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运维工作方案

运维工作方案

时间:2022-09-01 14:39: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运维工作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运维工作方案

第1篇

国家IT服务标准的推出对规范IT行业市场秩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国家标准委等负责推进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举行了第四次集中工作会议。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是工信部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它的推出对规范信息服务行业市场秩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次会议中,除了运维标准和基础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外,标准验证及应用推广试点统一培训教材、标准推广计划等工作也得到了全面的推进。

此次会议中,运维标准工作组在运维标准组组长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的组织下,针对前期从中央、地方信息中心、外资企业及行业专家征集的149条意见,对运维标准中的《通用要求》、《交付规范》、《应急响应规范》和《数据中心规范》等作了详细的修改和完善,并进行了运维标准《桌面及设备规范》的起草编写工作,以及运维服务标准推广方案、培训教材提纲和人员标准工作的汇报和研讨,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方案作了明确的布置。

据记者了解,为了确保运维标准的专业性、实用性及适用性,运维标准工作组从2009年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广泛的调研、草案编写以及意见征集修改等系列工作。目前,运维组的企业有近20家,覆盖了金融、电信和政府等10多个行业,涉及了软件服务商、硬件服务商及集成服务商等多种类型企业。目前神州数码所负责牵头编制的《信息技术服务运维通用要求》和《信息技术运维服务交付规范》已分别列入国家标准计划号和行业标准计划号。除此之外,运维组编制的《信息技术运维服务应急响应规范》也已正式列入国家标准计划,其它标准正在进行行业标准的申报。

此次集中工作会议后,运维标准及基础标准的修订、验证推广及完善将成为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下步的工作重点。之后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将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的具体要求,在北京、成都、沈阳、上海、广东等省市展开标准验证及应用推广试点工作。另据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透露,标准验证及应用推广试点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目前试点实施指南的编写已经完成,初步计划5月进行试点批复,6月各省市提出试点实施方案,8月形成标准验证报告,12月进行标准应用试点的推广。

第2篇

关键词:变电站;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集约化发展

1 概述

为了实现国家电网全面提升变电站运维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细则。河南省电力公司评价细则后,即作为变电站运维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标准。为了使变电站能够达到省公司的精细化管理评价标准,文章从多个方面研究了变电站精细化管理的方案,并在商丘供电公司柘城运维站实施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商丘供电公司变电运行部等单位和部门的广泛认可。下面从日常运检管理工作、专项管理工作、标准化安全管理、标准化基础资料管理、PMS系统五个方面探讨研究变电站精细化管理的方案研究与实施。

2 日常运检管理工作

变电站的日常运检管理是变电站最核心基础的工作,变电站值班员每天的工作即是对变电站管辖的设备进行巡检管理。变电站管辖的设备包括:变压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断路器、隔离接地开关、直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组合电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地网、电缆、无功补偿系统、母线绝缘子、避雷器、站用电系统、架构基础、端子箱、避雷针、开关柜等设备,如智能变电站还包括智能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

变电站是一个设备密集的场所,为保证站内设备的运行稳定,变电站值班员要非常熟悉自己所管理的各种设备,严格按照规程巡检管理,不能有半点马虎,对于变电站主要设备变压器的运维管理,更是至关重要。因此,变电站主要设备变压器的精细化管理方案是文章重点讨论的问题。

变压器设备的管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安装投运技术文件。在变电站建设期间,安装投运技术文件要完善。安装投运技术文件包括:设备技术规范书、出厂试验报告、交接试验报告、运输记录、安装时变压器有没有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安装质量检查及评定报告是否齐全。这些安装投运技术文件都必须输入到PMS系统中,以接受检查及备日后资料查阅。变电中的变压器检修时期的技术文件包括:变压器设备评价报告、变压器检修记录、规范记录设备履历卡片。其中,变压器检修记录、设备的履历都要记录在PMS系统中。变压器的技术档案包括:竣工图纸、设备使用说明书、停电例行试验报告、带电检测报告、变压器故障跳闸记录、建立红外图谱库、变压器本体非电量保护校验记录等记录,值班人员要非常熟悉这些资料。对于变压器的非电量保护校验记录情况,必须严格检查出厂时进行的气体继电器、油流继电器、压力继电器、压力突变继电器、压力释放阀、温度计校验报告。值班员交接时要进行的气体继电器、压力释放阀、温度计校验报告。值班员还要认真填写每两个试验周期之内进行的温度计校验报告。对变压器建立台账,记录设备各参数详细情况,并记录入PMS系统中。

3 专项管理工作

每年地市供电公司均会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工作方案,对所管辖的变电站进行精益化管理水平进行评价,此项专项管理工作对变电站的日常管理起到了监督整改的积极作用。在专项管理工作进行中,评估专家会对变电站各项管理工作按照省电力公司的精益化管理标准进行评价,对优秀经验进行推广,并指出需要整改的地方,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生产必须的管理环节。

商丘供电公司柘城运维站在商丘供电公司2016年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工作中,专家组对柘城运维站的设备维护工作评价很高。专家特别评价柘城运维站断路器的管理非常到位,断路器的设备出厂铭牌齐全并清晰可识别,没有油污灰尘的污染,断路器的运行编号、相序标识齐全清晰可识别,断路器支架没有锈斑和变形,断路器连接法兰和螺栓没有锈斑、脱落的油漆,接地线没有松动、锈斑,断路器的安装基础没有下沉和被破坏的现象。断路器绝缘子的表面清洁,没有裂缝、无放电痕迹、没有破损,法兰没有开裂现象,绝缘子的金属法兰与瓷瓶粘合部位牢固,防水胶没有脱落。但是,专家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电力电缆的管理需要优化改进。变电站电力电缆是不易维护管理的部分之一,电力电缆不像变电站其他设备位置明显管理方便,电力电缆广泛不够规则,管理上容易出现漏洞。专家组建议值班员要对变电站建设时期的竣工图、直埋电缆走向图等图纸认真研读了解,掌握变电站电缆走向和光缆走向。值班员要定期检查电缆是否有变形,检查电缆的外绝缘套是否破损和裂缝。值班员要定期检查电缆连接终端设备线夹是否松动、发热,及时发现电缆是否有明显弯曲现象,巡检导体连接棒有无锈蚀、开裂,套管和法兰盘尾管是否有渗油现象。值班巡查电缆的主要内容还包括:电缆的终端套管的外绝缘是否破损,是否有异味和异常响声,电缆的终端套管表面是否脏污现象,有无放电和灼伤痕迹;检查室外电缆终端头的防水措施是否完备,是否有无抛挂物;判断引流线长度是否合适。

4 标准化安全管理

变电站生产操作要严格按照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进行日常标准化安全管理。对于变电站的标准安全管理规程主要包括:带电操作安全规程、设备检修安全规程等。

5 标准化基础资料管理

2015年柘城运维站参与了商丘供电公司的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该变电运维站是一座220kV变电站,2016年该变电站被省公司抽中参加220kV变电站评选。在评选考核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结果即为各单位同业对标中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指数成绩。为了能在今年的精益化管理评价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柘城班组按照评价细则做了好各种资料的迎检准备工作。柘城运维站组织值班员学习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细则,对照评价细则进行自查,完成各种设备的资料准备工作。

6 结束语

为进一步规范变电站精益化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变电站运维精细化管理水平。文章从日常运检管理工作、专项管理工作、标准化安全管理、标准化基础资料管理、变电站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五个方面研究变电站精益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推广,分析查找变电运维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加强落实整改,确保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升国网对变电站精细化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维鸽.35kV变电站如何进行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5(32):202-203.

第3篇

【关键词】配电网建设;管理;制度;营配贯通

0引言

为做好市(县)公司配网中压设备营销信息全贯通工作(下简称中压营配贯通),支撑95598全网全业务集中,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通过控制源头,实现增量数据动态联动。制定规范的中压营配设备联动规则流程,开发设备异动程序,实现营销系统与PMS系统全贯通,实现基础数据动态联动更新,确保数据唯一来源。集中开展营配存量对应工作,完成营配档案全面普查。建立、健全站—线—变—户间准确的关联关系。建立营配贯通工作协同机制,主要领导负责,营销、运检、调控、信通等部门紧密协同,共同推进,实现中压营配信息全贯通。

1营配数据全贯通目标

各市、县公司成立营配数据贯通工作领导机构和相应工作小组,明确各专业工作具体负责人。综合考虑各项工作要求,制定科学、具体、符合实际情况的营配数据贯通工作方案,统筹协调实施过程中各环节、各参与部门的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并按计划完成营配数据对应任务。相关业务部门需密切配合,全面完成营配数据贯通对应工作,全面应用营配联动流程。在国网公司统一部署和要求下,中压营配贯通工作按照统一组织、试点先行、分级实施、层层负责的原则开展具体工作。实现全省17家地市公司以及98家县公司及用户所属配网中压设备(站—线—变—户),营配存量数据准确对应与增量数据贯通的工作目标,具体的营配数据全贯通指标体系和目标值如表1所示。

2营配数据全贯通体系

2.1营配数据全贯通保障体系

各市、县公司是中压营配信息全贯通工作的具体实施责任单位,各市、县公司制定本单位中压营配贯通工作的具体方案,明确各专业具体工作负责人,负责本单位范围内贯通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并负责及时向省公司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市公司负责向省公司统一汇报各县公司的工作进展情况,具体的,运维检修部、营销部、营配贯通项目组的任务如下所述。运维检修部:负责牵头组织中压营配贯通工作,管控工作进度;负责组织协调生产、营销相关部门完成营配联动模块和营配对应工具的部署、实施;负责督导各部门、班组开展对应工作,审核数据对应质量;负责营配贯通业务培训,及时协调处理其他相关工作。营销部:负责组织中压营配贯通工作中营销部门所对应工作的开展情况,管控工作进度;负责督导营销各部门、供电所开展对应工作,审核数据对应质量;负责与生产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推动中压营配贯通工作进度。营配贯通项目组:负责协助制定市、县公司中压营配贯通工作方案;负责营配联动程序和对应工具的程序开发、问题处理、功能完善等工作;负责检查各市、县公司营配联动模块应用和营配设备对应情况,协调推动工作进度;负责与市、县公司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处理;负责汇总各单位每周的工作情况,出具相应的分析报告。

2.2营配数据全贯通工作流程图及流程说明

全面梳理生产配电设备、营销用户设备异动流程,实现业务交互融合。通过建设营配贯通模块,固化营配全过程交互流程。采用双确认校验机制审核对侧信息,确保准确及时,夯实配电精益化管理基础。营配数据贯通交互流程包括生产端发起的站、线、公变异动联动流程和营销端发起的用户专变异动联动流程两大类交互流程。变电站、线路、公变设备以生产为准,设备异动中是由生产系统发起,经过设备异动审批流程审批通过后,将异动信息传送至营销系统接收,并等待营销确认。在营销系统中完成异动信息确认并将设备创建完毕后,生产端异动流程方可归档。基于设备异动流程能够实现设备异动闭环、一致性准确管理。供电方案辅助设计是指在现场勘查环节时,将勘查方案、供电方案等信息传送至生产系统,用来通知生产系统审核及知悉方案的业务流程。供电方案辅助设计流程是集成在高压业务与生产PMS流程中的子流程,隐含在交互流程中,此流程只实现通知功能。是营销发起设备异动与生产的第一次交互。

3营配数据全贯通评估与改进

3.1专业管理评估方法

根据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和生产PMS系统的专业工作分工不同,变电站、线路、公变台区等设备信息以PMS系统为准,营销数据向PMS系统数据对应;用户信息、专变等信息以营销为准,生产管理数据向营销数据对应。

3.2专业管理成效分析

第一阶段:完成市、县公司中压营配联动模块、营配设备对应工具的开发、试点单位部署及运行工作;完成试点单位中压营配联动模块、营配设备对应工具的开发、部署;完成试点单位中压营配联动模块的现场培训及现场支持工作,各县公司转入试运行阶段;屏蔽试点单位PMS和营销系统中相关设备的维护入口,中压营配联动模块进入单轨运行阶段。第二阶段:全面部署市、县公司中压营配联动模块、营配设备对应工具,各单位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开展县公司中压配网营销信息贯通培训工作;完成全省所有市、县公司中压营配联动模块的部署、测试,完成第一批参培市、县公司的权限收集及分配工作;完成第二批参培市、县公司的权限收集及分配工作;完成全省所有市、县公司营配设备对应工具的部署和功能升级,进入应用阶段。第三阶段:实现全省所有县公司中压营配联动模块、营配设备对应工具的单轨运行,启动中压存量设备对应工作;实现全省所有市、县公司中压营配联动模块、营配设备对应工具的单轨运行,屏蔽生产系统和营销系统中相关设备的维护入口。同时,全面启动县公司中压营配存量数据的对应工作。

4总结

4.1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存量设备对应结果核查时,发现营配设备属性不一致的情况;在对公变设备运行情况监测时,发现公变负载率异常;一次存量设备对应完成后,对各单位通报设备对应数量和对应率时,有单位反应设备规模和现场实际数量不一致等问题。

4.2对策和措施

第4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

前言

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电力企业在当前生产中越来越重视信息通信系统构建,使其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是在上述背景下发展而来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是实现市县供电企业信息统一调控、运维集中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市县供电企业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市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一体化模式概述

现代社会生产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各市级供电网开始逐渐向乡镇延伸,显著扩大了电网覆盖面积。在这种供电模式下,城市供电网络是核心,并将周围乡镇的供电网络纳入到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中,成为电网集中管理的核心[1]。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一体化运维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这种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中,需要在原总信息调控中心基础上建立县、区的调控副中心,主要工作职能在于将市区周围各县、区内的电力输送信息全部调集到总中心进行处理和控制,同时再对整个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干预,例如合理分配电网资料等[2]。通过这种方式,供电企业能够实现对市县供电信息共计的干预,提高了供电质量,保证了供电管理效率。

2市县供电企业信息一体化模式建设思路

J市供电公司严格按照《国网S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市县一体化”管理工作指导方案》的相关内容,以“市县一体化”运作为基本原则,开展了信息一体化运维模式建设,主要措施包括:

2.1管理体系建设

在管理体系建设中,J市供电公司以安全高效为中心,明确了县公司是执行主体的要点,并将省公司的相关标准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致力于构建运行畅通的一体化管理运维模式。(1)职责分配。职责分配是J市供电公司实现供电企业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构建的基础,在实践中,市供电公司严格按照“三集五大”的工作方案落实相关工作,进一步增强通信公司网络控制室全责划分,并实施垂直管理思想,分别在市、县两级单位设立不同的专业管理架构,实现两级管理。当前J市多个县公司均在运检部设置了通信运检班,通信运检班是“市县一体化运维模式”的实施单位,接受公司通信部门的统一管理,并对公司的信息通信工作负责。(2)组织架构。为了保证实现供电企业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能够达到预期的实施效果,市供电公司确定了严格的组织架构,具体资料如图1所示。

2.2网控室建设

J市供电公司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开展网控室建设,以信息通信融合为载体,有效满足了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的运行要求,达到了预期通信效果。(1)建设功能。市供电公司遵照省公司提出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路线,建立了能够实现市县统一调控的网络控制室,该控制室能够实现客服运维、融合式网络管控等功能,显著提升了市公司的信息处理与资源调配能力,让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能够有效的协调指挥各种信息。在整个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中,市供电公司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能够接收本地电网运行的全部信息,例如J市电网信息通信网概况、光缆地理资料等,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电网运行对信息的需求。(2)岗位配置。J市供电公司根据当前的人员在岗情况,设置值长2人(一主一备),客服一人,实施正常工作制度;主值5人,副职5人,两人一组,按照“五值三运转”的要求开展工作。在岗位设置中,值班长主要处理网控室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项目信息管理、电网运维信息管理等、安全管理等。主值承担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平台与TMS系统维护、数据处理工作;制定年度运维平台运行方式计划,对通信一体化运维平台进行配置。副职负责信息系统监控,配合主值完成各项信息处理工作。客服主要针对全市的信息通信运维热线值班,保证能对所有客户的服务进行响应,及时记录客户的需求,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处理,提高客户满意度。

3市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的重要技术

J市在市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构建中,根据本地区信息通信的具体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标准,主要技术包括:(1)交互、融合检测数据。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产生了更多的电网运行信息,这就对企业的信息检测、信息通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J市供电公司研究发现,由于该公司采用了传统的分布式系统结构,采用增加单个传感器主体数量的方法,虽然能够满足当前信息通信的要求,但是也会使控制程度越来越复杂,这明显与运维模式创设的初衷相违背。因此,J市供电公司在技术应用中致力于让设备接口实现集成,通过增加连接接口的方法,再配合相应的管理系统,保证电网检测、电网运行资料显示、数据推送等工作都能在物联网环境下快速实现,最大程度上满足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对硬件的需求。(2)进行必要的协调与规避。J供电公司在本地区推广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的时间较短,再加之受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的影响,在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应用的初期,存在业务界限模糊的问题,短时间内部分业务的流程交叉、冲突,对整个公司的业务处理能力造成挑战。J市供电公司针对这种情况认为,在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实施的初期,需简要对公司的各项业务进行调整,进行必要的协调与规避,避免在纵向执行过程中出现信息失调的问题,在横向上进一步划分具体的工作内容,确保各项业务信息都能得到快速落实,保证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整体工作质量。(3)技术创新。对于J市供电公司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传统的“孤岛式”的信息交流平台朝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3]。根据当前该电网公司的实际情况,很多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公共巡视、实时视频等)改变了传统工作的工作环境,能有效满足智能调度的要求,最终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在实施中,J市供电公司以网络控制室为试验点,尝试将云计算技术架构应用到智能检修中,并以移动技术为依托,构建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综合管理平台。在该平台构建结束之后,供电公司能够同时完成运维检修人员调动、现场资料回传等运维全过程的业务处理,并依靠移动视频技术,让技术人员能够针对电网故障进行实时会谈,及时寻找解决故障的有效措施,保证了电网运行质量。

4结论

本文介绍了市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的相关问题,并结合J市供电企业的具体实施情况展开了分析。从J市供电企业的实践经验来看,上述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实现了该市供电公司电网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满足了市、乡、镇地区的电网管理要求,不仅降低了电网的运维管理成本,还能最大程度上强化市电力企业对电网的管理能力,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在构建市县供电企业一体化运维管理模式过程中,可以借助J市供电公司的成功经验,有计划的对一体化运维模式进行改进,最终提高公司市县电网的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倩.一体化运维体系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价值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6):161.

[2]张莹.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3):15~16.

第5篇

前言

乳山公司信息网络共覆盖公司5个办公区,在运业务信息系统32个,信息系统已全面渗透到公司的各个管理领域和业务环节,信息安全已纳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信息安全形势,乳山供电公司成功构建起了三维立体式终端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新模式,极大提高了信息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能力,规避了信息安全事故,确保了电网信息安全,为公司战略发展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三维立体式终端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各地供电公司信息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乳山公司虽然集中部署了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防病毒系统等软硬件设备,但信息安全形势仍不乐观。究其根源,企业没有构建以终端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更为智能化的、具有主动防御能力的、全过程的终端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从被动防护寻求主动防御,从源头上消除安全威胁和漏洞,促进电网企业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二、三维立体式终端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内涵

三S立体式终端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以技术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三个维度统筹建设、并重开展。管理体系以构建桌面终端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为基础,实现对桌面终端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和考核化;技术体系通过采取终端基线安全策略、终端网络准入控制、访问控制、监控审计等技术手段,全面支撑桌面终端安全管控工作;而服务体系贯穿整个过程,以提高三线服务质量为核心面向用户和终端资产两个层面落实企业终端管理策略,确保终端安全管理策略的有效执行。

三、三维立体式终端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做法

1.加强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全过程安全管控保障

(1)健全运维服务制度。乳山供电公司依照科学严格的制定标准,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范和实施细则。这些管理制度的使各级单位在推行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章可依和有据可循。

(2)深化运维服务平台。通过深化应用I6000平台,将一单两票模块与公司实际工作流程相结合,建立了由运维服务热线、OA邮件等构成的运维服务平台,以单点联系窗口的形式,统一受理服务请求,提供一线支持服务,并对问题进行汇集总结、分类和分级。

(3)建设运维服务团队。遵循“三线运维”原则,组建运维服务团队,由“一线前台服务台,二线后台运行维护,三线技术支持”的结构组成,加大运维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运维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一支技术过硬、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运维团队。

2.规范终端安全管控,做到“三阶段”全过程管控

(1)加强宣传和管控,做好事前预防管理

通过编写《乳山市供电公司桌面终端安全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加强培训宣传,完善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机制,实施安全评估、安全加固工作。

(2)规范作业流程,做到事中高效运维

严格监控运行,及时发现违规事件。通过对桌面终端的安全事件进行监控,如:违规外联、异常网络流量等。对安全事件进行初步分析,生成信息安全督查整改通知单处理。

(3)持续体系改进,实现事后完善提升

及时事后分析,查找问题源头。在事件处理终结后,对重大安全事件或重复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提交分析报告,并依据管理规定对相关人员和单位提出考核意见。通过考核通报不断找差改进,整体提升桌面终端安全水平。

3.强化技术管控,提高终端安全水平

(1)强制实施终端基线安全策略,提高免疫能力,确保终端可信

乳山供电公司在信息内网搭建AD域策略服务器,通过域控制服务策略,已入域的桌面终端自动接收安全策略,完成配置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防范等方面的终端安全基线策略,而全过程用户无须任何操作。

(2)实施终端网络准入和访问控制,提供主动防御能力,确保接入终端可管

对桌面终端IP地址统一管理,采用基于802.1X协议的认证系统。终端接入网络前,必须接受身份认证和安全度量,执行严格的强制安全策略检查,只有可信并且符合强制安全策略的终端才获准接入公司信息内外网。使入网的终端有较高的健康度和可信度,从而从源头上消除桌面终端的安全隐患。

(3)全过程终端安全指标监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终端可控

充分挖掘桌面终端管理系统的用户行为管理和审计功能,并依托防病毒系统、补丁升级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等技术支撑保障平台,对桌面终端的安全状况进行7×24小时实时动态监测,评估及安全事件的准确全程跟踪定位,对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进行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件对公司网络和业务的影响。

四、 三维立体式终端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效果

(1)保障了业务信息系统的健康运行

实施三维立体式终端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以来,信息安全水平逐步提高,未发生一起信息系统安全事故,保障了信息系统安全、稳定、持续和高效运行。

(2)桌面终端安全性、可靠性得到极大提升

实施三维立体式终端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以来,建立桌面终端风险预警、识别模型,对终端运行风险进行规划、识别、分析,变“事后救火”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全过程地进行风险管理,检查、监控、识别、控制解决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3)信息运维效率、服务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第6篇

一、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成立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并组织各公益性文化机构相关考核工作。

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督促检查,负责经费的审批、划拨等工作。

二、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综合文化站升级改造;已建、综合文化站补充配备4台电脑,1套音箱,2个电视机,1台投影仪;以农家书屋工程为载体,重点打造3个特色村级文化活动室等共计178个村文化活动室配备电脑、音箱等设备;新建4个公共电子阅报屏建设,48个社区书屋更新补充书籍;镇综合文化站特色文化广场建设,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建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

2、推进县广播影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2个乡镇固定电影放映点,2个村级固定电影放映点;建设76个行政村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181个行政村运维工程;建设150个农村电视“户户通”工程,1554个农村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工程(含县电视台运行维护费30万元)。

三、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建立文化服务机构下乡常态机制,坚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建立并实施群众文体辅导员进社区(农村)、包片辅导制度,每年免费为群众演出、举办各类活动30场(次)以上,乡镇文体辅导员每月一次深入乡(镇)、社区和农村开展培训、辅导、调研,购买优秀的电影片源20个,举办大型群众展演活动8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3次。举办乡镇基层文化骨干培训2次,培训人次140人次,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开展演出、展览、培训等文化艺术活动2次以上。

四、严格资金管理

财政资金支付依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拨款。各建设单位对专项资金实行分账明细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依照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严格实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审计和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文化和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对查实的违纪违规问题,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其他有关财政财务制度的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第7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紧张而有序的2016年即将度过,一年来,在领导、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本人能够按照要求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我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概述

1.运维方面

对省内人员异动后的归属机构、OA、邮件、RTX、BAS等系统权限、归属的变更调整,并对长期不使用及离司人员的相关权限进行清理,保证信息安全。

继续执行综合治理“出单慢”长效机制工作方案,配合总公司对16年出单员满意度进行调研,将综合治理“出单慢”形成常态,提升出单时效。

完成全省双核集中考试、国寿E学系统集中考试的技术支持工作,全年共支持集中考试五次,累计考试人数达400余人次。

全年共配置SSL VPN帐号100余个、BAS帐号60余个、注册邮箱80余个、RTX帐号120余个,支持全省密码重置及硬件特征码清理工作500余次。

2.硬件网络方面

全年共支持视频会议450余场,均顺利召开,无意外情况发生,其中总公司视频会议280余场,省分公司视频会议170余场。

全年共采购集采IT设备12次,累计金额163万元,预算达成率94%,为来年IT预算达成打下良好基础。

对省分公司所有办公电脑进行桌面维护,并对全省基础桌面环境维护提供技术支持,保证桌面环境运行顺畅。

更新了一线老旧设备(更新08年、09年一线柜面设备),以新设备向一线倾斜为原则,保证一线工作效率,提升出单时效。

改造升级现有网络,提升线路的接入带宽,优化配置了网络管理策略,为业务发展做好基础保障。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有计划升级省公司汇聚网络带宽+地市+区县互联带宽。

支持新筹建公司、职场搬迁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做好职场装修过程中强弱电综合布线、网络搭建、设备采购配置;帮助基层新迁职场装修前的图纸审核、材料把验、综合布线工作以及施工中的现场指导,最重的是做好搬迁前的应急预案,杜绝搬迁过程中的停机、停业情况的出现。

参与总部“云助理应用建设组”,进一步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积极推动建立总分联动的移动应用建设。

应对省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金融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进行检查,在全省范围内做好盗版软件的清理、自查工作。

完成“两两”检查IT条线工作自查报告并整改落实。

按照公安机关信息安全检查整改要求,分公司接入等保三级系统的网络设备也为重要设备,完成双因素认证方式登录工作。

总公司客户服务部联合信息技术部于9月21开展了电话中心灾备演练,对演练中发现我公司电话中心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根据《关于启动2017年度IT需求征集和IT投入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完成IT条线2017年IT预算费用编制上报工作。

完成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实时业务看板项目——大屏实时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

分公司集中考试设备扩容、压力测试。

根据《IT设备管理办法》完成全省IT入账、设备调整、帐实核对、数据上报工作。

完成终端安全管理系统上线前的网络配置、测试工作。

按照总公司统一工作部署,对全省收费版Adobe编辑软件进行清理,阅读软件可继续使用。

支持全省三、四级机构非现场监控正常运行,对安装、调试、配置、录像调取等后期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二、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一年来,通过对自己认真的反省,真切的感觉到自己与公司领导的要求、与部门工作的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1.IT工作要求有规范化的流程,对问题的出现进行定位、再现、上报、跟踪、解决。由于自己思想、意识不到位,有些事情做的不够完整,时效性不强,具体问题把握的也不够准确。

2.在工作中的主动积极性不够,与部门之间协商、配合主动性不足,势必会造成IT工作的事先介入力度不大,被动服务和实效性也存在问题。

3.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缺乏主动研究思考和科学规划,工作思路不宽,缺乏创新。

三、2017年工作打算

1.贯彻落实总公司关于2017年信息技术工作思路,以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脚踏实地,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

2.做好硬件网络基础运维工作。努力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定位问题、解决问题、后续跟踪的流程,增强运维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按照总公司17年工作安排,推进云桌面尽快实施落地,不仅大幅提升基础环境运行质量,更能够保证信息安全。

4.按照总公司统一部署安排,改造现有视频会议系统,计划完成总-省-地市1080p高清视频;地市-区县720p标清视频。

5.支持新筹建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做好职场装修过程中强弱电综合布线、网络搭建、设备采购配置;帮助基层新迁职场装修前的图纸审核、材料把验、综合布线工作以及施工中的现场指导,最重的是做好搬迁前的应急预案,杜绝搬迁过程中停机、停业情况的出现。

6.努力学习新知识,以适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向领导和同事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

7.与业务发展部门密切合作,了解需求,保证业务顺利开展。

第8篇

财政局:车改后公车相关经费将下降

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韩杰近期曾表示,公车实施改革之后,公车的购置经费、运维经费,包括相关人员经费的支出,可能都要减少;同时对于租车,包括相关公职人员补贴会有所增加,“个人认为公车运行、购置经费应有一定下降空间,而且比例不会太低。”

车改之后对人员的补贴等如何列支?韩杰当时称,下一步要看财政部对相关科目的界定和说法,是列在公共经费里还是人员补贴里。现在三公经费是在公共经费来体现的,目前北京市也在和财政部沟通。

尽管有公车,但北京多个部门还存在租车现象,对此如何管理?韩杰表示,北京市2012年启动公车租赁服务采购招标,已经完成两期。公车租赁范围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类,对于租期6个月以上的,车型按照现行公务用车配备标准执行,比如多大排气量和资金规模。

北京公车改革年底前出方案 市发改委制定

前天下午,北京市召开会议,贯彻全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北京市公车改革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出席并讲话。按照全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明确要求地方在今年底前制定出总体方案。

王安顺指出,推进公车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通过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逐步实现公务出行便捷合理、交通费用节约可控、车辆管理规范透明、监督问责科学有效的公务用车保障模式。改革中要坚持“规范、节约、高效、创新”四个原则,统筹解决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解决好改革中的公平问题,解决好改革后的效率问题,解决好改革资金平衡问题,解决好特大城市管理需求问题。

王安顺对北京市公车制度改革工作作出部署:一是抓紧制定工作方案,把任务、分工、进度以及要求等内容明确下来;二是落实好人员,各相关单位安排专人参加,及早开展工作;三是做好摸底测算,统筹协调,把现在的车、人、钱搞清楚;四是认真梳理问题,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难点分门别类地加以深入研究,拿出方案。

据了解,北京市公车改革将由市发改委制定具体工作流程,如公车改革这项工作如何开展、要不要设立工作组、工作组设立在哪里等。

专家解读北京市公车改革

车改如何坚持社会化市场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公务用车改革从长远来看,应该由社会化来解决。比如租车公司、公共交通出行等。现在公务用车浪费严重,特别是原来每个单位都有车队,每个车队有二三十人,人员成本再加上车辆购置维修保养的花费很高。”

他认为,应该将机关单位的车队取消,集中性的用车,如开会、接待等,都可以通过租车公司来解决。甚至官员的出行也都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过去地方副厅级以上都有公车接送上下班,改革之后取消公车,如果官员不想自己开车,也可以用给自己发放的公务交通补贴,找租车公司提供上下班接送服务,也可以自己去用手机打车软件。这些都是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

叶青说,在今年7月16日国家出台的公车改革方案中,允许有过渡期,市政府、区政府的公车服务中心还可能存在一段时间。在这段时期内,可能机关公务用车有一部分是租车,有一部分是自有车辆,有一部分出行则是公共交通。

但他表示,公务用车改革最终肯定是要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节约经费,减少浪费。

车改如何协调好效率与公平?

北京公务员队伍庞大,如果人人车补,与现有公车花费比起来是否会有明显的下降?

“一些观点认为,改革后公车费用还会增加。我认为是不对的。目前很多的车并不是财政供养的,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比如某地一个协会,收了300万元的会费,拿了近30万给会长买了一辆公车,而这个会长的行政级别才副处级。但这些钱是不会体现在三公经费等财政公开中的,是一般人看不见的。”叶青说。

他表示,公车的经费是要看整个社会资源用了多少在公车上,再与改了之后用了多少钱做对比。而且过去公车都是为领导服务,还配有司机,今后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是针对整个公务员的群体,领导的公车特权也就不存在了。

对于现有公车的处理,叶青认为应通过拍卖等公开的方式,不能通过私下的途径解决。“现在有些公车拍卖,溢价率达到了20%。”

 

看了“北京市公车改革”还看了:

1.2015北京公车改革方案是什么

2.北京市车改最新消息

3.公车改革方案实施细则全文

第9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州成品油税费改革工作有关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政府指导、部门落实、分类安置、有序推进”的原则,认真开展成品油税费改革工作,12月20日前全面妥善完成涉改人员安置任务,确保全县成品油税费改革工作顺利实施和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指导,部门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工作由县人民政府统一指挥协调,组织实施。安置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交通、人事、编制、财政、劳动、税务、公路等部门妥善安置。县交通局负责做好涉改人员思想稳定工作,把涉改人员逐步有序安置到交通管理、交通执法和交通服务等岗位;县人事局负责做好涉改单位人员工资套改;县编办负责做好涉改单位“三定”方案;县财政局负责做好资金保障,保证涉改人员工资发放;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做好涉改单位人员的医保、社保、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县公路局负责做好涉改人员思想稳定工作,积极主动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搞好人员安置。

(二)依法依规,分类安置。严格依照《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发〔2008〕37号、〔2014〕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2002〕35号),州政发〔2014〕14号、15号等文件要求,对涉改人员进行妥善安置。

(三)平稳过渡,有序推进。把稳定作为保障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要认真分析可能遇到的困难、矛盾和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准确执行安置政策。涉改人员在安置期间,级别不变,待遇不变。

三、改革范围

此次改革涉及单位6家,具体为:县公路管理局、县交通规费征稽所、县交通运输管理所、县地方海事处、县地方道路管理站、务站。

四、安置渠道

(一)交通行业内部转岗

1、交通规费征稽所人员安置。根据州政发〔2014〕14号、15号文件精神,县交通规费征稽所(现有工作人员13人,其中退休人员4人)更名为县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所,机构级别为正科级。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由县税务部门按公开招聘程序接收2名交通规费征稽管理人员,其余征稽所人员成建制划转到县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所。

2、收费站撤消后所涉及的人员安置。收费站(共有工作人员32人)撤消后,属公路部门事业编制的正式职工4人,按其隶属关系回原单位,由县公路局妥善安置;其余合同制员工28人,由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州公路局,根据合同性质,依法依规解除劳动关系或事业单位聘用关系。

3、水上交通规费征稽管理人员安置。航道养护费、水路运输管理费和水运客货附加费征稽管理人员,在所属的县地方海事处内部转岗。根据州政发〔2014〕14号、15号文件精神,务站(共有工作人员4人)整体并入县地方海事处,合并后的县地方海事处(共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退休人员2人)下放到县交通主管部门管理,加强航道管理和水上运输管理工作。

4、公路运输管理费、县乡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征稽管理人员安置。县交通运输管理所现有在编工作人员37人,县地方道路管理站现有在编工作人员39人,实行内部转岗安置。公路运输管理费征稽管理人员在所属的县交通运输管理所内部转岗,加强公路运输和客运市场管理等工作。县乡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征稽管理人员在所属的县地方道路管理站内部转岗,加强地方道路管理工作。

5、县公路管理局人、财、物、责等事权全部划转到县政府管理,重新进行“三定”,工作人员内部进行安置;2007年复员退伍且符合安置政策的人员1人安置到县公路管理局工作。

6、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理了招工手续,县人事局履行了调资手续但未进编的19人及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理了招工手续,但县人事局、县编办没有办理手续的8人安置问题,另行研究。

(二)6个涉改单位离退休人员安置

6个涉改单位离退休人员,原单位成建制划转的,随同其原单位一并划转;非成建制划转的,按单位隶属关系,由原单位管理,但工资全部进机关社保,由机关事业社保中心统一发放。

(三)妥善解决涉改人员养老保险问题

县公路管理局、县交通运输管理所、务站等未参加养老保险的涉改单位,从2015年元月1日起,统一纳入社会养老保险,涉改单位及在职人员向社保部门缴纳养老保险费,社保部门按时给涉改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涉改单位2014年12月31日以前欠缴的养老保险费收缴,待省州政策出台后再按相关规定处理。

(四)人员安置配套政策

在成品油税费改革期间,实行提前离岗退养政策。2014年12月31日前,涉改人员中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经组织批准,可实行提前离岗退养,待满法定年龄后再办理退休手续。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涉改单位要高度重视涉改人员安置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搞好组织协调,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相关单位要切实履职尽责,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涉改人员安置工作。

(二)制定实施方案。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实施工作的通知》(政发〔2008〕33号)要求,相关单位要加强对涉改机构人事关系的管理,立即冻结涉改机构人事关系;对涉改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涉改机构编制、在职人数及组成基本情况,准确界定涉改人员身份,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第10篇

想要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可靠供应是其中十分关键的组成要素。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地位的提升,各种大型政治以及经济活动开展频率逐渐加大,相应的对供电企业保供电工作的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非计划停电是比较受社会关注的,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提升保供电的工作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以及电力企业供电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相关工作人员接到了保供电任务,就必须要先处理保供电任务,但是缺少长期有效的常态化措施。

1 决定供电企业保供电工作成功的关键要素

编制《供电企业保供电工作评价标准》,首先要确定《评价标准》包含的要素和内容。供电企业在确定《评价标准》的要素及其内容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通过对部分供电企业历年保供电成功案例的综合分析,总结出决定保供电成功与否的元素。

2 “三个结合”

把保供电工作与日常运维管理、设备风险管理、配套电力工程建设相结合。

2.1 把保供电评价标准与日常运维管理相结合

提升保供电范围内的电力运行调度强度以及电力运行管理强度,明确电网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式,保证电网运行质量,明确供配电设施接线方法,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将供电场所设备分级原则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编制一些专业化的保供电设备清单,并通过该方式来提升保供电设备运行清单管理工作标准。通过保供电设备运行维护的方式来提升线路设备巡视检查工作质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处理。通过与当地政府联合互动的形式来明确供电需求以及详细的供电范围,并按照重要性原则对各种保供电场所进行等级划分与管理,着重管理重点用户,并根据用户的情况来构建专业化设备资料管理档案,通过用电设备运行档案管理等形式,明确安全操作规则,加强巡视检查工作力度。定期进行用电设施隐患排查和预防性试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重点用户电气运行人员持证上岗、数量满足用电设备运行维护需要;定期开展重点用户电力运行能力评估。建立健全重点用户应急管理体系,编制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督促重点用户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实时监视、监测用电设备运行状态,开展重要用电设备特巡检查,及时消除设备缺陷,保证应急物资、应急车辆、常用备品备件保持可用状态。

2.2 把保供电评价标准与设备安全风险管理相结合

加强设备基础管理,确保主要电气设备绝缘指标合格、盐密测量、污秽调查资料齐全;加强变压器专业管理,确保变压器预防性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变压器油色谱分析结论合格,油位、油温合格,接地、冷却装置、消防等辅助设施运行正常,定期进行变压器冷却装置电源切换试验,220千伏及以上电力变压器油中的含水量合格;加强高压开关专业管理,高压开关装置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电气预防性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合格,断路器状态标识清晰、遮断容量满足运行要求,定期进行红外测温检测;加强接地装置专业管理,定期进行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检测及接地装置引下线的导通检测工作,并与历次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检测结论合格。加强供电线路专业管理,确保供电线路无重载、过载隐患,对单线单变压器及重载输变电设备制定治理和改造计划,对重载输变电设备、重要输送通道按规定进行特巡特维;加强供电电压专业管理,对电压偏移及时调整,变电站及用户端的电压监测点A、B、C、D类设置及电压合格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0~20千伏网络的供电半径满足电压损失允许值、负荷密度、供电可靠性等指标要求,并留有一定裕度;加强重要负荷专业管理,按照要求为重要电力用户配置符合其重要等级的供电电源,中低压配电网根据高压变电站布点、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的需要分区独立配置,明确供电范围,每个区域至少有两个及以上不同方向的电源供电;加强供电线路发热情况监视,定期对供电线路发热情况进行监测检查,大负荷时段、炎热季节应开展特别巡视和大负荷期间的夜间巡视,加强供电线路安全保卫管理,定期开展电力设施治安风险评估。对重要电力设施、生产场所采用专职或兼职安保人员进行现场值守,并巡视检查,实施护线责任制。重要保电时段,根据安全运行影响程度,对重要的电力设施和生产场所采取警企联防等保卫方式,对重要生产场所实行分区管理,严格执行重要生产现场准入制度。加强出入人员、车辆和物品的安全检查,防止发生外力破坏、盗窃、恐怖袭击等事件,按照需求配置、更新安保器材和防暴装置,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修剪或砍伐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根据实际需要加固、修缮重要线路防护体,在重要电力设施内部及周界安装视频监控、高压脉冲电网、远红外报警等技防系统,根据需要将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系统配合公安机关接入保安监控系统。

2.3 将保供电的评价标准和相应的电力工程建设目标相互结合

将保供电的评价标准和相应的电力工程建设目标相互结合,并根据保供电任务所提出的各种要求,让相关工作部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资源以及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保证系统接入工作正常进行。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工作质量,及时地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投入到新产品设备生产试验当中,针对不完善的供电电源等可以通过自备应急电源容量等形式,保证其可以为各种场合保供电提供服务。建议场所业主或举办方通过配置自备应急电源、建设临时电力工程、租赁应急电源等方式提高供电可靠性。

3 管理与组织落实

3.1 组织落实

要求所有承担保供电任务的供电企业建立健全保供电领导小组,保供电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授权分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负责人或总工担任,成员由安监、行政、市场、设备、信息、系统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各级单位应根据保供电任务的级别分层分级组织实施保供电工作。特级保供电由公司负责组织协调,分子公司及相关下属单位组织具体工作实施;一级保供电由分子公司组织协调,相关下属单位组织具体工作实施;二级保供电由地(市)供电局负责组织实施;三级保供电由县(区)供电企业负责组织实施。保供电领导小组下设保供电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保供电专项工作组。保供电组织机构的成立及职责以及人员调整,应以保供电方案或正式文件的形式报送至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3.2 管理落实

构建专业化的保供电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并且要为各个部门配备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保证所有供电部门的专业负责人员可以满足岗位需求。构建专业化保供电工作方案模板,并提供一些详细的供电记录以及档案资料记录,构建专业化队伍,并完善人员资格审查制度。定期地对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构建保供电专业工作机制,并明确工作例会的议程等。明确不同工作流程的工作方式,并在领导审核之后将各个环节落到实处,提交给上级的供电单位用来备案。全面落实保供电工作资金落实以及资金投入管理工作制度,提升供电能力以及电网的专业化程度,通过技改修理等形式,将所需要的物资纳入到来年的预算当中。

4 实例分析

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于2014年4月8日至11日开幕,为了保证论坛举办全过程不会出现断电等问题,相关的供电局根据论坛的实际情况,拟定了一系列的准备策划以及保供电工作方式。在对保供电进行策划的过程中,按照保供电的级别来明确不同保供电等级,确定了许多线路以及变电站,而且根据变电站的等级不同将这些变电站和沿途的线路作为基本保护对象。按照策划的要求构建了专业化的保供电工作领导班组,下设了保供电专业办公室,并成立安全生产以及安全供电、提供物资保障的工作团队,保证了综合保障可以落到实处。按照不同保供电工作流程来编制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设备以及市场系统等单位的职责,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电网运行图以及总体的任务量清单,需要着重关注到用户等,保证成员名单可以正常下发到相关部门。经过总结实际情况发现,在保供电过程中,电网所有的保供电线路都没有出现跳闸等问题,而且也没有出现拉闸限电等情况,所有的设备和线路都处在正常运行的状态之下,证明了保供电策划流程的可行性。

第11篇

关键词:三化五步;金华电网;安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107

通过“三化五步”法强化大型技改工程精益化管控研究,以三化即流程化、标准化、精细化完成技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以五步即 “拉网式”立项设计、“精细化”前期管理、“对接式”停电模式、“标准化”现场实施、“闭环式”投产管理对技改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以有效控制技改工作完成率,提高技改项目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完成工程项目的三大目标,即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投资目标。

1 “拉网式”立项设计

在立项前由公司运维z修部组织设计,运维部门进行一次现场勘察统筹安排和确定技改项目,通盘考虑变电站站内相关工作及涉及到的对侧相关变电站工作。从一次、二次、自动化设备以及辅助设备运行工况着手,“拉网式”筛选确定改造、大修和反措范围,防止技改设备遗漏,便于通过一次技改、一次停电,就能解决全站一次、二次、自动化设备以及辅助设备隐患。

公司通过对设备的全寿命管理,平衡各种设备之间的问题,选择适当时间进行技改工作,达到设备使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精细化”前期管控

(1)设计与施工在工程早期对接。公司安排施工及设计人员在设计完成后厂家生产前共同参加现场勘察,在工程前期将施工单位对工程的理解注入工程内,调整图纸、设备与现场存在的差异以适应现场施工需求,更好做到设计与工程实施的兼容。

(2)使用技改专用现场勘察报告。在工程勘察报告中针对技改工作增加勘察内容模块,细化勘察项目,预想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将其列入勘察报告内,形成模块化的工程勘察报告。通过这种专门的工程勘察报告,技术经验不是非常丰富的人员也能出色的完成勘察任务。从而解放技术能手,使其在更重要的环节发挥作用。

(3)结合变电站年检大修和对侧变电站年检、技改及扩建工作工作。通过了解本侧和对侧两侧的工作计划,结合两侧的停电计划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停电时间为目的,编写合理的工作方案。

(4)设备停役、施工计划。针对两种公司目前典型的技改设备停役方式编制标准化的设备停役计划表、施工计划。通过将技改工程中的共性问题提炼出来,减少工程管理人员重复性的工作,将精力投入单个技改工程的特异性问题中去。

(5)建立、收集、学习施工障碍库。在施工中收集工程施工遇到的问题,将施工的积累编制为施工障碍库,将如备自投程序在现场升级,测控装置在现场下装等问题纳入到工程管理中去。通过在工程前期检索施工障碍库中对应设备以往问题,避免各种新入网厂家或新设备进入金华电网造成的设备与现场匹配度不高等情况给工程带来的不可控因素。

(6)编制技改人员的任务分配表,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时间表。在工程前期将人员分工明确,落实项目责任人,可减少员工的工作量,使员工明确工作目标,专注于一个项目,并减轻工程带队负责人的压力。同时按照工程前期准备流程时间表按部就班进行工作,根据时间节点推进工程进度,按流程进行,对实施过程中碰到的比较复杂、牵扯部门较多的问题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告知相应人员,将问题解决在工程开工前。

3 “对接式”停电模式

由于现场条件所限,部分设备在停役后方能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往工程,在施工中后期检修或者试验做到该设备了,才发现问题,留给公司处理问题的时间很短,对问题的解决不利及同时带给员工更大的工作压力。

因此公司在停电初期,组织一次停电后勘察,根据对应停役设备检查卡查找设备问题。解决

4 “标准化”现场实施

公司在长期的技改工作实施中,总结出两种适应目前技改工作需求的标准化技改模式。(1)“半边停役,整体改造”的技改模式:将变电站一次设备按照主接线分成I段、II段,将出线负荷转供至其他变电站,实现半边设备全部停役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一次设备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停电时间,安全措施也相对固定,工作人员可以在这段时间内更加有效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2)“全站停役”的技改模式:借助移动开关站转移全站负荷,实现全站一次设备全部停役。在这种情况下,实现母线全停的技改模式;(3)公司通过完善的三级验收“班组验收、项目部验收、公司验收”控制工程质量,并编制专门的公司技改工程项目验收及投产管理办法,对技改工程验收范围,验收时间,验收闭环管理制定标准,形成特有的技改工程三级验收模式。

5 “闭环式”投产管理

(1)技改竣工投产后,公司根据公司制度要求实施相应资料、工器具、备品的移交,将资料移交落实至个人。公司每月上报生产月报,对公司目前实施的技改工程进行统一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并追踪工程资料缺失等问题;(2)公司按工程及时将工程中收集的施工障碍录入施工障碍库,同时对施工障碍进行分析,补充施工障碍库。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将异常情况说明,防范措施等汇编入施工障碍库;(3)公司施工人员与运维人员保持紧密联系,对设备状态实施跟踪,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妥善解决设备问题,为设备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6 主要成果

第12篇

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而电子政务在促进行政权力结构的合理化、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化、行政权力效能的服务化以及行政权力设定的科学化方面有着特殊的价值,是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正如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副总裁杨萍所指出的:“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电子政务也已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有效手段。”

整合政务资源

总体来看,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电子政府、数字政府和智慧政府。智慧政府是在充分考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应用模式,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特征,强调作为平台的政府架构,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协同的公共价值塑造,实现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能化、精细化和社会化。

在智慧政府阶段,“整合、互联、共享、重构、高效”将成为政务信息化建设新模式。这就要求对原有的电子政务系统要进行深入整合,实现重点业务领域的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克服条块分割,加快实现互联互通;在整合、互联、协同的基础上,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和能力,而这也是简政放权、鼓励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网络是应用的基础,要想形成“整合、互联、共享、重构、高效”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新模式就必须建设一张功能强大的基础网络。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表示:“电子政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从推动网络整合,促进信息共享,强化安全保密,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规范方面进行设计和统筹,同时,我们更要扎扎实实地按照行动路线图,按照我们具体的计划一步一步地推进。政务网络的建设与资源整合应该说是我们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的基础,必须抓紧落实,其中政务外网建设首当其冲。”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是按照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和〔2006〕18号文件要求建设的我国电子政务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主要为了遏制网络的重复建设,而目的是促进跨地区、跨部门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经过几年建设,国家外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顶层设计,导致网络标准不统一,各类政务网络不能有效联通,信息孤岛大量存在。同时也面临着目前的网络和高涨的应用需求不相适应的局面。所以,目前急需进一步加强外网的建设和管理,同时充分利用各地区现有的资源,加强政务外网和安全体系的建设,推动地方部门的接入,实现外网建设常说的横向到边,纵向到网的建设目标。同时要重点加强外网的应用建设,通过外网真正促进资源整合和数据的共享。

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底印发《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今后五年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经过5年左右的建设,统一规范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全面建成;同时提出“十七项工作任务和十二项重点工程任务”,其中政务外网建设是重要内容。

构建高性能网络

据悉,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批复了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二期建设项目,此举意义重大。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而政务外网却是十年如一日,创新不足,无论是理念还是技术,是架构还是设备都相对“老旧”,与新兴技术融合水平低,的确难以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需求。通过政务外网二期的建设,既能促进国家政务平台互联互通的枢纽作用,力争把各政务部门履行职能中间,面向公众,服务民生的业务应用和国家基础资源开放共享提供支撑。同时,还能进一步整合各级政府的网络资源,推进网络的联通、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

国家信息中心公共部工程实验室综合管理部主任徐云指出,下一代政务外网应该能够实现4方面目标:资源整合管理、服务的按需交付、保证多用户的安全、实现跨平台资源共享。著名网络专家、华为企业路由器产品解决方案总裁杨名认为,政务网络的转型体验是关键,尤其在未来电子政务更多体现移动化、社交化、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新特征的大趋势下;同时,随着网络的复杂化,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网络运维管理的复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大容量、低时延、高安全可靠、可扩展、智能化将是下一代政务外网的必备技术特征。而对于下一代政务外网的技术架构,徐云和杨名两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SDN技术,即软件定义网络。

SDN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通过将网络控制与网络转发解耦合构建开放可编程的网络体系结构。简单来说,SDN有5大核心价值:让网络更可控易用、加快了新业务引入的速度、降低了网络运维的复杂度、有助于实现网络的虚拟化、让网络乃至所有IT系统更好地以业务目标为导向。目前,互联网公司谷歌、IT公司IBM、以及传统网络公司华为都在加大SDN的科研力量,并形成了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可以说,SDN产业生态系统已经形成,为后续的规模商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