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感恩节的句子

关于感恩节的句子

时间:2022-12-10 13:1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感恩节的句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感恩节的句子

第1篇

1、我的家长,谢谢你多年来对我的养育之恩。

2、要是有来世,我还要做你们的孩子。

3、阳光是灿烂的,但比不上母亲对我的爱。

4、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5、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6、母性的力量胜过自然界的法则。

7、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没有任何人必须为你去做什么,所以你要记得别人的好心存感恩。你知道有哪些感恩节的可以知道摘抄的好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感恩节句子,供大家参考。

感恩节感谢的语录1.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2.人要有良心,才能看得开,放得下,修行自己,不忘记,能自生省,看清世事,才知道自己如何发展。

3.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积极生活的态度。

4.你撑住了我倾斜的生活的船舷,泱泱碧水任我复苏的灵魂游弋向前,向前,谢谢!

5.每当想起你我就无比的自豪,是你时刻在激励我不断奋进。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祝福你!

6.千难万险中得来的东西最为珍贵,患难与共中结下的友谊必将长驻你我的心间。

7.感恩的心,我们应该感谢父母,感谢他们为我们无怨无悔地奔波操劳。

8.很感激你,正式因为你一直以来的容忍和提拔,才有我今天在公司的成绩!谢谢你!

9.开导着我悲观厌世的思想!真心真意谢谢你!

10.你的友情,在我的生活里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的心灵,使我的生命有了光彩。

11.一路走来,感谢有你。

普通的人生轨迹,平淡的人生际遇,只是心中存着一个念头,那就是感谢你。

12.感谢上天赐予空气,让我生存;感谢上天给予食物,让我健康;最重要的是感谢上天把你赐予了我,让我永远幸福!

13.我感谢我所经历的所有,不论悲伤还是欢喜,因为他们教会了我成熟,见证了我成长的每一个脚步。

14.感谢您坚强的笑容,为我照亮一角别愁的雨空,此后的多少天里,我将因为这笑容而盼望着相遇的美丽。

15.看着这一行行的祝福和生日礼物,真让我感慨万千,创建来吧两年来的今天,总会有很多朋友为我送来真挚的祝福和生日的礼物。

真的让我好感动。

16.感谢有你,我亲爱的朋友,在曾经的岁月里,我们一起走过飞扬的青春。

17.感谢一路有你,向阳向暖,未曾离开。

人的一生总得经历一份心酸的离伤。人生有太多的遇见,擦肩而过是一种遇见,刻骨铭心是一种遇见。

18.结婚第四个年头,感谢与你相遇,感谢有你陪伴的日日夜夜。

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希望今年我能改变很多,让你的心愿能够实现。

19.不好意思,在你报答我之前,能不能先告诉我什么是感恩节?你的帮助无异于雪中送炭,让我感激涕零!

20.直到有一天,当我发现我们都已经渐渐地老去的时候,我才感悟到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朋友之间的友谊!朋友,谢谢人生路上曾有你。

感恩节感谢的短句1.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对我的帮助,我会记得你对我的好的。

2.只有一颗会感恩的心,才能体会到幸福的滋味。

3.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的花,谢谢你对我的帮助,谢谢你的爱护。

4.牛要耕,马要骑,孩子不教就调皮。

5.绿叶清无限,归根感恩情。

6.生活中总有那么多让你感动的点点滴滴,如果你懂得感恩,你就是幸福的人!

7.相处虽短,涌泉终生。

授课有限,获益无穷。佳节思亲,感恩激情。老师,您是最可敬的人。

8.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9.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10.一路的陪伴,感谢有你,从大东北到南昌,将陪我度过读博的日子。

11.感恩像一条隐形的链子,绑住了人和人的内心。

即使拉得在长,在远,也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心。

12.知音,不需多言,要用心去交流;

友谊,不能言表,要用心去品尝。

13.您的爱,我永远报答不了;

您对我多年以来的默默支持,是我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妈妈,我爱您。

14.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您,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5.感恩生命中的相遇,珍惜身边的相知,不要忘了做人的本份,始终怀着颗感恩的心。

16.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

17.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您能继续支持和帮助我,也愿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进步!

18.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的感激之情,我只能说,我已铭记在心。

19.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20.知足者常乐,感恩者多福。

学会知足,懂得感恩,人生就会阳光明媚。

感恩节感谢的说说1.没有感激之情的人,如同没有灵魂的驱壳。

2.举起一杯红酒,为你而醉!拿起一束鲜花,为你祝福!捧着一颗挚诚的心说声:我真心爱你!

3.我想感谢,却怎么也说不出口,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就像是说出来了,声音没有了的感觉。

4.一路走来,感谢有你相伴。

无论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望,还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5.妈妈,感谢您对我的宽容,感谢您对我的鼓励。

您的教诲我会永远记在心里,感谢您,妈妈!

6.能又一次接到你的祝福好高兴,也好意外。

真的谢谢你能记得我。愿好运常伴你身边,天天好心情。

7.娘想儿,长江水;

儿想娘,扁担长。

8.计较自己的付出是不够大度,计较别人的付出是不懂感恩。

9.虽然你忘了给我翅膀,但您教我用理解飞翔。

10.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11.人们真的应该冷静思考下那个真正直多年陪伴在你身边的人到底是谁。

一定要懂得感恩。

12.姐姐帮我分析了考试低的原因,从今以后要相信自己。

感谢你,我亲爱的姐姐。

13.我们的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这个世上没有谁一定要对谁好!

14.希望每个人都怀着感恩的心,每时每刻直到永远。

15.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16.友谊是一棵针叶树,当你不尊重它,践踏它时,它就会竖起满身的刺来保护自己。

17.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

18.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义务。

19.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塑造完美人生!回报他人,回报自然,共创和谐社会!

20.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

感恩节感谢的文案1.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感恩节快乐!

2.感谢有你,有了你,我的生命里才有了太多的感动,太多的回味,太多的希冀。

3.是他给了你恩惠,是他给了你现在,去感恩他吧!

4.感谢有你,给了我时时牵挂的理由,让我今生今世再也无法将你忘怀。

5.这天他来报怨,咱们不起怨恨心,不起报复心,这个帐到那里就结了,没了,没事了。

6.你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因为你我学会了生活,因为你我懂得了付出,因为你我才知道生活是如此精彩。

7.或许是一阵风雨的洗礼,才使得心与心之间的碰撞更为清脆响亮,更为精彩晶莹绚丽。

8.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9.天道酬勤,凡事感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10.感谢你,我的姐姐,有了你,我的世界永远精彩无限。

11.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12.心存感激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13.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感谢善良的人们给予你的每一份善意,无论相识不相识。

14.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不是简单的忍耐与承受,而是以一种宽宏的心态积极勇敢地面对人生。

15.友情是灯,愈拨愈亮;

友情是河,愈流愈深;友情是花,愈开愈美;友情是酒,愈陈愈香。

16.是您为我引来一条清亮的小溪,使我的前景充满生机,衷心地感谢您!

17.我会永远真惜这一段感情,珍惜这一段记忆,谢谢你为我做过的一切!

18.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19.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第3篇

1.看拼音写词语。

mèi lì bào yuàn nà hǎn pái huái ( ) ( ) ( ) ( )yú lè dǐ yù liáo liànɡ( ) ( )( )

2.比较组词。

扰( ) 拆( ) 彻( )饶( ) 折( ) 切(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少壮不努力, 。(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

4.选词填空。

精确 精湛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1)世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 ),堪称实际杰作。 (2)( ) 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 )火车上山容易多了。

5.修改病句。

(1)我们热切地愿望着2008年奥运会地的早日到来。

(2)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就能战胜一切任何困难。

二、阅读。

(一)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他的根据是: (2)从“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 (3)读了这段话,你佩服蔺相如吗?请用“ ”画出一处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二)读短文,回答问题。老师的手感恩节那天,有一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让班上同学画出他们感恩的东西。这些小孩多半来自贫苦家庭,所以她料想他们多半会画一桌丰盛的感恩节佳肴(yáo)。但看到道格拉斯的作品时,她惊讶不已,上面画了一只手!这是谁的手?班上的同学都兴致勃勃地猜测:“这一定是赐给我们食物的上帝的手。”一个小孩说道:“是农夫的,他用这只手喂养了火鸡。”另一个小孩接着说。一阵猜测后,同学们回到座位上继续画画。这时老师走到道格拉斯身旁,弯下腰问他那是谁的手。“那是您的手,老师。”他怯怯地回答。道格拉斯个子矮小,样子也不讨人喜欢,但老师在下课时总会过去牵牵他的手。她常这样握同学们的手,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可这对道格拉斯来说,意义重大。也许感恩节的意义并不在于接受礼物,而是借此机会感谢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无论这种付出是多么的微小。

1.给带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料想( ) 感恩( )

2.老师料想同学们会画: ,原因是 。3.道格拉斯为什么要画老师的手?

(三)读短文,回答问题。四盘礼品1661年,郑成功率领军队收复了台湾的许多地方。荷兰侵略者惊恐万状,他们利用传教士四处活动,散布谣言,说郑成功的军队要抢粮食,挑拨汉族和高山族的关系,破坏郑成功军队和台湾各族人民的团结。高山族头领阿祥听了这种谣传,将信将疑。有一次,郑成功到高山族居住的村庄视察慰问。阿祥怕郑成功的军队真的是来抢粮食的,就一边布置族人以礼相待,一边暗地布下埋伏,准备厮杀。郑成功一到,村民们夹道迎接。进屋坐定后,阿祥宣布献礼。四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手捧景致的盘子,跪献再郑成功面前。盘子里分别放着几锭金子、一块银子、一束草和一块土。郑成功连忙站起来,笑呵呵地说:“我们到这里打仗,是为了收复台湾的土地,不是为了金子、银子。”说着,叫随从接过盛草和土块的盘子,同时向阿祥回赠了礼品,并命令部下帮助高山族同胞解决生活困难。阿祥心中的疑云消散了,他马上鸣号撤走伏兵,抬出美酒犒(kào)劳郑军。几位高山族老者感动地说:“难得有不爱金子、银子的官员啊!郑成功真是一位好将领!”“四盘礼品”的事传遍了台湾各个村庄,人人睁着为郑军做事,为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贡献力量。

1.“待”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在字典中“待”的意思有:①等,等候;②招待,对待;③将,要。“以礼相待”中的“待”应选第( )种解释。

2.郑成功的到来,阿祥做了哪两手准备?他为什么这样做? 3.郑成功为什么只收了“草和土块”? 4.请结合短文,谈一谈郑成功是个怎样的将领?

三、作文。

在你记忆的宝库里,是不是珍藏着许多美好的回忆?是一次“重大”的发现,还是一次开心的活动;是一次大胆地尝试,还是一次愉快地合作;是受到一次温馨地关怀,还是为他人的一次特别付出……请你从中选取一件事情写下来。注意内容要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字以上。题目自拟。

答案参考:

一、1.魅力、抱怨、呐喊、徘徊、娱乐、抵御、嘹亮答题指南:认真拼读,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字形。2.扰( 干扰 ) 拆( 拆穿 ) 彻( 彻底 )饶( 富饶 ) 折( 打折 ) 切( 一切 )答题指南:第一组可以运用比较偏旁部首的方法区分其意思,第二、三组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拆”字一点可以想象成是一把大锤子;“切”字右边的刀把左边的部分一切两半,运用这样的方法既有趣又不会出错。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答题指南:(1)要注意“徒”字的写法,根据诗意中对它的理解,把它与“图”区分开。(2)填的这两处地方看似容易混淆,其实有方法:盾坚,没有东西能戳穿它,自然是“物莫能陷”,同样,运用这样的思路也能正确填写第二空。

4.(1)精湛 (2)因为……所以答题指南:方法1:把词语放到句子当中连起来读一读,进行选择。方法2:(1)根据词语表示的意思对词语进行准确搭配:工艺精湛,绝不是工艺精确。 (2)根据前后半句之间的关系选择。

5.(1)把“愿望”改成“盼望”。 (2)去掉“一切”或“任何”。答题指南:读句子,找病因,“对症下药”,再读。

二、(一)(1)他的根据是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2)可以了解到秦王非常喜欢和氏璧,生怕璧被撞碎。(3)非常佩服。“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句话让我有很深刻的感受。他把璧与自己的性命紧密相连,逼秦王交出十五座城,既说明他很勇敢,又说明他很机智。

(二)(1)料想(预想) 感恩( 谢恩 )(2)老师料想同学们会画:一桌丰盛的感恩节佳肴,原因是这些小孩多半来自贫苦家庭。(3)因为道格拉斯个子矮小,样子也不讨人喜欢,但老师在下课时总会过去牵牵他的手。这对道格拉斯来说,意义重大。他是想借此机会感谢老师对自己的付出。答题指南:在文中找到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敲它所表示的意思,找到与其意思最相近的词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语句,按要求填写。找到文章重点段落,抓重点语句,结合自己的感受谈。

第4篇

学生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长大,中国的语言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制约了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注重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需要重点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形成跨文化的交流意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一、利用西方的词汇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中生学习英语时除了掌握语法和背诵单词外,还应该注重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对于新课程中英语的学习更应该从文化内涵入手,增进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如在日常生活中“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该你行动了),而学生多数会理解为“球在你的场内”,这是对英语表达的不了解造成的。又如 “That makes two of us”,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大多数学生会理解为“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了”。西方人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也跟你一样”,“我跟你有同感”。由此可知,在学习英语时,应结合西方国家的生活习惯和语境来理解。

在新课程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深学生对词汇以及西方文化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深入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生活的差异,熟记词汇的同时,增加对词汇以及中西方文化内涵的了解,有效促进跨文化交流。

二、利用英语文章的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新课程英语文章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西方文化内涵,还应该利用文化中的背景知识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如可以增加对英语文章及文化背景的欣赏与体验类的课程,如可设置“cultural corner”英语栏目,让学生以篇章阅读的方式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让其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在高中新课程英语文章中,涉及到许多关于西方国家节日的文章。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由美国人民独创,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教师可以在这一天举办 “小型感恩节”活动,让学生吃着烤火鸡(Roast turkey)、南瓜饼(Pumpkin pie)等节日食品,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切身感受。从而巩固了学生的词汇知识,增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利用英语语法结构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语及英语的句子在结构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侧重点又各不相同。用英语表达句子时,会过多注意其表达形式是否合理、完整。因此,向学生讲解英语语法结构,让其熟悉英语表达中的模式,就让学生具备了了解英语“框架”的能力,进而让其用词“填内容”,达到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如“His sister often gives him money.”(他的姐姐经常给他钱。),“His friends give him an apple.”(他的朋友们给他一个苹果。)。两句英语中,词形会随着主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主谓语之间的联系很密切,主语为“his sister”,谓语为“gives”,主语为“his friends”,谓语为“give”。教师可以将英语语法结构与汉语语法的不同点进行比较,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其学会用跨文化的思想去学习知识。

四、利用教学媒介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不能只是局限于书本和口语教学的层面上,需要加强对学生课外知识的强化 ,如可通过国际时报、文学作品、影视剧等,让学生了解书本外的英语世界,并逐渐习惯将英语融入日常生活中,达到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如教师可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欣赏动画片《猫和老鼠》,并让学生回家用电脑看《大洋芋和小咪喳》,两者都是同类题材,语言不同的动画片,可以让学生对比英语版和云南方言版的两部动画片中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五、利用西方的文化习俗学习升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要让学生熟悉西方的社交礼仪、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从而避免在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误解。西方人极其注重餐桌礼仪、服饰文化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一一了解,并从中学会如何提升自己的修养,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Dress culture”在西方人的眼中,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学问,如晚礼服的搭配风格,可分为简约型、高雅型、小清新等,无论哪种搭配,都必须确保身上的首饰与晚礼服装同色,并且不能超过三样,它主要追求的是时尚美,这与中国“旗袍”追求整体性和曲线美存在极大不同,因此,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是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赵芳.“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第5篇

对自己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有关于信任的有哪些值得摘抄的好句子呢?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信任的好句,供大家参考。

信任我的语句

两个人相遇,一开始的选择很重要!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也感谢缘分让你我相遇!

感谢亲的光临,期待再合作啦!请相信,我们一直在努力,如果有失误,我们定当负责并努力让您满意。祝您生活愉快,越来越美丽!

我感谢你在最初的陪伴,却同样感激你教我的信任要有所保留。

感谢生活,给了我苦难的同时也给了我巨大的财富。让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始终能含笑面对风雨,坦然应对挫折,荣辱不惊,得失随缘。

真心感谢所有的同事,感谢与这一群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同事们一起成长一起拼搏,一起努力,谢谢你们。

每一次的真诚,我们不需要寻找,只需要感受;每一份的祝福,我们不需要怀疑,只需要接受。愿与您继续鼎力合作,共同迈向事业的巅峰!

谢谢你愿意走进我的生命,扮演朋友的角色,或许你不是唯一最好的,但却是我生命中最精彩的!

亲爱的顾客您好,感谢您对我们产品的支持与信赖。您的问题和建议我们会及时整理反馈上去,让我们努力为您排忧解难,期待您的再次光临!

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您能继续支持和帮助我,也愿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进步!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著。

一切的好人缘来自一颗真诚的心,不弄虚作假。我真诚,所以感谢信任我的朋友!晚安!

朋友是一种感觉,一种冷不丁就会想起的感觉,一种时时牵挂的感觉,一种失意和伤心时可以依靠的感觉,感谢生命中有你这个值得常常想起的好朋友!

谢谢你!总是在我最失落的时候出现,有你这样的好朋友在我身边,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情面对生活,为所有关心我们的人,展开我们的笑容!

今天,在遥远的此处,我把你给予我的曾经,折起祝福的纸鹤,飞过千山和万水,只是为了告诉我的恩施你:谢谢你一直的栽培和照顾!

亲们的支持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基石提供优质服务的动力。

感谢所有帮助我和信任我的人,我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更会用自己百分百的努力去付出,去奋斗。

朋友,最感动的时刻,来自被朋友想起;最美的时刻,源于想起朋友。没有约定,却有默契。一线网络,流淌着我们的心情。

感谢上天安排我们难得的相遇,天南海北却聚在一起;庆幸你对我的青睐和信任,不忘初衷方得始终,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我常常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感谢上苍的赋予,我感谢天,感谢地,酬谢父母,感谢生命的存在,感谢阳光的照耀,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

曾经的陌生不代表永恒,不经意间,某种感觉延续你我的友情,寂寞旅途中,能收到你殷切的关怀和诚心的祝福,我欣喜:红尘中有你同行,感恩节快乐。

淡淡地牵挂默默地关注遥遥的祝福,即使一切是短暂的,也将定格成我们永恒的回忆,成为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风景。

信任我的语录

信任是一束鲜花,所过之处皆是芬芳;信任是一泓清泉,一口下去使人浑身通透;信任是一束阳光,融化了我们冰冻着的心。我感谢信任。

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您能继续支持和帮助我,也愿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进步!

傻瓜,谢谢你的信任,把你交给了我!

感谢信任,感谢认可!每次听到这样的言语,瞬间感动满满。

感恩遇见,感谢信任。

那把钥匙,打开了我跟她的友谊之门,也打开了信任之门,我感谢她对我的信任。

感恩所有关心支持帮助和信任。

我不怕强大的敌人,就怕后院起火,幸好运气不错,客户对我很信任,才使我能有今天的小胜。

让我们继续信任彼此,继续不断向上生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虽没大成就,感谢每一份信任,把最真的祝福送你们。

在今后的岁月里,希望能够继续得到您的信任。

懂我的人,谢谢你的信任,疼我的人,谢谢你的关心。

感恩合作伙伴的志同道合,感恩客户的深度信任,感恩同伴的并肩奋战,感恩你我一起携手走过的岁月。

感谢对我的极度信任,感谢对我的用心支持,致爱我的你们。

真心感谢所有的同事,感谢与这一群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同事们一起成长一起拼搏,一起努力,谢谢你们。

信任我的短句

愿与您继续鼎力合作,共同迈向事业的巅峰!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你信任我,我绝不失信于你,感恩有你。

感谢所有帮助我和信任我的人,我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更会用自己百分百的努力去付出,去奋斗。

感谢信任,必定全力以赴。

感谢信任,不辱使命。

做到让客户满意,一直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奋斗方向。唯有爱与信任不可辜负,感谢相伴,一路有你!

一份真心,一份付出,感恩信任!

感谢关心,更感谢信任。

感谢所有帮助过,和信任我的人!深鞠一躬,虽然我不说但我没忘!

感恩生命中那些,信任我的人!

信任,善良,感恩!

感谢客户,唯有爱与信任不可辜负!

感谢我生命中不离不弃的客户,谢谢你们的信任!

对你信任的人,我们更要去感恩!

感谢信任,让我们彼此遇见。

信任我的说说

感谢相信我们的人,只要你给我一个信任,我就绝不会让你失望!

不管与谁相处,都不要辜负别人对你的信任!

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没有信任,就不会长久。只有不猜忌无怀疑,只有交真心无保留,这样的感情,才能经得起考验,才能耗得起时间。

信任,是什么?信任是人和人相处的前提,信任是心和心交换的关键。信任是沟通的桥梁,信任是陪伴的靠山。

感谢信任,让我们彼此遇见。

信任不是甜言蜜语,更不是一时的誓言。信任是长久了解才能建立的,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需要经历各种的磨难,才能彻底交付,掏心掏肺,才能收起戒心,不再防备。

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人生之幸,莫过于被人信任;人生之憾,莫过于失信别人,“信任”会让生活更美满幸福。

愿我们彼此信任,互不辜负的成长!

感谢别人的信任,信任是一种鼓励,鼓励我勇敢前进,鼓励我克服困难,鼓励我踏上曲折的人生道路。

谢谢你给我的信任,最使我有动力的,莫过于信任二字。

您的达观与睿智,理解和信任,让我倍受启迪并心存感激。

生命是个成长的过程,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感谢信任我的客户。

感谢信任,感谢认可!

感恩信任,携手同行。

信任是相互的,你信我,我更信你。你帮我,我砸锅卖钱回报你。谢谢那些信任我的人!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感谢信任,让我遇到上百万爱学习乐分享懂得感恩的你们。

信任我的文案

没有了信任,相处带着防备,交往藏着戒心,你对我有所保留,我对你心怀猜忌,这样的感情,慢慢就会中断。

谢谢你,最粘我,总是义无反顾的向我跑来,信任我。

家人互相信任,家庭才能合睦。

人和人之间,因为信任,才敢掏心;心与心之间,因为信任,才敢靠近。信任很难,所以要珍惜;信任不易,所以别忽略;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说话算话,言而有信。

感谢信任,陪伴是最长情的感恩。

谢谢你信任我,我定不会让你失望。

信任如水,一旦浑浊,难清澈。

感谢信任,陪伴是最长情的感恩!

对人对事,本着一颗善良而包容的心,去了解别人,信任别人,生活是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将怎样回报你,有容乃大,做人只求问心无愧即可。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谢信任,祝大家居转户一帆风顺。

最好的相处是——信任,最真的感情是——信任,信任如金,好好珍惜,信任如宝,要保护好!

工作虽然辛苦,但觉得很有价值,谢谢所有信任我的人。

信任,最怕欺骗,一旦有了欺骗,心便有了阴影,靠近,对方排斥,忏悔,对方怀疑,再想获得信任,就很难了。

第6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差异

学生学习英语,不是为了单纯学习语言形式,而是为了获得在外语环境里较好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要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除掌握一定的词汇和必要的语音知识外,还必须熟悉并理解该语言承栽的文化内涵和背景要求。也就是说,让学生带着一种“文化观”进入英语知识的学习,它无疑会开阔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文化体验,构筑学生丰富的心灵园地,从而对自己的本土文化进行全面的反思。教学中,我体会到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应从下面几点注意增加英语文化知识的渗透。

一、背景知识

每种语言都有广泛的文化作为背景,不同的语言反映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意识、文化形成过程以及文化价值体系。例如绅士风度、女士优先、鸡尾酒会、雅皮士、圣诞节,这些小小的字眼都体现了西方某种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一些简单的句子也常常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使得对文章的理解不透彻、不全面。分析其中原因,我们发现学生对涉及的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课本中提及的某些专有名词或英语国家的流行节日做简单的介绍。例如:“美元”有一个表达方法是greenbacks,直译为“绿背”。如果不讲解它的背景来源,学生一定会非常疑惑。原来,美国最早的纸币是由13个殖民地的联合政权大陆会议批准发行的,称为大陆币。1863年财政部被授权开始发行钞票,背面印成绿色,被称为绿背,一直沿用至今。再有,我们讲解‘感恩节’的习俗时,可以简单介绍美国的历史,并让该节日的深刻含意形成一定的反应,启发学生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习语与典故

在外语学习中,常有些令人费解的词或句子影响我们对内容的正确理解,而与英语 国家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名人轶事、风土人情有着密切联系的典故往往是干扰理解的主要因素。我们以两个希腊神话故事为例来说明。

英语词汇中源于希腊神话的习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根据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某些特定情节,取用其情节中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短语固定而成。其特殊意义是由特定的故事情节赋予的。二是基于某些词汇的神话背景,将这些词语与英语中的其它词语组合而成固定的短语,这些短语表达与相关神话背景相关的语义。例如,

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

“an apple of discord”直译为“纠纷的苹果”,出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传说希腊阿耳戈英雄(Argonaut)珀琉斯(Peleus)和爱琴海海神涅柔斯的女儿西蒂斯(Thetis)在珀利翁山举行婚礼,大摆宴席。他们邀请了奥林匹斯上(Olympus)的诸神参加喜筵,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惟独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Eris)。这位女神恼羞成怒,决定在这次喜筵上制造不和。于是,她不请自来,并悄悄在筵席上放了一个金苹果,上面镌刻着“属于最美者”几个字。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Aphrodite),都自以为最美,应得金苹果,获得“最美者”称号。她们争执不下,闹到众神之父宙斯(Zeus)那里,但宙斯碍于难言之隐,不愿偏袒任何一方,就要她们去找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Paris)评判。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都各自私许帕里斯以某种好处:赫拉许给他以广袤国土和掌握富饶财宝的权利,雅典娜许以文武全才和胜利的荣誉,阿芙罗狄蒂则许他成为世界上最美艳女子的丈夫。年青的帕里斯在富贵、荣誉和美女之间选择了后者,便把金苹果判给爱与美之神。为此,赫拉和雅典娜怀恨帕里斯,连带也憎恨整个特洛伊人。后来阿芙罗狄蒂为了履行诺言,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的王后---绝世美女海伦(Helen),从而引起了历时10年的特洛伊战争。不和女神厄里斯丢下的那个苹果,不仅成了天上3位女神之间不和的根源,而且也成为了人间2个民族之间战争的起因。因此,在英语中产生了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any subject of disagreement and contention; the root of the trouble; dispute等意义。这个成语最初为公元2世纪时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马克·朱里·尤斯丁(Marcus Juninus Justinus)所使用,后来广泛的流传到欧洲许多语言中去,成为了一个国际性成语。如:

This problem seems to be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 Russia and the USA. 这个问题似乎成了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不合之源。

再如:.Greek gift(s)阴谋害人的礼物;黄鼠狼拜年,不安好心

第7篇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20世纪初,杜威提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管理者”。他认为,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在教学中将不再起主导作用,而只是一种从旁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和管理者”[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2]

二、英语口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为学生提供地道的语音环境。

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决定哪些内容需要涵盖,哪些需要强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哪些经验需要加强,制定何种教学策略来完成教学。英国教育家阿伦兹提出: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为基础,必须确定作为教学活动的结果,学生需要学到哪些内容。英语口语是一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实践课,学生的“开口”是第一要素。如果教师用较少的时间来讲授,而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组织学生的小组活动,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只需要在一旁指导和协调,没必要不断地停下来维持课堂秩序。在学生进行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请几组学生将他们的活动结果呈现出来,一方面可以作为示范,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为了加强口语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忘为学生搭建一个讲口语的舞台。除了可以在课上操练学过的句型、交际用语,分角色朗读、表演对话之外,还可以在课外让学生们唱英文歌曲,表演改编的童话剧,在西方的重大节日里,如,感恩节、圣诞节,可布置节日场景,举行游园活动,使学生感受浓浓的异国风情,从而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学英语、说英语。教师在这一环节里,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演员及助手可由学生自荐或选拔产生。

2.培养学生用英文思维的习惯。

正如杨文秀(2000)所发现的,一些学生在特定情况下表达自己时所使用的句子只是一些单词词组的拼凑而已,不符合英语语法和表达习惯。这种石化现象的产生有着多种原因(杨文秀,2000)。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英语学习者按照中文的语法习惯和中文的逻辑方式来组织英语的句子。他们讲出的句子,中国老师很容易理解,而外国人则不一定能理解。这是一种典型的母语负迁移。这里英语教师的作用应再次受到关注。除了为学生提供标准的语音输入以外,教师还必须经常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在语法、语用等各方面的差别。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避免中介语中的语用错误。

学习语言也是学习另一种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如此。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只是从各种媒体中获得一些片面的了解;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已经是扭曲变形了的西方文化形式。而即使是对于这些知识,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因此,口语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cultural sensitivity),对于英语语言中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与母语是英语的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不至于因为文化的无知而发生语用错误。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已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如何在口语教学中具体实施文化导入的探讨还不多见。针对口语中出现的与文化差异有关的中介语问题,除了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实现以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在这里,最佳的途径应该是通过多媒体或其他视听媒体来实现:教师可以准备彼此有差异的中外两种语言的节目或短片,让学生自己观看后进行总结分析;教师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以点拨。这是一个非常缓慢,但却很有效的过程。但是,教师必须起到过滤的作用,对于那些片面地描述西方文化的影片必须指出来,使学生不致于形成文化偏见(stereotype)。此外,王守仁和刘振前(2003)提出的通过隐喻的文化教学方式也可以借鉴。[3]同时,在词汇教学中,除了学习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以外,还要对词语的文化含义有所了解。譬如,中国人认为“走狗”是不好的意思,但如果翻译成running dog则会让外国人产生完全相反的感觉;因为running dog给外国人的印象是一只非常可爱的狗,没有任何的贬义。还有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是关于dragon的理解。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却会给外国人一种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感觉,因此如果直接翻译过去,就势必会造成一些误解。因此,词汇的文化语义教学至关重要。

4.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角色扮演,教师对自己角色的认识又决定了他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又决定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否能够合作愉快,学生对自我角色缺乏认同会导致不合作,不合作的结果会带来课堂管理的失败。

针对学生的口语错误,英语口语教师应经常进行自我反省。通过自我反省,为英语教学(不局限于口语教学)提供更多的借鉴。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管理者”。成功的课堂管理是组织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以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为核心的师生交往、互动的保障。课堂管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防止学生的不当学习行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能力。

三、结语

本文在认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理解上和操作上的偏差。“以学生为中心”在强调学生参与的同时,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相反,在这种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应该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杜威.明日之学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67):82.

第8篇

一、听力理解障碍

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1)语音障碍: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长此以往,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sheep - ship,house - horse。

(2)语速障碍: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的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再遇到一些连续,弱读,重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更是无所适从。

(3)英语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的差异外,在读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而我国英语教学过去基本上采用英国英语教学体系。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增多并有流行的趋势,有些学生不熟悉英美语音的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

(4)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2.母语干扰的障碍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3.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如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Thanks giving,April Fool学生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4.心理因素的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调整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困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个体,效果就好。反之,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绪。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

二、听力理解的训练策略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要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掌握英语的朗读技巧。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音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的读音与拼写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会遗忘。

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续、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句,长句抓住主要成份。“抱住西瓜,再捡芝麻”,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和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个别词忽视全文。

3.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中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的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

4.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9篇

清明时节饮食文化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清明时节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说。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施爱东说。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图景。

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类似西方感恩节。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施爱东介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清明节较早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时光。因柳树为春季应时嘉木,插柳与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民国时期,插柳日还曾一度成为“植树节”。但不管如何衍变,追悼与祭祀是中国人过清明的最重要内容。

“无论从起源还是从其流变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清明节的两个象征意义,一是‘感恩纪念’,二是‘催护新生’。”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习俗,农历3月初的天气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时候,适合人们开展各类活动,包括踏青出游,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节日也在这个时候。早期的清明节并没有祭扫的功能,清明节的活动内容与3月初的其它节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历制定的历法,本身并非节日。清明恰好在农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节日上巳节、寒食节重叠,久而久之清明也成为了春季节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则固定为农历三月三那天。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论语》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最早的时候,上巳节那天人们会去踏青郊游、到河边洗澡。另外,这天也有“驱邪”的功能,古人称为“祓除畔浴”。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譬如“重阳节登高”,实际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这个道理。朱旭强解释说,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人们急着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

上巳节也有求偶的功能,《诗经》所说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也是发生在这段时间,这样的传统一直影响到唐宋,杜甫《丽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句子。不过,后来随着社会趋向文明,野合的主题被替换为求子,上巳节后来形成了祭奠女娲庙,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

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也有过“三月三”的习俗,“曲水流觞”便是当时人们普遍采用的一种休闲方式,这个在王羲之的《兰亭序》里都读到过。

至于清明祭祖的风俗,有一种说法认为与农历三月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传说是因为春秋时晋文公为了纪念大臣介之推而设。朱旭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后人附会的说法,就像将端午和屈原扯到一块儿那样。寒食节的来历与古代取火困难有关,一旦得到火种便要保存很久,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在屋子里设火塘的风俗。而寒食节便是一年一度“改火”的日子,人们在那几天要替换新的火种,所以只能吃冷食。所以寒食节本身和祭扫并无关系。

清明时节渊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清明缘何吃青团】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第10篇

一、英汉文化差异的表现

文化差异的范畴很广泛,比较常见的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在词语的文化内涵方面等。

1.日常生活中

(1)打招呼

中国人见到熟人、朋友时打招呼的方式很多,通常是“你好”,“吃了么?”,然而在英语国家,他们通常会以“How are you?” “Good, how are you?”来打招呼。 若仅仅是按照书本上的回答“Fine,thank you, and you?”那是完全不懂得英语文化的中式回答。

(2)交谈的话题和禁忌

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不同国家的本身谈话偏好和禁忌都会有所区别。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一般禁忌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年老、肥胖等话题,而中国的禁忌则属于伦理方面的:如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等。

(3)称呼和称谓

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小姐。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到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同龄人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之意。这与中国的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对祖父母、学生对老师,若直接呼其名,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不成体统。

(4)赠送礼物和接受礼物

中国与外国的基本文化性质也决定了细节方面的问题。比如中国几千年文化遵守的儒学文化,讲究的是谦虚,中国人之间赠送礼物,送礼人总要反复申明:小礼物,小意思。但英语国家比如英美人则常说这是他(她)为你准备的,希望你能喜欢。朋友、亲戚给我们送礼,我们总要推辞一番再接受是为了讲究礼让,收礼后一般不当面打开,以免给人贪婪的形象。英美人则相反,他们一般不推辞,而表示感谢,而且往往当着客人把礼物打开,并称赞一番。中国人则等客人走后打开,以示礼貌,但是这在英美人看来是你小看他送的东西了。

2.词语文化内涵上

基于文化背景不同,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下也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在中国的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着中国式英语的这一现象。其根本是由于语言的内容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中实际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间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生活习俗的差异,包含在语言词汇中的意义就不一样。

二、文化教学的原则

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有学者指出需要注意的原则方面有:认知原则、相关性原则、对比性原则和宽容性原则。这几个原则主要从牛津大学的语言学者R.L&Scarcella R.C总结的文化意识学习需要的五个阶段,即(1)有条件的情况下了解一些外国文化。(2)理解一些简单的外国文化现象和典型。(3)理解文化的一些特征,有文化冲突的意识,开始明白个人的文化优越感。(4)从智力上﹑知识上对文化的更多掌握,但不是出于个人感情方面的。(5)从知识上和感情上对文化的真正心领神会和尊重,能够感人所感。由这个阶段来解读。

1.认知原则

认知原则本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通过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来进行。高中英语文化教学中的认知原则是使学生了解、理解和学习英语文化。文化教学课程不同于历史、地理、民间传说等课程,从严格意义上讲,文化教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反过来讲,它是构成语言教学的完整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更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在国外的牛津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到西方文化知识的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要对其有所了解。比如在不同文化的国家下,相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意义。在中国,红色是一种表示吉庆的颜色,比如春联是写在红纸贴在墙上,结婚是穿红色的婚服;而在美国,红色代表危险、警告,比如亏损赤字,比如红灯示警;而在南非,红色是哀悼的颜色。

2.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知识拓展,应基于语言教材中的基础来进行。高中英语教学应以国家指定的英语教材来发挥,拓展和应用。依托教材,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介绍英美国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等国家。本身文化和语言是相通的,有了中心的语言词汇,然后再基于这个中心词汇去介绍语言本身的文化传统。部分老师把文化教育单独在语言教育之外,天马行空的介绍英美文化。这样不仅不利于本身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也降低了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兴趣。比如关于圣诞节的英语词汇,依托教材,可以向学生介绍圣诞节的来源、传统风俗、圣诞节期间的相关活动以及圣诞老人的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拓展,把英语国家的主要的传统节日如感恩节、万圣节、复活节等节日的历史来源、风俗习惯进行介绍。

3.对比性原则

对比性原则则是基于文化的相对性质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把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更好的理解不同的文化行为,避免在交际过程中产生误会。

4. 宽容性原则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初中英语素质教育的简要介绍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素质教育,它是今后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新时期基础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更要积极培养师生的良好关系,营造一种健康轻松的学习氛围。

初中英语素质教育教学和传统的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差异,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是语音发音、词汇积累和语法传授等三大板块,而新时期的素质教学中强调,在牢固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特别强调英语的实际运用、口语交际等。具体来说,语音发音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发音,这样才能教授学生准确掌握单词、句子的发音;词汇方面,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储备量,并且积极地巩固和扩充;语法的学习上,学生在熟练掌握词汇和句子语法规范的基础上要做到灵活地交际运用,摆脱传统英语教育中“哑巴英语”的现象。

二、英语素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

现阶段我国英语基础教育实施的是素质教育,教学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升学压力、教学成绩竞赛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学还是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学生的成绩;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只教会他们死记硬背,英语课堂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够,也很少有英语口语交际训练;重视试卷考试内容的学习和练习,忽视英语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没有创新等等。下面结合英语课堂的一些实例,谈一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践行素质教育。

1.将新时期素质教育理论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进行对比,深化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教师授课的前提是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熟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素质教育体系中目标教学尤为重要,所以,英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方法策略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在新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Would you mind turing down the music?这个单元时,通过多种教学渠道,使学生有礼貌地要求别人干这事或者不要干那事。多收集西方国家关于礼仪的内容,特别注意和我国不同的礼节习俗,使学生对礼节(etiquette: polite and normal social behavior)印象深刻,特定环境中能自然地脱口而出使用这个句型。如,Would you mind not smoking in public?Would you mind joining the line?以及各种谦让的回答。确实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2.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优化教学方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分主次、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师生双向互动交流,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传统教学是教授者和听课者的课堂模式,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缺乏活力和创新性,课堂教学效率也不高;素质教育体现的教学设计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为目的,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例如,在学习自我介绍或询问新朋友基本信息时,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分组问答,并且互相做ID card,卡片内容包括“name,sex,age,grade,telephone number”等等,要求学生用基本句型互相了解相关信息,做好卡片,赠给朋友,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采用活动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初中学生多活泼好动,针对他们这种特点可以直接把活动引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让学生在讲台上展开对话,看谁说得准,演得逼真,并且相应地要求台下学生给表演者打分,这样的寓学于玩的互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把教和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

4.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觉、听觉等感官效应,给学生展示生动具体的言语情境,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可以锻炼他们的听力,帮助他们自己总结英语发音的特点。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善于模仿,有创造力,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使多媒体教学更有影响力,例如,有关节日的话题,通常外国节日如万圣节、感恩节等我们都不是很了解,但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了各地节日风俗,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同时展现中国的传统节日,对比学习。

5.强调书写能力,提高学生书面语表达水平。作文是学生的必备能力之一,它能显示出学生积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是否有较好的言语组织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初中英语的作文题目通常是特定的情境作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要特别注意中英文表达的相互转换,避免出现中式英语,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练习作文表达,可以让学生采用填空式或者选择式题型练习,或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作文情境,出示一幅照片或者一组漫画让学生自己练习写这些话题,这些内容由教师引导,和学生共同完成。作文取材灵活多样,只要加强练习,学生的写作水平定能逐步提高。

6.开展趣味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英语课堂的前几分钟可以是“free talk”或者“role play”的时间,通过上一节课给学生留下一些话题,让他们自己准备并在下一节课自由发言或者分角色英语对话表演,主题可以是一些生活场景和紧扣教材的内容,如“我的理想、我最尊敬的人、我的宠物”等等,交流话题可以是“买卖物品、打电话聊天、约定时间出去玩”等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英语口语的交流机会,帮助一些学生克服“开口难、怕出错”的情况,由此,将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7.运用阅读方法或者英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的时文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语感。当然时文的选择难易要符合初中生的水平,让他们能够读通读顺,较长的篇目可以采用趣味阅读,如,采用“李阳疯狂阅读法”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英文歌曲也同样具有增添课堂色彩的作用,例如,选择简单的rap音乐,可以根据音乐原有的调子,教师使用课堂学习的词汇填词,把词汇串联起来,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增添了学习趣味,使学生能够轻松学习,轻松掌握。

总之,初中英语素质教育课堂是一个灵活、丰富多彩的课堂模式,它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师的引导正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发挥,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为学生减负,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发展的过程,它还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撰写教研论文,以教研促教学,增强“科研先行”意识,做好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工作,使英语教学工作科学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余惠琼.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分析[J].校园英语,2012(10):10-11.

第12篇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又能帮助学生将来在与西方人的交往中保持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的心态和修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才能最终实现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交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面对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怎样才能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

    1 结合教学内容渗入文化意识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英语课程标准》着重提出了"文化意识"这一新内涵,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内容,并有详细的描述。这表明: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中西方人们见面打招呼为例,我们在吃饭时间碰见熟人经常会用"吃饭了吗?"来打招呼,假如我们在中午吃饭时间见到英国人也这样问:"Did you have the lunch?",他们很可能会以为你要请他们吃午饭呢!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说明。

    又如在广州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1的课文中出现的句子"Good morning, Miss White!",我在教学时就及时告诉学生:这里的Miss是指女教师,英美国家习惯称老师为"Sir、 Mr或Miss",而teacher是指教师这种职业,一般不做称呼用语。再如,学习到"How old are you?"这个句型时,我就及时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问年龄特别是问女士年龄时,他们往往会说:"Sorry, it's a secret."。因为西方人认为年龄、收入等属于个人隐私,随意打听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是围绕课文中的英语交际活动来展开的,这些内容可以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

    如我在教学广州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16 In The Market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能用英语进行购物,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场景,让学生模拟在市场购买东西,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相当于市场里不同的摊位,每个摊位都有各自不同的物品,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任意的摊位上购买东西。首先,我请班里一个英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当顾客,示范如何去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轮英语对话下来,学生们个个都听得很认真,接着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也来亲身体验一番。在学生们一轮又一轮的英语对话中他们真切体会到了西方的文化,如我们去买东西时,售货员通常会直接问顾客想要买什么,而英国人通常会说:"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学生们在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中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西方的文化氛围之中。

    2 在情感教育中结合文化意识的培养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营造宽松、民主的沟通氛围。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情感教育与文化意识培养结合起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英美传统、文化习俗进行讲述,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语言文化方面的背景资料相互交流,都可以让学生对英美文化以至于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一个侧面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如,节日文化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笔者则巧借这个话题,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课前,学生自己去寻找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有哪些自己独特的节日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如节日的来历、吉祥物以及节日有关的一些活动等等。学生在寻找和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有关的文化内容,并且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学生们在课堂中纷纷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等; 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

    在教学圣诞节一课时,我和学生们一边唱着圣诞歌一边用圣诞树、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浓浓的圣诞氛围。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们各自介绍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圣诞的相关知识,然后我结合学生们所讲的内容,通过网络资源再具体介绍学生们感兴趣的和圣诞节有关的西方文化。课室里飘荡着悠扬的圣诞歌声,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地纷纷抢着与扮演"圣诞老人"的我积极对话,与同学交换礼物和圣诞卡片。这样,从收集资料到课堂情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用真实的情感体验了西方的节日文化,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我还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我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会吃新年大餐等等,然后从文化的角度去了解各自的不同之处。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先是推辞一番,然后再表现出不情愿地接受,接受后也不会当面打开礼物。而在英语文化中,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会推辞,而是表示感谢,然后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一番。这是由于西方人性情外露、表达感情直接,不当面拆封欣赏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内敛是一脉相承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感受了西方文化,进一步加强了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3 创设文化氛围,开展文化意识的培养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多种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努力创设文化氛围让学生融入到英语国家文化当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的两点做法是:

    3.1 巧设课室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我们大多数的课室布置都是对称结构,给人一种严肃气氛。课室前后墙对应挂上一些名人名言,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而英语国家课室的布置则像个小型展览会,别出心裁。于是我借鉴他们的经验,开设了班级英语角,在班级的英语角建立西方文化集锦,及时张贴和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有的是手工英语卡片展览;有的是手工实物布置如toy shop, fruit shop, bedroom等;有的是英语手抄报展等等。通过小小的英语角认识和传递西方文化知识,让学生直面文化,体验文化,感受文化的渗透给学习带来的愉悦。

    如在学习和"Christmas"相关的内容时,我通过英语角开设一系列与圣诞文化有关的集锦:有圣诞礼物放在袜子里面——关于圣诞袜的传说;有圣诞美食——教你做香浓美味提子蛋糕;还有圣诞祝福语等等。除此之外,平常我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来创设教室环境,他们可以张贴英文书法作品、自制英文卡片、英语谚语,也可以展示他们收集的有关英语国家的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等资料。当学生对这些丰富多彩、充满浓郁异国色彩的文化了解越多时,他们对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兴趣也就越浓厚。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3.2 利用课外环境培养跨文化意识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续,相对于有限的课堂学习,课外的学习却是无限的。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新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活动的有效延伸,是英语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应努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去营造英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能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