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7 22:16: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三化学教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⑴、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
⑵、知道酸、碱、盐、氧化物等化合物;
⑶、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简单知识;
⑷、认识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
〈二〉技能目标
1、自主能力:能联系旧知识自主学习新课,能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
2、综合能力: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联系各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
3、拓展能力:由所学知识拓展到相关学科和生活生产实际;
4、创新能力:改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进行小发明和小制作等科学探究,实施快乐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会预习、复习、练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3、根据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来辅导学生,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了解有关知识的来源和推理过程以及生活中有关的化学知识。初步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了解溶液、酸、碱、盐等物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科学家们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2、培养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敢于面对错误的意志品质。
3、通过学习力争让全部学生顺利毕业,成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4、提高学生各种能力,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综合运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5、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三两个班共有学生近百人。下面就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各班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一下:
(一)知识基础:
学生在上学年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但从化学知识系统的总体上来说,只是学习了水、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等基础学科中最基础、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所学的知识是零碎的,支离的,就是从化学观方面去分析,学生对自然界和身边的化学现象的认识也是浅显的。
(二)技能和能力发展水平:
我校初三学生水平不一样,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均衡,总体上有两极分化倾向,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纠正这种倾向。另外,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对这门课程了解不深,应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
(三)学习方法水平:
大凡理科知识的掌握,着重于理解,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表现得尤其突出,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较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能够掌握学习规律,识物达理,并能充分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规律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学生“死学知识,学死知识”,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走上活学活用的轨道上来。
(四)、学习态度与习惯及学习兴趣的分析
多数同学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能够通过记笔记、建立问题记录本等方法帮助学习,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了科学的学习态度。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局限于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编排体系
本学期化学课讲授内容为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共四章。
第六章:溶液现象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在新教材中设计了以下栏目:
“活动与探究” 即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会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
“拓展视野”等 增加有关科学知识的扩展性内容,增加同学们的知识视野。
“联想与启示” 即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活动。
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对已有的实验方法、实验器材进行改进,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明创造。
(二)教材编排体例及特点:
本教材以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准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为努力方向,在内容编排上,注意处理学生认知规律和化学知识结构的关系,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体现以探究性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三)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
1、有关溶液的知识;2、中和反应等有关酸碱盐的实验;3、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简单认识;4、化学与社会发展等有关知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酸碱盐的性质;化学与环境保护
2、难点:
溶液度的知识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和有关性质及计算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学习市教研室“自主、综合、拓展、创新”课题实验和“先学后教”精神和“快乐教育”理念。
2、通研大纲、教材,熟知大纲对知识、能力等的要求,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编排体例、体系及知识结构,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案,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40分钟要效益;使课堂充满快乐。
4、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观念,应用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师换脑工程,以适应素质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坚持“四为主原则”,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
5、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要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最后一名学生,不放弃最后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6、积极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授课效率,争取计算机达到高级水平;
7、做好特长生培养工作。在教学中,注意发现特长生,并积极做好特长的培养,使之成为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8、建立健全成绩检查评价制度。精选习题,认真批改作业,在作业批改中坚持使用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
9、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建立“问题记录本”,要求学生人人做到每日一问;建立“错题记录本”,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错题;建立“典型题目集锦本”,做到聚集精华,举一反三。并指导学生预习、复习、解题的思路和能力;
10、积极开展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开辟学习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验证知识、应用知识、获取知识;实现快乐教育
三年来,我能时刻以党员教师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有崇高的品德修养,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我为人真诚热情,正直豁达,平时工作态度认真,责任感较强,有良好团队协作精神,关爱学生,师生关系良好。工作上积极要求上进,能较好地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更新观念,积极投入
用现代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武装教师队伍,这是实施教育的前提。因此,三年来,我能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先进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学习;同时能认真研读"二期课改"《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改进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根据标准和意见的要求来落实教学,并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将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内化和吸收,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比较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一系列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也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年月调入教师进修学校,也正是新教材全面实施之时,利用在基层新教材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平时教学中碰到的困惑,我及时向全县初三教师做好"二期课改"新教材的培训,着重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新课程培训,以新课程标准解读为主题,以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课改理念为主题,以落实课改理念,优化课题教学为主题,通过培训,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提高教师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组织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参与市交流活动,开拓视野,激发工作热情,提升了水平。三是组织学校优秀教研组长的评选,推行学校实施校本教研,促进学校的科研活动。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身为一名新教研员,认真履行教研员岗位职责,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向身边的教研员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教研工作的"研究,指导,引领,服务"的基本职能,不断提高教研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基层学校课改实验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效指导,努力实现教研活动主题化,调研工作制度化,教师培训多样化。教研工作中我抓好教师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重点做好教学后反思,写进自己的教案中,并将其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
三、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在基层学校,身为教师,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在教学方面,我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也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尽量学得轻松一些。在教学中还能有机的结合教材渗透"两纲教育",适当穿插一些教学史,新科技,新成果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生和学校教师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所任班级学生的中考及格率,平均分,优秀率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担任教研员以来,首先根据新课程,新理念对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多次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题的研训活动,均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肯定。通过活动,引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总结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引导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其次,在切实抓好教学管理和教学调控工作的同时,坚持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共同制订并实施各种教学计划,共同探讨各种教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实际情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在智优学生的培养上,要求学校教师调动教研组的群体力量,群策群力,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在课后,通过分工合作,作专题讲座,加强个别辅导,给智优学生于充分发展的机会。第三,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从县提出联合体教研活动开始到至今(期间一直担任城北片化学组教研组长),积极参与各跨校联合体活动。每学期都要主持几次(至少3次)主题研讨活动,主题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两纲教育",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如何提高"教学训练"等。每年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上,我都要作专题讲座,分析研究中考成绩,剖析中考试题特点,预测中考命题动向,提出中考复习策略,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蹲点学校(三乐学校)通过查看教案,选题训练,批改情况,示范研讨,加强复习指导的力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努力工作,完善自我
三年来,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善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课堂教学:教师要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者,必须从上"好课"开始。深入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实践指导,结合送教下乡,集中培训等活动,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广泛开展教学研究,研讨活动和实践训练活动,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1)年月为区,区初三化学教师作"新教材第三章《走进溶液世界》的教材分析"。
(2)年月为区,区初三化学教师上研讨课《探究物质的溶解性》。
(3)年月,作为市名师培训区县中心组化学研修班的一名学员,代表研修班拍摄录象课《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4)年月,在中学为全县初中教龄不满5年的青年教师和新河片初三教师上研讨课《溶液的组成和溶质质量分数》。
(5)年月,在中学为镇片和片的初三化学教师上研讨课《实验装置的设计》。
(6)年月,在蹲点学校(三乐学校)上了四堂体验课(主题:如何进行初三化学复习)。
2,教学论文:年秋季初三化学已进入新教材全面实施阶段,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课堂教学肯定会有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所以本着从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撰写工作心得。
(1)《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发表于《现代教学》;并获第五届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2)与老师一起撰写《初三化学新教材全解》(由交通出版社出版)。
(3)《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发表于《教师进修学校学刊》
(4)《以一堂初中化学观摩课看发挥群体智慧的价值》发表于《教育》
(5)《初中化学新教材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发表于《教师进修学校学刊》
3,带教指导:为了帮助我县初中化学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常规教学基本内容,提高理解教材和课堂设计能力,多次对全县12位青年教师集中进行培训,并把大同中学老师作为带教对象。
4,个人荣誉:
(1)年月被评为县"化学学科带头人"
(2)年月,在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课件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3)年月,被评为化学学科全国课改优秀教师(共20人)
(4)年月,被评为学年度学校先进
关键词:初中化学 复习 研读 学法 指导 自编 训练 反思 发现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就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初三化学的复习单靠加班加点、加课时去为学生提供“充足”时间的做法是违反时间运筹的效率原则的。我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要提高初三化学复习课效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认真研究《化学中考说明》,把握复习的深度和广度。
《化学中考说明》既是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复习的依据,是最权威的信息资料,其它各种渠道获取的所谓信息都只能作为参考,都必须依照《化学中考说明》进行取舍。认真研究《化学中考说明》准确把握复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与往年《化学中考说明》比较对照,对不作要求的内容要大胆放弃,对变化后的要求,要思考变化的原因并准确把握变化后的要求;还要注意研究《化学中考说明》后面的样题和题型示例,通过研究例题明确考试内容是怎样通过试题来体现的,还可以进行怎样的变化都要认真思考。切忌选择一些需用特殊方法才能解答的试题来进行所谓的能力训练。中考往往是从学生身边的化学世界出发,把社会热点、地域文化、生活实际、先进科技、工农业生产与化学知识融为一体,创设真实合理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描述、分析、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价值,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所以中考复习时也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想,教育学生关心科技、关心环境、留心身边的化学现象,让化学复习教学带着时代气息,注意化学和相关学科的联系,懂得知识对于人类自身和社会进步的价值,从而达到学化学,用化学,爱化学的目的,在中考中取得良好成绩。
二、复习前制定合理、周密的计划,安排好时间。
每年3月底将进入初中化学总复习阶段,4月到5月中旬是系统复习阶段 ,5月中旬到6月初是专题复习阶段,6月初到中考前是查缺补漏阶段,教师要先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即列出较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时间段、复习内容、复习方法、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检测方法等。另外,还要详细安排各轮复习的子项,最后把的复习计划向学生说明,把教师的复习计划转化成学生复习计划,学生也就很清楚我们复习时间是怎样安排。在整体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再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让整个复习过程十分紧凑,使效率达到最高。
三、精选和自编例题、习题。
选编和自编例题、习题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选编“精、新、活、透”的习题,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解题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例题有目标性,习题有针对性,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在练习选择上做到三点:一是“围绕重点集中练”,就是结合所复习知识,围绕重点,及时练习巩固;二是“变换形式灵活练”,就是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变换形式,稍加难度,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三是“新旧结合综合练”,就是将新旧知识结合,加深理解,学会运用,将已有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去。
在讲习题时,要讲透彻,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真正能弄明白这一道题。讲题前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不急于提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教会学生把着重点放在如何审题、寻找突破口上,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不就题论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正确的思路恰好是同学们的问题症结所在,教师恰好抓住症结,对症下药,这样的效果更好。
四、复习紧扣“三点”,加大课堂“思维量”的训练。
紧扣《化学中考说明》找出化学复习的重点、难点(包括疑点和易错点)和考点(包括热点)。
在初中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一些教师十分注重“面面俱到”,惟恐某些课堂里没讲到的知识点在中考中被考到,在“面面俱到”观念指导下的的初中复习课,往往是教师甲、乙、丙、丁,平铺直叙、口干舌燥地“满堂灌”,满足于“中考考到的知识点我都讲过了!”。这样的看似容量很大的复习课,其“效率”一般很低,是师生双方“两败俱伤”的“弱”课、甚至“废”课。
在初中化学教师在复习时,应把“采用什么措施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什么方法讲清疑点,采用什么手段暴露学生的易错点”做为备课内容的重中之重!那些学生很容易自我消化的、淡而无味的内容就让学生自学。只有这样的课才会增加课堂的思维量,才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实效性。
五、进行学法指导,及时反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学法指导在复习阶段尤为重要,而在教学中又最不易把握。因为学习方法或解题方法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练习、琢磨出来的,学生确实感觉有效,并能指导这一类习题的完成。学法指导和落实是帮助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提高解题能力,跃出“题海”的主要途径。教师要针对一定的解题方法选择典型习题,有的习题是为引出方法而练;有的习题是为巩固、应用方法而练。总之,要将方法作为复习课的核心内容。
教师的作用是及时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激起学生间的争论,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问时要有针对性,例如:区别稀硫酸和稀盐酸是比较简单的习题,就可以专门提问学生水平较低的学生;而稍难的习题就可以提问中等水平的学生。对于水平低的学生,可以只要求说出一种方法;而对于水平高的学生,就可以要求尽可能多的方法。要避免盲目的提问,也要避免过多的齐答。通过有针对性的问答,教师随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使每一个学生有所收获和提高。
六、教学后认真反思和发现
课后反思是教师了解教学情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每一节复习课后或下一节复习课上教师都可以利用短暂时间做个小测试,了解学生对这节复习课的掌握程度。此外,教师可以尝试同一复习内容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在不同平行班进行教学,进行行动研究。“教无定法”,复习课更无定法,教师要擅长不断反思,不断总结,逐渐提高教学水平,使复习课的效率达到最高。
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要多善于发现,多发现学生在复习中点滴闪光,就会使学生尽可能多点发现,多点创新,就会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化学;理论教学;效率
初三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化学是新奇的,对于化学是有一定的学习兴趣的。然而随着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地降低,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然而要学好化学,并不是只需要学习好相关的化学实验,还需要学习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因为所有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知识上的。本文就对初中化学的理论教学展开分析。
一、初中化学理论知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教学课堂太过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理论课程都是比较枯燥无趣的,因此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喜欢上理论课程,然而对于化学来说,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学好化学。在初三化学课堂上,很多教师都是照本宣科,从而导致整个化学教学课堂十分枯燥无趣,因此许多学生都会在化学的理论课程上昏昏欲睡,这样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说,目前初中化学理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理论教学课堂太过枯燥,无法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方法不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初三时,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化学是一门理科,可是相对来说,化学又是理科中的文科,因此化学不仅需要学生进行理解分析,还需要学生记忆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的学习是一种新的尝试,很多学生一下子是很难摸索出学习化学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学习化学的方式不当,从而导致化学理论教学的效率不高。例如,对于化学理论知识,部分学生会用学习文科的方法来进行学习,进行死记硬背,然而有部分学生却是使用学习理科的学习方式,仅靠自己的理解,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很难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的理解和认识的,因此目前初中化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恰当,从而无法很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不够,无法很好地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对于部分化学教师来说,他们比较喜欢“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但是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会很吃力,所以目前初中化学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不够。
二、解决初中化学理论知识教学问题的主要办法
1.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对于学生来说,化学理论知识之所以会无趣,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化学教师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太过单调,所以要想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来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比如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溶解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Flash来制作不同物质溶解的过程动画,从而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溶解度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的理解和认识。除了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学生进行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化学物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加强课堂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介绍每一种化学物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列举该种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像我们经常用双氧水来进行消毒。通过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增强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效率。
2.适当地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制订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化学是一门比较特别的学科,学生既要用学习文科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又要利用学习理科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所以在进行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根据学习内容来引导学生制订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学习文科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因为元素周期表是需要记忆的。但是在学习化学价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建议学生用学习理科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因为学习元素的化合价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故此,在化学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根据教学内容来制订适合的学习方式。
3.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虽说化学是一门理科,需要学生自己去理解和领会,但是教师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初中化学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的理解。
总的来说,学好化学理论知识并不是一件难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
一、学生情况的再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对学校学生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学生们喜欢化学,喜欢上我的课,他们的总体情况是:基础较差,缺乏对问题的钻研精神,一旦遇到难一点的问题往往是后退,自主性学习差,对学习比较缺乏信心,这些是我的教学的出发点。
二、再研究化学教学大纲 ,不断完善自己的化学教学和复习的指导思想。
1 .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学大纲,注意紧扣课本。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 .做到全面复习。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扎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3 .立足双基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4 .提高做题能力。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5 .分类教学和指导。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三、复习的具体做法。
1 .循序渐进。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大纲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
2 .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 .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复习切忌搞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和题海战术。在教学中我常用:启发式讲授、自学式的阅读和钻研,有题组式训练、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装,对结论进行论证等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 .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四、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总复习中要重视信息反馈。
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我们通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检验 就是要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实际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让教学的信息反馈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1、发动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向学生说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装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在复习的过程中,可将历届学生在学习上曾出现过的疑难问题作讲解。每一节复习课都反映了备学生这一环节的连续性。也激发学生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积极性,愿意与教师合作。
2 、课堂教学注意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焕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轻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输入学生头脑中和知识是否被学生接受贮存?哪些仍含糊不清?从而调整复习的程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3 .课后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到各种干扰。每个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常会造成种种的差异。教师课后及收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我在每单元教学中,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讲试卷。并注意与不同层次学校的测验成绩对比。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知识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书面分析,寻找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期定下的目标更加吻合,做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共2页,当前第1页1
五、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1 .加强审题训练。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审题是解好题的前奏,磨刀不误砍柴工。
2 .提高表达能力。不少学生会算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在改变这些恶习,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炼、准确、严密;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
3、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绪、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等对学习有很大映响。因此在传授知识和教会方法的同时,要加强思想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使其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4、注意心理训练。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要连续进行三天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则难以坚持。因此,考前要减压,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考出水平。
在最后阶段(约考前两周),主要安排学生自我复习,自我完善。由学生自己阅读、消化整理知识、巩固和扩大复习成果。教师则重点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提高后进生。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033-01
一、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性
1、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和发展,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整合。
2、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教学内容的泛化。新课程改革强调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使教学内容切合本地区实际。但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导致教学内容泛化。
(2)教学活动的外化。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参与,但在“参与”的过程中,过多的是学生的盲从和形式化,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其内涵和精神呈现“空壳”状态。
二、初中化学学科特色及要求
1、无论是新老教材,其教学计划均体现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实验教学、绿色化学的思想和科学探究的特色和要求。
2、在课堂实验、实践活动等科学探究教学中,突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精神,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和技能形成。
3、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化学故事、实物图片、模型及影像资料等创设化学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使认知能力逐步得到发展。
三、初三化学新教材特点
1、教师创新空间大
以前的教材编制较细微、具体,注重知识的学习,忽视能力的培养。如实验部分划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实验习题”几个环节。而新教材没有硬性划分,可由教师灵和划分与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新教材对使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只是给出建议,对教学情景设计、教师和学生活动的设计等只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给予提示,在对学生人格发展评价做出建议时,留有创新的空间。
2、教材内容更贴近生活
新教材中处处体现出生活现实,而这些对生活的反映又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景教学手段加强
新教材更加注重创设教学情景,因为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糖类”时,向学生展示棉花、葡萄糖、蔗糖,然后问学生:哪些是糖?学生都肯定地回答:葡萄糖、蔗糖是糖,棉花不是糖,因为棉花不甜。当教师告诉学生棉花也是糖时,学生们都感到惊奇,从而引发了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这种带着生活情景中的问题去实践的过程,正是学生们和生活经验学习知识的碰撞、融洽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课堂教学设计艺术探讨
1、重视信息反馈的应用
同语文、数学等其它课堂教学一样,化学教学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对课堂的调控,才能对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扑捉学生信息,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及时调整教学,达到对教学的有效控制,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
2、在有效组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
课堂设计要求教师选择好的教学方式,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通用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学活动受时、空、人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设计才是良好的设计、优秀的设计。
3、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形成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学生观察与描述、研究与操作、概括与运用等科学与技能的训练创设最佳学习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索问题时,把化学实验作为很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教学能否做到随机应变,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因此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
(1)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在课堂教学中,当发现原有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锻炼的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如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提问分层;练习及作业分层;课外辅导分层;评价分层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8-0027-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理论的重要原则之一。学生,作为有一定能力、情感和需要的个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层次;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制定相应的分层教学目标;根据分层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施教;然后是及时反馈,分层评价;矫正、调节,再确立新的教学目标。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施教过程中的策略上谈一些浅见。
1分析差异,把握层次
1.1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使教学“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差异,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才能“对症下药”,分层次进行教学。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个体存在着下列差异:
1.1.1 知识、技能的基础的差异
初三化学是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的基础差别,主要是语文、数学等学科基础的差异。这一差异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1.1.2 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
主要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差异。
1.1.3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
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动机、兴趣、爱好、情感和意志等认识心理因素的差异。
1.2 对学生群体层次的划分
对学生层次的划分,不能单纯地以学生的成绩机械化地分类,而应该根据学生的成绩、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综合评判,以动态发展的观点来确定学生各时期所处的层次。我认为常见的学生群体有三种层次的学生:
1.2.1超常能力型。此类学生智力因素超过同龄甚至比他们大几岁的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好,对化学很有兴趣,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和自学能力很强,视野开阔,能将学到的基本原理“迁移”到各种作业题中去,是为数不多的尖子生。
1.2.2中常能力型。此类型学生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较差,有些小聪明;但学习不太专心,属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是面较广的中等生。
1.2.3低常能力型。此类学生智力水平甚至低于比他们小几岁的学生,非智力因素也欠缺,这是少数差生。
当然,对学生层次的划分,还必须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等非智力因素,但作为教学工作,主要还是以学生的智能差异作为依据。
2 设计分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不同层次,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相应的学生使用。例如,把教学目标分为“达纲目标”、“提高目标”、“高水平目标”。其中“达纲目标”是新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是全班学生必须达到的,在教学中可以重点供基础较差的层次的学生使用。“高水平目标”则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使用,重点拓宽优等生的知识面,训练其严密的思维能力,力争使其在各种级别的化学竞赛中获奖。例如,人教版新课标的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讲到“碳的化学性质”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分层教学目标:
达纲目标:
[了解](1)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及这一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能跟多种物质反应。
(2)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理解]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
[掌握](1)碳单质的可燃性。
(2)碳单质的还原性。
提高目标:
(1)通过比较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加深对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及运用。
(2)运用所学的知识及提供的材料,推断判断某物质中是否存在单质碳。
高水平目标:
(1)从失氧得氧的角度来分析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碳跟金属氧化物反应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还是一氧化碳的讨论。
3 设计分层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对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能直接反馈教学目标落实的程度。但由于学生的基础及能力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根据问题的难易、繁简而有的放矢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避免问答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让优等生或中等生回答,如果问题太容易,没有给他们“跳一跳,摘果子”的机会,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使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开拓。所提出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如果问题太难,他们会无所适从而产生畏惧甚至抗拒的心态,打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课堂提问,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问题让他们作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例如,要求学生写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1)氯酸钾(KClO3)在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作用下, 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O2)。
(2)氯酸钾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4)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 设计分层的课堂练习及课外作业
为了落实、强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分层次提供课堂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让全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掌握知识,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成绩。
例如,刚刚讲授完有关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如: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用含100g碳酸钙的大理石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
(2)用含100g碳酸钙的大理石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升?(已知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
(3)用60克大理石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为11L,求大理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已知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
课外作业要分层设计,分别要求。优生要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深化题或选做题,以满足尖子生的求知欲,发展个体能力;中等生要求完成适量的巩固练习题;差生则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加强基本功训练;并鼓励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高层次练习冲刺,以发展智力,逐步缩小差距。对不同层次的作业,需用不同方法加以批改。要动态地布置作业,及时调整各层次学生的作业量和难度。
5 课外实施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其目的,一是进行查漏补缺,完成教学任务;二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造力。
课外分层辅导,一般采取个别辅导、“开小灶”的方法,重点放在对差生的个别辅导上,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入手,耐心具体辅导,“牵着过河”,使其“进得来,学得进,学得懂,记得住”。对中等生主要是教会学法,逐步提高其自学能力。对尖子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指导过河”外,主要是培养其动脑、动口、动手能力,通过组织化学科兴趣小组、参加各类竞赛等方式,丰富其思辩、观察和创造力。
对这些不同层次的辅导,还要特别强调和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队和矫正各种心理障碍,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令其个性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
6 设计分层的教学评价
科学的教学评价将给教学以正确的方向。教师通过教学评价,有准备地了解教学效果,了解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更恰当地因材施教;学生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自己的素质特点和学习状况,可促使自己长善救失,扬长避短,有效地进行学习。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同方式的教学评价,使不同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更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例如:
(1)在课堂提问上,多提一些简单的、基础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必要时作适当的提示,让他们都能作答,并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得到成功的激励,增强今后的学习信心。
(2)一份卷,可反映出不同学生的水平。硬要去要求能力差的学生达标也是很难的事情。因此可以选择如下做法之一:①按不同水平多做或少做题;②一份卷按能力水平定在85分以上、60~75分、40~50分三个档次,40~50分在低常能力的也算及格;③同时出三份不同水平的测试卷。在单元测试的命题上,多出些基础的、中层生都能完成的题目,以便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