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马克思调查报告

马克思调查报告

时间:2023-01-13 21:12: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马克思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马克思调查报告

第1篇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浅析

论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当代意义

社会冲突的理性审视及应对

论公共政策决策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公共行政模式的选择——由管制行政到服务行政

论民事诉讼中的“心证公开”——基于《证据规定》第64条和第79条的分析

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法律思考

论“同案不同判”现象的类型及应对

关于征地补偿纠纷的调查报告——基于武汉市、鹤壁市的调查

从文学的角度看人的基本需要

吴嘉纪诗歌研究述评

论李煜以物喻愁词在北宋词家中的回响

公共空间下的文学传播——试析贵州现代文学发生期的文学传播

杜尚艺术史价值之我见——兼论《拉锐街11号的门》在杜尚艺术生命中的隐喻意味

深刻抑或偏执——论张爱玲文学创作中亲情的消解

从《喜福会》的母女冲突看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

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分析——以《泰晤士报》北京奥运周期内对华报道文本为例

逆势扩张的媒介发展之路——新媒体时代贵阳传统媒体发展状况分析

论我国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语境研究的认知转向

认知语义结构下的隐喻翻译

隐喻的认知机制和隐喻相似性

在英文写作中减少与特定句型相关的典型错误的输出——英语句型模仿写作明示教学实证研究结论之二

从人文角度探寻贝多芬晚期精神境界

浅议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权利与义务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征订启事

祭象的意义世界

因俗化民,圣人苦心——读王阳明《象祠记》

民族地区应急资源保障完善途径研究

财政支出具体结构优化问题探讨

西部县级地方政府执政能力评估模式的构建

劳动者的集体之人身份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的构想——富士康事件的启示

国家赔偿的悖论——以"农夫、统一事件"为例

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考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论梁启超译介活动与启蒙思想转变

现代汉语中"着呢"的语法化路径探析

留学生使用"关于"一词的偏误分析

《汉语大词典》收词补遗十四则

都匀话老中青三代的语音差异

魏晋南北朝文艺"概括描述"批评法述论

清"红楼戏"首编者仲振奎家族文人群略考

论王安忆《长恨歌》中环境元素对主题的激活

直面"荒诞"的第一人——默尔索的孤独世界

超越中的自我追寻——从自然主义看萨特的"处境小说"

近五年国内马克斯·舍勒研究综述

欠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VPN实现及服务跟进

转型时期贵州铜仁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

中学生阅读能力层级体系及评定系统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试析王阳明心学视域中的三种人格典范——兼论王阳明的理想人格

土家族"过赶年"的文化内涵及其研究价值

浅论南夷与南夷文化——夜郎文化研究之三

嵌入苗族婚育文化中的宗教仪式与禁忌——以凯里挂丁方言区苗族婚育习俗为例

贵州高原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研究——基于贵阳城市经济圈辐射域的简单实证

提升贵州旅游价值的差异化思考

石门坎平民教育运动之动因

第2篇

论文关键词:理论课;教学模式;综述

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党和国家对高校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理论知识,变成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理论课作为宣传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转贴于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4理论课的杜会实践课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理论依据;现实困境;动力机制

2012年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贾庆林主席在会上作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要维护农民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而文化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对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尊严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农民工文化生活整体匮乏,其文化权益保障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应建立一种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农民工文化权益面临的窘境。

一、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是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公平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经济关系的反应。“公平问题的核心是利益关系。”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马克思提出了“社会主义平等”的概念。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他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确定为追求社会公平的主题和目的。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他们为社会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理应享受相应的权益。而文化权益是当代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权益,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只有当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得以保障,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才有望提高,这样劳动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率才会相应提高。

(二)科学发展观是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既包括了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有机统一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毫无疑问,这里的人民不仅包括广大城市居民,也包括全国2.3亿多的农民工群体。因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农民工的全面发展,在文化建设中就必须从农民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为农民工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使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从而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政府公共文化职能缺失、文化消费供求渠道不畅

文化消费资料的短缺和供求渠道不畅,是目前农民工文化消费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农民工的生产领域角色已经毫无争议地被定位了,但是在消费领域中的特征则不明确。传统政府公共文化职能缺失和文化消费供求渠道不畅是导致农民工文化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农民工没有能力去实现应有的文化消费。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所有这些本应当由政府、社区、企业来提供的消费品,却又存在严重的不足,这就致使农民工所需的文化消费品极度短缺。

(二)农民工的生存环境不平等

国内学者认为,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民工群体的边缘化特性,对农民工的文化消费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与制约。农民工正处于“农民”向“市民”的过渡之中,亦工亦农,与城里人相比,无论是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职业技能还是在社会交往层面都处于劣势,他们往往把自身定位于社会声望、权力、地位等方面处于劣势的城市边缘人。由于缺乏城市户籍这一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凭证,导致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大致均等的服务,处于“流出地管不着、流人地不愿管”的尴尬境地。“身份的差别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很大一部分农民工产生自卑心理,加上城市中还存在着一些对农民工的戒心和歧视现象,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氛围对农民工的文化消费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没有社会地位的上升,就难以产生文化消费的动力。

(三)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微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生存需求是最低层次的需求,一般来说,只有这一需求得到了满足,才会有动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收入水平的相应提高是消费水平与消费层次提高的最重要前提条件。现实社会中,即便是由政府、企业、社区等提供的公共消费品,显然都不是完全免费的资源。因此,作为一种具有选择性的消费行为,农民工的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就受到农民工自身条件与经济地位的强烈制约,他们在支出决策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在农村的家庭成员。由于当前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普遍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这就决定了农民工文化消费水平的低层次性。因此,经济收入的低下,是农民工文化消费水平不高和消费不足的直接原因。

(四)企业对农民工文化生活重视不够

作为提供农民工文化服务的主体的企业,在这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职位空缺。企业在农民工文化生活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据百度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37.6%的企业没有为农民工提供任何文化服务,有20%的企业只提供了电视。企业的目的在于追求效益,往往很少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文化设施当中。即使一些企业建有职工培训中心、文娱活动室、阅览室等设施,但往往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的装饰,基本没有配套的管理制度,广大农民工也就只能望“室”兴叹了。

第4篇

总结一:食堂问卷调查报告一、引言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也充分的阐述了人只有在衣食住行得到满足过后,才可能进一步的发展自己。而在当今的大学里,食堂与学生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基于食堂对学生群体生活影响的重要性,我们生管会对我院学生们开展食堂现状的问卷调查,其中包括调查价格,饭菜的满意度,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并进行充分思考,进而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二、现状

大学生群体和食堂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不和谐的因素,这种现状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势必会阻碍学校的正常运行,为了解我校学生食堂服务整体情况,进一步提高食堂的工作质量,营造和谐的就餐环境和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使同学们能够得到更好的饮食服务。现将部分有代表性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饭菜价格:在此次调查中,近50%的同学认为食堂饭菜价格合理,40.5%的同学认为食堂的饭菜价格偏高,而认为食堂的饭菜价格很高的同学占13.4%。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对食堂的饭菜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

(2)饭菜质量:近50%的同学认为食堂的饭菜质量很高,他们从没吃过变质的饭菜,仅有2.9%少数的同学吃到过变质的饭菜。由此可见食堂的饭菜质量还是很高的,同学们对饭菜质量持满意的态度。

(3)食堂餐具卫生:关于食堂餐具卫生满意程度的反映是:26.6%的学生认为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良好,干净,52.2%的同学认为一般,其中17.2%的同学认为食堂的卫生状况糟糕,觉得脏。看来食堂在卫生方面还有待加强。

(4)食堂服务: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冷淡,仅仅只有12.5%的同学认为是热情。同时同学提出一些对餐厅服务的要求,如认真计算价格,希望减少被刷错卡的次数,带上口罩与手套,这也是同学们对卫生安全的要求。

(5)菜的种类:在调查中,有近52.9%的同学认为食堂的菜式品种只能用还行,凑合的词来评,27.5%的同学觉得菜式应该有所创新。仅仅就3.3%的同学认为食堂的菜式品种是丰富多彩,令人满意。由此可见,食堂需要在种类方面多下点功夫,多研究新菜,提高同学们对菜的满意度。

在此次调查中,还有众多的结果数据,但这里仅列举一些典型的数据来说明我们食堂的现状,在很大范围内,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情况,如学生在食堂的插队情况、饭菜份量多少问题的情况等等,这些调查结果是值得反思,但在这里我们仅做描述性的介绍,以供读者真实、客观的了解本校食堂的现状。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众多的问题,在对食堂的问卷调查和走访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具体的表述为以下几点:

(1)价格方面:饭菜的价牌调整需及时,以免同学们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对此提出的办法是对价格给予公示。部分同学认为荤素菜的价格不合理,有的素菜的价格比荤菜高。

(2)服务方面:工作人员的态度要温和,特别是男工作人员(注意戴好口罩和手套)。同时部分的同学认为食堂应该延长时间,同时增设窗口。建议用铁勺子,方便。现在开设了订餐的服务,方便了同学们,深受同学们的好评。

(3)饭菜方面:针对早餐,同学们普遍认为稀饭过稀,还建议应该增设品种,如小笼包,饭团等。当然这主要看食堂,考虑到时间,人员可否行。针对中晚饭,同学们提出应增加素菜的种类及菜法的烧法。除此,有部分同学提出食堂的汤类过少,口味过淡。现在天气渐冷,建议食堂应注意饭菜的保温。

通过此次的调查,作为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用餐需求,从而在日后在餐饮方面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及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为全校师生营造一种更愉悦,和谐的校园氛围。

总结二:食堂问卷调查报告调查目的:为了提高食堂工作质量、服务广大同学,更加的完善有关单位的服务质量以及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为同学们带来更佳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组特别做此问卷,为今后学校对食堂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调查结果分析:

一、同学们对食堂就餐环境的满意程度

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都选择在食堂就餐,但仍有的同学表示对食堂的就餐环境并不是很满意。总体来说同学们对我校食堂就餐环境满意程度不是很高。希望学校能够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整顿和管理。

二、同学们对在食堂就餐时服务的满意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还能接受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但也仍有许多同学认为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从同学陈述中得知同学们普遍认为食堂的打卡服务做得最好,但在泰山厅为民族同学提供的清真菜区和餐具卫生方面有待提高。同时同学们还希望增加免费汤桶的供应,将汤勺换成一次性的,服务人员换上一次性口罩和手套,晚上增加夜宵等一些服。这些情况也表明食堂的服务有许多欠缺的地方,希望学校或食堂能采取一些相关措施加以改。

三、同学们对食堂的菜价和质量的满意程度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同学都表示食堂的饭菜价格不合理,质量与菜价不符合等问题。食堂的菜价特别是肉类菜价不合理,让许多同学无法接受。将其与菜的质量相比,同学们每天摄入的营养元素是不足的.这可能会影响到一些同学的健康状况。为了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希望食堂能适当调整一些菜价,改进味道,并增加一些有营养的菜色。

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在校学生对食堂就餐环境,服务态度和菜价,质量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基本能接受食堂目前的状况,但存在一部分同学对食堂目前的状况感到不满。这主要集中在食堂的服务差,菜价高,质量与菜价不符这些问题上。食堂作为第三产业,其主要工作就是给在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服务学生,并保证学生每天的营养摄入量。同时,食堂还应考虑到同学们都是从不同地方来泰医求学的,大家都没有经济收入,都是靠父母辛苦挣钱来读书,不可能花很多钱在就餐上,若食堂菜价太贵,这必会给一部分同学造成经济负担。长期以来食堂在学校里形成了垄断形式,在餐饮方面来说是供不应求,这就给食堂造成了没有竞争的环境。因此在菜价和菜的质量方面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学校和食堂的负责人能为学生着想,减轻学生的一些生活负担,提高大学生的饮食质量,不要让学生在专心学习的同时还要担心他们的饮食问题。

总结三:食堂问卷调查报告调查背景:随着市场价格的升高,我校食堂也对各种饭菜的价格作了一些调整,并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因此我们部门遵上级指示做了此次调查问卷并作出相应的分析。

调查目标:通过调查,了解食堂服务的状况,探求食堂服务的问题 , 为相关部门解决食堂问题献言献策,促进食堂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大家对食堂的满意度,切实提高我校教师、学生的生活水平。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学校食堂的用餐环境、餐具卫生、饭菜质量、饭菜价格、饭菜口味、饭菜卫生状况、饭菜品种丰富程度、周菜单及执行情况、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对食堂管理和服务总体评价、是否欢迎该食堂继续为师生提供服务这些内容。

调查结果:这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7份,收回 57份,有效问卷57份,这次问卷调查程序合理,主体广泛,性别分布合理,覆盖了各个年级和各个区域的人群,调查结果可以公正有效地反映我校食堂的总体情况.调查情况附后表。

改进措施;

1、饭菜质量基本满意,但同学们希望多增加些品种、地方小吃,注意营养搭配。

2、饭菜价格适中,适当增加分量。

3、卫生工作要继续加强,希望食堂对此要有高度的重视。

第5篇

2.浅论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热孜古丽·艾衣沙

3.宽严相济语境下的刑事和解曹锋

4.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机制研究林莉

5.当代中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研究耿娜

6.探析我国刑法借鉴严格责任犯罪的法律空间马岩

7.关于古典自由心证制度之评析张婧雯

8.公用事业的行政规制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余娟

9.浅论我国表见制度的完善徐金亮

10.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反思刘昭华

11.浅谈检察机关的监督权王峰

12.客运挂靠车辆司机劳动关系的确定熊春莲

13.论减损规则与过失相抵的关系雷芸

14.案件实体监督的难点与途径吴晓栋,张兰锋,黄心灵

15.交通肇事后积极施救但由他人顶罪是否构成逃逸李志民,袁莉

16.浅谈职务犯罪的有效讯问倪林炜

17.聚众斗殴罪主体若干争议问题探究秦爱榕

18.受贿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奚伯荣

19.利用影响力主体刍议龚海华

20.网络舆论下的司法公正廉洁及两个悖论的提出付继博

21.公正廉洁司法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杨圆圆

22.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免刑判决率高的原因及对策张鸿俊,徐栋荣

23.检察机关执行监督争议吴迪

24.简论激情犯理论在刑事责任认定中的作用——从一起案例谈起张晗

25.法院与当事人在民事案件取证上的关系向光华

26.浅析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民事责任刘盈梅

27.连锁性教唆犯未遂状态刍议——以大塚仁教唆犯精细化分类为考察对象张志启

28.浅论"准五服以治罪"易丽

29.发挥案管部门作用力促司法公正廉洁黄心灵

30.检察机关处理非涉检案件柔性监督工作办法初探于(韦华),谷荣

31.试论检察机关办案的三个效果的评价标准舒隽英

32.对当前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曹琳

33.生物物证与案件现场探微丁宁

34.浅析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胡春媛

35.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法律保护孙野

36.关于醉酒驾驶的成因与解决探讨向河铭

37.该由谁为死亡无名流浪权索赔?叶优子

38.浅析城市化进程对耕地保护的影响牛牧

39.建筑企业人才资源开发途径探析郑文开

40.海南乡镇政府形象现状调查报告徐艳晴

41.新时期年轻干部提高群众工作本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孙铁民

42.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舆论周娟HtTp://

43.贵州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周承群

44.马克思的哲学原理思想研究叶念

45.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为例甘乐平,陆元兵,陈科,张友良

46.处理好关于农村土地的问题——以山东省莱芜市为例王俊强,王永

47.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制度伦理建设裴莉

48.法律秩序与市场秩序下的交易——读《美国史上的市场与法律——各利益间的不同交易方式》胡茵

49.浅议胡雪岩"人本位"的经营哲学陈颖燕

50.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试述农民利益保护李月明

51.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分析谢道波

52.概述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罗玮

53.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年成才教育张丹,张博

54.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郭瑶

55.如何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对在校课程的满意度——对我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周蓉

56.论心理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安春荣,李忠华

57.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校教育改革李尊实,王莹,梁明艳

58.浅谈新时期高校院系学生工作的发展吴成霞,徐芬,高杨

59.多媒休与中职英语教学徐麦姣

60.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蔡芳

61.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范倩

62.改革开放后我国留学政策的发展及思考任少飞

63.切实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浅析高职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孙志林

64.试析公司合同理论适用王海燕

65.论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构成要件吴燕

66.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对第三人的效力张洋

67.论经济法程序与公益诉讼陈巍

68.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法律问题及对策分析韩光红,喻剑

69.浅析商标的国际保护马斌

70.集资诈骗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特点及原因分析江烨,李国平

71.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发展的重点程少卿

72.劳动合同试用期制度探析刘星

73.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姜雯雯

7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证明文件冲突的效力分析曹荣川

75.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与政府的管制政策刘文斌

76.区域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蒋文静,韩新明

77.江西省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何松

78.桂林产业发展的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严艳荣,赵相忠,张宁波,曾小刚

79.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分析及政策建议张金星,李瑞临

80.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李剑春,刘烈辉,吴群

81.浅谈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春艳,陶建辉,李帅帅

82.浅析我国西南地区某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李晓薇,王继鸿

83.后TRIPs时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与博弈张晶晶

84.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发展历程的研究综述和评析龚健,唐长久

85.效率工资假说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鞠岩,宋传海

86.财政支农对中部六省农村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段东生,庄作江

87.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集团公司财务控制体系优化策略探讨莫许慧

88.全面收益观下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用探讨陈琴,王宜刚

89.略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杜薇

90.应收账款风险的规避机制研究田凤欢

91.黔中经济区开发中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支持郎贵飞

92.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浅析李明宋

93.浅析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常见误区及改进策略汪燕

94.会计内控到企业内控的发展历程李岩

95.我国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现状的分析曹镇洁,林秀云,章彪

96.浅谈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熊伟

97.市场环境与公允价值的运用刘鸣孝

98.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苏禹

99.物业税:前途光明道路坎坷朱江艳

100.小议会计核算谨慎原则李岩

101.基于PDCA循环的生产车间绩效管理研究叶中俊,张强

102.浅谈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共交通企业绩效管理郑继媛

103.电子政务的复杂性研究进展杨咏梅,李云雁

104.企业物资管理问题探讨李明星

第6篇

下面笔者就谈谈英语课如何导入。导入方法要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万万不可千人一面,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形成各不相同的风格。

一、直观导入法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9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取的。因而,对一些形象直观的内容,就利用事物、图片等直观手段导入,避免绕弯。

如在牛津小学英语3A中学习用品时,这些熟悉的物品,教室内随处可见。为了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触动,一大一小两支铅笔就可以导入:This is a long pencil.Look,this is a short pencil.They are pencils.Please find your pencil.Show me your pencil.边说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反复的听觉触动,学生对pencil一词的读音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教师提问What’s this?时,学生就会模仿教师的发音,尝试说新单词pencil,在这样想说愿说的心理驱动下,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简笔画以其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简单易学等特点被英语教师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平时的教学中。大部分英语单词都可用简笔画表达,借助画的直观形象感染学生,从而理解单词。如教授牛津小学英语3AUnit 4的家用物品类单词时,通过简笔画一一呈现新单词desk,chair,bed,fridge...,学生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就加深了对新单词的记忆。在教big和small时,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大的苹果和一个小的苹果,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顺势展开big和small的教学,效果很好。因此,在教学一些对比比较鲜明的形象事物时,采用这种导入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歌曲导入法

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教育相辅相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曲词活跃和丰富听者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在音乐声波的刺激下,思维活动处于敏捷和活跃状态。唱歌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英语歌曲有丰富的内容、优美的节奏、和谐的旋律,能活跃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在音乐声波的刺激下,浮想联翩,思维活跃,这时学到的知识记忆特别牢固,特别持久。在教学中,利用英语歌曲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欢快的音中,得到了美的享受。笔者在教学一年级英语red,yellow,green,blue,brown等颜色词时,先让学生听歌曲color song。小学生活泼,爱说爱唱,而且这首英语歌曲曲调欢快,节奏明快,符合小学生情绪记忆相对较强的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和兴趣。歌曲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悦耳的音乐声中无意识地感知新课内容。学生在悦耳的音乐中轻轻松松就掌握了学习内容,并在哼唱间留下深刻的记忆。

三、情景导入法

新课程实施后,小学英语教学离不开情境的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特别是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创设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教学导入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阶段的英语对话和课文多出现在一定的情景中,英语教师可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逼真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新知识。如在教学3BUnit 9 Shopping时,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服装店,挂满衣服,并标明价格。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这样借助直观教具,配合动作、手势和表情等,设计一个买东西的真实情景,引出新授句子:Can I help you?I’d like...How much is it?有了真实情境的烘托,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知识,训练技能。

四、游戏导入法

第7篇

[关键词] 藏区;一妻多夫制;婚姻;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 C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004-3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藏区的一妻多夫制婚姻给予了很大关注,尤其是一些研究婚姻家庭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由于藏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原因,很多研究者并没做严格而规范的“田野调查”,大多研究依然是从资料到资料,使得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没有什么进展和突破,存在很多的争议和猜测,对一妻多夫制婚姻的社会功能和形成原因,以及家庭的内部结构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还不是很清楚。由于作者从小生活在藏区,利用自己对藏族文化与生活比较熟悉的相对优势,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以总结与述论,以期理清这一问题研究的基本脉络与研究进展。

一、关于一妻多夫制婚姻的一般性论述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序言中说:“诚然、除个体婚制之外,一般所知道的还有东方的一夫多妻制及印度、的一妻多夫制;可是,这三种形式并不能按历史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彼此并立而没有任何相互的联系”。也就是说,按照恩格斯的理论,群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婚姻是和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蒙昧时期、野蛮时期和文明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对应的,一妻多夫制婚姻的历史地位还不清楚,不能与这三阶段对应起来。恩格斯的论述被研究一妻多夫制婚姻的学者广泛引用。很多研究者对一妻多夫制婚姻的结论也很谨慎,大多采用一般性论述。

如马戎在《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中全面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藏区多偶制婚姻研究的文献,在总结美国藏学家戈德斯坦等用土地制度和劳役制度分析藏区多偶制婚姻产生的经济根源的基础上,结合藏区的婚姻禁忌,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的地位,分析了藏区流行多偶婚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但他认为,由于翔实的历史资料的缺乏,加上研究者田野考察的时间较少,语言交流上的困难等因素,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藏区流行的“一妻多夫”制婚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分析和研究这种婚姻形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婚姻的形式和演进规律。

张建世认为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婚姻,是藏区社会和文化系统的一个部分,只有在藏区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系统中才能存在。一妻多夫制婚姻与藏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土地与差税制度、财产继承制度、农牧经济与劳动力、社会分层、宗族关系、居住格局、乡村组织与管理、人口发展等都有关。

二、一妻多夫制婚姻存在原因的经济学解释

萨缪尔森(Samulson)在《经济学》中说:用经济学的视角阐释历史是马克思对西方学术界不朽的贡献之一。马克思强调经济利益才是处在观念背后并决定人们价值观的东西。事实上,马克思的方法对于主流经济学说并不陌生,他归纳了亚当・斯密关于自我利益的分析。用经济利益来分析人类的行为,我国的先哲们也早有论述,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近年来,加里・贝克尔(Gary・S ・Becker)把经济理论引入到与市场没有联系的其他社会领域,如家庭规模、生育行为等。在研究人类行为时,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其动因,在分析影响人类的众多因素中,把经济动因放在首位,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内外很多学者在研究藏区一妻多夫制婚姻时,也延用了这种方法。

梅尔文・C・戈德斯坦(Goldstein)认为的土地制度和劳役制度是一妻多夫制婚姻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差巴从封建领主那里租用的土地是不可分割的,另一方面劳役是按户计算的。出于经济的考虑,一代人只能维持一个家庭,当家庭中同代男性多于一人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兄弟共娶一个妻子。她认为这种婚姻并非藏人向往的形式,当土地和劳役制度等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后,藏人就会放弃这种婚姻。

巴伯若・尼姆里・阿吉兹 (Barbara Aziz)也承袭了戈德斯坦的研究思路,把一妻多夫制婚姻看作是一种有利于家庭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一妻多夫制婚姻能够保持土地、家产的完整,由于劳动力多使得家庭经济多样化,容易发家致富。同时,她也强调了藏族婚姻禁忌对多偶制婚姻的影响。

南希・列文(Nancy Levine)也认为藏区的一妻多夫制婚姻主要是由土地制度和财产继承制度决定的。

上述国外藏学家的研究与调查范围仅限于国外的一些藏族移民,这些移民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都与国内差别很大,其结论能不能解释其他藏区的多偶婚形成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从史料看,这种婚姻形式存在的历史久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发生过各种变迁,而这种婚俗却经久不衰,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有些地区还有复苏迹象,这就很难仅用经济理性的角度来解释了。

国内很多学者也用经济理性来分析一妻多夫制婚姻形成原因。王文长认为,经济因素是这种婚姻存在的主要原因。兄弟各娶一妻,能够增加劳动力,也能形成规模效应,在生产中是一种兄弟之间的核心家庭联盟。但存在分家的倾向,这一核心家庭联盟随时可能因利益分歧而解体。兄弟共娶一妻就能克服这一倾向。这种婚制不违背当地的婚俗,也符合传统农、牧业社区的文化机制,与当地特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部分多偶制家庭确实先富了起来。

实事上,我们在现实中能够找到与这种分析和解释相反的例证。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农村施行之后,有很多小家庭,甚至单身都可以通过协商和互助的方式能够解决生产中的任何问题,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收益。家庭成员之间看似有利于致富的内部分工是多偶婚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家庭经济的分工必须要这样的婚姻形式,因为,一夫一妻制家庭同样可以生产和生活。

欧潮泉也提出,由于在封建农奴制社会中,广大的农牧民没有人身自由,在农奴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生活极端贫困,无法建立一夫一妻制家庭,只好兄弟几人共娶一个妻子。但这种婚姻形式还广泛地存在于贵族阶层,这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娶不起妻子的问题。

三、一妻多夫制婚姻存在原因的非经济学解析

有很多学者认为藏区的一夫多妻制婚姻是一种原始群婚的残余。欧潮泉认为群婚(对偶婚)残余是一妻多夫制婚姻存在的主要因素,当然,他也不排斥经济因素对一妻多夫制婚俗存在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存在很多古代社会的风俗,尤其是古代社会的家庭与婚姻形式,以及有关的习俗惯制,这已经被丰富的人类学资料所证实。吴从众提出,由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和西方列强的入侵,19世纪以来,社会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所以,落后的群婚残余没有消除,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也是这一婚俗长期存留的原因。张建世对这一婚俗从文化传统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多偶制婚作为一种文化遗存,是整个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只有与其他文化要素协调配合,才能存续。社会在伦理上认可并赞成一妻多夫制婚姻,除了严禁血缘内婚外,社会对禁忌以外的性关系比较宽容,不歧视非婚子女,家中不存在嫡庶的区别。正是这样的文化传统支撑了一妻多夫婚姻的存在。一雄认为的一妻多夫制婚俗产生于苯教,并对起源于群婚残余的观点给予了批评。认为起源于群婚的观点是将关于一妻多夫婚姻的粗糙资料生硬地套用了一百多年前公式化理论的结果。研究方法上主张对存在一妻多夫制婚姻的村落进行详细而周密的田野调查,才有助于获得对这一婚俗的正确理解。徐扬、尚会鹏认为一妻多夫制婚姻有理于家庭经济发展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理由不充分。他们提出了“优势亲属关系”和“文化传统总取向”来解释这一婚俗。认为严酷的生存环境导致社会中的兄弟关系比较亲密,不愿分家而共娶一妻。这似乎有一个逻辑前提:兄弟只要不共妻,就得必须分家,即不共妻是分家的充分条件。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一个大家中,兄弟不共妻能和睦向处和比比皆是。另外,藏族以超自然为中心的“文化传统总取向”使得人们淡化血缘关系,也促使了一妻多夫婚俗的存在。这一理由就更看不懂了。

四、一妻多夫制婚姻的地区分布与阶层分布

关于一妻多夫制婚姻的地区分布和阶层分布也是学者关注的主要方面之一,从目前的研究和已有的资料看,还没有全藏区有关多偶婚专门的详细统计数据,相关数据都散见于各种历史资料和调查报告中。马戎、吴从众等都收集整理过一妻多夫制婚姻的阶层分布与地区分布相关数据。汇总如下:

从阶层分布情况看, 一妻多夫制婚姻在解放前,主要分布在贵族和差巴中,“堆穹”(社会地位比差巴低的小户人家)中有少量地存在,囊生和牧工中几乎没有。解放后,主要分布在农、牧区,城镇中比例较少。

五、藏区之外的一妻多夫制婚姻

林琼在清代《维西见闻》和明代《获圈杂记》中发现很多没有引用过的关于一妻多夫制的史料,证明我国东南地区也广泛存在过这类婚姻形式。坚赞才旦把一妻多夫制婚姻分为两个类型:兄弟共妻型与非兄弟共妻型。非兄弟共妻型又叫“纳雅(Nayar)”型,因此婚俗在印度南部的纳雅(Nayar)人中比较典型而得名。“纳雅(Nayar)”型又分父子同妻、叔侄同妻和朋友同妻等亚型。我国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婚姻基本属于兄弟共妻型,“纳雅(Nayar)”型比较少。同时,坚赞才旦认为一夫多妻制婚俗在汉族地区也广泛存在,他例举了山西奇岚县、福建的光泽县、湖北的潜江县、陕西的鸡县和甘肃等地的“招夫养夫”和东北长白山等地区的“拉帮套”也例同此制。但是,藏区这种广泛存在的一妻多夫婚姻形式和汉族地区的由于生活所迫所组成的那种生产性组合的一妻多夫制婚姻有很大差别。藏区的一妻多夫制婚姻形式中自然属性明显是很重要的,有经济原因,但不是主要的;汉族地区的多偶婚姻中经济原因是第一位的,离开经济因素这种婚姻就无法存在。藏区多偶婚中的共夫共妻者相互之间多数都有血缘关系,这似乎有对偶婚的遗迹,而汉族地区的多偶婚,共夫共妻者相互之间多数没有血缘关系。

六、对一妻多夫制婚姻的评价

对一妻多夫制婚姻,多数学者持否定态度。一妻多夫制婚姻不是妇女社会地位高的标识,这种婚姻会造成大量失婚女性、人口减少等问题。一妻多夫制婚姻结构的局限表现在与这种结构相伴生的社会问题上,即一妻多夫制婚姻导致很多非婚生育和婚外性问题。是一妻多夫制造成婚外性问题和非婚生育,还是传统文化中对婚外性问题和非婚生育的宽容造成和助长了一妻多夫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多偶婚是一种 “封建婚姻陋习”,与当地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文化落后、思想守旧,以及封建农奴家庭制度和宗族势力有一定的关系。

但也有学者持较宽容态度。马戎对这种婚姻形式并没有简单地说是“落后”还是“先进”,只是引用了赫特尔的观点表达了对一妻多夫制婚姻的态度。在人类社会中,哪一种婚姻关系和性关系更“先进”,更“道德”,不能简单地根据某一个社会的传统标准来衡量。“在一个社会里,对于究竟什么因素代表了文明的进步趋势的判断具有主观的成分”。相对与普遍存在的一夫一妻制婚姻,一妻多夫制婚姻既不“可耻”,也非“陋习”,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或有调节人口平衡的作用;在家户经济的发展中或有提供较多劳力快速致富的功能。

由于当今世界的主流婚姻形式是一夫一妻制,我国的《婚姻法》也明确规定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唯一的婚姻形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也明文规定“废除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封建婚姻”。如果不涉及道德判断,仅仅法制而言,这种婚姻首先与我国的法律相抵触,所以,通过发展经济、普及法律、文化宣传等方式逐步废除这一婚姻形式是它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8篇

中职数学课程是为学生的文化素质服务,其必须高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水平。由于中等职业教育也是高中阶段的教育,因此其数学教学是体现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必须承担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服务的功能,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功能,并且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重点是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服务。

一、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人们的吃、穿、住、行都与数学有关。例如通过人们吃的糕点,可认识到丰富的几何图形;在商场买衣买鞋时,经常会遇到打折的问题,等等。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用实际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概念从实际引入。例如在学习“垂线”的概念时,可结合实际提出这样的问题:马路的十字路口的两条道路位置上有何关系?电线杆与它上面架的电线位置上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具体涉及到的例子,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能直观地理解垂线的意义,并意识到学习这个内容的重要性。

(2)公式、法则结合实例抽象提出。结合实例抽象提出公式、法则,既容易对其作出通俗易懂的解释,又容易对其自身作出本质的揭示。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减法法则时,可以这样引入新课:某一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10°C,夜晚的最低气温是-5°C,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用投影仪展示分别标注着10°C和-5°C的温度计,让学生直观地看出高多少,再让学生考虑如何列算式及怎样计算,并换例让学生验证探究出来的结论,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3)公理、定理从实际需要提出。例如:在学习“线段公理”时,可以以“人们走路时往往喜欢抄斜路直奔目的地,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为出发点让学生思考。通过这样的实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还能领悟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教师还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采用模型、幻灯、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三、精心编制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当前我国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和考题多半是脱离了实际背景的纯数学问题,或者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应用数学问题。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使学生解现成数学题的能力很强,而把实际问题抽象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却很弱。而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它的许多概念、定理和方法都从现实中来。同时,它有很多结论生产和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编制一些与生活、科学有关的问题,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周围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其萌发学好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四、加强课外实践,带着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华罗庚先生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句话精辟地阐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就是说数学可为很多生活问题建模。

例如举行一次野炊活动。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收集大量信息,深化统计的学习,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调查市场行情,让学生亲自去粮店买米,去菜场买菜。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如买菜中的估算、人民币的支付、菜的搭配和选择等策略活动,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野炊”活动可将学生学习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津津有味地评论着自己所买的菜,交流着买菜的体验,充分展示每个人的爱好、生活经验,学习和交流学习数学所包含的价值观、实用观,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又如有一年经常下雨,玉米的收成不太好,农民议论说今年的玉米可能要减产几成了。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分小组调查自己村中的几户人家,了解他们种同样多的地,去年和今年的玉米收成情况,根据搜集的数据算出这几户人家今年比去年减少了几成,这几户人家平均减产几成,并调查减产的原因。小组中的学生分工进行调查,完成调查后,合作写出一份调查报告,并给农民提出建议。这是融数学、科学、社交知识于一体的综合练习,前半部分是百分数(成数)的实际应用,没有给出具体数据,需要学生自己调查完成。后半部分是学生调查造成减产的原因:(1)与经常下雨有关;(2)管理不当,病虫害的缘故;(3)空气污染;(4)玉米品种问题。这样的作业设计取材于农村特有的资源,从孩子们身边的现实问题入手,给他们提供了一次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锻炼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获取知识、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实际运用能力,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第9篇

      选择伦理道德论文这一类题目,须对伦理道德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经验。对于毕业论文来讲,限于条件,选择这类题目要十分慎重。以下是伦理道德题目的参考。

1.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

2.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

3.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的“问题轨迹”及其精神形态

4.《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5.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探究

6.伦理道德,因何期待“精神哲学”

7.改革开放三十年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问题研究述论

8.旅游伦理道德判断与结构性分析

9.科技伦理道德论析

10.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

11.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2.多重价值的融合与冲突——新闻伦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层阐释

13.中小企业伦理道德体系建设——基于儒学伦理分析

14.伦理道德,何种精神哲学形态?何种“中国气派”?

15.中国伦理道德发展与大众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国问题”与“中国战略”

16.网络时代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考

17.科技与伦理道德冲突的四种类型 

18.论青少年生命伦理道德教育之必要性

19.乔治·艾略特伦理道德观的艺术表现

20.后奥运时代下对体育伦理道德发展的研究

21.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问题探索

22.伦理道德的中国精神哲学范式与中国话语

2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

24.“伦理”—“道德”的历史哲学形态

25.伦理道德,为何“精神”?

26.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

27.乡规民约与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

28.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变

29.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

30.新时期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探析

31.会通与更新:基督宗教伦理道德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关系

32.价值定位: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前提思考

33.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公务员伦理道德建设

34.伦理道德与美国外交——兼论伦理道德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35.何谓“父亲”?为什么要反对“父亲”?

36.企业伦理视角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障碍与路径探讨

37.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意义的调查分析

38.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39.医学期刊编辑与伦理道德应对

40.论菲利普·罗斯小说的伦理道德指向

41.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历史演变

42.从谚语看维吾尔族的伦理道德观

43.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影响与疏解

44.关于新时期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探讨

45.关于信息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

46.中国金融稳定的实现:金融伦理道德的实验分析

47.论教育制度的伦理道德之维

48.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

49.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对现代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

50.浙江省中小企业伦理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51.药害事件引发的伦理道德教育

52.文化自信心与中华优秀伦理道德教育

5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近代民俗中的嬗变

54.伦理道德的西方精神哲学范式

55.试论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思想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56.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教育的法治化思考

57.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阅微草堂笔记》的家庭伦理道德观

58.运用伦理道德理念进行护理管理的研究

59.伊迪丝·华顿伦理道德观的“相对论”——小说《元旦》的伦理道德思想研究

60.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青年德育的启示

61.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探析

62.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思考

63.网络社会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探究

64.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道德的构建探析

65.论网络出版的伦理道德问题

66.浅议新闻摄影图片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67.试论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

68.试论和谐社会中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意蕴

69.儒教与基督教对中西方社会伦理道德之影响研究

70.我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71.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72.食品加工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对策研究

73.原罪与赎罪——纪录片拍摄中的伦理道德

74.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探析

75.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的现状与构建途径——基于武汉高校的调查

76.护生伦理道德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

77.论佛教伦理道德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78.论清末民初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型与重构

79.中国伦理道德传统述要

80.论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特征及其对现代体育道德重建的价值

81.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82.伦理实体的诸形态及其内在的伦理—道德悖论

83.网络社会伦理道德的特征

84.旅游伦理道德建设探析

85.浅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伦理道德之区别

86.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

87.伦理道德:现代科学人才观的应有之义

88.浅谈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89.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探讨

90.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危机及原因探究

9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转型与重构

92.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伦理道德教育

93.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94.的家庭伦理道德

95.论伊斯兰伦理道德的社会应用

96.关于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地位的再认识

97.论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

98.我国农村伦理道德问题及研究对策

第10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非智力因素”中职英语

“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现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居于非认知性的心理机能系统,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我们在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的学习态度。当前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是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据一份中职60名学生的调查报告表明,有32人认为学外语没有任何用处,学不学都可以,是家长、学校、老师强迫的结果。亦有部分学生认为无学习动机,没有任何动力,刚入学时凭着新鲜好奇感还能学一些,但随着词汇量的增大、难度的增强,就慢慢失去信心,进而厌学放弃。调查发现,学生厌学不愿意听老师讲课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因素:

1.认为学习英语没有动力而厌学。

2.因为受过老师的批评,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学。

3.自负型逆反心理。这类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窄的性格,听不得批评与劝告。

4.受挫型逆反心理。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缺乏毅力,认为英语难学、费劲、怕吃苦、自动放弃。

5.想学但因基础太差听不懂老师讲课而放弃。

那么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十几年的经验总结出以下五个方面来提高中职英语学习成绩,供同行参考。

一、激发学习动机

奥苏贝尔认为,许多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对课堂学习有影响,如动机、个性、群体、社会和教师的特征等。在这些因素中,成就动机是一个主要因素。所谓成就动机即是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例如在美国,社会文化是以功利、竞争和成就为定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动机的来源对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成就要求较高的学生,在学习时更有毅力,学习更富有成效,而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比成就要求较低的学生更渴望得到解决办法。学习活动是学习个体的认识活动,其主体是学生本人,教师施加的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我的认识活动才能起作用。学生的组织活动要由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以达到目的内部动力,它是有效学习的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把学习看作是快乐的事。反之,则认为是苦恼的事,从而缺乏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应把激发学习动机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欲望、情趣需要,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之内在动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法把学生引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枯燥无味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营造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新奇感。

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用学生已学的英语知识解释词汇、介绍新的教学内容,黑板上的板书也尽量用英语,让人感到赏心悦目,有助于学生记忆和回忆教学要点。现行英语统编教材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每个单元都有对话情景,而学生大都有很强的表现欲,表演的成功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乐趣。利用表演进行教学有利于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使他们参与语言实践,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发展兴趣的有效途径。

课外活动是学校教学的重要方面,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的继续,开展得好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如:教唱英语歌曲、举办英语角、英语书法大赛、朗读、绘画、背诵比赛等活动,形式多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要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推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首先,必须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教师的爱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求。用教师可敬可亲的形象和入情入理的诱导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畏难、自卑,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其次,教师不仅要用语言,而且要用行动来达到师生间情感的沟通。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正直无私的品德、耐心细致、百问不厌的态度以及赞许的点头、肯定的眼神、令人喜悦的手势,都是赢得学生尊敬和信任的基础。最后,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师生,在课堂提问时,根据学生不同程度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有困难表现后进的学生,更应该倾注一份爱心,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深切的信赖感,亲其师,信其道,二者交融贯通就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益。

四、创设教育情境,坚定学习意志

“坚强的意志可以战胜世界上任何一座山峰”。意志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标的品质。事实证明,任何一个成功的学习者,如果没有一种坚强不拔的毅力逃避艰苦,任何成功都将与他无缘。顽强的毅力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在教学中,我用马克思学外语的刻苦精神,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来激励学生学习,同时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意志的锻炼。

总之,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欲望并具有正确的动机、坚强的意志,才能产生持之以恒的强大的动力,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参考文献:

[1]Oxford.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Neubury House Publishers,1990.

第11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挖掘经济学经典理论和对资本性态的剖析,归纳出企业普遍追求扩张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资本在扩张行为中的参与复杂程度,进一步得出目前企业扩张的主要行为模式,并探析了各种模式的资本运作方式和主要作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企业扩张中的财务问题奠定基础。

企业扩张是企业发展中永恒主题,没有不希望扩张的企业。虽然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目前寻求扩张的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根据2008年底仲量联行亚洲商业地产需求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仍有接近70%的受访者希望在亚洲地区扩大其经营活动的规模。而根据香港均富会计师行近日公布《国际商业问卷调查报告2009》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在未来三年将会进行收购活动的内地企业有41%。这说明企业扩张行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行为。

企业和资本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是资本增值的机器,资本是企业运动的动力。企业从创立到运营、利润实现的运动过程实现了资本增值,和资本运动的过程是相一致的。所以,企业的扩张离不开资本的扩张,从根本上探析企业扩张的原因和方式应该从资本角度入手。

基于资本的企业扩张原因探析

(一)经济学理论解释

企业扩张的主要经济学解释有以下几种:

1.马克思的协作论解释。马克思在《资本论》提出协作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内部分工形式,是企业的最初形式。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就需要协作,由此导致了企业的产生和规模的扩张。

2.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解释。科斯、威廉姆森等学者认为企业组织的形成和扩张界限都是由效率决定的。科斯认为,企业的规模是这样决定的:企业扩张到这样的规模,以致再多组织一项交易而引起的成本既等于别的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也等于市场机制组织此项交易的成本时,企业就不会再追求扩张。而随着管理技术革新,信息技术进步等变量的变化,企业组织的交易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边界会进一步扩张。威廉姆森建立了一个启发式模型(如图1所示),由此来分析解释企业追求扩张的原因和最优的企业规模。

威廉姆森认为,G+C的最小化是企业的目标。资产专用性系数K′是交易在市场和企业之间分配的分界点,当某一项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K小于K′时,市场治理更能节约成本,企业倾向于采用购买外部劳动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当K大于K′时,内部组织更能节约成本,企业倾向于通过扩大本企业功能和规模来获得资源。

3.垄断学派的观点解释。以海默为代表的垄断学派认为,企业有许多目标,不能仅仅被看作是生产函数,企业行为有时也不完全符合效率原则,如企业的垄断行为,就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现代企业是为了追求、维持和加强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而产生和进行扩张的。

(二)资本的趋利本性促使企业追求扩张

企业扩张也就从本质上体现为资本的扩张,这是企业扩张的内涵,简言之,就是企业之所以要追求盈利、追求扩张,根本原因在于资本要增值。如果资本不能增值,那么资本就会转移到能够带来增值的企业里,追求新的资本扩张。

但是,资本运动和企业运动同样受到市场的约束,资本和企业的结合只为资本增值提供了必要条件,增值目标能否实现,还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创新、营销手段、市场机遇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也就无法使资本增值,必然被资本所抛弃。在现实中,企业的扩张并不是直线持续的,而是和资本缩间断出现呈S型的曲线发展模式,这也就是资本对于企业不断选择的结果。因此,资本增值的要求总是驱动企业向企业扩张从而资本扩张的方向发展,也总是使资本流向扩张中的企业。

资本增值和企业扩张是互为条件、互相依托的。企业在资本增值要求的驱动下实现了扩张,扩张的特征之一就是尽可能大的控制和运用资本,以期实现资本的更大增值。对于资本而言,资本增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扩张的程度和结果,资本增值的特点总是使资本流向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增值的企业、流向扩张中的企业并给企业扩张注入新的动力。资本增值的本性,是资本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源泉所在,也是企业扩张的内在动力。

基于资本的企业扩张方式

描述企业扩张的方式按照不同的划分依据,有以下的分类方式:按照扩张中企业在价值链中的相互关系,企业扩张方式有纵向结合、横向结合和多角经营三种;按照扩张前后产权结构的变化,企业扩张方式可被分为内部成长、联盟、兼并和集团化四种;按照扩张空间的不同,存在着就地扩张、跨区扩张和跨国扩张等三种方式。而根据资本运作方式的不同,本文对于企业的扩张方式主要划分为内部扩张和外部扩张两种方式。

(一)内部扩张

内部扩张是指企业通过内部要素的集聚来扩张规模的一种扩张方式,它是企业经常、最普遍的一种扩张形式。至今,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仍然依靠自身积累,通过内部组织的变化,实现企业在规模和空间上的扩张。就是当今的一些巨型公司,虽然联合和并购等外部扩张方式成为其扩大生产和经营的重要方式,但是内部扩张不仅是它们现在寻求扩张的基础,而且是它们起步时的最主要扩张途径。内部扩张方式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内部积累式扩张和新建扩张两种扩张方式。

1.内部积累式扩张。企业的内部积累式扩张是指企业依赖自身盈利的再投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企业内部其他因素条件的改善,如改进管理方法、开发新产品等,而实现的企业扩张。这种扩张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企业扩张过程表现为单个企业的独立运动,企业扩张是在不改变企业产权结构的前提下进行的,这种扩张方式是企业与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外显形式上表现为企业资产总规模的扩大、销售额的增加、利润的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等。

企业在进行内部积累式扩张时,不引进外来资本,资金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企业以前年度积累的利润的再投入,二是来源于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或发行企业债券等借贷方式。

企业进行内部积累式扩张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通过积极的营销方式进一步打开产品销路,从而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利润水平;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利润率;引进人才、积极钻研,顺应市场需要改良产品性能,从而提升市场的占有率。

2.新建扩张。新建扩张是指企业通过新上项目、新建企业等自行投资建设来进行扩张。这种扩张方式一般所需投入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但可以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布局的合理性、与原有部分的配套性以及管理的协调性,也有助于解决企业冗员问题和降低人工成本。根据不同情况,新建部分可以作为原企业内部的一个非独立的部分(如车间、分厂、分公司等),也可以设立为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企业。

新建扩张的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积累和借贷,但是与内部积累式扩张相比,它所需的资金量更大。当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产品供不应求时;或是企业发现了新的市场机会,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另辟蹊径,成为行业的先行者时,企业采用这种方式扩张。

(二)外部扩张

企业外部扩张是指通过吸纳企业外部的资本资源,使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超常规扩张。这种扩张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包含了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动。这种企业扩张表现的不是单个企业的独立运动,也不是在企业股权结构不变前提下的扩张,而是两个企业合并成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企业在旧的股权结构被打破而形成新的股权结构基础上的扩张,这种企业扩张以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为基本标志。

由于外部扩张方式能够实现企业的超常规快速扩张,资本和产权交易市场也日渐成熟,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企业扩张。根据外部扩张中资本参与和交换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外部扩张分为以下方式:

1.企业合资或联营。企业合资或联营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经济组织。它可以作为合作战略的最基本手段,将企业与其他具有互补技能和资源的合作伙伴联系起来,获得共同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增长。从资本角度来讲,企业合资和联营是相同的企业扩张行为,虽然这种扩张行为产生了新的资本运营主体,但这种扩张方式对资本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在企业外部扩张方式中属于比较温和的一种。

2.收购资产或股份。收购资产或股份是指通过购买房地产、债权、生产线、商标等有形或无形资产以及不以获取目标公司控制权为目的的股权收购行为。这种扩张方式的目的是业绩的大幅度提高、试探性多角化经营的开始和策略性的投资。它属于大规模的投资活动,仅靠企业内部积累的资本无法完成,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外部直接融资活动。

3.企业并购。并购是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的简称(M&A)。它通常是指获取目标公司全部股权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或者取得其大部分股权而将其处于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地位的资本重组行为。并购方将获得被并购方的产权和相应的法人财产,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的转移。在企业外部扩张方式中,这种方式的资金需求量最大,所带来的各类风险问题也最多。

收购的方式有两种:股份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收购另一家企业的部分股份,从而取得另一家企业控制权的行为。这种收购方式的前提是产权股份化或证券化;资产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收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资产,从而取得另一家企业部分业务或某一方面业务的收购行为。资产作为产权的载体是资产收购的前提。

兼并的方法有三种:用现金或证券购买其他公司的资产;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股票;对其他公司股东发行新股票以换取其所持有的股权,从而取得其他公司的资产或负债。

参考文献:

1.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史正富.现代企业的结构与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中生核心素养

一、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

高中阶段的教育任务,一般都是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就需要增强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以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学生探索出属于自己的道路。首先,教师就可以利用政治课本中的一些经典语录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些经典语录中,蕴含了非常深刻的人生道理,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政治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吸收,而是应该对这些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最后,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得他们在掌握政治文化的时候,也应该学会怎样去应用这些知识,以此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例如,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马克思所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就说明,学生要善于去处理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也包含了许多人文精神方面的知识点,如“企业形象”和“良好的信誉”等,让学生明白诚信也是人文素养中的一部分。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经典的案例,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课程形式,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就要同时代相互接轨,通过互联网+政治课堂的教师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充分吸取外部的优秀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造一个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最好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去扩宽学生的思维模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每一位公民之间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就需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还能增强高中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在具体实践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抓住其中的教学要点,通过情景导入,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情怀的公民。例如,在“外交”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用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外交活动的相关内容和政策,加深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报告的方式,去深入的思考学科社会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开放性的题目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精神,也能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对于一些重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分析自己的讨论结果,并且将一些疑难点都提出来,最后在大家的讨论中,得到一个最正确的答案。

三、构建一个真实的情境,增强学生对政治的认同感

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应该以教材为依据,根据教材知识的逻辑顺序来进行相应的设计,将知识分为几个不同的环节,但是需要注意的时候,确保教学内容的结构性与逻辑性,最好是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可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真正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明白的是,政治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些知识过于的枯燥和范围,很难产生兴趣。因此,教师采用情景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这种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情境中,也能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以此来取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以“屠呦呦获奖”为主题情境,然后设置相应的研究性问题,其一,从哲学意义的角度上去思考和分析,青蒿素为何被评为送给世界人们的礼物?其二,如何看待屠呦呦是怎样看待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第一个问题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去得到相应的结论,要明白价值对事物主体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人同事物之间的属性也是价值的一部分。在第二个问题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分组讨论之后,得出结论,价值观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在情景化的教学模式中,不仅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社会性质的问题,更能提升他们思考的能力。

四、关注生活,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

学生生活在学校,而学校有时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对于周围的社会生活就会有一定的亲切感,渴望从所学的知识中找寻到一定的理论依据。教材中大部分的例子都是来自于全国各个地区,距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这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引起学生的共鸣,就必须将当地真实的社会生活引进到政治课堂中,将理论同实践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例如,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中,适当的将当地的经济引入其中,当看到经济的时候,同学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旅游、美食……,当地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原因又是什么?最后得出一定的结论,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当素材源于生活时,学生对这项内容的兴趣就会增加,这不仅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这对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又或者是在“税收”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动画导入的方式,采用动画的方式来详细的介绍税收的来源,税收的形式和它的变化过程等。教材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能力,也能为之后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教师也要教导学生应该利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让他们尽快去适应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为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一个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