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社会实践总结

医学社会实践总结

时间:2022-08-06 09:10: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社会实践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社会实践总结

第1篇

一、认识上的问题

1.形式化日趋严重。部分医学生认为社会实践逐步流于形式,没有现实意义,这部分同学认为可以通过网络等当今信息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无须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2.认可度逐步降低。部分医学生认为可通过医学专业见实习可以取代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医学院校有专业见习和实习,不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实践能力。

3.重游玩之风盛行。部分医学生借社会实践之名游玩,他们片面的认为社会实践只是为了增强队员之间相互了解,增加对“实践旅游地”风土人情和悠久历史的了解等。当前,也存在高校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强度要求和督促激励措施不够,高校和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理想等问题。

二、深化医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举措

医学生社会实践有其特殊的意义,它是医学专业实践的补充,不仅具有实现医学生的自我认知、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更是当今社会强化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认识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做奉献的过程是一个受教育和长才干的过程,对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有利于发展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些情感和能力远远不是通过网络等现代媒体途径或是教科书可以获得的,社会实践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真正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窗口。高校及其各级团学组织应充分利用校内报刊、广播、网站、展板、橱窗等媒介的宣传作用,利用班会、团日活动和晚点等平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做奉献、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作用。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思想动员和培训,在实施中要注意和见实习的区别。医学生的社会实践应更侧重加强学生对医学社会性的认识、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和服务、加强对医德的培养。

(二)在稳固专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大学生应在高校确定的大主题下进行立项活动,坚定不移开展专业的送医送药送医学知识实践活动,开展医学科研为主与其他形式相结合的实践体系。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发挥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提高医学生对医学和医疗卫生事业价值的广泛认识,增进对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全面了解,树立大卫生观和新健康观。此外,还应积极开展党史国情教育、文化宣传服务、就业创业实践和各类科研调查等各类实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爱党、爱国和爱社会的时代主旋律,使学生能真正接触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从根本上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保证社会实践教育的质量。

(三)在坚持实践育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模式1.基地化建设。建立目的明确、数量稳定、专业对口和优势互补的社会实践基地,可以避免社会实践走马观花式或打游击式的开展,有利用发挥实践基地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发挥基地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有利于提高了实践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实践的整体效果。医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要以社区医疗和乡镇医疗建设为依托,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加强与实践基地的联系,巩固与实践基地的合作,深化互利共赢关系。同时应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积极开辟新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推动实践活动的长效发展。2.专业化倾向。目前医学生的实践主体大多是低年级学生,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且组织制度不甚完善,因此应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并亲自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组队明确方案时给予更加具体的指导,并结合部分课题开展科研实验或调查研究等;鼓励专业教师通过与立项的团队寻找对接,更好的将课题结合到医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既能提供专业指导、基金支持和资源平台,同时对也可一定程度上协助完成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更能很好的解决当前医学生与专业老师交流不够的问题,进而发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社会实践的专业发展。3.合理化评价。一是社会实践项目的遴选、培育与立项,必须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和人才培养,围绕医学专业特色与优势等科学设计实践选题;二是要在对对总结报告进行科学评判的基础上强调对实践过程的监督,需要按照活动计划制定必要的检查制度,及时掌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详细进度,作出相应的安排部署。三是应该把医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档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作为综合考评的组成部分。建立合理化的评价体系,形成有效的奖励和激励机制,尽可能的调动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保障社会实践持续有效、科学规范的开展。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环节,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新形势下,医学生社会实践更是培养合格医务工作者的重要途径,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作用,更好地促进医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蔡皇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第2篇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1、学习有关开庭前准备工作的各项活动,制作并送达相关的民事诉讼法律文书,具体包括了民事判决书、及各类民事裁定书、举证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合议庭组成通知书等,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工作当中。

2、旁听案件,通过对案件的旁听,学习法官在法庭上对庭审过程的指挥,了解法庭审理民事案件各个阶段,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了解,和具体的适用情况。

3、学习有关书记员的跟案工作,移送有关案卷材料,了民事判决生效后的执行工作。并且比较研究了民事诉讼法修改前后的执行情况。

4、通过在法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了解法院的部门设置,熟悉各部门的基本工作,初步知悉法院现行的工作模式。

二、实践总结与建议

在实践中,我参加了几起案件的开庭审理,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司法程序,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民事案件开庭前准备的全过程及法庭庭审的各环节,认真观摩一些律师的整个举证、辩论过程,并掌握了一些法律的适用及适用范围。实践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领导和法官求教,认真学习法学理论在实践中的运行,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国政府为推进法治建设而进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的法律的信仰得到了时显的提高,至少在实际的生活中,开始思考 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去解决争议,使得司法真正成为我国民事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实践期间,也发现了一些法院工作当中较为集中的问题,虽然人们开始更多地利用法律的手段去解决争议,但是判决只是法官基于法律的一种判断,是一种依证据而为的行为,在很多的情况下,并不能彻底地解决民事争议,所以法院应当在实践中,更多运用庭外调解的方法,以最小的司法资源的消耗,以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在提高法院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节约司法资源。

第二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也是我国现在基层法院都基本上存在的问题,基层法院法官人数上的瓶颈制约,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已大不同与前,而在我国的基层法院方面,法官的人数的不足,也是造成基层法院工作压力过大,效率低的一个原因,在案件较为多的地区,甚至可能会造成案件的积压。所以在法院的改革当中,应当把增加基层法院的法官人数提上日程。

第三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依法是执行的问题,(baogao.kt250.com)在新的民事诉讼法颁行后,为我国法院的执行工作开辟了全新的局面,但是由于基层法院的公信力,法官的的素质,以及公民的法律素养等方面的原因,执行工作依然是法院工作的一个难点,民事判决生效后,申请执行的案件仍不在少数。执行工作依然是令人堪忧。正如上述所言,判决只是法官基于证据而为的一种法律上的判断,因此要想真正较为彻底地解决争议,除了需要提高法官素质、法院的公信力外,还应当进一步强化当事人的作用,也许在实践中更有利于当事人双方争议的解决。

在短暂的实践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但也同是激发了我对法学的热情,为我以后的学习提明一个方向标。

三、实践体会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直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解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现实,抽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进我们投身社会改革,向社会群众学习,培养锻炼的良好渠道,是提升思想,提高自己专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面。

一个多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使我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明白了学习的可贵。同时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开阔了自己的社会视野。对于学习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接解到更多的社会现实,了解当事人的心态特征,也可以避免走入理论的极端,反映社会的需求。

社会实践,让我明白了自己和别人存在的差距,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一份责任 ,不管是对于社会,或是对于家庭都好,感受社会的生活百态,而我也将会以此为契机,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综合才能。为社会对自己的期望,为家人对自己的支持与厚望,送上最为满意的答卷。

1.大学生个人的大学社会实践报告书

2.XX年暑期医院社会实践报告

3.关于大学生建筑工程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书

4.大学生暑期自己创业社会实践报告

5.XX关爱老年人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6.XX大学生进出口公司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7.XX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建设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8.暑期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社会实践报告

9.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本参考

10.XX暑期实践个人总结范文

11.XX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1500字12.XX暑期做家教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13.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14.初中生暑期实践报告范文大全

15.大学生暑期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总结XX

16.大学生暑期灯具公司社会实践报告格式XX

17.暑期城市生存体验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18.暑期护士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19.XX暑期关于公司文员实践报告范文

第3篇

1 革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现代医学模式彻底改变了医学教育的理念,现代医学不仅要研究人体的生理疾病治疗,还必须要关注人体患病的社会、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一观点已在医学界达成了共识。现代医学模式不仅需要医师具备高超的医学技能,还需要医师具备综合的医学人文素质。因此,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

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就必须全面推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革新教育理念。为此,《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全面推进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就必须革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医学人文素质知识的教育,二者的教育相互渗透,开展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

创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除了调整医学教育的培养方案外,首先要调整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课程体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其次要改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走出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误区,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当作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纳人医学教育的大纲之中;第三要广泛地把医学专业学习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为一体,强化人文素质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第四要对医学生进行全程化医学人文素质训练,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覆盖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延伸实行终身制的教育模式,培养医务工作者的医学人文精神。

2 增加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设置

国外医学院校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由自然科学、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大模块组成,各国三大模块的课时分配比例不尽相同。其中美国、德国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最多,高达20 %-25 %,英国、日本约为10%-15%;相比之下,我国医学院校社会科学课程设置比例,较国外医科院校设置偏低,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

借鉴国外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经验,我国医科院校要增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起码也要达到国外医科院校课程设置的平均水平,增加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的设置,创新医学人文素质模块化教育。把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如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美学、风俗文化、语言艺术、中西方医学史、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等开设为限定性选修课,突出人文社会科学为行医能力服务的口的,提高医学哲学的思辩能力、语言沟通的艺术能力和文学艺术欣赏能力,研究中西方医学科学与文化风俗的交融,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跟上国际先进教育的水平。

4.3 创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成共识,要求医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医学人文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多渠道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改革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模式。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体系,要实行全程化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创新性地开展研究型教学、专题型教学、主题型教学、社会实践型教学、案例型教学和执业技能培训等模式,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教师以自己的高尚品格和优秀的师德表现感化学生,营造宽松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促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的内化,使其修养升华为内在的医学人文精神。

(2)改革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性地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互动研讨式、案例引导启发式、人文教育嵌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产生思想共鸣,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创新性地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医学知识,促进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升华,陶冶学生的医学人文情操。

(3)校园活动融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医科院校学生的医学专业课程学习任务重,主动参与医学人文素质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是医科院校的共性问题。但只要我们能用现代教育理念,以多维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参与率,重实效轻形式,设计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融人校园活动中,丰富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内涵。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设计与参与活动,促进学生对医学人文素质的内化理解,让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认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与获得知识,实现人文精神的自我养成。

4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执业技能培训

针对医学生开设医学人文素质执业技能培训,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融合的新尝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医患沟通技巧,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理念,掌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技能;医科院校要重视在临床实习阶段学生的人文医学素质执业技能教学,建立临床人文素质执业技能培训机制,以医学人文执业技能培训为中心,提高临床医学人文执业技能水平,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实效性。

在医疗工作实践中,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考核成绩的高低,与其医德的水准不一定成正比。医科院校充分利用医学人文素质执业技能培训,把临床执业技能培训和人文执业技能相结合,强化医学生人文关怀的意识。把医德医风建设和人文医学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重实效轻考核,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实践知识能力的应用。

5 建立考核评价导向效应体系

第4篇

关键词:中职药学;化学学习;现状分析;提高兴趣

化学在中职药学专业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很多知识对后期的药物分析、药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后,中职教育目标为培养实用性中等卫生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目前,学生对化学学习缺乏热情,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药学专业学生化学学习现状分析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初中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尤其是他们在初三才开始学习化学课,一年的化学学习有的学生甚至还没入门就已经毕业了。面对薄弱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往往听得云里雾里,不懂的知识点越积越多,最后放弃学习化学。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中,由于化学没学好,也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

二、探寻方法,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针对中职药学专业学生化学学习现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1.循序渐进,做好初中到职中的过渡

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初中的学习情况,把他们没学好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在刚开始的新课教授过程中,尽量放慢进度,涉及初中的知识时要进行复习巩固。例如,在讲原子结构时复习前20号元素,在讲溶液配制时,复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等。

2.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

药学专业涉及的专业学科与化学关系紧密,但通过对班级学生调查,大部分学生对为什么学习化学感到疑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说说我的专业”主题班会活动,邀请专业课老师走进班级,解答学生的疑惑,梳理化学与药学专业的关系。比如需要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药物合成、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用分析化学来分析原料药、药物中间体及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及杂质。用化学的理论来解释药理、病理过程。另外在化学课堂上再一次明确学习目的和动机,有效改善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迷惘。

3.结合教学,引入与药学相关案例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药学相关内容,及时引入相关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介绍含碘的甲状腺素、含钴的维生素B12。在讲到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时,可以介绍它在药学方面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在讲酯的结构时,举例局麻药盐酸普鲁卡因,它含有酯键,温度和pH值都会影响水解速度。从而让学生明白,一个小小的pH都会影响制剂的稳定性,加强他们对化学学习必要性的认识。

4.成立化学社团,提高积极主动性

在课堂之外成立化学社团,组织学生进行趣味化学相关活动。例如,开展“舌尖上的化学”调研活动,了解我们平时餐桌上的化学世界。开展讲座“电影里的化学特技”等吸引学生兴趣。另外可以开展一系列化学趣味实验,如,肥皂的制取、固体酒精的制备、阿司匹林的制备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素质,同时在实验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5.走进企业,了解专业,加强认识

中职药学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是药厂生产一线或是药店,我们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参观、调研和社会实践。通过班级进企业活动,学生了解到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化学的知识对药品进行检测、维护、保存等。在调研过程中,企业很看重就业者是否有与药学相关的执业证书,例如执业药师,在执业药师的考试中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的知识不少都与化学有关。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切实感受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而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是和化学的学习分不开的。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加强学习认识。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正确引导,使学生能认识到化学对他们专业的重要意义。这样,不仅使化学课堂不再乏味,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汪煜华,刘运美,郑兴,等.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01):36-37.

[2]罗刚.新课改下的中职化学教育[J].现代阅读,2012(02).

第5篇

关键词:审美意识;审美活动;审美对象

马克思曾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这说明,人类的劳动生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改变自然物状态的过程,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97这样,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物质产品,而且也是自身思想、情感和智慧等这样一些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

就在这些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过程中,人感到了愉悦和幸福,因而也感到了美。基于此,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生产实践活动,总有当时人类的审美烙印,审美活动也成为人类重要的创造活动之一,对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起着不可或缺的补偿作用。因此,研究医学人才的美学素养,陶冶医学人才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使之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对医学人才的健康成长以及实施科学的医疗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医学人才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

审美意识是社会意识中的一种特殊的形态,是人对现实生活中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对象的能动反映。它包括审美观念(审美价值标准和审美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感等。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独有的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情感体验,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内在的自然人化的结果。审美意识具有直觉性、情感性和社会功利性等特点。医学人才在医疗领域进行的是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科学实践活动,现代社会中,科学的健康标准应该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这就决定了医学人才的审美意识除了具有人类一般审美意识的特点以外,还应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趣味,是指医学审美主体对医学审美对象特有的兴趣和倾向。由于医学审美主体所接受的专业知识、所处的职业环境和其特有的经历,使其形成了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特有的情感体验,使其审美趣味有其自身的特点。

2.审美能力,审美主体即医学人才在从事医学实践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和本质体验的敏锐性和认识的深刻性程度。

3.审美观念,指医学审美主体在一定的医学审美实践活动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关于人体健美的构想和观点。

4.审美理想,是人类对自身的健康长寿、体态的优美矫健、心理的健全以及如何进一步发挥人体的各种潜能在医学上表现出来的向往和追求,并为其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而不断地努力。

5.审美感受,指审美主体对美的医学事物带有情感性的认识活动。它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在各种医学审美活动中的审美特性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

二、医学人才的审美对象

医学的社会功能旨在预防疾病、维护和增进人类的身心建康。因此,医学人才的审美对象应该是在保障人类健康长寿的过程中,存在于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中的审美需求、医防保健人员的美学素养、医学技艺美、医学环境美、医学服务美、人体美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人群之间的有关审美意识、审美选择、审美处理、审美评价、审美教育等一系列审美关系。

1.审美需求属于审美意识范畴,它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等多方面内容。人的审美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它不仅受社会物质生活环境的制约,还受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由于对自身疾病的防治和维护健康的特殊需要,其在审美需要上会表现出特有的内容。

2.审美素养,医学人才的美学素养应包括他们在医学审美过程中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相统一的美学要求。

3.医学技艺美,是指广博的医学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4.医学环境美,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大环境美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小环境美。

5.医疗服务美,实质上是指医疗领域的职业道德美。

6.人体美,是指人体在正常状态下的形体结构、姿态动作、生理功能的协调、和谐和匀称统一。人体美的本质在于健康和符合审美标准。

7.医学审美关系,是一种在以保障人体健康的医疗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关系,它包括人与人、人与物两方面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指医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医学审美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审美关系指人与客观的医学事物间的审美关系,如医务人员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设施之间的审美关系等。

三、医学人才美学修养的社会功能

1.通过医学审美实践,运用审美意识,创造人们良好的健康完美的素质。一个具有良好的美学修养的医学人才应该懂得如何运用审美意识,去创造各种医学美的条件,使之作用于人体机能,防治疾病,保障人的健康完美,还要善于运用各种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宣传教育手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的审美能力得到加强,使他们在医学审美关系中从心理上获得情感、友爱以及对周围美的事物的感受,使他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以此改善人类的机体素质,达到美化人生的目的。

2.以熟练的医疗技术和高超的艺术修养,创造完整的人体美。在医学科学实践中,运用医学科学技术包括优生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整形美容医学等一系列现代医学技术对人的面貌、形态、结构、精神和功能进行重新塑造、修补、加工,促使人体的各部分和谐统一、协调一致地发挥功能,从而符合人体健康完美的需求。

3.医学人才良好的美学修养不仅有利于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医学工作者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状态,积极乐观的生活、工作态度,仪表端庄、举止文雅、语言亲切、态度 温和、诊疗精细等优良的职业道德,使其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这样,在正确的审美观的指导下,医学人才在医疗实践中力求达到自身真善美的统一,使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在医院就医处于一种和谐安宁、舒畅愉悦的气氛中,由此产生一种身心俱佳的状态,对康复充满信心,并愿意与医生沟通,积极配合治疗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和谐的医学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立。

4.治疗功能。从系统论角度讲,人类所面临的疾病的威胁,以及各种不健康、不和谐状态,其原因往往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还有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当人体的完整与层次、结构与功能的有序性,开放与自组织的稳定性因各种综合因素而遭到破坏时,医务工作者可利用医学审美中的艺术形象、医学审美的再创造、审美意识的调谐、指导和咨询功能等,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如可利用音乐治疗某些疾病,优美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可以调节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兴奋,也能使胃的蠕动变得有规律,并能促进唾液的分泌。

5.美育功能。在医学审美实践中,医学人才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美学素养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社会大系统的需要,依据一定的审美规律和原则,普及和提高人们的医学审美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在医疗实践中,每个医疗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和规范人们形成良好的医学审美习惯和行为方式;通过娴熟的现代医学技术和审美实践,改变人们的医学审美状态,创造一个健康、和谐和文明的社会。

四、医学人才的审美动力

1.医学人才自身的审美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心理学家H.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是生理的需要,第二是安全与保障的需要,第三是爱与归属的需要,第四是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的需要,第五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属于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一种精神范畴的需要。医学人才也不例外,都有自己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内在情感的欲求,是人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最终目的是求得审美的愉悦,它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等多方面的内容,并通过个体的特殊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因此它的形成同个体的特殊的社会实践经历密不可分,如医学人才的审美需要,就是在医疗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他们以维护人类的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审美的最高需求。

2.医学自身发展的要求。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反映在对疾病的机理以及对健康的概念,正在向更深的层次进行探索。医学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疾病,而是人。人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的生命历程要受到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制约。人的健康是一种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医学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医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呈现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趋势,这种发展要求医学人才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重视自身的美学修养与职业道德的联系和互补作用,理解在医疗卫生的职业活动中重视自身美学修养的重要意义。本着救死扶伤、维护人类健康的原则,医学人才应该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含义,重视自身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培养和协调统一,加强医学审美修养,以便更好地把医学审美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3.医疗工作系统性的要求。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依靠的是医疗工作人员的同心同德和密切配合,在对病人的诊疗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医务工作者的全局观念和责任心极其重要,这种职业道德美是创造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条件。

第6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人体解剖学;医学留学生;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我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招生规模逐步增强,与国际间的医学教育交流也越来越趋于频繁。在此基础上,我校于2010年秋季首次招收了留学生临床医学班。为了达到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促进医学教育国际化,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目的,2015年3月,我校申请并通过了教育部举办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由于留学生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与否不仅关系到我校综合办学实力能否被国际社会认可,而且关系到所培养的医学人才能否融入国际社会。为此,我们经过4年的教学实践,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下,根据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特点,结合所招收的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效果明显。

一、建立新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

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我校确立了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来我校学习,建立怎样的医学留学生培养模式与教学理念[1],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培养医生的标准,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体系,促使我们在教学中更新现有的教学思维和教育理念,树立先进的、正确的医学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综合国内外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经验,结合我校在教学实践中已有的特色和优势,根据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医学留学生的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尝试,提出建立培养符合国际化需求和适应国际化竞争,基础扎实、专长突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终生学习能力的医学留学生的新模式。

二、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的一门科学,是医学教育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依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标准,结合我校留学生主要以亚、非洲国家为主的特点,我们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实行以下教学改革策略。

(一)选用合理适用的专业教材

针对系统解剖学的教材,我们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特色,通过教研室教师们的认真筛选,选用人卫出版社柏树令主编的英文版《系统解剖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本教材的英语语言地道流畅,教材的体系设置能与我们现有的教学体系基本保持一致,拼写错误较少,教师备课相对简单,且易被留学生接受。针对局部解剖学,采用的教材是科学出版社ChiefEditors主编的英文版《局部解剖学》。此外,根据我校留学生以亚、非洲为主的特点,将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出版的英文原版医学教材作为第二教材加以辅助学习,减轻留学生阅读教材的难度,同时以第二教材为参考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

(二)运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解剖学传统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体,按教材顺序以纵向知识体系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留学生经常迟到或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经课后调查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留学生原有的文化差异、宗教背景,社会教育等与我国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别,致使留学生无法适应课堂教学,造成在课堂上学习和接受课程的困难。为此,我们积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结合留学生课堂思维活跃,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我观点等特点,灵活运用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C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仿真模拟人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等教学方法[2],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针对英语基础和文化程度较差的留学生,我们采取建立互助小组的模式,以5-6人为单位,组成学习互帮小组,由英语基础较好,文化程度较高,沟通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组长,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鼓励学习基础较差的留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其学习中存在的疑点和难点,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为今后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加强留学生实验教学建设

营造良好实验环境,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根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我们增加了实验室新风系统,更换了无味标本保存液与不锈钢实验操作台,解决了实验室甲醛浓度较重的问题,有效改善了实验室环境,为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增加实验操作,减少理论课时。针对留学生的实验教学,我们将原来的学期末统一标本操作改为按系统进行操作。例如在局部解剖学头颈部的理论课结束后,马上进行头颈部的标本操作,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根据留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其今后发展的学科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标本操作,让留学生在标本操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启发诱导学生在基础课堂学习就能形成具有临床思维能力的方法。改变原有的实验考核制度。传统的解剖学实验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我们通过调整,将实验考核成绩增加到50%,并且把平时的纪律考核也纳入实验成绩考核当中,这样既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解决了留学生迟到、早退的各种现象,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改善。

(四)建立人体解剖学习题库

留学生人体解剖学课后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措施[3]。针对当前留学生解剖学教学课后习题较少,不利于学生复习的情况,我们要求统一购入柏树令主编的英文版《人体解剖学习题集》。同时根据我校的教学特色,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编写了符合我校校情的人体解剖学英文题库,并把题库上传到学校网站,方便留学生在课余能够较好的利用题库进行复习,完善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留学生职业道德品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培育是留学生素质教育中一个及其重要的环节。根据留学生在教育特色、人文背景等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别情况,我们结合医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教育,坚持在教学、科研、临床实践等各个环节不断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同时,针对留学生远离国家与家庭,在校时间多的特点,积极组织医学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医学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人体标本陈列厅、举行医学生宣誓仪式、参加学校组织的为社区群众提供的健康医疗咨询,导医和义诊等医学活动、书法与演讲比赛等公益活动。使医学留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从事医学卫生事业的价值、目的及其意义[4],帮助医学留学生逐渐形成对医生职业的正确认知,培养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随时随地感受到素质教育的存在,改变其原有的不良习惯,增强自身的人文素质,从而不断提高其自身的职业道德品质。

三、留学生教学改革与实践总结

留学生医学教育在我校起步较晚。相对其它医学院校,我们存在师资力量不够、留学生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等情况。但我们借鉴国内外人体解剖学教学经验,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标准,以培养符合国际化需求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医学留学生为目的,通过转变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法等方法,制订以实验教学为主的留学生解剖学教学模式,努力提高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与效果,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进入我校学习,促进国际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同时进一步提升我校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剑军.医学留学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6):654-656.

[2]蒋穗斌,曹宇辉,郭东铭,等.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26(3):145-147.

[3]吕运成,陈安英,万炜,等.习题对提高留学生人体解剖学学习效果的评价[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3):227-229.

第7篇

[关键词] 护理学;人文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c)-166-02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关于人的学科,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服务更是对人的集科学、艺术、爱心于一体的工作,护理――充满着鲜明的人文色彩。当代的护理教育以科学教育为核心,但是伴随着护理工作人性化、人文化特征的日趋明显,护理人文教育也应该成为现代护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只重视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视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等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越来越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的需要。如何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护理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问题,也是高等护理教育的光荣使命。本文试就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及培养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探析,以期为推进护a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1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

众所周知,护理专业的学生理科生居多,他们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进入大学后,由于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在“实用哲学”考试风的带动下,护理专业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认识不足,对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识或偶尔问津甚或无暇顾及。虽然很多院校都意识到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对护理专业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业的重要性,并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部分护士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缺乏症”仍然清晰可见,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价值观迷失,出现信仰危机

人文精神和德育是沃土和庄稼的关系,土壤不行是种不好庄稼的[2]。在繁重、单一的课业压力下,加之缺少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引导,部分护士生出现了信仰危机,精神家园迷失,没有远大的理想,对未来感到迷茫困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极其淡薄。

1.2 缺乏奉献精神,专业思想不牢

部分学生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严重,只因护理专业就业市场相对宽松,便出于功利目的而选择了护理,却缺乏专业所需的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再者,认为护理工作属于技术含量低、重复、繁重、琐碎的体力劳动,这个职业不被人尊重甚至被人瞧不起,因而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观念不牢固的学生大有人在。

1.3 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能力较差

有的护士生专业知识、书本知识掌握很好,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把握较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单一。各方面能力比如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心理承受、抗挫折能力等比较匮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难以担当跨世纪的重托。

2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古人云“医乃仁术”,自古就有医学、人文和谐统一的思想,而对从医者人文素质的提高,则是在本世纪中叶以来才开始为医学界所广泛关注。时代的发展、医学的进步、职业的性质等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应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2.1 现代教育的双向需求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两个羽翼,没有科学教育,人类将永远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坠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全社会灭亡之中,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结合体。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二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物质文明极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高度重视承载着未来和希望的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2.2 医学发展的时代需求

如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与此同时,护理模式也发展到今天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人们对于医疗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多的涵盖了人文理念、人文情感,这是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可以说,重视提高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要求,势在必行。

2.3 就业市场的形势需求

新形势下,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有机遇更面临着挑战,许多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和规范的操作技术之外,还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应变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以及举止高雅的气质仪态等,这些就业素质的要求恰好和人文素质的内容相吻合,在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今天,培养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无疑会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质。

2.4 护理工作的内涵需求

护理工作是以母性的慈爱为基础,以对人的关心照顾为目的来维护人的生命与健康。护理职业不但要求会理解人、尊重人更要心甘情愿地为人服务,这种以关爱、尊重、奉献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本质,如果去除了人文精神这一信念,人文关怀这一行动,任何娴熟的技术、先进的设备都可能在实践中流于冰冷的形式和机械的程序[3]。作为护士生,提升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

3 探索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伴随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日渐融合,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形成立体多维的人文素质教育结构,以适应医学模式的人文回归尤为重要。

3.1 更新教育思想理念

转变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观念是实施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时代的发展对今天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以人为本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者、管理者高瞻远瞩,顺应时势变化,树立综合教育思想,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战略性地位,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把握住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内涵,培养由“专才”向“通才”转化的护士生。

3.2 改革课程结构设置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许多护理院校在课程的编排上都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为了提升护士生的人文素质,高校一方面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资源的配制、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同时对护士生人文素质培养依然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胆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大幅度增加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尤其是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强制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既体现出专业特色,又渗透着人文教育。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并通过各种宣教方式使全体教职员工认识时展对护理教育的内涵和护生素质的要求,使之树立新的护理专业教育观念;其次要整合人文师资力量,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经常性的师资培训,加强对专门从事人文素质教学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的观念,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的灌输,使护理专业教师能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要求与专业课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讲授专业同时,润物无声地提高护士生的人文修养。另外,教师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仪态风貌等都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4 彰显校园文化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感染、暗示、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校园文化功用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首先,在校园的规划、绿化,校园的建筑设计,以及人文景观建设上都力求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校园中设立南丁格尔的塑像,布置南丁格尔的名言等,能给护士生以美的熏陶,对学生有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4]。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比如通过“生命关怀教育”“护士礼仪大赛”“护士形象设计”等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舞台,更使学生的知识、人格、精神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再次,引导护士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在临床实践的亲历亲为中感知患者所需的人文关怀,从而认识到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紧迫性、必要性;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农村、乡镇送医送药,访贫问苦,进行志愿者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奉献意识,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

3.5 发挥文学鉴赏功效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沉淀下来的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运用高雅优美的语言,传达着浓郁博大的情感,渗透着意蕴深刻的哲理,饱含着对人生社会的思考,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愉悦和莫大的感染力量,对丰富护士生的人文知识,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成立各种文学社团,象诗社、戏剧社、小说协会等,或者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音乐、美术、书法和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吟唱、朗诵和创作展览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接触经典文学作品,并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鉴赏、创造作品,这个过程必然会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情绪、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等人文素养。

3.6 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培养是目的,评估是手段。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护理人文教育的有效措施。护理院系应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护士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完善护生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形成综合评估体系。比如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以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与表现,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各项评优挂钩;把学生见习、实习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修养和学生的实习点分配、就业推荐、学位授予挂钩,逐步完善护士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

[参考文献]

[1]贾彩风,黄志红.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26):2439-2440.

[2]吕一军,赵降英.树立“全面发展 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9(7):414-416.

[3]吴美福,张秀伟.人文精神是建立护理专业信念的基石[J].护理研究,2006,20(15):1385-1386.

第8篇

应用伦理学教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完善研究生教育内容和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手段。在国外应用伦理学成为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课程,教学的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的环节比较完善,并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应用伦理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积极进行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与国际相接轨,对于培养文理兼通、能把握科技和社会前沿的创新型人才意义巨大。

一、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构建以科学的课程结构、现代的教学观念、先进的教学内容和丰富的教学方法为一体的应用伦理学课程体系。

传统教育主要立足于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现代教育应立足于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发学生个性、特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实践、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因而在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主体性,哲学上是指主体在对客体实现改造的对象性活动中展现出来的特性。在应用伦理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应用伦理学教学能动地认识、掌握和实践的特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应用伦理学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主体意识是学生主体性的发生机制,是自我意识的升华,是学生把自己作为主体,把应用伦理学作为客体,以及对自己在应用伦理学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学生只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对学习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才会成为具有主体意识的自觉主体,只有自觉主体才能充分发挥主体性。主体意识对主体性的发挥起着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作用。主体的理想、信念、成就感等等都能激发主体的内在潜力,鼓励主体认真的学习,刻苦的钻研,并通过正确的自我评价,有效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主体能力的发挥是是学生学习、掌握、实践应用伦理学的基本要求,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效应转换器的作用。一般说来,要搞好应用伦理学教学,应注意发挥学生以下几种能力:自学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查找、积累文献资料的能力等,自学能力是打开应用伦理学知识大门的钥匙,是学生由学习型向科研型转变的前提;分析能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会遇到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学生要进行思考、判断,然后得出结论,这就涉及到了分析能力,它是应用伦理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它是学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手段,对各类伦理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综合等活动的过程,是其他诸种能力的结合,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应用伦理学课程的效果。

主观能动性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使学生能够成为主体的根本特征。学生的能动性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在学习应用伦理学的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活跃的状态,它自觉地调动起潜藏在自身的生理、心理能量,并使之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这表现为学习的激情、需要和动机的力量;二是学生的学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目的性是主体能动性的源泉,对于目的与达到目的的学习方法、措施的系统思考就形成了学生的学习计划。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加上明确合理的学习计划,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为应用伦理学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深人进行。

二、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

按照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理念,通过采取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由于各高校情况不尽相同,我们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进行研究。

1.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

(1) 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即把理论教育与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和焦点等前沿问题结合起来。北京理工大学应用伦理学的课程教学主要在多种教材中精选教学内容,一方面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也注意到课程的前沿性,把当前学术界讨论的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介绍给学生,提高学生对学术前沿动态的洞察力及创新能力。

(2) 把教学与当前国际国内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传统伦理学只关注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而现代伦理学则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纳人伦理学的视野,这就需要人类对生态、资源、环境、人口、生产等关系问题负有一定的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伦理、生命伦理、科技伦理、制度伦理、经济伦理、法律伦理等应用伦理学飞速发展;北京理工大学的应用伦理学研究生教学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重点选择环境伦理、战争伦理、生命伦理、科技伦理、经济伦理作为教学的部分内容,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网络行为自律、珍视生命等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与讨论,使学生对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些心灵困惑和行为失范问题有深刻的了解。

(3)把教学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结合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如何认识社会、把握自己的人生,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现实问题。在应用伦理学课程的讲授中,重点选择各领域的善恶价值、社会正义、个体良心等问题进行讲解与讨论,有利于解决同学们面临着的实际问题。使研究生的培养做到“德业双修”。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 专题教学法。针对一些学术前沿问题,例如应用伦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2) 比较教学法。针对伦理学理论流派繁多的特点,在教学中,将不同学派伦理学流派的观点进行比较,帮助学生了解伦理学发展的历史,更好的掌握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3) 互动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辩论、讨论和个别交流等教学互动形式,通过提前布置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然后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布置的问题进行辩论和讨论,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和教师有沟通,让教师了解学生运用应用伦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带着问题在研究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有创造性的人才。

(4) 情境教学法。应用伦理学不是一门纯粹理论科学,它是一门同人们的道德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实践科学,是一门关于改造人类自身的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克服从理论到理论的倾向,注重于从事实分析到基本理论再到生活实践的阐述,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使有关伦理道德的理论与社会实际充分结合,将伦理学理论还原为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对人生的切实思考,培养他们自觉运用伦理学理论去分析和应对现实道德问题的能力。

(5) 案例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案例分析与基本理论相结合,采取启发式教学。如安乐死的案例、网络黑客的案例、美军虐俘事件的案例等,配合生命伦理、网络伦理、战争伦理等方向授课的需要。主要采取了以下案例引用方式:

①开篇导人式。即在应用伦理学教学中,上课伊始就巧设案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造成悬念,能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迅速进人学习状态。然后从对案例的分析人手,一步步引导出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引用方式,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处于爱听乐听的最佳心理状态,起到致趣、动情、引思的作用。

②穿插例证式。即在应用伦理学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穿插引用有关案例进行分析论证。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③练习巩固式。即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精心设计案例,进行训练,以巩固深化知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练习的过程中,注意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以提高综合分析和多向思维能力。

(6) 实践教学法。应用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应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根据应用伦理学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社会实践,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应用伦理学的实践性,从而更好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鉴于应用伦理学学科的特点,不拘泥于某种方法,而是把这些教学方法灵活结合,进行多元化教学,注重发挥教师不同学科背景的优势和个人的特长,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在确保教学大纲的内容得到贯彻的前提下,保持教师各自的教学风格。确保教学风格的多样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不仅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也有效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7) 网络化、多媒体化教学手段利用Powerpoint^和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电子教案,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利用网络论坛和邮件往来等形式,促进师生间的双向讨论交流,使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得到及时反馈,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保证了课堂互动的效果。

三、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成果及发展趋势

应用伦理学属于新兴交叉性学科,适合理工科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北京理工大学作为“以工为主,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点不应在传统的人文学科,而应以新兴、交叉型学科为主。应用伦理学这门新兴交叉型学科,易与学科前沿紧密联系,学科生长点多,学术潜力大,实用性也强。在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已凸显出北京理工大学应用伦理学专业特色和优势。主要表现为:将伦理学与高科技和现代生活带来的各种问题结合,进行综合性和交叉性研究;充分利用理工科学术资源优势,与相关理工科院系合作,如与理学院、科技哲学硕士点合作,研究科技伦理问题,与环境科学学院合作研究环境伦理问题,与生命科学学院合作研究生命伦理学问题,等。致力于文、理、工科的相互渗透,培养文理兼通的研究生;重点发展战争伦理;注重对应用伦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与国际接轨。

目前,在研究生课程改革方面,建立了以“伦理学原理”课程为基础,以“中国伦理思想史及原着选读”和“西方伦理思想史及原着选读”为两翼,以“应用伦理学”研究为重心,以“伦理学方法论”、“新兴应用伦理学分支学科”及“伦理学学术前沿讲座”为补充的集开放性、创新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并重点发展战争伦理,使之成为特色专业。创设了“德业双修、学贯中西、博通古今、服务现实”的教学改革模式,教学改革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和重研究为宗旨,与国际相接轨,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应用伦理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北京理工大学应用伦理学专业的教师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先后主持课题3项,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并成功主办了“高科技时代的伦理困境与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高科技时代的伦理困境与对策》一书。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的伦理学研究生系列教材的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在应用伦理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与国际前沿接轨作了铺垫;为课堂讨论准备了高水准的学术问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精神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9篇

关键词:科研立项;学科竞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33-02

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是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与实践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五邑大学是广东省一所立足于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地方院校,而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更是一个以培养面向光电子相关企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年轻院系。我院大部分同学的就业选择为江门及其周边城市的光电子相关企业。虽然目前企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较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扩大,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学生的就业及工作情况发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在对应性上存在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面向实际的实践能力素质训练环节较薄弱,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知识向能力与素质的转化实践平台构建缺乏宽泛性等。

基于我院在人才培养过程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提出本科生科研立项与学科竞赛相结合的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和实践能力。

一、科研立项在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1.本科生科研立项的重要性。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高等教育法》已经明确指出培养具有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应当放到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首要位置。不管本科生毕业是升学深造还是就业,其科研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教育部在2007年推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广东省教育厅在2009年也启动“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目的都是资助本科生从低年级开始参与一定的研究项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营造创新氛围,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些举措都表明政府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视,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或发明创造的浓厚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本科生科研的多样化参与形式。目前我院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参与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参与五邑大学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参与教师的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三种形式并不是独立的,学生可以以不同形式参与有联系有梯度的科研课题。每个项目原则上都有一个或两个指导教师,接受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成立科研团队。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五邑大学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立项课题可由学生自主组建,通过前期调研自主定题。通过教师的协助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熟悉科研工作的基本过程,包括了解科研工作基本思路和方法,基本掌握查阅中英文文献、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提倡学生在组建科研团队的时候,要形成团队梯度,尽量在一个团队中有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这样有利于课题的连续性和深入性。此外,也可以让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省市级以上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协助教师开展科研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能力。在开展科研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以科研小组为单位进行近期工作的汇报与讨论,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学术指导,这一举措不仅锻炼学生的总结与分析能力,同时也可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其他科研小组的工作,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这些科研项目的实施都可帮助本科生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同时也可使教师的实验教学方法得到改良,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学科竞赛在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1.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学科竞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于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推进校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学科竞赛的多样化形式。目前,我院本科生参与的学科竞赛主要包括: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技能竞赛等系列竞赛活动。我院在近几年的多类学科竞赛中均有取得名次。学科竞赛有指定题目或指定范围的,多数都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涉及的实际应用问题,可促进深入了解专业基础知识和扩大知识面。我院积极宣传各类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并在学科竞赛前成立教师指导小组,接受学生的参赛报名。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可以拓宽专业视野,体会到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增强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转变学习观念。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也可加深对实验实践教学的理解,从而反馈指导自身的教学。大学生的专业竞赛是不可多得的互动教学案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可实现观念和理念的更新,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三、科研立项和学科竞赛相结合的模式在高校实践改革中的效果是1+1>2

科研实验和学科竞赛这两种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促进的。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是我院在实施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所带来的效果是1+1>2。在科研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掌握科研活动的基本流程,提高文献阅读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验中得到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可有机地应用于学科竞赛的作品设计中,而成功的学科竞赛作品也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继续开展科研实验的热情。科研立项和学科竞赛有机结合的模式为本科生的全面成长创造了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可有效地推进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创新教育水平。通过科研立项与学科竞赛可使本科生快速进入新技术应用和科研开发的殿堂,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适合学生创新的校园学术氛围。同时这种重视学生爱好和特长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行为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可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认同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

总之,科研立项和学科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是五邑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的有益探索,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才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姜长宝.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8):152-154.

[2]陈树莲,赵勤勇.关于提高高校学生学科竞赛水平的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116-118.

[3]王茜,衡恩良.谈科研工作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存进作用[J].基础医学教育,2001,(3):243.

第10篇

关键词:新创业时代;本科人才培养;复合培养

2013年,美国作家迈克尔・塞勒的著作《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指出,技术专家创造了5次信息处理的浪潮,依次为大型电脑、小型电脑、台式电脑、互联网个人电脑、移动互联网,而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合力将不断增强,并将最终改变商业、工业以及整个经济的形态。如今,迈克尔・塞勒书中未来移动世界的全景画面已徐徐展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金融与产业相结合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健康发展”。

面对移动智能浪潮,肩负着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自然责无旁贷。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要求,高等教育要“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笔者对国内39所“985”高校进行调研发现,部分高校已开始探索、实践并创新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先后创办了各类交叉学科的学院(实验班)。目前形成较大影响力的实验班有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四川大学的吴玉章学院,武汉大学的数理经济与金融实验班等,但这些学院(实验班)中没有应用跨学科大类交叉的复合培养模式。

2008年,在国内工科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管理和技术复合型人才稀缺的现实背景下,电子科技大学顺应信息时展的要求,依托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和财政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管理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支持下,构建了具有工科院校鲜明特色的管理和电子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这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横跨管、工两大学科,被《高校招生》杂志单列为一类实验班(总计12类)。

通过8年的实践,“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已有5届学生毕业,人才培养初见成效。本文将全面梳理该实验班的人才培养实践情况,并提出完善该模式的若干思考。希望本研究能对其他理工科高校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带来参考价值。

一、管理-电子工程复合人才培养实践情况

1.人才培养的目标、思路

“管理-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是电子科技大学在本科教学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重要探索。在整合经济管理和电子工程学科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学校明确将“具备复合型知识、能力、思维及国际视野,具有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实力的、信息技术专业素质和经济管理才能兼备的未来领军人才”作为复合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前瞻、创新、广博、领导”的意识,树立学生“大气、大为”的志向,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学院探索并厘清了复合实验班培养的两大思路:一是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确定培养目标,包括构建课堂教学模块、素质培养模块、能力培养模块及经济管理和电子信息技术融合的平台,并以两阶段、多层次、全过程的导师制为纽带,分层次、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复合型能力结构和思维方式;二是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确保培养体系的实施,包括建设跨学科、复合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以及组织、制度和经费保障体系。

2.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与特色

(1)构建3大模块、1个平台以及以导师制为纽带的人才培养体系。

复合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都有高标准和新要求。因此,建立科学合理、适合复合型人才特点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见表1)显得尤为重要。

①构建有融合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块。建设由通识课程、学科核心课程和跨学科融合性课程组成的3级课程结构,注重教学内容的交互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启迪性,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3级课程结构包括:通识课程;管理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打破专业壁垒和原有课程的界限及框架开设的跨学科融合性课程。教学内容的交互化是指在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中强化经济管理思维,在管理类专业课程中加入信息技术背景,实现双专业学科主体知识的相互支撑和合理渗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启迪性是通过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角色扮演、讨论教学、自我认知、专项训练和企业互动等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对复合型知识的掌握,并培养其研究和实践的兴趣及能力。

②构建内外兼修的素质培养模块。通过英语夏令营、国际交流、人文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英语夏令营为学生营造国际交流的环境,搭建英语学习平台;通过多元化的国际交流项目选拔优秀学生到境外大学进行访问交流和学习,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人文讲座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和学者开设文化、历史和艺术等方面的讲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实现内外兼修,为知识的积累和融合创造更好的条件,也为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③构建研究和实践并重的能力培养模块。以前沿讲座和暑期学校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建立以大学生科研培训计划(SRT计划)为核心、以创新基地为平台、以各级经费为支撑的研究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构建以企业家讲坛为引导、以团队素质训练为手段、以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为平台的复合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④搭建“技术与创业管理”课程平台(见表2)。以项目为载体,以系列讲座为手段,使学生具备产品需求文档开发、商业计划书和产品营销方案开发等能力。依托“技术与创业管理”,围绕技术开发项目和技术企业创业项目,由具有复合能力的教师和业界成功人士围绕项目开展系列讲座,将课堂学习和综合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组队参加技术项目的开发团队,并鼓励学生参加技术创业大赛,使学生具备产品需求文档开发、产业技术开发、商业计划书和产品营销方案开发能力以及管理技术企业的能力。

⑤实施两阶段、多层次和全过程的导师制。在学习和研究实践两个阶段,构建覆盖学习、研究、实践和心理四个层次的导师队伍,融入3个模块、1个平台,全过程参与学生培养。低年级学生配备不同学科的教师担任学习导师,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规划;高年级学生通过与导师的双向选择,由教授及其团队担任研究导师,指导学生在管理、电子工程学科以及跨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另外,由包括上市公司董事长在内的成功人士担任业界导师,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具有心理咨询资格的教师担任心理导师,在培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的知识学习、研究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2)完善支撑保障体系。通过跨学科选拔、跨学科研究和实践、国际访学、国内外引进等方式建设师资队伍;建立实验班管理委员会,完善规章制度;拓宽资金来源,提供组织、制度和经费保障。

①跨学科、复合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具备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从经济与管理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中遴选教风优良、专业技术扎实的教师,共同建设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高水平跨学科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研究、实践以及国际访学,同时在国内外引进具备复合型能力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担任教学、教务工作者和教学科研管理者,培养、引进复合型、国际化教师。

②建立包含战略研究、专业建设、导师管理、专项工作等工作组和综合协调办公室在内的实验班管理委员会,为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学质量提高制度,教风建设制度,师资引进、培训、激励与管理政策等,为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参与,为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经费保障。

二、管理-电子工程复合人才培养的初步成效

目前,复合实验班开办近8年,毕业学生人数557人,在读学生人数394人。学生的复合优势不断显现,创新意识明显提高,国际化视野得到拓展,复合背景受到社会认可,学生对培养体系给予了较高评价,复合人才培养的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

1.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研究和实践成果体现复合优势

学生全部参与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研究成果中有6篇发表于《天津财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另有多篇被国际学术会议录用。从学生的研究选题可以看出,学生不仅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还涉及其他专业理论及分析工具,体现出学科交叉培养的效果。学生获得包括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项26项,省级奖项19项,校级奖项103项,充分说明复合实验班学生已养成了在管理和信息技术交叉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走出去”和“引M来”的规模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复合实验班已建成暑期企业实习和文化交流项目6个,短期交流项目3个,“2+2”联合培养项目2个,交换学习项目2个,成建制赴国外学习课程项目1个;具有出国(境)学习访问经历的学生比例累计超过35%,远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出国交流比例。外方学校对复合培养班学生的好评不断增加,许多学生都收到了交流学校发出的继续深造的邀请。通过对外交流,学生的国际视野得以扩展,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激发,各年级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均居电子科技大学全校前列。此外,复合班举办的暑期英语夏令营吸引了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全球著名高校的学生参加,参与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3.学生的复合价值得到认可,出国深造和考研比例明显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双高”

复合班学生的管理与电子信息技术复合型背景引起了国外大学(特别是工科背景大学)的高度关注,30余所国际知名学府向学生发出了深造邀请,出国深造比例不断上升。自2014年起,毕业年级出国深造比例超过20%,考研比例突破30%。毕业生就业岗位从传统的经管类岗位向技术类、复合类岗位延伸,45%以上的学生前往世界500强和中国电子信息100强企业就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学生就业满意度高。根据麦可思的《电子科技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在最能体现毕业生质量市场价值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指标方面,“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5820元,高居我校毕业生收入水平前列。

4.毕业生对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认可度高

为考查复合实验班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毕业生均填写了复合实验班综合素质培养体系问卷。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复合”的概念高度认同,达到了工程素养与管理意识互相补充的效果,其自身思维的严谨性和发散性、数理分析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及市场意识均得到了提升。结果还显示,素质提升、研究能力、实践能力3个模块平均得分都在4分以上,表明学生对培养体系高度认可,其中,野外团队素质训练、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企业实习与社区服务、国际交流等环节得分较高。作为连接各个培养模块的纽带,导师制获得了学生最高的评价,92.1%的学生认为在学习生涯规划、认识专业、选择专业、研究训练计划等方面,导师发挥了突出的指导作用。

5.管理-工科复合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

《高考招生》杂志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开办的实验班分为12类,其中“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以其横跨管、工两个学科的复合性被单列为一类,只有电子科技大学对此进行了实践。该文被新浪教育、高考频道、天涯等多家知名网站转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复合培养班的学生及其家长均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高度认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8年多的实践,复合实验班已形成了规模稳定、培养体系和保障体系完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前往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进行了宣讲,引起了与会师生的强烈兴趣。近几年,佐治亚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0余所国内外高校先后到电子科技大学进行调研和学习,希望结合其学校特色进行推广。

三、管理-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再探索

1.进一步优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将“基于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复合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评估“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包含3大模块和1个平台,并以导师制为纽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堂教学模块,要启动核心课程改革工作,进一步实现双专业学科主体知识的相互支撑和合理渗透,通过一系列机制创新实现学生的学习自由。一是对部分经管类的课程实施改革试点,探索小课堂多教师、探究式、体验式、案例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二是在管理类专业课程中加大信息技术背景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复合认同感;三是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弹性学制,让学生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与潜力。

在能力培养模块,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环节,加强创新基地的建设,拓展现有的创新和创业平台。一是进一步构建递进式复合模式,整合经管、电工及校内外多方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实验班人才培养体系中“知识整合+专业融合+能力复合”的递进式复合模式;二是提供经费,保证学生参与电工综合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复合路径;三是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实习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形成包括竞赛参与、、科技成果、科研活动、课外实验、社会实践等在内的创新实践学分体系;四是开拓全新的实践路径,除了加大教育教学中开展课外实践教学的投入,还要实现产、学、研的无缝对接,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实现企业、用户、学生、学校、社会的多方共赢。

2.进一步探索管理-电子信息技术大学科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考虑到“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渐加深,本科人才的培养应密切结合不同学科领域相互交叉和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紧紧抓住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信息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云计算、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进一步探索管理-电子信息技术大学科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生命医学、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经济、管理等学科进行深度整合,建立大学科创新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学术带头人、首席教授交叉组队开展本科复合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学科与学科之间打破专业壁垒和原有课程的界限及框架,开设跨学科融合性课程,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塞勒.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3]陈煜,汤智.创新人才培养:美国比照下的反思与变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8(4).

[4]刘冠华,东晓明.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内外比较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2007(1).

[5]张海燕,吴风庆.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解析[J].教育探索,2008(2).

[6]李祖超,利勤.美日产学研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路径比较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3).

[7]董泽芳,袁川.国外高校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与启示――以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和东京大学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4(4).

第11篇

[关键词] 醉酒者;行为能力;效力

【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005-2

一、我国对醉酒者民事行为的效力认定

我国《民法通则》第54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行为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我国民法规定民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其一是行为主体即当事人;其二是意思表示;其三是标的,即意思表示的内容。我国现行民法对影响自然人意思能力的因素仅限于年龄和精神状态,并据此标准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三种,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此断定,我国民事行为能力欠缺者只包括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但对现实生活中的精神耗弱者,例如,醉酒者,吸毒者等此类影响当事人做出明确意思表示的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醉酒者所实施的民事行为效力如何,理论界存在很大的争议。

理论界对醉酒者民事行为的效力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刑法中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即认为醉酒者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国民法应该与刑法保持相一致的理念,认为醉酒者饮酒的行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其有意识饮酒并作出一定的民事行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应该认定为醉酒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作出的民事行为合法有效;另一种观点认为,醉酒者在饮酒后意识处于不清醒的状态,不能明确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思,其应适用我国对精神病人的相关规定,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从而推出醉酒者做出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或者是无效。

二、两大法系对醉酒者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

(一)英美法系对醉酒者行为能力的规定

英国的合同法规则中明确把行为人的缔约能力收揽其中。根据先例原则,对于醉酒者在醉酒状态下所签订的合同,醉酒者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即有权确认合同或者予以废除合同。根据判例以及1983年《精神健康法》的相关规定,总结出对于醉酒者在以下情况不受其签订的合同约束。一是,醉酒者在签订合同时由于醉酒完全不理解自己的行为,并且合同的相对方也明确认识到醉酒者处于意识不清醒的状态;二是,假若签订的合同不合理,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即使相对方不了解醉酒者的意识状态,醉酒者也不受其签订的合同的约束。另外,英国将醉酒人签订的合同种类分为必需性合同和非必需性合同两种,效力问题根据合同的性质区别对待。醉酒者所签订的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合同当然有效,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一定要支付合同规定的价款,他们只需按照正常的市场交易支付合理的价款即可。这是为了既保障醉酒者的基本生活又保障其合法的交易安全来考虑的。对于醉酒者签订的非必需品的合同,醉酒者原则上是没有缔约能力的,其签订的合同为效力待定合同,但是如果醉酒者主张其签订的合同无效,必须满足两个基本的条件:其一,须证明自己在订立合同时,醉酒后精神错乱已达到对合同的性质和后果没有辨别能力的地步,此项检验标准亦被称为认识标准;其二,需证明,合同相对方在缔结合同时是在明知这种情况下仍然与之缔结合同的,但如果醉酒人在神志恢复正常之后认可了该合同,则必须对合同承担责任。

在美国合同法中,将缔约能力视为一个抗辩理由。美国早期判例认为,一个人只有达到精神错乱和疯狂的程度,才视为丧失缔约能力。但现代法律把认识标准和意志标准作为衡量醉酒者民事行为效力的两大标准。根据这两大标准,只有当醉酒者不能理解合同的性质和内容的时候,且相对方必须知道醉酒者的意识状态时,其签订的合同为可撤销的合同。

综上所述,英美是判例法国家,我们通过考查英美判例及成文法的规定,不难看出,在英美法中,醉酒者被归于精神有疾病或精神有缺陷人群一类,其行为效力类比适用关于精神病人的规定,在对方当事人知道或有理由知道他正在与一个醉酒者订立合同的条件下,赋予醉酒者事后对其在醉酒状态下签订的合同享有撤销权。

(二)大陆法系对醉酒者行为能力的规定

法律为保护缺乏相应认识能力的人的利益,按照人的智力发育状态,依照一定的年龄规定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又对因精神健康方面的原因而使认识能力受碍着的行为能力作出规定。为了更好地保护各种各样的人的合法权利,大陆法系国家规定了与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相对应的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对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进行了细化,通过此制度来弥补行为能力制度的不足,从而保护那些行为能力欠缺的特殊成年人的利益,同时也是为了维护交易的安全。大陆法系国家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立法体例:一是,设定禁治产与准禁治产制度,保护精神好弱者、浪费人、醉酒者的权利,代表性国家有德国、瑞士;二是,创立成年人监护制度等新型司法保护手段,代表性国家有法国、日本。

三、对我国醉酒者民事行为效力的借鉴和探讨

通过我国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宣告行为能力制度的对象仅限定为成年的精神病人,包括年满18周岁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但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精神病人,此制度相当于国外的“禁治产宣告制度”,但国外的宣告制度的对象要宽泛的多,不仅包括精神病神,还包括精神耗弱的人、浪费的人、酗酒的人以及吸毒之人。然而我国对于醉酒的人的行为能力却没有规定在宣告制度中,由此带来的醉酒者的民事行为的效力认定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那么对于醉酒者的民事行为能力如何认定呢?下文主要以酒后代驾合同为例来探讨醉酒者的民事行为的效力问题。

醉酒者处于轻微醉酒但是没有完全丧失意识的状态。此种情况下,应该认定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合法有效。这种情况主要是醉酒者虽然由于饮酒有轻微醉酒的情况,但是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没有完全丧失自己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有明显的认识,能够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并能了解自己所签订的代驾合同的性质和内容,对所承担的合同义务有明确的认知能力。此时,因为其签订合同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和强制性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此时应该按照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相关规定,对其作出的民事行为合法有效,签订的酒后代驾合同有效,醉酒者不能因为当时醉酒而宣告合同无效或者随意撤消此合同。

醉酒者处于中度醉酒,但是有轻微辨认能力的状态。此时对于醉酒者的民事行为的效力应该根据其签订代驾合同时是否对合同的性质和内容有明确的认识,是否能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合同义务来确定。若醉酒者的辨认能力足以满足合同所需要的意识程度则其签订的合同应该按照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规定,认定为是有效合同;若醉酒者的辨认能力达不到签订合同时所需要的意识程度,则其签订的合同应该按照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相关规定,认定为无效或者效力待定。但是此时醉酒者的辨认能力是否达到签订合同所需要的意识状态则需要全方面的考察,不仅要通过其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表现来判断,还要根据医学上的相关认定标准来界定,其一,要看其在签订合同时是否出现昏迷、说胡话、呕吐等外部表象。其二,通过与醉酒者的对话来分析其意思表达的能力是否属于正常人的范畴。其三,通过测量醉酒者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来判断。

醉酒者处于深度醉酒且完全丧失意识的状态。此时由于饮入过量的酒精或者酒类饮料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思想意识处于无意识的状态,醉酒者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并且无法清楚地了解代驾合同的性质和内容,对自己所要承担的合同义务不明,此时应适用国外的“禁治产宣告制度”,宣告醉酒者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行为能力制度旨在保护智虑不周之人,并兼顾交易安全。对于深度醉酒者签订的代驾合同的效力认定不能单纯的凭借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宣告无效或者可撤销,而是要考虑醉酒者与合同相对方签订合同时,相对方是否出于善意而决定。若签订合同时,合同的相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醉酒者处于意识不清醒的状态而恶意与其签订代驾合同的,此时合同应该认定为无效。如果签订合同时,相对方无法确定醉酒者是否处于意识不清楚的状态,且无法正常判断其是否醉酒时,此时所签订的代驾合同可以撤销,但是醉酒者要承担相应的缔约过失的责任。

醉酒者利用醉酒状态恶意签订合同的情况。醉酒者签订代驾合同时意识清醒,有一定的辨认是非的能力,且合同相对方按照合同的要求做出了准备工作,并完成合同的任务,实现了合同的目的。此时,醉酒者假借醉酒,认为自己签订合同时意识不清,想要撤销合同或者认为合同无效的,此时为了保护合同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应不予支持,认定其签订的代驾合同合法有效。

综上所述,醉酒是由于酒精或者酒类饮料导致中枢神经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严重的醉酒还会造成意识不清,甚至丧失辨认能力。醉酒者在醉酒状态下所实施的民事行为是否有效我国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醉酒者作为介于正常人与精神病人之间的一类特殊群体,更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为了维护醉酒者的权益和保障交易的安全,我们急需根据具体情况对醉酒者的民事行为能力进行详细的划分,根据醉酒者签订合同时的意识状态来衡量其民事行为能力,从而认定其所实施民事行为的效力问题。这样不仅合理的保护了醉酒者的民事权益,实现法律公平公正的价值,更有利于维护合同相对方的合法权利,保障交易的安全。

注释:

①郭明瑞主编.民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5.

②禹丽.我国醉酒人缔约能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法制时空,2009,(11):204-205.

③郭明瑞主编:民法(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4-45.

④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4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王凤民.论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之重构[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9).

[2]申莉萍.两大法系视域下醉酒人民事行为效力立法探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3).

[3]李丹.酗酒人民事行为的效力探讨[J].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4]丁林东.浅谈醉酒人民事行为效力[J].论坛集萃,2011,(12).

[5]禹丽.我国醉酒人缔约能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法制时空,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