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1 14:48: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居民消费结构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引言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在GDP分析中常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3个主要因素,这其中,消费对与经济增长则具有持久的推动力。近些年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转换和消费需求扩张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进入21世纪,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消费结构问题一直是消费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一定时期人民群众消费状况的重要标志。
国内对于消费结构的研究一直热度不减。如尹世杰(1983)在其主编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中系统研究了消费结构问题,是我国进行消费结构理论研究的开端。丁声俊、叶方恬(1990)在《中国消费结构和食物结构》一书着重研究了食物消费结构问题,并分析比较了国内外消费结构的一般趋势。林白鹏(1993)在其所著《中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研究》一书中将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领域联系起来研究。孙凤等(2000)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尹世杰(2001)在《中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研究》一书中重点研究了实物、住房、劳务、文化教育、信息和旅游等不同消费支出项目支出结构合理化的途径,并指出“要实现消费结构合理化,必须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要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又必须根据消费结构的变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赵卫亚(2003)建立了中国城镇居民的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收入层次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差异。周建军等(2003)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和趋势分析方法对我国1992-2001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经济有了重大突破。首先是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转型,国民经济转型方向总体上是从“外需依赖型”转向“内需扩大型”,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从“生产经济”转向“消费经济”。其次表现在消费结构的转型上。城镇居民消费逐渐由重实物消费转为物质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农村居民消费也由温饱型逐渐向小康型转变,由生存性消费逐步转为发展性消费。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高、消费量大、商品化程度高,其消费对农村居民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在消费结构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往往成为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重点。
二、ELES模型简介
ELES模型是由经济学家Liuch(1973)在英国计量经济学家R.stone于1954年提出的线性支出系统(LES)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较以前的线性支出系统(LES)模型相比较,其在研究消费结构的变动特征和静态分析方面则显示出了相对较多的优越性,弥补了LES模型的一些缺陷。该系统假定某一时期内人们对各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收入和各种商品的价格,而且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过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两部分,并且认为基本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将剩余收入按照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ELES把消费者对各类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支出看作收入和价格的函数。其经济含义为:在某个时期,价格和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首先满足一个基本需求,基本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扣除基本需求支出后的收入则按一定比例在各类商品或服务之间分配。
ELES模型基本表达式为:
(i =1,2,…,n) (1)
其中, 表示消费者对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支出;为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为消费者对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基本需求量;为模型参数,表示边际消费倾向;y为消费者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消费者对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基本需求支出。
将上式进行变形整理:
令=+y (2)
其中=- (3)
对(2)式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LS),得到和的估计值
对(3)式两边求和,即=(1-)经济论文,整理后=/(1-) (4)
将(4)代入(3)式中,得到=+/(1-)。
三、实证分析
为构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ELES模型,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可用性和权威性等原则,笔者收集了2009年按照不同收入分组的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数据和消费支出数据(见表1)杂志铺。
表格中将“可支配收入”记为“Y”,将“消费支出总计”记为“V”。根据目前通行的统计口径,把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分为8项: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分别按顺序用V1、V2、V3、V4、V5、V6、V7、V8代表以上列举的8个项目。下面利用这些可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表1我国城镇居民2009年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
项目
最低收入户
低收入户
中等偏下户
中等收入户
中等偏上户
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Y
5253.23
8162.07
11243.55
15399.92
21017.95
28386.47
46826.05
V1
2293.82
3009.48
3640.22
4410.49
5367.01
6360.33
8135.04
V2
458.48
684.18
962.45
1263.8
1601.19
1986.16
2782.3
V3
578.93
735.23
880.76
1131.03
1493.31
1775.08
2863.28
V4
226.04
366.43
521.47
701.08
977.07
1325.54
2114.2
V5
362.6
504.09
632.03
834.48
1072.01
1322.4
1745.91
V6
394.8
582.28
861.44
1285.03
2047.83
3181.88
5858.67
V7
457.22
665.96
953.75
1290.09
1807.73
2461.1
4116.41
V8
128.67
195.43
286.68
393.73
598.21
851.39
1388.59
V
4900.56
6743.09
8738.79
11309.73
14964.37
论文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收入差距,消费需求
我国目前所呈现出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总体态势,根源在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所造成的居民消费能力的制约,即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在正常条件下,消费需求数量变化首要的受制因素是收入水平。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整体收入水平低下造成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在不断扩大(详见图1、图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1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图(1978—2009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2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1】图(1978—2009年)
可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收入曲线都在迅速上升,但城镇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致经历了一个缩小-扩大-缩小-扩大的演变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态势。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城乡差距逐步缩小。这时期,随着的推行和农产品收购价格几次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快较大的增加,其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经济论文,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高达2.57,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1978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到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1.82,是1978-1984年期间最小的一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这时期,我国改革的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而在农村,由于联产承包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量释放完毕,再加之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带来的农业贸易条件恶化、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很快越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1985-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到1994年达到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
1995-1997年,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缩小。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镇中下岗职工增加,他们的收入减少所致。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到1997年缩小到2.47。1995-1997年期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差距仍然偏大,且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缩小的趋势。
1998年至今,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998年的自然灾害和1999年城镇职工的普遍加薪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的主要原因,且在这一时期由于教育、医疗、保障等各种福利方面的差距显露出来,进一步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自1998年以来除了个别年份略有起伏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例一路攀升,由1998年的2.51扩大到2001年的2.90,2007年更是上升到了3.33,为历年之最,2009年仍保持在3.33。
二、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比较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收入阶层,也因此形成了城乡两种不同的消费阶层和消费市场,从而造成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也经过了缩小、扩大,短暂的缩小后进一步扩大的过程。图3表明,1978年,城乡消费水平比【2】是2.9,1983、1984、1985年缩小到2.2经济论文,1995年扩大到3.8,短暂的缩小后,1999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一直维持在3.6以上,2003年和2004年更是高达3.8。2009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4021元,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15025元,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3.7个农民的消费水平。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落后15年左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3 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比率图(1978—2009年)
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较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85元,2008年增加到3661元,2008年比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3076元;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79元,2008年增加到11243元,2008年比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9964元。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在扩大。1985年城镇消费支出是农村消费支出的2.3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此后,城乡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逐渐加大,到2008年城乡之间的支出比高达3.6,即目前我国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相当于3.6个农民的消费支出。“三个农民抵一个市民”是当前农村低消费的真实写照。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首先,城镇居民用于食品的支出比农村居民相对比例小,并随收入增加呈下降趋势,即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已从以食品类消费为主的生存性消费加速向质量型消费过渡。其次,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等的支出,在城市基本趋于饱和,但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当城镇居民消费向空调、摄像机、家用电脑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转移的时候,农村居民的消费仍停留在以生存为主的消费水准上。再次,城镇居民用于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的支出有增长趋势,城镇居民将来的消费热点将是住房、汽车、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教育,但城市新消费热点产品在农村的消费量还相当少,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拥用量仅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见表1)。
表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 单位:%
指标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7年
2009年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食品
58.80
54.25
58.62
50.09
49.13
39.44
43.08
36.29
41.0
36.5
衣着
7.77
13.36
6.85
13.55
5.75
10.01
6.00
10.42
5.8
10.5
居住
17.34
6.98
13.91
8.02
15.47
11.31
17.80
9.83
20.2
10.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29
10.14
5.23
7.44
4.52
7.49
4.63
6.02
5.1
6.4
医疗保健
3.25
2.01
3.24
3.11
5.24
6.36
6.52
6.99
7.2
7.0
交通通信
1.44
1.20
2.58
5.18
5.58
8.54
10.19
13.58
10.1
13.7
教育文化
娱乐服务
5.37
11.12
7.81
9.36
11.18
13.40
9.48
13.29
8.5
12.0
其他商品
及服务
0.74
0.94
1.76
3.25
3.14
3.44
2.30
3.58
[关键词]消费结构 人均消费支出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125-02
一、国内外理论研究发展
经济学家钱纳里(1986)认为消费需求对工业结构的演进和转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张贡生、吕良宏(2006)运用实证方法探讨了区域消费支出与第三产业产出的关联程度。陈新年(2008)通过来自统计年鉴上的相关数据,用类比的方法分析了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以及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并对消费结构趋势进行了比较合理的预测分析。
然而通过定量的方法预测未来几年居民的消费结构,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精准的把握的研究很少。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通过定量地分析和预测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更精确地把握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这对于我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经济计量模型的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本文仅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预测。因为虽然城乡各收入阶层都要实现消费结构升级,但整体来说总是城镇先行,城市经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另外也是考虑到篇幅及计算量的约束。这里我们选用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模型作为我国消费结构预测模型,由于与收入变量相比,人均消费总支出对消费结构的决定作用更明显,因此,我们用人均消费总支出来代替“绝对收入论”模型中“收入”变量。这样,模型形式为:Ei=Ai+βi*E+u;式中:E为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总支出额,Ei为各消费项的支出额,βi为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总支出投向第i项商品类的支出量,Ai为常数,u为随机误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城镇居民1995~2008年的各项消费支出数据,用eviews软件分别进行回归测算如下:
食品需求预测模型:Ei=526.3833+0.309746*E+u
衣着需求预测模型:Ei=100.0498+0.090438*E+u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需求预测模型:Ei=145.0794+
0.044179*E+u
医疗保健需求预测模型:Ei=-157.9066+0.089322*E+u
交通通讯需求预测模型:Ei=-484.3448+0.180217*E+u
文化教育需求预测模型:Ei=-102.7552+0.144756*E+u
居住需求预测模型:Ei=-86.02216+0.111823*E+u
杂项商品和服务需求预测模型:Ei=63.74340+0.028996
*E+u
由右一表可知预测模型体系每个方程在显著性5%水平下皆通过t统计检验,拟合优度都较高,总体来说这组预测模型体系还是令人满意的,用来预测消费需求结构是具有一定可参考性的。
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预测
采用人均消费支出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我国居民2010~2012年的消费结构进行预测。由于预测模型体系分别是对年人均消费支出和各项消费支出的回归,所以在这里先推算出2010~2012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根据人均消费支出时间序列数据散点图,我们可以看到各样本点在每个年份之间都整齐地排列成近乎二次曲线或者指数曲线。所以在此选择二次方程E=a+bt+ct2 (1)和指数方程E =b*edt (2)来拟合。首先对两方程做线性处理:
令X1=t,X2=t2,其中t取(1,2,3…13)。则有E=a+bX1+cX2 (l)对指数曲线方程两边取自然对数,得lnE=lnb+dt,令U=lnE,C=lnb,则有U=C+dt (2)
先根据消费支出序列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分别对以上两个方程进行回归,由于二次回归方程在显著性5%水平下不能通过t统计检验,而指数方程E=3112*e0.095012t在显著性5%水平下较好地通过了t统计检验,且拟合优度也都很高,所以选择指数方程模型来预测2010~2012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
按此模型进行趋势外推预测,为保证预测精度就预测到2012年,单位:元
得到了我国城镇居民未来几年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我们就可以通过以上各项消费支出的时间预测模型对我国2010~2012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见下表:
从以上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未来几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如下:
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在“十二五”将稳步下降,由2008年的37%下降到2012年的34%,衣着类比重由2008年的10%下降到了2012年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比重较2008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比重比2008年增长了1个百分点,而交通通讯比重比2008年增长了将近2到3个百分点,是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中比重增长最大的一项,居住和杂项的比重较2008年有缓慢增长的趋势。
四、依据消费结构的预测值,推测我国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通过对2010到2012年消费结构的预测,基本上可以判断我国城镇居民今后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向,为我国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第一,恩格尔系数依然逐年下降,在未来三年内下降幅度约1个百分点,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在未来几年的消费结构层次继续上升。食品支出所占比重依然是所有支出中最高的。由于居民食品支出的增加也使得食品制造业的产值由1986年的704.4亿元上升2008年的4287.21亿元,增长了5倍以上,但是由于同期的名义GDP增长了近30倍以上,所以食品制造业在整个产值结构中的比重也有明显的下降。所以,未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首先在稳定和加强农业地位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其次应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提升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精品农业、节水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都市特色产业。
第二,衣着消费在总支出的比重在未来几年基本在9%左右,并逐步下降。我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在未来几年将很快进入较满足的阶段。所以,一方面,未来我国纺织业的产值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会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对于纺织业而言,更应向多样、高档的产品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衣着消费要求。因此,首先,合理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其次,合理调整纺织业内部结构;再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我国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文教服务类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将继续增长,比重也都不断缓慢上升,这些支出的增加主要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三项支出的增加在促进了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第二产业中的相关产业获得快速的发展。我国医药制造业的产值由1986年的154.39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7874.98亿元,增长了50倍以上,文教娱乐支出的增加促进了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工业产值由1986年的43.79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2498.39亿元,增加了57倍以上。所以,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合理调整第三产业结构,努力拓展消费空间,满足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的需要。首先,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产业;其次,加快发展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和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再次,加快发展旅游业。
总之,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在未来几年内是不断优化的,发展享受型资料的消费比重会继续提高,应该以此作为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制定产业政策时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总体增长和生产结构改变间的关系,1971,406-408页.
[2]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1986.
[3]臧旭恒.产业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04,321页.
[4]陈英.景维民.卡莱茨幕经济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5]伊志宏.消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217页.
一、引言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在宏观经济学中,消费是指某时期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可支配收入,全称“国民可支配收入”或“居民可支配收入”,它是观察和分析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以及部门和人群之间收入如何分配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本文的目的是研究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运用计量经济学的观点,并用EViews软件进行实验。本文对2009年全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生活费支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指出收入对各项支出的影响。通过对比2008年的数据,分析变化的原因,对未来进行估计的同时提出意见。
(一)背景
几百年来,关于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经济学探讨从未停止。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就强调过消费的重要性,他认为“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终点和最终目的”。消费作为国家内需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近几十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对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吃得绿色,从穿得暖和到穿得体面,从解决温饱到全民奔小康,而居民消费的发展趋势和消费需求问题也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大量研究成果充分说明,收入是决定消费需求及其变动的最主要因素。
(二)消费结构
所谓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
1.西方经济学家对消费支出的分类,一般有以下三种:
(1)按吃、穿、住、用划分;
(2)按消费对象基本属性划分,分为非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劳务;
(3)按消费的社会功能分可为社会消费和生理消费。
消费结构的变化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恩格尔定律揭示了两者的关系,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100%,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家庭消费结构,乃至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指标,也成为衡量富国、穷国的标准。一般随着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趋于下降,故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相对较低。
2.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看,消费结构变化一般规律可概括为四个转化:
(1)从自给性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向商品性消费结构转化;
(2)在商品性消费结构中,吃为主的消费结构向穿用为主的消费结构转化;
(3)由物质性消费为主向精神和劳务性消费为主的结构转化;
(4)由商品消费结构向产品性消费结构转化。
3.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消费结构与不同的社会生产力相对应。根据消费层次理论认为,低级阶段吃穿两项为主,中级阶段房子、车子等耐用消费品占主要地位,高级阶段则以精神文化生活消费为主要内容(张正萍,2008)。
(三)相关消费理论
相对而言较差。t=3.451409>t0.05,可支配收入对住房支出有显著影响。
(三)计量经济的检验
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2.异方差性的检验
由OLS估计的最终结果中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的值(见表5和表6)可知,模型的拟合较好,由怀特异方差检验的结果可知OLS*R-squared统计量的伴随概率p
三、实证结果对比分析
(一)食品消费支出
2009年的R2=0.780773,2008年的R2=0.780773,都较高,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居民可支配收入对食品的影响显著。2009年食品支出占总支出份额与2008年度相比变化不大,但有所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而言食品支出占的总份额会有所下降,这符合了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指数上看出,由于人均收入水平的在提高,总消费支出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用于食品消费支出的金额也加大了许多,这是2008年后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结果。说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温饱阶段,而是要吃得饱、吃得天然、吃得健康。
(二)衣着支出
对比2009年和2008年,人们用于衣着消费的支出有所上升,但总体变化不明显。说明近几年居民都已经比较注重衣服的质量和质感了,不仅仅追求穿得暖和,还要穿得舒服,穿得符合自己的性格爱好和身份,并且越来越追求时尚与高档了。也说明居民生活消费状态相对稳定,我国经济稳步发展,人们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
(三)医疗消费支出
2009年和2008年相比,人们用于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比例有所上升。说明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疾病本身也越来越重视,健康意识增强,同时也反映了医疗费用还是相对较高。但由于医疗相关消费价格上涨,消费者所享受的商品和服务却并不一定提升了。所以我国急需完善居民医疗保险体制,并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促进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的长久稳步发展(吴沛、楚晓东,2007)。
(四)住房消费支出
对比2009年和2008年,住房消费总支出份额下降。这说明在收入基数增大的同时,人们把更多的支出放在了食品、衣着和医疗消费方面,而在住房方面人们则持保守态度。表明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经济稳步发展,但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从而导致各种消费的增加,因而房地产的未来发展趋势不明朗。
四、对策建议
1.建立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促进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收入增长是促进消费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建立有效的稳定增长经济体制,是增加收入,全面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对城镇低收入者和下岗职工的再培训,对二次创业的技术培训、政策支持、资金援助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鼓励支持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扶持中小型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建立健全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紧跟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一方面满足城镇居民现有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创造并发现城镇居民可能的潜在的消费需求。鼓励对市场上现有的商品进行改善或者更新换代,或者不断地开发新颖、功能独特的新产品,或者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消费需求。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医疗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小,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有助于推动企业的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减少改革的阻力,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调节贫富差距,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日益强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早已是势在必行(黄继炜,2008)。
4.完善健全金融证券机构,引导消费趋向。人们在消费时,应当理性消费,人们应该考虑在金融保险证券行业和科技教育方面等有长期回报率的领域投资。国家应当完善和健全这些金融机构,使人们能够安心地进行投资和理财。
【参考文献】
[1] 门丽琼,胥巍,杨晨光.陕西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基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实证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10):43-44.
[2] 张正萍.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2-34.
论文摘要: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受到消费结构变动的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分析了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是经济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也是国民经济总体构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产业结构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三大产业或具体产业间的关系和比例。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以及相互间的质和量的关系,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消费特色和消费发展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消费的变动规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消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的发展必须适应消费需求变动的趋势,并且要善于发现潜在需求,才能发展壮大。
一、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变迁
1、消费结构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
(1)市场消费需求是新兴产业形成的基础,是产业升级的直接动因。市场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的前提,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水平和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潜在的新需求将逐步形成和扩大并对新供给形成强大拉力。在需求拉力的作用下,生产新产品的企业将逐渐出现并发展起来,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新企业的群体就可能发展成为新兴产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们用于衣、食、住、行的支出结构将会发生变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层次将会逐步升级,新的产业也大体上沿着这一路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轻型化阶段、重工业化阶段和高加工化阶段分别和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相适应。
(2)消费结构变动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也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空间。在一个国家进人温饱阶段之前,农业和轻工业的需求弹性最大。在非农产业中,以纺织、食品、造纸及家具等为主的轻工业在强大的需求拉动下发展最快,这就是工业化的前期阶段。随着收人水平的上升,人们的购买力开始转向耐用消费品,特别是以汽车为代表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同时随着居民收人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就开始转向对服务业的需求,生活业的需求弹性开始迅速提高并在市场的拉动下快速发展。随着收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扩大,他们对物质产品之外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
2、消费结构演变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演变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消费升级,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结构的演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1)第一次消费结构升级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初。此时,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产品消费上升。这一转变对我国轻工、纺织产品的生产产生了强烈的拉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带动了第一轮经济增长。
(2)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的前期,“老三件,’(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和“新三件”(冰箱、彩电、洗衣机)分别是温饱和小康时期的标志性消费品,作为一种时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后期阶段的消费特点是:家用电器消费快速增加,耐用消费品向高档化方向发展,大屏幕高清晰度彩电、大容量冰箱、空调器、微波炉、影碟机、摄像机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这一转变对电子、钢铁、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动了第二轮经济增长。
(3)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正驱动着相关产业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尤其是与IT产业、汽车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相联系的消费增长最为迅速。
二、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及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1、国内外信息需求膨胀并成为消费主流,成为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
伴随着GDP的增长,人们的消费必然会向非物质的方向转移,物质经济将逐步让位于信息经济、体验经济。随着社会高度信息化,网上购物、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消费形式正风靡全球,数字产业的发展正是适应了社会消费方向转移的结果。在发达国家,人们在文化娱乐、通信服务的支出早已超过用于服装的支出。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信息消费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也得到迅速提高。此时,人们需要更精致地生活,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文化娱乐享受,数字内容的信息服务也将成为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切实的需要。此时信息需求产生的巨大市场拉力,必将拉动信息产业尤其是数字内容服务业的高速发展。
2、新型文化消费日益成为消费时尚,推动了创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居民收人的增加,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会逐渐下降,而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会逐步上升。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当人均GDP在1000-5000美元时,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制造、加工和传统服务业;当人均GDP在5000-10000美元时,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在于创意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文化消费也呈增长趋势,居民消费结构中用于文化教育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大,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兴起的重要内在动因。
3、健康消费水平的急剧上升,推动了生物医药、保健产业的发展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模式和健康观念发生改变,医疗保健消费增长迅速,健康需求日益多样化、高级化,生物医药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药品的消费水平还很低,人均药品消费不足10美元,而中等发达国家每年人均消费药品达40-50美元,欧洲为160美元,美国和日本都超过200美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防范疾病的观念转向重在预防、保健,重在对亚健康状态的及时调整,医疗模式也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为预防、保健以及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模式,药品消费市场发展空间很大。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分析,21世纪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用品市场。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涌现出一批高收人群体,他们对更优质医药产品的需求将会启动医药领域的高端产品市场,扩大医药市场消费层次,为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4、以汽车、住房、耐用品为主的热点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增强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活力
汽车产业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广,能带动钢铁、机械、电子、橡胶、玻璃、石化、建筑、服务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对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汽车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该产业可以对高科技行业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再次,汽车产业也为相关产品的发展提供潜在市场,为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住房消费热不仅能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兴旺,还会推动建材、装饰装演用品、家具、家电等商品的销售,促进与这些商品相关的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各种家庭耐用品的持续消费将为相关产品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也会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产业升级。我国居民的兰次消费升级都对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也扩大了投资空间。未来我国消费结构的演变升级将进一步活跃,把握消费结构升级的契机,不仅有利于形成新的国内市场空间和经济发展空间,也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三、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1、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选择
(1)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人水平。第一,要调整收人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人分配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的收人水平尤其是农民的收人水平二提高广大农民的收人水平,要建立和完善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大力推进工业化,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大力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而在城镇中应注重提高广大了田枚人者的收人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人者的比重。此外,还要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在东部率先发展的同时,要加快西部的开发和中部地区的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使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的收人与消费差距,为消费结构的升级创造条件。
(2)要积极调整消费政策,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同时,为了适应鼓励消费,促进消费升级的客观需要,要逐步清理、废除各种限制消费的政策。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对鼓励消费的政策的实施认真落到实处。
(3)由于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大力开展消费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素质,倡导科学、合理、文明的消费观。通过消费教育,消费者可以掌握更多的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并能对新型消费品和服务的知识进行及时的了解和高效应用,从而使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推进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
[关键词] 吉林省;地市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特征研究
[中图分类号] F126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consumption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and neighboring in Jilin province, but consumption proportion of rural residents continues to reduce. Analyzing spatial dependence of income and consumption price index of rural residents by mean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est model, we concludes that the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accords with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of Keynes, the consumption has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obviou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nine cities, so the spatial correla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to consumption policy.
Key words: Jilin province, region,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characteristics study
一、引言
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受到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中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冲击,吉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也不同程度感受到全球需求暴跌的冲击,就业压力加剧,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吉林省民众的生活。为了应对这种冲击,吉林省应该从发展方式转变上看待问题,要积极扩大内需,特别是要加快形成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吉林省通过改变三驾马车中,从前将投资作为第一位的格局,把消费放到了首位,同通过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实现吉林省经济增长的长期目标。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拥有1492.7万农村居民,因此如何解决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是摆在吉林省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长期低迷,其消费率一致持续在6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邻省。而吉林省的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却持续降低,从1980-2012年的32年间下降了近26个百分点。因此,如何提高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引导吉林省的农村居民朝着正确的消费方向前进,也是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调整好经济结构,促进吉林省更好的改善民生的重要决策。吉林省的农村居民消费又存在着区域性的不同特点,特别是吉林省不同地市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同,消费结构也不一样,如何破解吉林省不同地市之间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同的问题,防止经济在不同地市之间的不均衡和集聚现象,同时也是吉林省各级政府改善民生,制定相应经济政策和消费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根据吉林省的省情,并对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依赖性进行分析,分析吉林省不同地市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和集聚特征,为吉林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空间计量模型的相关理论
本文利用空间自相关检验模型(Glob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根据变量选择不同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对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全域空间的自相关是从整个区域空间来探讨吉林省不同地市的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分布情况。
利用式(4)-式(6)的差值来检验吉林省n个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是不是存在着全域空间的自相关关系。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可知,空间计量模型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空间滞后模型,它的形式是y=pWy+xβ+ε,另一种是空间误差模型,它的形式为y=Xβ+ε,这里的ε是随机误差项向量,而且ε=Wε+μ,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吉林省地市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特征研究的实证
本论文把吉林省地市区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把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价格水平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取吉林省的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边市9个地级市进行回归分析,以此来验证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数据来源吉林省各年统计年鉴和吉林省各地市的各年年鉴。有的可能缺少某年的居民价格指数,就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代替,因为分析的空间状态,所以利用消费价格指数不会影响具体的分析结果。为了检验吉林省各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差异与集聚的规律,本文拟提出两个假设作为检验的工具,第一个就是假设吉林省各个地市的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满足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理论。第二个就是假设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存在着空间集聚的特征。
这里的C表示消费额,Y表示收入,P表示消费价格指数,α与βi(i=1,2)为待估参数,βi表示为边际消费倾向,通过分析模型形成整体上是否成立来研究吉林省各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是否取决于收入的绝对水平。笔者选择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所获得的9个地市区域的拟合优度为0.8725,大于0.8,F值为135.847,伴随概率为1.774e-021,说明模型总体上成立,又由于收入变量的参数βi是0.8014,P是0,这也说明了吉林省地市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决定消费,而且边际消费倾向还比较大,所以,满足第一个假设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符合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的原理。又因为1986-2012年期间9个地市区域消费(根据常理,为了不出现伪回归,ECQ取对数)的MoranI平均值是0.42748,而且每一年的无空间相关假设的概率也都在0.05以下,说明了吉林省内相邻的地市区域的消费水平存在着一般意义的正相关,从这一点来看第二个假设是成立的。根据空间自相关检验模型计算得到MoranI的2001年和2010年统计值,吉林省9个地市区域农村居民消费指数2001年MoranI为0.4307,2010年MoranI为0.4425。通过计算结果可知,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表现为,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市是相邻的,相邻地市的消费水平也相近。
通过分析反映了地市区域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空间集聚特征,下面来验证第二个假设。如果在坐标系下进行分析,则2000年,长春位于第一象限,属于高-高的自相关关系的集群;松原和四平属于第二象限是低-高的负空间自相关关系集群;白城、通化、白山、辽源等地市在第三象限,是低-低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的集群;吉林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第四象限,是高-低的空间自相关关系。2012年,长春、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第一象限,是高-高的自相关关系的集群,松原在第二象限是低-高的负空间自相关关系集群,白城、通化、白山、辽源4个市位于第三象限,也是低-低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的集群;四平在第四象限,属于高-低的空间自相关关系。
通过分析可知,吉林省的各个地级市的农村居民消费在各个市域之间存在空间的扩散效应,说明吉林省相邻地级市之间消费是互相影响的,而且地市区域的消费也具有空间的相互影响现象。而且价格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显著性检验,可是却没有通过1%的检验,这也充分证明了吉林省的物价还是比较稳定的,农村居民消费的物价弹性小,这是主要是因为吉林省各个地市区域的农民消费基本上都集中在生活必需品,价格方面的作用不是很强,因此对消费量的影响不是很大。
四、结论
本文借助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在考虑到空间因素影响的条件下,探讨了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所具有的特征,通过研究表明:
(一)吉林省不同地市间的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空间集聚现象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由于吉林省相邻地市的经济水平相当也就导致了相邻地市的消费水平也接近,消费模式也是伴随着当地经济发展而定的。自从吉林省实行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国家战略,国家给予很多政策支持,更为长吉两市的经济联动增长提供了动力支持,只有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消费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不好,消费理念、消费文化也比较低,导致消费性价比也比较低,不仅如此,农村居民还存在着习惯于维持性消费和示范和攀比的现象。
(二)吉林省9个地市的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
利用空间滞后模型,通过对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特征进行分析,反映出吉林省地势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地理空间效应对吉林省9个地级市的农民消费起着一定的作用。通过前文中的检验可知,空间误差模型还是能够很好地解释吉林省不同地级市的农民消费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作用机制。
(三)吉林省在制定农村居民消费政策时应该考虑空间的相关性
根据吉林省的地图来看,地域狭长,区域跨度较大,各个市域的发展各不相同,从地市区域的范围来看,每个地级市的消费结构都不一样,消费存在着空间的正向依赖性,邻近地市的农民可以说有着传染性,存在着溢出效应,基于此,吉林省在制定农村居民消费政策时就应该把空间相关性考虑进来,同时制定政策时要向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市倾斜,通过稳定物价,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增强消费信心,改进农村地区销售网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问题等下功夫。
[参 考 文 献]
[1]刘子玉.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6):90-120
【关键词】新农保 农村消费 影响途径
一、新农保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是以广大农村居民为参加主体而建立的、由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的三支柱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和可持续的基础上,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为筹资模式,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待遇支付模式。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有地方政府支出。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各地区可以根据各自的状况增加档次。各地区政府在最低每人每年 30 元的补贴基础上确定补贴金额。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2010 年,中国的消费率为 48.56%,不到 50%,而世界平均水平在 65%以上。同期中国的个人消费率为 35.21%,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农村市场消费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但同时,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农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居民消费总体水平偏低。在全国范围中所占的比重很低,与地域人口比例不相符合。
第二,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增长速度长期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和GDP 增长速度,我国农民收入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第三,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即各项消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农村消费需求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主,耐用品、高档消费量不足。
第四,农村居民储蓄率高。数据显示,2009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高达260771.7亿元,相比于2000年,增加了3倍多,但居民消费却仅增加1.5倍,最终消费率也从2000年的62. 3%下降为48%。而农村居民消费增加更少,仅增加1.2倍。
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存在高储蓄性的主要原因是消费意愿不足,但深层次原因则是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在此消费现状下,研究新农保的推行对于促进农民消费意愿,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农保对消费的影响途径
1.新农保通过对收入的影响来拉动消费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是决定农民消费规模和水平的最重要因素。转移性收入的量的增加,会引起消费支出的量的增加,从而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农村老年人是相对收入较低的群体,因此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农村老年人消费倾向,从而提高社会消费倾向。
2.新农保通过收入的再分配过程影响消费
生命周期假说指出个人在其收入高于其终生平均收入时储蓄较多,而收入低于其终生平均收入时储蓄就少。新农保的收入分配作用主要表现在平衡高低收入者之间福利的平等化分配和缩小收入差距来提高整体消费倾向。个人账户是完全积累制度形式,根据个人所选择的缴费档次不同,其领取养老金的水平也不同,在年轻时候的资金的积累,用于年老以后的消费,实现个人代内收入再分配。新农保降低了农民由于长期缺乏保障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受,稳定农民的未来收入来源的信心,从而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3.新农保通过调节农民心理预期影响消费
新农保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稳定农民的消费预期。新农保的三支柱筹资模式确保了这一制度的可持续性,降低了农民对政策的不确定性预期。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增加了收入再分配未来稳定收入来源,显著减少农民的不确定性心理,进而有效提高农村的消费支出。
四、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要改变农民的养老观念,使其加入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行列中来。要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法规的优越性加以宣传,要强调参保能使农民从中得到的好处,让农民把养老保险作为一种心理预期,让他们能积极地投入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来。
2.取消“新农保”中的“捆绑条款”。
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老人子女不愿参保,老人为了领取养老金替子女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情况。此种情况的发生扭曲了“新农保”惠民利民的效应,降低了基础养老金补贴的吸引力,违背了“新农保”实施初衷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因此,“新农保”没有必要加附加条件,“捆绑条款”应该取消。
3.增强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分配调节机制。
我国“新农保”基金主要存银行、买国债等,基金管理层次较低,导致最终的收益率较低,这大大降低了投资收益率对分配调节的杠杆作用。在安全性的前提下逐步拓展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渠道,如可以将基金一部分投资于国家重点项目,另一部分由商业银行托管,专业投资机构投资等手段进行市场化管理。
4.加大养老保险人财物的投入,提高政策运行效率
提高政府各级部门政策运行能力是新农保制度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为了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新制度与旧制度的衔接问题,如参保人基本信息核实、缴费、领取等有关程序的工作。加大养老保险人财物的投入,提高政策运行效率。
5.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保障
养老保险基金收缴、基础养老金发放等情况,要求村委会、乡镇、县定期采取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纠正和防止伪造年龄和冒领待遇的行为。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有关法律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适合本地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
参考文献:
[1]李晓颖.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吴淑定,邓小丽.社会养老保险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0(19).
摘要: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近年来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较高的预期收益成为金融市场竞争的热点,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熏拉动经济增长?熏其前景不容忽视。目前,我国消费信贷业务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如何完善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消费信贷;个人消费信贷;内需
个人消费信贷是银行以货币或契约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用于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贷款。消费信贷是拉动我国内需的一项重要货币政策,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实现消费与生产均衡的助推器。自1999年央行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消费信贷发展迅速。2007年“两会”上,总理强调,近几年仍应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而消费信贷在拉动消费需求上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重要性分析
(一)拉动内需需要消费信贷支持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相比,消费需求增速仍显不高,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据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应为80%左右。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消费信贷的支持有利于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变,是拉动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
(二)提升居民消费结构需要消费信贷支持
2006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为26971.64亿美元,年增长10.7%,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中低收入国家水平;此外,近几年我国努力扩大居民消费,居民在住房、医疗、旅游、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与日俱增。通过消费信贷方式把消费资金的剩余部分暂时贷给消费资金不足者?熏有利于促进即期消费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三)金融机构效率提高和业务发展需要消费信贷的不断完善
消费信贷作为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对于提高银行资金配置效率,扩宽金融业务发展空间,通过合理的消费信贷配置资金比例,合理安排资源在投资和消费领域的分配,可以提高信贷资金配置的整体效率。此外,消费信贷业务种类繁多,创新产品不断,可以丰富银行金融业务。
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从总体上看,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目前的发展呈现良好趋势,但忧患并存,具体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特征
1.发展迅速。自1999年扩大个人消费信贷以来,消费信贷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居民户贷款余额4.6万亿元,同比增长25.7%,增速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741亿元,同比多增3074亿元。居民消费性贷款比年初增加3800亿元,同比多增3699亿元,其中居民户中长期消费性贷款同比多增3206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迅速,相当于1999年的30倍,汽车消费贷款也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2.信贷品种呈多元化发展,方式更加灵活丰富。从消费领域看,拓宽到住房、汽车、助学、医疗、旅游和耐用消费等多个领域;信贷工具方面,有信用卡、存单质押、国库券质押等多种方式;贷款期限也有不同程度的放宽,从一年短期到20年中长期贷款不等;同时贷款保证方式方面,保险贷款合作方式有较大幅度上升,占比在12%左右。
3.信贷品种发展不均衡,国有商业银行占据消费信贷市场的绝大部分。较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信贷品种存在差距,但基本还是具备了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体系,只是个人住房贷款占据了绝大比例,汽车贷款、其他综合贷款也发展迅速。据统计,2005年底,住房贷款余额达18430亿元,2007年上半年,全国消费贷款余额达22070亿元,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0.2%。在各项消费贷款中,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余额分别为18547亿元和960亿元,分别占全部消费者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的84%和4.4%。此外,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凭借其传统业务优势,率先开拓了消费信贷市场,据统计,四家合计占全部消费贷款余额的80%左右。
4.受从紧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消费信贷发放将更为审慎。央行近期调整货币政策,2008年将实行货币从紧政策,这是近十年来首次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我国在1997年面临通货紧缩的危险,货币政策由防止通货膨胀转为主要防止通货紧缩,出台了多项支持消费信贷的政策措施,为消费信贷发展创造了良好趋势。近期数据显示,消费信贷增长呈现萎缩趋势,今后两年,银行将会比较重视银根,因此对于消费信贷款项的发放将趋于严谨。
(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存在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国消费信贷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且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甚大。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也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阻碍。
1.农户贷款难。2006年末,农户贷款余额0.92万亿元,只有7072万户农民获得贷款支持,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1.2%,还有1/3的农民没有获得贷款支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具有高度分散、生产技术水平低和组织化程度低和组织化程度低的特征,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手续,与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要求差距较大。且由于农户投放信贷资金成本高、风险大,金融机构不愿意给农民过多贷款,这无疑与中央大力强调的支农政策相违背。
2.征信体制不健全。权威的个人资信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未能建立起来,缺乏行之有效的消费信贷跟踪、监控体系,给银行的信贷投放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风险,不利于银行信贷授信额度的确定,制约了金融机构消费信贷业务推广。同时受宏观环境影响(如利率、资产价格变化等),贷款抵押物品也存在贬值风险,借款者逃避偿还贷款的风险不容忽视,这无疑加大了消费信贷的流动性风险。
3.交易成本阻碍消费信贷的实现。由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较迟,目前贷款手续环节仍过于繁杂,涉及银行之外的如房产、评估、保险、公证等诸多部门。个人需支付的信贷交易成本较高,商业银行对申请贷款者的要求过于严格,如要求借款人具有当地户口、稳定收入、担保等等,使不少人失去贷款资格。
4.产品缺乏创新。目前中国几大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品种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住房贷款、汽车贷款两大类上,信贷品种在利率、期限、抵押、担保等方面同质化程度很高,缺乏特色。与发达国家相比,品种范围仍局限在传统业务,但在美国,分期付款贷款、开放性循环贷款、一次性偿清贷款、住宅抵押贷款等都具有丰富而灵活的类别,而我国许多消费信贷产品还未开始涉及,与国外相比存在相当大差距,这不利于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
5.还有诸多因素抑制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如居民对消费信贷的认知度偏低。不少居民仍热衷于将收入存入银行,且由于存贷利率上调,居民储蓄愿望趋强,储蓄在近几年仍将是城乡居民选择投资的重要渠道。居民收入低,也抑制了消费信贷的发展,受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仍然是一大难题,许多人收入在支付家庭基本生活支出后节余较少,大多数没有申请消费贷款的意愿。此外,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后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三、拓展消费信贷的政策性建议和现实选择
针对我国目前消费信贷的存在问题,结合其特征和我国国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农村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农村信用社应继续加大对现有农村消费信贷品种的营销力度,适度增加农户购置生活用品、建房、治病等生活性消费信贷,同时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的覆盖面,扩大农村消费信贷支持的对象和范围,如加大对乡镇企业、个体销售经营户等的资金支持力度。
(二)建立健全有效征信体制,防范风险
首先要积极参与社会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发的全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于2005年12月开始运行,各商业银行应按其要求,及时、准确和完整地报送本机构所有个人贷款、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的信息,从而逐步使个人借款信息在全国内实现互联互通;其次要加强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调查。贷款审查人员要加强对借款人贷款申请材料真实性审查,对一些有重大嫌疑的借款应实地走访,要进一步完善个人资信评定标准,规范个人资信评定程序,逐步实现消费信贷与个人征信体系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结合。
(三)完善金融机构个人消费信贷操作体系
一是要简化贷款手续,提供“一条龙”服务,减少不必要的交易程序,降低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二是要放宽申办条件。适当调整对借款人的限制,不应仅把借款人眼前的经济状况作为贷款决策的唯一标准,还应综合考虑其预期收入、素质和未来发展潜力等等。
(四)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是信贷产品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这要求银行提高对市场和客户的感知度,有针对性地对产品功能、价格策略及服务手段进行科学组合和优化。如创新符合农民消费特点的消费信贷品种,如对农户可积极开展农机具贷款、住房装修贷款、小额生活贷款、打工消费贷款等消费贷款业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尝试性发展新型消费信贷业务,如住房二次抵押贷款、综合循环贷款等等,同时可以考虑开发与保险相结合的金融工具和业务。
关键词:统计;效能;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257-01
一、我国统计效能低下的成因分析
(一)统计执法效率不尽如意,企业填报数据的真实性不够
统计执法效率不仅仅是一个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执法工作本身的质量高低、影响深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第一是“大检查”声势大影响小。第二是统计执法程序行走不畅。第三是代交罚款,表现为个别街镇政府主动为被罚企业代交罚款,致使该受罚企业没有受到处罚,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造成教育断层的现象,更失去了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警示作用。
(二)相关统计指标设置不合理分类不科学,计划经济色彩较浓,与新的核算体系不相适应
比如GDP支出法中资本形成和居民消费的核算依据,目前我国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者是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的进度进行统计,与资本形成的相关度较低,并且我国按资金来源、按构成(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器具购置、其他费用)划分既不容易准确统计,又与国际上通常按住宅、厂房与建筑物、设备等的分类标准不符。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计算居民消费的主要依据有明显的不合理性。
(三)统计方法不一致,直接影响了统计结果的可比性
例如目前我国的价格指数由于建立时间不一致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采用拉氏指数;有的采用帕氏指数;有的采用定基指数;有的采用环比指数;从定基指数看,又有1年、3年、5年和10年不等;从环比指数看,有的以上期为基期,有的以前三年的平均数为基期。由于企业投入产出结构、居民消费结构、进出口结构等引起的权重变化,使得各类价格统计结果差别较大,影响了价格指数的分析作用。
总之,我国统计效能低下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决定的。但具体分析,既有被统计主体和中介机构行为不规范、政府监督管理不力、统计执法不严、核算体系转轨时间过长,也有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制度与方法、统计指标不合理等多方面的原因。
二、提高我国统计效能的政策建议
(一)按照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努力提高基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一是建立统计机构垂直管理体系,减少乃至杜绝地方政府对统计工作的干预,同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统计机构的职责。二是企业要大力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提高经营管理的透明度,杜绝做假账。三是要充分发挥审计、会计、税务、法律、资产评估、公证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最为第二政府的作用,通过严格执法,使之公开、公平和公正执业,提高统计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四是加快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努力提高整个社会的诚实信用度。五是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
(二)构建以政府为主体,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社会专业统计服务机构为补充的统计机构体系
借鉴国际规范,改革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之成为由企业发起和共同交纳会费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执业的自律性中介服务机构,以充分发挥其在行业统计信息方面的独特作用。要尽快完善和协调投入类、产出类和支出类等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健全进出口和第三产业中非市场的货物与服务部分的价格指数体系,适当增加和细划统计样本,合理确定样本价值权数,尽量统一权数基期,并适量进行调整,为全面推行价格指数缩减法创造条件。
(三)按照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调整统计指标,提高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一是按照GDP核算以支出法为主的要求,加强居民消费、总投资和进出口的核算,并逐步形成季度核算制度。目前,我国居民家计调查的数据一般偏小,难以直接作为计算居民消费的依据。二是适应经济结构快速变动和新兴行业不断涌现的趋势,完善以不变价为计量单位的生产法核算。三是在分配核算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核算。四是在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加强对资金流量的核算与分析非常必要。它可把生产、分配、使用与资金融通、国际国内融为一体,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全社会资金的流动格局与趋势。
论文摘要:对吉林省农村保障与农民消费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吉林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农民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对于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提高农民消费给出了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投资增长过快,使得国内产能过剩,无效供给增加,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从而导致经济波动增强。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只能靠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增加消费以拉动内需便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务实之举,因此,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尽管中央银行多次降低利率,但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依然增长缓慢,居民的储蓄却节节攀升,究其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特别是农村还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在消费时还存在着后顾之忧。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的比重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吉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启动农民的消费对吉林省经济的全局发展起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
一、吉林省农村杜会保障现状
1.农村养老保险。吉林省从1993年在部分县市开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贯彻执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最初的几年里,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存在投保人数增长缓慢等问题,总体上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险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初随着进城农民工的增多,吉林省从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出发,明确用人单位要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费,农民工参保并履行缴费义务后,可与城镇企业职工一样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至2009年底全省各地己全部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但是到目前为止保险人数增长乏力,后期还有大量工作需要落实。
2农村医疗保障。吉林省自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7年在全省全面展开,使全省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所缓解。2009年,吉林省的新农合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农合管理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参合农民住院报销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4万元,有的县(市、区)提高到了5万元。由于各级政府的财力状况和农民收入增长有限,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及农民个人筹资水平都有一定困难。
3.农村社会救助。目前,我省农村社会救助包括传统的救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济。救助对象为农村的五保户、困难户和其他生活困难群体。截至2008年9月底,我省共有农村贫困人口100万左右,农村低保年标准为767元,不足农民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救助标准低,低保对象生活仍很困难。
二、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民参保意识淡薄。由于传统的家庭养老的习惯,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意识不足。
2.原有农村养老保险属完全储蓄型模式,缺乏必要的保障和激励机制。随着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资金积累越来越多,以县为单位的分散管理形式不仅会增加基金被挤占挪用的风险,而且,投资形式单一,缺乏保值增值有效途径,特别是难以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必然使养老保险基金“缩水”,未来保障能力大打折扣。因此,农村养老保险受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在通货膨胀率较高而增值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降低,退保现象增加。
3.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不高,用于养老保障能力有限。近年来,我省粮食产量增加,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但纯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幅度较小。农民的现金收入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和购置生产资料后所剩无几。
4.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低,对农民养老保险没有负担能力。我省自2004年免征农业税以来,村级的收入只有财政的转移支付,村办企业寥寥无几。全省大多数村集体,除去用于社会优抚、社会救助和维持自身运转外,几乎没有能力为养老保险提供资金补充,集体经济组织很难担当起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所应扮演的角色。
三、吉林省农村消费支出现状
1.消费能力与消费结构层次低。在吉林省居民消费结构中 ,恩格尔系数较高。如2009年吉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 0%,这说明在食物消费方面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比重较大。由于农民收入有限,农村发展落后,没有相应的消费场所与服务,使得农民用于教育,服务,娱乐等方面消费比例很低。
2.消费心理谨慎。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偏低,为了躲避风险,大多数农村居民都是把收入攒起来,同时受传统消费观念和习惯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农民的消费心理普遍较为谨慎。在农村,许多农民保持“量入为出”的勤俭节约型消费传统。
四、吉林省农村消费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民收入水平的约束。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吉林省所在的东北地区在解放后曾一度成为全国最富有的地区。但改革开放后东部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东北逐渐失去领军地位,现在甚至已成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收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生活消费水平。
2.传统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的制约。中国农民自古就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而且中国人历来就有先储蓄后消费的习惯,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这些严重制约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3.农村基础设施和薄弱,限制农村消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消费条件不健全。农民购物难、饮水难、行路难、上网难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
4.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限制农村消费。目前我省农村社会的保障制度还相当薄弱。统计数字表明,我省农村社会保障率仅有3%,养老、医疗、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时刻困扰着农民,影响农民的消费能力。
五、相关建议措施
1.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1)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本着鼓励参保、多缴多得的原则,对参保人给予适当缴费补助。可实行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模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为账户存储额除以计发月数,基础养老金由国家和各级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基础养老金要适当调整,个人账户可转移、可继承、可衔接。 (2)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要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重点是各级政府要适当提高补助标准,科学调整补偿方案,提高报销起付段和报销补偿比例,扩大门诊大额慢性病补偿病种和补偿比例。抓紧门诊家庭账户向门诊统筹过度。搞好新农合与医疗救助的衔接,帮助农村困难群体解决看病难问题。
(3)完善农村救助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强化地方政府职责,足额落实资金,合理掌握标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解决好农村居民最低保障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在乡重点优抚对象的困难问题,提高他们的补助标准。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要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贩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农村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4)增加投入,保障支撑能力。与城镇相比,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为此,各级政府要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从而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尽快提高农村富裕程度和农民生活水平。当前应重点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投入。
(5)强化宣传,提升对农村社会保障认识。社会保障意识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各级政府和组织也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手段,改变农民的陈旧观念,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全面提高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意识。
(6)从长期来看社会保障的支出来源于经济的发展成果,经济的发展在于人力资本的投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从根本上来讲应该加强教育的投入,据统计2008年,吉林省在农村教育上的各种投入有35亿元之多,在未来的几年内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2.促进农民消费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1)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各级财政设立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推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并开展政策性信用担保试点。通过财政贴息、投资参股等形式扶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大幅增加农业补贴。
(2)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扩大生活消费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应抓住农村青壮年返乡的机会,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投入,继续强化和改善农业物资装备基础,抓好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兴修农村水利,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沼气建设及垃圾治理等问题。加强煤气,自来水的覆盖情况,让农民生活无忧。抓好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能就地就近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现金收入。
关键词:虚拟水;畜产品;消费;区域用水量;全生产链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5-0109-07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主要趋向于肉类食品消费量和消费比例的迅速增长。居民食品消费模式与区域经济系统的水资源利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居民食品消费中畜产品比例和绝对量的增长,不仅增加畜产品生产环节的用水量,更重要的是引发作为饲料的谷物生产量大幅上升,从而在更深层次加重对区域水资源的依赖。Wilhite等提出居民食品消费是影响资源环境问题的一大关键要素[1-2]。实际上,在发达国家食品部门消耗的能源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高达20%[3]。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食品结构的逐渐变“重”,食品消费的资源环境影响终于引起了人们的警觉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4]。水资源消耗是居民食品消费对资源环境影响的主要方面,按照世界粮农组织的规定,每日膳食能量摄入2.7×106 cal是衡量粮食安全的一个广泛采用的指标[5],而生产1.0×103 cal的食物平均需要1.0 L水[6]。因此,在实现粮食安全的情况下,从居民消费食物的角度,平均每人每天需要消耗2.7 m3水。根据农业水资源管理综合评估报告,2050年世界农业生产每年将面临3.3×106 m3的用水缺口[7]。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更多的人群增加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耗,而每卡动物性食品在整个生产链过程中需要消耗数倍于谷物食品的水资源[8]。畜产品生产深刻影响区域水资源系统,畜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多种水资源,牲畜除了直接饮水和清洗等服务用水外,其食用的饲料生产更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牲畜所消费的饲料产品生产所需水量通常是直接饮用水量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之多[9-10]。Steinfeld等也提出食品生产尤其是畜牧产品生产对资源与环境具有深刻影响[11];Katrien等直接指出人类对畜产品的大量需求诱发畜产品产量的大幅增长,如果管理不当的话,将给区域环境和水资源形成巨大压力[12]。当前,农业用水量占据人类用水量的比例高达75%,为最大用水部门[13-16]。Rockstromh和Barron分别指出,作物-畜产品系统对有限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流量减少,进而恶化湖泊和湿地水环境[17]。我国学者王新华定量测算了消费结构变化导致的虚拟水消费结构的变化和虚拟水消费量的增加,结果显示:城市居民人均每日虚拟水消费量增加了54.72 m3,农村居民人均每日虚拟水消费量增加了58.94 m3,全国由于消费结构变化增加的水资源需求量为746.35亿m3[18]。因此,研究畜产品生产对区域用水量进而对区域水安全的影响要从畜牧产品的整条生产链进行考量。实际上,由于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农产品)在生产全过程所需要的水资源量既为该产品或服务的虚拟水(Virtual Water)[19],畜产品生产对区域用水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其全生产链形成的虚拟水量来体现的。然而,当前关于居民畜产品消费与水资源利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很有限,传统认识上,人们对畜产品的水资源需求也仅停留在该产品的直接生产过程,而没有看到畜产品生产诱发上游环节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居民食品消费模式对水资源利用具有深刻的影响和导向性,学术上急需研究居民消费不同食品对区域虚拟水量的基本影响规律,从而正确把握居民食品消费模式改变对区域水安全的影响趋势。如果能真实地描述居民畜产品消费与水资源消耗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有利于分析、理解居民畜产品消费增长对水资源系统的压力,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1 基于虚拟水视角的畜产品生产对区域用水量影响
畜产品生产对区域用水量的影响体现为该畜产品全生产链形成的虚拟水量,包括畜产品消耗饲料的虚拟水含量、饮用水以及其他卫生服务消耗的水量。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过程十分复杂,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荷兰学者Chapagain和Hoekstra对牛生长全过程需要的虚拟水量和由牛得到的畜产品加工过程用水量做了详细的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并给出了畜产品虚拟水含量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20]。国内学者王红瑞、姚蓝等从事了畜产品虚拟水量的测算研究[21-22],其研究思路可概括如下,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取决其来源的动物类型(如牛肉制品取决于牛的虚拟水量特性)、动物生长过程中的饲养状况和生产这种产品的地理位置。畜产品虚拟水量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1)活体动物饮用环节的虚拟水含量。
(2)设施用水形成的虚拟水量。
(3)上游饲料产品全生产链用水量。
畜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谷物饲料,猪、牛、羊等肉类动物均是以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植物量才能换得一定的动物量。据有关专家测算,生产1 kg肉类蛋白所消耗的粮食资源将是植物蛋白的20倍[23]。单位耕地所能供养素食者的人数是肉食者的14倍,也就是说,肉食者占用的耕地是素食者的14倍[24]。同样,对于水资源利用来说也是如此,粮食作物尤其是谷物的生产是水资源密集型产业,在气候适宜条件下,生产1 kg的谷物需要1-2 m3的水,而在干旱不利的气候条件(高温、高蒸发)的国家,生产1 kg的谷物需要3 m3以上水资源。因此,畜产品形成的整条生产链中,通过对谷物饲料的需求从而形成区域用水量的增加在畜产品的总用水量中占据绝大部分比重。
综上,基于虚拟水的概念视角,考量畜产品的全生产链,即从其所涉及的最初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开始,至获得供居民消费的畜产品的整条生产链,畜产品生产对区域用水量的影响可用图1[25]表示:
依据畜产品生产链对水资源的需求,国外有多位学者对典型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进行了测算,其中以Chapagain & Hoekstra[26]、Zimmer and Renault[27]和Oki et al.[28]的计算结果最为权威,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以Chapagain & Hoekstra的计算结果为例,居民每消费1 kg牛肉等价于消耗近16 m3的水资源。在此背景下,居民食品消费模式的改变,尤其是畜产品消费量的增长,将成为畜产品生产规模扩大的强劲动力,促进畜产品产量的增加,这就要求谷物种植量的相应扩大从而为畜产品生产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在此生产链作用的引导下区域农业生产的虚拟水量将大幅上升,甚至引发巨大水资源缺口,并危及粮食安全。
2.1 变量选取
(1)区域用水量。本研究所涉及的区域用水量包括谷物生产用水、活体动物饲养用水等,因此,用水量多集中在农业部门,本研究选用农业用水量来衡量区域用水量的变化。
(2)畜产品消费量。本研究中的畜产品消费是作为畜产品产量增加的一个主要动力因素,本质上,畜产品消费增长对区域用水量的影响还是通过诱发畜产品产量增加来实现的,因此,本研究用畜产品产量来间接代表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变化。
(3)饲料供给量。我国畜产品多数还处于家庭或小规模生产形式,谷物是畜产品的重要饲料来源之一,由于我国口粮的增加基本较为稳定,谷物产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畜产品生产的饲料来源的。因此,这里选用我国各省(市)多年谷物生产量反映畜产品产量增加对谷物需求的影响和变化情况。
(3)作为畜产品饲料来源的谷物生产规模扩大是区域用水量增加的本质原因。方程(3)的协整结果显示,谷物产量与区域用水量之间存在着正向强相关关系。这也是畜产品产量增长致使区域用水量增长的本质原因。从事畜产品生产的畜牧业,其饲料来源于谷物生产。谷物生产所需要的水资源量远远高于工业和生活部门,是区域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农业技术水平高度发达的欧洲国家,谷物灌溉用水量占据区域用水总量的比例也超过70%[32]。大量经济学家甚至将谷物看作是水资源的一种替代形式,认为粮食产品贸易可作为水资源重新分配的一种有效机制,为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一种解决途径。
3 居民食品消费模式变化下区域水安全的应对策略
居民食品消费模式改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虚拟水这一隐喻通过恰当的贸易模式,充分利用国家(地区)间水资源禀赋优势,缓解缺水地区水资源压力,实践也证明虚拟水贸易在缓解中东和北非地区(MENA)水资源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研究探索在不增加水资源消耗的条件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畜产品消费,从跨学科的综合视角,研究适应居民食品消费模式改变的水资源政策和农业生产政策,以实现水资源节约和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因此,本研究认为实现居民畜产品消费增长趋势下的区域水安全相关策略应包括:
(1)提高畜产品的水资源生产力。在居民不断增加对畜产品消费的趋势中,如果缓解畜产品生产与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当前学术界也越来越热衷于研究畜产品的水资源生产力(live-stock water productivity, LWP)[33]。提高畜产品的水资源生产力意味着在不加剧缺水地区水资源压力的前提下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畜产品需求[34-35]。
从畜产品全生产链的角度,提高畜产品的水资源生产力,就意味着在饲料生产环节降低其虚拟水含量,如果能够在饲料生产环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畜牧产品整条生产链的节水作用将十分显著。通常可采用的路径包括如下两条:其一,改善技术措施,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发展新技术(比如灌溉技术)减少直接用水系数,并增加投资以使这些节水技术推广应用;其二,制定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政策,鼓励农民在谷物生产过程中考虑水资源的机会成本,这些政策能够在激励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选择低耗水型替代作物中起到关键作用。
(2)利用虚拟水贸易的方式降低畜产品消费增长对区域用水量的影响。一方面,从虚拟水贸易的角度,畜产品贸易可在全球范围实现水资源节约,这种节水效应源自各个国家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不同。例如,在法国,生产1 kg玉米需要530 L水,相反在埃及则需要1 100 L水。这种不同是因为炎热、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相对于一般地区来说蒸发更为厉害,从全球的角度看,如果在法国生产玉米,进而生产畜产品,埃及从法国进口畜产品替代本国生产,那么不仅可以满足埃及的畜产品消费,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本国生产畜产品对水资源系统的压力。
另一方面,如果考虑到畜产品过度依赖国外进口可能对一国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那么,在一个具有多种气候和不同自然区域的国家,虚拟水贸易战略可以在本国内地区间实施。例如我国将来可能面临严重的水危机,毫无疑问,我国可通过虚拟水国内贸易的方式制定虚拟水贸易战略,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节约,以绿水(通常指降雨和土壤水等)利用为例,河南省利用绿水的比重占到83%,而山东这一比例只有32%。为保护华北地区的蓝水(通常指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华北地区的一些省份农业种植中雨浇农业应该占据更大的比重,而粮食产品可以在省际间进行交换。这就要求我国水土资源耦合条件较好的区域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功能,并为本地区和国内其他缺水地区提供充足的饲料量,从而满足我国畜产品生产增长对饲料粮需求的不断增加。
(3)实现区域水资源禀赋与食品消费模式的协调发展。缺水地区应逐步优化当前的经济结构和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提倡适宜区域水资源条件的区域食品消费结构和模式,对于严重缺水地区而言,一方面,不鼓励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过量消费,另一方面,为实现居民消费的多元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支持水资源密集型消费产品的区域外或国外进口。然而,虚拟水贸易战略应和一系列的用水政策综合运用,孤立地实施虚拟水贸易战略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对于缺水地区来说,需要在畜产品这种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链过程中注重水资源要素的稀缺价值,同时,对于畜产品生产环节中实现节水的行为和方式,应对其实施相应的补偿,补偿资金可来源于水资源流转产生的收益,补偿方式通过政府主导的市场模式进行运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Wilhite H, Nakagami H, Masuda T ,et al.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Household Energy Use Behavior in Japan and Norway [J]. Energy Policy, 1996, 24(9):775-803.
[2]Brower M, Leon W. Practical Advice from 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R]//The Consumers Guide to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Choices. New York:Three Rivers Press, 1999.
[3]Vringer K, Blok K.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nergy Requirements of Households in The Netherlands[J]. Energy Policy,1995, 23(10):893-910.
[4]Mintcheva V. Indicators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ion in the Food Supply Chain: The Case of the Tomato Ketchup Supply Chain and the Integrated Product Policy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5, 13(7):717-731.
[5]FAO. Food Outlook: Global Market Analysis[R]. Rome Italy:FAO, 2008.
[6]Molden D. Water Responses to Urbanization [J]. Paddy and Water Environment: Special Issue Water Transfers 2007,5 (4): 207-209.
[7]De Fraiture C, Wichelns D, Rockstrom J, et al. 2007 Looking ahead to 2050: Scenarios of Alternative Investment Approaches[A] //Molden 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Water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e, Water for Food, Water for Life: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Water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e. 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London, Colombo: Earthscan, 2007: 91-145.
[8]Popkin B M. The Nutrition Transi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J].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2003,21 (5-6):581-597.
[9]King J. Livestockwater Needs in Pastoral Africa in Relation to Climate and Forage. ILCA Research Report 7[R]. International Livestock Centre for Africa (ILCA), Addis Ababa, Ethiopia,1983.
[10]GigarReverdin S, Gihad E A. Water Metabolism and Intake in Goats[A] // MorandFehr . Goat Nutrition. Pudoc.Wageningen:The Netherlands,1991.
[11]Steinfeld H, Gerber P, Wassenaar T, et al. Livestock’s Long Shadow: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Options[R]. Rome Italy:FAO, 2006.
[12]Katrien D, Amede T, Haileslassie A. Improving Water Productivity in Mixed Croplivestock Farming Systems of SubSaharan Africa[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10, (97):579-586.
[13]Wallace J.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to Meet Future Food Production[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0, (82): 105-119.
[14]Postel S . Entering an Era of Water Scarcity: The Challenges Ahead[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2000, (10): 941-948.
[15]Rosegrant M, Ximing C, Cline S, et al. The Role of Rainfed Agriculture in the Future of Global Food Production.EPTD Discussion Paper No. 90[R]. Washington, D C: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 2002.
[16]Rijsberman F R. Water Scarcity: Fact or Fiction?[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6, (80): 5-22.
[17]Rockstrom J, Barron J. Water Productivity in Rainfed Systems: Overview of Challenges and Analysis of Opportunities in Water Scarcity Prone Savannahs[J]. Irrigation Science , 2007, (25): 299-311.
[18]王新华. 消费模式变化对虚拟水消费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2):32-34. [ Wang Xinhua. Effect of Consumption Patterns Change on Virtual Water Consumption[J]. China Rural Water and Hydropower, 2006,(2):32-34.]
[19]田贵良.虚拟水贸易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Tian Guiliang. The Theory of Virtual Water Trade[M].Beijing: China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ess, 2010.]
[20]Chapagain A K,Hoekstra A Y. Virtual Water Flows between Nations in Relation to Trade in Livestock and Livestock Products [A]//Value of Water Research Report Series No.13. UNESCOIHE,Delft,the Netherlands,2003.
[21]王红瑞,王军红. 中国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J].环境科学,2006,27(4):609-615.[ Wang Hongrui, Wang Junhong. Virtual Water Content of Livestock Products in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6,27(4):609-615.]
[22]姚蓝,李磊,宿伟玲. 动物虚拟水概念及其应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3):75-77.[Yao Lan, Li Lei, Su Weiling. Concept of Virtual Water of the Live Animal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2005,26(3):75-77.]
[23]许进杰. 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模式变化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效应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534-538.[Xu Jinjie. Effect Analysis about Change of Chinese Residents’ Food Consumption Patterns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9,30(5):534-538.]
[24]王家新,吴志华.中国可持续粮食消费战略探析[J].中国经济问题,2001,(6):25-31.[Wang Jiaxin, Wu Zhihua.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Food Consumption of China[J]. Economic Issues in China, 2001,(6):25-31.]
[25]曹建廷,李原园,张文胜,等.农畜产品虚拟水研究的背景、方法及意义[J]. 水科学进展,2004,15(6):829-834.[Cao Jianting, Li Yuanyuan, Zhang Wensheng, et al. Research backgrou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Significance on Virtual Water of Crop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J]. Advance in Water Science, 2004,15(6):829-834.]
[26]Chapagain A K,Hoekstra A Y. Virtual Water: An introduction[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Meeting on Virtual Water Trade. UNESCOIHE,Delft,the Netherlands,2003.
[27]Zimmer D, Renault D. Virtual Water in Food Production and Global Trade: Review of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Meeting on Virtual Water Trade. UNESCOIHE,Delft,the Netherlands,2003.
[28]Oki T, Sato M, Kawamura A , et al. Virtual Water Trade to Japan and in the World[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Meeting on Virtual Water Trade. UNESCOIHE,Delft,the Netherlands,2003.
[29]Peden D, Tadesse G, Misra A. Water and Livestock for Human Development[A]//Molden D. Water for Food, Water for Life: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Water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e[C]. London, Earthscan and International, UK: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 Colombo, Sri Lanka, 2007: 485-514.
[30]Durning A. How Much Is Enough?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the Future of the Earth[R]. London, Earthscan, UK: 1992.
[31]潘耀国.中国肉类消费全景图和大趋势[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6.[ Pan Yaoguo. Panorama and Trend of Meat Consumption in China [J].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11(1):1-6.]
[32]De Fraiture C, Molden D, Amarasinghe U, et al. Podium, Projecting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for Food Production in 2025[J]. International Water Institute, 2001, 26(11-12):869-876.
[33]Descheemaeker K, Amede T, Haileslassie A. Improving Water Productivity in Mixed Croplivestock Farming Systems of SubSaharan Africa[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0, 97: 579-586.
[关键词] 沈阳市民 体育消费 影响因素 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沈阳市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出现,而体育消费作为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促进整个消费结构的改变、消费模式的转化,而且对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增强,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探讨沈阳市居民体育消费中的各种因素,分析其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沈阳市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影响沈阳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
居民体育消费的增长,与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个人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居民消费心理、消费习惯、闲暇时间、社会文化背景、场地设施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经济因素是根本
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体育消费显然属于享受型需要和发展型需要的范围,而且具有较大的需求弹性。根据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率就越大,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在全部支出中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比重会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和体育消费方面的支出会上升。可见,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与其经济状况有根本上的联系。
近10年是沈阳市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的10年。据省统计局资料显示,沈阳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和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消费支出持续上涨。其中文化教育娱乐服务这一项代表生活质量的指标上升速度较快,这充分说明人们重视的程度和满足的程度有了新的发展。向高文化发展、重视精神生活成为我市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的必然追求。
2.身心健康需要是基础
提高健康水平已成为沈阳市居民的共同愿望。据调查,沈阳市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排在第一位。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食物结构,相伴现代文明病也随之出现。1998年沈阳市居民的死亡离为6.17%,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其中一些疾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已认识到,体育活动是改善健康水平的重要渠道。
现代生活的突出特点是休闲娱乐的增加,其中体育的内容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一份调查显示,在人们日常从事的38项休闲娱乐活动中,体育活动内容不仅多,而且排序相对在前(见表)
二、促进沈阳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对策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通提高,价值追求必须呈现出多样化,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体育消费需求的增长。
1.必须制定合理的价格
价格合理就意味着所制定的体育消费价格要符合沈阳市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根据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地区的不同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为不同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体育服务;价格合理就意味着要使消费者对体育消费品的心理预期价格与所制定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距合理化;价格合理就意味着通过提高体育服务质量,使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感到物有所值,满意程度较高。
2.增加休闲娱乐时间,扩大媒体对体育意识的宣传
体育活动需要时间做保证。我国自实行五天工作日以来,人们的空余时间增加,尤其是服务消费的增加,把人们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政府应出台一些相关政策,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体育消费提供更多的机会。
媒体对体育的影响已是有目共睹,所以应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导向作用,增强人们的体育意识;同时,媒体本身也是人们进行体育消费的载体,通过大众媒介,使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进一步增强。
3.提倡体育消费分民化,努力扩大体育人口
体育消费贫民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壮大体育市场、增加消费的客观要求。因此,政府应大力投资建设一些综合性的体育设施场所,使广大居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同时加强体育指导者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社区辅导站、俱乐部等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加大体育科技、体育教学的普及与推广。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扩大体育人口,提高体育消费者的数量。
4.增加体育消费市场的服务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我国体育产业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缺乏中介机构,人才流动不畅,健身娱乐市场不完善,体育项目及器材不充足,服务指导水平较低,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缺乏面向国际市场的管理人员、法律人员和国际中介人员等。与作为WTO成员开放本国体育服务市场、提高体育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必须努力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做到让消费者满意。
参考文献:
[1]张贵敏: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1
[2]《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研究》课题组.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