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总结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总结

时间:2023-01-27 14:36: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化学用语 教学方法 基础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38-01

一、九年级化学教学的现状

1.现阶段的化学现状,正处在过渡时期,新教材与旧教材的知识衔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问题,根据最新对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的较大范围的调查来看,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方法各有所爱,人教版的材料考虑其实是比较全面的一本教材,它所显示出来的“活动探究”一般程度下是比较简单、安全而且接近于学生生活的,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中国教育长期以来是应试教育,部分教师有时候对探究活动的意义认识还不够全面,以至于不能真正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来对待实验问题。教学安排的不得当,又或者是忽略了学生的讨论和反思这一环节,都会导致效果不佳。

2.课堂时间不足。九年级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习惯还没有形成,对于化学用语的应用实践不足且不够全面,是学生根本不能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产生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浅出的指导,化学这门基础性强的科学性学科,想要学好,就要熟练化学用语的使用,加深对化学用语的影响。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而其中对化学用语的研究也是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在探索的,而学好化学用语也是起步化学的重中之重,它渗入于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初级知识中,所以学习化学用语是为之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打下底子。

3.教师教学课业重,备改实验压力过大,工作繁重,精力有限,不得不有所取舍。教学团队经验丰富的老师们都了解化学这门基础性科学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检验真知的学科,一味地去追求量变,就会导致质变,自然会影响到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理解程度,有可能削减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现阶段化学用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化学用语也就是化学方程式的实验验证是不够全面的,是有缺失的。实验,让化学的内容本身显得不再那么枯燥难懂,学生会从教师的教学中真正领悟到化学用语的内容,通过这种实验验证的方法,亲自去试验并得出与课本相同的方程式的结果的时候,学生往往会顿悟,原来这个化学公式是如此得来的。

2.基础性强是化学用语一大特点,难以记忆,教学难度不小。化学用语包含的基础性内容太广,教学完成之后,难以保证学生很好的掌握并运用,新版教材简化了这一部分的教学结构,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节奏稳定了下来。

三、新形式下的化学用语教学方法

1.制定适应新形式的教学目标,对于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的意义的理解问题放在首位;对于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要重点掌握。初中教学面临着改革的需要,旨在为初中化学教学有所改善和提高,以创新改革为本,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并为国家培养一些优秀的化学人才。

2.那些多年教学问题上的难点、重点,即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正确书写,大多数的学生在刚刚接触化学式的时候,很多细节都不清楚,并且对于它们的书写也并没有熟练度掌握,所以反复的强调也是教学的一大特点之一;而对于化学方程式则为进一步的对化学式的应用,前后两者是递进依存的,对于化学式的意义要领悟,对于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有很大帮助。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首要攻破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各类型的规律,将会大大简化这一教学难点。

在教学工作中,以讲解、讨论、练习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的掌握节奏,讲解要细化,从起步开始,让教学源自身边生活,让学生对首次的接触产生兴趣,讲解要详细透彻,尽可能多举例,涉及广;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查漏补缺,从而避免错误认识和错误理解;将教学目标划分为小章小结,每讲完一个知识点,都将相关类型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测试,以起到练习的作用,并要将综合性题目作为巩固学生对知识点深刻记忆与运用的练习,自然而然便可寻到规律。

3.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促成科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从中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是有利于学生记忆的方式,也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含义的理解。分散教学,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生活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之本。

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从例如方程式:两摩尔水通电生成两摩尔氢气和一摩尔氧气中可以获得的信息中归纳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另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也需要教学过程别注意: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通过书写一些错误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归纳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问题。

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课堂的针对总结是辅助教学的必要任务,可根据不同课堂不同学生的课堂表现,采取针对性的复习与巩固,对症下药,当堂对于教学内容布置作业。

对于课后的教案整理,是对日后复习课程的准备工作,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整理并进行分析,遇到好的方法和思路要及时记录并加以运用。

化学用语的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巩固的知识点,基础的扎实有助于日后化学深度教学时的稳步进行,新人教版教材对化学用语的教学规划比较重视,要求明确简要,在教学过程中,这一知识点的应用不容小觑,另外,在九年级开设化学用语课程的学习目标,一方面可以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知识,还会从某些方面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对于更深层次的化学有了新的期待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白晓静,焦桓.人教版《化学与生活》教学方法的研究 《陕西教育》 2011年12期

[2]巢宗祺,雷石等,陆志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

第2篇

一、努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

化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九年级学生素质发展有重要意义。化学素质主要由化学知识素质、化学能力素质、化学品德素质组成。化学知识素质是解决化学问题和进行化学创造活动的基础,化学能力素质是化学素质的核心,化学品德素质则是青年一代成才的动力和关键。

1.化学知识素质

化学知识素质是解决化学问题和进行化学活动创造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其他的素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是“授业”,即促进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对化学基本计算、实验原理过程的掌握等。在新课程改革下,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其他一切素质都以其为前提。

2.化学能力素质

化学能力素质是在化学知识素质基础上进行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化学实验对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观察实验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已学到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概括,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二、创设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激发兴趣,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创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模式需要建立在学生对学科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绪言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课,是通向化学知识领域的桥梁。教师一定要充分准备,以极大的热情上好这一课。面对奇妙的化学趣味实验,学生一定会惊叹不已,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甚至会萌发终身研究化学、报效祖国的宏图远志。

2.注重学习方法

(1)精通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科中最基本的化学语言。因为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都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有人形象地称化学为“第二外语”,再加上知识点零散、抽象,很多初学者难以适应,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很重要:

首先,化学用语要注意读写规范。不论是元素符号、化学式还是化学方程式都有其读写规则,我们都要细心领会。如化合物的化学式的读写要注意三点:①判断化合物元素组成和排列顺序;②在元素右下角注明原子个数;③读时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有些还要读出原子个数,如Fe3O4(四氧化三铁),CO2(二氧化碳),P2O5(五氧化二磷)等。但在读写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混乱和不规范,如把四氧化三铁写成4O3Fe。所以,我们把这样的读写规则总结为“金属在前,非金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建议大家先掌握好规则,然后在练习中克服不良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其次,学习化学用语应循序渐进。教材对这部分的安排比较集中,但我们在学习时应适当放慢进度。只要我们坚持有计划地记忆,就一定能够积少成多。

(2)归纳总结物质的变化规律

化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究物质的变化规律,以便人类更有效地利用和创造物质。因此,我们应学会归纳总结各种现象背后的化学规律,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金属和酸的化学性质时,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盐酸能和铁、锌、铝发生反应,稀硫酸也可以与这些金属发生反应。经过多次尝试我们可以大胆地推论:酸能与许多常见金属发生反应。掌握了这一化学规律,与之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我们也可以更简单地掌握。只要我们在学习中注意挖掘规律,就能达到“零存整取”的效果,并且融会贯通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

第3篇

化学学习 学习方法 预习

一、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方法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要想提高预习的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学情,在预习前,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要使学生有目的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第五单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我采用导学巩固的方法。在预习导引中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什么?(2)计算的基本步骤分哪几步?(3)你认为在计算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最关键的?(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有哪一些?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老师讲解来消化,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学习积极性也很高。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HT〗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如在教氧气的性质一节时,我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做完后,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

三、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解题能力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离不开解题。首先,审题是关键。审题时要注意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的求解用简洁直观的化学语言转化成图式符号,排除与题目所求无关的干扰信息。其次,解题时还要反复理解推敲题意,学会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中的知识点、公式或规律等,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第三,验证解题结果,反思解题过程,向自己提出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能否验证,如何验证。

四、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为了使学生所化学学科中有不少需要记忆的概念、符号、数据、化学方程式等。及时复习和记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记忆时注意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记忆。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家盖那美丽,新铁吸铅(轻),统共一百斤。”记忆。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记忆。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在理解后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记忆。

总之,学习化学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掌握了学习化学的主动权,体验到学习成功带来的乐趣。变被动的“要我学”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顺利完成九年级化学的学习。

第4篇

一、选取难度较小的课题

课题的难易程度直接决定学生是否有能力自学或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知识点。因此选取难度较小的课题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课题主要分为“文字阅读型”(知识点少,理解难度小的课题。学生通过倒置教学法阅读,查资料图片很容易掌握其知识点,做题正确率高,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初级探索型”(知识点有一定难度,但通过阅读可以进行初步探索解题,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文字阅读型”可选取以下课题:初中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爱护水资源》、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初中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自然的分类》、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第四章《化学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等;“初级探索型”可选取以下课题:初中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当然,也可以选择某个课题中的一个部分作为倒置教学的内容。

二、选取适度的自学作业

凡事有目的才有方向性,同理,在布置自学作业时,可挑选本课题所需掌握知识的巩固题目(题目可以选出基础性和提高性两个层次)。这样的作业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看书总结做题,既指导学生自学又能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后有的放矢。例如九年级化学课题《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就可布置课后第1、3、4题作为作业,作业从常用燃料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常见燃料的化学方程式、理想的燃料、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有层次地考查本课题知识,学生能很快理清思路,掌握新知识。

三、采用赏识而公正的方法评价作业

当学生通过自学或分组讨论将作业完成交给老师时,老师应耐心细致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写上公正的评语,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分类型评价。例如,基础好又勤奋的学生,完成较好,可以用较短的评语进行肯定,并在课堂上给他们机会发言,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学习体验;作业质量一般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多是自信心不足),主要以鼓励为主,可写较长的评语,增强其自信心;对于交空白作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多属于学习自觉性差,基础也较差的),可单独找其谈话,了解原因,个别辅助,并督导他们完成作业。通过作业评价后,在课堂上将学生自学或讨论获得的已有知识梳理一遍,让他们知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这样把课题中的知识点巩固一遍,能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框架。通过一段时间的“倒置教学法”实施,大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所提高,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更能积极主动配合老师,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有所提高。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可以所有课题都使用,要针对课题的难题、学生的程度进行教学,才能达到“倒置教学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孙华 单位:贵州省都匀市第三中学

第5篇

关键词: 九年级化学复习 知识体系 方法与策略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紧张的全面复习即将开始。九年级化学复习的特点是内容多,时间紧,加之学生学习化学的新鲜感明显减弱,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平衡与心理素质的差异等问题,增加了总复习的难度。那么,怎样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熟练掌握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获得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和综合解题能力,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呢?这是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我结合实行新课改以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九年级化学复习中的方法与策略,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抓“纲”务“本”,把握命题趋势

抓“纲”就是认真研读所在市的考试说明。纵观近几年来各地的化学试题,都坚持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但又稳中有变。稳是指分值、题型、试题难度和考查的知识点相对稳定。变是指试题内容是朝着设置情境、联系实际、强化基础、体现探究的方向发展变化。总体来讲,中考命题表现出以下趋势:复习规定的重点内容增多;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进行命题增多;检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观性、开放性试题增多;与实验考查的试题增多;跨学科的知识联系来解决综合性化学问题的命题增多。对于化学知识死记硬背的命题减少;偏、怪、难题的数量减少;有关计算的命题趋于简单化。

务“本”是指复习要紧扣教材。不任意加深难度,也不降低要求,复习中要和学生一起梳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让学生自主把握中考的重点。中考命题考查的重点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及其辨析;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辨析;化合价的推断及原子的结构;元素符号周围小数字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意义;金属活动性表的应用和溶液的酸碱性;酸、碱、盐和氧化物的概念及应用;四种基本收集、检验;物质的制取、除杂、干燥、检验、尾气的处理等综合实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除杂、转化、鉴别;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二、复习面向全体学生,狠抓“双基”落实

一般80%左右的中考试题在中等难度以下,所以在复习中,教师一定要全力抓好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全面落实。在化学复习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部分学生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甚至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也会犯简单的错误的现象。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就是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双基”的掌握。教师对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换种说法、角度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反复考查,以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比如:对化学基本概念、反应规律、反应类型、制取物质、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碱、盐和氧化物之间的反应规律、物质或离子的检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关溶液等重要基础知识,可采用比较法对一些概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辨析,以便理解概念的实质。

复习不等于炒剩饭,不要对基本概念和原理死记硬背,否则学生很反感;而应着重抓住概念和原理的本质,仔细推敲概念和原理的关键的字与词,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如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可以概括为,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换一”;复分解反应“双交换,价不变”。

三、专题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系统复习中切忌将知识孤立起来记忆,而是应该将知识前后联系,纵横比较,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对知识的结构进行重组和概括,从而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从而形成开放、灵活的动态知识体系。比如以C、H、O、Fe为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网络;以化学式、质量守恒、溶液质量分数为中心形成计算网络;以药品选择、仪器装配、基本操作、物质检验、观察记录形成实验技能体系。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为中心形成化学反应规律。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系,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在复习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科学探究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又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命题原则中也提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这类试题内容往往来自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由于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中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做好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选用比较合理、简便的方案,根据反应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并作出正确、简洁、合乎逻辑的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方案的设计要考虑到实验原理科学、操作简单、方便可行、节约药品,节约能源,以及安全、环保等因素。做题时以探究方法为指针,盯住探究目标,探究性试题就会迎刃而解。

五、注意心理调节及答题习惯养成,提高应试能力

在复习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审题训练和规范答题习惯的养成,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不少学生会计算,也知道解题思路,就是说不清,写不出,逻辑混乱,有的书写潦草、丢三漏四,要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字迹清晰,书写认真,语言简洁精炼;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习惯。

在后期复习中,教师务必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要想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连续进行三天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是难以考出好成绩的。因此,考前教师要注意减压,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调整好情绪,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才能考出好成绩。

第6篇

【关键词】总结;调整心态;明确目标;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267-01

复习的成功取决于个人的学习积极性、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缺一不可。为了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还需要不断总结,检查复习的效果,调整心态,明确目标,纠正失误。学生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总结自己的复习。

1 把握复习的主攻方向

总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复习时要把握好主攻的方向——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适用)》所规定的教学要求。无纲或超纲的复习,对达到复习的目的都是不利的。在本附录的各部分的复习纲要中,列有对各知识点学习要求的四个层次: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望同学们复习时注意,并通过阅读“解题指导”和自己做练习题等来检查是否已达到要求。

2 克服学习的两种障碍

初中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初学者感到困难的是:知识庞杂,记忆内容多,条块分割明显,彼此联系不紧密,因此学习往往停留在现象的描述、概念的记忆以及不变的思维模式上,而缺少分析、对比、综合、推理等能力的训练。在初中化学总复习阶段,要注意克服两个障碍:一是分析、对比、综合、推理等能力的薄弱;二是由此引起的自卑心理。

3 遵循科学的复习方法

在复习时间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要过越过两个障碍,除了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增强学习积极性,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外,还需釆取科学的复习方法。

3.1 把精力放在疏通课本的内容上。做习题固然重要,但对课本没有节节清、章章明,想越过障碍,提高学习能力,是不可能的。“疏通”二字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把握基本规律、“工具性”知识、必备技能等。

基本规律:1-18号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化合价规则、置换反应规律、复分解反应规律等。

“工具性”知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元素和原子团)化合价、原子结构示意图、无机物相互关系图等。

必备技能:有关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技能、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技能、识图和绘图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简单的实验设计技能等。

(2)加深对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

所谓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对象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定义就是用简短的文字揭示出概念的内涵,其中的每一字、词都有其特定含义,不能随意省略变换。例如“化合物”与“混合物”、“浓溶液”与“饱和溶液”是有所区别的,“一种”、“全部”、“多数”、“任何”等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所谓概念的外延,简单地说就是概念的适用范围。不掌握概念的外延,就不能运用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初中化学范围内,置换反应的外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即金属与酸溶液(通常为稀硫酸或盐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前者金属应比氢活泼,后者只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除钾,钠,钙)才能将后面的金属从他们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另一种是在非金属单质和金属氧化物之间进行的,主要指碳、氢气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这是内因),但反应必须在高温或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这是外因)。懂得了内涵和外延,才算真正掌握概念。

(3)要把已做过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与物质知识、概念等密切挂钩。例如,氧气的性质、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酸和碱的性质等均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加以佐证,尤其是课本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所占比重大,内容杂,不易掌握。如果把通过典型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具体对象等所获得的感性知识,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挂钩,一一对应,就能记得牢,且理解得深刻。所以说,疏通课本内容的重要环节是将化学实验与具体化学知识一一挂钩。

(4)在按章和按块复习完成以后,可用“网络是否形成”衡量学习效果。学习化学的最大障碍是难以“分析、对比、综合、推理”。难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复习使知识“网络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5)应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有时用来思考的时间超过看书的时间,就像消化的时间往往超过吃饭的时间一样。“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多思、多问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切不可坠入茫茫题海中。把化学事实和原理从教师及课本那里学过来,再经过前段时间的整理,形成自己的见解,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意味着已经真正掌握课本内容了。

3.2 进入深化提高阶段。 本阶段应在教师引导下,针对复习实际进行各种适应性训练和查漏补缺训练。每次训练应明确目的要求,主动把自己的复习信息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情况,做针对性讲解,再作矫正性训练。

此阶段,可按毕业水平和升学水平进行训练,教师和学生应携手共勉,用勤奋和智慧共同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2012 新教材完全解读.

[2] 河北省2011中考题型训练.

第7篇

一、复习的目的

通过复习,让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化学的知识,使他们的知识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各种能力,实际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方法及复习的重点

1、复习前的诊断,以历年中考试卷为主找出考点及学生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近三年的中考的试题,挖掘考点确立复习的重点;用上年的中考的试题,在复习之前检测,进行诊断,发现问题,明确复习难点,向学生下发复习意见,征求意见,收集学生对复习的建议和要求。

2、复习方法(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单元为重,以基础知识为主,归纳、整理知识网络,并弄清记忆内容,理解的内容,综合运用的内容。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全面夯实基础。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运用发现探究,抓紧考点。复习之前,大同基础知识记忆关;元素符号,化合价,原子团,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等,总之该牢记住一定先过关。

第二阶段运用训练为主,强化知识点,以资料考点归纳为主,结合中考说明,按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配以中考复习训练题,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阶段借助多媒体,增大复习教学的容易,

第三阶段把时间还给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并对学生的考试方法进行辅导,看重点试题,同学之间讨论。

三、复习计划

教材和考点归纳为主要复习资料,同时做好模拟测试以及试卷的讲评和分析

第一到六周:复习1—12基础知识

第七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第八周:元素及化合物

第九周:化学实验

第十周:化学计算

第十一周:科学探究

第十二周: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十三到十四周:热点题型训练

第十五周:模拟测试、讲评模拟试卷;综合练习。查缺补漏,对九年级化学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四、复习措施

1、紧紧抓住上课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

2、紧紧围绕重点和基础知识,结合历年中考题讲通、讲透、练会,注意试题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时代性和教育性。

3、在引导学生方面,要求关注对所学知识的重视和整合,检查自己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适当引用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以引导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彻底杜绝繁、偏、怪题。

第8篇

一、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

化学的乐趣

化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化学中很多内容都是源自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得以利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要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入手,引发学习兴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铁锅、铁棍生锈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铁制品会生锈呢?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则会一头雾水,迫切地想知道,然而在系统学习了化学知识后,学生就可以清楚铁为什么会生锈――铁的内部含有杂质碳,碳与空气中的氧在常温条件下会发生发应.在水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氧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也就是说,只要接触水,时间一长,铁就会生锈.教师还可以问:怎样做,才能使铁不生锈呢?学生讨论,总结出防治铁生锈的方法.在铁的表面涂上一层油漆,就会杜绝铁与水接触,自然就会避免铁生锈.教师从生活中的化学入手,分析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会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自然就会产生学习的乐趣.

二、采用游戏法,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依然还是爱玩的年龄,虽然面临着中考,可是他们愿意在课堂上做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所以教师可以适当采取游戏法来辅助教学,讲解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比较复杂的问题.

例如,对于学生刚开始学习而无从下手的化学式,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法激发学生兴趣.当然,游戏方法有很多.如,可以采取击鼓传纸片拼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随着时快、时慢咚咚的鼓声,学生手中的纸片依次相传,鼓声骤停,接到纸片的学生打开纸片迅速阅读有关元素符号和化合价,在两分钟之内把所有的能拼写的化学式及其名称书写在黑板上,全对为胜.这样,学生为了在游戏中取胜,就会刻苦学习,记忆化学式.

教师还可以通过化学猜谜的方式进行教学,加深印象,激发兴趣.

例如,调味佳品,来自海中;清水一冲,无影无踪(打一物质的名称);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打一物质的名称);吹不响的喇叭(打一化学仪器);盛酒不是瓶,叫灯不照明(打一化学仪器);玻璃身子橡皮头,苗条身子尖尖足,大量收进再零卖,进出都从一个口(打一化学仪器)……这样的化学猜谜,会让学生充分动脑,考虑所猜谜面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和特性,根据这些再来猜想谜底,这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

三、研讨释疑,提高学生兴趣

化学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惑,有时候刚解决一个问题,就会又衍生另外一个问题,所以教师要给学生研究、探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研讨之中,将自己的疑惑和对其他学生的疑惑的解答都交流出来,这样会对这些化学现象认识得更加全面、清晰,而学生的学习也会得以提升,兴趣会大大提高.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笔者没有按照课本上的步骤,而是分组,让学生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诱导学生熄灭酒精灯火焰,由此得出,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在这个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分析、推理,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利用活动课,保持学生的学习

兴趣

活动课是所有学生都喜欢上的,面临中考压力的学生更是渴望有些课外活动的机会,所以教师可以多多设置、组织一些活动课.如何组织呢?有下列三个原则:

1.根据化学教材来设计活动内容,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生活结合,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增加趣味性.

2.活动课要与课内化学知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同时又要有不同的表现,不能与课堂授课没有区别.

第9篇

[摘要]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相互联结着,一般规律总是表现为特殊规律,总是存在于特殊规律之中。因此,必须通过认识特殊规律去掌握一般规律;本文通过三道中考化学计算典型例题(特殊性)的分析,去发现解答这类题型的一般规律,从而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并进一步指导自己在化学计算方面的教学。我将从题目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解题思路分析三个方面展开对几类题型的探讨,以发现题目在这三个方面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中考化学 计算 解题分析

凡规律都具有普遍性,但其普遍性程度或作用范围有所不同,可将规律划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一般规律亦称普遍规律,是指同一类事物共有的规律;特殊规律与之相对,是指该类事物中某种事物所特有的规律。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相互联结着,一般规律总是表现为特殊规律,总是存在于特殊规律之中。因此,必须通过认识特殊规律去掌握一般规律;掌握了一般规律,就可以用它作指导,进一步去认识特殊规律。

历年中考最后一道计算题均为综合计算,题目千变万化,而题型却是有限的,解题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本文通过三道中考典型例题(特殊性)的分析,去发现解答这类题型的一般规律,从而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并进一步指导自己在化学计算方面的教学。

以下是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我将从题目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解题思路分析三个方面展开对几类题型的探讨,以发现题目在这三个方面的一般规律。现在先给出我选取的三道例题,其中求未知量部分稍稍做了改动。

一、已知条件分析:

已知条件大致有三种类型:

三、解题分析——倒推分析题目,有顺序的解题。

倒推分析,即从求未知量的表达式着手,分析求未知量需要哪些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量有几个?涉及到哪个反应?然后我们再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通过化学方程式去求出这些所需的未知量,再代入最后的求未知量的表达式中算出答案。这么分析可以使解题的思路更加清晰,解题过程更加简明,板面更加整齐。

以上计算题的解题分析,虽然选择的是一些特殊的题型,但却符合大多数中考计算题的模式,具有普遍的意义。这也是我在多年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总结的经验,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学生易于掌握,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乐昌市新时代学校)

第10篇

化学是九年级起始的学科,学科知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之初,学生兴趣比较浓,只要化学老师们能够深耕细作,深入研究学生,保护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化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必然能够取得化学教学的成功。

一.重视课前备课的过程

在上新课之前,我都会反复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为了充分理解吃透教材,我还上网搜索有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以及有关的材料,整合以后形成适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思路。从问题情景和情境设置,从导课到重难点突破再到各个环节恰当衔接,我反复琢磨,力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精讲精练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紧跟中考的形式,近几年中考的试题比较平稳,但知识面特别广,要求记住的知识较多,所以适当的练习必不可少。但也不可能题题都讲到,所以要集中精力去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例如:在讲【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节时,各位老师都知道这节内容是中考的重点,老师怕学生听不懂,于是就把教材中的例题讲了一遍又一遍,老师讲的很清楚,学生当时听得也很明白,可是当他们自己答题时,错误是五花八门。这一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开始我没有讲,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利用课前预习,课堂上同桌讨论等方法,等学生讨论结束后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做题。这时候,我走到学生中,听取他们的想法和解答方法,把不准确的或是错误的拿出来讨论,让学生总结出解题的思路、方法,然后我再强调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练习,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三.化学实验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老师与学生的接触中,老师往往发现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做化学实验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例如:

【生活情境创设】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

2.妈妈在房间里一喷香水,小明同学在另一个房间里很快就能闻到。

3.将一块糖放在水中,不断搅拌,糖块会逐渐变小,最后不见了。

4.把一个有些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慢慢鼓起来。

5.墙内开花墙外香。

6.用壶烧水时,水烧开后壶盖会上下跳动。

7.物质的三态变化与体积变化的关系。

微观粒子虽然不能被肉眼看见,但它与宏观世界有紧密的联系,由此教学中应创设丰富多彩的宏观现象来启发学生的微观想象和分析。

【实验情境创设】

让学生完成以下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分子的基本特征。

实验1 品红在水中扩散。

实验2 铁树开花。

实验3 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不要先入为主,不要过早、过多去讲一些纯理论知识,而应让学生把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理解表述出来,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和领悟,得出结论。

四.多关注、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

第11篇

关键词:化学复习;统筹安排;有效策略

部分学生觉得九年级化学难学,知识点又多又碎,知识点前后又不能联系起来,不懂得用哪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复习是提升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的过程,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对九年级化学总复习的一些策略,与大家共勉。

一、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做好统筹安排

在复习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我的复习分以下三个阶段:

(一)单元复习(从 3 月 1 日至 4 月 25 日)

在这阶段的复习应立足教材,落实好双基,我一般先让学生自己回顾课本内容后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单元知识网络,做到系统地把握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各个板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知识的生长点,注意知识在习题中的延伸和巩固的功能。从每年的中考题目来看,都有一些是教材中没有直接出现的知识,如去年中考试题 26 题氯化亚铁与氢气的反应等,但是不能拓展过大,那样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接受。然后精选出复习资料中的例题和习题,让学生先做后评,重点讲学生易错的题目和跟中考相接近的题型。在各个板块复习完之后,及时进行单元测试,根据考试情况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

(二)专题复习(从 4 月 26 日至 5 月 25 日)

按照课标,按中考题型划分出:“常见气体制备”“物质鉴别、除杂和共存”“化学用语”“物质的推断”“实验探究题”等小专题进行复习,这一轮是专题综合性复习,让学生把知识点制成思维导图,方便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并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和创新。另外要做好专题训练,精选、精练、精讲,在讲评题目时,重视解题过程的分析,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重点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和考试技巧。我通过“题型—考点(知识)—解题方法”的模式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

(三)模拟测试,提高应试能力(从 5 月 26 日至 6 月 18 日)

这一轮是中考前的演习和热身,根据学生情况,精心挑选好紧靠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并符合《玉林中考说明》的中考模拟卷。通过模拟训练,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想办法弥补。作为教师,应该钻研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每年各省市的中考试题都有自己的亮点、特色,我们可以多看、多做,并将该试题的情境融入教学中。我们可以把那些有特点,学生比较少接触的题型精选出来,通过修改让题目更符合本校学生的需求。特别要细心研究玉林市近三年中考试卷的结构和题型,了解中考命题趋势,注意搜集中考信息,锁定中考重点、难点、热点进行训练。

二、教会学生审题方法,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在总复习阶段,要注意概念的关键字词,要注意解题的规范化,坚决减少甚至杜绝做题马虎、丢三落四和错别字的现象。平时改卷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失分是由于审题过于大意、答题格式错误,如该写物质名称的错写成化学式,该写物质化学式的又错写成名称,有些该写序号的又写成了化学式等等。书写化学方程式不用等号、不标沉淀或气体符号、没有写反应条件、不配平等等,计算题解题格式不规范,未知数带了单位,已知数没带单位等等。为了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要训练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让学生做一个错题本(易错知识点、标明错误根源),每次检测后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自己丢分的原因,并制定下次考试的目标,努力向着目标前进。另外多跟学生强调考试的方法,考试时,边读题边用笔把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画出来,看准题目问的是名称还是化学式,还是序号等等。

三、注重生活、生产及环保中的化学知识,关注社会热点

化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启发学生观察和积累与化学有关的事情。在复习时,要关注自然、社会上与化学有关的突发事件、热点新闻,这也是体现“三维目标”的重要方面,多关注教材中出现过的并且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食盐、食醋、苏打、小苏打、酒精、水、氧气、二氧化碳等,另外多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措施、水的污染和净化、温室效应、酸雨、低碳生活、食品安全等,能够做到把课本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

四、加强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多深入学生当中,坚持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学生考试进步了,要适时表扬,让其再接再厉,把潜能激发出来,争取更大的进步。当学生退步时,不要批评他,要多找他谈心,了解他退步的原因,到底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还是粗心大意或者是其他心理方面的原因,对症下药帮助他解决问题。面对易犯错误的学生时,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鼓励中成长、进步。多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让学生知道我们有多熟悉他们、多关心他们,从而认可你、喜欢你、崇拜你,喜欢你所教的化学科目。

第12篇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摘要:本文旨在说明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如何提高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一要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二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迁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转变观念、改进教法进行得如火如荼,结合本人教学实际也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见解。

一、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第一要务。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有了兴趣,才会有浓厚的学习欲望,才会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所以从第一堂绪言课开始,就要想尽办法提高学习兴趣。当然化学是九年级的入门学科,学生会感到新奇,但同样要利用化学学科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绪言课时,与其滔滔不绝的说教,不如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像溶液颜色变化、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等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这就让学生不自觉中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坚定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当然仅靠一节绪言课是不够的,在整个化学教学中都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然容易半途而废。所以课本中出现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完成。这不仅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途径,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对于像化学方程式那样的章节,我们可以采用问题激发法,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我们甚至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问题自主探究,在讨论中总结出规律或结论,使学习目标以问题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去掌握消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质疑问答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在《金刚石、石墨、C60》这一课题中,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本中相关内容,自学完后同桌互相说出金刚石和石墨的一种性质,另一名同学则回答出与其性质对应的一种用途,同时明确要求:不管哪个同学提出问题,都要自己制定出答案,这样,学生学习时自然会很专心,都希望自己的问题能难倒对方而又不被对方的题目难倒,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善于联想,注重知识迁移。

   化学是一门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通过学习化学,利用化学知识要能灵活的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人人有关,衣、食、住、行、用样样离不开化学,真正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可指导生活,从而自觉地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化学知识不再枯燥单调,实用性很强。例如在?《燃烧与灭火》中,通过学习既知道了火是怎样烧起来的,又学会了灭火的方法:生活中油锅着火、酒精着火、衣服着火的应急处理及火灾中逃生的方法。学习了《一氧化碳》之后,学会了怎样预防煤气中毒和中毒后的处理。在《水的净化》之后,知道了自来水厂处理水的流程、生活中水的一些净化方法及怎样防治水的污染等。当然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有很多,诸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化肥问题、医疗保健、饮食卫生等,在学习中要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从而自觉地亲近化学、热爱化学,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