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助教实训总结

助教实训总结

时间:2022-10-18 19:47: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助教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助教实训总结

第1篇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以及日益严酷的就业市场前景,试图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已初步进行的一些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基础,提出设立实训与毕业设计辅助教学系统,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培养,以进行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近几年计算机网络人才岗位需求调查显示,网络工程师已经成为当前最紧缺的人才之一,计算机网络工程师被誉为新黄金职业,薪水起点高,随着工作经历的丰富而节节攀升。

但同时,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却在就业市场上不受欢迎,普遍需要在企业工作1~2年后才能进入工作状态,所以企业招聘员工时纷纷将“必须具备实践经验”作为基本条件,从而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门槛。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适应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主要问题。

为了培养具有实践经验、专业技能的实用化计算机人才,我系决定开展计算机网络设计实训教学,目前已开始进行的实训对象为计算机系04级学生。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个批次100名学生的网络工程设计实训工作。

本次实训以城市学院北郊新校区计算机网络工程为实训模拟项目,以校园网的网络设计和实际应用为中心,以规范化招投标流程和正规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为模拟场景指导,项目经理由有实际经验的任课教师担当,学生每5人分为一个项目小组,并推举一名项目组长,按各自的兴趣选取不同的项目方向,使用角色模拟的方式开展整个实训项目。本次实训的目的是:

(1) 理论和实践结合,理论教学穿插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 让学生了解和遵循规范化的工程设计流程,掌握一般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的方法,学习和理解规范化设计的意义,树立网络设计过程中的工程化思想。

(3) 通过模拟企业实际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亲身体验企业网络工程师岗位的职责要求、技能要求,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责任感。

(4) 让学生参与实际设计项目的训练,使学生积累真实的项目经验,熟悉项目设计过程中的规范、技术、流程、团队协作、沟通等,培养学生从事网络工程师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5) 通过理论教学和项目实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设计的概念,理解工程设计的意义,学习网络设计的一般方法。

(6) 通过实践项目的工作,掌握实际客户需求调查、总体技术方案设计、信息流量和信息点分布详细设计、设备选型、综合布线、项目预算与工程报价方法。

(7) 熟悉网络工程从招投标文件准备、标书格式书写、技术解决方案设计、项目工程实施方案、投标演示报告、标书评估等完整的实际工作流程;熟悉根据规范化模版要求编写和提交文档;

学习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招投标策略及流程,设计团队管理,掌握基本的工程软件设计工具;了解常用的信息查询工具与资料收集方法。

在实训中严格按企业化模式进行管理,学生作为模拟企业的员工,必须完成以下要求:

(1) 遵守实习规章制度和实习时间,接受指导教师的工作安排和指导,根据工作任务安排按时提交阶段工作成果,必要时由项目组长组织加班。不能按时完成的要提交解释报告。

(2) 小组每阶段提交工作计划和上阶段工作计划执行情况,项目组长直接对指导教师负责,每小组成员每阶段提交个人工作计划和上阶段工作执行情况,成员对所在项目组组长负责。

(3) 学员有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由项目组长向指导教师请示,由指导教师处理和解答。

(4) 认真记录理论教学内容,并记录每天所经历的问题及处理过程。每天完成个人总结

(5) 学员在实习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纪律,不得随意外出和缺勤。要接受指导教师、辅导老师、实习管理老师、网管老师的管理。

2实习的内容、方式和时间

(1) 实习方式

学员被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推举一名项目组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网络设计工作流程,综合运用课程教学中所学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设计方法等知识,分阶段完成设计任务。

根据文档模板撰写网络设计文档,包括项目立项报告、全套招标文件、全套投标文件(包括概要设计、草图、设备清单、信息点统计表、技术方案详细设计与技术方案图纸、设备报价清单、投标技术方案、投标评审会演示PPT文档等文档),并最后参加模拟投标会议和方案优选汇报会。

(2) 实习内容

本次实训共分为六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编制计划和学习阶段、总体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形成文档阶段、评估和总结阶段。

l 准备阶段(需要1天):为学员讲授网络设计的基本知识,介绍实训项目的基本情况,学员分组,开始熟悉项目。

l 编制计划和学习阶段(需要2天):学员分组撰写设计计划,明确人员任务划分情况,准备工程数据等。

l 总体设计阶段(需要3天):学员灵活运用课程中所学习的各种网络设计方法,为不同的设计目标进行总体设计。

l 详细设计阶段(需要5天):分模块进行详细设计。

l 形成文档阶段(需要2天):学员分组整理设计文档,形成技术方案和正式招投标文件。

l 评估和总结阶段(需要2天):学员总结和讨论,指导老师参与,举行模拟投标会议和方案优选汇报会,进行实训总结,使得学员切实获得网络设计工作的经验。

(3) 实训任务

见下表。

3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方法与措施

在本次教学改革中使用了“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和实训文本资料数据库主要包括:

(1) 实训计划

(2) 招投标概念

(3) 招标文件范本

(4) 投标文件范本(工程实例方案)

(5) 技术方案数据库

(6) 设备产品数据库

(7) 工程预算范本

(8)PPT演示文档数据库

(9) 日报-周报范本

在技术应用上采取的技术结构是:

(1) 使用Web数据库、中间件和网站设计工具等构造三层架构的网络应用系统。

(2) 使用先进的搜索引擎和信息获取技术取得大量实训与毕业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3) 使用人工智能海量信息分析及提取技术进行个性化搜索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4) 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提供人工智能实训与毕业设计工具和个性化智能数据库查询。

4教学效果及学生培养的相关收获

已参加实训的二个班级100多名同学共组成18个团队小组,分别模拟了18个公司,参与了城市学院校园局域网方案、校园无线局域网、校园网通信平台、行政楼网络集成、图书馆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数字校园智能监控网络、内网安全解决方案、学院数据中心、大学视讯系统等项目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所有团队均按预定教学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项目报告,并最后参加模拟投标会议和方案优选汇报会。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学生在如下几方面受益:

(1) 学生可以在学院内完成高水平的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

(2) 学生可了解和亲手实践国际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产品知识。

(3) 学生可在建成的辅助教学系统平台上完成全部系统设计,为考取国际认可的思科网络工程师认证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学生就业。

5实训与毕业设计辅助教学系统的意义

(1)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电信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建设实训与毕业设计辅助教学系统对促进教学和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

(2) 可在学生进行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时提供人工智能设计工具和个性化智能数据库查询,以便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同时通过课程实训完成贴近实际应用的工程化网络系统设计,取得实践经验,为就业作好充分准备。

第2篇

一、前言

中职教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实干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强调培养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具有在生产第一线中从事技术的工作能力。《建筑识图、构造与CAD制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为目标。本文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特点,从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等进行研究和实践。

二、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企业及毕业生广泛调研的结果,对识图投影部分内容的学习是枯燥但十分重要的,因此借助CAD制图软件中的空间模型,辅助教学提升识图能力,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将识图与CAD绘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CAD辅助绘图的优势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和方位感,从而帮助提升识图能力。

三、重建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场所(综合实训教室),以真实项目教学为主线进行教学,使识图理论基础知识、手工绘图技巧与CAD计算机辅助绘图相辅相成。

四、改革教学手段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综合运用讲授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三维模拟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等教学辅助资源,帮助解决学生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

通过科学的分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互相交流的习惯、把握自评互评的分寸以及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分析总结的综合能力,分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

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互动等多渠道的信息化技术辅助教程,实现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的实训教学理念。

通过穿插游戏课堂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项目练习,将建筑制图规范深入实训实操教学,按照识图、绘图、审图、改图和出图的步骤进行规范地操作训练。

五、建立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靠平时积累和训练,因此,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过程化考核为主、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评价。考核内容可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成果评价等要素。

自评互评总表

姓名: 班级:

评价项目 内容及要素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企业专家评价

分值 20% 40% 40%

过程性评价

65% 学习能力 识图知识

(20%) 识图理论知识

平面图识读

立面图识读

剖面图识读

建筑详图识读

构造知识

(10%) 基础

柱或墙

楼地板

屋顶

楼梯

门窗

手绘图实训能力

(10%) 绘制基本线型、图例

绘制平面图

绘制立面图

绘制剖面图

绘制建筑详图

CAD实训能力

(10%) CAD基本操作

CAD绘制平面图

CAD绘制立面图

CAD绘制剖面图

CAD绘制建筑详图

综合能力(15%) 识图、审图、改图、出图

学习态度 积极、有上进心、创造力

有耐心、努力刻苦不放弃

学习习惯 不迟到、早退、旷课、纪律好

有礼貌、卫生习惯好

团队合作 乐于助人

重视团队力量

成果评价(35%) 任务完成度、不作弊

六、一体化综合实训室建设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对建筑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要求,对建筑识图与CAD制图实训室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现有实训室出发,建设"教、学、做、评、展"一体化多媒体综合实训室。

七、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应具备整合企业现场工作与学校专业教学的能力,情境设计能力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特别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方法上有所突破,需要同时对建筑识图与构造、CAD制图相关的理论及操作掌握透彻,因此,教师应加强培训、进修、学习交流、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多种途径培训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师资。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共享型 专业教学资源库 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0063-04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示范校项目”中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对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做了以下描述: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另外,《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因此,规范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统一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各类素材的建设标准,避免教学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是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规划建设。

一、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求

第一,注重于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长远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建设将会成为高职院校的一种常规任务。资源库的建设一方面应满足当下的需求,另一方面更应着眼于长远发展,实现资源建设的全面性、扩展性和易用性,将资源进行分级、分专业管理和应用。

第二,根据专业要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每个专业的资源建设成果都有自身的特色,应采用“共性+个性”的处理方式,制订面向校级的各专业的整体解决方法。

第三,更注重于资源的应用。教学资源库应将资源的建设、存储、管理、教学应用、评价等进行有机整合,以满足于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如答疑、讨论、备课等)。

第四,注重于生成性资源。资源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以用促建、以建促用才能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资料、学生的完成的作业、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讨论等均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资源库应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

第五,移动应用。随着移动应用的快速增长,应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手机终端,实现选课、阅读通知、作业提醒、讨论交流、答疑等功能。

二、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

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并为相关产业领域在岗人员提高和更新技能、接受继续教育、满足社会人员多样化学习需要提供服务。具体包括:

第一,构造能够满足教学资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实现支撑平台的集中化。

第二,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并且实现校级各专业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学校软资产的不断积累。

第三,对学校“各自为政”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进行开放式平台级重组,建立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平台。

第四,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标准、规范、技术、工具和方法。

第五,建立统一门户的在线学习系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以满足各专业群教师和学生、社会学习者和行业企业职工等人员的专业需求为宗旨,以“跟踪先进、共性优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为原则,采用“整体顶层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的方式,通过“课程开发在前、资源建设在后、平台同步跟进、持续更新发展”的过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带动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开发,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一)资源基本建设框架。各专业的资源大体可分为专业级资源、课程级资源、素材级资源三级基础框架(见图1)。各专业可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内容和特点,拓展出自身的建设框架。在专业级资源和课程级资源中可以设定更多的结构,如在专业资源中拓展培训资源、行业资源等。每个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灵活定制。例如,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框架如图2所示。

(二)资源基本应用框架。课程是教学资源进行应用的核心。根据教改的思路,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素材资源,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以较少的成本建设形成若干门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之用,同时在答疑、讨论等教师活动实施过程中应用资源库。示意图见图3和图4。

四、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功能

(一)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框架。具体可参见图5。

(二)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功能。其一,资源元数据的自定义。资源的元数据分为基本元数据和自定义元数据,可自定义的元数据包括分类信息等。其二,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呈现。教学可以按照媒体类型、分类信息,显示教学资源库的列表内容,显示内容包括缩略图、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资源大小、下载次数。其三,教学资源的预览。可以查看教学资源的详细信息并预览教学资源,可对资源进行评论。其四,资源的下载。用户可以IP限制范围内下载教学资源。其五,资源检索。可以按照元数据的信息进行资源的多字段检索。其六,资源统计。统计信息包括资源数量统计(按照媒体类型统计)、点击统计、下载统计、用户上传统计。其七,资源上传。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其八,视频处理系统。对上传的视频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观看的流媒体资源。其九,文本处理系统。对上传的文本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观看的swf文件。其十,图片处理系统。对上传的图片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对于预览的资源加学校logo。其十一,动画处理系统。对上传的动画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加学校logo文件。其十二,音频处理系统。对上传的音频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听的流媒体资源。其十三,资源排行榜。整个系统的资源热度排行、最新资源排行、用户上传资源量排行,对每个资源库进行资源热度排行、最新资源排行、用户资源上传排行。其十四,资源推送。可以接收中心服务器推送的教学资源。

(三)学习管理平台功能。课程空间是指课程内所有功能的集合。课程空间内所有多媒体编辑器都应能够调用资源库资源,调用分为超链接和直接引用显示两种。课程内部角色为:课程教师、企业教师、助教、学生、游客。一是课程公告。课程和企业教师可以公告,可以进行多媒体排版。助教、游客、学生可以查看公告。可以查看该公告被查看浏览的次数。二是自主学习课程。课程教师可以在线编辑“章节目录”,并可编辑、修改课程内容,制作网络课程,可以导入、导出SCORM包,可以调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素材资源进行建设。企业教师、助教、游客、学生可以进行课程在线学习,并记录所学习内容的学习时长。三是学习资料。课程教师、企业教师、助教可以自建分类,按照分类上传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查看下载,统计下载次数。课程教师、企业教师、助教可以调用资源库资源,形成学习资料的链接,学生可以浏览、查看、下载。课程教师可以管理所有资源、企业教师、助教只能管理自己上传的资源。游客可以查看,不允许下载。四是作业试题。学校教师、助教、企业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设置作业的分值,作业分为附件作业和题目作业。在题目作业中,学校教师、助教、企业教师可录入或导入试题,并可利用题库中的试题组卷测试或安排学生自测。教师布置好作业后,可以选择立即开始。作业开始后,学生可以提交作业。企业教师、助教可以查看作业的上交状态,同时可以向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发送短信提醒(可以手动发送、自动发送)。游客可以查看作业。五是课程论坛。课程论坛中可以有多个版块。校内教师可管理讨论板块、发表文章、浏览文章、删除文章、添加精华文章、置顶文章、检索文章、回复文章、查看该用户发的其他帖子等。企业教师、助教、学生可以添加、回复帖子。置顶代表浏览时排序在前,置顶分为全局置顶、版块置顶,如果为全局置顶则在所有版块中出现,版块置顶是在本版块中置顶。全局置顶优先于版块置顶。六是在线答疑。课程教师、企业教师、助教、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校内教师、企业教师、助教、学生进行回答。同时可以实现检索、收藏、统计。可以调用资源库资源。七是选课管理。课程教师可以查看学生信息,对企业教师、课程助教、学生进行授权管理。课程教师可以检索、添加用户到课程中,并赋予一定的课程角色。八是课程统计。统计选课人员在课程中的各项活跃指标。九是课程属性。课程教师可以修改课程信息、可以设置课程是否允许进行申请、可以设置用户是否审核、是否开放课程。十是移动应用。支持以Android系统为基础的手机终端,进行选课,获取通知、作业提醒等功能。十一是课程门户。制作课程模板,课程教师可以选择模板生成课程门户。课程教师可选择将课程的某些内容到网站上,供专家和游客查看。

(四)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功能。一是培训信息。院系管理员可以对院系内的培训信息进行分类,例如分成安全教育、社会礼仪等,并可对信息进行管理。校内教师可以、删除、修改自己的信息。其他角色则可以查看这些信息。对于学生的查看信息,则记录学生的查看时间、最后查看时间。信息时可以调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内的资源。二是实训计划。校内指导教师可以制订实训计划(都归为院系实训计划),可以修改、删除自己制订的实训计划。三是实训分配。院系管理员可以将一部分学生分配给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可以将学生分配到相应的实训计划中,也可分配到相应的企业或相应的企业项目,还可将学生分配到校外指导教师的名下。四是实训过程监控管理。学生出勤:默认为正常,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均可以设置某个学生的出勤情况。系统可以对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实习日志:学生可以填写、实习日志,校内外教师、家长可以查看。实结:学生可以提交、修改实结,校内外教师、家长可以查看。整体情况(实训记录):校内外教师可以查看每个学生的整体实训情况,包括状态、出勤、日志、总结等。实训指导。学生可以提出问题(问题可分类),校内外教师可以进行解答,既可以解答所负责的学生、也可以非负责学生的问题。继续学习。可以继续学习管理系统中的课程,可以选择学习新的课程。个性学习:学生可以将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和项目案例资料中有权限的信息整合起来,进行针对性学习,以解决实训中遇到的问题。五是实训评价。实训评价包括评价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校外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企业。可以向某一类角色在线调查。校内教师、校外教师等可以查看评价信息。六是企业、项目信息管理。院系管理员可以添加企业信息、项目信息、企业通知。学生可以创建企业信息、项目信息。七是制度管理。院系管理员可以各项制度,包括专业制度、院系制度、中心制度、学校制度等。八是论坛系统。教师、学生、游客可以在论坛上进行互动。九是站内短信。可以向某个用户或某些用户发送站内短信。

(五)专业门户网站。门户系统为各专业网站群,将各专业教学改革成果集中展示,能实现资源订阅,各专业重点课程资源、优秀课程和热点资源能推送到门户,同时具备个人空间、信息交流等功能,不同角色登录显示不同的功能模块,例如教师登录显示“我的课程”,学生登录显示“我的学习”,管理员登录显示“管理模块”等。

五、分阶段建设计划

教学资源库建设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源库的集中建设,第二阶段为资源库的应用推广,第三阶段为资源库的持续更新。

(一)资源库的集中建设。进行资源库集中建设,完成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框架构建;完成专业级教学资源、课程级教学资源和素材级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完成资源库网络平台建设。

(二)资源库的应用推广。在资源库的集中建设完成后,开展资源库的应用推广。首先推动教学一线教师对资源库建设成果的应用;其次,使学生以及社会技能学习者尽快共享到丰富、高效、先进的专业教育和岗位培训资源;最后,联合区内同类院校进行应用推广,边应用边完善,扩大教学资源库的受益面。

(三)资源库的持续更新。为保证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创建资源库平台运行管理和更新维护机制,确保教学资源持续更新满足教学需求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每年更新比例不低于10%。通过校企合作和市场化运作,共同探讨教学资源库可持续的、良好的运行机制。(下转第67页)

(上接第65页)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领导者、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保障必需的资金投入,同时需要全体教师投身于建设过程中,才能将其建设好、利用好。

【参考文献】

[1]刘剑峰.高职院校汽车电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科教导刊,2011(31)

[2]银样军.如何建设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徐文苑.酒店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酒店企业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J].中国商贸,2012(22)

[4]韩光辉.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4)

[5]王洪龄.基于Java与Web模式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6]高为将,李振陆,戴金平.高职院校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想――以种植类专业为个案[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7]徐文苑.高职酒店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S1)

[8]陈英,涛.高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利用及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0)

第4篇

一、YL-236单片机实训室建设

建设一个科学合理单片机实训室是保证该课程顺利有效实施的基础,选择一套合适的单片机实训设备是建设单片机实训室的关键。我校选择的是亚龙公司YL-236型单片机控制功能实训考核装置,这套实训考核装置是根据职业学校单片机及其应用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研发的实训考核设备,而且兼顾了市省国家单片机技能竞赛设备要求。单片机实训室面积、设备台数、设备摆放要视各学校及专业班级人数情况而定。为了便于安全管理和美观,空中电源走线接至各实验台,总电源箱控制。除此单片机实验柜数量摆放、辅助教学的投影、实训室制度、文化建设也是实训室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单片机实训前管理教育

为能使单片机实训顺利有效实施,实训前教育管理是必须的,而且要将实训全方位要求细致讲解到位。我校在单片机实训第一天前两节课专门用于管理教育,主要包括安全教育、设备维护教育、出勤教育、成绩过程考核教育、室内规定教育等。

三、单片机实训教学过程(案例)

我校单片机教学以实训课方式开展,能够让学生理解单片机开发过程,不仅从软件设计能力上得到了提升,而且也提高了硬件设计能力,对于推动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单片机实训设备选择的是YL-236,教材选用的是针对YL-236而编写的单片机控制项目训练教程,下面以一个完整的单片机实训项目案例(电子密码锁)分四个步骤来阐述我校是如何开展单片机实训教学过程的。

1.项目任务要求

教师提出本项目任务要求:使用YL-236型单片机实训考核装置设计一个电子密码锁。

具体的任务要求如下:(1)用4×4行列式键盘组成0-9数字键及确认键。(2)用8位数码管显示输入的密码及当前状态信息。(3)用一个独立继电器,控制密码锁开关。继电器得电为开锁状态,继电器断电为关闭状态。

任务功能:(1)上电后,数码无显示。(2)当按下数字键0-9中任意按键时,数码管靠左显示按下数字,再次按下任意键,数码管靠左第二位显示当前数字,以次类推,当数码管8个LED都有显示数字后,不响应继续输入的数字按键。(3)当按下确定键后,单片机对输入的密码与设定密码进行比较,若正确,则控制继电器开锁,若错误,数码管清屏,继电器关闭。(4)开锁后保持20 s,然后自动进入关闭状态。

2.项目任务分析及串讲知识点

本项目比较复杂,教师指导学生将复杂项目分解成多个简单的小项目完成:(1)按键显示电路程序设计。(2)密码检验电路程序设计。(3)整个项目程序设计。

由教师介绍相关知识点:(1)定时中断相关寄存器初值设定、中断函数编写、工作执行过程理解。(2)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程序实现。(3)键盘扫描实现过程、程序理解。

3.项目任务实施

教师分三个部分演示本项目的实施:(1)硬件接线。(2)项目程序编辑:关闭项目、新建项目、新建源程序、程序代码输入、编译链接。(3)项目仿真调试:下载程序代码、运行查错、硬件接线错误、硬件本身故障、软件程序错误、观察实验现象与项目要求一致。最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分别开始实施项目,教师巡回指导、检查打分情况。

4.项目总结评价

教师进行项目实施情况验收和评价,好的给予积极肯定,对不足的方面提出建议。随后教师再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拓展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通过项目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点和基本技能,从而达到本模块的教学要求。在总结评价中常提出这三个问题:(1)本次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有待解决的问题。(2)工作任务的总体完成情况。(3)完成工作任务步骤。

第5篇

1.中职会计课堂实践现实背景:

1.1一些职业学校缺少特色,课堂教学没有与企业接轨,教学模式陈旧,课程单调,教学内容不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的特点,培养的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不强。

1.2缺少必要的实验实训场所和设备,配套的实训设施、资料、用具等简陋,缺乏更新;缺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指导老师,对实训认识模糊或准备不充分;缺少当地企业经济发展的技术信息等,学生很难接触到一些感性的、新鲜的东西。

1.3缺乏创新,形式上趋于简单化,其结果导致课堂教学与实训“两张皮”,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不能有效结合。会计课堂实训往往走过场,看起来似乎也很“热闹”,其实效果不大。

由此,我们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中职会计课堂实践真正被重视了吗?会计课堂实践是否真正有效?学生对实训的态度如何?可见,提高会计课堂实践的有效性问题,成了我们共同关注和探讨的课题,已刻不容缓。

2.中职会计课堂实践有效性的策略

2.1更新观念,走进实训

2.1.1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年龄较小,可塑性较强,理论知识兴趣不大,文化课基础薄弱,喜欢动手,对实际操作感兴趣。学校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模拟真实会计岗位,备有内部自制的和来自银行、供应、运输等单位的各种原始凭证,配有办公用品如计算器、科目章、印台、墨水、糨糊、大头针、回形针等,以及会计凭证、各种账薄、财务报表,墙壁上张贴一些业务流程图和岗位职责要求等,学生们一进门就好像到了财务科,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会计实训以本专业能力为重点,以“零距离”为目标。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职业环境中实现,课程实训内容从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化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和熟悉会计操作技能。使教学走出从“从黑板到黑板”、“从作业到作业”的平面单调教学模式。营造出单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氛围和场景,真正使每一个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使学生有初任职业岗位角色的新奇感。

2.1.2增加实验开出率。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实训教学,细分实验项目,缩小文化课比重,我市已有中职学校只安排第一学年的文化课教学,大大增加专业实训课,来迎合学生,接轨发展,巩固课堂教学效益。

按照财会专业特点、教学内容与要求,配置并更新模拟室。我校在前几年配置了财会模拟室,当时条件算不错,但课程发展很快,会计法规、会计科目、账表等都有了不少变化,学校应及时添置新设备,满足发展需要,这就需要管理者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完善财会模拟室。又如随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开设,如果课堂中兴按照课本要求和提供的软盘来教学,非常枯燥,而学生最关心的却不是这门课程,他们渴望得到会计电算化证书,特别是那些没有过珠算五级的学生。而课本教学与社会办学会计电算化培训考试的内容差异很大。因此,作为学校应从实际出发,投学生所好,满足学生需要,不但要开设这门课,而且必须购买相关的电算化培训考试软件系统,这既可以作为上课的操作,又满足考试需要,学生才会带着目的去学习,最后又能通过社会电算化考试获得证书,为学生节约了培训时间和经费(只要交纳考务费即可),这样的课程自然得到学生的青睐。

2.2内强素质,准备充分

2.2.1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是关键。财会教师要有熟练的技术及较强的动手能力,针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开展,需要什么原始凭证,如何列示分录,甚至对银行各种结算凭证及支票填写方式都要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训练,而不是简单灌输。让学生通过真凭实据的演练,真正掌握和提高基本技能。学校多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的课程培训,加强自我学习,充实知识领域。激励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县举行的各项会计技能比赛,提高获奖档次,提升专业技能水平,通过竞赛来检验专业课教师技能,找差距,多学习,促提高,增强专业课教师的技能素质,才是搞好会计课堂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

2.2.2实践课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做了充分准备。作为会计专业教师不仅有每堂课的微观设计,而且有全学期的整体计划,每个单元安排有相应的单项实训内容,前后连贯,使整个课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有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账务处理核算程序,会计报表等,这几章都是侧重实际操作,在教学中应配备一些如记账凭证,账页,会计报表等实物资料,让学生有感性认识,起到“首因效应”。实训课不同于理论课,如果教师备课不充分,往往会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疑问束手无策,处于被动尴尬的局面,影响教师形象和实训效果。

2.2.3要增加分组率。将学生进行分组,设置不同岗位(包括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等),每组一套或每人一套会计专用用品。学期初,把班级有效分成6人的合作大组,每大组有时再分成3人的互助小组(3人对面坐),每组选出组长,全面负责秩序、操作、互助、记分等工作,组长是同学们的好帮手,又是老师的好助手,而且这些人往往班级中有威望,又是学科竞赛的佼佼者,俨然成了会计实训课不可缺少的关键人物,这大大提高了实训课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质量,加强了生生、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本来难管的实训课突然变得井然有序,当然也完全超出了教师分组的初衷。

2.3参与实践,培养兴趣

2.3.1活动前,教师要向学生简明扼要讲解会计专业技能的目的、功能、操作顺序,安全知识等内容,调动学生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理解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但在演示过程中避免教师理论叙述过多,而演示动作过于简单,把实践课变成理论课。或是教师只顾埋头操作,而缺少必要的讲解和引导,实践课又变成了教师的演示课,真正要做到精讲。

2.3.2指导学生多练,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作练习,依照教学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技能操作。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传授一些操作技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既掌握操作技能又学到技巧。教师除了对教学内容要精心设计,力求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确保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践,还要因人而异给予个别辅导,帮助解决问题,完成实践任务。不仅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3营造和谐的实践环境。在开放实践中,学生是主人,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体验。例如,高二下半学期针对实习需要,开设了《会计模拟实习》课,我们把这门课教学全部搬到会计模拟室,让学生感触模拟室的会计氛围,他们觉得好玩,上课睡觉现象消失。教学中经常结合一些账册、报表等实践工具,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动一动,看一看,摸一摸,写一写,让学生“动”起来。接着是结合案例模拟实习环节,每次当我们还没讲完的时候,学生早已迫不及待,蠢蠢欲动,特别是登账、编制会计凭证、装订等实践,每次模拟实习下课,你几乎看不到休息的学生,就连上厕所都是来去匆匆,赶忙着手中活,好几次劝他们休息,并“警告”他们说这样做会计的话准会得颈椎病,可此时的叮咛完全成了“耳边风”,这样的场面哪是一个职校的课堂?这才是我们会计实训课堂教学最好的成果。

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环境,当某个学生在发言,教师不应对表达不清楚或回答不完整时,就马上打断他们的话,立刻加以纠正或补充,而应当认真的听他把话说完,同时,尽量找到他发言中的闪光点或可取之处,用赞赏的口吻予以正面的评价。如,教师可以说:“这可是个有趣的观点,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你的想法很有创造性”,等等,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心里踏实,有信心。一学期下来,我还有意作了一次民意测试,统计结果发现:

1学习兴趣浓厚1打瞌睡1发言覆盖率1作业完成率理论课118%144%124%140%实训课189%196%186%198%3.多管齐下,辅助教学

3.1多媒体技术优化观察实践实验过程、加深印象、激发兴趣。由于多媒体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演示,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结构,用文字、图像等形式呈现在投影屏幕上,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学生就能在直观,轻松的环境中领会实训课的技术与方法。实训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克服实训条件的限制,还能提高实训时的演示可见度,增强演示实训的有效性,加强实习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为学生实习实验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的作用,达到优化实训目的。如在讲解记账凭证填制要求和方法时,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协助教学,教师有的放矢,学生一目了然。在展示和讲评记账凭证作业时,更显得有效、直观,大大提高了实训课堂效益。

3.2应用多媒体技术还能巩固强化学生实训操作的技能。对一些学生感到困难的实训,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先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实习实验操作技能,然后进行模拟实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投影技术,起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作用,教师可在关键时利用多媒体手段组织重难点操作内容的教学。对于无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操作,教师就运用实物投影进行模拟性的演示,再现技术性操作的情景,配有教师细致明确的讲解,让学生边观察、边体会,加深理解,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不需教师费很多口舌就迎刃而解,真是事半功倍。

4.注重延伸,积极评价

4.1归纳总结是会计实践课的继续和深化。下课前,教师对学生课堂中运用技能技巧,操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一评判,总结经验和教训,绝不能有头无尾,一哄而散。模拟实习结束,教师要总结成绩,指出缺点与不足,同时按评分标准,逐项给学生打分,并按一定的百分比计入学生该门课的总成绩中,然后对各合作小组进行打分考评,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小组人员调整,有效整合合作小组,做到组内外学习效益最大化。有时再进行单元考核,以调动学生模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此外,还要适当地布置课后作业,让课堂实训延续,保证课堂实训质量,对于学生的每次作业或作品必须认真批改,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得到反馈信息,找出课堂实训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以便扬长避短。

4.2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应当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某种孤立东西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来。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我们在给学生打分、评价的同时,要给每一个学生信任、尊重和希望,让每一个学生相信——我能行。

总之,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锻炼,我们呼唤教学改革,减少背诵试题,增加学生自我实践机会,重视中职会计课堂实践的有效性,这必将引起我们每个职教工作者的共鸣和思考,有待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鲍里齐.有效的教学方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肖川主编.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6篇

【摘要】 普通医学院校在诊断学教学中仍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动手机会少,基本技能操作不规范,考核方法传统、单一,有弊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且目前毕业生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操作考试日趋渐难[1]。如何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基本技能,优化教学,值得探讨。

【关键词】诊断学 实践 改革

针对临床医学本科(全科医学方向)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去最基层的社区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工作,这些医疗单位没有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如果没有娴熟扎实的临床技能操作功底,就很难承担诊疗基层常见病的重任。据此,自2007年始,我们对诊断学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把体格检查与多种穿刺术作为改革的重点,通过加强课外实训,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改革技能操作考核形式与医师资格证考试相结合等措施,真正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基层医务工作者。

1 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验课时

根据临床本科(全科医学方向)《诊断学》完善实验大纲,设计总课时约68学时,与理论课时比例约1:1.3。实验课程教学环节有:(1)体格检查课时设计为30学时。(2)临床见习16学时。(3)实验诊断3学时。(4)心电图实验7学时。(5)病历分组讨论4学时。(6)多种穿刺术8学时。

2 突出重点,注重培养能力

2.1体格检查的操作训练是诊断学实践教学的关键,关系到学生对医学基本技能的掌握。实验课与相应章节理论课协调统一安排,实验分组以2-3人为一小组,以充分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严把授课老师质量关,新进老师试讲经院级教学督导评课合格后方能上讲台,每次新内容老师要统一规范手法,课中要留在实验室全程指导学生练习,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动作及较难觉察到的错误手法。腹部检查课程结束后,利用标准化电子模拟人(台/1人)进行专项训练,增加实践教学的形象性,这些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2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 在相应章节理论授课结束后,及时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该系统常见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病史采集,带队老师在结束时要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见习小结,并要求学生写出见习报告。这样,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2.3创新教学模式,尝试开展PBL教学 为培养学生诊断学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内科教研室的教师自行设计病例,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实验诊断等知识点有效串联起来。老师当导演,学生当主演,结合实际开展PBL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得了学院教学督导的高度评价。

2.4改进考核方法,突出综合技能 传统考核容易造成学生忽视实训教学,为此,我校在2007年就改革了考核方法,采取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接轨的客观结构临床(OSCE)[2]考核方法,让每位考生都经过病史采集和病历分析、体格检查、技能操作、心电图、X线片、化验单的辨认和分析等多站式综合测评,设计为总分100分,60分为及格。通过对考试方式的改革,在上实训课时学生不仅很认真的对待,而且还积极参加课外实训。近几年来,从实习巡检反馈结果来看,我校临床本科生的基本技能、临床实践能力、病历书写有了较大的进步。

3 配套给力,保障教学

3.1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教学设备 2010年我院花巨资新购置了60套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模拟人与16台全自动电脑叩诊多种穿刺模拟人,对我院临床本科学生开出了心-肺-腹部异常体征检查及多种穿刺术新实验项目;2011年引进进口的SimMan 3G模拟人两台,智能化无线高级模拟人一台,可反复为学生提供模拟临床见习;充分的利用了先进的教学资源。

3.2自编实验教材,保证实训质量 2006年以来,诊断学教研室针对基层医疗单位临床诊疗特点,编写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全科医学诊断学》实验、见习指导教材,录制了“体格检查”教学光盘,新编了常用的心电图图谱等辅助教材,这些实用、经济的辅助教材在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上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3以建设《诊断学》省级精品课程为契机,以打造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为龙头。近两年来,新引进医学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3名,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且年龄与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4 总结

本文对临床医学本科(全科医学方向)专业诊断学第一阶段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者一定要秉承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一切以学生利益为中心,从多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第7篇

关键词:“六点五步法” 教学 探讨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特征决定了课程教学必须把实践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技术等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使学生学会学,学会用,必须在教学中多训多练,以训促教。

怎样实现以训促教呢?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在单片机技术课的实训教学中采用的“六点五步法”谈谈体会和看法。

第一点:科学安排,合理计划。

突出专业性强的特点,缩短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实践与理论计划学时比不低于4∶5,足够的实践学时是落实实践教学的基本前提。

第二点:突破理论重点,强化应用观点,训练思维能力。

根据教学班实际,在保证课程基本内容完整性的原则下,对讲授内容作适当处理,突破重点内容。采用“以点带面”讲解方法,使学生达到“以点知面”、“触类旁通”的效果。授课过程注重贯穿应用的观点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

第三点:实操训练分步进行,注重基本技能和创新思维训练,力求实效。

第一步,理论准备。为了避免学生实训的盲目性,教师提前给出与实训相关的预习提要,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硬件或软件方面作探索性预习。实训课开始,教师用几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点,归纳各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告诉学生该实训项目要用到哪些知识。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理清学生在理论方面的头绪,为实训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同时,也是有意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第二步,明确任务,熟悉设备。在这个环节,采用师生互动方式,使学生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明确实训项目内容、目的和要求,理解实训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明确实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对下一步动手操作心中有数。

第三步,动手操作训练。在这个环节,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教练”和“朋友”。指导学生动手连接硬件,得到正确完整的硬件系统,调试运行程序,得出正确结果或达到控制要求。在操作过程中,提倡看谁做得又快又好,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发现人才。教师也是学生的朋友,遇到问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用自己设计的程序进行实训,在调试中发现问题,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修改程序,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当程序比较复杂时,可参考教师提供的标准程序。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可直接用教师提供的标准程序,但必须读懂程序,理解程序中的每一条指令和程序的控制算法,正确掌握调试运行方法,得出正确结果或达到控制要求。

通过这一步训练,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第四步,检查实训情况。在这个环节,教师的角色变为“评审员”,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实训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有提问、设置软硬件故障或者提出新的具有探索性的设计要求。对不同的学生在检查时要有不同的要求。

对成绩较差的学生,主要是针对实训原理、实训方法和实训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另外,设置简单的软硬件故障,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讨论,共同分析、解决故障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对成绩好的学生,除提问和设置故障以外,还应提出对实训项目进行扩展的探索性设计要求,鼓励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这种训练方式刺激了学生主动去综合已学过的知识,追寻新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检查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给出客观科学的点评,及时纠正不足,强化和完善实训教学,以收实效。检查反馈的信息既有利于推进教学,也是考核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

第五步,作好总结,善始善终。

每次实训课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该实训项目是对哪些知识的应用,还可作哪些更深的扩展;分析该实训项目与其它实训项目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样做,其一是使学生对实训做到心中有数,不走形式;其二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新内容的教学播下火种。

在实训课结束时,要求学生必须按要求整理好实训设备,做到善始善终。这样的训练使学生顾全大局、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也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做事的好习惯。

第四点:拔优助教学。

有目的地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做教师的助手。让助手参与实训的指导、检查和教学探讨。这样,使优秀学生有更多的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和实践机会,探索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增长他们的智慧,更好地带动和影响其他学生。

第五点:重视交流反馈。

学生学得如何,应用知识的能力如何,应通过多渠道了解:一是教师对实训情况在线检查;二是每个实训项目都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实训报告,教师及时批改,从中发现问题;三是与部分学生(包括骨干学生和学困生)进行交流,从而知道学生对教学的意见或者建议。交流和反馈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了宝贵信息。同时,教师认真对待教学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乐意接受学生意见的坦诚态度,也无声地教育和影响了学生。

第六点:改革考核方法,理论与实践综合考核。

理论考核采用笔试方式,实践考核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每次实训的动手操作情况在线检查;二是阶段性集中抽签考核。在一学期分阶段对多个操作项目提出考核要求,学生从中抽取项目进行操作。这种方式迫使学生自觉重视平时的实训过程,养成踏踏实实的习惯,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自我监督和管理的能力。

笔者体会到:“六点五步法”融教于训,把基本知识的教学贯穿于学生完成训练任务的过程始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训练促进了教的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8篇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双能型”教师;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6-0061-02

【作者简介】李慧,江苏省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淮安,223200)植物工程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职业教育研究。

为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职业学校应着力解决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不仅要让教师有“双证”,更要有“双能”,即一方面着力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教师参与生产和服务的能力。笔者认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如不进行系统设计将很难推行下去,学校必须拿出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让教师积极投身到专业实践活动中去,才能真正把制度转化成行动。

一、系统设计,灵活考核,鼓励教师主动下企业

为鼓励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产实践中,让所有专业教师都能找到切合实际的提升动手能力的渠道,我校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列举出可以认同为教师企业锻炼的不同项目,推行“4+X”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所谓“4+X”,即专业课教师每周有4天用于教学,余下1~3天用来参与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此外,还要注意改变教师企业实践的考评方式,变终结性评价为事前审核与过程管理结合。年初,专业课教师申报企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平时由系部进行动态质量监控,学年结束由学校集中对照个人申报表进行考核,并在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中加入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工作考核评价的内容。

二、构建多元平台,让专业教师真正动起来

(一)参与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经营和管理

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或“校中厂”建设,不仅可以提升职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在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锻炼,一是比深入企业方便,且不影响企业生产;二是可以实施企业无法开展的实训项目,如种养殖周期较长,教师很难全过程参与外面种植或养殖场的生产实践;三是不受时间限制,专业教师可以反复多次地进行实践,直至能力达标。近几年,我们在校内建设和改造了多个农业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如地方鸡养殖中心、梅花鹿养殖中心、花卉实训中心、蔬菜实训基地等。这些实训基地,有的是学校投资兴建,有的是引资建设,都是单独的经营主体,企业的设备、生产、文化、管理一应俱全。

实训基地的生产过程与教学实习项目要一致,每年年初进行全年生产计划和教学计划对接融通。所有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都有专业教师牵头或参与经营和管理,以使教师到基地锻炼更方便、学生到基地实践更可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我校“三农”服务工作搭建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平台。

(二)参与“农技110”热线电话值守

专门为农民开通农技服务咨询热线电话,电话号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安排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全天值守,接听咨询电话,随时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被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农业科技服务110”。在校园网站开设以宣导农业科技和宣传农村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双宣”专栏,由专业教师定期农业政策、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快捷高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让种植、养殖大户和农产品经纪人足不出户,便可上网获悉农业政策、农业新技术和农产品营销等信息。

(三)选派科技特派员帮扶经济薄弱村

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淮安市11个经济薄弱村进行科技帮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几年来,科技特派员所挂钩帮扶的各村都创办了企业,村级集体经济从弱到强,不断壮大。同时,学校通过扶技术、扶信息、扶项目,极大地加快了薄弱村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

(四)参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

在省农委的牵头下,学校与洪泽县人民政府签订“挂县强农富民”服务协议,并精心组织、选派精干力量挂村帮扶。针对当地产业实际,按照“一校一县一业、一人(专家)一村一品”原则,组织专业教师深入洪泽县开展实际考察,确定帮助5个村发展“四季鹅”特色产业。选派5名副教授为定点对接专家,其中首席专家负责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参与绩效评价和工作总结。驻村专家负责对接村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整个团队负责常年挂钩指导,学校对挂钩专家定任务、定时间、定奖惩,确保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被选派的教师采取“4+3”模式工作,即每周周一到周四上课,余下三天安排时间在驻点指导工作,一年中要求至少有100天驻在挂钩村。

(五)参与农民培训工作

选派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村组干部和种养殖大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如开办“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病虫害防治”“特种水产养殖”“花卉栽培”“农产品营销”等多个专题培训班。每个班次开始前先征求意见,农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针对性很强。在培训过程中,还设有“你问我答”环节,加强和种植、养殖大户的交流。在培训结束后,开展跟踪服务和指导。通过开展培训,教师与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六)参与学校“对口村”技术扶贫

为了加快淮安区某村的经济发展,结合该村的实际情况,选派两位教师为驻村指导技术员。学校投入一定的扶贫资金,以水稻秸秆和附近奶牛场的牛粪为主要原料,利用废弃的几间小学教室做厂房,组织白蘑菇生产。驻村教师从场地整理、原料准备、材料购置、菇床建设、生产原料堆放、高温发酵、菇床管理,直到蘑菇采收销售等环节提供全程指导。在此项目带动下,多位农户参与到项目实施中来,做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多形式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

首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积累实战经验,锻炼教学技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多数与生产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对教师团队的要求也比较高,通过参加或指导技能大赛,教师的动手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升。

其次,鼓励、帮助教师参与研究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及相关的专利项目。例如,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农委“三新”工程项目、市级科技支撑项目,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通过课题申报和实施,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从立项到结题,教师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加,动手能力也显著增强。

第9篇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践性教学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否能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学领域的具有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对实践性教学的需求更为迫切。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是学校建设的重点专业,近些年历届招生人数维持在200至250人左右,约占全校招生总数的20%至30%,会计专业学生比重较大。通过会计专业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会计专业获批了北京民办教育发展促进项目及北京经贸职业学院配套项目、北京经贸职业学院院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支持,专业建设经费充裕。因此,本文结合北京经贸职业学院的实践探索,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构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服务于国家人才战略需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对于高职高专在校学生的培养,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变专业设置窄的状况,拓宽业务范围,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些文件既是对近年来高职教育成果的总结,也对今后如何将高职教育办强、办好提出了明确的办学思路。各高职院校能否抓住当前良好机遇,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关键取决于能否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冯江涛,2008)。在相关部门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指导下,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正在深入进行,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多项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教师教改课题等获批立项,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工作,我院会计专业教师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赴南京、宁波、山西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总结学习经验。根据我院特点,及市场需求状况,进一步明确了会计专业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完善实践环节。目前,我院学生的特点是应变能力和灵活性较强,但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所以,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目标便是理论知识“够用”,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而实际操作“管用”,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我院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计划,模块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课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相结合。

2012年、2013年我院会计专业通过调研和分析,两次优化培养目标,调整了教学计划。根据培养目标指导,加大教学计划中会计实操课程的比例和时间,优化实践教学,将集中实训和理论课程中的实训环节纳入到教学计划,做好学大纲,各课程实训的内容做到相互衔接。教学计划中规划,第一学年,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基础会计课内模块实训,为今后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二学年,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对本专业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专业需求,并同时进行初级会计课内模块实训及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训。第三学年,进行手工模拟做账,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模块实训;之后,集中专业实习,包括ERP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

三、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

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重点就是拓宽课程内容和形式。专业教师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及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将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训内容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且,为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专业技能的新要求,会计专业还定期组织企业专家、注册会计师,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师定期进行研讨,不断充实和更新实训内容。例如对学生进行的实训,除了单独的手工操作、计算机操作外,还应将二者相结合。以沙盘实训和手工做账为例,沙盘实训在前,学生第一学期通过参与虚拟企业的运营管理,将六年的经营财务数据记录下来,除了编制计算机财务报告之外,仍然以原来的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手工账,这样可以避免直接给资料做账的被动性和枯燥性。手工做账综合实训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一六到八个实训小组,每个小组模拟一个公司的财务部门开展工作,小组内按岗位进行分工协作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沙盘模拟企业经营操作主要通过ERP沙盘操作软件,加强对新生对会计专业管理模拟操作。社会实习和顶岗实习通过安排学生到华拓事务所等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和星巴克等实习单位进行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步入社会前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

当前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精通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学院同时也注重会计专业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我院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师鼓励实行双证上岗,为教师获取职业资格提供专项经费等各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尤其在教师担任实践性课程教学前,学院会安排教师其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并鼓励和资助教师挂职锻炼,对取得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资格的教师,也制定了《北京经贸职业学院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等相应奖励政策。

我院也加强在职教师的会计理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鼓励和资助教师攻读更高学位。同时,积极开展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教师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的很多实训课程,我们尽可能聘请社会上的高级会计人才和其他相关专业人才来学院进行实践性教学,或作为学院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极大地优化我院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充实了我院会计教育的师资队伍。

五、科研促进发展

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专业教师科研成果的取得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为推进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会计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以期实现以科研带动专业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科研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我院会计专业教师在促进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积极研究、申报相关项目,开展各种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如我院于2011年获得了北京民办发展促进项目的会计重点专业建设的立项支持,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以及《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等多个院级教研课题的立项支持。长期实践与反思,理论学习与研究,课题研究被认为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在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的积累的基础上,我院会计专业教师还参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多部教材,公开发表了“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建设探索”、“以学生(下转第197页)(上接第193页)为中心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设计”等多篇教研论文,既总结了教学成果、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等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实现了科研促进教学,教学辅助科研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敏.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成[J].新会计,2010(3).

[2]冯江涛.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08(1).

[3]高凯丽,许凤.独立学院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J].财会教育,2011(30).

[4]王俊霞.崇文区职工大学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1(1).

[5]袁咏平.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第10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6-0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改革专业课程模式及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于一体,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而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原料准备与加热》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改革专业课程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此学校要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改革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课程模式的开发创新与研究

专业课程模式的开发是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专业课程模式,融“教、学、做”于一体,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众所周知,专业课程不同于其它课,它既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同时又由于很少推导和演示而缺乏趣味性,而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摆在高等职业院校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要开发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工作过程导向的《原料准备与加热》课程的开发

《原料准备与加热》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它将以往开设的《冶金炉热工基础》、《加热炉》两门课程进行整合,根据高职学生冶金热工岗位实际需要而开发的专业核心课。课程以工作任务为驱动,采用“教、学、做”于一体的模式,将《原料准备与加热》课程分为八个教学领域,融加热炉基础知识、原料准备与加热、钢的加热工艺、筑炉材料、加热炉的基本构成、冶金炉、加热炉的技术经济指标、热工检测与自动调节等知识点于一体,使学生在“教、学、做”的过程中真正学到岗位本领。

四、工作过程导向的《原料准备与加热》教学模式的研究

要想真正实现“教、学、做”于一体的模式,笔者总结二十余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专业课程模式研究要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展能力。一般学生高职毕业后,是从事现场技术操作工作和基层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既要熟悉工程师的工作,又要熟悉操做工的工作,既要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谈不上能力,能力是知识的升华与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既传授知识,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要讲好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具备岗位实践技能,即专业教师必须深入企业一线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备课时结合企业岗位需要挖掘教材中培养能力的因素,吃透教材,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注意岗位新知识、新信息的反馈,克服照本宣科的弊端,讲透重点、难点、留下浅显易懂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或课下分组探讨学习,但教师要及时引导和总结,避免学生因懒惰而敷衍了事,影响教学质量。另外,在讲授专业课时不要将一门专业课孤立起来讲授,应注意与专业基础及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扩展了该学科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如在讲冶金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的《原料准备与加热》专业课程中的金属加热工艺时,就要结合学生已学过的课程《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里的铁——碳平衡相图和轧钢原理的理论知识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更进一步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加以有机的结合、融会贯通,为学生今后的创新、发明、埋下伏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意识。

2.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随着专业课程模式开发的全面推行和逐步深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今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今社会是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教育不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模式,要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必须引入到教学领域。如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教学研究领域和未来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趋势,也顺应了现代化教学的两个基本趋势,既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又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精讲多练,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人脑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提高学生素质,必须着眼于人脑潜力的开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促进思考。因为计算机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引起注意,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改造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专业多媒体软件在内容组织上采用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像画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使专业课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创建优质的多媒体教室,以满足广大师生的教育、教学需求,以促进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发。

3.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要充分利用实验、实训及现场教学场所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室建设要有超前意识,新购置的机器设备要紧密贴近企业生产实际,要考虑到利用率和覆盖面,例如热工实训室购置的职能一体化马佛炉,除满足冶金系的冶金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金属制品专业、冶金机械专业使用外还能满足机械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技术专等专业使用,同时还能满足学院其它系开设的《冶金概论》课使用。高职院校在适应社会需要开设课程,以及建设实验、实训室的同时还应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不断改善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同时加强校外定岗实习力度,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我们经过多届学生到生产现场教学实践后证明,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际中可以学到新的技术,发现新的问题,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现场教学中获得书本中没有的新知识,使专业知识不断完善,学生受益匪浅,适应了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强化对学生基本功培训,为学生逐步成为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第11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实训教学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应试教育正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更应该在如何提高学生技能技巧上下功夫。在汽修实训教学中,本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以气缸盖的拆装这一实训项目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一、利用多媒体动画和视频

把气缸盖拆装有关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汽修专业知识。

所谓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它主要是指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综合在一起应用于教学。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等特点,是提高汽修专业理论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其独特的功能,在汽修实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塞连杆组的理论知识过程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就可以把活气缸盖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上难于弄清的知识,以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直觉中,使他们加深了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的掌握。

二、气缸盖的拆装课堂讲解与演示

课堂讲解与演示是教师通过实物向学生做示范操作,并提出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和具体的技术要求,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生动的实物与动作形象,从而提高操作规范性。具体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演示操作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示范教学,使理论上所学的内容与所演示实物要一致。如课堂上讲的是气缸盖的拆装,那么在演示中就要摆出气缸盖的零部件。为此,实训课堂上多利用已经报废的汽车,把它的各部件都拆卸下来,作演示教学用。这样,就能够较顺利地使学生把已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定向职业所需要的技能。

(二)语言讲解要与示范动作相统一。教师在气缸盖的组拆装示范操作中,要做到边操作边讲解,语言简洁明确,重点突出,讲做统一,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加感知过程,以便在头脑中形成完整而牢固的表象。

(三)演示操作与问答相联系。在实训教学演示中,教师经常与学生问答,对提高学生实训技能至关重要。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自觉带着明确的目的观察老师的操作。可在学生感知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所学知识。如在演示气缸盖的拆装时,向学生提问:机体组由哪些零部件组成?让学生明确组成的零部件名称。通过这样的实际观察和理论所学知识紧密联系,既可以使学生易于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又培养和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以后的理论和实训教学都有好处。

三、让学生独立完成气缸盖的拆装实训项目

所谓独立操作是指学生在明确气缸盖的拆装理论知识,掌握其操作方法后,对气缸盖进行亲自动手拆装。但在这个学生独立操作的阶段,教师要旁边给予恰当的指导。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汽修专业教师就必须明确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使学生明确实训项目操作的要求。学生只有明确了操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汽修技术的具体要求时,才能提高学生独立操作的自觉性,积极而刻苦地参加到独立操作的练习中去,这样的实训操作效果才会好。

(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开始进行实际操作时,学生要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进行独立操作。同时,指导学生在操作中必须有步骤地进行,由外向内、由简单到复杂,由慢到快等。教师发现操作中的错误,应及时给以指导和纠正。

(三)实训结束前的总结,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实训结束前,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总结,让他们了解自己操作过程是否存在问题,是否符合汽修技术的规范要求等,从而使学生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操作步骤和动作行为,为下一次的实训操作打下基础。

四、汽修专业技能实训“导生制”教学模式

把一部分品德端正,热爱专业,遵守校纪校规,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通过选拔成为汽修实训的导生。借助导生的帮助,在汽修实训过程中协助教师做好技能辅导,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操作技能的帮助,实现实训目的,保持对汽修专业的浓厚兴趣。导生本身也可以在实训操作获得不可多的锻炼经验,对他们身心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导生是本专业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而作为教师实训教学的助手,在理论和实践中帮助“落后生”,可以为有困难的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互帮互学,在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从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而活跃的实训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导生制是一种真正能兼顾全体学生,以人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汽修专业实训施行导生制一定会受到广大的汽修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五、 实训项目进行达标考核

(一)达标考核应该坚持在实训项目结束后及时进行,既可以了解实训教学效果,又可加深学生掌握汽修基本技能的程度。

第12篇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与之适合的教学方法

在电子电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首先要认真总结学生的特点,制订与之适合的教学方法,由于不同的学生,其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都不同,因此教师应从知识和能力方面做认真的分析,寻找学生在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对中专学生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让每一个中专学生都能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水平。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往往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改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或探究环境来辅助教学。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为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生活中的电子电工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学习,使其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教学内容,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这样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积极自觉地投入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之中,进而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电子电工类专业的教师,应以知识性和启发趣味性为基础,勇于创新,不断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创设探究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于中专类学生的培养特点,单单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与实验有关的探索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进行能力的培养。在这种实验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去做,亲自参与,教师虽然参与到实验过程当中,但教师只是对学生做出点评,切不能将学生的“动手实验”演变成教师的“演示实验”。为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检验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子电工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电子电工的实践能力培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的培养,一部分是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的改进,另一部分就是电子电工的实训教学,通过对这两部分的具体实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作为中专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原来的“封闭式”实验实训模式改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因为传统的实验教学就是教师提前确定实验题目,并规定相应的操作步骤,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这样虽然降低了实验危险系数,但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制作电路板,如果老师在试验之前就规定好了电路板焊接的位置,实验就只能算是一个机械的重复过程,学生根本不能得到太多的收获。因此,实验教学应向着“开放性”方向发展,在实验之前只给学生一个大概的实验方向,让学生在试验中自己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这样就从根本上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改革实训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实训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另一重要手段,是中专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需要在实训的内容上做一些改革。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选择实训内容,比如,电子电工的实训内容有半导体收音机、数字万用表、家电等,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安排实训内容,让学生自己主动去研究,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实训内容做出总结,与大家一起分享实训经验。这样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教师也能够清楚每位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

总之,中专电子电工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及相关技能,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余智勇.中专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