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

时间:2022-05-07 05:43:58

第1篇

生:“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师:谁有不同的看法?

生:“祖父虽然教我,可我并不细看。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黄瓜还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瞎闹,祖父并不怪她,要是别人在园子里瞎闹,祖父肯定会拦住他。所以,从这里看出这个园子也是萧红的。

师:祖父在这个园子里收获了什么?

生:收获了萧红的天真、可爱、善良。

师:那“我”在园子里收获了什么?

生:收获了祖父的爱、快乐。

师:那你能快乐地读一遍吗?(生读)

师:听出快乐了吗?请大家也像他一样,带着快乐的感觉自由读读。(生再读)

师:这次听出了快乐。要把快乐读出来,我们必须读好哪些地方?

生:“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应该读得快乐些。

生:我发现这里出现四个“又”字。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把它读出来,好吗?让我们也分享你的发现、你的快乐。(生读)

师:祖父在这里收获了庄稼,我收获了快乐。

【点评】课堂上,王老师首先引领学生走进祖父的园子,因为园子是祖父劳动的地方,是祖父的园子,这个学生很好理解。但是说是“我的园子”就有点难度了,原因是“我”在园子里收获了和祖父不一样的东西。在对语言的对比感悟中,通过朗读把内心的快乐、自由表达出来,给人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 走进我自己的园子

师: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这是“我的园子”?

生:“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从这里看出,祖父非常疼我。之所以疼我,就想把园子最后交给我。

师:“疼我,就想把园子给我。”你说得太好了!那我在这里做什么?

生: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就是“我”用锄头乱勾,祖父非常疼我,也没说什么。

师:从“勾”字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也就是萧红非常调皮。

生:天真、可爱。

生:祖父也很快乐。

生:我也很自由。

师:从哪里能看出自由?

生:“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自由、活泼。

师:除了“勾”,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自由?

生:乱勾一阵。

生:爬。

生:(齐读)“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

师:是呀,在这里,“我”不仅天真活泼,还收获了自由。(板书:自由)

【点评】一个“勾”字,勾出了童年快乐的生活场景,也勾出了自由、快乐的心境。这里对“勾”字的深耕很有必要,在析词品句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感悟到“我”在园子里的快乐、自由。一字传神,句句传神,我的园子也自然在文字的玩味中显露出来。

三、 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还有哪里能看出是“我的园子”?

生:从第4自然段中看出“我”也有了点功劳,所以说是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把功劳读出来,好吗?

生:这里“我”虽然做得不太好,但还是有“我”的一片好心。“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师:读书真细心,还有谁要补充?

生:“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所以说,我也有功劳。

师:有没有收获?又会收获什么?

生:收获了快乐的童年。

生:祖父教我这么多知识,就是怕他年老了不能打理园子,能由萧红来打理。

师:祖父是想把这园子传承下去了。从哪里能看出来?

生:“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师:这一段,除了要把园子传给萧红,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祖父对我的爱。

师:那祖父的爱表现在哪里?请默读第5―10自然段。(生读)

师:那么,除了爱,作者从这里还收获了什么?

生:知道了狗尾草与谷穗的区别。

生:“祖父虽然教我,可我并不细看。”说不定萧红还是不知道什么是狗尾巴草。

师:但是她写这篇文章时,知不知道?

生:知道。

生:萧红还知道祖父的辛劳,想帮祖父,但那时候自己还太小,所以就做出瞎闹的事。

师:那她的收获是什么?

生:快乐的童年。

生:祖父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生:如果她在很小的时候写这篇文章,那么,她会很快地忘记;而她长大了写这篇文章,说明她永远不会忘记在呼兰河小城里住的这段时间。

师:她为什么会永远地记住?

生:因为祖父的园子给她带来了快乐、自由、爱……

【点评】“还有哪里能看出是我的园子?”不断地追问,直指文章的主题,也使深藏于字里行间的“爱”“快乐”与“自由”自然而然呈现出来――“因为祖父的园子给她带来了快乐、自由、爱……”学生能感受到这个层面,完全在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深入品味。

四、 走进自由、快乐的园子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读过之后,看看哪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师:这种自由在文中是怎样表现的?

生:(朗读)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很自由、很快乐。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出快乐、自由的感觉。(生齐读)

师:茅盾说它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让我们来细细地品味,像萧红一样自由地表现,读――

生:我就是倭瓜,我愿意爬到哪,就爬到哪/我就是玉米,我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我就是黄瓜,我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我就是蝴蝶,我愿意飞到哪,就飞到哪

师:“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生齐读)

师:不仅是快乐的,还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蔬菜、植物都是自由的,这是什么写法啊?

生:借物抒情。

师:抒什么情?

生:抒发了作者的快乐、自由、爱。

师:那么,请同学们也以“在这个园子里,我……”,并用上“要……就……”或者“愿意……就……”的特别句式,当然也可以有所变化,来说说作者的自由以及所抒发的情感。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摘黄瓜就摘黄瓜。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捉蝴蝶就捉蝴蝶。

师:一切都是活的。还记得那句话吗?

生:(齐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点评】“一切都活了……”其中当然也包括“我”。“我”在文中是自由的,就像倭瓜、玉米等植物一样,由此及彼,由彼及己,自然进入一种境界――物我合一。这个园子是自由的园子、快乐的园子……这也是对文章题目《我和祖父的园子》情感与主旨的回应,教学中应该把语文所附着的情感融进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感悟中。

【总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许多名师在公开课上执教过,但王金涛老师的这一课例却别具新意,上出了语文的味道。本篇课例,按照“走进祖父的园子”“走进我自己的园子”“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走进自由、快乐的园子”四个板块设计,一个板块一个主题、一个层次、一个境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容不迫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体悟文本的主题和情感意蕴,可谓设计巧妙自然,别具匠心。

在本篇课例中,王老师始终抓住语言这个阅读教学的关键,以“读”为语文学习的主要行为,引导学生品味、涵泳、感悟、思考、探究,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分享发现和快乐,没有假大空的思想说教,没有花样百出的课堂乱像,一切围绕语言的学习而进行。如第二板块对“勾”字的深入挖掘,第四板块的句式历练和运用,都坚持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让学生在触摸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形象,体验情感,体现了一位语文教师的学科自觉。

同时,王老师善于以问题为纽带,通过一个个贴近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的问题追问,如“这应该是祖父的园子呀?为什么说又是我的园子?”“祖父在这个园子里收获了什么?”“我在园子里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看出这是我的园子?”“从哪里能看出自由?”“那么除了爱,作者从这里还收获了什么?”“她写这篇文章时知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永远地记住?”这些问题,一环扣一环,环环联系,形成一个理解文本内容的有效“问题串”,轻松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近“快乐、自由”的语文“园子”。

第2篇

一、寻章摘句,提炼关键词段

《我和祖父的园子》以散文的笔法将充满自由、诗意盎然的人生境界彰显出来,女作家萧红凭借这篇随性和自然的文字,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勾起了人们内心对自由童年的向往和追忆。文中字里行间所流泻出来的是,对童年幸福生活的赞美和怀念,为此文定下了自由和幸福的基调。

在进入阅读环节之前,我先提炼出了一个主题“幸福”,追问幸福在哪里,寻找幸福在哪里,而后让学生从文本入手,梳理文本,整体感悟文本中的幸福踪迹,引导学生思考:《我和祖父的园子》写的是萧红对童年幸福生活的回忆,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学生从文中找到“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快乐、开心、童真”,还有相关的句子:“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到“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玩,可以睡,可以种菜,干什么都行,这样的自由就是幸福。再如这样的文字:“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学生体会到这段话既写出了生命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也写出了田园之乐和天伦之乐。

通过解读,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出关键语段,并从中挖掘出语段所传达的独特思想,而这样一个过程,既是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对词语、对句段敏感度的过程,为下一步探析文本奠定了基础。

二、字里寻真,探析文本之韵

《我和祖父的园子》散发着自然的灵性,字字句句都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之美,仔细品读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仿佛都被赋予了人的特征和魔力。对小学生来说,从字里寻觅,使其体验到文本之美,是提升其心灵感受力的关键。为此,我抓住“心灵自由”这一主题做了这样的引导:“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才有了这段自由的文字。仔细梳理一下文中的句子,找一找哪里呈现出自由之美,并用你的朗读表达出这一自由之美。”学生通过朗读从中找到作者心灵自由的“三重天”。“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这是第一重天。“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是第二重天。“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这是第三重天。从这“三重天”,学生感悟到,只有心灵自由的人,才能写出像天空这样博大深邃的文字。正是因为心灵自由自在,所以看园子里的一切也是自在的。学生的思路被打开来,找到了更多值得回味的段落。如“‘我想吃黄瓜就吃黄瓜,看见蜻蜓飞来了,没吃完黄瓜就跑去追蜻蜓”这样的段落;“我学着祖父的样子浇菜,但是并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拼尽力气往天空扬,还大喊‘下雨了!下雨了!’这样的段落;“玩累了,找个地方就睡了,把天空当做被子,把大地当做床,想在哪儿睡就在哪儿睡”的段落。

学生通过文本解读,体验到文本的自由之美,感受到课文散发的自由的馨香,不知不觉地沉醉其中,心灵的感受力也获得了提高。

三、解读作者,感悟文本内涵

《我和祖父的园子》出自萧红的名作《呼兰河传》。写这篇小说的时候,萧红正重病缠身,那一刻她内心最向往的就是童年的幸福和自由。萧红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家里唯一疼爱她的就是祖父。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萧红将自己的幸福定格在了和祖父相处的回忆里。了解萧红的童年,是让学生感悟文本深刻内涵的关键,为此,我做了这样的引导: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祖父喜爱萧红?学生透过文本找到几个细节,如萧红在园子里瞎闹,祖父不但不怪她还包容她;她把韭菜当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祖父不但不生气,还笑着跟她细细地讲述这些植物不一样的地方;萧红铲地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把儿取掉,只拿一个锄头的“头儿”让她在那儿胡闹。这些细节都足以表明,祖父是爱她这个孙女的。

第3篇

我的外祖父母住在一幢黄色的木屋里,这是他们很久以前造的房子。他们有个大花园,他们总是在花园里花费很长时间。花草树木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他们知道应该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施肥,什么时候收获。他们总是讨论种植技术以及把花送给朋友或家人的事情。

他们造房子的时候,外祖父曾种过一棵苹果树,在花园的最深处。我从没见过这棵树,我出生时树就没了。

但是我听说过它。

树种上几年后,开始结出苹果来。很多苹果。外祖母用苹果做果汁和果酱。

但是不幸发生了。

那是个清爽的夏天,苹果很大很漂亮,马上就可以收获了。

但是一天早晨树被毁了。外祖父说当时看上去真惨。后来树就死了。

外祖父走进屋里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外祖母。然后他脱下工作服,换上干净的衣服,出门下坡,经过教堂,径直去了职校。

他和校长谈了话。

学校认真地处理了这件事,不久就有三个年轻小伙子认了错。

他们原本只是闹着玩儿,但是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他们很自责。

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也挺严重的。外祖父和校长都认为应当照章办事。

那时候一棵苹果树值一百五十克朗。最后决定,男孩们应该赔偿损失,每人五十克朗。

外祖父说,当时这是一大笔钱。

男孩们应该每周支付一定的数额,从秋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

外祖父亲自去过学校,他知道男孩们没有什么闲钱,而且他们的家长为了送他们上学也已经掏空了口袋。他们必须从自己的零花钱里挤出钱来,这意味着所有花钱的课外活动都必须大幅缩减。他们几乎买不了任何想要的东西,不能去电影院,不能与女孩儿约会,几乎什么都干不了。

每个周六,男孩们红着脸来到外祖父母的家门口付钱。他们很少说话,只是飞快地伸出手,把硬币塞到外祖父的大手掌里。外祖父严肃地点点头,清点一下。就这样日复一日,冬尽春来。

五月,花园里又开满了花,职校也放假了,男孩们要回家了。他们最后一次上门时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他们按了门铃,外祖母引他们进屋,请他们吃蛋糕和华夫饼。

男孩们吃了糕点并付清了最后一笔欠款,还握了外祖父、外祖母的手。

男孩们都觉得轻松了,头一次开始和外祖父攀谈起来。他们说了些学校的事情以及暑假的打算,他们说了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的脸上都是笑容,无债一身轻。

然后男孩们起身告辞。

外祖父也站了起来。

“等一等,”他说,“还有一件事。”

男孩们停了下来。外祖父走出客厅,走向厨房里硕大的橱柜,把手伸进柜子深处,拿出三个信封。然后他走向男孩们,塞给每人一个信封。

男孩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互相看了看,然后打开信封,眼泪从他们的脸颊上滚下来——外祖父把钱全都还给了他们。

外祖父说他一直打算把钱还给他们。这不是钱的问题,他说。

我想着那些男孩儿。现在他们都老了。已经过了五十年。

他们一定找到了世界真美好的感觉。一切都很靠谱,一切都有意义。

我揣摩着他们现在都在做什么。他们大约都有了自己的家庭,还有个种着苹果树的花园。

(宁蒙译,选自《我是个年轻人 我心情不太好》,浙江文艺出版社)

【读与悟】

这是一个由苹果树引发的故事,但却跟苹果树无关,而是关乎成长与爱的教育,关乎“世界有多美好”的故事。文章回忆了一件陈年小事,不过是三个少年因调皮毁了外祖父院子里的苹果树,“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也挺严重的。外祖父和校长都认为应当照章办事”。于是,从秋天到第二年的春天,这三个男孩每月都要付出一定的数额,也因此而体验着成长的意义。赔偿款还清的时候,外祖父不但招待了他们,还将钱还给了他们,这是他一开始就计划好的。既然决定了要原谅,何苦要大费周折地导演这出“惩罚”呢?可是,又有什么来得比这一段年少时的经历更让人刻骨铭心,更让人懂得什么叫作成长,什么叫作承担?有什么来得比一位老人无声的爱的教育,更叫人为之心颤?又有什么能来得比一段温馨陈年小事,更让人领悟这世界有多么美好,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为之奋斗?

第4篇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人类的是地球母亲;《黄河魂》能让我们心潮澎湃,壮怀激烈,《桂林山水》《西湖的绿》能让我们心灵小憩。

(二)父母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等。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

(三)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还有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课文中的几十首古代诗歌,《长城》《赵州桥》《芦沟桥的狮子》《颐和园》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四)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画杨桃》等课文感受师恩,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友恩,从《尊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一)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茹苦含辛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艾滋病,还有形形式式的犯罪。

(二)感恩承担责任

在感恩教育,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要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珍惜生命教育不是苟且偷安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人早已弄明白的道理。

(三)感恩学会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一)信息筛选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

(二)情感体验感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1、在朗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小抄写员》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叙利奥的心理描写的语段,体会叙利奥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山雨》,要抓住描写山雨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情感。此外,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把对课文的体验留下深深的痕迹。

2、在想象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如,《黄河魂》对壶口瀑布的想象,能更加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国的雄伟壮丽;表现祖国优秀儿女包括英烈的课文,通过想象,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如《狼牙山五壮士》,想象五壮士英勇歼敌的情景,能够激起我们抵御侵略的万丈豪情。

3、在思维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入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代替的。《圆明园的毁灭》,通过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意义,从而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 激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向往奥运》,理解举办奥运会的意义,能更加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倾诉衷肠报恩

第5篇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在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情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阅读情感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情感的对策。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情感和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不同于低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一定的情感认知,因此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本重点语句获取作者的情感信息是语文阅读情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的有哪些难忘的记忆?并且让自己置身于园子中,阐述自己在园子里的心情。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把握重点语句的讲解,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

创建阅读情景,丰富学生想象

在《祖父的园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建有助于学生想象的情景,例如针对该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天晴后作者看到的一些美好事物,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留意平时生活中周围事物的变化情况,从而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入手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的精髓。例如在《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说说平时在公园内看到的情景,例如花朵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草的变化情况?周围空气的变化情况等等。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开展想象,进入情境。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情感最重要的就是引入学生进入作者的写作背景。在《祖父的园子》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当蜜蜂在自己周围飞时的感受、当花园里的花开满整个园里的情景,感受园子的漂亮。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小学五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的特点,迎合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互动。由于虽然该课内容具有象征主义色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感到枯燥,但是该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种相互交流的氛围,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的进行讨论,让学生讲述笔者眼里的花园与学生身边花园的不同,通过学生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其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阅读。了解作者的情感必须要多阅读、多想象,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阅读,通过阅读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进而达到认知作者真是情感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描述自己的情感认知;最后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多提问。阅读不仅仅是阅读文章的语句,而是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提问学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阅读,去学习。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找题眼、抓中心句、抓兴趣点等等。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可以采用批注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学生对文本言语符号的独立感知,也可以进行自由批注,内容可以是感想、联想、补充,也可以是质疑。通过这种有感而发,有疑而问,有得而写的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实现个性阅读。也可以采用反思式阅读模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反省总结出来,直接写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同时能够展开学习和讨论,寻找自己的问题,另外还可以求助教师,让老师给予直接的点拨,获得灵感。另外也要加强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例如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花园的视频资料,因此增加学生的视觉认知,提高情感获悉程度。在本课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的花园内进行教学,让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观察花园内动植物的变化,以此增强学生的阅读情感,将文内的情感转化为自身的情感认知,以此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反复阅读,品味情感

根据《祖父的园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背诵诗句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必须要通过反复的阅读课本,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例如炫耀、尘垢、胆怯以及阴霾等词汇是文章的生字,只有在反复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阅读课外资料。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有自己的情感去体会作品中人物喜怒哀乐。譬如:有朗读课文、收集与阅读课文有关的章,并且要注重阅读后的创作,阅读能力的最高境界是根据后审美体验,进行创作。这种阅读能力的最高境界是根据后审美体验,进行创作。这种融入了学生自己情感和认识的,是长期积累、受思考一种独到见解。老师和家长充分肯定鼓励这种阅读创造力。另外语文是情感的载体,优美的文字尤其能激发人的心灵深处的情感,引起共鸣,但有的时候,学生往往有了情感的共鸣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时候,教师的范读就如同一道曙光,劈开学生的迷雾,带领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向文辞兼美的彼岸,这是一个用心去触碰,体验真情的过程。

总之,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激发,能够充分利用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情感,同时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钻研,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每个学生的情感都能够得到激发。

第6篇

一、深明“读”义,播种“读”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显然是在强调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基于不同的目的,教师时常会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读”,其中朗读、默读是最常见的概念。此外,从精细程度而言,还有泛读、精读等。小学语文教学提倡让学生先朗读再默读,先泛读再精读。可以说,在漫长的语言学习的路途中,多种方式的“读”保障了学生不断活跃的思维,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切实理解不同的“读”法的意义,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读”的技巧,并以此来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在二年级上册本的开篇就在讲述朗读背诵的读书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切身体会,教师举办了一场“班级读书会”。教师首先让学生自行浏览语文课本,找出自己喜欢的文章,自主读通顺,准备在全班朗读比赛,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来读。经过一番准备后,朗读比赛开始了。为了打开场面,让学生能够明确体会训练的目的,教师“自告奋勇”做第一个参赛的选手,然后深情地朗读了课文《乡下孩子》。在欣赏完教师的范读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比赛中来,不断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就在孩子们觉得课本中的文章不够他们使用的时候,教师又适时地参与进来:“大家朗读的真好,让老师也想起了很多小时候背诵过的诗文。”于是,她又动情地背诵了《静夜思》《春晓》《悯农》……随着教师的背诵,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背诵的行列中来。

二、以读代讲,丰富能力

“读”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路径,学生所有的体验都要经过“读”这个基本环节来完成。课堂上,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多读,更要让学生通过读来获取感悟发展语言能力,避免“只能意会,不能言谈”的局面出现。显然,学生丰富的情感是可以经过读来调动起来的。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从表面化的音韵美,逐步深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并最终体验作者的心灵美。

这一点,蒋军晶老师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时,运用得最为精彩:通过他的引导,学生从文中摘取出“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的相关文句,然后开始了一番令人经久难忘的诵读和体验教学。

师:祖父栽花——(生接)我就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就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就铲地……

祖父劳动——(生接)我就劳动,祖父真劳动——(生接)我就真劳动。

师:“我”是在真劳动?

生:她是在玩……

师:在玩?你们说的有些客气。

生:哪是在玩,简直是瞎胡闹。

师:那你从哪里看到她是在瞎胡闹呢?读一读第4段到14段,从文中找出证据。

观摩课堂,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乎可以用沸腾来形容。这堂课亮点迭出,整个过程听到最多的是学生兴味盎然的书声和无拘无束的谈话及感受,在这里不见畏缩,不见犹豫,见到的只有快乐和纯真。学生通过读不但深切体会到作者在园子中那份难忘的快乐与纯真岁月,更得到了终身难忘的学习经验。蒋军晶老师用自己的课堂为“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做了最权威的诠释,也把“读”这种基本的方法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丰富“读”法,自如徜徉

语文的天地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我们不可能带着孩子一路读完所有孩子想读、愿读乃至不得不读的书籍和文章。那么,教会学生读什么样的书就用什么样的方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阅读史书,就要学会“穿越”,回到时间长河的那一个站点去和古人“面谈”;阅读经典,就要懂得体验,与生活相印证,解读其中深邃的道理;阅读科普作品,就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践与作者交流。读书,要有所获,就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观感深度投入,有了身临其境的状态,那么读书的真正乐趣也就永远陪伴在读者身边了。此外,我们还要教会学生懂得取舍,对于一些课外读物要根据目的来进行定位。比如有的书是为了增长知识面而读的,这些书我们要略读、泛读;有的书是为了积累知识而读的,那么就需要我们精读、细读。

第7篇

关键词:感恩意识、感恩教育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事业,爱社会?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是这样做的:

一、 挖掘教材,树立感恩意识。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过:“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他人。”所以,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就得要让孩子有一颗“感恩之心”,而它的起点就是让孩子树立感恩的意识。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师友之恩、自然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教学时,从教材中挖掘教材中的“感恩点”,为学生寻找到情感萌动的基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 在朗读中体验感恩之情。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的语段。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小抄写员》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叙利奥的心理描写的语段,体会叙利奥对父母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黄山奇石》要抓住描写石头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感情。此外,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把对课文的体验留下深深的痕迹。

三、 在想象中体验感恩之情。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如《瀑布》对瀑布的想象,能更加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国的雄伟壮丽;表现祖国优秀儿女的课文,通过想象,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如《狼牙山五壮士》,想象五壮士英勇歼敌的情景,能够激起我们抵御侵略的万丈豪情。

四、 在思维中体验感恩之情。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入。如《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代替的。《圆明园的毁灭》,通过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意义,从而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激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

五、 提供感恩的机会,做感恩之人。

第8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过渡语 巧用

有时在听课时不免会听到:“好,课文我们读了,下来我们写字。”“第一段读好了,我们来读第二段。”等语文课堂过渡语。一节课下来使人感觉整个课堂教学显得断断续续、生硬发涩。这其实是没有考虑教学过渡的艺术性。所谓课堂过渡语,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的内容前,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定方法设计的简练概括性的教学语言。巧妙的教学过渡,会对一堂课的教学大有帮助,在语文课堂上,所涉及的知识广泛,若没有一定的过渡语进行内容之间的衔接,那么语文课堂便失去了“语文味”。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过渡语的使用,而且应不断地优化过渡语。

一、课堂教学过渡语的作用

有人说,有魅力的课堂过渡语,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金钥匙。那么,它的作用具体体现什么地方呢?

(一)巧用过渡语,使教学行如流水般自然。

课与课之间的链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都需要过渡语来起推动作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通过教师的过渡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随着作者的思绪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感悟文本。

(二)巧用过渡语,培养学生语言的习得。

过渡语的语言一般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加上教师生动的表述,展现教师的教学特色,将给课堂增加美感,使课堂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熏陶下,获得语言的美感,对语言的习得将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进行相应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

二、课堂教学过渡语的巧用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我们最常见最熟悉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方式外,还有哪些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使用呢?

(一)激趣性的过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影响一堂课的效率,因此,在课堂中,要注意运用过渡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学《雾凇》一课时,因为生长在南方的孩子很少见过冰封,所以我用过渡语:“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又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十分壮观。”渲染雾凇的神奇和美丽,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并自然而然地生发疑问,对文本产生“阅读期待”,很想亲自看看这么神奇而美丽的雾凇在作者的笔下是怎样描述的,都能带着兴趣读课文,一下子就体会到雾凇的奇特。

(二)评价式的过渡。

课堂教学中评价式的过渡语十分重要,它融入了老师对学生的赞美与肯定,也融入了对学生要掌握知识的指引,更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更高处攀爬的一架阶梯。教学《雾凇》一课时,学生的感悟十分重要,如何知道学生感悟到雾凇的美感,唯有通过朗读来表达。文中有这样一句:“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请学生来朗读。我是通过这样的评价让学生一步步感受到雾气缭绕的情境的:“我听出来了,大团大团的白雾滚滚而来,但还没有把树木淹没,谁再来读?”“嗯,沿江十里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全都笼罩在白雾中了,谁还想读?”“整个江面白雾腾腾,久不消散,灯光、树影也模糊了,谁还想读?”……这样不仅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反而把要求融入过渡语中,对学生的朗读提出了期待性的要求。

(三)悬念式的过渡。

悬念的设置是老师围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设计成一个富有诱惑力的问题,牢牢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学生深入学习,解开这个富有诱惑力的疑团。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中,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能够体会到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这是一个样样都有的园子,这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在园子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包括“我”。那么“我”为什么能够在园子里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呢?这样一个悬念提出来,就让学生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团。原来这一切源自祖父对“我”的疼爱与宽容,而“我”在文中反复回顾这些情节,就是反复在回味祖父对“我”的那份爱,即对于从小失去父母疼爱的“我”来说,祖父的爱充斥着我的童年。最后学生都明白作者通过文章表达的是祖父对自己的关爱,他十分感激怀念祖父。

(四)拓展式的过渡。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很多拓展性的问题,需要从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出发去想象,最终得出个性化的答案。这样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拓展式的过渡引导。

第9篇

一、课前研习,帮助解读

阅读教学应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让学生阅读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及文章作品,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基本文学知识,了解作家的生平,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学习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我在课前要求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萧红的生平,然后请学生互相交流。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萧红的童年生活。母亲早逝,父亲因她是女孩子不喜欢她,继母更不喜欢她,祖母有洁癖,不喜欢小孩子闹腾,只有祖父疼爱她。和祖父在一起,萧红是无忧无虑的,是无拘无束的,因此她对祖父充满了无限的依恋之情,长大后离开家庭,能让她魂牵梦萦的只有年迈的祖父。掌握了这些信息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巧妙切入,深挖文本

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文本阅读能力,能找准切入点,深挖教材,于细微处发现不易觉察的信息,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方能浅出于文本,游刃有余地驾驭文本。

在教学寓言《画龙点睛》时,我抓住龙的眼睛画上去之前和之后的不同,让学生反复读,感受变化,感悟画师张僧繇的高超画技,用自己的话赞一赞画师,并在此基础上引出“画龙点睛”的妙处。课堂上学生妙语连珠,纷纷用“鬼斧神工”、“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等成语赞叹画师的技艺。成语的意思呼之欲出,学生的感悟有力度、有深度。

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我找到课文的切入点,即从文中归纳出动物、植物、农活三组词串。这三组词串的内容即为课文大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清晰到位,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入丝入扣地交流。

三、“读”占鳌头,贯穿始终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庆老师倡导,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要“扣读导悟,读中见悟”。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语文课上,学生应该“读”占鳌头,以读为本。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风景名胜的文章,如《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等,教学这类文章无需过多讲解,只要反复诵读品味,就能领略那瑰丽无比的旖旎风光。

例如,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贯穿整个课堂的是读。第一步,初读。课堂上,我拿出成块儿时间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然后交流对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初步印象。第二步,精读品味。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自由读、默读、评读、齐读等,直至最后熟读成诵。整个课堂,不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解,而是引领学生循着“音乐之都”这条线进入美妙的境界,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做一场心灵的旅行。

四、巧添花絮,激活课堂

读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将读悟结合,为学生自主、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提供空间和方法指导。若在以读为主的阅读课上巧添花絮,更能激活课堂,使课堂充满魅力。

很多生活用品都能为教学带来辅助作用,既简单又实用,而且能带给学生新鲜的感受和活跃课堂气氛。如《人类的老师》一文中讲到人类利用鸡蛋的薄壳结构建造了很多著名的建筑物,我国的人民大会堂就是根据鸡蛋的薄壳结构建造而成的。可是,小小的鸡蛋怎么会如此坚固呢?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从家里带了一个鸡蛋到课堂上让同学们捏。一开始没有同学敢于实验,生怕一不小心将鸡蛋捏破了。后来在我的极力支持下,学生们慢慢地把鸡蛋抓在手心里,并通过切身体会感受到鸡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一样,竟然会固若金汤。如果课堂上仅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听得枯燥而且一知半解。利用生活教具,轻松解决阅读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各种能力也相继得到锻炼与提高。

音乐也可提升阅读效益。在阅读教学中适当添加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例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我将全文编成一首简洁、明快的小诗,配上一首乐曲,结束时请全体学生在乐曲声中齐读这首小诗,很多学生都被乐曲所感染。所以,阅读教学中音乐的运用,能更好地为创造文本情境、深化文本主题、丰富情感体验服务。

五、课外阅读,有效延伸

语文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语文与生活同在。正如一句名言所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张庆老师说,构建语文“知识树”的路子走不通,用繁重的作业压学生更是一个误区。只有打通课堂内外的界限,鼓励学生处处留心,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地历练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才能实现语文教学课内外的衔接呢?我做了一些尝试。进入五年级后,有不少课文后都有一个作家卡片(也叫作家便览),于是在学完课文《二泉映月》后,我让学生动手制作了一张名曲便览,将《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作者、曲子的由来及产生的意义做成一张卡片,做得好的粘贴在“班级粘贴栏”。这样既将语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10篇

1.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传统美德孝为首。在双休日开展“今天我当家”,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2.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真谛,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领路人。开展“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的感恩校园教育活动;自觉遵守学校各项常规,用自己的点滴进步报答老师对我们的付出;组织开展“绿叶对根的情谊”少先大队会;开展“感谢您,老师”、“爱就大声说出来”征文比赛,选出优秀作品在“红领巾广播站”播出,感谢老师教育之恩。

3.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同学朝夕相处,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支持。通过开展“我为同学做一件好事”和“说说我的好伙伴”活动,使少先队员们学会感谢同学,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感谢之情。

4.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开展“我是道路安全员”和“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组织雏鹰小队去社区清扫卫生、宣传科普知识,服务他人感恩社会;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并组织学生去北山烈士陵园进行清明祭扫,缅怀先烈,寄托哀思,使少先队员们在不断接受着祖国、社会的关心和帮助的同时,也学会回报社会的爱、祖国的爱。

5.感谢大自然的赐予之恩。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家园”主题活动,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开展环保、植树绿化活动,让全校少先队员了解当今世界各国在环保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并为环保献计献策;劝说家人、邻居告别污染,共同抵制“污染行为”,知道是大自然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

二、感恩教育与各种重大节假日相结合

利用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六一儿童节、重阳节、教师节等节日,组织开展“爸爸妈妈辛苦了”教育活动。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为父母揉腰洗脚、做感恩饭、献上饱含真情的热茶、演绎人间亲情的温暖;开展以“六个一”(写一封信、说一句话、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唱一首歌、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感谢师恩”真情活动;开展“情牵父母,遥报春晖”感恩亲情主题活动——“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成长”为主题的亲子班队会和亲子家长会;“幸福手拉手,成长心连心”亲子入队仪式;“感恩家乡”和“小眼睛大发现”的亲子摄影展;以及亲子运动会、亲子跳绳操、艺术节亲子同台演出等活动,使少先队员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感恩。

三、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组织全校少先队员诵读《三字经》、唐诗百首,利用班队会时间学习《弟子规》。组织开展“家校协手经典诵读”活动,利用每周一中午读书时间进行讲解,每日中午的预备铃后由小老师领读,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15分钟。每月一次班会课进行交流反馈,评比诵读情况。每学期开展“亲子诵读比赛活动”,学生达到背诵在口,铭记于心,实践在行。读经典,诵名句,培养了学生的孝敬之心,懂得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感恩文化和感恩思想。

四、开展特色的感恩教育活动

1.“爱心敬老”是我校一项传统的感恩活动。多年来,我们都组织假日小队去敬老院进行敬老慰问活动,少先队员们把平时节约下的零花钱为老人们买来糖果、糕点、面食等;带上精心准备的节目为老人们表演;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带去快乐。孩子们在老人的表扬和鼓励下更加充满了自信与活力,展现了当代红领巾风采。

2.“情暖人间,爱心天使在行动”是我校具有特色的感恩教育活动。我们倡导队员们每天都要节约零花钱,把节约下的零花钱存入“爱心小银行”,这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还涌现出了许多的“爱心小状元”。他们把“爱心小银行”用在帮扶贫困上:开展“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闪光”爱心传递活动,几年来为贫困学生捐助近3万元,为他们解决了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开展“同在蓝天下,我们共成长”及“手拉手共建红领巾书屋”,为兄弟学校贫困生、患病学生捐款、捐书……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组织开展“大难无情,人间有爱”和“爱心包裹”等活动让队员们知道了爱,懂得了爱,更学会了如何的去回报爱。

3.“爱心讲座进校园”是我校感恩教育活动的新尝试。2013年8月11日,我校四、五、六年级全体同学及家长在学校操场上一起聆听了邹越教授的大型校园演讲《让生命充满爱》。演讲紧紧围绕“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的主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人细节,丝丝入扣,情理交融,引人深思。台上说者慷慨激昂,台下听众心情澎湃。在那一声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谢谢您!”“老师,我爱您!”“妈妈,我爱您!”“爸爸,我爱您!”的呐喊声中,在场的所有人涕泪交融……这触动心灵的演讲,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少先队员们在感恩中健康成长着。

五、总结

第11篇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

朋友立即说:“这就是萧红体。还有,比如,走吧!还是走。若生了流水一般的命运,为何又希求着安息。萧红体就这样。”

清乾隆年间,萧红祖上从山东闯关东而来,几经迁徙,她爷爷来到距离哈尔滨30公里的呼兰小城。谁曾料到,当年,一付挑担便是全部家当的张家,几代之后,在这异乡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家族,爷爷有了40多垧土地、30多间房屋,还有油坊。谁曾料到,张氏家族的第六代传人中出现了天才作家萧红,1987年世界天文联合会给金星上的一座环形山冠名萧红。这是萧红和呼兰的殊荣。

萧红不属于庙堂、山林、经院、书斋、闺阁,她的文学是荒野的、泥土的、也是底层的、弱者的。

她笔下,呼兰河水是清的,小城是有生命、会呼吸的,3月的原野已经绿了,像地衣那样绿,透出在这里,那里。郊原上的草,必须转折了好几个弯才能钻出地面,荒蛮的东北土地,幼时的后花园,充沛的日光,愚昧而质朴的家乡人,寒冬能把大地冻裂口子,火烧云在天上千变万化,人们在房顶上采蘑菇,下雨时木槽子和铁犁头都会哭,蝴蝶在后花园自由地飞,飞上天也是没人管……

呼兰河蜿蜒曲折,清清冽冽,像流动的诗。它是一种地理存在,也是一种情感状态。萧红的传奇,和呼兰河编织在一起。

茅盾称《呼兰河传》为“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首凄婉的歌谣。”

她的《生死场》到了鲁迅先生的案头上,这部被鲁迅赞誉为“力透纸背”的作品,既描写蚁子一样的愚夫愚妇们的生存状况,也充满反满抗日的灵与肉、血与火的搏击。

荒凉的麦场,苍茫的山,老妇,农夫,牲畜,生产的女人,浸润罪恶与血污的黑土地,婆婆把席子卷起来,土炕上扬起灰尘。光着身子的女人,一条鱼似地爬在炕上。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大片的村庄生死轮回着,屋顶的麻雀仍然是那样繁多,太阳也照样暖和。

来自底层体验所产生的痛感,使萧红的作品具有一种博大而深沉的意蕴。《生死场》笔墨集中于乡村女性身上,她的描写,完成了对于苦难的超越,这当然有着她自己亲历的凄苦人生经验作底子。

鲁迅的序言说,《生死场》主题是“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

胡风在读后记中这样写道:“这是一种女性的纤细的感觉与非女性的雄迈的胸襟的结合,在女性作家中是独创的。”

真实率性的萧红,本就是一片广袤、葳蕤、肥沃的原野,只要有一点儿风,就可以把她蕴含的清香吹拂出来。

她的文字自内心喷发,热烈而抒情,潇洒而干净。这些文字又如散落的珍珠,四处零落,散发着各自眩目的光泽,串在一起,就是一条璀璨的珠链。她毫无心计,随手写来,不顾什么小说技法、规矩,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关系,甚至没有什么精巧的布局,如悬崖上的花自在地开,如山涧的泉水恣意地流。

胡风让梅志读《生死场》,梅志读了,十分疑惑:“怎么这样写呀?忽然这样,一下子又那样,一点不连贯,也不完整,简直把人搞糊涂了,不像小说。”胡风说:“你呀,你呀,你看她的感觉多敏锐,写人物、自然风景不受旧的形式束缚,这正是她独特的风格。”

把握生命最细弱微妙的呼吸,文学才能显现其无量的伟大与仁慈。以心性的文字写出本真的血肉之躯,以自我的感受描摹眼中的世界,这就是萧红文学的DNA。

萧红充其量算个高中生,没有精读中西方的经典名著,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字训练,可文字天然灵秀,带着原野和丛林幽谧的青草味,似熹微般柔和的光线,晕染着灰暗的晨昏;既有史诗般的辽阔旷远,又有低微心绪弱弱的“悄吟”。木心说生命的剧情在于弱。萧红说“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木心还说,弱出生命来就是强。木心这话原是在《KEY WEST》里献给硬汉海明威的。萧红在低低的天空下,敏感脆弱却又不乏男子英气,叛逆地书写,把现实低矮压抑窒息的空间,用文学的力量撑得很高。这就是强。

萧红这个东北姑娘,绝不是不学而能。她爱读《红楼梦》,也读巴尔扎克、契诃夫,可她没有在欧洲作家那里取得灵感,她以她的孩提般纯净的目光打量眼前这人世,她的写作,不自觉地走近欧洲人文结构方式,这是一种默契,一种暗合,一种文学本质意义上的相通。《呼兰河传》是散文化和碎片式的写作,把故事还原生活,把空间还给时间,开创类似现代主义的写作,蕴含存在主义哲学元素。尤其是她后期的小说,出入于现时与回闪、现实与梦幻、成年与童年,微小与博大,混乱与恒定,生与死,动与静,时空的变与不变,在小说与非小说自由游移,构成她独自的文体――女性的、纯净的、诗化的结晶。她对人的生存本质的探询,显示了一种灵魂的深。总之,她有属于她的人物,她的小说学。

《生死场》开篇第一句话是:“一只山羊在大道边啮嚼榆树的根端”,犹如欧洲的艺术电影画面。

萧红写作是以自身为原点,像烈日之下,东北广袤的野地里,大豆不停地乱蹦乱跳,接二连三地蹦出豆荚,颗颗都是绿色的、纯净的。她独来独往,柔嫩而坚强,敏感而大气,细腻而豪迈,忧郁着更热情着,用最宽阔的心灵包纳人世,把最深痛的体验诉诸文字,带着她青春的热情,铺展开她内心最为澄静的一片海域。她的原生态叙事,竟然与西方现代文学的共鸣,血脉也几乎相通,这是罕见的、巨大的成功,是她不自觉或不经意间抵达的巅峰。

萧红出生在辛亥革命那年,这个节点,似乎契合她生命暗含的叛逆、哗变。她从来不是细草幽花般的婉娈佳人,她的文字没有时尚华丽的成分,也没有感伤沉沦的色彩。萧红不同于张爱玲。张爱玲即便是一袭最鲜亮的袍,也爬满虱子,透着最苍凉的冷。萧红比张爱玲大9岁,萧红的写作背景比张爱玲宽阔。萧红无论多么凄苍的冷,都有遮掩不住的暖。萧红在哈尔滨一间破烂的仓库里,在她遭遇困厄最惨痛的时候,仍在纸片上边写边画:这边树叶绿了,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春天来了,春天到了。萧红写苦难、写情殇,却不病态。在生命力的伸展方面,萧红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不在张爱玲之下。

不管经历怎样的凄风苦雨,萧红一双孩提般的眼睛,乌黑闪亮。

人生如此匆猝。1942年1月,那凄凉的冬日,31岁的萧红在医院里呼出了生命的最后气息。十年漂泊,北国的呼兰小城是她的起点,中国南端的香江竟然成了她的终点,她想回去也回不去了――

萧红最喜欢祖父,祖父喜欢拿着手杖,嘴里含着旱烟管,总是笑盈盈的。她能走会跑了,每天跟祖父在一起,她走不动了,祖父就抱着她,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多半时间是她跟祖父在后园里玩。后园满院子是蒿草,蒿草上飞着许多蜻蜒,那蜻蜒是为着红蓼花而来的。可是她偏偏喜欢捉它,捉累了就躺在蒿草边。蒿草里边长着一丛一丛的天星星,好像山葡萄似的,很好吃。她在蒿草里摸索着吃,吃困了,就睡在天星星秧子的旁边。蒿草是很厚的,她躺在上边好像是她的褥子,蒿草很高,它给她遮着荫凉。

祖母死了后,她搬到祖父的屋里去住,祖父早晚给她念《千家诗》,讲《回乡偶书》。每每在大雪中的黄昏里,围着暖炉,听祖父读着诗篇,看着祖父读诗篇时微红的嘴唇。祖父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离开家,回来的时候乡音没有改变,胡子却都白了。小孩子见了他说:你这个白胡老头,是从哪里来的?萧红听得恐惧,不断地问:我也要离家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祖父你也不认识我了吗?祖父哈哈大笑。

萧红在《永久的憧憬与追求》中写道: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与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

是萧红祖父原初的爱,让她在叙述呼兰河的时候,笔下那些和动物一般生和死的人们才有了笑容、柔和的话语;笔下那些底层人们被哪怕压迫到几乎窒息,也有了粗重的呼吸,沉沦的时候有了上升的勇气。是萧红祖父,孕育了一个作家健全、怜悯的胸襟,这是作家最基本的“根”。

萧红说她一生有两个男性给她温暖,一是她童年时的祖父,一是晚年时的鲁迅。

记得第一次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黄昏时来到北四川路施高塔路大陆新村。晚上11点过后开始下雨了,雨点淅淅沥沥地打在窗玻璃上,她不免着急,几次欲起身告辞,鲁迅和许广平都一再挽留说:“再坐一会儿,12点钟以前终归有车子可搭的。”这样,将近12点才起身告辞。临别,鲁迅、许广平一定要送到弄堂的铁门外。先生家隔壁有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吃茶店,弄堂门口镶在电灯外边的一大块毛玻璃上,写着一个大大的“茶”字,那是一块灯箱招牌。鲁迅指着那个“茶”字,说下次来记住这个“茶”字,就是这个“茶”的隔壁,又伸手指了指门牌的“9”字,进一步强调说:“下次来记住‘茶’的旁边‘9’号”。先生的神态似在叮嘱可能迷路的孩子,这一幕成了她终生难以消蚀的记忆。

还有,她和聂绀弩谈《红楼梦》,她说:我是《红楼梦》里的人,不是《镜花缘》里的人。聂绀弩问,你是《红楼梦》里的谁? 我像《红楼梦》里的香菱学诗,在梦里也做诗一样,我也是在梦里写文章来的,不过没有向人说过,人家也不知道罢了。

香江河畔,炸弹袭击了思豪酒店后,香港沦陷。萧红辗转了玛丽医院、养和医院、法国医院和圣士提反女校临时设立的救护站,她说,“我本来还想写些东西,可我知道我就要离开你们了……”

萧红临终,喉部安上呼吸管,平静地躺着,盖了白羊毛毯,已经不能说话。她给骆宾基做了要笔的手势,在拍纸簿上写道:“我将与蓝天碧海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萧红喉管开刀处涌出泡沫……

31岁的她,一张近于圆形的苍白的脸幅嵌在头发中间,永远闭上了纯净的孩提般的眼睛。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戴望舒这样悼念萧红:“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萧红如是沉吟:从异乡又奔向异乡/这愿望该多么渺茫/而况送着我的是海上的波浪/迎接我的是乡村的风霜……

第12篇

【关键词】情感;现状;导向;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1.学生的情感现状

首先我们来对学生情况作具体分析。留守孩子的情感现状:父母因生活所迫离开家乡,孩子就丢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寄托给亲戚朋友。由于监护人年龄和身份的不同,角色不同,对留守孩子的履行的监护就存在各种弊端,而远在异乡的父母又鞭长莫及。所以导致了这些孩子缺失了情感的倾诉对象及可靠指导。他们对父母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父母也觉得亏欠孩子,往往就多拿钱补偿,所以导致了大多数留守孩子忽视亲情,父母就是他们变相的取款机。

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享受着相对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细致周到的关爱。由于家长的过于迁就以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他们误以为自己生来就该享受这一切。因而他们缺乏对爱的感动,更不要用说回报了,特别是对于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他们认为理当如此,所以态度蛮横、粗暴,从而伤透了父母的心。连父母都不心存感激和爱的人,很难让他们去感恩和爱别人。自然而然,他们也缺乏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真情感悟。

2.教材内容的情感导向

针对上述学生的情感现状,学校教育自然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语文课的教学怎样来发挥育人功能,这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审视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我们发现,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重担的语文教学,已把人性中最重要的东西――爱和生命意识放置其中了,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和关注社会生活,去发现,去开掘,去探索,努力用最有效的办法来教育我们的学生珍爱生命,学会感恩,理解父母,奉献他人,关注社会,热爱自然,从而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在学校,课堂教育自然是主体。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学习的文本就是培养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依据了。北师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给我们创设了一系列的专题教育,如“人间真情”、“多彩的人生”“生命之思”“家国情怀”“青春岁月”“自然之思”等等,这里面很多都是我们育人的优秀范文。

3.课堂情感渗透

北师大版本必修三的“ 生命之思”里入选了传统篇目《我与地毯》(节选),学生的人生经历太少,年龄也小,自然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对此,可分成几个部分来完成对本文的教育教学。

第一步,引导学生读作者另外两篇篇幅短小的散文《秋天的怀念》和《合欢树》,这两篇散文都是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深切的怀念和对母亲无尽的爱,学生对这两篇文章的主体比较容易把握。

第二步,回归到课文节选,以第二节为学生研读的重点,明确要求:勾画出文中自己最受感动的文句,从中概括母亲形象,继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三步,写作训练,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重点说说后两步的落实情况。在学生勾画的语句后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我有一回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万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以上文字,无一不是伟大无私的母爱:艰难的命运,活得最累最苦却有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深沉凝重的爱。

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谱写了一曲母爱的赞歌,同时也表达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悔恨之情。《我与地毯》是渗透亲情教育的优秀范文。而天下的每一位母亲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却是同样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儿女。所以接下来学生自己对母爱感悟,让学生在自己平常生活中,家庭琐事中理解母爱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4.关注其它文本的情感因素

感受了《我与地毯》母爱的伟大,我们还可以继续利用教材资源,挖掘内在的情感因素,给我们的学生持之以恒的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和情感的倾注,让学生形成美好的情感。

如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虽然文章被多数人理解成是作者对孩子的世界的向往,但是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孩子们点点滴滴的描述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出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

沈从文的《边城》里,天真可爱、善良纯洁的翠翠一直和外公相依为命,翠翠在生活上对外公关心备至,在感情上外公也是唯一的寄托,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文章表现祖孙情感的句子,如爷爷忙于渡船而晚回,翠翠悲伤的哭了很久,祖孙俩的对话:

祖父说:“翠翠,我来慢了,你就哭,这还成吗?我死了呢?”

翠翠不作声。

祖父又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翠翠把手从眼睛边移开,靠近祖父身边去:“我不哭了。”

从上述对话中我们看出,祖父对翠翠疼爱但并不溺爱,要翠翠学会勇敢和坚强,自己是翠翠唯一的亲人,但爷爷毕竟会离去,让翠翠知道即使离开了爷爷也必须勇敢的面对生活。而翠翠是一个非常懂事,孝顺的孩子,能够理解爷爷的良苦用心,“靠近了祖父身边去”表现对爷爷无比的依恋,“我不哭了”看出翠翠的懂事、听话、善解人意。

很多农村孩子是由祖辈抚养和教育,祖孙情感状况很不乐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天辛苦劳累的照顾孙子孙女,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关心,而对于孩子的思想情感却关注甚少,由于年龄差距太大,在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上也存在问题,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和祖辈们的生活琐事,把自己和翠翠比较一下,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好,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材中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挖掘出情感因素的文本。

像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作者寄托了重温亲情的温馨和伤感,对母亲的慈爱,祖母的激励的描述让人感动无比。

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表现了作者在忠孝不能两全时选择了以身殉国,而对双慈的养育之恩无法报答的之情,文中对母亲的日后生活的担忧,“不能以身报母”的遗恨,面对死亡向双慈倾诉诀别的痛苦无不让人感伤垂泪。

再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这两篇都是写自己老师的文章,其中也有不少类似亲情的感动。萧红以女性细腻亲切和独特的视角,写到鲁迅先生极富人情味的温暖的一面:细致、随和、和蔼,热情、有耐心,给人以亲切感,鲁迅先生对于作者来说更像是一位父亲。汪曾祺对金岳霖先生的刻画更多的是生活中的人性美,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的不是学者的形象,更多的是幽默风趣、情感丰富、执着率真的长者。

总之,在教学过程要渗透情感教育,任重道远,在平时的阅读继而写作中都应尽可能的关注学生情感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色上来,倡导绿色课堂,让我们的学生懂得做人的根本,学会爱父母,然后才能学会爱他人,进而爱生活爱社会,最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出有美好情感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 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