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籍调查论文

地籍调查论文

时间:2022-04-08 12:18:35

地籍调查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西文古籍 古籍保护 古籍修复 文献保护与修复 图书馆

1.引言

在中国,文献的传承从古至今未曾间断,因此,在很多的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里,均有专门的中文古籍收藏,馆藏中文古籍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也向来受到重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项目的引导和支持下,中国的古籍保护事业更是蓬勃发展,展开了古籍普查、制度化常态管理、保护与修复、人才培养、整理研究以及特色古籍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果,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全国古籍收藏机构的普查工作全面铺开,所有古籍按照一至四档定级。并分别在2010年8月及10月,制定了《汉文古籍定级标准》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为古籍的整理工作提供了标准化的依据。现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已进入成果揭示阶段,目前首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天津图书馆藏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已正式出版,共收录古籍数据31812条,包括珍本、善本、普本、方志及特藏等古籍类别。此后预计将有数十家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陆续出版,为古籍保护、利用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二、已建立完善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制度,采取定期申报与审批流程,截至2013年,国务院分四批公布了共11375部珍贵古籍和16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促使古籍保护成为全国各地公藏机构的一项常态工作。三、在全国各地设立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组织实施各类型的古籍修复项目,目前国家图书馆已完成《赵城金藏》《永乐大典》、西夏文献等珍贵古籍的修复,正在修复敦煌遗书、宋元明清善本、金石拓片、舆图、馆藏清宫“天禄琳琅”等特色藏品。四、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古籍保护相关的全国培训班逾60期,培训内容包括汉语及少数民族语文古籍的鉴定与保护、古籍普查、古籍编目、古籍修复技术、碑帖整理与修复等。五、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带领下,组织和参与众多国内与国际的研讨会,并通过“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再生性保护手段,将善本古籍系统地复制出版(一期已出书758种,共8990册),使古籍的鉴定整理、保存与保护的研究更为深入。六、开展特色古籍保护,组织编撰《中国古籍总目》《中华医藏》和《民国文献总目》。

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关注的中文古籍范围不断扩大,从善本古籍、普通古籍再到民国文献,古籍保护的对象日益多元化。图书馆古籍藏品中的西文古籍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但与其他类型古籍相比,西文古籍在中国图书馆界和文化遗产保护界的受关注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文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学界关于西文古籍收藏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主题。第一,关于西文古籍、西文善本和西文新善本等概念的界定与区分标准。第二,关于西文古籍保存和整理现状的总体描述和建议:王雨卉讨论了非善本西文古籍的开发整理工作重点及建议;张丽静界定了西文善本的收藏范围、标准和价值,介绍了国内西文善本保存现状并提出建议。第三,关于具体图书馆西文古籍收藏与整理情况的介绍:如北京图书馆外文藏书、北京大学图书馆部分西文善本书、大连市图书馆欧洲语言古籍等。第四,关于中西文古籍修复技术的简单比较。总体而言,中国学界关于西文古籍收藏的研究还处于探讨概念、介绍馆藏、宣传价值、呼吁重视的起步阶段,与业界对于西文古籍保护的关注程度大致相当。

随着中国古籍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同民国文献的保护快速升温一样,西文古籍的保护也将很快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为此,笔者对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图书馆的西文古籍的收藏、整理、保护与修复情况展开基本调查,以了解现状,找准发展的方向。

2.研究设计

2.1概念界定

诸如西洋、泰西、西文等,均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政治文化概念,类似于以欧洲为中心的远东、近东、东亚语言等。在中国图书馆界,一般将以欧美为主的西洋国家所使用的文字统称为西文。西文古籍便是承载了西文作品的符合各馆古籍界定的文献。前句所谓“各馆”,是指目前在中国图书馆界还没有一个关于西文古籍的通用概念,此外还有西文古籍、西文善本及西文新善本的区分。当前图书馆较普遍的做法是将1911年及以前的文献视作西文古籍,将1800年以前的西文古籍视作西文善本,将1800-1911年间具有特殊价值的西文古籍视作西文新善本。但这一划分标准并非绝对,各图书馆还会结合收藏情况作具体规定,如中国国家图书馆将1850年以前的西文文献视作善本。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调查之前并未对“西文古籍”作出界定,而是将这一问题纳入了调查内容,因此,此次调查对象所指“西文古籍”,是指接受调查的各图书馆根据馆内政策所界定的“西文古籍”。

2.2相关调查

笔者采用文献保护、文献修复、古籍保护、古籍修复、“Preservation OR Conservation”和“Investigation OR Survey”等检索词在CNKI和EBSCOHost两个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筛选出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调查31个。表1对这31个调查所涉及的文献类型、范围和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按文献类型进行了分类。

如表1所示,国内相关调查,在调查范围上主要限于大陆地区,或较全面覆盖,或集中于部分省市;在文献类型上,以古籍为主,或以时间为限(如民国时期等)、或以主题为限(如中医、满文等);调查内容涵盖文献的收藏、保护和修复等情况。国外相关调查,与国内相比,体现出对于特定文献的关注,如图书馆档案、学位论文、期刊合订本、法语历史与文学类书籍、珠宝研究文献等;在调查内容上,则涵盖文献损坏状况、环境控制、保护与修复需求、修复措施与实践、数字化保护等。

2.3调查指标与问卷设计

参考上述相关调查,拟定调查指标体系,见表2,并设计问卷。

2.4调查对象

调查样本框包括大陆省级图书馆、港澳地区图书馆、曾有教会背景的大学图书馆以及其他办学历史悠久可能藏有西文古籍的大学图书馆,共四种类型7l家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是国内首办并唯一举办西文修复技术培训班的机构,迄今已举办4期西方文献修复技术培训班和3期西方文献修复技术提高研修班,面向具有西文古籍保护与修复需求的图书馆提供培训。7期培训的参加单位总名单,可以说比较全面地涵盖了国内主要的西文古籍保护与修复单位。因此,笔者结合中山大学主办的四期全国西方文献修复技术培训班学员情况,从调查样本框中选择了40家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25家大陆省级图书馆、5家港澳地区图书馆、8家曾有教会背景的大学图书馆和2家其他大学图书馆。截至2016年4月8日,共有19家图书馆返回了问卷,其中2家反馈没有西文馆藏、2家因为西文文献整理工作尚未开展或尚未完成而无法填写问卷,因此,共回收15份有效问卷。具体情况见表3。问卷主要由图书馆此事文献保护与修复的相关负责人填写,或由其指定具体从事文献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馆员填写。

3.调查反馈

该部分主要依据15家西文文献收藏单位的反馈问卷整理。由于回收问卷均存在对于某些具体问题回答不明确的情况,笔者还以邮件和电话的方式作了后续沟通。

为保护调查对象的隐私,论文隐去所有图书馆的名称。仅以表4反映15家受访馆的在类型和地域上的分布情况。

3.1古籍及善本的界定

本次调研中,6家图书馆反馈对馆文文献中的古籍作了明确规定。其中,有3家图书馆将馆藏中1900年以前的西文文献定为西文古籍;有2家图书馆则以1911/1912年为限界定馆文古籍;还有1家图书馆以1949年为界,作为其馆藏中、西文古籍的统一界定标准。

3.2收藏与整理情况

3.2.1收藏情况

8家图书馆反馈了其馆文文献的主要年代分布,各馆虽存在差异,但主体均为近现代馆藏。9家图书馆反馈了其西文馆藏的最早年代,最早的西文藏品可追溯至1493年。8家图书馆反馈了馆文文献的具体数量,平均馆藏达到10万册/件。这8家图书馆还反馈了文献语种,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其他西文语种。

问及西文古籍的收藏情况时,虽然有6家图馆反馈对馆文文献中的古籍作了明确规定,但仅有3家图书馆对其馆文古籍的类型、数量、语种和装帧形式等情况比较清楚,类型主要为图书,语种主要为英文,装帧形式以册页装和软皮装较为常见。馆文古籍的来源方面,多为历史遗留(42.1%)和民间捐赠(31.6%),此外还有单位收购和政府转交。4家图书馆反馈馆文古籍来源不详。

3.2.2保存状况

纸张类型方面。以机器纸为主,其中:5家图书馆馆藏全部为机器纸;7家图书馆机器纸、手工纸兼有,但机器纸占多数;1家图书馆机器纸、手工纸、羊皮纸兼有,且手工纸占多数。

古籍破损方面。5家图书馆的西文古籍纸张老化程度达到严重级别,其中1家纸张严重老化的馆藏占50%-60%;5家纸张老化程度达到一般级别,其中1家纸张一般老化的馆藏达70%。8家西文古籍装帧结构破损程度达到严重级别,其中2家装帧结构严重破损的馆藏占50%;3家装帧结构破损达到一般级别。11家图书馆西文古籍存在封面破损情况,其中2家封面破损严重的馆藏占30%,8家封面破损达到一般级别。各家图书馆均存在轻微级别的虫蚀鼠啮、霉烂等破损情况。

9家图书馆(60%)反馈馆文古籍的破损程度与中文古籍相当,5家(33.3%)反馈西文破损程度较中文低,另有1家图书馆(6.7%)反馈破损程度未明,无法进行比较。

自然老化(13家)、保存环境差(11家)、使用磨损(10家)、纸张质量差(9家)、装订结构不合理(8家)、装订材料差(7家)均是造成上述破损情况的原因。

3.2.3整理情况

6家图书馆(40%)反馈已经开展了西文古籍的清查与目录整理、编目并建立书目数据库等工作;3家(20%)反馈对西文古籍进行专题/专藏管理。5家(33.3%)明确表示尚未开展西文古籍整理工作。未有图书馆开展西文古籍载录格式转换工作。

3.3管理情况

3.3.1相关政策及项目

13家图书馆(86.7%)反馈制定了文献保护计划,其中8家的计划包含西文古籍保护相关内容。11家图书馆(73.3%)反馈制定了文献保护灾难预案,其中4家图书馆的预案包含西文古籍保护相关内容。5家图书馆(33.3%)反馈制定了西文古籍保护政策,但政策的被了解程度和执行力度均不理想。

多家图书馆开展过古籍保护项目,如数字化图书、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相关项目、古籍特藏书库改造、修复室建设、古籍资源再生性保护等。但受限于专项经费不足,受访的图书馆大多没有或没有计划开展西文古籍保护项目;仅1家图书馆早于2002年便启动了西文古籍保护项目,外派人员进修,并设置了专门的西文文献修复馆员岗位,还定期举办培训班;另有2家计划年内启动西文古籍保护专项。各图书馆均无西文古籍保护专项经费。

3.3.2相关部门与人事

13家图书馆设立了专门的文献保护部门(如历史文献中心、历史文献部、特藏文献中心、特藏部、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中心、文献修复组、馆藏维护组、古籍特藏组、外文部等),其中1家设立了独立的西文古籍保护部门。

工作人员方面。7家图书馆反馈馆内从事文献保护的人员规模为1-10人,4家反馈为11-20人,1家反馈达50人,另有3家未反馈确切数字。其中,2家反馈有专人从事西文古籍保护,分别为3人和4人;这些人员参加过专门的修复技术培训,但未接受过相关的学历教育。除1家图书馆反馈其管理层对西文古籍保护与修复完全不了解外,反馈管理层非常重视或一般重视该项工作的图书馆各占一半。

3.4保护与修复及需求情况

日常维护方面。1/3的图书馆反馈采用单独库房存放西文古籍,2/3反馈馆文古籍与其他藏书,如中文古籍、民国图书甚至流通图书等,共用库房。超过80%的图书馆反馈没有采用特殊的书架或书柜存放西文古籍,2家图书馆(13.3%)反馈使用花梨木、铝等特殊材质的书架或书柜专门存放西文古籍。六成图书馆进行书库清洁、文献表面除尘的日常维护工作;4家图书馆还开展了文献表面除霉工作。

环境控制方面。大部分图书馆开展了库房温湿度控制、光线控制、防虫与杀虫等环境控制工作,但对库房空气质量的控制,相对以上三项而言关注较少。温湿度控制主要采用普通空调加抽湿机的方法,有5家图书馆使用了恒温恒湿空调。光线控制主要采用封闭门窗或封闭式书柜的方法,有5家图书馆采用了无紫外线照明。7家图书馆使用中央空调过滤空气以控制空气质量,另有1家图书馆使用了室内空气过滤器和独立风柜。大部分图书馆采用控制库房温湿度的方法进行防虫控制,另有樟木书柜、防虫草药和定期杀虫等方法。

服照策方面。各馆对古籍的使用均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大部分采取原件馆内阅览的服务方式。2家图书馆计划购买部分西文古籍的复印件或数字化产品,代替原件的使用。

5家图书馆反馈开展了西文古籍文献的修复工作,修复方式主要是原样恢复、脱酸和制作书盒或书套。脱酸大多采用修复时水洗脱酸的方式,仅1家图书馆反馈进行了单册喷雾脱酸,未见批量脱酸。5家图书馆均采用了纸张去污、纸张加固和纸张修补技术。修复设备方面,5家图书馆均有基本的配置,包括古籍除尘修复工作台、纸浆补书机、机器/手工切纸机、压书机、纸张测厚仪、清洗水槽、冷冻设备和常用手工工具等。修复所需材料以国内外采购为主,部分材料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配发,或有人赠送。

需求方面。5家图书馆认为西文古籍修复工作十分急迫,6家反馈一般急迫。大部分图书馆认为西文古籍所需材料的国内供应、修复技术(如纸张脱酸、双面文字纸张修复、装订结构恢复等技术)以及人才状况均无法满足需求。相关专业高等教育、系统培训以及高水平师资的缺失使得人才方面的困境尤为突出。大部分图书馆反馈,较之西文古籍保护,他们更重视中文古籍保护,其原因主要是对西文古籍了解不够,且受经费、人力、馆舍、技术等条件的制约,暂时无法顾及。其中8家图书馆反馈若有条件,会开展西文文献的修复工作。

4.讨论

4.1西文古籍保护现状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图书馆的西文古籍保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西文馆藏普遍存在“家底不清”的情况,因此更进一步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基本未曾展开。

总体而言,港澳地区的图书馆较之大陆地区的图书馆,对西文馆藏的情况较为了解,且大多已开展清查、整理和编目工作,半数以上已经开展西文古籍修复工作。受访的港澳地区图书馆在西文古籍保护与修复方面的主要经验包括:对文献的破损类型、程度与数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定适用于本馆的文献保护计划;编制文献保护灾难预案;对馆员进行宣传教育,使馆员了解文献保护计划、政策和灾难预案等文件的内容,提高馆员的文献保护与管理意识;馆内设有专门的文献保护部门,负责包括西文古籍在内的所有馆藏的保护和管理;定期开展文献日常维护工作;配备基础的修复设备。

而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在西文古籍保护工作上并未发现明显差异。大陆地区一些曾具教会背景的大学图书馆的西文文献馆藏量大,类型丰富,但仅有1家受访的该类图书馆开展了西文古籍修复工作。该馆配备专门从事西文古籍保护的人员,且比例达全馆修复人员的40%;该馆对西文古籍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环境控制、使用限制、修复及脱酸处理等,配置了设备较为齐全的专业修复实验室,采取纸张去污、加固和修补等多项技术,对馆内的西文破损古籍进行专业修复。

4.2需求导向的未来展望

根据当前情况以及需求,笔者认为有两项工作是西文古籍保护事业需要首先考虑的。

其一,普查西文古籍。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的西文古籍保护工作尚处于探讨概念、介绍馆藏、宣传价值和呼吁重视的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工作实践都才刚刚开始。随着中文古籍保护工作的逐步推进和全面铺开,与之相关的西文古籍保护将逐渐进入视野。古籍保护的首要工作是“摸清家底”,因而与中文古籍保护一样,普查与整理是西文古籍保护的首要工作。具体或可仿效中文古籍普查的方法。中文古籍普查工作由国家主导,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开展多个项目,按照统一部署普查、建立古籍名录、建立古籍保护下级单位、培养普查人员、加强整理与利用五大方面的内容,全面推动,现已收到极好的成效,取得不少阶段性成果。还可考虑以个别已经开展西文文献整理工作的图书馆为试点或示范点,总结分享其在西文古籍普查和整理方面的特殊经验。西文古籍普查是西文古籍保护工作的首要一步。

第2篇

【关键词】地籍调查;GPS技术;RTK技术

【正文】

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即为地籍调查。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地籍测绘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科技技术的发展,GPS技术应运而生。GPS技术以其测量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都比较高的优势,成为地籍测绘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一、地籍调查的相关概念

1. 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分为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它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登记申请的基础上,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做好技术准备。因此,地籍调查是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的技术性工作,是土地登记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其资料、表册成果经土地登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2. 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是指在现场核实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土地用途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的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边长,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

3. 地籍测绘

地籍测绘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绘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测绘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地类等,绘制地籍图,量算面积。地籍测量又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大部分。

二、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技术简介

1. 什么是GPS技术?

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该系统开始时只用于军事目的,后转为民用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科学研究上。GPS定位系统能为全球任何地方或近地空间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运动和时间信息。GPS的应用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土地测绘、工程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船舶远洋导航和进港引水 工程机械、汽车自主导航等领域。

2. GPS定位技术的特点

(1) 全天候作业

GPS观测工作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续进行,一般也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2)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GPS测量不要求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这一方面使得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大大减少,另一方面使点位的选择变得甚为灵活。

(3) 定位精度高

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m,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在小于50km 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到~m,而在100-500km 的基线上可达~m, 1000km可达m。

(4)观测时间短

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分钟;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只需几秒钟。

(5)操作简单易行

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在观测中测量员的主要任务只是安装并开关仪器、量取仪器高、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和采集环境的气象数据,而其他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三 、GPS技术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1.GPS技术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常规的地籍控制测量方法即利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而GPS定位技术较全站仪控制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实时连续、操作简便等优良特性。目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籍控制测量中。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GPS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1)无需通视。

应用GPS技术进地籍控制测量,不要求通视,这样避免了常规地籍控制工作点位选取的局限条件,并且GPS网状结构对GPS网精度的影响也甚小。

(2)要求简单,精度符合要求。

常规三角网(锁)布设时要求近似等边及精度估算偏低时应加测对角线或增设起始边等繁锁要求,而利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控制,只要满足使用的GPS仪器精度与等级控制精度匹配,以及控制点位的选取符合GPS点位选取要求这两点,就能够使得布设的GPS网精度完全满足地籍规程要求。

(3)GPS技术对不同网点密度的处理。

关于网点的密度,GPS地籍网可按测区范围和先后次序分为基本网和加密网两类。GPS网各边比常规网边长变化幅度大且长短边结合灵活方便。因此,各级网可视需要分期布设,也可一次性混合布设到需要的密度。

2.GPS在地籍细部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调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的是测定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基本情况。

(1)常规测量方法和摄影测量法

常规地籍细部测量方法有极坐标法,由于全站仪的广泛使用,该法己成为目前获取地籍要素的主要方法。此外,还有摄影测量法,它是按航摄像片及其测制底图获取目标的位置。主要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求得界址点点位坐标。该方法适用于界址点的数目很多,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况。

(2) RTK(Real-Time- Kinematic)技术

RTK(Real-Time- Kinematic)技术是指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它是GPS定位发展到现在的最新技术。地籍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GPS-RTK技术提供地理空间位置,利用该技术采集地籍空间数据是切实可行的。可以在外业采集到一系列离散点的空间坐标。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则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结语】

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GPS技术在土地测绘、地籍调查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只有积极利用GPS等现代技术,并将其与GIS等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科技引导优势,才能使其在土地测绘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并产生更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魏二虎,黄劲松. GPS测绘[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3] 詹长根.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29(3):42-44

[4] 耿宏锁,巨丽娟,殷彦平.地籍控制测量GPS网的设计与实践[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4,2(1):40-42

第3篇

(洛阳市图书馆 特藏部,河南 洛阳 471000)

摘 要:本文阐述了洛阳市图书馆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及取得的成绩,并针对我馆的实际情况,对于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认真做好洛阳市图书馆的古籍普查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 :古籍普查;图书馆;洛阳市

中图分类号:G2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01-02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留下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古代典籍既是中华文明史的结晶和记载,又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为了全面保护中华古籍,使中华文明能够千秋万代传承下去,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年初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是全面了解我国古籍收藏数量、品种版本、保护状况的重要工作,是建立国家古籍普查登记制度,完善古籍管理,抢救、保护、利用的重要前提.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通过每部古籍的身份证—“古籍普查登记编号”和相关信息,建立国家古籍登记制度,加强各级政府对古籍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利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建立全国古籍普查基本数据库.洛阳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是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一个分支.据统计,洛阳市约存古籍9万多册,主要集中在洛阳市图书馆、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师范学院、偃师市图书馆、新安县图书馆等,一些县级图书馆及文管所也有少量古籍.全市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由洛阳市古籍保护中心具体负责.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和河南省办公厅的要求,在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的精心指导下,洛阳市图书馆的古籍普查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着重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建立洛阳市古籍普查工作机构

根据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河南省古籍普查方案》精神,经过市编办的批准,2010 年6月洛阳市古籍保护中心在市图书馆正式挂牌成立.市古籍保护中心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在局际联席会议的领导下,按照统一部署,认真安排,积极开展全市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2.加强对各县(市)级古籍存藏单位的业务指导,负责全市古籍普查人员的培训工作,接受各县(市)级存藏单位上报的古籍普查数据,汇总古籍普查结果,建立洛阳市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形成洛阳市古籍联合目录.3.组织专家对古籍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定级、并汇总上报至省古籍保护中心.

2 洛阳市图书馆古籍普查工作进展情况

2.1 全面启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登记工作

2010年9月底省古籍保护中心安装的“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我馆特藏部4名古籍整理人员根据此次普查登记要求,遵循简明扼要、客观著录原则,按照《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手册》规范,登记每部古籍的基本项目,必登项目有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含著作方式)、版本、册数、存缺卷数.截止到目前,已将馆存古籍全部录入“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

2.2 加强宣传报道

宣传普及古籍知识,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洛阳市图书馆在努力做好普查工作的同时,举办了馆藏珍贵古籍展,制作宣传版面,通过媒体等形式来宣传.2010年7月9日,《洛阳日报》深读周刊用较大篇幅以《给您家的古籍称称“斤两”》为题,报导了洛阳市古籍普查工作开展情况,并呼吁民间藏书到市古籍保护中心登记.与此同时,洛阳市电视台、洛阳日报、大河报、手机报等媒体也对我市古籍普查工作进行了报道.洛阳市市民高世正看到报上刊登的有关古籍普查的消息后,将家存清乾隆三十八年刻本《阳宅大成》四种十五卷共计10册古籍捐赠给洛阳市图书馆.

2.3 培养古籍普查专业人才

为更好地完成古籍普查工作,我馆4名古籍整理人员先后七次参加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以及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古籍普查、古籍修复、古籍鉴定与保护培训班,通过学习,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都有了提高.我馆还于2010年9月,举办了“洛阳市第一期古籍普查培训班”,来自全市15家古籍收藏单位及项城市图书馆共41名学员参加了培训.这次培训班重点讲解了古籍普查平台的使用,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学员们人手一册古籍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上进行实际操作,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讲解和辅导,对古籍普查平台填报工作有很强的实际指导作用.学员们认真学习,相互交流,完成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和工作任务.这次培训为洛阳市建立一支古籍专业队伍奠定了基础.2012年4月举办了“洛阳市古籍普查管理人员培训班”,全市古籍普查工作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共31人参加了培训,这些一线管理人员,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在大力推进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4 积极参与申报国家及河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珍贵古籍名录

古籍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我馆在完成普查平台著录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家及河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根据申报条件,2009年我馆收藏的1部共42册的《唐书》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11年12月,我馆被评为“第一批河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有《力园诗草》、《新刻临川王介甫先生诗文集》等14种馆藏古籍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2013年我馆又被评为“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2.5 改善市馆古籍保管条件

经过全国及河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和文化部下派考察组的现场查看、具体指导,我馆大力改善了古籍保管条件.将古籍与民国文献区分开来,使古籍有了独立的库房,防止其他文献对古籍纸张的酸化影响;为古籍书库添置了除湿机、温湿度计、防虫防潮物品等.2011年我馆又积极向财政局申请古籍保护工作的各项经费,共申请下拨古籍保护专项资金60万元,购置了扫描器、照相机、打印机等普查设备;制作樟木书柜用于古籍的存放,并为古籍书库安装了自动灭火装置.2014年,我馆又投入资金重新对古籍阅览室进行了装修,极大的改善了读者的阅读环境.

3 督导全市古籍普查工作

作为洛阳市的中心馆,洛阳市图书馆不仅要完成本馆的古籍普查任务,还担负着指导县级图书馆及其他古籍存藏单位古籍普查工作的职责.

3.1 建立了洛阳市古籍普查工作机制.为了更加有效开展古籍普查工作,加强各古籍存藏单位的业务联系,及时了解各单位工作状况,检查并推进古籍普查工作,我们建立了洛阳市古籍普查联络员QQ群,要求各古籍存藏单位的联络员加入,以便及时联系.我们在群中传达省中心下发的各种古籍普查工作文件信息,指导各单位在古籍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检查并督促普查进展情况.

3.2 对全市的古籍存藏情况进行摸底.为了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对全市各县(市)区,各系统进行古籍存藏情况调查,通过发放《古籍普查调查表》、《古籍收藏单位调查表》、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全市的古籍存藏数量及现状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据统计,洛阳市及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存藏古籍6万余册,文博及高校系统存藏古籍3万余册,宗教系统藏书近百册,另外民间到馆登记藏书22家共377册.因古籍存藏数量及经费等具体情况的制约,多数古籍存藏单位没有专门的古籍书库及专职古籍工作人员.

3.3 督导基层古籍普查工作开展.2010年8月31日—9月2日,由市文广新局牵头,市图书馆配合,组成两个检查组,分别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林春芳、市图书馆馆长胡明扬带队,对偃师市、新安县、栾川县、宜阳县、汝阳县、伊川县及嵩县7个县(市)的古籍普查开展情况及古籍存藏现状进行检查.检查组对当地古籍普查人员所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了解答,并针对各地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检查组还深入到基层,走乡串镇,调研掌握县、乡、村的民间收藏情况.根据调查,了解到偃师市、新安县、汝阳县、栾川县4个县(市)均已召开古籍普查工作会议,下发当地的古籍普查方案,偃师市、汝阳县通过县、乡、村三级,层层发动,逐村进行普查,效果明显.栾川县还通过制作宣传版面、用宣传车在县城大街小巷和14个乡镇进行宣传,同时通过电视宣传,促进了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

4 对洛阳市古籍普查工作的建议

4.1 加大古籍人才的培养是对古籍普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为了更好的完成古籍普查工作,古籍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我建议可以采取几种方式逐步提升古籍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1)以老带新.古籍的内容和形式不同于普通图书,有自身的特性,其工作属于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古籍工作的经验,因此,以老带新是培养古籍人才的一条捷径.(2)积极参加国家和省里举办的各类与古籍相关的古籍会议和古籍培训,让从事古籍工作的人员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了解、学习别人和他馆的长处.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邀请专家来馆举办讲座.(3)加强专业培训.应着重加强古籍工作人员在古籍编目、古代汉语、文字学、工具书使用、古籍修复技术及现代科技知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质.(4)开展馆际交流学习,学习先进单位好的工作方法,查找本单位在古籍工作方面的缺漏,并积极改进.

4.2 争取各方面资金,增加投入

经费的投入是做好古籍普查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多方争取古籍专项经费,按照“两条腿”走路的方式,除了政府拿钱以外,还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挥政府和社会民间的积极性,力争古籍普查工作的经费多一些,从而有计划的改善古籍保存环境、增加古籍修复设备,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总之,古籍普查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建立更开放的政策机制、采用更积极的激励措施、培养更优秀的人才群体,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工作,不负历史赋予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京生,尹光华.略论宁夏地区古籍普查与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0):86-89.

第4篇

【关键词】地籍测量;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地籍测量是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性工作,其测量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地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好坏,所以要认真对诗地籍测量的数据采集。地籍测量中界址点的计算、宗地面计算、成图等工作都要依靠详细的地籍数据,同时面对每平方公里的上千个控制点或图根点,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采集流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都是相当繁杂的,因此我们要对地籍数据的采集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完善地籍测量的数据采集工作,为地籍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和质量保障。本文从地籍测量外业的控制方案出发,论述了地籍测量的数据收集及处理,并详细的分析了地籍测量采集数据的质量控制。

1 地籍测量外业的控制方案

地籍测量的外业工作主要是对地籍进行权属调查,并通过测量和数据采据来获得地籍信息,其工作量较大,测量内容较多,实施过程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在外业实测时需要申报调查勘测方案,作业组实施全方位的作业模式,这可以有效的防止误差或遗漏现象的产生,从而确保测量和采集的地籍数据准确可靠。目前,我国的地籍数据采集主要依靠全解析法进行作业,通常利用外业数据软件进行,如:EPSW测绘系统、CASS系统、DRMS系统等,其数据采集的过程相同,都是以界址点、地形点、控制点为基础,通过输入编码及连接信息来绘制初步的草图,并把采集数据录入到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中,编辑数据和绘制地籍图,最终把完整的地籍数据入库。地籍外业控制中要注意地籍元素的核对,然后经具体的测算后方可绘制地形图,地形图绘制前应对草图进行制作,注意选用最佳的测算图形,以减少成图数据的误差,在未知点坐标测逄中要注意引入已知点和勘丈边,提高成图效率,对界址点和界址线都做长度检核或坐标校核,避免人为采集的误差。

2 地籍测量的数据采集

地籍测量的数据采集是以宗地的关系位置图和编宗地号为基础,突出宗地边长、界址点、关系图的采集与绘制。

2.1 数据采集

在地籍测量数据采集过程中要对现场宗地的界址点进行设置,同时丈量宗地的边长并填写相应的调查数据表,然后绘制宗地草图。数据采集时要表现的宗地关系的位置,标注好宗地的名称、地号、界址点坐标及顺序号,对权属信息要录入到计算机中分街道进行存储,形成宗地的属性文件。

2.2 界址点的采集

在界址点数据采集时要依据宗地的权属关系进行调查,通过实地的核实找出相应的界址点,并在关系图中标明点号,利用全站义测出界址点的实际坐标值加以记录,同时把点号、街道等采集数据的编号录入到计算机中。

2.3 地籍要素

地籍要素在数集采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采集中要结合权属调查表中的地物点、线、界址点的数据进行采集,然后根据地物数据转绘到地籍图上,对于绘成地籍图也要进行修测。地籍图中所有的地籍要素要有体现,如居民房屋、楼体、铁路、公路、桥涵、管线等。

3 地籍测量采集数据的处理与输出

3.1 采集数据的处理

对采集后的界址点坐标文件进行处理,对宗地属性文件和地物要素数据应利用软件进行转换,生成可供处理的宗地图和可供剪切的文件,方便日后地籍图的成图,同时对分幅地籍图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输入地籍图的文字与信息,强调分幅图的绘制质量,对调查的区域或街道应进行统一规划,利用解析法推算出区域的总面积,并根据界址点坐标算出各街道的面积。

3.2 采集数据的输出

采集数据的输出应根据实测后的坐标进行解析法的计算,然后对数据进行输出处理,把界址点坐标文件转换成中间文件。对于各街道内的水域、道路、管线等非宗地面积的区域,利用求积仪进行计算,并比较宗地面积与非宗地面积,一般比例应小于1:400,并把比较结果输入到计算机中。面积统计应对各街道宗地面进行汇总,并打印宗地面积的汇总表,然后依据地类代码进行各区域的分类,统计完成全区的分类面积统计。输出后的数据也要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存储,并建立区域性的地籍数据库。

4 地籍测量采集数据的质量控制

4.1 采集数据与底图的核检

采集数据需要与底图数据进行比对,首先应对数据采集的精度进行检查,以矢量数据为基础,对矢量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检对,核查要素包括:位置误差值、超限值、坐标值、数据图像清晰度等,分幅接边的精度也要进行检查,尤其是边界图形之间两图是否有缝隙或重叠现象,相领区域的要素属性是否一致等。分幅采集数据也要进行要核查,核查包括:线状地物、地类图斑、点状地物权属界线等,同时注意检查点状地物及要素是否有遗漏,权属界线位置、属性、关系是否正确。

4.2 拓扑结构检查

对于地籍图来说,单层的拓扑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这是采集数据准确性的重要体现,所以必须对拓扑图进行核检,检查内容包括:点状数据的共点检查,自相交检查、悬链检查、岛与洞的检查,其中扑拓图检查中还应对拓扑的逻辑性进行检查,如:界址点与界址线的叠加检查,房屋与宗地的叠加检查、行政区与行政区界线的叠加检查等,区分叠加数据,为成图打下基础。

4.3 属性检查

地籍数据的属性检查非常重要,因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地籍数据往往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产生一定的误差值,有时还会因人工录入而改变地籍属性,所以必须对采集后的地籍数据进行属性检查,同时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的要求,也要对界线、区域、坡度图、线状地物等图层和数据进行属性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各图层字段值填写是否合格,字段长度及类型是否符合标准;图层类型及要素代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地类编码及地名是否与行政区域保持一致;行政界线的类型、界线性代码、界线属性、界线值是否符合字典要求,同时对坡度级别、地类编码属性代码等要素进行检查;扣除地类面积检查应根据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强调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般扣除地类面积的算法为扣除地类面积=(地类图斑面积-线状地物面积-零星地物面积)*扣除地类系数,对于计算也结果要考虑到误差值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雪颖,张力.实现基础地理数据采集、建库及输出的一体化方法探讨[J].测绘技术装备,2003,3.

[2]岳凤英,曹凤才.API函数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1.

第5篇

关键词:地籍数据库;地籍管理;流程方法

引 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方面的发展更为迅猛,所以城镇地籍信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在经济水平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对于一些西部的小城市相对比较落后,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籍数据库管理的成本低,非常适合我国中小城市,由于当前有关地籍数据库更新方面设计到数据库增量的更新,以便可以达到对地籍数据库变化信息进行及时的提取以及更新并保留历史数据和维护数据质量等目的。

1 地基数据库的建立

地基数据库管理主要的就是数据,所以在建库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地基数据的采集以及地级数据的转换。地籍数据主要包括:一是图形数据;二是属性数据,在进行建库之前,一定要对地籍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组织,然后制定与其相应的数据框架结构。地基数据库在建立之前还有一个必须要做的就是,对数据要进行有效的处理,要把原有的CASS数据、影响数据等相关的数据,将其转换成符合数据库标准的数据。当数据转换成CIS数据的过程中,一定要在非CIS的格式中,不能出现信息丢失的现象,然后将其下载到数据库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数据的完整性。

地基调查数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空间数据;二是非空间数据;三是元数据等。在地籍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栅格数据;二是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包含三种:一是数字栅格地图;二是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三是数字正射影像图等,而矢量数据也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土地利用的数据;二是基础地理数据;三是其他一些别的矢量数据等。非空间数据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属性数据,主要包括:一是地籍调查表;二是地籍审批表;三是土地权属来源的说明;四是土地登记卡;五是土地归户卡等相关扫描的文件以及统计的表格。在MAPGIS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将图像数据和属性系统数据采用的模式进行有效的连接,进一步组成数据库的主体。元数据库的主要是用来记录日常管理中,在数据库的一些操作。

2 城镇地籍数据库建立的的具体任务和框架

(1)通过土地的管理部门,不仅要搜集已经有的图形数据,还要在外业上测量工作绘制的图形,例如:一是土地利用的现状图;二是行政区划图;三是CASS格式上的地籍图等为主要的数据源,把他们在格式上进行转换,同时还让其进行检查以及预处理的工作等等,上载图形库,也就是构成空间数据库。

(2)数据源主要指的就是在外业权属待查的过程中,得到的扫描文件以及统计上的表格属性资料,不仅可以通过人工录入的方法,还可以通过扫描的挂接的方法进行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及文档数据库,也就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构成非空间的数据库。

(3)一定要根据《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数据采集的实际情况,建立元数据库。地籍数据库建立的框架体系为:

城镇地籍数据库主要分为两个大部分,一是主体数据库;二是元数据库。

主体数据库主要分为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分为矢量数据以及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又分为:一是技术地理数据;二是土地利用数据;三是其他的一些矢量数据等。栅格数据主要分为三种,DRG、DEM、DOM等。非空间数据库主要有:扫描数据;统计表格;其他的而一些数据。

元数据库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矢量数据源数据;二是DOM元数据;三是其他元数据。

地籍管理不仅具备法律性,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以及准确向的特征,司机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具有法律性,这样就会导致地籍数据库的数据不仅具有可靠性,同时还具有相应的连续性。这就要求我们,不管是外业采集还是内业建库录入的数据等相关的工作,都必须确保数据集具有一定的精确性。

3 地籍数据库的建设技术

数据库的核心内容就是数据,对于地籍方面的数据在采集和组织方面特别的重要,对于当前的测绘中使用最普遍的软件是电子平板和CASS软件,由于它们的优势比较显著,所在在工作中北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地籍测量中,数据库设计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数据的组织这方面,在进行相关的处理时,通常采用的是模型抽象处理,对于模式的不同而支持的数据管理平台也是不同。管理平台是对数据库管理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所以在建立数据库的同时要对数据组织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才能够使数据管理所水平得到提高,并且适合地籍管理的要求。

3.1 测绘的软件

电子平板EPSW是由北京清华大学和北京山潍公司联合研发的,它的主要是借助全站仪以及PC记来是实际图,可以到现场进行编辑和检查,这样会提高测土的速度,尤其是比较难以进行的测量的工作地区。由于电子平板进行测绘系统EPSW自己可以进行设定以及自定义务记忆编码系统,所以编辑出来的图形符号一定会符合国家的地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3.2 MAPGIS地籍管理系统

MAPGIS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具有比较大的安装环境:一是它所支持的操作系统主要由是indows系统;二是为网络的和共享,不仅要用Web服务器做准备,还要用IIS服务器做准备;三是在数据库建立和储存的过程中,不仅要安装Oracle数据,还要安装SQLServer企业版;四是如果要想启动MAPGIS地籍新管理系统,主要对其进行程序驱动即可。

MAPGIS系统具有比较多的功能,例如:日常办公、图像数据、查询统计等等,其中地籍相关业务办理主要是通过日常办公进行显示,而图形上的输入以及录入等功能,是通过图形浏览的功能实现的。系统的查询以及统计等相关的功能,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统计方式,还可以对地籍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事项进行有效的统计,例如:公告;收费等,还能够输出不同的而图形和表格。

4 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实施的方案

4.1 地籍测量

在某城镇地籍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主要依据的基础就是原有地籍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有效地更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①在原有地籍图的基础上,对其权属以及宗地进行有效的更新;②在没有基础图的范围之内,实施补测;③要进行重新的成图,让其达到地籍建筑所需要的要求。

4.2 对权属进行调查

土地权属也成为土地产权的调查,是对土地的权利人以及现有的权利和用途进行有效的清查,并对现场的位置进行标志,填写地籍调查表的工作。

4.3 数据入库

在地籍测量之后,首先要交的就是地籍图,而对地籍图的要求不仅具有比较齐全的属性,同时还要保证图形内容上的完整,然后才能让其入库。地籍图可以不用1:500的标准分幅图,但要对图件的中的建筑物要进行完全的闭合,不能将一个宗地分成两个文件进行入库。

(1)入库首先要在建库的软件下,建立一个具有转换工程的相关文件,然后让地籍数据开始转换成数据库数据。我们主要应用的及时DWG转换,在CASS环境下,地籍数据在建库的软件下,分离成点线面文件的存取。

(2)分层提取,把点线面中的文件,按照地籍图所生成的宗地属性,对文件进行提取分层,根据数据的用途,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基础地理要素;二是地籍要素等。基础地理要素主要有:控制点、地貌;而地籍要素主要有:行政区和宗地等。

(3)数据检查,就是在前面基本的工作入库完成以后,再进行数据结构内部,主要有:属性和图形等两个方面的检查,在进行属性方面检查的过程中,一定要和图形一一对应,只有属性和图形具有一定的联系,才能更好的展现出图形的特征。图形检查主要指的就是图形之间的检查,主要有:包含、覆盖以及全覆盖等方面的关系。要想做到这些,一是要求软件平台一定要不断的满足图形数据以及属性数据的统一和储存,建立其两者之间具有一定联系的数据模型,不仅要支持矢量数据的空间结构,还要对栅格数据的空间结构进行一定的支持,具有比较大量的管理能力。

5 总 结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在地籍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地籍管理软件的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各个地区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为我国的土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产权服务,同时还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但是针对目前的地籍信息系统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受到应用驱动的影响,一些比较基础的应用不是很有利。

参考文献

[1]池长艳,张古斌,徐泮林.浅谈MapGIS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A].山东省“数字国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24(13):103~106.

[2]胡赛花,魏卫红,黄霞林.基于CASS城镇地籍建库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24(12):106~109.

[3]史与正,王英.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实现[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12(13):106~109.

[4]郑光生.对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籍数据库经验的探讨[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25(13):103~109.

[5]毕旭东,李永树.ArcGIS环境下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13(12):109~113.

第6篇

关键词:地籍测绘;国土资源管理;土地执法;3S

引言

土地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存的重要基础,为了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开展地基测绘工作,确保国土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和有效的管理。

1地籍测绘及其与国土资源管理的关系

地籍指的是对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权属、面积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资源进行反应,地籍测绘指的是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信息进行测绘,从而建立起地籍测绘图、表、册及地基数据库。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地形测量,由于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①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②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③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④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⑤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⑥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绘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和前期性的工作,必须充分的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做好地籍测绘工作,充分和全面的利用现代地籍测绘技术和成果能够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服务和保障。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地籍测绘成为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工作。

2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1土地利用调查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就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短缺问题会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地籍测绘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土地利用调查是测绘技术对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应用表现,利用GPS定位、遥感数据等方面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由数据、图件和影像等方式完成土地分析工作,对土地调查工作具有一定推动作用。结合相关管理标准,通过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方式处理,进而制定统一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数据记录,及时更新和替换土地利用信息,这也是测绘技术最根本的优势所在,对土地资源的现状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2土地规划设计

地籍测绘技术还被应用在土地规划设计中,通过地理位置、价值成分、分布情况对其开展土地规划工作,将土地信息、数据图件、基本资料等方面完成呈现在设计内容中,让调查者能够一目了然的掌握土地信息。对于土地规划设计,[2]在土地性质、数量、质量等方面,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布局方法,秉持“清晰直观”的建设理念,将土地信息准确度延展至最大化,实现土地规划更具价值效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明确表示,土地规划设计的制图绘制工作需要秉持“合理、长远”的观念,通过量化数据和信息模拟分析,可适当建立土地资源分布模型,为土地实际利用情况进行优化整合处理,保障土地规划设计科学化和价值化发展。

2.3土地勘测定界

土地勘测定界就是将土地征收、划拨、转用、开发和整理等相关作为基础,对规定范围中的土地实现实地界定,同时对界址位置和用地面积等进行确定。我国目前的土地勘测定界以“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汇、归档阶段”为主,利用GPS和PTK对其进行详细定位工作,利用流动站的实时监测系统对其实行分析对比,为土地勘测定界提供精度保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土地勘测定界是以土地划分范围为关键性依据的,依据《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对用地审批、土地测绘、权籍调查等工作进行实时管理,为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程序提供中间环节支撑服务体系。

2.4土地执法巡查

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中的应用中土地执法巡查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与土地使用动态直接挂钩。在土地执法巡查汇总,利用测绘技术的优越性,结合RS技术的遥感影像作用,对土地实际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土地矿产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和制止,保障土地执法巡查工作的全面性。将GPS定位系统和PDA技术有机结合,全面了解土地利用情况,形成“精准定位、高校服务、层次管理”综合管理手段,为现代化测绘基准提供体系保障。

3地籍测绘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合称“3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针对当前土地变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土地变更调查与“3S”技术之间进行衔接分析,提出了面向土地变更调查“3S”集成系统构建方法,介绍了依据文中所提集成模式研制开发的土地变更调查应用原型系统及其应用效果,最后展望了该系统在新一轮土地调查中的应用前景。

3.1“3S”技术与土地变更调查衔接分析

通常将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分成下面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变更证据收集,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工作底图、表格和测量工具的准备;第二阶段为外业调查阶段,应用测量技术和调查基础资料,将境界、土地权属界线、线状地物和变更图斑补测到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底图上,并加以图斑属性注记,同时填写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记录表;第三阶段是成果整理阶段,即内业进行图斑变更、面积量算、统计汇总和编绘成图。从目前技术发展看,3S技术可以为土地变更调查提供技术基础。

3.2“3S”集成系统体系结构

面向土地变更调查的“3S”集成系统(简称“3S”集成系统)指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开发与传统土地变更调查业务流程相衔接的实用化软、硬件系统,建立适合不同区域和不同调查比例尺的应用模型,实现变更调查全流程或关键环节作业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数据传输网络化的一种技术系统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模式。该系统是一个规模庞大、技术十分复杂且跨度很大的系统,从理论和技术方面来看,包括技术系统、集成模式和组织模式等。

3.3土地变更调查“3S”集成应用系统原型

土地变更调查“3S”集成应用系统原型是在国土资源部“十五”科技专项计划《土地变更调查现代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资助下完成,系统研发以图形图像学、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理论方法为基础,跟踪“3S”技术、空间数据引擎技术(SDE)、数据压缩技术及元数据等技术发展前沿。系统由基于GPS土地变更调查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基于RS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获取及处理软件系统和基于GIS土地变更调查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间通过数据流实现协同工作,即系统采取松散型耦合。

4结语

综上所述,地籍测绘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基础性的工作,地籍数据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数据,国土资源管理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地籍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地籍测绘基础性工作。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中得到了非广泛的应用,主要以“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规划设计”、“土地勘测定界”和“土地执法巡查”为典型代表。结合当前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特点,在保障现代测试技术可靠性前提下,不断引进新型测绘技术,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实质性帮助,也能不断改进测试技术对其管理的实际举措。测绘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对土地资源格局的全面发展具备实际作用,在未来的改革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革测绘技术,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雨.国土资源管理中地籍测绘的作用分析[J].神州,2016(12):97.

[2]蔡庆生.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探索[J].中华建设,2014(6):96~97.

[3]杨铜梅.地籍测绘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服务功能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00023.

第7篇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地籍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P1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254-01

在地籍调查过程中,先进的地籍测量技术是保证地籍调查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基于地籍调查的重要性,以及地籍管理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先进的测量技术成为了地籍调查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应立足地籍调查实际,结合地籍测量的实际需求,认真分析测量新技术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并深入探讨现有地籍测量新技术的优点,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持,保证地籍调查取得积极效果。

一、地籍测量重要性分析

地籍测绘在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获取土地信息、鉴定土地权属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地籍测绘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地区资源、环境管理或是项目开发都十分依赖于地籍测量的结果,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必须重视测量技术和新时期下测量技术的新发展。

二、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于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主要包括:①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②地籍测量成果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或其他相关的要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图、数、册等资料;③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始终贯穿于建立、变更、终止土地利用和权利关系的动态变化之中,并且是维持地籍资料现势性的主要技术之一;④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

三、测绘新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实际应用

1、GNSS技术应用

GNSS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主要包括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中国北斗和欧盟伽利略。GNSS技术利用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可在实时处理两个观测站的载波相位的基础上,测量达到厘米级的精度。GNSS具备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全天候观测且观测点无须通视等优势。

高精度GNSS-RTK技术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网络RTK的发展,为测绘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RTK在城镇建筑区主要用于与全站仪联合测图,由于GNSS-RTK不受通视等条件的限制、误差分布均匀且不存在误差累积、操作简便、随机性强等特点,在城镇空旷地区用RTK实时可以给出图根点的坐标;RTK在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调查等方面应用较广,由于农村大部分地区空旷,无高大建筑物遮挡信号,RTK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大大减少实测的难度。

2、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制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现代测绘的主流。数字化测绘技术主要是将采集数据工作和数控绘图工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内外结合的数据收集库,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自动测图和绘图等工作,自动化图形测绘技术完全得以实现,并且使成图难度有所降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对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的,更加方便了图形测绘作业。

目前数字化测绘分三种方式:①全站仪+电子记录簿+测图软件测绘方式,这种测量方式通过采集地籍数据的重要测量设备,实时地传输资料给电子记录簿,然后按照相应的数据格式和配图要求进行数据存储;②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测绘方式,这种测量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处理;③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这种测量方式与上述的方式基本类似,不同之处主要是数据传输方式的改变。

3、GIS技术应用

GIS技术是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为一体,能够进行空间分析、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具有庞大的数据库和图形显示输出能力的一门新兴学科。GIS技术的兴起,提高了地籍测量的成图效率,加速了地籍调查的进度。同时,GIS的应用降低了野外测量工作的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工作的精确度。

在地籍测量过程中,GIS在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均有应用,在外业调查过程中,嵌入平板或是PDA的测绘软件取代以往纸质图件,并能有效记录相关属性信息,减少工作量,提高作业工作效率。

4、遥感技术应用

遥感技术是基于卫星或是飞机以及其他飞行装置,以此为依托,来收集地面或者研究目标相关电磁信息,判断地球环境和地籍相关资料的技术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我国地籍测绘领域中,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记录大量可行性以及科学性数据,并依此判断和识别地籍的相关资料。遥感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观测、探测、监测方面的功能。相比较传统的测绘方法,该技术的优势体现在成像速度快、精度均匀等方面,并且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给地籍测绘带来了数字化数据,实现自动化成图。

5、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新的空间数据采集方法。为空间三维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采用非接触主动测量方式,可以高分辨率、快速获取被测对象的空间三维坐标,真实再现所测物体的三维立体景观。在获取的点云数据基础上进行地物要素的提取,具有扫描速度快、实时性强、精度高、主动性强、全数字特征等特点,可以极大地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时间。

目前,国内所进行的地籍测绘工作都是在二维地籍的基础上开展工作的,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利用压力越来越大,迫使向着立体化方面发展。由此可见,三维地籍必将成为今后地籍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四、结束语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地籍测绘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且在地籍测绘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地籍测量的精准性,而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测量方法,为我国地籍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测绘技术还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当中,在未来的地籍测量中,必然会有更多的测绘新技术应用到地籍测量中,更好的促进地籍测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刚,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4(8).

[2] 殷永俊,测绘新技术在国土测量中的应用[J].技术研发,2013(3).

第8篇

关键词:雇主需求;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软实力;测评模型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38

1 引言

1989年以来实施的“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已累计为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3万多人,招生规模和招生高校扩大了近10倍。目前,以“协作计划”、“直招计划”、“内高班计划”等形式在内地高校就读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将近6万人。随着到内地高校学习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数量逐年增多,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内地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新疆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来自雇主的反馈表明,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的专业背景、学习能力等之外,还非常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软实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从雇主需求角度出发,借鉴软实力测评体系模型,探讨雇主对当代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要求,从而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培养提供建议,进行差别指导。因此,开展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测评研究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迫切的现实需求。

2 问卷设计

2.1 问卷调查及数据收集

通过编制问卷,分别对就业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谈判能力、竞争意识、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任务统筹能力、组织能力、自信、自我激励、吃苦耐劳、适应性、思想品质、道德修养、职业道德等18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了打分,采用李克特式5点等级量表(5-point Liker Scale)的调查方式,调查受访企业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基本因素的态度,选项为“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计分方式按1、2、3、4、5依次计分。

采用现场招聘会、电子邮件、现场访谈、电话访谈等形式对广东省500家2015年有招收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计划的企业进行了调研,问卷调查回收率分别为48.35%、77.50%、18.67%、100%以及73.33%。

2.2 就业软实力基本因素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企业调查问卷有效回收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和对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相关的18项变量指标进行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s球形检验。得出KMO值为0.925,大于临界值0.80,性质良好,变量间存在共同因子;对问卷进行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具体结果见表1。此结论表示: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运用正交旋转法,对公因子进行提取。应用Cronbach的α系数进行信度检验,通过计算,得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5个基本因素(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应变能力、合作组织管理能力、耐挫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一致性系数(α系数)分别为0.898、0.788、0.806、0.842、0.814,数值除开拓创新应变能力的一致性系数达到了相当可以接受的范围外,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应变能力、合作组织管理能力、耐挫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数值也非常高,说明基本要素可靠性很好。应用主轴因子萃取法,得出5个基本因素的联合解释变异量为72.930%,已经超过60%的标准,说明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应变能力、合作组织管理能力、耐挫能力和职业素养等5个因子可以解释信息的72.930%,解释效度已经很高。

3 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测评模型的构建

通过对从雇主角度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相关的18项变量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结合测评体系模型构建的需要,确定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评价的主要指标由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应变能力、合作组织管理能力、耐挫能力和职业素养5项基本要素组成,从而构建出如下就业软实力测评模型。见图1。

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软实力测评实证分析

为了提高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测评的准确性和广泛性,本文采用现场招聘会、电子邮件、现场访谈、电话访谈等形式对广东省500家2015年有招收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计划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对回收的278份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应用加权平均法进行统计计算,得出

由计算可以得出,职业道德、道德修养、思想品质、团队合作能力、任务统筹能力、组织能力等6个子评价指标是影响就业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权重依次增高表明其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影响度递增。抽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名新疆籍哈萨克族大学生作为抽查对象,并对其就业软实力进行测评。通过Ⅰ级隶属度模糊评判,得出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应变能力,合作组织管理能力,耐挫能力,职业素养等五项一级评判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B1、B2、B3、B4、B5。代入公式(2)后,得出

由计算可以看出,该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的综合评价为“一般”;该大学生的耐挫能力的评价为“较弱”,开拓创新应变能力和合作组织管理能力的评价为“一般”,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评价为“较强”。可见,该大学生需要培养自身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就业软实力。经过研究和计算得出的评价结果与该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实际情况拟合度很高。通过实证分析,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测评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该测评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升,为高校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及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5 结论

从雇主需求角度出发,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由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应变能力、合作组织管理能力、耐挫能力和职业素养5项基本要素组成。职业道德、道德修养、思想品质、团队合作能力、任务统筹能力、组织能力等6个因素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影响程度最高。基于此,从雇主需求角度出发,建立了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测评模型并进行验证,检测结果与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情况拟合度很高,证明该测评模型具有科学性和使用性,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软实力以及高校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及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参考文献

[1]蒋夫尔.内地高校支援新疆第七次协作工作部署会议召开[N].北京青年报,2016-01-13.

第9篇

关健词:工艺流程;地籍测量;权属调查;地籍要素

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some of the work of the cities cadastration overall process flow, cadastral sketches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authority survey, cadastral elements BuCe, et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ities cadastration plan implementation,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process; Cadastre survey; Ownership survey; Cadastral elements

中图分类号:TU11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近20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的发展和逐步成熟,现代地籍逐步从图簿册向一体化的数据库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外对地籍系统的研究以及对地籍信息系统的开发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已经成功地建立起了许多地籍信息系统,并且投入运行和使用,地籍管理13益向数字化、计算机化的方向发展。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就是为了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权属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城镇地籍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澄清城镇土地的属性、位置、面积、用途、经济价值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

1、城镇地籍测量总体工艺流程

为全面清查我市城区建成区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权属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开展市城镇地籍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工程,建立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并对调查成果实现互联共享;建移和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上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2、地籍草图综合测量

地籍草图是开展地籍调查的基础。地籍草图综合测量是按照科学的设计,使用专业的测绘仪器,在测区建立平面、高程控制网,不但需要采集地面附着物的位置信息。还要引入部分地形要素(如等高线、高程点等)。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通过这样的地籍资料,不仅能够掌握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权属状况,还能够掌握用地特征以及用地单位与周围地形的依赖关系,规范相邻用地单位的用地活动,增强责任意识。地籍草图综合测量的主要工作包含基础控制测量、图根测量和1:500地籍草图测绘。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地籍草阁综合测量前置是目前最合理、最高效的操作模式,前期测制的1:500地籍草图可以作为后面工序――权属调查的工作底图,可以为城市的规划、交通等部门提供基础用图,也可以为现场绘制宗地草图提供图形参考。传统的工艺流程是在地形图测绘之前或者同时进行权属调查,现场绘制宗地草图,但由于并不是所有的土地调查员都具备娴熟的测绘技术和绘图技能,调查员往往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在现场,还是不能够绘制出合格的宗地草图,工作效率很低;如果在进行权属调查前已经测绘了地籍草图,调查员在现场可以参考地籍草图绘制宗地草图,这样工作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同时,我们在某测区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地籍草图测绘完成后,通过在基于AutoCAD平台的南方开思绘图软件,在图上标注出建筑物的边长距离,这样的图纸作为调查员专用的工作底图。调查员在用皮尺量测界址点边长时,就可以参考这种特殊的工作底图,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防止粗差的产生。当发现皮尺量距与地形图标距较差超过5cm时,能够在现场及时进行复查,及时找出问题并进行记录,减少了沟通环节和时问成本,降低了出现粗差的几率,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核心。权属调查是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属来源及其权利所涉及的位置、界址、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调查,是针对土地使用者的申请,对土地使用者、宗地位置、界址、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核定、调查和记录的过程。调查成果经土地使用者认定,可为地籍测量、权属审核和登记发证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凭证。界址调查是权属调查的关键,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我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和排除来自行政、技术等各方面的干扰,做到数据、图件、实地三者一致。在进行权属调查时,调查人员在地籍调查表上填写并核实所需要的各项内容及实地确定界址点的位置后,应根据需要现场及时丈量界址边长及界址点与邻近重要地物之间的距离数据,将丈量的界址边长填写到地籍调查表相应的位置上。由于该测区预先实地测绘了地籍草图,权属调查工作更加真实、准确,“数据、图件、实地三者一致”得到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为宗地或地块。“街道”是以行政区内行政界线、主干道路、河沟等线状地物所封闭的大地块。“街坊”是“街道”内互通的小巷、沟渠等封闭起来的地块。“宗”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凡是被权属界线封闭的、有明确权属主和利用类别的地块称为一宗地。一宗地一般只属于一个权属单位。一个地块有几个土地使用者用地分类界线明显的,可划分为若干宗地;被公用道路、河、沟分割的应划为若干宗地。没有明确使用者的地块。如马路、街巷、广场、水域或城镇内部公用地、归属不明的卒地、城乡交接处的农用地等,用“块地”表示。“块地”与宗同级,可由权属界封闭,也可由地类界封闭。

4、地籍要素补测

地籍要素补测是在地籍草图综合测量的基础上。按照权属调查的成果补充界址点测量、地籍图测绘、宗地图编制、面积量算、成果资料的检查、上交和验收等工作内容。在我省大多数城市l:500城镇地籍图的测制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图。界址点测量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其主要丁作内容包括:1)全野外数字化测定界址点、采集地籍要素;2)界址点误差检查和修正;3)制作界址点坐标表;4)成果归入宗地档案。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内容,一部分可通过实地调查得到,如街道名称、单位名称、门牌号、河流、湖泊名称等;另一部分则要通过测量得到,如界址位置、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籍图是对现状空间中与地籍有关的各类地籍要素的地理位置的描述,是地籍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周,它是在地籍测绘工作的后阶段,当对界址点坐标进行检核后,确认准确无误,并且在其他的地籍资料也正确收集完毕的情况下,依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成的反映宗地实际位置和有关情况的图件。宗地图是在相应的基础地籍图或调查草图的基础上编制,宗地图与地籍图上的内容必须统一。面积量算的内容包括宗地面积、地类面积、宗地内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量算与面积汇总统计。面积计算与汇总的结果以表格的形式提供。

第10篇

关键词浅谈 遥感技术 地籍测量 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 O4-3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测区土地调查、等级和发证的统一管理;建立并完善新的土地调查机制,使城乡土地数据得到及时、快速、准确地更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建立土地,为国土资源严管措施的跟踪和监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土地地籍调查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利用状况,获取“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的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实现全国土地调查、登记和发证的一体化管理。而地籍测量则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地籍测绘主要工作是调查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界线、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和测绘其几何形状和面积。数字地籍测绘包括数据采集和成图成果数字化两方面,就是应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实地采集数据、编辑地籍图、生成宗地图、建立地籍数据库、输出面积汇总表、进行地籍数据动态管理等,直接为土地、城建、规划等部门提供权威数据。随着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并取得了显着效果,大大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 遥感技术概述

地籍测量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

遥感系统由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设备、接收装置和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遥感器装在遥感平台上,它是遥感系统的重要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对地面接收到的遥感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取反映地物性质和状态的信息。判读和成图设备是把经过处理的图像信息提供给判释人员直接判释,或进一步用光学仪器或计算机进行分析,找出特征,与典型地物特征进行比较,以识别目标。由于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少、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以及全天候工作的能力的特点,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地质矿产勘探、自然资源调查、地图测绘、环境监测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领域。在地籍调查中对各宗地的具置、权属界线、界址点和面积等进行的测绘工作。由于地籍测量是以权属调查为先导,并在其基础上完成的一种测绘工作,因此测量结果一经登记具有法律效力。因为地籍测量的特殊作用,其测量过程具有一些固有的特点:①测量内容特殊:一般包括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的测量;②比例尺较大;③测量结果一经登记具有法律效力;④现势性:即测量的主要成果应该具有准确性、现势性,如果发生变更,则应当随时进行变更调查和测量。

二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缺点

1.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点

遥感技术具有可大面积观测、时效性强、综合性强的优点,将其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可以同步观测较大范围的土地,得到宏观的土地利用图像,可以方便地进行综合性分析,由于遥感卫星的飞行周期短,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影像,现势性很强,可以及时根据新旧土地利用资料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2.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的缺点及改进方法

遥感手段目前做出的动态变化结果虽能反映一定时间的变化方向和趋势,但定量化研究还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用遥感手段发现变化的类型与发生地,起到一个指示的作用,然后利用GPS到实地进行调查、监测、定位与测量,同时监测遥感的精度,将先进的遥感技术与传统的调查手段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任务。

另外,对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单纯利用遥感手段效率与精度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随着GIS的发展,人们可以借助GIS的支持,进行专题信息的叠合分析,可以直接监测变化图斑,进行动态分析,输出动态变化图和统计数据,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三 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1.动态监测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的进步、发展,越来越成熟的技术已融进地籍测绘中,比如遥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以及GPS等定位技术,给土地测绘带来了更多的方便。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最直接的一点便是其动态监测。所谓动态监测,就是运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的变更、土地调查和动态进行相关监测。在地籍测绘中,动态遥感监测技术是对土地利用率和相关调查资料,通过数字和图形等难识别对象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对难识别的信息进行处理,变成可识别的文字和图像,然后记录相关数据信息,合理确定监测周期,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全新的监测,各个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做出结论。

地籍测绘相互资料便于核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国家整体规划和相关决策提供可行的理论资料。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违法用地情况,对于违法用地情况上报相关部门,进行查处。技术的进步,总是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动态监测技术应用于地籍测绘,会越来越方便。

2.遥感技术运用

地籍测绘中,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通常由如下流程运作:①数据选取:地籍管理具备连续性、全面性和高精度性等特征,目前的遥感技术对于数据的选取,通常经过美国和法国的Landsat TM、SPOT两种卫星数据来取得。当然,监测的精度在遥感技术一直都很重要,为提高所需精度,有时必须与相关土地利用图结合,同时把人文、生态等相关指标列入地籍测绘资料中。精度要求很高时,要接触GPS等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作为补充资料。②数据处理:在地籍测绘中的意义非常重要,遥感所得的数据,通常需要通过计算机相关技术把它转换为可识别的信息,并修正达到一定的精度。③变化信息提取:所谓变化信息,是经过固定的时间段,土地相关资料发生变化的相关量的大小提取变化信息,是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最重要的运用,通过时间差来计算不同时间段的变化信息量,可预计出土地将来的变化规律,给以后整体规划提供参考。④监测精度评定:精度要求是评价遥感技术质量的重要砝码,通过记录和分析数据,对已测信息进行统计学研究得到测绘信息的精确度,再验证地籍测绘水平。

3..使用遥感技术制作地籍图

遥感地籍图的制作,就是在计算机制图的环境下运用遥感资料编制出所需的地籍图,这是遥感信息在地理研究和测绘制图中的重要运用。利用遥感技术制作地籍图的技术流程主要体现为:先是选择合适的影像源,数据源不同特性也会不同,因此提取信息的方法也不相同,目前常用的遥感影像有Landsat-TM、SPOT等。其次要选择某种遥感软件进行影像的几何纠正和影像的配准,当前常用的遥感软件有ERDAS、ENVI等。然后是遥感影像的融合,通过影像融合,希望不仅突出其中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还能保持良好的光谱特征。还可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线性拉伸、灰度变换等增强处理,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突出图像的细节部分,利于影像判读和量测。最后通过目视解译和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法,把不同地物的形状和各个区域的范围从遥感影像上提取出来,就是形成矢量文件,提取过程中,地物类型可参照地籍调查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进行。

四 结语

地籍测绘工作很复杂,有必要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完成。遥感技术的发展,方便了地籍测绘的工作,遥感技术运用于地籍测绘领域,逐渐发展成熟,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的应用水平一定会步入新的阶段。遥感信息是地表各种地物要素的真实反映,能清晰地显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征和分布。与传统的地籍调查方法相比,遥感技术具有精度更高、效率更高、更经济实用、更直观实时等较多优势。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如遥感器分辨率的提高和综合利用信息能力的增强等,将我们的日常地籍工作中被频繁运用。

参考文献

[1]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51.

[2]张渝庆等.遥感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北京测绘,2000年第3期.

第11篇

关键词:监理机制;土地;地籍测量

中图分类号: P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既需要做好地籍调查以及监理等相关工作, 也需要充分利用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和高科技的助推作用,同时,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协助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把我国的地籍测量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地籍测绘的目的是获取和表述不动产的权属、位置、形状、数量等有关信息,为不动产产权管理、税收、规划、市政、环境保护、统计等多种用途提供定位资料和基础资料。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等。地籍测绘的成果包括: 地籍数据集,地籍簿册和地籍图。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监理方案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多层次、多环节的复杂工作,往往个别环节的差错,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实施监理制度,设计严格合理的监理方案,可以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检验调查中的各个环节,是保证和评价调查成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实施监理制度

二、地籍要素测量及监理

地籍要素测量是为了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面积等。主要内容有地籍控制测量,测设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测绘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面积。

1地籍控制测量及监理

在地籍控制测量中引入监理制度,根据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设计合理的监理方案,以保证地籍控制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在开始实施测量工作前,测量小组须向监理方提供起算点数据,并由监理人员检查测量小组所有拟投入使用的仪器及鉴定证书等,经检查合格后,由监理方签字认定,方可开始测量工作。

(1)监理人员严格审核测量小组提交的观测数据及相关资料,要求网形布设合理,结构良好,数据记录规范、工整、无涂改,能够很好地满足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

(2)监理方认真计算测量小组所提供的数据,根据一类地区应布设三级导线、拨地导线两级; 二类地区可布设拨地导线、图根导线两级的精度要求检核。

(3)监理方可在原施测控制网基础上进行外业检查,对控制网观测和计算资料进行全面检查验算,统计其精度。同时要求使用仪器精度等级不低于原观测仪器精度,野外检测可按总点数的15% ~ 20%抽检。

2地籍图的测绘及监理

地籍测绘的主要成果是地籍图、界址点坐标册和地籍测量外业调查表。其中界址点坐标册和地籍图都是外业实测成果,都涉及精度问题,宗地图的绘制在内容、规格和比例尺上都有较高要求。因此,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1 )界址点的测量与监理

a界址点精度

界址点坐标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依据。界址点坐标对实地的界址点起着法律上的保护作用。在我国,考虑到地域之广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界址点的精度要求也应有不同等级。

( 2) 界址点的测定

界址点的测量可采用解析法和部分解析法两种:

a解析法: 野外用极坐标法、距离交会法、方向交会法等测量全部界址点、主要地物点( 保护点) 并计算点位坐标。以界址点、主要地物点的坐标为基础,测量其他地籍要素的几何图形要素计算坐标,并以宗地草图的丈量数据作校核。最后根据以上数据展绘成地籍图及宗地图。

b部分解析法: 用解析法测量街坊界址点和街坊内,部分明显界址点的坐标,再用丈量数据装绘街坊内部宗地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以街坊界址点控制街坊内部宗地。成图时先展绘测有坐标的界址点,再根据彼此的关系距离,用经宗地草图校核后的丈量数据装绘街坊内部。呈曲线的界线可采用图解测绘。

( 3) 监理方案的实施

在界址点测定过程中,监理人员应进行旁站监督,使测量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规定进行操作,具体要求如下:

a观测用的仪器设备有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钢尺等,这些仪器都应进行严格的检校。

b细部点坐标宜采用极坐标法测定。仪器对中偏差不大于5 mm,水平角采用DJ6 经纬仪观测一测回,归零差不应大于1';

c观测工作必须在已设置界址点标志的基础上进行,按街坊分组观测、分册记录和计算。坐标计算取至厘米。

3地籍图的测绘与监理

( 1) 原图的精度要求

通常地籍原图的精度包括两个方面,即绘制精度和原图的基本精度。

a绘制精度主要指图上绘制的图廓线长度,对角线长度及图廓点、坐标格网点、控制点的展点精度,通常要求: 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 2 mm,内图廓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0. 3 mm; 图廓点、控制点和坐标网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0. 1 mm,其他解析坐标点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0. 2 mm。

b原图的基本精度主要指地籍原图上界址点、地物及其相关距离的精度。通常有如下的要求: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的距离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 3 mm。依测量数据装绘的上述的距离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 3mm。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 5 mm; 邻近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 4 mm。

( 2) 图边的测绘与拼接

为保证相邻图幅的互相拼接,接图的图边一般均须测出图廓线外5mm~10 mm。地籍图接边差不超过规范规定的点位中误差的2倍。小于限差平均配赋,但应保持界址线及其他要素的相互位置。避免有较大变形,超限时需检查纠正

( 3) 监理方案

当测量人员全面检查自己的成果之后,应将观测记录、计算数据及地籍原图交由监理方审查,检查的方法分为室内检查、平行检查和巡视,具体检查内容为:

a. 检查各种地籍要素如行政界限、地籍编号、界址点及界址线、街道名称、门牌号、地籍控制点以及在宗地内能够注记下的单位名称、二级分类的地类号等。

b. 实地检查部分图幅各种地物要素的测绘情况。

c. 按照技术要求,检查各幅地籍图的接边情况。

d. 检查地籍图图廓间及图廓外注记情况。

4宗地图的测制与监理

( 1) 宗地图的测制宗地图是在地籍测绘工作的后阶段,编绘宗地图时,应做到界址线走向清楚、坐标正确无误、面积准确、四至关系明确、各项注记正确齐全、比例尺适当。

( 2) 监理方案

监理方应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对测量完成的宗地图进行实地核查,检查部分宗地图的宗地号、地类号、占地面积、界址点号、四至界限、相关距离及土地利用现状等要素的完整性、准确性及规范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直至合格。

5面积量算、统计检查与监理

( 1) 土地面积量算

地籍测量中的土地面积量算,一般是一种多层次的水平面积测算。通过土地面积量算工作所得到的面积数据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分配土地、收取土地费( 税) 的依据,是地籍测量中一项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另外还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数据基础。

( 2) 监理方案的实施

a监理人员在室内认真核算检验各图幅内宗地面积及土地分类面积之和与图幅理论面积之差是否满足检核条件。

b检查各宗地面积与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结束语:

地籍测量是一项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邹岩. 地籍测量的技术与方法[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2)

[2] 贾峻峰. 地籍测量基本方法研究[J]. 科技资讯. 2009(02)

第12篇

关键词:民国初年

户籍制度

行政立法

社会效应

一、民国初年户籍制度简介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底层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国家资源配置与社会控制的重要制度,往往与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等结合在一起,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制度需求,户籍制度随着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户籍制度在中国起源较早,发展较完善。据甲骨文记载可知,在商代就开始了人口登记制度,即称之为“登人”或“登众”(摘自:周自强:《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发展至汉代,已形成一套较为严密的户籍制度,不仅要在户籍簿上注明户主的居住地址、年龄、相貌,而且要注明职业,财产状况,如《居延汉简甲编》第37 简记载宋买的户籍簿:“长安有利里,宋买,廿四,长七尺二寸,黑色”(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篇》,北京:中华书局,1980)。中国古代政府之所以强调户籍制度,在于户籍制度是政府有效控制人口和土地等资源的工具,是国家赋役的重要依据。

应该说在中国历史上,户籍制度一直以来变化不小,但是渐进近代,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内外环境的改变,中国户籍制度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即自清末试图实行宪政而开始的一系列户籍制度的变迁。

(一)清末户籍法律的变革

清末,国内危机四伏,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国内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已得到迅速发展,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国策被他们的船坚利炮击的粉碎。晚清制度为了挽救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开始进行变法图强。户籍制度的变革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发生的。1911年,晚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籍为依据,而户籍法编订又必由民法与习俗而成”(摘自:公安部户政管理局编:《清末至中华民国户籍管理法规》,“民政部编订户籍法奏折”,群众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在参考东西各国之良规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

该法规共八章、184条,其内容可分为户籍的管理、人籍、户籍、罚则四个部分。该部法规的主要特点在于:首先,将户籍吏、户籍局置于法规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突出了户籍管理机构的地位,反映了政府在观念上仍视户籍为管理人口统制的手段,强化户籍统制功能。其次,法规区分了人籍和户籍。人籍主要是关于个人出生、死亡、婚姻、继承、国籍等比较个人化的信息资料,户籍则是以家庭为单位,关于移籍、入籍、就籍、除籍等家庭信息资料。法规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剔除了传统户籍中资产登记项目。户籍开始成为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工具,而不再纯粹是国家管制人口的工具。再次,法规既规定了民众有呈报户籍之义务,也规定了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提出诉讼抗告的权利,将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废除了以往民众只是义务载体的陋习。

但是,《户籍法》制定后未及颁布,晚清政府便灭亡了,《户籍法》随之搁浅。因此,晚清政府户籍制度实际上仍沿袭了清中后期的保甲制度的一些做法,将人户“编牌入甲”。不过与保甲制度不同的是,清末编查人户的机构是警察机关 。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随着国门洞开,一些维新改良人士提出了建立西式警察的主张,并提出了警察机构的职责主要有三大项:维持治安、清查户口、整顿街道。将保甲户籍改造为具有近代意义的警察制户籍,使清末户籍改革的另一重要功绩。但它仍然是强调对人户的控制,强调户籍的治安功能。总之,清末户籍立法对民国乃至台湾地区和内地户籍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户籍法律制度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未颁布单行的户籍法规,只颁布了《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1915年)、《县治户口编查规则》(1915年)、《京兆各属户口编查单行细则》(1916年)等条例。这些条例一方面承继了晚清《户籍法》所确立的个人主义与家族主义相结合的原则,规定清查事项主要有姓名、年龄、男女之别及已未嫁娶有无子女、籍贯、居住处所及年限、职业、教育程度、盲哑疯癫及其他残疾、户内人口对于户主之称谓等;另一方面,由于战乱,因而更注重对年界20岁到40岁之壮丁、曾受刑事处分者、素行不正或形迹可疑者、户内杂居多数非家属人者的编查。同时将封建时期的保甲制度与近代警察制度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了清末确立的警察户籍制度。与晚清户籍制度相比,北洋政府的户籍制度更强调警察的监控作用。北洋政府无论是户口调查之监督还是具体的户口调查事务均由警察机关负责。甚至是县治的户口编查,也只是在警察机构不完备的情况下适用。并且,即使适用,户口编查长也只有在没有设警察、保卫团的地方,才由本地方的图董、村正等职务或公正绅士充任(参见1915年《县治户口编查规则》,第1条,第7条)。北洋政府的这种规定大概与当时政局动荡、战乱有关。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户籍法律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认为“户籍法与清查户口,及推行地方自治,皆有密切关系。……为训政时期初步最要工作。”(摘自:谢振民:《中国民国立法史》(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7页)在推行乡自治的基础上,参照英、美、德、日等国户籍及人事登记的法律制度,于1931年正式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1934对该法修正,并于同年施行,1946年对该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并公布并施行。该法分通则、籍别登记、身份登记、迁徙登记、变更登记、登记申请、罚则、附则,共八章61条。与晚清的《户籍法》相比,具有把人事登记与户籍登记合二为一、推行身份证制度、确立了“以户立户”的编户原则等。不过,在实践中,南京国民政府《户籍法》并未得到很好实施。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处于与共产党及其进步力量对峙时期,国民政府将“防盗”、“防匪”放在首位,先后颁布了《保甲条例》(1937年)、《县保甲户口编查办法》(1941年)等。这些条例虽是以《户籍法》为基础,但实际上破坏了户籍管理形式统一、平等,保障私权的原则。总的来说,南京国民政府实际实施的户籍制度与保甲户籍制度无异,与以往历代尤其是明清两代保甲户籍并无多少差别,都是通过保甲连坐的办法强化对民众、乡村的控制。

二、作为户籍管理的行政立法引起的社会效应

在传统社会之中,每一个人都是以户籍身份存在于国家之中,人户与国家之间,是一种束缚与被束缚的单向性关系,人户身份转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户籍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普通大众牢牢的束缚着。这一情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户籍赋役功能的逐步弱化而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清末民初,在中国的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之后,传统社会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彻底破坏,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导致传统户籍网络的破坏,为各种利益集团队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也使得建立在传统户籍基础上的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

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晚清政府起草了历史上第一部户籍单行法规。这部法规虽然没有颁布,但它打破了传统户籍理念,解除了封建社会长期束缚在人们身上的户籍绳索,为民国户籍法律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近代城市化发展、人口流动提供了比较畅通的渠道。

(一)清末民初户籍制度变革促进了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的进程

所谓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目日益增加的过程,也是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与西欧城市的发展不同,我国古代城镇体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并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层的政治、军事需要。

由于封建城市主要是基于行政因素产生,因而户籍在城市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城市市场的设置须依户口之众寡而定,城市大小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户口之多寡的影响。其次,对于城市居民,尤其是工商业者而言,户籍身份是成为城市居民,并获得合法经营的条件。如宋代实行城乡分治,城市居民均被划分为坊郭户,以区别乡村民户。坊郭户市城市居民获得封建国家许可在城市居住、生存的前提。因此坊郭户也要依资产评定户等,按户等高低承担封建服役科配。

清末民初户籍制度变革之后,户籍成为保障人们私权的载体,而不再是束缚人身的绳索。农民可以离开土地,四处寻找生活。城市居民,尤其是工商业者,也可以有一定的自由而流动经营。城乡之间、城镇之间真正互动起来了,这一切都有助于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传统城市逐渐向近代化方向发展,城市规模、城市数量以及城市的职能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另外一点,中国近代化城市的迅速崛起与国门洞开,通商口岸的设立、近代工矿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结构的改变不无关系。但在这一过程中,人口流动也具有重要作用,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笔者认为,在封建户籍制度下,人户的流动是被禁止的。“流民”,无论是哪种情形,一般都被称为逃户、亡户或浮户等(摘自: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是法律惩治的对象。进入近代以后,户籍制度的变革,解除了对人身的束缚,才使人口的流动变为合法,从而为广大农民流入城市提供了法律保障,进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清末民初户籍制度的变革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二)清末民初户籍制度变革为近代市民群体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近年来,学者们对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讨论如火如荼。如金兰、罗威廉等西方学者运用“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对近代中国某个城市活地区作个案研究,论证:“中国清代和民国时期,存在着某些鱼市民社会 (但不完全相同)的现象”,并“称之为‘公共领域’”。而孔飞力、黄宗智等则持反对意见,认为中国历史上“缺少一套足以资助公民社会赖以发展的政治或文化条件。如果一味刻板地套用欧洲的理论构建,我们得到的不只是‘虚假的现代化’,甚至还会得到‘自由主义萌芽论’,亦即‘资本主义萌芽论’在政治上的翻版,而此一概念不过发轫于亟欲表明‘中国也有’的心结。”(摘自孔飞力:“公民社会与体质的发展”,载《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13期,第82页、第84页)中国学者则从中西文化、中西历史的比较角度出发,辨析近代中西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差异,概括近代中国市民的状况和特点,形成以萧功秦、杨念群等人伟代表的“文化派”或“思想派”;或是运用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的理论框架对中国近代史作实证研究和探讨,主要运用商会史研的丰富史料和大量成果,论证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中国“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形成以马敏、朱英等人伟代表的“商会派”或“施政派”。陶鹤山认为,“无论是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之所以在市民社会问难题上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关键在于对组成市民社会的主体研究不够,因为常常纠缠不清,无法形成一个共识”。因此,陶鹤山通过对市民群体的研究,得出近代中国曾出现一个雏形的市民社会的结论(陶鹤山:《市民群体与制度创新》,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对于上述观点,笔者不敢妄加评论,也无意于此。从“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渊源来看,市民社会实际上就是指“对应于政治国家的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是一种独立于政治国家的各类自主、自治、合法、非政治的民间组织和团体构成的社会力量。”构成这些民间组织和团体的成员,主要来源于“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出气的城关市民,从这些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份子。”(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2页)但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与西方不同,市民群体的构成与产生方式也与欧洲市民等级构成和产生方式不一样。中国近代城市居民成分复杂,不像近代欧洲那样可以简化为典型的两大对抗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除此外,其余阶级都是出于次要的依附的乃至行将被消灭的地位。中国近代城市居民既有为政府部门工作的大小官僚;也有工人、脚夫、会党、无业游民、娼妓、江湖术士等城市贫民阶层;还有工商资本家,小业主,学生等。在这些人群中,有的学者仅把资本家阶层、新知识份子阶层、城市中小阶层等城市精英阶层列为市民群体。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产业工人人数不断扩大,逐步成为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能够独立跃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

虽然近代市民群体是与近代城市相伴而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清末民初户籍制度的变革为其产生、发展提了一条畅通的渠道。如前所述,户籍制度变革不仅解除了人身束缚,使人户身份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自由、合法的进行。同时也打开了城门,拆除了城墙,使城与城、城与乡之间封闭走向开放,静止的社会走向动态。传统户籍固守的“工农士商”的身份与职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封建官僚、买办、士绅向资本家转换;而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向近代雇佣工人转换,新的市民群体应运而生。他们与以帝王将相、皇亲国戚、商人、手工业为主体的传统市民在性质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可以自由迁徙入籍、移籍、就籍、除籍,不再被户籍捆绑在土地上“死徙无出乡”,斩断了由传统户籍保有的与土地的联系,也基本上摆脱了传统户籍反映的封建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等级差序人际关系,而以工作、职业、居住关系为纽带结成非血缘人际关系,这应该是城市意识的产生基础。他们居住在城市拥挤、狭小的空间,不同于传统的村舍结构,基于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交通、治安,移籍公共设施的维护等问题,市民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市政参与意识和市政管理意识(焦润民:“中国近代市民社会的崛起于文化选择”,载《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总之,正是清末民初户籍制度的变革,改变了传统户籍制度的理念,户籍开始成为国家掌握人口信息,推行宪政的依据,而不再以控制人口、禁锢人身为己任。户籍制度变革使人身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为社会结构的分化、新阶层的兴起提供了一个中介——由市民群体构成的雏形的市民社会,它成为制约国家权力,制衡国家政权的社会实体的胚胎。传统社会中国家对地方基层严密控管的关系划上一个句号。

(三)清末民初户籍制度变革的负面效应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清末民初户籍制度变革虽然促进了城市近代化进程,但也为城市和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首先,从城市来看,随着人口流动渠道的畅通,人们涌入城市,城市人口骤增,给城市造成了巨大压力,引发了种种城市问题。如随着人口密度不断上升,城市建筑密度增高、交通拥挤、公共卫生差、治安混乱等。大量农民流入城市形成庞大的产业后备军,冲击了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过于求,资本家雇佣条件苛刻,工人收入难以糊口,城市上层与下层的贫富差距日愈加大,冲突也日愈增多。同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的存在,影响了资本家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提高带工业技术有机构成的积极性。因为“工人工资低廉,又是手工制造比使用机器更便宜 ”,从而也影响了城市近代化、工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城市近代化步履缓慢,又造成就业不充分,大量失业人群被迫寻找各种可以户口的职业,不仅造成职业结构畸形,而且使娼妓业、跳舞业、按摩业、擦背业、看相业等下等职业发达。此外,流入城市的多以男性为主,造成城市男女比例构成不平衡等(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3——150页)。

其次,从农村来看,人口流动也冲击了农村社会。一是地主、富农等农村资产者离开农村,投资近代工商业,使得注入农业生产的资金减少,农业生产条件诸如劳动工具、种子、土壤等得不到改善,造成农业经济衰退。二是流入城市农民大都是青壮年——农村主要劳动力,影响了土地的开发利用,导致大量耕地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