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体育调查报告

社区体育调查报告

时间:2023-02-19 02:56: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体育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区体育调查报告

第1篇

随着我市经济建设日益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随之提高。为了满足居民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体育局通过对上积极争取,目前在石家庄各地陆陆续续,或多或少地安装了各种式样的体育设施,这既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又增加了人民的身体素质。

然而,体育设施分布是否合理,设施是否完善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随之产生的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器械坏了是否有人修理;由于器械老化而产生了意外事故,这该由谁来负责等。本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因此,我们确定了以调查学府路附近社区体育设施为课题,力争减少社区居民的伤害事故,并为居民建立一个优美、舒适、安全的健身场所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感觉到了研究此项课题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对于此项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使更多人乐于其中。

二、 研究过程

目前学府路已建成了7个健身点,其中7套全民健身路径,总投资数万。体育设施在社区内的分布状况也有所不足。总体来看,河北体院附近的体育设施分布比较协调,3个居民小区有体育设施。但在河北经贸附近体育设施没有,这显然给其它地方的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又有谁会千里迢迢跑去健身呢?

1、您是否知道小区体育设施的种类? 是(57%) 否(43%)

2、 您是否经常锻炼身体? 是(57%) 否(43%)

3、 您一般何时锻炼?时间为多长? 早上 1 小时左右

4、 您是否能正确使用体育设施? 是(93%) 否(7%)

5、 您是否曾因锻炼不当造成受伤? 是(7%) 否(93%)

6、 您所在的小区体育设施是否完好? 是(71%) 否(29%)

7、 您是否认为应新增一些体育设施? 是(86%) 否(14%)

8、 您认为用这些设施锻炼后是否有效果? 是(86%) 否(14%)

由此可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为数不少,而且大多认为能正确使用体育设施,锻炼效果也不错;但小区体育设施完好程度和更新不够理想。那么,我社区现有的体育设施现状到底如何呢?为此,我们先后学府路附近等几处体育设施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1、 运动器材缺乏专人管理与维修:

这些外表披红挂彩的体育设施近看还真是“披红挂彩”,伤的伤,死的死,10%—50%的器材是已损坏或快要坏了的。经过几场大雨的洗礼,这些器材上的铁锈爬满身,更严重的则面目全非了,说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几块烂铁搭起来晾衣服呢?还有的一些不是缺了胳膊就是少了腿的,可谓惨不忍睹。

访谈时,讲到这些体育设施该由谁来保管时,人们意见各异。有些男士在回答此问题时,还粗鲁地回答:“这个又不关我们的事情,谁弄(这些体育设施)过来的,就由谁来保管嘛”。这样回答的人还不止一两个。调查发现:48%的人认为是由大院来保养,有30%的人认为由体育局保养,仅有22%的人认为这是由广大群众和相关部门共同来保养的。看来体育设施到位了,但人们去维护这些公共财产的意识还没有到位。

第2篇

关键词:社区诊断调查报告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4.346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04-01

1资料来源

1.1资料主要来源。卫生局、统计局、计生局、民政局等部门提供了卫生资源、人口学资料、财政收入、老年人、儿童等资料;其余资料来源于基线调查。

1.2基线调查资料。

1.2.1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本调查以岚山头街道居住6个月以上的18-69周岁(年满18周岁,不满70周岁)(1943.1.1-1994.12.31出生)的常住人口,随机抽取样本辖区常住居民1200户,抽取调查样本2400人,由调查员入户见面访谈收取为社区诊断基线调查数据。

1.2.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包括家庭问卷和个人问卷。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

2岚山头街道基本情况

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人群人口学特征。男性2122人(占47.31%),女性2363人(占52.69%),男女比例为1∶1.12;55岁-64岁以上老年人1024人,占总调查对象的22.83%,65岁以上老人477人,占调查对象的10.64%,其中25岁以上人群为532人,占总调查对象的11.86%。

(2)辖区慢性病患病情况。通过基线调查,其中符合高血压调查者2358人,糖尿病调查者2133人;查出高血压病例866人,患病率36.73%。

(3)辖区死因顺位及构成。2012年岚山头街道死因监测系统共收到各种原因死亡病例245例,报告死亡率人口粗死亡率为8.2‰。性别构成:245人中,男137人,女108人,分别占55.91%和44.08%,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原因前四位的疾病依次为:①心脑血管疾病(118例);②恶性肿瘤(88例);③意外死亡(19例);④呼吸系统疾病(11例),共236例。

(4)文化教育状况。调查社区文化程度分布以文盲半文盲为主、其次是小学及初中。通过调查得知,辖区内居民学历普遍偏低,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不高,健康保健意识不强。

(5)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居民就诊医疗机构主要是在村级卫生室,卫生资源配置及利用率低,由此下一步的干预措施将围绕合理分配基层医疗资源,提高就诊层次为主。

(6)辖区传染病发病情况。全街道报告法定传染病病例9种,5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67.67/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4种,共计13例;丙类传染病1种,共计29例,其它传染病10例,主要是水痘病例。

(7)调查社区疾病发生情况及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从调查情况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以慢性疾病为主,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冠心病病等常见病为主。

3行为危险因素现状

3.1调查社区居民生活及行为习惯。在调查中可以发现,饮酒、抽烟以男性为主,中青年居多。

3.2岚山头街道社区居民出生、死亡指标:出生率为14.69‰;死亡率为6.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68‰。

3.3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在此次调查中发现,调查社区居民经常参加锻炼的人群以55岁以上老年人为主54.75%(415/758),几乎不参加锻炼和每周

4辖区内社区条件和设施情况

辖区内健身设施相对集中在城区,农村健身设施较少,居民缺乏锻炼意识。

5慢性病防控相关组织机构和人员状况

岚山头街道防疫站承担本地区传染性疾病及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在编人员7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3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39人,初级职称20人,其他8人。

6现有的卫生和疾病防治现状及策略

社区主要卫生问题。

6.1社区人群疾病患病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病为主,分占调查人口的19.31%、1.05%和1.43%。

6.2社区人群不良生活行为方式。

6.2.1吸烟情况:男性吸烟率62.49%,女性为1.99%(占吸烟人数的3.42%)。

6.2.2饮酒情况:男性饮酒率31.72%,女性饮酒率为4.49%。

6.2.3体育锻炼及饮食习惯情况:大多数人没有锻炼意识及专门的时间从事体育锻炼,以生产劳动代替体育锻炼;在饮食习惯方面吃咸菜多、高盐饮食等不合理膳食。

6.3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薄弱,自觉规律参加体育运动者少,许多居民保健意识差、健康知识知晓率低。

6.4由于出生率下降导致老年人口相对增加。

6.5社区人群受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危害。乙肝、结核危害仍较严重。

7今后慢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和干预措施及评价标准

根据社区诊断分析,在实际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应重点做到:①将吸烟、过度饮酒、不合理饮食及极少锻炼等不良习惯作为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②将工作重点放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管理中。③控烟、减盐、降体重,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与饮食方式,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④科学防控高血压病。

第3篇

xx年是骏景中学丰收的一年,在局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我校党支部和行政班子的大力支持下,骏景中学团委不仅在骏景中学历史性的一年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自身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和进步。

一、特色工作显魅力

1、2月,配合学校迎接广州市市一级学校评估,组织班长、团支书参观校园,对学校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形成书面意见呈递给校长。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爱校教育,组织市一级学校评估学生座谈会。

2、3月,组织我校团员、学生干部开展了一次较大型的社会调查,并认真地撰写了调查报告,为我校更好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指导初二的张子林等八位学生参加广州市中学生时事政策竞赛获市三等奖。

3、4月,参与局团委“增强团员意识”知识竞赛的组织及出题工作,独立编写了该次活动的复习题库,并负责该竞赛总决赛的出题工作,受到了局团委及兄弟学校团委的一致好评。辅导初二团员代表参加该知识竞赛,我校代表队获优胜奖。

4、5月,开展团员教育评议活动,评选出徐珩、余萱、潘瑞智、黄仁彧、林晓燕、林春红、方阳、许璀兰等校级优秀学生团员,林映映、敖永盛等两位优秀教工团员,并推荐许璀兰为广州市优秀团员。严格按照《骏景中学入团积极分子量化评估方案》发展了一批新团员,

5、6月,完善教工团支部的建设,朱萍颖、敖永盛两位老师分别被选为教工团支部组织委员、教工团支部文体委员,成了毕业班团员团籍注册及转出手续。

6、9月,组织学生干部培训;及时做好特困生扶助及慰问工作。按时完成了市扶困助学金的申报工作,按时按量地发放了特困生慰问金。配合政教处及体育科组做好校运会宣传工作,及各班小培训工作。

7、10月,接管学校全面宣传工作,充实、更新校园文化布置。组织学校合唱队参加天河区合唱节比赛。筹备省绿色学校迎评工作,整理团委档案,组织学生开展社区环保调查实践。

8、11月,组织团员学生在骏景花园内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制作宣传环保展板,对社区居民进行环保意识调查问卷,宣读“共建绿色社区”倡议书;邀请广东省林业科学院专家陈建新与我校学生进行现场对话,共同探讨如何建设绿色社区的问题。配合政教处、体育科组备战天河区中学生运动会。组织教工团员到番禺绿色农庄参观学习。

9、12月,迎接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组织学生座谈会。校团委书记方莹老师,少先队辅导员顾桂新老师参加天河区教育局团委举办的团干培训。报名参加“广州市首届中学生健康活力大赛”初赛,组建街舞队,并组织训练。策划“xx年师生互动迎新年”文艺汇演。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例如:广州市市一级学校评估、省绿色学校评估工作等等,艺术节、清明扫墓等常规工作都没有开展。

2、在工作中,只能完成好局团委和学校领导给予的任务,而缺少创新精神。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适应我国东北地区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拟培养出适合我国东北的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1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2)研究对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长春地区、吉林地区、白城地区为研究对象。

2结果与分析

2.1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各高校专业办学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办学规模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适应我国东北地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2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教育内容的构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由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知识体系。(2)学分、学时修读要求。建议本专业学士学位的修读总学分原则上位160-180学分。教育内容的学分比例见学分分配比例表,各类课程内容学时为2560-2880学时(可按16-18学时/学分计算,本规范以16学时/学分计算)。WwW.133229.coM

2.3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1)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本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构成。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构成。

(2)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规范对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中的不同知识领域做出相应的界定教育内容的设计如下:①基础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能、相关学科。②专业知识: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③专业实践:社会体育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4专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领域要求,东北地区根据地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是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及知识单元概括: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

基本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应按照上述内容设置。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应在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每个项目课程建议2个学分。

(2)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专业方向课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9页)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考虑到东北地区不同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本规范设置健身与娱乐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议修读学分为25-30。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方向规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课程为主进行设置,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课程,形成本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突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建议修读学分:35-45,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

(4)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社会调查:在第一学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街道或社区体育开展情况、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发展前景。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在第二学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见习。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了解社会体育所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见习期间记录见习日志,完成一份见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设计:在第三学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设计。专业实践设计包括健身技术指导、体育营销与管理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体育中介服务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应用机会,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建议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向,最少选择一项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策划书和计划书,通过一定的实践,最终形成一份为专业实践设计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期间记录实习日志,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配备指导老师,并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3结论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逐步发展。因此,在此现状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来培养符合东北地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第5篇

一、精心设计寒假综合实践作业,高质、高量地完成作业。

我校除安上级要求,把寒假“八个一”活动融入到各班实际中。假前,组织了班主任进行讨论和敲定,各班精心设计和制定了学生寒假作业。开学第一天,全班均收集了学生寒假作业。从孩子们上交的作业和家长的反馈回条上看,此项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家长的赞许。各个年级摒弃了以往的机械的抄写、计算,更多的是联系生活,紧扣春节主题进行。学生们在享受寒假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作业的轻松和我国传统春节浓厚的节日氛围。上交的作业有:手抄报、科技小制作、环保小制作、调查报告、活动征文等。学校将分项评选出优秀作品(作业),并进行展示。虽然他们的调查过于简单,他们报告的语言还很稚气,但看得出,这是他们愿意且乐意去做的事情。家长和孩子不再为繁多的寒假作业而发愁,老师也少了些许为孩子寒假作业没完成而恨铁不成钢的愤怒。这个寒假学生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体验着成功,享受着快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德育工作没有“假期”。

(一)落实生命教育,加强安全法制教育。

放假前对全校师生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包括活动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燃气使用安全以及自护自救技能的教育。教育学生不去危险的场所玩耍,不玩水、电、气,使用煤气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不燃放烟花爆竹,不暴饮暴食,不进游戏机房、网吧。教育学生一旦发生危情,要冷静沉着,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拨打110等急救电话。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走路,文明乘车,文明骑车。不满十二周岁的学生严禁骑车上道,外出要有家长陪同。我校还要求各班要细心地做好后进生、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预防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由于组织周密、教育到位,寒假中无一伤亡、违法犯罪事故的发生。

(二)寓民族精神教育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我为社区做好事”和为民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得 到社区居民的肯定与赞扬。

2、用好每一分钱,关心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全面开展手拉手送温暖活动, 省下自己的零花钱,向班中需要帮助的同学送去了精神和物质的关怀,向身边的孤寡老人送上了新春的问候。

3、劳动教育。利用寒假,每位同学学会了一项劳动技能,为父母减了一分辛劳,添了一分惬意,送了一分亲情。

4、感恩教育。学生们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省下零花钱,向祖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新春小礼物,表达了自己的孝心;亲手制作了新年贺卡送给自己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第6篇

构建与办学目标相一致的特色校发展模式

1.理清创建工作思路

2.构建阶段目标体系

第一步,通过专题培训,全体教师都能够形成共识并主动参与项目的试验探索;成立项目研究工作室,建立领导、组织、管理系统和专家指导机制;形成学习项目试验的具体落实途径和检测评价标准。

第二步,总结阶段经验,教师撰写相关论文,进行学生项目研究成果展示;建立北京项目试验目标地,和美国等国家开展高中的合作、交流、游学等互访交流活动;开展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经验交流活动以及成果展示活动。

第三步,通过项目试验研究,全校教师进一步形成“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共识;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为其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健康人格的优秀毕业生奠基。

3.构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

组织上,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核心团队。校长亲自抓“十二五”总规划中的特色校建设规划,相关处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制度上,建立与特色建设相配套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把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根据特色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学年目标各研究项目单位制定适合本组的研究计划,每个学期总结研究成果。资源上,加大特色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物力资源保障,组织相关人员考察学习,进行专项研究实验,邀请专家讲学,召开专题研讨会议,确保学校特色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和特色建设目标的实现。科研上,组成科研课题研究,教科室为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讯。发挥科研为先导的引领作用。

创建特色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的平台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校建设的关键,为加速我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弥补年轻教师偏多的弱点,分“梯度”培养。

骨干教师是学科带头人,是常规工作完成的模范。为此,学校选派12名骨干教师出国学习,20多人到全国各地参观考察;请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到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已开设4个名师工作室,把特级教师等名师的经验推出去。市级化学学科带头人吴海君荣获全国说课大赛一等奖,市级物理骨干教师王仕新荣获全国高中物理教学大赛一等奖,市级骨干教师张洪斌带领学校男篮11次夺得北京市高中男篮冠军,他的名师工作室对全县中小学体育教师发挥了指导和示范作用。

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指派骨干教师作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或观摩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成立“青年教师沙龙”,引导青年教师作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王英莉、王金海、苏颖娜、王仕新、刘岩等5位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获首届高中教师新课程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一等奖,另有3位青年骨干教师获得二、三等奖。

开辟特色校建设的“绿色通道”

1.提炼必修课程的实践要素

学校组织力量研发《密云二中新课程社会实践实施纲要》。在高一、高二年级进行主要学科教学改革的专项实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上进行科研实验探索。学校先后组织了语文、生物、英语、数学、物理等五个学科的全市性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全市有1200名多教师或教研员到我校参加研讨活动。

2.开设多种社会实践类型的选修课、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每周安排一节选修课加入课表,学生跨班级自选课程。每学期都有40多种选修课课程。每个月组织一项学生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如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既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校内实践活动积极性,更使特长生有了自我发展的广阔舞台。组织军训磨炼学生革命英雄主义的意志;通过校内执勤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实践能力。

3.创造有语言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把校园环境建设视为隐性的教育课程,将每一个物质实体当作文化教育因素对待,将可见的显性文化元素和隐性的教育元素结合起来,通过物质实体与心灵感受的和谐关系,体现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学校初步实现了生态化、人文化、数字化、书香化: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锻炼活动区功能齐全,综合体育馆全市一流,图书馆藏书11万多册,校园网与互联网链接,沟通每位教师的笔记本电脑终端。庄重的孔子像、神圣的论语走廊、醒目的标语传递着厚德博学的理念,楼道内展示的科学家画像引导着学生的追求目标,橱窗优秀教师和学生的事迹熏陶着见贤思齐的风尚,文明礼仪标兵的执勤示范标志着向善的情操,专业展室的奖杯、证书演奏着学校辉煌历程的旋律。

4.校内外结合的研究性学习

学校选择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每个学期学生都有200多项研究立项课题。选派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实践活动设计。任课教师担任学生的立项、开题、研究、调查报告与解题的指导教师,确保研究性学习不流于形式。

5.走进社区和实践基地的社会大课堂活动

学校先后创建了“四路一园”的学生实践基地,由团委或年级组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或周末组织学生到乡镇或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在社区开设英语角,为光荣院孤寡老人演出等,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每学期年级组都组织全体学生到市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参观了清华、北大和国家体育场等人文景观,并进行了拓展训练;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美国、日本、韩国等考察学习,并与美国和韩国中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

全体学生参与特色校建设

1.健身育心的体育活动,创建了浓浓的体育文化

密云二中是“全国传统体育项目(田径、篮球)学校”。田径队近年来参加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连创佳绩:2009年市47届中学生运动会获得冠军4人;2010年市级竞赛夺得7枚金牌;2011年市田径试点校比赛取得了6项第一名,其中张伯伦、邵楠、李健代表北京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取得佳绩,市教委授予密云二中“学校贡献奖”称号。

密云二中男女篮球队都是北京市强队,女篮夺得北京市高中生女篮冠军。男篮从1997年成为北京高中男篮冠军以来,夺得北京市冠军11次,全国冠亚军1次,季军2次,代表北京市出访台湾和韩国。为北京市青年队和高校输送了100多名优秀运动员。

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雷打不动”。每学年都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体育文化节。学生综合体能素质不断提高,2009被教育部和国家体委授予“群体运动先进单位”称号,2010年体能抽测名列北京市第一名。

2.观察实验的科技活动,培养了创新意识

把学校科技教育和社会科技教育有机结合。我校获得“2004年北京市百万家庭数字生活技能大赛”家庭队第一名,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优胜奖。

组织专题科研小组深入密云水库地区、石匣小流域治理工程处、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撰写科研报告。学校已经出版了“社会实践论文集”等学生科技论文作品集。

深入街道,进行科技宣传和科学普及活动。有的班级对市民学外语进行辅导;有的班级配合工商局执法人员宣传识别假冒商品活动,有的班级组织兴趣小组开展爱鸟周、热爱地球等宣传活动。

第7篇

目前,网络广告的专业化,基本还是表现为按行业划分服务。这方面,本土公司似乎体现得更为积极。而国际广告公司大多仍然保持着“通吃”的姿态。创世奇迹广告90%的客户来自于网络游戏行业、世纪华美广告拥有最多的手机类客户、科思世通广告的大部分广告主来自于汽车行业。鑫海恒、嘉华恒顺、龙拓等广告公司则主要是房地产广告主为主,红马联媒、新经合主要服务于教育等类型的行业客户。这种比较单一的专业分工现象,表明网络广告领域的特色化服务水准不高,对网络媒体资源的整合力不强。

2004年,中国广告主共在网络广告市场投放了19亿元的网络广告费用,其中7亿元是广告主以框架式协议和赞助等形式直接投放给网络媒体,而其余的12亿元(品牌营销支出10亿;效果营销支出2亿元)是广告主委托网络广告商进行网络媒体投放的,网络广告商从中获得2亿元的收入后,向网络媒体支出10亿元费用。2004年的网络广告费收取比例在16.67%左右,这说明行业回报比较合理、整体运作比较规范,而且竞争度比较低。随着网络广告投放总额以及商数量的增加,可以想见此比例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也由于市场总体规模的超速扩张,将保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住一个比较高的服务回报水平。

因此可以说,进入网络广告服务领域,时间和速度是目前能够决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越早越快地跨过那道仍然较低的门槛,成功的几率越高。

传统广告主资源“储备”雄厚

就网络广告服务商而言,有太多的“第一桶金”等待他们去挖掘。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嫁接”。谁能说服传统媒体广告主“涉水”网络媒体,谁就找到了“金矿”。几乎所有已经“涉水”的广告主对网络媒体均持追加广告投放的态度。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国网络广告主行业分布比较集中。IResearch的调查报告显示,IT、网络服务、手机通讯、交通汽车、房地产是2004年网络广告主投放前五大行业,而被寄予厚望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依旧处于缓滞状态。一些广告市场上投放量靠前的行业的广告主,依旧没有改变重点关照以电视为龙头的传统媒体的惯性。但同时,这种情况还是可以被视为“利好”情节,因为只要参照网络广告主数量的增长态势,就能够产生足够的信心将其看作“储备资源”。2004年网络广告主为3225家,较2003年增加了1435家,较2002年更增加了2514家广告主,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且可以肯定地说,新增的网络广告主基本是从传统媒体分流过来的。

目前,投放主力依旧是预算丰足的大品牌。2004年投放费用最多的广告主是三星电子,共投放费用5910万元,其次是中国移动和易趣,分别投放4047万元和4002万元。随着互联网媒体价值被社会普遍认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实力品牌出现在投放榜单的前列。互联网具有无限延展空间的媒介特质,对那些已经厌倦在传统媒体有限空间内征战的广告主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吸引力,网络媒体“标王”的含金量也将随之不断提高。2005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16次调查中有关用户需求的数据结果(见表2),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网络广告主的行业分布必然会进一步丰富。需求就是市场,市场就是不可抗拒的动力。

网络广告市场处于“黄金时代”

网络广告市场的发育,必然要依托网络媒体自身的成长。同时,网络广告带来的丰厚收入也促进了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甚至可以说,互联网能够迎来“第二个春天”是拜网络广告所赐。

当然,网络媒体的收入状况并不均衡。2004年主要由门户网站组成的收入前5家媒体合计收入为12.4亿元,占网络媒体总收入的65%。新浪仍然是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中的老大,访问量和客户数量在门户阵营中处于领先位置,2004年度的网络广告收入为5亿多元,广告收入已经可以媲美一些传统的大型媒体集团的收入。

表2用户认为网上哪些产品或服务还不能满足需求(多选题)

电脑、电脑配件(如内存、硬盘)及电脑周边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等)19.0%

图书、报纸、杂志及其他纸质出版物17.4%

手机14.9%

音像制品(包括CD、VCD、DVD等)14.2%

家电产品13.3%

电脑软件13.1%

服装12.9%

旅行票务与旅店预定服务12.0%

教育学习服务(付费注册网上学校、培训班等)11.9%

数码相机10.8%

食品10.3%

MP3播放机9.7%

其他数码电子产品9.3%

生活、家居用品及服务9.3%

医药、医疗保健用品及服务9.2%

付费订阅与付费会员服务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7.6%

鲜花、蛋糕及其他礼品服务7.5%

理财、保险类产品及服务7.5%

IP电话卡、手机充值卡及其他点卡6.8%

体育用品6.6%

办公用品6.4%

网络游戏用品(含游戏卡、虚拟道具等)6.1%

化妆用品5.2%

其他1.8%

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市场价值规律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多数网络媒体价值尤其是大量独具特色的媒体的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发掘。网络广告投放的高度集中,与大面积优质资源盲区的普遍存在,都显示出网络广告市场正处于“黄金时代”,“淘金者之歌”将成为近一段时期内开发网络广告市场的主旋律。

作为最具开放性和自由度的新兴媒体,比较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在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商业互联网是被资本催生的早产儿。并且自诞生以来,就在不断的重组兼并中成长。而在中国,互联网媒体的这个特点表现得尤为有价值,在业内外资源的整合方面可以进行得更为迅捷和灵活,也为网络广告行销市场的营造和开发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而且,网络媒体的兼并重组完全以资本为主导,从营销目的出发,定位清晰,更利于广告行销活动的开展。

同时,网络媒体的专业化概念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各类网站分工明确。现在所谓的专业类网络媒体,则指更加细分的特色定位网站。2004年,中国专业类网络媒体数量大幅增加,有一定网络广告专业销售队伍的网络媒体从40多家急速上升到80家左右。这些特色网站已经成为以门户为核心的日渐成型的网络媒体集团的收拢目标。例如搜狐购入网络游戏类专业媒体17173和房地产类专业媒体焦点网。Yahoo中国利用和3721的并购过程,进行网络广告运营管理人员的本土化管理。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游戏社区及其他类型网络社区,拥有庞大的用户流量,但是尚未发挥出很好的广告价值,这些社区以及新型的Blog等新形式社区的网络广告发展潜力很大。

做个形象化类比,搜索引擎市场有些类似传统广告领域中的户外广告,营销价值也不可小觑。i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为6.9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147%。2005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将达到12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74%。

网络媒体的多样化,为网络广告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将对网络广告商提出更高的专业化要求。因此,经历过网络广告市场目前的低门槛期后,将面对的是网络媒体对服务专业化水准的要求,网络广告商应未雨绸缪。

网络广告形式创新有待技术“革命”

由于互联网媒体的特质,网络广告的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但受制于通路、带宽、终端设备等诸多客观因素,网络广告的制作和运用也有所局限。在相关技术条件得以实质性改善之前,网络广告的内容创意和形式创新方面很难有大的突破。尽管如此,仍然有30.7%的用户认为网络广告是最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广告媒体。57%的用户表示网络广告对他们个人消费行为有影响。有62%的人认为在浏览过相关的网络广告后会促使其购买。

2004年采用最多的网络广告形式是长横幅大尺寸广告,占32%;其次是普通按钮广告,占18%;普通网幅广告占13%列第三。iResearch的调查报告还表明,有75%的用户浏览完网络广告后会点击网络广告。有30%的用户倾向于点击网络广告后出现的是Flash动态页面,有23%的用户倾向有小游戏等带有互动功能的网页。而有64%的用户认为最吸引人的网络广告形式是图片形式的网络广告,其后依次是分类广告、搜狐引擎广告、文字链接广告、电子邮件广告及其他广告。用户认为在图片形式的网络广告中,最吸引人的网络广告形式是视频广告,有30%的支持率,其次是大尺寸广告,有17%,传统Banner广告有16%,悬浮广告有15%,弹出广告有11%,全屏广告有9%。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中,关于用户对互联网最反感的方面,弹出式广告窗口,是仅次于网络病毒最让网民反感的,再次是网络入侵攻击。网络病毒和网络入侵攻击都可看作是对上网电脑的严重侵害,而弹出式窗口与垃圾邮件主要是增加用户的麻烦程度才引起用户反感。

目前,中国超过60万家企业使用过或者正在使用搜索引擎进行网络营销,这个数字远远大于在主流网络媒体上投放广告的4000余家网络广告主的数量。而调查中,用户回答“在互联网上查询信息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时,“重复信息太多”以44.6%的比例占到了第一位。

对比近几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一直以来,获取信息为网民上网最主要的目的,但其所占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以休闲娱乐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的网民所占比例稳步上升,并且在此次调查中首次超过以获取信息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的网民比例,休闲娱乐成为网民上网的最主要目的。

第8篇

【关键词】 运动活动;家庭;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G 8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0-0903-02

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是指由骨骼肌收缩引起能量消耗的所有活动,包括娱乐性身体活动、锻炼、运动等。身体活动不足不仅影响儿童期的生长发育,甚至可能影响到成人期慢性病的发生和健康。有研究显示,儿童身体活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了解家庭环境对于我国儿童身体活动的影响,对于科学指导儿童身体活动具有积极意义。本课题通过对成都市学龄儿童身体活动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探讨家庭环境对其身体活动的影响,为儿童身体活动干预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成都市城区2所小学四~六年级儿童及其家长共1 225对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629人(51.3%),女童596人(48.7%)。63.1%的家长问卷由母亲填写,29.1%由父亲填写,7.8%由其他亲属填写。

1.2 方法 分别采用儿童及家长问卷收集调查对象最近7 d身体活动情况及家庭环境信息(包括家长人口统计学特征、家长身体活动、家长认知、家长支持和家庭所在社区运动设施等)。儿童问卷由调查员指导儿童在校填写,现场回收、复核,查缺补漏。家长问卷由家长填写后交班主任收回。

1.3 相关定义及标准 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指代谢当量大于3的身体活动,如球类运动、跑步、健身操等;活动充足:指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达到每日1 h及以上;静坐活动:指看电视、玩电脑、玩电子游戏、非学习目的阅读等活动,静坐活动时间大于2 h为静坐活动过长。

1.4 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 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建立数据库,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有儿童及男女童分别做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身体活动情况 被调查儿童活动充足率为81.8%,见表1。

2.2 家庭因素对儿童身体活动的影响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有14个因素对儿童活动有影响,包括父亲文化程度、家长活动充足、体育锻炼、家长对儿童到户外活动态度、经常送儿童到运动场所、家长与儿童一起运动、鼓励儿童运动、同意儿童户外活动、家长喜欢运动、家长有运动特长、正确判断儿童体重、家长自我效能、家长对自身活动量评价和社区运动设施。男童上述14个指标中,父亲文化程度、鼓励儿童运动、正确判断儿童体重和家长喜欢运动无统计学意义;女童上述14个指标中,父亲文化程度、家长与儿童一起运动、同意儿童户外活动、对自身运动量评价无统计学意义,而母亲文化程度和家长静坐活动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指标及赋值情况见表2。

以儿童身体活动充足与否作为应变量,家长人口学特征、家长身体活动、家长认知、家长支持和社区运动设施情况等作为自变量,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P

3 讨论

身体活动不足是肥胖、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然而,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儿童身体活动不足和静坐活动时间过长的现象,在经济水平发达的城市地区尤其突出。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和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均显示,我国学龄儿童的锻炼比例较低,而静坐活动较长,身体素质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美国医学会和WHO等权威机构推荐:学龄儿童每天应有至少1 h以上中高等强度的身体活动。1998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WS/T 101-1998)也建议学龄儿童身体活动应在1 h以上。因此,本研究采用中高强度活动1 h以上作为“活动充足”的标准,并以此来评价儿童的身体活动。这个指标同时考虑了身体活动强度和时间2个方面,能较全面地评价儿童身体活动,并且可以反映满足活动推荐量的情况。

此次研究显示,在总人群中家长支持和家长认知均对儿童身体活动有显著影响。家长常与儿童一起活动、家长能够正确判断儿童体重和家长有运动特长均是儿童身体活动充足的保护性因素。国外及台湾研究也表明,家长支持和家长认知对儿童身体活动影响较大[3-5]。此次研究未观察到鼓励儿童活动、限制儿童静坐活动时间、采取措施控制儿童超重等对儿童身体活动有影响,提示在进行儿童身体活动干预时重点考虑家长在具体行动上对儿童给与支持,如家长应经常与儿童一起活动,培养运动特长及爱好,并关心孩子的体重情况,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儿童的家庭政策限制[6-7]。

此次研究还显示,家庭环境对儿童身体活动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家长自身的活动情况、社区运动设施和家长能够正确判断体重仅对女生的身体活动有影响,而家长常送儿童到活动场所和家长认为自己运动量不够则对男童身体活动有影响。提示家长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运动设施和家长的关心程度对女童影响更大,而家长在行动上的支持对男童影响较大。因此,在促进儿童身体活动的项目中,应考虑家长榜样作用和家长支持的性别差异[7-8]。

总之,对于学龄期儿童,家庭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应以家长支持和家长认知为重点,结合儿童性别特点来开展儿童身体活动促进和干预。

4 参考文献

[1] 马冠生,孔灵芝,主编.200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之九.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0-250.

[2]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1-90.

[3] CARRIE DH, SARAH LM, JENNIFERr D, et al.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children aged 9-13 years. Prev Med, 2006,42:254-260.

[4] LI CV, LARS R, AGNETA S. Predictors of healthy behaviours in Swedish school Children. Eur J Card Prev Reh, 2007,14(3):366-372.

[5] WU, TSU-YIN, PENDER N.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An application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model. Res Nurs Health, 2002,25(1):25-36.

[6] WU TY, PENDER N. A panel study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Taiwanese youth testing the Revised Health-Promotion Model. Fam Com Health, 2005,28(2):113-124.

[7] WU SY, PENDER N, NOUREDDINE S.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psychosocial and cognitive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Int J Beh Med, 2003,10(2):93-105.

第9篇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乐山市中心城区部分中小学学校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大量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我国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要求准则等书籍,结合教育大纲中提出的小学生身体素质标准,初步了解了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及要求。为笔者研究的严谨性打下性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1)通过对乐山市中心城区总共9所中小学学校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1400份,有效率问卷为1380份。有效率为92%。

(2)为保证问卷调查报告设计可信度级有效率,特地经过有相关经验的多位体育工作者及学校体育老师查看制作成问卷,制定出这次研究的调查问卷。

1.2.3 访谈法

访问了乐山市中心城区体育教师及与体育相关的负责教师,通过访问结果对本次调查研究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2 乐山市中心城区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2.1 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内容呆板

由于一些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缺乏教学研究的动力, 课堂上一

般都根据已经制定好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按部就班地单向传

递技术要领, 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传艺式。不能体现师生的合作与互

动, 没有切实实现新课程要求的由重教师 "教" 向重学生 "学" 转变、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的教学指导原则。从而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课程内容传授, 自我锻炼、 主动锻炼的兴趣不高, 对体育课程和活动越来越疏远, 体育课程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和效益低下。

2.2 学校、 社会和家长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不够

由于长期升学教育的影响, 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长、重视的主要是学生的文化素质,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则是说时重视、做时轻视、实际忽视。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重视的只有考试涉及的语、数、英等学科,对于与学生身体素质密切相关、但与升学考试联系较少的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形同虚设,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整个社会评价一个学校基本还是看文化课教学的质量, 很少顾及学生身体素质。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智育第一 ""分数第一 ""升学第一"却忘记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这一最基本的常识。

2.3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严重影响了身体素质

为了提高升学率,一些学校和老师淡化了以体育促健康的价值观念,不是向 45 分钟要质量,而是大搞题海战术,给学生布置了非常多的课业,不仅有校内作业,还有家庭作业,许多学生放学后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做作业。每逢节假日, 中小学生还要上这样或那样的辅导班、培优班、特长班,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由于课业负担重,中小学生大多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耐力、速度、爆发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令人担忧。

2.4学校体育经费不足, 学生体育锻炼场所缺乏

在许多中小学,几乎没有体育专项经费,体育运动场地及器材太少,一些学校就根本没有足球场,如乐山市第五中学,乐山市新建小学;篮球场也只有一两个,学生运动局限于在体操、跑步、篮球等几个项目。学生课外体育运动场所缺乏,即使想锻炼也没有合适的地方。

3 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对策

3.1 成立体育俱乐部与学校体育课程进行互补

调查显示,有 53% 的学生对于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表示不理想,特别是对体育课被偶尔占用的现象的不满,对现有体育课的模式也存有疑义,对体育课上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学生学习情趣的培养都不太满意。多数学生表示对于自己喜欢的运动,课时不够,学习没有延续性,不能有效掌握体育技能。而体育托管中心活动的开展,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项的体育学习、竞赛活动,与体育课堂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3.2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 给学生以充分的身体锻炼时间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检查与监督制度,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按照国家教育部印发的 《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 , 制定中小学生体育运动行动计划,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把学生身体健康指标列入考核目标。同时要征得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家长树立"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的育人理念,科学安排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引导学生在学校体育的基础上参与具有一定负荷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自身的耐力素质。

3.3 加强学校体育投入,开发更广阔的学生锻炼渠道

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特别是应该设立体育专项经费, 保证学校体育设备的充足与及时更新。学校要与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合作, 为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设施、设备和器材上的支持。体育俱乐部和社会组织要为在校学生提供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机会,拓展学生体育锻炼的渠道。

3.4 提高全社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认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社会都要明确"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宗旨和原则,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素质的良好舆论氛围。中小学校更要把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真正落到实处,把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 彻底改变以考分和名次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的错误倾向。

第10篇

关键词:体育活动;适应能力;培养;创新

回顾一下传统体育课程模式,就不难看出它过分重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很少有人注意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之后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没有发生变化,更没有人把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作为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也就是说,体育课程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通常是被漠视的。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可以透彻地了解到: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新课程学习的重要的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体育课程是学生获得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那么,体育教师如何通过创新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呢?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促进学生相互尊重,培养心理相容性

当前的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他们是“小公主”“小太子”,有着较强的自私心理和对成人或家庭有较强的依赖心理。他们容易感到孤独,遇到挫折没有勇气去面对,有一定的自卑感。与同龄人的平等合作交流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动因。因此,在体育课上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使他们消除依赖心理,相互尊重,培养心理相容性,为上体育实践课打好基础。在实践课上,教师可采用平等合作游戏如分组接力跑和球类趣味游戏等,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消除孤独和自卑感。同时,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要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并与集体融为一体,从而激发他们合作学习的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爱好,他们就会以游戏规则来约束自己,从而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学生能学会在规则的前提下,如何处理和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形成理解和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的态度,体验尊重和被尊重的感觉。这样,学生建立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和基本能力,进入社会就会顺其自然了,社会适应能力就提高了。

二、善用团队形式,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组与组之间、班与班之间的比赛、对练等形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这种主人翁责任感会激励他们为自己的组、班等集体荣誉表现出最融洽的合作关系。在篮球、排球等一些球类运动中,教师可以把有矛盾的同学分到同一组,让他们在比赛中相互配合,再以比赛为媒介中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化干戈为玉帛。这样,同队队员之间都能抛弃前嫌相互配合,这就为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增强合作意识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在集体对抗练习、比赛中,学生在相互协作基础上为自己的团队荣誉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他们积极进取、敢于拼搏、永不停息的精神同样适应于社会各种活动,同样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人们的佩服、认可,并很协调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去。这样,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很自然地得到提高。

三、重视用体育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体育活动中的各个项目都有它们自己的规则和规范,教师要善于利用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规范来教育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体育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全过程,对学生的体育道德行为和作风进行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让他们时时处处受到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影响,让他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学会识别什么是符合或违背体育道德要求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养成自觉维护体育道德的良好习惯。特别是篮球、足球等集体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动作是犯规动作,什么动作是违例动作,什么态度是不礼貌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在球场上自己受到非故意侵犯时,应以什么态度对待,知道谦让,懂得球场道德。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大环境,才能自然地被社会接受,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社会各项活动中去。

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增强健康责任感

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区组织的一些活动,如节日演出、年会、健康宣传等,使学生走进生活实际去考查一下自身健康和集体健康的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小型的调查报告,通过实际参与和调查,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健康和集体健康、社区健康的关系密不可分。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群体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又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关心、维护群体和社会健康的良好习惯。学生更有热情投入到社会中去,其社会适应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五、引导学生学会健康资源的获得、评价和利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与健康资源种类很多,但并不能都适用于某一个人。体育教师要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和活动中,指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去评价,知道什么样的资源适合自己,从而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和评价结构。体育教师还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体验一下他们所获得的体育与健康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实际经验,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体育与健康资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了终身体育意识,学生就会随年龄的增长、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体育与健康观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之,体育教师应创新体育活动,积极促进学生相互尊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相容性,使学生有强烈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并引导他们学会获得、评价和利用健康资源培养自己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使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

版社,2004.

第11篇

一、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高校体育的协调

目前,中国的社区体育极不发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区体育场馆设施条件差。据2002年中国社会体育调查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在非正规体育场所从事锻炼者高达70.6%,有64.1%的社区体育协会无任何体育场地,只有25.9%的社区体育协会拥有门球场、网球场、健身房、乒乓球馆等可供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室内外活动场所,且人均不足0.5m2[1]。可见体育设施场所严重匮乏是制约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之一。二是社区体育人才严重缺乏。自从1993年我国逐步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以来,不断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但即便如此,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与质量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缺乏以及业务水平较低也是制约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社区体育管理水平落后。社区体育组织一般都是属于自发性、民间性体育团体,与当地的体育协会或体育专业机构联系较少,而作为社区体育组织的主要管理机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多数也未将社区体育组织纳入其发展规划和工作体系,对社区体育组织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足。总之,我国社区体育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区体育健身场地匮乏,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健全,健身活动无计划且缺乏体育专业人员的指导,导致社区体育健身文化氛围薄弱。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仅靠自身的力量是不足的,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体育工作者的协助与参与,实行多方面的合作和联动发展,而高校体育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着规模较齐全的场馆设施,门类齐全,这些场馆设施除了用于教学、训练、课余活动外,同时有着很大的潜力可供开发,尤其是寒暑两假期,场馆设施基本闲置,应考虑在不影响高校校园正常教学环境的情况下对周边社区居民开放,以缓解周边社区场馆设施短缺之急;二是高校具有社区里不可比拟的人才储备,拥有一大批多年从事体育教学专业教师,他们对组织、指导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着丰富的经验,这对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是一个最大的优势,他们也可以利用个人时间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社区开展各项健身活动;三是高校具有先进的知识结构和理念,拥有一流的运动技术、完善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科研成果,具有全面、系统、科学地指导社区体育发展的能力。城市社区体育由于缺乏科学的组织与指导,许多社区居民只好凭着感觉、依照过去的经验或听取他人意见而从事被动地健身锻炼,带有一种盲目性。而这种被动、盲目地从事体育活动不仅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城市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产生联动发展,只有在先进的健身知识结构和现代健身理念的指导下社区体育的发展才能得到有效的广泛开展。

二、高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要以社区体育为依托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意见中指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是全民健身的基础,高校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教育阶段,是学生从学校体育转入社会体育自我教育的过渡时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的最佳阶段。”[2]高校体育应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这项工程中,有必要、有义务去为社区体育进行组织指导,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这对全面提高国人身体素质,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家园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社会需求是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及调整的依据。首先,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急需大量懂得社区体育工作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城市社区体育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就读与就业并举”、“职前与职后联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有许多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或课程,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设立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但与社会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依靠广大师生的实践,尤其是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实践才能加强能力、开阔眼界,提升知识面。其次,高校体育和城市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有利于宣传高校体育文化,充分发挥二者的整合、凝聚和服务功能,不仅能为城市社区提供体育服务,同时也在无形中为高校树立良好的形象,传播高校体育文化,促进高校办学思想的更新,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丰富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内容。再次,高校体育和城市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有利于促进高校与社会的接轨,使高校体育能够更加明确社会体育发展的现状和方向,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和个人的需求,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推动高校体育的学科建设和办学思想的更新。另一方面,高校体育和城市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有利于高校体育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的内容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增强社会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体育社会化是指体育要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体育、参与体育、热爱体育并支持体育,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发展以及人们对体育的广泛参与,使体育不断地由封闭走向开放,在体育发展、体育职能及体育改革诸方面与社会发生紧密联系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社会功能,使体育人口不断增加。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就是要把高校体育纳入社会发展的轨道,使其作为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促进作用。资金不足也是困扰高校体育发展的一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走体育社会化的道路,参与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就是一个有效途径。面对庞大的社区体育人口,作为场馆设施比较齐全、技术与人才集中的高校若积极参与服务,其效益是十分可观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社会压力。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储备知识,培养技能,还要有独立、和谐、健全的人格特征和素养,不仅要专业过硬,而且要善于人际交往。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而且有助于大学生缓解个体压力,促进社会适应,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高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加社会活动的平台和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益意识,可以将所学知识在社会上付诸实用,有利于开阔眼界、拓展知识、了解社会、锻炼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

三、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联动发展的对策

高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院系(或体育教学部)作为高校体育组织机构,要形成一个有组织、有目标、有规划、有制度、有检查的工作机制,在完成教学训练和群体工作的同时,协助社区成立体育服务机构,组织师生积极配合社区开展体育俱乐部活动。社区的有关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也应作好积极配合工作,这是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联动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培训社区体育健身管理和指导人才方面,高等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高等学校通过设立社会体育指导专业为社区体育培养大批社会体育指导员。城市社区部门应高度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建设,逐渐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其次,高校的体育工作者、体育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指导能力,在学校体育工作之余走进社区,为广大市民提供体育健身知识咨询和技术指导,通过高校与社区的联动,如开办各种培训班,建立体育辅导站等,能短期内培养社区体育骨干,提高社区体育工作者的综合业务能力,从而为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最后,建立一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社区体育青年志愿者队伍,社区体育工作繁杂琐碎,需要人员众多,而且大多是免费服务,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鼓励学生走进社区,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并积极与社区体育工作部门取得联系,寻求长效合作体制,把大学生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工作做成常态化、制度化,从而更加高效、务实、有序地开展体育志愿工作。另一方面,社区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和教学科研的平台。在高校,教师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外,科研是衡量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近几年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关社区体育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体育教师有针对性地在社区中开展体育实践活动,为自己的科研和课题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自己的科研成果也可以反馈到社区体育活动中去,为社区体育朝良性方向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相对于社区我国高校有着较好的体育场馆设施,尽管各级政府要求城市社区必须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供居民锻炼使用,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改变。高校的运动场所除了满足正常的教学任务、课外活动以及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外,很多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尤其是节假日和寒暑假。高校运动场所在不影响本校师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有选择性地有偿对外开放,以解决周边社区居民无活动场所的困境,学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开放,使有形的场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在利用资源过程中,学校也得到了资金、信息、管理等有形与无形的资源回报,产生互动效应。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人均使用面积将进一步缩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生均占有情况统计如下:室内场地生均仅0.4m2,室外场地也只有4.7m2。高校很多场地如游泳馆、乒乓球馆、武术馆、羽毛球馆、健身房、体操房、网球场等只能满足较少人员的教学训练和竞赛需求,根本无法满足全校师生的运动需求,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如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及指导、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和规划、社区体育辅导站等,这不仅能有效减轻校内健身场馆的压力,同时也鼓励了同学们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为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

四、结语

在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中,双方领导应更新观念,沟通联系建立合作关系,积极主动寻找最佳联动合作模式,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为社区体育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社区为高校师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科研提供实践平台,双方在联动发展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实行资源共享,解决体育场地匮乏问题,实现共赢。联动发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许多实质性的问题有待解决,观点和理论思想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实践,通过深入的研究来丰富社区体育的理论,探索出一条高校体育全新的面向社会的办学模式,为高校体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同时也为城市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依据。(本文来自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张小燕张徽孙荣兵工作单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第12篇

2016年学校寒假工作总结

2016年寒假已顺利结束了,在寒假期间我们学校以校长为负责人,明确分工,做好多项的的准备工作,确保无不良事故发生。

1、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寒假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了学校领导寒假值日制度。

3、认真制定了工作计划,做好时间、内容、人员、场所、经费五个落实。

4、依托社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5、1月12日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告知寒假工作安排,提出学生安全、健康度假的要求和家庭教育建议等。

6、指导学生填写好寒假活动记录卡,记录卡要求由社区根据学生参加社区活动情况如实填写并盖章,由学生带回学校,以便学校以此评定学生的假期活动情况。今年学校将根据记录卡评选出社区活动积极分子。

7、1月12日上午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假期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假期。

8、学校委托朱晓飞老师担任寒假工作通讯员,畅通工作信息,宣传先进典型,加强假期工作的宣传报道,推动假期工作取得新水平。

寒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1、安全和法制教育。

各中队在假前要对队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每个队员制订一张合理的生活时间表,使队员在家庭休闲中达到自我教育。教育队员积极参与社区内文化活动,有选择地看电视;与好书交朋友,多读书、读好书,交流读书心得。假前辅导员老师指导好队员的假日休闲活动,让队员玩有内容、玩有场所、玩有新意、玩有趣味,从而不沉溺于网吧,游戏机房,远离不健康书籍、场所。

教育队员注意旅游安全,还要加强对队员防火、防盗、防电等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继续教育学生珍惜生命,远离;

2、建立假期工作网络,积极开展帮教、慰问活动

在假期中,校领导、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进行有重点的家访,真正做到放假不放教。寒假期间特别要关心慰问特困、离异家庭的学生,同时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做好疏导工作。为学生的思想、心理成长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3、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

2016年学校寒假工作总结

在学校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的精心安排下,同学们的寒假是快乐而有意义的,寒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寒假作业是轻松而有趣的。同学们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学校融入自然,在充分体验一个月寒假带给他们的乐趣的同时也收获着寒假生活的成果,现将我校学生的寒假生活进行如下总结:

一、精心设计寒假综合实践作业,高质、高量地完成作业。

我校除安上级要求,把寒假八个一活动融入到各班实际中。假前,组织了班主任进行讨论和敲定,各班精心设计和制定了学生寒假作业。开学第一天,全班均收集了学生寒假作业。从孩子们上交的作业和家长的反馈回条上看,此项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家长的赞许。各个年级摒弃了以往的机械的抄写、计算,更多的是联系生活,紧扣春节主题进行。学生们在享受寒假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作业的轻松和我国传统春节浓厚的节日氛围。上交的作业有:手抄报、科技小制作、环保小制作、调查报告、活动征文等。学校将分项评选出优秀作品(作业),并进行展示。虽然他们的调查过于简单,他们报告的语言还很稚气,但看得出,这是他们愿意且乐意去做的事情。家长和孩子不再为繁多的寒假作业而发愁,老师也少了些许为孩子寒假作业没完成而恨铁不成钢的愤怒。这个寒假学生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体验着成功,享受着快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德育工作没有假期。

(一)落实生命教育,加强安全法制教育。

放假前对全校师生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包括活动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燃气使用安全以及自护自救技能的教育。教育学生不去危险的场所玩耍,不玩水、电、气,使用煤气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不燃放烟花爆竹,不暴饮暴食,不进游戏机房、网吧。教育学生一旦发生危情,要冷静沉着,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拨打110等急救电话。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走路,文明乘车,文明骑车。不满十二周岁的学生严禁骑车上道,外出要有家长陪同。我校还要求各班要细心地做好后进生、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预防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由于组织周密、教育到位,寒假中无一伤亡、违法犯罪事故的发生。

(二)寓民族精神教育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我为社区做好事和为民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得 到社区居民的肯定与赞扬。

2、用好每一分钱,关心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全面开展手拉手送温暖活动, 省下自己的零花钱,向班中需要帮助的同学送去了精神和物质的关怀,向身边的孤寡老人送上了新春的问候。

3、劳动教育。利用寒假,每位同学学会了一项劳动技能,为父母减了一分辛劳,添了一分惬意,送了一分亲情。

4、感恩教育。学生们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省下零花钱,向祖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新春小礼物,表达了自己的孝心;亲手制作了新年贺卡送给自己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5、队员们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体育健身活动,强健了体魄。如参加镇举行的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和我村举行的篮球比赛、醒狮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