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9 09:01: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词汇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忽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应付差事。
因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非教育部直接隶属,而是属于省市直属的院校。这些院校在教学的师资以及设施配备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国家财政支持的力度也相对有限。因此在进行教学开展的时候相对落后,从而造成了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忽略。大学英语教学始终都是高校的一项必修课程,许多的国家重点高校在开展的时候还相对有效,但是落实到地方院校的头上就会造成重视程度大打折扣。这些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对英语教学缺乏重视,认为只是一门大学必修课程,完成教学任务就算交差,所以往往都是按照课本内容照本宣科的进行讲解,真正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却一点都没有体现出来。
2.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不高,专业素质较低。
目前,多数的地方性院校在教师的师资队伍配备与建设上还是比较欠缺的。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较低,另一方面则因为相关部门对人才的配备也比较缺乏,最主要的是缺乏支持的力度,所以必然会严重的影响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整体能力。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不够,会造成自身掌握的英语词汇有限,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也无从感知。这些教师可能只按照教学要求进行书本讲解,而对于课后的词汇也只是进行朗读就草草了事,起不到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的作用。
3.少有的词汇教学方法枯燥,教学质量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部分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始逐步的重视英语词汇的教学,但是选择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和枯燥,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低下。有的地方院校甚至认为让学生重视英语词汇学习,就必须要对单词进行死记硬背,完全忽略记忆的规律,这就造成学生形成较为严重的学习排斥感,对英语教学感到枯燥乏味,同时也不能够有效的记忆单词。即便个别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记住了一些词汇,可是学生对词汇的具体用法等都一无所知,这样就起不到教学应该有的作用。
二、提高和改善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措施
1.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因为地方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因此要想提高和改善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词汇的整体教学水平,就必须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力度,其次教师自身也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和综合素质,让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根本的提升和改变。
2.对英语词汇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关的责任部门和高校的相关领导应该格外的重视英语词汇教学。只有领导层面给予了重视,教师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学支持,教学的开展才会更加有效。词汇教学是开展大学英语的重点,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等级考试,更是离不开词汇的学习。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其他内容的核心,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并且对这些词汇的用法以及含义有了更多确切的认识,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英语阅读,完成英语写作,掌握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英语整体水平。教师应该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不仅仅是某一个单词的读音,更应该包括这个单词所有的用法,还可以列举其在特定语境之下的含义,进而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这些单词的具体含义。
3.创新词汇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游戏激趣记忆法。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看图猜词”,通过展现图片的某部分,让学生猜出单词;还有“单词接龙”,即将前一个单词的词尾作为下一个单词的词首,来拼出正确的单词;以及“增减字母背单词”等方法。这些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2.师生互动法。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解,还要加强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二、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单词的重现率
单词必须经过多次重现,才能让人记住。众所周知,阅读是最有效的语言输入途径之一。因此,通过大量的阅读将有利于学生巩固学过的词汇,同时又能使学生接触到一些新的词汇,从而增大英语词汇量,这对以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将很有帮助。词汇教学中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适当的阅读和背诵能帮助学生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能在具体的语篇环境中接触更多的词汇,增大词汇输入量,使得能够重新与学过的词汇见面,同时又能为学好句型打好基础,为以后更好地接收英语的输入做准备。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优化记忆,不断扩大词汇量,从而为培养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
来使学生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词存在的基础,是各个词相互区别的关键要素,离开了语音,语言就不能存在。所以语音关是英语教学的第一关。
1.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突破拼读关。音素是语音教学的关键要素,是连接字母和音标的桥梁。在教学生字母发音时,应将词汇分解为多个音素,同时教学生每一个字母中所包括的音素发音,为此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模仿、听音和实践的机会。当学生具有了初步的拼读能力之后,要立即加以巩固,从而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正确的发音习惯,例如通过听breath和breathe中th的发音差异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两个单词。与此同时,把音素和国际音标结合起来,可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以后的单词及阅读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2.加强英语语音教学。任何一个词汇都是音、形、义的统一。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国际音标及拼读规则,让学生逐渐形成熟练的拼读能力,这样既复习了语音知识,又使学生学会了新单词。例如教师可列出are,arm,far,art,farm,park等单词,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每个词的发音,再进行音和形的比较,以此来加深学生的记忆,进一步巩固学生前面所学的字母、音素和音标,让学生充分掌握词汇。
四、通过语境教词汇
词汇教学不宜脱离句和文,不能孤立地让学生读、译、背词汇表,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教师在使用词汇语境教学法时,不能只是拿着词汇表单独地教学生单词,这样会使课堂变得乏味,要把词汇放在语境中进行讲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利用语境促进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词汇教学要注重营造生动有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影片《音乐之声》的整个过程中,音乐纯美悠扬,向学生传递了爱与希望这一不变的主题。这样的英语原声影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纯粹的全英文环境,使学生能很快地融入语言氛围中,让学生在欣赏电影的的同时,既开阔了视野,又锻炼了口语发音。这种提供语境和搭配的英语释义以最恰当的方式展示出了最地道的语言,使学生很容易掌握,有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和英语文学素养的养成。
1.含义。
任务型教学法主要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任务、计划和报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完成教师预先设计的各项有针对性的任务,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用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把“语言做事”或者“执行任务”当作学生学习的过程,用完成任务的结果展示教学效果。结合到英语词汇教学中理解,就是教师将词汇教学的内容设计成任务或活动,让学生完成的过程当中,学习词汇、理解词汇并且加深记忆,从而提高词汇的应用能力。
2.应用原则。
虽然任务型教学法开辟了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运用,但是在应用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贴近现实。
教师在进行任务的设计中,必须根据词汇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任务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拉近学生与任务之间的距离,感受更为真实的英语词汇,提高运用词汇的能力。
(2)可行性和关联性。
可行性要求任务的设计必须要有一定的形式以及效果,并且要适应课堂环境,方便操作;关联性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并且衔接得当,层层推进。
(3)趣味性和功能性。
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设计必须根据词汇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设计,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功能性:词汇的积累是为了更好的运用,任务设计必须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并且提高其英语表达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型教学法之所以比传统的教学法具有优势,是因为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当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出丰富有趣且真实的情境,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当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课堂教学逐渐产生好感。例如,七年级上册Food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食物画出来,并且在食物的下面标明相应的英语词汇。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食物画下来,遇到不会写的单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词典的方式进行补充。每个学生喜欢的食物都不一样,画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在学生完成任务之时,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的座屏作为词汇教学的教材,并把词汇运用到简单的句子当中,如“Ilikebanana”、“Theapplelikesababyface”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课堂教学瞬间变得生动活泼,大家在学习当中集中精力,尤其是教师用自己的作品进行教学时,更加的认真。很多学生在画画表明词汇的时候经过了思考,对词汇的理解较为深刻,能够提高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哑剧的形式把自己喜欢的食物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来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直观、快速的学习和掌握英语词汇的含义。
2.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任务型教学法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感受学习词汇的快乐,感受词汇的魅力,把学习词汇变成一种习惯,从而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巩固。
3.评价任务完成的结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及时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评价,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总结,并且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其继续努力,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补充,从而促使任务教学的发展,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三、结语
一、注重中学和大学衔接的英语词汇教学
教育部的《英语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要求考生掌握并能够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知识以及所学的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3500个左右。因此理想的状态是学生在双语教育项目之初就已具备3500个常用基本词汇。为了让学生在入学后迅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在先前的中学英语学习和之后大学英语学习之间架起一座过渡的桥梁,我们把上课的第一周作为导入周(OrientationWeek),它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的一种带有介绍性质的培训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双语教育项目的目标和为完成这一目标所要达到的英语水平(大学英语六级,雅思6分),使其大脑获得一种强烈刺激,产生一个巨大的信息差,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英语学习。就词汇教学来说,通过这一周先对学生进行一个词汇摸底,这不仅包括对学生词汇量的摸底,也包括对其原有词汇学习方法的了解。摸底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分析和汇总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以便对不同水平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辅导;二是对学生进行一次词汇摸底测试。这样做旨在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现有的真实词汇量,以制定更加明确的词汇教学目标,学生也能够迅速认清自身的词汇水平和差距,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为尽快进入大学英语学习做好自我调整。
二、注重讲授单词学习策略和进行核心词汇教学
通过对学生中学阶段词汇学习方法的了解,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并无科学的单词学习方法,很多同学认为背单词是件非常枯燥和痛苦的事情。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职责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单词学习策略,帮助他们“四两拨千斤”,用更加科学的方法面对单词,找到单词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将单词归类。方法一:继续扩大和发展单词的“音、形、义”等层面,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方法二:收集常用的近义词、反/对义词族,这部分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课堂检查。方法三:词源法,即追溯单词的起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罗更多单词。方法四:单词添加成分法,即“前缀+词根+后缀”的方法。从第二个教学周开始,我们注重讲授核心词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单词搜集与之相关的近义词族或反/对义词族,引入大学阶段常用的“前缀”、“后缀”、“词根”以及“词源知识”,并对核心词汇进行归类,将同一前缀、后缀、词根或语源的核心词汇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词汇网络,加强单词间的联系,打破课本中各单元间词汇的界限。同时,在单词教学的基础上我们辅以常用高频词汇搭配和相应词汇水平的阅读练习,使学生学到的单词能够实实在在地用在他们的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词义的能力,为其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针对性的四六级单词运用的词汇教学
在大学通用英语核心词汇教学的基础上,我们着手帮助学生梳理四六级词汇。此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将陌生词汇变成消极词汇,将消极词汇变成积极词汇并熟练加以应用。我们将单词教学的重点放在通过大量阅读学习巩固四六级单词,在实践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将单词活学活用。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评估,而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手段就是第三方的测试。测试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健康且符合规律的学习过程。通过测试,学生可以真实地看到自身的实际英语水平,这不仅是对前期英语词汇学习的检验总结,更为今后的词汇学习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四、渗透专业词汇的教学
由于我国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的英语水平决定其今后的专业学习水平和专业能力。而前三个阶段的通用英语教学正是为他们今后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课学习、获取本领域新信息、进行专业思想交流、撰写专业论文、甚至进行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打基础。因此,在第四个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在学生具有四级、甚至六级水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专业词汇的渗透,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提前搭桥,实现“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的平稳过渡,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对专业知识提前预热,减轻其高年级阶段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的心理焦虑和负担。本阶段的词汇教学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开展专业扩展阅读,师生根据学生的专业共同收集有关专业类文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收集专业词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帮助学生完成学术文章阅读来帮助学生扩展和学习新词汇。第二部分是引导学生结合专业通过MOOC网络平台或网络公开课学习自己的相关专业课,真正体验英语作为学习工具的感受。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经管学院2011级金融1BS班为例,我们选取了芝加哥大学的《理解全球经济》和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两门课程,学生感到了强烈的信息差,同时也体验到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的乐趣和成功自豪感,增强了他们使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程的自信心。单纯的单词学习是枯燥且毫无意义的,本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专业文章、听专业课,使他们能够真正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学以致用,此时的词汇学习已经完全融入到日常的专业学习中,成为了专业学习的砖砖瓦瓦,实现了“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的平稳对接,学生的专业学习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亲身经历了双语生词汇教学的四个阶段后,笔者深刻的体会到,学生走过的词汇学习路线不仅是其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的必经之路,更是当前英语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不断改革前行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学生通过这样的路线不断完善充实专业学习,培养其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英语教师通过不同阶段的词汇教学,使双语教育项目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思路变得更加科学合理、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即根据双语生的词汇学习要求和词汇学习规律,用四个阶段的时间完成从“高中词汇—大学英语核心词汇—四、六级词汇—专业词汇”的平稳对接,实现由“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的过渡,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顺利完成今后的专业课学习。
作者:张虹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1.是提高英语词汇教学质量的好方法。目前高职英语词汇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影响英语词汇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教师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有意识地控制这些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语境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2.促进英语词汇教学的改革。回顾以往的英语词汇教学改革不难发现改革还存在着片面化,宏观方面居多等问题。然而,这些改革也都有着一定的效果,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也为英语教学理论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好景不长,这种改革往往使大部分学校在实施一段时间后,词汇教学水平也得到一定提高之后,遇到瓶颈。这使大多数学者和教师一筹莫展。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对英语词汇的特殊性不够重视,没有灵活的将词汇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教学。所以要想英语教学改革有着长远的效果,应该把语境理论融入到词汇的教学中,使词汇存在着自己的“土壤”,这是目前英语词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现状及成因
通过研究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高职学生缺乏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兴趣,很少主动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教材后部分的单词表进行背诵记忆英语词汇,一小部分通过课文来记忆单词,仅有少数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者实践来学习英语。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并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只是机械的背诵,这样不仅记忆英语词汇不扎实,而且容易忘,应该根据单词的读音规则和构词规则进行记忆。还有很少的学生能够结合老师上课给的特定语境进行学习词汇或者是通过课后的阅读理解练习来提高词汇学习效率。高职院校的升学模式与国家统一招生的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它的升学并不需要很高的分数,只要学生各科课程及格便可升学。这样学生们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也就缺乏学习的动力。此外,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也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它的课程设置与高中比课时少、强度小,要求低,因此学生不够重视英语学习。另外,学生的英语基础也会影响着今后的英语学习,很多高职学生在入学前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受到一定影响。
三、词汇教学策略
1.沉浸—类比。沉浸和类比是把握沉默语境的两种方式。沉浸式词汇的学习者将自己处于相应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当时的语境。类比是词汇学习者找出与自己经历相同的说话人的经历来解读目标词汇。
2.创设—扩充。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本的语境创设新的语境来辅助教学,因为课本的语境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教师新创建的语境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是为了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在创设语境的过程中要联系实际,创设贴切的生活语境来导入教学中。
3.联系—转换。教师根据每天学生朝夕相处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学是极为有效的,因为学生们十分熟悉自己的周围环境,理解词汇就不会很难,这样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使学习中充满乐趣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四、词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是一位17世纪的捷克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生活在欧洲封建主义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时代,夸美纽斯继承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思想的结果,总结了自己四十多年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其代表作品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等。其中《大教学论》标志着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他的一生为世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世界教育史上享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2直观性原则
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并不是夸美纽斯首创。事实上,在他之前,欧洲的一些教育家或教育思想家如伊拉斯谟、莫尔、拉伯雷等人就曾谈到过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进步的地方在于,他第一次从感觉论出发来论证直观性教学。对于直观教学,他认为,教学应该从观察实际事物开始,对于不能进行直接观察的,可以使用图片或模型等。我们现在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很多时候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往往忽略了直观教学法的重要性。例如,在《新标准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1》的ModuleOne里面有这样一些形容词:enthusiastic、amazing、embarrassed等。在教授这些词汇时,如果仅仅是简简单单地讲授这些词的读音、用法等,或许并不能达到掌握这些词汇的最佳效果。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灵活地利用班上同学们听课的情景来恰当地教授这些词汇。比如,看见班上某个同学原本不喜欢英语,这堂课却特别认真,就可以引导同学们用到amazing这个词汇,或者可以把一些提前制作的表情图片带到课堂。
3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原则
夸美纽斯指出:“强迫孩子们去学习的人,就是大大地害了他们”,相反,“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老师方面,夸美纽斯特别强调,老师应该用温和的亲切的语言和循序善诱的态度去吸引学生,时常表扬学生。并且,老师在讲授每门课之前,必须使学生的心灵有所准备,使他们能接受这门学科。对于这一原则,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关键要落到兴趣这一点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想,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词汇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能学得非常好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谐音法就是其中一种。很多英语单词读音的汉语谐音常常令人发笑,而学生听后则会记忆深刻。比如,在教授shudde(r发抖)一词的时候,有老师就联系到了该词的汉语谐音“吓得”,吓得shoulde(r肩膀)发抖。
4巩固原则
“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是夸美纽斯所著的《大教学论》里面的第十八章的标题。这一章实际上就是论述巩固性原则。在他所列出的巩固措施中,有几条特别值得我们在教授高中英语词汇时借鉴。首先,先学的词汇要成为后学的基础,后学的词汇要能巩固前面的词汇。在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可以更加关注下整套高中英语教材或者高中英语教材与初中英语教材英语词汇的连续性。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去教授新的单词,当新的词汇学习后,又要引导学生巩固以前学习过的词汇。其次,要训练、培养记忆力。一个好的记忆力有先天的因素的影响,但更大部分还是后天教育、训练的结果。一个好的记忆力对于英语单词的学习无疑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因此,要教授好英语单词,学生记忆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再次,所教的词汇要适当地反复练习。王蔷教授就指出,一个新的英语单词,在书上至少要出现七次才能很好地被学生接收。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反复的练习对英语单词的掌握是多么的重要。
5量力而行原则
夸美纽斯提出:如果学生“受到不适于他们的年龄、理解力与现状的材料的过分压迫”,“他们便会在和影子搏斗上耗掉他们的时间”。如果学习的内容严重超出了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他们就会“产生恶心甚至痴癫”,这也被夸美纽斯指责为“一种酷刑”。在高中英语单词的教授中,我们老师一定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确定要教授的英语词汇的量。量力而行的原则也要求我们老师要有一个高中英语词汇教授的整体规划,三年的总量是多少,具体到每一年是多少,再具体的每一节课又是多少。同时,量力而行,也要求我们老师对待不同学生要持不同的标准,对基础好的,可以适当要求多积累,反之则要求少点。
6循序渐进行原则
夸美纽斯根据“自然并不是跃进,它只一步一步地前进”的法则,以及一些动物的事例,提出了教学的循序渐进性原则。他指出:“假如有人对任何一种艺术能够按照这里所指示的一步一步去进行,他是不会得不到进步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我们,要把一个大的学习任务拆开,然后,一步一步,慢慢去学习,最后完成整个学习任务。在英语词汇的教授中,老师不能操之过急,一堂课就想让所有学生掌握好所有单词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急不躁,有计划地教授学生单词。
7顺应自然的原则
夸美纽斯在反对旧教育和旧学校,提倡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时候,提出了改良学校是可能的,但这种可能性必须建立在新的教育原则上,即“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他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主要强调两点:首先,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其次,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这两点我们在教授高中英语单词时,都很值得借鉴。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一天中“一天之计在于晨”的观点,把单词的记忆安排在早上,以此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午11点多到12点,学生已经学疲劳了,加上早餐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所以这时候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效果就不可能太好,老师在此时就要适当地减少学生的任务量。另一方面,高中学生显然已不能用儿童来称呼,但是,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天性还是有必要的。我们要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来教授词汇。
8总结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双语教学实现了专业知识和外语学习的有效结合,以专业知识为主、外语水平提高为辅,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尤其是加入WTO 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外语能力,是摆在应用型技能型本科院校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经济学课程作为起源于国外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进行双语教学改革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化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部高教司在相关文件中提出教育教学论文,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小论文。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而在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上应更多的体现课程的广泛应用性。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基础课,为学生学习和应用经管类专业知识做了良好的铺垫。因而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实践是一种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开放式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元、开放、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强调灵活,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和教学艺术要求较高,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用不同语言进行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同时,通过使用学界较为认可的经济学外文教材、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双语教学会有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向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产物,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独立学院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也在于能否培养出有别于研究型院校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应聘者在工作中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外语的技能越来越受到青睐。因而在对本科生的培养中运用双语教学可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并使其更符合国际化人才的标准。
(三)经济学课程本身的需要
经济学本身源于国外成功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原理和框架均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而国内高校本科教学中讲授的经济学原理几乎都是从国外著作中翻译修订而来的。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不同,有些翻译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完全一致,这对学生掌握和应用经济学原理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由于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教育教学论文,使用翻译修改而来的教材大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教学内容无法体现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借助经济学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使学生站在英语思维的角度,用英语去理解原著和思考各种经济学原理,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国外经济学教材,可以增加学生的专业见识,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吸收到经济学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增强教学的时效性。[2]
二、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改革模式
(一) 教学模式的选择
根据授课时外语使用程度的不同,双语教学可分三种不同模式:1、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用学生所学第二语言/外语进行教学,本族语/母语不用于教学之中,乃至校内也不使用本族语/母语,以便让学生沉浸于弱势语言之中。[3]2、过渡性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在学生刚进校时,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使用本族语/母语教学;但一段时间之后,则使用所学外语/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因此,过渡性双语教学即指开始前有―段非双语教学作为过渡期,以避免学生刚进校因不适应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而产生许多困难,其目的仍是逐渐向沉浸式教学过渡。3、保留性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学生刚进校时用本族语教学,以后逐步部分科目使用外语/第二语言,部分科目仍用本族语教学。
独立学院的学生较普通高校的学生入学成绩较低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水平相对较差,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因而我们在教学的第一阶段可以主要采用“保留性双语教学”模式小论文。在双语教学实施的第一阶段,为了不使学生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影响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侧重运用“保留性双语教学”模式,即在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和运用英语的同时,以母语来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渗透,专业概念和理论模型公式的表达,以及部分英语释义;双语教学实施的第二阶段,可启用“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在第一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在经济类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模式,不断扩大独立学院双语教学课程的范围,灵活地互用汉语和英语两种主体语言,努力促进学生逐渐通过专业英语理解关。
双语教学推行的第三阶段,在总结经济学双语教学前两阶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符合独立学院自身情况的双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学生能够基本通过英语关,掌握一定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的基础上,逐步推行英语沉浸式教学法,采用全英语授课或逐渐增加英语在经济学课程中运用的比例。毕竟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并不十分擅长因而具体模式还得视双语教学实施前两阶段的效果和学生的接受情况而定。当然在使用“沉浸式”教学模式过程中,经济学教师应注意运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论文,把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和案例等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发音标准且语速较慢,使学生能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知识。
(二) 教材的选择
选用合适的原版教材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基础。双语教学教材应当使用外文版的教材,在内容上直接与国外院校接轨,避免因间接引用而产生歧义。要选择既紧密结合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原版教材,在原汁原味的语言中了解另一种文化,掌握专业知识。目前多数进行经济学双语教学的院校把曼昆教授编写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作为固定教材使用。该书被美国百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可见其全球影响力之大。此外,该教材的语言表达比较规范、简单、用词准确,内容更新颖,作者能站在经济学初学者的立场,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这也比较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知识的兴奋点。但原版教材的选编思路和编写形式与国内教材的风格完全不同。虽然国外教材知识较新,反映了学科前沿,但国外教材在一些内容上说明得过于详细,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内容相对较多而且比较零散。因此,教学中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筛选,抓住学生必须掌握并与国内教材主要内容相契合的部分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4]而对于相关案例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三) 教学时间
根据教学计划和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教育教学论文,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但是独立学院大一学生的英语相对比较薄弱,开展双语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大学英语一般开设两年,
大二上学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已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学生普遍有着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要小些,可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另外,从大学二年级上学期起开始连续、合理地部署和安排双语教学,可延续英语学习,使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小论文。而且,可在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到自己的专业上来。
此外,国外的经济学课程一般是从高中开始,到了大学每学期只学习教材内容的几个章节,将整个经济学课程分散到大学的各个学期,更有助于学生的消化理解。而我国经济学课程一般是针对经管类学生开设的,时间为一年左右,如果进行双语教学的话应该考虑适当延长学时,以便于教师更好的准备课堂内容教育教学论文,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四)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与学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高素质的师资是实施高质量双语教学的保证。从近期实践看,全国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是在母体普通本科高校的直接支持下,以母体高校的品牌、师资、管理和其他资源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借助“母体”师资、外聘名校教师是独立学院最常用的做法。但随着独立学院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建设自己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已迫在眉睫。除了外聘归国经济学研究生外,独立学院也应重视本院经济学双语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另一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如可采取教师自费及学院委培相结合的形式选派英语基础良好、经济学专业知识扎实的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相关院校培训。
参考文献:
[1]白世贞,沈欣.素质教育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物流技术.2010
[2]梁燕红.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探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3]李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
[4]乔虹.“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探索.教育与职业.2008
【摘 要】 初中是现代学科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学生此阶段文化知识学习关系着其未来知识水平的发展。英语是中学教育的主要科目之一,随着新课标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指示,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方案的不足,制定更加科学的多样化教学策略。本文分析了影响英语课堂效率的相关因素,以新课标为指导提出了改进措施,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堂效率 因素 措施
初中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搞好初中学科教育是教育部门提出的重点要求。面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新课标提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创造多样式课堂学习环境,综合提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针对这一要求,教师要系统性地分析影响英语课堂效率的因素,以课改要求为指导,不断地完善现有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一、影响英语课堂效率的因素
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学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其它国家语言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外国语言知识的乐趣。受到本国语言逻辑思想的约束,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控能力较弱,主观条件不足约束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进度。同时,教师对于英语课程教材的理解不透彻,编制课堂教学方案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阻碍了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目前,影响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因素:
1.1 学生方面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理解了英语知识,才能真正地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被抑制,阻碍了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1]。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兴趣,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知识比较陌生,无法融入到课堂教学情境里,书本教材掌握不全面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二是理解,新英语知识理解程度不深,面对新单词、新句子等无从下手,难以体会到英语词汇的真实含义。
1.2 教师方面
教师作为英语课堂的领导者,理应发挥其指导作用辅助学生学习。因初中学校内部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传统教育思想依旧束缚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实现。
1.3 学校方面
若学校对课程教育缺少必要的管理措施,则会影响到英语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学校对于英语课堂效率影响的表现:一是设施,由于教育资金有限,学校没有及时配备专用的英语教学设施,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尚未建立;二是管理,对英语课程教育管理力度不严,放松了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考核,减弱了教师优化课堂的积极性,这些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综合措施
学校是提供文化知识教学场所的教育机构,方便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英语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阶段,学校管理层应做好全面性的调控工作,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开展教学工作,坚持以提高英语课堂效率为中心,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案,指导学生深入性地理解知识内涵。具体方法
2.1 鼓励式教学
多给学生鼓励,对激发其学习兴致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应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与赞美,而不是只把严厉和冷酷的话用在他们身上。当他们有了一点进步,高度赞扬的话可以给他们,例如“Good job”、“Well done”、“Very good”、“You are clever”、“Wonderful”,或给他们热情的掌声。这样,学生们就会获得成就感并做出更大的努力,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2 引导式教学
兴趣是带动学生参与英语知识学习的根本动力,坚持“引导式教学”可全面激发学生的热情。例如,上课时,以课前歌曲来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延伸的方式,就能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积极发言,勇于呈现,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快乐。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学习。这样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为下一步学习英语打下了基础。
2.3 互动式教学
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的协调性,教师与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就需要借助互动教学的作用,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内容设计的简单明了,生动有趣,学生便乐于接受,才会产生真正的兴趣。如果内容设计的枯燥乏味,深奥难懂,学生自然就会失去兴趣。老师得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花很大的工夫,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总之,英语是初中教育的重点学科,学好英语知识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有着积极作用。结合影响英语课堂效率的相关因素,教师应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
水平及写作水平,激发其写作的热情和灵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英语写作 范文阅读 主题 语篇 衔接 句子 词汇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19-02
中国学生学习英文写作,尽管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但由于缺乏对英语语篇组织规律的认识,缺乏对英汉语言差异的敏感性,往往会无意识地把汉语的语篇组织规律,语言使用习惯迁移到英语写作中去,造成句法、段落乃至整个篇章结构都是汉语作文的模式。目前,英语写作教学对读写结合的强调,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以范文为中心、以写作为目的的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拓宽知识面,积累写作素材,更有利于学生清楚地领会英语文章的结构、主题句的位置、语言的连贯性以及遣词造句的表达习惯等写作特征,掌握写作要领,强化洞察两种语言思维差异的意识,逐步克服根深蒂固的汉语思维定势,进而从根本上学会如何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1 在范文中理解英语文章主题的表达
范文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难看出,英语文章篇章组织发展是“直线型”,习惯于开门见山,把主题句放在最前面,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即直载了当地陈述主题,进行论述以引起听话人或读者的重视。其语篇结构的特点是,篇章按照一条直线推进,“起笔多突兀,结笔多洒脱”,习惯于“果”在前,“因”在后。美国学者卡普兰(Kaplan,1966)认为汉语学生作文方式呈“螺旋型”,即不直接切入主题,要有一个由次要到主要、由背景到任务、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层层铺垫,最后进入主题,且语篇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反复性,如作者在谈到几个问题时,谈完后面的问题后,可能又回过头来涉及前面已经讨论过,但自己认为有必要强调或没有分析清楚的问题。这种逐步达到的归纳式的篇章结构,只在文章的最后才画龙点睛,可以说是“起笔多平铺,结笔多圆满”。基于中英篇章模式的差异,范文阅读和分析时,教师的引导有益于学生感性地了解并接受"直线型"篇章组织发展模式,逐渐培养英文的写作习惯,即“段落起笔主题句,而后分点说明。分点说明的目的是展开主题句,并为在以后的段落中增加其他意思做好准备”。
2 在范文中认识英语语篇的衔接手段
衔接作为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范文阅读、分析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澳大利亚的韩礼德和哈桑认为,任何一段能成为语篇的语话必须具有语篇性。他们所说的语篇性包括两方面的特征:一是结构性特征,另一个是非结构性特征。结构性特征指的是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非结构性特征指的是话语内部的上下衔接――所谓衔接,说到底就是语篇内部两个不受句法结构制约的成分在意义上相互关联,衔接手段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韩礼德和哈桑(1976)把英语中通过语法手段实现语篇连贯性和完整性的衔接手段称为语法衔接手段(reference,substitution,ellipsis and conjunction);把通过词汇实现语义统一,衔接语篇的衔接手段称为词汇衔接手段(lexical cohesion)(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
在大量的范文阅读、分析中还可以发现,以语法衔接手段为基础,在篇幅相近的英汉语料中英语的照应、连接手段出现频率高于汉语,汉语替代和省略出现频率高于英语;衔接手段之所以在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共性和异性,从文化和语言自身的特点以及语言思维与逻辑关系上来分析,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所以汉语中的照应和连接都不如英语多,而汉语的替代和省略又多于英语;主要是汉语的名词性替代出现率多于英语,也就是汉语的“的”字短语和“者”字短语多于英语的“one/ones,the same”用作替代时出现的频率。这一点主要从“的、者”的渊源看是由于汉语和具有衔接作用的“这、那”有同根性。
但所谓的“形合”和“意合”都是相对的;由于每种语言在语法衔接手段的运用上有它们各自的倾向,这就要求学习者在范文阅读中对此应有较为清楚的认识,旨在避免汉语负迁移现象出现在英文写作中,例如:“He was ill yesterday,he didn’t show up this morning.”许多学生在英文写作造句时,由于受汉语“意合”句的影响,忽略了连接词而写出这样的病句来。所以王力先生评价英语是“法治语言”,汉语则是“人治语言”。
3 在范文中掌握英文句子的写作技巧
句子是文章的载体,范文分析中精彩的句子常常层出不穷。英汉思维角度的不同体现在英汉句子结构上的差异也是十分显著的。英语造句,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句法结构呈显性接应,即,关系词和连接词经常用来连接句子成分,同时还有其它连接手段,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以及广泛使用代词保持前呼后应得的关系,使用“it”和“there”做替补词起连接作用等等。而且,英语的语句主干明显,即主、谓、宾结构突出,有如一棵树的主干。在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时,英语句子往往开门见山,在主语和主要动词的基础上,使用各种形式手段或连接词把分句、短语或从句连接到句子上去,恰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因而被称之为“树形句式”。相形之下,汉语句子中动词用得多。在思想表达时,汉语句子借助动词,按时间先后顺序或逻辑顺序推移,层层铺开,句子的结构有如一根竹子,一节一节连下去,靠语义彼此相连形成流水句的形式,这种“竹形句式”没有英语所常用的那些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介词等,所有多余的形式连接手段在汉语中均被最大限度的删除掉。词语之间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因此,注重隐形连贯是汉语句法的突出特征。这里以两个句子为例就可清楚地体会到句法结构的显性接应和隐形连贯。1.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2.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受汉语流水句形式的影响,中国学生写英文句子往往句式单一,缺乏形式上的变化,文章单调乏味,毫无生气。所以,教师在范文阅读分析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英文句式(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长句,短句,平衡句,松散句,圆周句,反诘句等等),以“达意”为目的,充分调动不同的句式结构,长短结合,形式多样,文章就会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再有,西方文化把客观事物看成主体,并以此为中心,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他们习惯于以客体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把客观世界作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的核心。而汉民族视人类为宇宙的主体。反应在语言形态上,其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在描述事物和阐述事理过程中,特别是当涉及行为主体时,英语常常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animate)做主语(或潜在的主语);汉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inanimate)做主语。
英文范文欣赏的过程中,对比英汉语两种语言句式上的差异无疑有助于学生转变固有的母语写作习惯,快速掌握英文句子的写作技巧,使文章语句行文流畅,结构规范、语义清晰,符合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
4 在范文中领会英语词汇的使用
西方文化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尚思”;中国人则见长于具象性的语言描写事物特征,“尚象”,“象形”文字就是典型的具象思维的结果。这种差异反映在词汇使用层面上则是,英语文章中的抽象名词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常使用大量的涵义概况、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从而使英语具有“虚,泛,暗,曲,隐”的感觉。相反,汉语习惯运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给人以“实、明、直、形、象”的感觉。例如,“一件鸡心领毛衣”,英语为“aV-necked sweater”,体现了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再者,受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表述复杂抽象的概念时,英语文章多采用平实质朴的词汇阐释问题;中国学生则偏爱用比喻或成语。由于成语多来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历史轶事、小说、戏剧或古诗词,若直译为英语,英美人无法理解其间的隐喻、明喻内涵。例如,一位中国学生在英语作文中这样写到:“Therefore if you can not drive in United States,you may just like the one who don’t have feet to walk.”“No matter they are good or not,we can take them as mirror,to see what we can improve and what we can keep.”这里的两个比喻“像残疾人一样寸步难行”“像镜子一样是我们的参照”难住了英美读者,他们的文化里没有这样的象征用法所以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试想将“胸有成竹”译作“There is a bamboo in the heart”,英美读者一定是一头雾水了!因此,范文阅读分析中,注意中英词汇的使用差异,不断增强语言差异的敏感性,日积月累,一定能为英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些年,北美母语写作课堂的研究发现,成功的写作者的写作行为并非像经典修辞学研究所认定的那样,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Farris 1987;Wal she 1979;Yang 1995)。这个过程中的主要活动有:信息搜寻、前写过程、写作过程、改写过程、编辑过程。阅读在英语写作中,特别是在信息搜寻,前写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就写作本身而言,也讲究循序渐进,广读多练方见成效。目前,大学英语写作课的课时设置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段内事半功倍地点拨学生尽快掌握地道的英文写作模式,掌握提高英文写作的自学方法和窍门,已成为当前教学论文的主要论题之一。海姆斯、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认知现象;语言能力是通过社会交互活动和吸收他人话语行为而发展起来的;应当培养学生注意语言使用中的语言形式,包括体裁、风格和文体变异;教学过程中,语言学习者通过与他人协作交流达到“意义协商”的目的,通过真实的交际任务营造话语群体;语言教学中理应注重连贯话语段落的分析;语篇反映不同的交际活动,有明显的“以言成事”的底蕴;意义存在于作者和读者的交互活动,受到相关话语群体理解规则的制约(Kern & Warschauer 2000)。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贯穿大量的原版英文范文阅读与分析,也体现了语言学理论的社会认知理论,是引导学生认识英文写作,熟练英文写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Bander,R.& Dressler,W.U.Introduction to Text-linguistics[M].Longman,1978.
[2] Hall,Donald.Writing Well[M].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79.
[3] Kaplan,R.Cultural Thought Pattern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Language Learning,1996(16):1-2.
[4] 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 冯庆华.编著.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 胡曙中.著.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7] 李运兴.著.语篇翻译引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8]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A].英汉比较与翻译:4[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59.
[9] 刘上扶.英语写作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10]汪福祥.英语写作技巧新编[M].上海:外文出版社,1997.
[10]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53.
[11]王武兴.主编.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霍维舞,女,年月出生。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外语系,年月走上工作岗位。任教于湖北师范学院附中。从教年中,一直工作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担任班主任年。年被评为中学英语一级教师,现申报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年,我第一次教高三,是当时教龄最短的高三级教师。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注重英语知识点的合理复习和高考考点的研究,同时积极主动承揽平时测试的出题和改卷等工作,天天晚上下班辅导学生。经过一年的拼搏,我终于取得了所教班英语高考平均分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本校的英语状元也在我教的班上,为学校当年高考做出了贡献。自年评为中学英语一级教师以来,一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多次充当高三级英语把关教师,在高考中所带班级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届南海一中七百多名考生参加高考,只有人英语单科成绩上分,我教的班就占了人;在辅导参加年和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有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因为知识基础扎实,工作勤奋,教学成绩突出,我被评为南海市一九九九年优秀教师、学年度南海一中优秀班主任、学年度第一学期先进工作者,为南海一中成为广东省名校,为南海一中跨入南海市重点中学的行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教学工作中,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关注全国英语科教改的动态,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原创:因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善于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胆进行教改,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注重教学实效”的教学风格,所教班级的成绩年年在年级名列前茅,受到了学校领导以及同事的赞赏。
××在教学教研方面:
××一、让创新成为教学、教研的活力与动力
××年至年正是中学英语科由旧教材向新教材转轨、英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大改革时期,它一方面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正好给我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我开展了“兴趣英语教学”。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充分发挥教师感染力,上课精神抖擞,热情洋溢,使学生与教师产生心理兼容,并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法灵活多变,边讲边议,议练结合,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后来,我开展了每天安排学生上讲台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口语”的活动,活动的形式有一人演讲、两人对话、小品**、短剧和幽默笑话等。活动的开展,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热情高涨,课堂常常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用英语的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是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在学校教学教研活动上进行经验总结,这一活动得到了各教师的认同与充分肯定。年在中山小榄中学上的公开课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运用语言能力等优点受到了市教研员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年调入南海一中后,我以更高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明确对自己提出“老师英语素质的提高是学生英语素质提高的前提”,把新教材内容及要求与高考大纲相结合,提出了“英语教学既要扣住课本,又要跳出课本;既要抓紧课堂,又要跳出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基本功训练,每学期承担一次校级或科组公开课,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二、向备课、教研要质量,多年来我形成了一种备课前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方法的研究意识,努力做到在备课中知识结构由浅入深、选材内容贴近社会生活、预期目标学以致用。三、积极参加科组和全市英语科组织的教研活动,定期听本科组老师的公开课以及市英语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注意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科组同事共同编写了《英语早读文选》和《高中英语词汇选编》等书籍;同备课组成员协同合作查找和筛选网上资源,共同备课,做到了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四、成立英语活动小组,进行与英语学科相关的课外活动:开办口语班、英语角、朗读和演讲比赛、写成语和猜谜、唱英语歌、演话剧、背单词、英语征文、参加学校一年一届的英语节,开展这些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我校英语科的平均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于其它科。用学校领导的话来说:这与英语科老师平时积极和扎实开展各种英语活动是分不开的。五、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了适应高考要求,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积极倡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藏书、“阅读课”、“上网阅读课”等时间,自己搜索或利用老师提供的网站进行浏览阅读,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特别在高考报考英语专业的同学中,倡导开展“每月读两本英语课外书”的活动。六、研究高考,每次带高三我都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动态,进一步明确考试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参与备课组集体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及其变化,调整复习思路,把握变化实质,充分发挥《考试说明》的信息作用。注重在英语高考复习中专题复习后必要的综合能力测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突出一个“精”字,尽可能精编一些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等相联系的写作题目。努力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整合途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言传身教
××获得中级职称以来,不管是在中山小榄中学还是在南海市第一中学,都承担了辅导青年教师的工作,组成一帮一的模式,给他们上示范课,听他们上课,看他们的教案,共同备课,研究分析教材、钻研教法,选择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互相交流经验,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使他们都晋升了一级英语教师。
××三、在学习中求发展
××多年来,本人能认真钻研业务,了解英语教学最新的发展趋势,不断的更新知识,订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参加了广东省、中山市、佛山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并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在市、县、校等专题研讨会上交流。论文《谈课堂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获得南海市年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通过了电脑初、中级考试,并在南海一中校园网上制作了自己的网页。
××
在德育方面:
××不但教书,更重视育人是我的工作原则。近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上,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教育改革,以育人为本,以振兴南海一中为自己最大的责任,认真实践“竭尽全力,倾尽所爱,真心奉献,无怨无悔”的一中精神。以民主的作风,真诚的胸襟,原创:高尚的师德,团结广大同学,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成效显著。在当班主任的第一天起,我就时时地提醒自己,要经常把自己放在普通同学的位置上去思考问题,去开展工作。我经常向同学表明:我和同学们的关系,首先是朋友,其次是师生,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诚地关心学生,真心地与同学们交朋友。在实际工作中,一是坚持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同龄人中的起点和位置,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励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每人都有奋斗目标,每人都有座右铭,建设严谨的班容班貌和提高班级墙报的质量以及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等,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在这些氛围的熏陶下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产生强烈的成才愿望。与此同时,从狠抓学生的仪表、出勤、文明言行和上课的规矩入手,使学生懂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一“伟大源自平凡”的道理,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培养严谨的作风。二是加强与各科任任老师的合作与沟通,在工作中牢牢记住“既要教书,更要育人”的原则,做到全员参与育人。每位老师都有“共同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潜力”的责任,并切实开展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前进道路上激励学生的工作。及时利用校长室、书记室、德育处、团委及多个科组编印的《一中文摘》、《一中德育》、《新绿》、《一中家长通讯》、《奔流》、《春秋》等刊物和小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班风。三是重视班会课这一重要的德育教育阵地,狠抓班会课的质量,改进班会课和家长会的方式,较多地运用交流、对话、恳谈会等方式,重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对班集体的归属感。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德育工作,常从网上下载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从而走出了一条新思维、深层次、多渠道、有特色地开展思想教育的路子。四是对后进学生的教育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就是“首先要‘动之以情’——且永远要摆在第一位,然后才是‘晓之以理’,如果仍不见效,最后才是坚决地‘绳之以法’——即‘教育’‘批评’‘挽救’‘处理’”。本人历来主张“挽救一个差生比培养一个优生更有意义”,所以,对待这类学生,我都要求自己要以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去感化、教育他们。**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也被简称为任务型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引导使语言学习者在课堂当中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此概念起源于20世纪的80年代,是由强调在做中学(即learning by doing)的一种语言教学的方法,这是语言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与进步,并在世界范围内语言教育体系中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这种教学理论强调了用语言做事(即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也被我国基础英语教育体系逐步引入到了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同时也是我国外语课堂教学发展的趋势。任务型教学理论指出,语言的掌握应该是在活动当中不断地使用语言而产生的结果,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并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无法达到掌握并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必须以特定的交际氛围与语言项目为中心,精心设计可操作的具体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表达、沟通、询问、解释等各种形式的语言交流活动当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完成语言知识的学习并熟练掌握对语言的运用,实现英语运用能力全面提升的目的。
一 高职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策略
任务型教学模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任务的前期准备阶段。英语教师要创设课堂学习任务并完成情境布置,为学生介绍任务的具体要求、任务内容以及实现的目标,指出任务实施的步骤、任务完成的方式、完成任务必要的英语词汇等。第二是学生执行任务阶段。此阶段由任务、计划以及报告共同组成。任务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与监管下由学生来执行;计划则是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任务完成情况的准备工作;报告是以学习小组或者个人的方式向班级学生汇报此学习任务完成的具体情况和最终得出的结论。第三是评价并总结学习成果阶段。主要是分析与具体操练共同组成,分析是教师与学生对各学习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关的结论,操练则是教师归纳与总结学生任务执行的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点。笔者以涉外文秘专业Business Invitation一课为例,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 任务的前期准备阶段
笔者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为大家介绍任务的内容,为每个学习小组分发事先制作好的商业邀请函的模板。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当中对商务邀请函相关的说明进行小组讨论,并归纳总结,将一份商业邀请函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同时,还要为学生列举出此学习任务需要用到的单词、语句等,并给学生一定的提示,使学生关注这些新的语言知识的运用。
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必须注意,要把和学习内容有关的音、像资料以及语言使用的情境呈现给学生。例如,可以是上述制作的模板,也可以是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图片或者播放与学习任务相似的一些声形具备的视频,为学生进行直观的示范,并让学生观察视频当中完成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这些资料,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理顺原有的语言知识,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精心地计划和准备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在执行任务之前学生做足了准备工作,从整体上对任务要求形成认知,有助于学生准确、连续地应用复杂的语言顺利完成商业邀请函的写作。
2 学生执行学习任务阶段
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要先通过学习小组内部的讨论,与课文当中的说明相结合,了解商业事务活动当中商业邀请函的重要意义,并掌握商业邀请函书写的基本格式。然后,学生按照教师分发到自己手中的模板,再与课文当中对格式的要求以及相关说明相结合,集思广益,在小组成员共同思考与努力下完成商业邀请函的写作。再由专人朗读,小组成员共同欣赏,并找到其中的不足,不断地进行完善。最后,在小组长的领导与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展示报告的设计,再推选出一名小组成员,代表自己所在的小组向全班学生展示完成任务过程的报告以及最终的成果。
3 总结评价学习成果阶段
此阶段,教师先要组织小组内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各组的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于商业邀请函完成得比较好的小组必须进行鼓励与表扬,对于存在不足的商业邀请函,教师要根据其中的不足,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改与完善。然后,教师还要将各个学习小组在执行学习任务时运用的新单词和新句型,分享给全班同学,而这些在实践当中得到的单词和句型等知识,学生很快便可以掌握。最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下个学习任务的准备工作,为下堂课做好铺垫。
二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意义
任务型教学强调要按照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层次,对教学任务与教学活动进行不同的设置,使学生在和学习伙伴的合作当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感悟、反思、纠正并找到最优的方法。这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认知策略得到发展,并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当中对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参与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过程当中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潜能以更好地融入到日后的语言学习活动当中。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下列方面。 1 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职院校传统课堂教学当中,以灌输式的讲授为主,以学生单调、机械的英语语言知识练习为辅。这种被动的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不但教学效果一般,而且严重地影响了高职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而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则具有较强的参与性、感悟性与互动性,高职生往往会置身在真实的学习情境当中,通过解决实际语言交流当中出现的问题,逐步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技能,这种新的学习思维与学习理念,能够使高职生更快地投入到英语知识的学习活动当中,使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著提升。
2 确立了英语课堂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务型教学法,着重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就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与课堂活动的中心。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由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的主体变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主要负责设计学习任务并组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初,便可以积极地运用已有知识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并按照教师设计的具体学习任务去发现、探究并逐步解决实际的语言运用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后,学生还要对自己及与自己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在学习活动当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与反馈,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使教学的主体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提升。
3 有助于学生保持恒久的学习动机
传统教学当中,注重的往往是学习结果,结果往往是通过笔试考试和测验来获取,这种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以一次考试成绩判定学生学习效果的终结性评价,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学生由于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导致对高职英语课程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形成性评价,更侧重于学生对于语言技能的实际运用,评价方式大多也是教师观察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当中的表现、调查问卷、建立学生个人的学习档案、开展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等多种形式,考试成绩以及教师主观评价这些外部影响因素被削弱,更加注重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以及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主要来自于学生自身对自我能力的肯定,提升了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关注度,并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可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层次递进与能力提升。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理论下,注重的不是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就业岗位的需求,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使高职英语教学更具实用性与针对性,使学生的英语能力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缩小,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樊玉国.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J].英语教师,2012(09).
[2]高振凤.浅谈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