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名人演讲材料

名人演讲材料

时间:2022-07-02 04:36: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名人演讲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名人演讲材料

第1篇

如何运用特定材料进行即兴的演讲即兴演讲训练或比赛,所用题目都由抽签决定。但组委会(或训练老师)在“签”上写的文字,有的是一个明确的标题,有的只是一段材料并没有具体题目,题目要由演讲者自定。笔者认为演讲者抽到一段材料时,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关于复述材料。

有的演讲者认为:既然主持人在宣布讲题时已把材料宣读过了,演讲者在演讲时便没有复述的必要了。这种看法是不恰当的。因为演讲本身应是一个独立完整的艺术品,它不能依赖主持人的主持辞。倘若你不复述材料,而演讲中又对材料进行分析评判,那么单独欣赏你的演讲时,就会使人感到突兀和莫明其妙,因为你的演讲是残缺不全的。至于材料的复述位置则可以自由处理,可以用材料前置法将材料放在演讲的开头,也可以用材料后出法,先阐述演讲主题或引说事例,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把材料复述出来。能够准确详尽一字不差地复述材料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你没有这种特强的听记复述能力时,适当使用模糊法也未尝不可。例如,当无关大体时,“7950斤”可以说成“近8000斤”;长长的一串外国人名没有记清也不要紧,用“一位名人”“一位思想家”或是别的什么称呼代替一下也可以。

二、关于防止跑题。

特定材料虽不给出具体的演讲标题,但主题还是有的。所以谨防跑题是演讲者应当重视的首要的问题。要想防止跑题,必须做到两点:一要审准主题,二要选好事例。审准主题是防止跑题的关键。演讲者应当明确,这类演讲的主题依附于材料。因此在演讲之前首先要考虑材料所包含的主题是什么。倘若主题审不准,其它方面做得再好也枉然。请看下面的特定材料:“尼采说:‘成熟就是重新培养儿时嬉戏的认真态度。’请就此发表演讲。”这是一个名人名言的材料题。稍加分析可以看出:第一,这则材料谈的是什么是成熟;第二,这则材料将成熟与认真态度联系在一起,离开了认真态度,就无所谓成熟。基于这种分析我们认为演讲者在演讲中不仅要把话题集中在什么是成熟这个范围内,更重要的是要把成熟和认真态度二者联系起来。如果演讲者在演讲中只谈什么是成熟,自始至终未涉及到“认真态度”,那就很难说这位演讲者对演讲主题的把握是准确的。主题审准了,事例选不好也是不行的。事例是用来证明主题的,事例选不好,不仅不能证明主题,而且还会起到淡化主题、破坏主题表达的负作用。请看下面的特定材料:“游客来到一条乡村马路,见到一个路牌,上面写着‘马路封闭,不能前进’。他见前面没什么障碍,自信旅游经验丰富,便继续前进。不久,他发现一座桥断了,不得不回头。当他来到刚才放置路牌的地方时,见到路牌背面写着:‘欢迎你回来,傻瓜。’请就此发表演讲。”某演讲者在演讲时分析出游客由于不听信路牌上的说明,盲目自信,才做出可笑的事来的。他拟定的演讲主题是:要善于接受他人的忠告。应该说,主题的确定没有错。然而他演讲所引用的事例却不够贴切。他演讲时说:“……实际上像游客那样的人,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大家一定听说过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吧,其中那个农民自作聪明,违反植物生长规律,过分热心地帮助禾苗生长,结果事与愿违,遭到了自然规律的惩罚……”说这个事例不够贴切,是因为材料中的游客在行为之前有他人的奉告——路牌,而拔苗助长的故事里却没有,这一点与演讲主题要善于接受他人的忠告不符。假如这个学生用曲突徙薪这个故事就切题了。《汉书·霍光传》记载,有一户人家,灶上装了个直直的烟囱,灶旁堆满了柴火。有人劝他把烟囱改弯,把柴堆搬开,免得发生火灾。这一家不听,后来果然失火。

三、关于比体型材料。

先看一个讲题:“一幅漫画画一幼儿园阿姨给孩子发糖,每人发给一块糖,其中有一个孩子把分得的一块糖扔在地上,坐在地上大哭大闹。这时,阿姨手拿一大把糖,交给这哭闹的孩子。漫画的标题是:“哭闹的孩子多给糖(副题是:并非指幼儿园)”。请就此发表演讲。”这便是一则比体型材料。什么是“比”?比就是譬喻,“以彼物比此物也”,表面上说的是乙,实际上说的却是甲,乙是表露在外的,甲却是隐含不露的。我们将乙称之为比体,将甲称之为本体。上面这则材料是一幅漫画,漫画本身是个比体,它的本体是讽刺老实人吃亏、而光棍无赖却能占便宜的不良社会现象。然而某些演讲者在讲这一讲题时,却未能分析出本体来,而仅仅将思维局限在比体上,大谈幼儿园阿姨施教不当,大谈溺爱孩子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之类,使演讲听来不中要害。有些比体型材料不完全是比体,而是半比半本的。如下面这个比体材料:“一幅漫画画一个人拿着一支笔想在意见本上提意见,可意见本却挂得高高的,他根本就够不着它。漫画的名字叫《有意见往上提》。请就此发表演讲。”提意见的方式尽管有多种多样,但在意见本上把意见写出来毕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因此,材料中出现的有人拿着笔想在意见本上提意见是现实中可能出现的情形。而把意见本挂得高高的,让人根本够不着它就是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了——这是打个比方,喻指某些领导只不过是戴着听取意见的假面具,而骨子里是十分害怕、反对别人提意见的。材料一部分是真实情形,另一部分是虚拟情形,所以我们称之为“半比半本”。遇到这类讲题,也须格外留心,不能错把比体当成本体。请看某演讲者就该题而作的演讲片断:“……有的领导看上去像是在接受意见,实际上却没有真心实意,他们把意见本挂得高高的,让人无法取下来;有的把意见箱挂在墙上,很长时间过去了,从来没见有人打开过,那上边的锁也一天天地开始生锈……”“……你既然挂出来了意见本,但又挂得那么高,让人无法取下来,那么,这意见本挂与不挂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段讲辞将材料中的虚拟情形当成了真实情形,并将此与“意见箱”等现实中其它真实情形并列而论,可以说是犯了“以比当本”的错误。

第2篇

一、恰当的准备技巧

1、知识素养准备:

演讲者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阅历修养与演讲的成功有着紧密的关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演讲者感到演讲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有演讲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做有心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广泛地阅读、收集、积累材料,上下、古今、中外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都要学习,同时加强自我的思想、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的修养。这是一个长期、琐碎而复杂的工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多收集历史资料,对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熟记,并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

②多收集现实资料,对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了如指掌,进行思考;

③加强记忆,多记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古典诗词、经典文学、寓言故事、时文政评等等。

练习:请分别以“珍惜时间”、“奉献青春”、“珍爱生命”、“和平万岁”为主题,收集名人名言、故事、古今中外的人物、典型事例。

请收集有关亲情、爱情、友情的古今诗词各5首并背诵。

2、临场观察准备:

演讲者要尽快观察、熟悉演讲现场,及时收集捕捉现场的所见所闻,包括现场环境(时间、地点、场景布置)、听众、其他演讲者的演讲等,以确定自己的话题,增加演讲的即兴因素。

3、心理素质准备:

既然是有感而发,就要有稳定的情绪,有十足的信心,有必胜的信念,这样才能保证思路通畅,言之有物,情绪饱满,镇定从容。

二、快速思维的技巧

临场性决定了即兴演讲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快速思维能力。快速思维即快速组织内部语言,实际上就是一个快速创作、打腹稿的过程。其技巧主要表现为:三定、四思、五借。

三“定”:定话题、定观点、定框架

定话题——应选择你想说的、观众想听的、你能讲的、社会生活需要的话题;

定观点——应确立明确精练、正确深刻、为大家所能接受的、言之有理的观点;

定框架——两种模式:

开门见山式:也叫金字塔式。方法为:先亮出主题,然后对主题作较详细地论证和分析说明。

曲径通幽式:也称为卡耐基的“魔术公式”。方法为:先举例,再叙主旨要点,三说理由,进行论证分析。

四“思”:逆向思维、纵深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即一反传统看法,提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这是一种反弹琵琶式的思维模式,它鲜明地表现为对传统的批判精神,但要注意观点必须持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

纵深思维:从一般人认为不值一谈的小事,或无须作进一步探讨的定论中,发现更深一层的被现象掩盖着的事物本质。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多端、灵活、精细、新颖是它的特点。

综合思维训练:是前面三种思维的综合运用,事实上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般情况都是将各种思维综合在一起使用的。

五借:借题发挥、借人发挥、借物发挥、借事发挥、借景发挥。“借”的东西很多,“五借”是泛指。它要求演讲者要善于观察现场,获取信息。

快速思维的线路图:观察——抓话题——定语点——扩展语点(组织语言)——语序的排列——表达。

练习:给出一些图片,仔细观察后做即兴演讲,认真体会快速思维的过程.

三、表达技巧(四种技能、五个注重)

四种表达技能:

1、散点连缀:在即兴演讲前紧张的选材构思时,人的头脑中会出现很多散乱的思维点,演讲时要捕捉住这些思维点,从这些点的关系中确定一个中心,并用它连缀这些点,与主题无关的全部舍去,当表达网络形成后,就可以开始讲话了。

2、模式构思:用我们前面所讲的两种模式作框架,使自己的表达有条理。

3、扩句成篇:即开门见山的构思方法。但也要将思维的路线理清,注意逻辑明晰。

例如:句子“当前的形势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扩展后可以是这样的:

当前的形势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需要大力提倡革命英雄主义。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有困难,有曲折,也有风险,没有超人的勇气是进行不下去的。同大自然的斗争也不会一帆风顺,在自然中有许多我们未知的东西,凶恶难料,有险阻、有困难,因而也就有流血、有牺牲。例如,外空探险,可能有去无回;海底探秘,可能葬身鱼腹;开山放炮、地下采煤、高空作业、科学实验、机械操作等,无不带有一定的危险,没有革命英雄主义,没有勇于献身的精神,是根本做不好的。更何况改革开放,难免会泥沙俱下,造成某些腐朽的东西有所抬头,国内外邪恶势力和敌对势力正在虎视眈眈伺机而动,这样就更需要我们像徐洪刚那样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随时准备为保卫改革开放的成果而英勇献身。所以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在向四化进军的征程中,不是不需要革命英雄主义,不是不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而是更加急需;不是没有表现的机会,而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第3篇

1电子档案袋概述

档案袋(Portforlio)原本是摄影师、画家用来收集满意的作品使其成为定期展示作品的工具。后来作为一种新型质性教育教学评价工具普及到学校领域对教学进行评价。现在,档案袋里的有关资料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进行辅助搜集、保存、管理和展示从而发展成为电子档案,完整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手资料,因此电子档案袋在高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基于Blog的电子档案袋的优势

Blog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网络日志,俗称博客。Blog自出现以来,作为一种“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受到人们追捧,迅速风靡全球。Blog的“五零”条件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学会用博客;完全免费使用博客;充分表达博主的真实声音;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方式体现博主的个性;实现开放共享[2]。Blog的“五零”条件奠定了Blog作为电子档案的基础。首先,Blog的零技术、零成本为学生创建电子档案袋提供了方便,Blog操作简单,而且还免费,这也为学生用Blog创建电子档案袋提供了可能;其次,Blog的零编辑、零形式符合当今大学生追求个性、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博客彰显个性,这为学生创建电子档案提供动力;Blog的零体制为创建电子档案袋提供保障,学生可以共享资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尤其重要的是,Blog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除了学生自己外,教师和家长也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电子档案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监督学生的学习。此外,博主的等级会因为博客的浏览量和更新内容的增多不断升级,这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进行竞争,激发其好胜心从而促进他们学习。

3英语演讲教学中应用

基于Blog的电子档案袋评价的优势英语演讲既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公共演讲能力,是一门充满挑战性的课程。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公共演讲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长期积累和反复练习。学生必须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朗诵、模仿、背诵、学习反思、写作练习、演讲演练等,保证足够的输入,通过积累和练习才可能保证良好的输出和表现。在英语演讲教学中应用基于Blog的电子档案袋评价,其优秀主要表现在:

3.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log像一个魔法袋,可以放图片、文字、音频、视频;Blog又像一个游戏,更新的越多,访问量越多,级别就会越高。如果Blog的内容很受访客喜欢或欣赏,博主还可以像玩游戏过关就得到奖励一样获赠金笔或类似的奖励。Blog的“魔法功能”和“游戏性”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英语演讲教学中应用基于Blog的电子档案袋对学生进行评价其实就是把学生的日常爱好延伸到学习中去,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爱屋及乌”,因为爱玩Blog而爱上英语演讲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利用博客收录一些名人演讲视频或音频,随时模仿学习;也可以收录美文名篇进行阅读朗诵;还可以在Blog中上传自己的个性照片或用英语记录的心情文字,作为每日心情或学习情况的写照。所有这些会让学生的Blog个性十足,吸引博客好友的访问,并且同学、家人、老师甚至陌生的网友都可以在Blog中留言进行评价鼓励,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Blog会自动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学生的学习更新情况都会有记录,学生的付出和进步、问题和不足都会有迹可循。基于Blog的电子档案袋因为其即时更新功能和永久保存功能,能展现学生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感受积累的成果和坚持的收获,体现这种评价方式的“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然能帮助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

3.2有利于学生加强团队合作,共同进步

Blog的共享性使得学生通过Blog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相互监督成为可能。英语演讲教学中应用基于Blog的电子档案袋评价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可以分为4至5人1组,分工合作。如收集资料,可1人负责收集朗读素材、1人负责收集名人名言、1人负责收集名人演讲音频或视频、1人负责收集社会热点时事的英文资讯。学生也可以分工收集说服型演讲、介绍型演讲、信息型演讲的文本或视频。学生还可以进行互评,从内容、语言、观点、语篇结构等方面给各自的演讲稿打分。另外还可以分组进行演讲比赛,1人负责拍摄同伴演讲视频,所有演讲者进视频上传自己的Blog,小组成员互为评委,为同伴的演讲打分、讨论、提意见等等。这样的小组合作方式灵活,学生可自主组合,尤其是互为评委的方式,可操作性强,对于加强学生公共演讲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信,去除演讲者胆怯心理会有明显作用。

3.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4篇

书面表达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许多学生也在这方面丢分比较多,以致影响最后总分,因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非常必要。常常由于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较弱,以致写出的东西往往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中文式英语”。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就必须经常提醒学生注意这一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句子,少犯甚至不犯ChineseEnglish的错误。在此浅谈如何转变思维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由于中英两国的文化不同,很多东西无法表达。这是因为汉语中的某些概念在英文里面根本就不存在。甚至很多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言,比如不假思索就能说出的概念(热闹),在英语文化里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对应的表达。另外,西方人写文章喜欢开门见山,把关键性的话放在开头,然后再论及其它次要的内容,这与我们汉语文章不同。还有,修饰语、句子与汉语不同:1. 修饰语与中心词 英语的修饰语,如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等皆放在被修饰语的后面;而汉语的修饰语无论长短、繁简,皆置于被修饰语的前面。2. 句子 英语句子开门见山,其主谓结构是全句的“纲”,其余成份是“目”,一般先下结论,后叙事,从近到远,新近发生的事先出现,重心落在句首。汉语句子一般以逻辑关系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一般先叙事,后下结论,由远及近,重心落在句尾。

那么如何让学生建立英语思维呢?

一、多读多记

多看一些科普和政论性文章.因为这类文章的英语原文材料(English original material),而少读经过中国人编辑加工过的英语材料。由于从初中(现在是小学)开始接触的英语剧料中记叙文占绝大多数.而这些英语记叙文材判中的思维表达方式非常接近汉语的特殊一般性思维表达模式。读这样的英语材料就达不到体会和培养英语占统治地位的一般特殊型思维表达模式。而科普和政论性文章就是英语的一般特殊型思维占统治地位的语言材料.这些英语原文材料才是训练和培养英语思维表达习惯的最好材料。学生可以利用试卷中的科技文进行训练。另外,平时遇见好的文章,把它们按照不同体裁和主题整理出一些范文,尽力背诵下来。如果有二、三十篇不同类型的好文章烂熟于胸,随时都能脱囗而出,自然会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

二、多听和模仿

英美国家名人的演讲是最好的语音材料。因为英语国家的名人诸如总统、演讲家这些人的演讲或讲话都是非常精练和地道的,而且英语思维表达方式流露得最充分。通过听和大声的模仿朗读这些材料,英语思维表达方式就会随着时间推移就慢慢地在头脑中加深,巩固。当要说或写英语时,学习者就可以模仿这些句式或思维表达方式进行有关的构思或表达。学生也可听英语广播,强迫自己适应英浯思维,尤其是在说英语时。英语广播都是地道的英语,且语速很快,我们根本没有时间按照汉语的习惯来思考句子,所以只能用英语思维来处理句子中的信息。如果没办法听广播,听听力练习录音也是很好的训练。另外,尽可能的多说英语。比如,积极参加英语角,再有在英语课堂里尽量用英语发言。还有看看美国的电视剧,尽量不是肥皂剧。要翻译一个句子,脑子里不是想这些单词怎么说,而是回忆类似的话,说英语的人是怎么说的,也就是英语电视剧里的人是怎么说的,然后套用就行了。

三、多了解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社会历史、人文地理、宗教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些知识了解和培养英语思维表达方式。由于思维表达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受到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影响面逐渐形成的.因此.思维表达方式无时无刻不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学习者只有了解这些知识,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和认识到英美国家人士的思维方式为什么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才能在学习英语时潜意识地学习和接受别国的思维表达方式。

以上的几种建议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最关键的是坚持。要同时多种方式去练习,力争能说出符合英语思维的句子。在训练思维转换的同时,要练习写英语小短文,然后把习作与范文作比较,找出不符合英语思维的地方,再加以改进。如果从小学就开始做这些方面的练习,到高考时就一定能写出符合英语思维的地道的英语作文。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33.41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非常重要的任务。词汇的开发是阅读理解的关键因素。而教学大纲规定,一名普通的高中毕业生只要掌握2000个左右的英语词汇,但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此低的词汇量,不仅浪费了学生学英语的黄金时间,而且直接影响了基础阶段的教学质量,同时也给大学英语教学造成了很大困难。现在的高中生,在进入大学以后,都感觉英语课很吃力,觉得自己的词汇量太少,所以,在学生中学阶段必须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现用教材“Senior English for China”对高中学生来说,词汇量远远不够。词汇量的增加不是靠每天抄一些单词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背词汇表,甚至背字典。笔者认为要扩大学生词汇量,必须从提高兴趣入手,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可能引起人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正是以学生对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既是过去学的产物,也是促进今后学习的手段。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设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主体意识,发展主动精神。除了直接的词汇教学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应该注重间接词汇教学法。教师要精心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情景,通过阅读、听、说、表演等其他教学活动,在交际的过程中学习词汇,间接地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

首先,通过Free talk积累词汇量。所谓Free talk,指不定内容和形式的演讲,每天轮流由一位同学通过预先搜集材料,撰写演讲稿,然后上来进行时间不超过5分钟的Free talk,要求是只能说,不能读。在所讲的内容材料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重要的词汇或是生词,在演讲过程中,把这些作为重点写在黑板上,引起所有的同学的注意,通过这一活动形式,使演讲的同学,在找材料和写文章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了新的词汇。让学生有了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加上教师及时的表扬,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使他们在无意识中学到了知识,对英语激发了浓厚的兴趣,自觉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以便下次能说得更好,而且使其它同学产生一种好奇心,都想了解演讲内容,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复习巩固了以前学过的词汇,而且每天可以学到一定量的新词和常用的词汇。这样长期坚持,长期积累,所有同学的词汇量都会增加。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有两到三次“说”的机会,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考查,锻炼了口语,获得了词汇量。

其次,从归类教学中扩大词汇量。在每个星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抽一节课作为口语课,就一个topic进行讨论。比如“animal”这个主题要求学生联想所学动物的名称(前一天让学生准备)。在第二天课堂上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到黑板上写单词,包括学过和没学过的,比如:giraffe长颈鹿, swan天鹅, gorilla大猩猩, swallow燕子, butterfly蝴蝶, peacock孔雀, crab螃蟹 , crow乌鸦, turtle海龟, ,pigeon鸽子, donkey驴子 ,goose鹅, …..,不断有学生上来补充,这样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教师对所有的单词进行一定的筛选,对常用的和主要的单词要求学生背诵,然后根据这个主题“animal”进行话题讲述,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能说出多少种动物名称”、“谈谈你最喜欢的动物”、“描述某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这样的话题。学生在这样的讨论中,在上讲台讲述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了很多词汇,学到了许多生词。教师还可以选类似的主题:如:家庭成员(aunt, uncle, niece, nephew., stepmother, and so on),运动名称(wrestling摔交, boxing拳击, marathon马拉松,fencing击剑, hockey曲棍球, gymnastics 体操,diving跳水, judo柔道, champion冠军, bowling,保龄球 discus铁饼),世界大城市名称(New York , Washington,Ottawa, Wellington, Vienna, Tokyo , Sydney, , Cairo , Canberra, Chicago, Los Angeles, Madrid)国家名称( Singapore, Athens ,Panama, Turkey, Portugal, Philippines, Austria< Thailand, Korea, Norway, Holland)食品(mushroom蘑菇, cucumber黄瓜, eggplant 茄子, pumpkin南瓜, steak牛排, cherry,樱桃 lemon柠檬, watermelon西瓜, ham火腿 )等。这些词汇贴近生活,学生非常乐意主动地想去掌握,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了很多词汇。通过多年实践下来,这种课很受学生欢迎,学生非常愿意去记这类单词,因为这种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再次,通过阅读英文报纸,在学习时事英语中扩大学生词汇量.报纸上的英语具有时代感强,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切合学生实际,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所用语言实用性强,词汇复现率高,是扩大学生词汇的有效途径。

此外,在经典美文,名人演讲、英语歌曲中感悟和积累词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挑选一些语言地道、文字优美的文章、名人演讲、英语歌曲等,指导学生进行赏析,在学生的朗读、背诵、学唱中,领略语言的美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词汇。irl”(卖火柴的小女孩)、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History of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简史)等让学生欣赏,在听的过程中如果碰到生词,自然会激发他们想了解,学习新词的冲动。rday Once More”“Say You , Say Me”使学生学到了很多新词。

综观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词汇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词汇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语yan学习者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制约外语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六年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在青少年学习外语的黄金时间,学生必须通过勤奋,记住大量的词汇。教师应根据词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践,努力引导学生克服词汇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掌握学习词汇的规律,既要学得好,又要学得巧;既要学得多,又要学得牢。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外语词汇量的要求是符合学习语言学习规律的,是提高外语教学效益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认真的统筹规划,这一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第6篇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高一到高三的语文教学中,我坚持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口语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自由演讲”式训练。高一阶段是口语训练的起始阶段,由于学生的自身素质、性格特点、心理承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都存在差异,演讲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老师应当给学生信心和勇气。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走好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阶段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明确告诉学生: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人人都参与,无一例外。学生既知没有退路,也就勇往直前了。

高一阶段的自由演讲,由于内容不受限制,学生兴致很高,可准备的材料很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内容相当丰富。因此,从学生演讲的内容看,有学生自我介绍的;有讲自己兴趣爱好的;有回顾自己最难忘的一 段经历的;有谈异国风情的;有讲成语故事的;有讲名人轶事的;有讲热门话题的等等,涉及面很广。通过演讲,无论讲者听者,都拓宽了自己的思路。而且每次讲话结束,老师评定分数时,要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信心和自尊。

2、“命题演讲”式训练。 “命题演讲”是“自由演讲”基础上的提高,它符合认知规律,适应学生的求知愿望和心理要求,也是使课堂口语训练活动深入下去的必然趋势,否则活动就失去了生命力。

这一阶段我采用两种训练方法:第一种是以科代表为首,由各小组长、学习委员和同学代表组成“命题小组”,负责出演讲题目。每次演讲后,由老师指定一名学生进行评分,并于课前向学生公布。这种方法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快速构思、列提纲、 打腹稿,语言要连贯、流畅、严密。第二种是根据所学课文,由老师临时命题,学生稍作准备,当堂演讲。这种形式的演讲,要求学生在充分熟悉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像、归纳和总结,使某一局部的内容扩展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有时给某个情节加个结尾,有时扩充某个内容,有时从课文中整理出一个故事。学生要完成这个训练,不仅需要熟知课文,还需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和想像力。

3、“即兴演讲”式训练。

这一阶段是在前面两个阶段训练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具体做法是:由老师任意指定一名同学上台即兴演讲一至三分钟,不再受命题的制约,并由一名同学对讲话同学的讲话内容、结构、语言、仪态、普通话等方面 加以评论。要求充分肯定长处,指出不足,也可作必要的补充。教师作适当评点。这一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为全面地受到磨炼,各方面的进步也更为显著:说话内容更具有思辨性,逻辑性增强,论证更趋缜密,语言也更生动、活泼,并更见幽默,文笔也越来越老练成熟 ,平时写作水平明显提高。这是课堂口语训练中更见成效的阶段。

高中三年三个阶段的口语训练的尝试表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和积累,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教师们大胆地探索和尝试。

第7篇

一、开发文化墙――激发学生的关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某班为了粉刷墙壁,把墙上的名人画像都取了下来。墙壁粉刷完后再悬挂这些名人画像时,学生却分不清爱迪生和富兰克林。我在班里也进行过类似实验,只有少部分人能分清人物画像,所以班级文化要引导学生去听,在关注上做文章,还要引导学生参与。而要让学生“买账”,则必须满足四个前提:一要有时间保证,在学生学业紧的情况下,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来去匆匆。在这种情况下,我细观“天时”,巧用“地利”,把班级的每一面墙都利用起来,贴上名人名言、励志故事、心灵鸡汤等充满正能量的范文,引起学生的关注。经常抓住课间时间,或者在与学生交流时,或者在班会和夕会时,有意引导,使学生观察、识记、思考这些标语,这样学生不仅仅能认清人物外貌,更能知其行,学其精神,这样就真正发挥了教室文化墙的作用。

二、开展文化活动――在实践中成长

心理学家列昂夫说过:“个性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重视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在活动中得到完善。

班主任和班干部应勇于创新班级活动的新内容,在文化活动中为学生开辟发展个性特长的新天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班级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意识地举行读书会、读报会、知识竞赛等,鼓励学生关心课外,提高人文素养,这样班级文化才会丰富多彩。我们班的日常管理中有件必做的事:每天让值日生在黑板书写名言警句,并在前一天夕会时向全班同学即席演讲,使学生真正理解。

三、加强团结协作――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文化活动的魅力是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的心理,让孩子们自己去辨别身边的真、善、美,丑与恶。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促进了他们相互沟通和交流。以往办班级文化刊时有的班刊是老师办,文是老师选,学生喜不喜欢很少有人研究。现在我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合作。我尝试这样三种方法:第一,让学生读背名言警句,看名人画像,领会精髓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谈体会,其他同学参与进来。第二,老师事先准备多种材料,让学生挑选,即席演讲,全班确定。第三,老师放手让学生原创“各言其志”,投票表决。这些方式即发挥了学生个性,又团结合作,使班级文化丰富多彩,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高,收获大。

四、规范班级文化用语――形成班级特色

班主任要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达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我除了借鉴魏书生的语言,如把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的学生戏称“后三节”,从而起到督促、激励他做事干净利落的作用;“三闲”一般指闲话、闲事、闲思,班主任一提到控制“三闲”,学生心理就清楚指什么、如何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提巧用“边角斜料”,学生就知道要巧抓零碎时间。

五、开展德育文化――做出正确价值判断

第8篇

课前几分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有感情地读和背、生动地讲解与复述、理性地分析与评价等方式,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深化教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课前几分钟,我们的语文课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课前演讲

古人云: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狮。这,就是口才的魅力。一言可以兴邦,片语可以辱国。这就是口才的威力。“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锬稀!痹谡庋的危急时刻。烛之武“往说秦伯”,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强敌,兵不血刃地解决了郑国的祸患,由此可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多么重要。

我们的学生平日里缺少展现、交流的机会,绝大多数学生一当众讲话就紧张、脸红、语无伦次,课堂回答问题时语言贫乏,表达不流畅。有的学生因为沟通能力差,朋友少,圈子小,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而这一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善,很多学生将来会错过许多难得的机会,留下许多遗憾。这样的现实,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而课前演讲就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极为有效的方式。

演讲的内容可以有很多来源。

可以是优秀演讲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演讲的材料必须有质量,因为它要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因此,刚开始我们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将他人的与本次主题相吻合的优秀演讲稿“拿来”,与同学分享。

可以是经典散文。优秀的作品生命力极强,往往散发着诱人的清香。那些经典名作,更是师生最好的精神食粮。欣赏文质优美的散文,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

可以是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名人故事、身边小事。故事的文字吸引人,意味深长,是较好的课前材料,能一下子抓住学生或松散,或紧张的注意力,从而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可以是学生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习作。学生在课前诵读自己的作品,很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促使其他人产生情感上的碰撞,也可以从其他人那里获得一些中肯的意见或者建议,为以后的创作提供更多的借鉴。

二、国学经典诵读

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传送者着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它就像一条纽带,将形形、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联在一起,滋润着中华文化、孕育着古老文明、展现着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以特有的风貌和品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人类共有的文明和智慧结晶。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责任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和发扬下去。

再者,如今有不少学生感到作文难,出现审题偏差、思想苍白、见解平平、语言匮乏等症状,这多半是思想贫乏、缺少语言积累所致。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诵读中华经典,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升作文水平。

三、“历史上的今天”,训练作文审题立意,补充作文素材

历史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尽管不是历史上的每一天都值得纪念,但是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某些事情可以给我们以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去分析去交流。《泰坦尼克》的电影堪称经典,泰坦尼克的故事值得深思: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号称永不沉没的当时全世界最大最豪华的客轮,拥有当时最优秀的船长和航手,在处女航中沉没在冰冷的北大西洋,船上1500人葬身鱼腹。不谈感情,我们冷静地分析事实,不难得出一些结论: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宣传工作做得再好,不如实践来得有说服力;阴沟里也会翻船,越是“有经验”越应当谨慎,秦人章邯失陈仓不就是例证吗?未雨绸缪方能确保临危不乱。当现实生生将巴掌扇在脸上时,再多的悔恨也无法挽回失误。

四、“今天我有话说”,针对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展开交流

好多学生苦恼自己不会说话、没话可说,却忽略了生活这个最大的语言仓库。生活中到处是反反复复,形形式式的各种事物,作为这个世界上的万物之灵的人类,必须做一个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一切事物,不要忽略任何的一丝美好。

第9篇

一、预留专门时间,开展微型演讲活动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学到了思想品德知识,却难以正确表达出来,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去死记硬背答案,缺乏表达能力。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采取开展微型演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活动放在思想品德早读课时间进行,按照学号轮回,要求学生课前认真准备,可以根据要求自行拟定题目,编写提纲或撰写演讲稿。

演讲内容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内容复习型。主要针对上一节课思想品德教学的理论观点阐述,重点围绕概念的理解、关系的阐述开展,实际上就是安排一名学生系统地将上一节课教学的重点系统地表述出来,这样做的作用是带着全班学生一起巩固旧知。二是学习体会型。主要围绕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开展延伸,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引向课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向其他学科开展延伸,运用鲜活的事例丰富学习内容,能开拓学生视野,促使学生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三是方法介绍型。主要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的思想品德学习方法,可以针对整个学科,也可以就某一部分内容来展开,供大家学习借鉴,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达到经验交流、优势互补的效果。

开展这样的演讲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拓展延伸,并能教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产生兴趣,沟通思想,交流情感。

二、课前精心准备,开展新闻活动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而且要兼顾学生的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初中生学习思想品德,要能够养成关心时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促进自身思想品德素养的提升。我在每节课开始之前都安排三分钟进行新闻活动,人员也是按照学号轮回。

新闻活动内容主要有三块:一是最近国际上发生的大事。安排一名学生简要介绍国际经济走向、局部战争、突发事件,以及与中国有关的重大国际事件,等等,帮助学生弥补信息上的闭塞。二是近期国内重要新闻。主要介绍国内最近发生的重大时事要闻,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内容为主。三是与将要教学内容有关的现实事例。事先安排一名学生针对新授内容和教学要求,在网络、报刊、杂志上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既作为向全班新闻的内容,又作为教学素材的补充,供师生开展双边教学活动探究使用。

这样的活动坚持下来非常有意义,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养成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还可以为教学活动增加教学素材,有利于提高学生手、脑、口并用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学习兴趣。

三、结合校课程,开展乡情教育活动

思想品德学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践性与开放性,当前普遍开设的校本课程可以对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提供有效补充,进一步将思想品德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同时培养思想品德情感。我在每双周开设的思想品德活动课程中,结合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所得。

开展乡情教育活动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家乡自然环境题材内容。指导学生在课后通过远足、查阅地方志资料、向有经验老人询问等方式,对家乡的地质地貌形成初步认识,并对自然优势、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了解。二是家乡人文历史题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考察采访活动,具体了解名人生平事迹,了解家乡走出去的名人作出的业绩和在祖国、在家乡的影响,感受家乡群众对名人的崇敬之情。三是家乡重大纪念题材内容。重点搜集有关重要时期的典型事件,如期间、期间发生的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等。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去做,所有资料由学生自行寻找或撰写,资料内容全部来自于学生周围熟悉的环境,教育内容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真实感的东西,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并逐步升华为爱国情感,付诸未来报国之行。

四、理论结合实际,开展观点辩论活动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运用辩论方式,让学生站在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发表见解,充分揭示问题争论的关键,有利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提高学生参与研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我在教学中组织辩论赛主要有三个步骤:一是确定辩题,搜集材料。根据教学内容和社会中一些有争议的事件,师生共同讨论设计辩论题目,教师对双方进行指导,主要对辩题开展认真的研究,分析双方辩论重点,并思考如何反驳。根据双方确定的辩论要点,认真查找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写出辩论稿及训练辩论技巧。二是组织比赛。教师可以担任辩论赛主席,也可以选择一名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承担这项工作,辩论赛主席要能够对辩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活动还要推选一批评委,评委主要由班级学生代表担任。三是总结评价。比赛结束要及时开展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各种表现予以肯定。可以采取教师先点评,学生后自评的方式开展。教师在点评时要一步到位,切中要害,指出学生在比赛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第10篇

一、每周一话题能避免课前演讲内容的单调性

以前总让学生讲新闻,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听到的大都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样枯燥的东西,显得单调乏味。加之有些学生平日里根本就没有留意新闻,常常随口乱讲。这样的演讲内容真实性无法保证,演讲语言也欠缺条理性、语调也没有感染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让学生每周围绕一个话题演讲,如“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我喜欢的一种动物(植物)”“我敬佩的一位名人”“我与亲人间的故事”“我为环保做贡献”“成语小故事”等,学生就会有一种新鲜感,仿佛每隔一周便能见到一个新面孔似的,学生们收集材料的兴趣大增,演讲的内容自然也就丰富了。

二、每周一话题能给不善言谈的学生提供说话的范例

客观地说,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不善言谈”。让这部分“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敢说、能说、会说,是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最终目标。古人言:“依葫芦画瓢。”虽然这句话多少有些贬义,但从“学样”的角度来看,每周一话题,前面同学讲话的内容无疑给后面演讲而又“嘴笨”的同学提供了演讲的范例,拓宽了后面演讲同学的思路,让他们学习到该从何处组织材料,如何让演讲在自己的口中“出彩”。

三、每周一话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命题作文比半命题作文、题目自拟的作文较容易判断出作文水平的高低。同样的道理,围绕同一个话题的演讲比单纯讲新闻、自由谈话更容易鉴别出学生演讲能力的高低。学生大都喜欢争强好胜,他们的自尊心、表现欲都很强,都不甘落后。一学期一个人的演讲机会只有三、四次,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看到别人讲得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称赞,自己就会想着要比前面的同学讲得更好,那么他(她)就会在准备工作上更加用心:收集资料,认真准备;学习前面同学的长处,摈弃不足。课前演讲“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班级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在演讲方面暗暗较劲,演讲的能力也在竞争中得到提高。

四、每周一话题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每周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课前演讲训练,五天就会有10个学生轮到讲这一话题,讲的学生会特别关注自己要讲的话题,猜想前后的同学会怎么说,设想自己该怎么说,没有轮到的同学会期盼着听到其他同学精彩的演讲,真可谓全班同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上个学期初我们班连续几周没有得到文明班级流动红旗,于是笔者宣布下周的课前演讲话题是“怎样才能夺得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同学们在演讲中针对班级现状献计献策,言辞慷慨激昂,流露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果然,在之后的一周中班级的凝聚力空前增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周我们班就夺得了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并且连续几周保住了文明班级流动红旗。

五、每周一话题能促使学生完善人格

语言学科是极具魅力的人文学科,语文的特点决定了演讲训练必须将促使学生完善人格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实践证明,演讲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演讲时间虽短,但多样化的题材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真善美和假恶丑在这里激烈碰撞,一场场潜移默化的人格教育课在这里悄然进行。

在悲、喜、爱、恨、怒、骂之后,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人格得到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得到较快提高。同学们从中学会了通过一件很小的事发掘一个很有用的道理,学会了辩证地去看待每一个问题。

我班有一周的演讲话题是“我与亲人间的故事”,不少W生在演讲中讲述了他们对父母的感激和崇拜,该话题使同学们看到了父母总是将好东西留给孩子而自己却舍不得吃,看到父母舍得花高价为孩子买衣服鞋袜而自己却只买减价货,看到父母因孩子生病而憔悴焦急的神态……父母为了子女的成长吃的那些苦、受的那些累以及父母对孩子的信任让学生感受到了父母的宽厚、慈爱和坚强。许多学生在演讲时都流下了热泪,在自己的演讲及倾听同学的演讲中,学生们学会了理解,懂得了感恩。

六、每周一话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话题演讲前,学生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资料、归纳成文以及朗诵记忆,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记忆、演讲等能力都大有帮助。同时,演讲还会涉及多个学科的课内外知识,必然引起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视,有利于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演讲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很好的考验和锻炼。许多学生从没有在公众场合做过正式演讲,以至于上台后面红耳赤、丑态百出,甚至紧张得连话也说不出。而演讲训练是克服这些毛病的最好方法。

我班的黄麟同学因有些口吃怕同学笑话而不敢说话,但经过一年的训练,如今他争着上台演讲,争着朗读课文。我班绝大多数学生都实现了由开始不敢上台到后来争着要上台,由开始的无话可说到后来的滔滔不绝,由开始的忸怩拘谨到后来的声情并茂,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潇洒自如的转变。

演讲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励他们敢于展现自己;演讲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提高综合素质;演讲引导学生思索身边的人和事,树立了其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明确了人生的意义,逐渐走向成熟。

第11篇

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简单一点说,所谓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这四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如何让学生学会听说?怎样帮助他们说得规范?可以组织开展“课前学习”活动,这是我在所任教班级进行的有益尝试。教学实践证明:“课前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听、说,让学生写作能力显著提高,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判断力,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换言之,进行“课前学习”,综合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课前学习”的基本模式

(一)训练形式

首先,每次语文课前,先由一位学生单独发言或演讲,每生限时2分钟左右,再由另一位学生评价。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引导和督促,可能花3分钟左右。

其次,学生发言一律用普通话,并按座次顺序进行,学生每学期一般可有4次以上训练机会。

(二)训练目标

1.说

(1)说话应充满热情。

(2)须用普通话表述或朗读。

(3)语言应具有条理性、连贯性、准确性、简洁性和灵活性。

(4)自由选取说话方式。

(5)灵活运用肢体语言。

2.评

(1)语句意义的整理和提要。

(2)说话者说话动机的分析。

(3)表述得准确和清晰。

(三)训练内容

自我介绍、精彩作文、名人名言、知识介绍、故事笑话、讨论对话等。

(四)训练过程

七年级新生的训练从“自我介绍”开始。要求说话的学生必须在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优点、缺点、习惯、理想等不同方面给其他同学以明确的展示,指导学生课前写好发言稿。上课演讲时允许参考讲稿。

进入八年级后,演讲的范围有所拓展,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和形式进行演讲,可以课前做好演讲准备,但上课发言时必须脱稿。

九年级重点训练学生即兴发言或组织学生论辩。

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决定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首先判断别人说得怎么样,再想想好在哪里?差在何处?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好?为什么差?由最初的印象入手,让学生在“听”中“想”,在“想”中“评”。从形式到内容,由现象到本质,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作出评价。

二、“课前学习”的综合训练效果

(一)对演讲的学生而言,因为演讲的过程是把思维经过整合并进行表述的过程,它要求演讲者组织语言迅速,表情达意准确。因此,演讲者为了圆满完成任务,会广泛地搜集材料,时时留心听、仔细看、用心找,再对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抓住中心,选用较准确、生动的语言,力争做到条理清晰,上下贯通,内容和感情符合实际,最后能准确表达看法。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观察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他人、他事、他景、他物联系起来,产生联想,在头脑中构成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使他们观察事物的层次更上一层。引导学生把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进行纵横比较,养成捕捉生活细节的习惯。这样,学生的观察力、归纳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得到了训练和增强。

(二)对评价者来说,“听”是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是对听觉器官中的语言信息的分析、理解和记忆。在听他人发言的过程中,边听边思考,力求听明白,听准确。随着演讲者语言进展,思索各语句、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发言内容的重点,抓住演讲关键所在。分析某些隐藏在语句结构底层的真实意义,即分析话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听清了对方的看法或评论,就能帮助自己提高认识,逐步掌握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同时,每次课前听其他同学的演讲、发言,积累可供写作的素材。坚持一学期后,很多学生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内容丰富的作文资料库,这无疑使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前学习”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课前学习”强化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力。学生在发言过程中,经过教师的启发,自己的主动思考,发现并提出一些疑问。比如,考察演讲内容的因果联系,比较不同演讲方式方法的优劣,验证演讲者所持观点的正确与错误。或者就演讲者所提的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发现、探索,通过假设、证明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此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或者运用联想,促使学生在“听”与“说”中由此及彼思考,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思想有一条路子,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路子,这条路,好作者是决不会乱走的。”学生发言的时候,就要有这个思路,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之间应该怎样衔接,第三句又该怎样和第二句衔接,……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养成思考的习惯,形成严密的语言逻辑,作为智力核心的思考力才能得到有益的发展。学生思考问题的准确性、条理性、敏捷性将大大增强。因此,只要能长期坚持“课前学习”活动,学生的认识能力必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定会增强。这样,不仅他们的习作内容充实、具体,而且往往见解独到,认识颇为深刻。

第12篇

【关键词】教材材料感染与点评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说,“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教师应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基地,课堂则是德育教育的园地,课本就是德育教育材料的载体,更是学生获取正面信息的主要来源。而学校、课堂和书本都是“死”的东西,要使它们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起作用,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它们的相关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教育来说,德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心,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心,自律能力,选择能力,法制观念,勤奋、努力的品质,乐于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参与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团结友爱、团队协作的精神,有公共秩序、公德意识、积极上进、不屈不挠、诚实守信的品德,有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材是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如能将德育教育溶于知识学习中,学生的素质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强大的感染力超过老师的苦口婆心。我所带的班是一个特殊的班级,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很富裕的家庭。他们在上小学、初中时受到溺爱和关照,从小就形成了较强的优越感,处处以“我”为中心,很少有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缺少团队协作精神,公共秩序、公德意识很淡薄,更谈不上积极上进、不屈不挠的精神了。他们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也与众不同。作为班主任和政治课老师,自知肩头责任重大。

新课标下的教材体系的确给了我们很多可利用的德育教育材料。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我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寻找有关“友谊”和“朋友”方面的经典事例。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对“友谊”和“朋友”充分发表意见,最后得出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的结论。到此我并没有打住,而是进一步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经常请你吃饭、喝酒而不让你买单的,是你的好朋友吗?经常给你小恩小惠但从不索取什么的,是你的好朋友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莫终一是。当大家意见不能统一时,我又将唐山大地震发生后,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手拿仅有的苹果,不顾个人安危,在废墟里寻找被困的朋友,将宝贵的苹果从缝隙里递给身处困境的朋友的故事讲给学生。我告诉学生被困的朋友得到了最宝贵的东西,学生也进一步明白:能患难与共的,才是真朋友!能处处为你着想,关心你的,才是真朋友!朋友情能经受岁月的考验,历久弥坚。友谊之树常青。同学们也明白了酒肉朋友不是真朋友。为了加深“好朋友”和“友谊”的概念,我继续讲述冯骥才先生当初“倒霉”时的故事:冯先生当初倒霉时,被下放到偏远的山村,他已经很穷了,临走时,朋友相送,每个朋友给了他一点钱,加在一起共有200元,而这200元在当时是个很大的数字,超出了他在此之前数年的工作收入。这时冯先生也得到了他最需要的宝贵的东西。这才是真朋友,真友谊!听完了这两个故事,我发现有的学生眼里已饱含泪水,我知道他们的内心已触动了。德育教育的效果也出来了。

我要求学生寻找名人和他们自己心中的伟人。在上课时,我有意识地让平时做事主动的、做事被动的和内向的三类学生走上讲台,分别陈述自己所找到的名人和自己心中的伟人并说明理由。三位有代表性的同学发言后,我未加评论,而是让同学们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讨论,然后又让几位学生走上讲台陈述他们讨论的结果。这时效果很明显:平时做事被动和内向的学生听到他自己的观点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和赞扬时,他们显得是那么的眉飞色舞,内心显然很激动。这时我知道进一步鼓励他们的时机到来了,于是我就对刚才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点评,特别表扬了平时做事被动和内向的两位学生,并强调说:XXX和XXX是我们班今天的“名人”了。我相信如果他们能大胆这样做,并能持之以恒,有朝一日他们还会成为“伟人”呢!因为名人是暂时的,伟人是永远的。他们的区别就是伟人能沿着一个看准的目标,矢志不渝,甚至终身追求,最终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成为一代甚至数代人的楷模。第二天放学后,被表扬的两位同学找到我说:老师,我们今天真有成就感!我接着鼓励说:你们终于发现了真的自我!

现代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他们大多不自觉地接受了其“糟粕”的东西,对其“精髓”部分触动很少。但中学生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主要活动在学校,主要时间花费在课堂,他们人生的基础和观念在学校和课堂里形成,也就是说基础教育将影响他们的一生。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初中政治课老师任重道远。政治教材内不缺乏德育教育的材料,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它,发掘它和利用它。材料有很多,用之须得当,要巧妙,德育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当老师将材料与德育教育结合且用流于形式的说教,学生就会先在心里进行拒绝。他们会认为:这不就是讲故事吗?----一个蠢人,一件蠢事,一个笑料而已。一些学生会付之一笑,一些会嗤之以鼻,一些会置若罔闻。老师的辛苦付诸东流,哪里有德育教育可谈呢?我们仅有发现美的眼睛是不够的,更要有像罗丹一样能够塑造美的“手”,最终才能打造出精美的、理想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王立范《初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目标的构建与形成》东北师范大学

2.岳晓东祝新华《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