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场整改报告

市场整改报告

时间:2022-09-26 19:04:01

市场整改报告

第1篇

房价与住房保障问题不仅受到老百姓的热切关注,也受到政府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今年“两会”议案提案中,不少代表、委员的建议也直指高房价。针对这一问题,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并具体提出了三条措施。

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

这实际上是从房屋供给的角度解决住房市场供求矛盾。这么做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未来住房存量的增加缓解高企的住房需求对房价的推升作用,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保障性住房是对商品房市场的分流,而且分流出的绝大部分是自住型、消费型需求,而这部分消费者的福利往往最容易受高房价的侵蚀。日前,温总理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我国计划在今后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若这项计划能落到实处,那么我国住房压力、房价过高等问题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得到有效缓解。当然,如何将保障房落到实处,杜绝保障房建设中的权利寻租,保证真正符合条件的家庭受益,这就要求各级地方政府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

二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我们不难看出,打击投机性需求,将投资性购房从购房需求中剥离,使商品房回归自住市场,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着力点。长期以来遏制房价的政策之所以收效甚微,是因为在我国收入分配不均、通胀预期等背景下,有钱人越来越将房产作为首选的财富保有方式,引发了大量投机投资需求,扭曲了房屋的自住属性。从今年月出台的新国八条房地产调控政策到等地推出的房产税细则,其效用旨在通过限购、税收、信贷政策、土地供应等一系列“组合拳”合理引导住房需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使房地产市场只能成为像粮食、蔬菜一样的消费型市场,不能成为像股市一样的投资型市场。

三是“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

以往各级地方政府并没有稳定房价、提供保障性住房的直接动力,因为高房价、旧城拆迁改造等带来的土地增值能给政府的土地财政带来丰厚的收入。所以,“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实际上就是要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首要责任。温总理在报告中强调,“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完善考核问责机制,正是要约束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建设和gdp增长的冲动,追究其在稳定当地房价中的不作为责任,使各级地方政府真正将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到让老百姓“居者有其屋”中去。

第2篇

[关键词]报业集团;体制改革;报业广告经营;

广告经营对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目前报业竞争激烈、政府已经终止了对报业的财政支持、报业多元化经营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的背景下,广告经营对报业集团的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组建了报业集团以后,形成了规模效应,广告逐步向强势媒体集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市场的成熟,报业广告总量呈逐年加速增长的趋势,据最新统计,截止2003年底,我国报业广告的总额已经达到200亿元,稳坐四大传统媒体头把交椅。而且,权威部门基于我国广告发展模型乐观预测,自此至2010年,我国广告经营额总量尚有3倍的增长空间。

然而,报业集团的整体发展却不容乐观。经历了组建之初的调整、磨合阶段后,严重的体制束缚报业集团自由发展。随着报业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报业集团内部的运营机制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广告经营也是如此。

一、报业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20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我国报业正一步步挣脱计划经济的束缚,逐渐在日益开放的媒介市场上独领。而报业的集团化改革对报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从我国现行的报业集团的组建过程来看,由于报业发展还远远没有到自由竞争的阶段,在短期内很难依靠市场的力量改变无序、分散的状态,实现资源的整合,因此,行政力量在报业集团的组建中起着主要推动作用。

这种先天不足给报业集团的发展带来的局限是报业集团的兼并和重组主要局限在同一个区域内进行、单一报业系统内的联合,同时,还由于特殊的行政规定限制了业外资本投入报业集团。这些都牵制了报业集团产业化的深入发展。

报业集团进行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市场自由竞争。结合国企改革经验教训以及报业集团的实际情况,报业集团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渐进的层次来思考:首先,明晰报业集团的产权;其次,将报业集团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并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最后,对报业集团进行公司制改革。

然而,目前我们一些主要依靠行政力量组建的报业集团只不过是各种子报、子刊的物理组合。所以,体制改革就迫切需要报业集团转变成为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公司,将各子刊、子报的国有资产统筹经营,并对所属子公司国有资产行使所有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以持股运作的方式从事国有资本营运,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二、体制改革背景下,报业集团广告经营的发展趋势

以报业集团为首的媒介体制改革必定对整个媒介行业的结构产生巨大影响。经过体制改革之后,各媒介集团均以独立主体的身份参与自由的市场竞争,现存的带有行政烙印的市场格局肯定会被打破。报业集团为了避免在竞争中被击败的命运,就需要拓展现有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范围,这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但是,报业集团的自有资金有限,依靠报业经营自我积累资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报业集团可以积极探索资本运营多种方式,而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然而,由于受到旧思维的束缚,媒介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一直比较滞后,报业集团作为整体上市,目前还不可能。通过将经营中的印务、发行或者广告剥离出来组建成股份有限制公司上市来筹集资金,或许是目前较为适宜的方式,其中广告经营以其特殊重要作用及盈利能力被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在这种背景下,报业集团广告经营的发展趋势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

报业集团体制改革要求广告经营实现三个转变:

首先,整合资源、改变经营思路。这个转变要求报业集团将各子报和子刊的广告部合并成一个机构,统管整个集团的广告经营,经过初步的调整之后,逐步实现各方面资源的整合。

其次,改变广告经营理念。“厚报时代”和“多频道时代”的到来宣告了传媒市场的供求关系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这对广告经营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过去是等着客户上门排队登广告,如今,广告公司必须主动出击,不仅要对市场构架非常熟悉,而且要对客户相当了解,要有能力为客户提供超值附加服务。

1、提高服务层次,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广告客户的发展离不开媒体支持,在激烈的竞争中它们更需要专业媒体的宣传。“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核心就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

比如,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广告公司针对客户的需要,不断分行业细化服务,先后开辟了“信息速递”、“现代电脑”、“现代通讯”、“汽车市场”、“天南地北”等广告服务专版,分别涉及电脑、通讯、汽车、旅游、医药等领域,并面向大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以小组化操作的服务方式,固定专人面向特定行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深度服务,小组成员全面了解整个行业的最新信息,与行业主管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研究专家搞好关系,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还要在客户遇到困难时,帮助企业沟通、公关、解决问题。同时,广告公司还专为大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筹建成立了“大户室”让大客户享受到“超五星级”的服务,利用广告公司所拥有的资源为大客户提供“一对一”顶级服务。

一些媒体的广告公司还为客户事前提供市场分析、事后提供播出评估等,满足客户的潜在需求。

2、主动出击,推介广告资源

好的内容不能仅仅靠自身的版面推荐给广告客户,还要从各个角度向客户进行面对面地推荐,这就要求各报业集团的广告公司纷纷从原来的坐商,变成每年都要在全国各地召开众多大型推介会的行商,主动走出去,与读者和广告客户进行面对面地交流。

各种推广招商会不仅内容更加实在,形式也变得丰富起来。从内容上说,以前广告部门跟客户开的大部分是“联谊会”,如今则演变为“推广会”,主要是向客户介绍自身媒介的价值、跟同类产品相比的优势以及其他服务。从形式上说,如今的各种招商、推广会的花样层出不穷,有的招商会甚至连专刊编辑记者、文化界的明星、娱乐歌星影星也会出来助上一臂之力。

广告推介会进一步促进了报业集团、企业和广告公司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缩短了媒体与企业的距离,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3、创新服务形式,为客户量身定做各种广告方案

在信息爆炸、广告泛滥时代,传统的硬广告形式己较难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寻求更有传播效果的广告形式成为当务之急。

再次,为报业集团承担筹集资金的任务。这个转变的第一步就要求将报业集团广告公司从集团中剥离出来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在报业集团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下,组建广告有限责任公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对广告公司的财产实行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广告公司以自己的所有财产对自己的经济行为负全部责任;一是针对投资者而言,以其出资额或者持有股票的数额为广告公司承担有限责任。所以,投资者即股东享有法律规定的股东权利,并承担有限责任,而广告公司则对股东入股的货币投资、实物投资乃至无形财产均享有自主、充分、完整的控制权,并以其全部财产对他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广告公司上市融资的前提。

根据权力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三大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和效能最大的原则,建立广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公司制企业都必须建立的一套比较规范的企业领导制度,其基本构成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应该说,法人治理结构便是这些机构之间形成的相互制衡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化表现,这种组织管理体制既能保障股东的权益,又能使经营者有充分的财产经营权,同时保障有效的监督。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合法收益。建立一套统一、规范的利益分配制度的目的在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扩大广告公司的自,促进广告公司的发展,最终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第二步就是将组建的广告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化上市融资。报业集团广告股份公司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又包括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

公司债券是指由公司发行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属于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其早期是和贷款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人或机构之间借钱与还钱是最简单的贷款形式,是债务人与债权人两者之间的行为。债券在本质上也是借钱与还钱,但其与贷款的根本区别在于债券可以公开交易。贷款除非债券化,是不进行公开交易的。债券在最早是由向多方贷款逐渐延伸,即提供资金的人数多到一定程度,从而产生交易的需求,最后从发行时便设计出公开市场交易的机制,逐渐分化成为具有固定收益的一种金融产品。相对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的融资成本较低,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同时可以保证股本对公司的控制权。但财务风险较高、限制条款多,且筹资数额有限。

股权融资亦即公司发行股票融资。对公司而言,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资金属于长期自有资本;对股东而言,所持股份代表对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相对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有着自己的优势(本文仅指普通股),如:股票属公司的永久性资本,不需要偿还,也不必负担固定的利息费用,从而大大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由于预期收益高,易于转让,因而容易吸收社会资本等等。但股权融资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发行费用高、易分散股权等。分散股权这个问题对于传媒产业的上市公司非常敏感,而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传媒业的经验,限制小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1%或者3%时要自动减持,从而保证国家对报业集团发展方向的控制。

此外,尽管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尚未启动,但深圳股票证券交易所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据悉最迟可以在2005年上半年启动。作为新兴的市场,创业板是针对那些中小企业而设,以便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个持续融资的途径,以助其尽快的成长与壮大。而主板市场则是针对那些具有一定业绩基础的大中型企业而设,为该类企业实现规模的扩张提供融资途径。这为一些难于在主板市场直接上市的媒介集团的广告公司,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融资机会,而不用在主板市场买壳或者利用非媒介公司上市,从而降低了进入资本市场的成本和门槛。

目前媒介集团常见的上市融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将自己原来的经营部分资产分离出来,注入一家非媒介公司,再由该公司申请上市。东方明珠、电广传媒、歌华有线和中视传媒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另一种是借壳上市,找一家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用媒介的优质资产置换不良资产。采用这种模式的包括博瑞传播、赛迪传媒等。而这两种模式存在的共同缺陷就是周折太多,成本居高不下。如果报业集团将广告经营直接上市,则可以避免这些弊端。

最后一步就是,报业集团广告股份有限公司要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这不仅是广告股份有限公司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更是对报业集团跨地域、跨媒介、跨行业的积极配合。经营范围过于单一就需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而报业广告多元化经营可以敏锐地感觉到市场的变化,并具有较强的市场抵御能力。除了在经营范围上的扩展,报业广告还应该大力扩展业务内容,设置从事具体广告业务的部门以及相关子公司。总之,报业广告要充分挖掘自己的品牌潜力,最大程度地利用所拥有的资源。

第3篇

营销管理中心市场部担任高级市调专员职务,本人自2000入职公司以来。主要负责市场研究方向工作。具体工作包括撰写专业市场分析报告、竞品项目调研、市场动态监控、为营销策略调整提供相关建议等。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协助下,基本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了各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市场部市场研究方向工作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例行性工作、临时性工作及专题性工作。例行性工作主要包括在售项目定期销售分析报告(周报、月报)四城市房地产销售市场月度宏观报告、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月度宏观分析报告、市场动态监控等;临时性工作主要包括竞品项目调研、竞品项目调研报告、竞品项目卖点分析等;专题性工作主要包括撰写专题性研究报告、课题性研究报告等。

市场研究工作是新制定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市场部作为营销管理中心结构调整及专业分工细化的新生部门。主要为公司整体营销策略及在售项目销售提供专业参考意见及决策支持。之前工作范围仅局限于项目调研及市调报告,后经本人建议领导认可改进并丰富了各种专业报告的表现形式及结构,丰富了内容涵盖面并相应提升了专业性及可读性,增加深化了报告种类。和领导及同事一起重新搭建了市场部工作架构,理顺了工作流程,并不断对报告模板进行改进提高,使之实现流程化、专业化,也使市场部市场研究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也为领导及时提供了最新市场及竞品项目动态和决策参考内容。如在制定“首付分期”营销策略期间与项目部共同对率先实行首付分期的美利山项目进行专项调研,履行例行工作及临时工作期间。全面详细了解美利山“首付分期”具体操作手法的基础上为领导提供了相关参考意见,最终促成了首付分期”策略应用于在售项目,对拉动销售起到明显提振作用。

市场部依据同区域、同期入市、产品类型相同或相近的样本筛选原则,售项目竞品监控是市场部重要例行工作之一。根据对在售项目周边区域竞品项目的长期市场跟踪及调研。不断更新具有代表性的竞争楼盘样本进行卖点的客观分析对照。目的于通过各个项目的优劣势对比分析,学习及借鉴竞争对手成功的卖点及营销策略并为我所用,并将优劣势卖点应用于销售说辞及推广策略改进工作中,对在售项目的销售起到实际促进作用。不但完成了本部门的研究工作职责,也对营销管理中心其他部门及销售部工作起到配合和促进作用。

间暇期间也配合其他同事进行在售项目论坛维护工作,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同样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市场部市场研究工作已步入正轨。需要改进及提升的地方很多。本人工作还缺乏一定的积极主动性,沟通略显不足,对市场敏感度有待改进。报告的深入度和涵盖面有待提高。将在今后工作中虚心学习,不断改进提高,逐步推进市场研究工作,为营销决策及项目销售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4篇

[关键词] 温州发展;党代会报告;字词分析;改革开放;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1-0146-10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温州通过“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导向,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村能人为骨干”[1]的发展模式完成了市场经济初期阶段的基本积累,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先导,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基本取向,以实施质量立市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战略重点,温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第二次创业”,不断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温州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阶段,既是工业化升级、城市化加快、国际化提升的关键期,又是经济结构调整加速、资源环境约束加重、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的转型期。温州的战略目标已经从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实现第二次创业”转向“加快转型发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这一新的战略目标。那么,怎样才能准确把握温州自20世纪90年代“第二次创业”以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呢?

通过观察行动者的言语或者行为来归纳其特征、推测其动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斯・韦伯认为:“一个具体行动的正确因果诠释意味着:行动的外在过程及动机可以被如实地把握,并同时达到对其一切关联的有意义的理解。”也就是说,如果正确地分析行动者的外在语言,我们就能合乎逻辑地推断出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总结以前的工作,并提出今后的方针政策,是党的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其工作报告(下简称报告),就是一个时期党组织的施政纲领,是党组织的政治话语的集中体现。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共温州市委市政府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执政逻辑,我们选择对温州市七大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进行文本分析。然而,经验性认识认为,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就是意识形态优先,宣传色彩和教育色彩浓厚,很难把它作为学术性的研究。为了使这一研究更加科学化、客观化、学术化,这里我们引入字词计量分析的手法,来阐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党代会报告的词汇逻辑以及表现形式都相当规范,每次党代会报告的字数也相当一致,这为我们通过语词频率的计量分析党代会报告提供了可能。本文将通过分析语词,比较党代会报告中语词的情况,获知哪些语词是七大到十一大的共有词,哪些语词逐渐隐遁,哪些语词较为稳定。为了达到阐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的研究目的,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分析历次报告的共有词和变迁词,并分析其在历次报告中的位序。

一、共有词分析

在分析温州历次党代会报告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坚持寻找历次党代会的新声音、新精神;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盲目求新,要建立在对报告文本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发展与变迁的情况。共有词是指在历次报告中一直保持高频率的语词。它反映出的工作是长期以来温州发展的重中之重,表明较长时期内由于其核心地位和持久性而形成的政治经济发展的继承与维系。这里我们主要选取七大到十一大党代会报告中前15位的高频词汇(见表1)为代表进行分析。

通过统计我们发现,以每个报告为单位,从七大到十一大5个党代会报告中都出现(即出现5次)的共有词有“温州”“经济”“加强”“社会”“发展”;出现4次的高频词汇有“建设”“改革”“城市”;出现3次的高频词汇有“产业”“企业”“工作”;仅出现1次的高频词汇,有“领导”“干部”(出现在七大党代会报告),“现代”“现代化”(出现在党代会报告),“教育”(出现在九大党代会报告),“创新”“和谐”“农村”(出现在十大党代会报告),“文化”“生态”“转型”“公共”(出现在十一大党代会报告)。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各高频词汇在报告总词汇中所占的份额和比例,我们先把七大到十一大的历次报告合并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总报告,再统计出这个总报告的前15位高频词汇,最后分析各高频词汇词频的比例份额,可以看出共有词的比例分配状况(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到,“发展”“建设”“经济”“产业”“企业”“市场”等词汇的词频在七大到十一大总报告的高频词汇中占64%,“社会”占9%,“城市”占7%,“改革”占6%。这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的工作重心仍然是经济建设和发展,同时注重对城市和社会领域的关注。“继承性”是温州历次党代会的首要特征。

通过对历次党代会报告的文本分析,我们发现这一时期温州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第二次创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经济整体素质

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第二次创业”的提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遵循循序渐进的改革原则,因此就全国而言民营化的过程是渐进型的;而温州由于其特有的地理文化背景,在市场主体的民营化过程中更多地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方式。因此,20世纪80年代当全国农村大体采取集体企业形式的情况下,温州基础脆弱的集体企业在改革初期自动消亡后,长期存在的自发的民营企业就成为普遍的市场主体形式。这种市场主体形式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国有、集体企业,由于其产权清晰、机制灵活,更加具有竞争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温州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具有一定的制度性优势,从而实现迅速崛起。经历了80年代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充分发展以及专业市场的形成,到90年代初温州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民间资本。但由于原先的企业组织结构松散、经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少数地方甚至存在严重的假冒现象,温州信誉出现严重危机。同时,90年代全国各地农村集体企业也逐步实行集体产权向个人产权转变的民营化改革,温州改革的先发优势逐渐弱化,深化改革也缺少突破性的进展,发展出现一个“时间滞差”。在当时,温州经济和温州模式发展最缺的已经不是“私人产品”的生产,而是“公共产品”的供给;最需要的不是微观领域的改革,而是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及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解开了长期困扰温州经济的姓“资”姓“社”问题的思想束缚;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也为温州下一步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浙江省第九次党代会对温州市场取向改革的充分肯定也坚定了温州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信心。面对这一时期的挑战和机遇,在中国共产党温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温州市委正式提出了实现“第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开启了20世纪90年代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所谓温州“第二次创业”,就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途径,以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和加强基础设施为重点,实施科技兴市、质量兴市,力争到本世纪末实现第二次飞跃[2]。从词频统计来看,七大、、九大的高频词汇都将“市场”包含在内。七大、尤为显著。“市场”一词在七大报告中共出现75次,其词频位列第8;在报告中共出现72次,位列第7;在九大报告中共出现33次,位列第19(见表2)。

经过改革开放15年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温州在经济运行方式上,已经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灵活机制。温州作为改革试验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许多改革具有超前性,但对照中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对外开放的步子迈得还不大。在“第二次创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七大将“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为90年代后半期改革和建设的主要目标。加快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宏观管理制度改革,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围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七大报告提出“九五”期间,在全省率先建立产权关系明晰、依法自主经营、独立承担风险、组织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企业”一词也被纳入七大高频词汇,共出现45次,位列第15。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造就一支敢于改革、善于经营、乐于奉献的现代企业家队伍,成为重点工作。同时,“第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为核心,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基本取向,以实施质量立市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战略重点,因此围绕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发展的论述也成为当时七大报告的重点。这两个原因造就了“企业”高票当选成为七大的高频词汇。

根据十五大“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精神,中国共产党温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新温州”目标。根据这一战略目标,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新温州的战略构架,首要的基本要求就是“形成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开放格局”。因此,从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强制度创新、发展资本市场、建立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机制等方面入手,报告将“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列作为一个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

(二)“第三次跨越”:凸显“城市”和“社会”建设

经过“第二次创业”后,温州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一时期是工业化升级、城市化加快、国际化提升的关键期,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加速、资源环境约束加重、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的转型期。面对这一现实,为了实现温州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2007年温州市十大提出了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第三次跨越”的新目标。从词频统计来看,“发展(212次)”“建设(166次)”仍然高居榜首,成为十大词频最高的两个词汇;“城市(104次)”“社会(85次)”“产业(59次)”紧随其后,在十大词频列表中分别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九位。如图1所示,“城市”和“社会”也是七大到十一大报告的高频词汇。对“城市”和“社会”的关注成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由于十一大提出建设“三个温州”战略,并将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作为其途径,因此对“城市”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报告指出,中心城市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支点。要通过构筑“三大通道”拓展城市空间、建设“三大新区”优化城市布局、培育“三大中心”增强城市功能、打造“三大精品”提升城市品位、突破“三大难题”来加强城市管理,从而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对“社会”一词的突出,则主要是归因于对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变迁词分析

共有词表示一段时间内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都围绕着某一点进行,表示在某个方面政策的连续性特征。变迁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特定语词在某次报告中的出现或隐遁,反映了该语词表达的工作过渡性或暂时性,体现了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型和变迁。另一方面,某个特定的共有词词频在历次报告中的位序的变迁,也反映出报告工作重心的转移。

我们以位于历次党代会前15位的高频词汇作为分析对象来统计变迁词汇。首先统计出其词频存在于某次报告前15位而没有进入“此前报告”词频前15位的语词(由于我们选择七大到十一大作为分析对象,所以七大和十一大缺乏相应的“之前”或者“之后”的比较)。用同样的方法,统计出存在于某报告的前15位而没有进入“此后报告”词频前15位的语词。最后再比较这两个词序列,在此前报告和此后报告都没存在,唯独出现在该次报告的特有词,就是此次报告特殊性的关键词。用这种方法我们统计出了七大到十一大的变迁词(见表3)。

从上述的统计可以看到,、十大、十一大是新词的爆发期,七大和九大处于相对平稳期。七大的特有高频词汇是“党”“干部”“领导”“我市”;出现“现代”“现代化”“城市”三个高频新词;十大出现“创新”“推进”“和谐”“农村”“努力”“大力”六个高频新词;十一大出现“文化”“改革”“工作”“加快”“生态”“公共”“转型”七个高频新词。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系列的高频新词?高频新词的出现是各个时期温州工作重心的集中体现。对于七大的4个高频新词,从当时的背景我们发现,这时正处于温州“第二次创业”的初始阶段。面对温州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温州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进行新的改革。由于企业自身转型升级能力的欠缺以及其对当前利益的顾虑,因此很难由企业自身来进行“自我革命”。这个改革的推动者必须认识到改革的势在必行,同时由拥有强大的改革能量的主体担当,才能真正开启“第二次创业”。这个主体毫无疑问就是温州市委市政府。同时,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政府能力的强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强政府”也是现阶段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体制特征。而“强政府”能力的有效发挥,最重要的依靠力量是在党政部门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所以,七大报告一再强调在“第二次创业”中“党”和“干部”的“领导”作用。

“现代”“现代化”“城市”作为的高频新词是在将“建设现代化新温州”作为新的奋斗目标的背景下产生的。进入21世纪,在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愈显突出,主要是工业化进程领先而工业现代化相对滞后,农村工业化进程领先而城市化相对滞后,经济发展领先而人的整体素质提高相对滞后,这三个深层次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温州市更快更好的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加快现代化步伐来缓解以至解决。为建设现代化新温州,温州市委提出了现代化导向战略: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手段,切实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导到实现产业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上来。报告就是围绕这三个现代化而展开。产业现代化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增强科技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城市现代化就是要加强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人的现代化则主要落实于“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温州文明”上。

十大具有实际意义的高频新词为“创新”“和谐”“农村”。“和谐”一词来源于温州这一时期创建三个温州的基本战略:“发展活力温州、提升实力温州、构建和谐温州。”而“创新”是强市之本、活力之源、和谐之要,是推进温州发展实现“活力温州”“实力温州”的最大动力。对“农村”的强调则基于十大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主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点是协调发展,这也是实现温州“第三次跨越”的“平衡轴”。协调发展首先是城乡协调发展,基本方法就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从报告的标题来看,十一大的工作重点在于“改革”“转型”以及“生态”。与之相对应,我们发现十一大具有实际意义的高频新词也是“文化”“改革”“生态”“公共”“转型”。其中“文化”一词在十一大报告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共出现67次,是十一大高频新词中词频最高的语词,同时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前15位高频词中。这也反映了温州在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文化”的重视。十一大提出以建立“三生(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幸福温州”为奋斗目标,作为高频新词的“生态”也反映了十一大报告的这一重点。“生态”在十一大报告中共出现44次,位列第十三。结合十一大报告文本我们发现,报告首次将文化和生态文明相结合进行了论述。这也是十一大报告的一大特点。报告提出着力在文化发展中充分体现生态特点,在生态建设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的实践形式。其目的是倡导生态人文精神,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提高生态文化素养,培育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

“转型”一词也是十一大报告的高频新词。十一大报告指出,当前温州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是政府转型相对滞后,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越位和缺位现象;社会转型相对滞后,半城市化问题突出,社会建设与管理任务繁重;经济转型相对滞后,产业发展缺乏平台支撑,高端要素难以集聚,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进展不快。

要全面实现转型发展,首先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要改变“低小散”的现状,加快发展以生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并以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全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4003.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7%,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39亿元,下降0.8%;第二产业增加值2015.48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872.99亿元,增长8.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81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8044美元),增长7.1%。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9:50.3:46.8,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3]。

全面转型还包括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即人类社会从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整体性转变。这就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也意味着人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变革[4]。社会转型意味着人口与家庭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资本结构等多方面的变化。社会转型可能导致结构性问题的出现,社会结构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出现发展不平衡、变化不协调,阻滞社会分系统以及社会大系统功能发挥。经济社会的转型带来的是空间上的全方位、时间上的加速度、内容上的多层次和内涵上质的飞跃,意味着整个社会由僵滞走向变革,由封闭走向开放。这种变化正如十六届六中全会所指出的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结构的矛盾和冲突、传统社会结构的超稳定性被打破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思想观念的相互碰撞等问题,成为处于这一社会阶段的温州必须面对的新挑战。因此,为实现“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市十一大提出必须实现三大转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推进政府转型、以城乡统筹为途径推进社会转型、以优化发展环境为载体推进经济转型,以此来缓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结 论

计量分析最有用的一点就是具有较强的实证意味,避免了凭空猜测和推断的主观性。每5年一次的党代会报告给人们提供了“定点观察”进行预测分析的机会。笔者通过对温州“第二次创业”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的分析,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与特点。就其过程而言,这一时期温州经济社会经历的两个阶段:七大以来的“第二次创业”、十大以来的“第三次跨越”。就其特征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对共有词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两个阶段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仍然是经济建设,体现在“市场”“社会”“城市”“改革”“产业”“企业”等方面。第二,通过对变迁词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这两个阶段中,工作重心呈不断变化状态,并呈阶段性特征。从七大在政府推动下进行“第二次创业”到将建设现代化新温州作为奋斗目标,从十大“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第三次跨越”到十一大“加快转型发展实现‘三生融合幸福温州’”,这一过程鲜明地体现了各阶段的工作重心。在党代会报告中的变迁词汇表明党委的关注点,并通过党代会报告的形式形成新的机构话语,这些新话语反过来引起社会主体对这些新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出台相关政策以保证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简言之,社会主体将新的关注点带入工作报告并形成新的话语,同时这些新的话语反过来影响话语的接受者以及他们的行为,并通过他们引起和促进社会变革。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而这一阶段性特征一方面由上一阶段遗留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在当前阶段的政策有关。今后温州经济社会将呈现什么样的特征,不但与我们今天的经济社会运行状况紧密相关,同时也考验着我们今后的政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仁寿.温州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3).

[2]邱明柱.三次思想解放与温州经济发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4).

[3]温州市统计局.2013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3-27.http://wzstat

/info_view.jsp?id0=z0h8ln

第5篇

关键词:平面媒体 区域经济 相关度

媒介经济是整体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切经济的共性;媒介经济又是影响力经济,它的双重性使其显示出相对复杂的经济形态。第一是它的接触性,媒介经济的形成首先是凝聚受众注意力的规模;第二是它的消费性,媒介消费者实际拥有的社会消费能力。

媒介经济存在两个依赖:一是对媒介影响力的依赖,二是对广告的依赖。表面上看,媒介影响力与纸媒的议程设置关联度非常强,如果缺少发行经营手段,媒介影响力同样抵达不到峰值。平面媒体影响力与平面媒体的产品销售,即与发行量的关联度密不可分,与实际阅读流量也呈正相关关系。

媒介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告,广告必然与经济发展紧密关联。首先是消费者对媒介产品的消费程度,媒介产品的消费依据消费者的文化素养,也受到经济能力的制约,而广告商对广告的投入依据消费者的社会购买力。广告拟态出个体消费者的经济环境,对社会产品的销售及消费进行了另一角度的测评。

媒介经济存在于社会整体经济中的发展趋势,由多种因素制衡,其中非经济因素,如政治因素,可能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经济因素的依赖度是最基础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在媒体管理模式、区域群体综合需求、区域经济环境。新疆媒介经济在新疆区域经济环境中受到正负两方面的关联作用。

新疆平面媒体市场化走向受到新疆区域经济负面因素影响的相关度

新疆经济的区域性与平面媒体经济的区域性。新疆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决定了新疆经济的区域性特点,新疆经济的区域性特点延伸到了新疆媒体经济。与内地报业市场的远距离相隔,新疆平面媒体市场局限在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从区域之外进入新疆平面媒体市场的产品数量十分有限,进入者对市场目标的争夺定位在媒介产品销售上,无力于争夺新疆广告市场份额,新疆广告资源被新疆媒体如数囊括。外界难于进入新疆媒介市场,新疆媒介也难于进入区域之外的市场,新疆平面媒体媒介产品完全封闭在本地区域内。

对发达国家以及发达地区新型媒体发展势头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媒体在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快于相对滞后的地区,对平面媒体市场走势的影响也强于后者,处在相对置后的新疆平面媒体获得了一个缓冲时间,中国发达地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缓冲时间为10至15年,新疆平面媒体市场打开缺口的时间表将推后很长一段时间。从一种观点上看,它给新疆平面媒体减弱了来自外部市场的压力,留有一个缓冲的空间,但这样的空间,是一个弱势的空间,并不一定完全有利于新疆平面媒体的充分发展。

区域性特点导致新疆平面媒体在区域内竞争,给区域外竞争增加了难度。新疆经济报与南方航空公司联办的《旅游报》在北京市场竞争了三年,这是新疆少有的能在疆外竞争的报纸,一直苦苦坚守到2007年,最终撤出了北京市场。新疆平面媒体试图以成立集团、加快市场化、解决体制不顺等问题的方式改变现状,但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平面媒体市场态势,与市场化激活的竞争力形成了对冲。

新疆平面媒体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高于发达地区。中国媒介经济始端于改革开放,在二元经济结构框架的土壤上萌生。媒介经济与社会经济存在“种群关系”,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和经济水平决定一个区域媒体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对媒介经济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中国媒介经济的活跃因素首先聚合于都市类媒体。以都市类报纸为例,因为寻求最大限度的广告资源是报纸从一开始到现在的唯一经营模式,而二元经济结构造就的商家追求的高附加消费群体聚集在城市,因此,都市类报纸在面世之初就以这一消费群体为经营目标群体,由此打造的巨大广告资源与低价报纸售卖的联盟首先在大中城市生根开花。

固然,“报纸是城市化的产物”,但报纸在经营过程中,一旦以将报纸的影响力向广告主寻租作为核心竞争力时,报纸发行目标选择的参考价值将以广告主的潜在利益为主导,目前报纸流行的销售理论中的“无效发行”,就指的是不能带来广告量的边际发行量,从而以读者为首先选择的报纸发行导向,退到了被次要选择的价值取向。都市类报纸拥有的读者群体的分布,基本吻合二元经济结构造就的消费能力等级分布,也源于纸媒为追求广告资源而在自己认定和人为规划的区域中低价销售报纸的培植,逐渐形成了平面媒体的二元经济结构。

新疆地广人稀,农牧区的人口多而分散,平面媒体的受众需要一定的文化层次,其媒介产品销售的特性又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倾向。新疆平面媒体产品抵达农牧区的难度强于内地其他省份,进入新疆农牧区的平面媒体媒介产品的数量不足以形成影响力经济,新疆平面媒体基本上放弃了对农牧区的利益诉求。新疆党报在农牧区的发行量完全指向宣传的需要。新疆涉农广告本身就少,有限的涉农广告选择了其他媒介,新疆平面媒体上的涉农广告少之又少。

媒介二元结构呈现的结构性矛盾激化了区域性市场进入的泛滥,固定在广告资源争夺上的经营模式限制了媒介经济从内涵向从外延上的拓展,过度依赖追逐具有较强消费潜力的受众导致媒介同质化竞争。《都市消费晨报》、《乌鲁木齐晚报》、《新疆都市报》的同城竞争态势加剧了新疆平面媒体经济的二元结构强度。

由调查得出,新疆各地区主要报纸发行量低,发行量低所带来的问题是平均成本增大,吸引广告的能力低,而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恰恰是新闻媒介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新疆的多数报纸,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报纸运行十分困难。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首先会影响到新闻媒介的传播质量,使新闻媒介的发展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况。

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对广告的影响。据2009年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2008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达4203亿元人民币。2008年新疆地方财政收入达361.06亿元人民币。

新疆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群体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变化,消费能力得到了增强。但横向比较的结果表明,新疆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仍排在靠后的位置,新疆媒介经济不可能超越社会整体经济。

新疆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其主要表现为农业的单一生产结构,第二产业与服务业的严重滞后。广告以推动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为第一大类,新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状况决定了新疆本地广告资源的不足。

新疆平面媒体市场化走向受到新疆区域经济正面因素影响的相关度

新疆经济发展对媒介的传播要求。随着对新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优势资源的开发,新疆正在成为国家能源资源接替区,基础建设、设施农业、边境贸易等给新疆经济注入了活力。今年,中央提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疆经济大发展,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新疆经济发展向新疆媒介提出了适合新疆经济发展的传播要求,意味着向新疆媒介的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极大地影响到新疆媒介经济的走向,影响新疆平面媒体的市场化走向。

在未来的几年里,新疆平面媒体获得的行政广告资源、商业广告资源将呈上升趋势。

生活水平的变化对媒介的传播要求。新疆经济发展,不能单靠一座接一座的高楼拔地而起、一个接一个的大项目落地而成,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当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时,才能把现代化的气息延伸到城乡统筹的各个角落。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服务业的扩大,社会群体对各类生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它将导致平面媒体广告类别结构的变化。

分类广告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向读者提供大量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实用信息,读者能够通过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小分类广告满足了受众所需要的“售屋租房”、“求学辅导”、“出让转卖”、“家政保育”等信息。小分类信息范围的扩大、量的增加,其基础由民生改善、生活水平提高作支撑。

新疆平面媒体小分类广告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任何类别的广告。《都市消费晨报》、《新疆都市报》分类广告占版面积每天保持在4至6个版。两家都市类报纸小分类广告的年收入分别达到4000万元和1000万元,从过去广告经营中的“丑小鸭”变成了一大亮点。

传统报业发展到今天,如何对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和再度利用已经成了关乎今后报业进一步发展的紧迫课题。报纸广告将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信息源。新疆平面媒体目前小分类广告同时采用两个通道,即在纸介上后,又借助于网络。网络利用纸媒信息建立起了面向公众的信息资料库。

区域经济环境改变促使新疆平面媒体调整盈利模式。平面媒体遵循的一般经营模式是,增强媒介的影响力、吸引力,促进发行的市场占有率,带动广告的吸附力。从广告的服务对象来说,广告主选择投放对象,首先关注媒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读者的阅读率、媒体的品牌效应和美誉度,看重的是广告投放的效果。从产业构成上说,广告、印刷、发行是传统报业的三大产业支撑,尤其是报业的广告经营。这种传统的报业经营模式从现代报纸诞生以来一直在延续,在广播、电视的挑战下,其运行轨迹依然如故,未做大的调整。

近20年,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向纵深蔓延,传播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世界报业的经营模式多元化。日本《读卖新闻》把保险业作为报业集团经营的主营业务,默多克新闻集团在多元产业优势互补的推动下涉猎全球传媒资源,包括中国的新媒介资源。报网融合的经营模式在全国平面媒体中遍地开花。

随着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环境的改变,新疆平面媒体经济的环境也将改变。《新疆经济报》报业集团以亚心网为依托探索报网融合的经营模式,目前形成的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延伸。新疆平面媒体一致有着清醒的意识,增加非广告经营收入,调整广告在媒介经济中占比居高不下的经营模式将是未来平面媒体转变盈利模式的关键。虽然不是直接的影响因素,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对新疆平面媒体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对平面媒体广告的拉动。新疆的经济状况在西北各省区中并不是最落后的,而且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但是,新疆在全国仍然是属于后列的。媒介经济归根结底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影响着平面媒体广告的拉动,新疆GDP在逐年增加,新疆主要平面媒体广告额及新疆各主要地区平面媒体广告额也趋于上升趋势。(本文为“平面媒体市场化走向与其分析”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晓枫:《中国传媒资源整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中国传媒发展指数》,2007年至2008年。

第6篇

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按照“敢为、有为、能为”的要求,以“让人民满意”为主题,发挥媒体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评议活动,推动部门和行业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政风行风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保障和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评议对象

月份,市政府纠风办通过人民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电视台、日报社和“中国”门户网站等渠道,采取互动和投票等方式,请市民选择10个参加2012年媒体直播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的市政府工作部门(以下简称参评单位),并向社会公布。

三、评议内容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与政风行风建设的重点任务相结合,与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相结合,着重对重点评议对象依法行政、办事效率、廉洁从政、文明服务情况进行评议。

四、评议时间和步骤

评议活动从2012年月开始至12月结束。具体时间和步骤安排如下:

月,制定活动方案,并通过媒体,请市民投票选择10个参评单位;结合全市纠风工作会议、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会议进行部署。

5-7月,组织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代表开展明查暗访,同时在“中国”门户网站开设活动专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

8-10月,督促参评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

11-12月,在广播电视中心进行现场评议。

五、现场评议安排

(一)参加现场评议活动人员和媒体

参加现场评议活动人员:市有关领导,市纪委、市政府纠风办、市监察局领导,参评单位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所属处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评议代表共80名(参评单位服务对象代表50名/场次、媒体观察员10名/场次、市监察局特邀监察员和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代表20名/场次)、特邀社科专家4名/场次,以及参评单位其他相关人员。

参加现场评议活动媒体: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日报社、“中国”门户网站。其中,电视台新闻频道负责组织现场直播,人民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和“中国”门户网站负责并机直播,日报社负责现场报道。其他在榕新闻单位,可申请参与活动和报道。

(二)现场评议的方式、步骤和要求

1、评议活动方式

采取电视、广播、网络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平面媒体进行深度报道。

2、评议活动步骤

(1)动员部署。制定现场评议活动方案,并召开有关会议进行部署。

(2)确定评议代表。参评单位服务对象代表由市政府纠风办从各参评单位提供的500名服务对象名册中选择确定;媒体观察员(日报社2名、人民广播电台2名、电视台3名、“中国”门户网站3名)由所在媒体推荐;市监察局特邀监察员和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代表由市政府纠风办确定;社科专家由市政府纠风办从市委党校和市社科院学者中选择确定。

(3)组织现场直播。根据预先排定的日程,有序组织各参评单位评议活动。

3、评议活动要求:

(1)认真准备。参评单位要结合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查找本单位在政风行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要认真起草本单位的《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报告》。加强与媒体沟通联系,配合电视台拍摄开场片。各政风行风监督组(由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代表组成)起草《政风行风监督检查报告》,讨论、确定专题建议。

(2)整改反馈问题。参评单位针对现场评议活动中提出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在规定时限内抓好落实,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三)直播活动安排

直播活动由电视台主持人主持。

1、开场短片。

2、参评单位报告工作。参评单位主要负责人作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报告,期间插播由参评单位提供的反映本单位政风行风建设影像资料。

3、监督检查报告。市政风行风监督组作政风行风监督检查报告,对参评单位政风行风建设情况作出综合评价。

4、回应监督检查报告中问题。参评单位领导逐条回复监督检查报告中的问题、批评和建议。

5、场内互动。评议代表向参评单位领导班子提问;现场连线“政风行风热线”电话、“中国”门户网站上线群众,与参评单位领导互动,参评单位领导作答。

6、现场测评。现场评议代表对参评单位政风行风建设状况进行现场测评打分。市政府纠风办负责现场统计。

7、主持人宣布现场测评结果。

8、社科专家现场评论。社科专家就现场评议活动进行评论。

9、参评单位主要负责人作表态性发言。

10、主持人宣布评议活动结束。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媒体直播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是加强民主监督,推进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部门和行业良好形象,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措施。参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要求,制定具体措施,确保直播活动顺利开展。

(二)落实工作责任。

市政府纠风办主要负责:1、拟定评议活动方案;2、审核参评单位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报告和市政风行风监督组的监督检查报告;3、联系市特邀监察员和市民评代表参加活动;4、邀请、联系社科专家;5、协调现场直播有关事宜;6、对参评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电视台主要负责:1、组织有线电视用户投票选择参评单位;2、编写直播脚本,拟制互动方案,组织现场直播;3、编拍开场短片、直播活动《预告宣传片》等视频画面,起草单场脚本;4、联系媒体观察员参会;5、协助广播电台、“中国”门户网站做好同步直播相关保障工作;6、协助做好现场采访媒体记者的登记、引导等相关工作。

人民广播电台主要负责:组织“政风行风热线”参加联动直播活动,选择上线群众与参评单位领导互动。

市政府数字办主要负责:1、组织网民投票选择参评单位;2、组织“中国”门户网站参加联动直播活动,开设活动专栏,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选择上线群众与参评单位领导互动。

日报社主要负责:刊登选票选择参评单位,并进行媒体深度报道。

市纪委办公厅主要负责:1、审核评议活动方案;2、视情邀请省纪委领导现场指导直播活动;3、审核台本等有关文字材料。

第7篇

本科室负责组织编制城市市政设施各项专业规划;负责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市区河道的建设、管理和户外灯饰建设的管理工作;负责编制城市桥梁(立交桥、人行桥、涵洞)、排污泵站、排水排污管网、照明设计、市区河道、城市道路的维修、翻新和疏浚计划,下达维修任务;负责全市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定、工程报建、招标投标、施工许可、质量和安全监督等工作;参与工程竣工验收、移交管理等工作;负责重要地段(场所)和重大项目灯饰建设方案的审定和户外灯饰设置审批工作;负责市政企业资质的审核和审批;负责办理外地进瑞市政行业的设计、施工、质量监理单位的登记、注册、资质审验工作;负责审批市区道路的路面开挖;负责城市道路临时占用(含公用设施的设置)审批工作;负责市区内洗车场(点)的审批。

二、分权重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措施

我们根据科室工作的实际,把道路开挖、排水许可证、住宅小区(组团)市政公用设施和绿地专项验收和施工许可证等四项审批工作作为分权制衡的重点。

(一)、道路开挖

1、原办理程序:(1)、填写表格:要求道路开挖的单位或个人在施工前递交申请报告及所需资料,并填写《道路挖掘审批表》一式三份交市政管理处。(2)、审核审批:由市政管理处、城建监察大队、公安交警部门签署意见后,报市政管理科,重大事项报分管局长审批(前阶段实际情况是市政管理处没有将审核意见报市政科和分管局长审批)。(3)、缴纳规费:向市政管理处预缴道路挖掘修复和保证金。(4)、领取《道路挖掘许可证》。

2、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从现场踏勘到审批都由市政管理处经

办人负责,中间环节缺少监督,职权过于集中,重大审批事项不透明。

3、整改措施:本项目审批的业务流程在现有的基础上,我

们根据分权制的精神,确定流程为初审、审核、审批三级审查制度,成立一个审核小组,组长由分管局长担任,相关科室人员作为成员。整改后的审批流程如下(1)、由市政管理处和城建监察人员、公安交警进行现场勘察,对道路开挖出具初审意见。(2)、由市政管理处上报市政管理科审核,经办人员进行审查后,由科长负责审核,并上报分管局长。(3)、分管局长召开审核小组经集体充分讨论后,确定是否同意审批。以此分散权力,严格程序,权责明确,形成对审批权的监督制约。本审批项目时限为5天。

(二)、排水许可证

1、原办理程序:申请单位或个人提出报告,由市政管理处派

人到现场勘查,符合条件即办理押金手续,签署同意意见。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市政管理处的权力过于集中,没有形成

严密的程序。

3、整改措施。首先是成立排污接管审核领导小组,组长由分

管局长担任,相关科室人员作为成员。其次整改后的审批流程分权如下:(1)、由市政管理处发放审批表。(2)、市政管理处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并对周边环境、交通出入、污水接管方案签署勘察意见,报市政管理科审批。(3)、市政管理科经办人员进行审查,报科长审核。(4)、由分管局长召开审核小组经集体充分讨论后,确定是否同意审批。(5)、待业主把有关排水设施完工后,由市政管理处进行验收,并把有关资料报市政管理科备案。(6)、发放排水许可证,办理时限为3天。这样的审批流程既严格了审批程序,又把权力和责任分到了各个职能科室,实现有效的分权制衡。

(三)、住宅小区(组团)市政公用设施和绿地专项验收

1、原审批流程:(1)、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交书面申请报告。(2)、

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交相关资料。(3)、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不具备条件的,5日内告知,具备条件的,在3个工作日内组织验收。(4)、对小区进行验收,达不到标准的,发整改通知书。(5)、接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整改通知书后进行正式验收。

2、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审批事项结构不合理,审批流程不流畅,

基本有我科独自操作,没有形成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3、整改措施。首先是成立验收领导小组,成员由局级领导和各科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分管局长担任。其次整改后的审批流程分权如下:(1)、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交书面申请专项验收报告和有关资料。(2)、组织三个局科室和三个下属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对资料进行初步审查,不具备条件予以退还,具备专项验收条件的,在5个工作内组织专项验收。(3)、由我科牵头组织有关科室和单位进行现场勘察和预验收,三个局科室和三个下属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对验收项目逐项进行审查,提出整改意见。(4)、整改意见统一上报验收小组,由其发出预收整改通知书,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限期整改。(5)、接到开发公司整改完成通知书后,由我科牵头组织三个局科室和三个下属单位进行正式验收。验收评定意见报验收小组审批,审批同意后签发住宅小区(组团)市政公用设施和绿地专项验收评定表和会议纪要。

(四)、施工许可证

1、原审批流程(1)、领取申请表。(2)、提交相关资料。(3)、

由经办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报科长审核。(4)、分管局长签署意见。(5)、发施工许可证。

2、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审批事项过于简单,没有形成有效监督,

重大事项不透明。

3、整改措施。首先是成立审核领导小组,其组长由分管局长

第8篇

我国出版业分为公益性出版单位和企业性出版单位,后者从以前的事业单位编制转变为企业。从1996年中国成立第一家报业集团到2000年广电业拉开集团化的序幕,再到报业和广电联手诞生跨媒介综合传媒集团,直到今天的传媒集团首发上市。自从十六大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方向后,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终于以资本市场上的红旗宣布了初步的成功。

传媒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从2006年春开始,就被纳入纵深改革的范畴。以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标志,对于传媒行业的改革达成了一定公识:传媒行业改革的核心思路是公益性内容与经营性业务的两分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公益性内容必须跟社会资本脱钩;但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体制方面的落后有迫切要求这些行业进行市场化的改革。最终的思路就是把电视频道编播、报刊采编等公益性内容跟电视报刊广告、发行、传输通道等经营性业务分离开来,前者保留事业编制,后者允许公司化运作。

11年光阴,换来了公众企业的地位,这看似一小步,又何尝不是一大步。不过,从公众公司到一家真正的公众公司,从真正的公众公司到真正的公器,这条路还很漫长。

“传媒概念股”有名无实

当前,即使把内容与经营分开运作而登陆股市,那么传媒版块上市公司数量少,整体效益一般,受政策制约,主营业务庞杂,利润率低,所以在粤传媒上市之前,我们几乎没有投入过精力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只是在做旅游行业的时候顺带涉猎这一领域,国内只有国泰君安、海通证券、银河证券等少数几家大型券商才对传媒版块进行研究,而且大多还隶属于旅游行业。

据了解,目前A股上市传媒公司的业态主要分为:以歌华有线、电广传媒为代表的数字电视业务领域和以粤传媒、博瑞传播、华闻传媒、赛迪传媒、华商传媒等为代表的报刊领域两大部分。一种是报业集团将优质的经营性资产剥离出来,加以整合重组,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子公司,然后申请成为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资金。报业单位是上市主体公司的大股东;上市主体公司全面经营报业单位的各项经营业务(20年―30年经营权),双方约定按广告(也有按发行)收入的一定比例(一般为15%―20%)支付报业单位各编采部门的费用。同时,上市主体公司享有子报子刊主办权。另外被传媒行业广泛采用的就是借壳上市,母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传媒企业中,来实现集团公司的上市。

但是,传媒公司买壳经常会碰上两大难题:壳资源本身的资产处置和人员安排可能将耗费大量精力,付出大量成本;二是壳资源不干净,一般都有大量的负债,买了壳还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融不了资,要想甩掉包袱,还要付出额外的成本。”一位证券咨询业分析师表示,“目前A股的12家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规模小,年收入平均是十多亿元人民币。大多数报业上市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报纸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增值服务还没有得到体现,其他经济来源也微乎其微。比如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的广告收入就占到总收入的80%以上,而且这是中国报业的普遍现象,整个支撑点几乎全在广告上,给集团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

一些“传媒概念股”远离传媒的本质核心业务,主营十分庞杂,经营范围包括五金家电、百货、服装、食品、金属材料、房地产经营开发、物业管理、出租汽车公司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司业绩不佳。

作为全球传媒行业的传奇人物,默多克为了其全球“攻城略地”计划,将新闻集团移师美国。同时,近年来,私募基金也非常青睐传媒行业,在雅虎、搜狐、百度、分众传媒的上市征途中,不乏PE和VC大手笔的助推。

传媒板块的机会取决于政策松动的动作有多大,国外的传媒集团可以收购上下游整条产业链,年收入可以达到几百、上千亿美元,但是国内却不允许跨媒体经营。

能够上市融资的传媒公司,必定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目前网络和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对于纸质媒体的挤压日渐明显,传统媒体从2005年起就一直处于发展低迷状态。目前国内有些大型报业集团对于上市也不是很热衷,因为传媒版块尚未成气候;再者,品牌、渠道、资金都不缺,没必要成为一个公众公司,将自己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暴露在对手面前。

募集资金为何躺在银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在2006年初发表研究报告《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12个新鲜话题》,其中第三个话题是:《“北青传媒”上市后的问题说明什么?》。报告分析了“北青”上市募来的钱为何大多躺在银行里未动,认为,走向开放市场的中国传媒产业亟需一套完整而清晰的规则系统。

该报告说,北青传媒在上市之初曾经宣布,这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周末报刊、时尚和理财等专题周刊以及投资北京电视业务等。然而,2005年4月26日《南方日报》以《北青传媒融资9亿港元未花一分》为题,披露北青上市募来的钱大多躺在银行里未动,仅在2004年7月投入238万元收购休闲时尚期刊。由于产业扩张行动迟缓,原有单一形态的传媒结构和赢利手段使得北青传媒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极弱。

北青传媒的经营决策层早就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因而在公司上市说明和2005年中报中都明确表示有延伸产业链、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的具体计划。可是,动用这些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除了需要获得董事会的首肯,还要层层上报给上级部门审批;另一方面,跨媒介的发展在国内还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开先河者,跨地区办报已经叫停,跨行业发展则要冒更大的经营风险,所以,在当前国内媒体管制环境下,北青要实施“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三跨战略还只能是一厢情愿。

报告认为,北青传媒的巨幅下跌以一种放大的声音提醒人们:走向开放市场的中国传媒产业亟需一套完整而清晰的规则系统。有的学者据此认为,中国的传媒产业由于规制边界不清,或是规制供应不足,导致产业市场存在着市场和政府由于角色错位而造成的功能双重失灵的情况,事实上,这样的双重失灵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第9篇

【摘要】在《淮安日报》创刊70 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发来贺电称之为“淮安日报现象”。其特色体现在一是着力办好三报五刊三网增加广告的吸附力;二是全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采编经营队伍;三是精心策划活动拉动广告创收的持续快速增长;四是开展多元化经营推进报业发展的全媒体建设。

关键词 地市党报 淮安日报 全媒体

2007 年元月,中共淮安市委对淮安日报社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领导班子团结拼搏,改革创新,取得了喜人成绩。从2006年的广告收入2200万元,经营总收入2300万元,到2013年的广告创收1.45亿元,经营总收入2.57亿元。报社广告收入和经营总收入,连续7 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2010 年7月8日,在《淮安日报》创刊7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发来贺电称之为“淮安日报现象”。淮安日报社综合实力在江苏省13 个地市报中排名第7位,跨入江苏省地市报第二方阵,由此跻身中国地市报30强行列。

一、着力办好三报五刊三网增加广告的吸附力

目前,淮安日报社经过多年的努力,于2011 年3 月挂牌成立淮安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拥有三报五刊三网,即《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淮海商报》三张报纸,《名城汇》、《地产画报》、《尚城》、《淮安新闻》、《淮安楼市》五本杂志,淮安新闻网、图特网、爱上12 楼三个网站,办好三报五刊三网能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增加广告吸附力的作用。

2010 年5 月,《淮安日报》进行了报社发展史一次“革命性”的改版,改版第一期的《淮安日报》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次改版体现四大特点。

特点一:“瘦身”。这是改版的最显著的外形特征。将报纸由原来标准的对开大报,改为34 厘米×54.5 厘米的“瘦报”。一是方便读者阅读;二是符合环保要求,节约纸张8—10%;三是适应现代报业的时尚潮流,基本栏由8 栏改为6 栏,版式分成主栏、边栏形式,对字体、字号、分栏、色彩等作出严格规定,以保持报纸版式风格的相对统一协调。

特点二:“靓图”。改版将新闻图片作为独立的新闻报道主体品种使用,以大图、美图、多图的运用,构建版面的视觉中心,引领《淮安日报》进入读图时代。每周末安排一个“镜像淮安”的图片专版。要求图片发挥新闻信息的特色功能,同时起到美化版面的效果。

特点三:“厚题”。主标题制作基本用横题,要求有三:一是“字号大”,各版头条标题字号增大,突出重点;二是“用字少”,主标题一般用字10 个左右,最长不超过13 个字;三是“用字活”,非中央省市重要会议,主标题一般不出现“会议”字样,力求生动活泼,眉目传情。

特点四:“精文”。改版强调的是每个版面刊用稿件的“篇数”,而不是“字数”。压缩稿件“水分”,提倡短小精悍。各版面主栏头条文章控制在1000 字以内,边栏每篇200—400 字,增加了版面容量。

这次改版整合了原来的摄影部、微机室、美术编辑室,成立视觉中心,设置视觉总监。视觉中心承担的是“大视觉”的任务,包括摄影报道、版式设计、图表制作、图片编辑等。同时,还从采编人员的内部考核入手,围绕改版后的新变化新要求,修订和改进考核激励方法,调动了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报纸改版得到了市委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肯定,也得到了省市新闻专家的高度评价。

之后,《淮海晚报》和《淮海商报》也相继进行了改版;《名城汇》、《地产画报》、《尚城》、《淮安新闻》、《淮安楼市》五本杂志,更是设计各具特色;淮安新闻网、图特网、爱上12 楼三个网站经过多次改版,现在网站版面基本稳定,每天各网站点击率达10 万人次。改版后的三报、五刊、三网使人耳目一新。

二、全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采编经营队伍

报社要发展队伍建设很重要。2007 年以来,报社坚持以实绩论英雄、以实绩选干部、以实绩定奖惩,每年组织开展了行政后勤、三报采编、广告经营等部门的主任竞聘、员工双选,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干事业的积极性。财务管理、广告监管、报纸发行等工作井然有序,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党建、综治、计生、妇儿、工会等工作,也都多次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表彰嘉奖。

2007 年,为适应淮安报业的快速发展和传媒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报社采编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当时报社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新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淮安日报社投入50 万元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签订协议,从2007 年10 月至2009年8 月,联合举办二年制的新闻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淮海商报“三报”在职采编人员,男同志45 周岁、女同志40 周岁以下的全部参加学习,考试合格报销学费;如果通过学习获得硕士学位,报社另外奖励,“三报”共有62 名员工参加学习。

2007 年年初,报纸在一版位置开辟“党报记者进社区”专栏,刊登来自社区一线的鲜活报道,及时反映社区新人、新事、新风尚,报道各级政府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情况,既弘扬了正气,也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4 月2 日,江苏省委宣传部报纸阅评组撰文对《淮安日报》开展的“党报记者进社区”报道给予充分肯定。文章指出,“《淮安日报》适时推出‘党报记者进社区’的专栏报道,是有识之举。”“报道鲜活、生动,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为促进青年记者钻研业务、了解基层,更好地宣传和服务好基层,淮安日报社首创了《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淮海商报》“三报”青年记者现场新闻竞赛活动。2008年10 月10 日,“三报”青年记者首次“走进中天”,开展现场新闻竞赛活动。一年时间内,报社先后在今世缘公司、市城建指挥中心、华能电厂、市园林公司等单位举办了现场新闻竞赛,参加人员现场采写稿件,现场评比打分,竞赛结果现场公布。报社以此开创了新闻媒体联系基层、锻炼队伍的一种新的做法,从而成为报社的一个品牌活动,受到基层欢迎。到2013 年,“三报”青年记者现场新闻竞赛活动已成功举办近90场,仅此一项活动冠名,累计为报社创收近1000万元。收到了赛出能力、赛出效益、赛出口碑的实际效果。

为此,中宣部、中央外宣办等五部门组织的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三项学习教育通讯》在2010 年第一期,刊登了题为《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青年采编队伍——淮安日报社着力抓好青年记者培养》的文章,向全国新闻界推广淮安日报社的做法和经验,成为江苏省唯一一家得到全国“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机构重点介绍和推广的地市级党委机关报。

三、精心策划活动拉动广告创收的持续快速增长

多年的实践证明,媒体要做大广告市场,光靠宣传还是不够,必须通过策划活动来造势,“宣传”与“活动”紧密配合,密切互动,才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产生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报社要保持广告创收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通过社会活动的配合,报社要求“广告活动”年年要有新突破。

第一,广告活动策划制度化。报社成立一个广告活动组织、策划、考核的班子,广告中心总经理亲自挂帅。每个广告经营部门负责的行业都要制定出年度活动策划计划,每季度考核一次,每半年调整一次,贯穿下来就是每月必须有一个主题活动。这项工作,报社考核到中心,中心考核到部门,并与总经理、部门主任收入直接挂钩。

第二,广告活动策划主题化。即策划主题突出同时又规模大、档次高、影响广的活动。一是创新做大一批主题展会。就是创新房地产博览会、汽车文化节、优质农副产品展销会、婚庆旅游文化节等成熟展会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做大做强。二是深化一批主题活动。如依托工商、质监、食品、卫生等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举办房地产、金融保险、餐饮等行业诚信企业、品牌产品、风云人物的评比评选活动;如与商家联手,共同策划“建材团购”、“家电团购”、“汽车团购”和看房直通车等活动,扩大报社的社会影响。三是创新推出一批主题活动。近年来,行业论坛(峰会)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成长型媒体、新锐媒体最有效的广告策划点,它能在短时间、最大范围吸纳客户,特别是能够得到新客户和潜在客户的认同,也是最有效的报纸品牌推广手段。所以,我们就策划诸如“房地产高峰论坛”、“餐饮企业老总峰会”、“汽车业界老总年会”等活动,邀请省内外重量级人物与会,致力打造淮安相关产业的顶级权威盛会。

第三,广告活动策划动态化。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商机是层出不穷的。因此报社的活动策划也要动态化,见机行事、相机调整,不可能一个策划管一年,否则就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报社相继推出“领导挂钩帮扶制度”和“部门帮扶制度”的全员联动考核机制,并与经济待遇、政治待遇挂钩。这样就保证了报社广告创收的可持续增长以及活动的执行力度。

四、开展多元化经营推进报业发展的全媒体建设

2007 年以前,淮安日报社的广告经营是大部制经营,就是一个广告部负责全市的广告业务,这样的弊端很多,最突出的就是广告业务多头联系,同事之间发生冲突,矛盾激化,不利于报社广告的可持续发展。新的领导班子果断决策,成立淮安日报社广告中心,下设按行业划分的财经部、教育部、医药部、通讯部、房地产部等19 个广告经营部门,使广告按行业归口管理,各司其职,从此,报社广告业务快速增长。截止2013年底,广告创收1.45亿元。

2011 年3 月,淮安报业传媒集团的挂牌标志着淮安日报社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随后成立了淮安报业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并剥离有关资产、实体,分别成立了金泰华印务有限公司、皇冠酒楼有限公司、网络媒体有限公司、期刊有限公司、房地产有限公司、通达户外广告有限公司等14个子公司。这些公司运作良好,截止2013年底,经营收入达1.12亿元。

在做优做大做精“三报”的同时,在全媒体建设上实施“四个重点项目”:一是“报、网、刊”配套项目。日报有《淮安新闻网》和《淮安新闻》杂志,晚报有《爱上12楼》网站,商报有《地产画报》,各报通过《淮安新闻网》实现报、网、刊互为补充、整体联动,达到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画面,可读、可看、可听、可交流的综合效果,弥补平面媒体的不足。二是《淮安新闻网》全面改版项目。通过合作引进专业团队实现改版,美化版式、添置音频、增加视频、开办论坛、链接游戏、涉足商务,切实提高《淮安新闻网》的社会影响力。三是“淮安城视”项目。依托“淮安宽屏”,整合和利用户外LED 电子大屏、楼宇电视和有线电视网、转播文体活动的同时,推出每周一档“淮安城视10 分钟”节目。四是“户外新闻广告发布平台”项目。新建党报阅报栏100 个,道路立柱式宣传栏30 座,集宣传售报维修于一体的便民“维修摊柜”200 个,LED 电子显示屏4 座,飞机场、火车站、淮金路等交通黄金地段高炮广告牌10 多个。同时,加强“三报”年轻记者培训,逐步培养全媒体记者,使报社步入全媒体时代。

第10篇

报社面临的形势

20多年来,《中国有色金属报》作为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唯一的一张产业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报社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即全面整合报社资源,面向市场,快速转型,全力打造一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报纸品牌。

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报纸的改扩版。从2005年开始,由过去的周三4版改为周三8版,版面容量增加一倍,每年的投入要增加上百万。面对这样一次跨越,必须对报社自身的情况和行业形势有一个充分的分析和基本估计。

《中国有色金属报》作为一张行业报,见证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亲眼目睹他从小到大乃至成为世界有色金属大国的历程。在这样一个发展历程中,报社也同样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挑战之一,相关产业报纸全面整合行业资源,拓宽报道领域,改革内部经营机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挑战之二,随着有色金属行业结构调整,企业的属地化,报纸的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广告资源、报纸发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同业竞争日渐加剧;挑战之三,报社经营管理机制滞后,资金短缺,人才不足,核心业务竞争力缺乏。鉴于上述挑战,报社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适应报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报纸改革,全面实现报社转型的整体思路。

报纸改扩版的指导思想

我们的改版一方面要通过扩大版面容量,为读者提供更多有用的资讯服务;另一方面,行业报已经实行了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报纸的投入还要有更大的产出,赔本扩版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按照报社社长的思想,我们办报纸,就是要实现“名利双收”(名就是读者喜欢看,利就是要有回报)。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次改扩版的“名利双收”呢?这次报纸改扩版坚持了市场化的原则,在保留行业宣传舆论功能的同时,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增刊扩版中,我们坚持了“广告倒推法”的原则,哪里有广告,哪里有效益,我们的报纸就往哪里扩版。由此,也就形成了报纸改扩版和报纸转型的基本理念:一是《中国有色金属报》要从传统的党的机关报转变为面向市场的(以中高端读者为主)经济类报纸;二是办报要以“一切为企业增值”为宗旨;三是坚持以“内容为王”的编辑思想,即由简单地满足企业的宣传需要,转变为为行业服务,为读者服务;四是办报人由新闻信息的记录者转变为新闻信息的经营者。基于上述原则和思想,经过自上而下的反复讨论,推出了周三刊8版的基本格局。

报纸新闻版内容设置

我们总的方向是强调办报理念:市场(向行业读者的信息需求靠近)、高端(基本读者定位为决策层和管理层,兼顾一般职工)、精品(内容、形式较完善统一)。在设置上,面向行业产业链条和读者需求层次;在内容上,进行适当结构调整。内容在面上展开,在点上深化,新闻版要加强报纸的服务功能。

内容突出导向性、重要性、时效性、总体性、服务性。关注政策要点、市场视点、产业焦点、行业热点、企业亮点。关注行业总体态势,关注世界有色金属产业。关注重要领域的发展和问题,关注企业的沟通需要与宣传需求。

具体在版面规划上,一至四版各有侧重。

一版 行业新闻版。在结构上进行一定调整,进一步突出新闻性和重要性,拓宽报道领域,适度加强国际有色新闻、宏观经济动向、国内产业动态报道,加强分析性、评述性报道。包括中国和世界有色行业重要新闻,国民经济宏观层面和相关产业要闻,有色金属产业新闻和企业新闻。突出信息的全局性、重要性、时效性、贴近性、典型性。

二版 市场版。包括有色金属现货、期货市场,环球有色金属市场,相关产业信息集成等。突出信息的时效性、有效性、宽广性。做到丰富的动态信息与富有特色的独家分析相结合,短期评述与中期预测相结合。

三版 专题版。包括管理经营、国际视窗、焦点话题、产业调查等专题。

四版 企业版。包括企业动态、党群工作、文化生活、名企介绍、产品介绍等内容,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形象宣传服务。

报纸专业版内容设置

报纸的5~8版为专业周刊,每周一刊,其内容进行了细分,使周刊更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性更强,努力将三个周刊办成服务于行业的产品信息交易平台、技术装备服务平台、加工材料资讯平台。本次报纸改扩版的重点,就是三个周刊的市场定位及内容设置。如何整合信息资源,突出新闻传播优势,开发新的读者,真正把内容转换为新产品,把数字内容增值,是我们创办新的周刊的基本思路。围绕这样一个思路,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内容设置的基本方法,既要有宏观思路、中观构架,也要有微观措施,以“广告倒推法”,实现分众周刊的目标。

首先推出《市场营销周刊》。有色金属行业是一个以期货交易为主的行业,市场营销、价格发现,是全球有色金属市场共同关注的领域,而作为宣传舆论工具的《中国有色金属报》,长期以来忽视了该领域的报道,对市场营销人员缺乏关注。同时,我们在企业调查中发现,负责企业产品宣传推广、广告投放的部门,已经由过去的宣传部门转到营销部门。所以,必须关注市场、关心营销人员,只有让手里掌握广告宣传费用的人,关心、爱看你的报纸,你的报纸办出来才有生命力。

两年来,《市场营销周刊》为有色金属市场营销人员提供了最便捷的交易平台,报道供求信息、产品报价、各地金属期现货交易行情、市场评论、产品物流、国内外金属商情。并报道企业全新的经营理念、经营之道、经营人才,把周刊办成了企业的营销指南,受到了企业的欢迎,特别是吸引了一批产品广告客户,使报纸的分类广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其次,根据有色金属行业产业链的延伸,紧紧抓住了加工材料这个与人民群众生活最紧密的领域,吸引关联行业。如汽车、电子、建筑、电力,这些行业都是大量应用有色金属的领域。对此,我们推出了《加工材料周刊》,两年来,该周刊为读者提供有色金属加工业、新材料的最新动态,同时报道金属镁、钛、稀土、钨、钼、再生金属等产业的发展状况,推出《中国名牌》、《关注下游》等重点栏目,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商进入有色金属行业,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

再次,同时创办了《技术装备周 刊》。有色金属是一个依靠先进的技术装备来推动发展的行业,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优秀的科技人才是有色企业决胜的两大法宝。所以,关注技术市场、关注科技人才、关注世界科技装备发展,也就抓住了行业发展的核心。同时,这个行业最需要宣传推广的就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过去,报社长期缺乏专业人才,科技装备领域一直没有深入挖掘,也丢掉了很大一块市场和读者群,许多企业里的科技人员都不看杂志。自从创办了《技术装备周刊》以后,吸引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发出了新的读者群,创建了一批专家学者队伍,培育出以《技术装备周刊》为平台的技术装备交易市场,促进了行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内容资源整合的启示

我们在报纸资源整合过程中,主要在内容定位上下功夫,也就是哪里有读者,哪里有市场,我们就把报纸办到哪里,以满足读者的最大需要。在报纸的改扩版过程中,我们要求参与报纸工作的每一位采编人员,必须做到:“心中想着读者,眼睛盯着市场”,在全报社灌输一种“一切为了读者的需要”的思想,从而使报纸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总结这两年的报纸工作,要想把报纸办得有影响力,就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以国际化的视野,探索行业报的经营模式。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特色的行业报,大部分报纸还是“关门”办报,基本瞄准自己特定的工业领域,报纸的经营模式雷同。而这次《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改扩版,首先把自己的报纸放在了全球有色金属市场进行分析定位,寻找进入市场的突破口。与此同时,我们查阅了国外同行业传媒的经营模式,大量吸收了英国《金属导报》、美国《金属市场》等百年报纸的经营思路,改变了传统的办报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

二、准确把握行业脉搏,突出行业特点。有色金属行业属于资源类的原材料产业,受国际市场影响比较大,期货交易成为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产品价格周期波动较大,而且产品品种多,应用范围广。基于这样一个特点,我们在报纸版面定位时,不是盲目参照其他报纸模式,而是针对行业特点,把金属品种细分,在技术和市场层面做深做细,一些行业的重大事件,通过专刊特刊的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由于报纸的行业特点日益突出,使企业对报纸的依赖逐步增加,报纸的发行及广告收入明显提高。

三、创新报道方式,追求深入报道。过去,《中国有色金属报》主要以动态消息为主,突出文章短小,每个版要求不得少于多少条。结果报纸表面看起来信息量很大,但有价值的内容不多。应该说这种方式,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也许还有一定优势。如今,在我们这个行业,仅从事信息资讯的行业网站就有二十几家,网上的内容时时更新,报纸望尘莫及。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我们在改扩版中,扬长避短,改革新闻报道方式,要求编辑记者注重文章的分析性、解释性、建设性、关联性,把政策解读、走势判断、问题分析作为报纸的主打品种,形成了硬主体软表达的新闻报道方式。特别是三大周刊的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许多领导看完报纸后,都把相关文章剪下来收藏。

第11篇

县市报面临的发展环境

经过治理整顿保留下来的县市报,不再作为当地党委的机关报,按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应该是“面向县(市、区)区域性综合报纸”,办报宗旨变更为主要在本区域发行、面向市场、自费订阅的报纸,在发行上不再享受党报待遇,在经济上与县(市、区)财政脱钩。同时,县市报作为区域性主流媒体,新闻采写、报业经营、事业建设都离不开地方党委的支持,必然要长期接受双重领导,担负着党报的任务。因此,大部分县市报目前既要按党报模式办报,又要按市场经济模式运营。

同时,县市报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态势,一方面要应对电视媒体和地方广告公司的竞争,应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挑战;同时,由于保留下来的县市报大多处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来报纸纷纷抢滩开设地方版,新闻和广告资源被分割。如2006年排名全国百强县首位的昆山,近两年蜂拥出现了扬子晚报昆山版、苏州广播电视报昆山版、城市商报昆山版、名城早报昆山版等地方版;珠江商报所处的顺德,也是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覆盖目标,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等均开设顺德地方新闻版。

可以说,这两年县市报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在必须承担党报义务但又不能享受党报待遇,必须走向市场但又受到种种制约的情况下,一些县市报转变办报观念,注重新闻立报,强化经营创新,取得了丰硕业绩。如珠江商报2007年经营总收入达到6000万元,萧山日报2007年经营总收入达到5000万元,①义乌商报2007年广告收入达到5270万元。②

提升新闻生产质量

1.立足本土优势,做好身边新闻

近年来,县市报以本土化为方向的改版、扩版效果明显。本土化和贴近性是县市报的最大优势所在。在报纸内容定位上,县市报的重点大都放在本地人本地事、外地人本地事、本地人外地事以及本地人关心的外地人外地事上。

顺德报改名为珠江商报后,服务范围扩展到佛山市乃至整个珠三角,但报社仍然坚持“立足顺德,辐射佛山及泛珠三角”的方针,提出“把顺德的新闻做得最充分,把佛山的经济新闻做得最好”的策略,加大地方新闻、原创新闻的分量。

义乌商报在2003年报业治理整顿时停办,其子报小商品世界报得以保留,2003年12月改版时,将头版变为商贸新闻,2版为义乌新闻,其他6版分别为商贸、经济生活、社会文化专刊等。这次改版引起部分读者不满,于是报社进行第二次改版,将报纸化为两叠各4个版,前4版以专业报定位,后4版以地方主流媒体定位,扩大义乌当地新闻的容量。2006年小商品世界报更名为义乌商报,进一步明确这张报纸姓“义乌”。

2.强化考核机制,提升新闻质量

缺少重点稿、突发稿、深度稿,这是当前县市报普遍面临的难题,而采编考核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发挥着指挥棒和方向标的作用。

近年来,萧山日报注重围绕质量抓采编,从以前解决稿量问题转向重视稿件质量,2005年开始,逐年增加“质”的考核。该报规定记者稿件质量设置底线,A、B、C三个等级有奖,以下等级要罚,要求记者不写一般稿,要写重量稿、深度稿、突发稿,一般稿让通讯员写,调动通讯员积极性。记者写一般稿不再计分考核,只考核记者大稿和重头稿。同时,萧山日报采取满负荷考核法,经过测算确定每个岗位的工作量,根据工作量设定采编人员的考核标准,解决精确考核问题,让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强化报业经营创新

县市报加快经营市场化的体制和机制变革势在必行,义乌商报、萧山日报等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1.创新经营机制,筑好发展平台

随着县市报广告经营额的增大,广告承包经营体制带来的风险不断增大,广告经营不可能再让一人来承担高风险,广告经营要从量的扩张为主向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重转变,必须创新体制。义乌商报从2004年开始实施团队集体目标经营方式,即由一人竞聘广告中心主任,再由主任组阁,业务人员分线承包,这种“有合有分”的体制和机制,集合了集体经营和承包机制两个优势,既有利于广告中心人员整体合力的发挥,减少了广告经营的风险,又强化了广告中心人员的个人积极性。

2.开拓版外资源,实施立体经营

一些县市报开始从传统的广告经营、印刷加工、报刊发行三大经营项目,扩展到报业资源经营、物流配送经营、品牌经营、知识产权经营等方面,谋求报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如设立阅报与广告于一体的报刊亭、拓展会展业、设立文化礼品公司、开展报业品牌的授权生产等。

对县市报发展的思考

从县市报状况来看,长期的机关报作风一时仍难以根除,采编部门更加重视上级意见,考虑较多的是导向正确,极少关注新闻是否有“卖点”,是否会被市场接受,市场意识和读者意识不强。发行广告人员对如何办报也不甚了解,更谈不上将每天报纸上的精彩报道向读者或广告商推荐。因此,报纸采编环节和发行广告环节仍然存在着脱节的倾向。

目前,县市报的发行主要还是依靠公费订阅,能否扩大自费订阅和零售数量,对于县市报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县市报应该努力打破产销环节的隔膜,强化记者编辑的“卖点”意识,编辑不能只办报纸,还要盯着发行市场。

笔者以为,县市报应该更好地发挥采编考核这根指挥棒的作用,现有的对采编的考评体系基本上还是报社内部的评分机制,存在着两个弊端:一是仍然是脱离市场的生产导向式主观评价,缺乏读者的评价;二是难于做到量化评价。因此,这种考评仍然是以主观评价为主。县市报有必要引入专业媒介调查公司进行版面监测,这不仅可以具体了解分众对每一个版面或者板块的具体需求,而且可以通过各项量化指标对报社的采编部门进行考核,从而达到量化的考核效果。

在经营方面,县市报应该加强创新,在以报纸运行为优势的平台上突破,变传统的“卖内容、卖广告”的双重售卖,为“卖内容、卖广告、卖活动、卖流通、卖展览……”的多重售卖。

注释:

①李家连:《坚持“三个为王”提升“落地”效应――萧山日报广告经营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报业》,2008年第4期

第12篇

回暖是2010年我国报业市场的总体趋势。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报业实现自营广告收入370.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1%(全行业的为7.45%),高于全行业的增长速度,同比增速提高(2008年同比增速为6.36%);在全国广告收入中占比由2008年的18.04%略上升至2009年的18.15%。报纸类自营广告收入增长相对较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一是金融危机更多是对品牌广告造成很大冲击,而报纸则更多的是做区域内的广告;二是尽管报纸的广告经营额增速在大城市会受到影响,不过在二、三线城市其发展潜力仍巨大,增速较快。

根据慧聪邓白氏的统计,2010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报刊媒体广告刊登额(刊例价)达到521.3亿元人民币,与2009年同期比较,增长幅度21.15%。其中报纸广告刊登总量同比增长21%,杂志广告刊登总量同比增长22.5%。2010年上半年,新浪广告收入为12,740万美元,同比增长26.1%;搜狐广告收入为9,270万美元,同比增长12.1%;网易网络广告收入为3,490万美元,同比增速高达109.0%;腾讯广告收入为8,860万美元,同比增长55.4%。以上四大网站上半年广告收入合计为34,36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5,740万美元,同比增长33.5%。可见,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增长速度仍远远低于新媒体的增长速度。

综上所述,我国报业出现了暂时回暖,但是还谈不上复苏。

资本市场想说爱你不容易

上市能够打通报业企业的直接融资通道,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上市的报业企业主要有北青传媒(香港上市)、新华传媒、博瑞传播、粤传媒和华闻控股(华商传媒的资产被其收购)。

2010年8月15日,粤传媒公告,将向其实际控制者广州日报社的全资子公司“广州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定向增发3.74 亿股,用以购买广州日报社旗下的传媒资产,增发后总股本将增加到7.24 亿股。此次定向增发购买的资产包括:广州日报报业经营有限公司、广州大洋传媒有限公司和广州日报新媒体有限公司的100%股权,约42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除了报纸的采编业务之外,广州日报社的主要经营性资产均将借助粤传媒这个平台实现上市。此次增发正式实施后,广州日报社及其下属公司将持有粤传媒约69.88%的股份。

目前,国家大力鼓励传统媒体创办的新闻网站上市,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东方网、北方网、千龙网、大众网、浙江在线、四川在线和华声在线等10家新闻网站将完成转企改制,成为首批选定登陆A股的新闻网站上市对象。

但是囿于我国传媒业的区域化分割和行业化分割,导致报业企业的成长性难以解决,上市企业的业绩一般。例如,2010年上半年,新华传媒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继续下降,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1%,净利润同比下降11.2%。销售净利率由去年同期的9.36%下降至9.03%。公司业绩下降主要源于上半年报纸发行广告业务的下降。尽管上半年汽车、个人用品、家电手机卖场、家用电器等行业的广告业务增长明显,但受报纸广告的第一大客户房地产行业广告投入降低,以及上海平面媒体市场竞争激烈影响,上半年报纸发行广告业务收入下降12.2%且毛利率下降1%,进而导致公司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9%,依赖于投资收益和补贴收入,公司业绩下降幅度为11%。

转制重在解放制度生产力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产业化、集团化、企业化和职业化是传媒业和报业发展的不二法门,而我国的大多数报业单位依然采取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尚未转制改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稳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已经批准了市场报社、现代快报社等35家中央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实施方案,涉及报刊171种。目前全国已有1069家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单位。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也正在起草修订。近期目标是,2010年年底前要全面完成经营性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2011年年底前要完成所有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任务;对公益性出版单位和时政类报刊,要坚持“两分开”“三到位”,搞好内部机制改革。

目前,中央关于新闻媒体改制的政策基本确定,具体思路是:党报党刊之外的新闻媒体,都将被认定为非时政类媒体,改制成为国有企业。中央有关部门对媒体改制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是否完成了企业注册;是否注销了事业单位和事业编制;员工身份是否完成事业编制向企业编制的转变;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是否到位等。在具体试点方面,辽沈晚报社获批准为非时政类媒体改制试点。

在转制改企的具体实践方面,天津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今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也标志着这些传媒集团的转制改企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外,报刊退出机制全面启动。2010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会议讨论通过了《报纸期刊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该办法对报刊评估原则、报刊评估流程、评估中介等作出具体规定,指导各省、区、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本地区报刊出版质量进行综合评估,为报刊实行退出机制提供基础。根据该办法,报刊退出将采取三种形式:一是报刊调整定位,包括报刊调整业务范围、报纸改为期刊;二是由有实力的传媒集团或报刊企业兼并、重组或托管;三是报刊停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退出报刊的刊号资源,由各省留用、自主调控。并把辽宁、河北作为第一批被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开展报刊退出机制的试点省份,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09年,辽宁省首批12种报刊退出市场。另一试点河北省在2009年6月基本完成第一批3家报刊《读书时报》、《快乐英语》、《都市时讯》的退出工作,并于2009年底确定了第二批退出的3家报刊。

转型敢问路在何方

在新媒体快速崛起、传统媒体日渐衰落的时代大背景下,报业纷纷采取各种措施,积极进行转型。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制定了“战略转型为突破口,带领集团全方位转型”的策略,聚合集团内外资源、国内国外资源,实现集团的科学发展。具体思路如下:从报业集团向全媒体集团的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从事企不分的管理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从国内向国际的覆盖区域转变。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一直将数字化和新媒体建设作为集团核心工作之一,努力追求从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从报纸经营向经营报纸、从品牌创新向创新品牌的转变。通过整体战略规划和分步建设,对集团旗下18家媒体的新闻信息资源进行了统一整合、开发,基本完成了报业新媒体的建设布局,实现了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多介质、立体传播体系,传播终端覆盖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户外传媒、电信呼叫等多种形式,为报业集团向多媒体传媒集团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通过打造跨地域新闻制作共享平台,来实现自身的转型。2010年5月31日,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启动报业多通道跨地域新闻制作共享平台。作为生活报传媒集团地方版,齐齐哈尔等8家地市报社和有关晚报均加入了该平台。整合后的新闻制作共享平台,是生活报报业战略联盟整合新闻信息资源的核心项目。通过即时、互动的传输功能,打破各报社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降低了各报的采编成本,实现了新闻“一次制作、多次传播”。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积极实施多元化战略,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不断拓宽经营范围,先后进军动漫、教育、房地产等其他产业。首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斥资1600余万元打造的52集动画片《少林海宝》,目前已经在中央电视台以及全国100多家省级电视台播出;其次,2010年,争取到河南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把所属的民生学院招生名额增长到3281人,使在校生规模超过8000人,学院已经开始产生盈利;第三,成立了大河传媒置业有限公司等。

此外,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专门针对iPhone开发的在线新闻应用正式上线,该应用名为“解放新新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与汉王合作力推数字阅读等。

品牌如何提升影响力

媒体作为轻资产单位,其最重要的资产是品牌和人才。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势媒体的话语权加强,定价能力强化,获取利润的能力提高。因此,国内的报业开始高度重视品牌,并把品牌作为竞争的利器。

浙江日报成立了市场与品牌部,主要职能是在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制定集团的品牌战略,对集团、媒体产品品牌的规划与管理、提升,对集团媒体发行、广告市场的规划、管理、研究和定位分析,全集团媒体采购和价格体现建设,集团重大品牌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协调以及集团读者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都市快报与利群烟草公司合作打造“利群阳光助学活动”,每年资助100名贫困大学新生,为其提供学费和生活费。目前,活动已经横跨10多个省市,很多都市报加入其中,更多学生享受到这一资助,“利群阳光”成为都市快报的重要标识。中烟公司把“利群阳光”注册成商标,使助学活动推向全国。

除了上述举措之外,报业企业也针对细分市场,创办新的报刊: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创办南岛晚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创办《爱篮球》杂志;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创办北京社区报;我国第一份体彩专业报纸中国体彩报创刊;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新民地铁》创刊;重庆区级报纸九龙报创刊;华商传媒集团及华商报社进军咸阳市场,创办咸阳晚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杭州地铁集团合资创办地铁报刊;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新金融观察》试刊,拟打造天津市首张高端财经报纸;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新闻杂志《民生周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