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7 12:4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设计年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城镇规模;技术创新;影响;创新分工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1-0123-02
[作者简介]尹达(1989-),男,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创新分工;毛淳镭(1988-),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创新扩散。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130065)。
一、引言
经济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规模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伴随着要素集聚与经济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历史上来看,城市是人类发明的熔炉,是创新的园地。从专利发明来源的地理分布来看,专利发明的数量体现出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中就业密度、受教育程度均与专利数量紧密联系,其相关系数为043,这说明城市规模越大,就业密度越大,人均专利数越多,也说明城市规模有利于技术创新(Carlino,2001)。Bertinell and Zou(2008)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强调了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即使控制不同的发展水平,作用仍是显著的。不同规模城市群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创新的主体,促进了国内技术分工活动的开展。
国外已有一些研究涉及到城市规模对技术创新影响的解析与检验,但缺少对两者关系的系统总结,数据分析及实证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美国城市中的分析。国内现有关于城镇化与技术创新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侧重于证明城镇化是否是技术创新的促进因素,探讨城镇化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机理(程开明,2009);二是分析城镇化能否通过技术创新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魏下海,王岳龙,2010);三是重点研究城镇化水平对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仇怡,2013)。
二、理论联系与实证分析
(一)城市等级规模与创新分工的理论联系
由于信息、资金、人才、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集聚,大城市具有一定资源优势,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其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等各不相同,有效满足了专业化需要。依托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著名企业集团和国际培训机构的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有重点地培养本地创新人才。注重科技人才资源的集聚效应,鼓励支持科技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并广泛开展区际、国际交流和合作,吸引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优秀的科技人才,可以加大城市发展的人才保障力度,同时促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行业的产生。城市等级规模与创新分工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城市规模等级越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就越强。城市的行政等级的差异,使技术创新的重点也存在差异。
(二)实证研究
1截面数据的相关分析
本文通过对2009年中国287个地级市,其中包括4个直辖市(省级)、15个副省级城市(副省级)和268个地级市(地级)的人口数量、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量进行统计来分析中国城市规模对创新分工的影响。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各省市区的《统计年鉴》和知识产权局。从表1可以看出,直辖市与技术创新产出及其分工有着较强相关性,主要原因是直辖市是我国行政等级最高的城市,城市规模大,科技活动人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科研经费筹集额、科技活动支出、R&D经费相比其他行政等级都是最高的,因此对技术创新产出及分工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但显著性不高,主要原因是直辖市样本不足。副省级城市与技术创新产出及分工相比直辖市相关性较弱,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及授权量相关性最高,主要是副省级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城市在国际人才交流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方面占有优势。因此与技术要求较高的发明专利相关性较强。地级市与技术创新产出及分工的相关性较弱,主要原因是地级市在中国城市体系中数量最多,普遍城市规模较小,科研人员、科研投入相比其他行政等级城市较少。因此,地级市与技术创新产出及分工的相关性最弱。总体看来,城市行政等级越高,技术创新的能力越强。
2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创新分工的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技术创新产出的各项系数不同。从申请量角度来分析不同行政等级城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所占总申请数量的比例,可以看出城市行政等级越高,其发明专利所占比例越高,并随着城市行政等级的递减,其所占比例随之递减。主要原因是发明专利对技术专业要求最高,其所需的科研人员、科研投入最强。实用新型在不同行政等级城市所占比例大致相同,主要原因是实用新型对技术要求不高,所需R&D投入适中。外观设计在地级市中所占总申请量比例最高,并随着城市行政等级的提高,所占比例依次递减。主要原因是外观设计在专利中对技术专业要求最低,因此在科研人员、科研投入较少的地级市中所占比例最高。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选取2009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通过其集聚及扩散效应,有效提高了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城镇化所带来的研发投入及人员投入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由于城市行政等级的差异,本文按照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进一步分类研究了城市行政等级与技术创新分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城市行政等级对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城市行政等级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发展。第二,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对创新分工的侧重点不同,行政等级越高的城市越有利于水平较高的技术创新。同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本地区经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从而集聚更多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环境。第二,副省级城市应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强海内外人才和技术的交流合作,为区域技术创新注入新的动力。第三,增加地级市的教育与科研投入,大力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注重培养本地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工作过程 工作任务 仿真实训
各高职院校均把会计电算化作为财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在目前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毕业生不能完全胜任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尽快缩短会计电算化教学与会计电算化应用之间的距离,实现高职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成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以用友财务软件为例,就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易忽视的几个问题做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一、忽略了财务软件启用日期对业务处理的影响
我们知道,企业运用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第一次启用时须将手工账各个账户的期初余额录入计算机。如果是期初建账,用户只录入启用日期所有账户的人民币当前余额(即期初余额)、外币当前余额(设置了外币核算的账户)、数量当前余额(设置了数量核算的账户)。而企业大多是在1月份以外的其他月份启用财务软件,这种情况下,初始设置及报表计算的操作有所不同,涉及的问题较多。例如,长江公司10月份启用总账系统,余额初始时除需要录入启用月份期初余额外,还必须录入从年初即1月份到启用总账系统之前月份(即9月份)的累计借、贷方发生额,系统自动计算年初余额。如不输入累计发生额,只输入启用月份10月份的期初余额,在计算会计报表时就会出现2个错误:首先资产负债表中C列、G列计算的数据不是年初数(1月份),而是启用月份10月的期初数;利润表中本年累计数按照系统默认的公式计算的结果也是错误的,这是企业在启用财务软件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一旦启用月份的业务数据输入后,期初数据就不能修改。所以必须将手工账簿1-9月份的累计数据整理后,完整地录入系统,才能计算生成正确的会计报表。
以上问题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应在学生熟练掌握年初启用账套操作的基础上,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对比设计年中启用账套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年中启用账套的相关问题,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完成年中启用账套的初始设置及报表计算,缩短会计电算化教学与应用的距离,实现学习式工作,工作式学习,使学生能够胜任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
二、加强仿真实训力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是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侧重的是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财务会计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应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初中级财会人员、主管会计、财务主管、内部审计人员及会计师事务所财会人员等。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独立操作用友、金蝶等商品化财务软件完成总账、工资、购销存等核算及会计报表计算;能独立解决财务软件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根据企业需求编制会计电算化实施计划,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并调试。
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的单项实训主要培养学生单一岗位需要的技能,分别完成总账核算、工资核算、会计报表计算等单项工作任务;综合实训培养学生软件操作的综合技能,为了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应该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相结合,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将企业一整套真实的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然后运用财务软件,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的相关设置,完成两种处理方法的衔接,再利用软件完成从建账、填制凭证、审核记账到计算会计报表整个工作过程。通过两种实训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
在以上单项、综合实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模拟实际工作过程、工作岗位进行仿真实训。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为牵引,在校内设立虚拟财务部,分岗位进行模拟实训,聘请企业专家进行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岗位职责与岗位分工,切实感受真实工作过程,体验不同的职业角色,学生轮流担任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总账会计、出纳等岗位工作,由系统管理员完成账套建立与财务分工;出纳完成现金、银行存款的业务处理;总账会计完成总账业务核算;账套主管完成凭证审核、记账、报表等工作,整个过程和实际工作完全无缝对接,实现 "教学环境企业化、能力培养岗位化和教学内容职业化"。这是教学过程的延续,也是岗前培训的重要环节,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胜任电算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工业社会中,企业依靠低价格、低成本的大规模制造来满足呆板统一的社会化需求,一个型号的订单可以批量生产几百万件。
信息时代里,大规模制造开始被大规模定制所取代。
面对消费者众多的消费需求,企业可能要用更多的型号来对应几百万或者上千万的需求……
在8,000公里的高空飞行中,Lisa Ma脑中繁复的念头让她几乎忘记了长时间固定坐姿引起的不适。航班快要落地前,她想通了接下来在中国可能面对的大多数“关节”。“我必须认真地面对,它对我来说,不仅是理想,也是向周围人证明自己的方式。”Lisa Ma淡淡地告诉记者。
Lisa Ma是一名自由设计师,在这之前,她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设计公司之一——五角设计联盟的设计师,并在这家企业做了美国航空公司、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犹太人遗产博物馆等设计。2009年至2011年间,Lisa Ma开始与T-Mobile的未来实验室合作,共同研究可能触及未来领域的设计,这也使她在TED Global 2011展中被邀请为TED T-mobile Workshop的主持人。
“和T-Mobile合作是一种新的雇员方式,想想看,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交叉存在,我们在交叉的领域进行合作,却又彼此保持相对的自由。” Lisa Ma对自己能自由地设计颇为自得。当然,她的自得也颇让其家人头痛。Lisa Ma的父亲就用“城市间的小老鼠”这样的绰号来对她打趣,不久前,Lisa Ma在深圳完成了一项被她称之为“Farmification”(记者按:大概是指工人业余从事农业工作)的设计。
“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工人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问题。在新的科技产品替代旧有产品后,这些固有企业的工人可能失去工作。而我希望这个设计,能缓解这种情况给失业者带来的伤痛。”虽然这个想法显得沉重,但Lisa Ma语气中还是显得轻松而有信心。
可事实上,设计并不像Lisa Ma表现得那样轻松。设计企业对开始一项设计项目极其审慎,消费者(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通常又对最终的设计产品颇为挑剔。设计者经常要冒着最终设计被全盘打回的风险开始投入资金和人力。而在中国,设计企业的状况一度更为窘迫。由于中国设计一直依附在中国制造的身后,从未得到市场的认可,一位制造企业领导甚至告诉记者:“给设计公司一张国外产品的照片,他们在上面改改就行了。”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设计者经常在拿不到大额尾款甚至定金的情况下就要开始项目。
Lisa Ma的情况并不比这些中国设计企业好多少,她需要自己付款来为自己的设计项目买单。最后她选定了一家生产游戏机手柄的中国企业,开始设想让工人业余从事农业工作的可能性。
“当这些员工在工厂旁闲置的土地上,用他们从祖辈手中传承下来的技艺,在闲暇时种植蔬菜,并在收获后自己食用或出售,减轻他们的生活成本,看着他们欣悦的表情,我知道,我的设计对了,它有灵魂了。”Lisa Ma在项目总结中这样写道:“这项研究一旦有所突破,将解决在iPad和Kinect时代游戏机手柄被淘汰之后,工人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将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中国的产业结构过于依赖西方科技需求的现状。”
中国设计在被谁设计
Lisa Ma的这项设计并未得到真正的认可。一位在中国设计界浸数年的从业者面对Lisa Ma的设计投影就单刀直入地询问:“谁会为这个掏钱?”这在中国确实是个很难绕开的核心问题。
每年都会有数十家工业设计公司因为商业失败而被甩出这个行业,尽管这些企业的设计思想可能很成功。对此,身处郑州的室内设计师孙禾深有体会。“在装修行业,设计本身并不挣钱,它的作用更像是份竞标书,让人选择把活交给你。”
七年前,在郑州一家装饰公司担任设计总监职位的孙禾选择辞职创业。在他看来,下这样的决心并不困难。“当时,那家企业至少有一半的单子是冲着我来的。”孙禾后来分析自己当时的想法时这样说道。
在很多当地的圈内人看来,孙禾当时的创业团队堪称豪华。现在,因公司经营问题不得不选择分道扬镳的创业伙伴很多成了郑州室内设计业的佼佼者,名片上印有创意总监的头衔,拿着过百万的年薪……对此,孙禾开诚布公地告诉记者:“我对商业并不熟悉,这也是我之前失败的原因。”孙禾原来的创业伙伴对他的自我检讨很认可,他们认为,孙禾过于追求装修的完美,在成本上很少考虑。“现在,我想通了失败的关键,以后再干,就和一个懂商业、能谈单的人搭伙,到时候,我把钱全存在他那里,到年底再去结账。”最后,孙禾笑着说出了他未来的打算。
事实上,孙禾选择在2005年开始创业并非完全是他所说的“心血来潮”。在整个中国工业设计的历史上,2005年是个极其重要的年份。经过之前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工业设计开始进入起飞阶段。纵观中国设计大事图表就会发现,自1995年11月23日中国第一个设计学院成立到2004年无锡市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工业设计园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工业设计乏善可陈。不过,乏味自此终止。此后,中国工业设计开始像港产的商业题材电视剧一样迭起。
关键词 进口隐含能;发展中国家;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 F7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6)10-0094-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10.012
2015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根据BP估计,到2035年中国将超过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能源的进口依存度从15%升至23%。中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与进口引起了许多西方国家的关注;在一段时间内“中国能源与环境”成为西方媒体炒作的话题。但是西方国家和个人没有正视的是中国进口的大量能源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用于出口产品生产时的消耗,而这些产品最终是被外国消费者所消费和使用。因此为了明确中国进口能源中用于出口的规模和比例,有必要对中国出口产品中隐含能的真实水平予以准确的测算。
1隐含能测算的文献综述
传统的能耗测算方法通过将产品的产量与单位能耗系数相乘得到产品的能源消耗量。这种方法虽然计算简单但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该方法只考虑了某一产品在最后一个生产环节所消耗的能源水平,而对其从最初的原材料投入直至成品形成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的能源消耗以及相关中间投入产品的能源消耗则没有包括在内,导致测算的结果与真实能耗水平相比明显偏小。而隐含能的概念和相关测算方法的提出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还有其他包括LCA在内的技术手段,但隐含能测算的主流方法还是借助投入产出技术,真正做到了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真实能源消耗的测算。由于中国官方公布的10表数据是未区分进口中间产品数据的竞争型10表,而要准确测算隐含能就必须使用能够区别进口中间产品数据的非竞争型10表;因此不同学者在实际测算隐含能时,对现有中国竞争型10表中涉及进口中间产品的数据都做了一定的技术处理。
1.1以“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假设对10表进行处理
“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被称为“等比例进行分配”、“按比例进口”、“等比例拆分”或“简单比例”假设或原则。沈利生等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将中间投入和最终使用中的国内产品和进口中间产品进行拆分,即进口中间投入在总中间使用中的比例与进口产品在最终产品中的比例一致;随后陈迎等、兰宜生等、朱启荣、王丽丽等、刘祥霞等都在各自的测算过程使用过这种方法,不同学者只在变量符号和公式表达上略有差异。
1.2自行改进和编制中国非竞争型10表
为减少编制投入产出表的困难和缓解其在时间序列上的不足,学术界对如何借助使用非调查更新法来实现对投入产出表的快速、简洁的编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S健等专门对RAS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指出只有在掌握更多目标年直接消耗系数信息的前提下采用RAS方法才能达到有效更新投入产出表的目的。张友国使用RAS法编制了2003-2006年的投入产出延长表,并借此分析了中国在此期间贸易对能源和S02排放的影响。夏炎等利用RAS法对中国的能源强度变化进行了分解和研究。陈宇峰等则通过RAS法分析了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缓解能源冲击的影响。叶震则在RAS方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IDFC的投入产出表更新方法。王磊、李新运等、杨顺顺等都在各自文献中借助RAS法对中国的投入产出表就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1.3采用国际组织编制的中国非竞争型IO表
由于中国官方提供的投入产出表是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因此许多学者将研究的目光转移到由不同国际组织编制并提供的中国10表上。当前使用世界性投入产出数据库对中国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类,使用GTAP(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数据库进行的测算。黄凌云等、杨立强等、刘俊伶等分别借助GTAP测算了中国的贸易隐含能与隐含碳水平。庞军在GTAP8.0数据库基础上对中美、中欧、中日双边贸易中的隐含碳进行了测算和对比,指出中国为主要贸易伙伴承担了大量的碳排放。
第二类,使用WIOD(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进行的测算。陈雯等借助WIOD数据测算后发现中国消耗能源与CO2排放的水平却远远高出美国的水平;潘安在WIOD数据的基础上建立BTIO模型并对中日和中印贸易中隐含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水平进行测算;刘瑞翔等借助WIOD数据测算和SDA分解后指出,能源利用效率则是有效抑制贸易隐含能增加的主要手段。
第三类,使用OECD的投入产出数据库进行放入测算。成卓等使用来自于OECD的非竞争IO表计算了中国外贸对GDP的贡献;傅京燕等不仅使用OECD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1997-2008年的贸易内涵碳,并且使用分解技术对结果进行了解释;谢建国等利用不同年度OECD提供的中国10表测算并分解了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源;陈雯等在使用OECD提供的中国1995-2005年的10表的基础上测算了17个行业的内涵能源和净贸易含能水平。
1.4对使用10表计算进口隐含能时的处理
在计算进口隐含能时最大的困难在于对进口国生产产品时所使用的直接能耗系数ei和完全需求系数cij的确定,而造成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数据搜集的困难。一方面许多国家的国际数据不全,主要是有关具体部门的能源消耗数据不完整;二是IO表不连续,有部分国家未连续公布IO表(包括中国)。对此学术界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用中国的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需求系数代替贸易伙伴国的相关指标。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技术同质性假设,即假设中国从国外进口商品的能耗水平、生产方式与技术水平同中国完全一致。如沈利生、王娜等、李坤望等、许冬兰、刘祥霞等在文章中使用中国的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需求系数代替贸易伙伴国的相关数据。作为目前测算隐含能时最简单的方法,其合理性在于实际上是以中国当前的技术水平生产与进口数量相同的产品时所需要耗费的隐含能水平,或者说是由于从国外进口而节省的隐含能。但其不足之处也同样明显,一方面中国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在能源利用效率上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在这种背景下使用基于技术同质性假设的中国数据替代,会出现对进口隐含能水平的高估。
第二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贸易伙伴国的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需求系数作为中国进口隐含能测算的替代指标,这种方法实际上假设所有进口商品来源国的能耗水平、生产方式与技术水平完全一致。就目前学者们已有文献来看,主要有两种具体方法:一是直接以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为进口国家相关系数的代表。按照这种方法确定的国家主要是日本,原因在于其不仅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而且其技术水平特别是能源利用效率在国际上都是处于领先水平,能够代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都是发达国家的这种现状。齐晔等、顾阿伦等在文章中直接使用日本的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需求系数作为中国贸易伙伴国的代表,以此来计算中国进口中包含的隐含能水平。二是在对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进行一定加权平均后选择某个最接均值的国家或地区作为代表,例如陈红敏对中国前十位和前二十位主要贸易伙伴国能耗系数的加权平均后,确定以中国台湾地区的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需求系数为基础测算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隐含能水平。这两种方法使得对进口隐含能的计算显得简便快捷,而且反映了中国进口商品中隐含能源的最小值。但其不足之处也同样明显,一是这种方法的使用忽略了中国进口来源国的特点,二是这种方法的使用也忽略了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的特点。综合考虑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看出:使用发达经济体的技术水平和能耗指标来测算中国进口中的隐含能水平会使结果出现低估的情况,进而导致中国贸易隐含能净值的高估。
第三种,使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相关系数来解决隐含能的计算。上述两种方法本质上都使用的是单区域投入产出表(SRIO),其优点是数据搜集、整理的工作简单,容易得出初步的计算结果并可以借助其进行一定的分析。但SRIO的缺点在于不同国家、地区间的能耗系数和技术水平明显存在差异,如果只使用一国的投入产出表就代替所有贸易伙伴国之间的隐含能流动,显然会使最终的结果出现偏差。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现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MRIO将进口品划分为最终消费和中间消费两部门,从而为从整体进口中更加科学的抽取出加工贸易对隐含问题研究的影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崔连标等使用GATP数据对中国的隐含能进行了测算,刘瑞翔等则借助WIOT对中国贸易隐含能进行了测算。但MRIO的缺点也同样明显:一是由于MRIO的制要求非常精确的数据和复杂的编制操作,使得目前能够得到和使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较少,实际运用范围受到了严重制约;二是MRIO与SRIO一样,同样需要对数据进行定期的更新和整理,这就使得MRIO的编制更加困难。
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后本文认为:为了避免由于不同算法、特别是在RAS推算时具体技术手段对来自国际数据的中国IO表的影响和造成更大的误差,本文在测算中以中国官方公布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在测算出口时使用“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法。在测算进口时放弃使用单一国家或部分国家加权方法计算进口能耗系数的方法,使用由本文提出的将进口国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类的方法测算能耗系数,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的贸易隐含能的净值进行测算。
2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2.1使用中国IO表的出口隐含能测算模型的构建
在使用由中国官方公布的IO表、能源消耗数据和贸易数据计算出口隐含能时,由于中国的IO表是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所以只能采用“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对来自于进口的中间产品进行处理,使测算中使用的中间产品为扣除进口中间品后剩余的国产中间产品。具体中国出口隐含能的计算公式为:
(1)
此处的EEX表示中国出口隐含能水平,单位是万t标准煤;e是一个1×n矩阵,其矩阵元素ei表示中国i行业的直接能耗系数,其单位是万t标准煤/万元;(I-A)-1则表示根据中国IO表得出的完全需求系数;EX是表示中国出口水平的n×1矩阵,单位是万元;M为进口系数矩阵,它是一个n×n的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元素mij根据“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假设的要求可以表示为:
(2)
其中xim是行业进口总额,Xex是行业出口总额,X是行业总产出。
(3)
公式(3)中,e中国表示中国的直接能耗系数;M中国表示中国的进口系数;A中国表示中国的直接消耗系数;EX中国表示中国的出口。
2.2使用中国IO表的进口隐含能测算模型的构建
2.2.1中国进口的真实构成
由于中国进口来源国家众多,本文为了简便起见将中国所有的贸易伙伴国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国家,一类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明确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但有一种共识,即某个国家一旦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便被认为是经济发达国家。据此,世界上其他国家都被划入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测算1997-2013年间中国进口贸易总额中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与一般对中国进口的预想不同,中国来自发展着中国家的进口正在逐年增加,已经超过中国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在这种情况之下,不论是用单一发达国家或是几个发达国家加权后的数据来测算中国的进口隐含能问题都是不全面的,这些方法都忽略了大量发展中国家在中国隐含能进口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将发展中国家在中国进口隐含能中发挥的作用反映出来。而这正是本文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2.2.2使用中国IO表的进口隐含能测算模型的构建
对于相对应的中国进口隐含能的测算,根据中国进口商品的来源划分为两个部分,即来自发达国家的进口和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由于向中国出口的发达国家众多,数据搜集和整理工作非常困难,故选择在发达国家中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日本来代替。对于中国从世界其他的国家的进口同样源于数据搜集和整理的困难而选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故具体测算公式为:
(4)
在公式(4)中,EEM表示中国进口隐含能水平,单位是万t标准煤;IM是表示中国进口水平的n×1矩阵,单位是万元;其余指标的概念与上文中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变量角标所代表的具体国家。如e日本表示日本的直接能耗系数;A日本表示日本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M发达国家表示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的数量;IM其他国家表示中国进口中除去发达国家后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口数量。
具体中国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模IM发达国家与IM其他国家的计算公式为:
(5)
(6)
(7)
其中来自发达国家进口总额为历年中国自上述发达国家各国别进口的合计,来自发展中国家进口总额为中国自世界进口总额扣除来自34个发达国家后的余额。
以上文测算为基础,可知:贸易隐含能净值等于出口隐含能与进口隐含能的差额,即:
NEE=EEX-EEM (8)
2.3数据来源与技术处理
2.3.1IO表来源与处理
根据本文实际测算的要求,使用的中国IO表包括:1997、2002、2005、2007和2010中国投入产出表,并根据下文中与能源数据和贸易数据的匹配情况将中国IO表中的42个行业的总数调整为15个。对于本文测算所需的日本投入产出表,均来自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具体包括以下3张表:1995、2000和2005日本投入产出表。并且为了能够与中国的投入产出状况进行比较,也将日本IO表中的34个行业调整为15个行业,以此作为发达国家完全需求系数测算的依据。
2.3.2能源消耗数据来源与处理
对于中国的能源消费数据,全部由1998-2014年历年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各行业能源消费数据合并而来,并且将各种能源消耗水平一律按照年鉴中的万t标准煤来表示。同时还根据最新的2014年中国第三次经济普查获得最新数据对各行业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了修正。
对于本文测算使用的日本相关年度的能源数据,由于相关日本能源分行业数据无法完全获得,所以本文使用中国与日本的单位GDP能耗系数进行修正,使用中国的直接能耗强度推算出日本的直接内耗系数e日本,具体推算公式如下:
(9)
具体计算过程中使用的日本历年能源消耗总量和GDP数据均来自1998-2014年的《日本统计年鉴》,相关中国历年能源消耗总量和GDP数据来自1998-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单位为万t标准煤/亿元。
2.3.3贸易来源数据与处理
对于中国的贸易数据,全部由1998-2014年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中的各行业贸易数据合并而来。使用的是海关HS编码,具体包括22类98章;在充分兼顾10表与能源消费数据的前提下对各行业的贸易数据予以合并。其中建筑业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建筑服务”。并对其使用相同的价格指数和汇率进行调整。具体汇率与价格指数见表2。
3实证结果与数据分析
3.1中国出口隐含能总量的分析
从D1中可以看出在扣除进口中间产品对出口隐含能影响之后,中国出口中隐含能的总量虽然在观察期内有波动,但仍然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自1997-2013年期间中国出口隐含能的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快速增长阶段。从绝对值数量变化来说,出口隐含能从1997年的43 511.34万t标准煤增长到2007年的106 585.1万t标准煤;从速度来说,从1997年到2007年,环比年均增长都在10%以上。第二阶段,剧烈调整阶段。2008-2009年期间,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最大变化,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关口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得中国的出口状况受到空前的压力。第三个阶段,稳定发展阶段。从2010年起,中国的出口隐含能水平已经恢复到2006年的水平,并且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基本保持不变,持续维持在85 000万t标准煤的水平。
3.2中国进口隐含能总量的分析
在图2中中国的隐含能进口总量是由来自发达国家的隐含能进口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隐含能进口两部分组成。对于来自发达国家的进口隐含能来说,其水平虽然有波动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该数值在1997--2013年期间基本占据中国进口隐含能总量80%左右的比例。结合表1的数据后可以发现;中国与34个发达国家的进口量只占中国全部进口量50%左右的比例,但从这34个发达国家进口隐含能规模的比例却远超这个数值并达到80%的水平,发达国家是中国进口隐含能的主要提供国。这说明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紧密的经贸联系依旧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构成部分。对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隐含能数据线来说,整体呈现低速增长的趋势。从1997年占据中国进口隐含能总量比例的不足10%已经上升到2013年20%的水平。数据的变化说明中国正在不断扩大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但如果也考虑表1的数据后会发现,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贸易总量虽然占到一半的比例,但从众多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商品中的隐含能水平并不高。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整体的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中国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商品肯定不会是高附加值和高能耗的商品,更多的只会是以农产品、初级工业制成品、纺织品等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产品。如果进一步剔除中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石油、矿产品等高能商品,中国实际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来往中是处于能源净输出的不利地位。
3.3中国贸易隐含能净值的分析
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特点:第一,中国对外贸易隐含能净值的变化主要依赖于出口隐含能并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第二,中国贸易隐含能净值的水平始终保持顺差的局面,这种顺差意味着中国在整个贸易过程中处于隐含能源的“净输出”。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上游,负责设计、研发、复杂加工、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在出口高附加值商品的同时大量进口生产所需的能源和高能耗中间产品、初级产品,对本国的能源消耗相对较少。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主要承担了能源、简单高能耗中间产品、初级产品的生产,在大量消耗本国能源的同时又在从发达国家进口各类高附加值产品。因此现阶段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处于贸易隐含能的逆差或“净输入”的状态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贸易隐含能的顺差或“净输出”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当前这种贸易隐含能的状况是不利于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更不用说为了满足出口需要而生产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对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3.4中国各行业贸易隐含能净值的对比分析
在图4中,中国15个行业根据其在1997-2013年间隐含能净值的变化趋势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隐含能净值逆差行业,即该行业处于贸易隐含能逆差或隐含能“净输入”的局面。按照隐含能逆差大小排列的各行业是:采掘和加工业、其他行业、其他工业。第二类:隐含能净值高顺差行业。这类行业的共同点是不仅处于隐含能贸易的顺差地位,而且该差额的绝对数量水平很高。具体包括以下行业:纺织业、化学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第三类:隐含能净值低顺差行业。这类行业的特点是其隐含能进出口的余额虽然是顺差,但绝对额较小。这类行业具体包括:农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木材和造纸业、金属冶炼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建筑业。
4结论和建议
本文对中国1997-2013年的隐含能从总量、净值到具体行业都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①在扣除进口中间产品对出口产品隐含能的影响和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进口隐含能之后,中国对外贸易隐含能的净值整体表现为顺差。贸易隐含能的顺差意味着中国不仅向世界输出各类质优价廉的商品,而且还在商品中隐含输出了大量的能源;而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能源问题的制约。②从具体贸易隐含能测算的结果来说,中国具体行业的隐含能净值变化呈现不同特点,贸易隐含能净值为顺差和逆差的行业并存,但整体结果以顺差为主。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教学中蕴含的核心能力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简称ERP)沙盘仿真实验是瑞典皇家工学院KlaMellan于1978年开发的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初使用于我国高校的MBA教学中。目前,沙盘演练既是世界500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必备培训课程之一,也是欧美商学院的EMBA培训课程。ERP沙盘教学是在预设的市场环境和经营规则下,由一组企业进行协作和对抗的经营模拟。沙盘教学主要涉及企业战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生产运营管理、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产投资规划、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协作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企业的职能部门和管理操作流程全部展示在沙盘的盘面上,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的模拟运作,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课程开始之初,全班按照每小组6名成员分成若干组,每组代表一个企业,组内成员分别担任总裁CEO、财务总监CFO、市场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及财务助理等角色,共同经营企业。每个企业经过相同的初始条件和起始年经营后,进行自主经营,在完成6-8年经营活动后,最后生存下来的公司以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率两个指标分出胜负。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是课堂主体;教师只在讲解运营规则和模拟经营初始年中扮演引导者角色,其他时候都是工作者和配合者。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学生在“体验—分享—提升—应用”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目的,体验游戏的乐趣和竞争的残酷。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小组成员在模拟经营的过程中集思广益、交流合作,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
二、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教学设计对农经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1.更新教学理念,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教学模式同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有很大差异,前者是学生在既定运营规则下,以小组合作方式模拟企业经营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配合者。一个团队由6名学生组成,每个人既各司其职,各个岗位之间又相互贯通。CEO是团队的总负责人,需要不断协调成员间相悖的观点;持不同观点的成员也要说服其它成员以获得赞同,最终的决策需要组员充分讨论后,服从最优决策,从而使整个团队获得更好的业绩。团队成员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辩论演讲能力;个体在服从的过程中培养了以大局利益为重的妥协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2.整合教学内容,提高自我学习和数字处理能力“企业资源计划”课程共48学时,其中理论讲解4学时、实训44学时。教师需要在课程初始阶段简单介绍运营规则,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掌握并具体运用规则。按照规则中市场开拓、生产线购买、产品研发、产品生产、融资、折旧等明确的规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涉及很多财务计算与运筹决定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课下自主学习,从而参照运营规则反复练习以实现科学规划和开源节流。学生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都要填写财务报表,包括综合费用表、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等,有助于锻炼会计原理实践操作能力与数字处理能力。在目标驱动的教学方式下,学生除了掌握财务知识,还会主动学习运筹、管理、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不仅在操作和学习中达到融会贯通,还提升了学习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革新能力的融合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教学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在模拟经营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并通过亲自参与和操作体验来了解知识。在实训中,有的小组因为订单量过大而完不成任务,不仅被没收订单还遭受罚款,有的小组因为广告投放策略不对使得订单量减少且库存产品积压,此时,小组间可以开展合作,实现互通有无、互利互惠,这种权变思维方式不仅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总结和积累的经验。这些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开放度,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于任何角色、任何岗位及任何时候。
4.改革考核方式,提高文字处理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考核评价是项目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企业资源计划”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经营结果和课程论文两部分,其中,经营结果的成绩占60%、课程论文的成绩占40%。经营结果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整体得分,包括经营过程中的违约情况记录、以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为财务指标体现的经营成果;课程论文是以学生个体为单位撰写的内容,能够训练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和基础办公软件操作能力。所有小组的经营结果按总成绩进行系统打分后,由组内成员进行二次分配,分值由学生本人、小组CEO及指导教师三部分打分组成,占比依次为20%、40%、40%。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有利于学生确立公正的衡量标准,从而客观地看待人和事。每组的CEO需要在课程考核结束后进行总结和点评,内容包括经营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组内成员的表现、组际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课程考核方法和结果等;组员可以对运营过程发表个人意见,交流经验,既加深了课程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经专业学生是“三农”建设的主力军,“毕业能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能顶岗”是农林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沙盘教学通过仿真情境模拟、岗位角色定位,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有助于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了解到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组织协调、严谨认真的重要性;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还锻炼了与人相处和合作的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为毕业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朱桂丽孙前路曾维莲姚学林孙自保单位:大学农牧学院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财务业绩;建筑业
作者简介:李平(1983-),女,新疆喀什地区财贸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财经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4.3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79-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对利润的追求,会计造假、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现象越发普遍,会计舞弊的屡屡发生引发了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
本文以深沪两市的上市建筑行业公司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为研究对象,回归分析公司社会贡献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及资产负债率之间的关系,以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责任会计基本概念
有的学者从控制的对象和主体角度,把社会责任会计分为以企业为控制对象的社会责任会计(微观社会责任会计)和以国民经济为控制对象的社会责任会计(宏观社会责任会计)两类。微观社会责任会计指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带来的影响的计量报告。典型的表述为:社会责任会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与政治、社会、经济相联系,利用会计特有的方法,对企业的社会贡献、经济贡献、社会成本、私人成本等加以确认、计量,并以报表形式披露,给政府和其他社会部门投资者提供有用的财务、非财务信息。宏观社会责任会计指整理、衡量及分析政府和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后果。典型的表述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指从宏观经济观念出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社会影响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会计。它本质上属于宏观会计的范畴,是20世纪70年代所产生的一个新的会计分支。
二、研究设计
(一)假设
根据李正(2006)等人的研究可以推断,规模越大的建筑业公司,其财力、物力以及综合实力就越强,其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就越大。所以本文提出:
H1:企业社会责任与规模正相关。
对于成长性较好的建筑业企业,其在树立企业形象,建设企业文化方面会不断加大投入,并且由于良好的成长性,其所有资金也会不断增长,相对于那些成长性较差的企业来说,其在社会责任方面越倾向于有较多的投入。所以本文提出:
H2:企业社会责任与成长性正相关。
从企业长期的融资能力来看,负债规模较大的企业可能不像选择稳健性战略的企业在财力和物力方面那样充沛,相应的他们在社会责任投入方面不会有较强的能力。所以本文提出:
H3:社会贡献率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
根据沈洪涛(2005)等人的研究,盈利能力越好的企业,资金越充沛,越有实力在社会责任方面有所表现。所以本文提出:
H4:社会贡献率与净资产利润率正相关。
(二)研究模型
1.样本与数据
本文选取2009-2010年上市建筑业公司财务数据作为样本总体,剔除了ST公司,去除极值(剔除残差的绝对值大于3)。相关的数据来自“新浪财经”。
2.研究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与假设,社会贡献率(Y)取决于规模(Size)、成长性(Grow)、盈利能力(Profitability)、资产负债率(Liability)。另一方面,考虑宏观政策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设计虚拟变量year08。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Y=f(Size,Grow,Liquidity,Profitability,year08)
D=b0+b1*Size+b2*Grow+b3*Liquidity+b4*Profitability+year08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定性分析
本文根据所界定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从2009-2010年样本公司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告书、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临时报告及其他披露文件中,查找该样本公司是否披露相应的社会责任信息,所有的样本公司3年中都披露了人力资源和社会福利事业的信息。但这并不表明上市公司在这两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已经完善了,实际上还很不充分。如人力资源方面披露的往往是给职工支付的工资及其他,而对职工的培训、劳动保护、福利的改进,对于社会福利事业的信息,公众可以了解的只是企业向政府交纳税收的情况,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贡献多是文字表述,甚至提到这些方面的公司也不多。
(二)描述性统计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对调查总体所有变量的有关数据做统计性描述,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表2反映了因变量与自变量的数量、最小值、最大值、均值和标准差。
(三)单因素分析
表3为相关矩阵,对5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
从相关矩阵可以看出,仅净资产利润率一项指标通过检验,与社会贡献率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四、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1、盈利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显著,且正相关;
2、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显著,但呈负相关;
3、企业社会责任在2010年较2009年有所提高;
4、成长性、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不显著。
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责任情况与财务业绩存在相关关系。
(二)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
如今,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业绩,更关注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一心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不仅将受到人们的唾弃,更将会被市场淘汰。目前,建筑业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做的工作还非常少,披露体制和内容都很不详细、健全。企业应结合宏观因素,包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政策等,考虑企业自身财力和物力,提高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加大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优化企业形象。
目前,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结论十分多样化,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本文也只选取了建筑行业对其财务数据与社会贡献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有很多研究得出,公司治理结构、制度环境等因素也影响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与披露。由于这些因素比较复杂,资料收集起来也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本文中没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这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亚娥、刘建红.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财会通讯,2007,(02).
[2] 沈洪涛.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03)。
[3] 宋献中、龚明晓.公司会计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
[4] 袁蕴、牟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07,(09).
[5] 李正.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研究[J].经济经纬,2006,(06).
[6] 刘长翠、孔晓婷.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2002―2004年度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6,(10).
[7] 吴俊.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几点思考[J].会计研究,1994,(06).
由拓本之上的签条可知,此法书函册为吴引孙在光绪年间购藏的。经考证,吴引孙,字福茨,室名有福读书斋、测海楼,江苏仪征人。举人,官甘肃布政使,光绪三十一年署新疆巡抚。自编有《测海楼藏书目》十二卷,宣统二年自刻,后陈乃干为其所藏旧刻善本,辑成《测海楼旧书目录》四卷,1933年印行。
从拓本工艺来看,为浓墨擦拓,字口清晰,墨色乌黑,墨光如镜,黑白对比强烈,为清中期乌金拓本;装裱工艺用料考究、精工严谨,是典型的清宫造办处工艺风格;从内容上看,康熙帝临写的历代书法名家十分宽泛,而且书风大都忠实原帖风格,神似逼真,造诣颇深,但如细心品味,从中也不难体会出于一人之手的神韵。
此拓本是康熙帝临写历代法书的完整记录,集中体现了康熙帝的书法艺术水平,尽管是拓本,但是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藏家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对法书拓片的收藏开始逐渐受到藏家关注应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古代碑帖(石刻)原石破坏严重。原碑或遭遇兵燹,或人为毁坏,或火灾、地震之天祸等,传世数量愈来愈少,侥幸遗留下来的,漫漶剥蚀日趋严重。如明代著名书家王铎的名帖《拟山园》,曾因历史原因被砸得面目全非,被世人所称赞的“苍老劲健,全力以胜”之风已一扫而光,当今如果谁藏有旧拓本,其珍贵程度自不待言。
第二,旧拓片失散无数。近百年以来,我国历经天灾人祸,自顾不暇,此类文物的损毁流失严重,如众所周知的“”期间破“四旧”时烧毁失散无数,就是民间中尚有留存下来的,也由于后代文化素养低,有的当废纸卖掉,有的当了糊墙纸贴墙了。目前来看,民国时期的拓本就应算旧拓了。
第三,近年来国家文物部门对碑刻文物的管理日趋正规,特别是对一些“名碑名刻”早已采取了严格措施加以保护,只有少数文物研究部门经国家有关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后,才可以少量捶拓外,其他单位及个人是不允许随意捶拓的。现在偶尔在社会上见到的也只是散落在民间的旧拓片,如能收到,应是很难得的。
第四,名碑拓本已逐渐改变了曲高和寡的局面,开始逐渐变为今天收藏的热门了,其价格也由前几年的几十元几百元一帧,变为近几年上千元上万元的价位,甚至几十万元的价位。如1994年嘉德秋拍上的一件汉《石门颂》拓本价格2万元人民币,汉《鲜于璜》拓本价2.5万元人民币,魏龙门四品《始平公》、《孙秋生》、《杨大眼》、《魏灵藏》拓本价8万元人民币,晋代法书名拓《好大王碑》拓本价格高达32万元人民币。应该说这些价位,论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与现当代书画的价位比较,还只是初级价位,远远没有达到其本身应有的价值。
在清代十二个皇帝中,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书法水平最高,在个人风格上也各有偏好。正如日本学者稻叶君山在《清朝全史》中曾评论康雍乾三帝书法面貌时说:“乾隆书法虽妙,但少气魄;康熙帝则骨力有余,丰润不足;而雍正之书法,有才有气,不类王者笔迹。”由于雍正皇帝执政时间较短,因此传世的雍正御笔数量比之康熙乾隆要少,偶一出现价值不菲,如2009年保利春拍中的雍正御笔《建牙伟略》水墨绫本匾额以470.4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近年来雍正御笔书法作品的价格纪录。经常能够见到的还是乾隆御笔书法,如2002年中茂圣佳推出清乾隆御笔《哀明陵三十韵诗》,是乾隆皇帝拜明十三陵时以汉乐府诗的形式写下的政论诗,是研究清朝历史,特别是研究清初调整统治政策的重要历史证物,底价即高达230万元,结果以60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乾隆御笔的最高价纪录。
从近几年的拍卖价格的涨幅和均价来看,康熙御笔书法的价格还是居首位的,如2004年中贸圣佳春拍推出的“清代御笔专场”中一幅康熙皇帝御笔《朱子五言诗》立轴,底价120万元,最后以超出底价5倍的66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造了清朝皇帝书法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和康熙御笔拍卖的世界纪录。2005年中国嘉德秋拍的一件康熙帝水墨绫本行书《万树丛中月一轮》诗立轴,估价80-100万元,最终以8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同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推出的康熙帝在一七四四年《临董其昌乐志论》手卷,为水墨纸本,经过激烈竞拍后以487.6万元人民币落槌。再有2009年5月北京保利春拍推出的“有邻馆旧藏――清朝八帝御笔书画”专场上的一件康熙御笔《清慎勤》水墨绫本匾额,估价80-120万元,以68万元起拍,最终以655.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成为本场最高价,几乎达到估价的5倍多;还有一件康熙御笔《藩维重寄》水墨绫本匾额也以91.84万元人民币成交;另外同场还有一件顺治御笔《积善延年》水墨纸本匾额,估价达60-80万元,最后以159.04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顺治御笔的价格纪录;一件乾隆御笔《瞻园》水墨绢本匾额,以190.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乾隆御笔匾额单字最高成交价纪录。由此可见,清三代皇帝御笔书法价格涨幅明显,比起10年前的价格,少则几倍,多达10几倍,因此也拉动了过去价格不太高的清代中晚期皇帝及皇后御笔的价格,如2009年保利春拍中的一件咸丰御笔《匡弼和衷》水墨绢本匾额以58.24万元人民币成交;一件光绪御笔《福佑鸾城》水墨绢本匾额则以110.8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这也是前几年所不敢想象的价位。
另外,对于书画艺术作品的价值评估,最为重要的考量应该是作品自身的艺术水平,以及在书画艺术史上的历史地位,但在面对一幅作品时,也并非只遵循艺术价值这一条原则,对于清帝书法的鉴藏,在其艺术价值上的考量就要做为次要因素,因为清帝御笔书法不能过高的要求艺术价值,其本身所独有的人文价值恰恰要高过其艺术价值,作品本人是“一国之君”的特殊身份、皇家专用的书写材料、富丽严谨的装潢形式、皇帝本人专用印玺的钤盖等均具有鲜明的宫廷艺术风格,其特殊的历史文献价值应该 是普通书法艺术作品所没有的。这些清帝御笔过去多收藏在清官内苑,多数被《石渠宝笈》著录,民间难得一见,如今我们能再次看到,也无非是通过两个渠道保存下来的:一是昔日帝王赐与朝臣,被后世精心传承下来;二是朝代更迭后,由于战乱或宫人偷窃等诸多因素造成宫内收藏流失民间,辗转传世至今,殊为难得!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以及收藏投资者鉴赏水平的提高,无论是清帝御笔书法拓本,还是御笔书法作品,都将再次成为古代书画艺术品投资的热点,升值空间无疑也将是巨大的。
名剑有价可收藏背后故事多戏说赝品少且价格低
“收藏刀剑最重要的就是不相信任何故事”,在近日广州市文物总店举办的“中国刀剑展”上,刀剑收藏名家皇甫江告诫收藏者,目前市场中,明代或明代之前的刀剑难得一见,收藏者不要轻信关于名剑的故事。他建议收藏者一开始的投入以5000-10000元的价格为主。
皇甫江认为,内地的刀剑市场价格不稳定、无规律。十年前,他经常在农村以低价淘宝,而目前却要到全世界各地的古董行和拍卖行买货,主要是部分手上仍有货的货主参考了世界各地拍卖市场价格后,动辄开出天价。
而一些“有心人”利用刀剑的传说扰乱市场。曾有买家找到皇甫江,推荐一把龙泉剑,皇甫江估计年代可到清,没想到那个买家竟然表示剑是唐代郭子仪的宝剑。皇甫江一听又是编故事,立马兴趣全无。
铸剑名家、收藏家周正武介绍道,刀剑主要由钢、铁合造,容易氧化,因此存世的刀剑以清代乾隆年间至民国的刀剑为主,而明代刀剑非常少见,更不用谈明代以前的;“老刀”不少是造假者做旧而成的。
皇甫江很认可刀剑市场潜力。他认为,刀剑收藏属于新的收藏项目,目前赝品相对较少,价格还在低位,有较大收藏空间。比如他多年来收藏的5000多把刀剑中,其中的精品升值动辄数十倍。不过,他坚信起码要投入5000-6000元才能买到有升值潜力的刀剑。
周正武介绍,在目前的市场中,5000-6000元/把是收藏的“起步价”,较好的为2-3万元,而好的刀剑价格约为10-20万元;如果能出到几十万元甚至近百万元的价格,就可以买到刀剑家族中顶级的藏品。当然,收藏者不要轻易投资收藏,要多看资料;一开始要低价入手,熟悉后才能加大投入。
女士扮靓等升值投资2克拉以上钻石每年升幅10%
谢瑞麟珠宝总经理吴冠强表示,2008年底的金融海啸令全球钻石价格下跌一至两成,而去年下半年随着经济因素及甲型流感的影响逐渐减弱,香港的钻石珠宝价格持续回升,至今已有双位数升幅,但仍未恢复至2008年中的水平。总结过去多年的走势,他直言,钻石价格一直在稳步上升,其中卡装钻石升幅较明显,二至三克拉以上的钻饰价格上升较快,每年升幅可达8%至10%。
周生生业务营运总监刘克斌亦指,多年来钻石价格一直稳步上升,主要由于正常的通货膨胀及钻石原料本身的罕有性,现时价格约是两年前的水平,不过部分克拉数高、成色特别佳的钻石价格升幅较大,去年至今有近一成升幅。
刘克斌又指,随着经济复苏,去年中至今年初。由于货源较为紧张,钻石来货价已上升近10%。他解释,一年多前经济转差令奢侈品市场趋淡,不少钻石供应商相应放缓了加工步伐,而去年中市场开始恢复活跃,故造成短暂的需求紧张,但整体环球钻石原料的存量一向稳定,相信未来价格不会有大幅波动。
好质地的钻石升值潜质存在,要买就要快手。吴冠强指出,现时钻石价格为过去两年中的略低位,若市民有意投资或收藏,现在可考虑大卡数、颜色白、净度高的圆形钻石,较有保值空间,因货源较为稀少。刘克斌则指,钻石的质量决定其升值潜质,假设若干年后需要变卖,衡量价值的标准在于当时钻石原料回收的市场价格,故建议投资款色设计较为简单、卡拉数较大、成色好的钻饰,因较为不受折旧因素影响。
另外,钻石也有分品种,挑选时要留意。国际权威钻石认证机构HRD总裁Georges Brys表示,并非所有钻石都有投资价值,知名品牌的优质切工钻石较值得收藏,而切工佳的钻石价格会较普通钻石高出约40%。吴冠强亦提醒,购买钻石时不要受“产区”蒙蔽,关键是看钻石本身是否优质。他又建议消费者,最好光顾有良好信誉的零售商,并确认所买钻石有国际认证的GIA证书。
唐寅真迹也有分身传奇灌木丛篁图将亮相春拍
日前,分隔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可能合璧展出的新闻引发媒体与公众的广泛热议。而在今年持续火爆的古代书画市场,将亮相一件同样有着类似“分身传奇”的著名画作,人称明朝“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的稀世真迹《灌木丛篁图》。
该画作最早著录于明中晚期著名的书画收藏家李日华所著《味水轩日记》,却以不可考证之原因在民国时期被一分为三,经过大半个世纪的颠沛流离,目前左幅被珍藏在苏州博物馆,中间窄幅流失,右侧带有款识、可被视为独立画作的较大幅则于1936年经吴湖帆题签在民间流传至今,更即将亮相北京匡时春拍现场。对于该画的“分身传奇”,有专家推测可能是原为横方幅,右侧受潮霉晦,但有款识而割出也能单独成件,左侧完好干净,中间一条则不成结构遂弃之,于是一画成两件。
以沈周、文徵明、唐伯虎(唐寅)和仇英为代表的“吴门派”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件水墨绢本、画面清隽的《灌木丛篁图》,正是出自唐伯虎晚年之作。由于其画作流传绝少,致使赝鼎纷陈,而上演“分身传奇”的《灌木丛篁图》不仅考证充分、弥足珍贵,更有曲折丰富的前世今生,一直受到海内外藏家及爱好者的极大关注。
整个币市全面开花老精稀金银币种身价翻倍
记者了解到,贵妃醉酒为彩金币中的龙头品种,其收购价格不断上扬,市场价格也水涨船高,目前最新的市场价从25000元涨至33500元,但市场货源仍然不多。“宝玉赋诗”彩金币的市场价格也上涨到13500元。
武汉市收藏品市场一李姓资深钱币藏家介绍,老精稀钱币价格涨幅较大,龙门石窟和敦煌石窟价格,由节前的5500元上涨到1万元,恐龙金币由1万元涨到目前的1.9万元,接近翻番,桂林山水金币,由4万元上涨到目前的6万多元。“三国演义”金币从37500元上涨到了39500元。
收藏品市场资深经营户陈方喜介绍,近期上涨的品种在业内称为老、精、稀品种,经过前期稳中走高后,近期开始发力。这类品种熊市中不跌或少跌,牛市中涨幅会加快。目前有大量的资金在追这些品种,有可能成为金银币市场的领头品种。老精稀品种由于货源稀少,如99枚板块(发行量在99枚以内的金币)目前收藏市场上已不见踪迹。
据了解,虽然近期金银币走势良好,前期价格连续上涨的世博会一组金银纪念币的市场价格却出现了回调,其价格从7500元下跌至7100元。
还局限在小众投资名品小提琴比名画更稀少
去年12月19日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一幅伦勃郎的油画创纪录地拍出3300万美元。而原主人在2003年买入时的价格是1100万美元,就是说六年中增值了两倍。财富的积累如果以货币形式存在危险性很大,通货膨胀使得货币如不增值就相当于贬值,于是名画和古董等成了一种投资方式。
引言
当下世界范围内,多数发达国家均不同程度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当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已非常严峻时,必须以巨额经济支出作为代价用于对环境进行整治。这本身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无疑是巨大的浪费[1]。时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雾霾等环境污染,且这几乎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而如何实现绿色发展依然成为关系未来发展的主流研究课题[2]。但是,现阶段中国在环境治理与环保投资的现状层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并不乐观。政府应承担起市场监管的重要角色,却在当下成为了中国环保投资的主体[3~4]。政府环境管制政策与制度是从外部层面对企业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环保投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环保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在分析环境形势和治理现状基础上,逐步出台了系列强化企业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这些政策法规对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强化企业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需以高额资金投入为前提,采购大量清洁生产设计书和设备,购买先进的环保系统与设施,设立专责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组织机构等[5]等。这本身对企业来讲为一项巨额的成本,且最终会不可避免地对企业各项经营决策与投资行为造成影响。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大股东或管理层对于环境治理和环境投资行为的态度如何?企业环保投资决策是否会受到且如何受到来自股权特征的影响和控制?均为本论题探讨之重点内容。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要立足于这两个层面对该投资行为展开分析,即环境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等,而立足于会计理论层面来对该行为展开分析的研究成果不够丰富,这就为后期的系统性研究带来障碍[6~8]。除此以外,我国关于上市企业环保投资行为影响成因的分析探索不够深入。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向环保投资,选择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了2010―2015年五年间的经验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对企业的环保投资行为重点从政府环境管制视角进行尝试性探讨,以便能够更好地对企业采取的各项环保投资行为以及企业股东和管理层对于环境环保的态度等予以探究。
一、理论分析
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展开强行管控,给企业施加了很大压力,这是一种直观的、硬性的制约。政府早期的管控都是直接管控,然而如今已经逐渐转化为直接管控与间接管控互相融合,逐渐把投资方、消费方以及社区民众等利益主体的管理作用调动起来,通过经济激励机制与信息披露自主机制,鼓励企业提升环保投资水平,促进国内环保工作的有序开展。经济激励机制包含企业购入环保设施能够获得政府部门的财务补贴与优惠税收政策、企业运用环保及时能够获得政府部门的扶持、企业实施绿色生产能够减少排污费支出等。同样,政府也是提升环保投资水平的关键外在支持力。如果上市企业能够做到节能减排,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购入与研发环保设施可以获得政府拨付的专项资金,在税收方面,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优惠,这一系列措施都能够鼓励上市企业不断改善生产工艺,发展绿色生产,处理好各种污染源,进而使环保投资效益得到提升。
二、实证检验
(一)研究假设
影响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大多数因素都存在着不可控的特点,所以难以详细深入地进行研究,因此?P者选取了影响力较大,并且较为便于了解的政府环境管制为研究对象,探析其对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的影响。实践证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环境管制强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环境保护在地域间以及行业间会存在差异性较大的环境保护立法。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通过强制力对企业环保行为进行管理,已经成为目前政府环保工作的主要手段。相关环保立法不断出台,也对这种手段的应用给予了强化,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的限制不断增加。实践证明,政府环境管制的应用带有着双面性的特点。这种双面性的产生与政府环境管制的强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管制强度过低,企业的遵守效果较好,但是环境保护的水平较低。而管制强度升高后,并达到临界程度,则会对政府和企业均产生影响,使得政府环保职能增强,企业之间环保支出趋同。并且,伴随着我国在环保方面的立法不断完善,落实力度不断加大,会使得企业进行环境投资的收益高于环保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环保投资进行了激励,并且也开始更加积极的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进行遵守。由上述可知,政府环境管制能够从不同层面会企业所进行的环保投资行为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具备显著的“门槛效应”。鉴于此,笔者假定存在无变量环境,通过进行假设的方式,来对论题进行研究。
假设:政府环境管制强度与企业环保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呈U型。
(二)变量指标和模型选择
1.变量设计。在本文中,被解释变量――企业环保投资规模(EPI)用“投资/资本存量”相对数表示,这有助于减少企业规模对环保投资规产生的影响。企业的环保投资额度以投资代为表示,而解释变量则表示作为监管者的政府进行管制的强度;资本存量代表的是一年中总资产之间的算术平均值。在本论题中,尝试建立在本当前行业已有的行业环境管制综合指数基础上,通过方法和思路层面的创新,以我国各地“工业三废”污染达标指数为依据,对各地政府管制环境的强度进行综合性反映;股权结构指标主要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等;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公司规模和资产负债率等。控制变量为投资机会和产权性质,其中投资机会用Tobin’Q值表示,发展能力用总资产增长率来表示。
2.模型构建。本文选取2010―2015年之间的企业环保投资额作为研究数据,本文构建的基本多元回归模型:
EPIi,t=β0+βif(Xi,t,Zi,t)+ ui (1)
结合本文中选择的变量,模型(1)扩展为:
EPIi,t=β0+β1ERSi,t+β2Largest i,t+β3Balance i,t+β4Manage i,t+ β5 Institutei,t+β6ROAi,t+β7Sizei,t+β8Sizei,t+β9Oppi,t+β10State i,t+ui
(2)
3.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根据2012年10月26日环保部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中国证监会2013年第二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其筛选过程如下:(1)将ST、SST、PT等样本公司剔除;(2)将金融证券业样本公司剔除;(3)将数据不完全的样本公司剔除;(4)将西藏上市公司剔除;(5)将数据不全的样本公司剔除。最终,得到了188家样本公司。本研究分析过程所使用的数据,其来源主要有:第一,企业社会责任以及环境等报告,是企业环保投资额数据的主要来源;第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是地区环境管制“工业三废”指数的主要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则是“工业产值”数据的主要来源;第三,本文数据来源于CSMAR、Wind数据库、样本公司2010―2015年的年报、社会责任报告、上交所网站、深交所网站、国泰安数据库、新浪财经以及各上市公司官网。
4.统计分析。(1)描述性统计。通过针对统计变量进行一定的分析显示,EPI的平均值都在0.0110,而变量的中位数为0.0032,这表明企业环保投资在总资产平均比例中,占据了大约1.1%的比例,很多样本公司并未将过多的资金投入环保工作中,该项投资规模通常总样本的平均值低,这同时也意味着,样本公司未给予环保工作足够的重视。EPI标准差,通常都比中位数和均值高,并且数值上下波动大,这意味着样本公司具有属于非正态环保投资规模分布特征,在环保投资行为方面,企业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企业股权结构中的Largest与Balance两个变量,其中前者的中位数以及均值均高于后者。两者的中位数是0.5340,而二者合计平均值是0.5770。由此,可以得知选取的样本公司中存在显著的“一股独大”现象。根据表中另外两个变量Manage和Institute的均值及中位数来看,其结果均不算大。这说明了选取的样本公司中机构管理层持股比例并不高。(2)多元回归检验。为最大可能地减少伪回归的出现,在进行具体分析时,针对各项变量均进行了平稳性检验。依照自回归系统各自的限制的差异,将面板数据依据采用的检验方法进行具体划分,从相同情形和不同情形下两类来划分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具体分析,采用的方法是LLC方法和IPS方法结合的方法,并运用了Eviews6.0软件进行各变量的校验。据检验结果可知,在水平值情况下单位根在较多数的变量中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一阶差分值后的结果可以看出,相伴概率都拒绝原假设。这就说明了此时各类变量均无单位根存在,即出现了所有变量一阶单整,即I(1)。
在面板单位根检验基础上,还需通过面板协整检验来确定各项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关系。通常意义上,非平稳序列出现伪回归的可能性比较大,那么协整检验具备一定的必要性。所以,本文首先针对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以Kao检验作为参考,而后再采取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协整检验结果低于10%的显著水平时则表明是拒绝原假设。结果显示,样本公司2010―2015年五年间环境保护投资与各影响因素存在较为明显的协整关系,能够通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来对各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关系进行研究。在协整检验基础上,在确定回归模型时,利用Hausman Test和F统计量对?Y果进行检验而后确定,最终确定为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从模型的回归检验结果中可发现,ERS与EPI之间的负相关性比较明显,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可发现,假设并不完全成立。这就意味着,我国现阶段针对环境展开的管制工作效果不佳,缺乏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导致企业未严格按照环境标准进行环保投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预防与治理污染过程,均应投入高额资金,用于进行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引进和环保设备更新,管理环保组织机构等等,会导致企业生产与经营成本的增加。所以,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对环保工作进行大量投资。此外,在政府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缺乏执法力度,加之环保投资成本较高,企业仍愿选择上缴环境税费或罚款,都不愿意主动投资环保。在此种形势下,即使强化了环境管理力度,也难以有效激发企业的环保投资热情。如此可看出,在政府管理环境下,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规模明显存在不足现象;Largest与EPI之间的负相关性比较明显,但不存在显著的统计检验。因此,假设未得到验证;Balance与EPI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根据这一情况可表明,选取的样本公司中主要是通过股权的形式来实现制衡,并没有对企业的实际环保投资规模产生影响,所以本文提出的假设得到了验证;同时,在变量Manage与变量EPI之间同样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因此假设同样得到了验证。根据这一情况可表明,样本公司中的管理层及其大股东均不具备较强的环保投资意向,即他们所进行的环保投资行为是被动进行的。而根据回归检验获得的结果可以看出,变量Institute与变量EPI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所以不具有显著的统计检验。所以,前文中提出的假设不能够通过检验。根本原因是,我国机构投资者虽然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力不大。
关键词:第三产业因子分析法竞争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任何经济主体要想在社会中生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和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各区域也不例外。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体现于区域产业之间的竞争,后者将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近代经济发展进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出。在实现第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评价各地区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准确把握区域第三产业在国内市场或国际市场的地位、制定合理的发展方针和政策,是各区域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对各地区的竞争力的研究成为迫切的课题。
国际竞争力研究现状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最早对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科学的研究,并总结出一套评价体系。IMD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或一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WEF则从经济增长的前提研究竞争力,其定义竞争力为“在人均实际收入方面达到持续高增长的能力,就像以不变价来测定人均GDP一样”。它们共同协作的评价各国竞争力的体系包括了8大要素: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由290个指标来反映。
随着对国际竞争力分析研究的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把视角转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如竞争力在产品、产业、区域这些层面所发挥的重要性。迈克尔•波特是第一位从产业角度来研究竞争力的学者,经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后,他提出钻石模型来判断一国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该模型包括六个因素:生产要素的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需求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政府行为及机遇。
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已日渐成熟,而在产业区域竞争力和第三产业竞争力方面还是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特别是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国外研究的重点是第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在WEF和IMD每年公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体现。此报告对第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侧重项目和资产过程,评价的指标中软指标较多,所以获得的数据不太客观。国内也大多侧重于第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国家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和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研究的成果——《中国国际竞争力报告(1997)-产业结构主题研究》。也有少数学者如吴士元对省级服务业竞争力做了分析,但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我国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服务业的区域竞争力是特定区域第三产业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才等环境和条件下,相对于其它区域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
第三产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指标,它不仅涵盖第三产业本身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状况,还包括经济基础条件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持、技术发展水平对未来第三产业的促进和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因素,因此对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的评价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按照研究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选取指标的真实性和可获性,笔者利用2006、2005、2004、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构造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从不同侧面反映我国31个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水平和发展态势。为消除各项指标之间可能的相关性,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反映各地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真实水平和在全国的位次。
(一)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
指标:本文设计六个方面的指标来综合反映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经济基础;第三产业总量水平;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状况;第三产业产出效率;技术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状况。每个方面又由一些具体的指标构成,具体如表1所示。
构建评价模型。以上选取14项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数量较多,并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所以不能直接用其进行第三产业竞争力的判断。因子分析法是在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多因子变量的科学的经济计量方法。该方法从大量的可观测因子变量中通过因子分析计算,把众多因子变量概括、析取和综合为少数重要因子(这些因子对综合变量有较大的解释力和承载荷力),并通过对各因子变量的综合得分值进行次序排位,还可进一步研究影响综合得分次序的因素。
(二)因子分析过程
借助SPSS11.0进行因子分析,过程如下:
1.求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由表2的相关系数矩阵知,原始变量数据中,很多指标的相关度都非常高。如人均GDP与人均消费支出、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和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之间具有极其强的相关关系。
经KMO和BARTLETT检验表明:近似卡方值为476.381,自由度为66,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即相关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故可以进行因子分析。KMO(KAISER-MEYEROFOLKINMEASUREOFSAMPLINGADEQUACY)是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值的一个指标,其值越接近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KMO值为0.733,结果比较理想,因此因子分析的结果应可以接受。
2.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取公共因子(也称为主因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本文选取两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677%。用两个公因子代替12个原始变量,可以概括原始变量所包含信息的76.677%。两个公因子代表了12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可以充分反映31个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信息。各主因子的对应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见表3。
关键词:建安工程造价指数;发展;趋势
引言
建设工程造价指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的变化导致工程造价的变化值与原值的比值,变化后值为报告期的价格而原值为基期的价格,工程造价指数随着报告期和基期选取的不同而变化。它反映了不同时期内价格的变动趋势,对于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调整工程价格、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动态化以及为建筑行业主管部门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依据。工程造价指数的编制主要是依据工程造价的构成进行细分,工程费用主要由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和建安工程费组成,其中构成最复杂以及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建安工程费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建安工程造价指数发展趋势以及分析。工程造价指数主要用来研究以下具有十分显著意义的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分析项目各组成部分价格变动的趋势、范围以及因素;二是预计社会宏观经济活动的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波动程度和范围;三是投资方和施工方进行投资估算、合同价款确定以及结算价款的确定的重要依据。在工程造价指数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对于工程造价指数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研究。李国良,张建平(2012)根据1999-2008年间的工程造价指数按工程造价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得出安装工程的造价指数受到了人、材以及机械造价指数的影响,其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是材料费用,这与材料费在整个工程造价中的占比较大有关,并运用灰色模型对人、材以及机械费用的指数进行了预测分析[1]。于芳(2015)分析了国内外工程造价指标和指数应用现状,并针对工程造价指标数据库的完善、科学控制工程造价指数及建立预测模型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工程造价指标及指数的发展,推动建筑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2]。陆凌琳(2017)通过对各项实例工程的工程造价指数进行汇总计算和分析,并分析了在建设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指数的作用,从而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借鉴[3]。通过对各位学者研究成果的学习以及总结,本文将对建安工程造价指数近10年的发展方向以及趋势进行分析,并分析组成建安工程造价指数的各分部数据的变化范围和幅度以及其于建安工程造价指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结果为相关利益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1建安工程造价指数的变化分析
1.1原始数据获得及整理
所研究的建安工程造价指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6版,数据如下表1-1所示。上表所示的数据为以上年度指标为100的工程造价指数,为了使得数据分析过程具有对比性,本文将指数改为以2006年作为固定基期的指数,从而得出数据如下表1-2所示。
1.2建安工程造价指数的变化分析
因为在建安工程造价指数的组成中,机械台班费用占比较小且相较稳定,因此分析的主要是人工以及材料费用的变化从而导致的建安工程造价指数的变化。由表1-1所示,在2006至2011年中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5年间,建安工程造价指数稳步上升,同时人工费用一直在逐步上升,材料费用也在稳步上升,异常点在2008年,主要是因为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的各个行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2008年材料费用有了一个明显的下降,但是2008年以后又开始稳定的发展并提升,因此由图可以看出在2006到2011年间建安工程造价指数以及其各组成部分都处速的发展提升中。但由于房地产发展速度过快,容易造成经济的不稳定性,国家相继出台了宏观政策对建筑行业进行调控,自2011年后,建安工程造价指数逐步趋于平稳,由此可见,国家的调控是十分有效的。但人工费用指数还是在稳步上升的,同时材料费用指数有所下降,从而使得建安工程造价指数趋于平稳。组成建安工程的材料种类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材料是钢材、木材和水泥,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钢材、木材和水泥的材料价格指数。从表1-2所示可以具体分析材料费用的变化,2006年至2011年间(除2008年异常点以外)的材料费用指数在逐步上升且钢材、木材和水泥都在稳步上升,2011年后,木材价格指数依旧在上升,只是增长相较缓慢了一些,而钢材和水泥都在下降,且钢材的价格指数下降得最多。
2结论及建议
2.1项目的决策阶段
建设项目的决策阶段是对于整个项目的目标以及定位进行确定的阶段,并且通过对于拟建项目相关的技术以及经济上的分析从而在众多方案中以价值工程法确定最终的行动方案并实施的一个过程。在项目决策阶段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项目建议书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确定项目的投资估算,由此,项目决策阶段的目标以及方案的正确选择与项目投资结果直接相关,因此要选出最合适的方案,首先要对于项目投资估算的准确性有一定的要求,准确的投资估算能够选择出最优的方案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使得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地进行。因此在项目决策阶段通过分析建安工程造价指数的变化趋势能够在项目建议书以及可行性研究阶段适当规避和减少工程造价的变动带来的风险。
2.2项目的设计阶段
设计概算主要是用来控制项目以后进程中各阶段的投资,其能够作为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从而确定和控制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投资依据、审批和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设计方案进行选择和评判的依据、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依据、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和贷款的依据、考核项目投资效果的依据且最重要的是当设计概算一经建设主管部门的批准将作为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因此合理的工程造价指数计算出的准确的设计概算对于整个项目的建设以及运营过程都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在设计阶段主要是要控制设计概算不能大幅度超出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因此对于设计概算的价格把控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通过对于建安工程造价指数的分析结果对于设计概算的确定以及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2.3项目的招投标和施工阶段
在项目的招投标和施工阶段来说主要涉及的是业主方和承包方之间的相互利益的博弈,而对于业主方来说,在招投标阶段,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标底和招标控制价都能够对于业主控制项目投资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编制的过程中参考工程造价指数的分析结果对于工程项目价格风险有一定的规避作用。而与此同时,承包单位一定范围内的风险因素是包含在投标报价的综合单价之中的,在企业没有企业定额只是通过国家或地区的定额进行计算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准确的建安工程造价指数分析对于报价进行修正能够合理地规避未来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国良,张建平.工程造价指数的分析与预测研究[J].工程和商业管理国际学术会议,2012,(3).
[2]于芳.工程造价指标及指数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12).
[3]陆凌琳.建设工程造价指数分析及应用[J].江西建材,2017,(8).
[4]杨玉胜.基于SVM多变量时间序列回归预测工程造价指数[J].湖南交通科技,2015,(12).
[5]陈丛发,闫明相,陈涛.建设工程造价指数预测研究[J].建筑经济,2014,(9).
[6]陈威.建设工程造价指数测算研究陈威[D].重庆大学,2009,(5).
春节前《建筑创作》杂志社再获BIAD年度特殊贡献奖,同时荣获北京市新闻出版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奖励。我以为这些连同2009年获得的一系列奖项成为本刊跨跃式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关键。2010年1月中旬,胡总书记来到依托原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一片闲置厂房开发而成的“8号桥”创意园区时说:“创意产业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本刊作为建筑文化创意产业的耕耘者,近年来已经在建筑设计大奖,建筑图书出版及奖项,建筑与艺术书刊季度排名,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评介,中国建筑摄影作品及文化诸方面有了先期的发展,问题是我们需靠改制所绽放的魅力去创新文化的生产与传播。由美国设计界权威人士马特,马图斯(Matt Mattus)著《设计趋势之上》2009年9月中文版出版,这个有”趋势猎人”美誉之称创意人士,研究领域从文化运动到当代艺术,从电影到建筑,从时尚到经典给设计界颇多新启示。我以为它启示我们培育独创性,反对墨守成规;文化创造者要成为取悦真实元素的倡导者;文化创造者需高强度的东西刺激感觉,拥有永不衰竭的好奇心:文化创造者有好学精神,可辨别每一次影响的细微差别,文化创造者的创意是无所畏惧的,无畏的人所作的贡献也许会改变传统并构建新天地:文化创造者不仅是研究家,更要有追求完善的激情,他们愿冥思苦想且忠实执行他们创新的设计品质。
“创新始于春暖花开时”是个过于理想的提法,但它表达了BIAD传媒人的一种想象力。至今我仍以为连续四年的“中国建筑师与媒体面对面新年论坛”十分成功,不仅仅是它把握了建筑师的需求,更在于它展示了专业媒体的一种工作状态。元月29日本刊举办的“首届中国建筑传媒论坛”已使几届年会更加正规及富于影响力,我们真诚向建筑界坦言本刊的视野是广博而扎实的,是具有低碳经济认知并愿积极开展低碳文化传播的。3月1日,BIAD2010年工作会上朱小地院长纵论品牌建设的新视野,再一次为中国的设计行业发展,专业化传播的境界指明了方向。
3.3具有一定的湿陷性。多年填矸地基由于形成过程中是自由的、松散的堆积,岩块之间相互搁置形成空隙,在正常条件下能形成平衡,但一遇水,就可能加快岩块的崩析破碎,或者了接触点面,岩块之间重新叠合,这样就会出现湿陷。同时,当填矸中有大量可燃性矸石时,矸石在自燃中也会发生分解,释放出气体,形成空隙,一遇到水也会发生湿陷。这种湿陷在填矸地基堆积初期十分明显。随着堆积年限的增加,经多年风霜雨雪和自重作用,也会稳定。从阜新矿区现有多年填矸地块来看,日伪时期以及建国以后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形成的地基,已经完成了自重湿陷;新近堆积的填矸地基,如已超过20年限,也基本完成了自重湿陷。
3.4化学特性与含水特性:在阜新地区的多年填矸地基中,其组成物都不具明显的酸碱性。在现有为数很少的填矸地基上建筑物基础中,尚未了解到遭化学性腐蚀基础的情况。但在基坑开挖到陶粒或半陶粒土中,发现过一些呈灰白色的石灰类(碳酸钙)小块。这些小块尚不足以对建筑物基础造成危害。
多年填矸地基由于空隙比大,透水性强,这种地基本身不可能有上层滞水,也没有潜水。只有当填矸堆积在盆形场地时,这种地基才可能有潜水。
4. 多年填矸地基的勘察
多年填矸地基的勘察工作,原则上应遵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进行。由于多年填矸地基无规则、不分层,有些勘探方法(如触探)不完全适用,因此勘察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吸收一些从事过这方面探讨的专家的经验,力使勘察成果更具有适用性和可靠性。
多年以来,笔者在阜新矿区工作中,接触过一些多年填矸地基的勘察,其主要方法是现场踏勘、雨后观察和坑探、槽探。就一般低层、多层建筑基础设计而言,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调查填矸地基的堆积年限、堆积深度、表层风化程度、植被发育情况,挖掘若干个探坑勘察其主要组成物情况,煤矸石自燃程度等。其主要经验如下:
4.1调查堆积年限主要是为了判定填矸地基是否已完成了自重固结。调查的方法可查阅档案资料,亦可咨询当地人或当事人。堆积年限数据不一定能了解得完全准确,大体能确切到30年以上,50年以上,100年以上就可以进行判定。
4.2调查堆积深度是为了更便于在设计时确定基础型式,选用浅基础还是不能用浅基础。用浅基础时,要判定一下基底压力影响深度是否已超过填矸深度。如果影响深度超过填矸深度,则应对原地表土层状况进行了解;如果影响深度没有超过填矸深度,就可以不去考虑原地表土层赋存情况了。调查方法也可以查阅档案资料、咨询当地人或当事人。必要时用钻探来解决。
4.3现场踏勘填矸地基表层风化程度和植被情况,主要是为了证实或判定填矸地基是否已完成了自重固结。当填矸表层大块矸石已完全破碎,形成鱼鳞式薄片,或者泥质页岩类矸石已风化成粘土类土,场地表层已杂草丛生,甚至生长出各类小树,一般堆积年限都已超过30年,填矸地基也已完成了自重固结。
4.4在现场踏勘时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调查煤矸石的自燃状况。在矸石堆上仍在自燃着火冒烟的,堆积年限都不太长,它具有较强湿陷性,这种场地不能作建筑地基。另外一种情况,是填矸地基中的煤矸石虽然已经熄灭了自燃,现场看不到冒烟,但表层植被很少发育,说明煤矸石自燃终止年限不长,这种填矸地基也会有湿陷性,用作建筑地基应慎重对待。如果有条件,观察者能在当地下暴雨前后对比观察,看看地层表面在暴雨前后有无陷坑,那对填矸地基有无湿陷性判断就更清楚了。
4.5鉴于填矸地基的不分层、无规则,触探方法所得的锤击次数差异很大,往往难以据此推断地基承载力和沉积可靠程度,因此坑(槽)探应当是填矸地基的主要勘探方法。坑探个数无需太多,一般沿建筑物纵向每30~50米一个,沿横向每20~30米一个。坑探的深度可大致挖到预计的基础底面下1米即可,坑探结果应当绘出柱状图作出描述。主要查看填矸的组成物及堆积情况,空隙是否特多特大;有没有在一定深度内灌浆冲填必要和可能;还有没有残留的煤块和可燃的煤矸石堆积在一起,形成自燃的可能性等。必要时可作一两个坑的浸水试验;重要的建筑物,应作静力荷载试验。
4.6鉴于填矸地基的复杂性,笔者建议建设单位在委托勘察时,应同时确定设计单位,并要求两个单位共同配合,商定勘察目的、勘察内容、勘察方法、勘察结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多年填矸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判定
5.1多年填矸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判定,原则应当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要求,进行详细勘察,并按素填类土进行判定。
5.2判定多年填矸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首先必须对地基自重固结情况进行判定。对于已经完成自重固结的多年填矸土,可以判定它的承载力特征值;对于没有完成自重固结的多年填矸土,不能判定它的承载力特征值,也就是说,这类多年填矸土,尚不能作建筑物地基。
5.3判定多年填矸土是否完成了自重固结,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5.3.1堆积年限推定法:一般30年以上可以判定为己经完成自重固结。
5.3.2重型动力触探法:当钻孔各控制深度内各点触探击数平均大于5击,可判定为已完成自重固结。
5.3.3静载试验法:当按静载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100KPa时,可判定已完成自重固结。
5.4工程地质勘察时报告判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主要依据为重力触探击数结果,并按照规范GB50021-2001表F.0.4-1进行判定。目前,在尚未取得大量科研测试数据以前,建议多年填矸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介定在130~190KPa之间。对于表F.0.4-1列N63.5中9~17的数据,我们在实际工程中,尚未遇到,这类情况,应当慎用。对于建造乙类建筑物的地基,尚应进行静载试验,且不应少于3处。
5.5对于需要进行变形验算的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当提供土的变形模量E0 。值可根据矸石堆积年限,以动力触探平均击数、填矸土的主要成份、勘查时掌握的地基离散情况和静载试验结果来综合判定。根据我们以往的工程经验,阜新地区多年填矸地基的E0值,可介定在10.00~14.50 MPa之间。
6. 多年填矸地基上的基础设计
6.1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6.1.1在对多年填矸地基特征值未作系统试验研究以前,这类地基上不应建造甲级建筑物;应当慎重建造乙级建筑物;在有勘察资料,且有以往设计经验可参照情况下,应当允许建造丙类工业及民用建筑物。
在为节约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多年填矸地基场地的情况下,应当提倡建筑丙类建筑物,适当建造乙类建筑物。
6.1.2建筑设计力求平面及造型简单,高低差不大(不超过总高的1/3,不超过二层,不超过8米)。
6.1.3主体结构设计应按照相关设计规范采取适当的防止不均匀沉陷的措施。
6.1.4基础设计应当遵循《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规范》)的有关规定。其中基础设计等级按《规范》第3.0.1条,一般定为丙级。
6.2基础设计中的技术要点:
6.2.1基础埋置深度应遵循《规范》第5.1.1条规定。填矸地基一般不含水,可称为不冻土。但填矸地基由于孔隙特大,冬季雨雪易渗入结冻,因此基础的埋深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大于或等于该地区的标准冻深。
6.2.2基础的底面压力计算,可按《规范》第5.2节规定。但由于多年填矸土的内聚力小,有偏心荷载作用时,建议设计基底宽度尺寸时不应出现偏心矩e>b/6的情况。
6.2.3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填矸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可以也应当修正,并按《规范》5.2.4式进行计标。其修正系数可参照表5.2.4中的“中砂,粗砂和碎石土”类的取值再适当降低10~30%取用。
6.2.4当需要进行变形验算时,多年填矸地基的勘察报告应当提出地基的Es值。设计人应对勘探报告提出的Es值进行核定。
6.3基础设计的构造细节:
6.3.1对于砌体结构下的条形基础。基础材料应尽量选用毛石砼基础,不用或慎用浆砌毛石基础。当低层(三层及三屋以下)砌体结构选用浆砌毛石基础更加经济合算时,应当在毛石基础上加钢筋砼地梁。
6.3.2对于柱下钢筋砼独立基础,可按正常条件下进行计算和设计,但当荷载较大,基底尺寸较大(大于2.0×2.0m时),建议对素砼垫层选用C15砼,并将厚度定为150mm,以改善基底接触面条件。
6.3.3对于荷载特大,特别集中,需要采用桩基础更为合适时,建议选用载体桩基础,不用予制摩擦桩、钻孔灌注桩等桩基型式。
6.3.4对于大面积荷载或其他需要提高多年填矸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应当试用高压旋喷加固地基,而慎用碎石桩、灰土桩、复合桩等方式如固地基。
7. 多年填矸地基上基础设计的几个实例
近30多年来,因矿区生产生活需要,曾经在上述多年填矸地基上建造过一些建筑物,现就笔者设计、指导设计或参与设计的一些工程简况,介绍如下:
7.1海州露天煤矿东开闭所:1978年8月建设,为一单层砖混结构,高4.50米,进深5.70米,长33.40米。场地是海州矿排土场,填矸高度约45米。基础设计为浆砌毛石基础,加设240高钢筋砼地梁。勘察工作是由笔者在现场基槽开挖后判定的。地基承载力按当时设计规范定为10T/m2,,建成后正常使用。现该工程已随着海州矿终产报废拆除。
6.2海州矿集体公司煤矸石砖厂。
1978年~1982年建设。该砖厂设有两条24万块/年隧道窑两条。建设中除隧道窑之外,还配有原料磨机房、窑头机房、变电所、水塔、辅助厂房等多项工程。地基为海州露天煤矿开工建设时“拉沟”的填土地基,堆积厚度约20~40米,堆积年度为1953~1957年,沉积年限为30余年。设计依勘察报告按承载力12T/m2设计,采取了一些防止不均匀沉陷措施。建成后各类建筑物使用情况基本正常。特别是25m高200m3砖支筒水塔安然无恙,未出现不均匀沉陷或倾斜情况。在这群建筑物中,也曾有其中一处单层砖砌体木屋盖结构辅助厂房,因为有一夜自来水管跑水,致使一个砖垛沉陷约200毫米,木屋盖局部变形,经停水后修复仍维持使用。现该砖厂因经营不善早于1988年停产报废,大部分工程拆除,但多年停用的水塔还在。
7.3运输部斜槽选煤厂。
1983~1984年建设。该厂为一条手选皮带廊和一座筛分楼,用以筛选回收各矿遗弃的煤矸石中的杂煤颗粒,年产约10万吨。建筑场地为阜新高德东山矸石堆上。该处矸石堆高约60m,堆积年限30~40年,大部份煤矸石都已经自燃烧成陶粒状。结构设计皮带廊为砖混结构,筛分楼为现浇框架结构。两项工程都体型甚小,设计取用地基容许承载力按当时设计规范为10T/。建成后使用情况正常。使用十年后因煤矸石抛卸地点转移而终产报废。
7.4新邱露天煤矿自翻车检修厂房。
1981~1984年建设。厂房为双跨予制钢筋砼排架结构,T形钢屋架加大型屋面板。主跨18.00m,设一台10T桥式吊车,吊车轨面标高7.20m。附跨9.00m,T形薄腹梁加大型面板,不设吊车。
该厂房主跨排架柱基础持力层为粘土,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5T/(按当时规范),而附跨外柱基础落到了该露天矿早年开沟后返填的煤矸在层上,深约20米,堆积年限愈30年,开挖后尚可见黑土状煤矸石厂成堆聚成分。设计采用了加大柱基底面积(矸石地基承载力按8T/计标),T形薄腹梁与主跨柱上牛腿连结采用了滚支座等两项措施,建成后使用情况良好。
7.5海州露天残煤公司坑底选煤厂房。
2005年建设。该厂房为钢框架结构,宽7.00米,长31.50米,高14.30米,三层。厂房内装设两台振动筛及附属设备,设计年处理毛煤煤量约15万吨。该厂房建造在海天露开煤矿采掘大坑-260米左右水平,基底为采掘废弃物抛填的大沟,堆积深约14米,堆积年限约20年左右。基础设计采取了:(1)加大基底面积,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计算;(2)加大埋深为-4.00米;(3)设置构架式地梁等三项措施。这项工程自投产使用后至今未出现异常。
在以上几个工程实例中,最后一个是在堆置年限不足30年的填矸地基上建成的,至今虽未见异常,但我们认为应当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8. 结语
8.1实践证明,将多年填矸地基(30年及以上)直接作为丙类建筑的地基,在经过慎重勘察、处理和适当的结构措施后,也可作为乙类建筑物地基,这种这作法对多年以煤矿生产为主的城市,节约国土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将有很大的意义。这也是我国现在以大规模开发矿产, 换取资金建设小康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8.2在多年填矸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应当掌握规律性。勘察和设计单位在接受这类项工程任务时,应当认真吸取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部门和专家的指导或咨询意见,防止出现重大失误。
8.3多年填矸地基上的基础设计课题,目前研究还很不够。这个课题应当引起有关政府部门重视,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适当投入并列入科研课题,进行必要的检测、试验和研究。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必要的行业规程或条例,来倡导这项课题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地基及基础》教科书 天津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8年第一版北京
[2]《地基及基础》教科书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合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年6月第一版北京
[3]《土力学地基基础》教科书陈希哲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4版北京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北京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北京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08-002阜新大地工程勘察公司2008年辽宁阜新
[文章编号]1006-7619(2010)02-01-67
[关键词]面临的形势;图书馆信息化;对比;发展的前景和方向;总结
一、图书馆当前面临的形势
由于信息化的出现,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之文献信息的载体呈现多元化,文献信息资源采集及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有待加强。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图书馆也在逐步进行信息化建设。图书馆的信息化要求和实现在不同的年代是不同的。在反映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中,人均藏书量是一个重要的测评内容。
据国际图联规定:在城市主要居民区,步行3~4公里就应有一个较大的图书馆,每5万人应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而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截至2009年底,全国只有公共图书馆2 833所,相当于约50万人才能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还有3 368个县没有图书馆,有600所图书馆常年不买新书,在西部地区步行30~100公里才能找到一所图书馆。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图书馆在藏书量和信息化方面,都明显存在不足。而且,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由于社会的迅速的发展图书馆的信息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面对机遇与挑战,图书馆应该重新审视自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格局,对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前景和方向的探索是当前图书馆面临的任务。是刻不容缓的。
二、图书馆与信息化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而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然而,在当今图书馆信息化方面,水平参差不齐,在高校的图书馆中,技术上有些已经比较先进,如有些学校采用My Library来提高图书馆信息化水平,加强对读者的个性化服务。MyLibrary是一个由用户驱动的个性化集成定制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用户定制、系统推荐和推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My Library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技术、个性化定制技术、信息推送技术等支持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技术,能够全面满足用户对于深层次、多元化信息的需要。
如今以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为中心,开发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提高学校教育水平,是新时期学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网络技术的信息化的对比
传统图书馆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1、可以长久保存文献
2、无须借助阅读工具即可阅读图书
3、开展读者交流活动和学术讲座方便
缺点:
1、印刷型文献体积过大,占用空间多。
2、图书馆的开放和利用受限制。
3、信息传递慢。
4、资源共享困难
通过上面对现代图书馆的总结,让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
电子图书馆的优缺点:
优点:
1、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
电子图书馆是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储存,一般储存在电脑光盘或硬盘里,与过去的纸制资料相比占地很小。而且,以往图书馆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就是,资料多次查阅后就会磨损,一些原始的比较珍贵的资料,一般读者很难看到。数字图书馆就避免了这一问题。
2、信息查阅检索方便。
电子图书馆都配备有电脑查阅系统,读者通过检索一些关键词,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而以往图书资料的查阅,都需要经过检索、找书库、按检索号寻找图书等多道工序,繁琐而不便。
3、远程迅速传递信息。
电子图书馆的建设是有限的。传统型图书馆位置固定,读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去书馆的路上。数字图书馆则可以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读者只要登陆网站,轻点鼠标,即使和图书馆所在地相隔千山万水,也可以在几秒钟内看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这种便捷是以往的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
4、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
众所周知,一本书一次只可以借给一个人使用。在数字图书馆则可以突破这一限制,一本“书”通过服务器可以同时借给多个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缺点:
电子图书馆的信息固然很全面,然而在使用文献信息受知识产权的保护限制。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数字图书馆的利用受一定条件限制,必须网络连接。其次内容容易失真,安全性差。
通过两者的对比更客观的表现出图书馆的很多不足,然而社会的发展是迅速的,图书馆的信息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面对机遇与挑战,图书馆应该重新审视自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格局,对图书馆未来发展前景和方向的探索是当前图书馆面临的任务。图书馆向信息化发展是必须的,刻不容缓的。
四、图书馆的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从古代的藏书楼到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图书馆事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图书馆的数字化也好,或者建立所谓的数字图书馆也好,都不能把传统的图书馆抛在一边。并且所谓的传统图书馆与所谓的数字图书馆提法本身就值得商榷,如果把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就更不足取。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和优质的服务满足了读者要求,在人类文化传播、社会发展等方面起
到了重要作用。只有将现有的文献资源建设好、保存好,才能建设顺应历史潮流的新型图书馆。那么,我们应该建设怎样的图书馆呢?以现有图书馆为基础,建立现代文献信息中心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现代文献信息中心是图书馆发展的新形式,它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手段现代化。凭借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它相关技术,实现 采编、流通、检索以及服务自动化。打破时间、地域限制,积极寻求资源共享之路。在文献资料数字化过程中,馆际之间应加强交流,通力合作,避免工作重复及人、财、物的浪费。技术手段的转变会引起编目模式、流通阅览模式及参考咨询模式的相应转变。出版信息、用户文献需求及意见反馈、购书、结算等一系列工作,都可以足不出户地通过网络完成;读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图书馆、办公室或者其它场所,从网上轻松获取所需信息;咨询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答复,更多的是帮助读者学会
如何利用电子文献,如何操纵远程通讯软件等,综述、评论、专题研究报告、预测、 动态分析等三次文献的咨询服务成为主要内容。参考咨询更多地以网络的形式完成。
2、载体多样化。文献资源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不同载体,既可以将原有部分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新的数字或纸制文献馆藏。
3、功能综合化。除了原有图书馆的收藏、整序外,现代文献信息中心的馆藏概念和质量都有很大变化。除了纸质文献外,收藏更多的是以新型材料为载体的文献资源以便节省空间和提供服务。馆藏不再由数量多少和规模大小来决定,而主要取决于联机数据库、网络信息存取速度和质量以及用户满意的程度。当然,整序的对 象不仅包括原有的馆内资源,更应侧重网络信息的整序;现代文献信息中心已经不
能满足仅仅向读者提供文献这样简单的工作,其服务职能应该是使读者最有效地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图书馆历来是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随着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其教、研功能肯定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由于内容丰富且服务手段和形式多样,现代图书馆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极佳场所。
4、人才专家化。图书馆现代化包括物质技术和人才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传统的图书馆从业人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除了完成内部作业外,主要是接待读者,解答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遇到的各种简单问题,是图书与读者的中介。而数字时代的文献信息中心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他们都是图书情报或其它领域的行家。他们有能力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动态获取、选择、分析、利
用各种信息和知识,动态设计、组织、安排和协调相关服务工作及产品形态,为用提供针对性极强的深层次的服务,帮助用户解决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为了满足时代要求,当今图书馆走向电子图书馆是必然的。
总结:
要建立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数字化的图书馆,要经过一个数据化的过程,这个数据化的过程的实现,需要图书馆具有良好的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只有在这两方面得到有效的加强,才能实现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信息化,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程成. 试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
[2] 孙承鉴,申晓娟,刘刚. 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十年回顾――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