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17:28: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双语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高校双语教学面临的两大瓶颈
1.瓶颈一:高校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不佳
双语教学对高校教师的英语能力有以下要求:一,拥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流利的口语要求更高,二,了解并熟知英美文化,三,知悉中英语言的思维差别,四,掌握较强的阅读能力,五,英语运用流畅自如,正确的传授知识,六,听懂不同口音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能作出解答。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有着较高的专业水平。可是在我国的高校中,外语的传授基本是都是本专业的教师来授课,虽然他们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但是在课堂授课上面,仍然采取“啃书本”或者自我学习,较为有体系的训练无从谈起。在现在看来,双语教师资源在全国出现非常大的匮乏,现有的教师资源与双语教学要求中的教师水平有较大差距。在学生与教师的深入沟通时,绝大多数的教师感到吃力,英语水平亟待提高。
2.瓶颈二:大学生双语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决定着高校双语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大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否使高校双语教育取得效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是肯定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思想状况及接受能力也是很重要。可是,比较令人失望的是,当前中国大学生在双语教学中呈现出不认可及较弱的接受能力,这对顺利开展双语教学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第一,对双语教学的认可度较低。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学习兴趣较低,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基础没有打好,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差距较大,再加上学习新的英语知识,显得十分困难,因此产生了不愿意学习英语,抵触英语的情绪,在困难面前显得退缩或者是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有一些学生没有看到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的重要性,所以内心里没有用于战胜困难的决心。
第二,较弱的接受能力。较低的英语储备,决定着大学生在双语教学中存在较大困难。从一些高校的实际双语教学过程中,词汇量及听力能力的匮乏,造成大学生不能理解或者不能完整的听懂教师的授课内容,这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高校中很难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因为学生们较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缺乏良好的英语思维方式。缺少有些效果的师生互动致使一些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形成挫败感。
二、突破高校双语教学瓶颈的主要途径
1.建设一支良好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
影响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师资力量。双语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英文能力。其一,高校应该鼓励留学人员或高学历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并给与奖励政策;其二,有目的地培养并培训双语教学人才。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培养投入,采取参加国际学术讨论、出国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有组织的开展学术讨论,及时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难点,组织轮流讲课和听课,汲取别人优点。加强教师与国外学术科研单位的合作,提高教师申报教学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从而加强对课程授课和专业水平的影响。有可能的话可以聘请国外专家教师到学校里进行短期讲课,或者请双语教学的专家交流访问并做一堂课程教育的学术研讨会。另一方面,还应制定扶持政策,使教师能够专注于双语教学,刻苦钻研业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进双语教学考核方法
期末闭卷理论考试、上机实验、英文作业、课堂讨论等多种考核方式,这是由双语教学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能动性。对学生的全面的考察应该包含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剖析及处理问题的水平及英语专业写作能力。理论基础考试采取上课期间开放性考试或者回答问题,期末的闭卷方式,最大的作用是考察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另外指出,试卷是全英文的。上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学生编程才能,学会编撰有关的、符合文档标准的设计文章。用以论文报告形式的英语作业重点提高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双语教学模式的标准
双语教学的课堂效果是由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对双语教学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必学根据学生的自身水平。所以说,就学生的英文水平较低这一情况,应该采用分类教学和分班教学,区别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使得同一水平的学生在一块学习,这样既能使双语教学不会形式化和教学质量的下降,确保英文水平高且接受能力的学生受到更好的英语授课和语言训练,而英文水平低的学生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又能帮助教师依据不同学生的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三、结束语
双语教学不仅能够更新教学理念,而且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不断地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中国的双语教学正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实现逐步成熟的过程。虽然在漫长的实践教育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但是只要教育工作者踏实工作且善于总结,就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高校发展的双语教育体系,并会产生不错的效果,高校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促进和增强高校与国际学校的合作。
参考文献
[1]霍胜男. 高校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肇庆学院为例[J]. 肇庆学院学报,2014,01:(97)-100.
[2]单妍炎. 西部高校大学数学双语教学进展――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1):120-122.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部分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对目前高校体育双语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并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法,为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 体育 双语教学 成效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收集有关高校体育双语教学状况等方面文章,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研读、分析,从中了解了高校体育双语教学基本状况。
(二)问卷调查法
以湖南省4所普通高校化学化工学院、人文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2002级体育双语教学实验班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样本数共为335份,回收问卷332份,其中有效问卷319份。
(三)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双语教学开展现状分析
1.体育双语教学对学生外语学习兴趣的影响调查
有89.9%的学生认为,体育双语学习提高了自己学习外语的兴趣,83%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体育双语教学,这说明体育双语教学提高了大部分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愿意接受体育双语教学,并希望扩大体育双语教学的知识范围。
2.学生对体育双语教学的满意度调查
有72.6%的学生对体育双语教学的效果感到很满意,认为上了双语课后,英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词汇量增加了,对学习更有了兴趣了。14.9%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12.5%的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效果不满意,认为所学的东西不太实用,参加工作后用不上,还有的学生对体育双语教师外语水平和开展英语教学的能力表示怀疑。
3.体育双语教学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调查
有90.8%的学生认为,体育双语教学对体育学习没什么不利影响,79.6%的学生表示通过体育双语教学促进了对体育专业知识、体育文化知识、体育健康知识以及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在体育双语学习中感受到了真情、友情和乐趣。12.1%的学生认为体育双语教学妨碍了自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8.3%的学生认为体育双语教学增加了自己的学习负担。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双语教学没有影响体育及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通过体育双语教学大大促进了自己对其它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二)高校体育双语教学取得的成效分析
1.学生英语能力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经过二年多的双语教学实验,学生英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与非双语教学班相比,期末考试成绩中,双语班英语平均分数超过非双语班平均分7.8分,特别是在听力部分20分中,双语班听力平均分数超过非双语班平均分4.5分,这个分值很有力地说明了问题。从学生课余的学习调查中发现,双语班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人数超过非双语班的1.43倍,由此可见,英语学习兴趣大大超过了对照班学生。
2.学生的词汇量增大,听说能力明显提高
调查结果表明,体育双语教学在真正发挥着学习语言的功能,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用于体育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英语和用英语表达的动机。双语班与非双语班进行英语水平的对比测试,结果无伦是口试、听力还是笔试,双语实验对学生从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
3.体育双语教学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体育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会促使他们进行预习,提前学习有关英语词汇,查阅有关资料。久而久之,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提高了,获取知识的途径拓宽了,多预习,多搜集资料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自觉自主行为,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自己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能力[1]。
三、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思想、提高体育双语在素质教育的认识
以政策导向促进体育双语教学,在思想上及时反映已经或正在变化发展的社会对学校体育提出的新要求。以素质教育理论为高校体育新的思想体系,实施体育双语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高校体育应考虑素质教育与高校改革的历史性、渐进性和复杂性,要从大学生身心特点、课程特点出发,构建知识、能力、意识为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本质的观念性变革。
(二)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体育双语教学是教育模式多元化的一个方面。实施体育双语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要有合格的双语教师。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即专业和外语类复合型人才,双语教师的来源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渠道:
1.招聘外语专业毕业、有志于体育教育事业的教师。外语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外语语言方面完全可以胜任双语教学的要求。这些教师欠缺的是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教学的需求,进行学习和深造,学成之后开展双语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2.培训外语水平已达到一定层次,但还不能胜任双语教学工作的中青年教师。对这些教师进行有组织的外语培训。培训日常生活用语、组织上课用语、管理课堂用语等,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符合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篇章的表达方式,并做到清晰、准确。
3.引进教师。学校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特殊政策引进留学人员回国进行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双语教学的方针,还可引进外籍教师,一般来说外籍教师都只担任纯外语语言的教学工作。引进合格的双语教师是一条直接有效的方法。
4.师范院校或其他高校启动双语教师培训。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重要的是要在我国师范院校和普通高校开展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
(三)规范高校体育双语教材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教材的内容能否反映本专业前沿的、最新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握中国特定的教育实践来开展体育双语教材建设研究,建构符合中国特色的体育双语教材建设理论体系,即实现体育双语教材建设的本土化,是摆在21世纪的中国体育双语教材建设面前的重要课题[2]。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内涵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Cold Thoughts on College Bilingual Teaching
HU Xiaobin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Zhejiang 313000)
Abstract Bilingual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carried out in college. To realize its advantages is not easy. On the contrary, bilingual teaching has already displayed negative results. Classroom information content decreased obviously. Students' English level cannot follow the teachers' lecture. Students cannot understand teaching content. Teachers' English expression is also not precise. These factors led to the poor teaching effect. Thus the bilingual teaching has lost its original meaning.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especially the improving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Bilingual teaching could be carried out when conditions are ripe.
Key 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connotations; problems; proposals
2001年,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使中国经济更好地逐步融入全球化,同时,针对英语与专业学科教育发展要求,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本科教育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于某些高新技术专业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与WTO相关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使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总课程的5%~10%。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推广和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十多年来,许多高校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了双语教学实践,从而掀起了高校双语教学热。
1 双语教学的内涵
双语教育(教学)源自双语现象。双语现象是指个人或某个语言社区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双语现象产生于能够经常接触双语的环境里。双语现象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操不同语言的人经常交流而引起的语言上的相互影响。例如,英美华侨家庭说汉语和英语,加拿大魁北克省用英语和法语等。广义的双语教学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用两种语言上课。这两种语言一种是学生的本族语(母语),另一种是学生所在地区的通用语言(第二语言) 或学生所学习的外语。狭义的双语教学是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学科内容,使学习者母语和外语的使用能力均衡发展。在多种族或移民国家,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出于民族融合、文化认同、社会政治稳定的考虑,同时也培养双语人才。而在中国,双语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其更好地学习学科前沿知识,同时也为国家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双语人才。
双语教学被认为比纯母语教学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包括提高口语能力,提高专业文献阅读能力,有利于理解学科前沿理论知识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说,双语教学有同时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运用外语能力的双重功效。
但是,以笔者的教学实践和观察来看,双语教学的优点实现起来并不容易,甚至,在某些地方高校,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强行推进双语教学带来的弊端已有所显露。
在我国,对于双语教学,笔者认为必须明确的一个指导思想是:双语教学并非外语教学,它是以外语为交流工具的非语言课程教学。教学目标的不同是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外语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外文,而双语教学的重点是讲授其它学科专业知识。在双语课堂上,英语仅仅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被应用于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过程中英语的使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同时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2 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2.1 学生英语水平跟不上
目前,双语教学在很多高校已经广泛开展,但面临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地方高校,双语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学生自身英语水平不高。
不管是英语教学还是专业课知识的学习,除了教师讲授外,更重要的就是学生自身的学习。某些专业课本身就存在着概念抽象、语言晦涩等特点,很多学生在纯母语环境下学习这类课程本身就存在着理解困难,如果用英语授课,必然给这部分学生带来更多学习障碍。因此,双语教学要求学习者有着较高的英语综合水平,如专业词汇、阅读能力、听说能力等。而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应试倾向明显,耗时长,成效低,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特别是听说能力较低。教师授课时无法在有限的课时中既讲授好专业知识,又解释好英文语法和词汇,并以极大的耐心和大量课时与学生以外语进行艰难的专业知识交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双语教学,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师坚持用全英文或大比例的英文授课,学生难以听懂教师的授课内容,无法跟上教学节奏,导致学生不仅英语水平没有得到提高,该学的专业知识也没学到;另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学生难以用英语与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不得不放弃以英语作为交流媒介,改用中文或者夹杂简单英文的中文授课,这使得“双语教学”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成为没有内容,形式缺乏的空洞名词。实际上,双语教学中,教学双方的注意力都有从专业知识学习偏移至英语词汇和语法讲解上的倾向,课堂专业知识量明显下降。原来用母语教学10分钟能完成的知识点,用“ 双语” 后需要40分钟,甚至更多。这使得双语教学事倍功半。
西安交通大学的徐文雄教授于2001 年开始“数学双语教学”,开始时有1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参加的学生也基本通过了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但绝大部分同学还是表现出了不适应,到最后只有53名学生参加了考试。王亮亮和南纪稳在陕西省四所高校所进行的调查显示学生对双语教学基本听懂的占40.51%,部分听懂的占44.3%。
2.2 双语师资力量较弱
目前,双语师资力量的匮乏是各高校双语教学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难题。部分高校双语师资质量不高,教师英语水平不高。不仅如此,多数高校双语教师在讲授双语课程前没有接受正规的双语教学培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公式: 教学质量=(学生+教材+环境+教法)*教师。该公式表明,教学质量受教师水平和素质的影响很大。总体来说,具有良好的听说能力,能够用流利的外语准确表述专业课程知识的教师数量太少。很多国外留学回国的教师,能达到上述要求的也不多,无法满足普通高校对双语教师的需求。现在,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中青年教师仍是高校双语教学的主力。英语在我国仅仅是外语,并不是第二语言,更不是工作语言,没有英语交流的大环境,从根本上导致了我国绝大多数的教师尽管学习了多年的英语且通过了规定的考试,但多数只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而难以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要阐述的内容和观点,更难以用英语交流深刻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思想等。胡伟华的调查表明,对双语授课教师的满意度仅为36.9%,约46.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上存在困难;龚刚的调查显示,超过60%学生认为教师英文表达存在困难。
2.3 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和主动学习能力不强。自主学习即使对于纯中文环境下的专业知识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中文教材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要真正读懂都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想学好绝非简单之事。在这种情况下,读英文教材,对很多学生来讲,真有如看“天书”之感。大学的学习课程繁多,内容广泛,教师讲授时间非常有限,学生学业完成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本人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小和精力投入的多少。大学课程的课堂学习时间相对于应掌握的专业知识量来讲非常有限,学生课前对课程内容的主动预习、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后认真复习并按要求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中文授课的专业学习都非常重要,而对双语课程的学习效果起着更大的决定作用。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的人会进行课前预习,55.1%的人偶尔会预习,41.9%的人从来不进行预习;在对待课后复习的态度上,经常进行复习的学生人数仅占3.6%。很多学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态度敷衍,直接从网上搜索答案,不经思考,抄在作业本上,或者直接照抄其他同学的作业。学风问题堪忧。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较低,特别是在一些地方高校,厌学现象较为普遍。学生在初尝双语教学的新鲜感后,很快被双语教学带来的课听不懂,书看不懂,作业不会做等学习困难吓退,使双语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徒有其名。
3 对实施双语教学的建议
目前,哪些课程可以开展双语教学也没有客观有效的标准。很多双语课程的设置与教育部的积极倡导以及把“双语教学”列为本科评估的一项指标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学校为了“达标”,或出于政绩的考量,不顾质量只求数量,使得双语教学在很多情况下流于表面形式。
当然,这并不是说双语教学就不适合在我国开展。但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模式无法针对所有的学生,也无法针对大多数的学科课程。对有意愿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应进行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水平)评估,没有达到要求的不能开设双语课程。可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或者敦促其通过有针对性的外语水平考试,如中高级口译等。对于有意参加双语课程的学生,也应对其英语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兴趣度进行评估。学校方面应集中教学力量,开设条件较为成熟的双语课程,学生自愿选课,进行小班授课,及时总结双语教学的效果(包括专业知识学习和外语水平提升的效果)和得失,逐步形成一套适用的双语教学开课标准、讲课规范和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从而发挥双语教学的优势。同时,应大力进行公共英语课的教学改革,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同时,学校在不断总结经验和加强双语教学力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双语教学;现状分析;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63-02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时展的需要,是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需要,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是学生毕业后拓展专业知识的需要。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既能掌握本专业学科知识,又能读懂该学科的英文教学资料,使学生在英语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一、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1.考核体系不健全
高校对双语教学课程考核方式多采用笔试答卷,对应用能力的考核重视不够,只采用笔试考核的方法根本无法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
2.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教育逐步从以前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再加上就业难这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普遍更青睐于对自己未来就业有帮助的应用型知识的学习,没有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理工科学生感觉英语学习难度相对于其它科目更大一些。这些原因,使得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间接影响了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教材的选择不够合理
双语教学必须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但是,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双语教材,各个高校都是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要么选择外文原版教材,要么自编教材,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教材还很少。而且,外文教材在结构体系和侧重点等方面与我国的思维方式不太一样,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1]
4.教、学双方的互动和交流不够
无论是采用母语教学还是采用双语教学,教、学双方的互动和交流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双语课教学由于其特殊性,对教、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要求更高。加强双方的互动,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另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从而更好地理解双语课程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学习的动力。
5.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教育部的文件要求高校创造条件开展双语教学,但根据现阶段各高校的状况,双语教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目前,一些高校所谓的双语教学不过是流于形式,盲目跟风,一方面没有开展双语教学的资源,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也很随意,缺少科学的论证。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而且可能挫伤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二、优化双语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完善双语教学考核体系
素质教育呼唤对学生的全面、科学的考核。而且语言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仅凭一两次考试确定成绩的做法必然存在弊端。因此,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尽量合理分配这二者的比例。[2]平时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回答问题、课堂作业等,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期末考核内容包括口语和笔试;口语考试可以随机给题目,用口语表达出来后,进行简单论述;笔试内容可根据情况定为开卷或闭卷,考试内容可设计为将专业资料按要求翻译成中文或撰写英语摘要等,为学生大四做毕业设计时顺利撰写英文摘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2.让学生充分认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某些高校弱势学科学生的就业率很低,针对性地开展这些课程的双语教学可以部分缓解就业压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面。[3]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之前,要清楚、生动地提出本专业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双语课程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先给班级播放一些有关专业的外文视频,让学生将视频中所表达的一些有关专业方面的信息与本专业的发展现状联系起来,阐述专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同时与国际学术前沿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以此为契机,教师可以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引出来,学生可以顺理成章地在情感上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便于后续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
3.选择适当的教材
全英语教材是给学生营造“用英语作为媒介学习,而不仅仅是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的关键。教材是学生接触、预习和复习一门课程的工具,是保障良好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在选择教材时,应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选择难易适中、内容广泛、题材多样的教材。为切实解决好教材问题,笔者建议:①坚持引进原版教材。原版教材出版周期短,更新周期短,能及时反映学科的前沿信息。但在引进过程中,要坚持适用性原则,注重语言信息和知识信息,教材内容一定要能够促进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同时又不能对学生学习过程造成太大困难,否则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和兴趣;②自编教材。由于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大部分原版教材不能直接使用,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专业教学体系的设置,有选择性地对原版教材进行改进和取舍;③提供阅读材料。由于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发展快,因此授课教师很有必要提供一些本专业前沿的学术研究信息,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能关注到本课程的前沿状态,引起学生的兴趣。
4.保持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听说读写,让他们在积极参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让别的学生在课堂上指出该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4]目前,各高校新进海归博士比例越来越大,这些教师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出国经历来讲解,改变英语教学的单调性,从而促进学生对专业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
5.合理设置双语教学课程
在选择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时,要考虑到课程本身的难易程度。有些课程用中文讲授已经很难理解和接受了,如果再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则更难进行,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教学目标和效果都难以实现。因此,难度大的课程不适合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究竟哪些课程适合进行双语教学,哪些课程不适合进行双语教学,需要统筹考虑。在推进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在课程设置上,如果只对某一学科中的单门课程实行双语教学,那么学生的收获只是点上的。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对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做出总体规划,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统筹安排双语教学,形成连续的课程结构,做到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
以材料物理专业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为例,可采取一些优化措施:应该适当增加材料物理专业双语教学的课时,并且有步骤地实施教学。目前一般高校的双语教学的课时设置很少,并且课程基本上都设置在大三。鉴于语言学习具有的长期性,其实可以把课时适当分配到大一和大二。这样可以保持双语教学的连续性,不至于让学生刚开始接触双语教学时感到不适应,进而由于不适应而引发对双语教学的恐惧而失去信心。在大一大二阶段,双语教学课程可以采取自主学习专业词汇的办法,由教师按照双语教学的要求,选择适量的难度和合适数量的专业词汇,并把这些单词按照难易程度编排出来,分发给材料物理专业的学生。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在其能力允许范围内的单词任务,制定出详细的词汇记忆计划,并且定期检查学生的单词记忆程度,随机听写词汇。有理由相信,经过前两年有计划的词汇学习,可以给大三双语教学课程学习奠定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学生可以在闲暇之余学习词汇,在没有太大的压力状态下,他们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一些。而且,在这个词汇记忆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高校双语教学是专业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方式具有重要作用。要想把专业双语教学这项工作做好,应不断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应提高学生对双语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越来越多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总之,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避免一哄而上的误区和急功近利的心理。要遵循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把国外经验与本土的实际相结合,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孙超平.校双语教学及其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
[2]韩光信.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27(5).
关键词:高校 双语教学 课程建设
由于民航业全球化的加快,当前各个专业推出了双语教学课程,同时也将双语教学情况列入教育部评价教学工作水平的指标。所以,对于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研究已成为了我校的主要改革目标。
一、双语教学的界定
双语教育在国外已有一段时间的实践,国外双语教育主要是因为种族同化或是多样性需要。当前,教育界对于双语教育的界定非常多,例如,以王斌化教授的研究来说,将双语教学分成宏观、微观两类。宏观类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育,微观类的则是指学校运用第二语言或是外语来教授各学科内容。
由双语教学执行类型分析,最常见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沉浸式。学校运用一种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教学,所有课程以及教学语言都用第二语言进行。
第二种,保持式。学生刚进入学校后使用的母语,之后部分学科教学慢慢使用外语,其他学科仍然运用母语,即为部分课程运用第二种语言,学生进行两种语言的学习。
第三种,引渡式。学生在入学后,部分或者是全部运用母语,之后再慢慢转变成只运用外语来进行教学。
我们国家对于双语教学的概念一般是属于微观双语教育的范围。以这些年各高校开展双语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进行分析,我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双语教学来引导学生开拓学术范围并提升专业水平,增加学生在民航业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合作、竞争力、交流力等,让学生可活跃在国际的平台中。因为教学活动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和教学语言有关课堂教学要素包括教材、作业、考核等几个环节,所以各环节外文达到何种比例才可取得双语教学的最优化是无法进行量化的。以现有情况分析,双语教学可分成以下几个形式:以外文教材为基础,用中文进行讲授;以外文教材为基础,讲授以中文和外文相结合;以外文教材为基础,通过外文进行讲授;以中文教材为基础,用外文进行讲授。
二、当前高校双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教材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们国家的国内市场原版教材非常不足,引进原版需要提供大量的版权费和经费,教材的价格也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所承受的能力,导致需求量逐渐减少。最近这些年,教育部一直提倡出版社引进大量原版精品的影印教材,此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改变。但是,引进的原版公共课、专业课教材的种类、数量仍无法满足现有的双语教学的需要。
同时,其他形式双语教材,如原版教材改编或者是讲课教师收集、整理、编写的双语课程讲义都不可以算成是真正意义的原版教材。使用这样的教材,教师都没有办法接触到原味的外语,双语教学也成了形式上的教学,没有实质性可言。特别是,有些双语教材选择和民航业高校教学课程设置互相脱轨,无法很好服务正常教学的工作。
2.师资力量不足
一位合格的双语教学是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精通此专业的学科理论,有着精通、深厚的学科知识,同时要学习自然、社会科学的最新知识和成果等等。
(2)还要有比较高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在英语的口语方面,还要有熟练使用英语授课的能力。在教学当中可以对两种语言的运用灵活自如。
(3)双语教学还要教师在教学当中有着灵活的教学思想,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要把握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对当前的教育理论有着深入的理解。
由目前的情况分析,我校双语教师的资源还是非常不足的,很多教师虽然对自己所学专业有着非常好的理解,但外语的能力不足,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双语教学的时候会出现外语表达不清的情况,教学的方式也不灵活。同时,还有部分教师虽然可胜任外语方面的工作,但和学生通过外语交流进行讨论仍无法顺利。而英语专业教师虽经过几年专门训练,语言功底非常不错,但却缺少专业知识的背景,特别是对民航方面的知识。
3.学生英语基础的不足
因为应试教育制度,在高中时学校和教师,包括学生所要面对过大的升学压力,在外语学习方面重视写、看的能力,对听、讲的能力有所忽视,导致高中生在进入高校之后,对英语的掌握能力不足,大部分学生根本听不懂老师授课内容,因此双语教学实施起来有非常大的难度。而且通过对双语班学生成绩的分析,得出了我校的双语教学必须要重新改革的结论。
三、如何进行双语教学的建设
1.对师资力量进行培养
双语教师一定是专业素质和外语素质兼备,有着开阔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品格,可引导学生走进民航学科前沿的国际型人才。目前,我校教师队伍中,除了英语专业教师以及公共英语教师的英文基础比较好之外,其他专业型教师的英语水平明显不足,基本只有少数的专业教学能用英语准确将教学内容表达并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和高水平的双语教学要求差别较大。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可直接影响双语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一般采用引进和走出的方法,引进学科水平和英语水平都非常高的综合型教师,比如海外归国人才。同时,对专业型教师加大双语教学的培训,提高年轻骨干的教师英语水平,打造成一支高水准的双语教学的教师队伍。
2.对教材进行建设
当前,双语教材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外引进,大部分是可以反映出本学科的难点及热点,但同时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如个别教材的内容过于老旧,无法反映出学科最新的情况,而且部教材文化背景也有不同,无法生搬硬套,特别是民航学科方面,如果任课的教师没有作恰当的处理,学生不容易听明白,甚至还会产生误解。所以,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在于组织各类专家,尽快编写成具有高质量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英语专业型教材,构建起双语教材的体系。或者是对原版英文材料的重点、难点加上一些批注或是注释,又或是提供中英双语的对照读本,确保教学的效果。
3.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双语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英语基础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忽视的学生的英语基础,就算教师讲得再好再精彩,教学效果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保证。在大学进行扩招之后,学生的素质本身就高低不一,如果对英语基础很差的学生进行双语式的教学还会影响到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适当的选择,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注意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对学生涉及面比较宽广的范围,要设置双语、汉语两种课程给学生自行选择。通过自由的选课,防止班级学生数量或差距过大,有利于教学组织课堂的教学。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维持式、浸没式等等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教学的效果。
4.对双语教学评价进行优化
双语教学评价目标在于对双语教学质量做出判断。有效双语教学评价不可过于机械,而是要激发起教师和学生在双语教学评价中的创
造能力,重视自我性评价,关注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及自我评价基础上对各自教学活动进行调节,积极将评价要素融入至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活动中,形成自我分析与调节的评价能力。在对双语教学进行评价时,要重视对双语教学的学科目、语言、认知目标达成得终结行评价,也要重视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学的过程中表现的态度、学习能力等的形成性评价,运用互评、自评结合方式。尤其是在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以此鼓励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双语学习的信心。
四、结束语
双语教学是一种培养面向全球的综合型人才教育方式,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具体执行双语教学时各大高校以及有关的部门都要加大贯彻双语教学力度,多多开展研讨会,开展试点工作,同时对反馈的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并且拟定出针对各个高校特点的可执行的对策,让双语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不断地优化、发展、夯实。
参考文献
[1] 刘春莲.高等教育双语教学可行性模式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03).
[2] 曾志新,刘旺玉,林颖.我国现行双语教材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7,(05).
1.1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准备工作
1树立对体育双语教学的正确认识。只有对体育双语教学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开展体育双语教学。在体育双语教学中,体育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英语。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在英语课上,而是在所有的学科中,在教学过程的所有活动中。体育双语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而且对体育双语教师和英语教师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体育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互相矛盾的。
1.2培养合格的从事体育双语教学的教师
从事体育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体育专业的教学技能,具备专门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要能够熟练的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教学。目前体育专业的在职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在大学入学时英语要求较低,毕业时很多院校也对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的英语要求较低,这就造成了体育专业的在职教师和在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形,让他们去担任体育双语教学课程是有难度的。而且,目前只有极少的高等院校开设了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双语教学课程,应该说体育双语教学的后备人才是不足的。不言而喻,体育双语教师的匮乏是开展体育双语教学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师资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校加大投入,在体育专业教师中选拔基础较好者进行英语培训,并从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储备;校际间加强交流,实现人才共享。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各有偏重,为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可实行教师跨校授课、学生跨校选课,实现资源更有效的整合;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教师产生了危机感,只有快速更新知识、提高英语水平,才能立足讲坛,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双语教学同样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和生存。
1.3树立合适的体育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在我国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会写,不会说;听力差;各学科领域的词汇量太少。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扩大学生的英语知识视野,体育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在体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合理适时地渗透英语,使英语与体育学科知识同步获取。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和英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学习体育和英语的兴趣,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1.4选用合适的教材
双语教学的教材可采用英语国家的原版教材、网上下载资料和学校自己编写的各种教材。这些英语教材,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不是学英语而是用英语学”的好环境。在英语教材的选用和引进过程中,以下几方面的差异不容忽视。其一,标准的差异。不同的国家,教育体制不同,各阶段的教育目标也各异,因而在内容上、深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应与我国对体育专业的要求相一致。其二,教学方法的差异。教材要与教学方法相匹配,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在引进原版教材的同时,应根据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2体育双语教学的方法及原则
2.1体育双语教学方法
体育课是实施体育双语教学的最主要的载体。体育教师应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先从口令等比较简单的入手,然后慢慢过渡到对动作技能的讲解等难度比较高的内容。碰到较难的体育专业词汇,学生不能完全听懂,可以巧妙地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应用画图或身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2.2体育双语教学的原则
简练、灵活性原则。即教学中对许多复杂的综合性练习、技术动作的描述,尽量简练化,尤其注意选用常用词语讲解,使学生易听、易记、易理解,在简练表达的基础上,又注重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即同一练习的要求或同一技术动作采用不同的常用词语去描述与表达,从而使学生灵活掌握与运用外语。
2.3看、听、做、说同步性原则
体育教学中,讲解、观察与模仿动作无处不在,任何动作不但有其明确的含义,而且语言直接描述也是技术动作理解和掌握必要的一环。因此,在体育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求观察时动口;耳听时配合身体动作练习;动作练习时,同伴或自我语言提示。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听、看、说、做同步进行,既加深对技术动作要领的理解和印象,又具有良好的语言强化练习作用。
2.4技术与语言练习的情景性原则
即在教学组织安排中设计出带有情景性的练习形式,这样使每个学生在练习情景中都有一个明确的角色,表达什么、做什么,大家都十分清楚,加之情景练习中热烈、活跃、自然的气氛,很容易消除单纯语言练习时的害羞心理,突破“开口难”的障碍。因此,在这种情景中,语言的交流讨论、相互间的提示,能在自然轻松状态中进行,这正是语言学习所需的环境。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原则。在双语教学中,注意利用两者的优势,将两种学习教材融为一体,相互促进教学效果,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这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同时练习提高语言能力,又可在语言练习中,加深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和印象,提高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改革体育双语教学的考核制度
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增加体育双语教学课程考试中的口试比重,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也都可被计入考试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要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与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使成绩构成多样化,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可实行百分制、等级制、评语相结合的评分方法。注重平时考试,并不是频繁增加考试次数,而是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通过测验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地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推广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有师资、学生和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配合。如果一门课程同时设立了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两种教学方式,则应对采用双语教学方式学习的学生的成绩予以注明,从而给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较公平的环境。体育双语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开展体育双语教学必然还会面临许多的困难。
4双语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探讨
(1)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双语教学和适当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是双语教学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双语教学政策极为重要,这已被成功实施双语教育的国家如加拿大、新加坡和卢森堡等所证明。双语教学在我国正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各试验学校由于对双语教学认识的理解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也存在差异。首先,要制定有关标准来规范双语教学。目前,双语教学在多数高校虽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实际上,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大部分学校,既缺乏真正有能力进行双语授课的教师,也缺乏进行双语教学的教材,更没有与双语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于是,在体育课上,教师用英语发出简单的动作指令竟被视为双语教学也就毫不奇怪了。也正因为如此,双语教学也被一些人士误解为有其表而无其实,只是一些学校吸引生源的招牌。这样的双语教学是失败的双语教学,其根本原因是双语教学还没有规范的标准。所以,亟待制定相应规范,杜绝这类“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对于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严格根据双语教师能力要求,建立双语教师准入制度,设立门槛,杜绝滥竽充数;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关于双语教学标准的制定,包括双语教学的目标、双语教师资格认定、双语教材以及双语教学的评价等,以此来规范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的双语教学实验工作。另一方面,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对于从事双语教学的双语教师给予各方面的鼓励和优惠,调动广大教师从事和研究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2)合理引进是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捷径。
①吸引“海归”人才落户高校。学校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特殊政策引进留学人员回国进行双语教学工作。留学归国人员在国外学习生活时间较长,外语水平无疑较高,而且专业知识也处于国际前沿,当然是双语教学的最佳师资。
②短期内外聘一定数量的教师来弥补师资困乏的局面。相对来说,重点大学双语师资较为充足,普通高校可用外聘的办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③聘请外籍教师。目前,各高校聘请的外籍教师一般来说都只担任纯外语语言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双语教学的方针,我们可以引进更多的外籍教师来承担某一学科的教学工作,
即承担双语教学的任务。
(3)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双语师资培训体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心。
在师资培训工作中,一方面,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短期培训与长期进修、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培养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模式,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注重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国际的合作与交流,把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把正规的脱产学习和不脱产进修以及非正规的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结合起来。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建立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培养双语师资。可选择外语基础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对他们进行外语培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选派教师出国留学,在学习本学科最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为回国进行双语教学打下基础,也可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使之可以胜任专业双语教学工作。
Wang Cong; Tian Xuefeng
(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岛 266555)
(College of Economic Administr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 266555,China)
摘要: 文章在对我国高校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的调查研究下,具体对影响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达到我国财会类专业人才和国际水平实现无缝隙接轨的目的。
Abstract: Through researching into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 in our country’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eaching in detail and comes up with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which equips accounting and finance professionals in China with international expertise.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有效措施
Key words: bilingual teaching;model of teaching;effec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60-01
0引言
双语教学可定义为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在课堂进行各种课程的讲授。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的专业学科中运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对非语言类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外语的双重目的。特别是对于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双语教学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用于交际、交流的工具功能;与语言融为一体的知识传递功能;与思维品质所关联的智能开发功能。在双语教学中,两种语言的切换不但有助于学生在外语交流能力上的提高,而且使他们在更广的思维空间中理解了专业知识,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我国高校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目标不明确调查发现,高校在对其学生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目标多数还停留在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的层面上。专业培养目标的盲目造成教学目标的模糊及教学手段的随意性,以至于形成了“为双语而双语”,不顾条件和需要、徒有形式没有质量的、学生无法学以致用的状态,根本忽视了教学目标是教学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和归宿。
1.2 师资队伍和授课对象的良莠不齐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85%的学生认为教师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因为进行专业性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是专业素质和外语素质俱佳、具有开阔的专业视野和全球意识、具有较强的文化批判力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的国际化人才。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师仍不能将专业知识和外语进行有机的全面结合,无法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这也就造成大多数教师不愿积极参与双语教学的重要原因。
由于目前在校学生众多,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同专业双班或几个行政班一起授课的形式,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专业与英语相结合的课程会让部分英语并不擅长的学生望而却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属于被动接受双语专业课程。最终呈现的则是教师虽努力教学,但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
1.3 教学模式的选择不够完善由于没有较为合适的双语教材,针对目前的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只能是边摸索边总结,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师、学生、课程体系是教学过程的三要素。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双重教学目标,所以对语双语教学模式选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4 教材的选择是双语教学的根本保障教材选用面临的困难及其它相关硬件、软件的制约也是影响双语教学发展的因素。众所周知,国外原版图书的价格不是每位学生都能接受的。目前较为盲目、混乱的选择双语教材的现象比较严重。
2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2.1 明确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双语教学的目标是要在完成专业学科教学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使学生能读懂该学科的外语资料,因此,我们只能把“双语”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目的是借助于它来学习国外的先进的专业科学知识、管理思想等。就我院财会类专业情况而言,在教学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水平、结合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需要,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能较好的运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高素质人才。
2.2 积极建设双语教师队伍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师资,目前双语教学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结合具体情况,学校可以不定期开展英语教师和专业双语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教学模式选择、教学环境培养等具体问题进行集体分析、共同探讨以实现共同提高;还可将优秀的青年教师到其他国内外高校学习双语教学的相关经验,这样在提高教师的外语和专业水平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教师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开展教学理论的研究,为培养国际性实用型专业人才提供了基本保障。
2.3 建设具有专业特点的双语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选择,原则上,应该综合考虑各院校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外语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毕业工作方向和来校招聘的相关企业的用人需要等因素。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教学过程、来我校招聘的企业主要是石油石化行业,所以应注重行业发展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以学生需要”为本的教学模式,我院通过在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外语水平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开展专业双语课程的会让学生既不疲于应付英语的学习,也可以较为容易的理解专业知识,这将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力学生的热情是学习的原动力,在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帮助学生克服对外语的畏惧心理,是每个学生都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双语课程中来。另外,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专业双语教学对学生应该直接运用外语思维,才能提高外语的运用水平。
2.5 结合专业特点精选双语教材教材选择是选取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的活动,是做好专业双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条件。结合我院经验,笔者认为,专业双语教材的选择必须以有效引进外文原版教材为依据,这是因为,原版教材的思想内容相对较新颖、表述更为生动、案例资料图表更为详实、逻辑性更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国际学术水平接轨的新机会。
总之,双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涉及多方利益、各措施之间和努力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建设更为有效的双语教学体系平台。为此无论是学校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应抱有积极面对困难的心态,在实践中探索出真正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双语教学方式,为社会输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型财会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瑞利,蒲晓霞.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23).
[2]刘凌冰.经管专业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当代经济,2009(4).
[3]章琳.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问题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专业学科的特点,对双语教学的模式,优势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师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双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和学科能力有很大帮助。
引言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同时为了能更紧密地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教育部于2001年秋季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国家加入WTO急需发展的专业领域开展双语教学。国家重点建设学校要力争在3年内,开出5%~10%的双语课程,引进先进的原版教材,加强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从而使我国高新技术领域能够跟上国际发展的步伐,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在这一形式下,如何适应人才市场全球化的需求,探索出一条适合专业课发展的双语教学之路,成为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双语教学的定义,可以把双语教学分为三种模式(1)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program),直接以非母语(外语行教学,在学校内不使用母语语言教.(2)保持式双语~@(maintenancebilingualeducation),开始采用母语教学,随后在一些科目上逐步采用外语教学,其它课程仍采用母语教学。(3)过渡性双语教学(transitionalbilingualeducation),先部分或全部采用母语教学,随后采用外语教学。中国不像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中国的双语教学只能是上述形式中的保持式双语教学。
2、双语学习者的优势
研究显示(1)双语者(Biliinguals)在语言测试,概念形成以及创造力和认知能力方面均比单语者表现更好,在社会上更有优势,当代数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血统的人都是精通英语的科学家,这也可以作为双语学习有助于科学思维的发展和完善的实例。(2)学习和使用双语的经验使双语者比单语者更鹈吞应并更乐意接受新的文化环境,更乐意了解新事物,更善于与他人合作,更快地发展自己,更易融人主流社会。(3)将语言视为一种能力的观点已是无需再作争论的问题。语言能力是人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一个人能多使用和通晓-f7~>语,无疑其力就增强了。
根据上述双语者的优势,我们就已经能比较析地认识到双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应该是培养在非语环境或非母语场合中(目前指英语)较好地表现廿具有独立生活,勤于了解;终生学习,乐于乏流·适应工作,善于合作诸项能力的双语者。
3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3.1教学中英汉比例的确定
专业课的课程比较多,很难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双语教学中英汉教学的比例。它取决于课程的性质,教师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学效果的保证等多个因素。即使采用双语教学,可以先引进原版英文教材,汉语授课,再逐步过渡到部分英语授课,而后加大英语授课比例。同时一些课程的国外相关资料收集起来比较容易,专业词汇与通用英语词汇相比差别较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授和学习的过程中都比较得心应手,因此比较适合全部用英语授课。当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英语讲授之后,对其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专业术语)再用汉语强调一遍、这样既保证了专业知识的获得,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3.2教学内容的设计
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但不应该影响教学的效果。为了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原有的汉语教学大纲应该适当加以调整,进一步强调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尽可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驾驭能力较差,可提前告诉学生下一节课中需要讨论和回答的问题,学生充分准备后,就能够较为自由地相互交流。可以尝试让学生用英语做作业,出现问题不要盲目批评学生而应该因势利导,使双语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工具。
3.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
双语教学在开始实施阶段,必然要面临学生理解困难,教学进度减慢的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不但减少了板书的耐间,还可以引入大量的图表,形象,直观的进行授课。为了减少英语带来的压力,对于学生较生疏的术语可加上中文注释。如果学生仍有听,说方面的困难,可以提前把教学提纲的中英文对照版发给学生。此外,任课教师应多收集有关课程方面的英文影像资料,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专业英语氛围,尽快提高他们的专业外语水平。
4、开展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除某些学科专业英语外)一直以来都是采用汉语教学。现在进入双语教学阶段,任教教师基本上能熟练阅读英语教材,采用英文板书经过短时间训练也能做到。但是用英语口授程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这并不是指教师不会l井英语,而是讲英语时的语音、语调和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对于没有经过较长时间专门进行口语训练的教师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双语教学中口授主要采用英语,辅以汉语,如果教师在用英语口授时语音、语调不谁,学生听不懂,将大大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此外,双语教学不仅是要学生掌握所学的这门课程的内容,而且还要通过双语教学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英语口授时语音、语调不堆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反而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开设双语教学,不能盲从,要有一定的师资条件,若不对教师进行授课前的英语培训,就要教师开设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最终只会留于形式。要使双语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授课前,首先要做好双语教学任课教师的英语,特别是英语口语的培训工作,至少要进行一学期的口语专门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学生的表率很重要。
5、结语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教师资格认证 指标
一、双语教师资格认证的必然性
(一)资格认证是双语人才质量提高的必然需求。
自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试行)》以来,双语教学改革在我国本科院校全面铺开。高校双语教学虽然经历了10年改革与实践,但是仍然处于探索、实践阶段,高质量双语人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切实保障人才双语素质培养,是高校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学质量=(教材+环境+学生+教法)*教师,教师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素质与双语教学质量正相关,且倍数影响双语教学质量。因此,开展资格认证,保证教师双语教学资质,是双语人才质量稳定、提高的必然需求。
(二)资格认证是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明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单就汉语教学而言,双语教师无论从语言能力和专业素质,都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但是,双语教学不是汉语教学,它不仅面临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挑战,更是两种语言、文化、习惯的冲突和融合。教师是否具备双语教学理念、用英语传授专业知识和交流沟通的能力、文字表达观点和倾听能力、丰富的教学模式与技巧等亟待权威认证。
(三)资格认证是双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从国际双语教学发展规律层面,双语教师资格认证是双语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切实提高双语人才质量的有效手段。北美、亚洲、欧洲许多双语教学较为成功的国家,都利用国际双语教学资格证书(IBTQ―International Bilingual Teaching Qualifications)对双语教师资格进行认定。虽然我国双语教学和师资培养尚未形成统一的、科学的、权威的规范体系,但是尽快建立双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资质是双语教学发展的迫切需要[1][2]。
另一方面,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双语能力要求层面,英语应用能力正成为众多涉外职业的准入条件之一。具有涉外业务的大型公司、企业在人才招聘时,除了专业知识、技能外,英语应用能力是考察的重要项目。显然,“买方市场”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高要求与现阶段高校双语教师“鱼龙混杂”、教学质量不高形成尖锐的矛盾。为此,高校迫切需要研制双语教学准入标准,开展教师资格认定。
二、双语教师资格认证的意义
(一)资格认证有利于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格认证一方面能指导职前双语教师培养,即准备从事双语教学的学生和预备从事双语教学的青年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能从师德、专业素养、英语能力、授课艺术等各方面规范现有双语教师,去劣存良,推进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此外,资格认证有利于教师双语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保持职业生涯和高校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
(二)资格认证有利于树立双语教师的权威性,提高双语教学效力。
双语教学有别于汉语教学,目前国内尚无专门的官方鉴定或认证机构,且有学者质疑双语教学合法性[3]。因此,从官方或高校层面开展双语教学资格认证,可鉴别教师对某个学科或课程语言能力、教学模式、课堂组织等是否达到双语教学要求,做到持证上岗,能对双语教师的权威性、合法性给予肯定。
(三)资格认证有利于转变观念,提高双语教学管理效率。
资格认证让高校领导和教师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双语教学,从形式上重新定位双语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转变教学观念,规范双语教学管理,提高效率。并且,资格认证有利于双语教学研究、改革项目投放,提高有限教研资金投放的针对性和使用效率,为高校教师对外交流、学习、培训提供依据,培养现代化双语教学的专家、大师,提高社会声誉。
(四)资格认证有利于缓解“教学”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日益增加的综合素质需求同高校双语教师良莠不齐、教学质量不高的矛盾逐步显现。资格认证促进教师提高英语文化修养,加深对英语承载的优秀文化、文明的理解,完善英语素质,提高双语教学能力,培养高素质双语精英人才,提高普通大学生综合素质,缓解“教学”矛盾。
三、双语教师资格认证对象
有效的双语教学,师资遴选是重点环节之一[4]。教师是英语、专业知识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合格的双语教师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所以,深入研究双语教师构成特点,科学选择认证对象,才能保障双语教师资格认证顺利开展。
我国高校双语教师主要有本土专业教师、英语转岗教师、外聘教师、客座教师、外籍教师、海归教师[5],其中海归、外籍教师、外聘教师和客座教师无需资格认证。因为,前两者英语能力毋庸置疑,而专业素质招聘考核已经保证,重复认证无论是从人格尊重,还是国际惯例上,都不是上佳举措;后两类教师一般是学科或课程双语教学能力得到认可,或有一定声誉的专家或学者,教学能力也可保证。而专业教师和转岗教师长期从事单语教学,无论是教学理念、英语水平还是授课模式,都是经过短期培训或自学强行上马,且基本是兼职,教学能力难以从制度上保证,所以是资格认证的重点对象。
四、双语教师资格认证指标
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双语、多元文化者、特殊教学策略等是高校双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6]。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社会形态、双语教学目的、实施阶段等的特殊性,笔者发现:双语教师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英语的传授者,更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培养者、塑造者。因此,从人文素质、英语素质、业务素质三个维度综合构建双语教学资格认证指标,符合我国双语教学实际和国情。
(一)人文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一方面,指教师须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要有积极、主动投身双语教学研究和实践,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2.心理素质。英国教育学、心理学博士戴维・方塔纳(D.Fontana)认为情感成熟、稳定是成功的教师的重要品质之一。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不气馁、不苦闷、不灰心丧气;在获得成功时,不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故步自封。
3.个人魅力。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个人魅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教师要有健康、阳光的仪表、仪容,着装得体;宽严适宜、民主、合作、平等对待的性格;有丰富的教学语言,生动、活泼、严谨、幽默、机智、诙谐、夸张、娱乐等,灵活应用,恰如其分;态度亲和,关心学生疾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及其自信心、自尊心,能理解学生好奇心、进取心和成就成就感的宽容气度;真心热爱教育事业。
(二)英语素质。
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对学生是“给予一滴水,要有一片海”。衡量教师英语水平的标准是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虽然大部分双语教师在学生阶段基本通过了CET6级和学位英语考试(转岗教师除外),具备了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文献阅读与学习的能力,但就是否具有用英语教授专业知识的能力问题,绝大部分答案是否定的。因此,资格认证须全方位、多角度整体考核教师英语素质。
1.听。不仅要能听懂纯正发音的英语,还要能听懂学生不同口音、不同句式,正确的或不正确的表达。
2.读与说。发音纯正、准确,能根据问题或情景组织地道的句式流利表达能力,有合理分解长句为短句的能力。
3.写。要博闻强识,能正确、流利地书写,文笔清晰、工整、赏心悦目。
4.译。要有丰富的词汇积累,熟悉英语语法与修辞,能准确、地道、规范地表达知识含义。
5.英语文化修养。要有较高的英语文化修养,熟悉英语国家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
6.思维与思考习惯。能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切换汉英,且保持语言的独立性,保证英语的原汁原味和汉语语义。
(三)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主要指教师有明确教学目标,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技巧和用英语诠释、教授专业知识的能力。
1.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定位。能否根据教学目标计划、组织、开展教学计划制订、教材选择、大纲制定、教案编写、教学方法选择等让双语教学讲实效,而不讲形式。
2.熟练掌握、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否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图像、动画、色彩变化、链接等直观、形象、变化多端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功能,增强教学趣味性、生动性、灵活性。
3.课堂组织模式。能否将指导者与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合,构建多样化交流、对话平台,根据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变换教学技巧。
4.用英语进行学科或课程教学的能力。用英语流畅描述、介绍、讲解学科背景全貌;用英语准确、规范诠释专业知识概念、定义;用中文或英文总结、归纳、梳理英文教材知识重点、难点;用英语指导学生实验实践和学习实践手册。
五、资格认证措施
教师和课程是双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双语教学资格认证要将教师和课程有机结合。一方面,课程是专业知识、技能的载体,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形式、课堂组织等要求不同;相同的双语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所有课程。另一方面,能从事某门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代表能对该学科相关课程或其他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因此,双语教学资格认证模式应以课程为基础,实行一课一认证模式,即教师在开课前对该门课程双语教学能力进行认证并颁发课程双语教学资格证书,确保教师在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的资质和权威性。
当然,由于高校双语师资数量、质量、学科专业结构、课程复杂性等问题,资格认证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提高教师和课程的认证数量。如:教师可对某学科多门相近课程进行资格认证,甚至可跨学科课程认证;允许不同教师对相同课程进行资格认证;允许外校教师对校内课程进行资格认证等。
资格认证还应对资格时效进行规定。不可否认,学习、使用频率会潜移默化地提高教师英语熟练程度,课程教学连续性能提高教师对课程结构、内容的掌控力。因此,资格时效要根据课程发展、教师学年课程安排等实际情况具体落实,一般3-4年为宜。如果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英语国家进修、学外),教师缺少1年以上的双语课程教学,应主动对该课程进行重新认证,否则自动取消资格。
应当承认教师问题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水平总体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展资格认证、持证上岗,对规范双语教学实施,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双语教学资格认证无论是从现实还是从预期来看,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有赖国家、高校、教师统一认识,积极研究,逐步制定、完善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兆平,张胜,何虎.我国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思考[J].高教探索,2007,(6):194.
[2]宁晓洁.双语教学中的师资队伍现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4):146.
[3]彭泽润.“英汉双语教学”跟“国家汉语战略”矛盾_语言学家、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马庆株教授访谈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27.
[4]李同艳.浅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三大瓶颈及其解决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51.
关键词:双语教学;历史背景;师资力量;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221-0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既懂业务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青睐。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以提高外语(尤其是英语)运用能力为目的的中国双语教学开始发展,得以积极的展开。
《朗文应用语言词典》中,双语被定义为“能掌握和使用两种语言”,而“双语教学”则被定义为:“在学校中采用第二语言或者一种外语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和学”。根据教学方法,双语教学可分为浸入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和迁移型双语教学[1]。
具体来说,高校双语教学可以被定义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在除语言课以外的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以一定的比例同时使用汉语和某一外国语(主要是英语)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2]。
高校作为教育发展的较高阶段,其双语教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特殊的属性。
一、历史背景
从全球范围来看,语言不仅是一种常用的交流工具,同时也代表着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因此,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不仅是国际交流的需要,更是增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相互了解的桥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9年的一次面向21世纪的全球教育论坛中就提出,让各国学生学习一门比较通用的外语,而且尽可能多学几门。从国家个体来看,出于政治目的而实施双语教育比较成功的国家有加拿大、美国和新加坡。
为了维护加拿大国内英裔和法裔两大民族间的平等、和谐,加拿大于1965年在魁北克省圣・兰伯特_设了第一个沉浸式双语班级,并取得成功。如今,这一双语教育模式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的双语教育实践。
有着大量移民的美国,为了帮助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更好地融入美国文化,美国国会于1968年发起组织了双语教学。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美国有近40所学校进行了这种教学实验。1968的双语教育法则被看成是美国双语教育的里程碑[3]。
独立后的新加坡于1966年开始正式实施双语教育。到1987年,新加坡的中小学已经全部实行了以英语为媒介语、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育计划[4]。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于2001年由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到2007年,教育部更是明确要求“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这项政策的出台,显然是看到了各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师资水平不高等问题,从而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但从已有的历史描述看,当前尚未有成熟的理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国外双语教学(最终形成双语教育)是从中小学开始的,而我国的双语教学是从高校开始的。要求一个从小习惯以母语学习知识的大学生用英语学习新内容,本身就是一项新的挑战。其次,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国情只与新加坡相似,能够从国外借鉴的经验不多。因此,在实施双语教学的十几年时间中,出现了各种研究、各种实践和各种讨论,但都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理论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所以,起步晚(不只是时间上晚,教育阶段也比较晚),没有(目前也无法制定)强制性的双语教学政策,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成为目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历史背景。
二、师资力量
许多研究在分析高校双语教学时,总认为我国双语师资严重不足。事实上,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开始阶段,高校师资相对中小学来说,应该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从语言角度来说,很多教师有国外留学经历或具有博士学位,他们的英语基础并不差,只需经过短期培训,完全可以胜任双语教学。其次,双语教学本身不是单纯的英语教学,实行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教和学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直接了解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素质;高校教师有机会掌握国际教育发展新动态,跟随和适应国际教育新变化,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以上两点,都可以利用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介得以实现。
所以,高校教师本身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以实施双语教学,同时其坚实的学科背景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也使得实现国际化教学有了保障。而且,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些都是中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有利因素。
三、学习主体
从参与双语教学的意愿来看,在世界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未来的信息交流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因此,学好英语成为社会的普遍需要。所以,更接近社会生活的大学生,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对双语学习有着更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36-02
如何有效监控和评估本科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继2011年颁布《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之后,2013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1],至此,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正式拉开序幕。与以往本科教学评估不同,此次评估呈现以下鲜明特点[2]:(1) 变他律为自律,发挥高校自身主体地位,自我监控内涵发展;(2)变非常态的“迎评”为常态化的质量监控,通过数据采集、撰写质量报告,使高校在新常态下平心静气地思考和改进内部质量监控体系;(3)变千校一面大一统评估为更加细分化个性化自我审核自我评价,让高校因地制宜,挖掘亮点,做细做实,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监控体系。
课程教学是本科教育的关键环节,而双语课程衡量高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将之列为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近年来各个高校均开设了大量双语教学课程。但由于其开设条件、归口管理、监督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与其他课程有较大差异,教学质量往往难以保障。因此,对于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探讨,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对其他课程教学亦有借鉴意义,同时对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迎接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一、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监控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导致各国间知识、技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交流日趋活跃,为适应这一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此,2001 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文件[3],特别是2007 年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启动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目前共设置503 门全国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而省级、校级的双语教学改革项目也在不断扩大,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开设了54 门、30 多门全英文授课双语课程,浙江大学双语课程达到164门,中山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以及众多地方高校开设的双语课程更多[4]。然而与常规课程质量监控相比,目前双语教学课程质量监控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
首先,大部分高校并未设立独立的双语教学管理机构,其审批由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兼任,质量监控由教务处兼任,督导并无特别筛选,因此质量监控不够专业,造成审批人为干扰大,如校、院、系领导之间认识存在偏差,或盲目开设,或保守拒绝,双语教学很难健康有序开展,且缺乏退出机制。督导听课等质量监控措施往往因为不专业而流于形式。
其次,双语教学存在多头管理,一般由教师本人申请,系部同意,学院审核,学校批准,涉及学院、系部、教务处、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多个管理主体,容易出现无人负责现象。并且,目前涉及公选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等多个类型,内容牵涉面广、领域大、专业难度深,因此很难对其做出合理的评估,质量监控体系容易流于形式。
最后,双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缺乏足够协调,导致三者之间教学目标在具体实践中存在重叠和冲突,造成内耗。
(二)监控主体素质不高
首先,目前双语课程分为选修(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和必修两类,前者通过选修,可以将一部分英语基础不好、排斥双语教学的学生排除在外,后者则不考虑学生兴趣、基础、偏好等因素,导致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双语教学,对课程产生排斥态度。而目前据笔者观察,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后者占据大多数,并且学生整体英语素质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其次,双语教师水平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瓶颈之一,当前双语教师队伍虽然大多具有博士学历,专业英语水准不错,但运用英文讲课的能力尚且不足;国外进修过的教师大都科研工作繁重,很难有时间和精力用于双语教学。外籍教师多为英语专业或教育专业,专业领域知识贮备不足,讲授较为肤浅,无法深入分析。一项调查表明,双语教学任课教师中受过正式训练的仅为7.5%,具有海外留学、工作或访学经历的只占13.2%[5]。半数以上教师口语能力较弱,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且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往往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很难获得所需要的培训和交流。
最后,作为监控的主体,教学督导、院系领导及质量监控人员英语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很难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更罔论提出改进意见了。
(三)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国家对双语教学并未形成统一的、明晰的评价标准,不少高校虽然对于双语课件、教案、教材选取、试卷、听课评课等出台了相关的文件,但总体而言,双语教学评价标准不易量化、规则模糊,学生测评对于双语教学的规定也不够合理。在实际操作中或随意变动(如有教师使用英文教案中文授课,某些双语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交流、没有互动,作业和考试仍然使用汉语),或无所适从(院系领导、学校主管部门、督导各自意见不统一)。
二、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策略
双语教学质量是学生、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水平等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所谓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主要指针对上述因素加以分析建立评价体系,通过监控,控制、协调和优化,从而形成闭环的反馈系统,构建起良好的教学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针对前述问题,结合新本科教学评估方案精神,笔者认为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由监控组织体系、评价体系、监控运行体系、保障体系四部分构成。
(一)确立质量监控组织体系
聘请校内外双语教育专家、学院代表、教务处部门成员等组成独立的双语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双语课程的开设及撤销,形成准入和退出机制;同时,负责制定本校双语课程建设规划,审议质量标准,负责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聘请双语教师、教务处质量监控人员、督导及学生代表组成双语教学评价委员会,负责听课评课,撰写报告。
(二)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初步提出以下双语教学质量一级指标, 并细化得到相应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并且根据各自不同的重要性分配一定的权重, 从而构建起了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管理人员质量、教师质量、学生质量、教学材料质量、教学过程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研究成果、教学档案等11 项内容。可以将质量标准划分为A(优)、B、C 三级,各高校亦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三)完善质量监控运行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运行可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课前监控、过程监控和课后监控。
1.课前监控。首先是双语教学资格审查。审查内容包括课程本身、教师资质以及教学材料准备三个方面。由教师先提出申请,院系同意后方能提交管理委员会审定,建立严格的课程准入机制。然后,对教师的外语水平, 专业知识以及师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试讲, 由评价委员会专家对提出申请的教师进行评审。最终对于双语教学教案、大纲和讲稿审查,经管理委员会审核后上交教务处后方可使用。
其次,开课之前应对学生做充分的调研,并组织动员学习,统一思想和认识,并且利用QQ、微信等现代通信工具,多方沟通交流,减少学生的不适感,并且与公共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使学生逐步接受双语、认同双语、爱上双语, 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过程监控。高校教学质量过程监控体系如下:首先由评价委员会根据评价体系进一步细化量化,制定出具体的量化评价标准。由评价委员会、院系领导、学生对于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由评价委员会统一汇总信息,如未达到标准,则帮助任课教师进行整改,必要时可实行退出机制,从而最终使得教学质量达到标准。
3.课后监控。双语教学课程结束之后,授课教师应针对学生平时及期末考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判断试卷的难易程度、题量,学生掌握效果,学生成绩分布,填写双语教学成绩分析表和小结表等,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改进措施。同时,将学生反馈、院系领导意见、同行评价等资料搜集整理归档,为下一步的双语教学整改提供充分的依据。
(四)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首先,高校应专门划拨经费用于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用于研讨学习、组织会议等、培训学习、教学研究等内容。其次,应建立涵盖所有双语任课教师的微信或QQ群,保障信息及时畅通,并且形成定期会议制度,促进教师间互相学习。最后,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双语教学研讨学习活动,进行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已经展开,只有建立课程监控、专业监控、学院监控三级监测体系,才能够真正评价教学质量。双语教学又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组织、评价体系才能有效监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
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Z].2011.
[2]赵强.试析新一轮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转变[J].太原城
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
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
[4]刘晓彦,曹原,杨静.高校双语教学课程现状研究[J].中
国电力教育,2010,(34).
关键词: 高校 双语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逐步与国际接轨。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也是当今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的主要载体。让更多的人掌握这一工具将加速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使中国尽快走向世界。高等学校应与时俱进,大力提倡双语教学,培养能熟练说英语、写英文的专业人才,并切实采取措施鼓励和推进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来讲授非外语课程,用母语来辅助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双语教学研究、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是我国推行双语教学改革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二、开设双语教学的意义
(一)双语教学的含义
一般认为“双语教学”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和学的媒介,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别。“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外国语。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中国不像新加坡、加拿大、印度等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它的目的性,属于“外语”教学范畴,而不是“第二语言”的教学范畴。
(二)“开展双语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弥合学科发展的差距。
首先,许多学科领域如金融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最前沿知识成果大多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而我国高校在这些学科的科研能力和本科教学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有着相当的差距。而科研能力的劣势导致了语言的劣势。目前,世界一流高校普遍采用英语教学,而很少用其他语言,而且绝大多数的学术交流也以英语为主。所以,如果在中国还很落后的学科领域仍坚持母语传授,将导致学生难以跟上学科发展的最新态势,在日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趋于边缘化。其次,和国内的一些教材相比,国外的教材不仅知识新颖、信息量大、光盘等教辅材料俱全,而且售后服务好。
(2)有利于形成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和能力。
21世纪是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不仅要学好现有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形成随时了解、吸收、借鉴各学科前沿最新动态的能力,而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和能力,才能更好做到这些。“双语教学”恰好提供了培养这一能力的最佳平台,通过双语授课,在诠释专业知识的同时,带动和鼓励学生阅读英语原版教材,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阅读英文文献,日积月累地便形成了习惯和能力。
三、我省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教育强省的江苏,虽高校林立,但开展“双语教学”的只有少数院校的少数学科。从目前情况看,江苏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无论对于学院还是学生,均面临重重困难。
(一)在使用进口原版教材方面存在困惑
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推广“双语教学”应使用优秀的、先进的进口外文原版专业教材。原版外文教材的优势是它的结构体系比较合理,内容很新颖,能反映最新的科研动态,而且有很多贴近实际的有趣的案例,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使用原版外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也有一些弊端。首先,原版教材的价格很贵,动辄几百上千元,就算是影印本也要近百元。因此,在我省各普通高校图书馆,馆藏的进口原版专业教材也少得可怜。即使偶有藏书,也因数量有限而无法满足要求,或因内容过于陈旧而失去使用价值,与其相关的、反映学科前沿动态的进口参考资料更是寥寥无几,无法适应“双语教学”的客观要求。其次,原版教材一般因为结构体系的需要,往往信息量很大,上课的课时远远不够,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整本书学完,给老师、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最后,原版教材有许多专业术语艰涩难懂,配套教材又很少,使得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
(二)在师资方面
由于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专业要精深,英语好,还要求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充分理解和运用原版教材。目前我省高校教师的外语水平普遍偏低,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者,虽然专业理论水平较高,但绝大部分人的外语水平达不到国家公共英语四级。中级职称及其以下的青年教师的外语水平虽达到国家四级标准,但是其专业外语水平却普遍偏低,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实际需要。除重点院校和普通高校的个别专业,我省普通高校中能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不是很多,成为我省推广“双语教学”的最大障碍。另外,大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虽开展“双语教学”,但教师的主观积极性却不高。追根溯源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开展课程“双语教学”较之于一般课程教学,师生课堂互动不理想,教师成就感差;其二,教师面临着每学期的评估,压力较大;其三,教师要准备英文讲义,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而影响到教师的科研工作。
(三)在学生方面
对学生来说,接受双语教学面临以下问题:一是语言障碍。阅读外文原版书速度慢,理解教师的外文表达也有困难。学生大都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相当弱。学生若无法按时完成阅读量,势必影响教师的授课进度。二是文化障碍。现在大多数的原版教材是以美国的经济、文化为背景,对中国的经济问题针对性不强,学生需对美国经济和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很好地了解案例分析。
四、推动江苏省“双语教学”发展的对策分析
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必将在高等教育体制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和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江苏省高校实行“双语教学”已成必然。虽然我省普通高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许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双语教学”推广工作定能顺利开展。
(一)循序渐进、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接受双语训练,学生刚开始势必感觉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每学期初或对于低年级学生,应采用英文板书、中文讲授为主的方法,较为浅显的内容用英文讲,重点和难点用中文讲解。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逐步适应后,再提高英语讲授的比重,最后过渡到英文教学为主。整个教学过程不拘泥于汉语、英语各自所占的比重,对于用英语解释太复杂而汉语解释简洁明了之处,则用中文讲解,案例讨论一般也采用中文的方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还结合使用讨论式、练习法和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鼓励学生用英文发言、提问,实在无法表达时,才用中文进行表述,然后由教师或是其他同学用英文作总结。此外,有选择地要求学生用英文完成部分作业,以训练其英语的书面表达能力。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注重学生接受的实际效果,避免使双语教学流于形式。
(二)运用多媒体教案、增大课堂信息量。
双语教学由于使用两种语言教学,语言的相互转换会影响到教学的进度。尤其在实行双语教学的初期,学生对英语的接受较慢,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使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板书时间,另一方面通过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可以帮助学生对英语口语的消化理解。非常形象的照片与模型,加上教师的身体语言等,学生基本上可以理解和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对于难理解的专业术语、句子和内容,在多媒体中用中英文对照帮助理解。同时,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应适当增加学时数,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
(三)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授课教师英语水平。
一方面对现有教师进行再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到外语学院进修,或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国外语言专家进行师资口语训练,提高教师英语水平和英语授课水平,并创造条件把教师送到国外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双语教学人才:学校要采取特殊政策吸引国外留学人员来校任教,或邀请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专家学者承担部分双语教学课程,通过双向交流,提高师资水平。
(四)以特殊政策支持“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一般课程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难度,学校应用特殊的政策支持“双语教学”,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给予工作量计算并在奖金、津贴发放、职称评定等问题上制定相应倾斜政策。同时,学校在教学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双语教学”课程教学特点,其评价指标在任课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头一、两年可以略低其他课程评价指标,缓解任课教师的工作压力。此外,对积极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学校在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建设、教研课题立项及教学成果评审时,应向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倾斜,从而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五)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状况。
目前在双语教学中只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状况普遍存在。从教学论的观点来看,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的意义依赖于学的存在,学是教的前提。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评估与沟通,通过问卷调查、小型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面临的主要困难、学习的兴趣、效果和要求,以便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六)通过多种形式引进国外原版教材。
首先,应降低原版外文教材的进口关税。长期以来我国对进口商品实行的是高关税政策,同时对外国图书的进口一直实行特许专营的垄断政策。因此,国内的进口图书市场虽然并不繁荣,但利润空间却相对较大。“双语教学”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为此,国家有责任对专业教材及参考资料的进口实行关税优惠,以降低成本,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国内进口图书市场的繁荣,增加国家税收。其次,应实行进口教材“租、售”方式并行制度。由于进口教材价格昂贵,大部分学生无力负担。同学们认为原版教材的内容既新又好,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想购买,而有的同学想租书看。有鉴于此,学校应采取“租、售”并行的灵活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最后,应力争获得国际组织的捐赠教材。
参考文献:
[1]Olga.M.Amaral.Parents Decisions about Bilingual Program Models.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2001.Vol25.
[2]Abdeljalil.A.Bilingual Education:Beyond Linguistic instrumentalization.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1998.Vol3-4.
[3]蒋红妍,李慧民,胡长明.省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7,(6).
[4]韦曙林.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