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族院校

民族院校

时间:2022-02-11 18:53: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族院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族院校

第1篇

一、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现状

1.教学手段陈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特定环境下通过操作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要使用诸如网络信息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之类的学习材料。[2]英语口译教学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语言实验室、音像资料、电视、校园网络等电化教具以及其他的教学技术资源。但是,目前国内很多民族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率低,甚至有的高校没有配备语言翻译实验室,缺乏基本的传译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条件,基本上仍停留在“教师+学生+教材+磁带+录像带+粉笔”的传统口译教学模式上。一些学校虽已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但学生仍然处在虚拟的环境中,要么是教师阅读,要么是自动放音,看不到发音者的面容,一成不变的语言实验室教学并不能创设真实的人际交流氛围,缺乏现场人际互动的因素和语言环境,口译教学效果不理想。

2.教学课程安排失当。在英语口译教学中,课时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对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在第七、八学期都要开设口译课,但大部分民族院校仅开设一个学期。显而易见,教学课时严重不足,使本就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而口译教学又是一门需要足够时间练习的技术性课程。此外,很多民族院校将口译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而此期间学生正忙于撰写毕业论文、备考专业英语八级和求职择业等,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心理压力也很大,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系统地学习口译课程。因此,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3.缺乏适用的口译教材。单一的教学用书和陈腐的教学内容严重限制了口译技能的培养。近年来,随着口译教学及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英语口译教材日渐多样化,这些教材大体上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以语言训练为主;另一类则以技能培养为主,辅之以语言训练。而以语言为主线的教材仍沿用传统的内容编排模式,即前半部分是口译理论,后半部分是材料翻译。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材,是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根据“以技能为核心”的口译教学原则,开始采用以口译技能为主线的编排方法,囊括了各种口译技能。[3]这两类教材都没有将语言训练与口译技能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民族院校所使用的教材更是五花八门,其内容未能很好地结合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也不切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此,编写更适用于民族院校的口译教材是强化实践教育、优化教学内容和培养高素质翻译人才的关键。

4.教学目标定位模糊。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初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虽已初步明确了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双语的快速思考技能和反应能力,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习得英语基本的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以及公众演讲技能,通过大量练习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最终使学生可以更加准确、流利地进行英汉翻译。但是,由于教学目标过于主观和宏观,缺少客观性和微观系统指导性,因此对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口译教学,目前还没有找到可遵循的统一规则。民族院校更是如此,口译教育缺乏科学的定位,目标亦不明确,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致使口译教学质量偏低。

5.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发音“先天不足”。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而这些地方的中小学校英语师资严重缺乏,大多由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或中专毕业生担任,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发音不标准,造成大量的学生“方言英语”现象。而到了高中阶段,为了应对高考,民族地区中学主要注重笔试教学,而忽视听力及发音,无形之中造成了学生英语发音的“先天不足”。因而,这些学生到高校后,自然存在发音不准及矫正的漫长过程。

6.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效能感不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著名的班杜拉(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扮演各种角色,并完成各项任务的信念强度。[4]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心理变量,是影响学习意愿的最主要变量。民族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语境,部分学生从小接受本民族文化的陶冶,意识中深深地植入了本民族文化思维模式,形成了不同的内在心理品质,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上与普通院校大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主观上对外来语言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强,特别是对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偏低,因而直接影响到英语口译的学习效果。

二、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对策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国民族院校已达十多所,民族地区有近300所高校(含独立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民族院校应以近期中央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为契机,遵循一般院校教育的规律性,结合自身教育的特殊性,不断深化英语专业口译教育教学改革,形成科学的口译教学体系。

1.加强英语口译教学的研究。科学研究能为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的口译教学研究起步较晚。我国的口译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的经验介绍和问题陈述阶段,发表的文章主要围绕口译的特点及技巧进行论述;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口译研究初步发展阶段,静态研究转入动态研究,学界开始对口译跨学科特点进行研究,同时释意理论得到系统介绍并成为中国高校口译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三是进入21世纪后的口译研究蓬勃发展阶段,此阶段口译研究呈现出开放型跨学科研究的态势,形成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如柴明颍的《口译与口译教学》(中国翻译,2007)、刘和平的《谈口译研究与专业口译培训》(中国翻译,2007)等。此阶段,一些口译研究理论著作相继问世,如鲍刚的《口译理论》、刘和平的《口译理论与教学》和杨承淑的《口译概述》,力求反映口译研究的新方法、新趋势以及口译教学与技能培养对策等。同时,在口译教学模式方面,形成了国内最有代表性的“厦大模式”,此模式是厦门大学林郁如教授等在“吉尔模式”基础上提出的一套口译训练方法,成为我国最早的系统口译训练模式。[5]此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仲伟合提出的口译训练“八化方针”(即课程立体化、内容系统化、练习真实化、学生中心化、教材多元化、技巧全面化、教师精英化和目标职业化),也获得了众多高校的借鉴。[6]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口译研究受释意理论启发,很多研究者也主张口译教学要以口译技能为主,例如姜宏认为口译教学应以技能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罗进德倡导“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仲伟合提出在口译训练和教学中应该以向学生传授“口译技能”为主,辅以不同题材的语篇来强化口译技能的习得。[6]但也有少数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鲍川运就指出口译课应该坚持语言与口译教学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7]

2.统一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民族院校的教育存在着很多共性的东西,教育对象均以少数民族为主,所以,为提高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水平,国家主管部门应为其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此大纲的制定须立足于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既遵循职业口译的客观规律,又兼顾民族院校的教学实际,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对学生应该达到的口译水平、基本口译技能、连续传译和同声传译的最低要求和考核方式等做出具体的规定。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民族院校应以口、笔译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做指导,坚持以技能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以及交传和同传并重的原则,从口译基本功训练、口译语言技能训练、口译对话翻译能力训练到口译实践技能训练,以层次梯进的方式,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口译相关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和职业化翻译人员。[8]其次,要改革完善口译课程体系。按照初级、中级和高级口译教学三个阶段,开设连续口译、专题口译、会议口译、同声口译和翻译学概论等课程;增设与口译课密切相关的课程,如英语视听说、高级口语、中国文化概论、公众演说等课程,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技巧的全面化,使学生从语言的单一性向知识的多元化方向发展。第三,合理设置口译教学课时。目前,我国高校口译课时数普遍较少,导致教师授课内容顾此失彼。民族院校应立足本校口译教学和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现状,科学合理地调整口译课时,增强口译知识传授时效性和操作性,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口译实践能力。

3.建设职业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师必须既能胜任译员的日常工作,又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民族院校要着眼于英语口译教师水平不高的现状,采取“内培外引”的原则,积极推进职业化的双师型师资建设:一是加强在职口译教师的培养,有计划地组织外出培训学习,提高现有教师的口译水平;二是引进高水平的专职译员和外教,使他们在担任口译课程教学的同时,负责对现有口译教师的专业培训;三是政府要给予人才政策支持,尤其是在财政和人才待遇方面予以倾斜,以吸引高级职业口译人员到民族院校担任口译教学工作,打造双师型口译师资队伍。

4.编写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口译教材。民族院校学生大多数来自我国偏远的民族地区,口译教育应该考虑到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反映各领域相关内容。因此,口译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教育主管部门或民族院校应联合组织有经验、高水平的口译专家和教师,编写民族院校统一使用的口译教材,该教材应体现民族性、社会性、实用性、时效性特征。口译课程内容应涉及民族地区金融、政治、文化、科技、民俗、旅游等领域,并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同时,教材的编写应考虑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使口译教材避免单纯文字化而更符合口译的即席性特点,实现口译教学媒体化和视觉化。[8]只有这样,才能使口译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交际场景,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开始运用于高校外语教学,为外语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口译教学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环境,成为口译教学的重要模式。2010年,第八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首次提出了“口译与技术”的议题,国内口译学界逐渐认识到口译工作中技术技巧的重要性。之后不久,高校英语专业口译课堂增加了公共演讲技巧、笔记法、代入式口译等课堂练习环节,推进了高校口译教学的系统化和科学化。[2]因此,民族院校应为口译教学配备语言实验室或语音设备,使口译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将图片、文字、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三维化,增强教学的立体性、直观性和实用性。同时,要及时更换新的或组织研发适合本校口译课程教学实际的课件,广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口译教学效果。

6.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口译的本质在于交际,而交际则又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所以,在口译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讲练结合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思维;二是采取提问互动式、小组案例讨论式、个人体验教学式、团队合作辩论式、主题小品表演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成为多维式的动态教学场景;三是实行主题式口译教学,以口译材料为主线,附加以教育、宗教、科技、旅游、卫生等主题,将技能的训练穿插在各个专题的口译练习中,达到技能化的口译教学目的;[9]四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增强口译实战能力,注重设计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各类模拟真实的口译交际现场,如会议、会晤、谈判等口译以及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突出实战性,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通过角色扮演、现场演练、公开演讲等,实现教学载体多元化、模拟真实化,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语境中学习交际,克服“文化休克”现象,提高学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

7.完善口译教学机制。首先,创立高校与行业、职业口译机构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发挥产学相融、合作办学的集成优势。如采取“3+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学校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第四年到行业、职业口译机构等进行教学实习,合力打造口译实战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其次,充分利用对口援建机遇,选送英语专业优秀学生到援建学校接受英语口译培训,或报考援建学校口译专业的研究生,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教育。第三,以国际视野探索口译人才培养新机制。民族院校应积极拓展国际化教育途径,实行“3+1”或“2+2”的培养模式,实施跨国合作教育。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学校任教,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口译人才。第四,完善口译考试制度。当前,单一的口译考试方式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应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考核办法,把实践、自学、协作、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和自身素质加以综合考虑,实现笔试、口试、口译录音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来核定学生考试成绩。[3]第五,建立和完善双导师制度。一是选派有口译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实行一对一的教育指导;二是向职业口译机构聘请专职译员担任本科生导师,按照相应的导师细则,指导学生口译学习,切实将知识传授与个性化教育结合起来。第六,实施优等生引导制。选拔学习优秀、口译水平较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同学的学习引导生,解答学习疑难,提供助学服务。第七,完善民族院校口译教学评价体系。一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科学系统的口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对主管部门的履责情况、高校口译教学条件、师资建设、学生口译能力和毕业生核心就业力等,使口译教学的检查和督导有规可循;二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联合高校和专门社会口译机构等,采取纵横结合的评价办法,建立健全民族院校英语口译教学评估工作体制。在纵向评估方面,实行上级教育考核、学校自评、学生评价三级评价机制;在横向评估方面,实行职业口译机构、校际间、用人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四级评估机制,形成多方参与的评价格局,扎实有效地推进民族院校的口译教学。

第2篇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首先提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他认为“信息素养”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以后,目前基本认为,信息素养是“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一种综合能力。实际是涉及信息伦理道德与基本知识、信息思想与情感和信息能力等多领域有较强综合性的社会大众的评价,同时也是人们在当代社会获取、运用、开发信息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技能素养,即娴熟应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图书馆等的技能;科学素养,即大学生能够正确分辨信息的技能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水平;道德素养,即于网络中指引民族院校的学生,在无形中养成较好的习惯,使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得到提升;人文素养,即利用卓越的人文文化来达到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这在提升学生个人魅力和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对大学生实行信息素养教育,而民族院校更要担负起此等重要的任务,因为培育少数民族人才是民族院校一贯坚持的办学宗旨。

二、培养和提高民族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1.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大学生在学校里得到的信息知识于当代网络社会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大学生必须要有卓越的融会贯通能力,要有能够高效掌握并提高获得、建造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社会活动中吸收、积累更为广阔的信息知识,提升个人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开辟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使其实践活动不单单局限于课堂,同时也使大学生积累了社会经验,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质,这是民族大学生能够在经济网络时代得到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完成毕生教育的最快路径。

2.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保障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重要影响,不但能帮助他们掌握有用的信息知识,筛选适当的手段和途径来获得所需信息,具备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评价信息的性质和领域,辨认隐性的信息资源;而且还能使他们的信息意识得到增强,信息知识得到积累,拥有扎实的信息能力和高素质的信息道德。所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就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3.为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条件

信息素养教育能够开发智力资源,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主动收集的信息将新旧知识、信息相贯通,从整理过的综合性较强的信息知识中获取新的关键的思想和看法,以此来实现革新知识的目标。另外,它还能为学生提供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伦理以及社会问题等的常识,使学生了解到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及如何正确利用有著作权的出版物,帮助学生遵守获得及使用信息资源的规则,进一步加强他们的信息道德思想。

三、培养与提高民族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和问题1.信息素养意识淡薄,信息学习条件较差

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积极主动运用信息的能力较差,他们感应信息的能力和观察、鉴定信息价值的能力基本不高。一部分大学生只会死板地从教科书中找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甚至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时间内从未使用过丰富的图书馆资源。他们不把计算机网络资源当做获得信息的关键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手段,也不够主动自觉地利用计算机资源,这完全是由他们自身利用信息的盲目性造成的。农牧家庭的学生是民族院校的主要生源,这些学生占全校学生的百分之七十,他们与城市学生相比家庭状况较差,甚至从未了解过计算机;并且有些民族院校的信息观念落后,在教育方面没有把信息技术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这就导致本区与其他地区相比信息技术教育排名靠后,同时也对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形成了阻碍。

2.技术知识有所欠缺,道德素质有待加强

民族院校学生在计算机操作方面能力不足,他们不能合理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检索相关资源时未准确定位检索目标,也不明白如何正确操作高水平的检索,导致了检索的无目的性和低效率,而这就要归咎于学生自身没有完全掌握全面的技能知识。绝大多数的学生即使了解校园网数字图书馆但基本都不会使用它;操作相关软件的能力普遍不高;正确利用信息的能力不足,不能学以致用;英语水平较低,许多英语信息不能被大部分学生获取和利用。民族院校大学生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较少接触和了解网络,所以对相关的信息道德、法规了解不足,也可以说是知之甚少,这就造成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无法正确判断信息的本质,同时也欠缺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缺少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而这些基本常识的欠缺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现[。

3.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知识不够扎实

伴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建设民族高校网络信息化环境也向更高层次迈进。为了符合时代的特性,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也要不断提高,然而,民族高校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距很大,信息素养水平更是高低不一,尤其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少数民族语言教师,他们很少接触信息技术,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难度较大,更别说是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了。

四、培养与提高民族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措施

1.树立信息素养意识,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培育学生的革新意识和实践技能是素质教育的主旨,让学生拥有独创性的思考并处理问题的本领是培育信息素养的终极目标。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将新教育念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并运用于实际。高校管理者的教育思想也要有所改变,以此来创新本校教学,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建立完善民族高校基础设施,创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促使学校开启科学化学习模式,开设网上教学课程,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以便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与网络相连结,让学生作业的上交和审阅、教师解疑答惑、师生交流都在网上进行。

2.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注重道德素养培训

培育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场所就是高校图书馆,所以,要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与历史资源检索教学相结合,重点提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观点。文献检索教学由多个部分构成,包括明确研究对象、获取相关信息等,而每一部分之间都紧密相连,同时都侧重于教会学生自觉并相互合作学习的本领。显而易见,在时展的今天,现代型学习中技术占据着重要地位,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被重视,以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并正确利用技术。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使用活动,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正确指引他们的网络利用行为,使学生坚守自身的网络利用原则,增强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最后还须特别强调他们使用正规信息产品。

3.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加强信息学科融合

目前,在新型的技术信息化教育情况下,想要整体提升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必须培养、成立一支专职的高水平信息教师队伍,挑选专职的信息素质教育授课教师,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信息素养,在本科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不断调整教学观念,正确掌握新时代的教育技巧。另一方面,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通过在岗自学、师资培训班等方式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

五、总结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有效途径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作为我国传统艺术主要形式之一的民族声乐,其在发展中蕴含着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且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时,如何进一步传播和发展民族声乐意义重大。高职院校作为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传承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民族声乐多元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的成就

上述提到我国拥有形式多样,表现多元化的民族声乐艺术,在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人才培育中,民族声乐作为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已然形成较为成熟的传承和发展体系。当前通过现有的民族声乐教学活动,起到了宣传民族精神文化,提高师生民族自豪感的积极作用。此外,随着社会对文化多元性的需求,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活动也实现了一定的创新变革。如,我国民族声乐引入了美式唱法,对于音色、音区等变化的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享受现阶段高职院校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所带来的成就的时候,同时也要求注意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所存在的不足,这些不足直接影响民族声乐的多元化传承和发展。第一,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存在单一化发展和传承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现有的民族声乐体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并没有重视到民族声乐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其更倾向于采用标准化、统一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导致民族声乐课程单一和单调,缺少个性化发展。长久下来,高职院校民族声乐发展呈现出单一发展形式。第二,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缺少全面系统的传承和发展体系。事实上,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民族声乐还未形成系统科学的发展教学体系,甚至没有一整套权威性的教材内容。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训练方式、作品风格等内容教学中,各个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教学手段都是随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所展开的。如,在一些经济较发达,有典型民族声乐体系的高职院校,其从国外聘请专业的教师团队来完成教学活动,因此该学校的民族声乐的唱法理念以及唱法方式是倾向于西洋美声唱法的。而对于其他的高职院校而言,所采用的民族声乐唱法理念等教法可能是基于教师的音乐艺术经验所展开的。总之,缺少全面系统的民族声乐教学方式,导致高职院校民族声乐基础不够扎实,无法实现个性化、多元化创新发展[1]。

二、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的未来思考

(一)高职院校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第一,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民族声乐是基于我国众民族文化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音乐文化系统。高职院校作为现代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在高职院校开设民族声乐课程,能够展开对多民族声乐文化体系的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培养学生完成对其他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欣赏和包容。更重要的是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交流形式,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必不可少的载体和组织。在高职院校展开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对民族声乐的现代化创新,让民族声乐实现同现代文化的回归、统一和传承交流,对各民族间、古今文化的相互交流、繁荣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第二,为全球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伴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世界对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越来越重视。中国民族声乐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当前在高职院校展开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途径的实践探讨,有利于我们对世界声乐知识体系的学习和交流。如,我国早期的民族声乐具有独特的咬字和吐字方式,但是没有系统规范的训练方式和歌唱方式。通过高职院校这一平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将会走向世界,同世界进行接轨,完成跨文化的交流和共享。

(二)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的未来趋势

站在文化角度上,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站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民族声乐未来发展必然朝着全球化、个性化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承担起这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第一,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发展要能够朝着多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纵观历史,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一直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的发展,有说唱、戏曲、区域民歌等等。这一发展特点要能够被创新性的继承下来。即要求高职院校的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要建立起多元的现代民族声乐审美观。通过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能够让民族声乐焕发出时代的特色,彰显出多民族的魅力。第二,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要构建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知识框架。事实上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不同民族之间的声乐元素独具特色,对此在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中要能够建立起共性科学的知识框架上,同时也要培养演唱者的个性,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争取达到更高水准的声乐演唱水平。

三、高职院校民族声乐多元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树立全新的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理念

第一,重视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要想实现高职院校民族声乐的多元化传承和发展,当务之急是要重视民族声乐所具有的丰富的传统元素,立足于这些传统声乐文化元素,将其同现代社会的民族声乐发展特点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风格的声乐演唱方式。第二,搭建多元化的系统的民族声乐教学理念。针对于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存在着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体系不全面等问题,对此要求能够搭建起多元化的全面的民族声乐教学理念。一方面是要求能够实现对高职院校民族声乐课程体系的全面化、系统化发展,展开各种各样的民族声乐课程内容的优化,摆脱传统教学以曲谱为教材等教学内容不齐全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求能够展开民族声乐的个性化教学,不同学生对于民族声乐的学习的成效是不同的,当前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开设民族声乐专项课程,由学生为主体,展开对各种民族声乐专项课程的学习和探索,为民族声乐的民族化、传统化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如,民族声乐在唱法上具有声音僵、管道偏小等不足,对此教师要能够实事求,借鉴美声唱法中的发声技巧,从而推动民族声乐的创新性发展[2]。

(二)提供科学、多元化的民族声乐传承发展方式

第一,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民族声乐声部体系。实现对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能够搭建起符合自身音乐艺术教学现状的民族声乐声部体系。一方面这能够调节关于民族声乐的原生态发展和美声化发展的矛盾,让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具有一条创新创造的道路,既能够继承民族声乐中的传统优秀文化的元素,又能够实现我国民族声乐的创新创造性发展和应用。另一方面搭建起独特的高职院校民族声乐声部体系,还可以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声乐的审美追求,从而推动我国民族歌剧的全面发展。如,更加细致的民族声乐声部能够将我国传统民族戏剧中的角色人物性格刻画出来,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歌剧的精品化发展[3]。第二,强化民族声乐中的艺术文化素养内容。实现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并不仅仅是完成我国民族声乐形式的传承发展,其更是展开对民族声乐中所蕴含着的传统优秀文化内容的传承和发展。如,昆剧《牡丹亭》中既有精彩绝伦的昆剧唱腔,同时还是我国传统文学艺术中的奇葩,声乐唱法中深刻揭示在封建制度下,杜丽娘追求个人幸福,解放个性的浪漫主义理想。因此在展开高职院校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中,可以通过文化艺术元素的挖掘和应用,赋予民族声乐更加独特的价值地位,吸引师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情感体验为驱动力,掌握民族声乐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让每个学生都具备艺术细胞,完成对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当前强化民族声乐中的文化素养内容可以通过聘请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方式,通过经验丰富、情感丰富的民族歌手、民族戏曲讲师,开拓学生在民族声乐学习中的新视野,开启民族声乐传承发展的新局面[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当下,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其所具有的传统优秀文化内涵,更好地应对艺术思潮冲击。其必须能够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做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教学发展。通过树立全新的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理念,探讨西方声乐文化同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内在联系,促使高职院校师生能够更熟练地掌握民族声乐文化观念。其次还要求能够实现对民族声乐文化内容的现代化挖掘,建立起全新的声乐声部体系,使得民族声乐能够实现精品化发展,具有更高的传承创新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韵.探究民族声乐教学与实践新思路[J].北方音乐,2020,(22):175-177.

[2]赵淑萍.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音乐,2017,(17):29-30.

[3]李建玲.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J].民族音乐,2019,(02):95-96.

第4篇

关键词:民族院校;和谐;宿舍文化

一、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大学生课堂改革的变化,宿舍逐渐成为大学生交流的另一个重要地点,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和谐宿舍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宿舍成员间的团结,加强文化交流,传承民族文化。民族院校为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尤其是宿舍成员之间更能了解沟通。此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和谐的宿舍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校园文化,在民族院校大环境中,大学生要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基础上对不同民族文化加以辨别,鼓励包容与接纳,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影响民族院校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因素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基本组成,宿舍文化的形成不能取决于个人,但又离不开个体。对于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宿舍环境和室友关系,彼此尊重的民族风俗和习惯,都对和谐宿舍文化的构建起着最基本的作用。

在对民族院校宿舍情况的分析中,我们选取大连民族学院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发放了问卷,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20张,回收105张。根据调查所体现出的影响民族院校宿舍团结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活习惯、民族文化的差异

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的同学在生活习惯的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民族之间的习俗习惯差异、南北地域文化习俗差异及东西地域文化差异。在众多的影响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因素中,近一半的同学认为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是最影响和谐宿舍团结的主要因素。在调查中一些学生承认与同宿舍成员间存在着排斥感,尤其在与他人交流时,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以致于产生分歧。

2.人际交往的自我阻隔

当代大学生的各种信息来源途径不仅仅是从老师、同学那里获得,网络上广泛的信息充斥着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他们的所见和所闻也不只是局限于身边的人和物,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现代传播媒介则成为了自我隔绝,减少交流的工具。

三、民族院校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途径

在民族高校中,对实现构建和谐宿舍文化发挥巨大作用的是民族学生,他们是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设计者,也是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实践者,更是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受益者。通过问卷和调查的方式我们得到的构建和谐宿舍文化实践的途径如下。

1.以活动为纽带,增强宿舍团结意识

根据问卷显示,对于培养团结意识的途径问题,30%的学生提议学校和各学院可以多创建一些以宿舍为单位的比赛,让宿舍每一个成员参与其中,以此增强宿舍成员间的团结意识。此外,活动的细节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习惯和禁忌,活动主题的选取要积极向上,发挥团队意识,增强彼此交流。

2.加强自我管理,促进和谐宿舍文化建设

伯克说过:“与制度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因此,要想创建和谐的宿舍文化,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选好各宿舍的宿舍长、楼层长,与其他学生组织结合,起到定期与宿舍成员沟通交流、督促的作用。尤其对于民族校园学生而言,和谐的宿舍文化更是与民族团结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因此民族院校要在制度层面进行创新,通过设置校级院级学生组织,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引导,借助学校报刊,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和各学生组织进行和谐宿舍文化的倡导和宣传,以此来保证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童 婷,张晨光.民族高校学生社交状态与寝室关系的相关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

第5篇

【关键词】民族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观念

随着我国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渐变为大众教育,致使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根据新华网报道,200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是212万,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50万个,是大学毕业生人数的4倍,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不错;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是610万,新增就业岗位1102万个,大约是大学毕业生人数的2倍,此时就业危机已经出现;而201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99万,新增就业岗位数为900万个,仅是毕业人数的1.28倍,为历史的最低值,所以从新增就业人数和就业岗位的数据来看,今年的就业困难程度要远远高于2009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更受关注。民族院校在全国高校扩招大潮的冲击下,同样出现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而民族院校的特殊地位使这一问题更具挑战性。如何应对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民族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和自身素质评价,找寻其就业难的原因,探索扩充就业渠道的途径,建立完善民族院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对民族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观念进行了调查。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观念,2012年11月特在西北民族大学进行了为期1周的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通过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60份,有效问卷149份,有效回收率93.1%。调查覆盖了包括经济学院、文学院、法学院、藏语学院等18个学院的12个民族,其中汉族研究生占55.7%,少数民族(包括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等)研究生占44.3%;汉族中西部生源的占80.7%,少数民族中除满族的4人其余均为中西部生源,占93.9%;男生占38.3%,女生61.7%。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毕业去向的选择、对个人就业的认识、对职位的基本要求等一系列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研究生毕业去向的选择

研究生的毕业去向是研究生研读的主要目的,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对就业难易程度的评价。如果认为就业环境良好、就业压力适中,那么他们通常会选择找工作来实现自身价值;如果感觉到就业环境较差、就业压力大,那么就可能选择考博或其他途径规避就业风险。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找工作”、“考博”和“已经有工作”三者的比例分配上少数民族更加趋于均衡化,而汉族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一方面,少数民族研究生“找工作”和“已经有工作”的比例之和高于汉族,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研究生比汉族研究生对就业环境更具信心,对就业压力相对乐观。而另一方面,已经有工作的少数民族研究生读研更趋向于改变现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因此就业所带来的压力相对更小;而汉族研究生由于大多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读研,没有工作经历,把找工作更多的寄予研究生毕业以后,因此使得就业的压力更加显著。

(二)个人就业的认识情况

1. 自己专业课成绩如何。专业课成绩是个人选择是否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问题的回答中,认为自己专业课成绩在“一般”以下的汉族研究生为83.1%,少数民族研究生则为80.3%,而这其中分别包括认为自己专业课成绩“很差”的12%的汉族研究生和6.1%的少数民族研究生。由此可以得出,大部分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研究生对其专业课成绩都缺乏信心,尤其汉族研究生表现的最为突出。

2. 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衡量专业就业前景对就业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其就业的方向。总体来说,民族院校研究生对其就业前景的认识是比较理性的,大多数研究生都认为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处于中等水平,重点还要看个人能力。但汉族研究生仍比少数民族研究生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悲观,其接近三分之一者认为就业前景“较差”和“很差”,见表2。

3. 你认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从研究生个人角度出发考察其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院校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汉族研究生认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包括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就业信息、专业知识不过硬等内在原因,人数比例分别为51.1%、48.9%、34%;而少数民族研究生除上述因素外则侧重于外部宏观因素的影响,认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还应包括户籍限制、国家政策导向等,所占比例分别为25%、21.9%。显然,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已经引起了少数民族研究生的重视,在就业过程中少数民族研究生已将国家政策纳入了就业的考虑因素之中。

4. 是否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通过此问题可以了解民族院校研究生对就业的明确度,从而更好的把握民族院校研究生对个人就业的认识程度。在此回答中,汉族研究生中选择“是”的占78.3%,少数民族研究生中选择“是”的占74.2%。总体来说,汉族和少数民族研究生都有七成以上的人数对预期从事的职业与专业的相关性有明确的态度。由此表明,民族院校研究生对于未来从事的职业的专业相关性是比较明确的,同时也说明他们对个人就业的认识是客观、理性的,并没有因现阶段可能出现的“就业难”而盲目的放弃本专业的就业方向。

(三)职位的基本要求

1. 就业预期工作地域。在选择就业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理想的工作地域,而不同的地域也是造成就业压力难易不等的重要原因。通过调查民族院校研究生对就业预期工作地域的选择,可以进一步了解就业压力的原因所在。结果是选择 “生源地”就业的汉族研究生为61.4%,少数民族研究生约为69.7%;选择在“其他地方”就业的汉族研究生占38.6%,少数民族研究生占30.3%。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生在校园多元文化的熏陶下,其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少数民族学生逐渐改变了“毕业就回家乡”的单一就业思想观念,而是通过综合思考理性的决定工作地域。但总体少数民族研究生预期回生源地就业的比例仍然较高。

2. 选择职业的预期。我国的职业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于第三次人口普查的《职业分类标准》,它将从事的职业分为了8大类,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等;另外一种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将其所属行业分为13个门类,包括农、林、牧、渔、水利业,工业,建筑业等。根据研究生在就业选择中存在的偏向性,在“想从事的职业”的选项设置上也做了倾向性的调整。很明显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仍是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但随着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人员基本饱和,就业压力地增大,一部分汉族研究生逐渐转变思想,开始从企业和个人创业中寻找新希望。因此汉族研究生选择只在政府机关的占18.1%,愿意个人创业或去企业的占24.1%;而少数民族研究生中选择只在政府机关的占39.4%,愿意个人创业或去企业的仅占10.6%。这主要是受传统思想和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使得大量的少数民族研究生最终选择了民族地区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

3. 薪酬预期,见表3。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中,我们清楚得看到大多数的研究生都将自己的薪酬定位在3000-5000之间,而选择“2000以下”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研究生仅各1名。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对于研究生薪酬的大致水平,同时还反映出民族院校研究生对于薪酬的要求趋于理性化,但不可否认薪酬仍然是影响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四)就业信息获取途径的选择

研究生对就业信息获取途径的选择影响着最终就业面的宽窄,也从侧面反映出研究生对就业信息获取途径的传统观念。据调查显示汉族和少数民族研究生获取求职信息的主要途径都是求职信息网、招聘会、家人或朋友介绍。通过网络获得求职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高素质人才中更加常见,因此,在汉族研究生和少数民族研究生中它都居于首位,见表4。

(五)就业指导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解决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必要对其就业指导的需求做以深入了解,以便提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研究生需求的就业建议。结果发现,汉族研究生认为当前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用人单位信息”、“应聘技巧”和“职业规划辅导”,依次占63.9%、54.2%和36.1%;而少数民族研究生认为当前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用人单位信息”、“应聘技巧”和“专业出路”,均为43.9%,汉族与少数民族研究生认为当前最需要的就业指导基本一致。据此得出,研究生对“用人单位信息”和“应聘技巧”就业指导都是普遍需要的,但学校往往会忽略这方面的就业指导。

三、问题原因分析

(一)质量逐渐下滑

调查中发现研究生知识储备普遍不足,八成以上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研究生都对专业缺乏信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研究生数量的增加,使得一些导师要同时带十个或者十几个学生,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导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力,致使每个学生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一些研究生的自我约束力不足,习惯了以往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加上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心态比较浮躁,缺乏主动静心学习、潜心做学问的意识,读研究生的目的只是为了毕业后能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二)就业信心不足

问卷显示,汉族研究生比少数民族研究生更加缺乏就业信心。有32.6%的汉族研究生对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而少数民族仅占9.1%。其主要原因:(1)民族院校汉族研究生大多不愿意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就业,往往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2)民族院校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民族院校汉族研究生与其他院校研究生相比优势不大;(3)由于大多数的少数民族研究生有丰富的基层生活经验,使得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比汉族研究生更加坚强、更具信心。

(三)就业选择比较单一

这一现象在少数民族研究生中表现尤为明显。一方面,许多少数民族研究生家都在农村或乡镇,工商业并不发达,认为其他就业方式风险很大,只有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才更加稳定和可靠,“旱涝保收”而且体面。另一方面,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影响,一些研究生把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作为就业的唯一选择,认为只有在国家机关工作才有前途,如果会处理人际关系,运气好的话在仕途上还会有很好的发展。由此出现了千人甚至万人挤公务员这个“独木桥”的局面,而另外一些行业则无人问津。

(四)缺乏就业指导

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在选择“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时,大多数汉族和少数民族研究生都选择了两项以上的就业指导内容,并且出现许多全选的问卷,这充分的说明研究生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很大不足,这种不足主要是由于职责的不明确,学校认为就业指导只是其附带工作,主要还应由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提供,而政府则认为就业指导是学校的本分。在这种职责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就业指导的缺位。

四、对策及建议

(一)突出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特点

(1)根据民族院校自身办学特点,科学规划研究生培养重点和专业设置,充分挖掘各民族研究生的潜能,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可用人才;(2)适当压缩研究生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学术性和专业技术性研究生比例。在充分考虑民族院校研究生情况的基础上,增加专业技术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将重心放在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3)建立健全研究生淘汰机制,做到严进严出,使每一名研究生的学历与能力相匹配,防止研究生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二)提振民族院校研究生就业的信心

由于汉族研究生与少数民族研究生缺乏就业信心的原因有所不同,因此要解决民族院校研究生就业信心的问题就必须对少数民族和汉族研究生区别对待。一方面,应加强汉族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同时鼓励汉族研究生扎根西部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另一方面,还应着重增强少数民族研究生就业的信心。通过提高少数民族研究生普通话水平,加强各民族研究生的交流与联系,转变思想,开拓不同的就业方向,从而增强民族高校研究生就业信心,也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扩大民族院校研究生跨区域交流

民族院校要立足老少边贫地区现状和未来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紧缺人才和具有各民族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要放宽视野,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断扩大人才交流渠道,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别人无我有,别人有我优”的理念增强其在国内甚至国外的竞争力,为民族院校研究生开辟就业的新道路,以实现民族院校研究生合理流动,供需良性互动。

(四)建立民族院校研究生创业平台

一是以就业信息网络化为基础。就业信息的获取在就业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有关就业信息的网站很多,但针对民族院校,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网站几乎没有,因而建立民族院校就业的信息平台更显重要;二是建立研究生创业合作平台。如在城市新区或经济开发区建立研究生创业园区,为民族院校研究生提供创业平台,增加其与高素质人才的创业合作机会,使民族院校研究生的创业更具特色,更有竞争力;三是完善研究生就业保障制度。国家应建立研究生就业服务中介组织,为研究生提供就业服务,引导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解决研究生就业,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研究生在融资贷款、税费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和优惠。

(五)加强民族院校研究生就业服务

应明确将研究生就业指导纳入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进一步的规范化。一方面,针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研究生就业观念的保守性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使其对其他的工作岗位更加了解,能够更加客观地判断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不再盲目选择政府机关。另一方面,汉族研究生存在对某些工作的偏见,对此民族院校应以转变思想为突破口使汉族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不同的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海萍.研究生就业市场壁垒及其消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

第6篇

〔关键词〕民族院校;图书馆;知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0-0124-03

提供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是民族院校图书馆永恒的主题与不变的宗旨,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服务理念已经形成,知识服务能力建设是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关键,民族院校图书馆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服务能力,以此推动民族院校新型特色知识服务的形成,提升民族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并融入区域特色文化的大发展中,凸现和发挥高校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1 概念界定

1.1 民族院校

民族院校指的是设立在边疆省(区)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等院校。如延边大学。

1.2 知 识

知识(knowledge serowledge)是主体获得的与客观事物存在及变化内在规定性有关的系统化、组织化的信息。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知识与信息不同,信息告诉人们“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而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做”(how)和“谁去做”(who),我们正生活在被信息淹没却渴望知识的时代。

1.3 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knowledge serowledge)是向用户提供知识信息、知识挖掘手段及问题解决方案的服务,它以信息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在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知识服务是具有创造性的高智能的服务工作,是传统的情报服务工作的继承和创新。知识服务是根据用户的要求来进行一系列智力劳动,它是要在各种知识资源中开发并加工成知识产品的服务,需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对知识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系统化的知识整合加工、精选有价值的知识重组形成各种专门的知识系列,为用户提供针对性较强的知识创新服务。

可见图书馆在知识服务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也就是知识服务能力。民族院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是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是多种相关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主要包括知识发现与获取能力、知识组织与整合能力、知识传播与开发能力等。

2 民族院校图书馆提升知识服务能力的意义

知识服务能力建设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西方国家高校的知识服务一直处在世界引领地位,我国深化高校的内涵建设,要求高校聚焦国家战略,发挥高校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服务区域发展,参与国民经济建设,加强知识服务能力的建设,为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变,充分体现高校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民族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民族院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存储、传播的中心,具有直接促进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重要作用,民族院校图书馆如何加强知识服务能力建设,如何提升自身的知识服务能力,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要,从而增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竞争无处不在。由知识服务的概念可知,提升知识服务能力是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发展知识经济和实现知识创新的迫切需要。只有重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才能做好知识服务工作,才能有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知识服务的直接目标和主要实现方式,知识服务不仅仅是对知识信息的收集、存贮、整理与传递进行机构性的服务,而是把握知识间的相互关系,逻辑性地创造出新的知识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表征来看,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是知识和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但更深刻的是社会机构核心能力的知识含量和如何不断发展这种核心能力知识含量的竞争。正是这个核心能力保障了知识服务竞争力,创造了自己的社会贡献、利润来源和市场地位。但是,传统信息服务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信息组织、检索与传递。这种服务难以让人接受其服务的有效知识含量,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求。它的相对重要性及其竞争力已受到了知识经济的极大挑战,即便是现代网络化信息增值服务也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我们在竞争中的态势,难以有效切入用户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核心过程。因此民族院校图书馆处于时代创新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应将自己的核心能力定位于知识服务能力,即通过对知识信息的析取、整合、集成、创新而形成知识服务的核心能力,将这种核心能力融入用户的问题解决和环境分析之中,从而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创新的服务。同时,民族院校图书馆所具有的文献资源独有性、相对稳定的动态发展性、知识服务凝炼的图书馆文化育人精神构成了民族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要素。

3 民族院校图书馆提升知识服务能力的途径

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已经成为广大有识之士的共识,是各类文献情报机构“十二五”规划建设的主要任务。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提升民族院校图书馆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已成当务之急。

3.1 思想先行、理念引领,树立知识服务的新理念是民族院校图书馆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的精神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新格局及信息服务基础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趋势,面对科技创新对信息服务的新要求,文献情报工作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图书馆不仅仅是所在空间的资料、资源、服务及建筑物的集合,而是一个更加强大的信息采集、组织以及传播的机构,变革将不再是偶然,而是经常性的。在知识经济时代,运作知识组织、知识管理提供知识服务,鉴于此,图书馆界开展知识服务主题的各项研讨活动,全面系统地组织探讨图书情报机构开展知识服务的实践与研究,旨在引导专业图书馆重新思考和定位未来发展愿景、范式转移或重塑的应对与发展策略,分享变革和创新发展的经验,引领和带动专业图书馆实现文献情报服务能力的全面转型和跨越发展,紧紧围绕着树立知识服务,知网检索已有6 000多条信息,1999年第1期的《图书情报知识》杂志上发表了任俊为先生的题为《知识经济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的论文,在国内第一个将知识服务引入图书情报界,拉开了中国图书情报界研究知识服务的序幕。2000年,张晓林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发表“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一文,第一次明确地将“图书馆知识服务”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图书情报工作的核心能力应定位于知识服务”。只有牢固树立了知识服务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思想先行是民族院校图书馆有效开展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的精神动力。

3.2 提高馆员知识服务能力是民族院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的人才保障 知识服务是一个交叉研究领域,是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知识服务研究最初源于企业管理,今天对它的研究已扩展到各个领域之中,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方式非常多,按照“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创新服务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构建多层次、多途径、个性化的服务体系。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不能忽视“人的因素”,所有工作最终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馆员要认识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自觉提高自身知识服务能力水平,知识服务要求馆员是学者专家型或复合型,重文凭更重能力,他应娴熟地掌握图书情报理论方法,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情报意识,洞察力强,善于应用综合知识解决用户委托的咨询难题,能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学术研讨能力,对学科领域内的知识机理和客观规律能够了然于胸,能将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复合、汇合、结合、溶合、化合、聚合于一起,实现了知识重组。馆员通过知识服务,协助用户把一堆堆信息从原始的数据集合变成再生知识,协助用户不断注入新的想法和新的思维,馆员要提高知识发现与识别能力、提高知识获取能力、提高知识组织能力、提高知识评估能力,馆员还要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只有这样馆员知识服务能力才能产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能力“升华”,馆员知识服务能力是民族院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的人才保障。

3.3 有效整合资源,打造提高知识服务能力的知识服务平台 有了知识服务的理念,有精干的馆员队伍,还要有效整合资源,打造提高知识服务能力的知识服务平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馆藏资源是物质基础。当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成为信息社会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信息技术特征和信息技术基础,这一特征正在呈现出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以及馆馆相联、库库相联、网网相联的管理新趋势和服务新形态,体现出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智能惠民的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新追求,所以民族院校图书馆要打造提高知识服务能力的知识服务平台,将有限的,现有的和特色的馆藏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图书馆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的“和谐共建”,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功能和优势,合理安排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购买比例,建立系统地覆盖民族院校主要学科的文献资源体系。保持重点文献完整性和连续性,注意收藏本校的出版物和学术文献。以延边大学为例,我校根据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和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图书馆还加强东北亚研究与图们江流域开发、朝鲜族历史与文化、长白山天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等三大学科的文献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朝鲜——韩国学文献资料中心”馆藏体系。使该中心成为我校重点学科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点,成为国内具有权威的《朝鲜——韩国学》的文献资料中心,彰显特色文献,在“十二五”期间,根据“朝鲜——韩国学文献资料中心”纸质文献的积累,自建与东北亚研究与图们江流域开发、朝鲜族历史与文化、长白山天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等三大学科领域学术研究方面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特色数据库2~3个。

在管理平台建设方面,延边大学图书馆整合馆藏数据库资源,实现单点登录、统一认证、跨库检索功能,建成功能强大、资源丰富、开放式的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秉承“简洁”、“高效”的产品特色和知识服务理念,进一步加强知识资源内容的品质化和服务的精细化,推出知识服务的各种升级功能和最新服务应用,为传递、共享、交流、创新知识成果提供更立体、多元的服务。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完善了知识资源体系,在内容和种类上得到进一步丰富,还应进一步优化图书平台、期刊空间的阅读、浏览、检索等功能,完善了知识服务细节,同时引进虚拟参考咨询系统、读者教育系统、教学参考书信息管理系统、远程登录系统等数字图书馆辅助系统,完善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

总之,民族院校图书馆继往开来的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战略认知并提出明智应对的具体方法,并对以往的图书馆服务与管理进行创新驱动的设计和转型路径的选择,需要从发展理念创新、知识管理形态转型、知识服务技术提升、知识服务流程重组等维度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和研究,全方位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建设,可以预见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

参考文献

[1]张晓林.重新认识知识过程和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9,(1):6-8.

[2]张静,姜永常.知识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根本保障[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9):28-31.

[3]杨薇.近十年来国内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9,(8):221-225.

第7篇

【关键词】民族院校;公益实践;奉献;核心价值观

民族高等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特殊性。大学生公益实践是一项高尚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2013年12月5日,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周年暨第二十八个国际志愿者日之际,充分肯定了“本禹志愿服务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勉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民族院校的各民族大学生具有思想意识多元化、精神需求多样化等特点,因此民族院校大学生公益实践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核心价值观培养、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益实践的重要意义

1.1 大学生公益实践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

民族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这些地区多数是党的政治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而社会矛盾又相对突出的地区。这就注定了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形式多样性,而大学生公益实践恰恰可以成为思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众多公益活动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实践教育方式,能够让各民族的大学生切身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有效发挥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公益实践引导大学生关注多种多样的社会群体,通过亲身体验,大学生会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抽象与生动活泼的实践应用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2 大学生公益实践是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90后”大学生的成长一直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他们的价值观具有功利化、实用化趋势,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引导,大学生公益实践就是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公益活动大多与我们的时展紧紧相扣,大学生通过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尊重和感激,充分体验了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感和社会归属感。马斯洛在其《人本哲学》中认为,具备自我实现功能的个人,往往具备感悟、接受、自我超越、社会情感、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创造性等特点。因此积极参加公益实践的大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长此以往,这些自我价值的实现会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深刻领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 大学生公益实践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

党的十报告提及“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高达45处,“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报告提出的一个宏伟目标。“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从建设美丽家乡做起,来自56个民族的各方学子谈起自己的家乡,总是欢欣鼓舞、眼含柔情的样子,然而工业化过程中GDP快速增长的代价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笔者所带的环境专业学生很多是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成员,通过参加海岸线垃圾清理、纪念世界环境日、清除有害外来物种刺果瓜、旅顺老铁山护鸟、湿地保护等活动,各民族大学生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着、改变着周围的环境,践行“美丽中国”。诚然,大学生开展环保公益活动更多的是发出一种声音,发出一种力量;让这个世界感受到年轻人的声音,听到年轻人的反思,让环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存。

1.4 大学生公益实践是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渠道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大学生公益实践就是很好的渠道之一。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一群大学生聚在一起进行公益实践,与人为善、平等尊重,真实体验了自主感,充实而快乐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沟通、组织、协调、管理、抗压、合作等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为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大学生公益实践以其活动的主体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实践性,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

1.5 大学生公益实践是提升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方法

大学生能否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社会是无字之书,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教育资源,大学生公益实践给了大学生提前和社会进行亲密接触的机会。在与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人的交流、活动中,使得大学生对国情、民情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学会了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的关系,锻炼了意志力,激发了自己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公益实践是他们施展才华的重要平台,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益实践的现状

2.1 大学生公益实践的特点

大学生社会公益活动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亮丽的风景线,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具有自愿性、社会性、利他性、学习性以及多方联动性等多种特点,其中利他性和学习性是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最为根本的属性特点。社会公益实践可以把大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整体繁荣紧密联系起来,进入社会,回馈社会,通过两者的有效互动而相得益彰。

2.2 大学生公益实践的动机

马克思认为“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每个大学生都喜欢自由和自主,可是双向自由选择的就业环境也让他们认识到,必须通过课内、课外的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于是,公益实践、社会服务是当代大学生将社会认知、社会责任和社会适应三者有机统一的有效而重要的途径,是当代大学生衔接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统一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载体。

2.3 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

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是自愿的,他们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空闲时间从事有意义的事情,学校应予以充分的支持和权利保障。这些公益活动通常是学校社团或者社会相关单位组织的,大学生会自行参加,有时还需自担费用,因此,大学生在进行公益实践时的安全、资金以及相关的服务证明都需要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机制进行保障,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学习。

3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益实践的鼓励措施和保障

3.1 学分认定,经营第二课堂

大学生进行公益实践等社会服务工作应纳入教学系统认证,对其学分进行认定,这对于高等院校尤其是民族院校来说非常必要。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大学生在计算机、英语等方面跟上大学课程很困难,是否能够在降低要求的同时允许他们用公益实践等第二课堂的参与学习来补充,这是民族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3.2 补偿机制,重精神轻物质

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是本着“我奉献,我快乐”(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82页)的目标,但为了公益实践、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或是社会上的相关组织还是应该给予物质、精神等方面的补偿。物质方面进行适度补偿,至少保证大学生不用自掏腰包,这会让家庭贫困的民族大学生没有经济方面的负担而更加快乐的投入到公益实践。精神方面的补偿主要是通过表彰、宣传等方式,让大学生在公益活动中感受服务的价值、产生服务的自豪感。对大学生自身发展补偿主要是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者提供定期、定量的培训交流活动,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服务层次,锻炼实践能力,开阔眼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人脉资源,培养组织、领导、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为其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大力宣传,建设公益文化

对于一个容纳各民族莘莘学子的民族高等院校来说,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和谐校园环境是尤为重要的,而校园公益活动的大力宣传、“助人和自助”公益文化的建设就是很好的途径。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弘扬公益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公益意识,能够提高各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公民意识,是大学生认同、塑造、传承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3.4 时间保障,周末留给学生

民族院校应鼓励各民族的大学生通过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采取倡导性的措施或政策推动大学生进行社会公益实践,如社区服务、保护环境等,积极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意愿,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学生参加活动,时间上应给予保障,不在周末安排课程、讲座等内容。

以上是笔者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公益实践的一些思考,推动社会公益的发展,让每个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也可以让社会更美好,“美丽中国”的梦想不再遥远。当然,这条路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葛莹,王亚亚.志愿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7):51-52.

[2]李礼.和谐视阈下高校志愿者文化培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9:189-190.

[3]刘奇.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41-42.

[4]毕丽娜,李忠华.志愿者活动在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J].人们论坛,2014,2:169-171.

[5]钟一彪.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探讨[J].当代青年研究,2013(1):121-124.

第8篇

关键词 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030-02

Abstract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investigation of Inner Mon-golia minority universities shows some problems, such as ideas error, insufficient policy implement, weak research, low effect.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ideas, perfecting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strengthen research work, create characteristic bilingu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kindergarten teachers; bilingual education

1 现状调查

调查背景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处于蒙汉混合教育状态,已远离培养蒙汉兼通幼师人才的初衷。蒙汉混合教育是指在一门科目中授课语种、教材和学生笔记等方面混合使用蒙汉两种语言,培养出来的人才无论用蒙古语或者汉语都无法就业。双语教育概念不同于混合语言教育。“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特指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院校幼师专业蒙古语授课班用蒙古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字分别系统讲授幼师专业课程的教育,最终达到培养蒙汉兼通幼师人才的教育目的。

调查设计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内民幼专)是我国唯一一所专门培养蒙古语授课幼儿师资力量的高等民族院校,是研究蒙古族幼师蒙汉双语教育的典型。这里以内民幼专为调查对象,展开问卷和访谈研究,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的问题包括:授课语种;日常生活用语;实施双语教育的必要性;双语教育的重点;对幼师双语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师、教学方法、评价的看法;对幼师蒙汉双语教育的期望和建议;等等。

调查结论 内民幼专幼师双语教育问卷与访谈调查结论简述如下。

1)授课语种方面,除蒙语文课程以外,所有课程都是用蒙汉混合语言授课的,一句蒙语(汉语)中夹杂多处汉语(蒙语),无一门课程能真正做到蒙汉兼通。

2)日常生活用语方面,师生都用蒙汉混合语言。

3)实施双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双语教育的重点方面,绝大多数师生认为幼师蒙汉双语教育很必要,但实施起来可行性不大,主要是因为社会大环境是混合语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短缺,缺乏双语师资,评价体制不科学等。少部分教师认为只需实施蒙古语单语教育,或者只需注重学科教育即可。

4)课程设置方面,部分课程用汉语为主的混合语授课,部分课程用蒙古语为主的混合语授课。很多学生对一般的汉语言文字的理解书写上都有困难,同时又来自内蒙古不同盟市,统一规范的蒙古语教师口语授课也是难题。

5)教材方面,民族院校并没有适合自己的校本教材和固定教材,汉语教材年年更换,蒙古语教材统一用全国大中专蒙古文教材编审委员会审核的教材,但是种类严重短缺。这使得有些教材内容并不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蒙班的授课教师只好根据固定教材进行翻译,将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些内容有的过深,有的为了学生理解变得过于浅而不利于就业,有些实用性不强、无时效性。

6)双语师资方面,因为高校双语人才培养蒙汉混合制和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导致现在幼师双语教育师资严重短缺。此外,教育评价不客观等。

2 结论分析

观念有误区

1)对“蒙古族双语教育”的性质认识不清,认为蒙汉混合大社会背景下的都是双语教育,尤其是蒙古语授课的学生接受的都是蒙汉双语教育。

2)双语态度不科学。双语教育态度是人们对双语教育各要素及相互关系的看法,是幼师蒙汉双语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研究中观察与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人士对幼师双语教育出现三种极端态度。

第一种,忽视蒙古语文教育。许多学者、双语教师和家长提倡学生热爱蒙古语,但同时将自己子女送入汉授学校。这种既热爱蒙古语、又以牺牲蒙古语为代价的双语态度是十分矛盾的。

第二种,蒙古族的大民族主义引起对双语教育的排斥态度,表现为担忧双语教学会冲击蒙古语教学。

第三种,双语与学科的关系问题上,部分人认为重视学科教育即可,担心双语教育损伤学科教学。

政策落实不彻底

1)国家与自治区相关政策法规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倡和要求蒙古族双语教育的独特地位和实施细则,大多尤为针对高校和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等,但缺少民族幼教可操作性的方案,所以只好被束之高阁,重于形式。

2)尽管政策提倡蒙古语教育,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汉语更受欢迎。这给学校教育一种导向性,即蒙古语社会用途不大,只要把汉语和专业学好就能很好地就业。在此背景下,双语教育评价制度并不明朗,直接体现在双语教师职称评定要求及材料审核标准的松散上,凭借民族教育优惠政策获职称,民族教育要求如此降低,必然导致教育质量下滑。

3)内蒙古地区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不论在硬件设施或是软件建设方面,都不足以很好地完成刚兴起的这一分支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薄弱,实践效果甚微

1)蒙古族双语教育科学研究时间较长,并有诸多研究成果。但发展到幼儿教育阶段,尚属教学经验反思的起始阶段,还未深层次剖析规律,更无被广泛认同和采纳的公认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

2)内蒙古各民族院校幼师蒙汉双语师资培养基地学制一般为3~5年不等,3年为大专,4年为本科,5年为初中升学五年制大专,毕业的双语幼师水平较低,各地方民族幼儿园更是忙于基本的保教工作,处于经验主义状态。

3)民族院校与民族幼儿园在幼师双语教育的问题上合作较少,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院校科研基础脱节甚至滞后于幼儿园保教工作,幼儿园保教工作缺乏高校理论研究指导。虽在内蒙古民族幼专也设有八盟市蒙古族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和幼儿园实习基地,但是并未能成为真正的科研流动平台。

3 反思与建议

坚持科学双语教育观

1)正确认识双语教育的性质。蒙古族双语教育是相对蒙古语教育提出来的,是蒙汉双语研究对象层次下移至幼儿教育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有真正培养出蒙汉兼通幼师人才的教育,才是蒙古族幼师双语教育,而不是混合教育。

2)端正双语教育态度。蒙汉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鲜明特色和核心问题之一,尤其是发展到幼师阶段,更是迫切要解决的重中之重,应从观念上开始改革,端正双语教育态度,务必理解三点:首先,蒙古语教育是“根本”,承担传承蒙古族文化、发展民族教育的使命;其次,汉语教育是“必须”,蒙古语或幼师学科没学好不是双语教育的错;最后,双语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问题上,应“以学科教学为主,各科并进”,双语教学绝不能以牺牲学科教学为代价,更不能变成语言教学或翻译工作。

完善并全面落实民族教育政策

1)重点认真学习民族教育相关政策。《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中明确制定了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深入推进民族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民族教育办学水平、认真落实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对民族教育的组织领导等5个方面的意见。《意见》从5个方面全方位宏观立体阐述了蒙古族学前教育和蒙古族蒙汉双语教育各大基本要素和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及要求。

2)进一步补充完善蒙古族双语教育政策,尤其明朗双语教育政策与制度,力求政策本身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3)培养蒙古族双语师资的院校应与民族幼儿园及其他民族幼儿教育机构通力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幼师教育、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共同完善目标一致、步调和谐的幼师双语教育体系。

加强科研工作,创建特色幼师双语教育

1)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用科研的力量带动双语教育的发展。尤其应该深入研究蒙古族幼儿蒙汉双语教育以及相应的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双语教育研究人员培养、高等教育与幼儿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相衔接、幼师双语教育课程与教材开发、蒙文教材建设、蒙语授课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双语教育模式、双语教育的比较研究等。

2)加强民族幼儿园蒙古族幼儿双语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3)加强院校与幼儿园的科研合作,创建适合自己蒙古族特色的幼师双语教育,因为只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为此应做好:坚持和发展蒙古语授课师资培训;增加蒙古语课程的比例;完善蒙古族特色双语教材;改革教育方法;创造良好的多元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苏德.特色与质量:民族幼儿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民大出版社,2014.

[2]王善安.学前儿童双语教学研究[D].四川:西南大学,2013.

第9篇

1.强化教育管理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把大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必须强化制度建设,以此规范人、管理人、教育人和引领人。民族学院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密切联系学生的工作制度,诸如院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联系学生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和学生工作例会制度等,面对面地倾听大学生意见、了解大学生诉求,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通过“以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工作制度建设为抓手,确保学生管理有章可循,学生工作有据可依……有效促进管理育人工作规范化和精细化”[2]。大学农牧学院坚持做到制度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先后制定或修订完善了……52个规章制度,建立完善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了学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3]。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育育人”的原则,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学生为了一切”的工作目标,陆续建立了日常管理的相关制度,从“早操、宿舍卫生、晚自习检查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并与评奖、优、贷、补、勤等工作相结合,实行奖惩机制……”[4]

2.探索教育管理的创新实现形式。为使教育管理实现立体化和全覆盖,各民族院校主动延伸触角,逐步由课堂向宿舍拓展,由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之外延伸。民族学院深入开展校领导入住宿舍“结对认亲交友”活动。“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分六批入住学生宿舍,每人入住一周,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他们“深入学生中间,听取学生意见,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学生交朋友拉家常……同时,学校出台了《干部入住学生宿舍工作办法》,扩大入住宿舍人员范围,辅导员、班主任、科级干部及学校处级以上干部全部参与……通过开展星级宿舍评比、‘静、雅、和’文明宿舍创建……寝室形象设计大赛及宿舍文化研讨等活动,丰富了学生宿舍和生活区文化”[2]。大学同样发挥宿舍在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载体平台作用,以“丰富宿舍文化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于2012年举办了以“优秀宿舍评比活动、大学生宿舍文化征文比赛、评选宿舍文化消防安全宣传展等系列活动”[5]为核心的大学生宿舍文化节。在2013年举办的第二届宿舍文化节上,他们则以“青春智慧献高原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大学生宿舍文化书法评选、摄影作品征集大赛、寻访‘宿舍内民族团结、互帮互助’小故事”等系列活动,对创建“优美和谐的宿舍环境,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营造富有特色的宿舍文化氛围具有很大意义”[6]。

3.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升育人品质。为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各民族院校不断提炼校园文化内涵,并把教育管理内植于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中。民族学院以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引领校园文化方向,常态化开展“校园歌手大赛、校园涂鸦墙大赛、演讲辩论赛、民族服饰秀、手工艺作品展(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学术沙龙、青春励志影视展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处处有文化,文化时时能育人,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2]。大学结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先后开展了“心理健康系列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健康宣传单发放、《大学生心理导向》课评优等活动,对培育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控制情绪、加强人际交往等基本能力和心理素质产生了积极作用”。结合“五月文化艺术节”,开展了“书法、演讲、原创诗歌朗诵、藏汉语辩论赛、师范生试讲、ppt制作、宿舍才艺比赛”[7]等多项活动,发挥了校园品牌特色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解析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以及国家的政策倾斜,自治区高等教育开始步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阶段,教育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有些问题是带有普遍性或共性的,有些问题则具有特殊性,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理念传统落后。部分民族院校表面上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理念,但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理念不新、招数不活,办法不多”等现象,直接影响了教育管理的质量水平。一方面,强管理弱服务。部分民族院校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他们没有认识到教育管理应以“增强服务意识、突出服务主题、提升服务品质”为前提,把有效管理寓于优质服务之中;没有突出“服务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各族大学生的成长进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之相反,他们继续沿袭“规范人、管理人”的传统育人惯习,管好大学生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在这种“强管理轻服务”的育人理念驱使下,在校大学生就像生活在襁褓中的孩子一样难于进行独立思考,个性特征很难得到张扬,创造潜能难以得到有效释放。另一方面,强灌输弱引导。部分民族院校教师引导作用缺位或弱化,他们往往采取灌输而不是引导、辅导或指导的方式教育管理学生,不是以师生双方平等互动为前提,它更多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绝对服从,从而忽视了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2.师资素质不是很高。民族院校具有起点低、底子薄、规模小等特点,尤其是现有师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无疑产生消极影响。一是在任教师素质不一。有调查统计,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少,大多数仍然依靠兼职教师充任”。可以说,做好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而且需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专业知识”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社会工作、团体拓展等专业技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尚无“一名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8]的在任教师。部分教师职业素质不高,专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民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仅四人”[9]。其他院校从事教育管理的教师质量同样不容乐观,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到全区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质量。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民族院校从事教育管理的在任教师,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态势,年龄结构极不合理。比如,民族学院“43位辅导员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34人,30-40岁的3人,40-50岁的2人,50岁以上的2人……近3年参加工作的34人,占总数的79%”[9]。三是学历层次较低。据2008年统计,自治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占3%,具有硕士学位的人数比例为30%”[10]。这一数字不但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他们绝大多数从事专业课教学或科研工作,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多是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教师。比如,民族学院43名辅导员中,“大专学历6人,本科学历35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9]。四是职称结构不完善。2008年“高校的正高级职称占总专任教师的4.1%,副高级职称占总专任教师的22.4%,中级职称占37.5%,初级占22%”[10],这一数字既未达到教育部《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的有关规定,与内地省市高校相比更是差距明显。五是分布不均衡。民族院校“各类教师在文学类专业分配较多,在哲学、历史学方面分布较少……”[10]从事教育管理方面的教师数量更是严重不足。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强化。从调查来看,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政治可靠,理想信念坚定,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但在部分大学生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健康的思想行为,具体表现为: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迷茫,出现了“注重个人主义、忽视集体主义;注重实惠、忽视理想;注重索取、忽视奉献;注重享受、忽视奋斗”[11]的倾向。部分大学生世界观偏离,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他们强调个人利益至上,追求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尤其缺乏进取意识和拼搏精神。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有的厌恶政治,玩世不恭;有的则强化了当官发财的思想意识”[11]。还有部分大学生缺乏理性思维,“对社会、人生缺乏宏观把握……面对比较复杂的事情和局面,缺乏理性判断,是非不分、黑白不分……做事缺乏对后果的预测和必要的心理准备,即不计后果,凭感觉,图一时冲动和痛快做决定、做事情”[11]。更有些大学生深受宗教思想影响,据民族学院调查显示,“有81%的区内学生认为他们受到宗教的影响……浓厚的宗教氛围,不仅影响了他们正确的世界观、文化观的形成,而且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政治立场”[11]。大学生是自治区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否过硬,对自治区的未来发展无疑将产生深远影响。各民族院校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必须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教育管理职责,进一步强化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4.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新挑战。学分制作为高等院校具有一定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已在全国普及推广,民族学院等也开始尝试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作为“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的同时,传统的以班为单位的学习形式逐渐被打破,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受此因素影响,原本同一班级的大学生由于共同上课的次数减少,同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次数显著减少,班级的凝聚力、影响力、约束力和战斗力严重削弱,班集体出现了离散性和虚幻化倾向。部分自我管制力差的大学生“懒、松、散”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以班集体为教育单元的传统管理形式面临新挑战。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可靠接班人,还需借助班级这个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但受学分制的持续影响,每个大学生上课的时间不同,上课的地点也较为分散,加之没有固定的教室,原有的班级概念已经完全虚幻化,班级活动的内容、形式、场所等受到较大影响,开班会或举行相应的集体活动及开展党团教育、素质教育等难度较大。

三、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途径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2]。为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动态需求,针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症结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地的政策措施,全面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育人品质。

1.切实转变教育管理理念。民族院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基于教育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必须更新教育管理理念,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尊重大学生、关心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服务大学生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采取柔性化或人性化的服务形式,把自己转换成服务者,把大学生当成服务对象,将服务寓于管理过程中,逐步拓宽服务渠道,增强服务能力,以此增强主动、到位、细致的服务意识。无论是学习生活环境的营造还是宿舍卫生的清洁等,都要体现服务主题,尤其注意了解每个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家庭收入状况、学习成绩优劣、个好特征以及社会阅历等,并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以便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贴心服务。对于贫困生、单亲生等特殊群体更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并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二是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所谓精细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13]。民族院校导入精细化管理模式,主要是考虑大学生日常管理琐碎、细微的特点,需要对管理的程序、步骤乃至环节进行规范,尤其对每一个细微环节都要细心关注,注意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以细心的态度、精心的过程,实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效益最大化和质量最优化。另外,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精细化的基础,通过建立科学、规范、严格、公平的规章制度,要求在校大学生严格遵守,做到有章可循,并将管理工作量化到人。通过全员、全过程的参与,实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人人有指标,使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当然,在管理过程中,还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或者采用先进适用的管理技术,以此促进大学生教育管理由粗放模式向精细模式转变。三是强化自我管理理念。所谓自我管理“就是学生要以管理主体的身份参与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自立能力,等等”。以适应自治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需要。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也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步养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良好习惯,实现学生之间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2.全面提升在任教师的能力素质。民族院校教育管理水平能否得到质的提升,提高在任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一是补齐补全在任教师数量。按照教育部《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的有关规定,各民族院校应对教育管理师资状况进行一次大摸底、大普查,对数量不足的师资岗位要尽快补齐补全,以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对教育管理教师的数量需求。二是调优调强师资队伍。民族院校从事教育管理的在任教师,大多或因年龄偏大或因能力素质低等而从其他教学岗位转到现任岗位的,许多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对教育管理工作十分陌生。基于此,应结合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的育人实际,尽量把那些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充实到一线队伍中来,或者面向区内外引进若干具有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的专门人才,以此不断调优调强教育管理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职业型、专家型的教育管理人才。三是强化对在任教师的培养。对那些具有一定能力素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或者鼓励他们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或者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专门人才培养计划,以使他们尽快提高自己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对其他在任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可采取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形式,或者采取外出进修等形式,通过对他们进行先进教育管理理念的动态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个性化综合能力。

第10篇

1.1结合民族地区优势,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结合民族院校面向各民族聚居区域和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要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更好地将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同时,虚心向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取民族地区特有的药物资源及其在民间地区的药用方向和使用方法,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手段,更好地开发民族药物资源,同时及时将研究成果传达给学生,以便学生回到家乡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民族地区用药情况有机联系起来,更好地解释民族地区长期使用的药材或者药方的原因,以更好地为民族地区服务。此外,由于民族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可能来自不同民族聚居地区,因此在介绍民族区域药用资源时还要启发式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民族区域的用药经验,并根据实际从教材中寻求原理和理论依据,以适应民族地区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自学兴趣和提升其综合能力,教师会在讲述完某章节理论知识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总结,然后在课程结束后逐一解答。比如在抗微生物药物章节授课结束后,针对铜绿假单胞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耐药的特点,会让学生从课堂上讲述过的抗菌药物中选择对其敏感的药物,为相应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避免滥用抗生素。

1.2理论和实践结合,注重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授课技能水平的提高从事兽医药理学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药理学知识,同时应积极深入生产实践,保证在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地把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展示给学生,通过病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药物治疗的原理,积累经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兽医药理学理论知识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并从机理上阐述药物选择和使用的前因后果。这样,教师的临床技能和素质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在后期的教学中会更加完善和丰富。此外,在课余时间,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知识竞猜等方式,改变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正确引导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念,重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达到教学相长的有机结合。

1.3改善课题授课模式,注重实践创新通过课堂互动教学与课外兴趣小组相结合,着重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对实践创新的研究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中焕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积极提升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

在动物医学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实习是一个必要环节,结合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要确定在实验实习、教学实习、毕业生产实习等环节对兽医药理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探讨,以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1实验实习阶段与国外相比,国内农业院校的兽医专业课程课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理论课时数量不够,实验课时所占比例也比较小,阻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实验课程和理论教学脱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实验实习阶段,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实验教学,要从实验室硬件建设抓起,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设计简单可行的药理学实验,并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改变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此外,针对现行实验指导书以验证性试验为主的实际情况,尝试调整各类型实验比例,增加药物代谢规律研究和抗微生物实验方法比较2个综合性实验,拓宽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此外,在实习阶段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与校内外相关兽药企业,尤其是民族地区兽药企业的合作关系,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使学校教学资源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实践、实习教学基地的建立和完善、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增强其科学研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2.2教学实习阶段在本科教学实习阶段,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在民族地区基层进行授课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授课能力,通过讲课的方式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养殖户,更好地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根据民族院校学生生源广泛的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到基层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结合当地药物资源,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民族习惯和生活经验,收集药用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自发设计简单的药理学实验,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实践的内容,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更好地学习动物医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在动物实验方面,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民族区域的珍稀动物资源,不仅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更能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服务家乡特色养殖业发展的热情,同时也可以从实践中验证民族地区用药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3毕业实习阶段在毕业实习阶段,建议安排学生去基层锻炼,养殖场、兽药企业和动物医院等实习基地不仅能够为兽医药理学的实际运用提供空间,而且能够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机会,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养殖场和动物医院,它能够为学生提供直接的病例,而且在这些实习的地方能够接触到动态的发病病例,能够激发学生培养动态的理疗观念和用药调整等治疗手段的变化,及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尽可能多地举办兽药知识相关讲座,让学生直接到养殖企业或者农村散养农户进行集中培训,将学到的专业知识时传达给养殖人员。同时,积极吸取养殖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的互动交流,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总之,在实习阶段必须要充分发挥兽医药理学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努力把实验实习、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3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简单地将之与其他专业课程割裂开来,更好地发挥其基础地位的作用。通过实习,不仅巩固了课程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又锻炼了学生动手和科学观察的能力,更好适应为民族地区培养复合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目标。

3课程考试

课程考试要避免考试方法的单一化和考试内容的条化,改革考试形式,灵活运用笔试、口试和实验操作技能等考核方式,鼓励采取多种考核方式联合运用,达到全面考核的目的。考试内容尤其是笔试范围的内容,不仅要加强教学大纲的学习和试题库的建设,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要增加题型的多样性和覆盖面,通过名词解释、填空、判断改错、简答和材料分析综合题等多种题型来增加内容的覆盖面,同时试题的设置也要有一定的区分度,突出重点,努力加大学习自由度,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4结论

第11篇

关键词:民族师范院校;音乐教育;钢琴;教学

钢琴课的教学很多时候都是感性多于理性,教学的过程也因人而异,因此,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一、强化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1.心理与表现力的培养

钢琴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其演奏不仅是为解决钢琴演奏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更要追求手指的独立和自由。状态的松弛是钢琴演奏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钢琴演奏前将手臂抬起,不需用任何的外力,保持手臂的自然无力状态,让其整个重量自然下沉,以达到放松的感觉。另外,表现力与演奏者的心理也有着密切关系。一旦无法达到放松状态,其表现力也会不够,关节难以打开,手指无法抬到合适高度,影响下键的速度,最终导致弹出的声音缺少表现力。

2.手型、指法及力度培养

钢琴教学中的指型和指法培养极其重要。手型要似握鸡蛋状,手指动作要独立抬起,保持手型并及时换指。钢琴的指法众多,在教学中需要先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琴谱,再编排指法进行严格训练。钢琴弹奏的力度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不同的力度来训练手指的钢琴音色的控制能力,这样不仅能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更能推进钢琴演奏的技巧练习。

3.节奏的培养

节奏在钢琴弹奏中是必不可少的。节奏的变化极为丰富,除了一些前附点、后附点、二连音以及三连音等基本节奏外,更包括一些双手二对三、三对四以及五对六等不规则对位节奏,节奏感的训练过程也是双手的协调性训练过程。节奏还有从单一逐渐向复合转化的三连音、四连音、六连音以及切分音式的快慢交替节奏。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充分体会放松以及力量下沉,让学生体会弹奏力量传递技巧时又使练习过程充满趣味性。

二、正确运用钢琴教学方法

1.加强基础训练

钢琴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训练,在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中更是必不可少。因此学生的课后练习极为重要。在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案教学辅导,让学生扎实地、循序渐进地掌握钢琴专业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①做好弹琴前的手指灵活度练习,充分打开手指关节;②日常生活中可以在桌面上进行手指流畅性等练习;③每天进行五指的扩指、八度等的练习;④大量地实地练习键盘,这样既能锻炼五指的灵活性,更能锻炼手指的力度以及穿透力。这些日常练习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学习效率。

2.强化演奏技术训练

在教学中演奏技术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①强化重复训练的目的性。重复训练是非常符合钢琴学习规律的训练方法,但重复练习不是盲目的,需要学生在每次的训练中手到心到,养成有目的、有计划重复练习的习惯;②放慢练习速度。在练习中尽量放慢练习节奏,与普通的手慢脑慢不同,放慢节奏需要学生在练习中对曲目中一些快速演奏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研究并针对性慢练;③大力度练习。一些曲目要求演奏者长时间大力度练习,这很容易导致手指、手腕处的关节和肌肉损伤。这就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对力度、耐力以及速度有针对性地训练;④背诵弹奏。钢琴教学中的背谱能力训练也是必要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⑤合理分配练习时间。钢琴教学中不能长时间不间断地针对同一种练习,学生需要合理分配练琴时间,多种练习交替进行,避免肌肉疲劳和损伤。

3.提升演奏心理素质

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是以学生的再教学为目的的,为降低学生上台的紧张焦虑感需要对学生的演奏心理素质进行提升:①把握好节奏点。日常训练中要规定演奏速度,时刻做到准确踩到节奏点;②强化背谱训练,在演奏前尽量对乐曲分点背诵,以保证作品演奏的完整性;③增强自信心,这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发现其优点,培养其自信心,即使上台演奏或教学也能处变不惊。

第12篇

1更新传统观念,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指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同步提升。把实验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平台,教师应该积极投身实验教学改革,制定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和培养目标,通过实验教学积极推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同时,教师本身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实验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地位、认识。在实验中应将分析化学实验从分析化学理论教学中脱离出来,尽量摒弃单纯“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转变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创新思维、动手能力、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是化学学习过程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环节。

2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和删减、补充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合适的实验教材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必须遵从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必须首先加强基本技能、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正确使用分析化学常规仪器、规范撰写实验报告的训练。削减纯理论性、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设计实验和综合实验主要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完善后加以实施。将实验教学从以教师为主导,转移至以学生为中心,允许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适当的失误,大力提倡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交流和补充。为学生创造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平台。同时也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师生最大潜能,使创新思维能力在化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开发和锻炼。为使学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学校应该开展社会市场调查,了解社会和地方的化学人才需求背景,对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进行调整。给学生编写出一些适应地方企业常规分析项目的实验内容,使学生感到实验内容与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有所用,提高做分析实验的兴趣,调动做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创造条件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时间上进行开放,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准备上拥有更多的时间,学生可以随时到实验室掌握实验仪器的性能、熟悉药品性质、制定实验设计方案,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实验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实验设计、拓展思维方式,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养成积极探索创新的习惯,实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

3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让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实验,给每个同学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完成详细的预习报告,设计实验方案,明确使用的仪器设备、确定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视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允许失败、善于总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承受失败的能力,从失败中总结归纳提炼出新思路的能力。长期的教学改革和探究已经证明,只要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探究,才能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实验的能力。为了更加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我们在有些实验教学中采取了学生准备实验,学生讲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实验的教学模式。实验完全以学生为主,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开发和利用实验教学软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生动、形象、立体、活泼,信息量大、操作方便等特点,丰富实验教学内容、简化实验步骤,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上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枯燥的讲述变为直观的感受,加深实验印象,激发学生实验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驾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

4科学设计成绩考核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绩考核是学生学习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办法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动力。因此,学生十分看重成绩考核的公正性。分析化学成绩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对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技能、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分析、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方面,尤其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为了全面、规范、客观地评价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验态度,我们对分析化学实验成绩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实验考核总成绩划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实验理论成绩和实际设计操作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40%,主要体现在实验考勤、实验预习、实验态度、实际操作能力、实验报告书写的条理性、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是否规范、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几个方面。实验理论部分考核成绩占30%,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通常采用试卷笔试的方法。实验设计与操作成绩占30%,采取独立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考试,题目由老师拟定,考试内容学生抽签决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查阅有关书籍及资料,设计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分析、完成实验全过程,并当堂提交实验报告,教师现场评定给分。这种综合考核的形式使得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避免了一次考试决定学生成绩的片面性、随机性等情况,学生普遍比以往更加重视实验课,实验中既注重自己动手操作,书写实验报告更加认真规范,通过实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为提高。

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探索,才能形成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新模式。民族院校实验教学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以强化能力为主,开展具有开阔视野、提高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上的层次多样化、专业多样化、能力综合化的需求。

作者:任永丽 董海峰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分析化学实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殷慧.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和措施[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