每年的GDP/L是一定的,若要使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各个产业的GDP′/L′应比较接近。也就是说,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大致为1.0时产业结构效益最佳。表4的数据表明:1997~2003年,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从0.627下降为0.471;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上升,从1.320升为1.656;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有所下降,从1.347下降到1.157。

应该承认,存在农村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产业人员未能从计算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分母中扣除,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从事二、三产业的统计有所缺失、计算分母本应更大些的事实。考虑这一因素,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会有所上升,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会有所减小,但仍可以预料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仍会有很大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既是国民就业的需要也是产业结构效益的必然要求。表4反映出,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持续下降,与第二产业的偏差不断拉大。这种情况说明了江西整体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突出,不仅影响了服务业产业素质的提升,也制约了工业效率乃至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三、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理论分析与路径探索

上文的实证分析告诉我们,江西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的发展不符合内部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杨秀云、官升东(2005)在研究陕西第三产业演进趋势及其内部结构分析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可以说,与江西、陕西一同被归类为最欠发达的第4类地区的其他九省区的产业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也同属这个层次。其产业特征是第三产业比例居高而总量很小且增长缓慢,第二产业尚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上看,主要是结构层次落后,缺乏明确的主导产业带动(杨来科,2004)。总体而言,欠发达地区新兴服务业还没有成为增长的主体,传统部门仍是带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与现代产业相联系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发展不足、与制造业的相互关联程度较低,其主体行业(金融保险)出现加速下降态势,影响了整个服务业的发展质量与数量;第三产业总量扩张缓慢与内部结构落后相互交织,还妨碍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环境优化。欠发达地区发展愿望迫切,普遍施行经济发展的赶超战略,为防止“欲速不达”甚至“南辕北辙”,探索其产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1. 理论分析

按照生产社会化系统发育的整体视野,存在三次产业系统协调发展和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与第一、二产业之间及内部各行业彼此相互间社会化系统发育的关系问题。人类生产形式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明,生产的社会化经历着从初期的胚胎发育到成熟的系统发育过程:农业主导、商品经济不发达时,生产的社会化只能是一种胚胎发育形态;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生产的社会化才可能展示出其系统发育形态。工业化的完成,为生产社会化的系统发育提供了强大的支柱。在这个基础上,为生产过程提供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才可能以强大的工业为支柱而进行社会化的拓展。这就是第三产业与生产社会化系统发育的关系。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或规模组合,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其中一个有决定意义的历史条件,就是只有完成了工业化,奠定了生产社会化系统发育的牢固基础之后,第三产业才能进入大发展的时期。

产业结构的演变还有一条需求拉动的客观规律。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演化有着一定的顺序,人们只有在较充分地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求后,才会有较强烈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以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发展工业以增进物质丰裕程度才谈得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高度化有利于满足富裕了的人们的多彩的人生需求并反过来促进前两次产业的生产力发展。一定程度上,居民的消费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居民的消费结构不能跨越。厂商的生产性消费需求原发于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为了适应由于居民消费需求导致的市场变化,厂商需预测或跟踪市场需求的改变而决策未来投资或生产的方向(产品与技术),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所谓优化配置,是要放到成本与效益的参照系中来衡量的。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为三次产业及各细分行业、所有的参与厂商及个人提供服务产品(Services):知识型的服务、活动型的服务、实物型的服务(李文,1986)。[11]当服务产品的获取成本与服务产品的使用效益相比划算时,服务产品就会市场广阔、发展迅猛。服务产品的功能与效用有时不能像实物产品那样直接衡量。直接用于个人消费者的服务产品功能与效用的评价有赖于消费者的主观评判,与个人偏好和精神性感受有关;服务于厂商的生产产品的功能与效用的评价取决于厂商因此能够获得的间接收益。当获得某种服务产品能带来厂商(有时也存在于个人)下步营业或业务的超利益,提供这种服务产品的第三产业部门或厂商(姑且还称为厂商)将得到发展,得到这种服务产品的其他部门(可能是一产、二产或其它的第三产业部门)或厂商将加快生产力的进步,形成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反之则会造成恶性循环。这种正向或是逆向的选择,最终导致产业结构――既有三次产业结构又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

产业结构既决定就业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劳动力的状况与分布(W・刘易斯,1979)。[12]参照关于发展中国家就业吸收和城乡劳动力迁移的“二元经济理论”的研究框架,我们将服务业和现代工业部门统称为非农业部门,设想在国民经济中同时存在着非农产业和传统农业两大部分。传统农业部门仅具有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收入,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劳动力有剩余、存在着劳动力供给。而非农业部门具有相对高的收入,可以得到劳动力的供给。随着非农业部门通过利润再投资得以扩张,源源不断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待农业劳动力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农业总产出下降引发农产品价格上升,既减少了非农业部门利润,又使农业劳动力平均工资上升,逐渐扯平两大部门的平均工资。这时农业劳动力就会停止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劳动力胜任工作的素质和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有一定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及传统服务业的兴旺就得益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 路径探索

从以江西为例的实证出发,按照上述理论指导,考虑我国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路径时应该遵循下列原则:既能帮助又能借助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促进第一、二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符合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规律;适度超前对接知识经济要求。

这四条欠发达地区的服务业发展原则是存在路径升级要求的。即对于欠发达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必须的传统服务业,利用城乡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这部分劳动力贡献的社会价值,是最应该优先采用的易于见效的发展策略;欠发达地区最突出的落后在于工业发展滞后,要优先发展与工业息息相关的生产业,优化工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同时带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和总量增长。第三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内部结构高级化的一般规律,这也是在前两步基础上地方产业整体发展和经济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欠发达地区如果亦步亦趋地因循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路子,落后必然成为永恒,最终必须思考和安排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现代服务业的适度超前发展。具体而言,下列第三产业门类在欠发达地区应该优先发展。

(1)合理发展餐饮娱乐、物流商贸、居民及其他社会服务业,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地方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旅馆业,努力扩大就业、增加社会总产出;

(2)理顺各类客货运输业、仓储业、通讯业发展,改革和发展公用事业,为工业振兴提供良好的生产;

(3)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各类咨询、科研开发、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文教卫生、农林牧渔服务等知识型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和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4)按适度超前原则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推进社会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传输新技术,推进光纤到路边、到大楼、到千家万户工程。

四、结束语

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的演进有悖于第三产业高级化的一般规律。在实行经济赶超战略时,要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十分必要,不能一味强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生产社会化系统发育的整体视野,考虑消费拉动和劳动力分布因素,我们认为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合理化的原则应该是:既能帮助又能借助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促进第一、二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符合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规律;适度超前对接知识经济要求。

――――――――

注释:

{1}江西省于2004年开始按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编制统计年报,由于统计口径有所变化, 2004年统计数据与2003年前的缺乏可比性,因此本文只采用2003年以前的按GB/T4754―1994分类统计的数据。

――――――――

参考文献:

[1]李冠霖. 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从投入产出看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特性[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李江帆,曾国军. 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3).

[3]靖学青.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比较[J]. 上海经济研究,2003,(1).

[4]邓于君. 我国战略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政策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

[5]杨来科. 论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及重点行业选择――从产业关联度、成长性及就业吸纳力等方面谈起[J]. 求是学刊,2004,(1).

[6]林民书,韩润娥.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及结构调整[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

[7]徐国祥,常宁. 我国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的设计及应用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5.

[8]李江帆.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第三产业现代化[J].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4).

[9]杨秀云,官升东. 陕西第三产业演进趋势及其内部结构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

[10]金玉国. 中国交易费用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形成机制[J]. 当代财经,2005,(6).

[11]李文. 近年国内对第三产业理论的讨论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6,(168).

[12]W・刘易斯. 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J]. 曼彻斯特学报.1979.

责任编校:一诺

――――――――

第8篇

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广大病患者解除痛苦,再造健康。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总务护士年终个人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总务护士年终个人总结范文一: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

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2、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

3、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本I钊敫骺剖壹觳椤⒍酱佟⒖计馈?计婪绞揭韵殖】计阑な考安榭床∪恕⒉榭醇锹肌⑻∫缴?a href='//xuexila.com/fanwen/yijian/' target='_blank'>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

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总务护士年终个人总结范文二:2014年护理部紧紧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进服务流程,改善住院环境,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放在第一位,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加大护理监督力度,重视护理骨干的培养,优化护理队伍,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以争创三级综合医院为主题,狠抓业务管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年来,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关心支持下,在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现将全年护理工作做如下总结:

1.为保证护理质量安全,确保核心制度落实,根据医院质量考核要求,护理质控组对各护理单元每月一次进行质量考核,全年共检查、考核科室护理质量11次,不定期督导100余次,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整改措施。

组织护士长例会11次,组织护士长夜查房及节假日查房共计20余次。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科室及时整改,护理部反馈性检查时,存在的问题取得较理想的改进。加强病房管理,认真落实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常规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0%以上,特、一级护理合格率达90%以上,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合格率达100%,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合格率达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达90%以上。每月对临床科室发放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全年累计共发1306份,满意度达94%,优质护理试点病房满意度达97%。在加强业务技术基础上,为强化创三级医院意识、汇报评审工作进展情况,院领导组织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召开14次汇报会议。

2.为强化各层专科护士的业务技能,组织护士长及护士外出培训11次,共计20余人次。

为提高长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护理部分别在7月和11月派护士长到银川、西安大型医院进行“新医改下的医院管理”和“护士长的领导能力”培训班,学习参观他们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确立其在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按照分级管理要求,经院领导研究决定,调整狄雁鸿为门诊部的护士长,姜丽萍为手麻科工作负责人。

3.制定《阿拉善中心医院2014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并将优质护理试点病房扩展到内三科、外三科,试点病房的覆盖率由以前的40%提高到60%。

在试点病房提供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如:为妇产科、儿科病人提供尿布架;在各护理单元病房卫生间安装防滑扶手、应急呼救系统;试点病房制定科室护理服务指南,设立便民服务盒;病房配置夏凉被、小暖壶,并为患者提供病号服;在病区放置安全警示标识,以警示患者提高防范意识;医院大型体检活动中,安排护士为体检者提供导诊服务;为加强护理文化建设,给科室统一订阅现代护理报;根据病人需求,护士为患者提供合理地生活护理;护理部外派护士长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相关培训,不断更新新知识、新技术,并增加试点病房护理人员配置等等。加强住院病人安全管理,逐步实现护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4.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护理人员三基培训及专科技能培训。

护理部组织护理业务查房4次,护理教学查房7次,护理行政查房13次。完成全院护士“三基”理论考试2次,合格率92%;完成轮岗护士17项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吸氧、静脉输液、无菌操作等)的培训和考核,培训率100%,合格率98%。组织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电动洗胃等专科技术培训3次,组织参与应急演练2次。根据医院业务发展规划,从实用、节省的角度有目的,有培训方向地派出进修学习,力争学而有用、学而能用。

5.丰富医院文化建设,举行以“热爱事业、热爱生活、崇尚荣誉、争创三级”为主题的“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开展护理理论知识竞赛,评选出内三科和外一科为“优秀护士站”荣誉称号,增加了全体护士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丰富医院文化建设。

6.加强和规范实习生带教管理,年内接受实习护生29人。

各科室在带教上应突出“教”的特点,指定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护师以上人员带教,并积极开展教学查房、授课等活动,督促其参加院内业务学习活动及医院各项活动,做好实习生考核,为医院今后的科教活动打下基础。

7.随着2014年医院搬迁至新址,床位数的扩增,按照分级护理管理的要求,为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需求,于9月底公开招聘合同制护士20名,其中大学本科生3名、大专生11名、中专生6名。

经过岗前培训、体检、考核,现已全部安排到临床工作。

8.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要求,制定《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分册》,并修订完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护士长工作手册》、《护理质量考核手册》、疾病护理常规等,下发临床各科室并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

9.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原因分析及改进。

(1)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需要提高。由于病房护士中低年资人员的比例增加,年轻护士工作能力和主动服务的意识需努力培养。

(2)进一步拓展优质护理试点病房覆盖率,采取更加人性化服务和改进举措,提高服务质量。

(3)护患沟通能力较薄弱,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尚有不到位之处,需要进一步落实,护士长需加大督查力度,并鼓励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杜绝安全隐患。

(4)组织全院护士进行业务技能、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理念。

(5)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有待更新,继续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转变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6)随着医院的不断扩展,病房床位增加,护理人员缺乏,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务护士年终个人总结范文三:岁末年初,回顾重症医学科病房起步的这五个月当中,在院领导的关心,护理部及科主任指导,及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ICU的护理工作顺利展开,初见成效,并借三甲医院评审契机,更上新台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筹建ICU病房并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共备1台呼吸机,1台除颤仪,5台心电监护仪,6台注射泵,5台输液泵等各种医疗用品。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相继制定了ICU相关制度: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重症医学科入室管理制度,业务学习制度、三基考核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护理质量考核制度,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等。做到理论基础定期巩固更新、三基培训时时训练、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仪器、药品、物资管理人员,责任到人。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我科的医务人员平均年龄低,资历浅,且大多数缺乏ICU专科经验,因此在建科初期我科制订了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常规, 同时定期督查执行情况,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

三、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医生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 ICU医务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护理工作质量。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科工作之重点,在后续教育中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每周开展业务学习,每月技术操作培训,开展护理查房。结合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例会,讨论学习,使工作流程常规化。今年输送二名护士分别到上级医院ICU学习、进修,取得ICU岗位证书。鼓励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全体医务人员能基本胜任日常工作。

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显:

五个月来,我科收治病人40余例,成功抢救了包括蛇伤致呼吸停止、产后DIC、肺部感染致呼吸道阻塞等病人,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的护理工作由于院领导和医务科、护理部主任的重视、大力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在医疗、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一定成绩。

回顾工作既有成绩更有不足。今后应在行政管理提高效率、业务工作精益求精两方面苦下功夫,争创更好的成绩,为我院贯彻精神,推动工作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贡献。望院领导在ICU院内、院外培训方面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使我们不断提高ICU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保障医疗安全。

总务护士年终个人总结的人还看了:

1.护士年终总结范文大全

2.护士个人总结范文大全

3.护理个人工作总结

4.2016年年度医院护士个人总结6篇

5.护士年度个人总结范文3篇

6.护士个人综述总结范文3篇

7.2015护士年终工作总结范文3篇

8.护士个人总结范文简短3篇

第9篇

关键词:双转移; 珠三角; 高职教育

一、“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

1.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这体现在珠三角工业向重型化和高级化转变的速度以及三次产业结构方面。2005年至2009年,珠三角的轻、重工业结构比由17.4%、24.7%调整到15.3%、25.9%,重工业比重4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制造业中的“现代性”和“先进性”成份日益增加,2009年珠三角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达2842.74亿元,装备制造业实力位居全国前列。[1]2009年,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3 ∶ 47.8 ∶ 49.9,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竞争力不断高端化: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迁出,大型企业纷纷进驻珠三角

一些高能耗、产业层次低、附加值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逐渐迁出。截至2011年5月,珠三角核心区6市转出、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共78184家,退出投资金额4968.69亿元。[2]与此同时,2011至2012年规划建设广州(花都)光电产业基地、南沙LED产业基地等大型项目77项,总投资额11204亿元。[3]IBM、新加坡知识城、中国船舶集团、东方电气集团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大型企业纷纷落户珠三角。

3.产业发展不断集聚化:集聚发展趋势明显,协作配套不断深化

截至2009年底,广东形成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33个,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61个。[4]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珠江三角洲将根据各市情况形成知识密集型产业带、技术密集型产业带、以及沿海生态环保型重化三个产业带。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强调错位发展,形成集聚反应。

4.珠三角逐步成为世界级的创新中心

2009年开始,国家在3年内把约100家国家工程创新与研发中心集中到珠三角,创造1000亿元的产值。[5]计划到2012年,珠三角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00件/百万人口,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研发人员总量达28万人左右,到2020年,形成要素完备、支撑有力、开放包容的自主创新环境,成为世界级的创新中心。 [6]

二、产业转型升级迅速拉动珠三角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优化,呈现“双峰并峙”的特征

1.低端劳动力转移出珠三角,劳动力空间配置优化

一方面广东省内较高素质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高级人才从全国各地汇聚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另一方面珠三角现有大量外来工向欠发达地区转移。2010年与2007年相比,珠三角地区(未包括穗深两地)的劳动力(主要是外来工)减少122万人,缩减6.7%,东翼、西翼和山区分别增长12万人、1.5万人、25万人,增幅分别达4.6%、0.5%、6.5%。[7]肇庆、清远等城市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珠三角核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转移,从劳动力输出地变成了输入地。

2.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人力资源结构迅速优化

2010年,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步入大众化阶段。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2010年在校生达到64.8万人,是1995年的8.64倍,充分证明了经济的跨越发展同时拉动人力资源的跨越发展。

用几组图说明珠三角产业结构优化与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呈现出的“双峰”凸起的变化特征:图1 反映珠三角10年来的经济总量跨越发展的趋势,图2 显示了1990~2010年20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趋势;图3反映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职人才培养规模迅速扩大。三者的上升曲线惊人的一致。

从产业结构优化及其拉动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趋势来看,珠江三角洲经济和社会正在迅速迈向知识社会,人力资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三、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力资源增长预测

1.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世界级的大都市圈

到2020年,珠三角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GDP总值将达到72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00元(约折合19400美元),超过台湾地区现有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实现从中上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迈进的目标。

香港智经研究中心更预测2038年珠三角都会区经济规模有望超过5.5万亿美元,分别为纽约、东京、伦敦都会区同期的1.8倍、1.9倍、3.5倍(见图4)。按现汇折算, 2038年珠三角人均GDP约为4.5万美元,有望首次超过三大国际都会区平均发展水准,成为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世界级的创新中心、世界级的国际教育枢纽和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世界级的轨道交通网络,世界级的航空枢纽和物流中心。[8]

2.人力资源增长目标

第10篇

关键词:LMDI方法;生产效应;结构效应;效率效应

一、引言

当今社会越来越关注能源的利用问题,节能减排也成为世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中国乃至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高物质生活的追求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的技术和产业结构等还不完善,能源的消耗是必不可少的。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石油、铁矿石等均已超过50%。这种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背道而驰。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高度重视能源高消耗问题,对我国能源使用和利用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全国的单位GDP能耗下降19.1%,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由于我国工业能源的消耗比例较大,整个社会中有70%左右能源消耗出自工业,并且全球环境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也出自于工业能耗的废物产出。本文采用迪氏对数指数分解法对云南工业能耗的增长量从生产扩大、经济结构调整和能耗强度三个角度综合进行定量分析。

二、理论综述

其中E0为基期年份的能源消费总量;ET为报告期年份的能耗消费总量; E为加法分解,D为乘法分解。

能源消费的产出效应是由生产规模扩大和产能增加所引起的能源消费增长。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为能源消耗强度。能源消费的结构效应是指在产业生产时调节各产业的结构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能源消费的效率效应也称强度效应,是反应在生产时各产业间的效率情况,指产业内部由于技术进步、组织改进或设备更新等原因所引起的本部门单位能耗的下降。对各效应进行计算如下:

三、实例分析

(一)进入“十二五”后云南省的工业产值与能源消费情况

自2010年云南省的工业产值与能源增加值都呈上升趋势。且二者上升趋势大致相同。2012年较2011年相比工业生产总量增长有所减缓,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更快。三年的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量的差口是越来越大,由2010年二者相差17023639个单位到2012年二者间差距拉大为29114926个单位。在这三年中能消费总量增加了23.87%,生产总值增加了35.95%,可见在“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在产出方面对减少能源消耗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产出效应由2011年到2012年下降约2374%,节省能源为2246473个单位。2012年的产出效应的分解值较2011年少,即随工业产出量的增加而引起的能源消耗量的增加量在减少。通过表2也可看出2012年的总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均不理想,在结构调整方面并没有使能耗降低,而效率效应对减少能耗的贡献也低于上一年。

在对云南省工业能源消耗量进行乘积分解可知,2011-2012年的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分别为105.46%和85.80%,表明这期间,结构变化使得能源消费增加,而效率效应使得能源消费减少,产出效应为139.02%,三者的共同作用使得能源总效应为123.88%,略低于产出效应。

(二)主要部门的能源分解

选取12个主要部门,其总产量占云南省生产总量的86%左右,能消总量高达云南省整体的95%以上。通过对这12个工业生产部门的能源消耗分解可以说明云南省在“十二五”初期这三年的工业调整对能源消耗方面的变化情况。

1、总效应

对云南省主要部门的LMDI分解中的总效应呈此消彼长的趋势。其中能源消耗量增长幅度最大的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而减少能耗最明显的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但并不能通过总效应就说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十二五”初期做出了积极的调整。总效应增长比较明显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产出效应

在2011年到2012年工业能源的产出效应是呈下降趋势。加法分解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四项在2012年的生产效应合计占主要部门的79.33%。产出效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这些高能耗的产业占总体比重较大。这四项产业部门由于产量的不断增加所引致的能源消耗的增加量同比均有所减少,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最为明显。在产出效应中唯有农副食品加工业是随产量的增加而使能耗增加,而农副食品加工业的产出效应所占比重较少仅2%以下。从总体上看产出效应对减少能源消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结构效应

“十二五”初期,云南省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总能耗增长。云南省工业的结构效应上浮94.52%。对于减少能耗有利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中节能最明显的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12年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使能耗减少,在总效应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能耗增加值减缓。在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使能源消耗的增加值比2011年更高的产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中非金属矿物质品业在结构调整中最为失败,使能耗产生了巨大的增加。并且总量变动的结构效应也反应出2012年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使能源消耗增长量值更大。

4、效率效用

主要部门的效率效应多数为负值,使能耗得到降低。效率效应在2012年相对2011年减少能耗贡献较大的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质品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像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品业和医药制品业的效率效应也对降低能源消耗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基于2011年的效率效应对减少能源消耗量很大,在2012年难以突破,但仍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其他部门对能耗的降低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加工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效率效应增加最为明显。并且产业总计的效率效应2012年也不如2011年对能源消费减少的多。

(三)结构变化与效率变化

1、产业部门结构变化

在2010年至2012年间这十大工业主要部门中,烟草制品业的工业增加值有大幅速度的下降,其他部门产业增加值都没有下降的趋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这五个部门的产业增加值有所提升。云南省烟草制品业的工业产值比重是最大的,在这三年间呈下降趋势,而烟草制品业的能耗是最低的。产值增加比较大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一个能耗较高的行业。农业食品加工业的产业增加值比重在上升的同时,其单位能耗也在增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判断云南省在“十二五”开始期间对云南省工业结构做出的调整并不利于降低云南省的工业能源消费量。

2、主要能耗部门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化

每个部门因其产业性质存在差别,单位能耗不同。烟草制品业和医药制造业是能耗小产值大的成熟的工业部门。从总体上看,能源消耗强度在逐年下降;按部门来看,这能源消耗最多的十大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强度除农副食品加工业有明显的上升外其余部门大体都呈下降趋势。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幅度最大,但由于其基数比较大,所以该部门的能源消耗强度依然很大。也就是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能源消耗强度的提升空间很大。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能耗强度是最应注意的,在这三年增长趋势凶猛,应着重关注农副食品加工

四、结论

通过对“十二五”初期的云南工业能源消耗分解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云南省的主要工业能源消耗是由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的,生产效应与总效应的大体趋势一致,二者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第二,结构效应也是导致能源消耗增加的主要方面,一些工业增加值较大的产业单位能耗较低,而单位能耗较高的产业增加值又比较低。这种产业结构不利于能源消耗的降低。第三,效率效用是遏制能源消耗的最有力因素。多数产业的效率在随着技术的开发和能源的有效利用方面的加以改善,从而能源消耗也在逐渐减低。

云南省在“十二五”期间转变工业发展方式,调整工业经济结构中,云南工业发展层次低、效率和质量不高、产能过剩并存、能耗高、科技准备水平低、人才不足等问题是导致在“十二五”初期云南工业能源消耗降低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在结构效用和效率效应中均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产业增加值比重为直线上升趋势,能耗强度有所减缓。建议云南在工业调整期培养新的经济点,同时通过优化提升现有化工、冶金、有色等传统矿业、烟草、制糖等轻工业,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的效应和质量。(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富民.基于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的工业能耗分解研究.求索.2008-8

[2]张黎.基于LMDI的中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分解分析.研究与探索.2013-10

[3]向其凤、马晓兰.云南工业能源消费的效应分解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3

第11篇

关键词: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关联度;耦合关系;东北地区

人口结构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1]。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人口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等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与效益;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波及人口结构,对城乡人口变化、人力资本积累等产生联动效应。有关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2~13]。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口年龄结构中,一般认为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是被扶养人口,若这一部分人口较多,会使社会保障体系面临财力支撑的风险,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人口的城乡结构主要在城市化过程中通过促进集聚经济的形成、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等要素的积累,进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人力资本通过带来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增强城市竞争力来有效推动经济增长,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产业结构变动为主要特征的结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是现代经济基本的增长方式,中国已经进入依靠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人口性别结构受生理因素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限制,而其一旦形成,又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此外,从人口失业结构来看,经济增长会增加劳动就业岗位,从而降低失业率,因此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已经被主流经济学理论和实证分析所接受。反之,若经济发展水平发生变动,人口结构各方面也会随之产生联动效应。整体来看,国内外学者较多的关注了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单方向研究,而对于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及协调性方面研究成果甚少。因此,基于前人的研究工作,本文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除大兴安岭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外)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耦合度模型,探讨影响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因子及其作用强度,揭示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的时序变化与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优化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1研究方法

11.1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本文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等原则,同时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特色,分别构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通过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对指标进行筛选[14~16],为保证人口结构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完整性,全面分析人口结构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关联关系,最终选取7个人口结构指标和11个区域经济发展指标构建了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度测度指标体系(表1)。所使用数据来自《黑龙江省统计年鉴》[17]、《吉林省统计年鉴》[18]、《辽宁省统计年鉴》[19]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个别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或移动平滑法补齐。人口的统计口径为户籍人口。

11.2研究方法“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的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21]。2000年以来,不断有学者将此方法运用到经济发展、城市化、生态环境、能源效率、旅游业等领域[22~26]。本研究通过构建灰色关联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对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度进行测度。计算方法如下:1)选择分析序列。本研究的两组分析序列为人口结构(Xi)和经济发展水平(Yj)。2)无量纲处理。鉴于上述两组分析序列的原始指标数据量纲和数量级不同,为便于比较,在进行灰色关联之前,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X'i(t)与Y'j(t)。3)计算关联系数。采用邓氏关联系数方法计算关联系数ξij(t)。ξij(t)=miniminjX'||i(t)-Y'j(t)+ρmaximaxjX'||i(t)-Y'j(t)||||X'i(t)-Y'j(t)+ρmaximaxjX'||i(t)-Y'j(t)(1)式中,ξij(t)为东北地区各地级市t时刻第i人口结构与第j区域经济指标间的关联系数;X'i(t)与Y'j(t)分别为东北地区各地级市t时刻第i人口结构与第j区域经济指标的标准化值;ρ为分辨系数,以控制ρΔmax对数值转化的影响,一般取值0.5。4)测算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度。将得到的灰色关联系数按样本数k取算数平均得到关联度矩阵γij,表达式为:γij=1k∑i=1kξij(t)(2)其中,k为样本数据,即本文选取的人口结构(或区域经济发展指标)数。0<γij≤1,γij越大,表明指标间关联性越强,若取γij=1,说明人口结构系统指标Xi(t)与经济系统指标Yj(t)高度关联,两者变化规律相同,单个指标间的耦合作用很明显;当0.85<γij≤1时为高关联,系统指标的相对变化几乎一致,耦合作用极强;当0.65<γij≤0.85时为较高关联,两系统指标耦合作用较强;当0.35<γij≤0.65时为中等关联,两系统指标间耦合作用中等;当0<γij≤0.35时为低关联,两系统指标间耦合作用弱。在关联度矩阵的基础上,按行或列求算数平均值,得到某系统要素与另一系统之间的平均关联度:Ai=1m∑i=1mγij,Aj=1n∑j=1nγij(i=1,2,3…m;j=1,2,3…n)(3)式中,Ai为人口结构系统的第i指标与经济发展系统的平均关联程度;Aj为经济发展的第j个指标与人口结构系统的平均关联程度;m、n分别为两个系统涵盖的指标数。5)计算系统间耦合度。采用系统关联的耦合度模型,从时空两个维度定量评判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整体耦合程度,模型公式为:ω(t)=1m×n∑i=1m∑j=1nξij(t)(4)式中,ω(t)表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耦合度。

2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

运用上述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得到2014年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关联度矩阵(表2)。结果发现,二者关联度数值在0.433~0.847间,属于中高等关联,说明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密切,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分析两系统耦合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22.1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总体来看,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文化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东北地区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劳动年龄人口数的增多对GDP的增加作用明显,但对整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显著。各分项指标中,人口文化结构中中专以上文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X4)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最为明显,关联度达到0.726,且中专以上人口比重与国内生产总值(Y1)的关联度达0.847,表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东北地区高等教育情况位于全国领先地位,每10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三省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四大副省级城市是东北地区人才主要聚集地,2014年四大城市中专学历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5.13、5.49、5.47和4.82,在东北地区34地级市中位列前四位。产业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人口比重(X6、X7)与经济发展的平均关联度分别为0.661和0.717,分列第二、三位,表明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的增加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与地方财政收入(Y2)和固定资产投资(Y3)的关联度均为0.768,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Y6)的关联度为0.746,关联作用明显。城乡结构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X3)与经济发展的平均关联度为0.660,其中与农民人均纯收入(Y10)的关联度达0.719,说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有力的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性别结构中人口性别比(X2)与经济发展的平均关联度为0.628,表明东北地区合理的人口性别结构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014年,东北地区性别比为101.11,位于合理区间,人口性别结构处于均衡状态。年龄结构中15~64岁人口比重(X1)、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人口数(X5)与经济发展的平均关联度分别为0.507、0.508,属中等关联,表明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其他因素相比相对较弱。

22.2经济发展对人口结构影响分析区域经济与人口结构的关联度在0.615~0.638之间,基础经济、经济发展和收入指标与人口结构关联度较大,从数值上看两系统处于中等关联水平。基础经济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结构的关联度最大(0.669),与中专以上学历人口比重关联度最大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关联度为0.847。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一旦发生变化必然会对人口结构产生影响。此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口结构的平均关联度为0.646,位列第二,其中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关联度较大的是城镇人口比重(0.711)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0.741)。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会拉动消费,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会促进人口向城镇迁移流动。值得注意的是,和其它经济指标相比,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与人口结构的关联度比预期低,分别为0.605和0.625。表明东北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对人口结构影响的显著性较弱,从侧面也反映了东北地区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

3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变化

33.1耦合度总体变化特征分析基于2000~2014年统计数据及上述耦合模型,分析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耦合度。总体来看,东北地区两大系统整体耦合度呈现出波动略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波动不大。由图1可以看出,2000~2014年东北地区总体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经历了波动上升(2000~2003年)、平稳下降(2003~2011年)、缓慢上升(2011~2014年)的过程。2000~2011年东北三省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人口结构不断优化,这一时期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度与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的发展趋势成反比;2011~2014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急剧下降,同时人口问题凸显,这一时期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度与人口结构发展趋势、经济发展趋势亦成反比。说明在2011年之前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处于相互促进、高水平协调发展状态,自2011年之后二者相互促进作用下降,协调水平降低。综上分析,无论经济发展水平或高或低,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都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耦合水平高低不同。当经济发展水平高时,二者处于高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也随之降低。分省来看,各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变化不一(图2)。从数值上看,2000~2014年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的耦合度值分别为0.624、0.631和0.598,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值大致相当,辽宁省最低。从变化特征来看,黑龙江省呈倒“U”型变化,吉林省则呈现“U”型变化,两省份变化趋势大致相反,而辽宁省则趋于稳定。除个别年份外,东北地区整体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大致呈现出同辽宁省同步的变化状态。

33.2耦合度类型变化特征分析根据各城市耦合度大小,可分为低度耦合、中度耦合、较高度耦合和高度耦合4种类型(图3)。2000~2014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空间分布主要呈现以下特征:①较高度和高度耦合城市逐渐由东北地区北部向南部扩散;低度和中度耦合城市则经历了逐渐由南部向北部集聚的过程。由于2000~2014年辽宁省较高度和高度耦合城市不断增加,低度和中度耦合城市不断减少,由此导致整个东北地区不同耦合类型的城市出现此变化特征;②较高度耦合和高度耦合的城市中,黑龙江省不断减少,到2014年仅剩七台河市和绥化市;吉林省城市个数变化不大,且大多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较高度耦合和高度耦合的城市大多分布在辽宁省,2014年达到12个,远多于其它两省,且沿海城市居多。中度耦合和低度耦合的城市中,黑龙江省数量最多,2014年80%的城市属于此类,而吉林省和辽宁省较少。2014年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平均耦合度大小为:辽宁省(0.675)>吉林省(0.660)>黑龙江省(0.640);③沿海城市的耦合度水平一直较高,资源型城市的耦合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33.3耦合关系变化成因由前文分析可知,2011年之前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处于高水平协调状态,说明二者之间具有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即合理的人口结构将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口结构的优化。在这一时期,尤其是东北振兴以后,东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同时劳动力资源丰富,高素质人才数量逐年攀升,人口结构不断优化,处于“人口红利”期;2011年以后两系统处于低水平协调状态,说明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这段时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断崖式”下降,下行压力加大,同时人口外流、低生育率问题凸显,导致人口结构合理化程度不断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四大副省级城市中,沈阳和大连的人口结构仍然对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人口红利”仍然存在。而哈尔滨和长春的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2014年两城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分别为中、低度耦合。从耦合度的时空演化可以看出,大多资源型城市的耦合度不断下降,说明这些城市的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在不断减弱。东北地区共有地级市资源型城市21个,其中煤炭型和森工型城市个数占全部资源型城市的60%以上。由于资源型城市长期依赖资源型产业发展,并且以资源的初加工为城市的主要部门,导致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失调。加之目前大量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人力资源发展滞后和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4结论与讨论

44.1结论本文通过测算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城市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和耦合度,以及对两系统时空演变特征及原因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度各不相同,整体处于中高等关联水平。人口文化素质和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最为明显,劳动力年龄的人口数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2)2000~2014年东北地区总体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经历了波动上升(2000~2003年)-平稳下降(2003~2011年)-缓慢上升(2011~2014年)的过程,不同省份的耦合度变化各异。3)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均处于协调发展状态。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人口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也较高,同时合理的人口结构又会促进经济发展,二者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当经济发展水平降低后,人口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也随之降低,而不合理的人口结构又会阻碍经济发展,两系统处于低水平耦合。4)东北三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变化差异较大,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呈“U”型和倒“U”型变化趋势,辽宁省两系统的耦合度变化较稳定,呈现出与整个东北地区大致相同的变化状态。

44.2讨论1)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老工业基地,自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人口问题突出,研究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对于制定相关的人口与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数据可获性的限制,研究在评价指标的选取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人口年龄结构中仅选取了18~60岁人口统计数据,与实际劳动年龄人口数存在一定的出入。2)本文以地级市作为研究单元,选取4个时间点对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实证研究,仅从宏观上反映二者耦合关系的空间分布情况,而每个时间段内更小尺度的变化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宋健.结构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8(1):26-30.[SongJian.StructuralproblemisthecentralpopulationissueofChinainthe21stcentury.MarketandDemographicAnalysis,2002,8(1):26-30.]

[2]AnderssonB.Scandinavianevidenceongrowthandagestruc-ture[J].RegionalStudies,2001,(35):377-390.

[3]???.ThechangeinstructureofregionaleconomicgrowthinJapan:Regionalpopulationaginginmicroperspective[J].TheJournalofAsia-PacificStudies,2013,20(1):2-28.

[4]胡鞍钢,刘生龙,马振国.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J].人口研究,2012,26(3):14-26.[HuAn’gang,LiuShenglong,MaZhenguo.Popu-lationAging,PopulationGrowthandEconomicGrowth:Evi-dencefromChina’sprovincialpaneldata.PopulationRe-search,2012,26(3):14-26.]

[5]巴马?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M].何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Barro?Sala-I-Martin.TranslationbyHeHuietal.Beijing:ChinaSocialSciencePress,1995.]

[6]MankiwNGregory,DavidRomer,DavidNWeil.Acontribu-tiontotheempiricsofeconomicgrowth[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2,107(2):407-437.

[7]Engelbrecht.Theroleofhumancapitalineconomicgrowth:someempiricalevidenceontheLucasVsNelsonPhelps’con-troversy[R].DiscussionPaper,2001.

[8]BenhabibJ,SpiegelMM.Theroleofhumancapitalineconom-icdevelopment:Evidencefromaggregatecross-countrydata[J].JournalofMonetaryEcomomics,1994,34:143-173.

[9]PapageorgiouChris.Humancapitalasafacilitatorofinnovationandimitationineconomicgrowth:furtherevidencefromcrosscountryregression[R].LouisianaStateUniversityWorkingPa-per,1999.

[10]杜伟,杨志江,夏国平.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J].软科学研究成果与动态,2014,(8):173-183.[DuWei,YangZhijiang,XiaGuoping.Studyontheimpactmechanismofhu-mancapitaloneconomicgrowth.SoftScienceResearchRe-sultsandTrends,2014,(8):173-183.]

[11]李德煌,夏恩君.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扩展Solow模型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8):100-106.[LiDehuang,XiaEnjun.ResearchontheinfluenceofhumancapitalonChinaeconomygrowthbasedonextendedSolowModel.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3,23(8):100-106.]

[12]何海林,涂建军,孙祥龙,等.中国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耦合的关联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10):141-145.[HeHailin,TuJianjun,SunXianglongetal.Greyrela-tionalanalysisofpopulationstructureandeconomicstructurecouplinginChina.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2013,35(10):141-145.]

[13]毕其格,宝音,李百岁.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研究,2007,26(5):996-1004.[BiQige,BaoYin,LiBaisui.RelevancyanalysisofthecouplingbetweenpopulationstructureandregionaleconomyinInnerMongolia.Geographi-calResearch,2007,26(5):996-1004.]

[14]范洪敏,穆怀中.中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分析[J].经济地理,2015,35(2):11-17.[FanHongmin,MuHuaizhong.Thecou-plingbetweenpopulationstructureandindustrialstructureofChina.EconomicGeography,2015,35(2):11-17.]

[15]吴连霞,赵媛,马定国,等.江西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研究[J].地理科学,2015,35(6):742-748.[WuLianxia,ZhaoYuan,MaDingguoetal.TheSpace-timecouplingbetweenpopula-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inJiangxiProvince.ScientiaGeographicaSinica,2015,35(6):742-748.]

[16]孙东琪,张京祥,张明斗,等.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7):1060-1071.[SunDongqi,ZhangJingxiang,ZhangMingdouetal.Couplingrelationshipbetweenurbanizationefficiencyandeconomicde-velopmentlevelintheYangtzeRiverDelta.ProgressinGeogra-phy,2013,32(7):1060-1071.]

[17]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5.[HeilongjiangStatisticalBureau.HeiLongjiangSta-tisticalYearbook.Beijing:ChinaStatisticsPress,2001-2015.]

[18]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5.[JilinStatisticalBureau.JilinStatisticalYearbook.Beijing:ChinaStatisticsPress,2001-2015.]

[19]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5.[LiaoningStatisticalBureau.LiaoNingStatisticalYearbook.Beijing:ChinaStatisticsPress,2001-2015.]

[20]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5.[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ofChina.ChinaCityStatisticalYearbook.Beijing:ChinaStatisticsPress,2001-2015.]

[21]张旺,周跃云,胡光伟.超大城市“新三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3,33(5):562-569.[ZhangWang,ZhouYueyun,HuGuangwei.Couplingmechanismandspace-timecoordinatinofnew-approachurban-ization,new-approachindustrializationandserviceindustrymodernizationinmegacitybehemoths:Acasestudyoftencit-iesinChina.ScientiaGeographicaSinica,2013,33(5):562-569.]

[22]马丽,金凤君,刘毅.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J].地理学报,2012,67(10):1299-1307.[MaLi,JinFeng-jun,LiuYi.Spatialpatternandindustrialsectorstructureanaly-sisonthecouplingandcoordinatingdegreeof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ollutioninChina.ActaGeographicaSinica,2012,67(10):1299-1307.]

[23]陈晓红,万鲁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作用机制[J].地理科学,2013,33(12):1450-1457.[ChenXiaohong,WanLuhe.TheInteractivemechanismsforthecoordinationandvulnerabilitybetweenregionalurbanandEco-environment.ScientiaGeographicaSinica,2013,33(12):1450-1457.]

[24]关伟,许淑婷.辽宁省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关系[J].地理学报,2014,69(4):520-530.[GuanWei,XuShuting.Spatialpatternsandcouplingrelationsbetweenenergyefficien-cyandindustrialstructureinLiaoningProvince.ActaGeo-graphicaSinica,2014,69(4):520-530.]

[25]高楠,马耀峰,李天顺,等.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1):62-68.[GaoNan,MaYaofeng,LiTianshunetal.Studyonthecoordinativedevelopmentbetweentourismindustryandurban-izationbasedoncouplingmodel:AcasestudyofXi’an.Tour-ismTribune,2013,28(1):62-68.]

第12篇

   关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发言材料

   理论学习,应该常学常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对年轻干部提出要求,强调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著作。我们年轻干部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我们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真本事。

   一、学习理论高度,提升党性修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详实地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立足“两个大局”、推进“两个革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此同时,第三卷还以全新的视野,缜密的逻辑,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作为年轻干部,必须全面系统学习这些理论,把握理论高度,提升党性修养。要坚持横向和纵向结合,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结合起来,一并学习领会,同时要纵向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以及上级重要会议精神,不断进行融会贯通。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上,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二、感受为民温度,强化宗旨意识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第三卷中,字里行间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在开篇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并且,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最多的也是人民群众。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与群众一块过、一块干”,等等。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防控疫情、救治患者,充分体现了坚持“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种为民情怀,坚持将人民群众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开展基层调研,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上学、就医、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民之所难、民之所盼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领会方法纬度,提高业务能力

   第三卷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工作方法,对于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来说,尤其需要认真深入学习把握。比如,第三卷多次提及“精准”,精准方法论也广泛运用于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治理、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作为基层干部,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杂工作局面,必须用好精准方法论,定期对工作进行精确梳理,准确辨别工作轻重缓急,确保每项工作精准高效。再如,统筹协调法。基层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充分用好统筹协调法,学会并联工作、十指弹钢琴,从而推动工作综合协调高效开展。此外,书中还论述了“关键少数法”“调查研究法”“问题导向法”等等,这些方法论纬度广、作用深,对基层的实际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要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和把握。

   四、保持工作力度,务实工作作风

   透过第三卷,随处可见总书记扑下身子、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真切感受到总书记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力度。从近段时间总书记的足迹也能印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愈加复杂严峻,就是在这样日理万机的繁重工作中,总书记坚持深入调研、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以及经济社会工作,深入吉林、安徽、湖南、广东等地调研考察,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等,听取基层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基层年轻干部,我们都要学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工作精神,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发展。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激情,认真研判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秉承“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抢抓四季度,夺取双胜利。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破除“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发言材料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传达学习《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精神。会议强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丰富思想内涵,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筑牢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思想根基,更好履行党的意识形态重镇的职责使命。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书记、台长、总编辑慎海雄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在学深悟透上持续下功夫,深刻认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大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著作,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需要科学理论引领,越需要高举伟大思想旗帜,深刻把握伟大思想贯穿的真理力量,深刻领会伟大思想蕴含的丰富内涵,深刻感悟伟大思想彰显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我们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

   会议要求,在宣传阐释上持续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要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创新方式手段,突出思想内涵,在打造原创精品力作上下更大功夫。二要精益求精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时政新闻报道,精心谋划、精细组织习近平总书记重大时政活动报道,充分挖掘总台时政报道独家优质资源,推出更多微视频、时政特稿、视频博客等接地气、有新意的产品,让领袖思想传播得更精准、更新潮、更富感染力。三要“一国一策”做好领袖思想风范和人格魅力对外传播,精心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有效宣介,深化提升“媒体外交”的实效性,进一步发挥总台语言、网络等资源优势,讲好总书记的故事、传播好总书记的思想,为元首外交、大国外交添彩。

   会议指出,要以效果为导向,在知行合一上持续下功夫,奋力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一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总台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海阔天空去想、脚踏实地去干,真正把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二要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效,加快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改版提质,强化精品节目生产创作能力,大力提升总台在影视剧、纪录片领域的影响力。三要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深化“5G+4K/8K+AI”战略格局的工作成效,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新机遇,把技术实力转化为生产力。四要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工作成效,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等重要论断,以变应变、化危为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效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力争取得更大突破。

   会议强调,要在组织领导上持续下功夫,扎实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贯彻工作。一要切实担起政治责任、领导责任,精心制定方案、周密组织实施,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总台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贯通起来,扎扎实实抓好学习贯彻各项工作。二要坚持以上率下、突出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领学促学作用,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头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能力水平,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自觉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工作。三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重要学习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在全台掀起学习贯彻热潮。

关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发言材料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过联系当下学、躬身自省悟、着眼未来思,深刻感到,着重强化党委机关“四种能力”,对于更好抬高政治站位、指导日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理论的学习力,就是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优化思维、指导实践。切实把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坚定政治信仰、砥砺忠诚品质的教科书,做到在“真”上走心、“新”上保鲜、“实”上落地,肩负起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政治责任,在思想上对标对表,在行动上紧跟紧随,在执行上坚定坚决。

   政治信念的坚守力,就是纯正部队政治忠诚度,始终做到爱党、信党、护党、跟党走。今年支队经历的新冠疫情防控、抗洪抢险、专项任务和文职招考,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支队党委机关必须善于从政治上理解和把握任务,把政治要求、政治影响、政治纪律放在第一位,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听从党中央、习主席的号令,坚决做“习主席的好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