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9 22:55: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一: 又是一个夏日炎炎,酷暑难耐,知了聒噪的时节,不经意间大一的时光已悄然离去,此时正好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一下自己这一年的所学,也来通过在炎热条件下来磨砺自己的韧性,多接触社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改进做好铺垫。
此次我在一家本地化工厂办公楼进行社会实践,借此机会了解一下民营企业员工生存状况以及民营企业第二代接班人的生存状态。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进入实践单位后,虽然我的工作比较轻松,但是通过亲身处在工作岗位上,才体会到了父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艰辛付出,也深刻体会到了父母常教导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区别。
通过与办公室内叔叔阿姨聊天,我发现虽然他们做着在别人眼里很体面的工作,但经常无厘头的加班、老板的训斥、同事间的勾心斗角、并不是很优越的工资待遇等等,也让他们感到很大的压力,绝大多数人还有自己的副业,譬如为其他公***司做账,有些人甚至接了三、四家公司的账目,如此艰辛的打拼就是为了那些许拿在手上的票子。可以想一想,这些脑力劳动者为了生计尚且如此,那些体力劳动者呢?他们又忍受了些什么,我确信更多,我们无法想象。到了这,想想在大学里面,很多同学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上网、做发型、聚餐、抽烟、交女朋友尽干了些无聊的事情,浪费了宝贵的亲春年华,太不应该了,父母们多么希望你们把那些钱省下来,多添置些书看看,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也发现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或者称其为理论吧,与社会所需要的实干型的知识技能相差甚远。
这也让我冷静思考当今的社会,这个竞争激烈、处处经验丰富者优先的社会,我们这些还泡在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要经验没经验,要文凭还没毕业,有文凭也不硬的残酷现实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或许很多人会突然发现,原来生活并不像韩剧里的那么浪漫多彩,那么偶吧、偶吧的娇滴诱人,生活依旧要回归它本来的面目。
如果大学是人生的中转站,那么社会就是人生的大课堂。通过实践,我也发现书本上死板的东西太多,灵活运用的实在太少,这也难怪当今大学生就业难啊!难怪有那么多的蚁族!蜗居的例子就在你我的身边,我不想抱怨什么,只是想说我们真的需要镀金了,多到社会上走走,请不要误解为逛街,我是说多到人民大众中去走走看看,多从社会的实际中汲取知识,看看人民需要什么,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以此为本,造出人民需要的人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只会蹉跎岁月、庸庸碌碌,即使有座金山,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现如今富二代已不是什么太时新的字眼了,人们也多多少少了解他们,一些譬如脑残、白痴、为富不仁等字眼扣在了他们的头上,他们也饱受大众的舆论攻击。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大多数民营二代们都在外留学,是的,这年头有钱就能留学,你不可否认他***们的条件是多么的优越,他们确实成为了海归,成为了外国人看待中国人的模板。接受更好的教育本没有错,错的是他们的观念,那种种为富不仁的丑恶嘴脸,实在让人类无法恭维。真不知道我国几千年的文明的儒学精神在他们眼里算作什么。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年轻人就不该怕吃苦,应该多到外面走走转转,多去接触这个社会。
或许我们曾对扫大街的大妈不屑一顾,或许我们曾对看门的大叔冷语相向,或许我们曾对维护世博治安的武警战士拳脚相加殊不知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最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卑微的却又无比坚强的灵魂。当汶川地震时面对五千米的高空,伞兵们没有畏惧,纵然一跳!当我们再为眼前的垃圾而感到恶心时,清洁阿姨们为这个城市增了彩!当人们为快女欢呼时,尽职的武警正守卫神州大地!当非典横行的时候,护士们奋战在一线!在他们身上,有一种伟大的精神,让我们懂得如何去做好自己,不要怕苦怕累,懂得奉献,劳动人民才是最光荣的,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本质。
光阴荏苒,如今父母为我们创造的学习生活环境太优越了。看看我们的学校,雄伟壮丽的图书馆,多媒体式的教室,宽阔的体育场,静谧的荷花池,优美的道路绿化,安全优雅的学生公寓,供应及时的食堂而我们目前的工作就是学习,这可以算作是世界上最舒服的工作了。扪心自问,你还在沉迷于网络游戏吗?还在沉醉在攀比之中吗?还在大卷发与小卷发之间徘徊吗?还在为了芝麻大点的事与同学斤斤计较吗?我们不是小孩子了,稚嫩的时光一去不返,该成熟点了。
说到此时,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已经到了尾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浮躁,但我们内心不能浮躁;很多虚假的东西充斥其中,但我们应该呈现真实;谎言与诡计可能会到来,但我们要去识破它们。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气馁;面对困难,我们不轻言放弃;面对挑战,我们充满自信。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属于那些坚韧不拔的人,属于行动的人。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二: 坐在飞奔的火车之上,望着窗外向后移动的风景,仿佛像观看幻灯片一样,欣赏着一幅幅色彩优美的山水画,此时此刻的我,如痴如醉的沉浸在此景之中,好不快哉,正所谓青山漫翠还幽谷,千里碧玉照高台。游弋在绿色的海洋之中,心中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我的心早已飞到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晴空万里,微风习习,绿波荡漾,欣赏着大地的绿色之美,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也看到了实现我理想的栖息之地,此时我内心的狂热之情已无法抵挡我即将燃烧的jq。
此次南下,受益良多,比我来之前所想像的要好的多,一个多月的假期实习工作已经结束,所做工作似乎有点无聊,但在无聊之中从同事身上也体验到无聊之中的乐趣,似有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之感。虽然这一个多月所作的工作与我所学的专业风牛马不相及,但对我也是感触至深,切身体验之深刻。
首先,要感谢我得亲戚,朋友,领导及同事对我这一个多月以来的照顾与帮助,对于你们的照顾与帮助,我感激至深,永生难忘,再次感谢!
接触到社会才深深的体会到,生活是如此的艰辛,社会是如此的残忍。人们为了过上自己心中理想的所谓的生活,每天辛勤而劳苦的工作着。有时还会受到上级的数落,甚至受到小人在背后传播闲言碎语,唯恐天下不乱。人们每天牺牲自己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的时间和生活去辛勤的工作,到月底换来的却是两三千元的所谓的工资。真正工作以后才知道,原来一个月拿两三千元的工资真的不算什么,这两三千元,与我们每天工作所牺牲的时间和生活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是那么的不堪一击,难道我们所牺牲的时间和生
活就值这么点钱吗?老板付的这点所谓的工资只是让我们用来生存下去,或者说只能生存在生活的边缘,至于美其名曰用这点钱去生活,那只不过是比生存好听一点的给人欣慰的名词罢了。而要过上我们理想中的生活,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大的艰辛与努力,继续发挥我们还算本钱的余热或jq。
对于还在求学的我们来说,不管是切身体验过工作,还是道听途说过工作的好与不好,难道我们不应该有所改变吗?在校我们每天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与思考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在校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应该学会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去(假期找工作机会去实践),我们绝不能做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理论的内在价值,是通过工作实践体现出来的。如果光有理论,而没有工作实践,理论的内在价值是体现不出来的,那么理论只不过是停留在书本上的一堆废纸而已;如果光有工作实践,而没有理论的指导,那么会大大的影响我们工作的效率,增加我们的各种成本(工作不就是以最小的的成本投入,达到最大的收益吗)。理论,通过工作实践创造价值,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工作实践,通过理论的指导,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在工作实践中寻求理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科技的创新。
通过假期工作实践,让我懂得,在大学里,我们要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的几种能力: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执行力,表达力,管控力,这六种能力将会对我们未来的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也会对我们未来事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哪一个行业是特意为某一个专业而停留的,在这个连专业老师都不知道将把我们引向何方的教育年代,我们还相信我们所学的专业将把我们带到事
业的顶峰吗?更何况现在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是那么的不易。现在大多数行业更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专业型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培养我们了解,学习新行业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我们更要培养我们用理论创造实际价值的实践能力(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时间的长短有各种因素所决定)。这几种能力的培养,都是帮助我们将来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工作就会带来压力,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要试着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减压的方法。另外,还要学会微笑,学会点头,学会鼓掌。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我们的思想,我们所学的理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是我们做事的准则。我们现在在校努力的方向就是建立一个将来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有效模式(或者说一种能力),将来用此模式去实现我们的终极目标。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断扩展我们创造生命中真正心之所向的能力,从个人追求不断学习为起点,以精神的成长为发展方向,创造自身价值的实现。
当我们在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要清楚两点,第一,我们应该厘清到底什么对我们最重要;第二,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如何更清楚的看清目前的真实情况。在迈向目标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现在身在何处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现在求学的我们应该知道,学习的意义并非获取更多的资讯,(其实,我们获得的资讯又何尝少呢)而是要培养如何实现生命中真正想要达到的结果的能力。
对我们来说,愿景是一种召唤及驱使我们向前的使命,而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构想,这是需要付出实际行动去实现的一个过程。愿景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愿景对我们发挥什么作用,对愿景固执,对细节灵活。我们应该建立和坚持更高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
努力追求想要实现的结果。我们不应该在意短期效益,而应该专注于一般人无法追求的长远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对于追求精神层面所作的努力,远比不上对物质发展的追求,这也许是我们的不幸,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在精神层面得以发展的前提下,我们的潜能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我曾说过,如果一个人不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对自己的青春,生命及才能最大的浪费。我们应该对我们的青春负责,对我们的生命负责,对我们的未来负责。
我们也许可能经常在我们未来的判断上犯错误,但我们绝对不能犯原则妥协上的错误,那就是追求幸福,将来过上我们理想中的生活。其实,人这一生是相当短暂的,我们一生都是为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幸福!只是幸福这东西,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名词,只是每个人追求的幸福不同而已。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至于你选择燃烧的人生,亦或是腐朽的人生,全在你的一念之间。正是由于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人生,才构成这个社会形形的人,形成这个复杂的社会,或者是博弈的社会。不管你是选择燃烧的人生,还是腐朽的人生,这些都无可指责,只是生活,赋予每个人选择的权利。
二、实践概况
Ⅰ.实践部门
市化工有限公司
Ⅱ.实践时间
Ⅲ.实践任务
通过联系实际,希望能够从实际生产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和务实作风,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学到在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这些对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让自己在毕业时能较快适应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Ⅳ.实践内容
通过安排到脂肪酸车间进行实习,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职能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能,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在这十天的时间里,下到生产车间后,先了解整个脂肪酸生产的流程,从采购入库,到领料生产,到最后的成品入罐,对整个车间的生产活动有了基本认识,这对我熟悉企业,进行实务操作打下良好基础。
其中,先前我对脂肪酸的生产几乎一无所知,但下到车间之后,我不仅了解了生产流程,还进一步了解了脂肪酸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用途。由于季节和温度等条件的限制,对机器开工的时间长度及强度也有相关的规定,另外,对一些流水线的参观,使我感受颇深。要想在里面做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员,对基本、基础的作业环节是要了解的,否则,很容易让理论脱离实践。
在熟悉了车间的生产流程后,工作人员拿了以前的交接班记录等一些资料给我看,在翻看这些资料的过程中,有不懂或弄不清楚的资料,我积极向工作人员请教,在他们的耐心指导下,我对车间的整个产品检验的程序方法有了一定上的认识。由于化工生产是不间断的,所以车间生产必须时刻有人,车间的工作人员采取四班两倒(一天白班12小时 一天晚班 休两天)和常白班制度.我所在的车间有四个人(主任,工艺员等)上长白班,其他人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班四班两倒. 虽然我没有被正式分配,但我时刻都严格遵守车间的生产纪律,遇到不懂不明的地方都积极象其他工作人员请教,以免造成安全事故。在车间里必须首先了解生产工艺流程,我先查看了每个仪器和设备,并了解了他们的名称和用途,遇到不懂的地方工艺员就跟我耐心讲解。为了更好的工作,我把工艺流程图画下来以便更好的熟悉工作环境。当然在化工生产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因此我刚进车间时主任就给我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是安全,第二是安全,第三还是安全”。后来我被安排在丙班和他们一起倒班,这样我就可以亲自参与实际的生产。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学到了一些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生产工艺流程脂肪酸是应用相当广泛的工业原料,可以榨油下脚料油泥为生产原料,广泛应用于橡胶硫化剂、塑料热稳定剂、剂,纺织用柔软剂、化纤油剂等;在医药方面,用于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湿剂和甜味剂等。据调查,国内脂肪酸年需求量30万吨,年产量20万吨,缺口10万吨,市场需求量很大。
脂肪酸的生产制造方法,由原料经水解反应生成粗脂肪酸和甘油水,生成的粗脂肪酸经蒸馏工艺形成成品,其特征是:所述的水解反应是原料经过两个以上的水解塔,所述的水解塔内采用导热油加热;所述的蒸馏工艺是先采用真空蒸馏装置对脱气塔内的粗脂肪酸先脱水脱气,再经过蒸馏,冷凝后而得的成品。
三、实践收获
社会实践地点:
学生:
班级:
主要内容:
通过实践调查和参与体验的方式对家乡的旅游产业,旅游文化及旅游景点进行调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详细内容:
大一生活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学校放了寒假,同时也布置一个寒假实践调查的任务,大学的学习生活要比高中轻松得多,但我们却获得了更多的生活经验与实践经验,这个假期放了足足40多天,所以也打算在这些天里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顺便完成假期作业,于是就以调查为名进入了县文物旅游局开始了自己本次的实践调查活动。
由于是调查,自己又对这工作方面毫无经验,所以并未真正参与其中的工作,而是查阅了一些关于家乡旅游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客串了一下景点导游,顺便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旅游产业,也算是展示一下我的实践成果吧。
祁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晋商故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山西旅游业发展比较快的县之一。现已形成了乔家大院、昭馀古城、梨花菀、九沟四个核心景区,12个景点一日游格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体系。推出了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晋商社火节、梨花节,影响力不断提升。乔家大院为国家4A级景点,国家二级博物馆。先后荣获山西省十大优秀旅游景区、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景区、中国最美旅游胜地排行榜,同时被中国大学生推选为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100个旅游景区之一。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当导游的那几天,为了当好导游,把家乡的景点宣传给外来的游客,花了好长时间把景点的手册和内容牢记于心,甚至自己一个人在家自己联系,每天早早的就要坐上班车赶到景点,下午再坐回家,在解说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我及时的请教前辈,纠正了自己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不但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增长了知识,也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实践所得的认识:
1.在社会实践的同时,一定要认真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使自己在社会上的实践上升一个层次。不要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要拓展自己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为以后自己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2.培养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加深对家乡的了解,热爱家乡,心怀感恩,以一个家乡人的身份做人
论文摘要:通过借鉴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管理的做法,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管理和指导的有效模式,在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大量申报课题中抽选出若干课题作为重要课题予以立项,实践活动收到良好效果。这·有效模式的建立对发挥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和指导,明确教育目的,提高教育实效,就是要不断研究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和指导方式、方法,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2005年以来,笔者在总结以往社会实践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科研项目管理的做法,尝试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是保证社会实践取得
实效的一种有效措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开展了20多年,其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教育效果越来越明显,因而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某些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在内容上缺乏深度,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上不够,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等方面尚有很大的差距,社会实践中高校师生高知识层次的特点体现不明显,社会实践的功效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对社会实践进行项目化管理,是研究社会实践发展的趋势。
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借鉴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管理的做法,提出创新的一种对社会实践进行管理和指导的有效模式。其基本点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大量申报课题中抽选出若干课题作为重要课题予以立项。对立项的课题,学校给予重点支持,选派指导教师,划拨必要的活动经费。实践活动的组织由学生自主进行。社会实践结束后,学校对课题进行系统的评估,并评选出优秀课题给予奖励。
在项目管理模式下的社会实践具体步骤为:
(1)选题和申请。学校社会实践项目办提供部分社会实践课题供学生选取,同时学生也可以自行选取题目,填写统一的社会实践项目申报表,上报学校项目办统一审批。
(2)立项。学校项目办根据课题申报情况,按照社会实践评定标准,对所有课题根据其内容的完整性、实践时间安排的合理性、预定成果的可靠性等进行统筹的选拔并最终确定立项项目。
(3)选派指导教师。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教师·股由参加实践学生所在系的任课教师担任。在学生立项同时将指导教师情况随立项申请一起报送校项目办,也可由校项目办帮助实践课题组选派指导教师。
(4)社会实践的开展。假期开始后,各立项课题组成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日程安排开展实践活动。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活动的过程,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保留证明信、宣传单宣传册、活动照片、音像资料等等,以备评估时进行查验。
(5)实践报告的撰写。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践情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新学期开始后两周内各课题组向校项目办提交社会实践报告(打印版,电子版各一份)及相关实践成果。
(6)评估。学校项目办组织相关专家对社会实践成果进行评估。评估分两个阶段:一是对实践报告及相关实践成果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的评定;二是评估专家听取各课题组负责人对实践内容和实践情况的报告,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提问分析论证最后根据评估情况给出相应得分,从而确定最后的结果。
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显著特点:
(1)管理严格。从立项、开展到评估都严格按照既定方案进行统一管理和指导,实践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和细节都在方案中明确标明。
(2)立项资金批次化。对于立项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申报情况给予不同档次的项目以不同额度的资金支持,资金采取分批次支付的原则,即活动开展初期支付一半资金,待评估后根据答辩情况确定剩余资金是否支付,评估中被评为差的项目将不再支付剩余资金。
(3)引入科研工作量。根据项目开展情况以及评估情况,对立项社会实践项目的指导教师计算科研工作量,工作量的多少以评估后的结果而定。
(4)评估环节指标化。评估环节不仅仅要求立项课题组提
交实践报告,同时要提交各种实践成果,而且评估标准中对每一项成果都给定了相应的得分,保证了实践成果的完整性。
二、运用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模式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在项目管理模式下的社会实践是一个分步实施的系统工程。要把整个社会实践工作做好,达到预期目的,应该紧紧把握以下几点:
1.选题要充分
选题是社会实践开始前的重要准备工作。采取给定题目与自由选题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学校积极准备,从社会实践的各方面、各领域圈定一定数量的、适合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题目,并将题目下发到学生手中。参加实践的学生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适合的题目,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专业特长提交其他题目,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由度,有利于调动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立项要精炼
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所限,确定为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的课题是有限的。因此,为了重点保证立项课题的开展,必须要对项目进行精选。精选的原则为:一要着眼于当前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大事项;二是要着眼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三是要着眼于涉及学生利益的热点问题;四是要着眼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与提高。
3.学生是主体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给学生更加自由的空间。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项目化管理模式下的社会实践具体步骤中要有充分的体现。首先,在选题阶段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交课题。其次,在社会实践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体现要更为明显。由于指导教师对社会实践只是起到全面的把握,所以具体实施都是由学生进行,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其思路和方式进行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中,落实八荣八耻对构建和谐唐山的影响的调查》课题组的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制作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网站,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为其他课题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借鉴。最后在评估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经历、取得的成绩以及自己对社会实践课题的想法、建议,充分地进行讲解和表述,通过自身的表现赢得评委。
4.评估要科学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项目化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实践活动的评估。评估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真实开展,使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够真正深入社会,贴近生活。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估不单纯是对实践报告、研究成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和过程进行系统的了解和全面的分析,这样做可以既检验学生实践成果的水平,同时也可以将其中好的方面作为经验保留,为今后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5.成果要拓展
对学生社会实践成果进行评估后,要最大限度地对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进行拓展。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工作:将社会实践报告编印成册下发给学生,扩大其在学生中的影响力;通过座谈会、报告会、成果展等宣传形式让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谈体会,讲感受,从而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社会实践的真谛;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实践成果交流,取长补短。
三、实施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1.立项与非立项社会实践项目相结合
立项的社会实践项目与没有立项的社会实践项目同等重要。被列入立项的社会实践项目不是社会实践项目的全部,它只是整个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立项的社会实践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重点选择的项目,不能以立项的社会实践项目代替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应该在抓立项的社会实践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力求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来。
2.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
教师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对社会实践成效的取得是有益的,但必须强调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因为学生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还是素质的提高、思想的转变,都要通过自己积极思考和主观努力才能实现,其他人不能代替也不能强制。让学生自主进行社会实践,才能达到教育学生、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当然强调学生的自主J陛,绝对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要起到引导、帮助和促进作用。教师更多的是帮助学生选题,设计实践方案,督促学生和指导学生进行评估的准备。
3.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教学和实践都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因此要注意两者密切的结合,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解决理论上的困惑,在教学中培养实践的能力。因此,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德育课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解决学生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四、实施项目化管理模式后的结果:社会实践效果显著提高
1.实践报告水平高。社会实践形成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报告信息量大,数据多,对问题描述有理有据,具有很高的说服力。报告图文并茂,运用了大量实例,并辅以声音和音像资料,更印证出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水平。
2.学生锻炼效果好。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接触到了社会,贴近了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深入厂矿社区、企业、农村等地,与当地的居民和群众进行了密切的接触,体会到了工人的艰辛、农民的劳苦,经历了严寒酷暑的洗礼,从而能够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将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假期;社会实践;专业能力;培养;结合
[作者简介]田伟政,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植物栽培教研室主任,教授,湖南衡阳421005
[中图分类号]C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187-03
二十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已不仅是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更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已为大家所认同,成为了各高校每年必须开展的一项思想教育活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深化,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和亟待改进之处也日显突出,如何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真正“受教育”、“长才干”是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基层、在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就业,其与社会基层、与生产单位的结合更紧密,更直接,因此也更需要了解现实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及老百姓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更要具有符合行业岗位要求的实践工作能力。通过在校学习期间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行业,则是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长才干”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使学生热爱社会、关心社会和了解本行业的现状,使学生更成熟、更理智,从而成为合格的生产一线需要的人才。
针对笔者所在学院农业类专业在过去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结合得很不够、专业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指导教师和参与的同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现象,我们对学院农业类的部分专业组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改革试点,组织大二学生开展了与专业相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通过三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坚持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才培养这一主题
我们认为,大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具有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功能,但更主要的还应将其看成是在校期间人才培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人才培养这一主题。
回顾以往的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其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各校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大多为学生处、团委、学生会等部门组织,教学部门和专业教师为参与(甚至没有参与)性质,从而使该活动未能与高校的专业教育和技术资源有效地结合,更没有纳入专业教育教学范畴;(2)参加学校组织假期“下乡”活动队的学生往往是集中少数的优秀生或学生干部,受教育的学生面十分有限,且有“乡村旅游”之嫌;(3)参加“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考核和效果检查;(4)由于学校组织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三下乡”形势出现,活动目标之一是以对社会、对农业的服务为主,学生下去若是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下乡活动,则大多定位于技术指导者的身份,而实际上许多大一、大二的学生其实并不能真正胜任这个任务,使每次活动的实际作用不大,并不能解决多少实际生产问题,最多只能算是搞搞形式而已。因此可以说,这种只有部分学生参加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不能很好地起到对广大全体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不能达到对合格人才在思想和专业能力上进行培养这一目标。
高职大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大学生通过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能按照社会的人才需求而健康成长。通过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人才培养双重作用――实践中的思想教育和实践中的专业学习。总之,高职学生的假期社会活动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最终目的。
二、明确与专业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时,应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与专业相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社会实践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新意识,进而为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与专业结合进行假期社会实践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第一,假期社会实践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应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吸收实践新知识、增强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二,学生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可以在本行业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中自由驰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兴趣有重点的发展和学习,从而能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时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的工作能力。第三,能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以学习为主、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的条件下学好和掌握本专业知识的有利条件,在结合本专业的假期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第四,通过与专业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充实教学中的实践内容,活跃教学气氛,拓宽师生的社会视野,使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掌握在学校课堂上难以掌握的技术,同时也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第五,在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在对应的行业工作实践进行专业知识的实践和运用,能够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意识,有利于专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通过充分利用与专业相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能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职业院校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
三、专业教师或企业人员进行指导的假期社会实践更具有行业针对性
为使假期专业社会实践能让学生深入接触和了解行业情况,增加对未来的岗位适应能力,使社会实践更具有行业针对性,同时也为保证社会实践的实效而不走过场,在进行假期社会实践中必须要有专业教师指导。
我们的做法是:放假前,组织学生进行会议布置、实践单位安排(选择校外实习基地单位、教师任技术顾问的企业、主动来校要求学生前往实习的生产单位为主,也可安排让少量的学生自行选择假期实践单位)、公布各位专业教师的专业方向和联系方式,各系成立由系主任和书记负责组织的假期实践活动机构,具体负责此项活动。
学生在暑假中根据安排或自行落实好专业实践项目和内容后,及时通过电话或网络(QQ或电子邮箱)向系里汇报,由系里帮助统一进行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定,然后告知学生和相应指导教师,让学生与教师取得联系。如在假期实践中,遇到生产实践中的某一专业技术问题时,可给学生指定对应
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在某生产单位进行调查性质的实践时,可请该单位的技术人员或负责人进行指导,系里同时对一些单位进行电话抽查和联系沟通。以此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落到实处。
由于这种方式的实践是在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的,所以学生开学返校时带回的社会实践资料大多有较丰富的内容或具体的数据,能反映某地某企业、行业的一定生产状况或某一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比如在某养殖企业或园林企业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时,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针对企业的具体实际,在企业生产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进行的实践活动,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学生能学到真实有用的东西。
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加强广大教师对本行业、对社会的及时了解,提高自身能力。实践证明,凡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效果都比较好。
四、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组织,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假期社会实践
我们通过对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和研究得出:要将假期社会实践摆在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的地位。要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的课程,是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群众、书本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要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纳入学生德育考评体系,制定详细科学的考评办法,分等级考评。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后每人应当写出一份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进行心得交流,同时报告成绩要记入毕业档案。
因此。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暑假专业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其具备制度化、经常化、教学必需化。虽然我们目前未将该内容计算教师的教学学时,但由于是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组织的,在教学计划中将其视为教学必修内容之一,所以学生都必须参加,从而保证了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假期专业社会实践中去,保证了对广大学生接受教育和培养机会都均等,而不是过去的那种只由部分学生干部组成的、只能有部分学生参与的暑假实践活动。
五、社会实践在活动前有周密的计划安排、活动后有检查评价和总结
为保证暑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下去,在三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活动有周密的计划安排、实践项目和内容有指导、暑假报告质量有要求;活动前有宣传发动、活动中有督促检查、活动后有检查评价与总结。因而做到活动的可操作性强,保证了社会实践的实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我们将这一活动安排在每届学生的第四学期结束前,因为此时学生已学完了许多专业课程,只要再经过一学期学业后就将进入毕业实习环节,开始步入社会进行“预就业”了。此时安排这一活动可为学生即将来到的“零距离就业”增加竞争能力。
我们教育学生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个活动,要认清它的意义。这是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暑假了,要珍惜这次以学生的身份直接去接触社会的最后一个假期学习机会,要增加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毕业时的就业资本。所以,有90%以上的同学表示接受这种观点,并且愿意积极参加。
为做好活动前的发动工作,我们用半天时间召集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暑假社会实践工作安排与培训。在培训中对假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内容、方法设计、工作实施、时间安排和调查报告(或假期打工实习体会、专业实习论文)的写作进行讲授。
在时间上我们要求每个学生不能少于十天的实践活动。在实践内容上可以是在本行业生产单位打工;也可以是对某企业或家乡当地进行行业调查;也可以参与一项企业的生产技术工作。为此我们对每个学生发给一份“暑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和指导提纲”的计划书。
在活动中,要求学生都要在系里指定下与相应专业方向教师取得联系,对个别在假期实践中未与专业教师联系并获得指导的学生,教师可拒绝为其进行暑假调查报告(或实践工作报告、专业论文)的指导修改,允许学生在半年后的寒假中补修该教学内容,以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学业任务。
在活动结束,学生返校时,要求开学后两周内上交一份有指导教师(或生产单位和技术人员)签名的报告,并附有教师评价意见。对于报告的要求是,文字只要求在1500字以上(不一定达到通常论文要求的字数),但报告一定要有实际的内容。不要求报告写得洋洋万言,但一定要有真实体会。
通过这种形式的实践和报告总结后,许多同学除了得到不少的实践工作体会外,还学会了写调查报告(或对某一技术工作的总结报告),学会了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实践;长效性;探索
1982年,北京大学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为我国高校普及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就业素质树立了良好的典范[1]。近3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渐惠及到每一个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三方的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事业和社会发展的一线,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利用相应的平台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社会和企事业单位通过提供的机会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提前发现和培养自身所需的人才,最终达到大学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三方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加强社会实践的长效性越来越受到学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如何更好地落实社会实践的长效性这一课题也越来越值得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性总体情况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性,课题组于2011年10月随机选取了山东省10所高校的396名大三、大四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围绕着社会实践的实践准备、实践内容和形式、实践效果以及实践建议等方面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
1.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同度较高,参与热情较高。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有93.8%的调查者认为社会实践有意义,并表示自己会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的山东省高校学生中,有87.1%的学生表示自己参加了学校、院系或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动员活动,并感觉很有意义;其中有58.7%的学生表示自己有明确的社会实践目标和方向。在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时,有60.4%的学生表示自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一结果体现了学生对于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较高。
2.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调查发现有63.8%的受访者认为自身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社会实践形式丰富多样,起到了锻炼能力、接触社会的作用。调查发现有77.4%学生表示自己参加了两次以上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有73.5%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源地附近和学校附近开展过社会实践活动,有72.3%的学生表示对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感到满意。
3.社会实践效果成效显著。有74.1%的学生认为自身的社会实践效果开展的很好,实践有收获。从学生对上交社会实践报告态度来看,76.3%认为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很有意义,值得总结。从课题统计的数据来看,10所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率都达到了95%以上,参与率较高。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的20家实践单位调查来看,有75%的企业表示大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必要。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长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实践活动普遍缺乏资金支持。调查发现有70.1%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是通过自己解决的,有7.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社会实践资金是学校资助的,有7.1%的学生表示自己社会实践能够获得赞助商的支持,仅有15.6%的学生表示自己能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相应的补助,这表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资金来源比较缺乏。
2.实践全程缺乏相应教师指导。调查中发现,仅有16.6%学生表示自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全程指导,遇到问题由老师帮助解决,效果较为理想。有46.3%的学生表示社会实践过程中没有得到老师任何指导,遇到问题时都是自己想办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实践活动缺乏长期实践基地。调查发现,有59.2%的学生表示参加社会时间的渠道是自己联系的,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仅占到了23.9%,而且有93.2%的学生表示自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少于2周,实践活动因缺乏有利的实践条件难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4.社会实践的期望目标短期难以满足。调查中发现有44.26%的学生表示希望能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34.5%的学生期望能够融入个人兴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另有26.8%的学生期望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主,体现了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期望值较高,需要长期的努力加以解决。
二、国外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性的经验
(一)将社会实践环节按照学校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必修环节
在美国三军医科大学,学校首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目标定位,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导向性指引;其次学校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安排了详细的实践计划,在整个实践环节实行严格的实践管理,建立了完备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了社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以上各个环节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运行;最后通过学生、社会实践导师和实践单位三方的互相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实践效果,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目标的完成[2]。
(二)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在西方各国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将社区义工模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社会实践形式[3],通过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义工的氛围中;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社区义工保障体系;明确主题,建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适应的社区义工活动内容;引入教学评价,建立社区义工评价体系。借助以上四个方面的整体合作将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内容构成有机的整体,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
(三)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多种社会实践团体和实践形式并存,促进学生和社会共赢[4]
在国外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色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的理论课堂中,注重实践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表现,提高学生的实践基础知识培养。二是以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目标为导向,通过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创新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学校和高校社团组织发挥自身工作特性,积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信息,义务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四是将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性体系构建的思考
(一)领导重视,规范社会实践制度,突出实效
学校领导要从学校层面上,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作为大学生素质提高的一项工程来做,出台系统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计划,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5],在此基础上,高校学工部团委、教务处等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各司其职,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作为一项人才培养重点工作来做,逐步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制度,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教学计划、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课程化、规范化管理,做到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突出实效。
(二)加强引导,转变学生社会实践观念,满足需求
大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和直接受益者,要积极加大社会实践宣传力度,树立实践典型,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实践对于自己今后专业学习、能力提高、提升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6],让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有实效,满足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真正提高。
(三)多方联系,积极寻求社会支持,提供保障
学校各职能部门除了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和政策支持外,学校要积极寻求社会资金赞助和企事业的支持。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的公益组织、企业赞助、高校的校友资源等方面寻求专项资金支持,在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同时,促进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学工部团委、科研处等职能部门与社会的合作广泛建立大学生长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多种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长期保障。
(四)形式多样,建立网络实践平台,全程推进
高校要积极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开展以专业、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为主题的学生喜爱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选择性。学校要学会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建立社会实践网络交流平台,使之成为学生社会实践信息、政策文件宣传、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团队组建、社会实践经验交流、实践经验总结评价的良好平台,全程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使各项实践活动达到学生满意的效果。
(五)加强交流,配备专业教师指导,全程服务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根据学生的需求,为每一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配备一名实践指导教师,从学生的实践计划课题制定、实践活动实施、实践活动推进、实践总结、实践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解决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困惑,给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贴心指导,做到全程服务,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静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9):77-78.
[2] 褚皓,黄国琼.美国三军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社会实践教学及其启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478-480.
[3] 何海翔.国外社区义工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0,(5):88-90.
[4] 牟宗泉.国外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启示[J].硅谷,2010,
(7):166.
[5] 吕富媛,吕富彪.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研究
关键词 社会实践 项目化管理
医学生教育, 不仅要加强专业业务素质的培养, 而且必须加强其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社科素质、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它应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为重点,以教会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为目标。医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尤其是临床医学教育, 要使医学生把接收的教育信息内化为自身素质, 只有经过切身的体验和躬行实践才可能实现。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途径, 已经成为高校实践育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
作为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 近年来医学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临床医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重要教育途径。
形势的发展对医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的探索新的路子, 那就可能使社会实践落后于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无法适应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的大局。目前医学社会实践中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需进一步提高。未来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高超的医学技能, 又要具备全面的创新能力、人文精神、交流艺术和服务意识。要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高度看待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改变认为社会实践仅是思政部门一家要关心的问题的不恰当态度, 正确理解社会实践在培养医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服务档次亟需提升, 服务内容有待创新, 服务时间需要外延。近年来, 不少医学院校在本科生中开展了一系列医 疗社会实践活动,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本科生自身条件的限制使服务质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而另一方面, 往 往忽视了研究生群体在提升服务档次和创新服务内容中的作用 。此外, 由于医学院校普遍存在课程多、学习负担重、 业余时间少等原因, 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集中于寒暑期, 平时实践断断续续, 缺乏时间连贯性。
(3)缺乏开拓精神, 激励考评机制不健全, 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有些单位开拓精神不足, 活动主题缺乏时代特色, 活动形式 因循守旧, 在学生中失去了号召力; 另一方面, 缺乏一套好的考 评和激励机制, 使学生缺少必要的引导, 挫伤其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也是一个使学生失去参加实践兴趣的重要因素。
二、“七步走”模式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我们对临床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项目化运作。即改变过去以教学主管部门来进行发动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 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全新模式, 以进一步丰富我院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激发医学生爱国爱党、奉献社会的情感, 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
(1)首先对项目选题进行了的精心的规划, 根据当前学校党政的工作重心及临床医学热点问题, 设计社会实践主题范围, 申请实践的学生团队应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再进行细化,提出与主题相符的项目选题。要求社会实践选题应该遵守医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 弥补医学生在临床工作和科研理论工作中接触较少或者缺少的范围和领域。
(2)学生自愿参加, 自由组队。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 各实践团队应根据自己团队的项目内容特点和需求, 自行联系1 至2 名指导教师加入到实践队伍中, 其中至少要有1 名专业指导教师。各位指导教师对实践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为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3)提倡学生根据自己团队的特点自主发挥, 自主设计实践的实施方案。在设计实践方案的过程中, 指导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应适当介入,对一些专业问题、细节问题进行把关。
(4)申报团队填写统一的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请表, 同时提交申请草案、资金预算表等材料。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委员会根据申报团队的立项申请进行可行性评审。通过初审的团队选派一名学生代表, 以制作幻灯的形式进行答辩。答辩内容包括实践活动的内容、意义、预期成果、安全性以及资金预算和所需帮助等。对通过答辩的项目将从资金、专家建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5)社会实践团队成立后, 以团队成员为主体和主导, 严格按照既定计划, 认真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指导教师负责引导和协助。要求每个团队出行前召开安全动员会, 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实践过程中, 各团队指导教师要作为团队安全联络员, 积极应对突发或紧急事件, 密切关怀实践团队成员安全和健康。各实践队员团结协作,共同保证实践安全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应对活动进行有效监控, 保留证明信、宣传单、活动照片、影像资料等, 以备评估时进行检查。
(6)撰写实践报告是对整个实践活动的总结, 也是实践成果的体现。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 各团队根据实践情况填写社会实践总结表, 由团队共同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的实践报告。此外, 实践团队的每位成员在充分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和特长,通过实践深化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独立撰写一份有价值和意义的个人实践总结。每个团队上交社会实践团队总结材料、个人总结、照片、视频、宣传材料等, 展示每个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7)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不仅要做好立项和实施, 更重视实践成果的宣传交流。将实践团队实践报告、个人实践总结编纂成册,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通过座谈会、报告会、交流会、成果展示等多种宣传方式请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讲感受、谈体会、说经验, 还可以邀请兄弟院校社会实践团队来我院进行交流学习, 从而扩大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
一、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构建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是在总结以往大学生社会活动的经验和不足基础上,从更新教育观念入手,综合考虑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各要素,运用管理学知识建立的,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
1.以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
分析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有:1)老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把社会实践仅当作丰富大学生暑期生活的活动,学生大多是被动应付。2)学生、老师、学校(学院、班级)、实践地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较为混乱。3)实践活动内容单调。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和监督,学生主要通过暑期返乡的机会,凭着学校的介绍信到当地政府抄写一些统计数据,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来完成社会实践。4)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一套质量监控系统。学校仅凭实践单位证明和学生的体会来给学生打分,大有评价失真的可能。5)学生社会实践效果不好,特别是学生返乡分散实践效果较差。6)学生长才干与做贡献脱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调查为主,忽视了为社会服务,即使强调服务,也不知道群众需求什么或服务水平根本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2.社会实践课教学模式的结构与运行机制
根据社会实践课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法的辨析和扬弃,经深入研究,我校构建了由“方案设计――指导阅读――集中培训――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总结反馈”六个环节组成的教学模式。
方案设计是各学生班在学院团委和班主任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和文化特长,自行设计暑期社会实践方案,要求对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计划安排、目标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策划。校团委则结合地方实际需要,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的原则推出若干组团项目,在全校范围内公开招标,各学生组织或临时学生组合可根据项目进行方案策划和投标,经公平、公正、公开评审,中标者获得项目实施权和经费支持。
指导阅读就是利用学生从完成方案设计到实施方案这段较长的时间,组织学生在专业老师、学生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尽量使学生快速掌握参加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在遇到困难和困惑时,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在这方面,专业老师主要偏向于学生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学习的指导,而学生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则偏向于组织动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心理素质、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集中培训就是由学校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对学生队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专业技能、调查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开展实践活动的技巧等。培训方式有公开授课和专门辅导两种。公开授课主要是讲解参加社会实践的常识和技巧,所有团队队员均需参加培训;专门辅导则是在专业技能培训中,针对某一经济作物,组织学生技术骨干进行培训,重点进行实用技术的强化培训。此环节主要是针对重点组队的实践队员设计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学生放暑假后的几天。
实践活动就是以分散实践和组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理论宣讲、科技文化下乡、社会调查、劳动锻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分散实践方式是指在班主任和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指导下,组织暑期返乡的学生单独或以相近县(市)、地区为单位,组成实践小组,深入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集中组队实践方式是指校团委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公开招标组织的重点团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到贫困地区和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考核评价就是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效果进行有效控制的环节。由学生自我评价、实践单位评价、指导老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组成。首先由学生本人和实践单位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认识、计划实施、工作态度、活动成效、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价;其次是由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自评进行审查后,结合实践单位评价和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评价;最后由各学院根据指导老师的评价和完成论文(调查报告)的质量评定成绩。参加重点组队的学生,还要在指导老师评价前进行队员间互评。
总结反馈是为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和扩大活动影响而设计的环节。主要内容有表彰先进、编印专辑、主题班会、成绩反馈等。其中表彰先进是学校根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集体和个人表现情况,评选一批先进团队、优秀指导老师、学生积极分子、优秀论文(调查报告);编印专辑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感受、收获;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或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指导下,以“实践回来话收获”为主题,开展讨论活动。
这种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有机统一,使大学生按“了解、学习、提高、实践、思考”的过程参加实践活动,符合由初级到高级的梯次发展规律;同时,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可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还综合考虑了学校及有关部门、教师、学生、实践地单位等主体,实现了学生自愿参加与学校要求、学生服务和社会需求、组队实践与分散实践、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做贡献”与“长才干”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学校、社会共同教育与学生自我成才“三位一体”的育人思想。为了便于此教学模式的应用实施,我校制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由目的要求、内容方法、计划安排、考核评价、评优评奖五部分组成。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该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方案的应用已七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教师、学生及实践地单位都较为满意。
1.整合了多方资源,促进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参加的人数多,地点分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社会实践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体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让校团委等部门和各学院共同实施,整合了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资源;学生实践活动前的方案设计、指导阅读、集中培训有班主任、学生政治辅导员、专业教师、校内外专家等广泛参与;对返乡参加分散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远程指导,既保证了实践的效果,又能减轻学校经费投入的压力。
2.极大调动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可增加他们对该门课程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而自己实施方案还可增强他们勇于解决困难的决心;重点组团实行项目化运作,鼓励专业互补,学生自由组团,自主申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效果控制机制,营造了良好的争先创优氛围。这些措施激发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增强了实践效果
针对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实践前指导大学生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和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提高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农民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由于实践前思想引导到位,学生能真正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内涵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协调、沟通、团队合作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实现了“做贡献”与“长才干”的结合。
4.对大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
在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时,强调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学生实践的过程就是他们了解本专业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过程,是他们感受农业人才大有用武之地,增强学农信心的过程,是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的过程,是学生检阅自己专业水平,增强钻研专业知识紧迫感的过程。因此,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是深刻的。
5.活跃大学生学术活动,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关键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基地;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以及青年学生成才的迫切需要,大学生社会实践越来越受到高校和学生们的高度重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校大学生依靠学校和社会力量,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完成个体社会化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实际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认识和了解社会并进而获得自身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形式。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步骤:
一、制定有实效性的活动计划。
对于大学生而言,过高或过低的活动目标都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制定计划时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所在,贴合时代主题,服务社会等理念来制定。例如:开展专业实践类型的活动,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计划,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让学生真正在岗位上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积极联系活动地点,活动地点基地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能起到稳步推动、持续发展的作用。社会实践基地化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由游离式向定点式,分散式向集中式,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通过各种渠道,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要注重命名挂牌,深度实践,示范建设,双向受益等重要环节。
三、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
影响活动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想非常圆满的完成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非常的不容易,作者认为以下是比较重要的两点:
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定时、无规律的,这样就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大学生普遍有“畏难”心理,作为指导教师要及时鼓励并关注学生,安抚学生的不稳定情绪。要鼓励学生“迎难而上”,不要“半途而废”。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时刻保持热情,真正让学生体会到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了社会,增长了才干。
想要保证实践活动的质量,一定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通常高校因办学经费紧张等原因,对实践活动资金投入有限,这就需要争取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在人力和财力上的支持。另外也可以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的形式,解决经费问题。总之,争取到多方支持是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四、形成合理的评价机制,总结经验和不足。
对学生而言,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成绩要计入学分,并作为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成绩和奖学金评定标准之一,还可以与评选先进个人和集体挂钩。对教师而言,院系部、教研室应制定规划和考核措施,将教师工作量、干部业绩、个人经济利益要与其所承担课程社会实践应完成的工作量、每学期完成的社会实践指导工作量、工作效果挂钩。
评选优秀实践报告、优秀调研报告、优秀个人是评价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从实践活动的策划、开展、到实践活动的效果要进行客观的、多方面的考核评价。社会实践奖评制度是对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思考,是社会实践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召开总结评比大会,为广大学生讲解社会实践活动从组织到开展的过程,展示活动中的照片,以及实践基地对活动的评价。让广大学生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通过总结不仅能体现社会实践在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为今后的社会实践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够把诚实正直的品质、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及主动性有机地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责任感等能力。并通过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实践等实践活动形式,树立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实践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热情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职业能力培养、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虽然缓慢,但是效果是持久的,是我国在探索教育实践道路上非常好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林艺真.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6)
[2]刘同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0(6)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考评机制
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也是推动国家科技发展、改革创新的主要力量,积极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创新的保障机制以及全面、有效的考评机制。政府、高校、企业作为引导、组织、接受社会实践的主体,需要建立保障及考评机制,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加宽裕的空间和稳定的支持。
一、研究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用,则需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均制定有效的保障机制。总体而言,研究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宏观引导作用,利用政策杠杆,对研究生社会实践予以支持和保障。第二,高校应注重自身特色,加强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工作,增加宣传、激励力度,严把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关。第三,企业应与高校积极寻求合作,结合企业的特色和人才需求,广泛、定期地接纳研究生社会实践团体开展社会实践。
1.政府层面
首先,为建立良好的社会实践运作机制,政府应加快立法进程,尽快由国家制定一部有关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专项法规,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权威性的法律依据。其次,对高校组织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对于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出色的高校,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或政策支持。再次,对积极接纳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企业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最后,引导建设国家、地方、高校三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把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作为长期化、制度化开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来抓。
2.高校层面
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工作组织制度,形成党、政、工、团、学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管理服务体系,为社会实践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从校级层面而言,应成立研究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全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整合校内相关教育资源,制定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规章制度,推动此项工作深入开展;从学院层面而言,各学院应积极策划、组织、落实本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加强安全教育,确保研究生能够在实践中受教育、学知识、长才干;从各级团体层面而言,校、院两级团委、学生会、学生科协普遍设立社会实践部,学生班级依托团支部,由科技委员负责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指导教师,学院可参照教师指导教学实习的标准计算工作量并给予相应报酬。
3.企业层面
在企业层面,应明确企业接纳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义务,保证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企业各级的充分重视;要指定企业内部社会实践负责人,明确负责人的责任与义务;要建立企业内部接纳社会实践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企业生产工作的正常运作;还应建立与高校的长期合作、对话机制,将与高校开展对话、寻求合作制度化、规范化,保障企业与高校在社会实践方面信息的及时沟通。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考评机制
1.研究生社会实践考评的目的
进行研究生社会实践考评主要是为实现以下目标:①明确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②了解指导教师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态度、工作量及工作绩效等基本状况;③了解社会实践团队各学生成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态度、工作量及工作绩效等基本情况;④考核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创新性和有效性,为多层次选拔优秀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基础。
2.研究生社会实践考评指标体系
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特点,考评内容侧重从社会实践过程考评和社会实践成果考评两个方面进行,将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评技术相结合,做到全方位评价一个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即实施360度测评。
社会实践过程考评体系的测评对象包括社会实践团体和社会实践个人。社会实践团体的考评指标有:社会实践的立意及价值、社会实践的社会效益、社会实践目标合理性、社会实践日程安排合理性、社会实践团队纪律性和社会实践团队协作性等;社会实践个人的考评指标有:对实践活动的认知程度、道德品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执行意识、奉献精神、诚实守信、精神面貌、纪律性、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工作方法、工作习惯、思维能力、问题应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学习目标明确性、学习计划科学性、挑战精神、创新性思维、对团队的认可度、大局意识、人际交往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结互助精神、活动参与度、风险共担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
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考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社会实践取得的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等理论成果的考评;二是对社会实践成果汇报答辩的考评。理论成果考评指标包括:报告思路是否清晰、报告结构是否合理、报告内容是否翔实、报告成果是否明确、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切合度、成果的原创性、成果的创新性、专业贡献与价值,以及成果的应用推广价值等。汇报答辩考评指标包括:社会实践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社会实践目标是否明确、实践活动组织科学性、人员分工是否明确、汇报展示效果和活动成果认可度等。
3.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考评方法
基于各种测评方式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及政府、高校、企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建议采用已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包括企业打分、带队教师打分、社会实践个人打分、书面评审专家打分和答辩专家打分。每个社会实践团最后的成绩(即综合评价)由这五部分打分成绩进行加权计算,权重通过专家评议确定。
第一步:企业打分。由于社会实践期间,社会实践团队的主要活动地点为企业,因此,企业需根据企业自身设立的接纳社会实践的目标出发,对社会实践团队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由企业负责人根据社会实践团体每日的表现,给出团体分数及个人分数,并将打分结果直接交予学校或学院考评负责人。
第二步:带队教师打分。带队教师根据每个成员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实际表现,给出相应的分数。
第三步:社会实践个人打分。社会实践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实践主体――研究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认可度、自身表现的认可度是不同的。所以,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由社会实践个人对实践团队、个人表现进行打分。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动机制;辅导员;育人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平台,是引导在校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力手段,并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1]。目前,许多高校都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短期行为”、“完成任务”、“实践基地协调困难”等现象制约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不利于切实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2-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动机制,包括组织体系、目标体系以及激励体系,基本涵盖了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动员、具体实施以及后续评价三个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积极作用的基础。如何将此机制的各环节衔接好和落实到位,是摆在面前的关键课题。
一、 高校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平台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各高校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缺乏统一的、明确的目标和实践方案,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原因归结为三点:1.财力有限,组织力度不够;2.高校社会影响力弱,社会实践基地少;3.在校生综合素质差异明显,全面落实困难。
在当前各普通高校招生情况都不甚乐观的情况下,优质生源被普遍认为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主要动力。吸引优质生源,良好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境是首当其冲的。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说,更需要依托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因此,高校各职能部门包括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团委、宣传部、行政院系等均应抽调有关人员组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委员会,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足够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持[4]。从而进一步突破机制障碍,采取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和学分管理规章的“课程”体系、变单一的假期社会实践为假期实践与日常实践相结合等一系列方式,切实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优势[5]。
高校辅导员作为最基层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者,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一方面,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特点组建实践小分队,做到突出特色,发挥学生团体能动性。另一方面,辅导员还可以依托上级职能部门搭建的实践平台,通过自身努力与实践基地形成良好的交流机制,进一步调动实践基地的积极性。
二、 宏观目标与具体目标相结合,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体系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呈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是与我国国情密切关联的。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日趋增强,大学生要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全新教育观念,努力适应复杂化的社会环境。不管怎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宏观育人指导思想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
在社会实践活动多元化目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大学生主体的能动性有望得以充分发挥。开展活动前,可以由学生酝酿主题,提出思路,组建团队。学校应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组队,文理结合,并适当给予利好政策,这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热情,并经受更有价值的锻炼。
在社会实践活动目标制定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既可以作为指导者,亦可以作为实际参与者。尤其是在选择主题、策划方案以及协调社会实践基地等方面,辅导员可以更好地结合学生团队特点及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使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目标明确、结果有益。
三、 实践总结与科学考评相统一,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
学生要通过撰写实践日记和总结报告等方式,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有利于自身思想层面的提高。实践总结不要拘泥于形式,切忌写流水账,要切入到社会实践环节的薄弱之处和新颖之处,努力用事实说话。
对社会实践环节的科学考评,包括实践内容、实践结果以及实践总结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是激励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推动力。为了构建更好的激励机制,需要将考评与奖励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强有力的杠杆。
在社会实践活动激励体系的构建中,高校辅导员可以密切结合学生的整体水平,综合分析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的表现,并参与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尽可能避免伤害一些同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每次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并日趋成熟。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体系、目标体系以及激励体系是构成能动机制的主要元素,三者的有机结合必将更好的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效。高校辅导员在各要素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并促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动机制得以充分完善。
参考文献:
[1]朱江鸿,社会实践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8):222-223.
[2]胡国庭,任倩倩,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51-52.
[3]孙士现,当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15):8-9.
可纵性是指要以保证实践活动服务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参与者综合素质为直接目标,促进参与现实的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导致参与者受教育的方面也是多样的。因此,指标体系中每个测评的指标要本着可纵性原则,保证都有具体、细化的考评意义,尽量达到量化,更利于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作出准确的客观判断,使得测评结果的可信度提高,进而达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构建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构建,可以客观、全面、公正地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有效促进大学生自觉参与意识,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及时发现社会实践评价机制建设上的问题,深入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学生的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认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良性发展,从而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设计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的设计以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根据评价社会实践活动原则,通过科学的评价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中对自我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因此,根据评价基准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的指标体系由实践活动的主题、实施方案、活动成果及实践保障措施四部分组成[3]。
1.实践活动的主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几个重要环节,在进行实践活动前,首要任务就是确定实践活动的主题,它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实践活动的效果、活动的意义和影响力,它是整个实践活动的方向和核心。所以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工作要从实践主题开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题应符合以下三个标准:(1)符合社会时代主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明确社会和时代的主题,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弘扬主旋律。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突出时代特点主题实践活动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才有意义,才能起到影响社会的效果,大学生们也会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起社会责任感、时代担当感,提高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2)关注社会焦点、热点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洞察力,掌握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快捷,可以通过网络第一时间对社会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及时、准确地做出信息反馈,所以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要有针对性,针对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活动实施目的明确,出发点吸引学生、吸引社会关注,活动效果容易引起广泛关注。(3)突出专业化特点大学生是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群体,在选择主题时最好围绕大学生的专业背景选题,立足专业特点,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技术含量,使大学生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得到升华,进一步培养对专业的热爱,发挥大学生的智力资源优势,增强实践活动实效性和社会影响。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出发、从专业出发,使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与社会需求接轨,实现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的目标。
2.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实践活动的实施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实施方案充分体现出了组织者的决策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积累。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应该以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为重点。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应符合以下特点:(1)突出活动组织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都是在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要充分依托团组织和学生自愿者协会管理组织模式,活动过程的各环节由组织者负责协调完成,通过不断完善组织机构、组织纪律、活动章程,从而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2)注重活动教育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它在我国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无可替代的调节和补充作用,为学校提供一种新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实施活动过程要以活动为载体、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实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个人成长相结合。(3)保证活动广泛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组织管理是重点,不仅要抓好学生骨干,抓好活动点,充分挖掘学生公民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做好活动的前期宣传动员,使学生自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活动的动力是学生来自学生本身,而不是外部,有利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互动的持久性和广泛性,使在校学生普遍地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3.实践活动成果
实践活动成果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表现形式,对于实践活动成果的评价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在以往的评价活动中,侧重对研究成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侧重定性评价,而忽视了定量评价;侧重能力评价,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向学习、生活领域的延伸性评价,这样的评价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科学合理的评价要从态度、能力、知识、体悟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编制量化的综合评价表。要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发展情况、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发展情况出发,并体现出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民主性。而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评价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组织者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评价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践过程,制定适合自己的评价程序;督促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进行适时性评价;引导学生重视阶段性评价成果的积累;督促学生认真从事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终结性成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形成实践活动的物化成果;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行为评估。
4.实践保障措施
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是指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大众为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有关措施。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有利于推动和建立起更加具有组织性的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因此,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的评价,也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应具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其中包括:权益保障、法律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激励制度保障、大学生实践能力保障等。这些方面的保障应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措施评价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措施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的实施
(一)建立健全评价机构
要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就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实践评价制度和专门的评价机构。评价机构是指取得相应的评价资质,按照规定的业务范围开展评价活动的服务组织。要想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机构,首先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建立组织和制度,组织由老师和相应的评价人员组成,并对评价结果负责;评价的规范和体系,需要按照组织的特点及评价的相关要求进行合理调配,总结出一套完善的具有一定说服力的评价制度。评价机构要想发挥作用,需要被评价者对评价活动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能付诸于实际行动来有效合理地进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有效途径落实具体制度和办法,使评价机构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
(二)明确评价的实施步骤
1.基层评价
社会实践结束后,首先在基层学院组成评价机构,按照评价内容,收集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材料(调查报告、实践计划、总结、实践记录、相关证明等),根据材料进行检查、考核,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数汇总,并把结果上报至校级评价机构。
2.校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