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02:24: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研经验交流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教研专业人员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学校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离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督促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显著的效果。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计划方案,并由专人负责,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指导和管理监督。
1.我校本期的校本教研采取教师自主学习,课题研究,集中探讨,教学反思,教学论坛,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2.加强理论学习。
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源于校本教研,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我校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制定方案,确定专题,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本教研中我们在学习中做到了“四个结合”,即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课改实验区的优质课堂实录与本校的课堂教学应用结合;课后反思与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结合;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业务能力考核结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课后反思进行经验交流,通过校本教研解决教学疑难困惑,使学习、应用、反思、交流提高融为一体。
3.重视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水平、优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校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记录。(1)记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2)记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3)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4)记教学中学生的独到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来看,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这些独具一格的解法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5)记教学再设计,每节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及时修订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学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真正使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自己业务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将反思列入教师考评。
4.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
本学期,我校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多渠道进行教师培训。我校曾多次请进修校辅导员来我校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业务理论培训。充分利用校本教研进行课堂教学培训,新课改经验交流等,学校为各科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拓宽任课教师的知识面。5强化校本教研管理。
我校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校本教研考评办法,建立开展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学常规考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本学期,我校加强了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重质量,重过程,讲实效,不搞形式。领导组的成员分工明确,校长负责全校的管理工作,教导主任负责组织领导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等。对平时积累的材料和研修的足迹,进行及时归档,健全档案管理。
对于每周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都要进行记录,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认真做好每次教研记录,教导处工作人员加强对人员的点名,保证按时出勤,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对出勤情况都有详细记录,对听课记录及时检查,对评课表述课表及时整理,使校本教研工作不断改进,促进校本教研深入开展。
5、齐抓共管,成绩显著。
传统的集体教研一般是一种集会式的群体研讨。在这个群体研讨中,常常是“石本无火,相激而生灵光”。人们在这种情境中,直面交流、感染和熏陶,会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我们倡导情境教学,为什么不能把这种集会也看成一个情境教研呢?面对面地交流、研讨能够生发出一种准确、迅速、机敏的直觉判断力,增强自我即时的辩论水平、应变水平。集会教研给人一种真实感、亲切感、成就感。人们在文化磁场中彼此的思想得以碰撞、吸引、吸纳、融合、生发、创新,在砥砺中进步、成长、明晰……人的精神主动性,思维的机智性得以彰显。
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信息来源多样化,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在这种情况下,集体教研受到很大挑战,如何解决二者关系,是摆在许多学校面前的问题。我们认为,尽管网络教研有着许多优势,但是也有其自身问题:一是网络上材料多,良莠不齐,因为这些材料没有经过认真的筛选和甄别。二是网上的材料针对性不强,需要老师们严格筛选整合,加工处理,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出自己地方特色“菜”来。这样看来,集体教研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正因为如此,我校采取的是传统教研加网络教研相结合的方式。即利用网络的便捷搜索把握鲜活的相关材料,各自准备自己的“文件夹”。再利用集体教研对素材进行研讨、辩论、讲座,进行深度教研。深度加工、深度挖掘、再提炼、再创新。穿插着利用网络解疑难点,推波助澜,二者相辅相成、、兼收并蓄。具体看,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学生机),规定教师按照自己的特点先在自己电脑上备好课,然后发到学校指定的服务器文件夹上,大家通过网络进行共享,每周三、五是统一集体备课时间,为了增强教研的实效性,每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主持人、有中心发言人、有整理记录人、有明确的研究内容或主题。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教参、教辅用书,通过网络搜索、“充电”等准备,做书面说课发言材料,再以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切磋,观点交融,共提高、同发展。这种教研还力求打破以本学科、本年级教师为主的教学研究,实行同学科跨年级、跨学科、跨年级的主题式教学研究活动,如观摩听课,课后集体评议,召开经验交流会,进行案例学习研究等,在此过程中随时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查找、自我的学习,并将成果发在“共享”里,形成教师合作、互动、共享的格局。有效利用网络与传统教研这两条主线,并行不悖,共同发展,即“双线教研结构”,老师们感觉良好。传统教研的严谨性、规范性亦可以弥补网络教研的不可掌控性、松散性,可以这样说网络教研是传统教研的一条“高速公路”。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新吴窑小学)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讲求实效,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湖南省20xx年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我校“教学提质增效年”活动,全面实施“内涵强师”行动计划,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加快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研训安排
时间地点内容主持
7.8上午各办公室休学典礼准备研训材料z各教研组组长
7.8下午会议室各科质量分析和学情研究学科组长
7.9上午会议室“教学提质增效年”茶话会(教研组经验总结交流、工会组经验总结交流、课堂教学研讨交流、创新作业交流、培训心得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新课程理论交流、辩课等等)zz
7.9下午电脑室1专题学习《芙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均衡配置工作方案》zz
7.10上午会议室1、专题讲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规划(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完成教师专业档案盒里面的内容)zz
7.10下午各办公室1、自主研修:“崇师德、塑师魂”2、小组讨论交流,撰写培训心得。3、撰写培训总结,提交到区教中心邮箱zz)z
暑假相关地点1、7月25日起,陈艳、汤艳参加英特尔培训;2、8月20日,钟艳、张静参加市骨干班主任教师培训;3、全体教师在家进行自主研修,撰写研修心得。
三、暑假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z(校长)
组员:z(书记)zz
新闻:zz
四、备注
第一条为了规范我县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全面提高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l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28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桂政发〔*〕192号)《国家教育部(原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小学管理规程》、《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教育教学业务”主要指小学内部的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科研工作、学生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的业务。
第三条小学的工作重点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要服从和服务教育教学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县内城区小学、各乡镇中心小学、各村小学及社会力量办学的小学。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五条根据我县小学校点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教育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各中心小学,中心小学直接对县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县通过乡镇中心小学管理各村小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小学,各村小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小学直接对中心小学负责。
第六条县对小学的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机构或部门有:县教育局教育股、教育局秘书股、教育局教研室、教育局电教站、教育局仪器站等,由教育局教育股协调管理。
第七条乡镇对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的机构是乡镇中心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是县教育部门领导的教育机构,同时又是协助县教育部门对本乡镇村小学教育教学业务实施管理的事业机构;是本乡镇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的中心,同时也是本乡镇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中心,对本乡镇村小学教育教学业务具有组织、指导、协调和质量监控的职能。乡镇中心小学校长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县、中心小学、村小学三级要根据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小学管理制度,确保全县小学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对认真履行职责的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应予奖励。
第三章工作职责
第九条小学各学校在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制度,保持良好教学秩序。严格执行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三)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加强学籍管理。认真执行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入学、转学、休学手续完备。逐步取消留级制度严格控制学生辍学,巩固和发展“普九”成果,促进全县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积极组织开展校内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广泛开展校内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探索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规律,总结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五)严格贯彻执行县颁布的教学常规,督促教师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测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六)切实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法制观念和安全保护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德育工作要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七)应重视体育和美育工作。认真上好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美育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提出服饰、仪表、语言、行为等审美要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八)积极参加县级、乡镇组织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质量调研等活动;积极协助县级教研室部门和本乡镇中心小学在本校开展教研活动。
(九)加强本校教师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大力抓好教师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鼓励和督促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其他形式的学历培训,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十)各乡镇中心小学,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要上交教育局教育股,教研计划和总结要上交县教研室。各村小学的工作计划和总结要上交本乡镇的中心小学。
(十一)积极完成县教育部门和乡镇中心小学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十条乡镇中心小学在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方面,除了要履行以上的职责外,还要履行如下职责:
(一)发挥办学示范作用。乡镇中心小学要依法依规办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在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教学改革、师资培训、校园安全卫生、“两基”巩固提高等方面成为本乡镇小学办学的示范,带动全乡镇小学的发展,促进全乡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发挥小学教研中心作用。小学教研以乡镇中心小学为中心,全乡镇小学教研活动由中心小学组织实施。在中心小学校长统一领导下,由中心小学教研组牵头,组织全镇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课、教学观摩、教学竞赛、课题实验、经验交流、教学基本功训练、专题研讨等教研活动。中心小学校长、辅导员等领导应有计划地深入各小学听课、指导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
(三)发挥小学教师进修培训基地作用。乡镇中心小学是乡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乡镇中心小学负责制定并实施本乡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并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加强小学生学籍管理。建立全乡镇适龄儿童档案,掌握全乡镇每学年适龄儿童人数,严格控制学生辍学。己入小学的儿童,在中心小学造册建立学籍档案,并于每年9月底前报一份到县教育局教育股备案。
(五)负责本乡镇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两基”档案收集和管理等工作。
(六)协助和配合乡镇政府履行义务教育办学责任,促进本乡镇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做好组织发动学生入学、维护学校治安和安全、校舍建设等有关工作。
(七)在县教育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小学毕业考试命题和组织考试等工作,配合做好小学教学质量调研工作。
(八)完成县教育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十一条县教育局、教研室、电教站、仪器站在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加强对乡镇中心小学的领导、管理和指导。
(二)检查督促各乡镇小学贯彻教育方针,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抓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检查督促各乡镇各小学抓好学额巩固工作,严格控制学生辍学率,巩固和发展“普九”成果,促进全县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指导各乡镇中心小学组织开展全镇性的教研活动,总结推广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五)督促各乡镇中心小学加强对本乡镇各小学的教学常规管理,督促各学校和各学科教师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第十二条县教育局的有关股室要根据新的小学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大力加强对小学教育教学业务指导与管理。
第四章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制度。学校要建立德、智、体、美全面评估教育质量的科学标准,要通过多种形式评测教学质量,不得以考试成绩排列班级、学生的名次和作为衡量教学质量、评定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第十四条教育教学工作调研制度。县每学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小学教育教学调研不少于1次;乡镇每学期开展全乡镇的调研不少于2次。调研前要制订出具体的调研方案,调研结束后要撰写出调研报告,并送交教育局、教研室分管领导和各乡镇中心小学校长。
第*条校本教研制度。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与措施。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各小学每周要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集体备课、教学研究等活动不少于2小时(中心校每周星期一、三下午4∶00-5∶30,村小学每期星期一下午放学后,为活动时间),教师要做好业务学习笔记。各中心小学每学期要集中全镇各村小学的教师开展业务学习或教研活动不少于2次。每学期要组织不少于2次校际教研活动。
第十六条小学生专题教育活动制度。各小学每学期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各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要事先做好方案,事后做好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
第十七条教学常规检查评比制度。全县的教学常规检查每三年1次,抽查每年1次;乡镇每学期抽查1次;学校每学期抽查2次。三级常规检查,事前均要制订出方案,检查结束后要撰写检查总结,并表彰先进的集体和个人,推广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第十八条课堂教学听课评课制度。县教育局各股室干部每年深入学校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室教研员、中心小学业务辅导员每学年深入学校听课不少于80节,学校领导每学期不少于20节,学校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5节,听课后要进行评课。
第十九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制度。县级每学年举行全县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活动不少于2次(由教研室小学组统筹安排);乡镇级不少于3次;校级语文、数学不少于10次,其他学科不少于1次。每次研究课事先都要制订出方案,定出研究专题,事后撰写活动总结。
第二十条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制度。县级的小学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每年不少于1次(可结合有关会议进行);乡镇内经验交流会每学期不少于1次;校级经验交流会每学期不少于2次。
第二十一条教学质量检测制度。根据我县在自治区立项的A类重点课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调查研究”的要求,县每学期组织1次部分年级和部分学科的教学质量检测。每次检测必须精心组织,严格要求,深入分析,总结表彰。
第二十二条教育教学评比活动制度和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制度。教学评比活动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赛、论文评比、优质课(含班会课)评比、说课评比等活动。县级每学期不少于1次;乡镇级自行举办的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每三年进行一次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每次活动事先要制订出方案,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表彰。
第二十三条教育教学果奖励制度。修订完善《*县小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方案》,按照方案的要求,每年表彰奖励1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的集体和个人,总结推广先进的做法和经验。
本学期小学数学学科研训工作要根据进修学校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进修学校整体的工作部署,强化"专家型、学习型、服务型"的教育服务意识;以全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认真履行教研员"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指导和服务力度。为我市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为基层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聚焦有效教学,关注常态课堂,不断提升学科教学质量;通过集智备课加强教师间学习交流,通过小数博客加强教师间网络研修,通过菜单教研加强教师间合作研讨;教研员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和专业素养,多形式培养学科骨干教师。
三、具体工作
2、开展"菜单式"教研,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将继续扎实开展"菜单式"教研活动,把高效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全市小学分为东、南、西、北、中六片,分年级全员参与。形式为菜单式教研活动,三月份筹备、调研、下单,采取集中调研,分片筹划,每片选出2名做课教师。四、五月份分片按单开展"菜单式"教研活动(每片一天,具体安排届时通知),内容为观摩、研讨、答疑,教研员针对菜单主题进行评课和专题讲座。通过此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教材的研读能力,从精彩的典型案例分析反思教学的一般方法与策略。
3、做好优秀课评选工作。坚持评选程序科学,过程安排周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把评优活动与新课标贯彻落实相结合,与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相结合,与教师培训相结合,注重在活动中发现新典型,提高评优效益。通过本次活动深入分析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小数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认真总结为小学数学教学奠定扎实有效的基础。
4、通过参与基层校晒课活动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教研员要加强晒课指导,现场研究指导,确保小学数学学科晒课质量。通过本次活动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以追求区域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验的有效提升。
5、加强薄弱校、偏远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业务指导。开展学科教研员与农村教师点对点的服务。对薄弱的学校开展结帮扶对子、上示范课、做专题讲座、同课异构等活动。
6、充分利用小学数学工作室博客,加强网络交流的实效性。一是教研员要常态化网上学习、浏览博客,积极推荐优秀的网络资源并上传至博客,二是及时上传基层教师的优秀案例、评课体会、读书反思、问题研讨意见,做到积极跟贴,切实发挥博客的共享功能,三是以校为单位组织数学教师先看小学数学工作室中的视频课然后评课并在博客内讨论,提高教师讲课听课评课能力。
7、开展集智备课活动,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小学数学一年级和六年级的教学设计征集,及时形成案例文本材料上传小学数学工作室博客,与广大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充分发挥教研员引领指导作用和骨干教师辐射示范作用。
8、通过树典型校加快骨干教师培养,本学期发挥典型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主要采取观摩教学、经验交流、信息反馈、展示成果等,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对典型校骨干教师适时加压,向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激励这些教师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9、研究教学评价,用心编写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10、协助师训、学校、教育局完成有关工作。
附:各月份工作要点
3月份
1、政治业务学习
2、"菜单式"教研活动的筹备、调研、下单
3、组织学科网络教研(博客)
4、参与基层校集智备课。
4月份
1、"菜单式"教研活动
2、关注薄弱学校,组织学科送教下乡活动。
3、参与基层校集智备课。
5月份
1、"菜单式"教研活动。
2、课堂教学典型校调研。
3、朝阳市优秀课评选
6月份
1、骨干教师培养组织学科网络教研(博客)
2、关注薄弱学校,组织学科送教下乡活动。
3、出期末测试题。
7月份
1、整理上交各种业务材料。
2、政治业务学习
一、工作目标任务
(一)抓好常规教研,促进教学进一步规范。
1、进一步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促进小学教学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化,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将《规范》贯穿到教学常规的每一个环节,用《规范》来要求教师的常规工作。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评估,促进教师树立教学中心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教研员对常规业务的指导能力,加大检评指导力度,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认真学习市教学策略,领会策略的精神实质,指导教师,使之提高灵活运用策略的能力;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广泛开展学科研讨活动,以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我镇网络交流平台,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施行网上交流,实施网上“问题教研”;开展实践性作业创新活动,规范作业设置,创新作业形式,使之更具有实践性,让学生乐于实践,快乐创新。
3、继续开展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指导课等活动,加强教师互动评课活动,发挥活动的最大效益;督促教师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认真进行教学研究,不断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4、做好教学质量的调研和检测工作。本学期教研室将继续加大对全镇小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力度,开展教学质量检测和调研活动,及时分析检测结果,对出现的问题与学校、教师共同研讨,制定方案及时整改,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利用好晨读和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抓好学生蓓蕾读书和个性特长发展培训 (写字、英语口语、实验、信息)等工作。
(二)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过程优化,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本学期继续在语数两科中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认真组织教师科学的设计预习提纲,使预习提纲成为指导学生自学的好帮手;改变教师观念,学生能自行获取的知识放给学生,教师应讲的是学生不理解的或是本课的重难点,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多研究学生的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会学习;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帮扶与激励共施,使学困生觉得学习更容易。
6、教研员要坚持深入课堂,加大对高效课堂的研究力度,要多上实践课、示范课和研究课,通过互动评课,相互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积极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先进经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研队伍。
7、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业务讲座、示范课、外出学习、理论学习和考核等培训活动,多渠道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培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打造名师队伍,增强全镇教学研究能力。
8、继续开展双周教育故事交流活动。通过一个个生动鲜亮的教育故事让每一位老师都分享着其中的经验,引发教师的思考,体会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碰发出教育智慧的火花。教干和青年教师在博客发表的教育故事,教师撰写教育故事上交镇教研室,教研室择优在网站公开发表,供大家交流。同时每月由教研室牵头向全镇教师推荐一例学习材料,由各单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撰写学习体会,促进教师的成长。
9、借助“农远工程”平台,提升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弱科教师的教学能力,着力解决这些弱科教师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及时将教研信息、先进理念、优秀课堂等农远资源传送给一线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0、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本学期将继续加强对教干和青年教师的博客使用管理,及时总结通报,定期举行优秀博文评选活动,编写博客文集。开展丰富的网络教研活动,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县市网络教研活动,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博客平台的积极作用。
11、继续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学期向教师推荐部分经典名作或教育教学类书籍供教师阅读。合理安排理论学习内容,督促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撰写学习体会,把理论学习搞扎实,改变过去为了迎检而进行应付的现象,让理论发挥作用。同时定期进行教师理论知识考核,考核成绩纳入教师综合量化评估,对参加县理论知识竞赛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八月份:
1、进行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理论知识培训。
2、组织好课改年级参加课程改革培训学习。
3、组织教研员参加县组织的教研员考核工作。
4、参加县组织的乡镇教研员、小学教导主任培训。
5、举行新分配教师业务培训学习。
6、召开教导主任会议,布署下半年教学教研工作安排。共2页,当前第1页12 九月份:
1、蓓蕾读书经验交流会。
2、教研员活动周。
3、安排语数预习提纲设计活动。
4、语数英教研员示范课观摩。
5、实践性作业设计活动。
6、组织出版博客文集。
7、布置教师读书活动、每月一荐活动。
8、“高效课堂”调研活动。
十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课堂达标活动。
2、举行教师理论知识竞赛。
3、调研各学校“蓓蕾读书”活动的开展。
4、“高效课堂”经验研讨会。
5、迎接县“百人听课团”课堂教学评估工作
6、教学常规半学期调研、检评。
7、参加全市小学数学第十届年会。
8、名师、专家课堂教学观摩。
9、加强对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培训指导。
十一月份:
1、教师教学故事、教学随笔、教学札记、案例评比。
2、迎接县教学工作专项督导。
3、调研各学校教科研立项课题研究工作。
4、迎接县评估验收第二批星级教研室,复验第一批星级乡镇教研室工作。
5、讲故事比赛。
十二月份:
1、考查学科教学质量抽测(笔试、技能)。
2、教学常规检评。
3、城乡分片联研“手拉手”活动。
4、迎接县教育局年终督导评估。
紧紧围绕区教委20xx年工作要点及局29号文的指导意见,以“科技领航”特色理念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的教学理念,深入实施课程改革,以教科研为先导,全面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努力加强教导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教导处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功能,使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等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抓好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管理理念:“一严三多三不”。严要求,多关心、多培训、多指导,不挑剔、不埋怨、不指责。
(一)进一步规范各项教学常规,使教师有章可循
备课:每周各组的集体备课时间都要得到充分保证,继续推行“集体说课、分散备课”的集体备课制度;并实行差异备课:教龄在15年以下的教师原则上必须撰写详案;教龄在15年以上的教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教案是详案,对于首次任教本册教材的应有80%以上详案;50周岁以上的教师可以写简案,要注重课型的齐全(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作文指导课、实验课等等)。课时教案重点体现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指导(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及措施),习惯培养等。
校本培训:各备课组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
课堂教学:在以往较为完善的课堂模式基础上(文史类科目教学模式“导学展示——合作交流——拓展迁移——总结反思”,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学模式“目标展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继续推进特色课堂的创建。开展优秀特色课堂评选活动。各教研组推荐一节符合学校特色理念和新课标理念的优秀课,参加学校“优秀特色课堂教学”评比。评选过程中,各教研组研讨、探索、集思广益、吸纳精华进而总结出更为完善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习惯培养和落实,继续推行小组合作教学,将微笑、激励、竞争带进课堂,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让自主、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方式。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注重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和学习艺术,做到备课备教法,讲课讲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板书设计要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
为了充分发挥备课组整体优势和骨干教师带头作用,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效率,在夯实三轮同研的基础上,定期组织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普通老师的过关课及青年教师的展示课。在备课、研课、磨课、上课、评课、反思过程中提高教师水平。促进教学有效性。
校本培训:各备课组组织同研一节课活动及各种展示课活动
作业教学:继续坚持“总量控制、分类布置,非双休日小学科不布置作业”的原则。要求老师把作业布置纳入集备内容,在共性分类的基础上可以有个性的内容。作业设计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渗透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作业要做到“四精五必”,“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五必”为“布置学生的作业,教师必先做、有发必上收、有收必批改、有练必讲评、有错必纠正。”重视作业订正。做好学生作业情况的记录与分析,特别是对作业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错误或独特性见解的应予详细记录,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实行“等级+评语+日期”的评价方法。提倡教师利用高效、鼓励性的评语与学生随机交流,既拉近师生距离,又鼓舞士气。提倡教师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建立“错题册”(教师的“错题册”与作业批改记录整合在一起),并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册”,学生的错题册可以与笔记本整合在一起,提高学习效率。双休日或节假日注意作业的多样性。既有巩固性的书面作业,也适当布置一些实践性、活动性、探究性作业。不仅布置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置画、唱、操作、实验、调查、考察、观察等实践性作业。
每门学科都要建立书面作业本,学生保留一学期作业,学习委员保留作业布置记录轨迹。检查组将通过不定期深入教研组抽查作业和学生问卷形式监控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并及时反馈。同时,每学期教导处将进行一次学生作业及课堂笔记展评活动。
教学反思:本学期我们继续推行教学反思制度化。引导教师写好“备课本上的反思”和“反思本上的反思。
备课本上的反思
课前反思主要结合新课标、特色理念和学生实际,实现课堂最优化;课中反思重点研究是否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民主,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教师能否适时调节。课后反思的关键在于思考是否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三维目标是否落实,存在哪些困惑及学生问题、得意片断、不良感觉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不刻意要求每节课必写。提倡青年教师反思数量不少于全学期备课量的1/3,骨干教师反思不少于1/4。
反思本上的反思
一 周工作的总结及学习“推荐小文章”的感受,每月4次。
单元检测:做好单元检测质量分析是提高教师及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着力抓好教学质量的分析、反馈和调控。抓实每次质量检测,以反思促发展。要求各备课组每学期单元检测(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在内)不少于4次,同时加强课堂随考力度,也就是说每节课应有课堂反馈。
每次检测后,坚持“站在数据上分析,跳出数据外分析”的观点,任课老师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总结,分析出问题,分析出目标,分析出措施,分析出效益。要求每一位教师,客观对待数据,主要反思自己的不足,扬长补短,促进可持续发展。
音体美及实验教学:音体美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出各年级音体美教学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课的教案,克服授课内容的盲目性、随意性,加大对音美课的随堂检查及听评课力度,学期末教导处以抽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理论及技能测试,学生的成绩同时计入老师的考评之中。体育组根据级部特点,确定训练专项,教导处每两个月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以考评体育教师、班级和学生。
加强实验教学工作。学期初制定翔实的实验教学计划,在完成教研中心提供的实验任务的基础上创新实验教学,每周四开放所有实验室。实验教学要做到课前有通知、有准备,课后有记录、有检查。实验学科的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验比赛。并继续做好实验小助手的培训等工作,完善实验教学的校本课程,使其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平台。
听课:采用定时间、定地点的常规听课与随机听课相结合的方式,教研组长和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5节以上;负责教学的中层以上干部,每学期听课评课30节以上。通过听评课,授、听双方都能反思个人的教学行为,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评议记录要突出“三个一原则”即指出一个优点、找出一处缺点、提出一个建议。
听课班子将继续加大随堂听课的密度,坚持随听随评随检查教学常规,要求听课小组的老师、学科骨干老师以及空课的教师必须参加听评课。
校本培训:教龄3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薄弱学科的教师。
(二)抓好学生的学习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营造浓郁学风。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b、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c、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d、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给予适当的评定
2、注重日常渗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良好的习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专心听课、课堂笔记、课后及时作业、自主复习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敢于表达、诚实考试的习惯。要求各个学科、各个级部有针对性的目标和落实措施。教导处将通过抽查作业,民意调查,随堂听课等方式检查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等,发现的问题将及时进行反馈,并督促教师指导学生改正。
3、学法指导,每学年之初拿出一定的时间专门进行以“学会学习”为主题的学习方法指导活动。如怎样进行预习,如何记好课堂笔记,如何有效作业,如何提高记忆效果等,在平时的课堂上亦随机给学生渗透一些实用的技巧。
4、注重细节管理,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纪律。教师应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组织纪律,注重细节,加强常规管理,确保纪律的落实。
5、重视辅导。面向全体,坚持集体辅导与个人辅导相结合,尤其要重视优生和学困生,要在思想上关爱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关心他们,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抓常规落实,促常规工作有序高效
1、向常规管理要质量,向教学细节要效益。修改、完善《实验中学教学常规考核制度》,以制度落实为基础,强化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实施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工作阶段性和随时性相结合的检查考核制度。周周反馈,月月汇总,提出下一阶段的学校的具体要求,并督促好出现问题的整改。
2、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督查,跟进课堂质量。建立三条质量监控线,即问卷调查、校内教学督导以及教学质量分析。
问卷调查:即每学期末向学生发放问卷,评选最受欢迎的特色课堂。
校内教学督导:即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重点对青年教师、薄弱学科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指导。重点要抓好听课后的评课、分析和指导,对传统的、机械的课堂模式给予最大程度的纠正。
教学质量分析:即加大单元质量检测、期中、期末质量检测成绩分析力度。每次检测既要有数据的统计,更要有教师、学科、班级、年级、学校各个层面教学质量相关的分析报告。每次检测后,要求做到“三个聚焦”,即聚焦有问题的班级和学科,聚焦有特色的班级和学科,聚焦新教师,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引领教师调整教育教学方向。
二、加强校本教研与培训,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
校本培训理念:我参与,我收获,我快乐!
校本培训原则:常态化、序列化、实效性。从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校本培训目的:打造和谐向上能力强的团队(以全体教师为成员的团队、以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团队、以备课组长为成员的团队、以级部教师为成员的团队、以班级为单位的任课教师团队等等),提高每位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
措施:
全员培训:
1定期组织教师召开专题交流座谈会。如:9月末10月初召开“骨干教师表彰暨经验交流”大会,骨干教师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并引领全体教师进行大讨论。学期中组织教师“谈学生学习习惯(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优等生”等专题交流活动。
2、“读书工程”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
继续开展“周读——月读——期读”的三步走读书工程,进一步完善和利用“读书工程”平台,使其达到好书共享、解疑释惑、传递愉快工作学习信息、阶段性总结等作用。
周读:内容——经典美文。
时间——每周一第8节课。
形式——集体学习。
文章来源——面向全体教师征集。根据提供的文章数量及质量计入教师的考核。
月读:内容——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经验。
时间——每月一次。9月数学、体育组;10月政治、音乐组;11月物理美术组;12月史地组;20xx.1月生化组劳组。
形式——教研组牵头的论坛等。
期读:内容——教育专著。
时间——假期。
形式——自学。
另外,将精彩学习材料上传校园网“教育科研”专栏,全校老师随机学习、跟帖交流,在各异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老师的人文素养。
3、发挥教育科研引领作用。把教育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突出的问题及时上升为科研课题,做到教科研常态化。认真研究并做到及时总结、推广。做好现有课题的研究与管理工作,搞好课题网页的添加维护工作。
骨干教师培训:
(1)、每学期,骨干教师必须开放一次课堂,但可根据自己的课堂专长和个性,自定展示主题,展示主题包括: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高效的提问艺术、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当堂落实的艺术、评价及教材解读等方面。同时及时进行反思活动,每学年上交一份优秀案例和教学感悟,学校将集中优秀案例汇编成册,便于经验的积累和传递。这样使骨干教师真正“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同时也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2)、外出学习式:采用“走出去”的方式,组织骨干教师到其他学校参加学习。同时继续进行“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模式,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青年教师培训: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培训(一对一培训)。落实好“拜师学艺”制度,认真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开展师徒帮教、互帮互学活动。薄弱学科的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子、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子。学期末评选优秀师徒结对教师。抓好教坛新星、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力争使更多教师成为教学能手。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竞赛活动,争取在各级论文、教案评比,优质课比赛活动中再创好成绩。学校将推荐优秀的青年教师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坛新星、教学能手等评比活动。让一部分年青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骨干。
三、加大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全力打造aa级特色品牌学校。
目标:
逐步贯彻落实我校“科技领航”的办学理念,为学生创造科学人文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科学素养、学习习惯、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比较全面、主动的发展。
措施:
1、以校本课程为载体落实办学特色。一是各教研组在上学期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不断的集补充和完善;二是坚持本校教师和校外专家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三是进行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专题培训;四是定时召开校本课程汇报课暨研讨会,展示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优秀成果,解决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2、“让科学伴我成长”——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各教研组根据学生爱好,结合学科特点,找出与学校特色紧密结合的切入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理化生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组织形式,根据教学目标,选定课题,制订活动方案,让学生走出校园调查、测量、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回校利用各种实验器材进行课题的探究和实验,学期末,以论文展示、研究性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呈现活动成果,使动手实践真正成为学生科学实验、探究发现的重要渠道。同时,倡导各学科利用课活动举行1-2次有组织的学生活动,形式有:讨论、辩论、开读书会、故事会、讲演会、学科竞赛(包括英语单词竞赛、数理化单项比赛等)、实验操作比赛等等。教导处将根据各组的计划统一配档活动安排。要保留轨迹。
3、充分发挥网络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一是鼓励所有教师参与班级博客的建设;二是利用好摩登等网络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科学常识的普及、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逐步树立起创新、发明的意识;三是利用好课件,特别是网络课件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四、加强教研组建设,打造和谐向上的团队。
(1)、完善教研组的考核制度,定期表扬先进教研组,期末进行“业务标兵教研组”、“师德高尚教研组”、“最受学生欢迎的教研组”等不同类别的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活动,激发教师追求事业成功和打造和谐团队的热情。
(2)、继续实行教研组长及教研组例会制,学习教育理论,反馈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介绍集体备课经验,通报常规检查情况。
(3)、加强教学研究,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教研活动要做到“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
(4)、各组开展“示范课”、“观摩课”、“汇报课”等教学研讨活动,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5)、积极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每次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有讨论、有记录、有小结,杜绝随意性,加强常态课研究,开辟教研园地,打造交流平台,初步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中会考工作
1、全体教师要统一思想,认清具体目标,调整好自己及学生的状态。广大师生团结协作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2、以提高效率为立足点,以新课程及中考考试动态研究为突破口,有效提高中考学科的教学质量。各学科的教学要有总体设计、每一步的打算,将工作计划安排到周、天等,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每位教师都要研究中考说明;研究考试要求;研究近三年中考试题,把握命题方向;研究中考试卷的评价与分析,掌握答题技巧;研究复习内容、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二是认真备课,复习课教学内容密度高、教学节奏快,要达到复习课的高效率,认真备课是充分必要条件。
三是精心选题,建立习题库,确保训练的针对性。在练习题目的选择上,要对现有的成品材料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加工整合,使之有针对性,切忌随便使用,高耗低效。
四是上好讲评课。复习阶段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优化训练,在精心设计训练习题的基础上,上好讲评课是一个必不缺少的方面,讲评课对复习课起到了矫正、巩固、补充的作用。
五是全体教师加强学法指导,向科学学习要质量。
六是向管理要质量;营造浓厚的应考、备考氛围;张弛有度,提高效率;特别关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努力创设和谐的工作氛围,整个力量拧成一股绳,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及时收集和捕捉信息,指导做好教学工作。
主要工作安排:
8月:
1、学习、研讨29号文,完成学校、教研组实施方案及个人教学计划。
2、中考试题研讨。
9月:
1、初四级部进行第一次单元测试。
2、拟定教研组计划。
3、班主任主持召开班级任课教师座谈会a:进行学生情况分析b:商讨小组的划分、使用及评价方案。c:制定班级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措施。
4、开展以“学会学习”为主题的方法指导课活动。
5、骨干教师表彰暨经验交流。
6、数学、体育组读书交流。
10月:
1、月初单元测试。
2、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骨干教师座谈会,主题:谈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或如何培养优等生。
3、政治、音乐组读书交流。
11月:
1、月中期中测试。
2、学生作业、笔记本,作业批改手册(教师错题册)展评。
3、进行备课本、反思本、听课记录本等常规检查并反馈任课教师参与班级博客的建设情况。
4、开放骨干教师课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秀特色课堂的评选活动”。
5、物理美术组读书交流。
6、体育单项测试
12月:
1、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
2、音美理论及技能测试。
3、史地组读书交流。
4、月中单元测试。
1月:
1、学生问卷调查。
2、进行备课本、反思本、听课记录本等常规检查并反馈教师参与班级博客的建设情况。
3、校本课程优秀成果展评。
4、生化劳组读书交流。
5、优秀教研组评比。
一、抓师德教育,树立师表形象。
以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抓师德建设工作。在教师中开展以“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根据教育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我校实际,进行师德师风问卷调查,四月份召开全镇教师思想汇报会和座谈会,选出典型,请优秀教师作辅导讲座。五月下旬召开了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以上方法和途径,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良好形象,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法从教,廉洁从教。
二、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及专业知识更新的培训。
根据小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为促使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在校本培训中,我校除对自学进行督促、检查考评外,还积极举办各类专题教育理论讲座、听辅导报告、自学等。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份学习心得或教学实践小结(字数不少于800字)。经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评定后,存入教师培训个人档案。
三、开展新课程的培训。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打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
1、采取“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2、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即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或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3、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我们邀请教研员努恩吉雅、和平老师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四、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
以“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课堂”为主题,开展以下培训活动:
1、加强指导工作
领导跟踪听课,深入教学一线,完成听评课任务,并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共同研讨,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领导深入各年级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一对一”帮带作用,各年级教研工作按计划进行,既丰富多彩又均衡发展。
2、调整培训格局
本学期我们立足学校、教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教研组为单位,把备课、听课、上课、评课、反馈、总结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把每一次“公开课”当作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机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保证研究质量,我们将提出做好加减法,即有针对性 地减少教研课的数量,提高教学研讨的质量。每次“公开课”各教研组全体教师都要全程参与,真实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提高活动的含金量。我们还要把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的情况列入教师的年度考核。
3、开展专题研讨
本学期,我们针对各学科课程的实施难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开展语文(注重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数学(注重把握“问题解决”特点,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品德与生活(社会)(注重体验,提高品德教学实效)、科学(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英语(注重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学科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并继续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开展研讨活动。
4、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教材的实施,我们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针对新教材改革中的疑难问题,我们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听骨干教师的引路课,领导的示范课。在评课过程中,着重对纲要精神的落实,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了平等、民主的交流。评课以教师的反思为主,共同探讨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最好途径。
关键词:地理;教研组;加强;教学质量
“也许你已入读名校,但未必得到名师指点;也许你并未入读名校,但有机会选择名师。”这是一则社会上某校外辅导机构招生广告中的一句,引发了我对当今教学现状的更多思考。它透露出的信息之一是:教育需要名校,名校需要名师,学生期望师从名师。但现实中名师毕竟不多,名师不多,当然满足不了学生群体的需求,这是制约教学质量大面积快速提高的一个瓶颈。怎么办?普通教师要迅速成长起来。成长为名师的途径不仅要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更要依靠教研组建设。
一、加强地理教研组建设的紧迫性
不少学校的教研组只是同科教师的简单组合,没有或者很少发挥教研组应有的作用,老师们还是以单兵作战为主,教研组没有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俗话说的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没有凝聚力的教研组不就是一种摆设吗?形同虚设而已!这种状况必须要改变。
(1)竞争的需要。现在的教育竞争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竞争失败就会被淘汰。我们提倡良性的、有序的竞争。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一大批团结协作、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教师和学生。竞争其实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一种手段,竞争的结果是造福了学生,也造福了学校和整个教育事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学会合作,而最重要的合作就是教研组内的合作,有效合作的教研组防则是铜墙铁壁,攻则能无坚不摧。
(2)压力的驱动。地理学科和其它各学科一样,承受着各种压力。学校寄予期望,甚至还有指标,与同类学校相比,学科成绩要位居前列,有一个教师落后,前列多数无望。学生和家长希望孩子无论分在哪个班,任课老师都是最优秀的,特别是经过几次分班,学生就自然地会把教过自己的老师进行对比,如果学生对你的印象不佳,就会明显影响自己的教学效果。社会主要只关注学校的教育成绩,不会去关心你某个教师的成绩,整个学科的优秀才有可能让学校明显受益。
(3)选科的尴尬。江苏省高考方案自2003年以来,虽历经调整,但对地理学科来说,每当选科之时,总是遭遇尴尬,选修地理的学生总是少之又少,这让广大地理教师感觉总不是个滋味,原因固然有多种,如可能与校方引导不够有关,但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果地理组总体教学实力很强,教师之间的差距很小,境况肯定要好得多。有同学在选科时想选地理,但又不知以后的地理教师怎样,最终因心存疑惑而没有选地理。我们要消除尴尬,让学生选得放心,就必须内强教师素质,外树教研组形象,提高全组教师知名度。
二、加强地理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1)教师成长有了沃土。青年教师充满激情,但因经验的欠缺,往往在教学上会走不少弯路,教学的有效性不高,他们如果没有教研组的帮助,只好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去寻找出路,这对整个教研组来说无疑是低效的,进步很慢,我们更需要的是整个学科的快速整体推进。教研组的强化建设给盼望进步的青年教师带来了福音,他们的成长有了沃土,必将开出更美丽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2)学生成绩有了保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地理教研组建设的直接结果是全体地理教师的快速成长,全体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不必担心会因师从某个老师而让自己成绩受损,因为每个老师都是很优秀的。学生整体的地理成绩得以大面积提高,成绩有了强有力的保障。选修自己喜爱的地理时也会变得义无反顾,因为他们对成绩充满了自信。
(3)学校成功有了依托。各教研组撑起了学校教育,各个学科都强了,整个学校教育又怎能不强呢?地理教研组非常愿同其它教研组一道,撑直学校的腰杆,多出名师,争创名校,并以此带动本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教育辐射中心。
三、加强地理教研组建设的途径
(1)统一思想认识。这是加强地理教研组建设的前提。地理教研组长是整个教研组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核心人物,应统一全组思想认识,让青年教师和老教师都能真正认识到加强地理教研组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取得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激发人人都想成为一流名师并愿意为此付出不懈努力的信念,带领全组教师共同前进,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真正把地理组打造成一支强有力的战斗群体。
(2)加强集体备课。加强集体备课是提高地理教研组整体实力的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全组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全组所有教师要形成严格的统一的教学方案,上下形成合力,众人合为一人。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大家不仅要备教材内容,更要备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在第一次备课的基础上经过试上课后,发现不足之处,有必要还要进行二次备课,让教学更切合实际、更切合学生,追求教学效果最优化,受益学生最多化。
(3)落实听课评课。虽经集体备课,但也不是让每个老师都成为同一个模具生产的产品,教师个人还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智慧,这就是内涵。这不是集体备课所能解决的,甚至这还会影响不同教师的教学质量。认真落实听课和评课计划,可以尽可能地缩小因此而造成的差距。可以安排定期听公开课和评课,也鼓励不打招呼听课,即“推门听课”,一方面增加听课机会,另一方面也会给全组老师带来压力,防止出现准备不充分现象。听课后应及时组织评课,听课老师不仅要评自己从课中学到了什么,也要评课中值得进一步改进之处,特别要评的是在课中学生学到了多少。听课评课利人利已,共同成长。第一次评课后,再听课,再评课,要让每个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成为优课。
(4)设置精准练习。全组应统一为每一节课所学内容配置最精准的练习,题型不限,数量不在多少,关键在于紧密贴合所学内容,便于学生及时消化巩固,紧密贴合学生实际,抓基础,不出偏题怪题。这些练习根据需要,可以在课堂上边学边练习,也可以课后作为作业让学生自由练习,老师要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以便针对性地调整教学。个别同学反映的问题要单独解决,多数同学的共同问题要进行讲评纠正,绝不放过存在的任何一个问题,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同学。
(5)提升教研水平。教研组要尽可能地为全组老师服务。既要创设机会提高教师们的教学业务能力,也要组织教师多参加教学研究,向研究型教师转变。要多在组内开设教学研讨会,组内名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和全组教师开设地理讲座。地理学科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教师更需要从亲身体验自然和社会中去理解地理。要尽可能地争取获得领导支持,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地理教师开展地理考察和研究。如果教师只是被束缚在书本中,自身的能力都难提高,又怎能有效提高地理教学呢?
(6)拓宽交流渠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地理教研组内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如组织经验交流会,让教学质量高的教师谈心得体会,介绍教学策略,将这些宝贵的交流材料汇编整理,发给全组老师,实现资源共享。要多和校内其它教研组交流,比如潮汐现象的成因可以和物理教研组交流,喀斯特地貌成因可以与化学教研组进行探讨。每个教研组都有值得学习之处。参加校际交流要尽可能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不要总是局限于某几个人,要多吸收其它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参会人员回来后要及时把所获信息在组内交流学习。我们要走出去,也要能请进来,校外的名师完全可以请进来交流示范。全组教师也要多和自己的学生交流,彼此增进了解,加深师生情感,增强亲和力,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学习上的需求,不要以旧经验来对待今天的学生。
(7)开展多彩活动。地理教学如果脱离了活动,则是死水一潭。我们要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举办地理知识竞赛、开展实地调查、指导同学写地理小论文、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全体同学看地理电影等,开阔同学们的视野,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地理是离我们那么近,那么有趣、有用,从内心里热爱地理,用这种情感来学地理,怎能学不好?老师们呢,也经受着锻炼,也会站在更高的角度,推动地理教学的更快发展。
(8)结对新老教师。普通教师特别是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的欠缺,往往难以独立承担教学任务。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组内重量级老教师的手把手指导。对于学生及其家长而言,他们普遍认为,如果分在一个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班上,那无疑是幸运的,而如果分在了一个刚毕业的青年教师班上,那就是不幸的,因为自己成了新教师教学的实验品,谁都不愿意做实验品。这虽然有点偏颇,但新教师确实必须要快速赢得学生的心。新老教师结对是个很好的办法,新教师要主动积极地拜师学艺,老教师也要真心帮扶徒弟。除了在备课中给予指导外,还要多让徒弟听听自己的课,学习自己的教学艺术。新教师要抓住这些机会,先听课后上课,并多请师父听听课,评评课,听后评,评后再听,不上好课誓不罢休。
(9)应用课题成果。地理组全体教师要积极申报省、市课题,有条件的还要申报国家级课题。教研组长和课题组负责人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全体地理老师共同参与,人人都是课题组的成员,个个都有任务分工。要让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全体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大家快速成长的过程,课题研究的成果要能够展示出来,及时向相关期刊杂志投稿,争取能够发表。课题研究的最主要目的是要为教育教学服务,研究成果要及时地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四、加强地理教研组建设的保障机制
地理教研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理教育的兴衰成败,但也不排除会有一些教师有不同看法,他们因循守旧或出于个人利益,不太情愿投身于教学改革大潮中。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教研组建设,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全体地理教师积极投身其中,给每个教师创设教学公平的环境,出台相应的绩效制度,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等。要把加强教研组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大事务来抓好、抓实。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教研活动
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正在不断地从封闭走向开放,时代呼唤改革,我们的幼儿园也正顺应潮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地向前迈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最终的目的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我园的办园方向也正在响应新《纲要》的号召,因此,新《纲要》的学习是我园本学期教研活动的首选材料,也是我园开展教研活动的参考与依据。下面就我园教研活动开展的经验,谈谈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一、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指导思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有来自教材的、有来自教法的、有来自幼儿的,也有来自传统观念的阻碍等等。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困惑如何解决?由谁来解决?在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利用自己的优势,创立自己的特色。教师在实施新《纲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根据本园的实际和幼儿的特点自己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得靠教师自己的不断学习与实践。而要做到这些目的,必须进行园本教研活动。
二、 要明确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目的
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教学研究活动,首先要明确,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不是让教师去研究理论,而是倡导教师以自身的教育实践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以案例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式,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实践的研究,开发出一个个适合本园特点和幼教资源优势的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学案例,并提升为符合《纲要》精神的教育策略,不断实现具体教育幼儿园活动和行为与《纲要》的对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幼儿园活动设计能力和教育实践的驾御能力。
三、幼儿园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策略
1.e极转变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幼儿园不能只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而忽略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又直接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因此,教学管理者就应抓好、抓实教研工作。首先教师要做好自己角色的定位,即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幼儿教师。我们每个教师不能只做一个单一的“教书匠”,而应该积极地向“研究型”和“多元型”教师转变,来适应当今社会和教育的需要。
(2)教学管理者要营造宽松的教研氛围。幼儿教师每天工作繁琐,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不高,这些都影响着教师工作的热情。因此,要想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学管理者或教研活动组织者就要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愉快、平等的教研氛围。如在活动前与教师交谈一些她们感兴趣的话题,适当的游戏活动等,这样来消除教师对的教研活动的抵触情绪或紧张情绪,使教师真正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充分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教学管理者或组织者才能了解教师,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问题,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促进教师主动学习、主动反思。
2.教研活动内容的确定
(1)教学管理者要积极主动与教师交流,可先向教师征集问题或困惑,同时,教学管理者还要深入一线观察教师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分析教师备课等等,然后找出具有共性的问题并结合本园当前主要工作拟定出教研专题,最后教研组根据教研专题拟定出具体的教研计划,努力做到有的放矢,使教研活动具有实效性。
(2)幼儿园教师是教研内容的组织者,作为组织者,在确定教研内容前,一定要根据实际内容来确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比如根据自己所在班级的一些实际情况,可以是平时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都可以作为选题。 同一主体不同的时期,他们的教研任务也是不一样的。尽可能选择一些老师和家长们普遍关注的一些内容,比如早期阅读与识字的区别、农村幼儿园和大班额人数区域活动的开展等。
3.教研活动开展要多样性
(1)参与式教研。在开展教研活动中尽可能让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来,这里讲的参与不是让教师被动的坐在那里,而是让教师真正成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如我们在早操活动中推选了一名教师组织实施早操活动,其他教师在平等的氛围中,针对研讨问题围绕施教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观摩、研讨、交流,最后形成解决研讨问题的好的方案来。大家通过研讨活动对早操主题的确定、音乐的选定、轻器械的使用、队列行走、师幼互动、运动量的安排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2)讲座式教研。这也是一种参与式教研,改变以往只是教育管理者讲,教师做笔记的现象,让教师自愿或者轮流担任主讲者,负责活动内容的选定,活动形式的安排,以及在活动中的引导发言和总结性陈词等。我们注重发挥不同年龄段教师的特点,如老教师就进行一些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年轻教师就进行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交流,如怎样制作课件、如何使用现代教育信息等,使每位教师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从而增强了教师们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大家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3)园本特色教研。我园以课题为依托,在实践中研究,深入探讨“手工活动”游戏研究,形成园本特色。改变了以往“为做而做”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手工制作活动变成了社会化、生活化、主题化的具有多元价值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动手做”的最大价值。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技能,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的情绪情感及能力。
四、结语
总之,教师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参与者和决策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就研究什么问题;教师需要研究什么问题,我们就研究什么问题。真正做到研究的问题来自本园的实践,研究的目的在于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使园本教研活动更加有效的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原晋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 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一、专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外援条件
我园承担了重点课题《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性研究》。立项后,我们积极争取外援,聘请安徽师范大学专业教师担任科研副园长,对全园教师进行教科研方法培训,围绕课题研究开展专题讲座,同时解答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同时还邀请中学教师来园为教师们做“教师科学素养讲座”,深入浅出地将新课改理念贯穿其中,使教师们受益匪浅,科学素养大大提高。
任何课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在确定研究课题后,课题组成员广泛查阅资料,收集文献,共同讨论学习。我园购买了大量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搜集与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每次教研活动都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幼儿科学教育理论和教科研理论。同时,鼓励教师平时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查找资料,在教研活动中设立主讲人,担任主讲的老师向大家介绍自己搜集的理论文章,互相学习、借鉴、提高。
我园教科研活动的开展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系统深入地学习《纲要》,结合课题对科学领域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理解,深刻领会科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同时,坚持开展课题研讨会,积极上好科学活动教研公开课,和专家共同探讨幼儿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我们还通过问题式学习、互动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三种形式,让教师们在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开放对话,分享认识和体会。问题式学习是就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研讨学习,如教师在科学活动课题研究中,产生了“科学活动材料如何投放”“怎样运用记录方式培养幼儿严谨的科学精神”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教师们积极查找资料,学习先进经验,并以这些问题为内容开展系列研讨课,在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分析梳理失败案例的过程中,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发表见解,深入讨论,提出解决策略。及时的经验交流和实践研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互动式学习是把我们搜集到的最新优秀活动方案拿来,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然后上公开课,课后集体研讨,拓展思维。体验式学习是转变角色意识,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幼儿的“学”,从幼儿的发展出发展开实践研讨。
专家引领,全面系统、形式各异的理论学习,指导了教师的教育实践,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反思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任何课题的研究都有其预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以教学为抓手,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叙事研究、活动设计、案例分析、活动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园非常注重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用内省和自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反思能力、实施教育的手段、引导幼儿学习的方法以及对幼儿成长的分析评价等非常重要。当教师这些方面能力增强时,其教育技能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是幼儿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有需要才会主动。教师们的反思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以我园开展上述课题为例,课题研究工作开始后,我们要求教师作观察记录。起初对教师来说,这只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但通过一次次的记录,有的教师开始发现了问题——在记录过程中有不妥当且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正是进行科研工作的目的所在,是她们反思内化的结果,是帮助教师成长的契机。于是我们与教师进行及时地沟通交流,改进记录方法,保护教师“发现问题”的智慧火花,此时教师已处于主动观察幼儿的状态,有的甚至忘记下班。科研工作对教师分析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比赛和教学研讨
为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活动,以赛代训,使教师的教学水平突飞猛进。如,每学年开展全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参赛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达到教学最优化。赛后,被评为一等奖的教师给大家上示范课,开阔大家的眼界。此外,开展“教师现场教案设计比赛”“多媒体软件制作比赛”“教玩具制作比赛”、“环境创设评比”等活动。在这样的岗位练兵过程中,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开展上述课题研究时,针对材料的投放、提问的设计、记录的运用等问题教师们进行“一课三研”。如大班科学活动“小小笔帽浮起来”,上了几轮公开课。其中对“笔帽浮起来”方法的记录、统计环节,前后进行了两次研讨课的教学,对第一节课在集体记录表上记录存在的问题深入研讨,达成共识后又进行改进后的教学,改进后的教学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极大地锻炼了幼儿的分析统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促进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目标。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预设计划的能力、观察反思的能力、捕捉回应的能力等。而提高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反思与实践,在真实活动情景中交流对话,不断促使教师的视角和思维变得敏锐和客观,学会质疑,学会分析,学会选择与运用。
三、骨干带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载体来推进,我们首先通过园本培训的平台,要求每位 教师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个人短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教师就有了发展的动力。幼儿园制定了“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青年教师培训计划”等,利用外出培训、专家讲座、学历进修、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让发展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
其次,充分发挥园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开设“园骨干教师讲坛”,请园骨干教师给大家作教学经验讲座,启迪开拓青年教师的思维。创设“师徒结对”的方法,请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青年教师配对,互相听课、讨论,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策略,共同成长。通过师徒结对,互帮互学,互相听课探讨交流备课,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养成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教学、去总结、去提高的良好研究习惯,使他们成为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自觉运用先进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实践的研究型教师。年轻教师在上公开课前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们针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耐心细致地提出改进意见,手把手地传授经验,青年教师进步成长得很快。在上述课题开展过程中,我们通过课前研讨、上教研公开课、教师集体听课评课、专家点评、一课三研、同一主题大家上、反思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扎实地进行研究活动。
四、完善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保障
(一)规范开展教研活动
每周三下午语言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每周四下午计算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们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根据每个不同的主题创设班级环境,开展区角游戏,提前准备教具,高质量地完成每个教学活动。对承担上述课题的成员,要求她们:1.听课前先备课——让教师有话说。要求课题组成员针对在平时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在备课中做到“行动前反思”,要求教师们一起听课、评课、相互交流,共同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努力做到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形成更深层次的实践问题。在交替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们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对自己经历的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形成理性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园行政领导随堂听课,帮助教师进行反思,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业务水平。2.专家引领——让教师敢于说。课题组教师在教研时,抓住时机大胆说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并与课题组其他教师讨论。研讨时专家现场点评,答疑解难,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3.课后研讨交流——让教师愿意说。每一学期结束时,课题组开展以“我成长、我收获”为主题的经验交流会,共同分享取得成绩的快乐。
(二)做好活动记录与资料整理工作
参加研讨活动时,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每学期教师要参照教研组的计划制定教学计划,活动设计中要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注重幼儿的发展;每次开展教学活动之后必须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平时注意及时总结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幼儿园把这些要求的落实情况与教师的考核和奖罚制度联系起来,提高了教师教研工作开展的自觉性。
(三)制定相应激励制度
为了激发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挥她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园制定了一系列激励制度。如 “优秀论文奖励制度”、“课题研究奖励制度”、“公开观摩活动奖励制度” 、“教学大奖赛优胜奖励制度”、“环境创设评比奖励制度”等,对《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每月给予一定实验津贴,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思考与提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几年的课题实践研究,我园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近年来教师们有关幼儿科学活动策略的论文和科学活动方案在区、市、省、乃至全国不断获奖或发表。围绕此课题撰写论文15篇,其中3篇获国家级奖励,4篇获省级奖励,5篇获市级奖励,并编写活动设计范例、优秀论文集,形成了十几万字的资料以及研究课的录像及光盘。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带动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使幼儿园的办学水平步入一个新台阶。
回顾近几年的课题研究工作,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促进了教师从工匠型向专业型的转变,由过去只重教书、不重教研变为既重教书育人又重教育科研,园内教研气氛日益浓厚,教师的课堂行为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家已经改变了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模糊认识,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成长。
当今的幼教改革在尊重幼儿发展的同时,也充分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了教师、幼儿共同成长的新型发展观。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幼教改革必然需要教师的专业理论与技能作支撑。开展课题研究不仅是教师学习、领会最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平台,更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参考文献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包建国.教研培训一体化: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学前教育研究,2004(6).
为了聚合幼儿园有限的人力、才力资源,确保研究的实效,我园采取科研式教研来开展园本教研工作,将科研课题作为园本教研的研究主线,把学习、实践、研究三者整合,使课题研究融入到幼儿园工作的“血液”之中。几年来,我们以本园独立承担的科研课题《幼儿活动材料的开发与运用》《以爱为核心的幼儿感恩教育》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有效地丰富了教研内容和方式,对教研管理网络的建立和教师综合素质及水平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总结出以下亮点,供参考。
调整管理结构框架
我园始终致力于“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教育宗旨,秉承“迎着阳光健康成长”的办园理念,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以塑健康特色、育专业队伍、立知名品牌、彰教育公平的国际知名园所为目标,经几代人辛勤耕耘,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在幼儿园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幼儿园始终坚持以园本教研为主阵地,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基础,达到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园发展的目的。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也是在不断的进行中优化结构,达到科学、合理、有效。
几年来,我园园本教研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分头推进,有机结合”。三大块工作分头进行,又有机结合,既充分保证我园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又实现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1.制定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制度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我们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科研制度,如《班级科研工作制度》《教师参研奖励制度》《科研组长职责》《科研工作十每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课题研究得以全方位渗透、全过程推进、全园性参与,增强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使研究成为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制度,如以前科研经费教师之间差异不大,不能很好调动教师们积极主动参研的内动力,大多老师都有干好干坏一个样,影响了课题的深入开展,于是,我们决定拉大差距,培养骨干,根据能力、工作量等因素将课题参研者分成协研教师、参研教师、主研人员、主持人员四个层面。激励机制的建立大大调动了很大一批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题研究纵向深入发展得到大幅度提升。
2.制定专家外聘和教师学习制度,提升队伍科研素质
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需要朝着正确的方向、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多维的研究视角进行研究,我们深知这些始终离不开高校专家教授,市、区教研员的纵向引领。我园制定了《专家外聘制度》,聘请市、区各级幼教专家和市内外知名高校专家教授来园指导工作、为我园教师做科研讲座等,强大的专业支持使我们不断明晰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实施、方法。
俗话说“千兵易得,一将难求”,教师是搞好教育科研的核心力量,要搞好教育科研,就必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和科研能力,要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就唯有学习,在实践中、向同伴、向同行、向专家、向幼儿学习。我们制定了《教师学习制度》,幼儿园不但组织形式多元的学习活动,还派出大量踏实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到外省参观学习,每年到外地学习人次达到20人次以上,开阔了教师眼界,学习了先进经验。同时还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我们采取了专家专题讲座式培训、一课三研、教研组长轮值制以及菜单式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3.建立健全科研组织网络,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我园建立完善科研人员网络以促进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分层管理,层层落实,科研组发挥“小、实、活”的风格,努力为教师搭建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的平台,灵活多样地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及时分析并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带来了很好的成效。
确立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科研模式
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科研式教研”操作模式,就是立足本园,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在研究过程中做到问题即课程、教学即研究。它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有机融合,是园本教研、园本培训的最佳载体。
具体做法是:以每学年一度的园本写、教、评比赛为载体,组建三人一组的“一课三研”学习共同体;其次,选定一个内容――三人分别书写计划――分别进行教学实践――共同反思――共同再次拟定教学计划――三人根据同一计划再次教学实践――分别推选一人参加园级教学、一人书写实录、一人书写叙事性研究的比赛――共同提高谈感受与收获。
教师在这种新型模式中,与同伴交流对话、沟通协作、碰撞交融,通过研究与教学,提升认知、提高技能,使教学不断升华,同时教师的个性空间得以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教师风采得以彰显,才能得以释放。
通过“科研式教研”活动,教师逐渐从过去简单的、单一的思考方式,转变为多维度、多层次的反思;教师逐步从外在的评定转变成了自我内省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教师常会问:“这次活动怎么开展?”“活动要准备什么材料?”而现在教师会问“这次活动的内容适宜吗?”‘“幼儿的经验得到什么提升?”“活动材料是否有效?”“活动该怎样调整?”“活动的目标是否适宜?”等等。教师们在共同的交流中,勇于亮出心中的疑惑和困难,将内隐的经验和想法浮现出来,将研究落实到通俗易懂的教学案例中。这种方式把教师间的差距转化为一种资源,成为一种探索的驱动力,使全体教师共享研究实践成果。研究不再是负担,而是自我提升的宝贵机会,课题的研究使我园教科研有了内涵。
坚持教学科研规范化和常态化
本着“从实际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讲究实效”的科研原则,我园严格园本教研活动过程管理,层层落实,使研究工作常态化成为一种习惯。每学期初,教师在专家引领下选择研究小点,制定详实的研究计划,并根据本班孩子情况和资源情况预设研究内容,将科研活动整合到课程实施中,使一学期教科研活动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活动过程中能根据研究情况做出生成与调整,做到研究的实效性。
每月集体汇报制度,定期开展小组内的观摩活动,充分发挥骨干督促和引领作用,提升教师整体研究水平,坚持每月资料收集制度,保证研究质量。每周每班定时抽两个半天开展科研活动,教师每周制定两个详实的科研活动方案,如科学组和游戏组的实施计划表,有计划、实录、反思、调整,充分保证教师在预设、实施的过程中去,这样做既保证了日常教学,又保证了研究时间,老师们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有所提高。并坚持科研组长、课题负责人下班听科研活动的制度,做好坚持每周小组活动观摩研讨。每次活动严格按科学的研究程序:确定
目标一选择内容一第一次尝试、记录一反思、调整一第二次实践、记录一开展各种延伸活动(各个领域)一生活各环节中的运用一再次反思、小结。正是在这种一丝不苟、严抓细节的过程中,使全体教师严谨、科学、规范地进行课题研究,科研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科学合理,为研究结论的分析、研究成果的分享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
正因为我们的管理促进了教师思维方式的变化,对教师的日常行为也产生了影响。下面是一个案例。这是一位教师“一次教学,三次备课”的历程: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进行综合、筛选、判断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教学活动中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教学后再“备课”。这位教师设计与实施这次教学中体现了:三个关注(自我、文献、收获)和两个反思支架(更新理念、改善行为)。这样的教学既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捷径,也是具备科研素养后在自己的教研教改上的诠释和体现。
园际联动示范辐射验证反思促研究
作为示范幼儿园,有指导片区一二三级幼儿园的社会责任,以前幼儿园的联动一般就是观摩环境或者看看现场教学活动,参与联动的教师有走马观花之嫌,对他们的帮助不大,在能力的提升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现在我园采取的办法是带领联动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把联动分为几个层面:平行联动,参与联动,分享联动。让联动园的教师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教师在过程中不但学会了怎么做,还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真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与联动园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彼此之检的交流与碰撞,会进一步发现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并能很好地验证我们研究的结论是否有效,从而促进我们进一步思考与再次实践,这对我园的深入研究也起到助推作用,整个片区在科研联动的带领下,教育教学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幼儿园园市区也有了很好的声誉,实现了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