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

时间:2022-07-02 00:10:05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生活化 教学 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根据这一理念,各个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努力面向生活实际,大量增加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内容。

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将社会生活贯穿于历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利用社会生活导入教学,运用生活实例讲授知识,结合课本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简单地说,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回归生活、感知生活、发展生活。

一、高中历史教学回归生活的意义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将历史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分析现实问题及创造和更新他们的生活方式的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行)》也指出:“在内容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在体系结构上改变了以往高中历史课程按照编年体的编排形式,整合了人类社会“三大生活”,并使之协调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历史课程的独特性和内在价值。这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历史教学生活化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二、构建生活化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但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却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缺乏生命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无法进行独立思考。现如今的高中历史教材囊括了古今中外历史知识,但大多是抽象的宏观历史知识,很少涉及具体的微观历史知识。

2.可行性

有人曾说:“一切历史都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关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构建生活化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我在这一形势下,对生活化教学的构建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三、构建生活化高中历史教学的途径

1.教学理念生活化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牢固掌握历史知识,做到以史为鉴。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

2.教学语言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用生活化的语言来传授知识,而生活化的语言是充满魅力的。

例如,我在讲解内阁大臣和丞相的区别时,就把皇帝、丞相和内阁大臣分别比作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董事长的秘书。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师可以选用有针对性的时政热点问题进行教学。

例如,“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是历史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史论,常常被运用于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我在阐释这条原理时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为什么上海会培养出姚明,而我们这里就培养不出呢?为什么改革开放后才培养出姚明,而改革开放前却培养不出呢?我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4.教学手段生活化

第2篇

一、高考历史命题中社会生活史观的渗透

社会生活史观的突出特征是大众化,“通过对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探讨深刻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趋向。关注同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这使得历史学研究内容带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高考命题通过关注社会生活的变迁,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高考试卷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另外,新课改还特别鲜明地强调历史教育浓郁的人文情怀,高考对社会生活史的考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民众特别是普通人和社会的变迁,从而体现新课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高考命题者采用这种新史观来命题,给高考试题增添了耳目一新的意境与面貌。

在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社会生活史试题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在2008年、2009年的江苏历史高考试卷中,此类题目已占十分重要的地位,题型则包括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如(2008年江苏卷,历史,单选题6)以男医接生为切入点,考察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众面对西方文明时的观念冲突,再如(2008年江苏卷,历史,21)考察中国古代商人、戏曲和民间生活。2009年江苏高考延续08卷的特点继续加强对社会生活史观的考察,很好体现了高考考试目标的要求(2009年江苏卷,历史,22)。

我们还可以发现高考命题的一个新趋势:从社会生活史观出发,以生活化的材料为题目创设新情境。江苏高考历史的命题广泛地以各种各样的史料为载体,创设新情景,《2010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所列的典型题实例 18题: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本题以社会生活史中的人口问题为切入点考察工业革命的影响。这类题目要求学生从民生百态中挖掘问题的本质,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和基本趋势,具有材料新、以小见大、能力要求高等特点。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这样的题目不仅会出现,而且数量会更多。

二、高中社会生活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不能及时把握住高考命题方向的变化。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仍然集中于政治史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传统革命史范式,评定人物和历史事件时史学观念滞后。对于教材中所隐含的新史观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照本宣科不进行拓展。

2.很多教师缺乏在教学中渗透社会生活史观的经验和技巧,在利用教材教学时往往无从下手。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关社会生活史的内容较少,相关的只有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个章节,总体上看关于古今中外衣食住行的介绍,是零散的、孤立的,对教授学生掌握社会生活史观形成了一定的难度。

3.学生在学习和应用社会生活史观时也遇到了很多麻烦。学生知识陈述的学习较多,缺乏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与感悟。还不能做到有意识地、自觉地应用社会生活史观去研究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现象,在高考中遇到新材料、新情境考题时就明显力不从心了。

三、如何在高三复习中引入社会生活史观

1.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调整理念、转换视角,改变以往偏重政治史的习惯,高度重视社会生活史,主动调整教学策略。

2.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三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材观,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整合教材。教师运用社会生活史观的主要观点,重新建构知识体系,宏观上围绕衣、食、行、社会风俗等热点领域构建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知识框架,再从微观切入,深入探讨各种民俗变迁出现的原因,且不能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

构建知识体系、进行专题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同步指导学生掌握社会生活史观的基本概念,重视与新史观相关的练习题的专项性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社会生活史观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3.锻炼学生运用社会生活史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史观为线索,用新的视角去审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社会生活史观的特点是以“由下而上”的视角观察和研究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之外的社会领域的历史现象。高三复习教学中需要我们转换视角以获得新的认识,得到新的启迪。如果从革命史观出发,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无疑是政治史的重点,而从社会生活史观出发,近代西方文明的入侵、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又是近现代中国几次民俗遽变的主要因素,其中涉及的中、西方社会习俗所经历的由冲突到融合的过程很值得学生加以深入思考。引导他们用新史观所提供的观点和评价体系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得出新的认识。

其次,锻炼学生运用社会生活史观探讨现实问题的能力。依托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启发学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做出成熟而理智的判断。比如,近代中国百年的民生是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汇中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的,伴随着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对中国传统文化扬弃,对待西方衣食住行的态度经历了排斥、惊异、接受到吸收的历程,经历了被动接受到谨慎引入再到大胆引进的历程。应该让学生深入探讨这种态度的变化过程,并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新的认识,可以设置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究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定位自己的传统文化?如何加强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以此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并且逐步认识到文明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发展方向,逐步树立对外开放意识,积极支持对外开放政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引入情景式教学,启发学生自主探究。

关注学生对社会生活史料的处理、分析、探究能力。如 “辛亥革命的影响”这一幕,相关的社会生活史料很多:剪辫易服、中山装、废缠足、称呼的变化、新式婚姻在开放城市的流行等都可以启发学生从新史观的视角对辛亥革命给出全新的评价,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自主搜集材料,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对民生百年变迁的感性认识,联系三本必修教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整合,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起运用社会生活史观研究历史的意识。

第3篇

为此,我校历史教师借鉴国内外在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方面的研究成果,借助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单元后的“学习与探究课”,探索新课程理念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新的结合点和生长点,结合学校内外教学现状与趋势,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及规律,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课题研究项目,旨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走进历史、热爱生活。

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强调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去学习历史,具有较知识点要强得多的组织和迁移能力,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不仅是学生对与社会生活相关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和灵活使用社会生活知识去探究和感悟历史。这次改革,将实现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本课题所研究的《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便是此次改革的一部分。

二、时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伴随着新世纪日益向我们走近,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竞争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经济社会的发展呼唤新的人才,呼唤教育的改革创新。《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正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人才的需要。

三、新教材的需要

新教材注重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它顺应教育改革的浪潮,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新教材以其特有的内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各地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等,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教材从精心设计这些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既巩固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归纳、分析、讨论、交流、评价、查找、设计、制作等方面的能力。

四、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们借鉴国内外在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培养学生能力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市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根据我校大力推进新课改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既符合学生主体发展,又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能力及提高学生兴趣的历史教育教学模式。这样更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生活。

五、实验目标及内容

应用研究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实现学生的主体构建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积极的、自觉的参与者,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与发现者。以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和建构历史教学中的学生主体。

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它为新课程的开展提供有效形式,又为新一轮的教材改革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单元后的“学习与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课。不同的活动课有着不同的主题与目标,例如“破解彩陶之谜”“了解身边的‘历史’”“寻访‘丝绸之路’”和“成语历史故事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课实现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学生可以动手制作彩陶,可以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可以形成观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亲自参加社会实践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都需自己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真正实现了在探究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增长能力,也达到了我们课程改革的宗旨。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并广泛开展与之适应的研究性学习是顺应着教育改革的浪潮,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把握新教材中其特有的内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各地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等,都会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这必将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的转化;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第4篇

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他们有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愿望。如果数学课程把握住了这一点,那么就有可能引导学生表现出更充足的自信、更认真的思考,就有可能使学生更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答案。

下面,我就谈一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经历”与“体验”机会的几点做法。

一、给学生创设“经历”的生活情境和机会,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现的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如在教授《三角形稳定性》时,我创设了这种一个生活情境:“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学生在这样一个情境问题的驱使下进行实践操作,探索出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结论。有了这样一个“经历”,学生得到了具体的亲身体验,达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想认识的统一。

二、给学生创设“经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经历”不应只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还应延伸到课外,伸展到社会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在数学《统计》(人教版七上)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处理数据――交流――写调查报告”的流程开展调查。学生的调查方法、调查的群体、获得的信息各不相同。这样在交流时学生就有言可发,有题可议,同时也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合情,言之有理。学生不但调查了课程内容,而且做了相关的链接。学生有了这样的社会经历,大大发挥了学习潜力,创造力,满足了强烈的求知欲与表现欲。这样既密切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活动化和情绪化。经历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与社会沟通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等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利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使学生在“经历”中学会总结推理,体现数学思想和方法

有时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所得到的结论往往是表象的、浅显的、粗糙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经历”中学会总结,学会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对数学思考进行推理。

如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让学生准备了10cm,7cm,5cm,3cm的木棒进行拼摆,同时进行记录、思考、交流、总结。而学生只总结出了哪几根木棒能拼成三角形。此时,我适时引导:“拼成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任意三角形都有这样的规律吗?”这样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但学习了数学知识,也总结了数学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经历”后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推理能力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四、对学生在“经历”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导,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成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动机、情感、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以及智力开发有着很大影响。只关注智力因素,势必造成“厌学心理”,所以要把学生学习过程中全部的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把学生解决问题,寻找结论的过程,使用的手段方法都作为评价的内容。

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之后,往往会产生知识上的、思想上的、能力上的积极情感体验。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学会了怎样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怎样去分析、推理,怎样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有的同学说:“老师,这个知识我学得这么高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此时,我经常会推波助澜,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感受表述出来,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导。

第5篇

一、历史活动课的类型

《历史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应该根据本地本校特点、活动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依据活动内容对历史活动课类型划分如下:

研讨交流类。可以站在当代人的角度对历史人物、事件评头论足;也可以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古代的场景,对当时的历史现象站在不同的阶层、民族或国家的立场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演讲表演类。在形式上可以采用让学生上台演讲、讲历史故事、进行某一个历史专题的讲座或表演历史小品、历史情景剧等。例如,以“新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為题举行演讲会。

竞赛闯关类。例如,设计“春秋战国历史典故大闯关”活动,师生将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设计為各类题目,学生分成几组,通过必答、抢答方式轮番闯关。这类活动能让学生运用并复习巩固课堂上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开阔历史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观摩鉴赏类。主要是利用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考察历史遗址和鉴赏历史文物,等等。这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访谈调研类。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家庭、社区乃至城市。如学生可调查自己的祖辈、父辈在与自己同龄时衣、食、住、行的情况,写出报告,从中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变,以及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等,培养学生对社会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编辑撰写类。包括编写历史小故事、历史小论文、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如编写二战期间的著名战役等。

模拟体验类。此类活动要求学生在一个特设的历史时空里,以假定的身份,去尝试着解决具体历史情景下的“实际”问题。如“假若你是一个汉代商人,从长安出发,西去做生意,你将如何在丝绸之路上做买卖?沿途会有哪些见闻?”。

制作展示类。主要是让学生动手仿制历史文物,如古代钱币、兵器等,或展示自己的一些收藏品,同时要求学生加以考证说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技能。

总之,历史活动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在“减负增效、科学有趣、量力而行、灵活机动”原则指导下,勤于探索与实践,使历史活动课教学不断得以优化。

二、历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历史活动课是历史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弥补了历史学科课程功能的不足,使学生巩固、深化、验证了所学的学科知识,并将直接经验的获得和间接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出以下几个原则:

历史性。活动课应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作用,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镜头”,但也不能随意删减史实、增添不存在的历史,这就要求活动课方案的设计必须体现历史性。

自主性。—方面强调应是全员参与。另一方面强调在设计历史活动课方案时,要注重反映学生强烈的参与、自主选择与主动投入意识,着意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实践性。活动课有的时候需要教师讲授,但更多的是学生亲自进行实践,参加或接触学科实践、社会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在实际中直接或间接地汲取新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多样性。历史学科的内容上下几千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给历史活动课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形式。

开放性。一是活动课的时间与空间的开放,活动不限制在一节课或学校之内,而要向课外、校外开放;二是活动的内容开放,尽量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余地;三是活动过程的开放,每次活动之后的活动延伸就是新的活动的开始。

三、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要求

历史是已经消失的过去,要让学生认识那些发生在遥远年代的人物和事件,需要一种跨越时空的想象和理解。让学生活动的本身就是促使学生去体验,在活动与体验中去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追根溯源,将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活动课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要做到主题明确。活动课是众多教学组织形式中的一种,对它的使用需要重点考虑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只有主题明确,才能使历史课外活动具有感召力、吸引力,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要注意学生的参与性。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活动能力虽然有差别,但是活动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历史活动课必须选择“大众化”的题材和形式,在活动中尽可能创设人人都能参与活动的机会,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

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历史活动课不但要突出学生的活动,还需要折射出教师的科学设计、适时点拨、统揽全局,以及把活动不断引向高潮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不可包办代替。

要做到多鼓励学生。教师要经常用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的热情,不要排斥学生的失败和错误,要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从而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民主的活动课堂。

第6篇

【关键词】浅谈;现实;历史

历史,是一门关系到各种社会形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学科。尤其是在研究与以上诸方面有关的社会形态变更过程中,总有一些需要借鉴或结合当时社会现实需要加以继承或不断完善、更新的因素。对于需要借鉴或继承的因素,人们早已使它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

1 透过个人生活去观察现实中的历史

谈起个人生活,人们自然会联想起家庭生活以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姻亲亲缘关系生活,包括与夫妻、子女、父母及岳父母等之间的生活。通过对这些生活的不断积累、反思、总结,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就能够理顺这种现实的家庭关系或姻亲关系。

1.1 从与夫妻的关系中去发现与历史相关的某些因素。在实际生活中,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表面上是平等的,或者正逐渐向平等迈进。这是历史进步的一面,反映了历史没有倒退,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着的。可在一定程度上,夫妻之间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保留了或说是继承了封建传统的夫妻地位观。众所周知,中国现行的公安局户政办在为公民办理户口时,都将男方填进户主栏,女方只好相应的写进配偶栏,家庭只要有一个男性成员,即使有点弱智都会这样。夫死子继,即使是幼子也会毫不例外,无子才到妇女名下。虽然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了,思想认识提高了,在努力提高妇女家庭地位的斗争中比起原来也有所改观,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尤其是思想上仍然相当落后地方,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还将长期存在。

1.2 从与子女的关系中去发现与历史相关的某些因素。身为子女的父母,既是他们的长辈,又是他们的家长。特别家长之“长”字,似乎和最基层的村长、生产队长中的“长”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区别于家长在这三者之中级别最低。如何管理好一个家庭则是家长的重要职责。家庭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都关系到对家庭历史的总结,或对别的家庭历史的借鉴,而作为保障家庭经济的政治基础,协调家庭各成员间的关系以促进家庭稳定又可比照村长管理村务的实际去巩固执行。纵观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成功经验,民主与或分权与制衡,都无一不值得家长们的仔细掂量和参考,采取正当合理的方法以促进家庭政治更加稳定,家庭气氛更加和谐。

1.3 从与父母的关系中去分析与历史相关的某些因素。每一位受过父母教育的人,都亲身体验过父母就自己与兄弟姐妹是如何进行教育管理的。在对每位兄弟姐妹的管理方式上又有所不同,但都贯穿着一个或爱或恨的中心。爱在管理方式上表现为关心与呵护,这可谓是对作为人的本性的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恨在心理体验上表现为爱之切、痛之深。俗话说的“恨铁不成钢”,就是基于父母对其子女的过度关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

2 借助集体或群体生活去探究现实中的历史

历史影响到个人生活之外,还影响到现实中的集体,尤其是通过集体生活表现出来的群体。群体中的集体总是由一定数量的人组成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往往带有历史的痕迹,它不仅反映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上,也反映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俗中,更反映到人们对所在集体的整体认识中。

2.1 行为观念所体现出的现实中的历史。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都是在行为的忙碌中度过的,逐渐形成了实际要做的不能做、不能做的实际要做与自认为所做的更具层次等三种不同之观念。

首先,实际要做的不能做之观念。实际当中,这种观念比比皆是,做事或工作时总是默默无闻的,就连行为者或做事者都不知其所为何事,所以其对于别人给予不肯做事或懒做事的评价就毫不煞介。因为在其看来,人们认为其能为或该为之事非其所为之事,于其说来恰似时光虚度,最不值得肯定或给予讥讽的惰性表现。可说“此道与溺于利欲之人言犹易,与溺于意见之人言却难” 。

其次,不能做的实际要做或不适合做的而实际要做之观念。该做之事本是其该为之事,而其认为正所为之事对本身不过是一种敷衍、对他人为他事就是一个前提。此种该为之事某时显得实在,某时显得荒谬。其所为之事于实在时看来是应当的,或是恰到好处的,而于荒谬时或本身角度看来即使不怎么离谱,也可说得该行为人机智过人。

最后,自认为比实际要做的不能做和不能做的实际要做这两种层次更高的观念。这一层次观念在一般人看来几乎为另类,但在自以为上档次的人看来似乎是他们的荣耀。毋庸质疑,这类行为观念比起前两类观念就更显得advanced, 就该事而言,的确超前。可见,历史是实在的,是随时可让人们以任何方式去发现、去借鉴的,并对人们的生活经验随时加以调整、总结。2.2 日常礼俗对现时历史的再现。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借助一定的物诸如烟、酒糖之类东西来实现其交往之目的的,而在交往中,通常有渗入一些个人因素,特别是文明高度提倡的今天就更显必须。

首先,烟文化对现实历史的影响。烟,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本着繁荣经济目的就被从非洲津巴布韦传入到中国。随着对烟的不断深入研究,其出了具有经济价值之外,对人之影响亦相当突出的。烟具有提神积极作用和长久吸烟又会严重影响人之身心健康的消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如今烟已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广为流传,可见烟在中国中的地位已非同一般。其次,以糖酒为中介的交往历史,在现实中也显得必需并加以警戒。诸如世俗之走门过客、拜亲访友等都无一不是迎合着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个“礼”字。伴随时代不断发展同时,昔日之礼就不断注入了新的因素,而这种因素在今天人们看来倒是被堂而皇之地称作时代的进步先进的象征,更不感受到与原“礼”之含义有任何差距,何况就“礼”之新旧作对比乎?由于人们内心虚伪之作祟,糖酒文化更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和广泛传播。

2.3 历史反映对所在集体的整体认识。从对群体或集体的综合性观察来看,历史于现实之影响以达相当的程度。而此影响只所以会产生、形成、发展以致渗入到群体中之各个方面,就在于其除对书本历史知识的重新认识外,更重要的是因现实营造的群体氛围对群体各成员在各自之成长阶段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群体各成员通过在群体生活中的相互学习并不断对经验进行总结而形成的结果。如何使自己能更好地立足于本该属自己的群体之中,乃关系到各成员在此群体中的生存性和影响性问题。

3 通过国家生活去分析现实中的历史

在通过个人、群体、社会和国家等四个生活方面去反映分析现实历史当中,国家生活的反映可谓深透之极。谈起国家,人们想起政府行政行为,更体会到处于政府行政核心地位计划生育行为。因此,由计划生育引起的国家行政生活在现实历史中的反映就更值得人们的特别关注。

4 历史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新发展

社会现实生活中,历史都以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影响着人们当今存在的整个社会形态乃至社会每个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宛如一股不可逆转的洪流在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维护各种社会利益、就人就事之价值判断等各个领域渐有渗透扩散之势。

4.1 历史在协调各种社会关系领域的渗透扩散。历史之所以会在各种社会关系当中得以扩散,源于社会人口逐渐扩大,社会利用资源逐渐减少,人民的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人欲横流,损公肥私,难以预料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首先是问题的提起。俗话说“民贵君轻”,究其实质贵以正直、善良,代表工薪层之君轻于好高婺远。就整个国家干部队伍来说,人数之庞大可谓空前未有,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最为驳杂,其中尤以教师队伍为甚。特别是地处边远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工作之辛苦、待遇之低微、基本要求之难以实现、遗留问题之具有历史性,真是堆砌如山,积满为患。

其次是问题解决设想。由于问题之严重性、复杂性、历史性,还是要结合中国当前体制加以解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之政体而产生的每年定期召开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民主解决,从同性质之部门中选出具有代表性、人们公认的代表参加,将小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当作法定议案按合法程序提出。可见,社会问题还是要社会去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要历史去解决,“解铃还须系铃人”。

4.2 历史在维护各种社会利益领域的渗透扩散。在维护各种社会利益领域,历史中的某些因素之所以能够渗透扩散,就在于对各种私欲、名利的相互攀比争夺中当代人不比历史哪个朝代上的人都要落后,甚呈加剧之势。历史是现实的,也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形势低落就给予偏袒,也不会因为形势迭起给予呵护,更不会在低落与迭起间徘徊;它不仅调控国家之大政方针,还左右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还隐藏在琐碎小节之中;它不仅统领着人们的意识形态,还指导着人们的实际行为。

历史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学科,不仅仅是研究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更主要的是通过对各个社会形态的生动阐述,探索出社会发展、国家得以巩固的基本规律,从深层次去挖掘出社会进步、国家得以强大的基本动力,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为转变个人观念以图生存、端正群体更新思想以求团结共进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历史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摆脱历史链条对人们的桎梏,重新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对此,“每个人所说每句话背后都蕴藏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

参考文献

[1] 黄道立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上、下册)湖北教育出版1984年版

[2]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 林增平主编:《中国近代史》(上、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 徐复观主编:《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历史课教学

 

从历史课教学目的看,根据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历史课具有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功能。生活化教学模式正是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而进行的一种探索。生活化教学模式坚持变单调为生动、变单一为复合、变一统为多元和回归生活的原则,采用资源利用生活化、情景设置生活化、教学语言生活化和练习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操作模式。生活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备课观念、关注学生生活和关注现实生活。

一、 历史课的教育功能

历史课是人类社会生活传承的载体,对于发展人的社会属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的教学,可以加快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同时,在历史课的教学中还要注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为一个人的出身不同、社会经历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对于个人的社会发展也就有不同的需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既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1、加快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程度不同决定一个人适应社会、自身发展的不同。人的社会化程度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一个人的社会经历,二是一个人对人类历史经验的了解。一个人对人类社会经验的了解,除了通过观察现实社会生活和现象,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历史课教学,就是通过文字和历史遗产了解过去。而历史课程正是人类了解过去的最有效途径。

2、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上面我讲到,一个人的社会经历是其社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学习和认知结构的建构,是建立在自身原有知识和认知结构基础上的。所以,历史课程教学必须注重结合学生自身的经历,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使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社会经验结构,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不同社会适应能力人才。

二、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原则

从历史课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看,既有文字资料,又有具体的实物;既有枯燥的说教,又有生动的人物活动;既有漫长的演变过程,又有刀光剑影的历史片断;既有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生活经历,又有极为相似的社会习俗和人物特征。历史虽然已是过去,但历史的经验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仍然依稀可见。历史课程的这一特征,是我们确定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学原则的基本依据。

1、变单调为生动

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由于受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育技术和教育观念的限制,只有或至少是大部分是以文字资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的讲授为手段,以统一的答案为标准。所以,在教师方面,一方面不敢也不能脱离教材,另一方面也只有口头讲解、黑板板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学生方面,一方面是穷以应付考试,采取死记硬背,另一方面也很少有参与教学的机会。

在今天,我们的教育目的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教学条件不断在改善,教育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教育理论不断出现龙源期刊。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既有文字资料,也有音视频资料,还有大量的实物资料。这些为我们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变单一为复合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历史课程教学不光要使学生了解过去,还要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现象,学会辩证地对待过去,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过去历史课教学,了解历史现象发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3、变一统为多元

这一原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统天下,为学生和教师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二是改变标准答案的一统,为学生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的多元化。

4、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的原则是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精髓,一是历史课程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现实生活,二是历史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够把历史经验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应用在其人生的社会经历中。

5、提高教学效率

这一原则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共同原则,体现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一是提高教学的时效性,二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的时效性,目的在于缩短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目的在于有效地发展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 生活化教学的操作模式

依据生活化教学的原则,我们确定了以下四种教学操作模式:

1、资源利用生活化

能否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如何利用教学资源,利用哪些教学资源,是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一个核心问题之一。我们身边的历史遗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大众媒体所提供的素材,为我们开展历史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和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将会极大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

2、情景设置生活化

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枯燥的文字资料用现代生活方式表现出来,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乐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会使学生把历史经验和自身的社会经验相结合,从而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扩大学生的认知结构。

3、教学语言生活化

历史事件的记载,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表达的。不同历史时期在文字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的差距,和现代文字表达方式差距更大。因此,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要求我们研究如何用现代生活语言表达历史事件,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4、练习设计生活化

在历史课程练习设计时,一方面要求我们对问题的设计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用现代生活语言回答问题。

四、 生活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在我国,现代教育一般都有固定的教科书,历史课程更是有比较统一的教科书。因此,教师在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时历史课教学,既要有效、准确地运用教科书,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更要关注现实生活。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因此,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离开了学生的生活,脱离了现实生活,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转变备课观念

传统的备课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三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还要注重研究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与社会的现实生活结合。

2、关注学生生活

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生活,一要做到关注学生生活的时代特征,二要做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生活经历。

3、关注现实生活

关注现实生活,要求教师注重两点,一是研究如何把现实生活作为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媒介,二是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经验看待现实生活。

五、 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8篇

摘要: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结出了累累硕果。

关键词:浅谈 提高 初中 历史 课堂 效益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有机体,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付出心血和智慧,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益,实现教学目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依托《课标》,优化教材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历史老师要以《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依托和导向,并将其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研读《课标》,我们能在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既落实了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也让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由“虚”到“实”从而可以避免教学目标笼统、模糊,教师在课堂上“盲人摸象”的弊端。教师可以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原始教材进行优化与整合。众所周知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础。作为课程资源的历史教材也在不断地适应时代,适应实际,散发出新的光芒。历史新教材色彩鲜艳,图文并茂,是教学的一线资源。但初中历史教材的文本资源毕竟有限,除了借助多媒体等其他方式补充以外,最重要的还是教师以《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依托对教材资源进行开发和优化。

二、注重学法,培养兴趣

历史学科是学生上了初中后新增的科目,历史除了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外,还具有容量大、难以记忆的特点。如果不知道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不能掌握学习历史学科的科学方法,是很难学好、学透历史的。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仅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同时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尤其是在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背景下,很多学生过分的依赖教材,认为只要翻翻书本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的学生尽管对历史科目有兴趣,但是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影响了学习效果。注重初中生学习历史的方法的培养与指导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历史知识点都是以记忆为主,就得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比如说联想记忆,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归纳和比较是学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运用。

三、联系实际,增长智慧

因为时空的阻隔,许多历史问题初中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一些学生总感到历史教学老是陈年旧账,尽放马后炮,中看不中用,会产生厌烦情绪。古人云:“六经皆史”,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事实上历史沉淀于现实中,现实里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力发掘历史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寻找历史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帮助学生知古鉴今,拓展思维,追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尽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学会了解过去,理解今天,展望未来,伴随着历史的学习不断进步和成长。

在学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 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出示课前准备的能反映经济的全球化的实物素材,同学们各显神通,拿出了诺基亚手机、海尔DVD的遥控器等。有位同学则当堂脱下了运动鞋,原来是阿迪达斯牌的,同学们哈哈大笑,我借题发挥,给学生介绍了像海尔这样的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马上又接着介绍了几个外资企业给我国带来严重污染的案例,学生经过思考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全球化就在身边,我们要顺应这个潮流,也要尽力规避它的不利影响,我们青少年要发奋图强,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富强做出贡献。可见,“生活”对学生富有吸引力,“日常存在”促使他们观察思考,新掌握的生活常识让学生有收获成就。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历史教师需要从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让看似枯燥的历史因为有了生活的气息而鲜活起来。

四、加强学习,提高素养

第9篇

[关键词] 《钢的琴》;“”化叙事;浪漫现实主义;正剧

《钢的琴》展现了荒诞的理想化梦境,使影片具有强烈的内在张力和审美意境,但电影的叙事手法与人物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理想化的形象展现,却未逃离“”化的叙事逻辑,使电影本身的内在深度感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浅近、平面化,其结局在沿袭“”化叙事模式和迎合中国观众的“大团圆”的审美期待时,使其坠入正剧的旧窠。

陈桂林在无法给女儿买一台钢琴时,决定亲自给女儿做一台钢琴的想象,表明了陈桂林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并未因时代、社会、历史的交替与转换而发生改变,依然保持着在革命化与集体主义政治话语规训中被模塑的普遍意识与共同情怀。“人有多大胆……”的浪漫想象,使陈桂林决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革命浪漫主义者的诗意意识,让陈桂林罔顾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既反映了他那具有共同历史时代意识特征的不屈于脚下的现实性外,也昭示了个体的人在梦想中生活的现实状态,梦想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价值功能,并成为人生活的一个理由。虽然,陈桂林的坚毅、果断、不屈的品质,始终认同着生活依据的深刻性,曾经是当下依然是一种高贵的人们肆意追寻的精神品质与个体所应具有的内在价值向度,但他却从历史、现实、别人已经结束的地方开始,导致“与其生活的离异”[1],与发展的社会、历史、生活产生强烈的反差,与时代严重错位,这便是他作为“荒诞人”的根源。

“想象的真实比起任何对客观现实的描写来,更要直接和逼近经验的核心”[2]270,但如何想象与想象立足的基础则是有重大分别的。陈桂林为了拥有对女儿的抚养权,对制造钢琴的想象尽管在中国式的思维逻辑中存在合理性因素,却超出了时代的习性化思维。即当社会发生转型,个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替代了同志式关系,政治国家的单一化生活样式被公民的世俗化生活取代,人们为各自的生活周遭琐事奔忙,就像陈桂林决定为女儿制造钢琴这一念想一样。只是,在陈桂林的从容与淡定中,却又依稀可见曾经的政治优先话语赋予他的优越感与稀落的尊严,以体现自身的生活价值和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他的想象在生活的自然逻辑与环境中,就显得出格了,超乎了周围的人对生活的日常思维和认知,打破了行为的惯常性。他的尊严观也不“在于他能正视现实及其所有的无意义性,自由地、不惧怕地和不抱幻想地接受它并拿它开心”[2]275,而在于他在时代流行话语生成后,仍然希望保持着过去锃亮光色与社会、历史、时代所镶嵌在他们意识中的价值标签。而其荒诞的想象并非仅在于此,而是他在经过集体化的铸模后,表现出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就像西西弗一样,对此岸的追求与坚定的信念或许就是他们共同必然付出的代价。

米兰•昆德拉曾说:“人们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3]在上帝的注视下,所有人的行为或活动充满着滑稽,人对自身命运的抗争都不啻为上帝的浅浅一笑。陈桂林的不羁想象,在他作为曾经的“历史主体”与当下的“个人主体”之间映照。“历史主体”所具有的整体性思维以及彼此之间的协作精神,塑造了曾经的乌托邦狂欢,个体被抽象成了不需要灵性的螺丝钉,个体被彻底规导在冰冷的国家机器之下,成为集体意志的一种僵化符号。社会变轨与转型,让陈桂林体验了个体对自我的第一次选择,自我的本质决定于自身的存在。但他对自我的选择与行动,对自身命运的第一次把握,却滑落在历史的沉疴中,新的时代意识似乎未在他的挺拔的胸膛中发芽、生根,使他在生活逻辑与现实历史上极不和谐,成为在众人注目之下的独自舞蹈的滑稽舞者。

“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4]人的存在不仅表现在他作为实践主体将世界看成对象并在对象之中对自我作一次次的确证,使自身作为历史主体的价值得以彰显;同时,作为共时性的存在,个体被不同的环境、历史、社会等建构,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意识的文化主体。共时与历时的普遍性价值观都将主体生命的最高价值悬置在个体性之上,并以普遍性、社会性价值对个体性实行压制,个体绝对地服从于集体,并接受集体的规制与监督。一定意义上,个体不需要任何具有个体的意识和欲望,他只需要循着被绑捆的机器旋转即可。当个体完全放逐了自我时,便成就了自身,实现了一种普遍性的道德价值,个体的社会生命不仅完满地实现,同时会成为社会性话语被制导和传播。崇高也成为这种价值观的象征与注脚。

社会的转型为个体欲望的释放找到了一条发泄的通道,尽管这不是陈桂林能决定的,也超出了他的身体与意志的力量。曾经的价值普遍性变成过去,撕裂成了碎片,幻化为虚无,如果一个人仍然依循着过去制造的虚假幻境与价值想象,那便会被认为是荒诞至极,就像陈桂林对制造钢琴的想象一样。但毕竟陈桂林没有荒诞到无度,他转向了个体,将自己搁置到社会最小的单位――“家”――的观念意义与建设上。虽然,他的家随着社会的变迁,价值观的转化,与社会整体观念体系一样,被彻底撕裂,但他“企图从显得没有意义且碎乱的行动中找出意义来”[2]276。这不仅是生命、生活价值意义的转向,也是个体在整体性价值意义破碎之后,对自身意义的寻找和探求。尽管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逐渐被商业主义取代,但他相信自己为女儿制造钢琴这样的爱,能换来女儿对自己的爱。这不仅是血肉、父女关系的简单注释,而且是作为父亲对女儿爱的召唤。这样的爱不是宏大叙事之中的被虚幻化了的能引起强烈震撼和敬意的阶级友爱,也不是普遍性一般性的抽象之爱,它显得平凡却更为真实。在这种平凡之爱中,“一切事物和一切过程都上升为生活的艺术和生活的快乐。”[5]42这也是市民社会对现实生活的普遍认知模式和生活方式。

陈桂林因社会的转型没能在过去的普遍性的价值体系中走得太远,他需要另一种价值体系来武装自己的精神和情感世界,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且不缺乏梦想,并去追逐梦想,这是人自身现实超越的一种心理逻辑。当过去的集体主义观念被现在个体主义取代,抽象的价值观被可见的现实价值观置换,牺牲、奉献、利他等已经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谈资并被耻笑,个体欲望、利己等话语及其体系成为激发个体生命潜能的原动力为社会普遍接受时,原有的崇高价值体系、英雄情结就渐次被人们遗忘,散落在历史、时间的尘埃中。康德曾经将人性注入崇高这一美学范畴,并说“美是德性的象征”时,使崇高的本质内涵与特征实现了感性与理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但社会性较个体性却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当“德性”的社会性已经褪色,其个体性的凸显是否能成为新时代语境中为崇高注入新的内涵与意义的一个理由。如果崇高的内涵因新的社会、时代、历史而发生变化,那陈桂林这一在市民社会中的边缘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为了留住女儿而为其制造钢琴的想象与行为,就应成为新的时代崇高人物形象的图解。

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曾经说过,“一切艺术都是为了一种最伟大的艺术,即生活的艺术。”[5]42布莱希特认为艺术的价值功能并不在于客观地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是要以一种历史的视野洞见历史现实与当下现实之间的差距,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内在精神状况和情感状态,把人内在隐秘的矛盾性、复杂性、个体性、主体精神性全部展现出来,在生活真理的第一原则中煎烤,并按照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对不满的现实作理性的批判,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如果其中人的主体性的理性精神显得足够渺小,那人在现实的困境中的生存状况必然摆脱不了命运对他的摆布(尽管每个人每天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自身的命运,希冀过上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个体的人在强大的自然面前的渺小,又必然注定他的悲剧命运。这应当是生活与艺术所具有与表现的丰富的源泉。而如果人的理性精神足够强大,表现出对世界与生活的全面掌握或控制,那么,生活与揭示生活、反映生活的艺术必然是喜剧性的。故而,悲剧性与喜剧性常常是构成艺术创作原则与审美价值高低的标准。

《钢的琴》撷取了世纪交替时期,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曾经的荣耀与辉煌退去后,呈现出的破败、凋零、倒闭的景象作为叙事背景,以下岗工人的生活背景与现实状况为主题,将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与即将离婚的妻子争夺女儿的抚养权而为女儿制作钢琴的过程作为影片故事的叙事脉络,对曾经见证过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很多人自然会产生强烈的现场感、现实感、深切感,并能产生强烈的精神与情感对话和共鸣。这也反映电影的题材选取具有浓郁的现实色彩与价值意义。故事以筑梦――追梦――圆梦为叙事逻辑,表现强烈的浪漫的现实主义色彩,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中国人的艺术思维逻辑与审美期待,并不会导致接受障碍,产生误读现象。但也正因此,电影也就削弱了本应具有的强烈的审美张力与审美意蕴,使一部本应具有精神与情感价值的电影沦为了平庸。

黑格尔曾在他的巨著《美学》中说过,除了悲剧与喜剧之外,在它们之间还有“没有多大的根本的重要性”[6]294的第三种剧种:正剧。黑格尔认为,正剧不是将悲剧与喜剧“这两个对立面并列地或轮流地出现,而是使它们互相冲淡而平衡起来。主体性不是按喜剧里那种乖戾方式行事,而是充满着重大关系和坚实性格的严肃性,而同时悲剧中的坚定意志和深刻冲突也削弱和刨平到一个程度,使得不同的旨趣可能和解,不同的目的和人物可能和谐一致。”[6]295应当说,《钢的琴》中的主要人物陈桂林在社会历史发生重大转型时,命运也随之发生转折,这为电影在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等方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养料;可是,电影的情节却未循此展开,未在人物命运的抉择、内心世界的矛盾、理想生活的迷茫,现实生活的游移不定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多侧面地开掘,而是以“王子与公主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叙事逻辑,“”化叙事的当下演绎,钢的琴终于制造完成,梦想终于实现,从而使整部电影具有深刻的基础却“刨平到一个程度”。这或许也是电影界需要共同思考和克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沈志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6.

[2] [英]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3] 唐正果.身体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10.

[4] [意大利]但丁,等.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C].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3.

[5] [德]贝•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第10篇

一、布设疑阵,调动学生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再设疑——再释疑的过程。学生有疑便可产生释疑的要求。这时教师便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堂纵深发展。通过合理提问,使所学知识纵向串联、横向并联,即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开阔,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在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教学中,当笔者教到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时,先问学生你认为当今我国哪些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 (南方)再设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什么时候从北方移到南方? (南宋)为什么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能超过北方?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一个地方经济要得到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最后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引导学生通过老师巧妙的层层设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从而达到有效性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创立了模块专题式的课程结构,摒弃了长期实行的通史学科体系,用激进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高中历史课程的重复问题。但这种模块设计打乱了历史的整体性,人为地造成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分裂。但实际情况是讲政治不可能不讲经济基础、不去分析思想文化。另一个问题是,新教材的模块设计对史实的分割使同一个内容会在多处重复。例如必修一中讲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必修三中又提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必修二中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必修三又提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思潮。打破模块束缚,重新对教材资源进行取舍整合,使整套教材内的相关知识建立起联系,这样可以还原历史的整体性,便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例如在讲解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时,简单联系西周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分析二者产生的背景及关系,这样一个历史概念就丰满了。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教材的整合要详略得当,切忌搞成简单的叠加或粗糙的揉和。

三、注重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有效教学拓展发挥空间

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视课外活动的作用,认为只要抓住课堂教学就行了,其实这种理念是不正确的,教师应当注重建立起全面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我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抓住课堂教学重点,而且将课外主题活动延伸作为重要的着力点,一方面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专题研究,指导学生运用资料搜集法、实地考察法、座谈访问法等,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另一方面结合教材内容与时政热点开展主题教育,深化学生思想教育。如结合近年发生的日本教科书恶意篡改我国领土归属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日本历年来在这些方面的小丑表现展开讨论,学生群情激愤,纷纷表达了对日本这种卑劣行径的抨击,深化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四、重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注意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善于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谈古论今,由今及古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这种现实感和时代感,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现实学会做人处世,是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需要,是时代课程改革的呼唤。

五、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11篇

下面是2012年武汉市历史中考试卷中的一道压轴主观题,笔者希望以此为例,以小见大地认识武汉市历史中考试题命制的思路、特点以及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感悟和平发展

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的抉择。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日法西斯荼毒生灵,惨无人道,极大地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西斯的暴行。

(2)为了世界的安宁,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做了大量努力。根据表格提示,填充空缺内容。

20世纪下半期以来,人类迎来了和平与发展的良机。

(3)30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举世瞩目,除了党和国家实行正确的方针、政策以外,还归功于中国较好地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外部条件?

国际政治环境:

经济发展趋势:

科技推动力量:第三次科技革命

(4)关于战争、和平、发展的关系,小刚同学提出了如下观点,你认为正确就打“√”,错误就打“×”。

战争孕育和平,和平带来战争;和平保障发展,发展促进和平。

参考答案:(1)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德国法西斯残酷迫害犹太人等。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国际政治环境:和平与发展的进步潮流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

(4)(×)

这道试题命制可谓匠心独运,平实而不平淡,简约而不简单。无论从选材立意、考查内容,还是形式创新上颇具特色,充满了醇厚的时代气息,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得揣摩体味。亮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宏观立意,微观设题。

立意是试题的灵魂,一道好的试题必须有好的立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已实现了和平与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新课标要求:“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如何通过考试去落实课标这一要求?怎样在试题中让学生去认识这一主题?命题专家以“感悟和平发展”立意,以人类“维护和平、谋求发展”为主线,时间上从“20世纪”切入,分“20世纪上半期”和“20世纪下半期”两大板块考查考生对“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的整体把握和认识,也即考查学生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了解、理解与掌握,可以说试题立意深远,具有现实意义。

20世纪的和平与发展涉及内容较多,考查时间跨度大,但在落笔上,试题注重基础性,从体现20世纪和平与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如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的成立、中国改革开放、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重要历史现象(如经济全球化等)以及重要的现代社会理念(如科技进步理念、和平发展理念等)等具体主干知识入题,重点考查了战争对人类和平的危害、人类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措施以及中国发展与世界和平的密切关系,可谓问题立意高,答题落笔实,使考生能回答得准确具体,不致答题漫无边际。

第二,设问灵活,形式多样。

为了体现命题意图,降低难度,落实减负,所设四个小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并通过简答、填表、选择、判断等形式呈现。第(1)问以举例简答的形式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实则要求考生认识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以及对人的生命的漠视,可谓高起点,低落点。第(2)问以填表格形式考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历史主干知识,实质上考查学生对维护世界和平所采取措施的认识。 第(3)问是本题的最大亮点,设问灵活新颖:1.话题转换由远而近,由世界现代史聚焦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拉近了考生对和平与发展的具体理解。2.设问角度由内到外,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中国发展崛起的内因的基础上,特别关注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作用,因为教材主要从政策、措施方面叙述了中国国力增强的内部原因,并没有明确讲述中国发展的外部原因,学生要答好有一定难度,需要联系九年级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为了降低难度,命题专家通过题干提示、题型示例等形式规定了答题的范围要求,既充分体现了命题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又隐含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流行的全球史观,照应了新课标规定的 “了解当代世界已经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多样性的整体,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理念。

第(4)问侧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问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把整个试题推向高潮。为了降低难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试题一反传统的“谈谈你对战争、和平、发展关系的认识”的设问形式,采用了观点正误判断的方式,将主观试题客观化,减少了答题书写量,强调了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的考核。这种简约的题型看似简单,实则对学生要求很高,考生既要有大量的基础知识作铺垫,又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保证,还突出了思想教育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也得到了彰显。考试结束后学生们还在争辩讨论、久久回味,可谓平实中见新奇,平淡中含深意,值得我们关注。但从实际答题看,一部分考生失分严重,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不注意审题读题;二是辩证思维能力不足,例如,不能辩证地认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教学中对史识史观重视不够。

第三,照应热点,体现综合。

本题的立意与设问的灵活需要历史知识的综合,具体说来体现在三个方面:1.历史知识之间的纵向综合,如第(1)问与第(2)问。2.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强调中外历史的横向综合,如第(2)问与第(3)问。3.历史发展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动态综合,即试题以人们比较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运用的综合能力。如第(3)问联系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等现实长效热点,把社会现实与主干知识自然连接,把热点事件与历史问题有机联系,体现历史是纵向的社会、社会是横向的历史以及现实是历史的延伸的思想。同时,试题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关注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如政治与经济的相互联系,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影响,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分析认识。通过这些问题的考查,无疑起到了引导初中历史教学关注现实的作用,有助于打破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活泼的新课程理念。

此外,试题既强调线索把握又突出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体现学习方法与学习要求的综合。要求学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之上,更多地去强调历史事件间的纵横联系,更多地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互动与结合;要求学生对历史主干知识活学活用,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学会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当今社会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

总之,试题以和平与发展为线索,按史实再现、原因探究与认识升华的思路展开命题,力图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态势认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将“史识”教育落到实处。试题平实与新奇兼顾,整体与局部统领,历史与现实合璧,史实与史识相容,体现了课程特色与考试要求。

新颖的试题命制给我们平时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也给我们今后的复习备考带来了新启示。

首先,要强化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学习。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失去此目标,历史学科和历史考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无论是能力培养、方法掌握,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历史学科和历史考试中都必须以历史基础知识为载体。历史主干知识,包括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阶段特征等,是读懂历史材料、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只有理解掌握了主干知识,形成了主干知识网络,才能最终实现“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按课标来选取和整合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从基础入手,强化历史主干知识的学习掌握,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到实处。同时,重视基础知识的试题特征还提醒我们一线教师,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与复习备考中,一定要纠正学生开卷考试不需要记忆知识的错误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有意识地理解记忆主干知识,为后面的专题复习和提高解题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活化专题复习。在复习备考阶段,我们都会整理出一些常规专题和热点专题,这对学生理清历史脉络大有好处。但专题复习千万不能程式化、表面化,而应灵活掌握主干知识,活化专题复习。1.要深化专题复习,具体说应向细节要素、原因影响、现实热点、学生活动深化,通过深化复习,充分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探求章节、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2.更要重视主题复习,也就是把多个专题进行整合,通过整合赋予这些专题新的现实社会意义。因为现在的许多主观题打破了专题知识体系,强调主题立意,一道试题往往包含了几个专题的内容。如上述例题就是以和平与发展立意,包括了战争与和平、三次科技革命、整体世界形成、20世纪的国际格局等四个专题。因此,复习时既要以专题复习为主,做到专题复习抓主干知识理清线索,又要进行适当的主题复习,通过主题复习升华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12篇

关键词:情境;思想;高效;历史课堂

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在新课改日益深入的今天,需要的不仅是使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高效课堂。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肤浅地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认真研究学情,做好高效课堂准备工作

现行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历史教学要真正实现学生发展,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差异,就必须在课前对支持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基础情况(即本文所称学情)作充分的了解与分析。事实证明,学情研究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条件。如在进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授课前我作了如下的学情分析:从高二学生知识的状况看,学生已经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从高二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分析,知觉、兴趣、情感等方面理性不多,多为感性体验,所以根据学生的情感和年龄阶段特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开展活动。基于这样的学情考虑,在本课教学中我就采取有效策略,在新课学习后设计一个问题:“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并首先和学生讨论“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哪些因素有关?”从方法上指导学生如何分析这一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这也是本课要实现的课程目标。

二、潜心钻研教材,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历史课堂教学同样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具有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问题性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思考、分析、探究、交流等活动,“使他们体会到历史就在身边,感受到历史的趣味,对历史产生亲切感”。

在教授《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时,我决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得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于是在下一轮授课之前我再次对本节材料作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本节内容着眼于社会生活,所以,相关教学资料的搜集较为便利,非常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及一些课外探究活动。最后我决定将社会调查法应用到这节课中。于是在新课的前三天,我把调查任务布置下去,让每组学生利用周末回家之机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请自己的爷爷、奶奶讲一讲,他们生活中所经历的衣食住行的变化,他们的婚礼是怎样举行的?他们参加过什么样的葬礼?我向学生讲述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环节和注意事项,还特别强调小组长领导组织能力的发挥和小组每个成员积极参与的精神。同时要求学生将调查来的资料整理,以备课堂教学之需。

三、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填鸭式”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大包大揽满堂灌。针对课堂中的重点问题,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常常用反复解说代替学生的自主思考,失去思考机会,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这反而造成了课堂的低效。新课标的灵魂是“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四、捕捉“生成资源”,演绎无法预约的“精彩”

历史课堂开放性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也不能完全避免。学生思维旁逸斜出,往往令教师措手不及,但它的出现以带有其必然因素。学生们不是千人一面的静止群体,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是一个个外在动态与内在心态相结合的修改差异,由此产生的各种情况是教师在教学前无法完全预设的。所以不能静止地审视课堂教学、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流程,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课堂上的这种小“插曲”。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从历史课堂实践中体会到,我们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理论指导历史课堂教学,实行开放型的教育,将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扎根于学生的生活,结合历史课的特点,有机地优化组合各类活动方式,把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意志、想象等素质的培养置于学习活动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得到有效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真正高效!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