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时间:2023-02-08 00:14:22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第1篇

我在小学的时候,已经提倡“垃圾要分类处理”的方案,还对我们小学生进行一些方面知识的讲座。转眼间,我已上了初中,在上学期期间,学校也组织了这样的讲座。老师叮嘱我们:“要对亲人进行这方面知识的传播。”

如果在进行环保的条件下,我认为生活垃圾能分类处理的可行性不高。原因是这样的,现在我们提倡减少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有的自觉的人们一般都用垃圾桶来倒垃圾,如果要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话,起码要分为三类,也就是说,需要三个垃圾桶。人们普遍会有一样的心态:有买三个垃圾桶的钱能买多少一次性方便袋呢?那没使用一次性物品的机会就越来越多。当然,使用方便袋就行比方便了许多,将分类的垃圾分别装在袋子里扔了就行了。试想,把垃圾直接装在一个袋子里,难以分解的只有一个袋子;可将垃圾分完了之后,难以分解的就不止一个袋子了。不管是因为直接还是间接的原因,对环境都会造成污染,还不如不将垃圾分类。这是出于环保而分析的。有的人可不会像这样,他们只会觉得将垃圾分类很麻烦罢了。

我也在我的家人中做了调查,大部分人对生活垃圾即进行分类也不太认可,特殊的垃圾,例如利器啊,有时事情太突然,可能一时会忘了放哪个袋子,后来负责任的人肯定会将它转移到相应的袋子里。万一不小心割破了手怎么办?我向爸爸说明我要调查什么,开始提问爸爸,爸爸并没有说什么,但他叫我到街上去看看,说:“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爸爸真是太神了,我来大街上才发现了不久前换的可分类垃圾箱,有的人根被没有看上面的说明,随手就将垃圾扔到了箱中,难道他们都把垃圾分类背的滚瓜烂熟???我疑惑不已,我只隐隐约约看见他手里拿的是口香糖包装纸,径直走到前方,咦?他怎么扔进了其他垃圾的箱子里?我不禁对这个年轻人轻视起来,连小孩子都知道纸是可回收的。突然我觉得,政府为什么要花这种“冤枉钱’’来换这种他们不在乎的东西?!

回来的时候,爸爸看我有些不高兴的样子,说:“你现在明白了吗?在无言中,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答案。”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来,这种可行性真是不大。回想一下,我觉得花再多的钱用来买垃圾桶都是值得的,况且,最便宜的垃圾桶也算不了多少钱,少吃一堆麦肯姆也就省下来了。把生活垃圾分类可以间接减少环境污染。虽然可能性不大,但多了一个人的自觉就少了一份污染,我们要努力将污染减到最低!

无论是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还是要学会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都是人类已经醒悟。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好好保护她,她受到了“迫害”,元凶就是我们,到最后,我们都要受到严惩。请大家记住:地球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唯一的家!

第2篇

中国公众对绿化的感受最好,对自然水体的感受最差。

相比较而言,多数人认为绿化较10年前好,而生活用水的质量、江河湖海的状况、空气质量、以及生物环境,都较十年前有所退化。其中,公众感到退化最严重的是空气质量和江河湖海的水。

对于10年以后的状况,中国公众对绿化最有信心,对饮用水和空气质量都深感忧虑。

2010年4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中国公众的生态环境感受及十年以后的想象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考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9~2010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62.7分。

本次调查以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作为总体样本框,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将城市按照地区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然后在每类城市群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目标抽样城市,对该城市的实名固定样本组进行随机问卷发放。

早在2003年3月,国家主席就曾经说过:“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然而7年过去了,这些目标仍旧是人们所担心的。

“中国的环境压力和面临的形势,确实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近十年来,中国的环境形势局部在改善,但是在总体上,处于退化的趋势。”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庆丹,在去年12月《小康》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如是指出。

经历了2009年环境健康事件的接连爆发,中国公众对环境问题更加敏感和警觉。本次调查中,觉得自己目前正在受到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均达到受访者总数的八成以上;觉得自己受到噪音污染和垃圾污染的,达七成以上。而且有八成人觉得所遭受的环境污染对自己的健康威胁“比较大”或“非常大”。

“城市速绿”的代价

从公众对几个环境指标的评价上看,对绿化的好评最多。而且和10年前相比,六成以上受访者认为绿化越来越好。其中,城市受访者对绿化进步的感受更为明显。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2010年3月的《2009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37%,绿地率33.29%,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9.71平方米。和10年前相比,这三个指标都有较大进步。

但是在“城市速绿”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为众多业内人士所诟病的“大树进城”问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和郑延海在“2010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对近10年来因“大树进城”造成的乡村生态破坏深表痛心。2009年6月,“大树进城”被叫停,但“许多大树、古树都已‘命丧黄泉’――大树在移栽过程中的死亡率高达50%~70%,乡村山坡水土流失,鸟兽失去家园,与其改善的城市局部环境相比,可谓得不偿失。”

不过总体而言,不论城乡,中国公众对中国的绿化还是抱有很大信心,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想象10年以后,中国的绿化状况会更好。

近八成人担心 10年以后喝不到干净的水

与对绿化的乐观相比,中国公众对于水,既不满意,也没信心。四成多受访者感觉生活用水质量在下降,感觉自然水体发生退化的比例更高达六成以上。近八成人担心10年以后喝不到干净的水;九成人担心水资源更加匮乏,以至出现饮水困难。

“中国的水危机是在加剧,湖泊和水库尤其严重。”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说,这个判断建立在对历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分析之上。

“自然之友”李翔分析了官方报告中对中国水质状况描述上的变化。20年前的官方报告称:“我国江河湖库水质基本良好”,十15年前就变成:“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0年前的说法是:“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去年则成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

2009年的官方报告称,我国七大水系Ⅳ类以上水质的断面为45%。“也就是说,近半数的江河水是不能饮用、身体也不应直接接触的,其中,一些是连工业和农田灌溉也不能用的。”李翔说。

更为危机的是湖库水。太湖、滇池、巢湖、西湖、东湖、大明湖,以及门楼水库、大伙房水库、崂山水库,均始终或多年保持在劣Ⅴ类水质,即水质已经差到基本毫无用处。

2008年3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中国)赴太湖地区调查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峰介绍说,当地人反映,自来水发臭,湖里很多鱼都已绝迹。“化学农业污染是造成太湖蓝藻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方立峰说,太湖流域耕地化肥施用量已达667公斤/公顷,其中65%~70%进入水和空气成为污染物。太湖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约50亿元。

“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制定了减少农业污染的措施。”方立峰说,但其中的一些措施并未得到落实,尤其是生态农业并没有得到有效推广。

每个人都是吸尘器

中国公众对于空气质量,同样是忧心忡忡。本次调查显示,超六成人认为近10年来空气质量发生了退化甚至恶化。多达八成人担心10年以后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

2009年的官方报告称:“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但是部分城市污染仍重。”“自然之友”顾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李解释说,2008年是历史数字当中最好的,优于二级的达标的状况在72.8%。但是他提醒大家注意,“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粒物是没有列入监测指标的,而这恰恰是毒性最强的颗粒物。2008年有媒体曾报道过,城市灰霾天年夺命30万。”

不少专家警告说:“每个人都是吸尘器”,每人“每天要过滤15立方米的空气”,尤其要警惕汽车尾气对生命的危害。一项针对中国部分城市儿童铅中毒的调查显示,北京6岁以下儿童有近7%血铅超标,汽车尾气污染是主要原因。

环境健康事件进入高发期

4月份的一天,“自然之友”调研部的张伯驹接到了一个来自贵州黔东南州的电话。有人反映,一个占地123公顷、耗资100亿元的造纸厂将落户他们所在的玉屏县上游的舞阳河畔,而对于该项目的环评过程,许多当地民众并不知情。建厂的消息引起了民间的反对声浪,人们议论说:“黔东南州要以破坏环境的代价来换取GDP”,“拯救舞阳河,誓死保家园”的抗议活动随之而起。

张伯驹说,每当接到类似的电话,他们总是要先劝投诉者千万要理性,尽量不要在法律框架之外做出行动。但事实往往是,合理合法的渠道却并不有效。据说玉屏县“四大班子”曾向省里提出过“迁址”要求,但被要求“顾全贵州经济发展整体利益”。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2006年曾披露过一个数据,“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将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环境污染引发的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

本次调查中,表示有过环保抗议行动(投诉、举报、发控诉帖/博文、集会、诉讼等)的受访者,达1/3以上。

“环境近年凸显,固然与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媒体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有关,”浙江财经学院社工系童志锋指出,“但如果不是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以至于危及到当地老百姓的基本生存,受损者也不会起来抗议;另外,地方政府无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也是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实在环境的背后,往往是目前看来还坚不可摧的、地方政府“唯GDP”的政绩观。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王灿发认为,正是由于我们3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环境执法不严,而同时又由于环境污染和破坏后果的显现有一定的滞后性,才导致了去年多起由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受损事件的接连爆发。

也有专家指出,今后若干年,环境健康事件都有可能频繁发生。

垃圾危机“一点就着”

5月在南京天井洼、9月在北京阿苏卫、10月在江苏平望、11月在广东番禺,去年,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和建设,引发了多起。“2009年是中国垃圾危机的爆发年。”张伯驹说。

中国公众前所未有地关注垃圾问题。本次调查中,九成受访者对垃圾处理问题表示“关注”。且和10年前相比,超过八成人表示对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度有所增加。

去年,随着“垃圾发电黄金期千载难逢”等主张被媒体报道,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建设垃圾焚烧厂的势头愈加强劲,围绕垃圾焚烧的争议也日益升级。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垃圾处理正在演变成为社会敏感问题,一碰这个问题,社会公众反应强烈,在新建垃圾焚烧场、规划处理场新址等环节,出现“一点就着”的苗头。

那么,垃圾焚烧厂对人体健康到底有没有害?观点针锋相对。

2010年4月8日,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称,现在人们在炒作垃圾焚烧厂对周边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是一种误导。“西欧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厂,大都建在城市中心,无非是把这些垃圾处理厂卡通化了,做得非常漂亮,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只要严格按照规定去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低的。”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2009年11月18日,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常聘专家赵章元作客人民网时指出,国外技术较好的垃圾焚烧厂旁边就是小学和幼儿园,这种说法是早已过时的广告词。

“由垃圾焚烧产生的二英污染了周围的环境,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焚烧大国。据国际二英会议报告介绍,日本全国的二英浓度平均值超过欧盟许多国家五倍多。”赵章元说,“所以说,把垃圾焚烧厂建在居民区中是有教训的。”

本次调查中,有近七成人认为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等垃圾处理设施,对附近居民的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认为“如果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则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的只有两成多。

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增长率为10%以上,每年未被处理的垃圾约有2000万吨,全国600多座城市当中的2/3已被垃圾包围。但同时,由于民众抵制和选址困难,新规划的垃圾焚烧设施迟迟难以动工,导致一些地方在垃圾处理问题上进退两难。

“如果只把出路放在末端,垃圾永远处理不完。”张伯驹说,政府动辄投入几个亿去建一个焚烧项目,而对于垃圾的前端减量、分类、回收、转运、管理和再利用工作,却远远没有做到位。

10多年前,台湾也曾启动“一县市一焚化炉”的庞大计划,招致全岛民众反对。此后民间社会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并取得成效。如今焚化炉面临垃圾不够烧的困境。一位台北环保局的工程师曾对媒体表示:“应该是在建造焚化炉之前先做垃圾减量;如果不减量,以我们的环境承受能力,能盖多少座?”

“海峡对岸的对抗垃圾焚化炉的经验是:减量、分类、资源化,才是垃圾政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张伯驹说。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提供的支持)

“小康生态调查”问卷由《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设计,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实施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了基于实名制的NetTouch网络调研方法,以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作为总体样本框,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将城市按照地区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然后在每类城市群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目标抽样城市,对该城市的实名固定样本组进行随机问卷发放。

第3篇

按照XXX要求,XX党委调研了XX公司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情况,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对意识形态的领导。

成立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能职责,落实人员责任,加强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的重要意义,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即查即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领导小组严格履职尽责,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狠抓整改。对工作不落实,排查整治不力,敷衍作假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发生责任事故的,严格追责问责。

(二)隐患排查情况。

一是严格党员干部纪律约束。

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管理和教育,教育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抵制生活中、朋友圈的各类谣言,严禁在手机朋友圈造谣传谣,对在公共场合中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非议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部署,散布传播政治谣言的党员干部依法严肃查处。

二是加强舆情监控。

成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涉及卫生计生领域的重大舆情监控,对可能涉嫌发生重大舆情的,相关科室要第一时间介入,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迅速展开舆情事件调查和处置工作,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加强舆情会商和研判预警,控制舆情态势,严格把握信息发布工作。

三是管控好信息传播途径。

加强本系统内外网管理,严禁利用内外网发布、传播各类损害意识形态安全的信息,通过增加监控软件、硬件防火墙等设备,截断传播途径,发现相关隐患及时处理。

四是管控好信息发布审核关。

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类发布信息的审核和把关,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切实把控好“出口关”。

(三)总体评价

总体判断,XX能够深入学习贯彻XXX精神,坚决贯彻落实XX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署,强化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深入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通过对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分析认为,目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总体向上向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比较到位。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坚强有力,中心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和普及、网上舆论阵地管控、对外宣传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等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取得明显成效。

二、存在问题

个别部门、人员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人认为意识形态工作离我们距离尚远,无需操心;有些领导干部忽视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协调发展,在理论武装、干部教育等方面投入不足,把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业务工作中,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投入较少;管理不到位,不善于研究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

三、改进措施

(一)勇于担责,补齐责任短板

要“高处”发力。全面贯彻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二)夯实基础,补齐保障短板

要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已有规章制度落细落小落实,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高效落实。要配齐配强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全员轮训、专项进修等方式,提高基层宣传干部业务素养。

(三)精准施策,补齐工作短板

要注重长效。坚持制定年度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张弛有度、有的方矢。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将思想阵地的管理,文化阵地的拓展、网络阵地的维护等工作,以具体项目形式加以细化落实。要注重创新。要创新理念,确立宣传是生产力、文化是软实力、舆论是推动力的思想,努力以宣传工作新成效助推社会经济新发展。要注重考核。在加强年度考核的同时,要把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纳入到日常监督中,跟其他重点工作一起通报点评。

机关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市红十字会多重举措积极开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措施。成立xx生活垃圾分类及减量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我会分管同志为副组长,明确了由项目工作人员作为垃圾分类工作具体经办人员;方案同时明确实施范围、目标任务、分类要求和具体措施等,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我会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2、发放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倡议书。以“举手之劳小动作,破解环境大难题”为主题,倡导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掌握垃圾分类政策知识当好宣传员、养成保持低碳环保生活习惯当好引导员、积极维护垃圾分类成果当好督导员。

3、开设宣传专栏。在办公楼主要出入口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垃圾分类宣传,营造“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

4、投放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桶。专门订制分类垃圾桶,投放在办公大楼出入口、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等场所。

二、存在不足

截至目前,实现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定时定点、直收直运、日产日清,全体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氛围基本形成,应当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群众期望达到的效果还有不小差距,一定程度上存在群众中消极抵触不愿分、感到麻烦懒得分、被动应付随性分、了解不够不会分等情况,特别是前来办事人员随手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说明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继续深入开展业务培训机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机关内部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减量氛围,同时扩大宣传范围,在机关醒目位置张贴有关垃圾分类减量知识海报,引导办事人员共同遵守垃圾分类规定。

第4篇

一、围绕“三个加强”,营造品牌宣传声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单位为成员的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责任单位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制定了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服务品牌的核心和出发点,明确了品牌内涵、创建措施和工作要求。

(二)加强内部发动

为充分调动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创建工作合力,常熟市城市管理局专门举行品牌揭牌仪式,逢会必讲服务品牌,让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真正成为职工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动力所在。局机关和相关下属单位分别在大厅醒目位置设置创建宣传牌,办公楼道内设置廉政警示牌,科室门口悬挂活动记录牌,每位领导干部及管理岗位职工办公桌上设立座铭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对外宣传

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户外广告等媒介宣传、发放公开信等形式,向公众大力宣传常熟市城市管理局服务品牌,增强品牌创建的知晓度和影响力,让市民关注、理解、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先后会同文明办、广电总台、教育局联合举办了“拒绝车窗抛物”宣传活动、“文明伴我行 城管小卫士在行动”活动,向市民发放行车记录仪和车载垃圾箱2万多个,发出倡议书5000份,城市管理宣传册1万份,走进全市42家中小学进行结对帮扶,并设立“城管360度护苗岗”,营造了品牌创建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二、落实“三项措施”,提升环卫管理水平

(一)提升精细化作业水平

按照“全覆盖保洁、网格化作业、精细化管理、全方位监管”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日常保洁、公厕管理、垃圾清运和河道保洁工作,强化脏点死角的排查整治。优化环卫保洁模式,全面推行主次干道快速化保洁和商业街道门店垃圾上门收集作业模式,配强保洁力量,提高环卫保洁成效。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创建以来共投入资金860万,采购各类机扫、冲洗和洒水车辆39辆,并计划于今年再次投入资金423万元,采购各类机扫、冲洗和洒水车辆12辆,进一步提升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能力,力争将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从目前的85%提升至90%,形成机械化清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作业模式。制定雾霾天气环卫保洁应急预案,扩大环卫机械化冲洗作业范围,增加作业频率,落实洒水降尘措施,重点加强城区建筑工地出入口及周边道路的冲洗,有效防治道路扬尘污染。

(二)加强业务监督考核

依托环卫业务监督指挥系统,加强局级、环卫处级、环卫所级三级督查考核,落实环卫工单督办制。依托城市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扎口整合“12345”服务热线转递、政府网在线咨询、网络舆情、群众举报、媒体曝光、领导批办、城市管理信息采集监督员、城管队员巡查、社区城市管理工作人员上报信息等多种途经,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三)加大环境卫生执法力度

各城管中队加强对乱倒建筑垃圾、非法处置餐厨垃圾、乱扔生活垃圾、随便排放污水、随便张贴小广告、乱堆杂物等破坏环境卫生行为的立案和查处力度,创建以来共查纠破坏环境卫生行为8.7万余起,实施行政处罚340多起。

三、注重“三个推进”,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一)推进环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加快实施城区垃圾转运站改(扩)建工程,5座压缩式转运站改(扩)建工程截至目前已全部竣工投运,有效提升了城区生活垃圾压缩转运能力。加强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的沟通协调,加快推进城区环卫停车场工程、建筑垃圾储运场工程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片区开发和道路、绿化建设,于2014年年初开始分批次实施城区公厕新(改)建工程,计划新(改)建一、二类公厕18座,改建三类公厕54座,大修60座,并加快老新村、城中村老旧公厕的提标改造,进一步优化公厕布局,提高公厕硬件水平。

(二)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收运处置工作

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运行模式,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收运处理工作。加强对各乡镇的指导和协调,明确乡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标准、运行管理标准,督促乡镇配套完善垃圾收集容器、集中式收集站点和生活垃圾专业收运车辆。同时,根据两座垃圾焚烧厂的处理能力和各镇的具体情况,将建立完善生活垃圾运输物流系统和调度监管系统,加快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全量收集、全量焚烧的目标。

(三)推进城区建筑渣土运输处置的规范管理

实施《常熟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细则》,并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和工程运输车辆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处置管理的通告》,落实建筑渣土运输处置行政许可制度,推进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密闭改装,加大宣传和执法整治力度,初步实现城区建筑渣土的规范管理。

四、坚持“三个结合”,巩固扩大创建成果

(一)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落实专人负责意见建议的梳理、归纳、汇总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为民办实事的本领。

(二)与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

坚持廉政建设关口前移、注重预防的工作理念,着力构建惩防体系,针对环卫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设施设备采购、有偿服务收费、服务外包等廉政风险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市环卫处财务管理制度》、《市环卫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市环卫处设施设备采购管理制度》等八项制度,有效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堵塞管理漏洞,健全内控制度,建立起“权责明确、程序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制度执行机制,有效防范廉政风险,避免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三)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

将深化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列入日常议事日程,与争创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等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环卫管理示范道路”、“规范管理车队”、“环卫管理示范中转站”、“星级(公厕)管理”等劳动竞赛活动相结合,不断丰富创建载体建设,推动服务品牌向纵深发展。注重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加强对身边先进典型省级“‘三八’红旗手”和省级“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城南环卫所周丽娟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激励城管职工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环卫奉献精神,锤炼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城管队伍。

第5篇

关键词:城市垃圾,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多个城市都在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00年中国有8个城市成为原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10多年之后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在10多年的实践中,既有不成功的尝试,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还须以政府为引导,制定简便、易行的分类标准,尽快制定垃圾处理循环利用的产业激励政策,完善垃圾的末端处置途径,增强垃圾的末端处置能力,加大公益宣传的力度,扎实、细致地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依托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我们经过一系列调研、跟踪调查和面向公众的问卷调查,对城市垃圾分类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规则的可执行性不足与应对策略

古人云:不立规矩,无以成方圆。规矩能够实行,必须简单。英国的户外垃圾箱总是并列三个,箱体外没有文字说明,只有图案标识:一个是玻璃瓶,一个纸袋,一个屑屑粒粒的点,掷弃者一目了然,知道归类抛物,哪怕不识字的,都会各得其所。在上海,垃圾箱上写着“有机”“无机”的化学名词,表示出科技含量。一个垃圾箱,老人、小孩自然不知所云,外来农民工也不知所措,像我这样也算读过些书的“知道分子”,只能像下注彩票似地抛掷垃圾,这样标识的垃圾桶,应该放在化学系、科技馆门口。”

另外,一些城市普遍设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甚至写上外语,让人感觉“先进”,但实际上多数只是摆设。很多人对“可回收”、“不可回收”视而不见;一些守规则的人想“科学”分类,结果左右为难,因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模棱两可;少数认真的人,发现分类后的垃圾普遍被混合起来收集,因此,积极性备受打击。以至于市民难免会“腹诽”,生活垃圾分类在当下中国的很多城市,几乎成了一个噱头。

规则简单、明晰,执行才容易。规则不是做给内行看的,而是做给外行看的,让全社会的相关者都能一目了然,哪怕有些弱智,这是智慧。这样的管理方式也许会认为是粗线条的,但容易管理,而且为未来的规则扩充、细化提供了空间和基础。

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生活小区户外垃圾箱可设置厨余垃圾、塑料垃圾、纸类垃圾、废弃电池、其它垃圾五种。根据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考察,厨余垃圾与普通家庭厨房必备垃圾桶的习惯一致,因而方便分类投放。塑料垃圾是重要的污染源,而回收废品的人员经常只收饮料瓶、洗发水瓶等较大的、便于回收的塑料垃圾,而大量的小塑料瓶、超市售菜用的塑料盒、塑料托盘、小食品的包装盒、包装袋等都没有得以回收,设立专门的塑料垃圾回收箱,一方面可以让“拾荒者”自然拾走一部分,剩下的则可以集中处理、回收利用。纸类垃圾许多居民已有单独收集的习惯,与塑料垃圾一样,单独设立垃圾箱既方便了“拾荒者”的自然分拣,也避免了混装带来的污染,也便于集中处理、回收。废电池已单独收集多年,居民对其污染性已有认识,所以延续此做法。

在实施过程中应认真听取家庭主妇们的意见,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例如现有的玻璃品垃圾箱其实不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毕竟对于家庭来说玻璃类的垃圾并不多,过去很多包装用的玻璃瓶也被塑料等其它包装材料所取代。

在公共场所的垃圾箱,设置“塑料”、“纸类”、“其它”,方便路人掷弃。一方面与生活小区的垃圾箱设置相对应,另一方面也符合人们的掷弃习惯,并且方便分类回收利用。

“简便、易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度推广垃圾分类来说,在初期显得尤为重要。

二、政府参与的典范与启发

近期,广州市政府正在有意把广州打造成中国大陆第一个市民自觉自愿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并宣称要打一场生活垃圾分类的“人民战争”,这个姿态在当下中国十分重要。

“从现代城市治理、公共生活的角度来看,要引导市民在短时间内接纳一种先进、环保、可持续的生活理念,促成个人生活习惯、城市风尚的全面进步,没有谁能比政府在其中发挥出的作用更大。”

日本推广垃圾分类最早始于1970年代。1970年,日本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但由于早期垃圾处理以焚烧为主,政府并未积极参与,民间抵触也比较大。直到1990年代,在证明焚烧处理方式的危害之后,许多政府全面参与了强制生活垃圾分类运动。

韩国开始生活垃圾分类大约是在1990年代初,政府参与更早,行动更加干脆。由于政府果断介入使得1995年成为分水岭,大约两三年时间,生活垃圾分类便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习惯了。

习惯先天具有顽固性,能够和它有效对抗的只能是坚持不懈以及全面细致的工作。但由于习惯和个人的自由直接相关,这使得政府在最初发挥引导作用的时候往往只能是鼓励、循循善诱为主,惩戒为辅。因此政府的引导作用可以用“事无巨细”一词来形容:除了制定相对完备法律、定制垃圾箱、垃圾袋等等,各种传媒上几年如一日的公益广告,从幼儿、小学开始的基本教育,给临时租客、游客房间钥匙的时候同时附带的一本垃圾分类指南,按时上门的垃圾分类收集车,一旦发现有人乱丢垃圾就会上门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等……而所有这些工作,都要求政府必须有长期性,能坚持下来,本着务实的态度,把工作做细、做好。

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方面,显得表面化、不实际,在网上并不能轻松找到垃圾分类对照表,给市民看的垃圾类别与给环卫部门执行的混杂在一起,不明晰。在日本,除了简略的垃圾分类表,还有供人们查询的日常生活用品属于哪个分类的表格。

此外,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用废旧塑料做材料的服装表演秀、或用废旧物品做装饰品之类的展览,其实这些并非垃圾分类工作的常态和工作重点,这些活动只能是作为垃圾分类主导宣传的补充。随着这些年环保、低碳生活观念宣传的广泛深入开展,广大民众对生活垃圾分类是有积极性的,政府应该尽快抓住契机,有所作为。

三、垃圾分类方法的导向:适民、利民与可持续

“未受工业化影响时的中国农村,废弃物的分类、资源化利用非常有效,可称之为‘有垃圾无废物’的社会。由于社会变迁、观念更新,城市垃圾处理较少汲取传统社会的生态遗产,而一味学习工业化国家做法。事实上,真正可以操作的垃圾分类方法,一定是‘此地’的办法,无论是传统农村还是国外成功的垃圾分类,都是建立在当地具体情况基础上。”

日本是将垃圾粗略地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大型垃圾、资源物品、塑料垃圾以及废弃食用油、废弃电池、有水银的体温计、灯、废弃灯管等几种特殊类别的垃圾。在日本的家庭里,一般有分好类的几个垃圾桶,同一类的垃圾扔进同一个袋子里,方便扔掉。垃圾分类对于日本人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很多家庭都会在冰箱上贴一个垃圾分类表或者查询表方便查询,不同的垃圾,会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扔掉。同样,人们的冰箱上会贴上这样的扔垃圾日历,这个月的几号扔可燃垃圾,几号扔不可燃垃圾等等,人们在指定的时间把垃圾扔到指定的地方。

这样细致的垃圾分类做法,效果自然很明显,但由于国民性格的差异,我国居民随意性较强、个性相对懒散自由,因而参照其实施的难度较大,也不太现实。

上海探索垃圾分类投放已有10多年,但进展并不大。复杂多变的分类标准让很多市民感到无所适从,十年中生活垃圾分类变化了4次,平均两年多变一次,原有分类标准还未形成习惯,又出台新的分类标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同时,垃圾从产生到最终处置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垃圾分类投放属于前端环节,处置属于末端环节。从经济角度看,如果没有适宜的垃圾处置设施,就不需要进行前端分类,否则劳民伤财。从社会动员角度看,做一件费时费力却没有意义的事,很容易增加居民的不信任感。因此必须重视前端分类与末端处置的系统整合。

四、垃圾分类的可持续性

上海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关于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指出,上海垃圾“三化”处置存在“垃圾全程分类系统未建立”、“垃圾减量缺乏配套机制”、“资源化利用处于初级无序状态”、“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畅”、“市民观念习惯有待转变”六大问题。报告指出,“与源头分类相匹配的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置设施尚不到位,全程分类的收运系统始终未形成。分类垃圾重新混装、有毒有害垃圾未单独收处、装修垃圾与日常生活垃圾混放等现象仍很普遍。”

上海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垃圾处置非常急迫,但城市管理层级多,社区内部差异性较大,从当下来看,要达成理想效果,制定科学、合理的阶段性目标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厨余垃圾、塑料制品和废电池的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应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从技术角度看,分离厨余垃圾是推进垃圾分类的突破点,分类收集后通过生物工艺处理,生产出生态、高效肥料,再施用于农作物,实现循环利用。从以上几个突破口出发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日后垃圾分类进一步细化打下群众基础。

如果垃圾处置末端能打通,即使分类有困难,也能逐渐有效推进,且末端的信息反馈会强化前端分类工作。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从末端处置反映出来,再反馈到前端分类,由问题来推动分类正确率,更可使居民充分理解分类的意义。可见,垃圾分类的实践逻辑是以末端可行的垃圾处置办法推动前端垃圾分类,而不是目前所通行的由政府或某个机构按照某种意愿,从前端进行宣传推动。

因此,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应与资源循环利用紧密结合,尽快制定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扶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形成气候,从而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处置流程。

五、总结

总而言之,垃圾处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其社会动员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笔者认为垃圾的分类和减量工作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操作的难度太大、过于理想化,想起哪个做哪个,势必“按下葫芦起来瓢”最终一项也没做好,分头来操作容易见成效,而且最终的综合效果是一样的。

在宣传方面,电视、地铁等强势媒体上很少看到关于垃圾分类的公益广告,实际上,不仅要大力宣传分类标准,还应该让市民实实在在地了解垃圾的去向,垃圾回收利用的结果等,这样才能激发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动力,同时又将这种动力持续地保持下去,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李大伟.英国,傻瓜式的智慧.新民晚报,2012年2月26日.

第6篇

一是垃圾小广告存在的原因。

垃圾小广告的存在有其必然也有其偶然,首先作为广告宣传它具有制作成本较低、“供求”市场大、覆盖基层的优点,使得有些商家乐于此道,这也就使得其存在有了必然性,其次是治理“城市牛皮癣”缺乏由于缺乏有效措施,打击乏力,非法、违章野广告屡禁不止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是治理垃圾小广告的做法。

(一)、分片责任。

我们将城区范围以主要“横”路为基线划分为三个片区,每个片区指派负责人负责督导和监督,而每个片区下的各路段市容管理员为具体实施监督和管理工作,做到日常工作时及时发现问题,而后逐渐上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三级管理相互交错的管理网,其中有日巡查的市容管理员、有负责片区的督察员、有大队值班的值班员,保证了对城区每个街道、小区巡查得力,发现了垃圾小广告能及时掌握,最后按垃圾小广告的规模由大队安排是小组处理还是大队集中整治。

(二)、疏堵结合。

1、增设公共免费广告栏。“疏”即疏通渠道。对一些公益性、生活服务类为主的诸如招工、寻人启事、失物招领、家政服务广告,大队选择合适的地点设立必要的墙体信息张贴栏、公共广告栏,免费供市民张贴、阅读。形成对小广告需求的适当引导,可减少乱贴乱涂,并对广告栏进行定时清理。

2、运用呼机管理,严厉打击小广告。“堵”即堵塞漏洞。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市民自觉抵制非法小广告的诱惑,严防上当受骗。同时购置安装“循环呼机”警示系统,充分运用该系统配置录音设备,进行了小广告录音取证,并收集现场实物证据及照片,将当事人对外公布的电话启用温情语音呼叫系统进行提示,要求其在限期内对违章小广告进行清除;对逾期不接受处理的,暂时中断当事人的电话使用,直至当事人在规定的限期内接受处罚并自行清除违章张贴的小广告后,才对当事人电话恢复通话手续。

3、群防群治效果明。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牛皮癣”这种顽疾的本质及对市容市貌甚至群众生活的危害,进而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市民在日常生活与管理中的作用,使他们自觉配合城管部门的工作,积极举报制造“牛皮癣”的行为,提供案件线索,形成全民动员、群防群治的工作氛围,共同维护我们城市的美好形象。只有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唤起民众的环保和参与意识,才能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参与治理“城市牛皮癣”的氛围。另外,在“牛皮癣”具体清理工作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做到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在原有“一撕、二擦、三覆盖”传统作业模式的基础上,克服设备简陋,清理不彻底,甚至造成二次污染的弊病。

(三)、集中整治

为彻底规范县城小广告,集中整治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要创造舆论氛围。做到深入人心,为集中治理及以后日常管理奠定群众基础。

1、通力合作抓源头。治理“城市牛皮癣”,单靠城管执法部门加强管理只能治标却难治本。我们张贴公告提供举报监督电话,让市民共同监管责,2014年上半年我大队就接到此类举报电话20余次。这种号召社会力量共同监管的方法加上对“牛皮癣”原材料的供应商、印刷厂家、制造作坊等展开调查、顺藤摸瓜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形成合力围歼“城市牛皮癣”的工作氛围,让“城市牛皮癣”的制造者无法遁形。

2、巡查整治有层次。我们要求每名市容管理员将垃圾小广告巡查纳入每日市容巡查工作,形成每天小检查,每周大检查。对一些比较集中整治难度大的。比如龙城府邸小区有人举报,垃圾广告特别多,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组织集中整治,分工到人,每人一幢楼的清除,一天时间内将所有垃圾广告全部铲除。

第7篇

双色垃圾桶又开始摆到了广州番禺和白云区的街头,同一式样的桶在广州曾经摆了十年,但是到2009年4月的时候,广州宣布不再投放分类垃圾桶。

在“番禺垃圾焚烧事件”后,广州重启垃圾分类试点。

当要求环保的市民试图说服官员时,官员也试图说服市民。率先试验垃圾分类看上去是个双赢结果,政府不再坚持推行垃圾焚烧,市民则开始试行垃圾分类。政府回到公共决策听取民意的轨道,市民则需要表现现代公民素质。

这一切,都将会在番禺区政府给出的半年讨论时间内得到检验。

番禺垃圾保卫战

2009年11月23日,广州市城管委成立后的第一个局长接访日。当天,来自广州会江村的村民以及华南板块的业主们有的戴着口罩,有的穿着自制的文化衫,手里高举白纸黑字的标语,前来“散步”抗议。目击者称,人数达到了上千人。“我们是有组织的,但要理智维权。”活动参加者阿加西说,接访当天所有人离开的时候现场没有留下一片垃圾。“我们事前在网上通气了,环保要从自身做起。”他说。

当天六点钟就去排队领取第一号号码的李叔早年弃政从商,儿子给他在番禺买了一套别墅,于是他就在这里安然养老。没想到,垃圾焚烧事件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

“我本来可以直接走掉的,但我要留下来做点事情。”李叔说,他正在组织一些人,以他多年从事专业领域的经验,首先在小范围内实行垃圾分类的实验,并且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提交给番禺区政府。希望今后可以大范围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

“每个人都有二手准备了。”番禺广碧园居民林波说,垃圾焚烧发电厂要建在番禺的消息出来后,广碧园的房价都在下跌,她有一个朋友就迫不及待要把原本准备投资的房子给卖掉。“但我们住在这里的人没有办法,为了后代着想,要么抗争到底不让他建,要么离开这个地方。”

与此同时,番禺会江村的人也都联合起来了,他们设法拿到了一份关于垃圾处理厂的征地协议书。协议书显示,南岗垃圾处理厂这块地是在1994年开始就被大石镇政府征用,1994年9月1日大石镇政府以2693407.2元向会江村经济合作社征用了南岗222.204亩土地,当年12月17日又被征用8.097亩,其后在1995年6月23日、2002年3月29日分别征用8.605亩、9.7亩土地,并被明确大石镇政府可在征用土地上建垃圾厂及附属建筑物。但村民们称当时并不知情,甚至连当时的征地款也不知道,因为他们从未因此得到过一分钱补偿。

李坑也在行动,李坑人拿到了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函2007年第38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提出,其一,广州市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厂厂址位于敏感区冬季主导风向的上风方向,距离江村水厂饮用水源取水口9.98公里,属准保护区的边缘。厂址所处环境敏感。其二,项目厂址所处区域环境问题突出:环境空气一类区二氧化硫和飘尘超标;受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影响,评价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已无环境容量。其三,项目厂址周围有关单位和公众反对意见比较突出。国家环保总局于2007年5月16日正式批复:不同意在此厂址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厂,退回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国家环保总局拒批的项目为何在地方却顺利得以施行,记者联系广州市环保局以及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海景博士,他们均拒绝透露任何信息。就在番禺华南板块业主、李坑和会江村村民四处搜集资料,以求证明垃圾焚烧项目的不可行时,力挺垃圾焚烧的广州市副秘书长吕志毅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吕志毅曾任广州市环卫局局长,大部制改革后调任现职。

据业内人士透露,垃圾焚烧背后利益关联重大。一位曾任政府高层的专业人士称,垃圾焚烧技术引进中国大概在1992年,他有一个朋友曾经就做过这个垃圾焚烧发电厂。他说:“当时那朋友为了拉我进去,就告诉我,只要成功一单,就可以赚3000万。事实上,成功一单要经过三个人,第一个就是省里主管这一块的副省长,一定要他拍板,第二是市长,第三是环卫局长。环卫局长是所有关系的连结点。”

记者调查发现,广日集团正式介入垃圾处理业务是在2008年。2008年1月23日,由广日集团控股的广州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全面负责由广日集团担负的生活垃圾处理业务。广州环司成立后,立即介入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建设。今年6月25日,广州环司又在广州市工商局注册登记成立了“广州禺山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随后,广州禺山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成为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单位,并于今年9月开始进行工程监理招标。针对记者提出的广日集团获得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特许经营权,有没有经过公开招投标等问题,广州市城管委法宣处处长陈孝平以“领导在忙”等理由婉拒记者的采访要求。而据《南方周末》调查显示,支持广东番禺垃圾焚烧的专家被指谋求私利。

在一连串的舆论逼问下,番禺居民反对垃圾焚烧的保卫战,开始向另外的方向发展,各种错综复杂的权力和利益关联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政府应对民意的“操练”

番禺“垃圾门”事件已经成为一次推进民主决策的演练。

番禺政府的应对先是从具体部门开始,2009年10月30日,番禺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召开了媒体通报会,表示正在委托环保部华南环保科研所进行环评,并且承诺:如果环评通不过,绝不开工。

随着公众对垃圾选址的质疑越来越多,11月4日,番禺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了70多名人大代表专题视察了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选址情况。次日,广州的许多报纸刊登了省情中心关于垃圾焚烧厂规划地周边居民有97.1%人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的调查报告,就在同一天,《番禺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消息,区人大代表们认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民心工程。这被视为当地政府意图通过正面引导来缓解民间的责难。

但是民意反弹强烈,《番禺日报》的“民心工程”头版头条引发网络上诸多的“口诛笔伐”。随后,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时,这些人大代表们也坦承,自己并没有去接触规划地周边的村民和居民,也不了解这些群众的想法。记者在番禺区人大要求采访曾去进行垃圾焚烧项目调研的人大代表,被告知“在电视上发言的人大代表不在这里上班,他是外面人冒充的。”同时,多位人大代表拒绝接受采访。这种前后说法不一的回应显然难以解决民众的疑问,越来越多的民众和媒体把怀疑的目光指向建厂的背后利益团体。

在民间声音越来越强烈的时候,番禺区政府终于做出了积极的回应。12月10日,番禺区召开《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工作方案(讨论意见稿)》介绍会,提出番禺垃圾处理方式和选址将重新讨论和论证,让市民参与垃圾处理项目选址论证和环评工作,2011年至2012年确定选址和建设完成。番禺区区委书记谭应华说:“我们认识到,垃圾处理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问题,从今天开始,我们从头开始,发动全体番禺居民展开大讨论,集民意、深论证。”

要改变政府一项“既定”的计划,并非易事。在民意与决策的博弈中,政府根据民意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最终改变了这项“既定”的计划。变化集中为三点,谭应华表示,项目选址将由现在的一个,变为由政府部门、专家、市民代表三类人共同选择的“若干个”;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后再择优选址建;即日起试点垃圾分类,2010年1月起全面推行。

番禺之前并非没有成功范例。2005年,广州市拟在大田山建设一座日处理垃圾3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和一座日处理垃圾10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

消息传出之后,招来周边居民的一致反对。他们不断向有关部门递交反对意见书,力阻在此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但广州市环卫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论证,有关专家认为大田山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为最佳选址。

后黄埔区人大常委会和以张润芬为首的六名广州市人大代表介入,最终广州市政府领导作出批示,另行选址。

番禺区政府的“让步”则引燃了民众的希望之火。2009年12月12日,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碧桂园假日半岛小区的近百名业主组织了一支包括60余辆私家车的车队到达花都区政府门前,打出横幅并散发传单,反对汾水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

与此同时,北京六里屯、上海江桥、南京天井洼、江苏吴江,这一串地名维系的垃圾焚烧厂争议还在进行中,垃圾围城是旧话题,但在公民环保意识日渐高涨时,垃圾焚烧正从单纯的环境问题转向城市治理的新公共危机。

“垃圾围城”困局求解

广州市曾经在处理垃圾上走到全国的前列。

街头上的双色垃圾桶就是明证,广州市政府在1999年就已经过调查并正式倡议居民实施垃圾分类。2000年,广州被列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

但十年之后,垃圾仍然是广州的心腹之患。在居民纷纷反对在自家门口建垃圾厂的同时,广州市每天都会产生9000吨的垃圾,广州市长张广宁曾感叹道,广州垃圾的增量比GDP还快。迫在眉捷的问题是:广州现有的两座垃圾填埋厂将在两年后填满。

“不烧怎么办?垃圾的处理总得有个渠道来解决。”国家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庆丹说,“现在城市化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就是垃圾处理,现在要不建焚烧炉,垃圾填埋不了,关键是建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原来建焚烧炉的地方搞成了居民楼,那肯定不行,谁住那儿都会反对。这个政府就应该统筹考虑。”

番禺区就是一个最好的标本,在争议之后,政府接受居民和专家的建议,立即着手推进“垃圾分类”和垃圾减排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完善垃圾分类处理机制与流程。未来还提供多种选址地点,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长远的处理垃圾问题仍悬而未决。

在更大范围内,“垃圾围城”已离我们越来越近。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人均每天产生垃圾约一公斤,600座城市,目前已堆放或填埋各类垃圾80亿吨,有一半以上的城市被垃圾群包围,目前全国城市垃圾堆存侵占土地约5亿平方米。

城市的管理者们面对的正是这样的现状,焚烧垃圾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则应运而生。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得到快速发展,焚烧处理能力从2001年的6520吨/日提升到2005年的33010吨/日,翻了5倍。截至2008年9月,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共100座,其中建成投入运行的有60座,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

在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可以兼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选择不难理解。但反对垃圾焚烧的声音正是由此而生,因为垃圾焚烧背后的利益悬疑令人担忧。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科研团队,历时一年,对中国19个市政生活垃圾焚烧炉的二恶英排放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了结果。结果显示,16%的厂家达不到中国标准,几乎70%的厂家达不到欧洲标准。

垃圾焚烧环节可能存在的利益关联,无法确证的环保安全,都让居民们对身边的垃圾焚烧厂心存疑虑。这一结果显然在城市管理者原来的考量之外。

番禺重新回到广州十年前设定的垃圾处理起点,凸显当下政府选择路径的无奈。

更多的人在关注政府的动态。有报道称,国家发改委日前委托“官方智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组,赴深圳、重庆等垃圾焚烧发电发展较快的城市实地考察,已形成调研报告讨论稿,准备呈送国务院高层领导审阅,据悉有关技术很可能将作为环保产业推进重点之一,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在面对愈来愈棘手的公共治理难题之时,政府与民间是否能走上良性互动的轨道,当是未来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思路。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说:“中国的民主是逐步生长出来的,大家要给广东慢慢成长的空间。”

2002年番禺区人大常委会审批通过广州市番禺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规划。规划中,选出11个地点,作为番禺未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可能的选址地点。

2004年8月,垃圾焚烧获广州市计划发展委员会批准立项,初步拟选址于石基镇凌边村一带,但受到当地居民的坚决抵制,番禺区政府拟重新考虑大石镇会江和石基污水处理厂旁的选址。

2006年8月,广州市规划局批准了番禺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的选址为番禺大石会江村与钟村镇谢村。

2009年9月,番禺市政园林局局长周剑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番禺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经基本完成征地工作,但会江村和谢村村民均否认已签征地协议。

2009年10月30日 “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有关情况新闻通报会召开,提出番禺垃圾焚烧厂环评刚启动,公众可参与。

2009年11月22日 广州市政府就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情况召开新闻通报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吕志毅称,垃圾焚烧和垃圾分类两者都是广州垃圾处理方式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

2009年11月23日 广州市番禺大石镇近300名居民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问题到市城管委上访后,又来到附近的市局继续上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获悉后立即来到市局接访,表示若环评不过关、大多数市民反对,该项目不会动工。

第8篇

刚才,   主任传达了市重点工作大督查办公室关于《全市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专项督查报告》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会上我们印发了全市2019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主任传达的报告既全面又深刻,直观的反映出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以来的弊病和问题,为下步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请与会各乡镇、各单位、各企业要严格按照通报精神,认真查摆自身问题,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受东群书记、张涛市长委托,就此项工作讲三方面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省委   书记多次听取专题汇报,研究部署全省垃圾治理工作,并责成省住建厅、人居办、电视台对全省各地垃圾治理情况进行明察暗访、交叉检查,制作了专题记录片,通报各市农村垃圾治理的进展及问题。

今年,随着××起步建设,××上游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和省里对垃圾清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力度越来越大。近日,省住建厅等15个部门更是联合下发了2019年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全省各地要在8月底前全部达到“五有”标准,即:有完备设施设备、有成熟治理措施、有稳定保洁队伍、有完善监管制度、有长效资金保障。年内通过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

通过目前掌握情况来看,我市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仍然存在三个大方面问题。一是环卫公司运营管理还不到位。存在清扫车辆不足、清扫工具配备不齐,保洁员数量不够、管理不到位等系列问题。二是镇村两级责任意识还不到位。有的乡镇存在对垃圾清理工作重视不足,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的消极思想,有的村街认识还不清、责任还不明,仍然觉得垃圾治理是环卫公司的事,跟自己没关系。三是行业监督管理还不到位。城管局对各乡镇及环卫公司的监督管理还不够,虽然制定了考核办法,但没有真正起到督促落实的效果。

同志们,我市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距离省检时间已经不足三个月,如果不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建立健全完备的垃圾清扫、转运、处理体制机制,我市将面临被通报、问责风险,市委、市政府投入的巨额资金、大量心血将付之东流。而今天,我们之所以召开这么大范围、这么多人参与的电视电话会,主要目的就是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想法通报下去,把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讲明白、讲彻底,让大家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紧迫性,也让大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事可干,真正将责任落实到位,将政策宣传引导到位,将农村垃圾治理到位,为全面决战决胜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以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干劲抓好工作落实

第一,要迅速开展一次大排查、大清理行动。去年以来,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搞了几次大排查、大清理,总体效果很明显,但还存在死角死面、责任盲区。此次排查我们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各村、街两委干部要切实把你们村走遍、踏完,不管是村内、村外,田间地头还是道路、河流两侧,只要是你们村范围内的垃圾,都要一律统上来,报到你们所在乡镇(办),各乡镇(办)包片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把排查责任砸下去,把积存垃圾摸清楚。是农村生活垃圾的由所在村两委进行清扫,由环卫公司安排力量统一进行转运,是建筑垃圾的要就近填埋,是生产垃圾的要合理处置,不能与生活垃圾混杂。此项工作要在6月底前完成,城管局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全力调配车辆、人员协助各乡镇(办)做好清理工作。

第二,要营造铺天盖地全域、全境整治的舆论氛围。农村垃圾治理的重点在人,关键在垃圾分类。目前,由于全市垃圾分类还不到位,垃圾混杂现象严重,进厂垃圾质量不高,已经严重影响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正常生产。市委宣传部、城管局、各乡镇办、各村两委干部以及我们的清洁员,要切实认识问题的严峻性,充分根据自身职责,全力做好宣传。市委宣传部要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媒体,积极发布有关宣传垃圾分类的倡议,报道垃圾分类的成功案例,曝光反面典型案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城管局、各乡镇(办)要通过张贴宣传画报、发放宣传手册、播放高音喇叭、召开专门会议等方式,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确保做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各村街(社区)两委干部及清洁员要充分发挥一线工作的有力优势,积极引导村民规范倾倒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对不按规定分类的,要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充分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和清扫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营造全方位动员、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第三,要全面自查自纠,完善垃圾清扫、转运、处理体制机制。市城管局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制定详细的监督机制和考评办法,对各环卫公司及各乡镇(办)履职情况进行督导,并定期进行通报,对于屡教不改的环卫公司,要严罚重管直至解除合同;对各乡镇(办)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要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进行严肃处理。各乡镇(办):一是要抓好执法中队建设,加强对环卫公司运营管理、设施设备投入情况的监督;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各村的协调调度,及时解决各村在垃圾分类、处理、清运方面的问题,形成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包户的责任体系。各村两委干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村民自治作用,积极引导村民做好垃圾分类和定点投放,同时,也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本村建筑垃圾填埋及生产垃圾处理工作。

三、压实责任,强化落实,确保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农村垃圾治理涉及范围广,发动人员多,牵扯链条长且环环相扣,一环出问题,就会影响全局,因此我们必须从行业主管、镇村主抓、市场运作、发动群众四方面抓好此项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落实。为全面抓好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市委、市政府已经成立了工作专班,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各乡镇(办)主要负责同志也要把此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专门的农村垃圾治理小组,明确专人负责,配齐工作人员,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紧扣时间节点,细化任务分解,夯实工作责任,做到“五明确”,即任务明确、职责明确、标准明确、考核明确、奖惩明确,推动工作有序推进,按期完成。

二是强化督查考评抓落实。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从7月起,将组织各乡镇(办)对全市、全域所有村庄治理工作“五有”标准进行认定。总体思路是,由乡镇(办)提出申请,由城管局聘请第三方测评机构进行考评,市委、市政府将对完成进度较快的乡镇要通报表彰,对进度滞后,影响全局工作的要提出批评,并纳入年终考评。同时,城管局要切实加强督导,对于未实现“五有”标准的村庄,要找准问题症结,精准实施治理,

第9篇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一次找差距的交流会、鼓干劲的调度会,主要是动员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以更有力的举措、更严实的作风,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迅速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热潮,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硬仗。

会议一开始,我们现场观摩了X街道X、X两个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这两个村庄很有代表性,一些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刚才,我们观看了对X个镇街暗访的幻灯片,对于暴露出的问题,相关镇街部门要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对标对表、排查整改。X个镇街作了表态发言,讲得比较到位,希望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紧起来、动起来。前段时间,X书记和我“四不两直”实地查看了部分镇街村庄人居环境整顿情况,通过查看,问题比较多,情况比较严重:一是思想重视程度不高。有的镇街没有把这项工作通盘考虑,提前谋划,及早动手,有的部署发动不到位,镇村行动缓慢。二是各镇街不均衡。有的镇街问题成堆,生活和建筑垃圾到处是,柴草乱堆乱放现象严重,这些基本的眼皮子下的清理工作都远远不达标。三是工作标准把握不准确。缺少精细化,群众缺乏自发打扫卫生的行动自觉。这些问题,在刚才看的幻灯片中也有所反映。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政治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一项实打实的民心工程。X市第一季度暗访了X个村庄,6月份要暗访X个村庄,实现所有镇街全覆盖。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高度重视起来,抓紧行动起来,对照整治标准、问题清单,尽快查缺补漏、补齐短板,整改完成1个村庄上报1个,6月上旬整改到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验收组,搞好上报村庄的验收工作。各镇街可以借鉴X街道的做法,全部清理出来后,与物业公司重新签定合同。

5月12日晚问政X节目播出后,X市委书记X同志针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老果园的改造,方向是对的,基本面是好的,但要教育引导乡镇村级注意工作方法,做好组织发动群众的工作,让群众当主角,不要简单化,防止一刀切。二是农田水利建设和小农水工程中的问题要抓紧整改,使其发挥作用,不能中看不中用,当成摆设。要举一反三,查找面上的同类问题,尽快让群众用得上。对过去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偷工减料,坑害群众等营私舞弊问题,如有线索可移交纪检介入处理。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问题,重在落实整改责任,重在建立长效机制。要认真从本期问政中的问题中吸取教训,进一步梳理三农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从改进作风入手推进工作落实,把X三农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对问政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并切实担负起整改职责。

二要干起来、改起来。要界定好保洁公司和村庄的责任划分,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集中开展专项治理,扎实推进“三清除三整治三规范一拆除”,努力提升聚焦村容村貌。

“三清除”:一是清除历史存留垃圾。以进村路、连村路、环村路为重点,加大机械化清理力度,突出做好村庄内外、犄角旮旯等区域历史存留垃圾清底;绿化带内枯枝落叶、杂草杂物有效治理,村内多年积存垃圾、无人管理区域得到全面清理,适当增设垃圾收集设施。二是清除日常生产生活垃圾。加大日常生活垃圾收集清运频率,保证即满即清,村内街巷清扫及时,无散落垃圾;彻底清除村民生活垃圾习惯性露天堆放点,加强后续管理;加强田间地头化肥、农药包装物等农业废弃物清除,做到日产日清。三是清除村内及周边建筑垃圾。建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村民建设备料要有序堆放;镇街统一设定固定的建筑垃圾堆放点,村民建筑垃圾实行产生报备,村委统一安排建筑垃圾装运清理,村内无建筑垃圾或建筑原料长期堆放。

“三整治”:一是整治村民、商户门前废品堆放。杜绝废旧生活物品门前堆放,鼓励采取集体收购变卖、群众定点兑换生活用品等方式,调动村民、商户自行清理废旧生活物品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清理门前废旧杂物堆放,保持村民门前整洁。二是整治村内乱贴乱画、破损广告。全面清理村内墙体、电线杆等位置野广告,喷涂广告要采取粉刷、喷盖等形式做好墙面修复,胶粘广告要及时铲除、清理,同时设置广告栏、广告墙等区位,规范广告展示位置;拆除、更换破损广告牌,消除空中安全隐患。三是整治河道、沟渠卫生环境。清理清除水面、岸坡垃圾、漂浮物、废弃物,清掏沟渠淤泥,加强坝外坡5米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倾倒整治;河塘、沟渠无黑臭水体,无存留垃圾。

“三规范”:一是规范房前屋后、空闲地柴草堆放。门前木柴沿墙边有序摆放,外立面整齐统一,无占道、占绿化带摆放行为;房前屋后无玉米秸秆、枯草枯叶等草堆;村外空闲地集中设柴火堆存放处,并明显位置设立柴草堆放牌,明确管理人员。二是规范村内强弱电搭挂。整理村内松弛、零散、断路的电线、网线、电话线等强弱电线路,消除私拉乱接、借杆架线、跨房接线、废弃杆线残留等影响村容村貌和安全的现象。三是规范村民生活污水排放。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宣传引导,普及废水二次利用,改变村民生活习惯,杜绝街巷污水横流。

“一拆除”:拆除村内残垣断壁、乱搭乱建。动员群众自行拆除或修复村内残垣断壁,并做好房屋周边环境整治;拆除村内私自搭建的车库、草房、棚舍等影响道路通行、群众生活、整体观瞻的乱搭乱建。

三要严起来、实起来。一是严格落实责任。会后,市委农办牵头,尽快制定下发《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实施方案》,成立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推进。各镇街要把集中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安排所辖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到所辖村庄参加活动,同步指导所辖各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与整治。要在全市选取一定比例的环境整治难点村庄,由市直部门集中包帮,可以每隔两个周集中清理一次,调动资源配合镇街开展工作。二是营造浓厚氛围。要加大宣传动员力度,着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局面,形成“广播有声音、电视有画面、网络有消息、媒体有报道、村里有标语”的浓厚氛围,全面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加强整治活动中的典型挖掘,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镇街、整治前后对比进步明显的村庄、整治过程涌现出的好人好事进行跟踪报道,表彰先进、正面激励,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点位排查不全面、问题整治不彻底、“脏乱差”现象明显的镇村给予曝光、通报,促进思想大转变、行动大提升;在新闻媒体开设随手拍曝光台、举报电话等栏目,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打响环境整治的人民战争。三是从严督导考核。建立落实督查推动、明察暗访、情况反馈等工作机制,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责令整改,对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的,严肃追究问责。

总之,大家要认清形势、强化措施,勇于担当、合力攻坚,坚决打赢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

第10篇

    一、调查地点:柳州市融水县

二、调查的时间: 2014年7月28日——8月1日

    我利用今年暑假,在广西柳州市融水县做了为期五天(2014年7月28日——8月1日)的社会实践调查,在这五天内,通过对融水县村民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访问,了解到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政府为了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改善全区乡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是打造天蓝、地绿、水净洁美乡村,倡导珍爱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生态工程”;是改变农民群众生活习惯,培育文明行为,形成争创文明先进长效机制的“新风工程”;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的“作风工程”。

    三. 调查的发现

社区领导对环境卫生工作非常重视,把社区环境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针对环境卫生工作的社区性、综合性、流动性、突出性、经常性等多种特点,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以楼院为基础。

为了社区卫生工作在提高一步,该社区多次召开志愿者队伍及低保人员会议,多次由社区主任带头组织低保人员对社区环境卫生进行大的整治。由社区干部带领,分组包片地对社区内环境卫生进行地毯式的清理,对卫生死角、墙上楼道内张贴的小广告多次清除。通过几次卫生环境大的整顿,社区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基本做到了各楼院环境整洁,下水畅通。公厕内无蝇、蛹、无满溢,垃圾入桶,无乱搭乱建现象,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好评。为了搞好楼道内的卫生,保持楼道内清洁,我们招集了楼院长及单元长集中学习了有关治理卫生环境的宣传材料,让他们对各自的楼院、单院卫生进行检查监督,有需要社区出面解决的卫生问题及时向社区反应,便于我们工作,以免出现卫生方面的遗漏。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不少的优点,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草坪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影响小草的生长,原本生气勃勃的小草变得奄奄一息。同时,垃圾散发的难闻气味把我们那平静的生活被搅得不得安宁,人们不再在它周围乘凉,而是避而远之;蜻蜓、蝴蝶很难再看到它们的影子了。这严重破坏了小区的生态环境。

  (二)由于一部分人环保意识薄弱,经常是垃圾到处乱扔。所以街道上垃圾箱周围各种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在市场旁,你可以看见被丢弃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尸体也能看见,原先美丽整洁的环境变得惨不忍睹,垃圾的臭味越来越大。人们在清洁了自身的同时,却把所有的污垢留给了草坪,这是多么不道德啊!

三、农村环境整治难点与对策 

1、广泛宣传和动员是实施农村垃圾治理的保证。农村环境整治是全民工程,整治农村环境,首先要从意识做起。为此,要做大量的、深入的宣传动员工作。第一,统一镇村冒干思想,形成支持农村生活垃圾整治的中坚力量。第二,组织干部深入群众,在各乡镇范围内开展全民素质教育。第三,树立标杆,进行榜样宣传。第四,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 

2、清除历史垃圾解决历史问题是农村环境整治的前提。曲阜市选择从群众意见强烈的环境问题进行破题,在群众中树立起整治垃圾的信心。 

3、建立标杆示范点,积累经验是农村环境整治的必要条件。应明确以“就地处理为主导”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理念,按照“积极探索、缜密操作、先行试点、稳妥推进”的实施方针。

4、科学的理念系统的规划,是农村环境整治成败的关键。按照农村垃圾分类,就地处理和综合治理道路,全面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上户收集、村民自治、政府补助、公司运营”的处理模式。这种处理模式既兼顾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又保证了政府有足够的财力进行支撑和运作。

  四、调查后的建议:

通过调查,我发现了许多的问题,我想提出以下的几个建议: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分发传单到各户、墙报宣传、环保知识讲座等方法来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教育大家不要再往草坪中乱扔垃圾,倾倒废水、废渣等,垃圾一定要扔在指定地点,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并自觉维护小区的卫生。多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的法律,积极向环保部门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

第11篇

活动主题的提出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随着近代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在带来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一到春天我县就会遭受沙尘暴的袭击,白色垃圾漫天飞舞;一到夏天臭水熏鼻,苍蝇肆虐,人们人民群众深受其害。许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阵阵的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因此,结合我县环境现状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机整合,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入手,通过研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探究校园及周边垃圾的产生、危害、及处理的方法,最后到自己动手捡垃圾放到合适的地方等活动。使学生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人类对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进而实际关心和改善我们身边的环境,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各小组准备好的材料、实物垃圾、手抄报、照片等。

活动目标定位:

1、过关注身边的垃圾,从垃圾的产生、危害、分类处理等活动来认识环境问题。

2、能对水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进行简单的考察、调查和实验,并写成简单的考察报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处理信息和计算能力。

3、通过对美的环境的描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爱我学校,美我家乡”的意识,为学校、家乡的环境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

4、通过自己动手捡垃圾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

活动重点: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的实施步骤: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共分为:1、活动准备阶段。2、调查研究阶段。3、汇报交流阶段。4、宣传展示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有效地展开调查研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此次主题研究的意义。首先课前布置学生去查资料来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对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影响?”课上展开讨论。有的说:“美的环境能够让我们更愉悦的在校园里学习、生活。”马上有同学提出不同的看法:“差的环境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差的环境呢?”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人类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不够,在垃圾处理和利用时,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河流土壤,使水土受到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那么如何处理垃圾,保护生态环境呢?教师就顺势提出让同学们去进行一次垃圾的调查,了解垃圾的产生、分类、危害和处理情况,同学们兴致勃勃。开始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

根据主题的要求,我设计了三份调查表,一份是“一个三口之家每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垃圾分为几类?有什么危害?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调查”第二份是“学校垃圾产生和处理情况调查。”第三份是“我们哈拉海乡水污染的调查。”

调查表如下:

(1)家庭垃圾调查

首先从自己的家开始调查,看看家里一天扔掉多少垃圾,扔掉的都是些什么。连续记录一周后作出统计。

家庭垃圾调查表

时间 废纸 食品残渣 废玻璃 废金属 废电池 其他 小计

星期一

……

一周统计

这些垃圾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处理的?可以从网上查找垃圾的危害和处理的资料。

一个家庭有这么多垃圾,那么一个乡镇,一个县城、一个市、整个国家、乃至全球呢?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请你结合实际提出几条垃圾的处理方法的建议。

(2)学校垃圾的调查

1、校园的各种垃圾是怎样产生的?

2、垃圾的产生主要是我们的卫生习惯所形成的,我们怎样来改变这些不良的习惯,使我们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呢

3、校园的这些垃圾你认为怎样处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3)关于家乡水污染的调查

调查哈拉海乡水源污染情况及造成污染的原因

水污染情况原因分析

1、生活污水的排放不当。

2、含有农药残留的容器的乱投使得水源遭到污染。

对如何防治水污染,你有没有好的建议?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

这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学生们纷纷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片断如下:

垃圾的危害:

学生们搜集整理垃圾主要有5大危害:依次为

⑴果皮会使人摔倒;毛皮、废纸影响美观;金属类垃圾会刺破车袋;塑料袋埋入地下会影响植物生长。

⑵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虫,如果直接用来作为农家肥料,人吃了施了这种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病。

[3]垃圾会侵占大量土地。譬如:美国为填埋垃圾,从而造成南北方展开过“垃圾争夺战”,我国光是北京三环路与四环路之间的垃圾就占地7000多亩。

[4]污染地下水。如废旧的电池等,这些有害物质日晒雨淋,会渗入地下,从而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5]污染农田。垃圾肥造成土壤渣化,而渣化土比正常土每天每亩损失水份为0.5——1吨。此处用强有力的数字说明垃圾的危害这么巨大,坚定学生的环保意识。

垃圾的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垃圾的处理:

垃圾的处理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汇报家三口之家的一天垃圾量,计算全班,全校。全乡,全县一天合计约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水污染原因是附近居民生活污水和农药残留物、把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周围居民的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入河中,一到夏天,这条小河成了一条臭河。

解决校园垃圾问题最根本的是从我做起、现在做起,不乱扔乱丢,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放到垃圾箱内,用我们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同学。现在,就请同学们将校园内的垃圾拾起,用我们的行动美化校园。

学生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了积极思维,集思广益,相互合作,知道了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激起了保护环境的社会意识

第四阶段:宣传展示

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如何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如何来进行宣传。最后,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商议决定,首先要求每位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向家人、邻居、亲戚宣传垃圾的危害和处理垃圾的保护水资源重要性。人人动手编写一份《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然后在教室里展出,通过学校的广播向同学们宣扬废物利用的小窍门,加深减少垃圾爱护环境的责任心。

评价与反思

历经一学年的活动调查,使得这一次综合实践课,从结果上来看是相当成功的,纵观这一次综合实践课的经历,静心反思,有了如下的一些感悟。

第12篇

一、项目基本概况

2016年度我市纳入2016年十大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的50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责任区县。

二、资金补助情况

按文件要求,我市完成50个村庄农村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目标任务,每个村庄安排经费8万元,共获省级补助项目资金400万元。拨付资金主要用于垃圾房、清洁房、生态垃圾池、垃圾坑、运输工具等农垃设施设备和“五有标准”及“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运输、县处理”机制建设上。

三、项目进展情况

(一)制定方案,推进项目实施。

各区县制定本区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将50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列入实施方案内容。对民生项目分别制定《关于下达农村生活垃圾民生工程实施项目的通知》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二)分解任务,开展摸底调查。

各区县治理办分别按照各自的实施方案,对区域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情况开展调查摸底,分解任务,明确目标和进度。其中,重点对省专项资金落实的8个乡镇进行实地调查,摸清底数,掌握了实际情况。

(三)注重成效,推进项目实施。

召开方山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实施工作会,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积极推进设施建设,拟投入资金1万元左右,新增竹编新型垃圾箱8-10个;拟投入资金1.23万元,修建垃圾池6个。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运输、县(市)处理”原则,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即由村组环卫人员每周定期将垃圾收集池和清洁房的垃圾集中转运至垃圾生态处理池,按标准分类,并进行生态化处理,对无法进行生态化处理的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在每周收集转运至镇上的垃圾中转站,由镇环卫人员负责将中转站中的垃圾统一运往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

(四)广泛宣传,惠及广大群众。

各区县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宣传,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家庭;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垃圾治理知识传单,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从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存在问题

(一)区(县)财政压力大。

由于上级补助经费较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项目中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主要还是由区(县)、镇乡政府财政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建设责任单位的积极性。

(二)项目建设进度不均衡。

由于各级政府财力的实际情况不同,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的建设进度不均衡,部分工作进展缓慢。

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