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5:16: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土木建筑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所涉及的环节多、部门多、程序复杂,所以找出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管理是非常重要。相对而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过程,不仅仅涉及到人员,材料设备的管理,更要综合考虑到整个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施工环境,施工安全控制,因此,也对工程的管理人员和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土木工程管理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完善,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对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对土木工程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当下城市建设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升温,土木建筑工程已逐渐成为社会热门行业。我国也在开始不断加大对该行业人才的培养,各大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也逐年扩招。但是,由于专业人才培养条件的差异性和地域性,也导致从业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从而也影响着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施工人员管理问题
(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准入制度不完善,很多管理人员可以靠着关系或者是凭借某一个高层的喜好而进入工程地方管理,由于准入机制的不合理,不严格,很多不懂管理,不知经济,不明财务甚至不懂技术的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工程项目的管理层,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机构臃肿。
(二)在施工过程中,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对人员的管理和对工程的管理脱节严重,同时,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奖惩、任免、选用等主要是由施工单位的人事部门为主,管理也比较随意。
2.工程用料问题
(一)首先,材料采购环节,为了大力节省施工成本,各种质量低劣的工程物料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同时,采购环节暗箱操作严重,抽取提成,拿回扣等情况普遍。其次,材料堆放位置不合理,分类不科学,对各种物料进行存储时候没有严格安排进场时间,在材料管理存储过程中,各种材料发生潮湿,霉变,挥发,磨损情况严重。
(二)首先,土木工程施工材材料质量检测方法落后。质量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传统而简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很多区域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机构依然是人工操作,手工填写表格,工序缺乏严密性,且繁琐,失误较大,甚至是人为的修改数据,使得各种数据统计资料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其次,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力度不够,检测结果缺乏真实性。对质量检测制度贯彻执行不力,检测标准不够严格,抽样不合理,材料质量安全隐患比较多。检测人员缺乏职业操守,因为私利而弄虚作假,材料检测的结果缺乏真实性。
3.施工操作问题
首先,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的素质偏低,对各种各机械设备的操控不够熟练,手工操作比重比较大,失误比较多,因此,容易发生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的现象。其次,同时,对各种施工标准和施工的规章制度理解不深入,贯彻落实的力度不够,缺乏系统科学的监督机制。最后,土木工程建设中,各种砂浆,混泥土,石灰浆等配比不合理。比如为额外利益在配置砂浆的时候不按照标准比例,经常偷工减料;在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或者施工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经常会擅自去掉其中几个规格的砂浆,对于搅拌用水缺乏检验检测,忽略了水质对于物料的影响,这样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4.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实施安全施工管理是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客观要求。但是,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重视。首先,土木工程建设中,缺乏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方式落后,对国家的各种安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到位,同时,管理人员追去经济效益忽视对施工安全的控制,施工人员本身安全意识薄弱。都使得土木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频繁。
三.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进步,我国的土木工程发展迅速,并在国民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为了完善土木工程的管理体制,促进整个行业管理上的成熟,。笔者结合多年的土木工程施工经验,在借鉴他人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对土木工程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
1.加强对人的管理
(一)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管理。管理人员只有扎扎实实地提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注重细节管理,用心管理,才能发现细节问题的实质,同时,要改善决策方式,加强管理中的民主化和集体化,加强和施工人员的交流,促进人员关系的和谐。
(二)由于土木工程一种庞大复杂的操作施工过程,其中无论是先进的设备还是纯人力劳动,手工操作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国建筑业起步发展时间晚,对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尚不够完善,手工操作人员的手工操作能力相对而言有着很大的差距,操作不熟练,操作失误多,不利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因此,要加强对施工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操作的熟练程度,严格执行操控标准,提高操作效率,保证整个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水准。
2.建立专门的物料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确保建筑用料的质量和安全
(一)要严格材料进入标准。材料进场前应检查其规格、型号、产地、外观、性能指标、数量等参数,对于一些重要材料,还应该委派专人到现场进行监督,如商用混凝土就必须在生产现场检查水泥、砂石质量、配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做好质量的抽样检测,客观记录。
(二)采用正确的方法保管建筑材料。进场的建筑材料应按照平面布局堆放并设立标识,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做好防水工作,防止水泥受潮、钢筋锈蚀等。在材料保存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取用时应先检测再使用。
3.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实施规范性操作
(一)制定完善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对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进行操作培训,从理论上深刻明白操控原理,从实践中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务必使所用施工人员都可以严格达到施工标准,操控熟练,能够满足工程技术相关规范,杜绝胡乱施工操作的现象。
(二)从全面控制的角度出发,找出产生误差或者失误的原因,分析制约每道工序质量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消除恶劣影响,减少制约工程质量的因素。严格执行每道工序的前后执行顺序,杜绝前后跳跃施工,尤其是时间急促,施工匆忙时期,要尽量减少多种工序的交叉,保证整个施工顺序的合理稳定。
4.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
首先,土木工程要建立健全施工的安全控制机制,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其次,要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实施安全知识培训,更新安全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式,最后,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员要将各种安全管理规范和国家的安全法规落实到实处,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安全施工。
四.结束语
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总体而言,土木工程的管理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加强管理探究,有助于完善土木工程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艳红 浅谈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年24期
[2]张丽娇 浅谈当代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论文] 《现代企业教育》 -2012年6期
[3]孙善军 浅谈当代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 《价值工程》 ISTIC -2010年24期
[4]陆海尖 浅谈当代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2期
[5] 彭慧军 谈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 [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33期
[6] 唐晓晗 浅析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商品与质量》2011年第S7期
参考文献是作者对他人劳动成了的尊重表现,我们在论文的写作当中引用的他人的研究成果就应该子啊引用的地方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出来,在论文的最后依次列出来。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阅读。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1]佘睿,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06).
[2]吴萱,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3).
[3]王清标,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研究,2012,(04).
[4]郭旭红.浅谈“启发式教学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
[5]林龙镔,等.《土木工程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及其对教学启示[J].福建建筑,2012,(02).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1]丁大钧.土木工程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贡力.土木工程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4]佘睿.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
[5]裴星洙.土木工程专业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6]王浩钰.设计类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
[7]张亦静.基于团队协作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
[8]周新刚.土木工程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11.
[9]崔京浩.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教材:新编土木工程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0]钟汉华.土木工程施工概论[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7.
[11]王作文.土木建筑工程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1.
[12]张志国.土木工程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3.
[13]成虎.建设工程法规概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0.
[14]巩天真.土木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8.
[15]邓友生.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
[16]叶献国.建筑结构选型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
[17]巩天真.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18]韩峰.铁道线路工程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7.
[19]周国恩.土木工程施工[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7.
[20]肖本林.土木工程与建筑教育改革理论及实践[M].绘测出版社,2014.4.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1]董菲,徐春媛.试论现代土木工程教学的创新方法[J].建筑工程,2012,(10):90-92.
[2]何忠明,刘建华.浅议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1,(7):169-171.
[3]王琰,周戒.对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12-14.
[4]王清标,初明祥.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4):75-77.
[5]叶志明,宋少沪.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J].中国大学教学,2006,(8):8-9.
[6]刘云平,相琳.《土木工程概论》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2):84-85.
[7]刘胜兵.《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及考试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1):70-71.
[8]张文华.《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8):69-70.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邵阳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邵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2-7010
国内刊号:43-1429/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英文名称: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3812
国内刊号:21-1397/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传统教学模式
《房屋建筑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城乡规划等多个专业开设,涉及学生面广量大,并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介绍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房屋建筑的构造原理与构造方法等基本知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本课程对于所有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专业均是一门基础课程。如何让本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至关重要。
一、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该课程涵盖了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涉及公共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单层厂房设计、多层厂房设计,但教学计划安排的课时量较少(64学时左右),对于厂房设计这部分内容只是一带而过的讲授,学生也是一知半解。
2.该课程的内容大多数为国家的规范、标准的解释,内容枯燥无味,在课堂中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较困难。由于该课程是学生较早学习的专业课程,对大部分建筑、建筑构件等概念无具体的认识,再加上大部分上课都是课堂理论教学,学习效果甚微,存在黑板上盖楼的现象。
3.由于土木CAD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学生认为手工设计、作图已经过时,对平时的手工大作业敷衍了事,造成对基本设计原理和制图标准掌握较差,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以至于越学越对本课程不感兴趣。
4.教材中的作业、插图较陈旧,无法跟实际工程相衔接。
二、解决方法
1.《房屋建筑学》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应用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课堂教学,配合挂图、录像,但受可实际参观的建筑工地的限制、学生在课外教学中对实际工程掌握和处理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加强多媒体立体课程的建设,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将发生较大的变革,在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与知识的扩充及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密集的知识量,使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同时多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施工图动手制作相关模型,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制作楼梯间、基础等模型。
2.《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教授学生虽然易懂,但真正让学生动手设计时,学生会出现无从动手的尴尬局面。而立体化多媒体课程在教学设计时,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协作学习”等。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课后以自主学习为主,对于像《房屋建筑学》这类课后需不断自学的课程,多层次的知识信息的组合将使学生学习更加合理、学习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3.利用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可以使《房屋建筑学》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和优化教育资源,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建筑教育普及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满足教学内容更新经常化、教学活动实施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合理化等新的教育教学标准。
4.在作大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用计算机绘制较简单的图,但数量不超过3张,其他作业还是采用手工作图,其中有一张图纸要上墨线。可以避免学生应付做作业。
5.在开学初安排8个学时的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认识建筑,为理论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6.大力推广使用国内优秀教材。以知识点为单元组织教学,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国内外先进建筑技术水平的同步增长。
7.以网络为基础,课件上网,优秀作业展示,逐步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8.在授课过程中,国内建筑和国外建筑设计方法、风格同步讲授,同时多讲国内优秀建筑的设计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我国建筑业正面临着新一轮革新,对土木建筑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上,而且表现为质的提高和飞跃,因此,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傅文庆.现场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2]刘志麟,刘丰贤.浅谈《房屋建筑学》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6.4
[3]崔千祥,赵武.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东农业教育,2005.4
关键词:土木工程;土木建筑;建筑节能;建筑节能重要性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in the concrete practice has many problems and the insufficiency,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nd department only in the way of strengthening of building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omotion, and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and environment, can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echnology function and function to the best, promote our country's economic heal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importance in the discussion.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近年来,能源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已被列为人类面临的四大生存问题之一。而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约占25%~40%,建筑节能已经成为节能的重点。能源是现代经济建设的基本物质基础.然而现有主要能源的枯竭,却是人类要面临的问题。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能源、节能降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大关键。
1、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
1.1 缺乏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全面认识
由于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开发商和住宅用户缺乏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全面认识,认为推广或应用节能技术会增加建设成本,因此缺乏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积极性,而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建筑设计的新奇性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中国土木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
1.2 应用范围相对有限
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开始有上世纪末,到目前为止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节能技术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应用范围还是相当有限,主要是集中在外墙保温材料、门窗和屋面等环节。
1.3 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是一项系统、复杂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具体实践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专业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需要有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保障。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管理体制上的不足,建筑节能的热工计算通常是由暖通专业来完成的,但这很难保证每个设计环节都能满足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2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重要性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分追求发展的速度和发展所带来的满足而忽视或淡薄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致使在极大满足自身物欲的同时,也给自身未来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越来越明显,直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温室效应的出现、水污染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都归于人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忍而解,忽视了环境保护。事实上,只有科学的发展才能不断解决人类所面对的问题。我国建筑不但能耗偏高,而且其能源利用的效率很低,建筑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是我国的第一耗能大户,建筑节能也就会成为全社会的节能工作之首。最近几年,我国正处在建筑高速化发展阶段,大举促进建筑节能,也处在了一个关键的时机。由于我国幅原辽阔、气候各异,不同类型的建筑节能仅仅依靠墙体保温等的措施是无法解决的,这就有必要在建筑设计、建筑细布的构造处理、环境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等各类技术的集成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建筑能耗不单影响了国家的能源供应、能源使用的效率并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建筑节能与居住环境是互为关联、互为影响的两个问题。从土木工程建设的角度来看,建筑节能措施的应用是缓解能源紧缺矛盾、改善我国人们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措施。
3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措施
3、土木工程中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有效措施
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建筑人员首先应当加强对实施建筑节能技术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节能意识,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采用有效的应用与推广措施,加强对节能新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具体说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技术管理体制
对建筑节能的监督和管理仍没有摆脱执法不严、缺乏监管的状况,扶持建筑技术创新、鼓励开发资源节约型项目的倾斜政策尚未全面建立。建筑节能工作之所以进展缓慢,与法制体系的乏力和激励政策的缺位不无关系。当前,非常必要抓紧研究和制定推进建筑节能的产业政策,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并期待政府加快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逐步形成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建立起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同时,要加快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筑节能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最根本的就是为了降低资源的消耗量,改进建筑工程的功能和品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有的人在对节能技术应用过程中,处于降低投入、控制预算等目的,没有严格遵守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必将进一步增强,节能技术的推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能降低建筑物的综合性能和舒适度,确保土木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水平。
3.3 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对建筑节能技术而言,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制约节能技术应用与推广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有助于增强节能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节能意识、责任意识,增强企业员工对节能技术的全面认识,进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3.4 加快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强对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在满足基本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做到对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或常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对建筑材料的应用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增强其强度、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方面的性能,并减少污染性材料的使用,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数量。
结语: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现有平均资源的不足和生活环境恶化的困局越来越明显,现有资源量和需求资源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此事实迫使各行业寻找一条节能和环保的出路以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筑业也不例外。目前,随着时代的推进,能源问题愈来愈引起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现已被列为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之一。而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耗当中,不管是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在总的能耗中所占比重是较大的,约占20%~40%。因此,建筑行业的节能成为全球节能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叶帮清;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重要性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第6期;
[2]梁伟,王宗贤,顾琦.浅谈土木工程损伤检测技术[J].科技信息,2009,(06).
[3]华虹,陈孚江.国外建筑节能与节能技术新发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6.
关键词: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92-03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建类各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体系中起着先导和启蒙作用,肩负着把完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学生引入到土木工程行业的大门,使学生从综合教育跨入到土木建筑专业教育的重任。通过《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行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土木工程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树立专业思想,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理清思路,指明方向。因此,《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整个土建类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主要特点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主要讲授土木工程的各个层面的知识和内容,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土木工程各个分支学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知识,其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
1.课程内容范围广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其涉及的教学内容囊括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所有领域,甚至包括了土木工程专业的许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1]。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引导课程,编写《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材者往往在教材编写时涵盖的内容非常宽广,但知识点的内容却非常浅显,很多内容如基础工程、港口工程、交通工程、建筑材料等在内容的安排上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因此,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取舍教材内容,是每位任课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教学内容以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主。《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虽然浅显,但与工程实际联系又非常密切,教材内容应该以工程案例为切入点,全面展示土木工程的经济技术、建筑风貌和所采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以及土木工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从而适度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了解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以及确定学习目标和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所涉及到的课程内容往往与现有的工程实际紧密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不断壮大,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不能如建筑工程的发展一样快速进行更新,导致很多内容滞后于工程实际。如出现在许多教材中的世界排名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现早已被迪拜的迪拜塔所超越。教材内容的滞后使得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到建筑界新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与工程实际的有效接轨,不利于学生的有效成长。因此,如何在教材内容滞后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建筑界的发展动向,灵活地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和工程案例,是每位承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任课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在读学生,甚至极个别任课教师都片面地认为:《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仅仅是土建工程类专业的入门课程,是一门新生刚刚入学后的专业思想教育课程,其作用仅仅是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概况和基本风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热情。该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见下页图1。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仅作为专业的职业选修课程,课时量极少(大多数院校该课程为32学时,2个学分,个别院校该课程仅仅为24学时,1.5个学分),为了将《土木工程概论》中的众多章节(一般该课程共计15章左右,涵盖了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如土木工程发展史、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等)都讲完,绝大多数教师以纯理论的授课形式蜻蜓点水般地完成《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枯燥的教学任务,缺少非常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这和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土木工程法概论课程作为土建工程类各专业的先行引导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及热爱度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的背离,久而久之学生将会慢慢产生一种对专业的排斥心理,这对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专业技能课程的兴趣极为不利,甚至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教材对于任何专业任何课程的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没有了教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难实现,而教学中优秀的教材是促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并引领学生入门的最佳途径。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材很多,但是大多数教材中不乏许多“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涉及面极广,但教材内容仅仅涉及专业知识的表面问题,对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接触甚少,而对于建筑领域中的新工艺、新产品及建筑的前沿学科的介绍普遍偏少,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这是因为当今我国的土木建设发展速度极快,无论是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还是超长的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以及建筑材料的发展速度都是日新月异的,然而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速度[2],任课教师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是《土木工程概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3.教学安排不尽合理。(1)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教师安排缺乏考虑。许多高职院校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不够重视,在该课程教师的安排上,往往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上,更为严重的是很多高职院校将该课程交给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负责讲授,由于教材本身的缺陷,再加上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和工程实战经验都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用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就会导致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讲授内容,讲授过程找不到章节的相互联系性,导致授课章节相对独立,课程的整体性较弱,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掌握不足很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良的结果。(2)教学学时不够,考核方式过于简单。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授课课时普遍偏少,授课课时最少的院校只有16学时,大多数都在30学时左右。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部分内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再涉及到,若按专业课程的标准进行讲解,如此少的教学时数,怎能达到教学计划设置本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同时,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高职院校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过于简单,有的院校通过做作业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因为课程内容过多,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以期末对本课程的总结完成,有的院校以闭卷记忆性基础知识为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并未突出专业的基本特色。众多的考核形式,仅仅限于一些基本的常识,使得考核流于形式,学生经过这样的考核,基本上全部过关,这就给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不学习都能过关,学好学不好都是一样[3],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很多大学生缺失了学习热情,得过且过,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与我们开设本课程对学生所学专业起到启蒙、引导作用的初衷发生背离。
4.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调查表明,大多数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很多任课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课堂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辅以简单的工程案例教学法;课堂上,任课教师陶醉于自己的讲授内容中,讲课讲得口干舌燥,而讲台下的学生却听得耐性全无,睡觉的睡觉,说话的说话,开小差的开小差,玩手机的玩手机;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以及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动手训练的机会,结果使得教师“一厢情愿”的陶醉于自己卖力的课程讲授中,而学生始终不知所云[1]。此外,教学手段也过于单一,传统板书教学和播放课件的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当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需要,使刚进校的学生学习兴趣急剧降低,始终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不利于今后专业课程的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1.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高素质的任课教师来保障。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土木工程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关知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应当积累一定的工程管理和工程处理的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建立起一支稳定的,老中青相互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并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施工手段和新型材料不断出现,而教材往往滞后于现代科技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要求任课教师平时注意知识的搜集、积累、整理和总结,及时将现代土木工程领域中的新的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补充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及时融入到社会中,跟上时代的发展。
2.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常常以理论偏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一些极为专业的、抽象的教学内容很难理解甚至不理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充分备课,在课堂上用简单、易懂、简明的教学方法使初学的学生能够尽快地消化和理解教学内容。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任课教师应不断尝试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4],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很多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及讨论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学生原来的科学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5]。其教学方法的应用见下页图2。
3.提倡多元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为教学手段的授课方式,很难生动地讲授《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提倡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投影等。通过图像、声音、文字、板书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弥补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授课带来的不足。《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任课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尽行有效地反馈,可通过作业、答疑、测试,跟学生网上聊天等各种渠道和形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这样任课教师就可以及时引入新的教学手段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在考核方式上,任课教师应不断探索,寻找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课程考核是检查任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有效地提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现行的以期末闭卷考核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必须进行改革。探索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平时小论文和期末综合论文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新的考核评价机制[1]。
四、结束语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木工程各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采用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出适合当今时代需要的专业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佘睿,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06).
[2]吴萱,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3).
[3]王清标,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研究,2012,(04).
[4]郭旭红.浅谈“启发式教学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
[5]林龙镔,等.《土木工程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及其对教学启示[J].福建建筑,2012,(02).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口增长越来越快,这使得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对现代工程师来讲,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在进行工程活动时,除了技术上的内容,还要重视非技术性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伦理、文化、社会、生态和政治等。工程项目在实际操作上越发离不开这些因素,工程在本质上与这些因素的内在联系上是不可分割的。综合来讲,在土木工程上,工程师担负着构建整体的责任,在对工程师进行工程的培养教育中,工程师内容的工作必须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技术与科学之上,包括社会环境、经济、道德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理念。传统的工程教育中,对科学化与专业化过分强调,从而使工程自身的弊端一直存在,而大工程观消除了传统工程的弊端,克服了传统工程的对科学化与专业化的问题,使工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得到全面凸显。
二、传统土木工程的缺陷
在传统土木工程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教材和课堂教学为教育的中心,主要的特征是同步化和标准化。其特点是封闭性、确定性和机械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一直占据着我国教学思想的主流,其形成的各种教学模式如今依旧存在很大优势。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一方面,教师只要是以教学的书本为主,枯燥得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学生在接收知识上处于被动的地位,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填鸭式和注入式的方式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学生不能对相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对于学生不了解的问题,教育者不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导致了课堂效率极低,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不能被学生很好的吸收并理解。另一方面,教学的质量就是以考试的成绩为标准,教师对考试的内容和结果过度重视,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讲,也是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的学习目的,考试一旦通过,对学习便就此了之。
三、土木工程具体的教学改革
(一)大工程观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土木工程的教学方法上,教师首先要改变观点,在向学生传授技能和知识的时候,还要注重对学生工程的实践能力、适应学习工程中不断发生形势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等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只专注于讲授,让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理应注重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意识,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通过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获得知识;通过对学生的实践,使其培养获取工程实践、知识以及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其个性差异、学习情况和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最终达到合理教学的目的。并通过读学生不断地引导和指导,使其自主学习,掌握较强的知识,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对土木工程中专业能力的培养改革
土木工程的课程涵盖面积广,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暖通学科、士力学、水力学和岩石力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具备对项目工程计算分析、项目管理、项目规划和组织施工的能力;还兼备能在水利设施、高层建筑、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铁路或者公路的隧道、桥梁和道路的设计、经营、施工等高级工程管理技术人才。因此,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力学、数学、化学和物力等一系自然科学知识,还有一些其他相关的工程技术、人文社科、管理知识和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由于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多且极其复杂,这就需要土木工程的教育者对其进行整体上的优化,并统筹设计,使各个学科的知识有效和有机得融合在一起,形成较为有序统一的课程体系。对土木工程学生能力的重视培养,主要要加强学生实践的能力,在掌握了较强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着重培养其将实践操作的能力,更深层次得加强学生的土木工程知识的视野。
(三)实践环节上的改革
在土木工程的环节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作为土木工程学科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工程能力来讲,实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所要掌握的最基础的内容;而实习能够帮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对实际的联系,对社会进行相应的了解,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毕业设计主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综合,使其通过理论分析问题,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在使用的规范和测试中,土木工程的实验数据和结构上的试验特点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有利于学生今后在专业课上的学习。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育者要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对学生的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以及专业实习进行充分的结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做好相关的指导。通过课程上的设计、生产方面的实习、毕业实习以及论文的设计等一些综合性的实践环节,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合理地将知识及能力应用和发挥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
四、结束语
【关键字】Navisworks,Revit,设计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Navisworks tool,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avisworks in structure design in detail. Navisworks and Revit can be used to carry out scheme design effectively, and through the collision de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tool problems can be found, so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design can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Key words】Navisworks,Revit,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我国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其中工程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建筑规模日益扩大,建筑工程设计师建筑建设项目的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目前主流的设计方式主要是利用二维绘图工具来绘制传统的二维施工图文档,但在解决信息流失、可视化设计、协同工作等方面二维CAD 绘图工具也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建筑工程复杂的结构需求。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不但提高了建筑业工作效率,改善了建筑业的整体形象,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使行业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在三维信息化模型的基础上,建造、结构、设备与消防管线间的空间关系明确,工程师们可以借助Navisworks软件以超越实际现场查看的方式,在高仿真的三维模型中任意视角查看、巡游,模拟并尝试现实中的各种方案,准确地寻找到最佳的高程控制、空间共享及最合理的动线安排,并最终整合成一个最安全、合理、经济的消防设施设计方案。
2 Navisworks工具简介
NavisWorks是一款3D/4D协助设计检视软件,针对建筑、工厂和航运业中的项目生命周期,能提高质量,提高生产力。使用NavisWorks软件,能提高您的工作效率、减少在工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是项目工程流线型发展的稳固平台。支持市场上主流CAD制图软件所有的数据格式,拥有可升级的,灵活的和可设计编程的用户界面。Navisworks软件能够将AutoCAD和Revit系列等应用创建的设计数据,与来自其它设计工具的几何图形和信息相结合,将其作为整体的三维项目,通过多种文件格式进行实时审阅,而无需考虑文件的大小。Navisworks软件产品可以帮助所有相关方将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而优化从设计决策、建筑实施、性能预测和规划直至设施管理和运营等各个环节。
通过对三维项目模型中潜在冲突进行有效的辨别、检查与报告,Navisworks能够帮助用户降低错误发生的频率,并支持用户检查时间与空间是否协调,改进场地与工作流程规划。通过对三维设计的高效分析与协调,用户能够进行更好的控制,可及早预测和发现错误,避免因误算造成的昂贵代价。Navisworks的主要功能有:
1.模型整合:可以将多种三维的3D模型合并到一个模型中后可以进行不同专业间的碰撞校审、渲染。
2.碰撞校审:可以定义复杂的碰撞规则,提高碰撞校审的准确性。
3.模型渲染:软件内储存了丰富的材料用来做渲染,操作简单
4.4D模拟:软件可以导入目前项目上应用的进度软件(p3、Project等)的进度计划,和模型直接关联,通过3D模型和动画能力直观演示出建筑和施工的步骤。
6.支持PDMS和PDS模型能够直接读取类似软件的模型,并可以直接进行漫游、渲染和校核等功能,比这些软件的漫游渲染功能简便易学,效果和性能更好。
3 Navisworks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3.1 Revit建立设计方案
在设计阶段利用Revit软件解决建筑产品方案的创造以及相关的信息集成问题,所有的数据均在一个中心模型之中。Revit软件是一款综合性能很高的三维参数化建筑软件,其设计以“族”为建模基础,建模设计的基础,设计师可自由的发挥设计构思,创建真实效果的模型构件,如墙体、各种类型的柱子、梁等,如图1所示。
图1 Revit建模
3.2 Navisworks进行碰撞检测与施工模拟
Revit模型可以导出为NWC格式,并可被Navisworks所读取,模型所对应的信息几乎全部保留。Navisworks所提供的碰见检测功能可精确的错误查找功能与基于硬冲突、软冲突、净空冲突与时间冲突的管理相结合,快速审阅和反复检查由多种三维设计软件创建的几何图元,对项目中发现的所有冲突进行完整记录,如图2所示。检查时间与空间是否协调,在规划阶段消除工作流程中的问题,基于点与线的冲突分析功能则便于工程师将激光扫描的竣工环境与实际模型相协调。
图2 Navisworks碰撞检测报告
此外,通过视点的设计,根据施工进度数据可以模拟建筑工程实际的建设过程,可以有效地深入发现部分施工冲突,并优化施工进度,如图3所示。
图3 Navisworks施工模拟
3.3 Navisworks信息反馈到Revit中
在Navisworks中发现的错误反馈的Revit中,在Revit平台中对设计方案进一步完善,完善之后可利用Revit出图功能,到粗DWG格式的二维图纸,并在AutoCAD工具中进一步修正完善,如图4所示。
图4 Revit出图
4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 建筑行业在我国规模日益扩大, 二维CAD 绘图工具也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建筑工程复杂的结构需求,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为建筑结构的设计提供强有力支持。利用Navisworks与Revit可以有效地进行方案设计,并通过碰撞检测与施工模拟等工具发现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的效率与质量。
本研究得到陕西省社发攻关计划项目(2012K12-03-05)和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CX12187-4)的资助。
参考文献
[1]Tobias Maile, Martin Fischer, Vladimir Bazjanac. Building energy performance simulation tools -- a life-cycle and interoperable perspective. CIFE (Center for Integrated Facility Engineering) working paper, Stanford University. 2007.
[2] 赵雅丽,三维建模技术的研究及其在楼宇结构与管网中的应用 [硕士学位论文],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7.
[3] 张洋.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集成与管理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2009.
[4] 王延熙,BIM——建筑业的信息革命,悦达地产市场研究,2007.
【关键词】BIM;项目建设;作用
1、BIM简介
BIM全称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它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工程建设项目全程各种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工程建设项目实体和功能要素的数字化表现。BIM是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能够整合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它是对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可被工程建设项目各参与方广泛使用。
2、BIM的优点
BIM是一种可应用于工程设计、工程建造、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显著提高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工作效率,并大大减少管理风险。
BIM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工程信息的完备性:BIM不仅包含了对建设工程的3D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描述,还对完整的工程信息进行了综合记录及跟踪。如工程名称、结构类型、建筑材料、建筑性能等设计信息;施工工序、进度、成本、质量以及人力、机械、材料等施工信息;工程安全性能、材料耐久性能等维护信息;对象之间的工程逻辑关系等。
工程信息的关联性:信息模型中的各个对象都是可识别且相互关联的,系统能够统计和分析模型的信息,并自动生成相应的图形和文档。如果模型中的某个对象发生变化,与之关联的所有对象都会随之更新,以保持模型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工程信息的一致性:在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模型信息是一致的,同一信息无需重复输入,而且信息模型能够自动演化,模型对象在不同阶段可以简单地进行修改和扩展而无需重新创建,避免了信息不一致的错误。
3、BIM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3.1 BIM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作用
实现了建设工程复杂形态的空间三维表现。并且能够根据3D模型自动生成各种图形和文档,而且始终和模型存在着逻辑关系。当工程模型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关联的图形和文档将自动更新。设计过程中所创建的对象之间均存在着相应的逻辑关联关系,当某一个对象发生改变时,与它相关联的其他对象也会自动更新。
实现了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的信息共享。结构、建筑、水电、暖通等各专业的CAD系统可从信息模型中获取所需的设计参数和相关信息,不需要重复录入数据,避免数据冗余、歧义和错误。
实现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当某个专业的设计对象被修改时,其他专业设计中的对应对象会随之更新。
实现了虚拟设计和智能设计,可以进行多种分析。如:利用工具软件创建3D 模型,完成结构条件图,对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构施工图;运用“零库存”的生产管理方式,限额领料施工,有效地进行造价控制;通过与进度计划软件的数据集成,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实时调整现场情况,有效调整施工工序。此外,还可进行碰撞检测分析、能耗分析、机电分析、可持续性分析等。
3.2 BIM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作用
实现了集成项目交付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管理。系统把项目建设的各参与方在设计阶段就集合在一起,着眼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利用BIM 技术进行虚拟设计、建造、运营及管理。
实现了动态、集成和可视化的4D 施工管理。将施工现场和建筑物的3D 模型与施工进度相比照,并与场地布置和施工资源信息集成一体,建立4D 施工信息模型。实现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进度、人力、设备、材料的动态集成管理及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
实现了项目建设各参与方协同工作。项目各参与方信息共享。基于网络实现文件、图纸和视频的提交、审核、审批及利用。项目各参与方通过网络协同工作,进行工程洽商、协调,实现施工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的管理和监控。
实现了模拟施工。在计算机上执行建造过程,虚拟模型可在实际建造之前对工程项目的功能及可建造性等潜在问题进行预测,包括施工方法实验、施工过程模拟及施工方案优化等。
3.3 BIM在工程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的作用
综合应用GIS技术,将BIM与维护管理计划相链接,实现建筑物业管理与楼宇设备的实时监控相集成的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同时,还可以对建筑进行运营阶段的能耗分析,进而对其进行节能控制。结合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和灾害破坏,针对结构损伤、材料劣化及灾害破坏,进行建筑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分析与预测等。
3.4 BIM在工程项目信息收集及共享中的作用
系统建立了单一的工程数据源。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使用的是同一信息来源,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有效的实现了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各参与方采用纸介质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而形成的“信息断层”和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
4、BIM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BIM核心建模软件(BIM Authoring Software)是BIM得以存在和应用的基础。其他应用软件都是通过与BIM核心软件在不同层次上的信息交换,为项目不同参与方利用BIM提高各自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服务。但是,国内目前在BIM核心建模软件这个领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除了BIM核心建模软件以外,与BIM相关的软件共有12种,分别是BIM方案设计软件、与BIM接口的几何造型软件、可持续分析软件、机电分析软件、结构分析软件、可视化软件、模型检查软件、深化设计软件、模型综合碰撞检查软件、造价管理软件、运营管理软件、和审核软件等。在这12类相关软件中,国内目前处于空白状态的共有7类之多,需要说明的是,这12类软件只是目前能够和BIM核心建模软件通过信息交换进行联合工作的软件,与BIM相融合互通的软件种类随时可能会有增减,但整体格局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
从2D的CAD过度到基于BIM技术的多种建筑的3D设计,是未来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指导建筑施工的发展趋势。基于BIM技术的工程软件的综合应用可以给工程设计、建设、运营带来极大的便利,更对加强工程造价控制、节能环保等多方面带来综合效益。这种现状应该引起我们行业主管部门、学校、科研机构、商业软件公司以及整个工程建设行业所有参与方的高度重视,并且研究和实施相应的战略和措施。
5、影响BIM推广的因素
首先,工程建设行业缺乏统一的BIM标准,政府对BIM的推动不够积极,行业协会缺乏引导,这严重限制了BIM的应用推广。其次,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现阶段多数BIM软件存在着本地化不够彻底,工种配合不够完善,细节不到位等缺陷,特别是缺乏本土第三方软件的支持。我国目前在建的或已建成的许多高端建筑的设计任务多数都由国外的设计事务所完成,该领域很少有国内同行发出的声音。再次,设计单位作为BIM技术的推动者投入和收益不对等,BIM体系的推广受益方众多,最大的受益者是业主,但业主的推动作用不足。对企业来说,BIM的应用成本投入过大,缺乏熟练使用三维模型的技术人员,培养员工的意识及规范企业内部运作体系均需要大量投入,企业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6、结语
BIM是建设项目信息化历史上的一个革新。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建设项目的所有信息均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在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才能得以真正实现。系统可以实现建设项目的基本信息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的整合。随着BIM的发展,不仅仅能大大推动现有技术的进步和更新换代,也将促进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型,并将长远影响人们对于项目管理的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BIM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吉林建工学院城建学院管理工程系毕业论文
[2]何关培 BIM和BIM相关软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0年12月 第2卷 第4期110~117
[3]翟超 贺灵童 BIM技术助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1年9月 第3卷 第3期74~80
[4]王友群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何清华 钱丽丽 段运峰 李永奎 BIM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2年第1期12~16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日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支柱行业,建筑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既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给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挑战,建筑施工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在我国职业伤害事故中,建筑业安全事故伤害位居第二,仅次于采矿业。提高建筑项目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意义重大并且势在必行。
一、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地,人、机器、施工材料高度集中并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再加上很多施工作业具有临时性、危险性和多样性,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特点就决定了其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具体来说,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规模增大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并将以这个增长速度保持下去。建设规模的增大也就意味着施工的复杂性增加,难度加大,危险性也增大,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高空作业多
现在的建筑物一般都在7层以上,而且,一栋建筑物从基础建构、外墙面的装修到屋顶工程,室外作业占到整个工作的70%。工人们长期在十几米以上的高度从事建筑工作,危险系数大。而且露天作业极易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工作条件差。
3、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较差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工作多为体力劳动,一般从事该工作的是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工。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不够,安全意识差,所以防护技能也比较低,容易发生建筑安全事故。
二、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针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国家先后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建设部也出台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调查程序规定》等部门规章。总体上安全事故已得到遏制,但现场施工的安全事故还是不断发生,这说明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般常见的问题有:
1、安全生产制度形式化
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了较多的法律法规,单位内部也制定了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但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往往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制度形式化。安全生产制度与项目施工现场操作相隔离,不能正确指导施工生产,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操作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2、项目负责人安全意识不强
有些项目负责人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效益,忽视了施工的安全问题。项目负责人整体上起着领导带头作用,他们的安全意识缺乏还会导致人员安全培训的不到位,施工过程的监督不够,安全管理计划未得到有效实施。
3、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不能满足施工需要
项目施工现场是一个众多机械设施聚集的地方,施工单位有时为了节省开支使用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例如安全帽、安全网、漏电保护器等。施工现场使用的大型机械的安装、拆除或维修,未发包给正规的施工队伍,这些安全设施的漏洞为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三、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安全是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管理是顺利进行建筑项目工程施工的基础,在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上有所提高是必要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有:
1、做好预防工作
预防为主,就是在施工前做好安全工作,以防范于未然。要做好预防工作要从大事分析,依靠科技搞好科学预测和分析工作。要做好预防工作就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例如进行高空作业前,施工人员要认真检查所要使用的安全网、脚手架、施工用电梯等设施的安全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加强教育培训
安全事故伤害的发生很多是因为负责人和一线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对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定期培训是必要的。培训的内容一般应包括施工现场的条件和设施的完整度和操作要领,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认识,危险因素的发生条件及其控制因素,危险因素发生的应急处理措施等。
3、落实施工安全负责制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是一个涉及人员比较多的工程,而且现场的人、机、料多而杂,要提高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就要应用“小”的责任制。“小”责任制要求明确工作人员的负责区域,将自身负责区域的事情具体化、明确化。例如一个组长负责几个施工人员,负责他们的施工区域和施工设施等,这种负责制增加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更细致地监督施工生产工作。
4、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在建筑项目施工期间,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工作。这种检查制度可以及时发现、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根据实际情况整改责任人和具体措施等,保证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做好建设项目现场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建筑项目的效益。提高建筑项目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信誉和社会利益,才能保障项目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吴自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08年3月
[2]谢 明,陈沈惠.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创新思维;认识
Abstract: With the rising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nstruction design has become one of the primary research focuses of the people. The following article will be a district of Shenzhen, for example, simple exposi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to use for reference.Key words: construction; design; innovative thinking; understanding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7-0020-02
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将人的思维风格转变为实际物质结构的关键性阶段,通过设计者在对建筑物的功能性要求进行综合掌握的基础上,按照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建筑工艺特点而进行的整体性规划。可以说建筑设计是与一个国家的人文风俗、经济发展水平等要求精密相关的,一旦建筑设计脱离了实际的需求和当地的环境、文化的内涵,那么再优质的设计也是没有任何社会价值意义的。因此,在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物需求水平的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更好的将创新思维与建筑本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研究的重点。下面就以深圳某小区为例加以论述。
一、体现建筑设计的特点和特性
建筑设计总体来说就是将设计者大脑中已有的设计思维,俺要规划需求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处理。建筑设计作为建筑构成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建筑设计更好地实现建筑物的实用、经济表现、文化艺术展现、科学技术体现等几个方面的完美表达。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建筑设计,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音乐等艺术相比较,建筑的实施和运行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经济成本要求,建筑物需要以经济实用为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属性为主。
如在深圳某小区在户型设计中,引进了″百变″创新:单身公寓、一房、二房可相对组合、拆分、拼连,兼顾户型通风、采光和空间布局等。这种百变创新的方式体现模糊设计概念。即不绝对地限制投资者的户型布局。这种新颖设计受到客户与业主人士的追捧与高度赞扬。
二、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的内涵
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条件是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与机械的思维方式作为实现建筑设计理念创新的基本途径,是指脱离了具体的建筑实物,而超出现有建筑设计的理念的表达和实现。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在内在的格式塔结构维度相似性的新的关联、组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新的认知的思维方式。当创造性思维与内在格式塔结构相互匹配的时候,这一思维模式能够表现出一定的概念和法则形式。建筑设计创新思想离不开又有设计概念与格式塔结构维度相互间的不同构成,在寻求建筑设计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建筑物的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建筑构成要素,创新价值取向与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中,对创新理念的把握需要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和结构,选择什么形式的建筑理念,能否实现使用者的满意需求是建筑设计创新的关键。例如在建筑使用者的留驻时间较短、不需要很多空间来存放生活用品的空间,自然有着很大的造型创新的空间。
通过使用较少的差异方式借助于直接的尺度夸张、尺度变异等,获得之前因为经济水平或者技术水平的原因造成的各种限制,实现的成功与否受到被接受可行性的影响。通过任何其他门类中的事物形态作为建筑设计的模仿对象,重点是发现这些现象的内在构成结构的一致性,并实现在抽象层次归纳出实践操作的方法,设计理念的落实等。构成的因素同不同层面的事物相互联系,构成创新引资的集合体,并落实到设计组合里面,实现创新结果的达成。这需要按照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进行实践的操作。
建筑设计创新思想能否获得正确的评价和青睐,需要对创新思维的形式和法则进行修正。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的算法模型,将建筑设计看成是通过相互联系的程序控制实现的过程。一部分建筑师使用的程序要比别的建筑师更为有效,就是因为很好地把握了建筑创新设计的理念。通过有效的计算来认识世界和相关的现象,寻求现象里面的各种相互联系的关系和结构,是进行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控制的着力点。对于建筑设计中较为复杂的法则和算法更需要设计师提高认识。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每一个层次上,都可以在抽象概念的基础上,来确定创新设计理念的内容,例如建筑造型选择雕塑感的形式,或者实体感与线形虚体感的有效组合等。通过相同的方式在另一个层面上做好建筑设计的研究。在建筑中某种功能空间及周边功能空间产生了视觉上的冲突后,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掩饰。此时就会用到遮挡—三维的空间限定这一设计方法和概念。在构成建筑物功能系列关系网络里面,一些相关的概念之间,已经被认为相互之间是不能够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可以标志有功能概念的空间排列关系,得出是否要引进各种合理的改变措施。
具体而言,在深圳某小区设计中采用功能主义的创新实施理念,实现了小户型多空间,大采光,双通风,双阳台,短走道,大开间,厨卫的合理分布,让小空间拥有大享受。每个单元拥有最高达10米的开间,令阳光和鲜氧充满室内。沿墙垂直落地的超大幅面玻璃窗,借景入室,实现完美的采光通风,媲美豪宅大户的空间享受,从而大大提升生活质量。
三、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产生与实施过程的认识误区
1.创新思维不是标奇。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力度的同时,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快速的提升,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让我们面临着更多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的创新。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因为建筑的影响给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在面临空前的多元化设计思想挑战的时候,不管在心理上还是观念上,都要做好不断的更新和学习。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优越创作环境,应该好好总结和反思,使建筑设计有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不能盲目的追逐潮流,而一些决定方案取舍的领导或业主盲目追求大气魄、高标准、新奇特,造成了一些设计忽略,甚至牺牲了建筑物本质功能,而去追求一些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形式,一些建筑没有对我国的国情、经济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超标准设计和施工建设。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导向下,造成了建筑设计慢慢地脱离建筑本体,背离建筑设计的本质,而盲目地追求形式主义,导致不合国情、违背建筑本质的畸形建筑的增多。
2.建筑设计思想创维的要求。建筑设计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每位建筑师无不例外的都希望自己的设计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个性,能够实现建筑上的创新。建筑创新首先需要改变原来的设计理论与设计理念,具体的体现在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上。比如,设计作品在整体布局上是否体现环境与城市的协调性,在功能上是否反映了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在文化上是否能够准确的表达建筑的文化内涵,以及建筑材料与技术上能否有所突破。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筑设计能否实现创新,体现在布局、功能、文化、技术等方面,可以是某个方面的创新,也可以是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创新。但是,目前社会上关于设计创新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部分建筑设计师认为只要自己的建筑作品在形式上能够与众不同,这就实现了建筑上的创新。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建筑往往只在表面上追求特别与新奇,而忽略了建筑结构以及功能上的设计追求,从而使标志性设计等同于创新设计。如果接受了这种错误认识,建筑师很难使自己的作品有所创新与突破,只能设计出华而不实并且缺乏内涵的建筑作品。
四、结语
建筑设计思想需要不断地创新,没有创新的建筑设计,就会使得建筑失去其灵魂。因此,建筑设计创新,是每一个建筑设计人员的永恒追求。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设计的成功经验,在充分研究建筑设计案例的基础上,提高建筑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川龙;徐政;;论我国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家;2011年14期
[2] 刘亚平;张一兵;;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建筑技术开发;2010年04期
[3] 王建伟;王咏梅;;网络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