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

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

时间:2022-12-08 19:39: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女性主义教育学;高等教育;创新能力;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胡涌(1959-),男,彝族,云南昆明人,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章轶斐(1986-),女,江苏无锡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31-02

随着国际间竞争的激烈展开、我国现行制度的不断改革,社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艰巨。推陈出新已经成为时展的必要途径。同志曾经提出“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园地,更应当顺应时代的需要,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放在教育目标的首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忽略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缺少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导致我国大学生普遍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

创新能力是指提出不同于前人或在前人基础上有改进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造成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

1.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

我国“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造”的传统教育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模式。[1]在教学内容上,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教材为模本,知识和技巧照本宣科,教学知识更新缓慢,理论与实践接轨较少,使得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教材中,缺乏对社会现状的了解;在教学形式上,以教师讲解为主要形式,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导权,将知识用一种不容质疑的态度灌输给学生。学生作为课堂的“客体”,始终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没有留给他们任何思考和质疑的空间,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造成学生思想的依赖性。这种教学模式长期存在也体现出我国高校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的缺乏。

2.单调的考核方式

现在大学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卷面笔试依然是目前大部分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大学生负担着沉重的考试压力。然而考试分数只能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一纸定乾坤”的考核方式带来的是学生对死记硬背趋利性的依赖。提交论文也是运用较多的考核方式之一,但是学生对论文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各种应付的现象。

3.缺乏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

许多高校开设多种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并举办各类创新设计大赛。但是目前这些课程活动仍没有纳入教学的主流体系。同时,以、获奖、申请专利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绩效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1]高校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氛围,学生缺乏开拓创新思维的机会,两者互相促进,不能解决大学生创造力缺失的根本问题。

可以看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启发以及长期的思维训练。[2]思维训练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解放大学生受到限制的思想,发散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校想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就需要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特点

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兴起,女性主义研究(feminist research)对当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女性主义教育研究(feminist research in education)逐步兴起,它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合流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颇具建设性的知识基础和思路,这对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启发意义。[3]

女性主义教育学又称为女性主义教育论,是近三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教育思潮。女性主义教育学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和视角研究教育问题,诠释教育目的,参与教学过程。它既是一种对传统男权知识体系批判的宏观方法论,也是一种可以渗透到具体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细致的教育办法。

女性主义教育学同样存在很多不同的思想流派,虽然不同流派之间的理论观点和论述各有不同,甚至相去甚远,但是消除社会性别偏见、追求教育中性别平等的大前提是一致的。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关键论点是:

(1)批判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女性主义认为,教育一直以来存在性别偏见。教育中的知识体系和框架都是建立在男性经验基础上的,尤其在教材中更是充斥着对女性的不公。女性主义教育学致力于消除教育中的性别歧视,期望教学可以成为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的重要途径。[4]

(2)强调赋权。女性主义教育学主张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重视在传统的教学中被忽略了的群体和阶层的声音和经验。[5]课堂教育还关注经验和强调学生参与,主张赋权于学生,让学生放开自己的声音和思想。

第2篇

“积极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马斯洛(A.H.Maslow)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该书中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2]。但是并没有引起心理学界的重视,直到塞利格曼在APA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的主要任务时,才开始使积极心理学走上了人类的视野[3]。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著名的心理学史家、心理学家舒尔兹把积极心理学称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之一[4]。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意义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只关注到一部分人群,无法广泛性地服务于普通的大众学生[5]。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感主要是体现于生活质量和积极品质感受,这种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体现如何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协调。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是否个体感到幸福,有没有幸福感[7]。这也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感受[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探讨人类的幸福感、积极品德、愉悦感,研究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出现就业难,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巨大差距会导致大学生的没有幸福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心理学的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个体现存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解决[9]。积极心理学是以注重大学生个体内心潜能的激发,培养积极的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思维、积极的品质等;现阶段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标[10]。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理性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以积极向上的品质来自我调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危机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心理问题。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

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意识到了心理障碍也不愿意主动咨询并寻求帮助,而学校对这些现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通过在一定区域开展心理学讲座、建立咨询室、情绪发泄屋等。这些工作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效益,甚至使学生接受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要以积极心理学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注重个体的生活态度与幸福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态度的面对外在环境和挫折,以完善个体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品德境界。

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心理特点来使大学生参加各种心理剧演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分享的愉悦,使大学生的有一个良好的的情感体验,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显示重要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全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到了重要作业。现阶段是利用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学生自信与自尊,对社会现状与生活质量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个体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作者:刘宗利 刘宗顺 孙佳慧 曹华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4]Schultz,DuaneP.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5]叶昇尧.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161

[6]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7]Dinner,E.Subject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aNationalIndex[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

[8]卡尔.积极心理学[M].丁丹,译.第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96-197.

第3篇

1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联系

1.1人文教育概述

人文教育意在表达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然而随着教育的普及,分数、技能技巧逐渐被重视,而忽略了“育”人。教育的特征就是人文性,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高校教育不断加强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培养。人文教育提倡以人文本,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渊博的人才为教育思想,注重对人性的提升以及人格的塑造。人文教育不仅要通过浓郁的文化熏陶,还要通过自我感悟,消化吸收,才能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修养。在大学开展人文教育,在发展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注入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社会关怀,培养良好品德,寓教于乐,多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自由、自主学习以及精神、价值观的发展等全面发展。

1.2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联系

体育教育通过体育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教授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和体育素养,而人文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两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无论是体育技能还是人文素养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是以人文载体实现的。体育教育是外在表现,人文素养是内在追求。高校体育教育是以培养体育素养为目标的,现代体育发展,不再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既注重培养外在的身体健康,也注重内在品质与人文关怀的提升。

2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促进,高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常常把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观点放在首位,忽略了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提倡人文教育,又落实不到实际教学中,造成学生的体育知识技巧能力得以提升,但内在修养不高。

2.1是时展需要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虽然为学生开设了各种形式的体育选修课程,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教育偏向技能,缺乏人文素养,导致不少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看法是“无所谓、没感觉”“就是和同学一起去室外玩玩”等,造成学生知识积累与内涵脱节。重知识、技能教授,忽略思想引导、人文关怀、情感体验,虽能满足学生的学分修习,完成教学任务,但偏离了教学本质。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培养的是身心同步发展的综合人才,而这种教育模式已满足不了社会越来越高的人才需求,造成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现象。这就要求在体育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提高学生成绩同时提高内涵,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基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2.2体育教师的素质提高的需要

教师只有具备更高、更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体育技能,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教授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进修、终身学习。目前,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虽达到较高水平,但随着学生网络知识与技能接触的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广泛,大学体育课程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强身健体、学习体育技能的课程,他们想要学到更多体育相关知识,若教师知识水平不高,技能不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就要求了教师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与修养,才能更好地处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问题。

3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办法

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体育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构建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3.1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拥有良好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才能为教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思想,树立新型教育观念,重视体育教育的影响,将体育教育看作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练习、学习,巩固自身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人文素养与学生实际生活、社会经验结合,加入自身教学经验,整合分析,对学生正确引导。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友好相处,既做到“学高”,又做到“德厚”,才能在体育教育中做学生的知识技能教授者,人文素养引导者。

3.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由于高校学生生源地分布广,学生素养良莠不齐,因此在体育教育中要想与人文教育相融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善于利用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积极态度和自主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批评,以学生为主体,多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例如在武术课技巧教授课程中,教师可以先演示,然后学生互相演示、纠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也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主动学习。针对动作不规范的同学,要耐心教授,请同学示范,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让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审美,陶冶情操。在教学评价中采取多样化教学评价方法,让同学根据自身标准评价同学、评价自己,让学生在评价中欣赏别人,提升自我,加强人文素养。

3.3构建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

高校开展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就要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不断创新教育观念,发展体育教学的空间,构建完善、合理的教学模式。首先,要突出体育专业的专业特色,高校体育专业是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课程,在体育课程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将娱乐、文化、历史等融入其中,增加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构建特色体育课程模式。其次,要拓展学生视野,在体育教学中,结合社会发展动态,让学生加以了解和评价,增加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教育、体育产业发展的了解,培养自主判断能力。最后,体育教育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体育教育中,应传承传统体育教育中优秀的项目和体育精神,批判的继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将其融入到现代体育教学进程中,增加体育教育的人文性。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要使创业教育能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并使之形成为理论,实践于社会,奉献于时代,就必须建立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

1.简单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情况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上世纪末才真正开始起步。1990年代末期,我国一些高校自发地开展创业教育探索,以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几所高校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在校生开设与创业相关课程为契机,拉开了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序幕。以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为标志,我国的创业教育进入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尽管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历经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各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还远未普遍,效果也不明显,和现实的需求差距很大。据统计,发达国家大学生毕业3年内创业率高达20%左右,而我国不到2%。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创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不明确,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很多高校至今仍把创业教育当成仅仅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一种手段,极少数重视创业教育的学校则多是自发开展相关活动。二是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创业教育还没有纳入到高校的教学计划系统中去,多数高校把创业教育归为“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一部分内容,未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三是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和学术研究薄弱。目前参与创业教育活动的教师多数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往往长于理论讲解,没有创办企业的经历,缺乏创业实战经验。

2.欧美国家高校创业教育保障体系评介

创业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特别是近20年来,创业教育在世界上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美、英、法、日等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相当普及,甚至推广到中学和小学。特别是美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最早,也最成功。

美国等许多国家高校创业教育的良好发展,正是建立在完善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基础上的。

2.1注重系统性的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兴起阶段,美欧的高校是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功利性”的教育改革的内容提出来的,这种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企图通过针对性的创业训练,鼓励大学生更多地开公司当老板,事实证明这种创业教育是无法解决就业问题的,因为大学生创业公司“成活率”很低。

2.2设立创业教育的专职机构。美国高校通过设立校内专职创业教育机构,校院级管理者在其中担任重要职务等,有力推动了创业教育的发展。例如,仁斯里尔理工大学校长提出的《仁斯里尔规划》中,把创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商学院院长亲自兼任创业教育中心主任。 “小企业中心”是学校与社区小企业联系的窗口,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学校与当地小企业的紧密联系,为小企业的开设和经营提供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同时也为本校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实习场所。

2.3配备雄厚的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教师的素质是创业教育的关键,为了保障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美欧等国高校大多配备了雄厚的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百森学院有35名专职从事创业教育和研究的教师;伯克利学院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有20人。这些高校不仅重视教师的创业理论水平,而且非常关注教师的创业实践经验,创业师资不仅包括专家学者,而且还有许多企业家、创业者等。美国高校还经常聘请这些人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他们一般以短期讲学、参与案例讨论、参加创业论坛等方式参与学校的创业教育项目。

3.构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的思路

面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潮和创业教育普遍缺失的现实,大力推进创业教育,高校责无旁贷。高校为能更好地承担起创业教育这一新的任务,我们认为,当前必须重视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建设。

3.1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98年开始多次强调,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强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并提出创业教育是继毕业文凭、职业技能证书之后的“第三本护照”。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强调人才对现实社会的适应,不重视大学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明确把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创业教育,把创业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创业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并有效指导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帮助学生做好创业准备,从而有利于他们将来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主动开创新的事业。

3.2建设创业教育制度与文化

3.2.1制定激励教师投身创业教育的政策。高校应当制定有关的政策或制度,明确创业教育教学活动是大学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以此来保证创业教育的地位,提高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创业教育教学计划”、 “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等具体教学文件,形成创业教育教学规范。

3.2.2加强以创业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创业行为背后,是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念和进取的精神追求。然而,大学生创业文化也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需要培育和发展,需要积极营造有利的创业文化环境。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创业教育的思想,不仅在观念文化中增添创业教育的新内容,还要在制度文化建设中体现为培养创业型人才创造良好机制,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为创业教育提供有利条件,在行为文化建设中突出教师和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

3.3设立创业教育的专职机构

3.3.1设立“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参与其中,负责领导、协调全校创业教育工作,负责对全校创业教育工作和下级创业教育组织或团体进行宏观管理和监控,并广泛联系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业界人士,推动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师资培训等

3.3.2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或教研室等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机构是进行创业与创业教育学术研究机构,负责组织人员进行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负责组织申报各类创业与创业教育研究课题,组织召开创业与创业教育学术研究会议或创业教育论坛,为创业和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交流提供园地。

3.4打造实力雄厚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

专职创业教育教师研究团队,其成员主要应由高校教师以及管理领域的专家、工程技术类专家、政府经济部门专家、成功企业家、孵化器管理专家和风险投资家等人员构成。高校要应当重视对这些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发展和更好的实施创业教育提供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开创性理论根据。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因为他们有丰富的创业知识、创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教学能力。

3.5以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为主线,创新教学体系

开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课程教学大纲。为了对学生进行创业观念、创业知识、创业方法、创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应当开发若干门显性创业课程,按显性课程的要求来建设;同时,使之与其他各门学科课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使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得到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最佳效果。这些创业教育的显性课程主要内容应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能力、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侧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第5篇

关键词:会计学;涉农特色;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13-03

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审视会计教育改革30多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会计专业经历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深刻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大批会计人才,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会计专业学生人数的快速增加,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越来越难。在这种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应该实施与其他类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差异化战略,着力解决扩招后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面临的学生就业难和农村会计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我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凸显“涉农特色”

多年来,我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研究实践上,体现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会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形成了一套颇具“涉农特色”的培养措施和方法。具体来说,我校会计学专业结合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发展特色及时修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自身优势,面向农村和农业,培养涉农企业和农村基层部门会计与财务管理人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农业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同时还开设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乡镇企业会计”、“畜牧业财务专题”、“农村社会学”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专题”共计6门涉农课程。二是在全球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下,国际会计人才需求旺盛,我们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国际会计”、“国际理财学”和“管理会计双语”等适应国际化要求的课程。三是在应用型和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社会要求下,我们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了实践课程的比例,按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开设了以“会计学原理实验”为基础、“财务与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为核心、“理财方案设计”和“审计案例操作分析”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教学四个学年全覆盖,在实践教学中大量使用涉农企业案例。

二、教改和科学研究瞄准“涉农方向”

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需求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其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撑。长期以来,我校会计专业教师深入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公开发表教改论文23篇、科研论文200余篇,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课程项目设计等视角探讨了本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另外,还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当前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展开广泛调查,在剖析本专业大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主要观点有:(1)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首先是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让学生们了解和熟悉农村经济的特点、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培养面向农村和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其次是利用“涉农企业家进课堂”授课方式,培养面向农村和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再次是积极拓展涉农企业和农村实习基地,培养适应农村和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2)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上,着重完善以涉农企业和农村其他经营主体为对象的会计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和加强会计创新性实验软硬件环境建设,通过模拟实验,有利于他们掌握会计操作技能,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3)在案例教学上,从教师、学生和案例视角分析其原因后,提出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寻找涉农企业有针对性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会计教学案例素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某些现实的约束条件下,运用智力和情感锻炼他们面对复杂问题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理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4)在科学研究上,成果团队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论文瞄准“涉农方向”,紧紧围绕农村企业财务、会计和金融展开研究。

三、学术交流与业务培训拓宽“涉农视野”

无论是科研工作,还是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广泛的学术交流。只有通过有效的学术交流,才能使老师们更好地传授知识、沟通信息、取长补短、开阔思路,才能促成不同高校间老师们的相互协作、形成交叉综合,才能使老师们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通过学术会议和业务培训,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交流心得和体会,能够及时跟踪学科建设的前沿、发现专业建设的不足,了解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缺陷,从而推进本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长期以来,学院和会计专业教研室非常重视教师的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学院提供经费支持每位教师每年1次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进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实践锻炼,教研室主任还可以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参加相应的教学改革会议。本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彰显“涉农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确立上,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把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定在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上,要求学生对前人的知识进行接受、消化和储存。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的最重要的素质,而这些素质正是会计专业学生所欠缺的。我校会计学专业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依靠农学、园林园艺、茶学和生态学等“涉农学科”优势,构建出“科研课题+学科交叉+技能大赛”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从两个方面入手:(1)以科研课题为载体,通过与涉农学科交叉,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一是学院每年将教师新增的各类科研项目向本专业学生和其他涉农学科学生征集调查和科研小团队,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科研项目,然后,课题主持人组织学生科研小团队召开研究思路座谈会、布置研究任务和明确相关要求,撰写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等。二是鼓励会计专业学生联合其他涉农学科学生积极申报学校和省里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2)以专业技能大赛为重点,通过与涉农专业交叉,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我校会计专业非常重视专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商学院先后主办了六届湖南农业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本专业学生与涉农专业学生共同组建了诸如“风格尔花卉有限公司”等创业团队,通过创业计划大赛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另外,学院还积极承办了营销沙盘模拟大赛和鼓励学生参加“用友杯”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等。总之,我校通过创新实验项目和专业技能大赛提升会计专业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进而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

五、教材内容紧扣“涉农主题”

教材是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载体,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具体保证,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标志。随着主体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和实践教育思想的提出,具有多年传统的高等农业院校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难以满足新时期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促使我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师们去思索如下问题:(1)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们需要掌握会计学科知识的哪些内容?(2)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们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3)高等农业院校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和素质?(4)教材应该怎样适应教学方式的变革?(5)教材怎样才能给教师在教学中留下较大的改革和创新空间?围绕着这些问题,老师们积极组织和参加研讨会,并一致认为:在教材建设中,要坚持培养适应涉农行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目标,要坚持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原则,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因此,我校十分重视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先后主编各类教材9部,其中有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专用教材和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等。尤其是主编的《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模拟实验教程》和《审计学》等“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专用教材”系列更是符合在新机制、新模式下探索和创新涉农行业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打破传统理论体系,精选涉农企业案例,突出技能训练,注重可操作性,引导学生从“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解。

参考文献:

[1]杨亦民,胡晟姣,李桂兰.高等农林院校会计学专业建设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3):116-118.

[2]杨亦民,屈静晓.关于会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7):124.

[3]张春颖,冯建军.谈会计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

[4]章新蓉,顾飞.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J].会计之友,2012,(36).

第6篇

关键词:双导师制;应用创新;培养模式;IT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21-0033-04

1背景

应用型人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可以分为工程型和技术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以跨越式的发展速度,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尤其对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 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根据创新的不同类型,创新型人才分为原始创新型人才、集成创新型人才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型人才。原始创新一般是通过对客观规律的研究,在理论、原理等方面进行突破。原始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侧重理论。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其知识结构侧重应用。

受“重学轻术”的思想制约,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始终在走学术型人才培养之路,应用型与学术型之间的培养方式没有显著差异,导致我国企业应用型科技人才的稀缺。一方面,我国每年大专院校出来的毕业生数目庞大;另一方面,企业却在喊“招不到人”。这说明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但数量不足,而且质量不高,毕业以后不能为企业所接受。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匮乏已成为约束我国自主创新的瓶颈。我们的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乃至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与提高。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大众教育的要求。传统教育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学,造成办学与社会需要脱节,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动手的能力,这也是造成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从知识结构上来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强调通识为基础的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又要注重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从能力结构上来讲,强调应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科技应用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处理多学科课题的意识和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特征包括:一是善于发现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知识应用能力;三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四是以协作为手段的组织工作与学习能力;五是良好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能力。

苏州市作为IT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工业总产值中,IT行业的产值已占34%。2006年9月,苏州市明确提出了“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城市之一”的目标,并正在实现“从苏州IT制造向苏州IT创造”的产业结构转变。苏州信息产业将依据产业链优势,向研发和信息服务转型。因此,苏州市信息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特别是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IT应用型创新人才尤为短缺。能否有效、快速培养企业急需的IT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制约苏州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总体办学方针是 “立足苏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影响海外”,已经与苏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结合苏州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色以及区域经济IT产业密集的特点,我们认为:地方院校在IT人才培养定位上既要区别于研究型高校,同时也应该有别于高职院校,应该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的应用型IT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点。本文重点介绍我们实施双导师制开展应用型IT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2双导师制的本科生培养模式

斯坦福大学一直被称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最好的学校。1965年前,是斯坦福大学影响和塑造了硅谷;1965年后,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之间就是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硅谷实际上也在塑造着斯坦福。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曾将发展经验进行了概括,其中重要原因包括:坚持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及其学科发展特色;始终把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结合看作是主要任务;建立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在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中实现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并培养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对斯坦福大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校企合作又成为其中的纽带。

借助于国外成功经验以及苏州大学在校企合作方面已有的成效,我们认为: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提高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是培养IT人才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管理模式之一。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由高校教学或科研、实验人员担任大学生的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思想、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使导师(组)在课堂内外积极参与本科生的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发挥导师对本科生的全面指导作用。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试验与推广,苏州大学也在部分学院开展了本科生导师的试点工作。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相对于培养高素质IT应用型创新人才而言还存在不足。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引入了企业导师,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指导团队负责学生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所谓双导师制,是指同时安排高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本科生实践课题研究。结合苏州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度,针对部分学生建立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从大学一年级为每位学生安排一位学校导师,从大三开始再给部分学生安排企业导师,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专业动手能力和协调沟通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每位学生每个月必须安排四个半天到校外导师单位接受指导。“双导师”以课外科技课题为主线制定学习计划。课外科技课题由高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并可根据IT发展状况和学生能力及完成进度等进行模块适度调整。目前,“双导师制”已经在部分高年级本科生中试行,已有多项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的本科生课题入选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

3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职能

如前所述,从知识结构上来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强调通识为基础的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等,从能力结构上来讲,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双导师制”可实现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补,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校内导师的职能主要是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解答学生在就业、升学中产生的困惑,关注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情况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校内导师要以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为主,针对学分制管理,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 校内导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包括正确选择专业方向、掌握生产实习的精髓以及课程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方法等。尤其是在选择专业方向时,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引导他们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3) 校内导师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顺利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4) 校内导师要负责指导学生根据专业方向选择企业导师,协调学生与企业导师的沟通,协助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完成企业科研课题。

企业导师的职能主要是指导本科学生开展课外科研课题,协助学校指导学生就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企业导师负责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科研课题,科研课题的选择应来源于企业生产活动的需要,难度适中。

(2) 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课题的开展,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计划,每月安排四个半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学校导师增强协作,保证课题的正常进行。

(3) 企业导师应尽可能协助学校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利用自己的经验,为学生就业出谋献策。

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有把校内外的指导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对于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校内外导师的共同努力,相互协助,才能保证课外科研项目的正常开展。

4双导师的选择与管理

4.1企业导师的来源

苏州大学IT相关专业已经和摩托罗拉、宏智科技、快捷半导体、奇梦达资讯、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个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创新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企业导师主要来自于这些企业以及政府、银行等信息部门。企业导师制度的实行获得了这些单位的大力支持,为我们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具有博硕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高水平技术主管担任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和学生之间根据导师所提供的科研项目实行双向选择,校内导师指导学生选择企业导师及科研项目。

4.2以科研项目为中心的导师管理

针对企业导师的选择、管理与考评的要求,我们组建了对外合作办公室,并相应地成立了IT企业校外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对企业导师的管理采取了以科研项目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1) 企业导师的双向选择

首先由实习基地提出校外科研项目,校企合作办公室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校外科研项目的遴选,综合对项目情况与导师资格的评审,评选出适合于本科学生的科研项目,同时确定出企业导师的人选;然后由校内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选择;最后由企业导师对选择项目的学生进行测试,完成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

(2) 双导师的管理

企业导师或校内导师定期向对外合作办公室提交科研项目的开展情况,并对项目进展与学生表现作出评价,由对外合作办公室对项目开展情况和导师的绩效进行考评,协调企业与院内相关部门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

(3) 双导师的考核

由对外合作办公室根据项目开展与解题情况对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进行考核,将考核情况通知企业和学院管理部门,校内导师的绩效最终会影响其年终分配。

5建立适用双导师制的学分制管理制度

为配合“双导师制”的实施,我们在学生管理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5.1实施涵盖实践环节的全面学分制管理

为深化IT教育改革,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IT相关专业实行了学分制教学管理,并拟开展灵活、富有弹性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改革。如将实践环节列入了学分制管理,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IT教育的要求;对于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只要完成了与课程内容相吻合的IT产品的设计,并通过答辩,也可以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将学生获奖、、申请专利、注册软件产品也纳入学分等。

5.2建立分层次、多样化考核评价体系

丰富理论课考试形式,除少数课程采取传统的闭卷考试外,对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采取面试、专业学期报告、组织小范围学生主讲等形式进行考核。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还将从企业实际出发,提炼出具体问题供学生解决,高校和企业“双导师”及主讲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成绩考核。同时,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认证考试,根据认证级别折算一定的学分。

5.3更新教学理念,实施“并行培养模式”

对已有课程的内容进行再设计,减少目前一些课程的内容,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而不是教师举三求一。同时,更新教学理念,建立创造教育渗透于专业教学过程的理论模型,变传统的串行教育模式为并行教育模式。具体包括: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并行、考试与教学过程并行、理论教学与实际能力培养并行、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并行等。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把典型产品、企业的实际课题等移植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和考核。

5.4试行弹性化毕业设计

长期以来,高校习惯于利用大学阶段的最后一学期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开展毕业设计。尽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综合性课题,但由于时间短,加上很多同学忙于联系工作,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拟利用“并行培养模式”理念,充分发挥“双导师制”优势,结合课外科技课题,将毕业设计环节提前,乃至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目前,我们已经在部分专业试行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即可进入毕业设计阶段,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确定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后,随时可以提出答辩申请,学校分批安排答辩,如符合规定即可提前毕业。并规定如学生完成大型IT项目、取得软件著作权或获得个人发明专利,只要写出符合规定的毕业设计报告,均可以申请毕业答辩。这样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为学生择业提供了方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每年都有本科生毕业论文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奖。

6总结

通过IT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苏州大学IT专业与苏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一方面,IT行业的强劲发展为学校IT专业的成长带来了契机;另一方面,苏州大学IT专业参考位于美国硅谷腹地的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服务于苏州区域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手段与目标。近年来,80%以上的IT专业毕业生进入了苏州地区IT企业工作,其中大量学生被“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录用。同时,这些企业为优化苏州大学IT专业学生的实践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如目前双导师制主要还是在高年级开展,如何将双导师制在高年级学生中全面推广、如何将双导师制推广到低年级学生中去,都还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

[2] 王建方,昊文健,满亚辉,胡碧茹.“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1).

[3] 龚声蓉,杨季文,朱巧明,胡新华.多模式校企合作,主动适应企业需求[J].计算机教育,2006.11.

第7篇

【关键词】文科生;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

以“产学研合作”为主导的创新人才培养中,更多的是倾向理工科,而文科的创新教育发展却陷入了困境。与理工科一样,文科同样是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要充分和深刻理解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才能实现理工科和文科的发展并驾齐驱。

一、“产学研”视域下加强文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12年1月9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以《另辟蹊径求发展开拓创新促繁荣》为题半版的篇幅报道了重庆大学着力加强人文社科的内涵建设,这是继2011年3月14日该报以《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的崛起》为题的半版宣传后的又一次的深度宣传,较为系统的凝炼和客观科学地展望。两次报道的影响均有力地促进以重庆大学为“点”扩展到促进整个社会“面”的人文社科的发展。由此可知,加强对文科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已迫在眉睫。

(一)“产学研合作”基本内涵的要求

一般来说“产学研合作”,就是“生产”、“教学”与“研究”三者的结合,是以产业(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为基本主体的合作,[1]其基本特征是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核心是经济,主体是企业或高校科研人员,目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形式的转化,“产学研合作”活动的的三个主体的内涵也进一步得到了延伸。“研”,不再局限于技术研究或新产品开发研究,运用科学知识或规律、以发现新知识为目的活动都可称为研究。“学”,不仅包括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的传统教学,还包括如何教学生去创新知识、发现知识,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养,然后再将内在的知识外化实现生产。“产”,不再仅仅是物质产品的经济生产,任何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和带来经济效益的活动都可以称为生产。因为在当今市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环境中,各个国家或各个公司、企业、单位不再局限于经济生产的竞争,生产主体之外的、能够影响甚至决定成败的各类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组织制度等)或咨询、服务等创新也成为竞争的焦点,其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咨询、服务等创新活动就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由此可知,高校同样可以进行文科的“产学研合作”,文科和理工科的不同特点也决定了研究文科的“产学研合作”迫在眉睫。

(二)产学研合作与创新能力的互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其基本要素有着不同的见解。“产学研”结合下的创新能力是,“在进行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及各种技能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2],它包含的基本要素是“认为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智力发展、人格品质、研究动机”。“产学研合作”与创新能力是在互补、互动中成螺旋上升式发展的。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创新能力的培养须从实践中入手,其中“产学研”结合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实践出真知”,其又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和进行创新活动的优良环境,充分利用了社会和学校两种资源。反过来,实践中的创新能力不仅适应和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产学研”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思路。

(三)人文社会科学是产学研合作中不可或缺的筹码

自然科学研究和改造的“世界是什么”,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为何”,后者更是一个指导性的工具,它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导向。21世纪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统一和融合的时代,我们培养的不单是“高级蓝领打工仔”,更重要的是具有思想意识和价值导向的“高级组织和管理人才”。英国的C•P斯诺曾说:“作为人类智慧的整体文化,不应该割裂文学文化与科学文化。割裂后的两种文化就难免互相隔离,互相误解,这对人类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不利的.”因此,文科人才的创新能力是“产学研合作”为主导的社会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筹码,其中它所包括的道德的观念的提高,比诸如干细胞研究等新科技的冲击更重要。

二、“产学研”视域下文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

“产学研”结合下的创新能力需要“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有机结合”[3]。而当今文科生的培养却存在诸多的问题,或者以记忆、思辨为主的传统、陈旧、单一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与现实状况脱节;或者在理科生轰轰烈烈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光照下,生硬的模仿着,缺乏自己的理论,混淆了文科生与理工科创新能力培养的异点。“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求异性、新颖性、高效性,它具有多层次性,是多种意识与能力的结合。”[4]

(一)创新对象的不同决定其更加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下,自觉产生积极改变客观现实的创造思想和欲望。”[5]文科生的创新对象主要是社会、人文领域,而理工科生的创新对象主要是自然、技术领域。自然、技术是客观存在的,更直观,而人文、社会是深入认识现代社会及其未来发展和认识人类的历史本身,更具有抽象性,需要在更多的阅读和交流中进行思想碰撞、交合,以及实践中重新组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产生新的思想和意识。

(二)文科课程的特性决定其更加注重归纳、直观、想象、

类比等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问题,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人文社科领域的许多问题都没有标准和定论解,人的心智发展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思考问题都有自己的视角和方向。国内外心理学家也常以发散思维的水平作为一个人的创造性的指标。

(三)文科人才对社会的隐性作用,决定其更加注重横向

不同学科间的融通性、综合性理工科生创新成果主要是物质财富,客观的,显而易见的,因此,其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学科的专业性和纵向深入发展。而文科主要是“管理社会、传承文化与价值、塑造时代精神,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运转提供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所以,其作用是隐性的,为了更好的完成其使命需要在文科不同学科间“游刃有余”。

(四)世界文化格局的变化,更加注重文化自觉性意识的培养

“文化自觉性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6]文科学习中一个特点重要的就是传承文明,加强对文科生文化自觉性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发扬光大,更重的是能在当今重建的世界文化格局和秩序中呈现其独有的价值。超越“小我”以更广阔的胸襟接纳多变的社会现实,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产学研合作为主导的文科生创新能力模式建设

一直以来,高等院校对文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位于“浅水区”,在当今产学研合作为主导的情境下,如何促进文科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文理共同发展进步,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是共同面对的问题。在此,笔者做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产学研合作的教育理念,改变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政府从政策上积极引导、支持高校树立“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理念,从经济上给予大力资助。高校要将文科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中。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高校可以从本校的经济、师资配备、学生素质等各方面分析,结合社会现实,对人才进行科学定位,然后根据不同定位人才制定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如,以就业为定位的学生,可以采取“2+2”模式,四年的本科,两年在校学习相关理论,两年到社会进行相关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

(二)适应和改造社会为主,调整、优化文科课程体系

一是注重文科不同学科间横向交叉、融合、渗透,强化其“行业”思想。文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转单一、平面的知识结构知识为复合、立体的知识结构,在“博”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思想意识或形成文化自觉意识。二是关注“产学研”理念在文科专业课程的渗透。以市场发展和需求为导向,开发精品专业课程。但教学内容要超越其“工具性”,去指导和影响此行业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家莱克斯纳曾说过:“大学不是风标,不是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他需要的东西,而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东西。”[7]如,宁波的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宁波各高校可开设宁波特色文化创意相关专业,进行宁波特色的文化创意思考、创意可行性分析。三是开设体现文科专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训练的课程。文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必须结合与文科专业,从文科专业的特性去有意识的加强专门思维的训练,从而使其对问题有敏锐性。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8]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高等学校接受创新教育培养与训练的学生,在完成工作时,其成功率要比其他学生高出三倍。四是注重“第二课堂”和“第二校园”的学习。“第二课堂”是课外教学、校外教学的延伸,““第二校园”是与其他院校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课程学习,与社会经济相结合,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不同学校间课程的扬长补短。如,中国四大高校的“常春藤联盟”,宁波大学与复旦大学的互访学习。

(三)加强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学,实现产学研合作

帮助学生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必须借助实践的平台,所以高校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研学产”,以社会单位为“战场”,学校为“阵营”,总结、反思、重新组合,创新,实践。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也言:“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育,指的是学生能被鼓励、开放并有表达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开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9]一是以相关专业的地方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为依托,加强实践教学。此社会实践并不是向以往的简单的顶岗实习,见习,而是学校与相关专业的地方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学生以职员的身份进行工作、学习。二是建立相关专业的社团、组织机构,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即形成由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调动一切社会力量的社会性工作。如,文科生可以组织进行社会调查、相关专业咨询服务及各种官方或民间活动的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参考文献:

[1]陆正林,顾永安.产学研合作的再思考[J].高教探索,2012:28-29.

[2][3]艾进伟等.产学研联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论坛,2009,(6).18-19.

[4]文辅相.论大学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7-8.

[5]熊申英,罗南石.培养文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点思考[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3):30-31.

[6]刘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提高文化自觉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0,(7):25-26.

[7][8][9]傅进军等.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0]丁红燕.地方工科高校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实践[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7).

[11]刘绍春.我国近代人才观的演变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

[12]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问题及在我国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21-24.

第8篇

论文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

我国自1979年正式引入继续教育概念,30余年来我国的继续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尚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从函授时代的脱产、夜大、函授形式的成人教育、80年代的自学考试到90年代末网络教育,不仅包括专科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也涵盖高中起点升高职(高专),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不断的自我突破与发展壮大,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也不例外。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为满足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不断朝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方向努力。不过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以及知识体系模糊不清、学校特色不突出、教学方式僵化等。如何优化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和方向,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实证分析

1.调研情况概况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开展,随机选取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专升本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内容涉及基本情况、就业因素、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程建议等方面。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99份,其中男生58名,占总人数的29%;女生141名,占71%;生源地是上海的180名,约占90%。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2.调查结果总结

关于学习者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在目前就业单位调查中,有37.2%的同学就业于民营企业;28.6%的同学在外资企业;20.6%的同学在国有企业;8.5%的同学在事业单位;2%的同学在国家行政机关。问及工作行政的问题,30.2%的同学选择行政类;7.5%的同学选择“人事类”;4%的同学选择“咨询类”;1%的同学选择“文职类”;55%选择“其他”。

关于学习者对大学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发现:约44%的同学表示满意;5%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49%的同学表示一般;但仍有2.5%表示不满意。问及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原因,29.1%的同学选择“缺乏与实践的联系”;13.6%的同学选择“内容太宽泛,缺乏针对性”;10.1%的同学选择“课程安排太分散,影响实习时间”;9.6%的同学选择“理论性太强”。对于“您在大学中所学知识能否适应您现在的工作要求”的问题,52%的同学表示一般;31%的同学表示适应;3%的同学表示非常适应;6.6%的同学表示不太适应;但仍有5%的同学表示很不适应;5%的同学表示很不适应。关于实践课程评价的调查,18%的同学选择“实践形式单一”;16.6%的同学选择“实践基地太少”;12.6%选择“实践经历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比较低”;6.5%选择“实践时间太短”。

关于学习者对教学方式灵活性及教学手段先进性的满意度调查,按评分规则分值越高越满意,78名学生选择“3”,占39%;44名选择“4”,占22%;22名学生选择“5”,占11%。但仍有6名学生选择“1”,占3%;47名学生选择“2”,占23.6%。

在“希望老师如何改变”的问题中,部分学生表示了“希望老师能够加强实践课程”或者“增加学生主动性”、“与实际相结合”等愿望。个别同学表示“希望老师能够开拓学生眼界”等愿望。这表明老师在教授该专业课程时过多强调理论,缺乏实践课程。在教学方式方面,学生建议采用因材施教、案例教学及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这样可增加课堂互动性。

二、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情况的调研以及与其他高校的比较,不难发现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与其他高校情况相同,同济大学行政管理(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也存在重专业知识掌握轻人文素养培养、重定性类课程轻定量分析类课程的问题。在理论教学体系以外,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公共伦理教育。而且,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政治学、管理学类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相当大,经济类、统计分析类等定量化课程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仅限于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社会学原理与社会调查和统计等几门定量类课程。这极大限制了学生对社会公共问题进行正确有效的定量化分析,不利于继续教育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应用所学知识。

2.教学方式有待改善

虽然近年来学校在教学方面越来越重视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来改进课程教学,但这些尝试仍处于探索阶段,是否真的有效提高知识掌握度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且这些方法往往只是在某些课程或者某门课程的某些内容教学中得以运用,整个教学体系还是以知识传授型为主来构建的,课堂讲授仍占据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

其次,教学方式未考虑到继续教育学生的特点。与本科学生相比,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往往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更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力。简单注入式教学法已不适用于他们,亟需增加课堂参与度,进行师生互动、双向沟通。

3.教师资源有待开发

继续教育的正常开展需要获得学校在师资方面的支持,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学校在师资配置方面存在着教师特长不能较好发挥及资源联动机制缺乏的问题。首先,学校不能很好按照教师的研究方向及专长来合理安排其担任的课程,这样不仅需要教师再投入大量时间准备,而且教学效果不佳。其次,教师资源整合不佳,与全脱产教育、MBA、MPA等项目没有形成很好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管理继续教育的发展。

4.专业特色有待突出

虽然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氛围,但是特色不鲜明、个性不够突出。课程体系单一化和趋同化,未突出本校在城市管理方面的优势,导致行政管理学生知识结构同质化。同时,当今行政管理专业尚没有摆脱政治学对它根深蒂固的影响,整个课程体系依然由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等作为主干学科来进行架构,未能体现出世界各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再造政府流程、推行电子政府建设的发展趋势。并且在我国政治制度日益完善、行政活动日益高效的趋势下,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

三、对策及建议

虽然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设置时间不长,但它一直以改革进取状态不断发展。作为工科背景的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如能针对社会需求,突出培养城市发展人才的优势,依托上海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和同济大学城市建筑、规划的优势资源,在公共管理领域走城市管理和发展的特色道路,将能大大提升品牌影响力。结合前文分析,建议在五个方面进行调整。

1.调整培养目标,借鉴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首先必须调整培养目标定位,把能力培养明确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写入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之中。在修订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时将培养目标调整为: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公共管理、城市管理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具有管理学、经济学、行政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知识,能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解决实践问题,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类城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涉外单位从事现代化行政管理工作。同时,培养目标也需要定位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严进严出”的制度,有创造潜力的人员才允许参加继续教育,否则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人才质量。

2.调整课程体系,推出精品课程

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是模块式教学的重要内容,指专业教学计划中各科目安排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应以理论性、方法性、领域性为三个基本模块,突出城市管理,强调工具及应用性,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了行政伦理学、应用心理学、公共管理案例和分析、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等必修课程,将社会调查和写作从选修课转为必修课程。同时增设了中外管理思想比较、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教育发展与管理、社会保障导论、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等选修课程。同时,应积极改变行政管理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重原理轻技能的现状,建议大量增加增加公共政策和方法类课程以及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和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同时打造精品课程。

3.更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

我系拟加强改革教学方式,重视夜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行政管理专业由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要求更新教学方式。要积极尝试以下教学方法:一是讨论式教学法,即教师提出讨论题目或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指定相关参考书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对讨论进行归纳总结。二是专题式教学法,即老师将本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或最受关注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突出重点,讲透内容。三是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典型案例,或要求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写出相应的案例。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管理学科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案例教学法,辅之以理论讲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实习等。我系也可以通过城市管理中的案例教学,或是请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现实的或虚拟的案例,学习和积累实际的城市管理经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坚持综合性与典型性有机结合的原则,综合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复杂程度,在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辩证思考能力;典型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规范化和针对性程度,在于重点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技能和定义问题性质的基本能力。

4.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师资培训

第一,对内做好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系里教师在城市特色系列即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城市公共管理和城市社区管理三个模块中找到各自的学术发展方向,尤其是推动青年教师迅速成才。每位教师可以在不同模块内就城市公共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力求就相关城市问题研究领域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对外引入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制,吸引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到同济任教、授课、培训。第三,鼓励并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专业培训、进修、学术会议。

第9篇

一、两岸专家阐述了合作发展的深远意义

两岸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血脉相同,由于特殊原因,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特性,这自然会激发双方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愿望。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办学模式虽有不同,但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在大陆,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模式多样,而且学子走出去的愿望强烈;在台湾,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资源丰富,国际化程度高,产学合作经验多样。而且,两岸经过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的交流与合作,为第二个10年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在开幕式致辞中就两岸合作做了简要回顾。他说,2006年4月,在首届两岸经贸论坛上宣布的促进两岸交流的15项政策措施中,大陆宣布,教育部决定正式认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学历,现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关于台湾学生在大陆求学的政策体系。2007年4月,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发出共同建议,全面开展两岸各级各类教育的交流;推动双方在办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丰富交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加强两岸学生交流,大陆方面欢迎台湾大专院校来大陆招生,并为此提供便利。这两次论坛提出的重大政策,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台湾宣布承认大陆41所大学的学历。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逐步宽松。

魏中林提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之间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两岸高等教育发展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广东而言,高等教育处在大众化的中期阶段,2010年毛入学率为28%;而台湾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两岸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各有特点,各有优势,互补性强。2009年,我到台湾参加了第五届论坛,对台湾高等学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台湾在人才培养模式、产学合作、国际化等许多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所以,我们希望深化粤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大家提交的这批论文有许多很好的想法和建议,我们一定认真研究。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广东省教育发展的总目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广东省要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广东要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其中的跨境合作,是广东省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特征。我们希望,两岸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密切沟通合作,创造更多更好的合作模式,共同促进两岸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两岸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认为,大学与大学之间的交流,对于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具有其他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台湾中兴大学校长萧介夫认为,两岸学术文化及师生的交流将是中华文化长存、延续的唯一选择。学生的交换,能够培养青年人的世界眼光和广阔胸襟,能够促成他们日后成为两岸文化与学术发展的媒介及尖兵。

实际上,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广州大学易佐永做了回顾。他认为,我们的教育政策开始转向合作空间的拓展。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将两岸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议题纳入其中。例如,《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2010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经贸文化论坛”提到未来两岸在新能源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其中在第13项的共识中明确提出“支持制定扩大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政策,继续加强两岸高等学校相互招生的联系与协调机制,建立两岸学历学位证件查验及作业平台”。2011年,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又深入了一步。台湾高等学校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省(市)招收自费生。为了保证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大陆方面专门成立“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与台湾负责招收大陆学生的“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委员会”(简称陆生联招会)对口沟通协调招生相关事宜。2011年4月24日是北京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同时也是台湾清华大学建校55周年的重要日子,两岸清华决定合办百年校庆的活动。两岸高等教育合作迈向深层次的阶段。与此同时,基于各种论坛、研讨会的交流活动在地区之间、高等学校之间日趋频繁,仅广东省就有“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穗台校长论坛”等,密切了两岸的教育往来与友好关系。

二、共同探讨了合作发展的领域和途径

未来十年,广东要建立我国南方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我国南方教育高地。教育合作,将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特征。因此,发展粤台教育合作,应该从长计议,做好规划。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都必须放眼未来,需要每一所学校做好规划、确立项目、成立机构、筹集经费。代表们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一)交流与合作的目标和原则

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根本原则和目标应当是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实现繁荣与进步。易佐永从广州大学交换教授的实践中提出与台湾高校合作的具体目标与原则:第一,以提升两岸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第二,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手段;第三,在促进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以形成高等教育区域化竞争力为特色。在此目标、手段与特色的前提下,应坚持三项原则:第一,平等原则,这是任何交流与合作得以开展和持续的保障;第二,互惠原则,这是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的基本动力;第三,互补原则,这是取长补短的合作策略。

(二)学术研究合作

陈春生提出,加强大学人文学科的对话和合作机制:第一,建立联合的人文学科学术研究机构。在两岸关系中,各有自己独特而敏感的问题和思路,但大学之间的关系,可以先行先试。第二,合作编写历史、文学、语言、宗教等领域的教科书。两岸共同编写《中华大辞典》的工作已经付诸实施,共同编写教科书更有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三,合作组织两岸有关民间文化和地域历史传统的大规模历史人类学田野调查。例如研究两岸客家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型文化遗产、地方文献与民间文书的保护和利用,探讨两岸客家人共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途径。第四,以适当方式鼓励两岸人文学者发展合作研究。第五,建立民间性质的“两岸人文学科发展基金”。可以向各大学校友和社会热心人士募捐,推动两岸大学人文对话与人文交流各项合作事宜的发展。

在学术合作方面,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探索。如广州大学2008年与台湾淡江大学签约成立了“工程结构灾害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成为两岸第一个高校科研合作机构;2010年与台湾屏东教育大学签署合作建设“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意向书,它也是两岸第一个高校教育政策研究机构。

(三)办学合作

暨南大学胡军提出:第一,应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按照《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精神开展合作办学。第二,建立合作办学机制,以两岸学位互认推动双联学位等方面的合作。第三,抓好合作办学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教学工作的对接,包括专业建设和学分互认、课程构建和衔接。

东莞理工学院邹小平、陈想平认为,两岸经济合作成就斐然,但高等教育之间至今还处在交流阶段,合作也是初步的,而产业界对高等教育更紧密合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他们提出:第一,合作组建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小型文理学院。文理学院以中华文化的精华为根基,以兼容并蓄世界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通识教育为主要内容。这种大学,可为两岸的大学追赶世界一流大学开辟一条优质生源的渠道,为中华民族振兴准备一批文化积淀更深厚的社会精英。第二,合作建立统一的工程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未来两岸合作产业的从业人员将需要更高层次的职业技能,本专科毕业生逐步成为主流。第三,双方合作建立以台商在粤企业为桥梁的“校-企-校”三方合作办学模式,建立分学段的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台湾环球科技大学许淑敏认为,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应建立在两岸经济发展双赢的基础上。台湾职业教育有明显的优势和资源,开放大陆学生来台湾应以职业教育先行,特别是要吸引大陆的专科毕业生来台湾衔接本科教育。专业的选择可以考虑大陆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可以选择农业和餐旅及休闲专业。

在培养学生方面,许多代表提出,要扩大学生交换规模,建立联合招生机制;合作开展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知识竞赛及交流论坛。

(四)合作培训师资

在教师培训方面,扩大教师交流,增加培训项目,通过课程开发实现教师互聘。在大陆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师资水平不高,因此,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是当务之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广东现代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责任自然落在教师身上。广东应借用台湾职业教育的资源,与台湾的有关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师资培训班,可采用“2+2”模式,即前两周在广州进行理论培训,后两周在台湾进行实操培训。

(五)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

历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共同建议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两岸高等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还需要配套政策加以引导和提供保证。第一,希望台湾扩大对大陆高校学历的承认范围。第二,建立专业认证、课程衔接、质量认定、学分互认标准,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建科研平台。第三,扩大双方招生范围,建立双联学制,健全双方单独招生政策。第四,为在广东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制定在粤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这可以实现台湾学生来粤就读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制定两岸企业捐赠教育文化项目免税政策;建立两岸教育发展基金,引导企业支持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第六,在政府层面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中心。

三、教育质量问题

本次论坛在探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也非常关注质量问题。这是历届论坛都涉及到的热点,说明两岸专家学者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台湾高等教育学会陈伯璋认为,在质量方面,出现了量化指标的模糊与迷失,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约而同地都以发达国家的标准作为参照,同时又受到不同组织排名的影响。他在分析台湾高等学校追随西方学术潮流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的“全球化学术资本主义”概念及其现实影响,值得我们思考。他认为,这是市场价值的优先性导致的,在政府的商业化政策引导下,高等学校形成市场竞争力,教授们乐于积极回应产业界需求,接受从市场获得的巨大利益。而此种学术研究趋利倾向则使高等学校由原本多属基础性或因好奇驱使所产生的自主性研究,转向为致力于特定目的、商业性或策略性的应用性研究。大学的“追求真理”已转为“追求基金”。他认为,西方文化霸权主导的学术生产样式正在影响台湾的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各方面学术领域均以追随西方学术潮流为主,从而形成台湾学术资本主义发展的全球化现象。严格说来,这并非是“国际分工”的产物,而是在西方/美国文化霸权笼罩之下,我们自行援引美国标准作为互相评鉴的准则而附庸其潮流的结果,这会导致本土学术的空洞化与学术自由的沦丧。他认为,台湾1999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卓越计划中的“卓越”概念模糊、令人迷思。根据Barnett的看法,“卓越”属于一种排他性用词(an exclusive term),其所连结的不只是“精英主义”,更隐含着阶级(hierarchical)体系的概念。这一计划直接明确界定了“卓越”的内涵。若从卓越计划审查的理念来看,“取得领先、领导、主导的地位”即为卓越的重要标准。这是针对五年五百亿新台币的“迈向顶尖大学计划”而言的,“进入世界百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重要的卓越指标。然而量化指标背后,最受质疑的是不同国际媒体所建构的大学评比指标的差异,因而排名并不稳定。例如,2009年台湾大学在英国《泰晤士报》全球排第94名,但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排行榜上却排第150名。他进一步分析,在“绩效”的表面,充分展现了“工具理性”的价值。然而数字永远只能是数字,若以追求表面上的数字作为卓越计划背后真正的主要精神,那么这将会形成何种大学文化?何种研究生态?从而导致失去多少传统大学的核心价值?这都是值得近一步深思的地方。

第10篇

论文摘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构平民化、平等化、人本化和社会化的教育理念,构建从理论体系经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向素质体系的教育内容体系;重新配置体现“民主化”方向与“组合化”原则的教学方法体系;完善在统一知识与价值、内在与外在、现实与潜在、个体与社会评价基础上的,侧重价值、外在、潜在和社会方面评价体系。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素质养成的理论教育活动。它包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理论学习、实训、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和要素。承担着在高职教育中对人才进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培养的教育任务,是高职教育及其发展中,对整体教育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富有实效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时,需要依据时代特征、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新情况、新要求,做与时俱进的改革,它要求从理念、体系、方法和评价上进行革新。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23%。全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数和学生数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大众化和高职教育大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中两个重要的特征性要素。以马丁·特罗依据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作为揭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趋势的预警理论(“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达到一定发展目标之后的一种预警”)为起点和线索,可阐发为分析我国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发展新视角。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得依靠高职”,所以,体现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新高职教育模式,不仅表现在数量、规模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即“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制度创新”带来高职教育整体的根本性变革,使得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至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应对这一变革的新理念:

第一,在教育思想的转变方面,形成了平民化的教育理念。相对于“精英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们不再把接受高等教育视为“有钱者或智力上具有卓越天赋者的特权”,接受高等教育也不再是实现特权的途径,而是在知识化、信息化经济社会条件下,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和途径,并且越来越被赋予公民社会义务的观念色彩。基于社会平民生活需要的技能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引导学生提升品质的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等教育目标被弱化。

第二,在教育角色的转变方面,形成了平等化的教育理念。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和对外开放带来的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众化以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的自主、平等、多样等基本观念,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角色由“理所应当的权威”向“社会思想多元竞争的优胜者”转变。使得运用和中国化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首先证明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并比较其他理论学说的先进性,才能发挥其主导性和实效性。

第三,在教育过程的转变方面,形成了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旨融合了当代社会消费市场、民主政治、人权文化以及和谐社会等时代文明成果。在教育活动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上,均发生了“以学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活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再视学生为必须改造的教育对象,而必须依照学生实际成长成才个人目标的需要,为其提供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满足学生在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两方面的均衡、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四,在教育评价的转变方面,形成了社会化的教育理念。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知识生产与传播功能的实现,已经不能在“象牙塔”内的自身循环中完成,而必须在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实践需要的过程中完成。这使得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评价的核心标准,由学生个人拥有的理论和学术水平向社会认可的能力与素质转变,知识标准体系向行动标准体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也是要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是否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尺度。

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教育”发展阶段的质的区别,就是高等教育全面走向社会生产生活、服务和满足大众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公平与平等理念。它不仅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指导思想,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根本性变革的基本原则,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诸方面、诸环节、诸活动内容创新与发展的灵魂。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体系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由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教育目标所决定的理论教育体系。它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为高职大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才而展开的、旨在促进高职大学生掌握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思想素质的理论教育。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要通过和中国化理论课的教学实现教育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理论课教学集中表现为“四个体系”之间的“三个转化”,即由理论体系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素质体系的转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实现“三个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在遵循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规律、新特点、新要求的前提下,体现高职教育的个性要求,把和中国化理论体系的一般原理,转化成为具有高职特点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素质体系。

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就是符合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职业人才的教育性质与目标的要求,能够满足高职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均衡、全面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和中国化理论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

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就是针对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通过合理配置师资队伍、教材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等要素,而建立起来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和中国化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使其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职业变迁和生活变化的理论修养和认识能力。

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体系,就是针对高职大学生成为高级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要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学生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体系。高级职业人才必须具有适应职业岗位劳动需要的职业能力,但是这种职业能力的大小、发展潜力、对职业变迁的适应能力等,都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只有拥有高素质,才会在复杂的职业劳动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面向21世纪、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新理念,使得职业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面向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问题,更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其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综合素质。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方法

教学方法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水平的高低,而且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也是重要的约束性因素。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应对大众化发展的变革中,教学方法必须与教育观念、教育目标的变革同步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

学界对教学方法有“方法说”、“方式说”、“活动说”、“手段说”等诸多观点,笔者认同把教学方法定义为“在一定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整套操作策略”。其本质在于与教学观念、教学目的相适应、相配合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它表明,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是~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伴随教学观念和目的变化而改变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应对大众化发展趋势和要求的过程中,由于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变革。

首先,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平民化、平等化、人本化、社会化的新教育观念,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由对人的基本观念、思想方法进行强制性的修正转向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合乎人性发展需求的引导。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民主化”原则,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双边、多边互动型的教学方法,以良性的双向交流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顺应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大趋势的教学方法发展的方向。

其次,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掌握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思想素质的教学目的及其实现目的的教学体系,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由单一的以掌握理论知识为最终目的转向实现遵循理论知识一方法能力一综合素质渐进、全面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由于新教学任务体系决定的教学活动内容、方式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企图制定经常使用、数目有限的几种教学方法是错误的。依照实现掌握科学理论知识,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等不同教学目的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总体过程中实现对这些方法的有效配置和组合运用,是顺应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大趋势的教学方法创新的原则。

把“民主化”的方向与“组合化”的原则相结合,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方法实践发展的基本导向。

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评价

教学评价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它不仅对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通过反馈于新的教育实践而产生导向作用,影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方向、内容形式和质量水平等诸方面的变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由于应对大众化发展,而在教育观念、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产生深刻变革,客观地要求评价标准、方式也进行相应的变革。

首先,在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价值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担负着对高职大学生系统地进行和中国化理论的教育任务。完成这一教育任务,就是把和中国化理论体系经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向学生素质体系转化的过程。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中介和载体,自然也是评价理论教育的内容。但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停留在对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状况的评价,而是着重于理论教育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评价。只有把和中国化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的科学思想观念和方法,成为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的行动指南,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性才得以实现。

其次,在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外在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首先是一个把理论知识、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等内化为高职大学生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过程。对其评价中就必然要包括对内化的内容、方法,特别是结果,即对学生形成的内在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进行评价。但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在评价不是体现自身性质和目标的终极性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终成果,在于所培养的高职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更重要在于将其内在素质“外化”,表现为职业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基于良好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价值准则所展现的行为表现与行为习惯。只有把和中国化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良好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习惯,成为提升个人品质、规范公共行为的思想与方法基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才得以实现。

第三,在现实评价与潜在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潜在评价。同任何教育活动一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对学生即时形成效果,能够使他们接受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能够在现实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改善思维和行为。但是在当代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教育的时代性特征。高职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已有的观点和方法,更需要培养自我教育、终生学习的理念与能力,保证高职大学生作为职业人才,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始终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只有把和中国化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现实与潜在的思想观念、科学方法、发展能力,为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代性才得以实现。

第四,在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社会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对教育过程主体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接受教育的学习主体方面。学生通过接受系统的和中国化理论与方法的教育,会重新认识和定位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相应地形成对个体思想觉悟、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的自我评价。但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于个人对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修养的需求,更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才。我们所培养的高职人才,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是否过硬,是否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只有经过社会实践、职业劳动的检验和社会公众、用人单位的评价,才能得到最终的认定。所以,只有把和中国化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能够胜任的职业劳动能力和社会认可度,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性才最终得以实现。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职大学精神;内涵;培育;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加大,高职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若想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发展壮大,作为决定学校发展方向的高职精神,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发展成败的关键点。由此,高职大学精神的建构是指引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提高此类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高职院校既然属于高等教育学校,便具备一般高校的基本特征,普通高校具有大学精神,因此,高职大学精神既有传统的大学精神,又有自身特有的文化气质。不同的大学院校可以有不同的办学风格,在追求理想状态上,不应有高低之分。不同院校的大学生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会不同,但其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却不应否定。因此,高职院校也应具备自己的“大学精神”,这也是多数研究者认同的观点。

一、传统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在学校办学之初打下基础,能弘扬学校文化并通过持续的文化熏陶形成的一种对学校师生都产生极大影响的某种力量和共同的价值理念。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大学精神是关于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大学设置与运行中的体现。”[1]大学精神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光辉旗帜。在保障高质的大学建设的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理论和规定都更有效。因此,大学精神作为这所大学的灵魂,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其群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充实。一所真正的大学,不仅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且要有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这能体现出这所大学与其他大学的不同的精神气质。

传统的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既包括普遍的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还包括一些大学在实践中形成的有自我特色的大学精神。如哈佛大学的“与真理为友”等。[2]自由精神主要包括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其他大学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精神的灵魂。非独立不能自由,非自由不显独立,只有具有独立的思维才能保证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独立精神主要表现为独立人格、独立思考、和独立担当等。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理想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人的全面自由和实现人的价值为目标。高职教育应坚持以人的发展作为永恒主题,特别是要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以求真为主导思想,是体现在科学的海洋中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新时代高职大学精神的内涵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其大学精神不仅应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还应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在具备大学精神的共性内容之外,还应有自身特有的内容。

一是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要素。[3]“职业精神事实上就是一种对职业的深情投入、一种专注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职业水平和职业成就”[4]。

职业精神是指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形成的对职业的理解与认知的态度。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必备的敬业意识、职业操守,同时,高职教育也应当融入国际元素,面向世界开放自己并吸收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世界情怀,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职业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在高职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培育中,我们要紧密结合教育实践,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并结合校情,不可盲目仿制,这样才能彰显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

二是服务实践精神。高职教育实践要始终围绕着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开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首先要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于实践的理念,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大多是实践型人才,因此,是否具备实践能力是评价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的一个标准。高职教育应坚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方法,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服务于实践的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勇于将所学理论用到实践中去,强调学理论要会用、能用,产教融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主要方面,因此,将把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服务实践精神起到重要的作用,使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进入社会角色中。这也是高职毕业生区别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方面。

三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涵。在科学技术迅猛增长的新时代若要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创新精神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是其自身发展和肩负使命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都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创新能力,才是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的人才。有了技术创新能力,学生才有自主创业的勇气,这也大大响应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全民创业”的口号。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会保持无穷的生命力。要树立一种创新无处不在的教育理念,将创新着力于办学发展理念上,提升社会贡献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全面质量观;创新合作发展机制,推进校企一体化。

三、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塑造

由于各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高职精神的培育还需要继续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办学特色的路。只有通过对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塑造,才能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以达到促进高教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是基础,没有实践支撑的精神是不存在的。因此,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加之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其他大学培育大学精神的方法。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坚持以创新精神为导向,以校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传统为基础塑造高职大学精神,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一、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技术创新理念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他是高 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谓技术创新理念是指人类的技术创造、提升和超越的理想和信念。只有具备技术创新理念的人,才能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现实,挑战未来。因此,高职精神的培育只能从规范高职教育行为入手,只能依赖于合乎规律的、扎扎实实的高职教育实践活动。[5]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品牌化管理的办学理念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决定其生存发展的主要方面是其办学特色。因此,准确定位便成为高职院校塑造大学精神的前提。明确高职院校办学的价值取向,进而明确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养成提供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必须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为中心,充分体现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使高职精神既能体现大学精神的共性,又能凸显自身的特色。

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贯穿于高职大学精神之中,表现在学校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尊重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潜能。学校一方面要尊重人才,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重心,积极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这种办学理念既迎合了时代的精神,又能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期待和要求。

(二)激发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不仅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级组织的积极作用,还要发挥教师在培育高职大学精神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教师通过渊博学识和人文修养影响着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学生则在教师的带动下,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能力,他们不仅传承学校的大学精神,而且其优秀的表现将实现高职大学精神在社会上的传播。因此,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为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氛。

(三)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育人新环境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的塑造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以深化。高职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校园文化依托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力量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上受到影响[6]。

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创新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网络阵地,打造校园网络文化精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将学生置身于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并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入职业文化,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工学交替、项目合作等方式,培育出适应新环境的人才。

(四)以校训建设为载体塑造高职大学精神

校训是一种格言、篇言或座右铭,它代表了学校所倡导的某种道德价值及其追求,是学校对其历史文化传统、校园精神的概括和认同。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就比较集中体现了“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校训能最简明深刻地反映学校的文化,体现学校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的校训铸就了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同样也比较重视校训的培育。许多高职院校都制订了校训,但仍有一部分高职院校至今还没有校训,或者就算有,也无特色,同质同面化、标语口号比较严重。因此,各高职院校通过校训建设重塑其大学精神的任务还很艰巨。

通过校训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创新精神的培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的创新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许多大学对创新精神的培育都非常重视,如南开大学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等,从这些校训里,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对创新精神的重视。

(五)结合时代精神,注重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

育人是高职大学精神的塑造的根本目的。杜威曾说:“职业教育并不是“营业教育”(trade education),不是做专门行业的教育。做专门行业的教育是机械的,用不着心思和高深的学问,只希望养成本行的专门技能就算了。[7]这说明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其教育性,不能将培训职业人的活动代替教育人的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承担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要求高职大学精神在保持传统大学精神的前提下,应顺应时展,不断汲取时代精华,与时俱进,以先进的职业文化、时代要求为基础,不断彰显现代高职大学精神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68.

[2]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 .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09-06.

[3]刘清香.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73-78.

[4]骆潇.我们需要它――职业精神特别调查[J].职业,2008(19):10.

[5]陶榕.高职精神刍议.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4-28.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主题;流变

前言

国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通过三大文献检索,共收集到2002-2012年发表在CSSCI刊物上的文章634篇。按年份来看(见图1),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重视。

图1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趋势(2002-2012年)

对上述文献进一步分析,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女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及大学生就业心理等四个方面,分别为46篇、27篇、47篇和29篇。2002-2012年各年份的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就业研究主题情况(2002-2012年)单位:篇

以下我们将就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有选择性的作一个梳理,综述如下:

一、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朱新秤(2009)[1]分析了就业能力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 即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和个人适应能力。刘丽玲、吴娇(2010)[2]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三个群体均认为就业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朱国玮、黄(2011)[3]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陈均土(2011)[4]回顾了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就业能力框架及其培养机制,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瞿祥华、杨玲(2011)[5]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陈永杰(2011)[6]通过分析大学就业统计数据, 发现不同的大学生群体的竞争力有相当大的差别,反映了社会流动机制不畅。考虑到整个教育体制的不公平性,说明大学生竞争力的高低与家庭背景等各种先赋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

杨旭华(2012)[7]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并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构建出“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因子模型。陈均土(2012)[8]研究了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即将就业理念融合在课程设置之中,贯穿整个大学生生涯,对我国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启示。徐颖云(2012)[9][10]提出通过构建创业教育驱动机制,培育创造性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建立起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金昕(2012)[11]采用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勾勒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家框架、动态监测体系和分类培养的对策建议。李军凯(2012)[12]考察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五因子分析模型,并分析了不同要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差异。

二、对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卿石松、刘军勇(2009)[13]分析了女研究生比例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从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改善大学生就业服务和反歧视等角度提出了大学生就业促进,即提高人力资源投资和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李倩(2009)[14]从公共政策角度审视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该困境的政策选择。

童路明(2010)[15]从女性主义和性别视角,探讨了我国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在于女性所扮演社会角色的局限性,提出从社会文化、法制体系建设及推进女性创业等方面入手改进。

贺永平、熊艳、郭平(2011)[16]认为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却遭遇用人单位的歧视,处于劣势。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法律和道德方面入手,更需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建立由社会分担女性生育成本。肖凌、郝敏钗(2011)[17]认为解决高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国家、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即政策引导、专业设置适应需求、择业正确定位等。

张抗私,盈帅(2012)[18]以“2010 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权重排序,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大学及大学生个人充分认识市场、有准备地应对就业提供了参考。廖和平、王克喜、章婷(2012)[19]认为女大学生就业表现为“四难”,深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

三、对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高耀、刘志民、方鹏(2010)[20]基于江苏省20 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用Logistic 回归法分析了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拥有情况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家庭资本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愿,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意愿等有着显著影响。

乔志宏、宋慧婷(2011)[21]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学业因素、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三个维度构成。苏丽锋、孟大虎(2011)[22]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我国大学生失业不是因为人数太多,而是太少的观点。其原因在于我国就业人口的学历结构没有显著改善,在城乡、行业、职业、地区间的分布又非常集中。因此,改善大学毕业生的配置状况是十分必要。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2012)[23]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计量分析,厘清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以何种机制发生联合作用。闵维方、蒋承(2012)[24]以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构造了“人力资源积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新框架,解析新时期下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调整的引领和适应关系,并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持续有效地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提出政策建议。宗晓武、周春平(2012)[25]认为大学生人力资本主要包括知识资本与能力资本两部分。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资本投资并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能力资本积累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苏丽锋、孟大虎(2012)[26]基于2009 年大学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这两个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发现:在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概率方面,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二者都重要;在决定大学毕业生起薪水平的因素方面,人力资本更为重要。孟大虎、苏丽锋、李璐(2012)[27]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发现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变量与就业质量之间存在着反差,表明增强人力资本深度,提高就业质量的必要性。黄敬宝(2012)[28]比较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就业地区、就业行业等要素的影响力,得出两者已成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双轮驱动力的结论。范皑皑(2012)[29]利用2006年北京市企业调查的数据,考察了受过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状况,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弥补型过度教育带来的收入损失更大,非弥补型过度教育虽会带来短期的收入损失,但长期收入损失并不显著。

四、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

励骅(2010)[30]从心理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应紧紧围绕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与韧性四方面展开。程池超,马永华(2010)[31]认为随着就业风险的加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在查阅文献、专家测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部分地验证了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和就业心理素质有显著影响。桑春红(2010)[32]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给大学生心理造成很大影响,由此提出大学生要积极进行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李群、岳晓东(2011)[33]认为从内因来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因此提出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更多关注人生意义,更发掘学生的潜能,注重教学活动的新颖性及学生参与性。魏改然、刘俊茹、王运敏(2011)[34]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外在的客观障碍和内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积极的就业意识,做好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

宁敏(2012)[35]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焦虑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对此,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郭秀兰(2012)[36]认为就业压力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压力,树立良好的信仰心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结及展望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研究的成就。

第一,研究成果颇丰。仅我们所收集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数量就多达600余篇,且时间跨度不长(2002-2012年),表明对大学生就业这一课题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第二,研究主题有集中性趋势。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文献几乎涉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方面面。但是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女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等几个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趋同性。

第三,越来越偏重实证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改变了传统的归纳和演绎的做法,而是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实证方法,来探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寻找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研究内容相对零散。如前所述,尽管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主题有集中性趋势,但是总体上仍然比较零散,涉及面很广,系统性不强;从成果的具体内容来看,大多数仅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致使不同成果间的可比性较差。

第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高。尽管实证研究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用,但实证结果与理论的结合度方面往往是顾此失彼,仍有待提高。有些学者的研究只有数据,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有些学者的理论剖析非常深入,但实证数据显得不足。显然,这些都是我们亟需加强的地方。

第三,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建议,但是这些建议通常是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同样,在深入了解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基础上。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

第一,对后危机(或危机后)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时间较短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立足或结合后危机这一时代背景,探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所出现的各种新趋向,无疑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建构的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目前许多高校一味地强调就业率,而忽视就业力(即就业能力),致使高校在大学生培育方面产生了偏差。由此,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构建、培育和打造等,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根本性意义。

第三,对大学生就业对策的研究。众多学者提出的大学生就业对策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可见,基于研究的结论,如何使大学生就业对策更“接地气“,也就是增强其可操作性,是未来学者们必须面临或解决的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 就业能力: 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 广东社会科学, 2009, (4): 164-168.

[2] 刘丽玲, 吴娇.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 教育研究, 2010, (3): 82-90.

[3] 朱国玮, 黄.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研究, 2011, (8): 64-68.

[4] 陈均土. 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 教育发展研究, 2011, (19): 63-68

[5] 瞿祥华, 杨玲. 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系统化培养解析[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 46-48

[6] 陈永杰.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不流动[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 81-89

[7] 杨旭华. “90 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 人口与经济, 2012, (2): 41-48.

[8] 陈均土.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 (3): 75-78

[9] 徐颖云. 基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创业教育驱动机制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12, (11): 56-59.

[10] 徐颖云.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长效机制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5): 129-132

[11] 金昕.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6): 237-240

[12] 李军凯.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 (11): 89-92

[13] 卿石松, 刘军勇. 女研究生比例上升及大学生就业促进的思考与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12): 38-42

[14] 李倩. 公共政策视阈下的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探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09, (3): 32-35

[15] 童路明. 女性主义、性别视角与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J]. 河南社会科学, 2010, (6): 131-133

[16] 贺永平, 熊艳, 郭平.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成因与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3): 98-100

[17] 肖凌, 郝敏钗, 刘增安, 贾海英, 曹印革. 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困惑与应对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8): 91-93

[18] 张抗私, 盈帅. 性别如何影响就业质量?--基于女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12, (3): 83-90

[19] 廖和平, 王克喜, 章婷.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审视与改善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3): 88-91

[20] 高耀, 刘志民, 方鹏. 人力资本、家庭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基于江苏省20 所高校的经验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8): 56-63

[21] 乔志宏, 宋慧婷, 冯明礼, 邵燕萍.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4): 24-28

[22] 苏丽锋, 孟大虎. 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与配置状况报告--基于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9): 69-73

[23] 赖德胜, 孟大虎, 苏丽锋. 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13-31

[24] 闵维方, 蒋承. 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2-13

[25] 宗晓武, 周春平.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 江苏高教, 2012, (1): 97-98

[26] 苏丽锋, 孟大虎.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基于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12, (2): 27-33

[27] 孟大虎, 苏丽锋, 李璐.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J]. 人口与经济, 2012, (3): 19-26

[28] 黄敬宝.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 北京社会科学, 2012, (3): 52-58

[29] 范皑皑. 大学生人力资本的过度与不足--基于弥补型过度教育视角的实证分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100-119

[30] 励骅. 心理资本视域中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 (3): 73-74

[31] 程池超, 马永华. 论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127-130

[32] 桑春红. 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刍议[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9): 112-115

[33] 李群, 岳晓东.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8): 13-17

[34] 魏改然, 刘俊茹, 王运敏. 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J]. 河北学刊, 2011, (3): 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