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报社实习意见

报社实习意见

时间:2023-01-12 23:27: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报社实习意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报社实习意见

第1篇

说起我的实习经历,我只能说,这实在不能用“心得”来描述,至多不过是一个“菜鸟的体会”。

先从背景说起,我进入的是某报纸的文娱版,那么我实习的工作,即俗称的“娱记”。原本我的印象中,实习伊始不外乎是看报纸、整理资料,或者端茶送水之类的工作。

但或许是报纸的缘故(不排除是由于文娱版相对比较活跃),我第一天实习就直接云里雾里地被派去一个人跑活动了,并且其后外出时间一直多于在报社办公室吹口调的时间。这也就牵扯出了我的一些体会:

1报社需要实习生,尤其是报社中相对业务较强的记者,尤其需要实习生——所以实习生才有机会学习。

对记者而言,实习生其实是最有利用价值的“廉价劳动力”。坦白来讲,实习生既能帮记者分担一些需要东奔西走的小稿件活动,又能把该ta的那份红包拿到手,何乐而不为?于是,一些没有重大新闻价值的“小稿”,记者自然会多派实习生出去。或许印象中,我们还在把“文采风流”这件事当做一个成为记者的因素,当然,这文笔流畅不能缺少。但在新闻采写中,记者的新闻敏锐度远比前者重要得多。实习生写的稿,都不会是篇幅很大的稿子,如果是稍大一些的稿,也会有所谓的“带教老师”首先说明写作思路和角度。而接下来,实习生的能力,在一些积累中其实也会被记者看在眼里,如果能用,记者就会把一些其他任务交给你,例如帮助ta完成一些ta工作中的前期工作。

而对实习生而言,成为“廉价劳动力”则成为一种学习过程。跑活动可能并没有什么实际的锻炼,但其实因为参与不同活动,见识到不同的场面,对于开阔眼界也很有好处。而写稿这件事,通过比较带教老师修改、编辑删改过的内容(即最后发表出来的“成品”),和自己最初写出来的“雏形”,渐渐就会得到一些启发,究竟报纸要登的是哪些内容,读者要看的是哪些内容。

2写新闻的都得看新闻,还得从新闻里看出“新新闻”。

在实习中,除却外出跑活动,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看新闻,而因为文娱版的一些性质,带教老师特别布置的任务,就是每天浏览娱乐新闻和帖子,并在过程中寻找有话题性的新闻点。新浪网易猫扑67天涯百度搜狐……于是我成为各大门户网站、明星博客及bbs的娱乐版的常客,只是为了穿梭其中,挖掘到具有值得“做”的新闻。

记者们每天坐在办公室里的时间,除了写稿,就是浏览网页了吧。在其他行业而言,或许浏览新闻是一种消遣,而对媒体工作者而言,看新闻就不仅仅是“看”这么简单了,要看出门道和价值,才是他们的工作。

而作为实习生,我尝试过从最初日也看夜也看,看到头昏脑胀,到渐渐缩短时间找到一定的窍门去看。这其中的区别是,前者是在茫茫八卦中累死自己得不偿失,除了看到一堆曾哥春哥贾君鹏等等的文化垃圾外,一无所获;而后者是在老师的提点后找到了要领,以几个判断因素作为首要前提去一些“面上”的新闻里找寻“新新闻”。

3职场学问大,该说话时别结巴,不该说话别多话

其实这是所有行当的共通点吧。实习生混在其中,自然不会对老鸟们产生什么威胁,故其中之尔虞我诈体会不深。但毕竟,人际关系在哪里都是一门学问,如何处理和带教老师、和其他记者的关系,实在不是一句半句说得清的。至少我就还没有学会,自认为这其中的学问比明星的八卦还难以捉摸。所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大概的列几个基本点

(1) 活动红包交老师

(2) 多做事少抱怨

(3) 为人谦虚懂礼貌

第2篇

在几个月的实习过程中,不仅在业务上得到了锻炼,而且在思想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觉收获很大,下面我就把实习的情况简单总结一下:

政治思想上的提高。做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对政治思想素质要求极高的职业。特别是采编人员,需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以及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等问题,把这些东西消化,变化自己的新闻内容登在报纸上。所以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在我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每一名编辑记者在紧张的采编工作之余,都十分注重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保持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这样这张报纸才能够很好地发挥了作用,成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在这一段时间里,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由于我基础较薄弱,就重温了上学时学的课程,同时,再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对于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二、工作能力上的提高。通过实习,我在各个岗位上都得到了锻炼,并且对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新的体会。

1做记者,深入到第一线采访,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并对采访的准备、技巧和总结整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学习借鉴他人、分析内外因素、克服内外矛盾.?学习和借鉴更加必不可少,而且也更有空间。

2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上至报社社长、主任下至普通记者、编辑员、广告员,形形,各具特点,同时也培养了我对不同事情的独特观察,锻炼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3加班撰写稿件,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做实习编辑,学会了如何编辑稿件,如何取标题,知道了怎样修改稿件才能适合新闻报道的需要,很大的提高了我的文字水平;通过在其它岗位的锻炼,我不仅熟悉了新闻出版工作的业务,学会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工作,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4经过报社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只有热爱了才能干好这项工作。

三、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从报社老师们身上不仅学到了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奉献精神。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五、在适应社会能力上的提高。

1参加社会实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社会适应能力上有所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在学校,接触的主要是同学,关系比较单纯,交往起来也很简单。对于社会上的各色人等,我都是避免接触的,在实习中就不一样了,要接触各种各样

2报社里很多人并非新闻专业出身,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也同样优秀,记者与编辑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等。

六、理论在实践方面的运用能力的提高。在实习以前,由于对新闻报道有一定的兴趣,我通过课外学习已经接触了很多概念以及新闻规范,但不专业。如:要注意新闻的负面影响,有些事件如果以新闻的方式发出,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作为报社或者记者在提出新闻观点时,要尽量保持中立。理论与实践是有代沟的。深深体会到将理论用于实践的重要性,

七、帮助学生修改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实习来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合适的岗位工

种,从而制定出更为实际可行的职业规划。利用实习来找工作,是成功率最高的求职方式。作为大学毕业生,“实习最好是用来定方向、定基调、进行职业再规划,学习业务能力,工作以后有的是时间”。

八、学会借鉴他人的优点。

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要求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要过硬。

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

当我发现爱上了记者这个职业的时候,离别的钟声也敲响了.幸好,总有一些记忆驻留下来。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

一.实习初衷:由于对新闻写作有很深的兴趣,通过自学对新闻的定义、基本要求、写作及出版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想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报纸出版的实践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了解报纸出版的过程、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掌握的理论达到提高自己对新闻认识的目的。

三.实习任务:学习报纸上已发表的新闻作品、下各专业厂进行现场采访。

四.报社概况

1.基本情况:位于广西贺州市地委政府大楼对面

2.报社简介:

五、初步认识:报纸是一种舆论工具,它对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在特殊时期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报纸作为一种媒介载体和一种舆论工具所固有的属性,以及发展中无论用何种方式都不可逾越的固有规律。报纸内容坚持的四个基本点——时政新闻是支点,娱乐新闻是亮点,社会新闻是卖点,经济新闻是看点。

实习状况

从7月12日到8月23日日我在《桂东电视报报》《桂东生活周刊》报社进行了五个周的实习

第一天到日报社会新闻部报到时,心里有点忐忑不安,看到编辑记者来来去去的忙碌身影,不知该从哪里入手。部里几位老师都很慈祥热情,对我的鼓励和帮助,很快消除紧张,融入工作状态。

接热线电话,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拿起笔簌簌写了起来。新闻最容易忽略的是一些事实细节,比如人物、地点、时间必须有确凿的事实依据。否则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打电话四处查找知情者,经确认证实后,一想到自己肩负的采访任务

为了能我更全面地了解新闻报纸出版工作的全貌,报社领导安排我在采访、编辑、出版、校对、发行等部门工作,使我受益匪浅。

有时出去采访,有时坐在报社的电脑前,敲打着键盘,记录下自己当天采访来的新闻。

四处“转战”,有时也跟着记者出去采访。

讲述了新闻部需要注意我们先从学习报纸作品开始,

对于主任给我们安排的新闻采访任务,我们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

在办公室接听读者的来电,在电话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会和记者老师一起前去采写。

我深深感受到了报社的文化氛围,

到不同的地方,看种不同的人,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大体了解办报理念和流程,以及作为报纸出版的载体——报社的运行情况和规律,也有了些个人的感悟和想法,

熟悉环境,先把工作组的人交流交流。

实习工作

从自身:

1实习不是被动的学习,在实习岗位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创造性的发挥,和实习单位多多交流,成功转换角色的方法。

2要给自己定好位。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在做新闻采访时,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3要多动手写。做记者必须腿勤,嘴勤,笔勤,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同时自己要主动动键盘写稿,

4工作认真扎实,做就要做到最好。让观众更快更易得到最新消息。

从单位:

单位都希望有新人才的加入。实习生刚走出大学,所欠缺的,是社会经验、职业素养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所以实习生必然会从接电话、发传真这种基本的工作做起。要真正要学到东西,不仅要从点滴开始累积,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多观察、体会实习单位的工作习惯与文化氛围,不断地发现、发掘自己能做的工作,循序渐进地进入工作体系。最大的实习心得,就是要利用实习的机会,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趁着实习多听多看多认识人,提高求职的综合素质。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学习也是头等大事,和读书相比,实习常常能得到一些宝贵的人脉资源,这些都要好好把握,以后都可能有助于求职。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队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第3篇

方法一:不同级别,分别应对

出镜人:小文,26岁,外企总裁助理

两年前,我24岁,从秘书专业毕业,行政助理就理所当然成为我的第一择业目标。因为没什么工作经验,刚到公司时不能合理地安排好时间,8小时的工作变得异常忙乱。

同事Sally在公司已经4年,算是老员工,说话也很有威严,我就总找机会跟她请教处理事情的方法,并且学习怎样进入角色。因为是同级关系,工作职能不同,也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我们慢慢成为无所不谈的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公司突然要从助理中选一名做总裁助理,这不仅意味着入选者在公司的地位、待遇都有大幅度提高,也会相应地扩大职场的提升空间。当我征求Sally意见的时候,突然发现她一改常态,不是支支吾吾就是找借口搪塞我提出的问题。在内选测试时,我终于明白坐在一旁的Sally原来是怕我成为她的竞争对手。

好在我的英语底子不错,应变能力也很强,在这次测试中脱颖而出,从此告别了原来的岗位,成为直接能拿到总裁口谕、上传下达的角色。想到以往Sally的指点,以后在传达工作的时候,也需要她的支持,朋友的关系更需要珍惜并维护起来。

我约了Sally一起吃晚饭,先对她说了些感激之词,待她消除对我的戒心后,我又跟Sally探讨了很多工作上的事情,譬如怎样和总裁相处,又如何对待下级等,Sally都一一耐心解答。

此后,我听取了Sally的意见,对工作认真负责,在和老板的日常接触中,不卑不亢。老板作了错误的决定我不会马上反驳,而是从客观的角度给老板一定的建议。但我也不会和老板走得很近,即使是一起吃饭,也尽量找一些很正式、视野开阔且有客户陪伴的商业场合。

方法二:看准范围,找好目标

Anne,27岁,公关公司职员

我的职业要求我一定要广泛结交。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一定要充分利用每次社交活动的机会,去发现和寻找你目前需要或者以后有可能需要的人来沟通,甚至成为朋友。

首先你要挑选一些社交活动参加,不一定非要和自己的行业相关,但一定是你感兴趣的。譬如一位做室内设计的MM,需要寻找灵感,每天要根据客户的喜好去定位房间的风格,而这些创作的灵感并非永远存在,她会经常参加些文化展、书展等活动,结交些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和不同身份的观众。一次时装周,她认识的一位做内衣品牌的经营者,刚好想在北京做一个店面,急切需要一个室内设计经验丰富的人来把握整体感觉。结果那一个月,在完成了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接了这个很有挑战性的私活儿,不仅月入颇丰,也给自己找到另外一条发展之路。

也有人认为认识太多人并非好事,这里面就有一个范围的问题。

前几个月,我们公司接了一个品牌展览的事情,不仅要请明星、模特,还要处理台面包装,包括灯光、线路等诸多问题,虽然一起做的同事不少,但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现去打通关系,靠的就是平时结交的朋友。

方法三:把握尺度,公私分明

Jona,28岁,报社记者

朋友是把双刃剑,职场中的朋友如果结交过密,难免存在私念,有违公正,过分听信对方一面之辞,不能对事情有充分的认识,难免影响自己的判断。我就曾经因为朋友的事情,差点丢了工作。

当时,我刚从实习生转正,有独立采写文章的能力,因为一次独家深入报道某食品对肠胃会产生负面影响,不仅在读者中引起广泛的关注,而且也因为取证客观,得到了报社的嘉奖和肯定。可是一个月后,一个过去在报社做过的同事找我,说这种食品是她一个闺中密友创办的,经过这样的负面报道,利益严重受损,能否由她提供成分说明,并在报纸上发一个声明,表示这种食品其实对人体并没有想象中的危害严重。

我感到很为难。首先自己刚刚转正,再有这个稿子是我自己采写的,我知道其中的原委。可这个老编辑毕竟对我很照顾,而且私人关系也还好,当时也就重新组了声明稿,在领导那里含糊地说明一下,见了报。见报第二天,就不断接到读者的电话质疑。我因为这事又变成了实习生的身份,半年来的辛苦等于白费,那位老编辑却从此不见了踪影。

经过这件事情后,每当再遇到工作上需要决断的时刻,我都会给自己提个醒儿,要公私分明,对侵害公众权益的事,哪怕豁出去得罪了职场中的朋友,也不能手软。

结交朋友,还要懂得参透对方心理,在谈话过程中,要给对方留有余地,做个含蓄的人,不要乱拿别人的过失开玩笑,也不要随便谈些不切实际的话题。

支招一:尊重对方的决定

“我支持你!”看起来是句极为简单的话,但在交际行为中却很重要。

支招二:发挥个人语言魅力

陌生人见面,总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发挥个人的语言魅力或者保持微笑,会消除彼此生疏感。同时,幽默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职场冲突。

支招三:不要触碰

多说话表示热情,但要适当避免敏感话题,比如,不要去探究别人的年终奖、月收入等。

支招四:不可能结交所有的同事

为人善良,团结更多人,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其自然,遵守原则。相信职场上没有绝对的坏人,即使有爱使坏的人,他也愿意和好人交朋友。

职场交友三大纪律

1. 对职场上的朋友不能用私人朋友的期望值去要求对方。毕竟你与公司内部的同事或上司之间还有许多工作上的接触,与外部同行存在公司间的商业敏感话题,切不可用私交的感情替代公事准则,否则日久必生事端,不仅朋友关系难以维系,还会使自己或朋友的职业生涯受连累。

2. 该说“NO”的时候坚决说“NO”。职场上的朋友要分享信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友谊在一定程度上可表现为你对他人的影响力,这样在获取或利用他人资源或做成生意方面会有些便利条件。但即使是朋友,也不能做违背公司价值观及商业道德的事。

第4篇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培养模式;运行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及独立学院发展现状

独立学院是我国近年来高等学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根据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0.65万所,比上年增加0.56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达3065.39万人,比上年增加240.99万人。其中民办高校658所(含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446.14万人,其中本科生252.48万人,专科生193.66万人。独立学院发展迅速,规模空前膨胀,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生力军。

独立学院成立及发展只有十多年的时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划分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外,更加注重能力特别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际上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这其中又存在一些问题:一定区域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一致的,这就必然导致独立学院在专业的设置上趋于雷同,形成恶性竞争;另一问题是,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上缺乏长远的设想,对前瞻性的发展考虑不足。把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协调起来选择不同的培养模式,以不同的培养模式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以不同的特色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二、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培养模式的争论已有很多年,大多数公办高校在学术型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上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培养模式定位在学术上,一些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甚至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定位在专业型的培养上,又无法与技工院校或技能培训机构相比。提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对目前公办高校的尝试,也是独立学院的选择。

1.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概念

应用型人才通俗的定义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有反应能力、团队精神、领导才能、敬业乐群、创新观念、适应环境等,应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学习、实践和专业技能相结合。所谓高级是相对而言的,就是相对于中专、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还具有比较高深的理论知识。

2.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

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同样是应用型人才在不同层次、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岗位上其要求和标准是不同的。有些是偏重基础理论知识,有些是偏重实践技能,因此应按市场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在既定教育资源的条件下对学生的培养提供有所区别方案,具体应按专业选择、就业前景、需求决定分类来作为独立学院学生培养的方式。

(1)专业选择。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独立学院学生间的差异制订科学的培养方案,按专业及专业方向招生分类。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近几年的招生政策中,根据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反映,结合与相关企业进行双向交流后的实际数据,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对一些专业进行试点招生,如会计学专业实行按高考文、理大类招生,学生入校不分专业。第一学年设置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进行通识教育。第二、三学年设置学科基础教学,按二级学科组织教学。学年末,按学生成绩、志愿和规定办法自主选择本院系的专业。第四学年按学生三年的综合成绩及表现,根据培养方案,进入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训练,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能力培养。最后一个学期进入与系部共建的企业上岗实习。这种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用相结合,特别是第7个学期的实训基地学习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渡。既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同时也为学生走向企业提供了实践的能力。

(2)就业前景。目前,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大体比照传统的本科院校来设置。总体而言,就是按照三类产业的划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由此可知,服务于第三产业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每年毕业生100%的就业。毕业生如此受市场的青睐,是由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文化强省的战略、注重旅游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商务学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近几年来,山西太原举办了好几次大型的国际会议,在系部调研过程中提出在艺术系开设国际会展专业的构想,通过科学的论证,目前专业已经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相信就业前景乐观。其次,是要对过时的、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有计划地淘汰掉,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3)需求决定。社会职业划分的幅度不断加宽,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所以,独立学院可以实施“市场需求为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市场需求为导向型人才培养也称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市场经济形势下产业的订单经济向教育界渗透的一种表现,是独立学院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采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新闻广告学专业,与太原日报社合作办学,太原日报社的相关专业人员来授课,学生在实践课时到太原日报社现场实习,从稿件的投送与见诸于报端,整个流程都熟悉,增强实践能力。在毕业时,太原日报社优先录用,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找到一条新路。针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市场需求为导向型的培养模式强调围绕“企业需求”建构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包括设置专业、课程开发、实施教学和进行教学评价等环节都围绕这一主题。

其二,课程开发的职业性。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与用人单位一起根据企业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及岗位要求,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认真分析,构建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而开发为具体的课程。  其三,育人过程的合作性。市场需求为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的员工规划,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的人才。学校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模式探讨

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基本职能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其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运作方式。要使独立学院能真正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以期达到培养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化的、规范化的运行机制。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近十几年的发展来看,培养模式是比较成功的,主要表现在部门设置、教学团队建设与教学管理等方面。

1.部门设置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组织结构设计应减少层级又分工明确,应具有精简高效的特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实行系主任负责制,具体运行模式是系部下设的教研室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与调研,系部负责合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意见,教务处负责审核,学术指导委员会形成一致意见,招生处负责学生的招生,执行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的部门有教研室、教学系部、教务处、招生办、学术专业指导委员会。

教研室:主要职能是根据学生培养计划和市场调研情况,包括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在专业设置上按市场的需求对新设置的专业形成初步的专业分析报告。对不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进行有计划的调整,提出书面的建议稿。

教学系部:主要职能是根据教研室的调研、预测及论证,确定人才培养的初步方案。对学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详细的落实措施,包括培养的具体目标及职业发展规划。

教务处:主要职能是负责教学计划及教学管理条例的制订、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教学全过程的调度管理、教学质量的检查监督、学籍管理、考务管理、师资管理、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管理、教材的订购、发放等工作。

招生办公室:主要职能是根据学术指导委员会批准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学系部上报的招生数量及专业设置对填报志愿的学生按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完成招生计划。

学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其成员由省内外有影响的专家组成,这些人员大部分是由省内外离、退休的原高校教授组成,他们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职能是根据教学系部上报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并根据本年度的招生计划及相应专业进行审核,根据目前的形势对专业及专业方向进行调整等。

2.教学团队建设

独立学院成立时间短决定了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独立学院师资主要来源有:首先是离退休教师,这些教师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具有高学历高职称。无论级别还是经验都是独立学院可利用的优秀资源,他们虽然年龄较大,但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特别敬业,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其次是兼职教师,主要是指公办高校教师或事业单位的教学人员。引进相关技术单位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开展实践性的课程,虽然在理论教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有在企业第一线岗位任职的经验,对职业技能熟悉,能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再次是面向社会招聘的新毕业的大学生和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这个群体应是独立学院教师团队的主体,利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和充实教学团队是很好的选择。从年轻教师开始培养和提高,有方向、有目标地去培养。通过把部分教师送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修深造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把考取硕士学位作为教师提升的主要手段,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建设。在几年的时间内可以有效培养独立学院自有的教学力量。

3.教学管理

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根据组织结构的设置构想及学院自身的特点,表现也不尽相同。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商务学院的教学组织机构设置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学生培养的教学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专业设置以教学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专业设置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专业,这充分体现了现阶段独立学院存在的价值与人才培养的重心。

教学计划:商务学院的教学计划对山西大学有一定的依存性,但也有其相对独立性。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要力争适合自己的学生基础、发展意向和相应培养目标。这是由学生知识基础的差异性决定的。作为山西大学,生源都是一本或二本的学生,基础扎实,而商务学院招生按规定都是三本的学生,所以在授课时会适当增加课时,并相应降低理论课程的难度。

教学监督:加强教学质量监督是重要的教学管理环节。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具体的做法是在学术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由各系的主任组成,定期对教学质量作出评估,如随机对教师进行听课,对学生作问卷调查,针对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见与建议让学生作出选择等。学术指导委员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文件下发到教学系部进行积极整改,其中对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原上专业课的教师调整到专业基础课等。

第5篇

关键词:广告设计;高职;培养方案;职业人

0 引言

当前,广告设计行业是一个创造潮流、创造奇迹的职业,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朝阳行业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产品国际化竞争的加速,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同时,势必注重广告的效用并加大广告的投入,从而为广告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空前的创意领域。随着对广告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显示出不断增强趋势,广告业需要大批专业人才。而高职教育中的广告设计专业设置就是应对目前广告人才的稀缺,面对广告设计行业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高职广告设计教育的新模式,培养面向设计、制作、策划、文案、创意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国家教育部展开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意见,在这个意见中高度强调了高职教育人才要拥有实际从事工作的技能,要掌握建设、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岗位的能力。因此广告设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合格职业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推进以构建广告设计专业的“职业人”培养模式,实施“优势发展的教育培养优势发展的职业人”的战略,促进广告人才全面协调的发展。

1 广告设计职业人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高职广告设计以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与服务产业发展需求为宗旨,培养品德高尚、具有国际视野的,掌握适应信息时代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广告专业的职业人培养设计方案应在职业岗位技能调研的基础上,在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参与下和本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的。专业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广告设计与制作岗位工作的需要,专业直接对应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等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告设计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教学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教学内容就是系统化的广告设计的工作内容,教学项目的设计以广告设计工作任务为载体,教学模块的设计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分解嵌入到各个教学项目中。同时广告专业还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年级以基本职业技能为主,二年级以项目技能实训课为主,三年级以岗位综合技能为主导入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条龙,三年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职业人培养计划。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已具备成为广告职业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相关广告专业公司,从事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广告策划、广告等工作;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等宣传媒体单位从事广告设计、广告经营管理工作;在各类印刷出版公司、包装公司从事相关的出版与印刷的设计任务;在酒店、商场等各类企业或机构的广告部门和相关服务部门从事广告设计与策划工作。

2 广告设计职业人培养的专业教学特色

为了培养合格的广告职业人,必须重视广告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采用校外课堂与校内课堂结合及一名教师加名设计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针对高职的广告设计专业,特别重视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学习与掌握,从课题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由课题的分析中引出学生必须掌握这些课程必要的理论知识,分几个阶段和作业要求来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将教学与比赛结合起来,鼓励师生参加各类相关的广告设计专业比赛,做到“以赛促教”和“以赛促学”。目前高职广告设计学生的基础普遍薄弱、学习态度不够明确,自我约束力薄弱等,针对这些现象,在教学上要以“鼓励式”、“竞技式”的方式方法。同时根据教学的进展,选择恰当的广告设计比赛课题作为训练项目,这些措施的实施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教学效果。如学生海报设计作品《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见图1),参加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浙江省―――西澳洲职教生联合平面艺术展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并且该作品走向西澳洲展览交流;学生品牌策划与推广作品《美艳美饰》参加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年现代剪纸艺术设计大赛,荣获了二等奖(见图2)。此外还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研究出一套适合于广告设计专业的“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条龙”的新型教学模式;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在广告企业内部进行,选择实习中的实际项目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既培养了广告学生的职业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业务水平。

4 广告设计职业人培养的实施措施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因此广告设计专业的职业人培养首先需要紧密联系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广告公司签订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保持密切的联系,将对推动校企合作起到很大的作用;其次深化广告实训基地的建设,推进校外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校内虚拟实验的建设,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此外,加强对紧密型合作企业的联系走访工作和教学研讨活动,包括研究广告专业建设,邀请设计行业专家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从事一线设计工作学习,有利于建立广告专业互动平台、课程设置的规范化、学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解决广告人才培养的深层次问题。

5 结语

21世纪的广告设计人才是具有各项综合能力的高素质职业人,具有设计和管理能力,提升人际沟通,视野宽阔的应用型广告专业人才。在这广大的设计市场前景下,未来市场对广告设计专业的合格职业人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因此高职设计教育者提出了广告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区分本科院校,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积极吸取他们在广告人才培养过程中成功的办学经验,从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职广告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只有出色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特色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0(5).

[2]洪致平.探索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之路[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Z].

第6篇

决定参加这次竞聘前,也曾考虑再三,我的处世哲学就是多干实事,少与人争。今天,我之所以参加这次竟聘演讲,一方面,表明我对社领导推行竞聘上岗机制的拥护和信任;一方面;通过这次演讲,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有限的才华。我相信,通过这次竞聘活动,必将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有利于我的工作。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叫,出生一个教师家庭,毕业于武汉大学,我曾实习于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中国青年报,

年底,通过领导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大家文摘报的一名编辑。

竞聘编辑部副主任这个职位,我认为自己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我的第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具有踏实的工作作风。

在工作作风上,我能够吃苦耐劳,认真负责。领导布置的任务总是尽力去做,从不无故推诿。记得在大家文摘报创刊初期的时候,那时候的工资一个月六百块钱,我一个人租住在八十块钱一个月的厨房,吃的是用煤油炉子煮的面条。半夜里还在琢磨编辑思路,选稿方向。由于初期的条件差,许多人吃不了苦而另谋高就,最后,第一批招聘来的同志,目前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为文摘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至今无怨无悔。如今大家文摘报有一定事业基础,我也听从领导安排,依然承担起工作任务相对比较繁重的周二刊的选稿、编辑工作。

我第二个有利条件:原创:就是具备一定的新闻专业知识。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法学,因对新闻感兴趣,自学了新闻学的全部课程,因为我新闻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工作勤奋,在楚天都市报实习的时候,原任楚天都市报社会部主任、现任楚天金报的老总韩少林就曾对我格外喜欢,称我为一匹“新闻黑马”。在中国青年报实习的时候,我有幸结识了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并且得到了他的亲手指点,目前,我对各种新闻稿的写作能够应对自如。到报刊社工作,也得到许多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和帮助,工作五年来,我积累了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无论是改订标题,还是编辑文章,相信自己还是拿得起,放得下。

第三个有利条件是:具有较扎实地写作功底。

工作之余,我还积极写作,向各大媒体投稿,在××年一年内,我在中国青年报,江南时报,北京晨报发表作品五十余篇,我的部分较为优秀的作品在网络广为流转,人民网、新华网、南方周末、新浪网等知名网站均有我的文章,只要用我的笔名在搜索引挚上一搜索,马上就可以找到我的作品,相对一般的写作,我可以说是比较轻松。如果要写文章,我可以较为自信地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题,无论何体,我基本上能做到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我第四个有利条件是:我具有较全面的组织、协调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我平时生活比较随意,但在做工作,办事情上,一点都不含糊。能够做到思路清晰,行止有度,头绪分明,恰到好处。我在任团总支书记的时候,就在社领导的指导下,争取成立了吴天祥小组,为社里事业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在编辑部,尽管我来社里的时间相对较长,但是,我尊重每一个比我后来的同志,在工作上服从领导,服从管理,不抬扛,不拆台。能够较好的处理协调好与上下左右的关系。

在社里工作几年来,无论是编辑工作,还是团的工作,我均能做到兢兢业业,问心无愧。无论在是工作八小时内,还是在工作八小时外,我都是堂堂正正,具有较好的口碑。

如果这次我能通过竞聘成为编辑部副主任,我将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思想上具有配角意识

作为编辑部副主任,在思想上必须具有配角意识,编辑部主任是一个部门编辑工作的主要领导,处于主导地位,而副主任是正职的助手,因此,作为副主任必须自觉服从正职的领导,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配合、协助正职作为自己的主体意识,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稳定、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二、在行动上要尽职尽责

我认为,作为一个编辑部副主任,应该要有较强的悟性、灵性,在工作中要全面准确领会编辑部主任的想法,使各项工作不偏离中心和方向,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编辑部主任保持一致,保持了一致,工作就会出成绩。就象打仗一样,下级一定要按照上级的作战意图、方案,部署兵力、火力,明确作战的主攻方向,作战目标,协同作战等方案,这样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在工作上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原创:副职处于辅助地位,副职的作用就是助手作用,参谋作用。具体要把握三点:一是要为正职出谋划策,用自己的智慧,出一些利于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要有超前意识,配合编辑部主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平平常常,随波逐流;三是要尽可能站在正职的角度和单位全局利益的角度出主意,提出富有创造性、实效性的独特见解,要经常分析思考问题,全面了解情况,为正职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第7篇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突出实践特色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我们高度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以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较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与法规,素质高、能力强并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设置,博采众家之长,在研究各大新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通识教育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及集中性实践教学平台。

不仅设置有集中性实践教学平台,我们还加大了专业课模块中课程的实践课时。专业基础课方面,以学生广播电视新闻学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素养和职业道德为培养目标。学生在掌握一定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把新闻实践中较典型、较系统、具有一定疑难性的真实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新闻素质。

新闻采写编教学理念的革新

研究高校新闻教育的学者常说:新闻教育的意义不仅要培养出色的记者、编辑、主持人,更要培养学生的传播能力、面对艰苦工作的勇气及客观精神和勤于思考的习惯。新升本科院校新闻教育要达到上述目标,特别需要高校教师在新闻采写编教学时将这种意识注入教育理念中,要求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课”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交谈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要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中充满激情,感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曾说,大学的新闻传播学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激情,最好的记者一天要有写一百条新闻的冲动。

新闻采写编教学实践的途径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报纸编辑学》,这三门课是新闻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更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任何教学方法和环节,都应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为了解决学生实践需求强烈和实践能力培养困难的矛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报纸采写编能力上,做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激励引导,开设“模拟情景课堂”。具体操作是:提前将实习、实践、实际新闻工作技能引进课堂,结合最近的新闻事件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在集中精力学习理论知识外,热烈讨论案例,动手采访、写作、编辑新闻,把自己融入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情景中去。

在开设《新闻采访》课程时,我们会针对本学期的事件如两会、植树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学校各项重大活动等,要求学生确定角色,设计采访提纲,演练采访技巧,进行模拟采访。在开设《新闻写作》课程时,同样是针对相关事件要求学生进行采访、写作,进行课堂讲评,这样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同时,也巩固了采访技巧。而且我们要求学生每周进行一次新闻稿件讲评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评,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等得到培养和提高。

我们在开设《新闻采访》或《新闻写作》课程时,会将《报纸编辑学》的知识先行介入。我们会要求学生分组创办报纸,每名学生都要在采访、写作和编辑的岗位上体验,进行轮岗。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召开选题会,由各组自选组长布置采写任务,利用课内时间或业余时间采访、写作。在采访、写作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要各司其职,当然,也可以做附加工作,以期分析自己和其他同学作品的优劣。第二步召开编辑会议,讨论编辑稿件、设计版面,并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进行版面编辑,再出样报。第三步召开讲评会议,先由教师和学生投票评选该期报纸中的好稿、好导语、好标题、好版面等,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讲评。

案例教学。结合新闻案例,进行模拟教学。案例必须是实效性强、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社会各界给予了四川人民无限的关怀和爱,现场营救、捐资、捐物、出人出力等。确定报道现场营救这一主题后,老师组织学生模拟再现当时的新闻现场。学生作为新闻记者,要报道这一事件。其中,学生对新闻报道的立意、角度的确定,标题、结构的安排独立完成。举办模拟记者招待会是模拟教学最常用的形式之一。在模拟新闻会上,学生可以作为记者提问,然后完成新闻报道稿件。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稿件完成的情况进行点评。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现场提问能力及快速写作能力,又能针对性很强地发现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的问题。同时,学生还能在模拟的环境中亲身感受新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氛围,体验新闻工作者的艰难,而不会被我们平常所看到的记者身上的那些亮丽的光环所误导。

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新闻学副教授威廉梅茨在《怎样写新闻》一书的前言中指出,“没有一个学新闻的人能够在教室里成长为行家,因为教室不提供实景。为报刊撰稿会有所帮助,一些学校或新闻系提供的实习活动也会有所裨益”。

目前,我国有3000多个电视频道,2000多份报纸和9000多种杂志。庞大的媒体规模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新升本科院校学生除了要适应媒体竞争环境外,还要迎接来自各高校尤其是名牌新闻院校学生的挑战,因此,学生必须在大学期间就熟练掌握新闻采、写、编的各种技巧,而这些能力的提高,是与开展频繁的新闻专业实践活动分不开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实践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的辅助与补充:(1)兼职校内外媒体。从新生入学开始,我们就鼓励学生兼职校内外媒体。学校院报和广播电台每年都会从各年级学生中招新,而且“招新”程序制度化,分有自我介绍、笔试、面试三个步骤,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业务基础知识。整个过程既体现了用人的公平公正,又为报刊和电台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同时,我们也会推荐学生到校外报社、电视台、电台等兼职,从而使学生真正体验新闻记者的酸甜苦辣。此外,每年寒暑假,我们都鼓励学生回家后到当地媒体实习,使假期不荒废虚度。新学期一开学,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实习成果和实习心得上交,以供学生们内部交流,共同进步。这些实践活动既不耽误学生读书学习,又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使课堂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2)大四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了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其他教学环节和主要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时间长、规模大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专业实习既能促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术和能力,又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专业工作搭建了平台,在新闻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抓好这个环节,我们与相关媒体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如衡水市电视台、衡水日报社等。我们实行“指派教师与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相互配合”的“双导师”辅导制度。各实习小组在实习期间要求撰写《专业实习日志》,与老师及时沟通信息,指导实习。

虽然我们对新闻专业学生采写编能力培养的探索只是迈出了一步,但已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探索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增添一份筹码,同时也能为社会、特别为新闻界输送更多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这才是我们实践教学的归属。(本文为衡水学院教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sxyjg2008005)

参考文献:

1.田中阳:《对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性教学的探索》,《新闻战线》,2006(11)。

2.周秦玉、庞万红、吴朝香:《高职新闻专业学生采编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新闻知识》,2008(2)。

3.王慧:《关于高校新闻采写教学改革思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2)。

4.张:《整合课程适应教学与实践的双重需要――新闻专业〈采写编评一体化〉课程的教学与思考》,《新闻战线》,2006(6)。

第8篇

温暖工程助学计划是《温暖工程》公益项目的延伸和发展,是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教师培训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共同发起,协同法制晚报社等公益伙伴企业联合实施的一项全国性综合性大型公益项目。项目实行“工学一体化”学习模式,旨在为有志青年提供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保障、可持续全面成长成才的平台,使贫困生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同时,资助其继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该项目自2009年实施以来,通过公益伙伴企业、教育机构的实践和我省其他市县的实施,实现了学生、家长、企业和学校基本满意,是贫困学生圆求学就业梦的重要机遇。

二、对象和内容

(一)温暖工程就业助学项目(高中毕业生):选拔有意愿继续学习,同时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学生,采取“工学一体化”学习模式,即学生报名后立即安排工作,获得一份稳定收入,同时公益合作伙伴企业安排学习场所、学习时间、教学设施,项目办按照大学规定的教学计划分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可以大专、本科免费连读。

公益伙伴资助学费,大专8000元/年,本科15000元/年。学生只需缴纳两项费用:1、入学前在西安培训期间费用500元(体检费、培训费、材料费、服装费、住宿费)和伙食费(男生450元/月、女生420元/月);2、入学一次性缴纳1350元(报名费100元、辅助费600元、教材费650元)。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颁发大专或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

(二)温暖工程爱心助学项目(初中毕业生):选拔有意愿继续学习,同时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受助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由学校负责安排顶岗实习,实习期满合格后帮助推荐就业。学生可以进行中专、大专、本科免费连读。

被选拔的学生免学费、住宿费等杂费,只交伙食费和书本费(伙食费按学期缴办,男生450元/月,女生420元/月;书本费每学期200元,多退少补)。学生学习期满合格毕业颁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验印的中专毕业证书。

三、资助对象条件

(一)初中或高中学历应往届毕业生。

(二)年龄16-23周岁,男生身高1.65米以上,女生身高1.56米以上,双眼视力1.0以上。

(三)品德优良,身体健康。

(四)本人自愿提出申请,提供村镇县贫困证明。

四、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益原则。温暖工程助学计划是温暖工程公益项目的组成部分,必须坚持项目的公益属性。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在对象遴选、企业面试、组织自谋出路、基础培训等环节坚持公开和公正原则,做好对受资助者的服务工作,使企业和高校的资助得到落实,不得在项目要求之外搭车收费。

(二)坚持自愿原则。工学一体化模式涉及到受助者工作、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涉及到企业、高校和受助者等多个权力义务主体,要让受助者及其家长、以及相关学校等充分了解项目实施内容,使受助者自觉自愿参加助学活动。

五、方法步骤

从5月10日开始,到8月31日结束。

(一)宣传发动(5月10日至6月10日)

要把实施温暖工程助学计划项目作为贯彻落实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多种宣传渠道让社会知晓,让更多老百姓了解温暖工程就业助学计划项目。

(二)遴选资助对象(6月11日至7月20日)

进一步抓好有针对性的宣传,组织报名工作。由各镇和相关学校初步筛选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报县委统战部,统战部根据条件深入学生家中,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并征求学生意见,确定16名初中毕业生和10名高中毕业生名单。

(三)总结上报(7月21日至8月31日)

统战部根据确定学生名单予以上报,并根据情况及时做好相关的后续工作。

六、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温暖工程助学计划是一个凝聚社会多方面善心义举的公益项目,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保证项目实施质量,经研究,决定成立县温暖工程助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第9篇

关键词: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教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048-02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是法学本科教育 的重要内容和培养目标。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法学专业 突破了传统的理论灌输型教学模式,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能力培养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和探 索。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病,且实践 性教学环节没有相应地形成科学体系,缺乏必要的规范,未能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难以达 到 其培养规格的要求。本文根据我国现行法学教育的实际和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状况,对法 学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的探讨。

一、法学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

目前,许多高校的法学本科专业尽管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实践性教学活动,但其实践性教学 环节究竟包括那些内容,至今未见权威的、规范性的明文规定。理论上虽有学者对于实践性 教学环节的内容进行探讨,但至今未形成定论。

笔者认为,应该依据法学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及课堂所学课程内容, 针对21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确定法学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具体应包括以下 内容:

1.开设法律诊所课程

法律诊所课程应该是整个法学教育中最具事务性与实践性的一门课程。法律诊所课程又称诊 所式法律教育,它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 借鉴了医学院为学生提供临床实习,从实践中学会诊断和治疗的诊所教育的模式,沿用了诊 所的称谓。它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为贫困当事人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为司法平等以及 司法公正的实现创造条件;二是通过承办真实的案件,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法律,倡导“在 实务中学”的学习模式。在诊所课程中,学生接触了真正的当事人,真正地开始运用法律和 相关知识去“诊断”和“治疗”“法律的疾病”,从而对社会大众的法律需求有了不同程度 的了解,自己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锻炼,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⑥。诊所式法律教育在2000 年已被清华大学等七所大学引入。

2.模拟法庭

“司法”这一视角本身就是实务与学术的关注点,而且也是 法律文化的突出体现。模拟法庭就是展现法律文化的很好方式。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模式不同 于一般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在仿真的状态下,让学生熟悉司法审判的实 际过程,熟悉与案件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它具有多渠道传递 信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以及实现传播知识 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等特点。该方式适合于法学专业大部分应用性课程。

3.旁听法院审判

教师带领学生到法庭现场听取、观看实际案子的审判全 过程,感知审判程序的操作过程及步骤,了解怎样适用实体法。该方式适合于法学专业大部 分应用性课程。但是,去法院旁听后一定要有相关讨论,针对发言情况给学员评定成绩。

4.法律义务咨询

在适当的公共场合设点,就法律问题对前来求询的群众做出解答,提出意见。其目的是让学 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无偿地回报社会,为有法律疑难的公民或者单位提供法律帮助,同时 通过实际法律问题来检验、衡量学生学业学习中的长处和不足。

5.见习

学生到司法部门或律师事务所进行短期的、专项的实践活动。见 习包括法律见习和专业课程见习。法律见习的目的是通过实案了解和学习专业知识。法律见 习的主要形式是庭审旁听。由实践教学协作单位组织一到两次有典型性的案件进行公开开庭 ,由学校组织学生和部分专业课教师到庭旁听。专业课程见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协助法律从 业人员处理个案中,初步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按照民法、刑法、行政法、律师实务的顺序 依次进行实践。

6.实习

学生到司法部门或律师事务所等地方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时 间相对较长,有更为完整的安排,其重点是诉讼事务实习,要点是学习和掌握办案技巧,案 子要有所选择,最好是民事案、刑事案等都能亲身涉及。除此之外,还应包括非诉讼事务, 可行的有审查合同、律师见证等,力求全面亲自历练,为日后走向社会多作铺垫。

7.公众法律意识调查和社会调查

由教师就公众的法律意识问题及有关法 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门调查。通过公众法律意识调查和社会调查,使学生广泛地认识社会 并提高社交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8.毕业论文写作

学业即将结束的最后学期,由教师拟定或学生自拟论 文题目,要求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 基础。

二、科学规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议及措施

1.制定教学大纲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理论课程要制定教学大纲,实践课程也要制定教学大纲。在大纲中将实 践性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学时及实践的具体时间段加以确定。

在法律诊所实践课程中,学生开始接触真正的当事人,真正地开始运用法律和相关知识去“ 诊断”和“治疗”当事人的“法律的疾病”。所以参加法律诊所的学生一般应是学业压力相 对较轻、有较多可支配时间、有社会实践需求、有一定社会阅历并掌握一定法律基础知识的 高年级本科生。一般来说,法律诊所实践的时间应安排在本科三年级下半学期和四年级上半 学期比较适宜。

见习包括法律见习和专业课程见习。法律见习每学期安排两次:一次是利用典型性案件组织 学生进行模拟公开开庭,一次是对法院审理的典型性公开开庭案件进行旁听。专业课程见习 以一周为宜,一般安排在相关课程讲授三分之二之后较为适宜。

法律义务咨询是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为有法律疑难的公民或者单位提供法律帮助,所以 应在三、四年级的大学生中进行。时间安排在节假日较妥。

公众法律意识调查和社会调查由于所需时间较长,因而应安排在假期进行。一至四年级的大 学生均可从事该项实践。

目前,大部分院校都把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在本科教学的第八学期,而且时间一般为二至三 个 月。笔者认为,本科教学的第八学期学生面临毕业,大部分学生在为就业奔波,根本不把精 力放在实习上,所以建议将实习放在本科教学的第七学期,时间三至六个月较为适宜。

2.建立稳定的实践场所

要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设立稳定的实践场所是必需的。从目前而言,采取校外 和校内实践基地相结合的方法为宜。具体应当在法院、检察 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长期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学校与实践基地签订学生实习的合同 ,以保证教学实践基地的稳定。制定学生实践环节的联络表,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基地给学 生做出鉴定,以保证学校对学生实习情况的了解。在本校内建立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法律援 助中 心、法律诊所和校内模拟法庭,为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实践场所,可为实践性教学顺利实施提 供可靠的保障。

3.设立负责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专门机构

制订了实践教学的具体计划后,必须有具体的组织机构负责落实。因而,建议在学校的法学 院(系)内,设立专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机构,具体负责联系、组织、监督、考核等实践教学 各个环节的工作,以保障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该机构可由3~5人组成。

4.配备高水平的、具有双师资格的指导教师队伍

配备一支高水平的指导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是搞好实践教学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学生实践 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从事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知识和经验, 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的能力和经验,否则就无法指导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因而作为指 导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具有双师资格和双师的素质。除专任教师外,也可以从司法部门中聘 请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的具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担任指导教师。

5.健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监督、管理和考核机制

要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还必须健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监督、管理和考核机制。学校要进一 步 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 结合,质量控制与质量保障相结合,确保实践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法学院( 系)要制订教学计划,规定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质量评估 制度 ,确保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健全教师实践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实 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建立起有效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把教学 态度、完成教学任务情况和教学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个人晋升、晋职、津 贴、奖金挂钩,充分调动实践教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要健全对参加实践 的学生的管理制度,在实践的各环节中,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的提高。

三、结束语

本文对法学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含义、内容及具体的规范措施的探索,为目前国内各 高校法学本科专业开好实践教学提供了思路与模式。我们相信,依据该思路与模式进行实践 环节教学,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将会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我国21世纪法制现代化 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樊明亚,等.法学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及体系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 05(4).

第10篇

作为《中国青年报》教育版面的编辑,如何通过选题策划并辅以一些具体的编辑手段,让教育报道变得更加令年轻人喜闻乐见,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并探寻的问题。现试以目标读者群为大学生的《青青校园》版为例,梳理一下我们在版面年轻化方面的一些尝试。

版面定位:大学生的“我周刊”

《青青校园》版创立于2008年,从创版之初,我们就确立了“我”的定位,希望把它办成大学生心目中的“我周刊”――这是一个站在大学生的视角看外部世界的广角镜,我们希望这个版面能够像大学校园的一扇小窗,透过它,大学生不仅能观察感受到自己生活学习的校园,也能藉此将触角探及整个社会,更能有一个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态度。

之所以有这样的版面定位,是因为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主体是极具个性的“80后”、“90后”,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他们崇尚个性和自我、独立与自由,他们前卫、新潮,甚至有些离经叛道,他们的语言和行为逻辑一般都是“我认为”、“我要”。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栏目设置上,每一个栏目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我”字。目前,《青青校园》版主要设置了以下栏目:

我视线:主打稿件――内容多为反映大学生生存状态的新闻,与当下社会背景和大势息息相关。稿件写作必须摒弃概括性的语言,而是凭故事和细节取胜。

我潮故我在:特写――校园千奇百怪的时尚部落大检阅,以新锐社团和新鲜的生活方式为主要报道对象。

我新我秀:故事――喜欢“炫”的校园新人类的自我秀场。

我是麦霸:言论――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大学时事进行针砭。语言要风趣幽默,尖锐犀利,个性突出。

我镜头:图片――学生生活的摄影作品。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构图美,内容有趣味,风格或清新、幽默,或能反映校园热点。

我辈牛人:人物――校园里同学们公认的厉害角色,或学习出色,或经历奇特,能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榜样。

为了能够更好地贴近大学生,就必须用年轻人的语言讲述年轻人的故事。因此,《青青校园》的作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或者是刚刚毕业的本报新晋编辑和记者。他们的文笔可能不够老道,有些青涩,甚至是“学生腔”,但其中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是成熟记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具备的。

具体到选稿标准上,无论是内容还是写法,我们对《青青校园》的要求都与教育科技版有所不同:内容上,要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除了校园里的重大事件外,更要重点关注校园里的新鲜人、新鲜事、新鲜群落、新鲜生存方式,坚决杜绝会议新闻等工作性太强的报道;写法上,讲究文字的轻松活泼、年轻,可以不拘泥于常规新闻写作的体例。

简言之,如果用一个人物来准确描述版面性格,《青青校园》版应该是金庸笔下的黄蓉,特立独行,亦正亦邪,精灵古怪又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总能让人充满新鲜感。

要贴近大学生,首先要想法设法走近大学生

在《青青校园》版的运行过程中,我们时刻牢记一点:只有了解大学生,才可能办出他们喜欢的报纸。因为青年人是一个思维活跃、多变的群体,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必须不断与他们交流,适应、跟上他们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有引导他们的可能性。否则,很容易就会被他们远远抛下,迅速落伍。

作为编辑,我们已经远离校园,要找到大学生读者喜欢的选题,就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机会多跟大学生接触、沟通。

因为《青青校园》是每周四下午拼版,周五见报,我们将每周四下午的《青青校园》版选题会,定为与大学生集中进行沟通交流、汲取新鲜信息的时间。选题会对报社所有的实习生开放,只要对我们的选题会感兴趣,不论是哪个部门的实习生,我们都非常欢迎。有时候,我们还会邀请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成员参加,他们经常到高校“接地气”,与学生打交道的机会多,掌握了更多有关高校大学生的第一手资讯。此外,我们有时也会邀请一些高校媒体的学生来参加,以了解大学生自己的媒体在关注什么。

比如2009年秋季学期刚开学,在一次选题会上,一名来自国内重点院校的实习生告诉我们最近可能没有时间写稿。刚刚开学怎么会这么繁忙?原来她要全力以赴,参加学校的保研。细细一聊,现在的保研,形式五花八门,有的靠成绩,有的通过留校当辅导员换取名额,有的学校社团也有名额……因为条条大道通罗马,学生们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有明面上的较量,也有暗地里的斗争,越是重点院校,保研的名额越多,这里面的“水”就越深,如果不亲自经历一回,是很难理清这里面的千头万绪。于是,10月16日《青青校园》版的“我视线”栏目,《保研大战:明争暗算的煎熬》见报了。

在选题会上,我们还经常能听到大学生对已经刊登在《青青校园》版的文章的反馈,哪篇文章在大学生中引起很大共鸣,哪篇文章引起了持不同意见学生的质疑,这些信息一方面充实了我们的版面反馈,帮助我们在了解大学生的阅读偏好方面不断纠偏,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后续报道的线索。

除了选题会上面对面的交流,我们还充分开发利用网络的功能。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数字化生存”,几乎时时刻刻都“挂”在网上。尤其是“人人网”(原校内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出现后,更是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我们接触到的大学生,基本都是“人人网”的用户。为了更好地和大学生沟通,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就必须进入他们的沟通阵地,于是,我们的一位编辑也注册成为“人人网”的用户。我们主动进入大学生社交网站后,不仅可以迅速及时地捕捉当下大学校园里的热点话题、潮流信息,从中寻找合适的选题;而且还对这一代大学生的特质有了更具体深入的认知,能更明确地把握他们的喜好、要求。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看着动画片长大的一代,他们喜欢卡通、漫画这样的艺术形式。因此,《青青校园》在版面呈现上,特别强调漫画的使用。基本上,每一期《青青校园》的主打稿件,都配有一幅漫画。一方面,漫画天然地比摄影照片在版面语言上显得年轻,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好的漫画既能更充分地体现文章的主旨,又能意味深长,让人回味。当然,我们并不拒绝精彩的摄影作品,但符合《青青校园》版面定位的摄影作品比较少,这也导致了“我镜头”栏目一直没能开起来,这是我们一直感到比较遗憾的一点。

在两年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大学生的关注点不断更新,开设新栏目。比如:随着海外留学变得越来越容易,留学生和海外交换生群体在大学生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在海外的学习经历、生活见闻,很值得与国内的学子分享,我们据此设立了“我邮箱”栏目;这一代大学生的压力很大,但他们同时也非常善于给自己减压,大学校园BBS上层出不穷的校园笑话,充分展现了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总是点击率和回帖数超高,我们据此又设立了“我段子”栏目。

贴近大学生的版面能起到引领作用

《青青校园》版创刊两年多来,累计出刊超过100个版,许多文章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在校园里广为流传。仅2009年9月4个多星期的时间,《青青校园》版的文章中就有两周在当周本报的所有文章中名列网络读者点击率榜首:9月4日的“贫富二代:戴着有色眼镜看上铺兄弟”,网络读者单篇点击率达到72180;9月29日的“火车票难求逼大学生祭出三十六计”,单篇文章的网络读者点击率达到41919次。

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青青校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领高校传媒的作用。

最近几年,高校传媒迅猛发展,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很多高校不仅有自己的报纸、广播,还有网站、电视台等。但相较高校传媒的形式,高校传媒在内容方面存在明显的落后趋势。由于高校传媒大多归口到校宣传部门管理,受历史原因影响,校园媒体在报道内容上长期存在乏味,工作化、会议化倾向严重的问题。《青青校园》的办版风格,给高校传媒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思路,《青青校园》版的很多撰稿人同时又是高校传媒的记者,通过给本版撰稿或参加每周例行的选题会,《青青校园》的定位风格、选题文风也会影响到这些高校传媒的记者,进而影响到高校传媒,这无疑给略显沉闷的校园媒体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第11篇

近年来,遵循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学校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对我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构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跟岗实践。作为财经类职业学校,我校在会计专业学生跟岗实践上做了大胆的尝试这种跟岗实践教学模式,既区别于一般工科学校的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也不同于订单式的办学方法,而是施行了适合于会计专业特点的短时间的跟岗实践。

一、学生跟岗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

顾名思义,所谓跟岗实践,是指学生下到企业,跟随相应的岗位进行的专业活动实践。会计人才在每个单位的需求量不像生产一线的工人,也不像从事服务业人员,需求量很大,每个单位都有需求,但是人数都很少,因此不适合搞订单式教学模式;会计职业的私密性,也不适合搞半工半读模式,经过社会调研和实践摸索,我校近年来实行了会计专业学生跟岗实践的教学模式,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跟岗实践的学生是在学校学习了一部分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大部分学生取得了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但是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个时期的专业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专业实践和学校学习理论的差距提供了机会,认识到自我的不足,从而为下一步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认识到了会计岗位的实际情况,有目标有计划的完成后续的学业;另一方面,通过跟岗专业实践,也让企业了解当前学校教育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指导学校教育,加大校企合作创造了条件,通过跟岗实践的进行,老师走进企业,企业专家走进学校,密切了校企的交流沟通,为学校的校企合作发展拓展了思路。

二、学生跟岗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2011年和2012年的上半年我校顺利完成了2008级2009级两届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跟岗实践的施行。实施的时间是学生在校的第三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此时大部分学生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会计岗位有了以一定的认识,校内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具备了一般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参加了校内课程的模拟实习,对会计的核算流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实际动手处理问题的能力尚不够熟练。跟岗实践的时间安排为期两周。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寻求合适的单位,安排适合专业的岗位

专业系部组织老师联系徐州市区规模较大、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的大中型企业单位的财务岗,作为学生跟岗实践的岗位,力求学生的跟岗实践能够有所成效。并且各岗位的学生人数比较科学合理,太少太多都不利于达到跟岗实践的目的。我校先后与徐州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江苏四方铝业集团公司、彭城五交化、青岛啤酒厂、徐州日报社、徐州宗申摩托有限公司、徐州市全球通精密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徐州金鼎恒立液压件有限公司、徐州煤矿机械厂、徐州华阳机械制造厂、三环产业布厂、新华印刷厂等十家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单位,以上单位接纳了我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跟岗实践,安排了合适的财务岗位,并予以随时指导。

(二)制定实习计划,设计实习内容

实习前专业教研室制定合理科学的实习计划,安排学生的实习岗位。每组实习学生推选了组长,安排了实习指导老师,岗位指导师傅。为了让学生在跟岗实践中学有所获,每次实践安排一个班级,大约50人到60人,每个单位2人——10人,根据各单位的规模及财务核算内容的繁简安排合适的人员到岗,均安排在财务有关的岗位进行实习。实习过程中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走出校园,走进会计岗位,在各自岗位上先从看听开始,了解跟岗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知晓职业素养,然后去做力所能及的业务活动。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知识的欠缺,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增长专业实践知识,让学生对会计知识从书本到实践,从校内模拟实习到现场亲自处理,从抽象到具体的去认识会计,认知会计职业人。每位同学实践结束后,需要认真撰写实践报告,及时总结学习心得和体会。实习报告中列示学生需要跟从的岗位,该岗位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在该岗位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实践,实践的目标明确。

(三)适时的跟踪辅导检查,做好学生安全保护和专业指导

学生离开校园,走进社会,由于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需要校方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在每位学生为期两周的跟岗实践中,我们安排三位老师跟踪指导。校内班主任和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出勤和安全随时跟踪掌握,实习指导老师还负责与企业指导老师随时联系,掌握学生在单位表现及实习安排任务。合作企业安排实践岗位工作人员对学生现场实践予以指导和督促,作为企业单位实习指导老师。实践结束,汇总收集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跟踪表,企业单位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意见,从而作为考核学生实践活动成绩的考核依据。

(四)及时反馈实践信息,修订实践方案

学生信息反馈,在学生为期两周的跟岗实践活动结束后,召开学生座谈会,反馈学生在单位实践过程中取得收获及出现的问题,作好记录,为下一个班级实践前的提醒做基础,随时调整实习方案和安排。比如有的单位没有给学生安排合适的岗位,学生处于无所事事状态,随时与企业联系,改变现状,要不更改实习单位,让跟岗实践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跟岗实践的优势和不足。从两届学生的反馈信息看,大部分学生从本次实践中加深了对会计岗位的认识和了解,也感受到了企业的文化氛围。

系部召开会计类专业学生跟岗实践校企合作研讨会,聘请企业专家代表参加。系领导对学校会计类专业学生跟岗实践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校企合作和学生跟岗实践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企业专家就如何提高学生跟岗实践的质量、合理安排学生跟岗实践的时间、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计划,开设特色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实质性的交流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方案。

三、学生跟岗实践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跟岗实践取得的成效

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通过为期两周的会计岗位的跟岗实践,充实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会计专业实际各岗位的要求,找到自己存在的差距,从而更加珍惜学校专业课程的学习。

企业更加了解学生的现状,从而指导我校的专业教学活动。通过跟岗实践,让企业了解我们的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为学校毕业生的出口畅做好了铺垫。加强了校企深度合作。

(二)学生跟岗实践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安全管理存在着隐患。学生一早从学校出门,晚上返校,这一天的时间需要学生的自觉自律,约束自己在企业进行跟岗实践,但是实际总有一些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在岗位不严格要求自己的现象也有出现。

企业招架不住的接待任务。由于我校会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一个学期安排六个班级去实习,一个班级实习两周,共有十二周在企业跟岗实践,影响了企业的财务岗位的正常运营。

四、解决跟岗实践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 公益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韦乔元(1974- ),女,广西上林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广西 崇左 5322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大学生公益创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LSZ03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93-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指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项目资助体系;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普遍建立地方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和孵化基地;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与帮扶。”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本文在理清创业教育及公益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探索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公益创业教育的内涵

1.公益创业。公益创业一词起源自19世纪的英国,当时部分企业家开始注意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教育及文化生活等方式,以增进员工的福祉。公益创业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并在国外许多国家得到不断发展,公益创业的概念也迅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公益创业也被称为“社会创新”或“社会创业”或“公益创新”,是传统创业理念的新发展,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所谓狭义公益创业一般指慈善公益领域的创新立业活动;而广义公益创业则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创新立业活动。本文所指的是广义公益创业,其含义可具体阐释为: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追求效率,追求社会效果,并面向社会需要而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

2.公益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l1月提出的。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开创技术、社交和管理的技能。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把创业精神和开拓技能提高到学术性和职业性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发挥作用。

3.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国外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大学,成果显著。据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的一项统计显示,自1990年以来,该学院的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办l50家新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雇佣了110万人,创造了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美国波士顿银行1997年发表了历时7年的研究报告《MIT:冲击创新》,研究报告显示,如果把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的第24位。斯坦福大学则是另一个典型。据统计,1986~1996年硅谷总收入中至少有一半是由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企业创造的。创业学也因此成为美国商学院和工学院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开设创业课程的学校在1977年有50~70所、1980年163所、1984年260所、1997年400所,2004年为1100所,2005年则为l600所。英国是另一个创业教育的典型国家,1987年,英国政府发起“高等教育创业”计划(Enterprise in Higher Education Initiative,EHE),1998年英国政府启动大学生创业项目(The Graduate Enterprise Programme),1999年英国政府拨款建立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UK Science Enterprise Centres,UKSEC),2004年又建立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NCGE),全面负责国内的创业教育。2006年全英190万大学生中参加创业教育的学生达13万多人,占全部学生数的7%,其中修习创业课程学生数44054人,占全部学生数的34%;参加课外创业活动的学生数87869人,占全部学生数的66%。

4.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最早见之于清华大学研究生于1997年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3月这一活动推向全国,举行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现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9所高校列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公益创业教育是在创业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包含社会使命感、担当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在内的教育,强调公益精神的培养。在西方国家很多高校及公益基金会都相继开设公益创业或公益创业者相关训练和服务项目。在我们国家也开始出现了一些高校开设了公益创业者训练项目,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对公益创业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公益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促进就业。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高度肯定并宣扬了创业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性。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学生数量剧增,与此同时教育资源并没能同步增长,使两者出现失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突破现有教育资源限制的一个有利的重要途径,这种公益创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高校学生就业难的压力。

2.构建和谐社会。国外的公益创业已蓬勃发展,而我们国家目前的公益创业理论与实践刚刚起步,但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我们中国公益创业事业的发展将是一个崭新且富有生命力的时代。2008年3月,同志在两会报告中提到:“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公益创业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创办非营利组织,如慈善公益基金会等;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性企业;志愿公益活动。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使高校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回报社会。将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增强就业和服务社会能力,弘扬慈善助人和自助的社会美德,实现多赢。

3.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2007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公益创业教育是高校的一个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体现教育公益性。社会创新包含公益创业,公益创业是一种公益性的创业行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体现了它的社会性和创新性。

三、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公益创业利用它本身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以及投资基金来解决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如一些私人、公益组织,他们也能够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公益创业涵盖教育、环保、扶贫、社区服务等领域,范围十分广阔,因此公益创业解决社会问题的力量是不可估算的。公益创业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适应性能力,是一种分散地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公益创业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必然的社会目标,因此高校要教育大学生在创业开始时就要树立社会公益、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的理念,即便他们以后不创业,这种社会责任感也可以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工作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公益创业教育实施途径与方式。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培养公益创业者的公益之心。公益创业者带着公益之心去创业会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让慈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长久可持续发展。公益创业不是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而是最大限度地回报社会,回报社会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成长。在校大学生要多接触社会、掌握社会动向、分析当前形势,参与公益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发现社会问题,积极与有经验的公益创业者交流,了解公益企业如何操作、如何管理等,汲取他们的经验,培养独立性、求异性、进取性、坚韧性等坚强稳定的良好个性品质。高校教育每位大学生在进行公益创业时要满怀公益之心,不过多考虑自身利益,为社会创造效益,这样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2.学校要重视并提供物质支持。校领导是创业教育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从领导层面来说,学校领导一定要重视,公益创业教育才能做得成功。高校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促使公益创业教育规范化发展。成立公益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公益创业教育工作;建立公益创业指导中心,组织协调并实施各项具体工作;成立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专家顾问委员会,为公益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指导等。这些措施能为公益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外,最关键的一点是学校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场地、提供研究经营场地。很多大学生普遍认为,学校高呼大学生要创业,但却没有孵化基地给他们提供便利,他们有些较好的创业想法却因为种种困难无法实现。

3.争取得到社会资源的支持与合作。高校应加强与外部的联络,与校外相关社会组织建立密切联系,为学生创建社会实践基地。争取获得社会所提供的实践服务和资本扶持,包括资金和技术支持、信息服务、人员培训、公益实习岗位提供、项目规划和引导等。邀请校外企业人士或校友创业家进校给学生作公益创业经验交流,或组织同学们到公益企业参观学习,体验公益精神。高校应与社会各部门广泛合作,为学生构建公益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学生孵化出的公益创业项目可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与合作。

4.提高师资队伍力量。公益创业教育者本身必须具有广阔知识以及进行公益创业活动指导的基本技术才能胜任公益创业教育。但是,目前此类高校师资队伍极为短缺,没能跟上公益创业教育这种高层次综合型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个需求,高校应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培训、进修学习、参加创业教育研讨会等,强化教师的公益创业教育意识,掌握公益创业教育理论前沿,学习别人先进的公益创业教育经验;鼓励教师个人进行公益创业,亲身体验公益创业过程,亲自管理企业,实践运作,积累经验,分析研究案例,结合实践来教育学生;分批选送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学习成功创业者的丰富创业管理经验,潜心研究成功因素,探索公益创业的路子,提高公益创业教育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客服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