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八年级地理知识总结

八年级地理知识总结

时间:2022-12-22 20:44: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级地理知识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八年级地理知识总结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走向……。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这对于学生学习八年级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

四、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2篇

关键词: 初中地理 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善。初中地理教材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将这一学科分为自然和人文知识两大块。尤其是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之前接触过的地理知识甚少,特别是自然地理这一部分,它比较抽象,难度比较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例如人教版的第一章讲的是地球与地图,第二章是陆地和海洋。这就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世界这个概念,老师可以引入世界各国很多最热最新的新闻事件,通过讲解使师生、生生共同探讨。这样的课堂不乏热闹,可热闹后要把学生的思维聚拢到这些知识点上是重中之重。例如:马航MH370航班的丢失,这些乘客是来自哪些国家,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哪些大洲、濒临哪些海洋、海陆位置如何、哪些国家是陆上相邻、隔海相望,哪些位于北半球抑或是南半球,等等。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高效准确完成地理题,从而打造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下面对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高效性进行探索。

一、精心设计导入,增强吸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全神贯注的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有了探索奥秘的勇气和毅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充满热情,因此,应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兴趣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该有的放矢,抛砖引玉,讲好每一节课,增强课堂魅力。讲好每一节课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导入。可采用歌词、谜语、动漫图画、创设情境、寓言故事等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通过观察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努力寻求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在高效的课堂气氛中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并且合理记住重难点。这对于教师来说,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使整个课堂实现了双赢。教师还可以应用简洁、风趣、恰当、幽默生动的导语,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其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形成教学。比如,我在讲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中的第二节《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时,先让学生观察一些省区的轮廓,然后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进入课堂情境中。形象记忆一些容易记住的省份,如黑龙江省像只天鹅、像只展翅飞翔的老鹰、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陕西省像一把钥匙或者跪着的兵马俑、山东省像攥起右手伸开拇指的拳头、青海省像只兔子、海南省像个菠萝、湖南省和江西省像兄妹的头像、辽宁省像个大问号,等等。在本课小结时采用七字歌让学生记住省份。如: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好河山。(“五江”指江苏、新疆、江西、黑龙江、浙江;“二宁”指宁夏和辽宁。)对于这些轮廓“四不像”的省区,记忆时不能“心急”,经常看看就可以记住。还可以找一张彩色的中国地图,贴在家里或者宿舍床的墙上,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探索的兴趣,还可以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但要围绕本节所讲的重点知识点,而且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问题的设计才具有说服力,才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日常生活知识都离不开地理知识。比如很多火车票都与地理知识有关联性,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字母K(快车)、T(特快)、D(动车)、Z(直达)和T176等引出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这一节关于铁路线和运输网络。一切关于交通网的地理知识都会以对问题的兴趣为目的,从而将知识清晰化、系统化,深刻记忆。教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结果。

三、利用小组合作,精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在高效的学习中,更应重视培养自主性责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在学习中,组织指导学生加强合作学习,为小组合作提供有利条件,使合作交流成为互助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课堂上学生除了个体自主学习、自主练习外,还要进行讨论交流,前提是在各互助学习小组内进行。这种方式,可使学生受到启发。研究表明,学生处于积极主动探索状态下,对于知识的记忆和能力的获得效果最佳。

第3篇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几十年了。在此,我深刻感悟到兴趣对于地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各门学科获得成功的第一步。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就是指兴趣。长期以来,由于地理学科中考分数分值较低,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学习兴趣不浓,所以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地理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

一、利用趣味生动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针对初学地理的学生而言,若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与趣味的故事联系起来,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有热情和积极性。通过认真备课,查找资料,上课前,教师可先引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解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可用《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并不是靠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一个又一个战略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地理七年级上册中讲到“海陆的变迁”时,首先用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桑田”这个故事为切入点,使学生对这一章节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围绕着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层层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例如: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在我国的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遗迹;东非大裂谷断裂下沉、红海在扩张、地中海在逐渐缩小……造成这种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运动引起海平面的升降。又如在讲地理八年级下册“新疆”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学生对新疆的气候特点(干燥、少雨、温差大)了解的更为透彻。教师先提出问题:新疆盛产什么水果?(哈密瓜、葡萄)。紧接着又提问:为什么干旱缺水的新疆却盛产甜甜的哈密瓜和葡萄。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踊跃发言,最后明白:原来是因为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加之高山环绕所以干燥少雨,但是新疆夏季日照长,昼夜温差大使得水果的糖分大量聚集;利用新疆地区的一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象地说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趣味生动的故事、成语、灰谐生动的语言以及不断的提问方式,使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地理的极大兴趣。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统一以及形象的图示,加上走出课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得益彰,通过形象的图示,往往可以把复杂难于理解的地理知识由陌生变熟悉,便于学生记忆理解。例如在讲述地理七年级上册“天气系统”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动画来展示锋面雨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情况,使学生很容易掌握天气的成因及变化规律。但是这部分内容中,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区别等是新课标要求的内容,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容易忽视,从而脱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个时候,则需要教师做基本概念的阐述,还要充分利用插图来加强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天气预报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天气预报,使学生能正确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认识到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又如讲到地理八年级上册我国地势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有明显的三大阶梯。首先利用多媒体将我国的地势特征演示出来,同学们清楚地看到有三种不同的颜色表示:最高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呈棕红色;由此往北往东变成深黄色,是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和山地;越过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直往东直到海滨,是绿色或深黄色的平原和丘陵。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我国地势特征记忆深刻。在讲到“经纬度”这一章节时,让学生们走出课堂绘出学校的平面图,并通过采用不同大小的纸张,让学生明确比例尺的内涵,通过这些实际做法,一定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拓展思维,实现知识迁移,巩固兴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维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一时的兴趣,而是要持之以恒,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践运用,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则是实践运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详尽而深入地了解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以趣激疑、以趣激思,不断提高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的能力。在讲述地理七年级上册“火山与地震”的时候,由于火山爆发和地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应重点让学生更多了解火山和地震产生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火山和地震发生的真实过程,还能知道火山和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程度,并能掌握一些预防措施。教师可以知识延伸提问: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让学生们展开思维的空间,通过师生讨论探究,最后总结为:应保持冷静,在家中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居室中相对安全的地方(如床下,两桌子之间)躲避,还可选择空间小的房间和墙角躲避。同时要关闭电源、煤气,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漏,如条件许可也可向空旷安全处疏散。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拓展了,兴趣也就得到了巩固。又如讲到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时,空气质量的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今的雾霾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如何从自身做起,让我们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这样,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了解了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自然极大地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求。

总而言之,任何成功的学生都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这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自觉、主动、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丰富的知识,从而达到理想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4篇

一、讨论活动

讨论活动是各版本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出现得比较多的活动类型,主要以开放性热点话题为讨论主题。讨论活动的开展一般要经过问题情境设置、自由讨论、表达见解和总结评价这四个步骤。现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30页的讨论活动“说一说开发和保护山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为例,具体说明应如何开展讨论活动。首先,设置问题情境,引出讨论主题。所谓问题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学内容着手,设置具有启发和探索性,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来创设,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来创设,也可以利用古诗词等途径来创设。对于这个讨论活动,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有关山区自然景观、自然资源、山区的开发利用以及山区的地质灾害等影像资料。通过观看这些影像资料,促使学生思考山区的地形特点、其地形特点对开发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若对山区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可能会引发的地质灾害等等问题。然后,引出要讨论的主题。其次,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进行自由讨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讨论话题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控制适当的讨论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时间过长会导致课堂教学松懈,影响课堂纪律,时间过短会导致讨论流于形式,教师应依据课堂讨论具体情况来控制好讨论时间。再次,在班级内发表见解。发言可以以个人的名义,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态度,也可以是以小组的名义,选派小组的代表来表达小组成员共同的观点和态度。此时,教师不必马上做出评判,而只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同时,也应要求学生仔细倾听他人的发言。在发言结束后,让学生对他人的见解进行评论,鼓励学生质疑。若出现相互对立的观点,还可进行辩论。通过相互的讨论、评论,甚至是辩论,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一方面,教师要对讨论题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对于学生没有考虑到的方面进行及时的补充。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讨论中思维活跃或想出好点子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二、读图、绘图活动

“读图”是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地理学习的一大特色。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设计最多的活动就是读图,主要是读图描述和读图分析。教材中的图像系统包括地图(行政图、地形图、水系图、资源图、人口图、区域综合图等)、景观图、地理统计图、地理示意图和遥感图像等等。读图既是为了理解所学地理知识,训练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也是为了使学生逐步增长阅读、填绘、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

从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他们在观察地理图像时,会更多地注重图像中的个别细节,而较少注意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此,在指导初中学生读图时,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加强地图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对图像地理意义的认识,克服“杂乱、没有重点”的读图倾向。

三、调查活动

调查活动的实践性较强,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或者参观访问等方式积累材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调查家乡的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家乡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并对家乡的水资源利用,提出节水的建议和措施;调查你的家庭用水情况;上海初中地理新教材六年级第一册中的调查居住地附近的景观10年来的变化;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调查家乡是否有水污染情况,调查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治污的对策等。

调查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野外观察能力、资料收集与分析加工能力,初步的论文撰写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关心家乡自然、人文环境等非智力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动手操作活动

动手操作活动包括实验、演示、制作、观测、测量等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其中,实验、演示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来探索自然现象的奥秘,体验学习的过程,满足探究的欲望。而制作、观测、测量等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巩固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要想顺利开展这些活动,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统筹安排,为学生提供好各种条件,根据教学计划灵活地实施这些活动。

对于实验和演示,可以根据实验和演示的复杂性做不同的安排。例如,新世纪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实验“大陆为什么会漂移?”,这个实验相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准备实验的器材。在课上,让他们根据实验步骤的提示来完成实验。最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自己来谈体会。又如,该册的另一实验“观察早上、中午、傍晚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由于活动的时间限制,这个活动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此外,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海陆的热力差异,帮助学生理解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所以,这个活动应该安排在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前开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此项实验。设计好表格,要求各小组作好实验记录,然后在课堂上汇报实验结果。通过这样一个实验,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第5篇

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观察质疑,带疑探究,议论释疑,最后形成技能从而解决问题。

一、 以“启发式”主线的课堂教学

系统论的观点认为整体功能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加上各部分联结的功能。一定的功能总是由相应的结构产生的,而且是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因此,系统论强调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这正是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线进行地理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方法、媒体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即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还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自愿地参与教学活动,探究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还应根据课堂内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过程,处理好信息的变换,让教师、学生、知识、媒体四者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动态平衡,各要素既要有独立性,又要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这样教学的结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1、 精彩导入语,创设情境 ——激趣启发式教学。

精彩有趣的导入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好的课堂离不开好的导入,情境的创设能够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例如,我们在学习“中国的四大区域”时可以综合运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巧妙的导入,学生的求知欲就自然调动起来,产生了追根问底的探索欲望。

2、 建构平台,以文释图——问题启发式教学。

在讲述我国地势特征及其优越性时(八年级湘教版),采用图文相结合的设计,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分析、归纳,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步:请学生读教材上的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老师进而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地势分成几级阶梯?每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拨大约是多少米?(并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

第二步: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特点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①我国地势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②各级地势阶梯分别有哪些地形类型,各以什么地形区为代表?

第三步:请学生读图,在图中找出长江和黄河,根据它们注入的海洋,说出我国的地势特征决定了许多大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流向对沟通什么方向的交通有利?这样的地势分布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第四步:进一步提出问题:黄河、长江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水流会产生什么现象?为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通过以上教师的启发提问与学生自己看图、思考、分析、归纳、整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②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灌溉水源;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促进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③由于我国地势落差大,使许多大河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完成复杂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看图、读图、用图,最后形成自己的结论,达到以图释文,以文释图,图文结合的效果,在轻松地教学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3、 巧设疑问,合作探究——释疑启发式教学。

精心的课堂设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提出疑问,这是实施课堂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展思维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例如:八年级(湘教版)地理《彩云南国——云南省》这一节内容,可以引起兴趣,培养读图能力、观察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区别概念,分析比较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设计“云南省为什么称为彩云南国”,“云南省为什么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云南省为什么形成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形”,“云南省地形以什么为主?地势有什么特点?山河分布有什么特点”,“云南省与哪几个国家接壤?与我国哪些省区相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分析比较、形成概念、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精心设计提问,就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学会学懂地理知识。

4、 活学智用,实践运用——运用启发式教学。

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既然学了“无用”那为什么要学。学生在学习太阳直射和风向时很多学生会觉得无用、空洞,那么教师可以联系当地房屋的朝向、窗户的大小等让学生观察、体会、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巩固书本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即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实际上就是生产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观察自己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 教学实践中注重学法指导,落实“启发式教学设计”

改革是时展的要求,教学革新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缺少的,也是值得深思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相应给予学法指导,交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技能。

地理教学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材,让学生确定重点,分清主次,理顺关系,掌握读图的技巧,学会分析地图所表示的地理特征,所蕴含的地理规律,熟练地将“图变文,文变图”。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获取知识,并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方法往往是潜移默化,通常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方法常常就是学生最容易学会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板图,学生在课堂、课外也用板图表示地理事物,那么学生就运用图示法,读图能力就强;教师如果善于列表比较,要求学生列表比较不同的地理事物,那么学生就善于运用列表法,比较能力就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运用各种学法启发学生,让学生从兴趣入手,逐渐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

“启发式”教学重在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探索欲念。启发式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师主动让出以教为主的课堂模式,教师只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又增强了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符合现今素质教育的理念,更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八年级上册)湖南教育出版社。

第6篇

关键词:重视基础;教学情感;互动教学;学习评价

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地理教学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多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特别是一年多来,在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计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和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差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的公民意识。

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化政'重要。所以,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的科目,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及《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以新课标,新环境,高要求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育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1、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民情激情。

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气氛。在森严肃穆的氛围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是不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灵气,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反之,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压抑、不专横,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

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的看法和观点。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堂中,自己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了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当时,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解释道:“老师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采取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地得到调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露短与出错,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2、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

如七年级上册讲到陆地地形类型时,我是这样导入话题的:“我们的地球家园无比美丽,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有绵延不绝、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有被誉为”世界屋脊“、富含民族神韵的青藏高原,有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亚马孙热带丛林,有深陷千丈、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东非大裂谷……”一段热情洋溢的引言,在学生面前幻化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学生不禁发出阵阵唏嘘之声。这样不但激起他们对地球的热爱,而且很自然地引发他们要去研究的热情和兴趣。

如七年级下册介绍美国、巴西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方面相比,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现代化科学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忧国心”,激励学生树立胸怀祖国、艰苦创业、立志报国的奉献精神,使个性得到优化,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教师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学生就会学而忘倦,乐而习之。

3、精心组织教学,创设情境,激情起趣。

正如演员要想感动观众,就必须先营造出相应的气氛,使观众沉浸于其中,然后再通过精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表演,使观众产生共鸣,那么观众就会被感动了。同样道理,老师上课就像演员表演,要让学生紧随你的思维行动,完全置身于你的教学过程中,你就要想办法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就能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发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如,现在科技发展了,多媒体技术已进入课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其制成课件,利用多媒体将它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能够使学生领略到动感的、立体的视听效果。在讲到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冬夏季风这一节时,我就采用课件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讲解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地球公转规律和现象示意图时,将地球、太阳、赤道、南北回归线、地轴等均制成动画效果,立即使学生眼前一亮,很自觉地就去总结归纳地球公转的全过程。又如:分析冬夏季风示意图时,紧紧抓住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向位置的关系,采用动画效果,很自然、很直观地使学生明白了冬夏季风各自所属的发源地、风向及海陆走向的情况。通过使用多媒体,将教材的平面效果转化成立体效果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取了大量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地理教学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课前应根据地理学科内容多、知识杂、涉及面广的特点,兼顾其它学科,多方涉猎,精心编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应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大纲教材为准绳,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地理教学情感教育模式,努力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第7篇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育教学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本学期,在学校倡导的“5+1”高效教学模式的探究中,我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制订了符合地理教学的“5+1”模式:“5”即五个环节:分别是复习旧知识、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讲授新知识、课堂小结、检测反馈;“1”即一渗透,在教学中渗透自己的教学理念:贴近生活,学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这些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初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初二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还要进行复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八年级上册地理,需要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尽量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加大课堂的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4、积极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二本学期取得的成绩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地理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懂得自学地理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并熟悉它们,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结合教材我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使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地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学期校内、校外领导的推门课以及本组的优质课汇报课都顺利完成,并得到好评。期中考试成绩优秀,平均分位于区第三名。

三存在的不足

当然,在工作上我还是存在某些不足。譬如,课堂上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人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因为教的班级多,不能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落实到位。还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2.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五网络学习

第8篇

教师是焦点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嘉宾是学生,也是我们今天活动的主人,即三组来自不同方面的记者团队A、B、C。他们将以我们学习的地形、气候、河流为新闻内容进行调查采访,然后在组内合作交流,接受访谈,活动中完成三维目标。接受采访的记者,可由组内自主决定推选人选和人数,介绍的方式不限,同时其他两组同学可以临时充当听众,也可以提出问题,产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三组交替进行。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搭设了活动的平台,彰显学生的个性,提升了学生能力,寓教于乐,学生兴趣盎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课改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复习方式,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八年级上册重要的章节,是中国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能力、方法,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利于教材基础知识系统化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本章结束后设计一节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专题活动课——“焦点访谈”。

二、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一定的地理素养,大部分对地理兴趣浓厚,善于讨论、分析合作交流,喜爱参与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针对专题活动课有极大的表现欲,适合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部分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但是我校地处郊区,一半的学生住校,资料收集或许不及时,要提前安排活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系统掌握和提炼地势和地形、气温和降水、气候、河湖特点,同时运用地图掌握空间,并探究其内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强化分析解决能力。

过程与方法:对本章知识整理、归类、提升——合作交流——再提升、系统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激发对地理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会从正反两面辩证地看待事物,趋利避害,立志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建立人地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地势地形、气温和降水、气候、河湖的特点和空间分布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本节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分组,巡查指导。

学生充分复习整理本章内容、收集信息、制作课件、合作交流。

七、课堂导入:

近日我们已经学习探究了我国的自然环境,领略了我们祖国的风采,陶醉于秀丽的山川,感受着多样的气候,叹止于江河的气派。今天我们以我国的自然环境为专题内容组织一场特别的活动课——焦点访谈。

八、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闻调查——倾听记者报道。

教师是焦点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嘉宾是学生,也是我们今天活动的主人,即三组来自不同方面的记者团队A、B、C,他们将围绕我们学习的地形、气候、河流为新闻内容进行调查采访,在被采访时把本章知识重难点进行交代。其中任何一组接受采访时,可由组内自主决定推选被访谈的记者,代表人数可多可少,介绍的方式不限,其他两组同学可以临时充当听众,也可以提出问题,产生互动,达到知识系统化和提升的目的。以此方式三组轮换接受访谈。

1.来自国家国土局的记者们:任务是调查访问我国的地势、地形的知识:地势西高东低,呈三阶阶梯分布;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地形特征。先在组内交流、归纳、提升,然后选出代表接受采访,本组其他的同学可以补充,共同完成任务。

2.来自国家气象局的记者们:收集整理我国气候方面的资料,如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气候特征等。组内交流、归纳、提升,选出代表接受采访。

3.来自国家水文局的记者们:任务是负责我国河湖的特征及长江、黄河相关知识,组内合作交流,达成共识,再抛出观点。

本环节设计意图:教师是主导,为学生搭设合作探究交流的平台,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培养了学生整理分析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调动了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验着学习的快乐,兴趣盎然,寓教于乐。陶醉于祖国的自然环境,增强爱国情感。

第二环节:由表及里——谈谈背后的故事。主持人通过下列问题采访三组记者 :

1.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

2.我国降水为什么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我国河流为什么南方汛期长北方短?

本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展开学习小组的深入探究,达到由表及里,学会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方法,明确地理事物有他们的差异性的同时,还存在整体性,,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方法,探究地理现象背后的地理规律。

第三环节:自然恩赐——人类开发。主持人组织学生围绕下列话题展开讨论交流。

1.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2.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分别有利于我国发展多种多样的经济。

3.地势西高东低在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并且大河东流沟通着我国的东西交通。

本环节设计意图:三组记者围绕人类在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方面优势开发的成功方面进行交流的同时从而掌握知识,深层意义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功能和价值,学习地理可以更好地生活,体现人地协调的观念。

第四环节:关注热点——一分为二。

指导记者辩证地介绍自然环境的灾害(滑坡、泥石流、洪涝、干旱、台风、寒潮、水土流失等),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同时进行立志建设祖国的情感教育。

九、深思和启迪:谈谈本节活动课的体会和感受。

课堂小结:1.因是学生的活动课,由每组推选代表总结本组的学习内容,最后教师补充。

2.教师采取激励性评价机制点评,评出本次活动的三个“金话筒奖”、三个 “校园麦霸记者”,以资鼓励。

拓展延伸:课下调查我们家乡辽源的地形特点、收集辽源的气候资料、民间采访辽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家乡自然环境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观点,并以地理专刊的形式完成。

教学反思:1.本节活动课是在复习的基础上加深提升,所以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归纳知识,并合理分组,每组实力要均衡,才有PK的悬念。教师要进行学法指导。

2.地理教学方式的改变真正体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快乐地参与活动,激发了兴趣,张扬了个性,增强了自信心,学到了终身有用的学习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智能、能力、情感都得到了发展。

第9篇

一、针对新课标要求打造新颖课堂

初中地理科目作为基础教育的副科,在整个课时安排方面,处于一个比较不利的地位,经常安排在下午第一节,这个时间段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地课这门学科的兴趣,地理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把握好学生的心理,从一开课就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在传授教材内容时,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把握好学生的兴趣与心理,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有效地解决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可以较好地激起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渴望。例如: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式有通过精彩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法、运用猜谜引导学生思考法、结合时事热点新闻解析法、图片导读法、游戏互动法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入听讲与互动的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与创新,有效提高学生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把握关键,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地理知识包括一些关于地理原理、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图像都是比较繁杂的概念,而且比较抽象,所以地理教师需要按照新课标的规定,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新出更多的教学形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例如:将教学内容概要化、图像化(地图化)、趣味化,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轻松、和谐、探讨、竞争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学习,开发学生潜能。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如下教学方法。

1.模块教学法。将教材内容分成几个模块,逐一解决问题,层层递进。比如在讲八年级地理第三章第二节《长江》时,可设计成“知长江—爱长江—颂长江—忧长江—治长江”几个模块,由了解长江—歌颂长江—忧长江—我为长江献计策四个层次,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由浅入深。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引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地理学科的知识点跳跃性较大,但教学空间往往比较小,这时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解决空间小的问题,使繁杂和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的展现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形象化的课件,从感官上感受地理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初中地理知识点“地球的运动”这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无法通过书面完全理解,地理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地球公转、自转和昼夜变化的动画,学生通过对动画课件的观察,从各个感观感受并理解“地球运动”的知识点。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五带的景观图片。传统的教学形式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图表对地理知识和原理进行展示,这样的形式比较呆板,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所以在教学中用多媒体动画活化图表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如:讲我国的水系图时,用不同的颜色,依次闪现长江、黄河、珠江等。讲中国政区图时,也可以逐项变化闪动各省区,使静态图活化并呈动态化。谈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酸雨等问题时,用计算机将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的影响,植物在不断枯萎,水被污染,鱼类数量不断减少乃至绝迹等制作成漫画式动画,这样的教学形式除了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之外,还让学生在欢快的课堂氛围动手动脑,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3.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根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多提一些有质量的问题。师生进行互动,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的动脑能力。

4.采用角色扮演法,如讲述“土地资源”保护时,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行业人士(政府官员、专家、环保人士、乡村干部、农民)给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出对策、出高招,学生兴致盎然。又如,学习“交通”时,把学生分组,分别扮演铁路运输队、公路运输队、航空运输队、水路运输队,探讨各自所代表的运输方式的优点、缺点,用角色的视角发现“课本知识”,用“心”体会。

5.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多组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亲身参与到地理实验当中。按照课程大纲要求通过模拟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的同时,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例如传授地球自转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和电灯泡模拟演示地球自转,认真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交替变化,感受时差变化的特性。

6.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往往通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开发和组织学生进行游戏,以游戏结合知识点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让学生通过各种精心设计好的游戏学到地理知识,而且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兴趣。例如:传授“经纬网的定位”知识点时,就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很简单就能解决了难以通过书面图表理解“经纬网定位”这个知识点的难题。在教学形式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学生从中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既开拓了思维,又提高了兴趣和积极性。

7.创设情境,通过各种表达方式,把传统的课本中表现的非实物性课程进行形象化的表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采用较多的是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将地理事物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静与动、虚与实之间转换,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既有化虚为实的功能,又有交互功能,能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8.采用合作学习法,即小组合作学习,首先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一些比较简单内容,其次进行合理分组,并指导小组内部根据职责分工,最后组织合作学习时采取“阅读教材—落实基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质疑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这七个步骤。初中地理老师采用任何教学方式,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三、归纳总结优质的板书,提高教学质量

第10篇

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充分体现出活动教学的思想,皮亚杰因为主张活动教学而对口授法、直观教学法以及程序教学法持有批判的态度,他认为这些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与活动教学相对立。概括来说,活动教学法认为,儿童与成人社会不是“一种单方面的关系”,而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儿童不应该被灌输现成的知识,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体验去完成正当的行动。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活动教学日益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

二、“活动”栏目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现行的“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除了课文系统,还有“阅读材料”和“活动”两大栏目,其中,“活动”栏目在整个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在“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共有“活动”栏目35个,共计51页,占全书109页中的47%,其中一节教学内容中的“活动”项目更是多达4个,可见其在地理教材中的重要性。“活动”栏目以教材为载体,大量穿插于课文之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又可以加强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退出课堂“主宰”的位置,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此外,教师能够结合“活动”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三、“活动”栏目教学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功能

(一)类型多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我们可以将“活动”划分为多种类型。多种多样的“活动”栏目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课文中,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给枯燥的课堂平添几抹亮丽的色彩。由于初中生逻辑思维的发展程度还不完善,对于某些抽象事物并不能完全理解;因此,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运用语言传递信息,则可能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一课为例,该内容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我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并了解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等;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前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后半部分教学目标若仍然通过教师告知给学生,则学生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学习内容,难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此时,教师可以采取教材中第17页的“活动”栏目来开展教学,采用PPT展示图像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知识,并且印象深刻。

(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通常采用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但是,初中地理课程每周的教学时间只有2课时,若教师在课堂中花费大量时间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活动”栏目能够帮助中学地理教师解决这个难题,既可以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师的讲授内容。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地形和地势”为例,本节内容中包含许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识记位于阶梯分界处的山脉名称与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以及三大平原的名称。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教师讲授中记不住相关内容,影响了教学效果;此时,若教师借助教材第28页的“活动”栏目开展教学,则会显著增强教学效果,该“活动”要求学生参照前文在图上填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及三大盆地的名称填入表中,如此一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巩固所学知识,既强化了记忆,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新课标提出“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需要运用地理视角来看待问题,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有效开展“活动”栏目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内容时,学生因为刚刚接触地理学科而感到陌生,不知如何学习,此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活动”栏目开展教学工作,第5页的活动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按照书中的步骤制作地球仪,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活动”栏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活动”栏目不重视从笔者所在的实习学校来看,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授课过程以课文内容为核心,“活动”栏目的开展视课堂教学时间而定,有时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教师会直接省略这一部分教学或者布置为课后作业,由学生在课后自行学习。但是,“活动”栏目中的某些问题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完成。2.活动教学形式单调开展“活动”栏目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思维和视野、增加实践能力,但是,一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为了活动而活动,偏离了“活动”栏目最初设定的教学目标;一些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活动”栏目的过程中,只是采取单一的“师问生答”形式,教师在提问几个学生之后进行简单的总结性陈述;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活动”栏目的教学任务,直接将答案告知给学生,让学生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旨在应付考试。上述“活动”栏目的开展形式与新课改的初衷相背离,难以达到“活动”栏目的教学效果。3.学生对“活动”栏目的认识上有偏差学生对于“活动”栏目的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生习惯于接受讲授型知识,而不太接受探究型知识,以至于一部分学生认为“活动”栏目是可有可无的教学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没有充分认识到“活动”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活动”栏目的实施策略与建议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应该从教材解读和新课改理念的认识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栏目的开展应该以新课改理念为基准;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要将自己的角色从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2.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初中阶段需要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联系生活实际,既组织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知识传递出地理思想,又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例如,教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内容时,由于本节内容的知识点繁多,需要学生熟悉各个阶梯地形与分布其上的众多山脉。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并编写一段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即:我国西高东部低,地势大致呈阶梯;一级海拔超四千,青藏高原是屋脊;一千两千是二级,宽广高原和盆地;平原丘陵是三级,海拔低于五百米;昆仑祁连横断山,一二阶梯要记全;大兴太行巫雪峰,二三阶梯分得清。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又能熟记知识点,学习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还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朝气。3.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学生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则很难学好地理。由于初中生还处于心智不完全成熟的状态,易受他人的影响,需要教师多培养一些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使他们了解到“活动”栏目在教材中的重要性,进而转变学习态度,增强学习效果。此外,学生能够在地理教师的引领下进入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通过“做中学”积极探索“活动”栏目中的每一个问题,锻炼了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

五、结语

第11篇

为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和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青年学生中加强省情教育”的指示,2008年江西省教研所和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众多优秀的专家编写了这套地方课程通用教材(共九册)。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我们深深地感到这是一套很好的地方课程教材;另一方面,结合我市我校的实际,我们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利用这个机会,把我们的做法和想法总结如下。

一、配备强大师资

要完成地方课程的教学任务,光有好教材,没有师资是不行的。针对本套地方课程教材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是以政治、历史、地理知识为主的特点,我校把教学任务交给了政史地教研组去完成,具体由教研组长周赤思老师负责协调执行。我校以文科教学见长,近些年来先后涌现了五位景德镇市高考文科状元。政史地教研组人才济济,有江西省地理特级教师刘煜老师,有江西省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周赤思老师,有从华中师大研究生毕业、获省政治教学比赛一等奖的优秀青年教师梁冬斌老师等等;特别是刘煜老师和周赤思老师分别参加了景德镇市地方课程教材《景德镇地理》和《千年瓷都》的编写工作。他们都投入到地方课程的一线教学,强大的师资为地方课程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对教材进行大胆、巧妙的整合

我校使用的是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三册教材。我们发现每册教材都是各科知识混编,任何一学科教师要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教完都十分困难。于是,我们对三册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整合,把政治学科或偏政治学科的内容归纳到政治学科部分,把地理学科或偏地理学科的内容归纳到地理学科部分,把历史学科或偏历史学科的内容归纳到历史学科部分。这样整合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任课的教师讲授他相对熟悉的内容,把地方课程讲得更好、更精彩。

同时,我们要求政治、历史、地理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的内容进行再整合。这样整合的目的,一是避免相同或相似的内容重复讲授,二是方便学生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

三、突出重点,突出特色

我们始终认为,地方课程就是讲自己家乡的人、事、物等等,每个设区市,甚至每个县、乡(镇)在使用本套地方课程教材时都可以结合家乡实际,突出自己的教学重点和特色。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很方便把身边的人、事、物等转化为有用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具体、亲切,提高教学效果。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的瓷都,景德镇因瓷而得名,因瓷而兴盛。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把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艺术确定为教学重点,以此来突出我们的教学特色。我们把七年级第20课、八年级第20课、九年级第6课有关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的内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主题——“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在正式上课前,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参观景德镇陶瓷企业、游览陶瓷历史文化名胜、走访民间陶瓷艺人等方式,了解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熟悉景德镇传统名瓷,收集不同种类瓷器的实物。上课的教师认真写好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对景德镇的传统名瓷如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薄胎瓷、雕塑瓷及其特点有了清晰的了解,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名胜古迹如湖田古窑、御窑厂遗址、高岭遗址、陶瓷历史博览区、景德镇陶瓷馆等也能如数家珍。我们相信,这些学生不管今后从事何种工作,身处何方,都将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为把景德镇建设成为江南工业重镇、旅游都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贯彻新课程理念,构筑开放性教学模式

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一样,都是这一轮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地方课程的教学也必须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理念是什么?我们认为其核心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要我们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向自己能够成功的方向发展,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获取知识、长进能力。如在讲“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这节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参观景德镇陶瓷企业、游览陶瓷历史文化名胜、走访民间陶瓷艺人等方式,了解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特别是宋元明清的制瓷历史,熟悉景德镇传统名瓷,收集不同种类瓷器的实物。在上课期间我要求学生仿照第八册20课对景德镇名瓷清嘉庆《粉彩仕女灯笼尊》的欣赏评析,对景德镇名瓷元《青花牡丹纹梅瓶》进行150字左右的欣赏评析;要求学生围绕“明清时期,景德镇为何能成为一座闻名世界的瓷都”开展课堂讨论。我们发现,地方课程的教学同国家课程教学一样,只有贯彻新课程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构筑开放性教学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12篇

现在的基础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就是不只是注重对传统的所谓主科的基础知识进行传习,而是逐渐的要求学生向综合知识与技能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以来,高考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初级中学更肩负起了向普通高中输送合格的“综合型”学生的重任(即不只是注重学习语、数、外、物、化学科的学生,而是教育部规定的初级中学应开设的所有学科都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的学生)。从我了解到的信息来看,现在的绝大部分学生家长也是希望子女全面发展,这就更加给我们传统的所谓副科教师一副重担:如何去引导学生学习好自己所任学科,具备学习该学科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我们的初中地理就是这样一门“传统中的副科”,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它既不是中考学科,同时也只开设到八年级,因此地理教师的任务就更重了。但是,从我对接触的学生调查情况来看,令学生头痛的是“地理尽讲些他们没去过的地方”,同时有些知识甚至就是必须经过长期的观测才能感受到的,比如说“黄河在开封段形成的地上河”,但学生们可能去长期观测吗?这一点恐怕连我们地理教师也无法办到吧。这就让他们熟练掌握地理知识无疑是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于是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对地理学科“望而却步”。笔者认为 ,许多学生学不好地理关键是没有掌握好一种适当的学习方法,而只是简单地把课本的方案读一读,在教师的要求下去呆板地背一背,这样,学生自然不具备必要的学科技能,其地理素养当然得不到提升。

其实,学习地理,我们是不能藐视地图的作用的。而要学好地理,就更离不开地图了。我们知道,地图和地理知识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是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性(综合性和区域性)所决定的。地图好比地理学科的“骨架”,所有犹如“血肉”的地理知识只有在这些“骨架”的支撑下才能有机组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地理学科体系。就好比你不能把一只鸡颈部的肉硬贴到鸡的脚部去,那不合理。同样,你不能把中国南方的湿热环境特征给“填进”西北地区去。这样,有了地图这副“骨架”,才便于我们去记忆,并引起一系列的联想 ,便于我们理解掌握,从而进一步获得丰富的地理知识。另外,由于地理学科

的研究对象――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分布范围很广,很难直接观察,故学习时必须经常运用地图。这样,一方面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启发我们获得新的地理知识。

具体来说,在学习地理时,要书图结合,“左图右书”(并非严格这样摆放,只是说明地图和书本要同时使用),索象于图,求理于书。要一边看书,一边看图,将地理知识主动地“附着”到地图这副骨架上,更利于我们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助于对知识的自如运用,由此及彼,便于知识的确迁移,做到举一例而反三例。只要养成书图结合的习惯,那些看似复杂的图形、深奥的知识就自然而然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了。此时,无论是图,还是理论知识点,都利于我们记忆。这样一来,就会使传统的呆板的难记忆转变成了图理结合的愉快的容易记忆了。

那么,“书图结合”的重要性在哪儿呢?

由于某些地理知识具有空间性的特点 ,学习的时候“按图索骥”,就能够获得各种地理现象和事物分布的知识,并以此来培养我们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概念。比如:在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时,只按照书本所讲“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而不去阅读相关的地图,那就很难理解和掌握。又比如我们运用地图帮助学习“中国的邻国”知识点,不仅能帮助我们正确掌握这些邻国的相互位置,了解这些国家的大体轮廓,同时我们会更进一步了解它们是与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相邻。这样,就能在我们的脑海中建立起一个“中国邻国”的空间位置关系图。因此,要能熟练掌握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的知识,必须与地图紧密结合起来 ,离开地图,就谈不上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

同时,地理事物不仅具有空间性,也具有各自的大小、高低、形状及不同地理区等特性,而这些特性有的是用文字难以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来的,可地图却能做到这一点。这样,充分利用地图就利于我们形成各种地理事物的观念和概念。比如,我们在学习“七大洲的分布”时,只有在运用地图的情况下,才能直观、明白地理解它们各自的大小形状、相互的位置关系及它们在各半球的分布情况。但是,如果不使用地图的话,在我们的脑海中就很难形成这些直观的印象。

另外,学习地理还要理解地理规律,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想阐明其规律是十分困难的,而地图不仅是联结“地”和“理”的纽带,而且是解开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的钥匙。如在学习“中国夏季雨带进退”这一知识点时,如果不有机地结合实际地图及相关示意图的话,那么,季风的进退和雨带的推移的变化规律、进退位置等知识,我们就很难理解。又比如,中国农业的分布格局可以总结为“南方水田,北方旱地;东部种植,西部畜牧”。只要我们通过学习地图,这句话就不难理解――这与我国的河流、土地、降水和气温等因素的地域差异的关系非常密切。所有这些,地图都有助于我们知识的迁移联系,并且,运用地图学习地理,能更好地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所以,学习地理必须运用地图,而没有地图就无法学习好地理。这也符合中学生的认识规律:以感性的图形表象逐渐升华为有内在联系点的知识体系。作为中学生手中的地图册,我们教师就应理所当然的引导好学生,使它成为我们学好地理的重要工具,成为开启地理知识门户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