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4 04:0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评职论文开题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加强管理 提高 研究生 培养质量 途径
前言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新世纪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双重任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举措。研究生教育必须牢固地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当前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扩大规模、加速发展的同时,切实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学院近年来随着研究生规模逐渐扩大,本文就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几个环节,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进行剖析,找出差距、规范管理,促进我院研究生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1.严把招生质量关,选拔合格人才
招生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的第一环节,所以精心选苗,抓好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和数量是基础。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一方面扩大生源,另一方面挑选优质生源。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近几年各行各业对研究生的需求大大增加,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如此充足的生源,既为研究生的选拔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对研究生招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研究生是高层次的人才,招收研究生时应更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在招生方面采取“守株待兔”策略是不可取的,必须积极进行宣传。我院通过网络宣传,还以学科分专业召开考研动员大会,由学科带头人、导师进行招生宣传,并且积极鼓励本校优秀本科生报考;调剂优秀生源、完善入学考试和复试中各个环节,选拔优秀人才。
1.1 规范入学考试科目及命题工作。
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及命题工作是招生工作中最主要的环节。对于硕士生入学考试,考前学校应组织好各招生的学科、专业的带头人或负责人把好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考试这一关。让学科、专业带头人或负责人召集学科领导小组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新的学科、专业目录,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以二级学科为基础,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核心,做出科学合理的考试科目设置。
对于命题工作更不可忽视,在内容上要有难有易,保证具有一定水平的学生能够考试合格,且较难得到高分才行。学科领导小组应每年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使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及命题工作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并要不断总结经验,严把这一环节的质量关。
1.2 加强复试,选拔综合能力强的学生。
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结束后,应加强对合格考生的复试工作。这一环节不能流于形式。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对学科内容与发展方向和相关学科内容的测试,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复试成绩在录取成绩中的比重,复试应着重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反应能力、外语口语和听力能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2.改进完善培养过程管理
培养过程管理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中心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位论文水平的提高。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抓好课程建设和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形成奖优罚劣的机制。要使教师感到有责任,使学生感到有压力,让学生尽快了解和掌握学科的发展前沿,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胜任本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1 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案。
新的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颁布后,学院组织各有关学科、专业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在原有基础上,对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进行修订,确定相对稳定且不同院校相兼容和符合市场要求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学位课程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做出明确的要求。在内容上应不断补充新知识,并要具有相应的层次结构,使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要与本科课程相区别,博士研究生课程的内容要与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分开档次,博士生课程要注重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
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无论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授课计划的制订,还是成绩考核,教学检查及课程评估都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依据学科的知识系统与有关先行课、后继课之间的联系,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并能反映出本学科的新成就和学科发展的方向;同时要提出本门课程教学组织实施的原则和学时数,并分列讲授课、习题课、实验课及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的教学时数的分配。教学大纲不仅是讲授大纲,还是指导学生自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纲要。我院召开学科带头人会议,抓好教学大纲的建设工作,在学时及学分的分配上、开课时间及听课人员所需基础方面做出明确说明。鼓励各学科专业的教师开设新课和一定的选修课,但新课需经试讲和论证方可开设,选修课要在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选修的情况下才能允许开课。
2.2 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试方式。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我院一些研究生专业课人数增加较多,针对这种变化,提出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并不单纯是传授知识,而是采用有一定开放度的教学内容,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研究生学位课按照学校要求采用闭卷笔试,专业课、选修课考试方法不断完善,采用笔试、论文等形式的考试方式,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
2.3 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氛围。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学术报告,不仅能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在学术活动中提倡和鼓励研究生提问,形成一种交互式的开放环境,是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萌发和完善创新思想的重要途径。在课题组内的学术讨论可使导师了解、把握学生的科研工作进展,使学生有紧迫感,启发、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并使有不同背景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能够从不同视角审视自己的科研工作。学术活动的作用是单纯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所不能替代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导师应安排博士生参加大型、高水平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我院从2001年起每年要求研究生参加由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主办,我院承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测控技术”会议,并出版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年7月,我校主办“2009年大气光散射及遥测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国际会议是我校近年来主办的规模最大、国内学术水平最高的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国内外许多专家都是慕名而来。研究生参加这些学术交流极大地开阔眼界,拓宽了知识面。
2.4 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为进一步提高机仪学院研究生同学的科研创新能力、拓宽学术视野、促进优秀学术成果的交流,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院于每年下半年创办了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由主管科研院长牵头,学生工作副书记负责,学院团委、研究生会承办。
论坛凝聚了机仪学院最优秀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学术活动,通过“研究生主讲,青年教师点评”的模式,将理论与科研实践相结合,促进青年教师和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进一步繁荣了学术发展。
3.重视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教书育人的典范,导师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成材过程。对导师遴选制定相应规范,对导师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加强导师的负责制。
导师应对研究生的培养计划、论文的选题及论文的质量负责,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学习情况、科研工作情况及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指导学生向学科发展的前沿迈进。在日常学习中,导师应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重要原著及有关的中外文期刊,写一些读书心得,开展学习讲座与讨论,逐步要求学生参与一些课题研究,写一些学术论文,寻找学科发展的突破点,为学位论文选题奠定基础。
4.严把论文质量关,严格学位授予
开题报告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对研究生是否具备开题条件进行审查,具体安排是:由学院研究生秘书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审查;由导师负责审查学生开题前的文献阅读、方案论证等准备工作是否达到开题应具备的条件;由院系主管领导综合考核学生在校表现,如认为不宜继续培养则不能开题。其次,认真做好开题报告的审查组织工作。开题报告由学院统一组织进行,实行集中开题,以学科为单位成立学位论文开题质量检查领导小组,分学科组织专家对论文开题进行检查,并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对于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各专家小组应从选题意义、设计方案、论文进度安排等方面提出审查意见,研究生和导师要认真听取意见,并采取相应措施。开题审查不通过的要在两个月内补做,重新审查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课题,否则取消进入论文资格。
4.2 做好论文中期检查。
整个论文工作过程要进行一年,工作过程较长,难以控制,有很大随意性,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到论文答辩时才严格要求,往往为时已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论文中期检查的方式,保证论文完成质量。论文研究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明确以后,导师和学生还要确定每一时期的子目标。在中期检查时,有关领导和导师对学生的论文进度进行检查,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未认真完成进度的学生给予批评警告,并督促其限期完成。
4.3 做好预答辩工作。
认真听取专家们对论文提出的各种建议,并进行认真修改,对预答辩实行末位淘汰,各学科对预答辩要求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分,按5%~7%进行末位淘汰,要求限期重新修改,或者直接推迟答辩。
研究生在正式答辩前,要抓好预答辩这一环节,我院采取集中预答辩方式,在学生入学第四学期末全部完成。研究生必须在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之后方可提出学位申请。我院由主管研究生院长召集学科带头人,对预答辩的具体安排如下:
预答辩要求:
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各个环节内容,成绩合格,且学位论文须获得导师认可,才能参加预答辩。导师应在预答辩之前在《学位申请及评定书》中填写指导教师意见并签名。
预答辩时间安排:
本次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集中预答辩时间,安排在学生入学第四学期末或寒假假期内进行,在第五学期春季学期开学2天内应全部完成集中预答辩;每名硕士生预答辩总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其中硕士生论文陈述时间为15分钟左右。
预答辩结论及处理办法。
(1)预答辩结论为通过者,由学科、学院审核签字后可正式提出学位申请(《评定书》第4页);如预答辩结论为通过,但预答辩小组认为论文需要进一步完善,由预答辩小组填写《论文修改意见书》,送达学位申请人,学位申请人根据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完善,经原预答辩小组指定专家审查通过后,学科、学院审核签字后正式提出学位申请。
(2)预答辩结论为不通过者,由预答辩小组在《论文修改意见书》中说明修改意见,学位申请人参照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补充,三个月后,提交论文修改说明和预答辩申请,再次参加学科组织的预答辩。
如再次预答辩仍为不通过,三个月后,学位申请人可第三次申请预答辩。三次预答辩不通过的硕士研究生,学科将不再受理其预答辩申请,按研究生结业处理。
推迟预答辩的处理办法:
如有因不满足集中预答辩条件,不能参加集中预答辩的硕士研究生,其预答辩可以单独举行,但必须推迟至少二个月,其学位申请应推迟到五月份以后。
4.4 严格评审论文。
在研究生的论文评审过程中,应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回避制。学校按规定比例抽查进行论文盲审,学院对每个学生论文请相关学科的评审专家来进行评审。请专家对学位论文的选题、选材、实验条件、分析方法、所得的结论、文献综述等做出科学公正的评价,对相应的项目进行定量评分,判断论文是否达到相应的学位水平。对专家反馈的意见,应进行认真的分析,更要重视对论文的否定方面的意见。如对某篇学位论文评审后,意见分歧较大,则应整理后,反馈给导师和研究生,加强论文的修改工作。
4.5 实行论文集中答辩,严格管理。
一、哈工大体育学研究教育创建和发展
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是2005年申报,2006年获国家学位办批准,2008年开始正式招生。研究培养方向包括冰雪、田径、篮球、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和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质健康理论与方法。学科硕士生培养年限为2年。
经过多年建设,不断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制订出了既符合哈工大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又满足体育专业要求的教育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依据硕士研究培养方案内容,包括公共学位课3门,学科基础课4门,学科专业课2门,选修课程6门,专题课2门,补修课2门,总学分30学分,学位论文要求在第二年完成。
建立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一流的人才,取决于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协作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直接关系到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对于推动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通过多渠道引进人才,促进导师队伍多元化,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聘用制度,把导师的使用和培养相结合,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聘请校内与体育学相关专业知名教授开设专题课,加大与省内外体育院系知名教授导师间的相互联系交流,建立联合导师组制。学科现已发展有硕士生导师6名,专任教师12名,教授职称4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2名。
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根据学科发展规划每年计划招生6~8名。招生主要对象是体育院系本科生,普通高校本科跨专业学生及在职体育教师等,从2008年至今招生26名,已毕业20名并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探索
1.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
哈工大体育学硕士教育改革的特点体现在严格,遵循哈工大的校训,对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的严格要求是学校办学宗旨。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完善研究生管理监督机制是改革的重要体现。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从两个层面上实现,一方面是研究生院的教学质量评价检查制度和要求,另一方面体育部教学督导组的教学检查评价。按学校教学质量检查要求,每学期开学前,每位任课教师要在网上提交教学日历,研究生院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进度,安排校级教学督导专家检查听课计划,检查课采用不定期的抽查,每学期对每位教师听课1~2次,每学期教学质量检查评价结果及教师提交教学日历情况进行公布。体育部每学期由部教学督导组对所有任课教师也进行严格的教学检查,检查结果与体育部教师年度考核及岗位绩效工资挂钩。通过研究生院和体育部二级教学质量监督,促进了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论文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学位论文综合地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的主要方面,也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标。要保证质量,必须从源头做起,抓好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监控,同时严格评审、严格答辩。在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上建立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加强论文的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毕业论文答辩要通过校外专家的外审,才能报送本专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上,得到通过后,报送学科分委员会进行评审要获得三分之二通过,最后报学校学术委员审批。论文开题和论文答辩聘请国内体育学院知名专家和校内外体育专业教授担任评委,并采用预开题和预答辩,再进行正式的答辩过程。另一方面,哈工大制定了论文不端行为检测管理条例,并严格规定论文正文部分文字重复率超过5%,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对论文的高标准严要求,避免减少了学生完成论文过程中不端行为发生,使学生树立了学术研究的良好正气。提高了论文过程管理水平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3.加强教育培养过程实践环节,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1)教学训练实践,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生培养目标是定位于体育师资,而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和本质,教师要提升其专业水平,就要使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持续地发展。因此,重视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加强教师职业专业特长的训练,从而使他们能够了解教师的角色,规范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硕士生在第二学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为本科学生上5~7周的教学实践课,要根据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出教案,并依据教案上课,教师负责对教学实践全过程进行指导。实践课结束前,由体育部组织教授专家组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成绩记入研究生培养档案。
(2)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实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体校,体育俱乐部辅导,社区群体活动指导,社会体育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4~6周,一般安排在第三至第四学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后要写出3000字实践报告并要经导师审查签字后交研究生院备案并记有学分。
(3)竞赛实践完成1~2项校内外竞赛工作,要参加竞赛的赛前的组织编排、竞赛期间的临场裁判、赛后总结工作,竞赛工作的指导教师负责对硕士研究生参加竞赛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4)科研实践要求硕士研究生每学期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不少于2次,毕业前在校内外或体育部论文报告会不少于1次,每学期应提交学术报告手册,经导师审核签字。
三、教育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不断发展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1.师资力量问题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由于哈工大体育部几十年主要承担本科生体育课教学和训练任务,近年承担硕士生培养教育的教师,是自身培养的,有能力和资格能参与研究生教学和指导的仅是一小部分教师,而且这部分教师多年来是担任本科生教学,研究生理论课程讲授较为生疏,所以担任研究课程对任课教师都感到压力很大,导致大部分教师都没有积极性参与研究生教学工作。同样,硕士生导师也存在相同问题,导师既要负责学生平时培养教育,更要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通过,在目前不断加强论文质量管理,提高论文检查考评形势下,没有多少教师愿意承担硕导的工作。因此,要扩大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与教师评职考核密切相关政策激励,同时每年要有专用名额引进优秀体育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及国内高校知名教授。要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近期及长远计划,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2.招生困难问题
由于哈工大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分数居高不下,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基本是其他专业分数相同,在每年高位分数线下报考体育学研究生的学生倍感望而却步,从而导致近年报考人数在逐年减少,招生已经显现出危机状况。学科发展专业的兴旺发达,必须要有保质保量的学生,因此,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有招生政策的支持,要从专业的发展和实际出发,体育学研究生的招生要与其他专业区别对待,在不影响学校招生计划方案的前提,根据考生情况适当地降低分数,保证每年招生计划完成,再不断提高招生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其他专业学生资源的优势,积极鼓励非体育专业学生跨学科报考体育专业研究生,实现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的发展方向,比如,学经济学的学生,可以对体育产业的成本核算和投资风险有很好的控制;学管理学的学生,更能用管理学的方法和理论来完善体育管理体系;学机械类的学生,可以利用他们的专长提高我国体育健身器材类设计的科技水平等。
3.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体育学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基本是参考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陈旧,重复本科生的课程太多,过度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和专门化,综合性体现不够,局限在一个学科领域,任课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入,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知识面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应用知识与应用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需要。因此,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一方面,不断加强重视教学改革,积极认真地完成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提高任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鼓励支持教师不断拓宽教学内容,并开设新的选修课和专题课。另一方面,加强与校内其他学科合作,研究生的跨学科研究,开设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给研究生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和研究空间,聘请其他学科的教授担任教师开设课程,如,人文学院的哲学和社会学法学,管理学院的管理专业,生命科学院等,设置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保健康复等与医学有关的体育专业和课程。使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不断适应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的需要。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是供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人才,面对市场需求和新形式的挑战,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立足于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爱岗、创新,成为知识型劳动者。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备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实干创新和创业精神,并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储备,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
二、商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是其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在人才培养规格的确立上,应坚持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以培养较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基本技能为出发点,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体。
(一)理论知识的要求
1 广泛实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政治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经济、管理、法律、市场等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塑造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其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只有拥有过硬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确保在思想上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
2 “必须、够用”的理论基础知识。如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具备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服务于生产第一线,而不是培养在某一领域具备较强研究能力的人才,过多地理论学习势必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的缺乏将达不到职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必须、够用”的理论基础知识以确保高职人才的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为度。
3 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如机械类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与控制、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等知识。专业知识的扎实与否是决定高职人才是否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能力要求的关键。
(二)实践技能的要求
围绕为生产一线培养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这一目标,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技能主要包括专业课程实(见)习与针对职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实训两部分内容,应适当减少验证性的实验。
1 实(见)习的内容。一是认知实习,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感性认识的机会。如机械类专业的金工实习、生产见习,其要求是让学生通过实习能更好地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二是技术应用的实习。如电子类专业的数电、模电和单片机的实习,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所学会的专业知识自行设计制作出具备一定功能的作品或产品,通过测试、验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技能实训是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个拥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的人要想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离不开较强的动手能力,否则即使他是满腹经纶,也只是纸上谈兵,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无法得到具体的应用。对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技能实训应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职业标准对高级工的能力要求。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就业乃民生之本,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后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也是一所学校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的关键因素。对于高职院校的办学者来说,就业应该成为一根“指挥棒”,由它来主导一切教育教学活动。
(一)加大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1 专业设置改革。高职高专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专业设置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加大对原有专业的整合和新专业设置的力度,使其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组建一支由学院就业办、教务处、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人才’市场调查和分析。听取各行业、各部门技术专家对职业岗位特点的分析,开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改造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切实突破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问题,并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的专业。面向未来,专业建设委员会还需对社会发展和未来对人才的需求走向做好预测,紧跟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在设置专业时考虑到未来社会的需求。
2 课程体系改革。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是否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决定着他能否顺利地就业,而学生具有的能力大多是由专业课程设置所决定的,因此,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显得更为重要。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人才市场调查时,还应对各行业、各部门职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进行认真地分析、论证,科学合理地确定各专业的培养方向,再根据培养方向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在进行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大纲的制订时,应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出发,请企业、事业单位参与决策意见,共同研究决定,并重视实(见)习、技能实训的教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尽可能接近1:1。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指既是教授、讲师,又是高级技师、技师或工程师的教师队伍。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师的实验实训水平是关键,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个高职高专院校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学院鼓励中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参加工程实践,提倡教师去社会兼职,以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二是学院从企业聘请一些既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兼任专业课或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以密切教学与企业实际的结合,缩短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距离;,三是利用本校具备“双师型”能力的教师。对中青年教师实施校本培训。不断充实、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教 学效果的提高
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生命线,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
1 建立健全听课监控体系。为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保证课
堂教学质量,为此,建立健全听课监控体系十分重要。通过学院教务处、系部领导、教研室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及教师间的层层听课,由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评课活动,教师问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质量反馈体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能较真实地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每学期召开1~2次学生评教座谈会和教学问卷调查,对教师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向教师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教与学携手并进”的良好的教风学风。
3 建立健全课程考试管理质量评估体系。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高专考试亦由单一的知识继承性考试逐步转向知识、能力、技能、素质并重的考核,考试方式开始由闭卷笔试一统天下逐步转向多样化。但是。高职高专院校的考试考核方式还需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改革,我们认为以认知为主的理论课程的考核要以“应知、理解、会用”为重点;实践性较强的理论课程考核应以“应知与应会考核并重,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与能力测评”为重点;实践课程的考试要以“技能鉴定为本”为重点。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学校应组织教师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立试题库,每门课程的考试都应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考试结束后进行统一评卷,然后将考试成绩汇总、统计,以此来考核教师的教学效果。
4 建立健全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体系。学校应制定出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体系,将教学事故界定分为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后勤保障部门以及教师、教辅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学、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各环节中出现的过失或过错,并将教学事故划分为各种等级,根据事故等级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四)改革毕业设计(论文)方式,全面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旨在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高,缩小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在就业E做到“无缝链接”。
为了使毕业设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时,指导教师应按照专业特点,布置设计课题的总体要求,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自己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由学生按照共同的志向和兴趣组成3~5人的课题小组,指导教师要求每个课题小组自行设计制作出具备一定功能的作品出来,并依据作品功能写出开题报告,经审批后,课题小组可以进入毕业设计实质的研究开发阶段,这样做能使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发扬团队精神。
【关键词】地质工程 研究生学术道德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22-02
【Abstract】For the study of academic morality cultiv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the key is how to optimize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With the reform programs of cultivation mechanism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other engineering majors in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basic material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 terms of the present reform generality of education, regime and supervision of academic morality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o a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for the reform practice of cultivation mechanism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Key words】Geological engineering Academic mor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Cultivation mechanism
近年来,国内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引起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频繁发生的学术不端事件污染了学术环境,阻碍了学术进步,给科技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作为国家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后备军中的一支,其少数人违背基本学术道德现象也有发生。学术道德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得到高度重视,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单位作为培养地质工程专业人才、提高地质科学研究、改革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建立健康的地质工程专业学术管理环境,规范地质工程专业学术秩序,优化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实践情况
面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我国许多高校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实践。例如,四川大学在今年开学典礼上让新生学习《四川大学关于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并首开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课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更是从几年前就开始,在新生入学第一课上就邀请学者主讲学术道德,北京大学更是将学术道德规范开设为必修课;同济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处理违反学术道德行为、受理学术道德规范问题举报、并作出明确的调查结论和处理建议;在制度保障上几乎各大高校都设立了符合自己特点的学术道德规范;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还利用网上的学位管理系统接受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现象的举报。高校采取的这些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给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的改革提供了许多参考和经验。
二、地质工程专业学术道德培养机制的构建
解决研究生学术道德诸多问题,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教育,而应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过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对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进行标本兼治,应建立系统的学术道德培养机制。研究生学术道德机制用最优化的一系列方法来处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教学事务、管理事务与行政事务,是由几类不同机制联合起来,共同形成的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系统中起作用的完整运行体系。[1]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主要从教育、制度和监督惩治三个方面进行。构建长效机制,既要从思想认识和诚信文化等软约束着手,更要重视规章制度责任划分,也要落实监管和惩治的硬措施建设。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依托高校其他工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剖析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共性,充分结合地质工程专业特点,不仅对学生进行心灵内在的学风建设,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更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避免学术不道德事件的发生。
三、结合地质工程专业特点优化地质工程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
1.研究生新生入学的学术道德教育
正如国内各高校在开学典礼上对新生入学道德教育的重视,地质工程专业新生入学也是对研究生开展学术道德相关介绍与宣传的最佳时期。以新生入学为契机,邀请地质工程专业知名人士以其本身对名利的淡泊、对学术的敬畏的例子为学生做规范和道德的引导,并从学术道德的基本定义、目前出现的现象、危害、处罚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教育。以引导为主,在开学之前端正学习态度,理解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在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性。
2.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培养优势,建立学术诚信责任制。
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基于所有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负责制的特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密切,形成了以实验室、科研项目为基础、以导师为核心的团队。[2]对于学生的培养,导师承担着精神生命的培育和研究方法指导的双重责任。在精神培育上,加强师德建设,导师为学生做出表率和榜样,使学生牢记社会责任,秉持诚实、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学术作风,甘于寂寞、淡漠名利,担当学术道德的实践者;在学术研究指导上,导师根据项目课题内容,结合时代需求,设计出适应每位研究生的具有现实性和创新性意义的专题研究项目,确保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不重复。学生自己主导学习的过程及方向,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导师在其中扮演一个服务性的角色。根据导师为主体的特点,地质工程专业还应建立学术诚信责任制,实行学生、导师、系、学院四级体系的学术道德责任管理。每一届新生入校时,由学生、导师、学院与学生管理部门签订学术道德责任书,将学术诚信纳入导师和学院的工作考核,直接挂钩导师招生资格与学生的研究经费,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的联动性。
3.打造实践创新平台,加大研究生科技创新奖励措施。
地质工程专业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打造实践创新平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开展科学实验,避免学术不道德事件的发生。依托国家支持地质工程等艰苦行业的研究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政策,依托国家支持高校参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信息,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积极扩大社会合作,探索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模式,利用与企业共建的实践基地创新平台,打造地质专业特色精品,以参选课题为主线,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研究创新的能力;设立专项基金,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培育优秀学位论文,对取得优秀科研成果和获得各级别优秀论文称号的研究生进行奖励,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广大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激情。[3]
4.提供良好的论文开题条件,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
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低下的一种表现,学生在研究中缺乏见解和观点,自然就想到抄袭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根据地质工程专业学科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我们利用这便利条件为研究生提供更多选择研究课题的机会,使研究生的课题不重复,研究内容不重复,从源头上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积极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例如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于2011年5月成立了吉林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与俄罗斯、丹麦、日本等国家知名学校、企业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吸引并共享许多国际资源,使学生对南极的地质状况研究充满了好奇,激发了科考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站在新的高度上对待研究。
5.实行监管惩治并举
单靠研究生自身的道德调控和培养单位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学术道德失范的发生。由国内几起学术道德事件发生后,高校学术道德委员会在处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中发挥的作用中发现,硬性的制度监管和惩治可以收到很好的警示效果。所以,地质工程专业结合实际,制定了本专业规范学术研究行为的规章制度,遵循地质专业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在学位论文答辩、学术、学术著作出版,科研项目立项与评审、学术奖项评定等方面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防止重数量轻质量、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良倾向。[4]
6.发挥学术批评的监督作用,从舆论导向上对违反学术规范的学生给予严惩。
许多高校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处理都一致的采取了保密的态度,有碍于高校学风建设的“颜面”问题,对道德失范处理过程和结果并不公开。[5]用沉默的逻辑来对待学术造假,只能制造更多的造假隐患。地质工程专业在处理学术道德问题方面,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制度,充分发动社会力量,监督研究生教育质量。针对全国各大高校在法律层面的学术监督制度短期内无法建立起来的情形,充分发挥学术批评的监督作用,从舆论导向上对于违反学术规范的学生给予严惩。例如,建立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接受来自社会各界、媒体和个人对学术失范行为的监督,在公开的大环境下对研究生的学术行为进行约束。
四、结 语
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学术道德教育实施的关键。结合地质工程专业特点而形成的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还需要在改革实践中加深理解,并逐步完善。希望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运作起来时,能真正给予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诚信茁壮成长、有所作为保证,保持地质工程专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地质工程学术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天一、曾志英.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长效机制探析[J].高教高职研究,2011(1):181~183
2 赵莹.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德育工作探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4):35~37
3 魏继红、吴继敏、孙少锐.如何加强地质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59~60
关键词:教师培训;变化;有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090-03
一、目标制定:以“变化”为着眼点
现行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大都事先制订方案,而培训目标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培训对象层次不同,培训方案林林总总,培训目标也各有其异,但有一点却高度相似,那就是目标表述的抽象、模糊和笼统。以“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训为例,其目标的表述不外乎:具有“敬业和爱生的专业情意素养”、“虚怀若谷和无私奉献的人格精神”、“广博精深和开放动态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创新合作和实践反思的教学研究能力”,如此等等。其正确性毋庸置疑,但普通教师是否需要?倘若需要,那么,学科教学带头人与他们如何区别?再者,受训者在受训前是否具备?若已具备,培训意义何在?若不具备,又如何证明他们受训后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目标?在构思和拟定培训方案时目标不应是装模作样的虚应条文,而应是课程设计、模式构建等实实在在的东西。目标是否实现,也必须以“变化”是否发生、“变化”的方向是否正确以及“变化”的大小来衡量和检测,而不是依靠培训者的自我感觉。这样,目标的制定就必须变务虚为务实,着眼于让受训者或培养对象朝正确的方向“变化”,具体,清晰,可操作,也可检测,从而为培训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打下基础。而那些不在意、不追求、不凸显“变化”的目标,往往只是空洞的“大话”和徒有其表的“正确的废话”,难以实施,也难以检测,实现多少,是否“有效”,无从说起。
基于对教师培训有效性和应然目标的认识和理解,集美大学“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项目组以具体化和微观化的目标取代了普适化、宏观化的目标,其核心是:通过培训,使培养对象更新和拓展语文教学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提高语文教学的思想认识,获得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改进和完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成长,并对其他教师产生引领和辐射作用。
“提高语文教学的思想认识”,必须最终落实到“获得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即导致教学行为的“变化”上,这样才能改进和完善教学,不仅促进专业发展,而且促进学生成长。“更新和拓展”、“提高”、“获得新的”、“改进和完善”等用词,不但凸显“变化”,而且使目标更清晰,更可操作,提高了可检测度。这样,目标就为培训工作确定了正确和明确的方向,也为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设置:让“变化”针对需求
现行教师培训有效性不高,这是事实而非臆断。据集美大学项目组对42位培养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在对“你认为现行的小学教师培训效果”这一题目的4个选项中,有23人选择了“一般”;在对“你认为影响教师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这一题目的6个选项中,35位培养对象选择“培训课程针对性差”,排在首位。
“针对性”即针对受训教师的需求。针对性差产生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教师培训对象复杂,类型不同,层次有别,时间不等,需求也各异,不可能有普适的课程或内容体系;其二,受限于培训者的现有条件,因人设课往往成为或主动或无奈的选择。“因人设课”,其“人”即授课专家,培训机构已有或外聘的授课专家研究什么或专长于什么,就安排什么课程或研修内容。至于小学教学实践和受训者的需求,则在有意无意间被忽略了。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中,有三个关键词:语文、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的“变化”必须满足这三者的需求,否则就难说有效益。培训者应据此设计课程或研修内容,以充实和具化“变化”的内涵。当然,这三者是相容而非并列关系,即不是让它们“各司其职”,分别统辖一些课程或内容,而是三者兼顾,彼此照应,综合考虑。
1.针对“语文”的需求。单一学科的教师培训必须遵循本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注意满足其专业学习特性和专业标准,满足其发展中的实际需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推进十年,经过大大小小的各级各类培训,省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对于通识性课改理念大多已经了然,现在理应更专注于学科本身。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的培训固然需要传授教育理论,但语文自有其特殊的教学规律和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个性化问题,因此,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也应与众不同,应立足“语文”设计培训课程或安排研修内容。
2.针对“教学”的需求。“小学语文教学带头人”不是语文学家,而是教学专家;其主要工作场所不是研究室,而是教室。而“带头人”之谓,也必须通过“教学”来体现和实现。针对“语文”的需求,是方向,是基础;针对“教学”的需求,是根本,是关键。
集美大学的项目在关乎“语文”的课程或研修内容中,有一些知识拓展,如“汉字学知识讲座”、“文本解读示范”、“儿童文学知识讲座”等,但这些不仅仅着眼于丰富培养对象的语文学养,归根结底也为教学服务,因为这些知识都是教学所必需的、所急需的。在两年培养周期的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的主轴“问题解决”部分,核心课程或研修内容各有侧重,但都给予了“教学”:第一阶段为识字教学专题研讨,安排了“识字教学案例研讨”、“识字教学学术沙龙”、“识字教学专家讲座”等;第二阶段为阅读教学专题研讨,安排了“儿童文学体课文教学”、“古诗教学”、“常识性课文教学”、“略读课文教学”、“课外阅读教学”等。第三和第四阶段将安排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专题研讨。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安排的这五个方面,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各具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顾此失彼。无论哪个方面,培养对象的认识和实践,或多或少地都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个阶段围绕一个方面研讨,便于凝聚合力,“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歼灭战”。
3.针对“带头人”的需求。“带头人”彰显了培养目标需要达成的规格或层次。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要造就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优秀教师或教学能手,而是能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的专家。他们必须比一般的优秀教师或教学能手具有更广博的知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强的以反思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研究能力,这成为课程设计或研修内容安排的重要依据。集美大学的项目安排了一些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通识性课程或内容,如“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的内涵解读”、“中美文化比较视野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教育科研方法”、“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网络教研平台的使用”等;也安排了一些属于语文内部,但意在开阔视野的内容,如“国外母语教育”等;还安排了与教学直接相关的“学术
沙龙”以及培养对象自己在分散研修阶段的“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展示和讲座”等。这些课程或研修内容,对于培养对象拓宽视野、提高包括反思能力在内的教研能力、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三、问题解决:促“变化”落于实处
“问题解决”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教师培训领域的运用。围绕受训者在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个问题展开研讨,以求达到初步共识。在培训者的引导下,受训者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认识,获得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从而改进和完善教学。
培训模式与培训内容相辅相成,辩证统一。“问题解决”是培训模式,而“问题”本身却属于课程内容。问题何来?来自受训者,来自教学实践。因而“问题解决”模式也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解决”二字彰显其对“变化”的追求,包括思想认识和教学行为的双重“变化”。“问题”一旦真“解决”,也就意味着真“变化”。
1.发现真问题。真问题是“问题解决”意义或价值实现的前提,即必须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真实存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的普遍性问题。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需要解决不同的真问题。对于刚入职的语文教师,除课堂管理外,大量存在的是对语文性质认识不清、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清、教学策略不当的问题;成熟教师往往面对教学细节有待完善、教学美需要提升等问题。无论刚入职教师还是成熟教师,其问题较多是表层的,因此不难发现。而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或优秀教师,其问题更多是深层次的。比如,在现行的阅读教学中忽视文体特点,从而影响课文教学价值的发挥。这些问题在培养对象或优秀教师中普遍存在,但不为多数教师所发现。集美大学的项目第二阶段集中研修之所以安排“儿童文学体课文教学”、“古诗教学”、“常识性课文教学”、“略读课文教学”、“课外阅读教学”等,就是因为其中存在着大量隐性的问题,亟须解决,否则会制约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真问题不同,发现途径也各异。新教师教学问题可以通过问卷和课堂观察发现,而对于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更需要通过以下途径去发现:一是阅读资料。大量阅读各种教辅类期刊或著名语文网站发表或推荐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等。这些“优秀”的案例,其设计者或执教者大多与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同属优秀教师之列,二者的问题往往相似。二是现场设计。课前或课中让培养对象撰写教学设计等。通过这两条途径发现的问题,可为设计课程或研修内容提供依据。
2.主体深参与。问题最终必须由受训者自己解决,因为只有他们才是培训课堂的主人,培训者不能越俎代庖。专家讲座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只有为受训者所内化,才能真解决问题,从而杜绝“左耳进,右耳出”、“培训一套,教学另一套”现象的发生。而内化是以体验为中介的。因此,受训者深度参与培训就必不可少。专家讲座与案例研讨、学术沙龙、小组讨论、个别交流、动手作业、课堂实践等需要紧密结合,要摒弃培训者讲、受训者听的培训方式。
3.方式各有异。“问题解决”不应有一成不变的步骤和方式。各种问题,其性质、难易、产生的原因不同,培训步骤和方式也应有异。以集美大学的项目为例,第一阶段要解决识字教学问题。识字教学课堂操作对于这些准省级学科教学带头人而言不难,难在认识。因此,集中研修采用“案例研讨”、“学术沙龙”、“专家讲座”的步骤进行,而分散研修则为独立完成论文,意在促进培养对象认识的“变化”。第二阶段要解决阅读教学问题。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最具复杂性和创造性,改变课堂操作往往比改变认识更难。集中研修主要采用培养对象在专家引领下进行二度设计的方式,重在切实促使其行为发生“变化”。以儿童文学体课文教学为例,培训者先行从国内各种期刊和著名网站搜集关于《看雪》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发现共同问题是迷失了童真或游戏精神。培养对象的首度设计暴露了同样问题。针对问题,培训者结合《看雪》的教学进行讲座,提供了让课堂弥漫童真的游戏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对象再挑选课文,运用新策略进行二度设计。然后,就二度设计进行小组、全班两个层次的交流,培训者随机点评。这样,围绕问题,逐层深入,强化培养对象的参与和体验,切实改变其固有的思路和策略。
4.加强延续性。集中研修的成果,需要在分散自主研修阶段消化、巩固和强化。一种思路、策略一旦驾轻就熟,改变着实不易。且不说教学本来就是高度复杂的活动,以新替旧,且要熟练运用,确实需要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因此,集中和分散研修,内容上必须保持延续性,这样才能促使“问题解决”落于实处。若将集中阶段之学习成果束之高阁,另起锅灶,难免前功尽弃。在集美大学项目培训的第一阶段,分散研修主要是根据集中研修内容撰写论文,展开网络研讨,促使认识深化。而在第二阶段,分散研修则以完善和展示二度设计为主,使新思路和新策略得到实践检验。同时,还要进行反思和理论提升,并就此开设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讲座,发挥引领作用。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的循环中,促进培养对象的专业发展。
四、独立评估:使“变化”得到实证
通过培训,受训者是否发生“变化”?“变化”的程度如何?需要作出客观的评估。培训者自我评估,受训者“面对面”评估,无法避免人情等因素,其客观性要打些折扣。只有去除各种干扰因素,其客观性才能令人信服。项目组所有成员都不介入其中才是“背靠背”的评估,才是独立的评估。集美大学项目组特别聘请有二十多年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博士、集美大学特聘教授谭继生牵头组织独立评估小组,为评估的科学性、评估结果的客观性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校企合作;目标定位;教学改革;能力培养;协同发展;保障机制
0.引言
软件与服务外包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先导产业,从2012年起,全球产业已经进入了智慧服务业的全新发展阶段,产业的驱动力将从传统的IT技术转变成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服务的方式也会从传统向B2B平台化、社会化、智能化转变。全球产业形势的变化也带给中国软件与服务产业大规模的发展机会,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市场也由此需要大批量人才,预计2015年我国软件从业人员将超过600万。
然而,当全球化的软件与服务产业大规模发展时,影响软件行业发展重要因素的软件人才培养仍然滞后于产业的发展。近十年来,虽然我国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校不断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努力培养企业需要的软件人才,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跟不上产业技术的快速更新与发展,大学生仍然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问题表现住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才的知识、能力与企业需求仍有很大的缝隙,知识能力与价值创造的不匹配;另一方面,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在结构上仍然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领军型人才缺乏,具体岗位需求如精通专业技术、熟悉1~2门外语和商务技能的项目经理,软件工程师、系统设计师、市场分析师等软件专门人才。
1.面向企业,定位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软件人才是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之间的矛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三方共赢的必然选择。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环境和技术支持,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高效能地实现学校办学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地方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服务。
哈尔滨师范大学软件学院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为指导思想,提出与企业人才标准相对应的“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就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具有较高专业适应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了解产业发展,快速融入产业文化,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软件及服务外包应用性创新人才的需求标准。因此,高校培养人才必须与企业合作,按照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加强与企业合作,扩大合作范围,不断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努力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口’的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
根据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联合共同探索并创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基础理论教育,1年专业知识教育(半年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半年校企联合专业方向课程教育),1年校企联合实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1+1”=“3+1”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合作,实践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法
软件学院成立4年来,已经与国内20多家知名企业深入合作,根据企业人才标准,进行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重建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育人环节,重视实验室、企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并出台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强化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取得了实质性效果。
2.1建立校企合作机构,完善管理协调机制
校企合作,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需要引进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及工程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首先,学院组建有企业人员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共同考评人才质量。其次,还要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协调机构,即校企合作办公室。校企合作涉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主体培养,企业参与授课,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特别是学生在大四阶段需要全年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些活动需要专门的办公机构协调管理。另外,学校与企业深层次合作更需要有章法、有秩序、有组织的管理机构来协调,推动校企各项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2.2构建“厚基础,重应用”课程体系。与企业技术无缝对接
学院以软件行业“主流工作岗位目标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教学计划要跟踪企业流行技术随时调整,课程设置体系执行“3+1”模式,即前2年开设理论课,打好专业基础理论,使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理论问题与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第3年开设校内企业实训课;第4年全程进入企业工程实践。学生进入企业实践,边学习,边实践,同时将企业项目与学校课程进行学分置换,以学校教师、企业经理组成“双导师制”完成学生毕业设计,并在企业完成论文答辩。
随着行业新形势的变化及市场需求,2013年初,学院与北京中软件国际合作,重新修订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分4大模块:①专业与公共理论必修课;②方向选修课:分为软件技术1(偏重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移动互联、物联网技术、软件技术2(偏重软件开发、系统架构);③学校公选课: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艺术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④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实训(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新的课程体系真正能够使学生适应企业文化,掌握企业主流技术与最新的流行技术,以最快的速度与企业接轨,同时,重视加强数学教育,加强第二、第三外语的教学。软件必须培养国际化人才,才能走出国门,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培养的软件人才外语水平低,导致工程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国内的服务外包企业大多都是对日外包、对欧美外包、其次对韩外包等。因此,学院增开了日语、加强英语、法语,加强了第二、第三外语教学的投入与质量管理。
2.3开创“四实”实践模式,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是校企合作的主体部分,具体实施办法是以计划课程实验一校内模拟实训_实践基地实习一企业顶岗实践为主线的“四实”模式。“四实”是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新模式。通过“四实”,强化实验课程教学效果,模拟企业真实项目,并由校内教师指导进行校内项目实训,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学生从初步训练动手能力,提高到对项目开发过程所需要的系统理解能力与标准化执行能力。
软件学院在第1学年末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2周,使学生对软件行业有个初步的认识与理解;第3学期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实习4周,深化校内专业知识的理解,由企业经理组织学生模拟企业项目开发,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第4学年学生全程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训练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大四学年,所有毕业生在10个月的企业实习实践中,全程采取“双导师”制,将学生毕业设计全部放在企业实习实践中完成,毕业设计题目均结合企业实际开发项目确定,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经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定稿等严格过程方能参加答辩。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分别在北京、哈尔滨等多家企业内进行,院系领导、专业导师及企业项目指导经理共同参与答辩并担任评委,极大提高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质量。
2.4引进企业招聘,开拓学生就业渠道
从第一届即将毕业的2009级学生看,学生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学生在专业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并能及时掌握市场最新技术,提高了就业实力;另一方面,凸显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优势与必要性,也为进一步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实践依据。2013年有10多家企业来校招聘,通过学校与企业友好的合作关系,畅通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为企业输送了合格人才,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生大四全年的企业实践收获颇丰,有一大批学生直接与实习企业签约,其中最高年薪达15万。目前统计软件学院2009级的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基本上全部进入企业工作。
3.校企互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3.1定期开展企业夏令营活动
学校利用暑期10天的时间安排大一学生与企业开展训练营活动。一是通过企业的户内活动,由项目经理组织学生做短期项目,进行职业拓展训练。通过项目分组、团队合作、组长组织执行的过程,训练每个学生设计与总结能力,锻炼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进而让学生体验企业人的素养、用人标准、职业测评的相关要求;二是通过户外活动,参观园区、拓展训练运动,锻炼学生身心健康,开阔视野,展望软件行业的无限魅力与前景,激励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与奋发进取的斗志。
3.2举办模拟招聘比赛或招聘会
我们通过举办模拟招聘比赛或招聘会,为学生就业搭建真实平台。一是通过模拟招聘比赛活动,使学生懂得招聘的技巧,进一步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早些了解企业、认知社会、适应社会职场的需要,为企业招聘锻炼能力。2010年11月份学院举办“天赐吾佳”模拟招聘比赛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影响效果,其中“十佳选手”之一被学校遴选为辅导员。
将合作企业集中到学校进行现场招聘,一方面招聘大三年级进入企业实习的实习生;另一方面招聘大四学生直接入职,免去学生自行寻找公司,大量地投简历的辛劳奔波之苦。
3.3举办实习生与毕业生返校讲座
每年通过举办毕业生实习经验报告会,指导在校学生对企业的认知、社会的认知及如何进入职场非常必要。今年学校邀请2009级即大四的优秀实习生,将他们从企业实习归来的亲身体验与经历、企业招聘过程现身说法,学生们受益匪浅。
2009级优秀实习生代表陈雄在大二时期就进入杭州淘宝公司实习,开阔了视野,丰厚了知识能量,磨炼了思想品质,技术应用能力更加成熟,在大四下半年又进入上海大众点评实习,现已与该公司签约工作,年薪15万。他是软件学院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典范,为全院学生树立了榜样,曾两次回校为学生们讲座,畅谈切身感受,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与喜爱,反响强烈,影响着同届及下届学生积极进入企业实习的信心与勇气,激发了学生们的青春热情,为今后更好地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起到了引领作用。
3.4实习返校召开总结经验交流会
每年成功召开一次专业实结会是软件学院实践教学工作总结的特色形式。通过召开实结会,优秀实习学生发表自己的切身体会,分享给参与实习的下一届的学生,为以后学生的学习提供借鉴。特别是企业代表的参与,更加增添了总结会的色彩,也是一大亮点,企业经理以企业人的视角为参加过实习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如何做企业人等方面进行指导。
2009级学生从沈阳东软集团实习结束返校的第二周,学院组织召开实结大会,邀请了学校规划处与教务处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并在学校网站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10级学生第一学期到北京海辉集团实习2周,回校后学院组织学生召开了专业实结会,对实习的收获与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总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2年3月12日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共同举办专业实结会,规模空前,意义重大,特别邀请了学校教务处处长参加了总结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重视,并在教学改革一系列问题上给予深入地指导,也由此为软件学院教学改革的示范作用带来了深远影响。
4.长效合作,促进校企协同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通过项目引导,大力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校企合作一定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不仅要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还要建筑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开发平台,真正将学校建设发展从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科研基地,升级到生产建设的人才服务基地。
4.1申办高校实训中心
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建立实训中心或实习基地,将企业资源引入实训中心进行教学,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一是将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纳入实训中心进行;二是共同开发企业真实项目,一方面降低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锻炼实践能力;三是学院与企业定制培养。通过实训中心面向企业有针对性地分类进行人才培训,人才储备,供企业选拔,即为企业解决人才需求问题,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校企深度协作,共同发展。
4.1.1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
建立联合实验室是校企深入合作的重要形式。根据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将企业技术通过选修课植入教学计划内,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流行技术。通过联合实验室对学生进行企业环境、企业流程、职能岗位仿真式训练。一是把企业的最新技术、企业课程及真实的项目引进学校,企业派技术工程师定期来学校授课、进行项目指导;二是学校提供人力资源,即教师与学生,企业提供实验室硬件设备,企业定期派工程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发企业的商业性项目或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实战演练。现已与北京普科国际签订合作协议,在学院建立IOS实验室,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
4.1.2企业实习移动校内进行
学院教学计划企业实习时间为:第1学期2刷、第3学期4周、第4学年10周。每一次实习均由学校教师带领,去北京、无锡、大连、沈阳、哈尔滨软件公司实习,每一届学生100多人,既涉及学生的实习费、食宿费、交通费等各种费用,又涉及学生的安全管理。另外,企业容纳学生的数量有限,条件也异常艰苦。如果高校依托学校的优越地理位置与丰富的教学资源建立高校实习实训中心,与企业实行资源互补,将企业的经理工程师请到学校来讲课,将企业的项目引进学生实训中心来做,既方便学生,又便于管理,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弥补了实习经费不足的问题。
4.1.3组建项目开发人才梯队
校企合作由教师、企业经理、企业工程师、技能型学生组织开发团队,并实行公司化运营,企业化管理模式进行操作;由“双师型”教师带队,企业项目经理来校指导,按学生年级分层次进行人才评估、人才选拔,合理搭配人员进行分组,通过学院培训班进行专业化训练,分层次组建成师生项目开发团队,并将人才评估与人才选拔方式制度化,逐年级进行,建立起长期训练有素的“人才梯队”。通过企业化人才培养,团队能够独立完成企业项目开发任务,达到培养企业初级人才、中级人才,为企业高端人才而储备积蓄,是普通本科高校软件人才培养达到的最佳效果。
4.2规范管理校企人力资源
4.2.1建立软件人才档案库
建立软件人才档案库,开展人才业务、人才租赁业务。学院成立评估小组,对学校的学生按专业、按年级进行人才资源等级评估,实行等级制管理。再根据对各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状况进行了解,对学校人才实行人才;按企业、学校人才对等标准及原则进行“人才租赁”。
人才租赁的方式有:①建立人才档案库,从学生大一开始逐年跟踪能力变化进行建立,到大三下学期撰写好个人简历,存入档案库,以备委托企业招聘用。②通过合作、联络、回访合作企业,收集招聘信息,建立企业招聘信息库。③租赁对接:学校(方)与企业(委托方)签订委托协议书,被用人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4.2.2建立企业合作档案库
建立企业合作档案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企业经理来校授课备案制度,二是建立企业讲座与招聘制度。与企业对接,洽谈合作事宜、企业需求、学校人才状况、企业宣讲内容审核、宣讲人资格审核、填写申请表、安排讲座时间、反馈后续事宜、企业招聘。将合作过的企业收入档案库管理,企业资源得到了很好的积累与保留,防止校企合作“游击式”现象发生。经常互访,加强联络,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既建立合作关系又增进友谊,为学生就业铺路,为企业人才做定向储备,达到互利互惠,双向共赢。
4.3扩大与知名企业的合作
目前,校企合作仍然存在盲目性与短期性各家公司承接到项目就来学校招聘人员,招到人员就合作,招不到就不再联系了。校企合作表现出“游击”式,不能够保持长期合作。
追求学生全面就业不是目的,追求学生高质量就业才是高校努力的更高目标。为此,学院需要与更多知名企业合作,扩大与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范围,以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就业空间与平台,也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畅通渠道。
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是软件学院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才培养层次的进一步升级,更是未来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5.保障机制
5.1充分利用学院科研平台
智能教育与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游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器视觉智能四处游动程研发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媒体省教育重点专业,是软件学院的科研平台。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利用好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企业项目、学院申报的综合教改项目、广大教师申报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都纳入到科研平台进行,充分利用好学院的科研平台资源进行科学研究、项目开发,以达到全面提高学院人才培养实力与质量。
5.2建设“双师型”卓越师资队伍
具有一支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随着软件工程专业、物联网专业招生数量的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学院现有大批科研能力强、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队伍,但培养应用型软件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需要对学院研究型的师资结构进行调整,重新优化组合。我们将学院一些研究型中青年专业教师送到企业实训,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学习企业技术,回校担任企业技术课程。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这批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骨干与中坚力量。每年学院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将派出多名教师到企业参与项目研发,进行实训和培养,为此,学院要积极动员鼓励中青年教师主动到企业去学习技术,参加企业工程实践,并且需要一、两年内轮回企业进行技术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