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8 12:47: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税务基层党支部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11年教育工作完成情况
一、连续给力,教育培训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建立考评机制,为教育培训注入活力。拟定教育工作“要点”,明确两次全员研讨式考试结束后,将考试结果进行通报,对前10名进行奖励,不及格人员对其所在单位进行扣分。将考试成绩与年终的“评先选优”挂钩,凡是在省、市局组织的各类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评先选优”要优先考虑,凡是不及格人员,一般不得评为优秀税务工作者等先进荣誉。
上述举措得到教育处领导的肯定,省局以《市国税局采取五项措施全力抓好全员研讨式培训》为题发表在基层动态专栏。
二是遴选师资,为教育培训提供智力支撑。出台《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选定11名同志为年度兼职教师。组织巡讲团,率2名兼职教师就“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危害税收征管罪”两个专题到基层进行3场巡讲,培训人数达350人,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以督导式调研为抓手,加大教育工作执行力。陪同张局长或率队组织4次督导式调研,对基层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四是以全员抽考为动力,坚持以考促学。全年组织2次全员研讨式验收考试,严谨出题保密,严密考前筹备、严肃考场纪律、严格阅卷评分、落实奖惩责任,达到了预期效果。2次考试参考人数为基层干部总数的60%,及格率分别为88.11%和86.84%,2项指标均创我局历史最好水平。
五是以省局验收考试为目标,检验学习效果。带队参加省局全员研讨式验收考试,参考27人,及格23人,及格率85.19%,超过省局要求指标5.19个百分点,超过上年该项指标大约50个百分点,实现省局研讨式验收考试零扣分,取得历史性突破。特别是稽查局在12月初全省稽查业务大抽考中,取得集体第1名的佳绩,为我局教育工作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二、更新思路,系统党建“七个一”特色鲜明
党建“七个一”是横跨两个年度的系统工程。年初以来,我调整“七个一”工作思路,由教育科统一筹划,各基层单位党支部分别牵头主抓一个中心项目,其他单位党支部密切配合,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达到了全员参与、全区联动、共同提高的目的。12月初,我们与信息中心联手,将市局开展“七个一”活动的纪实,制作成精美的专题片,漂浮在市局网站上,内容扎实生动,形式醒目鲜活。
三、创先争优,展现精神文明感染力
9月份,推荐参加省局“推进创先争优,弘扬国税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他在会上作了题为《用挚爱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的精彩报告。
12月5日组织业务标兵能手选拔考试,依据考试成绩,确定等10名同志为业务标兵,等10名同志为业务能手。通过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树立先进典型和选拔优秀人才,强化了思想政治引导力,展现了精神文明感染力。
四、彰显风貌,税务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山挺拔我们的脊梁,水书写我们的理想”。9月14日,省国税系统第三届乒乓球赛在四平举行。经过近3天的激烈角逐,我局取得团体第3名的佳绩。充分展示了国税人合力拼搏、文明向上的良好风貌,体现了团结进取、勇于争先的时代风采。
2011年科室建设情况
一、发挥表率作用凝聚科室合力。能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关键时刻切实体现出党员的高尚品德和情操。事关全科的重要活动,亲历亲为,确保万无一失。
二、懂得欣赏他人团结出生产力。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科里的其他三位同志都是老党员,都很优秀,工作上各具特点,现在的教育科有一个坚实而和谐的工作环境,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注重互动配合助推机关向心力。注重互动配合,事关全局大型活动教育科都全力配合。必须提到的是,教育科牵头的系列活动之所以取得圆满成功都仰仗着其他科室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代表教育科向相关科室相关同志真诚地道一声谢谢!!
2011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情况
一、加强廉政建设,为平安人生“买”一份保险;二、加强政治学习,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三、强化业务学习,注重学以致用。三次大型考试均亲自出题,9月末,有幸参加了省局目标责任制考核验收考试,得到检验和锤炼;四、用智慧连缀时光碎片,让诗歌放牧心灵。我的业余生活简单而充实,或健走、或阅读、或写作。
2011年,如果说我所带领的教育科取得了些许成绩的话,我认为受益五个得力于:一是得力于市局党组对我本人的信任和对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向以崔局长为首的市局党组表示深深的谢意!!二是得力于科室内部的团结和谐;三是得力于省局处室的指导帮助;四是得力于市局科室的互动配合;五是得力于基层单位的鼎力支持。
存在的缺点和努力方向
一是政治学多还停留在浅层。2011年,将有计划地进行系统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并带动科室学习。
二是教育培训尚存在薄弱“地段”。2011年,将对教育培训的难点单位进行重点看护,以督导式调研为抓手,督促建立考评机制,严格落实奖惩,提高及格率;
当我跨入税务大门的那一天起,我就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干一行,爱一行,凡事务必做好。因此,我工作18年来,始终如一地钻研税收业务,抓住一切机会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有时为了弄明白一个税收法规条款,经常学习到深夜,睡在办公桌前是常有的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学习,业务能力提高较快,不但掌握了税收业务知识,还掌握了有关财会知识,由于工作出色,年被提升为税务所副所长,年被提升为延庆税务所所长。我在税务所长岗位上,正感到得心应手的时候,年月县局党组又调我到基层工作科任科长。从内心讲,我是非常不愿意的,因为我已经有四年副所长、四年所长的工作经验,我所在的延庆所税收收入年年超额完成,税务所的知名度与日俱增。这时调我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基层税务所建设、党、工、青、妇、计划生育等项工作,对我来讲是全新的工作,不论从工作角度还是从自己的特长上来说,都是180度的大转弯,从内心而论,我是非常不愿意离开税务所这个岗位的。但组织和领导已经决定,自己必须服从。
刚开始当科长时,自己的思想波动比较大,总惦记着回税务所当所长。县局领导看出我的心思后,一方面找我谈心,分析我从事基层工作的优势主要有两条:一是宣传鼓动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二是工作中不怕吃苦,有闯劲。让我到基层工作科当科长,正是要发挥我的优势和特长,鼓励我当一名称职的基层工作科长;另一方面支持我开展工作,上任伊始我面对的是,人员不团结、人手少、工作头绪多,经常要与延庆县委、县政府、计工委等18个属地相关部门协调联系,向市局基层工作处、市局工会请示汇报工作。还要负责组织县局思想政治工作会和税务所长会的筹备工作以及落实检查,制定县局党组中心组的学习计划,组织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协调各科、室、所的工作,同时还要写大量的文字材料。这对我一个从未做过机关工作的门外汉来讲,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主管领导见我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就帮助我出主意想办法,带着我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开工作局面。
经过一段时间我的思想发生了变化,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变动不仅仅是简单的岗位变换,而是县局党组对自己的信任和考验,我反问自己既然能当好税务所长,为什么就不能当好基层工作科长呢?自己必须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在基层科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成绩,塑造全新的自我。我面对基层工作科的现实,从内部团结抓起,引导全科同志在工作中比贡献;从整顿办公室秩序抓起,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基层科工作特点,采取对下调查研究、对上加强联系,逐步摸准工作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使基层科的工作出现了新的气象。
二、苦炼内功,强自身素质,不断追求"高"
我经常想,要想干好本职工作,完成任务,提高基层工作科长的素质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带出过硬的科员。随着基层科工作的逐步展开,我越发感到知识的匮乏,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党团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遇到了新的情况,出现了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局党组每年都有一个新的思路,需要我们去落实。为此,我从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做起,认真学习了市局颁发的规范化文本《思想政治工作》卷,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党务手册、思想政治工作书籍、政治理论读本,写学习笔记和学习体会约56000字,为做好本职工作奠定了基矗
学习不但要丰富知识,提高素质,还要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干起工作来才能够得心应手。在年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体育达标县"的争创活动中,我的体会颇深。当时县里有几个单位参加验收工作,结果都没有通过达标。因此,县政府通知我局代表全县参加评定验收工作,要求15天完成。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我和全科的同志没有退缩,凭借自己平时学到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体育知识,仅用10天的时间就整理好了5年的体育文书档案6卷。为了整理好文书档案,我起早贪黑查找资料,认真选片,收集整理了300余张照片档案,并将这些照片放大,装订成册,通过展板的形式展出。经过我和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我局的体育达标工作顺利地通过了国家体育总局的验收,并受到了上级领导一致好评,延庆县许多单位前来学习取经。
三、以身作则,小事做起,不断追求"严"
作为科长以身作则是无声的命令,让科里干部做10件事,不如自己带头干一件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大家往前奔。因此我注意从小事做起,严于律己。年按照县局安排,我们科办公室进行调换,当时自己既要统筹安排科里的正常工作,又要忙于清扫办公室的卫生、搬迁办公用品和档案资料,不能按时吃饭,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由于劳累,腰间盘突出病几次发作,自己咬牙坚持,实在顶不住了,就休息一会,稍微好转继续坚持干。就这样自己每天早晨7点就来到办公室,晚上7点多才能回到家,我们科里的三名同志,仅用5天的时间就率先完成搬迁工作,受到局领导的表扬。
基层科的工作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深入基层税务所,要知道所里的干部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税务所在落实两级党组中心工作时有哪些办法和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抓好税务所的建设。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经常深入基层税务所,倾听他们的呼声和需要,同他们交朋友,掌握基层税务所的第一手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为了抓好基层税务所的文明创建工作,我利用业余时间和双休日处理科里的工作,上班时间到税务所进行调查研究,帮助指导基层税务所搞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为了帮助康庄税务所的创建工作,有一次我在康庄税务所连续住了5天,从党支部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一项一项地与精神文明创建标准进行对照,查找问题,帮助制定改进措施,使康庄税务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逐步走上新台阶。功夫不负用心人,康庄税务所在XX年被延庆县精神文明办公室评为"延庆县精神文明单位",这也是全县第一个科(室、站)所级精神文明单位。自己就是这样克服困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每年深入基层税务所的时间都在100天以上。三年多的基层科工作,我感到非常的疲惫,我是在用"心"工作,用"力"支撑,同时我也感到非常充实、非常富有。
他们在组织收入中构建和实施“四位一体”激励机制的具体做法是:
一、思想激励,注入活力
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具备了恪尽职守、为国聚财的思想,才会产生克服困难、全力组织收入的行动,因此,绛县地税局实行有效的思想激励,大力强化为国聚财的意识,为税务队伍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一是开展为国聚财、爱岗敬业、勤政为税、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种会议宣讲、组织演讲、树立表彰先进典型、开展争先创优竞赛等方式方法,提高全体税干的职业道德修养,使税干明白,为国聚财是税收工作的中心,是广大税干的天职,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
二是进行廉洁从税,秉公执法的廉政教育。税务干部手中有一定的权力,如果不能廉洁从税,就有可能以税谋私,,搞权钱交换,从而收“人情税”、“关系税”,赞成国家税款的流失。因此,该局针对行业特点,把廉洁从税、严格执法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层层签定廉政目标责任书,严把税收政策执行和征收管理中的定额关、停歇业审批关、欠税缓缴审批关、处罚关等主要环节,实行办税九公开,定期开展税收执法检查,严肃处理了十名违法违纪税干,从而确保了税干廉洁自律,杜绝了由于税干的不廉而导致的税款流失,做到了应收尽收。同时,狠抓征管指标考核,以征管促廉政,业户的办证登记率、税款征期入库率、处罚率等指标均在95%以上。在全县行风评议中,群众的满意率达“优”的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连年被授予“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被授予全省财贸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市“文明单位”称号。
三是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我县地税系统有党员62人,占税干总数的近二分之一,并且多数党员是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所以,*县地税局把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作为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完成收入任务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严格落实“一课三会”制度,局党组成员轮流为党员上党课,用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广大党员,使全体党员始终以高昂的斗志,冲天的干劲,在征收一线冲锋陷阵,勇挑重担。近几年来,由党员征回的税款占组织回收入的80%以上。
二、改革激励,形成合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有的许多管理方式和方法失去了应有的效能,因此,*县地税局适应新形势,通过改革建立起新的管人用人机制,尽可能地挖掘税干的工作潜能,增强队伍凝聚力,形成组织收入的合力。
1、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实行量能划等,分级管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才会有完成税收任务的能力,否则要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要么是背离依法征税的原则胡干蛮干。为了调动税干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组织收入能力和水平的积极性,该局对税干实行了量能划等,分级管理,即根据对每位税干上年度任务完成情况、业务知识、计算机操作等八方面内容的考核考评,按成绩将税干划分为五个等级,按等级确定相应报酬,依次拉开收入档次,一级与五级税干的年收入相差近两千元。在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下,税干们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已蔚然成风,执法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已涌现出省、市级征管能手18人,在组织收入过程中税干们依法治税、依率计征,未出现一起税务行政复议和诉讼。
2、以激发中层干部队伍活力和竞争意识为出发点,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股所长是税收一线组织收入的直接指挥者和战斗者,能否较好地完成收入任务,他们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如何至关重要。为了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也为了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该局对股所长由以往的“任命制”改为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本着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岗位目标,公开任职资格和条件,通过个人申请、资格审查、登台演讲、群众评议、党组审定、正式任命等程序,32名税干走上了股所长岗位。这些通过竞争产生的中层干部,为国聚财的责任感强烈,组织收入的热情高,办法多,干劲足。去年以来,所有基层所的任务进度达到了与时间进度同步。
3、以增强队伍凝聚力为出发点,实行双向选择,优化组合。过去在税务干部的交流形式上一直采用委任制、忽视了人员组合中“情感”、“志趣”等因素,使股所长和一般税干之间因此而产生了许多矛盾,相互扯皮告状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团结,造成了内耗,使组织收入的精力分散。采用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办法后,将点兵、兵选将,“自由恋爱”,实现了工作需要和个人愿望的有机结合,获得了人员的优化配置和最佳组合,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家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汗往一处流、劲往一处使。近年来,广大税干团结一致忙征管,同心协力抓收入,没有一个单位出现闹不团结,上访告状的现象。
三、目标激励,加大压力
多年的实践证明,在组织收入中采用目标化管理,实行目标激励,加大压力,是有效发挥税干抓收入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收入任务完成的有效举措之一。
一是摸清税源。为了使下达的收入任务与当地的税源承受力基本相符,克服“探收”“虚收”和打收入“埋伏”的现象,为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创造条件,在每年任务向基层所下达之前,由分管局长带领计会人员,逐乡镇详细摸清税源,认真了解各类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和预期实现的税款,并建立起了税源档案,实行税源动态监控,及时根据税源变化情况,适当调整任务数,努力做到任务服从政策,任务与政策有机统一。
二是确定目标任务。在摸清税源的基础上,对市局下达的收入任务,该局分解落实到各征收单位,各征收单位再进一步细化分解到税干,并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同时,实行局长包片、股室包点的收入目标责任制,从而形成了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压力的局面。去年以来,山底乡的几个造纸厂相继关闭,大的税源全部消失,但为了完成目标责任书中的收入任务,所长*带领本所人员深入山乡窝铺,狠抓零散税收征管,硬是靠捡“芝麻”填补了收入“大窟窿”。去年12月,为了使所包的城镇所能完成任务,征管股的同志牺牲休息天到*化工公司的经理家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催缴回税款50万元。
三是奖罚兑现。为了克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敝端,我们对各单位的收入完成情况实行旬汇报,月排队,并单独设立了任务奖,按季奖罚兑现,对收入达不到正常进度的所扣发奖金。对包片局领导和包点股室人员同奖同罚。同时,半年收入任务不过半的所,对所长警告,三季度不达进度的亮黄牌,年底完不成任务的,对所长就地免职。
四、情感激励,焕发动力
人是富有情感的,在发挥税干组织收入的主观能动性方面,绛县地税局十分注重感情因素作用,以情聚人,以情暖人,以情感人,以情促人。
1、加强沟通。多年来,局班子成员坚持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税干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县局设立了“好建议奖”,凡税干提的好建议被采纳后,每次奖励50元,从而出现了人人情系税收,个个出谋献策的喜人局面。几年来,先后采纳好建议50多个,奖励金额达2700余元。税干*关于强化五四一各分厂运输税收征管的建议被采纳后,各分厂年纳税由原来的9万元猛增到90万元。
2、大办实事。为使税干免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扑在抓收入上,县局班子把税干的冷暖疾苦常挂在心间,尽最大可能为税干办实事办好事。克服困难,完成了县局和基层所共计5000余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建设,配备了电视、电脑和交通通讯工具,建起了小食堂、小澡塘、小图书室、安装了锅炉,完成了税干住宅小区的建设,为税干的工作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省、市局分别在我县召开了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解决了50余名税干子女的就业问题。在税干及亲属婚丧和生病住院时,局班子成员亲自登门看望慰问,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税干们激动地说:局领导这样关心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完成任务!
一、以增加地方可用财力为目标,依率计征,应收尽收,组织收入取得新突破
XX年,受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县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给组织收入带来了一定困难。面对不利局面,全县地税干部排难克阻,强化征管,大力组织收入。今年,市局下达我局各项税收任务为2640万元,截止年底,我局组织回各项税收2675万元,占年计划的101.3%,超收35万元。组织回各项规费收入484.1万元,占到年计划的110.4%。
以上税费合计,XX年全县地税系统共组织回收入3159.1 万元,占年计划的102.9%,超收90万元,同比增长804%,增收 244万元,从而取得了超计划、超同期、超历史的好成绩,实现了税收收入史上新的突破,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不利困境中,我们能在组织收入中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是采取了“五个加大”措施:
一是加大重点行业、重点税种和薄弱环节税收征管力度。继续强化对房地产、教育、医疗、通信、电力、金融、保险等重点行业的管理,使这些行业的税收较上年有明显增长。强化营业税等重点税种管理,营业税实现了建局以来的最高水平。认真做好汇算清缴,本着明确主体,规范程序,优化服务,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对全县151个管户的企业所得税采用征收方式进行了鉴定,鉴定面达到100%,其中查账征收124户,核定征收27户,合计征收税款71万元。与此同时,重点检查了13户企业的所得税汇算,查补入库税款、罚款、滞纳金共计59万余元
二是加大重点税源监控力度。继续落实《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办法》,对年纳税大户建立了重点税源监控数据库。各征收单位针对辖区内的重点税源,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加强了对化工、电业、建材等大户以及房地产开发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重点行业的监控。各征管单位还建立了与企业之间经常性的交流、沟通制度,对重点税源进行跟踪管理,确保了重点税源的及时足额入库,全年共从重点税源入库税款891.8万元,占到全年地税收入的33.3%,为税收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加大清理欠税力度。各征管单位先后深入到全县13个欠税户,澄清欠税底子,制定清欠计划,并对欠税果断加收滞纳金,同时严格防止新的欠款,保证税款足额入库。全年共清回欠款128万余元,陈欠较年初下降53.8%。
四是加大规费征管力度。针对规费任务同比增幅较大,部分企业不理解的情况,各征管单位坚持税费并重,以税促费,广泛宣传,强化沟通,说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全面加强规费征管,确保了各项规费任务的全面完成。安峪所全年共完成规费 140.5万元,占年计划的116.4 %,超收比例居各征管单位第一。
五是加大经济税收分析力度。为确保全年收入任务完成,在摸清税源、与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县局对收入情况逐月统计通报,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进一步提高了对经济税收形势的预见性和预判力,使税收收入平稳均衡入库。达到了首季提前“开门红”,半年顺利 “双过半”,年底实现“满堂红”。
二、 以提高征管质量和水平为核心,依法治税,夯实基础,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取得新进展
一是大力开展税法宣传,营造良好的征管外部环境。在今年的税法宣传月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的主题,通过树立“四个观念”:即全员宣传观念、宣管并重观念、宣传营造环境观念、宣传也是执法观念,坚持“四个结合”:即将税法宣传与预防偷漏税行为、开展各项执法检查相结合,与传播党和政府温暖、开展便民为民活动相结合,与宣传税收管理工作、树立税干正面形象相结合,与规范税干执法行为、建立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相结合,使税法宣传月活动轰轰烈烈,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反响强烈。共发放宣传品153件,宣传资料XX余份,出板报47块,书写标语40余幅,悬挂横标10条,现场咨询3场,张贴《索要发票提示帖》520余份,与县电视台合拍了《两张发票》和《56套房》电视短剧两部,制作了《“法”的交响》电视专题片1部。形式多样的税法宣传有效地提高了全民的纳税意识和自觉性。主动申报业户达98%,较上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
二是认真开展管户清查工作,消除了征管的空白点。为了更有效地消除漏征漏管户,3月份,我们集中力量,采取“五查五看”的办法:即查有无新增户,看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证;查有无漏管户,看是否长时间漏管;查有无漏征户,看是否足额纳税;查有无违规用票户,看是否在发票上做手脚。通过对所有纳税户逐街、逐巷“拉网式”实地检查,共清查出漏征漏管户46个,查补税款11321.71元,罚款1375元。
三是开展了发票检查,规范征管行为。利用10天时间,集中对去年5月1日至今年5月1日所领取发票的管理、使用及税款入库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查阅发票和收据97075份,对开具发票无日期、无完税证号码、税目不清、混淆税率、统一收据使用不规范、征收税款年底压库现象等问题进行了及时纠正和处理。
四是全面进行饮食业整顿,征管薄弱环节明显改观。根据市局的部署和安排,采取重点调查、全面清查和总体调额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173个饮食业户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基础管理薄弱、定额不到位和漏管漏征等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整顿。通过整顿,调额并下达文书239户,增加了66户;定税(费)额为55385元,增加了35558元,调额幅度达到179%以上,受到了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五是强化税收稽查,征管秩序得到进一步理顺。稽查局充分发挥“查偷、堵漏、碰坚、攻硬”的作用,对房地产及涉及的建筑安装业和娱乐业进行了专项检查。经过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分门别类地对上述业户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查前辅导,思想教育,特别是实行人性化的“约谈制”,促使其主动缴纳税款107.6
万元。同时,立案7起,查补入库各项税款49.46万元,加收滞纳金罚款1.2万元。
六是积极推进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探索征管新途径。针对房地产建筑业税收的特点和问题,我局启动“电子眼”,与国土资源和房地产管理部门沟通,摸清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耕地占用税、契税、营业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城建税等;组建“信息库”,完善了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地产预售销售、房地产开发项目办证三类台账,建立起税源信息数据库;架设“高压线”,出台了本县《房地产建筑业税收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将其视为“高压线”,令行禁止,严格遵守;打造“互联网”,严把收受发票、资金支付和项目进度三个关口,环环相扣,网网相套;配置“跟踪哨”,通过局机关纪检组、监察室和社会上受聘的协税护税员,对房地产建筑业缴税情况,跟踪进行纳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今年以来,房地产建筑业征回税款363.06万元,占到年计划的106.78%。
三、 以落实“两制”为抓手,创新机制,提高效能,地税部门公信力和执行力得到新提高
我们把贯彻落实省局出台的首办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作为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地税部门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重要举措。在年初制定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的基础上,省局《涉税事项首办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出台后,我们组织税干进行了原原本本地学习、讨论,还在电视上广为宣传;为7月1日执行这两项制度做好了前期工作。
省政府关于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大会召开后,我局召开三级会议,迅速进行了传达贯彻,并通过组织座谈、交流谈心、笔记展评、命题考试、知识竞赛,简报报道、文艺演出、板面展示、资料发放等形式,进行了深入地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10余项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配套制度,制作了《涉税事项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受理回执单》、《首办、限时跟踪卡》和《涉税事项办结通知书》,开辟了《“两制”项目表》专栏,挂起了意见箱,公布了咨询电话,在电视上进行了公开承诺。同时联系本局实际,将两项制度所涉事项,具体分解到各股室、各岗位,规定了相应的工作标准和考核目标,确实做到了岗职具体,权责相当,时限明确,考核有据,奖罚分明。对各单位的贯彻落实情况,组织力量不定期地督导检查,及时通报情况,严格责任追究,使全局无论是基础工作、办公环境、改革创新,还是税干的思想意识、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等方面,都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运行规范,成效明显。初步建立了靠制度行权、凭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内控机制,初步构建了衔接紧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制,使执法自由裁量权受到限制,执法随意性得到抑制,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受到遏制,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规范执法、优化服务、作风建设三项“重头戏”的落实和完成。今年以来,我们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就业再就业的规定,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把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共为32户下岗职工办理了税收减免手续,减免各项税费12857元。为6名退伍军人、残疾人办理了税收优惠审批手续,受到了广泛的好评。9月下旬市局检查时,对我局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 以作风纪律整顿为突破,从严治队,狠抓党建,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跨越
——抓整顿改进工作作风。队伍按照省、市局的统一部署,我们将作风纪律整顿作为强化党建工作、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地税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求突破的重大举措,从5月9日开始,到6月14日结束,利用1个多月的时间,我们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广泛动员,周密部署,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工作,紧密结合本局地税工作实际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创新上做文章,在质量上下功夫,在突破上求发展,做到了宣传动员快,安排部署缜;组织管理严,学习质量高;揭短形式多,剖析问题细;民主评议实,分析根源深;制定标准高,整改措施新。认真完成了学习动员、检查分析、改进提高三个阶段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局逐步形成了树立三个理念、坚持一种精神、营造一种环境、实现一个目标的氛围。三个理念,即“亲民、为民、利民”的从政理念、“团结就是生产力、团结就是战斗力、团结就是事业发展基础”的理念和“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纳税户服务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服务理念。坚持一种精神,就是坚持“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进取、创造佳绩”的地税精神。营造一种环境,就是营造“凝心和气、爱岗和业、睦邻和友、安内和外”的良好环境。实现一个目标,即实现“各级党委、政府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纳税人满意、广大地税干部职工满意”的目标。全局税干的组织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思想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单位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税的成效日趋明显。12月上旬,省、市依法治理领导组将我局作为全县唯一的“依法治理示范单位”,检查验收并通过了我们坚持“四五”普法、搞好依法治理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抓培训提升整体素质。一是强化了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制定了学习教育方案,发放了辅导资料,明确了学习重点,设计了思考练习题,党组带头,人人参与,组织了学习笔记和学习体会展评,举办了知识竞赛,兴起学习《文选》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热潮,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二是深入开展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从组织、时间、形式、效果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将“八荣八耻”内容与税收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指标量化,标准硬化,明确责任,严格监督,与落实“十一五”规划、实践《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与各股室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形成战斗力。三是认真组织培训。2月6日至8日,组织全体税干进行了为期3天的《山西省地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税收管理员制度》和《公务员法》知识培训,并进行了考试,参加考试的71人全部及格,其中80分以上的51人,优秀率达72%。四是强化了信息技术培训,选派2人参加了省、市的计算机培训,2人参加了县公安局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培训,有14人参加了县局为
期10天的计算机培训。有12人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其中10人达到国家计算机一级标准,在去年已有59人达到此标准的基础上,上升到69人,占到规定达标税干的92.1%
——抓党建发挥带头作用。县局与各基层支部层层签订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依据“围绕税收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税收”的总体思路,一年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根据征管改革后基层征管单位由原来12个成为6个的新形势,重新设立了支部,由原来的5个联合支部变为目前的5个单设支部、2个联合支部,为开展各项党建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进一步引深了“五好党支部”和“无违纪支部”创建活动,完善了活动方案,丰富了活动内容。各支部建立健全了党员访谈制度,广泛开展起支部成员和党员、党员和党员、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谈心活动,结成对子,搞好帮扶,沟通思想,加深感情,增强了凝聚力,使创建“五好支部”和“无违纪支部”活动逐浪高涨。全局57名党员一年来没有出现任何违规违纪现象。同时,加强党员后备力量,3名积极分子被吸收为预备党员,还从5名重点培养对象中确定了3名发展对象上报上级党委审批。三是发挥党员在文明服务和文明创建中的作用。通过党员挂牌服务和设立党员先锋岗位,发挥党员在文明创建中的作用。通过进一步深化创建认识,细化创建制度,强化创建措施,硬化创建考核,优化创建质量,使创建活动热烈而扎实地向前推进,通过了“运城市百佳诚信单位”、“文明单位”的复查验收,为我局明年申请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 以新综合征管软件成功上线为标志,求真务实,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新飞跃
新综合征管软件上线运行,是省局确定的信息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也是实践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标志。基于此认识,局党组高度重视,把软件上线作为亲历亲为的“重点工程”。根据省、市局精神,我们及早动手,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完善组织体系。县局成立了上线领导组和新版综合征管软件上线工作联络中心,负责上线工作的指挥协调,并成立了信息化管理股,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夯实硬件基础,搞好相关培训。在硬件升级上,我们对原有的电脑和打印设备进行了整合配置,升级扩容,为软件的成功上线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在软件培训上,组织相关人员分四批参加了市局组织的新版征管软件师资培训,并于9月5日至10日对本局税干进行了系统培训,为软件的顺利上线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大力广泛宣传,争取配合支持。为了使广大纳税人理解上线工作,积极配合支持,我们印发新版综合征管软件上线工作公告,张贴于各办税服务厅门前。在县电视台播放宣传公告。还印发300余份综合征管软件上线公告和150余份缴税地点变更公告,逐户送达到纳税户手中。使之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四是发扬拼博精神,稳妥扎实推进。全局人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夜以继日,连续作战,通过环境搭建、新软件数据清洗、欠税清理、税收票证领、用、存的核对、新旧代码表的对照上报、纳税人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录入等程序,于10月1日,一举实现了新综合征管软件全面上线,全县710个业户纳入了信息化管理体系中,构建起全面、实时、动态的税源监控网络,有效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水平。各基层管理单位以新版综合征管软件上线为契机,加大了管户管理和税款清缴力度,对上线户和未上线户采取“统一登记,区别管理”的征管方法,逐步将全县所有纳税户纳入软件管理。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纳税户 户,其中上线户797户,未上线户 户。通过软件三个月的运行情况来看,平均申报率达 %,入库率达 %,共征收税款788 万元,加收滞纳金4046.16元,罚款410元,加罚23.7元,清理欠税 万元,软件运行初显成效。
在着力抓好新版综合征管软件上线的同是,我们还有效利用现有设备和网络资源,通过环境搭建、操作培训、权限设置等方式,加大和规范了省局邮件系统、市县局ftp文件传输系统、公文处理系统、货运发票开票系统等软件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了办公自动化和办税自动化的应用水平,极大的方便了税务人员和纳税人,使信息化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六、 以构建廉政文化为重点,探索创新,注重实效,党风廉政建设迈上新台阶
廉政文化建设是省、市局今年确定的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在此项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在价值取向上,通过教育固廉,读书思廉,着力解决“三观”问题。先后组织学习了《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并安排税干业余学习好《廉政理论》、《廉政时评》、《廉政故事》等10本廉政文化书籍,定期检查学习笔记,组织廉政知识考试,让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税干的思想上扎根。二是在生活方式上,通过文娱润廉、交往清廉,积极应对中西方文化碰撞、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和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三大挑战”。坚持每天早上作广播体操,下班后下棋、打乒乓球,节日组织趣味体育比赛,每天早操后练唱《誓词》、《八荣八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公务员之歌》等廉政歌曲,在娱乐中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形成与市场经济相和谐的生活方式。通过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密切党群、干群、地税人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三是在行为方式上,通过典型导廉、警示策廉,养成清白正派的习惯。开辟了廉政文化墙和廉政文化走廊,在其中的“古代廉吏”、“时代楷模”专栏中,大力宣传古今廉吏和本单位廉政标兵先进事迹,以点带面。在县局《简报》的“廉政文化建设”专栏和基层所廉政文化墙的“警钟常鸣”栏中,经常登载反面典型的违法犯罪事实,以及本单位的不良现象,还定期向税干发送廉政短信,早敲警钟,防微杜渐。四是在社会环境上,通过家庭助廉,多方督廉,倡导尊廉崇廉风尚。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借向税干家属慰问之际,发送了《家庭助廉倡议书》,还坚持召开家庭助廉座谈会,号召税干家属当好廉政之家的守门员。同时构筑起完备的督廉网络,随时检查督导。五是在从严治队上,严格责任追究,对发现的一名税干的违规违纪行为给予了相应的政纪处分。由于我局廉政文化建设的卓有成效,今年5月 12日,市局专门在我局召开了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现场会。廉政文化建设,促使党风、行风和政风有了大的改观,在今年的行风评议中,我局名列全县执法系统第一名。
七
、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为出发点,有的放矢,善于总结,信息和调研有了新起色
根据公司领导集体研究讨论的意见,下面,我对公司四月份及“五一”节期间的工作进行总结。
四月份,公司上下认真开展“解放思想、谋划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围绕落实公司“1357”工作部署和党委“1559”工作规划,克服地面翻浆等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强化经营管理和生产组织,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公司全月实际开钻87口,交井83口,进尺157524米,交井和进尺分别完成月计划的97.65%和126.02%,井身质量合格率和固井质量合格率100%,综合取心收获率99.77%。
四月份,公司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优质高效生产,认真搞好生产组织协调
四月份以来,面对降雨多、地面翻浆、生产任务繁重等诸多困难,前后线各单位团结协作,搞好现场组织和服务保障,保证了钻井生产高效运行。
一是优化生产组织,加快了钻井进度。各钻井队抓住工作量充足的有利契机,齐心协力,奋发大干,想方设法提高打表层、安装封井器等环节的工作效率,钻井生产连创佳绩。4月份,有14支钻井队月进尺达到5000米以上,其中有7支钻井队达到6000米以上。截至目前,有4支钻井队年进尺突破2万米。在采油八厂施工的钻井队,从强化搬家、组织入手,密切工序衔接,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加快生产节奏。
二是强化生产保障,提高了运行效率。钻井前线坚持靠前指挥,组织召开生产动员会、现场会,帮助钻井队及时解决各类问题,确保了钻井生产有序运行。有关部门加强与甲方和协作单位的联系,针对翻浆期特点和甲方要求,协调搞好区块调整,合理部署钻机,密切完井作业、搬迁等各环节的衔接,并顺利完成了3支钻井队从采油七厂到采油八厂的钻机调头任务。土地部门超前做好征地、查路选线等工作,妥善处理工农事务,为钻井生产赢得了主动。装备部门积极组织钻机出厂验收和配套,推进设备定置管理,搞好现场抢修,提高了设备运转效率。综合队克服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等困难,强化车辆服务和物资油料押运,满足了钻井生产需求。
三是加强技术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技术管理中心和各钻井队严格执行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了钻井工程质量。针对葡南区块地质条件复杂、易喷易漏的实际,认真制定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结合区块地层倾角大的实际情况,加强井眼轨迹控制,严格执行定点测斜,确保了一次中靶率。在区块施工中,针对易出现缩径卡钻、断钻具等问题,定期更换大钻具、螺扶等井下工具,减少了复杂的发生。加强钻井液管理,调整钻井液处理方案和配套的预防措施,降低了电测遇阻率。在水平井施工中,提前准备钻井工具,修改完善施工措施,选派技术人员盯井,确保了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要求。进一步强化井控管理,认真执行井控九项制度,严格监督检查,杜绝了井喷事故的发生。
四是严密组织节日生产,确保了顺利施工。为搞好节日生产,公司提前布置节日生产计划,准备土、石粉、油料等生产物资,分6个组对各钻井队进行检查慰问和现场办公,鼓舞了员工士气,解决了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五一”节期间,广大前线员工坚守岗位,积极生产,机关和直属单位部分职工加班加点,搞好生产保障,3天时间实现进尺15077米,组织固表层、油层共19口,整拖7队次,实现了安全平稳运行。
二、围绕降本增效,加强了各项管理工作
各单位各部门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规范基础工作,搞好经营分析,提高了各项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经营分析,深入挖潜创效。各基层队、直属中心和机关部室对一季度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深入查找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讨论研究制定改进措施,为完成公司全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基础。财务部门以迎接管理局税务工作检查为契机,加强预算和结算管理,进一步规范核算流程,提高了成本管理的科学性。
二是加大物资能源管理力度,进一步降低消耗。有关部门和各钻井队规范物资计划申报等程序,严格使用管理。抓好单井油料定额消耗,使用柴油机油耗计量监测系统,提高了油料控制水平。加强物资和油料运输运送过程的监控,加大现场检查和考核力度,避免了材料浪费,降低了能源消耗。
三是加强关联交易协调,为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根据钻井工作量及区块调整情况,做好施工合同的签订,积极搞好采油厂新区块的交井工作,确保了签合同、施工、交井环环相扣。结合钻探工程公司年度计划安排,积极与甲方沟通,了解施工部署和勘探运行计划,落实工作量和价格,努力加快工程款结算,保证了资金运营效率。
三、围绕实现安全、清洁生产,狠抓了培训和监督检查
深入开展“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严格落实反违章禁令,加大施工现场管理,强化隐患治理,提高了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一是继续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在公司层面,除正常组织特殊工种和取证培训外,还开办了司钻轮训班,精心编制教案,制作幻灯片,分析事故案例,增强了培训效果,提高了司钻的安全技能。前后线各单位积极抓好日常安全教育培训,认真学习《反违章禁令》等安全知识,通过“一日一题”等形式,提高风险意识,强化员工掌握技能,促进了员工自觉遵章操作。
二是搞好隐患治理。为所有钻井队更新了防漏电保护接地装置,整改了16支钻井队的过圈防碰装置和铁基础,对夜间井场照明、钻台照明不合格,气动绞车死、活绳头有散花现象进行了改造,进一步完善了安全防护设施。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成立7个现场检查组,全面系统地排查隐患,各单位结合存在的问题,认真制定措施,积极进行整改,,免费范文写作第一站!进一步规范了现场管理。加强环保治理,开展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进行污染源普查,抓好以高西小油田完成井为重点的环保治理,实现了清洁生产。
三是加强现场监督。修订完善了《钻井施工现场hse监督检查标准及处罚规定》,搞好住井监督和巡井监督,采取抽查和夜查的方式,对各生产环节进行全面监督,特别是对关键工序和重点要害部位死看死守,削减了施工作业风险,杜绝了重大隐患事故的发生。
另外,认真做好钻井队资质认证工作,制定了公司施工队伍资质审核工作安排,召开了资质认证推进会,规范各项基础工作,为顺利通过资格审核奠定了基础。
四、围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进一步加强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以强化社会矛盾化解为着力点。完善机制,进一步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构筑大调解工作格局。依照“六有、四落实”要求在上半年对村居、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开展一次摸排整建活动。二是巩固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的基础上,一)健全人民调解组织机构。一是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延伸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专业化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上半年争取医患纠纷调委会挂牌运作。
二)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集中排查调处制度。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按性质和轻重缓急分类,统一登记造册,并在月底之前呈送地方党委政府,同时上报市局基层科备案。重大、突发性情况随时演讲,司法所长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二是依照分级培训原则,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活动,各地在一季度分期拟报集中培训计划,由市局集中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辅导讲座。三是整合系统力量,继续落实好律师参与接待制度,组织好每周一律师接访工作及律师参与协调重大疑难案件的工作。组织和引导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者参与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调解,参与突发性、敏感性、的处置,参与重大问题的调处。四是参照相关档案管理规范,由市人民调解中心结合实际出台潜江市人民调解业务档案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调解工作质量。
三)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一是要进一步落实贯彻《关于建立“1+4联合接访联合调处矛盾纠纷工作机制的意见》精神。加强对全市重大疑难纠纷的调处、指导工作,抓好对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重大疑难案件的指导工作,全面提升办案水平和办案质量,树立人民调解工作品牌形象。三是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好《人民调解工作简报》及时对上全面反映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动态,对下传达党和政府的相关方针、政策、交流调解工作经验,探讨调解工作规律,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四)大力宣传《人民调解法》认真布置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
二、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着力点。充分履职,为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法律保证
一)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讨论制定今年社区矫正工作计划。二是上半年举办一期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培训班。三是积极探索完善城区、农场、乡镇三种不同区域的管理模式,培育典型以现场会形式进行推广。四是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的档案建设与管理,完善社区矫正基础工作。五是落实司法奖惩和行政奖惩措施,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快矫正对象的转化改造过程。
二)进一步加强帮教安排工作。突出抓好“三无”对象的过渡性安顿。二是加强与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出台帮教安排工作帮扶方面的专门性文件。
三)进一步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由法宣科在3月提请召开普法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全会,会上确定今年工作总体思路、任务。二是领导挂帅、部门配合,成立专班和专家组,高标准做好全市“六五”普法规划的起草送审和讨论下发工作。三是早部署、早动员、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认真抓好“六五”普法启动工作。四是认真组织,上下联动,46月,以“六五”普法确定的重点学习内容,高标准完成全市第一期法制宣讲员培训和各地二级培训工作。五是认真组织做好“六五”普法统编教材编辑工作。
四)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适时开展法律援助专项行动,解决好特殊群体的法律诉求。二是把好援助案件的审批关、质量关。积极争取政策经费支持,扩大法律援助受援面,全年料理法律援助案件80件以上,料理法律援助事项1200件左右,不时扩大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三是积极抓好市政府法律顾问团的工作。
五)加强法律服务队伍管理。通过双向选择更紧密地服务经济发展。二是加强督办,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加大对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管力度。三是严格制度,认真落实每周一讲评机制,进一步引导法律服务人员不时拓宽业务领域,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各个领域,确保业务总量和收费有明显增长。四是加强调研,不时健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自治自律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司法行政机关与行业自治组织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基层法律服务惩戒委员会和风险防范基金,及时查处、惩戒违纪违规执业行为,尽可能降低执业风险。
三、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关键在人。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事业成败。必需努力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高素质干部队伍,因此,要结合本系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队伍建设。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全面加强系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二是围绕“强纪律、讲操守、树形象、比业绩”读书演讲主题实践活动,全系统内开展包括政策法律法规、理论、专业知识和执业道德纪律等内容的学习,保证参学人员每人学习笔记达到一万字以上,心得体会文章两篇以上。三是全系统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推出一批岗位能手和标兵作为本系统学习的典范,全系统内形成争当标兵、争当楷模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党建责任制度。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和重大决策机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具体制度,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努力提高班子成员思想、理论水平。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重点是进一步健全以“”为主要内容的党内生活制度,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加强和改进律师行业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律师行业党的组织,发展壮大律师党员队伍,把律师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充分发挥好律师队伍促进社会法治进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三)规范执法执业行为。与相关科室整合的方法,相互协调沟通,联合查处法律服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二是制定法律服务工作年终考评规范。打造人才库,形成优质服务推荐机制。三是以素质促业务,把“加强教育、强化监督、树立形象”作为总抓手,律师队伍中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和法制、时事政策教育,增强广大律师的法制观念和政策法规水平,提高依法执业、依规行事的自觉性,规范律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促进律师事业健康发展。
四)深入开展教育培训。年初认真组织,完成好对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四支队伍的教育和整顿。
四、强化措施。为全面完成司法行政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时改善基层工作条件。二是扎实开展第二批“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对第一批“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实行动态管理,加强督察指导,切实发挥省级规范化所的典型引路作用,力争年内新创建2-3个省级规范化司法所。三是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工作经费、装备配备管理工作,确保经费、装备发挥作用和使用安全。
二)进一步深化经费保证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促进司法行政经费保证规范落实到位。二是向内挖潜。继续推进创建节约型机关,完善民主理财和局党委集体理财制度、坚持政府推销制度,严格工作经费保证制度,对各基层法律服务所继续实行季度报账制度,实行定项目,定标准,做好系统内资金保障。
在“四个全面”战略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社会各界将更加关注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迈上新台阶为目标,扎实推进“两个率先”,将民政事业放入“建设宜商宜业宜居的新__”大局中考量。
1、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__省社会救助办法》,严格按照《__省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建立和完善低保家庭申报听证和收入核查办法,规范申请、审批程序,科学制定保障标准,适时提高保障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坚持“一户一档”和动态管理。落实保障资金自然增长机制,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淮安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方案》(淮办发〔__〕124号)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城乡低保将实现一体化。完善低保信息系统管理,完善低保对象在住房、医疗、教育、司法、就业、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社会救助配套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低保家庭的生活保障问题。
2、巩固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继续落实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根据全区经济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提高供养标准,做到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力争到2015年末,人均年供养标准达到4000元以上。巩固五保供养成果,多方筹集资金,新建、改扩建21所农村敬老院,力争五保对象集中入院供养率率达到75 %以上。广泛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示范创建活动,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省级养老服务示范机构4个,省级文明敬老院6个,市级三星级敬老院10个。
3、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十三五”期间,全面建立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主要内容,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相衔接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村组(社区)配合、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城乡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
1、加强灾害信息管理能力建设。开展区域内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建立完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细化灾情统计标准,完善自然灾害灾情统计制度。健全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在减灾委综合协调下,建立完善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和灾害信息的分析、处理机制,建立灾害信息共享及平台,加强对灾情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处理和应用,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服务,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灾害信息员队伍,有效发挥灾害信息员在传递信息、组织群众等方面的作用。
2、加强救灾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依托公安、消防为基础的应急救援体系,灾民生活救助快速有效,倒房重建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冬春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社会动员能力明显提高。到2020年,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临时住所、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应急救援体系及时响应、救助有力,当年需恢复灾民倒房重建率达100%。
3、加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加强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推进基层减灾工作,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组织社区居民、企业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活动,完成20个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80%以上居民了解掌握灾害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灾害信息传播覆盖面达到应接受信息人群的95%以上。进一步修定城乡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减灾活动和预案演练;不断完善城乡社区减灾基础设施,结合广场、公园、学校、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转移安置群众的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家庭防灾减灾准备,建立应急状态下社区弱势群体保护机制。全面提高城乡社区综合防御灾害的能力。
4、加强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建设。建立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协作开展减灾宣传教育的机制,普及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提高全民防灾意识。优化电视、广播、报刊、电话、互联网等传媒在灾害信息的传播、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的作用。设置气象、地震、地
质灾害等科普基地。将减灾知识普及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开展减灾普及教育。充分利用“国际减灾日”和“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推动减灾防灾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防灾减灾的浓厚氛围。5、加强防灾减灾社会参与能力建设。继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全区农业主导产业保险实现全覆盖。继续扩大,并巩固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覆盖面,确保参保率达到99%以上。提倡和鼓励单位、个人积极参加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红十字会、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民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理支持等方面的作用。
6、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计划建设一个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适量储备救灾物资,保证灾害应急工作的需要。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协议储备等救灾物资储备方式。
7、规范救灾资金使用,加强减灾救灾资金投入。督促乡镇认真贯彻落实《__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财社〔__〕48号)要求,建立区、乡自然灾害救助经费分担机制,拓宽救灾资金筹集渠道,提升救灾资金使用效率。
1、儿童福利。进一步完善孤儿养育标准增长机制。鼓励公民收养,推进家庭寄养,加强亲属监护,提倡社会助养,促进孤残儿童回归家庭和社会。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加大有效投入,形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体系,使困境儿童的生活保障更加有力,医疗康复保障更加健全,教育保障政策更加完善,监督保护制度更加科学。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加强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有专人负责的区、乡(镇)、村(居)三级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或儿童福利指导站,构建困境儿童保障“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困境儿童福利服务工作。强化社区儿童福利服务指导和组织功能,为有需求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临时照料、教育辅导、心理疏导、监护指导、政策咨询、履职能力培训等服务。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困境儿童保障服务工作。
2、残疾人福利。认真落实福利企业减免税等扶持政策,大力扶持福利企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相关政策,切实保护好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拓展福利企业兴办渠道,鼓励支持各种社会资本兴办福利企业,研究对残疾人集中就业的福利企业扶持政策,支持兴办小微型福利企业,多种渠道扩大残疾人就业。
3、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要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按照到2020年养老床位占老年人口总数40的目标,留足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加大养老服务业资金投入。要将福彩公益金留成部分的50%以上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
4、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建立养老机构日常运营补贴机制;建立养老服务护理人员补助制度;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改革。
(四)加强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优抚对象各项优待抚恤政策,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推进军休管理和服务创新,建立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双拥优抚安置体系。
1、深入开展双拥创建工作。巩固双拥创建成果,2017年,力争再创省级双拥模范区“五连冠”。
2、全面落实优抚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优抚政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及时调整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确保其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建立健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落实优抚对象医疗减免政策,推行优抚对象医疗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提高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水平。加快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的改扩建,计划再投入1700万元,实施陵园景观及绿化提升工程,将陵园打造成苏北一流褒烈育人基地。
3、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全面实行的城乡一体化安置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确保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安置率继续保持在100%。严格按照《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及省市有关安置法规政策继续做好转业士官岗位安置工作,确保安置率100%。积极动员符合参训条件的退役士兵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在保持十二五期间平均95%的参训率基础上有突破,争取达到95%以上的参训率,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复退军人问题的指示精神,以稳定为目标,扎实做好各项稳控工作,把各种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保持我区涉军群体的总体平稳。
(五)加强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建立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
1、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自治。依法组织好城市第六、第七届社区居委会和农村第十一、第十二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进一步完善以民主议事和民主决策为基础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不断增强基层民主自治的透明度,强化村(居)民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转变基层政府行政职能,全面推进“政社互动”,进一步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机制,加大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力度,增强其承接社区各项事务的能力。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城乡社区依法自治率均确保100%。
2、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健全以民生幸福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以居民互助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以满足居民多种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社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构建主体多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做到细化、精化,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服
务。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在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承接各项社会事务的能力。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到2020年底,注册社区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18%。居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加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区、乡镇、社区三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到2020年底,三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完善率达到80%。普遍建立综合服务大厅,实现“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经费保障机制,将城乡社区工作经费、人员报酬、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积极争取驻区单位和社会各界对社区建设的支持,逐步形成城乡社区建设多元化投入格局。进一步改善城乡社区办公条件,确保每个村居办公经费每年平均不低于10万元。
4、加大社会组织扶持发展力度。深化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重点推动公益慈善类、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较快发展,到“十三五”末,全区登记社会组织力争达到每万人8个以上。设立社会组织扶持发展专项资金,建立财政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机制,为社会组织扶持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机制。编制年度《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事项目录》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将政府部门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管理工作、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定向委托等方式转移给评估等级高、服务能力强的社会组织。不断创新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支持机制,重点围绕养老服务、心理慰藉服务、助残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救助帮困服务及其他公益服务,支持社会组织策划设计、组织实施与此相关的公益创投项目,培育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优质公益项目品牌。
5、健全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机制。提升社会组织依法自治能力。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强化监事会职能,发挥好监事会作用,形成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机制。健全以《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为重点的社会组织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会计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对社会组织业务开展、工作成效、财务状况、诚信自律等进行第三方评估。到“十三五”末60%以上社会组织获得等级评估。发挥等级评估的导向作用,将社会组织的评估等级作为政府向其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重要依据。建立完善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建立政府监管和社会组织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完善民政、经信、财政、税务、审计、物价、市场监督管理、公安、司法等部门分工协作的联动工作机制。将社会组织纳入社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的诚信档案,实施社会组织诚信公示和黑名单等制度。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和非法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组织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社会组织公共信息披露平台,及时披露社会组织重要信息,推进社会组织阳光运作、社务公开。完善社会公众投诉举报机制,畅通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社会组织的渠道。
[关键词] 国内外;经费;志愿者;农民参与
自农业推广在西欧兴起至今已有100余年,一百年里各国成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农业发展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国外有很多国家成功地实行了推广工作,对各自国家的农村建设、农民素质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和农业综合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历史、现状简介
建国初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党全民抓农业。1952年农业部提出“以农场为中心,互助组为基础,劳模、技术员为骨干,组成技术推广网络”以及“以县为单位,照顾经济区划,每万亩耕地设置一个综合试验站”。1954年,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条例》,全国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4594个,职工32740人。1956年,提出农业“八字宪法”即上、肥、水、种、密、保、工、管,基层乡镇政府建立了一支农业技术队伍,包括农技员、种子员、植保员、兽医员、水利员、林业员、农机员等。1963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到11938个,职工71469人。其中,县级推广站1661个,乡级推广站10166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是承担的重要工作之一,所有公社干部都要抓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采用行政手段,把推广任务包括配套物资,如种子、肥料、苗木等层层分解,县分到乡,乡分到村,并以此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国各行各业的恢复和发展,原农牧渔业部组建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分级组建省、市、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据农业部统计,一年全国共推广农业新技术项次,推广面积亿亩,增加经济效益亿元。农业试验示范项目项次,其中获得县以上成果奖项次。有些地区总结出“通过乡、村两级技术服务体系实施农村社会化服务”经验,在乡级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村级建立农技、水利、农机、植保、种子“五统一”的综合服务队,解决分田到户后出现的田块过小不利技术推广的难题。这一阶段相对来说被认为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获取一定成绩的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以下特点:一是部门所有。农业部有关业务司、局都按产业设站,如种植业站、畜牧站、水产站、农机站、经营管理站,还有数以其他部门的林业站(林业局)、水利站(水利部),实际上是政府部门有关司局下设的“办事”机构,代行政府职能。而是沿袭科层制管理。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由政府核定编制,相应地定为局级、处级、科级单位也有的乡镇农业技术站被定为副科级。只是下没有领导关系。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省、市、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从职能上彼此无任何领导与管理关系,只是进行平等的业务合作。四是实行“政技合一”体制。农业技术人员和乡镇干部捆绑使用,从事各类行政职能活动或参与“中心工作”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时间不足1/4。五是技术推广工作的不确定性。通常是政府出钱,按下达“项目”一揽子进行,行政倾向性强,市场导向性差多头管理体制造成行政管理成本高而公共服务效率低以及推广资源的严重浪费。
20世纪90年代,通过了我国首部关于农业推广的法律——《农业技术推广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政府机构经历了两次大的裁员,在“精减—膨胀—再精减—再膨胀”的怪圈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跌人低谷,全国约有44%的县、41%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被停拨或减拨事业费,有1/3左右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离岗,瞬时间出现“网破、人散、线断,局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为了“挽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面临的窘境,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四部委《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试图通过“补网、增人、接线”方式恢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但由于舍本逐末,并未达到起死回生的预期效果,相反却出现了“逆淘汰”现象。因为有一些基层技术站早已自然解体,其服务功能已经社会化、市场化了,现在又要重新恢复起来,增加一部分人吃“大锅饭”。在缺乏民主监督制度和盛行‘关系”的社会环境下,有些基层农业部门趁机扩大编制,招“亲”进‘友”,无限膨胀。某直辖市农业局一位负责人就曾说他们那里一批有知识的青年农业技术人员改行进入了交警、税务、劳动部门,另一批乡镇干部子女以及村支书、老村长趁机“落户”农业技术人员编制。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市县、乡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共有92万人,其中市县级32.4万人,占35.2%,乡镇级59.6万人,占64.8%,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不足30%,其中高级职称人员仅占2.76%,有50%以上的技术人员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相当一部分为合同制干部或工人。
从上述国内推广体系的基本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中国无论是建国初还是线当代,都是采用的以政府农业部门为基础的农业推广体系。而国外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二、推广主体多元程度之中西比较
日本农业推广体系的协作系统有农业改良普及促进协会和农业协同组合。农业协同组合是一个庞大的民间农业推广组织,在日本农业推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丹麦实行以民办为主的农业咨询服务体系,在其推广体系中推广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局面。丹麦设全国农业咨询中心和87 个地区农业咨询中心。全国农业咨询中心由两个全国性农民组织(农场主联合会和家庭农场主协会)共同领导,87个分布在各地的地区农业咨询中心,由当地农民组织领导。丹麦除了以上两级农业咨询中心外,还有种子服务、农机服务、购销服务等几个主要的农业推广服务部门。种子服务(农作物种子的繁育和销售)都由私人种子公司负责,种子公司通过种子商销售种子时,印发大量技术宣传资料,起到了推广作用。农机服务主要由规模较小的农场联合组成的农机合作社或少数私人开办的农机公司来提供。在购销服务方面,私营的各专业公司或农民入股的供销合作社负责生产资料的供应,各种农民入股的合作社承担农产品的销售,各地专业的合作社形成全国性组织,这些组织又共同组成了全国性的供销合作社联合会。为了推销和收购产品,这些合作社也雇佣技术人员,向农民推广技术。中国目前仍然是以政府农业部门为基础的农业推广体系。推广主体要想实现多元化,就要充分发挥如农协、企业等非政府体系以外的推广主体要想实现多元化,就要充分发挥如农协、企业等非政府体系以外的推广力量的作用。在行政主导的推广体系外,要吸纳多种机构、组织和群体参与推广。农民专家、农民技术员、农村基层村委会及党支部、各类农民组织都是完善中国农业推广体系的补充力量。此外,还应明确推广机构的职能定位,将农业推广机构的经营与公益性职能分开,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主要负责公益性农业推广,而像产前、产中技物结合的推广活动以及产后的加工、运销服务等经营职能要逐步从基层国家农业推广机构中分离出去。在市场的调节下,将企业纳入推广体系,企业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也将从事一些具有开发性前景的技术推广以及承担经营性的服务。
除却上述的群体可以技术推广主体,还有另外一个在推广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群体不容忽视——志愿者。美国农业推广体系中有规模庞大的志愿人员队伍。300 万左右的志愿人员每年花费51d 时间和专业推广人员一起工作,其中有2/3 的人和推广人员一起服务5 年以上。志愿人员除了奉献时间外,在制定他们的推广计划时,平均每人每年还募捐130 美元左右,支持开展推广工作。他们帮助服务对象改善知识结构、健康条件、安全状况、提高生产技能,在服务过程中同时充实自己、丰富知识、了解社会,特别有利于掌握第一手材料,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促进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志愿推广人员在美国农业推广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支志愿人员队伍的作用在美国得到充分肯定。墨西哥的农业推广队伍由专职、兼职和职员人员组成。其志愿人员由农业系统的在校学生,农村中的公民组成,他们有热情,对本地区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成为专职、兼职推广人员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志愿推广人员可优先参加各类机构举办的培训班,农民志愿人员可以优先获得贷款、参加旅游观摩团,到新技术推广利用较先进的地区观摩学习。国外的志愿服务人员参与农业是中国农业推广体系建设中尤其值得学习的地方。中国农业推广的志愿服务欠缺,但随着志愿精神在中国影响的不断扩大,再加上政府的提倡与支持,农业志愿推广在我国是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性的,近些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自2003 年开始,迄今已近5 年,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地区的农业推广中已开始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开展农业志愿推广服务,大中专农业院校的学生、老师,科研院所的专家等都可以成为农业推广中志愿服务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立法保障问题之比较
就立法时间而言,美国美国自1914 年通过《史密斯—利弗尔法》奠定该国农业推广的基础后,随时间推移,美国政府根据农村生产、生活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又不断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法案或者补充修正案。如1925年通过了《珀内尔法》,1935 年通过了《班克黑德—琼斯法》等。日本于1948 年7 月15 日公布了《农业改良助长法》。该法是战后日本开展农业推广的法律依据,也已进行了数次修改,对日本农业推广的各项内容进行了修正与完善,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本国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中国直到1993 年7 月才通过了《农业技术推广法》,时至今日一直没有进行过修订。而且该法的操作性不是很强,制约力也并不大,因而修订《农业技术推广法》已经成为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除《农业技术推广法》外,《农业法》、《种子法》等其他有关法律,也有与农业推广若干相关的条款。总体而言,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形势,应该进行修订,应将关于国家与基层农业拨款的比例具体化,并且修改陈旧的条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农业推广工作。
四、民参与程度比较
作为技术和服务采用的对象,理应成为推广的主体。北美和欧洲的推广哲学是以通过推广服务提供帮助并鼓励自愿响应为基础的。这个概念假定:如果农民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自愿行动而不是屈从于压力的话,政府的帮助就会使人们对国家和地方的目标产生更大响应。在荷兰的农业推广体系中,农民一方面出资资助农业推广,另一方面也参与农业推广的管理。农民可通过农会,或者通过在实验站、场的管理委员会任职等,参与运用科研和推广的管理工作。英国的推广体系由原来的NNAS(National Agricultural Advisory Service,国家农业咨询服务系统)到现在的ADAS(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dvisory Service,农业发展及咨询服务系统),始终强调以用户——农民为导向的咨询服务意识。而且,这里的服务不只包括技术本身,还包括市场信息、营销、农户/农场生产设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的农业推广工作必须要以农民为中心,农业推广活动的最后决定权应该在农民。农业推广的方式不应是行政上的强制,而应该是沟通、合作与学习。重视农民参与,必须要有向以农民为中心推广理念的转变,只有基于此才能进一步与农民有效沟通,而推广的工作重心要放在农民能力构建上。
2003 年7 月,苏州政府从370万农民中评选出100名农民专家,发给由市人事局审批的职称证书,在中国农村广阔天地中首开先河。苏州的农民专家队伍,尽管大都学历不高,一般为初高中文化,但他们自学成才,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又都乐于助人,成为当地新农艺、新品种、新技术的义务带头人,是苏州现代农业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基层科技力量。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批农民专家在四乡八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大超过了政府和专家的作用。苏州政府为农民评“国家职称”,引导农民参与推广活动,将推广的主动权交给农民,发挥农民的能动性,这种做法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参与式农业推广”的理念,给中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中增加农业服务组织多元化,弥补科研机构与农民需求之间差距,引导农民参与推广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可见,由于推广活动中重视农民的参与,农民的能动性得到调动,因而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而且农民作为技术和服务采用的对象,理应成为推广的主体。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参与推广是世界推广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也是中国农业推广体系未来发展的方向。农业科研机构和推广机构必须使技术的研究和服务供给以农民的需求为中心,扩大技术和服务的有效供给。
五、推广经费比较
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我国政府财政农技推广投资在1981—1999年的19年内总体趋势是递增的,按1981年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23 %。近19 年来,我国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占财政农业总支出的比重总的趋势是在不断提高的,19 年的平均值为9.84 %。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占财政农业总支出的比重似乎并不低。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总量偏低所造成的。尽管我国政府财政农技推广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同期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农技推广投资总量仍然不足,加之农技推广人员增加较多,这使得资金与人员的匹配关系恶化。目前我国县乡两级农技推广费用短缺现象已成为制约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在20 世纪80 年代初,113 个国家平均水平为0.96%,低收入国家也达到了0.44%。而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近19 年来一直徘徊在0.22%~0.36%之间,平均为0.25%,建议中国未来这一比重应逐步提高到0.5%以上(高启杰,2003)。从资金投入结构来看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据对调查点的分析,1999 年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直接经费来源中平均有70 %左右来自政府投资,30 %左右来自非政府投资。
国外的情况于国内有很大差别,像在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中,培训和新技术的推广都是无偿的、泰国政府也每年投入农业的资金约占整个国民经济预算的7.8%。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投入的总额不断增加。农业推广经费除国家预算外,地方政府还有拨款支持,金融机构还有贷款。因此,泰国的农业推广和培训都是无偿的,良种供应是优惠的。
不同国家的农业推广经费来源差别较大,但总的趋势是:非政府部门的农业推广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对农业推广的投资领域各有侧重。非(下转第141页)政府投资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物化程度比较高、市场潜力比较大、竞争性强的技术推广项目上,政府则主要集中在基础性和公益性技术推广项目上。在项目运作机制及资金管理改革方面,大多数国家逐渐向基金制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启杰.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高启杰等 推广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3] 高启杰.我国农业推广投资现状与制度改革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8):27~33
一、创新科学发展的工作理念,以战略的眼光审视统战工作
只有创新的理念,才有创新的实践。统战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势,用“服务发展”、“以人为本”和“统筹协调”等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指导和推动新时期的统战工作。
要树立“服务发展”的理念。就是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全国、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读懂读透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自觉把统战工作放在国际国内的背景下来认识、放到全市工作大局中来谋划、放到津市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中来推动,以服务发展的具体成效体现提升统战工作的地位上。第一是要把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作为统一战线提升服务发展质量的突破口,深入开展“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破除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问题。第二是要把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作为统一战线提升服务发展质量的着力点,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建言献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党委、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务实。第三是要把选好服务发展的载体作为统一战线提升服务发展质量的切入点,按照大局需要、社会关注、发挥优势、群众支持的要求,进一步拓宽思路,整合资源,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使统一战线服务发展的工作充满活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统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自觉地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把激活每一个统一战线成员的潜能、促进每一个统一战线成员的发展,作为统战工作的价值追求。一方面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统战成员的根本利益作为做工作、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听取统战成员的意见建议,热情关心他们的政治利益和物质利益,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真诚地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不断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要统筹兼顾,把交朋友和做工作相结合、求大同和存小异相结合、畅通渠道和照顾利益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认真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凝聚人心的工作,使全市统战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要为党外人士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要树立“统筹协调”的理念。统筹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战部门作为党委一个重要的服务部门,面对千千万万的统战对象,面对社会各阶层的广大群体,面对五大关系的人民群众,统战干部必须树立“统筹协调”的理念,积极主动地了解统战成员的思想动态,及时深入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工作;诚心诚意,热情做好服务工作;依据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统一战线的管理工作,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努力使党同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更加巩固,各民族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更加协调,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更加适应,大陆同胞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关系更加密切,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树立“大团结、大联合”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的新局面,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的工作方针和重要工作部署,以扩大对外开放和推进外向型经济为新契机,进一步扩大经济、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最大限度地团结海外各族、各界和各阶层一切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力量;要进一步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凝聚海内外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推动全球反独促统活动的蓬勃发展;要切实做好海外各阶层、各团体中爱国群众的工作,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的同乡会、联谊会、同学会等民间社团的联系交往,不断巩固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促进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创新科学发展的工作方式,以开拓的精神谋划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要顺应党的历史地位的变化,顺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时期的统战工作在工作方式上要实现 “三转变”。
要以中心同步,变“被动”为“主动”,增强责任意识。统战工作要想保持生机与活力,必须在围绕中心中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尽责,实现被动等待向主动争取转变。要找准党委中心任务与统战工作之间的结合点,选准工作的切入点,高度对接、深度融合,做到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中确定创新的方向,在落实统战工作总体部署中拓宽创新的思路,在服务党委中心工作中发掘创新的亮点,在解决难点问题和加强薄弱环节中找准创新的突破,确保统战工作胸怀全局、登高望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统战工作的改革创新方向正确、路径清晰、舞台广阔,使党政主要领导切实感受到统战工作的独特优势和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市”、“发展产业集群、打造百亿工程”、“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派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树统战干部形象、建党外人士之家”等工作重点,寻求工作的突破口,抓住工作的主攻方向,大胆实践,把各项统战工作任务创造性地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服务大局的水平和成效。
要以机制带动,变“单兵”为“团队”,形成整体合力。开展统战工作,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能做好的,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理顺体制,健全制度,完善机制,采取“团队作战”模式,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进统战工作开展。为此,要充分发挥统战部的牵头协调作用,形成重要情况、重大问题统一归口汇报、通气、协商机制和相关干部统一管理机制。对重要工作任务,建立统一部署检查机制,最大限度地形成和发挥整体优势。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做到党委重视,副书记负责抓,统战委员具体抓,各部门分工协作,各团体积极参与的统战工作运行机制,真正形成以党(工)委为核心、基层党支部为基础、各部门协同配合、统战组织共同参与的统战工作合力,使统战部门在工作时从单打独斗向团队协作、联合作战转变。
要以平台推动,变“应付”为“应变”,提升工作水平。开展统战工作,需要搭建一些平台,包括学习平台、服务平台、活动平台等,努力提高统战干部和统战成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地适应形势,符合实际,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搭建学习平台。通过举办统战干部、统战团体负责人培训班,系统学习统战理论和业务知识,以提高统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如“派学习联络组”等形式的统战人士学习平台,将统战人士组织起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统战知识,了解国家大事,提高政治素质。二是要搭建服务平台。在服务工作中,坚持与照顾同盟者利益相结合,积极为党外人士办实事、办好事;坚持与
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寓教育于各种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坚持与帮助统一战线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相结合,以真诚服务赢得广大统战成员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充分发挥统战成员的优势与作用;要为统战成员参与“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专长,为创建文明津市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三是要搭建活动平台。统战工作的活力来自创新,创新要以活动为平台。组织活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常规性活动,如联谊活动、纪念活动、走访慰问、座谈会等,在活动中交流思想,增加感情,凝聚人心;另一方面是特色性活动,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如参观活动、服务活动、调查研究、专题论坛等,通过活动,充分发挥统战人士的智慧与力量。尤其要发挥统战团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使统一战线真正实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服务发展、促进和谐”的光荣使命。 三、创新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以改革的手段推动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要有活力,必须以管用高效的工作机制为保障。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和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现有的体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
要完善统战工作领导机制。市、乡(街道)两级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统战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各乡镇(街道)配齐统战委员和统战专干,进一步明确任分管领导和专干的工作职责。持之以恒的抓好“六个纳入”和“四个带头”的落实到位。将统战工作纳入了党委常委会工作要点,纳入了党委常委员工作报告,纳入了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纳入了党校教学内容,纳入了各级中心组的学习计划和党委宣传计划。同时,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要身体力行,带头学习统一战线知识,带头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政策,带头参加统一战线重要活动,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
要完善统战部牵头协调机制。即在统一战线内部组织和有关部门之间,形成一种既分工又合作、既统一领导又各司其职的运行机制。一方面要积极牵头,统战部门要敢于牵头,善于牵头,学会出题目、交任务、勤指导、严督查,通过牵头强化统战部的职能作用。另一方面要主动协作,对有关协作部门要明确其工作职责。在党外干部的管理上,建立了统战部、组织部共同制定规划、共同物色选拔、共同培养教育、共同考察人选、共同研究提名、共同督促检查的工作机制;在民族宗教方面,建立了由统战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的应急工作机制,及时通报民族宗教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妥善处理由民族宗教引起的突发事件和矛盾纠纷;在新社会阶层人士方面,建立了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动态管理机制,由统战部牵头,工商、税务、劳动、环保等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主体,定期研究处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海外联络工作中要主动加强与人大、政协、有关社团的协作等,全市各有关单位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要完善统战工作制度机制。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促进大统战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一是要完善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坚持“以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原则,规范和完善协商制度、通报会制度、谈心交友制度、特约人员聘请制度、市委组织部和市委统战部与党外干部联系制度等有关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修订和完善市委统战系统例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从整体上推进统战工作上水平、上档次。第二是完善激励制度,对在统战工作中业绩突出,贡献特殊的人员要给予奖励,树立典型,形成创先争优的局面。第三是完善督查制度,定期对统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奖优罚劣。第四是完善资金投入制度。针对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领域不断拓展、任务日益繁重实际,应重视解决在办公经费、培训设施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确保统战工作的更好开展。
四、创新科学发展的工作能力,以过硬的本领服务统战工作
新时期、新阶段统战工作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繁重,对各级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按照“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着力提高加快发展的谋划力、推进工作的创造力、潜心干事的落实力、增进团结、合作共事的能力,切实发挥统一战线在服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要提高加快发展的谋划力。谋划力是科学分析判断形势,勇谋善断,确立工作思路和目标的能力。要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谋划和推进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善于用发展的眼光、战略性的思维,透彻地分析统战工作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旨融入整个统战工作运行的全过程;要深刻地洞察世情、国情、市情的变化,全面系统地掌握实际情况,正确把握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紧密联系实际,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理性的思维,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发现机遇,因势利导,变优势为胜势,化被动为主动,真正使统战工作体现时代性、富有前瞻性。
要提高推进工作的创造力。创新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要求统战干部的思想观念、执政理念、行为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要用创造性的工作开拓新境界,赢得新发展。统战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创新、引领创新,大力营造改革创新的氛围,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广大统战干部的探索勇气、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统战干部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创新体现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体现在转变思维定势上,用创新的举措保证统战有新支撑、新抓手,真正把统战部门建设成为改革创新思维最活跃、改革创新动力最强劲、改革创新成果最显著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