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

时间:2022-06-28 02:21: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

第1篇

等惰性电极材料为电极进行电解,正常情况下的电解质是水溶液,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有比较简洁的写法。笔者在中学教学一线归纳总结出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快速写法,现形成文字仅供读者参考。

一、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惰性电极电解CuCl2、NaCl、CuSO4、KNO3、H2SO4、HCl、

NaOH等溶液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可用以下写法,现以电解CuCl2及NaCl溶液为例,以此类推。(假设反应物均足量)

1.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

第一步,写出可能参加反应的反应物;

CuCl2+H2O

第二步,将反应物展开成离子形式;

CuCl2+H2OCu2++Cl-+H++OH-

第三步,将参与放电的离子写成生成物;

CuCl2+H2OCu+Cl2+H++OH-

第四步,将生成物中的离子组合成物质;

CuCl2+H2OCu+Cl2+H2O

第五步,删去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物质;配平、注明条件、整理等。

CuCl2

【分析】

第一步:因为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应,所以必然是溶质和溶剂H2O

参加反应。

第二步:将所有可能参与放电的离子表示出来。

第三步: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写出生成物,剩余离子不变。

第四步:将方程式右边剩余的离子组合成物质。

第五步:因为左右两边重复的物质本质上未参与反应,因此删去,即

得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整理方程式(条件、配平等)即可。

同理,电解HCl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Cl

2.以氯碱工业(电解饱和NaCl溶液)为例

第一步,写出可能参加反应的反应物;

NaCl+H2O

第二步,将反应物展开成离子形式;

NaCl+H2ONa++Cl-+H++OH-

第三步,将参与放电的离子写成生成物;

NaCl+H2ONa++Cl2+H2+OH-

第四步,将生成物中的离子组合成物质;

NaCl+H2ONaOH+Cl2+H2

第五步,删去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物质;配平、注明条件、整理等。

二、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应用

1.快速判断电解前后溶液pH的变化

以电解CuSO4溶液为例,原溶液由于微弱水解而呈酸性,电

解后生成了强酸H2SO4,所以pH减小。对于CuCl2溶液和盐酸,原溶液呈酸性,由于电解本质上仅仅是溶质本身参加反应,电解后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减小,酸性减弱,所以pH增大。而对于H2SO4、NaOH、KNO3三种溶液,由于电解本质上就是电解水,因此电解后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均增大,所以H2SO4溶液的酸性更强,pH减小;NaOH溶液的碱性更强,pH增大;而中性的KNO3溶液依然呈中性,pH不变。

2.快速判断如何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状态

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若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

状态,应遵循“缺什么加什么,缺多少加多少”的原则,一般加入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的化合物。

以电解CuSO4溶液为例,由于电解生成了Cu和O2,所以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状态,应向电解后的体系中加入CuO(当然加入CuCO3也可以),具体的量可以根据反应生成的Cu或O2的量进行计算。对于CuCl2溶液,由于电解只生成Cu和Cl2,所以电解后向体系中加入适量CuCl2固体即可。又如,分别电解H2SO4、NaOH、KNO3三种溶液,由于电解本质上都是电解水,所以分别向电解后的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水即可恢复到原溶液的浓度。

3.进行有关电化学的计算

电化学计算中也可以根据写好的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直接进行氧

化还原反应分析,从而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进行计算。由于所涉及的解题思想相对比较单一,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三、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感受与思考

对于以惰性电极材料为电极电解电解质水溶液,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如果从被电解的反应物来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本质是仅仅由溶质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CuCl2、HCl溶液

;(2)本质是仅仅由溶剂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H2SO4、NaOH、KNO3溶液;(3)本质是由溶质阳离子和溶剂阴离子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CuSO4溶液;(4)本质是由溶质阴离子和溶剂阳离子参加电解反应,如电解NaCl溶液。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其实学生在书写这一类方程式时,事先可以不进行分类,只需要掌握阴、阳两个电极区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依然可以顺利地将方程式表达出来。同时,与一些课外常用辅导资料上对被电解的电解质溶液进行表格式分类相比,这种方法显得更简洁明了,学生易于掌握和应用。

笔者在教学一线刚好完成两轮高一到高三的化学教学。在第二轮教学中,既教省理科实验班(科技特长班),又教平行班,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两种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都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是无止境的,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不断地研究教材,才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找到更多新的教学切入点。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祖浩.化学反应原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叶鹏,胡志刚.浅议中学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化学教与学,2014(1).

第2篇

对于这道练习题,有些老师并没有太在意,更不会引导学生去思考,觉得这道题没有什么可利用的价值,所以一跳而过。实际上老师若能充分挖掘这道练习题的信息,它是一道有关化学平衡图像计算及等效平衡学习的很好的例题。对于这道题,本人进行了如下处理,设计了如下问题:

1.要正确的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需要知道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计量数。

2.反应物、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的量(包括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是如何变化的?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量逐渐减小,生成物的量逐渐增大。

3.化学方程式计量数的确定有几种方法?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有三种方法,①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速率比;②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③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之比。用哪种方法确定各物质的计量数要根据题目给出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4.撇开该题目所给的题干条件,直接根据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与时间t的关系示意图所给的信息,分别写出它们对应的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学生思考讨论计算后写出:(1)示意图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I22HI;(2)示意图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IH2+I2。

5.根据示意图分别在这两个化学方程式中写出对应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时的浓度。

(1)示意图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对应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时的浓度如下:

H2+I22HI

起始(mol/L)1.00 1.00 0.00

平衡(mol/L)0.21 0.21 1.58

(2)示意图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对应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时的浓度如下:

2HI H2+I2

起始(mol/L)2.00 0.00 0.00

平衡(mol/L)1.58 0.21 0.21

6.观察反应(1)和反应(2)平衡时相同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反应(1)和反应(2)平衡时相同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说明两个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是同一个平衡状态。

7.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如果要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是同一个平衡状态,对反应物的用量有何要求?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只要把起始时反应物的用量用极限法转化为同种物质的用量,同种物质的用量相同,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是同一个平衡状态。

8.趁热打铁,让学生做如下等效平衡题,并总结出完全等效平衡的规律。练习: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向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D(g),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mol/L的是( )。

A.4molA+2molB

B.3molC+1molD

C.1.8molA+0.8molB+0.3molC+0.1molD

D.1.6molA+0.8molB+0.6molC+0.2molD

第3篇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建议课时:1课时。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是必修2和选修4前两节知识的延续与提升,该部分的重点是盖斯定律的相关知识。前面已经介绍了热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也引导学生定性地感受了反应热。在此基础上,介绍盖斯定律,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

该部分知识是课改新增的一个知识,所以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近年各地高考题均会出现相关题目。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第13题,北京卷第26题,海南卷13题江苏卷第10题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对键能与反应热、化学能与反应热,以及反应热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燃烧热、中和热等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些知识的掌握,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对于用计算的方式间接地获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还不是很了解。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为: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涵义的分析和论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帮助学生养成务实、求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四、教法分析

该节内容属于化学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到以下教法:

1、学案导学法――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帮助学生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以达到上课预期的目的

2、类比法――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从操场到教室,可选择多种路线为例,从途径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3、推理法――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4、实践训练法――例题分析、当堂训练

5、小组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参与到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学法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采用教与学互动,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思考,通过分析――对比――讨论――总结――实践的方式,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加工知识,并掌握应用知识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1、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前给学生准备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学案上列举多种计算反应热的习题,让学生课后小组探究,进行分类。学生很容易就将习题分为几大类: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键能进行计算的;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由多个反应计算。前两类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都能计算出来,只有最后一类,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所以最后一类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的重点,学生也会将注意力放在重点内容的学习上。

2、知识铺垫:

与旧知识“燃烧热”相衔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提出问题

下列数据H1表示燃烧热吗?

H2(g)+1/2O2(g)==H2O(g) H1=-241.8kJ/mol

那么,H2的燃烧热H究竟是多少?如何计算?

已知:H2O(g)==H2O(l) H2=-44kJ/mol

学生很容易就会得出:

H2(g)+1/2O2(g)==H2O(l)

H=H1+H2=-285.8kJ/mol

这样做既复习了燃烧热的概念及其计算,又激发了学生的认知情绪,还为新知的掌握做铺垫。

3、创设问题情景,讲解盖斯定律

在学习盖斯定律的时候,采用创设以下问题情境的方式:“C(s)+1/2O2(g)=CO(g)的反应热如何获得呢?”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要求学生掌握盖斯定律的涵义,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热的计算方法)。了解若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亦可以由这几个反应的焓变相加减而得到。

另外,还可以通过反应进程中能量变化的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

在盖斯定律的理解上,从途径的角度帮助理解,来加深对盖斯定律的理解

4、例题的讲解。注意计算教学过程中的规范化。

在学生理解盖斯定律的基础上,通过例题讲解有关盖斯定律的计算。该部分内容综合性较强,一定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规范化,尽量引导学生明确解题模式:审题分析求解。

5、归纳总结

如对于盖斯定律这一概念教学当中,到最后需要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如下结论,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①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ΔH;②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热分别是ΔH1、ΔH2、ΔH3。如下图所示:

6、加强练习,及时巩固,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将学案中的习题作为课堂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巩固、落实了知识、锻炼了计算技能。还可以补充煤、石油、天然气燃烧的反应,这些物质燃烧时,其ΔH的数值都很大,进一步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唤起学生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七、教学资源建议

(一)使用学案,补充适当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也是计算性课型的一个基本特点。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本身的理解和加强概念的应用。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所给的图示,也可以采用电教化手段,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形象化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以下难于理解的抽象知识,比如对盖斯定律进行形象化的说明。

(三)可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理解盖斯定律时,可用爬山或者是学生从家到学校可选用多种途径为例。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逻辑分析

逻辑是人们的一种抽象思维(理性思维),是人们经过判断、概念、论证和推理,从而理解、认识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在化学学习中,逻辑分析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同时也是运用较多的一种能力,更是培养学生归纳、数学计算、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关键。逻辑分析对帮助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科学探究”学习任务有着积极作用。为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更是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本文基于化学选修4电化学对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进行概况,旨在为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一、问题引导实验教学,深化逻辑体验

探究式实验是新课程学习提倡的重要方法,其提倡“问题在前,结论在后”,且非常重视知识的探究和形成过程,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且更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发挥,更是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课时,我首先提出问题:“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通过问题的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全面调动起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逻辑思考,最后,再出示相应的习题。

(1)1mol C与1mol H2O(g)反应生成l 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2)拆开 l mol H-H键、l mol N-H键、l 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3)H2+F2=2HF,H2+Cl2=2HCl,预测当生成2 mol HF和2 mol HCl时,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二、书写逻辑程序,养成逻辑思维

在以往原电池教学中,其中“令电荷守恒”对学生而言相对来说较为陌生,且还需要将其分为“碱性”“酸性”和“中性”三种不同的情况,这无疑致使学习难度因此增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组织学生书写出“简单的原电池逻辑程序”(如下表)。

“简单的原电池”逻辑程序

续表

注:实际采用时,可对该逻辑程序做出相应的调整。

例题:某碱性锌锰干电池工作过程中,总方程式为:Zn+MnO2+H2O=ZnO+Mn(OH)2,请书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在完成“令电荷守恒”这一环节前,可完成下列公式:Zn-2e-=ZnO。

令电荷守恒:

(1)对反应式两边各自的电荷总数进行标记:

电荷数: =

(2)对两边电荷总数差值的绝对值(n)进行计算:n=2

电荷数: =

差值绝对值为2。

(3)若电解液呈现为酸性,则应当在反应式的单边上添加nH+;若电解液呈现为碱性,则应当在反应式的单边添加nOH-;若电解液呈现为中性,则应当在反应式的单边上添加nH+或nOH-。由于本例中干电池的电解液呈现为碱性,为此,需在反应式的左边添加2OH-:

电荷数: =

差值绝对值为2。

碱性:+2OH-

整理公式为:Zn+2OH-2e-=ZnO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解题过程中,解题的逻辑程序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未知并且不易写出的总方程式;二是已知总方程式的情况,多用于可充电电池的充电过程中。学生在掌握上述逻辑分析方法之后,还可将这些解题程序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电极反应式”的逻辑程序图表,在成功组合之后的程序,首先需要确定问题情景是属于电解池和原电池。最后,在逻辑程序图的制作中,应当尽可能地细化,被合并的认知操作或者被跳过的认知操作能够得到尽可能地还原。这对帮助学生养成逻辑思考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挖掘典型教学内容,培养思维品质

(1)机智引导,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当学习中遭遇难题时,学生的思路往往会短路,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考方式。(2)找准“题眼”,培养思维的突破性。通过对题目中存在的关键词进行鉴别,尤其是特殊的现象都可能将其设定为“题眼”,这也是形成逻辑分析的重要突破口。(3)抓住终态,培养思维的跳跃性。任何一个问题通常情况下都主要包括了始态、中间过程和终态,针对部分问题,可以运用黑箱方法,充分展现思维跳跃性,并将中间过程省略掉,把握住最终的状态,掌握主题,并尽可能地将问题简化。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高考化学 专题复习 整合

一、做好必修与选修内容的整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对知识内容层次这样要求,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对化学学习能力这样要求,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提取实质内容,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无论从知识层面还是能力层面来看,化学知识多而散,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快速准确地解决化学或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必须进行知识整合。必修内容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为学习选修内容作必要的铺垫,是真正为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选修是为了尊重学生学习兴趣和需要,是必修内容的补充与拓展,为化学各个领域培养人才开设的。可以尝试将必修与选修知识进行整合,例如必修2第二章与选修4第一章可以整合到一起,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质量和能量均是守恒的,能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化学能不仅可以转化为热能,也可以转化为电能,前者可以用盖斯定律解决,后者可以运用原电池、电解池原理解决。

二、做好每一章内知识块的整合

为了减少学生复习量,提高复习效率,可以将每一章内知识点整合,如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共有三节,分别是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主题是化学物质及其分类,很清楚主题就是学生复习时要构建的小专题、小网络。简单来说,化学物质的分类旨在为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给一条主线,探究总结出一种方法,即课本第25页“实践活动”中第3个问题中框图中的规律。更深程度上思考,重在培养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或不同的角度对化学物质分类结果就有不同不是绝对的,化学反应的分类也一样,没有物质的分类方法,化学反应的分类就很难。

三、做好每章之间知识点的整合

对于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方程式中的有关计算,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让学生形成思路一:要计算微观粒子数,先要计算出这种物质的量,然后搞清楚构成这种物质中粒子间的关系;进而从物质中粒子数的计算过渡到各类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中,思路二:上下单位只要相同,左右单位相同或相当,就可以大胆地去列比例关系式,计算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电子转移数、反应热、转化率和环境PH值等,这样不仅有助于上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梳理,而且把课本中零散难懂的计算进行了有效的归纳和总结。

四、做好学科之间的整合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发新能源,解决此问题仅凭扎实的化学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物理、生物等其他学科丰富的知识储备,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科内学科间的知识整合。例如介绍电解原理,可以将化学学科中的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和物理中的电流的形成整合在一起,阴阳两极上离子的放电顺序的判断是基础,电流的形成(外电路通过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内电路即电解槽中阴阳离子通过定向移动也形成电流)和方向的判断是关键。

五、做好检测试题筛选、检测、评价和教材挖掘之间的整合

第6篇

关键词:学业水平测试;有纲可依;有纲必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97-02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目前已经顺利实施了九年(2007年―2015年),是我省高考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数、外科目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既可以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可以对高中生在校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测。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着眼点是素质教育,旨在使学生达到高中毕业应具有的水平,虽然只记等级,分数不计入高考,但是普通考生需要全部达C(及格),才能参加高考。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获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这不仅是面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同学的一个问题,更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和练习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虽然2015年的学业水平测试已经结束,但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引导未来,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谈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理解和认识。

一、认真研究考试真题和《考试说明》,关注近几年来学业水平测试的连贯性和变化性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实施的八年时间中,2007年和2008年是一个过渡期(07、08年虽然为23题,但分为必选题17题和选做题6题,选修1《化学与生活》为18分+10分)2009年至今这七年来,学业水平测试的试题题型、知识点和分值分布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选择题为23题69分,选修1为15分),考试的内容所选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体现了基础性,有些知识点每年都在出现,出现的频率较高,分析近六年来的学业水平测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在23道选择题中化学实验装置图题、化学实验小题、阿伏伽德罗常数题、物质的分类、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某种具体的有机物的性质、无机化学、化学用语等12个知识点连续7年都在出现,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核素、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5个知识点出现过6次,“四同”出现过5次,“高分子化合物”出现过3次,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小题出现过2次。在六年来的无机化学推断题中分别考到下列知识点:09年考查内容是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0年为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1年为铜、氮、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年为铜、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3年为钠、铝、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4年为钠、氯、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5年为铝、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每年的学业水平测试内容也会出现变化,例如:对比14和15年的《考试说明》可以发现1、“测试内容和要求”保持稳定,稍有调整,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有:(1)将“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根据试题有关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实验”明确为“简单实验”;将“知道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关系”中的“知道主族元素”改为“了解短周期元素”;将“能列举按碳的骨架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的方法”中的“能列举”明确为“知道”;(2)删除“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3)提高要求的有:①将“乙醇的可燃性、与金属钠的反应,催化氧化等性质”、“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用途,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要求由“知道”(A)改为“了解”(B);将“乙酸的酸性、能发生酯化反应等性质” 的要求由“知道”(A)改为“了解”(B),并增加体验性测试要求Ⅰ;(4)降低要求的有: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的要求由“了解”(B)改为“知道”(A),删除“认识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性测试要求Ⅰ。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的变化。

总之,分析学业水平测试的真题和《考试说明》,我们发现学业水平测试还是有纲可依的。

二、“有纲必依”------注重基础,讲究方法。

在明确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考点和内容后,我们在复习就要做到“有纲必依”,参照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条目,抓住知识主体,同时也应注意知识的“边角”防止知识缺漏。我们在复习时,如果能严格按照《考试说明》中的复习要求,结合历年来的学测真题,并不断拓展和延伸,相信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注重复习内容的全面,不超测试说明要求,注重基础

抓常规教学,落实双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课本,落实双基,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是取得好成绩的根本。只要学生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那就不怕试题的千变万化了。因此,要用好课本、培养能力,以求不变应万变,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点的落实,用好化学教科书,把化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同时注意根据“有纲可依、有纲必依”的原则,注重基础,不超纲,不遗漏。例如:在某份学测试卷中,考到黄铜的主要组成元素是铜和_____,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回答出正确答案,实际上这个知识点在必修1中和选修1中都同时出现过,这就给我们提了个醒,复习时要注意全面。

2、注重总结归纳,勾画“化学概念地图”

我们在复习时要注意阶段性知识点的总结。化学学科可以理解为半个文科和半个理科,需要理解的内容有,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也很多,比较烦琐,如果只是一股脑的老师讲,不知道分类总结,多了往往有知识难以运用,这也是我们经常讲的“听听都会,一做就错”。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复习阶段中注重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勾画出“化学地图”,学生在答题时就会有针对性的去自己的大脑知识储备中寻找答案要点,在考试是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例如: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按照单质、氧化物、碱(酸)、盐的顺序进行知识复习,然后让学生画出物质转换关系图,书写对应的方程式(对于特殊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要求学生背下系数,如:铝、三氧化二铝、氢氧化铝的三个唯一、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转化),并对教材中出现的重要物质的物理性质要进行归纳,如状态,颜色,气味、溶解度等,注意从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等多角度进行分类整理,提高学生推理的直观性和逻辑性,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解决学业水平测试选择题中的无机化学知识的题目和二卷中的框图推断题。

3、注重过程方法,增强答题规范性

答题过程中的文字符号表达是否规范、严谨,审题是否细致都决定着答题的准确性。在复习教学中,必须从严要求,把好三关:即(1)文字表达关。平时要有计划地训练与要求学生答题时注意用好字、词、句,注意语句精炼化训练,力求做到消灭错别字,逐步做到词到意出;(2)化学用语关。化学用语应用要准确、规范、严谨,包括能规范、正确地写出中学化学所要求的全部的化学式、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甚至单位符号等;(3)审题关。要从平时的练习开始做起,培养学生的正确审题方法,要求学生审题时选准切入点,注意关键词,不断通过专项审题训练来提高审题能力,包括提高审题的速度、审题的准确性。复习教学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包括两层含义:(1)注重知识与技能复习的过程与方法,以提高复习效率;(2)注重解题的过程与方法,以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特别是注重解题的过程与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题的解题效率、一般题的思维效率,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解题思路。教学时课堂上应增加板演,教师规范书写,并适当让学生板演,对课后作业有针对地讲解和纠错。复习中要把概念的掌握与解题过程结合起来,通过解题前的思考,解题中的科学推理,解题后的认真反思,认真体会解题的过程与方法,逐步内化成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

4、“抓两头促中间”----加强临界生的帮助和指导

第7篇

AABBCCDD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612.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可以制取氢气,其装置如下图所示(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b极附近溶液碱性明显增强B溶液中的OH-逐渐向a极区附近移动C若在b极产生标准状况下224mL氢气,则消耗尿素2gDa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CO32-+N2+6H2O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713.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其中X与W同主族。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分解可以得到X和Z元素的单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Y、Z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B元素X 和W之间不可能形成二元化合物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弱D元素Y、Z、W中,元素W的简单离子的半径最小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73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8PFS是水处理中重要的絮凝剂,下图是以回收的废铁屑为原料制备PFS的一种工艺流程。

26.酸浸槽以及聚合釜中用到的酸应是__________;PFS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在酸浸槽中,为了提高浸出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写两条)。27.若废铁屑含有较多铁锈(Fe2O3·xH2O),则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28.如果反应釜中用H2O2作氧化剂,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生产过程中,发现反应釜中产生了大量的气体,且温度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29.聚合釜中溶液的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溶液酸性过强,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如果溶液酸性太弱又会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铁沉淀。若溶液中Fe3+的浓度为1mol·L-1,当Fe3+开始沉淀时,涪液的pH约为_________。[已知Fe(OH)3的Ksp≈1.0×10-39]。分值: 14分 查看题目解析 >9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对优化空气质境至关重要。30.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发生的反应如下: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kJ/molCH4(g)+4NO(g) ===2N2(g)+CO2(g)+2H2O(g) H=-1160kJ/mol若用0.2molCH4将NO2还原为N2,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假设水全部以气态形式存在)31.用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生成气体E和F。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物质的量如下表;

①请结合上表数据.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②T1℃ 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如果已知T2>T1,则该反应正反应的H___(填“>”“10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l:三颈瓶中装入10g镁屑和150ml无水乙醚,装置B中加入适量的液溴。步骤2: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步骤3: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将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步骤4:常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160℃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已知:①Mg和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②MgBr2+3C2H5OC2H5= MgBr2·3C2H5OC2H5 请回答:34.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5.步骡2中,可以将B装置中的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该实验如果将所用液溴一次性全部加入三颈瓶中,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36.步骡3中,第一次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根据步骤3、4,请总结出三乙醚合溴化镁所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____。37.请根据Mg的性质设计实验证明O2的氧化性比N2的强:________。38.将步骤4得到的产品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其质量为61.4g。则该实验制取MgBr2的产率是________。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1【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砷化稼(GaAs)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微型激光器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39.基态G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_______。40.根据元素周期律,元素的电负性Ga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下同)As,第一电离能B ____ Ga;BF3和NH3的分子能够通过配位键相结合的原因是_______。41.杀虫剂Na3AsO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As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42.组成相似的GaF3和GaCl3晶体,前者属于离子晶体,后者属于分子晶体。从F-和Cl-结构的不同分析其原因是_ 。43.原子晶体GaAs的晶胞参数a=xpm,它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该晶胞内部存在的共价健数为______;A原子距离B原子所在六面体的侧面的最短距离为______ (用x表示)pm ;该晶胞的密度为_____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

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2[化学——选修5 有机化基础]查尔酮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通过如下过程合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44.已知A的分子式为C8H10,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查尔酮的结构属于烯烃的_____ (填“顺式”或“反式”)异构。45.B转化成C的反应类刑属于________;C分子中含氧官能团为______。46.D物质在OH-存在时与苯甲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7.D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醛的有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种类最少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名称为____。48.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由CH3CH=CH2制取丙酮的流程图:____________。12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反式解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A的分子式为C8H10,反应可以生成苯乙烯,它的结构简式为。根据查尔酮的结构可以看出,属于烯烃的反式异构。故答案为: 反式考查方向

有机物的结构推断解题思路

查尔酮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通过如图过程合成。已知A的分子式为C8H10,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生成苯乙烯,因此A的结构简式为,苯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被氧化生成,和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自发反应生成,据此作答。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断,难度不大。12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羟基解析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反应类刑属于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分子中含氧官能团为羟基。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羟基考查方向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官能团解题思路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分子中含氧官能团为羟基。易错点

简单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判断、官能团的判断,难度较小。12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解析

和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考查方向

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题思路

和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一般。12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4 对甲基苯甲醛解析

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醛的有、、、,共计4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种类有4种,是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最少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名称为对甲基苯甲醛。故答案为:4 对甲基苯甲醛考查方向

同分异构体解题思路

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醛的有、、、,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种类有4种。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较小。12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解析

丙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氯化氢加成反应生成2-氯丙烷,2-氯丙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2-丙醇,2-丙醇催化氧化生成丙酮,有机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考查方向

有机合成解题思路

第8篇

新人教版模块教材设计安排了大量的课堂演示实验及科学探究实验,图文并茂,每一组实验旁边都附有真实的实验图片,形象直观;同时还单独设计一本实验化学教材(选修6),充分体现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笔者在多年的化W教学工作中,通过实践探究发现,在课堂上补充一些演示实验,会让化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下面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中补充完善过的一些演示实验,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举例说明。

1.Na2O2与CO2反应实验。在学习钠的重要化合物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教材上仅设计演示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但与CO2的反应只是以化学方程式直接给出来,并没有演示实验。为加深学生对该反应的理解记忆,设计补充该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讨论设计,教师点评完善),具体操作如下:用脱脂棉包住少许Na2O2粉末,放于石棉网上,接着用一根干净的玻璃导气管对着Na2O2粉末吹气(可以自己演示或者学生演示),一会儿就发现脱脂棉燃烧起来,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就能贴切地认识到脱脂棉的燃烧是因为Na2O2与CO2反应放出热量,同时生成的O2助燃的缘故,加深了对燃烧(狭义)应具备的条件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以后对该反应方程式记忆犹新。

2.物质的量教学实验。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如何引入这个抽象概念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给出的定义是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对于高一的大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这个定义相当困难,学生不明白该定义是什么意思,更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物质的量这个概念。为此在教学中补充如下的实验:先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托盘天平秤量1颗大豆的质量(其实用托盘天平难以进行此操作),然后学生就会联想到称量数目多一些的大豆(比如20颗)的质量,从而即可算出1颗大豆的平均质量。以此来说明尽管大豆是可称量的宏观物质,可是用托盘天平却难以称量1颗大豆的质量,而称量20颗大豆的质量是可以实现的。进一步启发学生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比大豆小很多,称量20个微观粒子肯定也不能实现,但如果称量许许多多个微观粒子应该是可以实现,那么这许许多多个微观粒子组成的集体就叫做物质的量,引入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其实就是把看不见的各种微观粒子和它们组成的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接着在后面教学中再通过展示18g H2O、56 g Fe、342 g蔗糖等1mol这些实物,那么学生就慢慢理解物质的量这个抽象概念的含义。

3.硅酸与碳酸酸性比较实验。在进行硅酸的教学中,教材上介绍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酸性比碳酸的还弱),溶解度很小。由于si02不溶于水,所以硅酸是通过可溶性的硅酸盐与其他酸反应制得的。教材为加深学生对硅酸上述性质的记忆,设计一个硅酸的制备实验:在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白色胶状沉淀一硅酸的生成。该实验的确让学生观察到硅酸的生成,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盐酸弱,但并没有证明酸性比碳酸的弱(常见弱酸的酸性强弱是高中化学学生应该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如果只是强调记住硅酸的特殊性质,学生的印象会比较模糊,倘若在教材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个实验:在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片刻就可以观察到白色胶状的硅酸沉淀生成,该现象不仅再次让学生观察到硅酸沉淀的形状,加深记忆,同时还可以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说明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为以后的元素周期律和盐类的水解的教学埋下伏笔。

4.NaAoO2的有关反应实验。在学习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时,教师都有体会:学生最大的感受就是学完之后书写反应方程式一片混乱,特别是偏铝酸盐与酸的反应、偏铝酸盐与铝盐的反应,如果只靠简单的记忆方法,学生时间久了就忘之脑后。倘若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如下实验: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盐酸中滴加NaAlO2溶液至过量、NaAlO2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可以一边演示实验,一边要求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书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这样做的话虽说教学容量大一些,但学生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也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基础。

5.苯的有关实验。在苯的性质的教学中,根据教材的介绍,学生知道了苯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此时可以问一个问题:在盛有少许苯的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会出现什么现象。大部分学生会想到互不相溶产生分层现象,但同时也会产生疑惑:苯与水都是无色透明液体,是否会分层?如果会分层能看清分层现象吗?补充展示向苯中加入水的实验后,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学生心中马上豁然开朗。带着这样的氛围再补充几个实验问题:就上述的实验,倘若你不知道苯的密度比水小如何鉴别水层和苯层?如果在上述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可以先讨论得出方法和结论,再用实验进行验证。虽然看似几个简单的实验,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进行苯的同系物教学时,教材只安排了一个对比实验:甲苯和苯中加入少许酸性KMnO4溶液,学生根据实验已经知晓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此时时补充甲苯中加入溴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甲苯不能使溴水褪色,防止学生产生既然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那么也能使溴水褪色这种错误联想。接着在实验基础上总结苯和苯的同系物均不能使溴水褪色,它们的现象均属于萃取分层。中学有机物的鉴别常用试剂就是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思维重点就是抓住是否反应、褪色及分层这些核心现象。而补充实验不仅能让教学更加完善,同时也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到位。

第9篇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80中学830000

【摘要】依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复习,必须明确考试内容和范围,理解考试能力要求,熟悉高考试题及试卷的基本结构、规定和要求,有助于认识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可以增强针对性,克服盲目性,避免干扰,减轻负担,有利于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益。依据高中新《化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谈谈高中化学复习中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三化学复习 建议

我省实施高中新课程进入好几年了,随着新高考方案的变化,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在高三复习过程应如何正确理解并应用教材、课标和考纲,选择怎样的教与学方式?在此结合我省实施新课程的具体情况,提出对新课程下高三化学总复习教学策略的思考。

1.领会新课标、依据新考纲,立足基础,强调应用

新课程的课标、考纲在课程(考试)的目标、结构和内容上都有很大变化。首先是新考纲的能力目标,从旧课程对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四个能力考查,转化为“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化学实验与探究“三个能力的考查。因此,化学新课程复习教学应在继承我国基础教育重视复习教学的好传统和一些行之有效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和不足,依据新课程实施中倡导的理念、策略和方法,通过归类、整合与拓展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结构、强化基础知识、加强纵横联系、注重知识应用。在概括整合和拓展应用中提高总复习效率。

2.加强复习课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面对新高考,教师必须摆脱旧课程教学惯性的束缚,多学习新大纲,多研究新学情,多交流新经验,减少低效重复劳动,兼顾效率效果,努力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2.1 重视复习中知识的整合

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学术性结构,以科技、生产、生活的实际情景为背景和主线,分必修和选修螺旋式上升。而总复习教学应体现复习课的特点,结合课标和考纲,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化学知识的体系和主线,明确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和关键点。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 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堂化学课坚持默写5-10个教材上典型的化学方程式、电子式、有机反应式、官能团结构简式等,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地落实办法)。要训练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要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要求运算准确,有效数表示规范。

2.2 提高处理化学信息能力

针对新考纲处理化学信息的能力目标,复习中要通过具体事例和题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使学生能从自然、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并进行吸收、加工和内化,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的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和应用的素养,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2.3 加强化学实验复习,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新课程强调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因此在总复习中更要加强化学实验的复习。实验复习的内容包括对实验的原理、程序、现象、结论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实验数据处理和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2.4 研究、精选习题试题

由于新课程教材内容和新高考要求的变化,以及新旧课程交替间配套练习的迟后,现许多练习仍沿用旧的内容,教师在习题的选择与编制上要精心研究,其中有些练习可以继续使用,有些要改造,有些则要摒去。对先行课改区的高考试题也要按照省纲要求有所甄别,从中筛选出符合省纲要求的好的试题进行巩固训练。

2.5 讲究教与学的方法

总复习的教学仍要保持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复习中要重视学法指导,优化复习策略,摒弃以往复习课老师“满堂灌“的上课方式,留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做整理工作和查漏补缺巩固提升。

3.体现学生在复习教育活动中的“主角“地位

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全面性是指对中学(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重点性是指集中力量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人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如同分异构体的本质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向内有组成元素量的关系相同,向外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判断等。精确性是指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联系性是指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包括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课本后的分组实验),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学生主体的发挥,很大程度体现在他们能否充当复习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从而真正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局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端正心态,培养素质

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而积极的心态有赖于平时的不断调整和锤炼。

4.1 正确对待考试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考试是频繁的。由于受高考一试定终身的负面影响,许多同学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所起的作用,从而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考试。这种观念必须予以改变,换一种方式思考,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是练兵的绝好机会,都能够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以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

4.2 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

复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决不能超负荷使用,相反地,必须加以维修和保养,这样,它才能经久耐用。因此,我们要动静结合,既要勤奋学习,也要学会放松、休息、锻炼,只有劳逸结合、生活得有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渡过难关。这就是所谓的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

4.3 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这对复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基础和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复习;愉快地接纳自己,充分肯定自己的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自觉地控制自己,以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意志力调节自己,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总之,面对新高考,我们既要学会“变”,又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复习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又要坚信,严格按课程标准教学,按高考大纲复习备考,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2011届江西省《高考考试大纲》?

第10篇

关键词:情景导入;性质猜想;实验探究;归纳拓展;迁移应用;概括整合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教材体系对原教材进行了大幅度地修改,尤其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从原来教材的六章内容压缩为必修教材中的两章内容,且选修教材中除了《化学与生活》涉及了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其余选修教材中几乎未涉及。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不重要吗?肯定不是,因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构成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和骨架,元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的主体,贯穿于化学学科的始终。它又是学习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和化学实验等其他化学知识以及学习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础。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可以综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素质,可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

新教材在贵州已使用四年,许多高三一线的化学教师在复习中均感觉到,课改后的学生在这部分知识上较课改前的学生有较大的缺陷。这是因为在旧教材中,总体说来是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为主要依据。而新教材完全不同,在教学中,要紧扣新教材的特点,从元素化合物知识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角度去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把课堂学习与知识的应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就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悟和想法,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新授课这部分内容的基本结构可归纳为:“情景导入―性质猜想―实验探究―归纳拓展―迁移应用―概括整合”。

1.情景导入:一部好电影,精彩别致的开头,就能迅速吸引观众,让人产生非看不可的强烈欲望。情景导入即课堂导入,就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点,学生特点,有意识,有目的运用各种教学媒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入新课的一种教学行为,是课堂的起始环节。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中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利用多媒体等形式展示给学生。

案例1:“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导入

【教师】大家都知道,水能灭火。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教师提前准备一装有少量乙醚和钠的蒸发皿)注意看当我把水滴入蒸发皿的时候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呢?(教师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在蒸发皿中,突然燃了起来)

【学生】满脸疑惑,滴水生火?

【教师】实际上这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物质――钠有关,钠还具有哪些性质呢?请你动手做一下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思考问题:钠可以用小刀切开,说明了什么?……

好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紧紧抓住学生心弦的教学情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或趣味横生,或处于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产生探奇觅胜的求知欲,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于是我们便自然进入第二步。

2.性质猜想:该步骤是想模拟前人研究该物质性质的过程,也是依据新课标倡导的目标体系之一“过程与方法”出发设计。同时也能联系前面所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以金属活动顺序表为线索,让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归纳的能力。

案例2:“钠的化学性质”的学习

【教师】同学们对钠有什么样的认识,我们在前面的化学知识中有哪些提到过钠?

【学生】我们只知道钠的化合物,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知道钠应该是活泼性强的金属单质。

【教师】对了,大家见过钠的化合物,没见过钠单质,其实也说明钠是一种很活泼的单质,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也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钠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呢?钠我们知道它有+1和0价,所以钠单质应该有还原性,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3.实验探究:新课程强调“在做中学”,尤其是将“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应用在实际的教与学中。目的是通过课堂上师生对所设计问题进行讨论、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也是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的具体体现。

我们高中的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也不是简单做做实验,应该在做实验的同时让学生回忆知识,分析应该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然后进行实验验证。探究实验就应该设计好实验的步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前人掌握这部分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介绍一些实验的方法,实验的基本操作。

4.归纳拓展: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大量叙述性材料为特征,它的学习是一种掌握事实的学习,学习时易于产生兴趣,却难于保持;易于理解,却难于记忆与运用。所以通过实验探究,要引导学生归纳出本知识点的主要内容,总结出学习本知识点的方法和规律,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本知识点。元素化合物课要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揭示知识内在联系。例如,学完钠的性质后,我们来小结一下学习金属的步骤和思路:(1)钠与非金属的反应(与O2、S、Cl2)(2)钠与水或酸的反应(3)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如果我们去学习其他的金属,也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学习,在这些通性的基础上掌握其特殊的性质。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铝的性质……。

5.迁移应用:新课程则更加重视课程的“社会性”――“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新课程一贯秉承的理念。注意落实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通过例题、练习的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例如讲到Fe2+性质后,知道其还原性较强,易被酸性KMnO4氧化,请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写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再写出如果K2Cr2O7氧化Fe2+呢,请写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于是便可归纳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讲到喷泉实验时,归纳出喷泉实验的原理,知道只要气体在液体里溶解度大都可以形成喷泉,于是能形成喷泉的组合就可以是CO2(酸性气体)、KOH溶液;还可以把喷泉实验化解为与物理联系的题目,例:在一个容积为250ml的烧瓶里装满某气体,如果形成喷泉的导管高于水面30cm,小滴管里装入0.5ml的水,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多大时才能形成喷泉?通过这样的题目开拓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对该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也知道各学科的相互联系。

6.概括整合:化学必修1的元素化合物从覆盖面上看,几乎涵盖了原来高中化学中的物质。但是相关物质的知识内容的深度与难度下降了,而且细节性的知识不要求,即面广要求低了,突出了核心,对核心知识和观念方面的知识要求提高了。化学必修1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如果仍然像原来一样将某个知识内容挖掘得很细致,必然造成教学时间不足。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大量叙述性材料为特征,它的学习是一种掌握事实的学习,学习时易于产生兴趣,却难于注意的保持;易于理解,却难于记忆与运用。因此,教师要改变原来关注细节的教学,转变成抓核心的教学,让学生建构核心认识,形成知识网络。抓住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核心内容进行整合,回顾过程与方法,形成知识网络。

参考文献:

1.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第11篇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复习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共三个单元:1.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3.化学平衡的移动。本课题是针对第2单元的平衡常数和第3单元的平衡移动进行复习。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有四种“平衡”的学习: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化学平衡是最基础、最具代表性、学生最易接受的一种平衡,放在其他三种平衡之前学习,体现了教材“螺旋式上升”的原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专题的复习对后面3种平衡的学习提供了一种学习方法的模型化指导价值,因此建模思想在本课题复习中更为重要。就专题二的知识而言,第1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学习可以通过速率的变化定性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第2单元化学平衡常数的学习可以借助平衡常数定量地判断化学平衡移动,三个单元的学习循序渐进,互相促进。

三、学情分析

必修2已经对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的特征作了常识性介绍,选修模块根据学生的认知现状,从速率变化、浓度变化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化学平衡的特征,学生更易接受、理解。化学平衡常数帮助学生定量的认识反应进行的程度有多大,学生在如何应用平衡常数进行定性分析是否达到平衡、定量分析反应的程度方面会有所困难。化学平衡的移动结论易记,理解、应用较难。

本节复习课处于期末复习阶段的一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意在多联系四种平衡,建立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模型,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和表示方法,利用平衡常数计算转化率。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运用该原理对化学平衡的移动状况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归纳、对比建模、实例应用、交流讨论等,体会平衡常数的涵义,理解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建模思想,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和涵义;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六、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方法,结构化的知识便于学生记忆、概括和理解,有助于解决问题。化学平衡作为此册教材介绍的第一种平衡,其计算规则、平衡移动原理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建立模型化的处理方法是本堂课的重点,复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典例应用、归纳演绎、建立模型、检验模型,从而解决问题。

七、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勾画模型

1.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1)N2 (g)+3H2 (g)?葑2NH3 (g) K=________

(2)H2O?葑H++OH- KW=________

(3)HAc?葑H++Ac- Ka=________

(4)Mg(OH)2 (S)?葑Mg2++2OH- KSP=________

2.平衡常数的涵义

阅读下列表格,结合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思考平衡常数的数值大小所蕴含的意义是什么?

3.平衡常数的计算

已知CO(g)+H2O(g)?葑CO2 (g)+H2 (g),800℃K=1.0;求恒温恒容体系中,用c(CO):c(H2O)=1:1开始,达到平衡时CO和H2O (g)的转化率。

4.平衡移动的原理

(1)某一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 B.减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C.增大生成物浓度 D.升高反应浓度

(2)反应A (g)+3B (g)?葑2C (g),ΔH

(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 (g)?葑bB (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了

D.a>b

【设计意图】以题目为线索,课前让学生预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归纳、自主整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联系电离平衡常数、沉淀溶度积常数,旨在告诉学生不同平衡之间的联系,为建模打下伏笔。化学平衡的移动能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平衡,怎么移动需根据移动的结果进行逆向分析反应的特征、移动的方向等,进而加深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二)分析问题,建构模型

1.平衡常数的表达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从写出的平衡常数表达式,能否归纳出书写平衡常数。遇到固体、纯液体怎么办?

【学生活动】思考归纳:完成下列填空,并且思考同一反应不同的表达形式,其平衡常数是否相同?2NO2?葑N2O4,平衡常数K1=_______,NO2?葑1/2N2O4,平衡常数K2=______,N2O4?葑2NO2,平衡常数K3=______,写出K1、K2、K3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观察N2+3H2?葑2NH3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生总结】平衡常数的表达注意点:浓度、与方程式的系数匹配、固体或纯液体视作常数;使用注意点:与温度有关,使用时注明温度。

平衡常数表达注意:浓度而非物质的量,与系数匹配,固体或纯液体作常数使用注意:与温度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同一反应不同方向、不同系数平衡常数的表达让学生体会平衡常数要根据具体方程式书写,方程式书写不同则平衡常数也不同,进一步理解平衡常数的表达一般表达法。

2.平衡常数的涵义

【学生活动】对比归纳:通过比较F2、Cl2、Br2、I2分别与H2反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判断四种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哪一种物质反应的程度大?平衡常数的大小能够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练结:已知某温度下,I2(g)+H2(g)?葑2HI(g)的K=8.67×102,在t时刻测得I2的浓度为0.02mol/L,H2的浓度为0.08mol/L,HI的浓度为0.5mol/L。该时刻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若没有达到,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

【师生总结】平衡常数的涵义:

(1)说明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K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K越小,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2)判断反应是否平衡和进行的方向

QcK,反应逆向进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卤族元素与H2反应的程度大小与各反应平衡常数的比较,让学生总结平衡常数K的大小与反应程度间的关系;通过定量计算,学会如何利用平衡常数判读反应的程度和反应的方向;学会建立用平衡常数解决问题的模型。

3.化学平衡的移动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平衡破坏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平衡移动的方向取决于什么?受哪些因素影响?

【师生总结】V正≠V逆,导致平衡破坏;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取决于V正和V逆的相对大小;受到浓度、温度、压强的影响。

【学生活动】回忆总结: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是如何影响的,以N2 (g)+3H2 (g)?葑2NH3 (g)为例加以说明?

【学生活动】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你能否总结出有哪些途径判断平衡的移动?

反应特征(气体系数、反应吸放热)

【师生总结】外界因素变化移动方向

V正和V逆相对大小移动方向

宏观物质的量的变化移动方向

Qc与K的大小移动方向

【教师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对具体平衡的讨论,总结判断移动方向的方法,并且可以通过“移动方向“这一桥梁寻找其他四个量之间的联系,建立判断平衡的模型。

(三)解决问题,检验模型

【学生活动】1.请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可逆反应CO (g)+1/2O2 (g)?CO2 (g),T温度下,各物质起始浓度如下,请判断:

(2)25℃时将0.1mol/L的CH3COOH溶液进行稀释,CH3COOH的电离平衡何向移动?

原因?(请用电离平衡常数解释)_____________

(3)把4.0×10-3mol/LHF溶液与4.0×10-4mol/L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混合液体积的变化),计算有无沉淀产生:______________

已知此温度下α(HF)=0.4;Ksp(CaF2)=1.5×10-10。

【设计意图】利用此题目训练学生规范表达平衡常数,检验平衡常数的应用模型,把化学平衡常数的模型应用到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学生活动】2.设反应Fe (s)+CO2 (g)?葑FeO (s)+CO (g)的平衡常数为K,在不同温度下K的值如下表所示:

(1)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

(2)在1473K时,测得高炉中c(CO2)=0.25mol/L,c(CO)=1.25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______(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改变上述体系的某个条件,达到新的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c(CO2)=0.2mol/Lc(CO)=1.3 mol/L,则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

(4)在保证CO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___________(填字母)。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利用此题目检验平衡移动的应用模型,学会多种途径判断平衡移动,并且会逆向判断外界因素对平衡表达的影响。

(四)课堂总结,固化模型

【学生活动】质疑反思:结合例题、习题,说说你在本课中对平衡常数的表达、涵义,平衡移动的原理应用有哪些心得?有哪些困惑?

第12篇

关键词:课堂小结;有效教学;近因效应;形式;魅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6-035-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一堂完整的、精彩的课尤其是记忆繁多的化学课应该是“有头有尾”的,不仅要重视新课的导入,也要重视课的结尾。但奇怪的是:教师的导入扣人心弦尤其是公开课的情境导入更是绞尽脑汁,整节课学生热情投入,问题设置也深入浅出、环环相扣。而临近下课却草草收场:要么来不及进行课堂小结,要么教师的两句话一带而过,要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等套话,让人感到虎头蛇尾,课堂效率无形中打了折扣。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堂小结能称其为“精彩”?如何精心设计出精彩的课堂小结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几点看法。

一、 重视课堂小结的原因

繁杂的化学学科特点决定着课堂小结的重要性。首先,课堂小结有助于发挥近因效应[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研究证实:人们要记住在排列顺序中居首位或末位的记忆对象所花费的劳动量,比记住在排列顺序居中的记忆对象所花的劳动量约少一倍。根据这个理论,精彩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把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系统概括、深化,便于学生记忆,这就发挥了近因效应。其次,化学的知识点多而杂,课堂小结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要领。就某一节化学课而言,由于时间关系,许多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往往掌握得比较零散和不牢固,另外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又比较多,易混淆的知识点也不少,当前化学教学中不少学生共同的反应是化学“学得会,记不住”“相似概念易混淆”,慢慢地就滋长了畏难心理,而概括性较强的精彩课堂小结恰恰可以去繁就简,促使学生把课堂学习中获取的各个知识重点加工、转移和储存,使其与大脑中储存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组成有序的结构,达到帮助记忆、突出重点、辨析明理、理顺思路之功效。这样既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容易与旧知产生联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巧妙的课堂小结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画龙点睛,不容轻视也!

二、 各种巧妙的课堂小结形式

怎样才能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呢?笔者通过学习和实践,发现课堂小结其实大有文章可做,而且不同类型的小结形式有着各异的功能和操作要求,其类型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及教师的个性等变量的不同而调整。

1. 串联法

串联法小结就是运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新学知识形成系统或纳入已有知识的系统中。这个方法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的学习别好用。一般建议抓住化合价的变化为主线,从单质出发,依据新学的有关物质之间的化合价变化关系串联成线。如《化学1》中“氯”、“氮”这两节的小结,我都是让学生以化合价为主线将各物质串联起来,然后根据化合价的升高或降低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写出反应方程式。这样零散的知识就被串成一个小网络,而方程式的书写也变得有规可循,推导写出,不用死记硬背。而且一旦教会学生这种方法,他们就可以自己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做好归纳整理。

2. 悬念法

悬念法小结:在概括新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延伸,从而巧妙地引出某些既与新课联系,又与下一次或以后授课内容有关的新问题,让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忍,从而巩固本节内容又为以后的教学创设悬念,埋下伏笔。例如《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讲完原电池后,可作如下结尾:“通过本节课的学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反过来讲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叫什么呢?它的工作原理又是怎么的呢,和原电池工作原理有什么不同呢?下节课咱们好好来研究研究。”程度好一点的学生听完这段小结岂能罢手?

3. 首尾呼应法

写文章讲究首尾呼应,讲课也是如此。在新课的引入时设置一些有思考价值的主问题或趣味实验,但是不要揭示答案,而是激发学生通过学习这节课自己找到答案。于是学生自然带着兴奋、迫切学习,新课快结束时,学生个个抢着来揭秘,尤其是揭秘趣味引入实验,学生更是开心。例如在《化学1》“离子反应”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先以三国演义中“绝路问津”的故事引入(本故事由老师绘声绘色讲出,不必打出,目的激疑,设置悬念),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来但又故做神秘状“欲知详情如何,请听本回分解!”学生个个兴致勃勃,想通过这节课学习把谜底找出来。上完新课后,首尾呼应,“我们已经学完离子反应,现在谁可以揭开“绝路问津”故事里的谜底,超越诸葛亮给我们指点迷津呀?”学生个个摩拳擦掌,抢着回答,课堂效果相当好。这样既强化了重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还带动了课堂氛围,何乐而不为呢?

4. 共性归纳法

共性归纳法就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各知识点的共性,方便记忆和理解。化学的知识比较零散这是总所周知的。例如:有机化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系统性虽然比无机化学要强得多,但教学刚入门时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混乱,尤其是烷烃、烯烃、炔烃、醇、醛、酸、酯等分子通式学生老是搞混,导致分子式、结构简式推导不出。老师如果能和学生一起通过分子模型的比较分析,归纳出“有一个双键(碳碳双键、碳氧双键都行)或成一个环,该分子的氢原子就比烷烃少两个。”并示范一两类物质,那学生很快就可以自己推出其它类物质的分子通式了。再如学习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时,通过从各类反应中归纳小结出化学键的断开和形成的共同点,理解和运用就不难了。

5. 断键归纳法

对于有机化学反应的学习,方程式的书写是重点也是难点,但其实如果学生弄清楚了反应中有机分子的断键位置,书写反应方程式就非常轻松了。如《选修5》“醇”的学习,反应类型很多,是所有有机物中反应类型最多的,所以学生容易混乱。上完新课后,补充一道练习题,及时对化学键的断键做一个归纳小结是非常有必要的。

练习:乙醇分子结构式如右图所示:根据乙醇化学性质及所发生的反应,填写下列断键情况(用序号):

(1)置换反应:与活泼金属Na等反应。断键 ;

(2)氧化反应:与O2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断键 ;

(3)取代反应:与酸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酯。断键

与浓氢溴酸共热生成卤代烃。断键 ;

与浓硫酸在140℃下生成醚。断键 ;

(4)消去反应:与浓硫酸在170℃下生成乙烯。断键 。

6. 谐音归纳法

所谓谐音归纳记忆法[2]是指所记忆的对象,跟其它事物之间是彼此相连续地被感知着、表象着或思考着的。当其它事物的一个熟悉的知觉、表象或思想的出现,与所要记忆的对象谐音时,就可以用来把记忆的对象记住。如选修4中讲到中和滴定时介绍了三种指示剂:酚酞、石蕊、甲基橙,学生只有熟记它们的变色范围和酸碱色才能完成滴定实验的考查。但偏偏很多学生总是记不住变色范围和颜色,导致实验题失分。如果讲完实验后利用谐音联想进行归纳小结,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就记住了这个难点,中和滴定实验题自然顺手了。石蕊变色的pH值范围为5-8,可联系为:石雷(蕊)有把吗?答:无把(即5-8)。酚酞的pH值变色范围为8-10,可记忆为:老酚太太高寿?已八十了(即8-10)。甲基橙的pH变色范围为3.1-4.4。可这样归纳记忆:“假的秤准不准?请三姨(3.1)来试试(4.4)。

7. 讨论小结法

离下课几分钟,设置短时间的讨论、争辩,不仅打破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辨析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如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讲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节内容时,可最后5分钟设置几个问题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争辩:(1)增大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加快?(2)增加任一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一定加快?(3)增大液体的体积,反应速率加快?引导学生抓住影响速率的因素进行辨析,自然越辩越明。这样既无形中把影响因素中易出错的知识点归纳出来,又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8. 口诀法

口诀法是指把难记忆难理解的某些知识点规律归纳小结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帮助理解和记忆。在“氧化还原反应”和“盐类的水解”这些知识点那里这个方法很好用。指导学生用口诀的方式归纳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这样学生就能轻松搞定: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弱酸弱碱强弱比较等题型。

9. 对比小结法

化学教学中有不少知识点比较相近,学生易混淆,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比较辨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既可以对比小结法是不错的办法。例如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教学、离子键和共价键、电离和水解。

三、 几点体会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彩的课堂小结能起着“画龙点睛”的功效,切忌流于形式。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因此,化学课堂小结远不止这几种,且不是固定不变的,笔者只是在抛砖引玉。课堂小结教学要想做好,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结合教学内容把把课堂小结的形式、内容和时间安排备好,这样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才不至于被“正课”挤掉。这样课堂小结会更丰富多彩、更有魅力,更具实用意义,何愁课堂不高效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