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绿色化学理念论文

绿色化学理念论文

时间:2022-05-09 17:08: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绿色化学理念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绿色化学理念论文

第1篇

一、选择化学试剂遵守绿色化学

化学试剂是化学课堂的基本元素,是学生认识自然的小缩影.有些化学药品或试剂会带了一定的污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利用化学知识分析药品的性质,结合“绿色实验”的原则,来选择污染小、可循环使用的化学试剂,使学生处处见了绿色.例如在学习“氧气的制备”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氧气的制法”进行讨论,让学生认真的分析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双氧水和二氧化锰这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从中选择简单合理的方法来,这个问题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很快的进入了讨论的环节,纷纷的说出自己方法的优点,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自评和互评,使得学生在相互的讨论中,认识到自己思考上的不足,借用其他学生的优势来突破自己的思维,讨论进行的非常激烈.最终,学生利用列表的方式,将这三种方法的有缺点进行对比,得到这样的结论:使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这样两种方法制取氧气,都最后都得到了混合物,且较难做分离处理;而使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二氧化锰很容易的就可以回收.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对比,学生深入的理解了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在选择的基础上渗透了;绿色化学的理念,从小小的试剂选择上建立了学生的节俭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有没有更好的制取氧气方法的探索,诱导了学生向更好、更科学的高峰迈进.

二、改进实验装置创新绿色化学

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用到的试剂量都比较少,有时会忽略污染物质对空气的排放和污染.教师就要抓住实验当中的这一点,和学生一起探索更好的实验器具、步骤,来改进实验的装置,从而使学生的绿色化学落在实处、落在具体的实验中,感觉绿色环保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由于一氧化碳的排放有毒,而且操作时间也比较长、现象不是很明显,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设置环保、快捷的实验,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下,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个底部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瓶中,充满一氧化碳,并用橡皮塞盖住,橡皮塞的上面插入一根较粗的呈螺旋状的铜丝.首先将铜丝拿出在酒精灯上将红色的铜丝表面灼烧成黑色的氧化铜,然后迅速的将生成黑色氧化铜的一端顺着橡皮塞插入烧瓶中,大家会很明显的看到黑色的氧化铜变为了红色的单质铜.最后轻轻的振动烧瓶,底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进行的非常顺利,现象明显、所用的时间短,学生兴奋的鼓起掌来.通过实验的改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避免了有毒气体对环境的危害,也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绿色环保的课,使学生充分的意识到只要我们肯思考、勤动脑,就一定能够找出更好、更高效的方法来保护我们的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动脑意识,整个课堂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三、结合实际问题应用绿色化学

化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还要应用于生活,帮助我们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互助互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多接触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的意识,用自己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领悟绿色化学的魅力.例如在“世界环境保护日”之前,让学生收集相绿色化学的资料,组织一次“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好,分别从网络、书籍、报刊上查找相关的知识和新闻,了解到了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的“温室效应”;有毒气体的泄露给人们来到的危害,震惊的“博帕尔事件”造成了几千人的丧生;废气的排放造成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著名的“日本水俣病事件”,激发了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等等许多相关环境的资料和鲜活的事实面前,学生被深深的触动了,学生自发的准备了环保的宣传手册,指导和建议人们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拒绝使用塑料袋,拒绝使用一次性的筷子,少开一天车少排一点废气,倡导人们使用无公害的、节能的产品,倡导人们保护自己的环境,爱护树木,做种一棵树、多留一片绿.通过学生的这次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事情,学生充分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使得绿色信念渗透到了学生的行为中去,整个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环保意识也大为增强.绿色化学的倡导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广大的教师只要秉着绿色化学的理念,在教学、器材和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就可以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从而为自己、为大家、为整个自然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大环境,还世界一片绿色的天空.

作者:陈淼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阳山中学

第2篇

1.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题目的字数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

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以300~350字为宜。外文摘要内容及格式应与中文摘要一致,英文摘要约250个实词。

关键词

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3.目录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要求标题层次清晰,标明页码。

4.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4.1绪论(前言、引言)

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部分,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采用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论文构成及主要内容等。

4.2本论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实验材料、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实验结果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本论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对论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物理量、公式、数字、图表、符号、计量单位等一律采用国际、国家通用标准。

4.3结论

毕业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编写。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个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5.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于参考文献中(15篇左右)。

6.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毕业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7.附录

对于一些不便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

基础医用化学论文范文欣赏:

【摘要】本文针对大一医学生各门基础化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从精选实验内容、优化实验项目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等各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小结。

【关键词】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面向医学院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包括《基础化学》、《无机化学》及《有机化学》等,涵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等专业。在课程教学中,实验课是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的环节,鉴于中学阶段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训练很少甚至空白,如何在大一时利用有限的实验课学时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已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多年来,各高校针对化学各专业学生进行的基础化学实验内容及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4],普遍建立了“基础实验-中级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毕业论文”一条龙的实验教学体系,时间从大一延续至大四。将这些成功经验照搬用于医学生的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显然是不合适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不仅需要结合医学专业特色挑选实验内容,更得考虑在有限的实验时数内,通过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与实践,激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对此,我们进行了如下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精选实验项目,优化实验内容

基础化学实验“水质总硬度测定”[5]除了自来水样外,增加了岳麓山泉水、白沙井水两个样品,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还能通过水质硬度大小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讨论,培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热爱。

在“熔点测定”[6]实验中,除了练习毛细管法外,还将显微熔点测定仪以及数字化熔点测定仪的使用方法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掌握经典方法的同时认识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待实验经费较充裕时可以考虑购买,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引导学生对实验手段、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常压蒸馏及沸点测定”[6]除了蒸馏工业酒精外,将另一样品溴苯改为汽车防冻液,因为溴苯毒性大,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另外,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横向整合,纵向打通”,重视课程的层次性和教学内容的相关性[1],将《基础化学》理论课中学习的依数性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与《有机化学》课程基本操作训练联系起来,既贴近生活,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又补充和完善了防冻液的基本性能[7]数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及时将文献中介绍的新知识、新方法及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中。例如,“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将催化剂由浓硫酸改为一水合硫酸氢钠[8]及TiO2/SO42-固体超强酸[9],按照绿色化学的理念对实验内容进行相应改进。同时,该实验对产品的表征除了根据馏液的沸点外,将折光率的测试改为确定样品密度,只需在称量产品质量后量取产品体积即可,操作简单易行。产品沸点以及产品密度相互佐证,提高了产品表征的可靠性。

2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

化学实验一般遵从学生预习、老师详细讲解示范以后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讲解的过程中总会有少数学生心不在焉或似懂非懂,导致实验过程不顺利或影响实验结果。采用提问式、讨论式或其它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如“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如何创造条件使平衡右移?反应完成后最经济有效的除去杂质方案?产品的表征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等问题的提出,都能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参与讨论,或者由某一学生演示实验装置的安装、分液漏斗的使用操作等,使每位学生都能用心参与,不再有旁观者,进而对实验方案、操作步骤以及原理都有充分地认识,做到动手前对整个实验过程思路非常清楚、实验时心中有数。

对实验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尽可能采用启发式或者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和学生通过讨论找出问题所在并得到解决方案,比如“分子模型操作”实验中,有学生对含两个相同手性碳的酒石酸化合物的球棒模型与Fischer投影式的表达以及内消旋化合物、对称面和对称中心的概念理解感觉有困惑,指导老师在学生做好模型的基础上,先要求学生回忆Fischer投影式书写规则,再结合模型进行Fischer投影式的表达;接着借助内消旋酒石酸分子模型说明对称面、对称中心的定义;最后和一对对映体的模型进行对比,使学生充分理解内消旋化合物的含义。“乙酸正丁酯的制备”,直接回流法和分水回流法哪种方法产率较高?建议和同组同学商量后选定其中一种方法进行实验,合成产品产率的高低影响因素有很多,只有通过整个班甚至整个年级两种方法实验结果的统计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水质总硬度测定”实验,有些滴定后的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返红?分水回流法制备乙酸正丁酯,分水器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点漏,如何补救?等问题,教师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答案,而是要求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分析可能原因并通过实验确认结果如何。启发式或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与同组同学的商量、讨论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实验过程中贯穿绿色化学理念,例如要求学生预习并思考,实验会产生哪些废物?如何处理?另外,节水、节电、节约试剂,比如蒸馏装置,相对两组冷凝水串连并将冷凝水开到最小;乙醇可反复用于“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等,是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一些做法。

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利用实验录像素材,结合PowerDirector、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视频以及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11-13],可以保证在较少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介绍相关化学实验知识。目前已完成实验视频5项,包括水蒸气蒸馏、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等,并已应用于2012、2013级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中,效果良好。逐步开展和完善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是医用基础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头戏,任重而道远。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提升,使学生带着问题和对问题的兴趣进行实验,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医用基础化学实验课的能动性,保证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树永,张剑荣,陈六平.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措施初探[J].大学化学,2009,24(4):24-28.

[2]肖小华,邹小勇,张杰鹏,等.基础化学实验(综合)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化学,2013,28(4):36-38.

[3]付颖,叶非.基础化学系列实验课程体系优化[J].大学化学,2013,28(2):25-28.

[4]朱莎娜.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3):186-187.

第3篇

1.中国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展望

2.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动向

3.以绿色化学理念贯穿精细化工专业课教学

4.精细化工废水的污染特性分析及其控制策略

5.我国油脂化工、精细化工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6.从“十二五”规划看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7.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发展绿色精细化工

8.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9.固相有机合成及其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与前景

10.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11.我国精细化工发展现状和趋势

12.有机精细化工中间体的发展现状及仿生催化氧化在中间体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13.精细化工发展前景以绿色精细化工的发展策略

14.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精细化发展

15.精细化工的现状与发展

16.精细化工发展的关键技术——模型化、控制与优化研究

17.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发展绿色精细化工

19.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现状和“十三五”发展规划

20.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广东省精细化工发展现状与对策

22.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23.生物催化在精细化工产业中的应用(上)

24.浅谈绿色精细化工关键技术

25.基于现代精细化工发展初探

26.对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27.生物催化在精细化工产业中的应用(下)

28.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9.晋煤集团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前景

30.浅谈“十二五”期间精细化工发展方向

31.广东省精细化工现状与发展

32.论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3.精细化工课程群的整合及改革实践

34.浅析我国精细化工的现状与前景

35.精细化工领域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发展趋势探讨

36.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37.21世纪精细化工的发展

38.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

39.绿色精细化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40.地方本科院校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41.对中国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42.精细化工的产业转移与辽宁的比较优势

43.浅析精细化工产业对深圳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44.精细化工专业课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探讨

45.加快发展我国绿色精细化工

46.热点精细化工中间体生产现状和发展导向

47.浅议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成本控制

48.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第4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践;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仿真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143-02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国内企业“用工荒”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正在全面实施,如何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有机化学实践课程是继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之后,面向我校化学工程、化学工程&软件工程、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整个有机化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高校传统实践教学的弊端是,将实践教学看成是有机实验教学的简单延伸,其主要功能为强化学生综合实验技能训练,隶属为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在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学效率虽高,但学生只能收获“照方抓药”、模仿验证的学习效果,缺乏对实验技能、理论知识交互运用的创新思维训练,显然不能满足当今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1,2]。多年来,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构建“以生为本”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向社会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此,作者拟就近十多年来在有机化学实践教学中的改革谈一些体会。

一、合理选择实践教学内容,加强综合设计性实验环节

有机化学反应浩如烟海,有机合成方法纷杂,如何在有限的实践教学课堂上,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笔者在教学中积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响应高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方向,推行国家“绿色化学”环保理念,我们以实践内容是否贴近社会生产,贴近科学研究,贴近社会生活为选材指导,同时推进已选取实验的绿色合成技术或方法改进[3]。所谓综合设计性实验是指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自行查阅科研文献,通过对有机化学相关理论、基本实验技能,或与该实验相关的其他课程理论或实验知识的综合运用,自主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并加以实现。因此,综合设计性实验有助于学生将学习与研究设计结合,在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我们重点选取集典型性、发展性、前沿性、应用性为一体的综合设计性实验作为教学内容,将“照方抓药”式验证实验教学内容降至零。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以此为教学内容选择依据,在有机合成反应上一直注重前沿性科研技术引进,一些新的实验手段、实验技术不断被引进[4]。比如在苯亚甲基苯乙酮合成教学中,我们引进超声波辐射合成技术;在甲苯高锰酸钾氧化合成苯甲酸实验中,我们引进可循环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和“微型合成”技术;在天然产物咖啡因提取实验中,我们引进浸取法和索氏提取法的合成技术对比。几年来,我们均从“低毒、高效、短时”合成特点对每个实践内容的合成技术进行探索,实现有机合成达到低污染、低毒性、安全节能以及反应收率高的目的,在增强学生“绿色合成”理念方面也收到显著成效。

二、重视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训练

实践教学中,每一个实践训练项目均由四个环节组成:第一环节是实践方案设计;第二环节是实现实验;第三环节是实践论文(报告)书写;第四环节是实践成绩考核。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同时改变传统以师为本的教学模式,课堂上通过师生角色转换,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化,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成对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实践方案设计环节。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实践方案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实践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以生为本”实践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转换身份,由以前课堂上的“主角”,转换为幕后“导演”身份。教师作为导演身份,在实践教学中,必须向学生提供逻辑性强、问题定位化的“剧本”(项目指导书)。项目指导书中创新点在于其将传统实验教材中实验步骤环节提纲为实验流程图形式,其中每步流程均进行细节化设疑处理,需要学生通过课前查阅相关文献、课上观察实验现象以及课上师生或生生互动所查阅的理论解释补充到流程图中,实现每步实验知识掌握不留死角的教学目的。通过实践方案设计中流程图细节化设疑处理,调动学生探索未知、解决并消化未知的兴趣,这对学生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学习行为的培养推动性很强。

2.实验实现环节。在构筑“以生为本”实践教学平台中,实验实现是我们强化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实验问题捕获并解决等能力,是实现将学生模仿验证实验理念扭转为主观能动综合设计理念的重要环节,该环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探索新问题、查阅文献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做到思考型操作、思考型分析、不思考不动手的实践理念。比如在苯亚甲基苯乙酮合成实验中,在粗产品水洗环节中,多组同学出现如粗产品颜色、产量不同等实验现象,这需要考虑合成温度、结晶时间长短以及水洗是否充分对实验结果地影响。针对该问题地出现,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方案,并自主进行多组组合,平行操作,互相交流实验结果,共同对比分析、处理并讨论所用实验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及经济性。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步步琢磨着做实验,摈弃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指哪打哪的被动学习行为。

3.实践论文(报告)书写环节。每个实践项目结束后,鼓励部分学生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将实验结果按照科研论文核心期刊模式进行书写。通过撰写科研小论文,启蒙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尤其在结果与讨论部分,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科研文献对实践问题分析、理解及体会过程中,引导了学生思考力与创新意识地形成,这是实践教学中我们所期望获得的教学效果。

4.实践成绩考核环节。实践考核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考核方式的改革对于本次教改成效至关重要。我们以往有机实践课程考核主要采取每个实践项目从“课前预习状况、基本实验技能操作、实验基本理论、实践结果及实践报告完成情况”这五方面进行考核,给出每个项目的成绩,实践结课后,将所有实践项目成绩进行累加,折合成百分制,给出实践课程成绩。该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实践中简单“照方抓药”,盲目追求高产量,甚者捏造实验数据,课后抄袭实践报告等单纯希冀高分数的不良学习行为出现。在此次教改中,我们采取多层次考核模式,解决上述弊端。第一层次面向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薄弱的后进学生群,该层次考核主要以传统提交实践报告考核形式;第二层次面向基础夯实,但创新意识较强的较优学生群,该层次考核实践报告主要以科研论文形式书写,实践成绩根据学生文献查阅状况,利用相关文献分析、解决实践问题能力进行综合评分;第三层次主要面向基础夯实,动手能力强,且创新意识主动的学生群,该层次考核实践报告除了以科研论文形式书写外,还需将实践成果以PPT形式进行课前答辩,充分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目的。参与哪个层次考核,由学生根据本次实践项目个人学习状况,在课堂上自主提出申请,每个层次的实践成绩均由指导教师当堂给出,从根源上规避部分学生课后抄袭报告的可能性。另外,我们建立层次化考核方式,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因材施教,并且有利于树立优秀创新学生榜样,对提高班级学习风气,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建立不服输的良性竞争环境,均起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三、智能多媒体仿真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配置互联网和多媒体操作平台,引进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的《半微量有机化学实验网络多媒体课件》及《有机化学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投入有机实践教学使用,使仿真实践教学模式变得可行[5,6]。学生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使用优质教育资源,实践课不再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以学生为中心。课前学生通过多媒体仿真教学软件,对该类实践项目原理、实验技术,以及仪器规范操作均有了解,有效提高预习质量;课中可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操作平台,鼓励学生实践中遇到疑难问题即时查阅解决,实现课上实验知识掌握不留死角,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另外,实践教学中对一些前沿性、应用性但具有一定危险性或对环境不友好,比如电解合成碘仿、光照合成卤代烃等实验,我们采取仿真模拟教学。通过引进互联网和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以生为本教学模式建立,有助于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四、结论

以生为本有机化学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构筑之后,从教学实施效果来看,改革是有成效的。在本次实践教学改革中,以综合设计性实验为教学内容,以问题为驱动,借助智能多媒体仿真教学课件和互联网平台,学生对实践基本理论、实验技术以及实践问题即见即解决的主动学习热情普遍提高;通过多层次考核模式建立,树立优秀学生榜样,对后进学生实现“传、帮、带”作用,切实提高班级学习风气,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热情,在学生间形成不服输的良性竞争氛围。经过有机实践教学训练后,学生的科研热情与实践创新思维明显提高,这对于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未来向社会平行输出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微型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学;培养科学素养

一、微型化学实验的简介

微型化学实验,英文名称为micro scale chemical experiment或micro scale laboratory,简写为M.L。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型化的仪器中进行的,其试剂用量为常规用量的1/1000~1/10,用量比对应的常规实验节省90%左右。它最显著两个基本特征是仪器的微型化和药品的微量化。微型化学实验因其具有减少污染、现象明显、快速、节约、安全等优点,并以其良好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引起世界各国化学界的高度重视。

二、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微型实验不是常规实验的简单缩微,而是在以绿色化学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在微型化条件下对化学实验的创新性变革。大量实践表明,教学中采用微型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

1.有利于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污染的形成原理及去除方法,进而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微型化学实验试剂用量少,这样既节约了药品、保证了实验效果,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如果我们再在化学微型实验教学中将节约药品、尾气的吸收、循环利用药品、妥善处理废弃物等思想渗透到实验的每一个过程中,对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节化学课还是一节非常好的环境保护教育课。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枯燥的书本知识难免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微型化学仪器体积小方便携带,可以将整套仪器带入教室而不用再去实验室上化学课,而且可以人手一套仪器自由设计实验方案,不再受书本实验的约束。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实验,观察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最终提升化学学习兴趣。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限于仪器的数量及组装仪器的复杂性,学生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实验,而且照搬的成分很大。因此传统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及独立思考方面存在还有欠缺。但是微型化学实验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微型实验由于只使用了较少的药品,为了保证良好的实验效果,必须对实验从实验技术、方法、仪器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微型实验的仪器与实验方法的设计,本身就是一门集智慧与创意的艺术。将会给师生们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激发创造欲望,去改良这些仪器与方法,发挥学生与老师的创新能力。

4.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及态度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理念是倡导“以学科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经验”。微型化学实验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变为主动探索式,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人人动手实验、强化动手能力的训练,例如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都能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实验,能在实验室、教室、甚至家庭做实验。它拓宽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养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微型化学实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微型化学实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不足

现行的微型化学仪器主要以塑料制品为主,体现出其方便易于操作等优点。但塑料仪器不耐高温,塑料本身能与一些化学试剂起反应导致其推广应用受到阻碍。

2.微型化学实验的不足

有微型实验本身固有的缺陷,也有开发微型化学实验的方法与技术存在的局限性等。在目前新课改的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是以大型实验装置为主,需多人合作完成。若要自行设计又存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不足。以江苏高考来说,目前高一、高二阶段9门功课要同步学习,这已经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去设计一些独特的实验,久而久之微型化学实验便淡出了人们的红视线。

第6篇

当代化学工业对化学化工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工作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综合性大学化学化工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综合性大学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化学、化工和制药等企事业单位业从事研究开发或工程技术工作,这种趋势还会随着创新性国家的建设而逐年增长。化学工程基础是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唯一的一门工程技术类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理工学科交叉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综合性大学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在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基础理论研究优势的同时,通过对理科专业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充实和调整,为化工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和造就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胜任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工作、适应性强的化学化工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化

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研究改革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化学工程基础课程内容新体系。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与化学反应工程(“三传一反”)仍将是化学工程基础教学的核心内容,应不断充实更新才能反映学科发展现状和适应社会经济需求。化学和化学工程学是支撑物质转化相关工业的学科,前者研究分子之间发生反应的可能性、必要的条件和产物的结构,后者研究物质的流动、质能传递及其对反应过程与产物的影响。

1.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反映体现学科发展与技术进步。化学工程基础作为理科化学专业的工程技术课程,其教学内容除了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与化学反应工程以外,还应当及时反映和体现学科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根据授课学时,突出教学重点,优化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以化学工程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核心,结合典型化工过程,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熟悉研究与应用对象,为今后从事化学化工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其他科学技术的带动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化工分离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新技术不断涌现,膜分离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新型分离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我们在教材的编写和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这些内容,便于学生从课堂上了解新的科学知识,拓宽学术视野。

2.引导学生建立工程技术与技术经济观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和渗透,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综合性大学理科化学专业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工程实际,启发学生从工程实际问题出发,强调工程实际的特点,突出工程实践的技术经济问题,灌输学生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的理念,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物理与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化工单元操作与工业装置中涉及的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思维方法与工程设计等综合素质。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涉及化工单元操作与工艺过程。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见过真实的化工设备,对化工厂与化工设备和装置缺乏感性认识,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感知与思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对化学工程基础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由不熟悉、不了解化工企业与装置转变为喜欢应用学科、乐于进入与应用密切相关的教师实验室开展业余科研。为此,我们一方面利用多媒体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中放映一些设备的实物图像。另一方面,在有关课程中增加了实习参观环节,组织学生到石油化工厂、有机化工厂和精细化工厂等企业参观实习,增强学生对加热炉、精馏塔、泵、换热器等主要化工设备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团队与课程体系的建设

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根本,以科学的课程新体系为核心,以优良的规划教材为保障,强化教学团队的建设,使所有主讲教师成为教学改革的高水平运动员和创新教育的优秀教练员。

1.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从事课堂和实验教学的主讲教师也要承担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我们承担“化学工程基础”的主讲教师都具有教授职称并担任博士生导师,承担了一些科学研究项目。同时,也积极思考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坚实基础。没有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不可能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第7篇

关键词:药物化学;实践;教学改革;实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07-02

引言:

药物化学这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是所有药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覆盖范围较广,可应用于多门学科,如药剂学、药物分析等学科,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药物化学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化学学习的基础上,在当代的高职院校中,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且在校学习的时间较少,这就使得对于高职院校的药物化学实践教学的难度加大。因此,如何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有效提高药物化学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是当前高职院校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改革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

我国的药物化学实践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对于实验的实践方面不够重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实验的结果而忽略实验的过程与所用的方法,使得学生的科研思维与能力较为单一,对于新的实验内容无法进行研究与创新。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违背了教学的目标,因此,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完成当代教学改革的目标,关于药物化学实践教学方面应当通过增加实验项目来使得学生对于药物化学的相关理念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应当熟练掌握药物合成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课堂学习能够进行独立的科研,在面对现实中所出现的问题时能够从容解决。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设计实验为主,验证实验为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从操作上较为简单的实验(如验证性的实验)开始,逐渐增加难度,使得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教学对于实验操作所需要的方法与技能能够熟练掌握,进而,通过增加设计性的实验教学,有效拓展学生的实践思维与能力,通过设计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实验教学。关于设计性实验的内容,要求必须具有前瞻性、综合性与应用性,对于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必须根据对药物研究领域中的科学成果,对实验的内容及时更新与补充,从而确保药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与创新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

2.教学方法的改革。通常,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方式会通过教师对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操作方法与步骤进行相应的介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来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根据教学改革的具体理念,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当让学生在上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的疑惑进行及时的解答,并对教学的重点内容与环节进行提问,通过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以较大的学习热情投入到药物化学的学习中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在学生完成实验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并总结,如在同学分组进行氟哌酸中间体的合成实验时,首先将浓硝酸与浓硫酸进行硝化反应,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对其进行加温至60e,不同的小组所得出的结果略有不同,有的小组所得结果是瓶内被红棕色气体所充满,有的小组在会回流冷凝管的磨口处发现绿色物质,同学们对这些现象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根据实验结果,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分析与探讨,通过验证排比的方式,得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通过此种实验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3.教学方式的改革。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多媒体与网络的教学方式来对实验教学来进行补充。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药物化学课程涵盖许多化学分子结构式、实验器材、实验操作方法与流程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对多媒体网络的广泛应用,可以以图片与动画的形式展开教学,对于一些因危险性较高而无法进行的实验,如氢氟酸实验、硝化甘油沉淀等危险性较高的实验,以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以弥补所出现的缺憾。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药物的结构、性能等内容系统的认知,降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度。对于课堂中的一些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教学,通过大量图片与动态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对于每一个环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此期间,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二、以专业实习做铺垫,提高科研能力

在药物化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假期时间进行充分地利用,鼓励学习积极地进行实习的环节,在假期期间,由学生自由拟定研究课题与项目,自行设计与操作。通常,高职院校中三年级的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并操作的能力,学生在独立进行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对药物化学所需要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技术有了更好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相关药学知识的文献进行查阅与整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使得学生在进行药物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增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能够自发地设计实验并操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所参考的资料多数是源于研究生的创新性研究课题与教师的具有前瞻性的科研项目,通过对药学专业知识的研究与探索,使得学生能够具有钻研与刻苦的学习精神,有效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三、结合毕业论文,尝试进行开放性实验

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对于实验的操作方法与技术方面有了较为熟悉的掌握后,布置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实验给学生,并结合于学生的毕业论文,使得学生对于药学的被动输入的方式改为主动猎取专业知识,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设计性实验的实际特点,将学生以4~5人的形式分为多个小组进行独立讨论、研究与实验,自主地进行实验的操作。与此同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为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并布置一些课题,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来进行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在经过小组同学的讨论后,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思路,并与教师进行探讨,由教师进行最后的确定后,再进入到实验室进行真实的实验操作。在此过程中,由学校来提供实验中所需的仪器与药材,学生进行独立地操作,根据实验所得结果进行论文的撰写。通过论文撰写这一过程的训练,使得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完善实验课考核办法

最后,应当完善实验课的考核方法,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主要根据实验预习、实验操作、操作能力、报告总结、实验结构的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对实验中所出现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与考核。本文认为,对于学生的能力评价应当综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并注重实验过程的讨论部分。对于经过认真预习,积极进行实验的操作,根据实验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认真地撰写实验报告,教师应当给予较高的分数,并在班级给予公开地表扬。注重实验报告中的讨论部分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实验失败的前提下对实验结果进行编造的几率,与此同时,通过系统地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对药学的专业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增强学生缜密的科学研究态度以及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水平。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通常小组成员会有2~4名的学生来共同完成实验,难免会有同学在实验中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在实验完成后,窃取他人的实验成果。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应当将实验时的具体的表现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来有效推动药物化学的教学工作,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药物科学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各个学科之间彼此交叉并融合,新的科学理念与研究方法在不断地综合并发展。因此,对于当代高职院校的药物化学的实践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本方法,结合毕业论文与鼓励独立进行实验的方式结合来培养学生具有缜密的科研态度、熟练掌握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期刊,2011,(11):83-84.

[2]赵卫峰.药用化学技能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9):43-44.

第8篇

孕育着仁智教育的梦想,我们秉承“以仁爱为本,以智慧为美”的办学理念,为给师生营造充满“仁爱之心”“智慧之光”的人文氛围,我们注重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去营造。

1. 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仁智”校园环境。我们以“自然与生命”为主旋律,营造了“仁智大堂”“仁智长廊”“仁智教室”等文化特色氛,整个格局以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黄绿色的色彩为主调,每一条长廊,每一根柱子,每一条花槽,每一个雕塑,每一种生物,都让孩子们感受着生命的张力,整个校园温馨而又美丽,生机勃勃而又书香飘逸。

2. “仁智教育礼为先”。我们以礼仪为切入口营造人文环境,倡导“礼仪”就是“发自内心对别人的尊重”,是一种灵魂的高贵。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孩子们团结友爱,老师们互帮互助,家长们凝心聚力,学校成了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孩子们沐浴着爱与智慧,快乐地成长。

二、让“仁智之光”沐浴课堂

“教育者要有大爱,教育工作要有大智慧”。如何引导教师扎根自己的课堂,运用智慧的教育策略和手段提升教学水平,我们以“研学后教理念”为主导,以“电子书包双课堂实验”作为突破口,以国家级课题《智慧教室下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个案研究》为主线,在学校的统领下,每一个科目都有了自己的研究的子课题,都形成了自己学科相应的教学模式。2015年我校参加全国个性化学习教学比赛四人获奖,其中一节以震撼全场的优势获一等奖,参加各级的论文、案例、微课比赛获奖颇丰。2015年12月送课到新疆库尔勒市进行交流,2016年4月在全国个性化学习交流会上展示课例,5月新疆库尔勒市教育局不远万里到我进行电子书包交流,6月北京三区教研员及校长,江门市教育局、东莞市教育局、荔湾区等领导校长及教师纷纷而来校观摩课例。经过两年扎实的实践研究,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

三、让“仁智之光”引领教师职业成长

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老师是同样的年轻,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从原来的仅有18名教师队伍到现在45人的团队,每年以吸收10名新毕业教师的速度增长。面对这样一支教学经验缺乏的年轻队伍,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焕发老师们的精神活力呢?

1. 走上“智慧课堂的快车道”,使老师快速成长

在“研学后教”教学理念引领下的现代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课堂模式,让老师得到了更多的自我展示的平台,在一次次的课例展示中,一次次的赛课中,老师们专业化水平迅猛提高。

2. “量体裁衣”,打造品牌教师

鼓励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特长,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成为“仁智”品牌教师。这种尊重个性,张扬个性的做法,激起了老师们专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校长做的事情就是调动一切的资源,给老师们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开辟属于自己专业化发展的路子。例如,徐春燕老师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在她的实验班里,每一位学生的脑子里都有大量经典库存,《诗经》《论语》张口就来,书法、剪纸、武术样样精通;丁燕老师的《戏剧文化课程》、李静仪老师的《国画艺术课程》、林伟凡老师的《墨艺飘香书法课程》、詹广彬老师的《足球普及课程》、陈巧全老师的《中国象棋课程》、詹小芳老师《诗歌文化课程》、梁洁辉老师的《英语绘本戏剧课程》等等,每一位老师都带着自己的研究方向融合在教学当中,教学风格异彩纷呈。名班主任黄老师成为了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多次作为德育专家外出传经送宝;音乐丁老师的“恰嘭恰”教学模式多次在全国研讨会上做报告,语文徐老师的国学课程受邀外出讲学;美术李老师的国画作品获国家级一等奖,科技吴老师获广东省科学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

第9篇

1 全面、正确理解教学内容

首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的现象。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

2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2.1 要精心选择适合探究的内容

由于课时有限, 要精心选择探究强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获得乐趣。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

2.2 要循序渐进

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探究意识比较薄弱,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程序没有掌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探究的力度,精心创设活动与探究的情境,以及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3 要精心组织

充分准备由于受课时限制,经常性地进行探究性活动,不太现实。选定内容后,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要认真把握,实验所需仪器、药品等都要充分准备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提出的想法,哪怕是偏僻的、怪异的,甚至是错误的,都要认真细致、耐心地给予解决,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制取氢气采用的启普发生器如何用简易装置来代替?学生往往可以设计出不少简易装置;在气体CO2的除杂问题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1)H2中混有CO2应如何去处?2)HCl中有CO2是否可用同样的方法?为什么?3)HCl中有CO2应该怎么办?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2.4 加强实验教学,重视研究性学习

化学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活动,具有创造性。因此,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作用尤为突出。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与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进程,并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应该抓住实验现象的多变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二价铁盐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现象是:刚开始生成白色沉淀,接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通过这一多变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到化学的奇妙之处,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 设计好课堂教学方案

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对课堂教学有一个很好的设计。作为传授化学信息的化学教学过程,应该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传输信息,并通过信息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在反复调控中使教学系统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点。教学设计的方法应以分析与综合为主,采用系统分析与综合、功能分析与综合、结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具体设计应从三个层次入手。

3.1 从化学教学的典型活动中进行教学目标的分析

如对于某一化学概念,应把它讲到理解水平,并以此为出发点确定教师与学生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活动,然后,把活动的步骤程序化。

3.2 从落实化学教学目标的过程进行任务分析

如让学生掌握加热操作技能,这是一项教学任务。怎样才能完成此项任务呢?这就必须分析一下加热操作使用什么仪器,每种仪器如何使用,加热的程序如何,这一切都属于仪器分析。

3.3 从逐项落实教学任务中进行教材分析

一本好的教材可以成为教师实施的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分析基础上,分析出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

4 总结

第10篇

黄淮学院校长介晓磊:我们要提升文化实力,为学校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

黄淮学院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公办驻马店师专、民办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和驻马店市林科所合并组建的本科高校,2005年,“两校一所”实现了实质性合并。该校着力于文化建设,以校园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基本内涵,不断深化办学理念,塑造大学精神彰显学校特色和品位,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中原地区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该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体系,有力地助推了学院的发展。

一、以新升本合并高校为立足点,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一)明确办学定位,打造学院精神,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学校提出“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院精神,“厚德 博学 笃行 自强”的校训,“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标准,“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的合作办学宗旨。由学校老师作词和谱曲的黄淮学院之歌每天都在唱响,学校开展各种演讲比赛、新生入学教育的讲堂、事迹报告会。

(二)引进学校CIS标识,提升学校外宣形象

黄淮学院从2006年开始,经过研究和论证,逐步导入公共关系中的CIS标识系统,形成了自己的理念、行为、视觉和环境识别系统。校徽以金色凤凰和蓝色地球为主题,寓意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预示着学校事业发展蒸蒸日上。校徽成为学校的特有符号,展示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黄淮学院形象和精神的象征。

(三)丰富形式,突出特色

学校在实质合并的第二年就启动科学管理年,开始了制度文化的建设,使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学校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尤其是黄淮学院章程的确立,被师生们称做为学校发展立了“宪”。

“拓展内涵,丰富形式,挖掘功能,突出特色”的文化活动理念,推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该校推出以“电脑精、英语通、素质高、能力强”为宗旨的各种精品赛事,以“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院系化、专业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为标准的系列科技文化节活动,成立了话剧团、绿色环保阵营等60多个国家级和省市级学生社团,多载体、多形式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核心,培育挖掘校园文化特色

建设园林文化。校党委提出了“把森林引进校园”的理念,“种大树”是第一举措,几年下来,共购置树木上万棵,一览无余的校园从此显现出勃勃生机。四季文化园、柳树基因库、榕园、枫园等给学校以蓬勃的生命力和郁郁葱葱的绿意。2006年学校被河南省建设厅评为“河南省园林单位”。

增添石头文化。投资400多万元建成名人名言浮雕智慧广场,东西两侧石雕智慧墙镌刻有20位中西科学家和思想家的雕像及其求知励志名言。孔子石、节气石、融合石等200多块形状各异的石头,遍布学校的角落。根据不同石头的造型,赋予寓意,以启迪智慧,激发斗志。

打造建筑文化。学院建筑根据天中大地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中国传统特色形成了典雅凝重,古朴大气的风格,回形纹、圆立柱和斗拱、大桁架、青石护栏等天中古建筑的建筑符号处处可见。

做好道路文化。黄淮学院的道路命名以天中的历史名人名胜为依托,以其精神为经,以其名字为纬,目的是睹其名,思其人其事其著述(传说),念其精神,受其激励,效法其榜样。

丰富广场文化。学校建设了智慧广场、艺术楼音乐广场等,给师生文化娱乐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成为师生锻炼、休闲的好去处。

三、以地域文化为着力点,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高校对地方的服务与辐射作用包括文化传承、文化培育、文化引领。校长介晓磊说,我们作为地方性本科高校,要始终把引领文明、传承创新地域文化血脉作为己任,为天中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

《禹贡》中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宁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下之中。天中文化是指以汝南为中心,以中原文化为主流,兼容楚文化等周边多种文化,相互融汇而成的一种区域文化。黄淮学院自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天中本土音乐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已成为加强文化辐射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的一个重要平台。

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自1999年成立以来,就积极投身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先后主持编写并出版了《厚重天中》《天中历史人物》等专著,并发表相关论文30多篇。同时,搭建和利用各种平台,积极开展天中历史文化的宣传。先后举办天中文化学术研讨会、天中姓氏文化研讨会, 参与共建西平县“嫘祖文化研究中心”。参与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走遍中国·驻马店》栏目的筹划、拍摄工作,第三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

音乐研究所在驻马店市文化局带领下,进一步挖掘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汝南罗卷戏戏曲资源,深入进行专题研究,同时完成多篇研究论文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在传承、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起到了应有的作用。2011年9月黄淮学院天中本土音乐文化研究所被河南省文化厅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第11篇

2.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赵宏伟,ZhaoHongwoi

3.普通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模式的探究孟光,王伟,MengGuang,WangWei

4.浅谈农业院校工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冯江,郑先哲,刘建禹,FengJiang,ZhengXianzhe,LiuJianyu

5.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郭丽华,张贵学,GuoLihua,ZhangGuixue

6.高校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的思考张玲,ZhangLing

7.关于高校创业导师制度的研究与思考王艳红,高越山,张索坤,宋跃芬,WangYanhong,GaoYueshan,ZhangSuokun,SongYuefen

8.浅谈独立学院班团干部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韩瑞斌,HanRuibin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初探程镝,ChengDi

10.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率分率分析王金媛,WangJinyuan

11.中小型民营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困境与出路刘禹,LiuYu

12.兽医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张秀英,李艳华,陈雪英,ZhangXiuying,LiYanhua,ChenXueying

13.高等农业院校公共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任永泰,葛家麒,李放歌,RenYongtai,GeJiaqi,LiFangge

14.浅谈外语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及其培养策略王希悦,WangXiyue

15.远程英语多媒体教学现状及几点思考韩英,HanYing

16.基本原理课改革实效性的思考王传玲,WangChuanling

17.浅谈英语语言学习的环境因素李丽瑶,LiLiyao

18.浅谈翻译教学中音韵审美的几个要素李忠霞,金英

19.浅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网络课程开发中的应用邢金阁,张宏伟,XingJingo,ZhangHongwei

20.论多媒体技术在家畜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作用高利,肖建华,范宏刚,马海鹍,王洪斌,GaoLi,Xiaodianhua,FanHonggang,MaHaikun,WangHongbin

21.包装设计诉求对象的潜意识消费心理分析张建设,ZhangJianshe

22.微观潜意识维度的包装设计诉求策略分析刘杨,LiuYang

23.中西方艺术精神异同的比较与研究卞晓丹,BianXiaodan

24.关于肖邦《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演奏分析及探讨朱文婕,ZhuWenjie

25.探讨素描与设计结合的"二位一体"教学理念孙博,SunBo

26.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相容性探究邹春玲,梁英吉

27.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浅论杜威关于哲学价值意义的新概念范传鸿,FanChuanhong

28.母语干扰对中日同形词理解与翻译的影响王映哲,笠原(竹田)ゅぅ子,WangYingzhe,KasaharaTakadaYuko

29.略论马克思哲学的人学观汝秀梅,RuXiumei

30.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与乔丹的"人生姿态"何大军,HeDajun

31.批判性思维与外语自主学习能力杨莉萍,韩光,YangLiping,HanGuang

32.柏拉图《理想国》道德教育思想阐释张静怡,姜华,ZhangJingyi,JiangHua

33.刍议管理的伦理化宰亮,ZaiLiang

34.试论当代西方城市文化的后现代意蕴詹敬秋,ZhanJingqiu

35.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我国农村法制建设潘湘波,徐梅,PanXiangbo,XuMei

36.国际私法教学方法初探孙碧涛,SunBitao

1.传承东农精神谱写时代华章——在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李庆章,LiQiangzhang

2.大家、大师、大业构成大学发展的基础——记东北农业大学60年办学历程徐建成,XuJiancheng

3.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的各项指标分析周慧秋,ZhouHuiqiu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史元,ShiYuan

5.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问题研究刘萍,LiuPing

6.地方政府推进农户清洁生产的行为研究陈红,ChenHong

7.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苏光,刘韬,SuGuang,LiuTao

8.农村人力资源状况及对策研究王磊,索志林,WangLei,SuoZhilin

9.关于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对策的思考相征,范亚东,XiangZheng,FanYadong

10.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李长才,LiChangcai

11.动物医学专业兽医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郑世民,刘超男,高雪丽,杨丽萍,ZhengShimin,LiuChaonan,GaoXueli,YangLiping

12.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创新——"内外双修"知行并进教学体系焦冶,JiaoYie

13.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徐雅琴,白靖文,王丽波,XuYaqin,BaiJingwen,WangLibo

14.关于创新实践教学大平台的构建张伟,李荣军,李晴,ZhangWei,LiRongjun,LiQing

15.果酒加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研究张秀玲,王鹏,李良,ZhangXiuling,WangPeng,LiHang

16.提高设施园艺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体会刘守伟,吴凤芝,王丽丽,陈克农,LiuShouwei,WuFengzhi,WangLili,ChenKenong

17.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艾军,AiJun

18.兽医内科学本科教学思路和方式创新的探讨李艳飞,王国卿,徐世文,李金龙,LiYanfei,WangGuoqing,XuShiwen,LiJinglongHttP://

19.广告文案教学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李阿嫱,张帆,MaRongzhen,LiAqiang,ZhangFan,MaRongzhen

20.关于农业院校科研实验室管理的思考高庆玉,张丙秀,GaoQingyu,ZhangBingxiu

21.菲智力因素与俄语教学崔丽莹,CuiLiying

22.汉语修饰性数词动态对等及文化内涵量化重构肖彦,XiaoYan

23.耕作学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马春梅,赵宏伟,龚振平,MaChunmei,ZhaoHongwei,GongZhenping

24.独立学院人文课程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金长城,JinChangcheng

25.关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思考李晓兰,周双,LiXiaolan,ZhouShuang

第12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 07-0017-02

决定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根据多年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突破,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重难点突出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要求:“要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如何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做到让学生“一课一得”,触类旁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设计要有明确可行的日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日标必须科学化。从纵向看,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有四个层次:(1)课程标准要求――总日标;(2)年级要求一一阶段日标;(3)单元要求――单元日标;(4)课文要求――达成目标。达成目标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落实的具体日标,要紧扣单元目标,体现阶段日标,关联总目标。在制定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时,必须双向重复,自上而下,全局在胸;然后由下而上,步步紧扣,避免思想品德教学日标的盲目性、简单性、随意性。

从横向来看,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维来设计的。这种设计思路是在思想品德教材的逻辑性、实用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意在克服以往将知识和能力、学习结果和过程方法、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分裂开来的弊端,强调三者的结合,注重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性、实用性。因此,在制定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依据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目标体系的纵向层次和横向范围来精心考虑,在交叉点上提炼出科学的教学目标。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手段就是提问。这种提问有互动性,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切忌模糊的、空泛的、不着边际的、游离在教学内容以外的提问。切忌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没有营养价值的提出。这是一种片面追求课堂气氛活跃的随意的、肤浅的提问,当然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深度、广度,也就不可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要紧扣教学日标、重难点,提问要具有梯度,要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一方面要做到深入研读思想品德教材文本,另一方面要深入学生实际,加强“有效预设”,才能达到有效教学,使自己的设计问题具有明确的、恰当的、梯度的、层次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又要注意讲究技巧,追求提问的及时、适当、务实,所提的问题要有个体性,不能低于或者高于学生个体的水平,难的问题,必须以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有效地学习为前提,通过讨论、酝酿来解决问题。总之,教学中,老师恰当地运用提问艺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还能造就较好的课堂互动交流的气氛。

三、适时激励,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赞赏。”想得到肯定和表扬是人的普遍的心理,学生更是如此。表扬能唤起学生的自尊,使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加自信、自爱、自立、自强,因此,表扬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和创新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根据激励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表现为表扬激励、赏识激励、批语激励和体态语激励等。在新课程改革中,适当应用激励教育可以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耿得良好的效果。校本教研证明,如果一个教师对所教学科感到兴奋,而且通过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抑扬顿挫的声调、自然合理的手势和身体语言来传达、展示这种兴奋,就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无声无息地带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里,激励、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所以,在堂课教学中,我们要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了期待,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值得信任的人,当学生圆满回答了某一个问题之后,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例如,在思想品德小论文教学中,用充满欣赏的语气朗读学生的范文,用赞美的语言来讲解学生小论文的逻辑、语言、条理,给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开展互评、互改、小组评议、集体点评等活动,目的都在于以激励学生为评价主体,通过老师的激励,或者同学的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的课堂氛围,在这个氛围里,学生会享受到民主,体会到和谐,同时会发展个体能力,张扬个体。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好思想品德课的自信心。

四、密切联系生活,教学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提出:“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十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

十富多彩的生活是教师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源泉,离开了十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思想品德教育只剩下空洞的说教,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联系生活既可以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比如学习《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时,在学习绿色消费这一知识时,可以联系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低碳环保是世界趋势,绿色消费符合低碳生活,也可以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大理市市场禁塑、喜欢买绿色无公害产品、垃圾的分类处理等做法,通过这些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识不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联系生活使思想品德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十富多彩的生活画卷,更是学生践行的指南。

五、注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