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1 05:3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精准扶贫总结及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今年以来,我村精准扶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安排部署和镇党委、镇政府的具体要求,紧盯贫困人口,深挖致贫原因,认真落实扶贫措施,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王新庄村2020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4人。通过入户走访摸底排查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宣传政策,实现精准帮扶。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完善建档立卡,做到帮扶对象精准。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任务、强化了工作措施、靠实了工作责任。深入村社召开会议、座谈讨论,细致调查摸排贫困户基本情况,精准识别因灾、因病、因残、因学等致贫返贫人口,真正摸清摸准扶贫对象致贫原因、需求清单、发展短板,按照“一户一策、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逐户制定扶贫攻坚具体方案和脱贫计划,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二)狠抓项目建设,做到帮扶内容精准。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全村通村通社道路实现全部硬化。二是着力强化智力支撑。把脱贫致富的根本点放在扶智扶脑上,紧紧围绕全村产业发展现状,组织开展扶贫户需求调查摸底,根据贫困户对实用技术的不同需求,分情况、分阶段组织开展现代农业、劳务等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贫困户劳动力技能水平。三是认真落实贫困户贷款政策。对有贷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引导和帮助贫困户递交贴息贷款申请。四是加大惠农政策落实力度。认真落实低保、五保、农村孤儿补助水平提高政策,认真履行残疾人生活保障补贴;严格落实新农合住院起付线降低30%,报销比例提高10%的卫生扶贫支持计划,针对患重病或长期患病的贫困家庭,积极帮助办理合作医疗报销和大病救助申报手续;严格落实禁牧补助、良种补贴等惠农资金,动员联村单位积极开展义务诊病等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按要求实现脱贫目标。
(三)整合帮扶力量,做到帮扶措施精准。一是集中力量做好脱贫攻坚。镇村两级干部通过摸排寻找贫困原因,精准识别致贫返贫人口,逐户制定扶贫攻坚具体方案和脱贫计划,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牢基础;引导贫困户融入畜禽养殖、设施蔬菜等一系列富民产业,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为贫困户申报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对因遭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况致贫的贫困户,列入临时救助重点对象进行物质帮助,为患重病或长期患病的贫困家庭,帮助办理合作医疗报销和大病救助申报手续。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村在精准扶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扶贫措施不够有力。进村入户访谈扶贫户次数多,对制定的帮扶措施落实的不够好,一些措施还没有落实到实处,扶贫脱贫进度显得缓慢。二是贫困户自我发展不足。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脱贫信心不够,自我发展的劲头不足。三是扶贫效果不够理想。
三、下一步打算
1、明确发展方向,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科学定位,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发展规划。
2、创造工作条件,抓紧实施帮扶工作。落实分户包扶方案,真帮实干,尽快让贫困户早日脱贫。
我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重大部署和安排,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主要工作如下: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
我校认真学习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其他中层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精准扶贫办公室,有专人负责整理档案和网上系统的操作,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积极行动,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
今学期,我校认真对转入学生和一年级新生进行摸底,同时与上级对接,确保信息准确,无漏报、多报现象,最终确定了61名建档立卡学生,其中:其中已脱贫44人,未脱贫17人。我校61名建档立卡学生中本县区户籍有57人,外县户籍有4人。
三、精心策划,落实了各项制度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根据《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及《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实施方案》和《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工作计划》所有教师每人结对帮扶一名贫困生,校委会成员及班主任重点帮扶建档立卡学生,并能动态管理,同时学校又制定了《控辍保学方案》,并与每位班主任签订了责任书,确保无辍学现象。
四、紧密安排,落实各项帮扶制度和计划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上级有关帮扶制度和计划,同时宣读了我校的相关要求和实施计划,对建档立卡学生实行“一帮一”帮扶,每位教师都能积极行动,认真落实。首先各位教师确定了自己的帮扶对象,并能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和孩子的学习情况,经常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绝不能使其成绩下滑掉队,同时多方合力对其引导,让他们用健康的心态去树立理想,迎接未来。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测试成绩,这些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而且较以前更加乐观向上。
五、统筹安排,认真落实了资助政策
认真学习上级资助政策,利用电子屏和宣传栏大力宣传相关政策,班主任通过微信群为家长解读,每位家长明确了享受的资助,知道了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
同时,学校也认真落实了资助政策,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为学生及时发放了书本和校服,另外,根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落实了建档立卡学生的“营养餐”,由于我校没有灶,我校安排专人与就近早餐店联系,解决了这些学生的生活问题,所有资助资金都足额、及时发放到位,无错发、漏发、缓发和不发现象。
六、齐抓共管,完成了各项任务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一)
按照省委、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定我县年全面脱贫的要求,月日第次县委常委会明确决定: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心工作,作为总抓手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围绕实施扶贫攻坚战略,从月日以后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成立了团风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团风县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由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副县长等兼任副主任。下设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社会扶贫四个工作专班和综合协调、宣传报道、业务指导、督查组、考核组五个工作组,同时要求各乡镇相应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成立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设立乡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增加到3名,专职专干。
二是制订了全县扶贫攻坚计划。围绕年全面脱贫摘帽的奋斗目标,科学制订全县三年脱贫工作规划,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县里脱贫规划为1347工程,即横下一条心、利用3年时间、通过四个一批方法,完成7万人脱贫。计划年脱贫10个贫困村、28174名贫困人口,年脱贫33个贫困村、21234名贫困人口,年脱贫29个贫困村、21243名贫困人口。现已将贫困村脱贫计划落实到村,贫困户脱贫计划已下达到乡镇村,村级正在落实到贫困户。
三是选派了驻村帮扶工作队。月日,我们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选派了292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98个重点村、后进村、难点村第一书记,并动员45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做到了五个全覆盖,即全县所有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县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县直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重点民营企业联系重点村全覆盖。该项工作得到了省委办公厅的肯定,见《》第25期。月日上午,县委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并举办了业务培训。当天下午,800余名工作队员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目前,工作队基本完成贫困户识别、复核、确认工作。
四是进行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和督办。月日,县委书记在镇主持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会议参观了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传达了全市精准扶贫现场会精神,各乡镇党委书记分别就各自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会后,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县直机关、各村支部书记、县驻村第一书记、县驻村工作队队长、联络组长参加的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围绕四个一批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时间节点进行了具体安排。月日,攻坚办再次组织5个督查组对全县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办。
五是召开了县委县政府高规格会议。月日和月日分别召开2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精准扶贫相关工作。月日召开了县委届次(扩大)会议,讨论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会上县委县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任务军令状,县扶贫攻坚办公室与扶贫工作队签订了驻村帮扶责任书。这次会议从思想上进行了誓师动员,从工作上进行了督促落实,引导和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扶贫攻坚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展精准扶贫上,把干部精力集中到帮助群众脱贫上。
六是拟定了相关政策支撑文件。除了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之外,拟定了《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团风县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团风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工作方案》、《团风县精准扶贫时间表和路线图》等相关政策文件,还有几个文件正在积极拟办修订之中,准备近期出台。
七是创办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县扶贫办与县农商行联合创办扶贫小额信贷试点,通过市场手段运作扶贫开发,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拉动社会资金,解决贫困户借款难的问题,创新了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月日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创新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肯定了我县扶贫小额信贷12345扶贫模式(即搭建一个信贷平台,突出贫困人口和市场主体两个主体, 严格评级授信、项目推荐、贷款发放三个步骤,确保指标落实、项目直扶、帮扶带动、验收考核四个到户, 打造瞄准特困群体、落实特惠政策、形成扶贫合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壮大特色产业等五项特色)。目前这项媒体宣传的金融扶贫团风样板工程,已向282户发放贷款3220万元,落实帮扶贫困户315户、1812人。
八是开展了扶贫攻坚的密集调研。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带队到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座谈、解剖典型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脱贫的愿望和想法,总结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理清扶贫思路、完善脱贫举措。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县卫计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分别对因病致贫人口、农村低保(五保)人口、扶贫移民搬迁对象等进行专题调研,为制定完善精准扶贫规划和政策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同时认真准备接待,圆满完成了省市各级领导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任务,其中省委领导傅德辉常委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九是正在开展各种精准扶贫示范点建设。1、扶贫搬迁示范点城司率先已争取到6.3亿元农发贷款,计划县级办6个示范点,每个乡镇办1-2个示范点,然后全面推开;2、办产业扶贫示范点和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示范点;3、培训转移贫困户劳动力示范点;4、电商扶贫示范点。各示范点创建工作由指挥部下设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以及各乡镇具体负责落实。
二、存在问题。
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各乡镇各部门之间相比,有的乡镇和部门领导认识高、动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没有进入工作状态,没有尽到工作职责和牵头之责,导致工作被动滞后。二是工作推进速度不快。相比兄弟县来说,我们工作总体推进速度稍缓,没有掀起扶贫攻坚的态势,没有真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工作成效不明显。相比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贫困群众的需求,工作成效不很明显,工作特色不突出。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二)
根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一、落实工作保障、广泛宣传动员
县 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明确2名业务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说事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 四个一工作法和市委书记到的4篇调研报告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期刊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为了加强学习力度,我镇专门将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好和精准扶贫十子歌等宣传资料印发各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精准扶贫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强化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1330户5091人和8个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4个县直单位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28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15个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326户1250人的贫困户,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镇和15个村(社区)的1+7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3、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粮烟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村575亩烤烟东部试验站,镇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社区、村、村共300亩核桃基地,村500亩蔬菜基地,村、村共1000亩的大葱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协调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转土地3975亩,群众在基地务工收入共240余万元。通过县122工程的实施,目前正在实施村林下养殖黑土鸡6000羽,共覆盖贫困户30户和困难农户60户,村王沟养羊项目500只,覆盖贫困户25户。镇村年脱毒马铃薯优质薯种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覆盖农户265户,可使农民增加收入30万元。
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2015年度“走基层”系列活动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细则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就“走基层”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等系列活动进行了自查和总结。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我局高度重视开展“走基层”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扶贫、移民、后扶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早安排,早部署。按照县委“走基层”活动协调小组的统一安排,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活动要求和具体措施,做到早安排,早部署。三是落实目标责任。坚持把贫困群众的现实需求与我局工作实际相结合,提高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把“走基层”与“脱贫攻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一是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贯彻有力、做实落地县委决策部署。为确保“走基层”系列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取得实效。我局加大了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省、市、县各级会议精神,领会会议精神及要求,明确了开展“走基层”系列活动的工作任务、措施计划、工作要求等,进一步把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各项工作上来,贯彻有力、做实落地县委决策部署。二是深入开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结合扶贫移民工作特点,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以单位创建“市级学法用法示范单位”为契机,切实解决“不作为、乱作为”突出问题,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扶贫移民干部队伍良好形象,打造一支善于“脱贫攻坚”、敢于“移民攻坚”的扶贫移民队伍。三是牵头协调,扶贫攻坚工作整体联动。建立了扶贫开发定期会商机制,及时召集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传达各级会议精神,集体研究扶贫开发工作事宜,集思广益、集体决策。协助县委办起草拟定了《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并经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为我县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推动其法制化、规范化开展。
三、统筹安排,有序推进“走基层”系列活动活动深入开展
(一)强化联村帮扶工作。2015年,我局在扶贫开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结对帮扶镇村。制定了联系工作方案,实行局长带头联系、局班子成员和中层以上党员干部主动联系贫困户制度,全局中层以上党员干部10人,联系贫困户75户,联系贫困人口252人,实现了联系帮扶贫困户、贫困人口全覆盖,帮扶措施全覆盖。
(二)深入全县14个特困村和贫困户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完善规范建档立卡信息档案资料。制定了贫困村脱贫规划和贫困户帮扶计划,完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等内业资料,规范建立“一户一册”、脱贫解困“一户一档”、驻村帮扶“四个一”、“五个一批”扶持以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日志等台账。二是强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制定并印发了驻村帮扶工作管理办法。会同县直机关工委、县委组织部印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日志》300本,建立完善干部驻村工作台账、日记。帮扶单位、驻村干部深入帮扶贫困村,充分发挥“精确滴灌”的管道作用,积极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落实生产发展项目。
(三)加强工作督导与检查。为深入推进“走基层”脱贫攻坚工作管理服务和协调指导,单位成立三个脱贫攻坚工作指导组,加强乡(镇)、县级各部门(单位)跟踪随访和业务指导。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县委督查室、政府目督办和扶贫移民局定期不定期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县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单位)脱贫攻坚和联系帮扶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对开展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加快了“两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步伐。
(四)强化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创办《扶贫开发工作动态》和《县扶贫攻坚工作简报》两刊动态信息,及时整合提炼报道全县各乡(镇)和各部门(单位)的工作动态和先进经验。与日报传媒广告公司深度合作,签定扶贫开发攻坚宣传协议,第一时间宣传报道“双攻坚”工作情况。大力协调电视媒体对“美丽乡村项目”和贫困村灾后重建项目进行了采访报道,在“卫视公共频道”和“联播”作了三篇专题报道,向外界宣传了“双攻坚”成果和灾区群众“感恩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五)“走基层”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以驻村帮扶为抓手,深入实施“五个拉动”,着力在“六个精准”上狠下功夫,脱贫攻坚成效明显。2015年,省市下达给我县民生工程农村扶贫对象脱贫解困任务870人,结合我县实际,在省市下达任务的基础上追加下达530名,共计下达1400名农村扶贫对象脱贫。截至目前,已完成民生工程农村扶贫对象脱贫解困任务623户1919人,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的220.5%、县下达目标任务的137.1%,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根据区委工作安排和七届区政协第XX次常委会协商通过的《XX区政协XXXX年度委员调研视察课题及常委会专题协商议题》,经七届区政协第XX次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区政协委员对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XX余人由区政协主席XX带队,于XXXX年X月X日至X日,在听取区人民政府关于今年X月以来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通报后,深入XX镇等农村社区,实地走访视察了X个社区乡村旅游、精品水果及中药材种植情况,与XX国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人员进行座谈,对XX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为期两天的专题调研后,调研组成员在总结座谈会上对区政府结合区情,按照省、市精准扶贫工作安排部署,扎实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积极构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现将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档立卡摸清底数
1、XX省精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启动电视电话会于今年X月上旬召开后,区两办于X月下旬印发《XX区XXXX年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同时将相关表册和指标解释编印成册,印发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镇乡街道、村和驻村小康工作队,便于指导开展建档立卡等基础工作。按照省扶贫开发办《关于补充下达我省贫困人口识别规模的紧急通知》要求,我区以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X元为识别标准,识别规模以国家统计局的X万人作为贫困人口识别基数,经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上浮比例为X%,全区贫困人口识别控制规模调整为X万人,并行文下发到各镇乡街道,严格按要求开展工作,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规模数符合要求,通过了区扶贫开发局审核认定。
2、按照省扶贫开发办《关于下达我省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识别规模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和十三五整村推进工作需要,区扶贫开发局已按程序将省下达XX区XX个贫困村(其中:一类村XX个、二类村X个、三类村X个)指标任务数进行了安排分解。根据省、市要求,为加强工作督查和调度,一是成立了由区人民政府区长为组长,区委联系领导和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扶贫局、区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扶贫开发局,负责日常工作;二是分片指导,成立了分片指导组,负责方案制定、宣传培训、督促检查、工作调度、情况反馈等;三是各镇乡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建档立卡领导小组,安排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3、为保障建档立卡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已明确到位工作经费X万元。为加强扶贫建档立卡宣传动员工作,组织编印了《六XX市XX区精准扶贫十问十答》,发放张贴到村到组,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开展人员培训X余人次,并将大湾镇定为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示范点。
(二)按标准开展贫困户(村)识别工作
1、贫困户识别严格按照人均纯收入低于X元标准执行,发放农户申请书X份,最终通过两公示(贫困户名单先在村公示无异议,经镇乡人民政府审核后在镇乡办公地点进行再次公示),符合条件的申请书X份。两公示结束后,区对各镇乡街道报来的贫困户拟定名单进行审核确认,并于XXXX年X月XX日在XX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告,共识别出农村贫困户X户X人。
2、贫困村识别工作也是严格按照一高一低一无(贫困发生率高于XX%、XX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低于X元、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进行识别,区乡两级严格按照一公示一公告的程序规范开展工作,各镇乡街道对各村上报的贫困村申请书进行了审核,于XXXX年X月上旬对XX个贫困村名单进行了公示。并于XXXX年X月中旬,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对各镇乡上报的XX个贫困村名单进行了公告,现已完成公告。
(三)全力实施六个到村到户
按照省、市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和要求,XX区积极改进扶贫项目实施方式,全力实施六个到村到户(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基础设施),确保扶贫取得实效。
1、结对帮扶到村到户。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制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紧抓好,初步拟定全区干部职工与农村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台账,使全区XX个农村社区X户贫困户都有至少一人帮扶,为下一步制定帮扶计划,实施精准扶贫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开展千企帮村活动,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根据《XX市对口帮扶XX水市工作计划》中以县区对接为载体,将帮扶工作落实到实处的要求,认真包装项目,拟定招商引资手册,积极与XX市西岗区对接对口帮扶工作,不断完善对口帮扶长效机制。
2、产业扶持到村到户。由乡镇根据群众意愿选择项目,实行规划到村、项目到户、增收到人,逐步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村、种养户,把扶贫资金真正落实到每村每户的产业项目上。
3、教育培训到村到户。通过抓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着力培养贫困地区农村特色产业示范带头人、科技种植养殖能手、农民经纪人。
4、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逐村逐户建立档案,XXXX年计划危房改造X户,投入资金X万元。
5、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坚持农民自愿、先易后难、突出重点、鼓励探索的原则,积极稳妥,稳扎稳打,让每一户搬迁群众都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XXXX年扶贫生态移民搬迁X户X人,投入资金X万元。目前已累计完成主体施工XXX套住房,占住房任务X%,正在主体施工X套,占住房任务的XX%。
6、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为抓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我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总体进展顺利。
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XX区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基础工作稳步推进,但面临的问题困难也不容忽视。
(一)我区社会帮扶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由于缺乏激励机制,百企帮村多数停留在形式上,企业帮村实效不明显。
(二)与其他农业县相比较,我区属于市中心区,虽然贫困面较小,但要在全省、全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扶贫开发依然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根据省市要求识别出来的贫困村贫困户,由于人口素质普遍偏低,造血能力有限,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较差,脱贫工作任重道远,扶贫开发的任务越来越重。
(三)根据国家和省、市扶持贫困县发展的有关项目资金申报要求,因我区不属于贫困县,许多项目资金可望而不可即,能向上级争取的项目资金较少,扶贫开发争取资金难度较大。
(四)由于前几年机构改革,目前乡镇一级未设置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均由镇乡农业服务中心或其他站所临时抽调,兼职较多,精力有限,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五)中办发〔XXXX〕XX号文件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分类很细,政策性又强,临时抽调的一些基层工作人员业务不熟,对政策的理解力和工作的执行力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亟待提高业务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根据XX区具体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困难,为进一步扎实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
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十年扶贫规划纲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发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调动各扶贫联席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扎实推进全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区、乡(镇)、社区(村)三级要加大对《XX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XXXX-XXXX年)》和精准扶贫工作相关知识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充分认识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认真谋划,摆在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上通盘考虑。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改进和优化政策扶持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和社会帮扶机制,创新和完善精准扶贫开发方式,确保精准扶贫规划的顺利实现。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司法局脱贫攻坚工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学习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州、县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聚焦问题整改、聚焦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坚决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将我局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责任落实”,筑牢组织保障。一是完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帮扶责任人及联络员的具体责任,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2020年,局党组召开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4次以上,并按要求完成年度帮扶任务。二是制定石鼓村定点帮扶工作年度计划,同时认真落实干部包户措施,局安排帮扶责任人12名,结对30户贫困户,至少7次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调研,落实“一户一策”帮扶举措;持续派驻2名第一书记、7名驻村工作队员,确保驻村帮扶力量不减。三是加强驻村帮扶力量的日常管理,每周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梳理汇报,每月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开展交心谈心活动3次,及时沟通交流,协调处理困难问题,切实做到日常管理精细化、常态化,筑牢驻村帮扶坚实保障。
(二)立足“职能特点”,精准实施帮扶。一是认真履行单位包村职责,局主要领导按要求全年赴帮扶村开展调研、走访指导6次,局分管领导全年到定点帮扶村开展帮扶8次,帮扶责任人每月开展入户走访2次以上,建立全覆盖走访台账。协助基层司法所,加强帮扶村矛盾纠纷排查与调处力度,解决矛盾纠纷、困难诉求12件,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积极帮助贫困村实施产业脱贫,协助自贡律师团打造石鼓“法治漫画村”,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准备,组织司法行政干警到贫困户家中开展宣传动员、入户排查、感恩教育,切实将司法行政队伍、驻村队伍、村组干部的政治思想统一到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决策部署上。三是积极整合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资源,建立精准法律援助台账,加大对建卡贫困户的援助力度,不断满足贫困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与石鼓村村委会免费签订免费法律顾问合同,共提供法律咨询60余人次,发放法治宣传挂历100余份。
(三)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服务质效。一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疫期间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与联系户保持联系,讲解疫情防控知识、防控政策措施等,积极推送“两法一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宣传,全面增强群众疫情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二是深化“走基层”活动,持续开展“不忘初心、干群连心”、“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工作,走访群众1200余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条,发放慰问金1600元,发放福袋1560个,发放不忘初心、干群连心”新春纪念品100余份;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3次,查看地质灾害隐患点2次。三是充分发挥“法治”在扶贫攻坚战工作中的推动作用,结合“送法进乡村”、“法律政策七进”等载体,深入帮扶村开展《民法典》、《婚姻法》、《治安处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党四中全会、省委、州委、县委相关会议精神及医疗、教育、住房等法律政策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50余人次,全面提升村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二、下步工作举措
(一)持续抓好扶贫帮扶重点工作。继续协助石鼓村抓好产业发展、阵地建设、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打好扶贫“组合拳”,形成脱贫攻坚“合围势”。严格实施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制度,督促帮扶责任人逐项逐季准确如实地记录帮扶过程,规范填写两本手册,确保一户一策、一户一帮扶要求等各项责任落到实处。
(二)持续提升扶贫帮扶工作实效。继续加强同上级部门的联系,为石鼓村争取更多的扶贫脱困资金,全县司法行政干部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州、县对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上来,继续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结合部门职能优势,强化扶贫队伍建设,依照帮扶计划,为打好脱贫攻坚提供持久动力,稳步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三)持续巩固扶贫帮扶经验成果。牢牢把握精准扶贫舆论
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报道上级机关精准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同时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
脱贫攻坚战工作分队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根据市委、县委派驻工作队的要求及部署,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第一工作目标,有力推动脱贫摘帽工作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年度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订了全镇扶贫攻坚计划。围绕2019年全镇脱贫目标及任务,科学制订全年脱贫工作计划,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2019年全镇脱贫104户339人,村、村2个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识别时的24.32%降至为0.28%。并将脱贫计划细化到村、组、户、人,督促层层抓好落实。
二、加强与县委组织部汇报,及时调整、补充选派驻村工作队员。由于 派驻 村工作队员 为单位主要负责人,所以难以完全脱产驻村, 派驻 村工作队员 同志身患疾病,不胜任驻村工作 等等原因。全镇调整工作队员7人,并将镇派的10名工作队员纳入工作队统一管理。达到所有村扶贫工作队(贫困村派驻不少于3名工作队员,非贫困村派驻不少于2名工作队员)全覆盖,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大大增强了工作队力量,为全面年度目标任务提供了保障。
三、加强工作队员管理。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工作队员驻村每个月不得少于20天,并接受镇党委政府干部职工和所有村干部、村民群众监督,根据镇党委政府工作安排开展工作,并在镇组织的全体干部会议上将上级驻村工作要求、纪律要求传达贯彻到每一个工作队员中,强化组织纪律意识,时时刻刻提醒驻村工作队员转变思想认识,摆正心态,不折不扣将上级的纪律要求贯彻到位,时刻拉紧作风纪律这根弦,并组织开展日常的督促检查,发现苗头及时指出,让所有工作队员明确职责、驻村纪律,确保工作任务及时推进。
四、每月定时召开工作分队例会。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安排、部署近期工作,统筹推进扶贫各项工作,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任务清单,要求工作队员加强进村入户走访慰问,户户见面,摸清贫困户基本信息和家庭情况,及时更新好扶贫手册,根据手册完善扶贫国办系统及时补缺补差,确保实现“村出列、户脱贫”。
五、加强与选派单位沟通对接,认真落实“八有两安”,做好协调服务,确保驻村队员安心工作。针对新选派队员,由于业务不熟,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等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召开所有工作队员座谈会,通过座谈会增加相互交流、经验借鉴、促进团结。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困难以及他们诉求等待,并及时向龙胜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办公室及选派单位反馈,特别是落实“八有两安”,通过与后盾单位协调解决工作队员在工作生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镇21个行政村的工作队员匀达到“八有两安”条件要求,县派第一书记1.5万元工作经费、5万元帮扶经费全部落实,驻村工作队员的基本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保障,使工作队员更加安心投入工作,工作成效显著提升。由于工作突出, 村、 村、 村第一书记分别获得自治区级、市级主流媒体宣传相继报道。
六、开展扶贫攻坚调研。坚持每月到全镇各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座谈、解剖典型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脱贫的愿望和想法,总结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理清扶贫思路、完善脱贫举措。
七、狠抓补齐短板,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比较明显。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民生工程实施到群众心坎上。2018年以来,全镇统筹项目建设资金2832.54万元,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升级硬化通组路68条52.18公里、 建设人饮工程3处,维修村级综合公共服务中心4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处、维修水毁通组路106条;实现21个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20户以上自然屯全部实现通路,98%的自然屯实现通水泥路;21个行政村均接通4G网络宽带,有村级办公场所、宣传栏、篮球场和农家书屋;100%的农户有安全饮用水,100%的农户有电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干事创业的激情不断增强。
八、稳抓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效的作用已经凸显。全镇全面实施“5+2”、“3+1”扶贫主导产业,以杉木、优质稻、茶叶、油茶、高山蔬菜、大糯为主要产业,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村的农户达到90%以上,覆盖贫困户户达95%以上。 3000亩茶叶核心示范区通过自治区农业核心示范区乡级认定, 千亩大糯产业种植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村高山西红柿交易市场年交易高山蔬菜450吨以上,为脱贫群众的稳定增收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同时油茶产业为我镇重点打造的龙头产业,其中 村油茶示范基地目前已种1000亩,2019年计划新增2000亩(含农户自种), 村油茶基地已种植250亩,散户相对连片200亩, 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在2019年新种植1000亩,另外 村、 村、 村也正有序推进油茶产业发展。争取利用一至两年的时间,全镇油茶产业基地新种植面积将达到10000亩,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
总之,在一年的工作中,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奋斗。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已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不少人将“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众人拾柴火焰高,意在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目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全新的扶贫格局。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这也是全新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笔者以黑龙江为例:
日前,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省人大农林委员会提请审议《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草案)》的议案,条例草案是在总结十余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扶贫开发方式、管理体制和创新机制的转变需求而重新制定,对我省扶贫激发内生动力,加快脱贫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从“扶”到“脱”精准处见功夫
笔者联系到省扶贫办法规处副处长王志文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在会场开会的他并没有要午休的打算。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已成了家常便饭。但得知我们要采访,多次参与立法调研工作的王志文还是放下了手头工作,耐心解答起来。“精准扶贫就是‘一村一法,一户一策’,我们管这叫‘滴管’扶贫,避免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在扶贫信息库中,每位扶贫对象除了家中人口和房屋面积等一些基本的信息外,外出打工地点、掌握何种技术等十余条具体信息都会一一记录,对贫困村也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识别程序和帮扶方法。”
在本次常委会上提请审议的条例草案中,针对过去扶贫对象指向不明确、扶贫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明确规定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识别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找到“贫根”,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扶贫攻坚战的“决胜方略”。由“输”变“造”“造血式”扶贫尤为重要
为提高扶贫精准度,保证脱贫后不返贫,“造血式”扶贫显得尤为重要。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活力,是所有参与调研起草条例部门的共同心愿。条例草案对整村推进、产业发展、金融保险扶贫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专项扶贫措施。修建小型公益性生产设施、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施、村组道路、危房改造,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整村推进的重点目标。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布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增收产业,在劳动力就业、利益分配等方面向贫困户倾斜。引导和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加强对贫困地区金融保险服务,创新金融保险产品。建立风险补偿保障机制,为贫困村民减少后顾之忧。
有着12年扶贫工作经验的省扶贫办老区处处长刘航告诉笔者,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这样有参与感的“脱贫办法”点燃了许多贫困人民的生活热情,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正是大家想要的。佳木斯市汤原县的扶贫绿色木耳产业,从种植到维护,数百个大棚对劳动力的需求,吸引着全县村民参与。
创新扶贫方式“智”在才能必得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坚定脱贫的勇气和决心的同时,想要用对力气,关键要用“智”。采访中,省人大农业林业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在多年的调研经验中,“年年扶年年贫”的例子确实存在,手头的扶贫款花没了,脑子里也什么都没剩下。
条例草案在制定中,把智力扶贫作为根本之策,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返乡创业和自主创业。支持贫困户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家庭成员实行扶贫助学补助。
根据国家脱贫规划进度,到2020年,我省将实现全部脱贫,这背后会是王志文们不分昼夜的加班加点,是刘航们在贫困村调研中止不住的脚步,是汤原县成百上千的扶贫绿色木耳大棚中忙碌的身影……而这部把握脱贫新时期脉搏的地方性法规,定会如暖阳一般照进我省211万贫困人民的心里。
“点对点”脱贫办法效果呈现
日前,按照黑龙江省扶贫开发工作要求,黑龙江省兰西县奋斗乡富强村被定点为帮扶村。定点帮扶村确定后,扶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高起点谋划,超常规发力,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做到“三个精准”。
精确识别扶贫对象。按照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了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目前,已识别富强村共有贫困户248户991人,分别占该村的53.8%和45.3%;该村有五保户10户12人,低保户155户278人。摸清底数后,工作队先后召开了5次村“两委”干部会议,研究发展办法,并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调查研究。一是到该村多名党员家中就其生产、生活、村组织建设等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二是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户和养殖户家中就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三是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调查慰问,详细了解其致贫的原因,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鼓励其发家致富。四是设立意见箱,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通过走访、调查,了解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做好扶贫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准扶贫是指不同于粗放扶贫的粗放模式,对扶贫对象使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根据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的状况,采取的科学有效的扶贫方式。简而言之,精准扶贫就是针对贫困人群而言,谁贫困就扶持谁,然而这样的精准扶贫模式含有一定的缺陷,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仅依靠帮扶,更应该依靠内生动力,这才是脱贫的根本要素。所以如何促进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发展才是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在现有精准扶贫模式之下,我们要探讨如何在保证个体扶贫的条件下同时促进区域发展。本文立足于贵州省丹寨县的精准扶贫现状,研究精准扶贫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精准扶贫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促进贫困农户脱贫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从而缩小区域差距。
二、农村贫困问题
(一)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小集中、大分散态势
2015年,新贫困标准为2800元。在此标准下我国有贫困人口8200万。其中,西部地区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51.02%,但与2010年相比,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14.9%,但是东部地区却有增长,这表现出贫困人口在全国大尺度区域上的分布更加分散。丹寨县全县贫困人口在2011新标准之前是7.47万人,新标准之后减少到2015年的3.39万人,丹寨县的贫困人口分布于全县的十多个乡镇和百十个乡村,分布范围呈现小集中、大分散态势。
(二)收入贫困且返贫率高
2014年的全国农村人均收入是10772元,然而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人均收入却远远低于此。由于长期以来扶贫标准低,同时绝大多数贫困地区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薄弱的基础设施,以及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很容易因灾、因病等原因再次返贫。丹寨县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尤其是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使得丹寨县的收入贫困、知识贫困、人力贫困的情况尤其显著。再加之丹寨特定的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木质住房居多的居住条件,使得因火宅返贫的农户常年维持在一定数量,虽然政府一直在帮助脱贫,可是返贫率高的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户的脱贫积极性,更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难度。
三、当前丹寨县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
盾突出脆弱的生态环境影响着贫困的发生和贫困发生程度。我国贫困地区多分布在干旱区、高山区和高寒区,当地居民面对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低生产水平基础上,难免进行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经营,加之环保意识缺乏、环境保护力度小,生态环境的恶化不断加剧,最终陷入“脆弱生态—贫困—破坏—脆弱生态”的恶性贫困循环。其中丹寨县最典型的就是排调镇高峰村,高峰村位于丹寨与雷山两县交界处,是丹寨最边远的村寨之一。多年来,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多数群众不是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勉强存活就是选择逃离外出经商、务工。现如今,排调镇已经成为丹寨县唯一一个未“减贫摘帽”的乡镇了,可见生态环境恶劣对排调镇的贫困影响力巨大,想要摘帽,排调镇除了生态移民易地搬迁这条道路,更加要注重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杜绝由此产生贫困的可能性。
(二)劳动力自我脱贫能力弱
贫困地区往往存在着贫困发生率高、劳动力素质较低的问题,同时严重缺乏高技能劳动力和实用技术人才。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初、高中学生辍学率分别只有2.3%和2%,但西部贫困地区仅仅初中学生辍学率就达到了25%。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在职业教育这一部分尤其明显。而地区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技术人才,同时还要保障有效的技能培训。而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低下、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的特点,很难在城镇实现就业转型,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精准扶贫与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措施
(一)开展精准贫困区域识别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要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下阶段扶贫的主战场,这一扶贫战略必然会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和其他扶贫资金投入的力度。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质量和效率尤为重要。丹寨县政府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主要是采取排除法来进行贫困识别。因为存在少部分人抱有懒惰的心理,想要等待被扶贫。丹寨县政府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是别的相关标准来进行扶贫,将:家中有小轿车、有新房、有店铺、有政府工作人员、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高学历高工资相关人员、有多亩农田和多种牲畜的农户排除在外,坚决抵制任何企图浑水摸鱼和想要钻政策空子的农户。
(二)采取多元化扶贫方式
1.产业扶贫在产业扶贫攻坚战上,重点抓好精品水果、蔬菜、中药材、茶叶等产业项目建设,覆盖农户1472户,其中贫困户960户近4000人。丹寨县扬武镇洋浪村是产业扶贫的典型,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产业村”,全村百余户人家都从事蔬菜产业,产业规模达445.7亩,2015年种植蔬菜收入260余万元。在洋浪村的带动下,周边6个村寨都加入洋浪村永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700余亩。2.易地搬迁扶贫严格按照精准识别搬迁对象的总体要求和相关标准原则,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再次进村入户进行核实,确定“十三五”计划搬迁2873户12342人,其中贫困人口11493人,涉及6个乡镇139个村430个自然寨。2016年全县计划分两批实施搬迁817户3114人,其中贫困人口2743人。3.生态扶贫上半年已经完成29194.03亩391.2万元的兑现,涉及贫困户3065户,户均增收255元;完成国家公益林16.12万亩237.77万元、地方公益林0.5万亩4万元以及林场5.22万亩2.3万元管护费的兑现,惠及贫困户1711户,平均每户增加收入323元。4.医疗扶贫完成新农合系统上的11类精准扶贫救助对象即特困供养人员、贫困户、重点优抚、残疾、计生对象、低保户等的认定,完成新农合信息属性标示共12363人。目前全县参合群众就医共100038人次,就医总费用4708.41万元,政府范围内费用4408.89万元,新农合补偿3037.71万元,补偿率为64.52%,政府范围内实际补偿比为68.90%。5.教育脱贫通过精准标识,全县现有建立档案贫困户学生数6557人。主要争取资金为:一是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计划实际到位资金1364万元,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到位资金1097.6万元,三是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到位资金192.53万元,四是中职国家助学金到位资金126.4万元,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生活、学习、住宿条件。6.电商扶贫京东集团在贵阳市和丹寨县签约启动了“电商扶贫西南第一县”项目,并在该县开展了京东商城线上丹寨特色馆揭牌仪式和现场招工活动,京东电商落户丹寨,有力推进了丹寨县电商扶贫工作。目前引进电商服务企业1家,签约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和推广电商区域品牌企业2家;先后建成“苗岭星空云上丹寨电子商城”、贵州电商云“蚩尤祭地、云上丹寨”馆、淘宝“云上丹寨”商铺等,上架丹寨农特产品等30余个种类。7.社会扶贫定点帮扶,丹寨县是国家审计署、省政府办公厅、省审计厅等单位定点帮扶县。同时大连万达集团对丹寨共投资14亿元,通过旅游项目开发、职业教育培训、设立专项基金等多种方式,精准助推丹寨县的脱贫工作。目前,3亿万元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已完成场平建设,万达项目公司总包已经进场施工;6亿万元万达旅游小镇征地工作全部完成,并启动场平建设;丹寨县政府已编制5000万元的帮扶基金使用方案,正在与万达集团对接中,这些基金将会惠及全县15800名孤、残、重病、异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殊贫困人群。8.旅游扶贫丹寨县旅游行业发展迅猛,近年来旅客总人数与旅游总收入都呈上升趋势,增速为全州第三位。丹寨县先后有五个镇已经脱贫,其中依托旅游脱贫的最典型的是南皋镇,拥有石桥村“古法造纸活态博物馆”。仅2015年年5月,丹寨县旅游部门在暑假精心设计推出的融入花草纸制作体验、蜡染制作体验为主的“文化体验亲子2日游”产品,就让石桥人气爆棚,短短两个月,石桥村迎来2000多名游客,对促进南皋镇的经济发展裨益良多。
(三)实施差异化分类扶贫政策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扶贫对象明确分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家重点贫困县、贫困村。需要针对不同尺度和类型的扶贫对象采取不同的扶贫政策。就扶贫纲要而言,我们需要明确的就是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扶贫对象,在小范围来说,就是一个县的行政区划范围内的不同镇,我们都应该明确它们之间的扶贫差异在哪里,采取更加精准的政策和措施去紧系扶贫。丹寨县有扬武镇洋浪村的“一帮二带三小康”模式、排调镇甲石村“安信茶叶模式”和兴仁镇城江村“四带”模式。1.洋浪村“一帮二带三小康”模式扶贫模式除了要符合实情、可行性强、有效果,更重要的是还要让贫困农户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断绝贫困农户等、靠、要的思想,才能使农户树立起团结互助、自力更生的理念。丹寨县扬武镇洋浪村认为必须转变扶贫方式,创新扶贫方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用低保兜底的方式进行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则通过思想上解惑、政策上引导、产业上扶持等措施给予帮扶;总结提出了“一帮二带三小康”的扶贫模式,即“通过一个干部帮扶一户贫困户,在此基础上鼓励两户脱贫户带动该户贫困户,让脱贫户带动贫困户一起发展,最终实现三户同步小康”的扶贫模式。2.甲石村“安信茶叶模式”甲石村的“安信茶叶模式”是与“救济型”的扶贫模式完全不同的扶贫模式,就是为了破除“等、拿、要”的扶贫模式。围绕精准扶贫新要求,创新扶贫方式方法,建立“合作型”扶贫模式,企业和合作社成为主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发展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意识等方面的问题,着力培养贫困户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的意识。政府引导安信公司建立了“公司+村两委+农户+基地”的模式,在安吉白茶种植、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引入了合作机制,同时将贫困村、贫困户申请的国家扶贫专项资金入股企业分红,保证企业运转资金,力求实现企业、村两委、贫困户发展共赢的良性循环。3.城江村“四带”模式丹寨县兴仁镇城江村依托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创新了精准扶贫“四带”工作模式:即党员带、村干带、合作社带和致富能人带。(1)村干带。根据贫困户自身的情况,村干部在自愿的前提下,由村集体根据村干部的实际情况,安排每一名村干部结对帮扶三名贫困户,最大程度上以转变思想观念为中心、以资金扶持为动力和以信息传递为媒介进行多方面帮带,力争让贫困户实现3年内脱贫。(2)党员带。自身有产业支撑或者是富裕户的党员干部,通过宣传政策,用自身经验引导贫困农户转变发展观念,帮助筹集启动资金,保障技术支持等,帮助帮扶对象成功脱贫。(3)合作社带。城江村自身具有“一村多业”的产业发展优势,精品水果和中药材优势产业都发展的很好,并且成立了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及中药村种植合作社等一批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贫困户积极参与合作社的同时加快发展产业,还能有效带动全村产业发展,扩大村民家门口就业规模。(4)致富能人带。城江村多种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不同产业都有致富能人的涌现,可以充分利用“大户带小户、小户带贫困户”的帮带链,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提升项目资源,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从而实现脱贫目标。
五、结语
“十三五”期间如何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在现有标准下如期脱贫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随着贫困标准的提高,我国农村贫困呈现出新的特征,扶贫开发工作面临新挑战。为此,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其中精准扶贫目前主要侧重于农户个体层面,尺度过小,当务之急是将区域性扶贫项目和区域发展政策紧密结合,既包括基于农户个体的精准扶贫,也包括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精准扶贫。将个体精准扶贫与区域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建立农户脱贫与区域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脱贫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作者:戴 雯 杨晟懋 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
[2]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与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08).
[3]刘卫东,刘毅,秦玉才.200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走向[J].北京商务印书馆技,2010(06).
[4]周侃,王传胜.中国贫困地区时空格局与差别化脱贫政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1).
[5]樊杰.我国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配置理论创新与十三五规划应对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1).
[6]葛志军,刑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原因解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
[7]陈贵旭,熊兴荣.丹寨县整合资金助推精准扶贫[J].当代农村财经,2016(11).
关键词:农村电商;精准扶贫;需求与制约
一、引言
为了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提出“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扶贫开发理念。精准扶贫的路径有很多,如金融扶贫,发展产业扶贫等,本文主要从农村电子商务研究扶贫工作。电商扶贫主要是依靠互联网思维,帮助贫困户提升电子商务运用能力,并对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以及包装,促进长期销售,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以便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
二、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
(一)“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农业是我国传统的基础产业,部分农户在偏远的山区,交通的不发达,导致运输成本太高。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使互联网+农业产生巨大潜力。但是要把互联网与农产品联系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要解决电商人才培养、产品标准化、服务体系、以及政策坏境的系统等问题。亟需用现代化手段改善。农村电商联合物流业正推动农业的现代化M程,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到配送整个流程实现互联网化操作和管理[1]。与政府共同构建集约化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在区域内形成多种协同能力结构,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为本地商贸、农贸、电商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和数据化供应链服务。截止到2016年8月底,菜鸟网络已经在全国28个省市区,覆盖了430个县、1.9万个行政村,为农村物流的打通做出了重要探索[2]。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打通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户生产效率,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二)建立淘宝村精准扶贫
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14年年底为止,中国国内的上网人数规模已经达到6.49亿左右,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4]。越来越多的农民使用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购物,在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购物的人数已达到7714万,年增长率为40.6%,从中反映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快速发展,给建立淘宝村创造了条件。建立淘宝村,使得电商入户,各农村网商主要采用自产自销的方式,自己组织进货、生产和销售环节,并通过淘宝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经营,鼓励贫苦户自主创业。乡镇政府部门可以整合乡村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产品,并进行统一标准化生产,使该产品更好的投向市场,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其中,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为龙头的电商企业也为建立淘宝村创造了机会。阿里巴巴集团于2014年10月推出了以“千县万村”计划为主体新的农村战略,这个计划将于未来的3到5年内,以100亿元建立一个完整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该体系将覆盖1000个县、10万个行政村。
与此同时,京东、苏宁等国内著名电子商务平台也推出了各有特色的农村电商计划[5],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助力。根据阿里研究院统计,截至2016年8月底,在全国共发现1311个淘宝村,广泛分布在18个省市区。这样农村网商可以通过电商创业,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三、农村电子商务在扶贫工作中的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知道,随着互联网普及,城镇化发展及相关政策落地,农村居民也开始有了运用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购物的习惯,一则价格实惠,二则方便快捷,给贫困户们省去多余的成本开销,下面从两点进行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在扶贫工作中的需求:
(一)电子商务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需求分析
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以及农业生产完成后的销售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来完成。一般来说,贫困户生产规模较小,市场需求量大,贫困户生产的产品自己销售的话,不但效率低,而且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极其高。但是市场回报率低,与所付出的成本不成正比,而使用电子商务便能很好的解决贫困户与市场的对接问题,使之降低贫困户的购买成本,在销售环节实现规模化和统一化,使得贫困户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从网络购买农资降低成本、通过透明生产提升质量、通过网络平台互动提升价值、通过减少流通环节,以此提高农民收入[2]。
(二)电子商务在农村生活方面的需求分析
农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而且没有大型超市、商场等购物场所,但是却不能每天到县上或镇上进行购置物料,使得购物或娱乐十分不便。贫困户的收入较低,若是能有实惠的价格且便利购物的条件,对贫困户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如今,电子商务网站以较低的商品价格和快捷的运输正在吸引着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不仅给贫困户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降低了贫困户的生活成本。
四、农村贫困户在应用电子商务时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贫困户生产技术有限,当地产品特色不明显
电子商务推动精准扶贫,抓手就是推进电商与农村、农业、农民相结合,特别把电商与农产品市场相结合,但在电商充分融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制约瓶颈。由于贫困户身处偏远地区,接受的知识有限,能力有限,生产技术无法跟上现代化,再加上各贫困户是分散种植,属于小规模经营,无法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导致各贫困户生产出来的产品种类不一,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无法与外部市场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户在网上销售的规模不断扩大,有许多农户开始“跟风”生产,导致大量的农产品涌现,其中不乏有相似的农产品。不仅影响了当地产品的特色形象,还很难保证网上市场上的产品的质量,导致网友们不知从何挑选优良的特色产品,使得贫困户生产的产品在同行业市场上缺失了竞争力。这样不但影响了当地农户的收益,而且损害了当地产品的品牌价值,不利于贫困户稳定脱贫。
(二)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投入力度不足
现今,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整体推进难度大。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位于偏远地区,农村互联网建设跟不上,公共上网资源有限导致信息不畅,媒介难以渗入到农村偏远地区。交通设施方面,许多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还较差,限制了物流的发展。由于农产品需要保持新鲜,使得农产品在储存时间和配送时间都需付出极大的成本。
(三)农村电商融资困难
扶贫工作的主要推手在于资金的支持,电商扶贫作为新生扶贫工程,更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特别是财政支持[5]。如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比较良好,市场需求较大,但因农村电商发展和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一些金融机构没有给予过多的支持,致使资金成为农村电商扶贫的瓶颈,很难扩大经营,导致农村电商发展停滞不前。
(四)农村电商人才缺乏
由于农村教育水平有限,农民受到的教育较少,尤其是七八十年代的农民,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再加上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深,不愿去接受电子商务的出现以及使用。农村地区对于电商扶贫的培训机构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机构管理混乱,在培训规模、培训能力上都o法满足农村电商扶贫的发展。
五、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品牌战略,主打特色产品
建立农产品品牌,能够在市场上有标识度,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促进标准化生产管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品牌:
1.创建农产品商标注册
农产品的品牌代表其市场价值,农产品的商标也具有区别功能,便于消费者进行识别。因此,贫困户在网上经营特色产品时应积极注册商标,维护品牌形象和网店声誉,奠定在市场上的地位。
2.打造特色产品
选择当地优良的品种来种植,主要打造一种当地产品来进行外销,打响市场。其次,质量也是不可疏忽的,是农产品创建品牌形象的根本。可以请外来农产品专家进行种植指导,使当地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有利有利于销售。
(二)丰富金融形式,拓宽融资途径
扩大农业的生产,离不开资金的投入。首先,政府部门应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为贫困户争取到更多的政府对农村电商扶贫的资助,使贫困户可以减少对资金的担忧,大力发展自己的农产品产业。其次,增加小额信贷和金额机构的支持。同时乡镇政府部门应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使其能够放宽对贫困户的贷款额度以及评估信用机制,加强对贫困户电子商务创业的支持。此外,为了增强金融机构对贫困户的支持力度,还应增强社会借贷的信用体系,宣传农户需信用消费。
(三)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知识普及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广的前提,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之一是缺乏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知识,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强农村教育力度,让更多的农民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电子商务的应用,充分调动农民对电子商务的热情;乡镇政府部门应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或具有电子商务知识的人员对贫困户进行培训,使贫困户能够基本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以及可以运用,从而能够为贫困户经营电子商务网站奠定基础。
乡镇政府部门应引入水平高且能让贫困户们听懂的电商培训机构,同时也对对培训对象进行一些甄选,对其中一些素质相对好,文化水平相对高的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这方面的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先锋,进而引导更多的贫困户深入了解电子商务的使用。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下的需求是极大的,随着互联网的覆盖深度和广度的加强,电子商务对于扶贫工作的开展是有帮助的。同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物流系统的不断发展,都有利于贫困户销售当地产品,提升当地产品效益。另外,创造特色产品的品牌形象,能够有利于打响市场,增加品牌带来的产品溢值提高贫困户的收入,能够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于津津.“互联网+农业”助推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业蓬勃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6(16).
[2]阿里研究院.“新农业・新乡村――农业电子商务论坛”在苏州举办.2016-09-07.
[3]王嘉伟.“十三五”时期特困地区电商扶贫现状与模式创新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6(04).
[4]阿里研究院.农村网络消费报告[J].中国电信业,2015(12).
一、贯彻落实情况
(一)采取“十步工作法”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今年3月,我县率先在唱歌乡村探索“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有效方法和工作举措,在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了“宣传发动、农民申请、群众评议、初步公示、村民审议、村委公示、乡镇审核、乡镇公告、县级审批、县级公告”的识别贫困对象的“十步工作法”。通过采取“十步工作法”,精准识别出了我县贫困村157个、贫困人口116712人。
(二)创新“三个三”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深入调研和政策论证的基础上,探索出了适合秦巴连片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三三”工作机制,即:把好三道关,将贫困对象找出来(摸底调查关、群众评议关、社会监督关);做好三件事,将贫困对象扶起来(一对一挂联、点对点规划、实打实帮扶);建好三系统,让脱贫对象退出来(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建立贫困人口帮扶系统、建立贫困农户退出评估系统)。我县精准扶贫的工作方法和举措,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年9月在广元召开的“全省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现场会”上,我县唱歌乡作为全省唯一一个乡镇作了工作交流发言。目前,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在唱歌乡试点后,已在全县全面组织实施。
(三)实施“321”计划,万名干部精准帮扶到户。积极开展“万名干部驻村,精准帮扶到户”主题活动,按照“321”帮扶计划(每名县级干部挂联3户贫困户、每名科级干部挂联2户贫困户、一般党员干部挂联1户贫困户),严格“帮解放思想、帮脱贫规划、帮解决问题、帮落实政策、帮项目资金”五帮要求进行“一对一”帮扶,不脱贫不脱钩。截止目前,我县共组建驻村工作队175个,派驻驻村党员干部15000名,结对帮扶贫困户34361户。驻村干部到村开展调研315次,协助争取项目210多个,协调资金1100余万元,帮扶村及贫困户捐款赠物折币860万元,扶贫协会筹资捐款19.5万元。
(四)创新“五个一”统筹社会资源扶贫。探索社会扶贫机制创新“五个一”。坚持“政府引导、协会带动、社会参与、透明管理”的模式,深入开展社会扶贫。一是成立1个扶贫开发协会。通过搭建扶贫开发协会平台吸引、集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将扶贫工作,聚集社会资金扶贫解困,由政府单一扶贫,迈向社会参与扶贫的“三位一体”扶贫工作新格局。二是建好10个扶贫联络处。在北京、上海、厦门、重庆等地建立扶贫联络处,加强与各地扶贫协会、企业家、爱心人土联络,搭建扶贫资源供需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三是培育100家扶贫龙头企业。通过培育龙头企业,特别是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来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推动地方发展。实现贫困村有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有龙头企业扶持。四是发展1000家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协会和农业经营大户,通过产业协会和农业经营大户带动,逐步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促进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五是组织10000名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户。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挂包帮”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工作意见》、《深化挂包帮定点帮扶工作考评办法》、《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以及《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精准扶贫帮扶机制,开展“万名干部下乡、精准帮扶到户”活动,真正实现了一村一帮扶单位、一户一帮扶干部。
(五)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申报、项目立项、项目审批、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后续管护、监测评价等工作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安全,实现项目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根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关于建立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实行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的意见》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修订完善了《县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并严格参照执行,强化监督管理,为进一步提高专项扶贫资金的实效提供了制度保障。
(六)“三挂钩”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强化各级党政的扶贫开发职责,坚持精神鼓励和资金项目奖励相结合。实行扶贫开发工作与评先评优挂钩、与绩效考核挂钩、与干部使用挂钩的“三挂钩”制度,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促使扶贫成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手段单一,难以满足“三农”需求。目前,农村金融服务的手段单一,经营的贷款业务主要包括短期农户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普遍存在期限短、金额小的特点,难以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金融部门的“嫌贫爱富”,致使贫困地区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贷款难度大,发展及其苦难。
(二)地方财政增加专项扶贫资金投入难度大。作为秦巴连片特困地区的县,县穷民困是最基本县情,每年的财政收入极为有限,保吃饭、保稳定都十分困难,更不用说拿出多少钱用于扶贫济困。因此,要求地方财政增加扶贫投入,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三)省上下达扶贫对象数量与贫困县实际不符。国家《纲要》明确提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为扶贫对象。今年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时,省上对贫困户的标准只有“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为识别对象”,对贫困村的确定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但在确定贫困对象时,省上又给每个贫困县下达了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的指标,而不是按照“2736元”的标准和贫困村的实际来确定扶贫对象,这不利于识别结果的精准,难以做到“识真贫、定真贫”。
(四)扶贫成效上缺乏稳定性与长效性。作为革命老区,县域经济不发达,交通地理位置劣势明显,商贸流通不活跃,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乏力,资源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易导致返贫发生,影响扶贫开发工作的稳定性与长效性,既制约了扶贫工作的开展,更制约了统筹城乡发展。
三、推广建议与请求
(一)加大对贫困地区投入力度。国家《纲要》明确提出“建立扶贫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中央财政用于农村扶贫开发投入将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幅将达20%以上”但作为秦巴连片特困地区的县,近年来国家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基本没变,还有减少的趋势。恳请国家加大对的投入扶持力度,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同步小康。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持,以项目为载体,加快培育农业主导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二、目标任务
(一)对接一批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优势,引导促进其一对一的对接到村,切实建立村企、村社间的生产、加工、销售、市场联系纽带。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进村联户建基地搞项目,投资开发农业特色产业,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高效农业、品牌农业、订单农业等。对实质性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给予政策倾斜,优先安排政府财政项目,落实相关奖补政策。
(二)壮大一批合作组织。大力支持贫困村建设生产、经营或服务类专业合作社,帮助其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辐射带动贫困村特色产业壮大发展和贫困户主导产业持续增收,脱贫不返贫。对纳入帮建的专业合作社,实行“五帮五促”。贫困村要从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出发,积极建立、引进和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对本村发展后劲足、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组织在扶持政策上给予倾斜。
(三)扶持一批主导产业。要精准掌握贫困户发展农业主导产业脱贫致富的详细情况,理清贫困户发展的产业类型、项目、品种、规模、方式、投入标准、建设时间、预期收益等,算好生产账、投资账、效益账,实行一户一策,力求通过扶持贫困户发展主导产业,能够脱贫致富不返贫。
(四)培育一批实用人才。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主要载体,通过多种培育方式,对符合职业农民培育条件的贫困农民进行实用技能定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优先满足贫困村的需要,指标到人。重点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一二三产业融合创业等新型职业农民。力争每个村民小组有一个致富带头人、有一名技术能人,每户有一个技术明白人。
(五)组建一批服务团队。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组建专家团队、技术指导员对贫困村、贫困户一对一指导,促使贫困村、贫困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专家团队和技术指导员从制定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贫困户主导产业发展计划开始,就要介入指导,在规划、建设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实行全程指导、跟踪服务。
三、实施步骤
此次活动从2016年1月底开始,至2016年5月结束,分三个阶段开展。
(一)宣传发动阶段(1月下旬至2月中旬)
1、成立第六轮“三万”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2、分级展开培训,使工作组干部深刻领会和掌握中央、省、市各级扶贫开发的重要精神、重大部署,尽快熟悉农村政策,知晓新一轮“三万”活动的工作任务及要求。
3、1月底,深入村组和农户,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宣传党的政策,组织发动群众,开展“送温暖”活动。
4、制定办实事方案。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选好办实事的主要内容和项目,制定培育主导产业等办实事工作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月下旬至5月20日)
在确定办好实事内容和方案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扎实开展办实事活动。
(三)总结阶段(5月20日至5月底)
各单位、工作组写出工作总结报告。开展总结评议活动。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培育主导产业”是办事处2016年“三万”活动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由办事处“三万”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全处农业主导特色产业工作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和日常工作,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