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镇化建设论文

城镇化建设论文

时间:2023-01-01 12:48:44

城镇化建设论文

第1篇

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体制机制、推进工作等领域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破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达到城市格局与智慧产业布局有效对接,城镇服务体系与智慧应用体系优化匹配,城市基础设施与智慧设施网络有机结合,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建设紧密融合,城市化与信息化互为动力,促进两者互动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其内涵要求包括四个层面:其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规划等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相匹配、相对接;其二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的规划、布局、特色等相互协调;其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功能、发展结构等相融合,两者相互支撑;其四是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统筹谋划与推进。

二、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宁波深化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必须从完善功能体系、优化空间格局、畅通交通网络、提升品质特色、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一体等方面全面统筹整体推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就是要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智慧产业、管理、应用、文化等因子,从而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一方面,依托主城区边缘设立智慧产业园区或在远郊打造独立智慧新城,是拉开城市框架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强化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应用系统的融合,是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重要路径。

(二)有利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无论是构建智慧产业园区,还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着力提升智慧元素,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产业园区作为智慧产业的集聚区,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园区内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提供场地、技术、资金、孵化等专业支持和服务,从而有利于智慧产业快速发展及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提升智慧化水平,为智慧产品、服务、应用系统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商机,对于加快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十分重要。

(三)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客观需要。在城镇化建设中,着力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资源的整合共享,可以让居民更方便地使用信息网络及相关资源;强化交通、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可以让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在城市管理中推进社会治安监控体系、灾难预警体系、应急体系等系统建设,可以大大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三、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模式借鉴

(一)智慧新城建设型

案例:广东省惠州市是科技部和标准委批准的首批20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潼湖新城是一个典型的智慧新城。新城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规划了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校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工业设计园、大企业研发中心和科技与金融服务中心,以及相配套的商务区、智慧生活示范区、三网融合智能化小区,突出强化“产、城、人”的深度融合,目标是打造成为智慧产城融合、智慧技术集成、智慧产业发展、智慧服务惠民的美丽城市。

(二)旧城智慧改造型

案例: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投入巨资启动了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在此过程中把智慧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融合放在突出位置。从无线网的覆盖面来看,经过改造后的南充老城智慧基础设施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大力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项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三)智慧城镇建设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是中国智慧城镇创新示范单位,将“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智慧科学”的概念引入城镇建设管理,目前已实现百兆家庭宽带接入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等高新技术在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城市安防、智能交通、医疗服务和智慧社区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基本建成了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智慧商务区和智慧产业区,以“数字惠民”大大提升了周浦居民智能生活环境的水平。

(四)智慧社区创建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的智慧社区建设始于2012年,组建了智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规划,建立了“智慧社区信息发展中心”和“智慧社区市民体验馆”,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列为市、区两级智慧社区首批试点单位。建设重点包括社区管理、公共服务、智慧商圈、人文精神等四大板块,具体可以概括为“一库(民情档案综合信息库)、一卡(智能炫卡)、两平台(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多系统(以平台为基础开发的各类具体的应用系统)”。

(五)智慧产业园区拓展型

案例:目前我国有3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正在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其中江苏省无锡市的T-Park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园区城市建设共同发展的典范。与传统工业园、开发区不同,T-Park是一个智慧产业和生活融合区域,园区规划时就不仅包括了智慧产业发展内容,还包括了园区开发建设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内容,不仅有发达、完善的智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更有便捷、优化的创业服务链,是一个不仅宜业而且宜居的大“社区”。

(六)重点开发区智慧提升型

案例:2012年,武汉开发区启动智慧产城一体化战略,委托北京泛华集团对“智慧城”、“生态城”进行总体规划并对重点核心区进行城市设计,规划面积84.7平方公里,重点打造11大功能片区,其中最核心的是“智慧城公共服务片区”,重点建设企业服务中心、智慧展示中心、综合数据中心、特色商区、川江池智慧公园、专家公寓和智慧社区等项目,着力创建国际化智慧城示范区和慢生活休闲体验区,打造智慧产业与公共服务完美融合的城市名片。

(七)都市功能区整体智慧化开发型

案例:南京将建邺区江心洲整体智慧化开发,成为智慧功能区建设的经典案例。江心洲是长江沿线各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主城范围、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江中洲岛,面积15平方公里。南京市政府与战略合作者对该岛进行整体开发,突出以生态、低碳、智慧产业为主导,着力建设科技研发、创意智慧和高端总部高度聚集的国际化智慧产业园区,以及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商务休闲、生态居住等功能相互交融的国际化低碳智慧岛。

(八)智慧城市综合体带动型

案例:绿地集团以纽约曼哈顿的全智能建筑为模板,在合肥全力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综合体示范点。该综合体将立足城市建设的最前沿,把最先进的规划理念、智能技术运用到项目中,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智能建筑,搭建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增值平台。在这个智慧综合体中,每一个建筑及信息、设施、设备都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生态链条,建成之后,智慧办公、智慧商贸、智慧物业管理等都将成为现实。

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宁波按照国家和浙江省的总体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及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并在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城市建设中智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等工程,加强基础资源数据库和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智慧因子”不断增强。二是城市管理运营中智慧应用系统效用发挥更加明显。智慧城管、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智慧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不断拓展。着力发展软件、信息、智慧制造等智慧产业,重点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宁波国家高新区的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两大试点区域建设。四是智慧功能区块开发积极探索。比如鄞州下应区块“智慧城”完成规划设计,海曙、江北等地“智慧社区”建设成效明显。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尚处于自发性的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在思想理念上认识不够。比如新近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决定》中尽管提到了要“坚持智慧管理”、“加快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深化两者融合问题。二是在规划制定上缺乏沟通衔接。城市产业规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衔接程度不够高,规划制定过程中缺乏沟通对接,规划之间“两张皮”现象突出。三是在工作推进上缺少协调融合。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分别由不同的部门主管,分管市领导也不同,这也导致在工作中难以做到深度融合、互动协调。

五、推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加强对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工作融合

一是要深化认识。通过理论宣传、政策引导,进一步加深全市上下对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把融合理念贯穿到各地各部门推进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体系的对接。目前宁波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领导机构分别是市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这两个领导机构尤其是牵头单位的对接,建立协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两者融合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问题。三是要加强工作推进对接。比如在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中,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相一致;在推动卫星城、中心镇建设时,要与智慧城镇建设相融合;在推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过程中,要与智慧社区、智慧综合体建设等相匹配,等等。

(二)加强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融合

一是要促进规划对接。积极探索“多规合一”,建立开放式的规划编制程序,由规划部门召集发改、经信、建设、国土等部门共同修订和完善相关规划,促进城镇化规划、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机对接。二是要适时制定出台专项规划。制定出台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的专项规划,建立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规划监管和协调机制。三是要制定出台行动纲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行动纲要,明确阶段性实施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实施主体和各项保障措施。

(三)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融合

一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制造业。结合宁波实际,着重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电表、数控设备、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智慧装备产业,以及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金融数据处理中心、国际物流数据处理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等网络数据产业。二是要加快发展智慧服务业。重点发展软件研发、智慧物流、智慧贸易、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文化创业、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高端智慧服务业,大力引进和发展智慧总部经济。三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依托各类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精准农业”信息系统,着力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

(四)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融合

一是要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二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近期要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水务管理、污染治理、能源管理、园林旅游等市政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感知化建设。三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智慧技术在教育、医疗、文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加快开展智慧学校、智慧医院、智慧图书馆、智慧政务等试点。

(五)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体制融合

一是要强化管理融合。进一步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监控、灾难预警、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境监测、口岸疫情预警等信息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二是要强化体制机制统筹。在开发建设方面,理顺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体制,统筹确定开发时序、重点,强化重点项目、重点区块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在投融资方面,着力于建立完善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综合平衡机制、资源资产盘活机制、投入产出与回报机制、重大项目共建共享机制等。在督查考核机制方面,统筹构建两项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协同开展目标进度监测评估等。三是要强化政策法规统筹。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制度规则、实施细则等方面的衔接,强化财政投入政策、土地保障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统筹协调。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的平台建设

第2篇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

在珠海新型城镇建设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在城镇建设的重点地区珠海西部地区,其农业人口占据了珠海市总人口的8%以上。在城镇改造完成后,这些人口中的大部分会成为剩余的劳动力,需要政府部门为其提供工作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剩余的劳动人口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就对政府部门安置城镇改造后的剩余劳动力造成了困难。

(二)新型城镇产业结构建立中的人力资源缺乏问题

在城镇改造完成后,在城镇中新型产业结构的建立中缺乏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力资源。在珠海新型城镇建设工作中,这一问题十分突出。如在珠海西部生态新城的建设工作中,除了高科技产业人才的应用外,对具有一定职业技术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的基层人力资源的需求依然很大。但是如果依靠外聘工作人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话,其工作成本和资源建设投入都会很大。这就对新型城镇产业结构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

珠海地区的教育发展一直存在着城乡不平均的问题。在新型城镇的建设工作中,教育资源的建设工作的落后会对整体新型城镇的建设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完成后,部分新型城镇的学生因为高中教学资源的缺少会面临无学可上的问题,进而造成新型城镇中整体的人员素质水平难以提升的问题。

(四)城乡文化差异带来的不稳定问题

在一份《珠海城镇建设调查报告》中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市民在接受调查时认为现阶段珠海的城乡差异和城中村情况严重。这一数据表明了,在新型城镇建设工作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城乡差异问题,就有可能出现原有的城镇居民和由农民转为的城镇居民之间因为原有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纠纷,进而产生新的不稳定情况。这种不稳定情况会对新型城镇建设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在珠海新型城镇建设工作中,如何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解决新型城镇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珠海新城镇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职业教育是剩余劳动力转型安置的保障

针对新型城镇建设工作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职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开展可以很好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型安置工作提供保障。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职业技能和能力的问题,职业教育可以很好地利用专业的理论和实操教育工作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作能力转型。这种转型工作包括两种类型的转型。一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工作技能的培养,解决了他们缺乏工作能力的问题,提高了其工作能力。二是保证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对职业工作环境转变的适应,使其可以很好地适应城镇工作环境。

(二)职业教育是新型城镇人力资源培养的基地

职业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为社会各项建设提供合格的基层人力资源。在珠海新城镇产业结构建立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可以成为城镇基层人力资源培养基地。职业教育工作开展的优势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保证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在城镇化过程中可以利用职业教育为新城镇产业结构提供人力资源,可以根据产业结构建立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培养职业人才的效率和质量。二是人才管理的成本更低。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进行职业教育工作,为当地的产业结构建立提供人力资源,这种工作办法与外聘人力资源相比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更低。

(三)职业教育对教育资源均衡的作用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是整体教育中对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要补充。在新型城镇建设中,针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职业教育的开展可以成为文化教育重要的补充。在实际的工作中,职业教育可以接受城镇中因为教育资源有限难以接受高中文化教育、但是又希望继续进行学习的义务教育毕业生,避免出现失学的情况。这样,可以很好地促进新城镇教育资源的均衡,同时起到了促进新城镇文化发展的作用。

(四)职业教育对缩小城乡文化差异的作用

对于解决城乡文化差异的问题,职业教育可以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这主要是和职业教育中几项工作的开展有关。首先是文化教学工作。在职业教学中,除了与职业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外,文化教学的开展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工作的开展可以很好地解决农业人口文化素质低的问题,为解决城乡文化差异问题提供保障。其次是在职业环境适应的工作中,农业人口可以切身感受到城镇职业环境的特点,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以更好地解决城乡文化差异问题。

三、结语

第3篇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

1.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制度安排为劳动力转移设置无形屏障。由于中国在早期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无力或不愿支付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而人为地维护并强化了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农民和城市居民在居住条件、就业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不同待遇成为不言而喻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虽然改变了城乡人口分布,但不平等的二元体制安排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就业制度方面,城乡劳动力同工不同酬问题依旧突出;住房制度方面,农民工依然游离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之外,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保障权利。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维护农民工社会权益的制度还不完善,不仅在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很难参加社会保险,而且那些在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也有较大难度。教育制度方面,城镇教育资源大多与户籍制度挂钩,不对农民工子女开放,而对农民工子女开放的教育资源往往收费较高且教育资源不足,客观上将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拒之门外。这些不平等的制度安排无形中加大了农民工进城的难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劳动力转移培训缺失,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仍然偏低。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自身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程度很低,从农民工参加的培训项目来看,主要是进单位后企业上岗前的培训,而当地社会机构培训、职高培训和当地政府组织很少,这足以说明当前我国农村职业培训教育存在很大程度的缺失。比如,一些培训项目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不实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此外,严重缺乏培训资金的投入保障机制。同时,由于正规就业渠道弱化或缺失,也给部分劳动者转换工作带来困难。一些劳动者依靠不规范的职业中介找工作,流动成本上升,还会形成一些社会隐患。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建设建议

以城镇化引领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协调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从全局出发,根据上文讨论的一些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问题,文章明确了如下相关的政策建议:

1.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降低转移成本。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生活成本太高,即农民工的市民化环节受到阻碍,而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城镇化的基本任务,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终极目标。农民工市民化过程必然涉及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其中,教育和住房问题是改革的两大重点和难点。在教育问题上,除继续充实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经费,还应该进一步完善以“流入地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保障力度,开放所有城市公办学校,尽可能地保障农民工子女同城市居民子女一样,享受就近择校的待遇。在公共住房制度完善上,地方政府应尽快把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政策中统筹考虑与安排,并结合农民工群体就业特点、居住选择和经济能力,有针对性地在大中小城市实行各有侧重点的住房保障政策。

2.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并以经济手段对其加以调控。大量劳动力的流动,必然形成初级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应当是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就业服务体系,不仅要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还需要为劳动力提供促进积极就业的培训体系以及完善的就业保障。近30多年来,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主动性作用不断提高,在大中城市先后建立了政府信息网,推动了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但是,当前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仍未进入一个“公平流动期”,还需要政策和制度上的不断完善。

3.加大职业素质教育与转移就业培训投资力度。近期,本文作者利用假期回家根据与身边亲朋好友的谈论,切实体会到农村所谓的“读书无用论”,即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与他们的年收入并无必然联系,因此,一些农民认为读书无用。所以,从务实的角度,为农民工考虑的角度看,地方政府及教育培训机构应注重培养提升农民工的技能,以利于其找到满意的工作,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作者:玲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第4篇

(一)政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河源、服务地方、服务企业,坚持政校企合作办学,受到企业领导、员工的欢迎和大力支持。学校通过努力,先后成功举办了河源龙记模具班、雅达电子班、龙川景旺电子班、紫金御临门酒店管理班等几个定向培养特色班,另外,还与德赛电池建立了高分子材料专业的长期合作机制。

1.成立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按照“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校企共建”的建设思路,充分发挥“政校、校企、校校”联合的优势,通过成立校企办学理事会,促成了、河源中石化班等50多个校企合作班,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受到企业的好评,并努力形成“政、企、行、校”四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河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学校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各二级学院设有校企合作办主任岗位,专人负责推进校企合作。

2.与河源市总工会合办职工双证特色班为促进河源市广大职工、异地务工人员提升素质与技能,提高学历层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河源城镇化发展,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提供就业服务,河源市总工会与河职院经商定决定联合开办职工大专学历教育“双证”特色班。该班教学管理进行了创新改革,创新技能教育和思维教育,颠覆原有的课程体系,重技能、求实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3.科技特派员制度学校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通过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产品咨询、科技项目开发等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2](P39-43)。出台了《河职院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方案》,实施省市专业镇“一镇一员”工程,每年选派15名以上科技特派员赴河源市五县一区以及高新区的大型企业挂职。每年设立校级科技开发基金,对科技特派员开展的有市场前景或创新技术开发的项目进行扶持。这项举措对熟悉当地企业的技术需求,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解决乡镇企业的技术难题,协助乡镇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等起到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4.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学校师范类专业采取“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策略,通过“实习学生顶替小学教师工作岗位,置换出小学教师就地培训”的办法,既很好地解决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工作任务”与“教学任务”结合的问题,又有效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半年的岗位、场地、经费、指导教师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近年置换培训教师5000多人,收到了良好效果。该项目已成为广东省“师范生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示范项目,在全省进行推广。这一培训项目也得到了教育部师范司的充分肯定,被《中国教育报》头版报导并收录在教育部师范司的网站上。

(二)成立社区学院,构建完善的成人教育体系

1.河职院成人教育概况学校于2006年开始创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近年来成人教育发展迅速。目前,各类成人教育在校生近两万人,各类培训每年超万人次。学校早在2006年就确立了“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双轮驱动、“成人学历教育”与“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双轮驱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与“服务地方科技发展”双轮驱动的目标,现已初步形成了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专科函授、本科函授、联办在职研究生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出国留学等多位一体的成人教育体系。

2.开办高新区夜校,延伸社区学院服务功能为方便河源市最大的工业区企业员工提升素质,2009年学校高新区夜校挂牌成立,这是全省高职办学模式首例。高新区夜校是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唯一一家集成人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科技服务等于一体的学校。该校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有图书馆、美容室、机房、大小多媒体教室、跆拳道室、形体室、乒乓球室等基础设施;室内环境优美,是学习技能、提升素质的理想场所。目前成人学历教育在读学生1500多人,技能培训每年5000多人次。

3.开办县区分校,送教到乡镇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全市各县均设立了分校。河职院成人教育紫金分校成立于2011年,主要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包括在职研究生、远程教育和函授专本科,目前已有成人学历在读生700多人。紫金分校与紫金县教育局联合开办有学前教育专班、与紫金县人民医院联合开办护理专班、面向紫金县乡镇医生开办临床医学专班。在学校的努力推进下,连平分校、龙川分校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三)成立三农学院,服务三农

三农学院是在河源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河源市农业局和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于2013年5月挂牌成立。根据当前实际,结合河源农村发展趋势和农村实际需要,三农学院规划为三大项目模块:第一,农村基层干部培养与培训;第二,涉农专项技能培训;第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农村发展政策宣传。在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开设多个专本科函授班,各类农林类成人教育在校生1500多人。

1.与市委组织部合办村官大专学历教育班为了提高河源市农村(社区)干部的政治文化素质和领导能力,在中共河源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委组织部与河职院采取政校合作模式联合举办“两委”干部大专学历教育班,拟用5年时间在现职“两委”干部中培养1000名具有大专学历层次的“两委”干部;2012年报名496人,经成人高考录取356人。2013年1月17日,河源市首届“两委”干部大专学历教育班开学典礼在我校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白涛,各县(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出席典礼,省市媒体进行了报道;2013年,成人大专函授班录取农村(社区)“两委”干部457人。

2.与省市共青团合办新生代农民工大学教育圆梦班在共青团广东省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河源市团委合办“圆梦计划•河职100”项目,每年资助100名新生代产业工人,旨在通过继续教育攻读大学专科学历,打造“三工程一通道”:即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基本可依靠力量的培养工程,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推动新生代产业工人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骨干培养工程,助推“广东制造”走向“广东创造”、加快转型升级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工程,打通新生代产业工人成长发展的向上通道。

(四)成立客家文化学院,传承地方文化

2012年,广东三友集团与河职院共建的客家文化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该学院将依托河职院相关专业,下设客家文化、客家美术与音乐舞蹈、客家美食、客家黄酒、客家旅游等研究机构,致力于河源市客家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每年由广东三友集团投入30万元研究经费。该学院将致力于客家文化研究、保护和开发,为师生提供实践教学场所和技术服务平台,推动河源客家文化产业发展,为客家文化传播培养人才,提供高水平交流平台,包括专门制造黄酒工艺的技术人才。2013年11月9日,第四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在河职院举行,来自加拿大、日本、海峡两岸以及华南理工大学、韶关学院等海内外专家学者嘉宾一百多人参会,凤凰卫视、广东电视台、河源日报、河源电视台、河源晚报、河源乡情报等各界媒体朋友也前来对此活动进行报道。

二、结语

第5篇

新型城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路径,每个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走不同的道路。张家界市属湖南省老、少、边、穷地区,域内工业基础薄弱,但拥有“绝版”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产业有基础且优势明显。因此,张家界市将旅游型城镇化战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大方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紧紧依靠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生态、低碳、节约、包容”的旅游型城镇化之路。

(一)旅游型城镇化是实现旅游型城市“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中国梦”具体到张家界就是“旅游胜地梦”和“全面小康梦”。“旅游胜地梦”和“全面小康梦”就是要将张家界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张家界市通过旅游业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扩大了城市规模,提升了城市品位,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整体形象,从而实现了全市在旅游业大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大繁荣。

(二)旅游型城镇化是解决旅游型城市城镇化建设问题的内在需要近年来,张家界市抓住机遇,以旅游业为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的问题,张家界不仅城镇化率低、质量不高,而且城市服务功能不完善,城市承载力弱;二是产业功能体系单一,旅游业虽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但未与其他产业产生良性互动,无法形成泛旅游产业集群,从而导致传统旅游要素发展不平衡,无法满足大旅游发展需要,也使得旅游业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三是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由于城市规划与旅游业互动性不强,导致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区分不明确。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一些原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开始凸显,等等。化解上述问题最佳的途径就是走旅游型城镇化道路。旅游型城镇化坚持以旅游业为主导,强调旅游业与城镇建设的互动性,既可引导城镇向特色化、生态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化解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提升城镇质量与品位,也可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泛旅游产业,化解旅游产品单一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壮大旅游经济,彰显旅游特色。

(三)旅游型城镇化是实施旅游型城市战略发展的本质要求为加快发展旅游业,推进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资本大市跨越,打造世界旅游精品,张家界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8月提出了“1656”行动计划,计划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其本质要求就是要以旅游业为主导,强化旅游产业与城镇化的互动性,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催生城镇,提质升级城市建设,走旅游型城镇化道路。

二、旅游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分析

推进旅游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坚持实事求的精神,立足资源禀赋和人文特色,走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型城镇化道路。

(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城镇化产业基础旅游城市要推动旅游型城镇化建设,要通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来做足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1.着力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要依托本地旅游资源,突出当地人文特色,围绕完善旅游要素,坚持以旅游产业和休闲养生产业为核心,以餐饮、酒店、交通、旅游商品和旅游地产等为配套产业,以观光休闲农业、文博会展、休闲商业、文化产业、休闲养生林产业等为延伸产业,着力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努力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旅游产业新业态。2.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城镇化建设要以工业发展为前提,才会有强大的动力。旅游型城镇化建设要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着力培育旅游食品、民族工艺品、清洁能源和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能耗低、污染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要求,打造新型工业体系;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思路,明确园区定位,以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为标准,大力推进园区工业招商引资,加强入园企业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园区。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旅游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一大瓶颈。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旅游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改善民生为宗旨,重视农民利益,统筹城乡发展,将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逐步统筹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坚定不移地走城乡协调、互促、共进的道路。1.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教育、户籍、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相关制度改革,破除城乡公共资源共享的制度壁垒;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效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2.逐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战略,有效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健全社会综合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环境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围绕“生态城市”和“美好乡村”建设,切实抓好城镇提质升级工程,依照“立足全局、整体谋划”的原则,加强城乡供水、供气、供电、交通等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功能,逐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三)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城镇体系规划是蓝图,推进旅游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立足于规划,服从于规划,通过规划引导调控作用的充分发挥,逐步完善城镇体系。1.坚持科学、高端、适当超前规划通过引进高端设计人才和企业,坚持从整体出发,将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相融合,准确定位,依据国际化都市标准,科学、高端、适当超前做好规划;依托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做足山水文章,突出文化特色,大力打造景城相融的“生态城市”和桃花源式的“田园小镇”,倾力塑造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个性张扬的旅游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品牌。2.完善城镇体系按照旅游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根据城市的空间格局,把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休闲商城,完善中心城旅游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风韵特色。积极稳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大力打造一批民俗风情浓、自然景观美、文化底蕴深的特色小镇群,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为骨干,小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3.突出小城镇建设应在成功打造特色小镇的基础上,依据整体规划,围绕一些乡镇文化、景观特色和产业基础,按照差异性、互补性和唯一性原则,结合整体旅游发展要求,在把准一些乡(镇)个性、灵魂和理念的基础上,对这些乡(镇)进行定位、建设和发展,逐步打造一批既富有民俗风情,又具有提供优质旅游服务能力的特色小城镇群,以满足旅游市场发展需要。

第6篇

一、现有的职业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推进了我国产业生态的转型。城镇化进程的巨大推动力量是工业化,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又必将导致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这样的新形势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适应产业生态的转型。然而,现行职业教育从专业课程设置上讲,普遍存在着专业设置单一、课程开设随意性强、交叉重复、缺乏特色等问题。更有不少职业学校为了扩大生源,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上马所谓热门专业。这样做的必然结果就是,学生学无所成,老师疲于应付,家长怨声载道,学校名誉受损。

(二)财政投入不足,导致职业学校实训设备、设施缺口严重。尽管近年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与实际所需依然差距巨大。没有充足的财政保障,职业学校就无法及时购置、更新实习实训设备、建立实训基地,这直接导致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实训条件落后,学生技能培训滞后。

(三)培训成效不明显,就业不对口,就业率不高。选择职业教育,家长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职业学校能够学到真才实学,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接受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缺乏吸引力,就业率低,工作选择面窄,导致部分人对职业教育信心不足。

二、如何让职业教育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一)打破现有办学模式,课程设置要紧密联系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职业教育要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在校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结构必须与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相适应,以培养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和劳动力转移为目标,而以劳动力转移技能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真正使职业教育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的重要基地。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为此,职业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地方的实际,既要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还是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与新城镇化进程中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有关的新专业,培养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力与专业人才,以满足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需要。同时,职业教育还要面向社会开放,为在职人员和广大农民工的继续教育、转业转岗培训提供服务。以市场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整体效益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很多职业学校由于财政投入不足造成实训设备、设施不足,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策略加以解决。职业学校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办学,进行资源整合,另一方面还要广泛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按需培养。学生实习阶段就直接到用人单位实习,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工作。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自主培训,依托企业先进的操作设备和熟练工人的经验,培养出适合自己企业需要的专门性人才。从而实现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完成对学徒的培训工作,这样不仅优化了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节约了社会资源、提高综合办学水平,还能缓解职业学校培训出来的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人生不断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体系,形成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的经费、师资、实习基地等一系列问题。

(三)高度重视创业教育的开展,切实推动学校创业园建设,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创业能力。职业学校设立学生创业园,能使正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创业教育,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在创业园,学校不仅要给予创业者政策上的扶持,还要专门聘请创业导师,引领他们成长,让他们与优秀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一对一辅导,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开展个性化、实战性地指导,及时解决创业难题,提高创业成功率,为以后在社会上的自主创业积累丰富的经验和资本。

总之,职业教育要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勇于承担社会的历史责任,不断改革创新,真正成为新城镇建设的“支撑力量”。

作者:杨国庆单位: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第7篇

(一)集群园区化

1.发挥大企业龙头作用,带动园区发展。在发展产业园区时,运城市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培育和引进一批带动力强、规模实力大、关联度高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培育产业龙头,壮大骨干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形成“大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园区”的发展格局。运城市高度重视龙头企业的培育,尤其是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围绕产业主攻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抢占主攻产业自主创新的“制高点”,同时政府注重本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发挥园区聚集优势,培育重点产业发展。园区化发展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众多同行业企业在同一个空间集聚,实现资源、信息、公共服务的共享,集聚起规模效应,放大比较优势。运城市将工业现代化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工业重点行业发展时注重园区对产业的培育作用。如,河津市新耿区以老城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产业;龙门区以铝工业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铝深加工产业;万春区以樊村镇和王家岭循环经济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煤化工产业。

3.强化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运城市把园区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如,夏县水头工业园区充分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围绕打造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以现有的企业为主体,按照“加工制造区、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三大产业区域,加强园区建设,建成夏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工业聚集的核心、项目对接的基地、产业升级的高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区。

(二)园区社区化

1.园区社区化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产城融合指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同步推进、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和一体化发展,以产业集聚发展实现人口集中,为城市化提供基础支持;以城市的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园区把产业集聚起来,而产业的入驻和发展必然要增加就业岗位,一方面可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需要引进外地的高级人才,随着产业园区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园区,这就需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社区化的生活条件,尤其要做好社会公共服务,如解决进城农民的户籍、住房、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身份和社会保障问题,使他们充分融入城市,真正转化为市民。在生产和生活配套上,一方面,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加快园区内住宅小区、学校、医院、商场、超市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2.以市场化运作促进园区社区化。园区社区化的本质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化运作促进园区社区化。一是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以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康复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为先导,打造城市综合体;二是以中小学为依托,打造教育园区;三是加快建设商品房住宅小区,引进现代化医疗机构,培育新型商业形态,完善服务设施,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的承载能力。

3.用工业园区化带动农村社区化。农村社区化是“就地城镇化”的战略基础,通过城市周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城市未来发展留下空间。农村社区化可以通过工业园区化的带动快速形成。如,运城市稷山县用工业园区化带动农村社区化,投资近2亿元完成“县城低碳产业聚集区”、“西社新型煤焦化循环经济示范区”、“翟店纸包装文化产业园区”三大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园区周边农村的社区化发展。

(三)社区城镇化

1.社区城镇化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社区的发展推动城市交通、排水、污染处理、水电供应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产业区、生活区、商业区、娱乐区等空间布局的优化,从而使社区发展为新兴城镇,进而引导更多的资源要素向城镇集聚。在这种条件下,城市建设的推进必将创造更多的生活和生产需求,推动商贸、餐饮、旅游、金融、保险、物流、医疗、文化和服装等生活业和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吸引力,加快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进程。

2.城市社区的城镇化。城市社区的城镇化包括老城区社区的城镇化和新城区社区的城镇化。运城市通过对老城区进行改造促进社区城镇化。老城区改造,通过机关、企业外迁,形成商业区和服务区,保留城市文化特质。如,平陆县筹资8.2亿元,重点实施打通新老城区的“两街一路”(春元街东西扩及中段改造、向阳街改扩建、傅岩路南扩)、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力的“两馆一园”(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幼儿园)、“两个市场”(春元街蔬菜市场、太阳文体广场)、“六大工程”(天然气进企入户、垃圾填埋场、星级公厕达标、天眼工程、汽车客运站、三线入地)等14个项目。特别是在“两街一路”拓宽改造中,坚持最大程度规范程序、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加快了新老城区的渗透与融合。运城市通过拓展建设新城区促进新城区社区的城镇化。新城区通过工业新区建设,发展实体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依托。对新城区通盘考虑、整体规划,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围绕新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发展配套服务,将产业集聚区打造成新城区的增长内核,推进社区城镇化发展。

3.农村社区的城镇化。有序推进农村连片示范区建设。新农村集中连片示范区,即围绕“抓典型、出精品、成规模、做示范”的工作思路,按照“一县一区、一区10村”的要求,使集中连片示范区达到道路循环、产业相连、林网方田、设施齐全、环境美观的标准。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如,垣曲县在新农村建设上,按照“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和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协调推进”方式,分类编制全县行政村发展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重点发展区位优势明显、人口相对集中、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中资金和项目,加大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主导产业培育和人居环境改善力度,引导和吸引山庄窝铺、空心村等居住分散区域的群众向中心村聚集,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四)土地规模化

1.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土地流转。运城市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引导土地流转,推动农业发展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道路,使土地向职业农民、产业带头人、种植大户手中集中,让有进城意愿的农业剩余人口逐步向城镇集中。通过土地流转,一方面可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最大限度释放土地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淡化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让农民不必再邻地而居,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增加经济收入,为农民搬入城镇排除思想、地理、经济上的障碍。运城市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流转方式多样。呈现出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委托、代耕代种等方式。二是流转模式多元。有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农场独立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三是经营主体多种。有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主体。四是土地用途广泛。不仅用于粮棉等作物生产,还用于果蔬、花卉等农业生产和观光农业开发。

2.调整村庄结构促进土地规模化。近年来,随着运城市“八区联动”的全面推进,城市框架不断拉大,许多城郊村已变为城中村;同时,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城市安家就业,造成一些村庄形成空壳村。面对目前的村庄情况,运城市对村庄结构进行调整,进一步促进土地经营的规模化。

3.建设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土地流转。为实现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运城市通过建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金融提供服务。同时,运城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搭建一个有效的对接平台,让农村资产、资源流动起来,激活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通过交易中心对土地流转过程真实性、公正性、合法性的认证,维护土地流转双方权益,农民不怕租赁费拿不回来,企业不担心农民反悔收回土地,这有利于促进土地顺利流转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五)城乡生态化

1.坚持生态优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运城市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坚持生态优先,走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突出资源集约节约和生态环境友好,加快生态经济发展,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运城市在产业发展上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走低碳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第一,鼓励发展节能性环保产业,降低产业发展对能源、水资源、空气等生态资源的消耗或破坏。第二,支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以更少资源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第三,要求工业入区、入园,促进产业集群,既可以集中处理污染,又可以使各产业分享外部经济。第四,加强节能环保宣传,鼓励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能环保。第五,加强城市绿地资源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自我净化能力。第六,倡导绿色消费,减少消费污染。第七,重视调解资源占用与分配、环境污染方面的矛盾、冲突,促进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2.用城乡生态化增强城镇吸引力。运城市的城镇建设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加大生态建设,通过绿化、净化、美化提高宜居指数,增强城镇的吸引力,让农民向往进城,愿意进城。保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步伐,深入推进。

3.城乡生态化注重传承和弘扬本地传统文化。文化是城市生存的魅力和灵魂,文脉是城市发展的远景导引,文化产业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关键。运城市在促进城乡生态化、一体化发展时,既遵循历史文化的传承,又衔接现代气息的植入。如,盐湖区通过建设国家5A级盐湖生态文化旅游风景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首先打造出20平方公里的板块,让游客在休闲娱乐中感知运城根祖文化、盐文化、关公文化的博大精深,未来把盐湖风景区打造成山水相连、林湖辉映、历史厚重、文化发达的历史文化风景区。

二、结语

第8篇

一、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化发展旅游产业作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其与在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发展旅游产业能够促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市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的生态化发展,从而构建生态、和谐、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二)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贯彻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贯彻地区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旅游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领域广、层次多、门槛低,可以很好的接纳剩余劳动者,依靠陕西丰富的旅游产业资源条件,大力开展旅游业,可以有力的促进农村地区实现新型城镇化。另外与其他的城镇化方式相比,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方式具有鲜明的与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高人民家庭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关系和谐。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国家未来经济迅速健康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内在潜力所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受到国家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内在关系,加快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陕西省为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提出了“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思路。这不仅可以提高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还可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旅游产业链的广泛延伸。陕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给予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奠定了基础,是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利平台。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旅游产业作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旅游资源应该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恰如西安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条件,科学的利用地区资源,不仅迅速提高该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还提高了西安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文化意蕴,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不断创新创新是企业迅速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它能够向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的传播创新知识和技术,使旅游产业更好的适应环境,产业的生产、研究、开发等方面得到有效的信息和资源互补、相互渗透,不断的推进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突发猛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合陕西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陕西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结合的发展模式将成为陕西未来城镇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促进两者的相互渗透、良性互动有利于推进地区的稳步推进、综合平衡,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作者:刘晴单位: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第9篇

1.1做好“重点性”防范,布建科学合理的区域防控卡点,形成稳固的专项预防系统针对城镇化建设地域广、警力少等特点,东营市建立了以“110报警服务台”为龙头、以“快速赶赴现场处置”、“快速封堵违法犯罪嫌疑人逃逸路线”为基准的快速反应机制,科学合理地布建县(区)、镇、村三级网格点,完善卡点布局,推行以静制动的专业重点防控模式。一是,东营市公安机关探索建立起了以“110报警服务台”为龙头,以特警、交警、派出所、武警为主体,各警种部门密切配合的巡逻出警一体化警务机制。在经济区和农村,每个派出所安排2部警车开展巡逻,出警半径2.5公里内的必须在5分钟内到达现场,每增加1公里宽限1分钟,并作为“刚性规定”严格考核,进一步提高了城郊和农村地区110出警速度,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效能得到了明显提高①。二是,重点加强对侵财犯罪目标的防护。侵财犯罪目标多涉及金融、证券等要害单位,防范工作也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安装各种技防设施,适时组织开展安全检查,查找漏洞,严格落实人防、技防、物防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东营市内部单位保卫工作中贯彻“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的新策略,指导重点内部单位构建内保虚拟网和内保实体网,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很好地发挥了内保防控网的整体效能。三是,加强对多发性案件的预防。这些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比重较大,预防多发性案件可以大幅降低发案率,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因此,要加强对当前多发性案件的剖析,找出其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此类案件的发生。

1.2做好“系统性”防范,强化群防,构筑运行有序高效的群防群治机制所谓“系统性”防范,是指建立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动静结合,人防、物防、技防、意识防结合,社会、居民区和单位结合的防范工作模式②。大力加强群防群治工作,是城镇一体化建设中防控发案的必然选择。建立群防群治网络和治安互助机制,充分发挥以村民、社区居民为主体的巡防、巡控、邻里守望的群防群治网络作用。通过几年努力,全市大力推动完善路面、社区、农村、公共复杂场所、单位等各个层面的防控网络建设,各交通要道、重点要害部位的技防覆盖率均达100%。着力健全完善以“110”动态巡逻为基础的多警联动巡逻防控机制和以警务室为依托、保安联防队员为骨干、群治群防力量为补充的基层治安防控机制,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明显提高。

1.3做好“科技型”防范,加大投入,建设科技型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当前犯罪手段越来越体现代化、智能化特点,完备的治安防范体系,应该是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东营市政法机关积极谋划,在加强推进人防措施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防范手段,大力加强科技型防控网络系统建设。科技型防控网络建设主要分三个层面进行:一是,大力推广建设110区域自动报警系统。推进在重点单位、重点部门安装与110联网的区域自动报警系统建设。二是,积极推进“三台合一”建设,将110、122、119接警资源有效整合,一律由110报警服务台集中首接,提高了指挥效能。在警车、运钞车等特种车辆上安装GPS卫星定位报警系统,并正在向出租车等特殊行业拓展。三是,分层级不断推进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建设。第一,加强市级社会层面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建设。着重在繁华街道、重要路口、重点部位安装路面治安监控探头,启动环闭全区主要道路的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建设,初步建立“闭合型”网络,并在实战中发挥出较好的作用与效益。第二,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商业、娱乐场所等地方安装网络电子监控系统,并将此作为全市治安动态监控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按区域、按时间不断推进在居民小区、娱乐场所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并辅之以自动报警、声控防盗等一些技防设施。

1.4夯实基础,强化管控,构建严密的基础工作防控网络对于城镇一体化发展地区,构建基础管控网络尤为重要和迫切。一是,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管理动态化特点,开展流动人口专项管理工作,建立长效性的管理制度。二是,以中小旅馆业、公共娱乐场所、二手商品交易业、废旧金属收购业、典当(寄卖)业、机动车修理业等六大阵地为主要控制点,坚持公开管理与秘密控制相结合,建立每月检查、每季实效评估并通报制度,以此推动和落实场所特业的管控工作。三是,依托强大的警务信息平台,实行基础工作信息化管理,通过将基础工作掌握的情况及时录入信息系统,使大量个别民警手中的“口袋信息”“脑袋信息”转化为全警共享、共用的警务情报信息,为分析、研判、预警、比对、应用提供支撑。

2城镇化建设中东营治安防范工作面临的困境

2.1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与案发率增快的困境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使东营的治安防范工作面临种种困境和压力:一方面,在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大量流动的背景下,城镇化地区的建设与扩张为基础建设、大型专业市场、物流中心、科技园区的迅猛发展提供机遇,随之而来的是外来人口的流入,给普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车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度聚集,加上大交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原来相对封闭的区域呈大开放格局,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也为犯罪分子进入作案及实施犯罪后快速逃遁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东营作为石油之城,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发展特点,多点发展、密集发展、高速发展使城镇建设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防范难的特点,有限的警力更加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案件高发与防范薄弱的矛盾十分突出,使城镇化建设区成为犯罪分子特别是输入性犯罪、流窜犯罪的“首选之地”。

2.2城镇化建设中邻里关系疏远与犯罪发现率低的困境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有大量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打破了以往村落结构,形成一种新的、更具有独立性与特殊性的居住结构。农村的各种乡缘关系、族群关系在城镇化过程中逐渐淡化,由此导致邻里关系相处困难;在新建小城镇中,邻里关系并不密切,遇到特殊困难,城镇居民大多还是通过自己的亲友解决,而非考虑邻里相助。久而久之,邻里关系将越来越陌生、孤立,对于目睹的犯罪行为也不会采取有效的制止手段,不能形成有效的邻里互助,这直接影响着城镇建设中的治安防控。邻里关系的疏远往往使犯罪分子有恃无恐,也使得犯罪行为不易被揭发,更无法为公安机关提供有效的线索。

2.3城镇化建设防控薄弱与流动人口犯罪的困境城镇化建设地区因其范围广、速度快,正处于超常规大发展阶段,格局尚未定型,整个社会状况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而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无论在政策取向、物质投入、警力配置上都劣于中心城区。公安机关在管理和防控方式上既不能按照传统的农村模式,也不能完全实行城市化管理,内外各部门间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在很多地方和工作规范方面存在多头管理、交叉管理、重复管理或无人管理的不正常现象,工作“盲点”和“盲区”比较多,这直接影响城镇化建设地区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其效能的发挥。尤其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处于东营行政辖区内的胜利油田、济军基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单位的维护稳定工作并没有移交地方党委、政府,“属地管理”的要求很难落到实处;社会稳定管理“错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

3东营市做好城镇化发展中治安防范工作的对策建议

3.1以城镇化发展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推进治安防范工作开展一是,重心下移,重点抓好城镇化地区的治安防范与社会稳定。按照“责、权、利相一致”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费随事转”的原则,把目前由东营市承担的有关社区治安稳定工作的具体管理、考核职能,下放到所在区县和街道、镇,纳入属地统一管理。各级公安机关要参照城市社区警务建设要求,促进经济区警力进一步下沉,大力推行“警治联勤”勤务模式,加强经济区治安乱点排查整治,建立经济区治安工作需要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同时,充分履行公安机关职能作用,依法打击、及时铲除横行乡里的流氓恶势力,切实维护经济区的治安秩序。二是,按照城区标准调整警力布置和社区警务建设。针对城镇化地区发展进程速度较快的治安现状,在新拓展城区适时组建公安派出所或治安执勤点,跟进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派出所警力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迅速将社区警务战略向城镇发展区域延伸,形成规模,实现社区警务建设的一体化,以小区域的治安稳定促进和带动社会治安大局的长期稳定。三是,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适当放宽“农转居”条件,制定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废除进城人口计划指标管理制度,实行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度,实行有利于吸引资金和人才的城市户口迁移政策。进一步完善对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理清出租房屋与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的职责,以职责促实效,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通过“管房”实现“管人”,从源头上消除流动人口犯罪的安全隐患。

3.2着力推进治安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构筑大格局的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整合社会治安资源,加强科技防范,改革警务机制,形成以公安为骨干,以群防群治为依托,以基层单位内部防范为基础,以案件多发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的社会治安防控大格局。

一是,积极推进区域治安管理机制改革。东营市要解决好油地军校分工与合作的问题,沟通协调好地方与油田的关系,从机制上理清。因此,原由油田滨海公安机关管辖的油田职工生活区、因改制脱离油田走向社会的油田改制企业、原油田所属现已移交地方所管辖的医院和学校的治安管理任务,由油田滨海公安机关移交地方公安机关承担,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和滨海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把东营区域的社会治安管理好。

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农村)警务机制改革。按照城区每3000人、农村每5000人配置一名公安民警的标准,增大基层警员的数量,推行“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模式,增强社区(农村)警力,专人负责所辖区域治安。按照每社区3名以上、每行政村1名以上的配备标准,政府出资招聘保安人员,辅助社区(农村)民警开展社会治安基层防范管理工作。

三是,加强经济区治安防控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考、退伍军人安置等多种形式,发展各种形式的治安力量,构筑以治安联防大队和社区治安巡防队及专业保安服务队伍为主体的新型群防群治队伍。坚持以110为龙头的多警联动路面动态巡逻防控机制,构建全方位、全时空的治安巡防网络。四是,建立治安防范保障机制。加大对治安防范工作的投入,多方筹措经费确保工作的开展,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项资金制度。设立见义勇为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用于见义勇为的表彰奖励。

3.3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群众自治组织的防控作用,筑牢社会治安的基层防范体系在城镇化地区,建立和完善以社区警务为载体的社区治安基层防范体系,把社区警务工作作为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日常工作来推进。同时,将社区警务的经费支出纳入镇、办事处、居委会的经费预算,并给予全额保障。合理有效整合社区民警、社区物业公司保安人员、居委会等各方力量,建立科学运行、保障有力的社区治安基层防范体系。

一是,把城区作为重点防控部位,社区民警要对常住人口进行登记核对入册,加强对重点防控人口、暂住人口、租赁房屋等社区警务管理。社区民警要熟悉掌握所辖地段的居民楼、出租房和单位宿舍等居住地;并对所管辖区域的房屋不定时地查询,对于重点防控人口居住的房屋要特殊标识,以便防范;社区民警要通过常住人口管理系统,建立重点防控对象信息库,对重点防控区域、房屋、人员都要有标识。

二是,社区民警联合社区保安人员、公众志愿者开展社区警务巡逻、提供警务服务活动,增强居民安全感;推行邻里守望、商业区守望、校园守望、旅馆守望等社区联防活动,构筑社会治安基层防范网络。社区警察负责划分社区、邻里联防的区域范围,帮助推选居民代表及邻里联防的负责人。同时,在社区入口、街道、居民楼墙上或电子显示屏上显示邻里联防的示意图,起到威慑罪犯的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探索研究;新农村;城镇规划;规划理论;

随着新农村规划体系的形成,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还加强了城镇化进程。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规划为龙头,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只有加快城镇发展、提高城镇的经济集聚能力,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也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和平县规划特色简介

1.1现状城镇特色

和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 和平县辖17个镇,239个村(居)委会,总面积2310平方公里,人口近50万。和平,是一个山好水好人好区位更好的宜居之城,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之城,更是一个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兴创业之城。今天的和平,生态和工业并驾齐驱,古色和亮丽交相辉映。今天的和平,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和平县地理位置独特,南邻珠三角、北靠江西省赣州地区,辐射内陆;交通便利,粤赣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纵贯全县;生态环境优美,客家风情浓郁,红、古、绿三色交相辉映,王阳明文化积淀深厚,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开发潜力极大。全县温泉资源丰富,水量大、水温高、水质好。全县共有露天泉点40多处,泉眼达200多个,其中较大的温泉有11处,水温大都在45℃-95℃之间,含偏硅酸、氡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份,极具开发价值。

1.2规划基本思路

本次规划的基本思路由“背景研究――指导思想――技术措施――规划目标最终目的”五个方面贯穿而成。背景研究从“宏观发展条件”和“自身发展需要”两个方面着手。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以县域副中心城镇为目标、以历史文化名镇为特色、以生态名镇为保障”三个方面,其中:以县域副中心为目标,采用“小城镇、大战略”指导思想,以历史文化名镇为特色,采用“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原则,挖掘并塑造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以生态名镇为保障,采用“尊重并利用”的方针,梳理城镇肌理与生态环境要素,打造生态名镇基本框架。

本次规划除了运用常规的规划技术措施外,重点突出旅游发展规划、名镇保护规划、城市设计思维三方面的内容。从而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发达、资源节约、生态持续、特色明显、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规划目标。最终达到“指导城镇经济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

2小城镇和新农村现行规划理论

2.1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理论框架

我国地域广阔,民俗差异、经济差别大,使小城镇规划的理论也注入了区域观点、动态观点和个性特色,加上小城镇形成的历史时段较短,使得规划工作开展相对较晚。目前的理论研究将小城镇规划体系划分为“2个阶段、3个层次”,如图1所示。

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层次按照新的《镇规划标准》可分为发展规划、建设规划、管理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小城镇历史演变规律和发展机制分析;小城镇在上层次区域的地位分析;区域村镇体系规划;小城镇社会经济现状存在问题的解决及发展战略目标;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并进行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进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规划;进行用地综合评价,确定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确定城镇结构形态与功能,确定各类用地的综合布局安排;制定容量控制规划或控制性规划图则;制定对外交通及城镇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综合协调城镇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燃气、热力、环卫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综合协调城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游憩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确定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提出人防、消防、防洪等综合防灾目标及总体布局;综合协调小城镇镇区与规划区的各项建设和用地布局,确保居民“菜篮子工程”所需的蔬菜等副食的供应;根据需要与可能,提出历史文物保护与风景名胜利用措施,编制旅游规划;提出旧城改造措施、城镇远景规划与近期建设规划以及项目建设时序等;提出创建城镇特色的规划措施;制定鼓励和吸引农民进城的措施、经营城镇的原则意见、城镇管治的原则设想等;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实施规划的步骤、方法、措施的建议。

2.2新农村规划的理论框架

新农村规划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在认识上和理论研究上都还没有形成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现有的一些理论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的。新农村规划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从理论体系上大致可划分为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2个层次。①村庄建设规划。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村庄的建设规模和建设用地界限,统筹安排村民建房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村庄居民提供切合当地特点、与规划期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②村庄整治规划。依据村庄建设规划,确定村庄具体整治项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重点解决饮水、行路、用电、垃圾、污水等问题,并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古树名木、古村落、古民宅等历史文化遗迹,带动村庄整体环境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3小城镇和新农村规划理论存在的问题

3.1小城镇规划理论存在问题

目前小城镇规划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对小城镇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不够深。针对小城镇特色、现存问题以及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创造特色、实施规划等一系列发展战略问题没有很好地研究。以至于规划几年一修编,设计做出来了,问题却未解决,导致规划前后一个样,对小城镇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②跟上层规划缺少联系,又无法指导下层规划。一方面由于指导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一些规划单位的编制成果也较粗糙,使得小城镇在编制总体规划时无法把上层规划作为依据,造成做出的规划在区域内部缺少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水平和专业认识上存在局限性,使得大多数小城镇总体规划偏重于集镇建设规划,而对镇域镇村体系规划重视不够,无法指导村庄的规划建设,从而制约了各自然村落的发展。③总体规划缺乏弹性和特色。多数规划编制单位在编制规划时对影响小城镇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考虑较少,使得规划成果缺乏灵活性,规划设计在落实时成为城镇建设的机械地施工蓝图,阻碍了小城镇的发展。再加上目前普遍存在“千镇一面”的现象,使得小城镇更无法找准位置,不仅丧失了已有的特色,而且规划后在产业上也没能形成新的特色,在区域内未形成影响力,无法带动村庄的发展。

3.2新农村规划理论存在问题

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可真正将新农村建设纳人国家计划应该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以后。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加上我国地域、历史文化、民族差异较大,到目前虽然对新农村规划理论做了一些研究,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其现有规划理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新农村规划理论体系研究较少。很多地方对新农村从认识水平到规划技术上都存在一定误解,将新农村规划简单地认为是多建几栋房、多修几条路、多建几个工厂等,所以作出的规划图纸在实践中落实起来难度较大,也无法扭转现有村庄的实际面貌。

②现有新农村规划理论根本无法指导各具特色的农村的规划建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地差异较大,对新农村的理解和要求也各不相同,要想让各个地域的人都能接受新农村,至少在规划理论上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不能拘泥于一种或几种常规模式。

③多数地方将新农村规划理论与小城镇规划理论混同起来。农村有其自身的特点,按小城镇的要求搞农村规划建设,不仅浪费成本、实施难度较大,最后还会搞得不城不乡,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④多数新农村规划缺少与上层次规划的衔接。新农村规划涉及到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任何固步自封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要充分分析村庄在整个区域内的地位和优势,跳出“新农村规划来做新农村规划”的思维,真正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真正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4协调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发展

4.1摆正新农村和小城镇规划的顺序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已成为所有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要防止规划工作、管理工作中搞一刀切,更要防止形式主义的作法,同时也要改变以往把新农村规划与小城镇规划混同的做法。从规划理论上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实施顺序,将以“发展规划”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结构规划”为重的思路上来;将“由上而下”的规划顺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规划顺序;将就村论村、就城论城的观念转变到整体分析、统一规划的理念上来。

4.2 从规划理论体系上完善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

小城镇由于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必须加强区域分析与研究才能正确把握其发展方向。以往的小城镇总体规划虽然强调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而实际操作当中对规划的范围多是围绕抒镇建设用地一块展开讨论,对于区域内的村庄基本情况了解和把握不够,使得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成为摆设,无任何科学性和实用性。区域内一旦引进企业或某个产业进行调整,都会使整个规划修改过甚至要重新做过,规划根本无法指导和促进乡村的发展,有时反而会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教条主义。为此,必须将新农村规划纳人小城镇规划当中,并且要“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分析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留出空间为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其理论体系和操作步骤如图3所示。

5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反规划”理论; 平湖地区; 村镇体系规划; 运用

Abstract:“Negative Planning”theory is one of the core themes in the field of planning.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appearing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town planning, take the Pinghu area of Wangcheng county as the example, intend to find the solutions for the area's town planning and to broaden the planners' horizon in their course of making the plans.

Keywords:“Negative Planning”theory; Pinghu area; town planning; exertion

1引言

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第三次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央领导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作为规划工作者其责任义不容辞,但是村镇规划不同于城市规划,平湖地区的村镇规划也不同于山区及丘陵地区的村镇规划。通过对望城县平湖地区村镇规划建设的实地调查。以下几个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规划建设中出现大量政绩工程。村镇建设的一个原则是反对形式主义,坚持节约,反对大拆大建,提倡生态建设。但规划工作者却仍在沿用过时的城市规划方法来进行村镇规划,在村镇中建生活安置小区、造大广场、宽马路、小洋房等,导致规划建设中出现很多的形式主义建设、政绩工程。

其次,湖南村镇规划一些编制办法和方法仍不完善。虽然长沙有自己的编制办法和成果要求,但是对具体的村庄做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加上村镇建设的时间和经济要求,使得规划设计人员对平湖地区村镇认识有限,也导致后期工作投入不足,助长了村镇破坏性建设。平湖地区村镇建设更需要对基本农田和生态的保护,使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得到协调发展,而非单纯的形式改变。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要求我们规划者应换一个角度去规划平湖地区的村镇,本文以望城县靖港镇为例,对 “反规划”理念在村镇规划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2“反规划”理论

2.1“反规划”理论释义

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加速提高,一方面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又面领着另外一些新的问题,如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人居环境的适宜性逐渐降低等。为了寻找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学院的俞孔坚教授提出了“反规划”的规划设计理念。

“反规划”一词最早出现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俞孔坚、李迪华2002)一文中,它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反规划”强调的是一种逆向规划过程,负的规划成果,是对传统规划的一种校正,而不是反对传统规划,其规划的思维是辨证的思维,是反思的思维,是可逆的思维。

“反规划”途径试图通过建立保障自然人文过程安全和健康的景观安全格局,来综合地解决国土生态安全问题、乡村道路问题、乡村特色以及乡村功能形态等问题。

2.2“反规划”工作方法

“反规划”工作方法应该从村镇非建设用地入手,优先规划和设计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等。也就是建立一种乡村生态及人文景观安全格局的过程,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民族文化身份、宗教信仰、土地信仰、民间草根信仰的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3“反规划”理念在平湖地区村镇规划的运用

传统村镇规划总是先预测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有关规范确定用地规模,从村镇建设用地入手,划定村镇建设用地红线,确定居民点位置及规模,村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只是被动点缀,是后续的和次要的,本次规划期望从另外一个角度入手。而经过反复的思考,我们认为“反规划理论”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新思路。

3.1 项目简介

靖港镇属大众垸区域,绝大部分为平湖地带。根据《望城县靖港镇总体规划(2006 -2020) 》,镇域现状人口33570人,镇区现状人口6600人(含老镇区2900人,新老镇区相距约6km),规划城镇人口近期9000人,远期15500人。镇域总面积约45.8km2,现状建成区面积40.6hm2,规划建成区面积143.9hm2。

3.1.1城镇的性质与职能

根据靖港城镇自然特点、发展目标和城镇职能的综合分析,将靖港镇性质确定为: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辐射镇域各村、服务“三农”的旅游服务农贸型集镇。新镇区紧靠古镇旅游区,主要为旅游接待及旅游产品加工服务,是镇域旅游服务后勤基地。

3.1.2城镇生态基础设施构成

城镇生态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山、水、乡村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地系统等等。对于靖港镇来讲,建立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就是建立“以一江一河一湖(湘江、沩水河、团头湖)及其周边生态控制区域为生态链,以农田、林地、湿地为共生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它是实现靖港城镇发展战略目标的空间安全保障。

3.2 规划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2.1中心镇区、古镇区及各村庄规模确定和职能分工;

3.2.2镇区的发展及居民点的选址与基本农田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

3.2.3村镇各项生态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

3.2.4古镇特色的保护与合理开发;

3.2.5构建园风光生态景观安全格局,建立乡村都市特色。

3.3 “反规划”理论具体运用

3.3.1 村镇性质及职能分工上“反规划”的运用

由于整个镇域处于大众垸中心腹地,耕地面积较广,所以也被纳入长沙市百里水产走廊的范围。一方面,镇域的老镇历史悠久、新镇交通区位较好,另一方面,镇域还不得不面对辐射力度不大的问题。

基于这些因素,规划中考虑运用“反规划”理论建立乡村生态及人文景观安全格局,并保护好现有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在城镇性质及职能分工上提出了总体发展框架,利用靖港现有的资源优势,以古镇旅游和“百里水产走廊”等产业为经济发展依托,形成开放型的结构体系。实现以点带轴,以轴带面,使靖港镇的经济全面提高。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一方面重点加强中心集镇的建设,增强中心集镇的集聚与辐射的功能;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古镇旅游基地,重点建设好“百里水产走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都市型农业。完善农村居民点的配套服务设施。各村分工协作,发展重点突出特点,形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环境优美的村镇体系。

本次规划依据靖港镇村镇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自然条件和现状基础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地区发展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为目的,在立足本地的比较优势和城镇经济区划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镇域各村及主要职能。

本次规划将靖港镇村镇分为三个职能层次:中心集镇区(靖港新镇及古镇旅游基地)、中心村(复胜村、农溪村)、基层村(金星村、福塘村、前榜村、新峰村、石毫村)。

3.3.2土地利用上“反规划”的运用

靖港镇现状总面积为45.8km2,其中全镇耕地面积24.8km2、渔业养殖基地6.5km2,可见耕地占整个镇域面积一半以上,并且耕地都是高产优质水稻农田。

在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已经刻不容缓。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划定生态敏感控制区,特别是应当保护生态农田区,禁止非农建设;

(2)城镇建设用地选择,以尊重场地因素为原则,对原有村庄进行整合,结合生态农田采用组团结构布局模式;

(3)严格控制居民点建设用地,并组织部分地区退宅还耕,对分散住宅进行集中建设,将处于地势低洼小自然村迁出并入中心村或集镇区,将退出的土地重新改造为耕地;

(4)建立土地资源综合评价系统,对区域的各类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为土地的规划、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3.3.3运用“反规划”构建村镇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是维护土地安全和健康及城镇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生态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镇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

靖港镇地处大众垸,属典型的平湖地带,更需要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安全格局。我们在规划中把廊道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主要结构框架,景观生态学里的廊道指的是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元素,其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

由于有特殊的地形条件,靖港镇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势非常明显。镇域中道路、水渠、农田防护林带纵横交错,构成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1)交通廊道:沿高乔大道、靖格线、中格线等发展的道路交通绿道,既能降低和缓冲交通给城镇带来不利影响,又能为生态城镇的建立创造有利条件。

(2)河流水域廊道:靖港镇水资源丰富,水面广阔。规划建议沿湘江、沩水哑河、团头湖、百里水产走廊、灌溉水渠等建立生态防护绿带和游憩绿道。

(3)农田防护绿带廊道:靖港镇为长沙市的优质水稻粮食生产基地,建立农田防风林旨在保护国土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同时也是建造靖港镇大地景观特色的重要因素。

(4)其他基础设施如煤气管道、供水供电等两侧设绿道,通过生态化的设计和改造人工基础设施,来维护当地的自然生态并促进生态功能的恢复。

3.3.4古镇特色的保护上“反规划”的运用

靖港古镇位于湘江与老沩水交界处,与新镇区相隔仅6km,属千年古镇,2004年就已经确定为长沙市历史文化名镇,且纳入到2005年全市十大旅游经典景区(点)进行开发。

靖港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

(1)唐李靖平萧铣,曾国藩惨败太平军历史事件。

(2)繁荣的民间文化。饮食文化:靖港香干、火培鱼、八大碗、庙会小吃、南粉等;传统手工艺:纸伞、木屐、剪纸、棕编、湘绣等;传统艺术:皮影戏、舞龙、竹马灯、地花鼓、渔鼓、弹词、花鼓弹唱、花灯等。

(3)“八街四巷七码头”的传统建筑布局形式。

(4)靖港老街、紫云宫、杨泗庙、观音寺、八音堂临河戏台、宁乡会馆、宏泰坊、梁宏发纸伞厂旧址、江西会馆、育婴堂等现存的传统建筑。

古镇保护规划是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古镇以“反规划”理论为依据有利于建立乡土文化的安全格局。为了达到合理的保护和开发的效果,首先要建立古镇历史文化生态安全区,在区内禁止新建民居民宅,重建部分古建筑,保持传统的街道和地区风貌。其次应当加强周边生态环境的建设,通过自然和人文景观元素,将历史景观和文化遗产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整体保护,并与生态功能和游憩、教育、审美、启智等功能相结合。

4结语

通过“反规划”理论在平湖地区规划中的应用,使我们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还能充分保证平湖地区广大乡村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生态系统得到很好的保护,这些措施将有利于平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两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6.

[4] 俞孔坚.新农村建设宜先做“反规划”[J].面对面,2006.

[5] 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 曹伟.城市生态安全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第12篇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the trend of the certain stag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to research the rules an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guid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es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Hebei Province.

关键词: 生态文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实现路径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Hebei Province;new-type urbanization;implementation path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5-0293-020 引言

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河北省在“十二五”时期,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路径,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2015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54%”。河北省的城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生态文明,走大中小城市、小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1 城镇化基本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城镇化取得了快速发展,城镇化率的提升速度加快。2013年,全省城镇人口达3528.45万人,比2012年增加117.92万人;城镇化率为48.12%,比2012年提高1.3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6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分地区看,河北省有五个设区市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石家庄市(不含辛集市)55.72%、唐山市54.97%、廊坊市51.4%、秦皇岛市50.81%、张家口市48.95%。其余各市分别为:邯郸市47.91%、沧州市45.18%、邢台市44.20%、承德市43.27%、保定市(不含定州市)42.93%、衡水市42.92%。定州和辛集分别达到42.77%和43.02%。

2 河北省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城镇化水平偏低 虽然河北省城镇化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但是2013年河北的城镇化水平仍然低于全国的53.7%,居全国第23位。尽管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但相对于全国的城镇化水平,河北仍然滞后。可以说城镇化水平已经制约了河北经济的发展。

2.2 工业发展迅速造成环境破坏 随着该省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文明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日益凸显。工业的迅猛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工业的自身特点及外部环境等因素,使工业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严重影响到了生产的正常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近期凸显的雾霾天气就是工业发展迅速造成的环境破坏的一个暗示。

2.3 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 缺乏规划也是城镇化建设中的一大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等统筹衔接不够,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二是群众对城乡规划了解不够,支持力度不大,规划实施刚性不足。三是存在以权代规现象,一个领导一种做法,换一任领导就换一套规划,城镇规划不断更改,城建项目不断推倒重来,造成严重的资源与资金浪费。四是不注重特色设计,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分工协调机制尚未形成,人口、产业聚集能力较弱。五是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多,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

2.4 对于保护环境意识薄弱 城镇化的标志在于大量的人口向城镇集中。而人口的过度集中且公民对于保护环境的意识薄弱,造成了进一步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主要问题表现在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后,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意识。

3 河北省城镇化对策

3.1 科学规划,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础依据,推进城镇化必须高度重视规划。从资源、产业、城镇的基础设施、交通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是考虑单一的因素,根据这些综合因素来统筹设计城镇规模。根据城镇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文化底蕴、旅游休闲、矿产开发、生态环保等方面,统筹设计城镇规模,培育城镇的主导产业,打造鲜明的城镇个性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千镇一面。

3.2 明确功能,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因此,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以让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获得高效利用,只有对各个功能区定位之后,才能更好地制定针对性政策,发挥各地优势,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的主体功能区战略,将会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3.3 以保护环境为基础,实施生态产业 建设生态城镇的核心部分就是打造城镇生态产业体系。如果说城镇是一个生命体,那么生态产业体系就构成了这个生命体的心脏,只有通过心脏的跳动,生命体才能具有活力。这就是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讲的,只有经济发展,国家才能生存。小到一个城镇,只有当这个城镇能够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撑,包括一切的:衣、食、住、行用品、生活服务等等,城镇才能生存下来。生态产业体系就是城镇的基础支撑系统,由它来完成生态城镇的基本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3.4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如果要改变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就必须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向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绿色经济发展旨在追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和谐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发展,绿色发展是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创新跨越式发展道路,是一套全新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绿色经济是一个行政的表述,包含着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经济增长本来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福利,是人本主义必然的逻辑,但是为了短期的利益污染环境是与绿色经济取向背道而驰的非人本主义的虚幻增加,可以把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称之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河北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保障,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从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文明思想观念;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管理和实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开拓科技创新生态化;推进绿色城镇化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这才是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杨志峰,徐琳瑜.城市生态规划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黎亦众.城市规划理论浅谈[J].南方建筑,2006.

[4]Peter Hall著.城市和区域规划[M].邹德慈,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李育冬.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型城市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库尔勒生态城市建设为例[D].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