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

时间:2022-07-07 15:43: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传承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

第1篇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而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更有责任传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传承议论文高三范文2021,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承议论文高三1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学者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传承议论文高三2曾经有报道说,有记者到曲阜看到满街都在卖《论语》,就采访当地的老百姓,他们说,那些东西都是卖给外国人看的。可见,老百姓只是把《论语》看成旅游的商品、旅游的纪念品,并没有对内容感兴趣,并没有当文化典籍看。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我们要先自己多学习,多了解,并且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离去世界的舞台。因为它使我们中国人凝聚,使我们中国人团结。

前段时间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华成语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公众平台,使人们重燃了对母语的热爱,还有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食,更多的是透过美食宣传积淀的中华美食文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相得益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已经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唯有民族文化才是历史长河中永远流淌的,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力量,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开启更加灿烂文明的中华新纪元。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我们应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做到古为今用,使其更为丰富、更加多样。

让我们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汇聚新的力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前行,坚定奔向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传承议论文高三3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传承议论文高三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今天的人类文明,无一不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血脉,这个民族也将趋向灭亡。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更是时不我待的需要。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共建精神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抓起。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似懂非懂地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天年》了解了从夏商周一直到民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历史造就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明白了中国为什么是文明古国之一,知道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等圣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兴趣。

二年级时开始背诵《三字经》。《-规》里面讲了古代的君臣之道,孝敬父母之道,尊敬师长之道,兄弟相处之道,朋友相处之道等等君子处世之道。以及我们坐。立。行待人接物的姿态。,让我对中华文化的精髓有了初步了解,让我领略一番中华五千天年历史文化积淀的魅力。接着我又阅读过《论语》。《大学》和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读本,虽然阅读起来比较费劲,但从里面能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浓厚底蕴和内涵!

传统文化曾一度被改革开放的浪潮冲淡,所幸的是现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比如我们的小学课本就增加了《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课,这样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大激发了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如《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都让参赛者和观众对传统文化有了能厚的兴趣,不自觉的翻开书籍和字典查阅。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任务!

传承议论文高三5每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他们是夺目的,绚烂的,然而又在岁月中逐渐流失,碾灭,最后却埋在了几千年积淀的黄土下……

我想对此说些什么。

比如怎样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传承千年的精髓,以及怎样让新潮的现代人接受并且完全融入已有些生涩的传统文化。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然,其中不乏有佼佼者,他们巧妙地将流行和传统结合得天衣无缝。我就简单地谈谈音乐和饮食等几方面。

1音乐。

首先,小天王周杰伦的《东风破》《中国风》就向我们展现了当代人的古典情节。并且让很多原本不习惯古典的人们开始关注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了,这不能不算是一大突破。其实《东风破》的歌词浅显易懂,不过是向我们讲诉了一段现代都市人的爱与恨,但在乐曲的表现上,凄恻婉转,带有古韵,琵琶的演奏也烘托出舍与不舍间的幽冤。于是,很多追逐快餐文化的人被打动了以后,开始思索对于经典和悠远的观点,开始爱上了原本被他们遗忘的华夏文明。

除慈之外,王力宏的《花田错》《龙的传人》、陶哲《苏三说》也是很好的例子。

2饮食。

这是一个讲究创新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就对同一件事物感到厌倦,就连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是一样。不过,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在讲究色、香、味、型之外又讲究营养,这就是一种时代进步。一种文化再生。

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

归根到底,我们只有准确是把握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质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此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3服装。

我们来粗略看看近几年来的流行风吧。复古永远都是主角,人们在稍纵即逝的流行中开始怀念。怀念古典的厚重,和经过岁月淘洗后的精致。

唐装、旗袍、印花布、刺绣、扇子装潢……它们已经生根在都市的尘灰中,已经在笑语盈盈里散发着脉脉温情。

第2篇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人类学,中国文化概论,教学

 

上世纪末,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列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计划。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大部分高校以必修或选修的方式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开设了这门课程。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正在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现途径。学界就“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性质、体系、内容、教学手段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推动了课程建设。然而,针对现代性危机下的大学生价值困惑,如何在一定学术和教育理念的支撑下,甄选课程内容,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达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彰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其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一、人类学理论方法及其课程观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性及文化的学科,在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管理的应用研究中发展起来,衍生出众多的理论流派。人类学秉承的独特理念和方法为文化和社会结构研究树立了新的范式,并为诸多相关学科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借鉴。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论、主客位描写、田野调查、民族志方法和跨文化比较法等是人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核心。

(一)文化相对论

文化相对论又称文化相对性人文历史论文,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有和充分的价值,对不同文化价值的评估应该是相对和平等的,没有衡量文化高低的一致标准。提倡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宽容和理解,将文化放置到具体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社会形态中进行价值评判。文化相对论打破了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的局限,“挑战了既有文明的正统性。”[1](p16)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坚持一直是人类学的宗旨,通过对异文化和他者的探究,寻求人类文化规律,并以此在跨文化比较中反观和审视自身。引发了20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的文化多元主义浪潮,持续讨论以美国为代表的民族国家的一体化与多元民族文化的冲突问题。

(二)文化整体论

文化整体论是指人类学对人类社会、文化整体性的认识,不同理论流派均秉持这一理念,都把其作为观察人类社会文化的手段。文化整体论有三层含义:一是对文化做历时性分析,关注文化的起源、演化、发展历史和延续性,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地形成的产物。二是从功能主义角度对文化做共时性分析,注重文化局部和整体的关联,通过对社会制度、经济、宗教、神话、巫术等的综合研究,理解文化的整体系统。三是对人类生物属性和文化属性及其衍生现象的综合研究,即生物-文化整体论(bio-cultural holism)。文化整体论为解释文化的生成和变迁,以及文化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模式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三)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书写

自从早期人类学者走出书斋,深入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田野调查便成为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和学科标志,规范而严谨的田野调查是一个人类学者的成年礼。马凌诺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中指出田野工作的三个原则:“首先,学者必须怀有真正的科学目标,并且知道现代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和标准。第二,他应当将自己置于良好的工作条件中,最主要的就是不要和其他白人居住在一起,而直接居住在土著人之间。最后,他还得使用若干特殊方法以搜集、操作、确定他的证据。”[2](p5)田野调查的具体方法有参与观察、学习语言、结构访谈、口述史收集等。民族志是通过田野调查所得的独特书写方式,是对某种文化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和产品。它是一种文化解释文本,通常采用“深描”和阐释方法,有对话民族志、实验民族志等多种撰写模式。

(四)主客位视角及描写

人类学是关于“他者”的学问人文历史论文,致力于对不同人群及文化的理解。马文.哈里斯借用语言学家派克取自phonetic和phonemic的两个词,用词根etic表示客位,emic表示主位,创造了客位文化、客位视角及主位文化、主位视角的观点和描写理论。主位指文化承担者的认知和描述,客位代表外来的、客观的、科学的观察,主位与客位视角的结合有利于研究者做出科学的判断和解释。因此在田野调查中强调人类学者要“进得去,出得来”,既能切身体验“他者”文化,又能以冷静的姿态不囿于其中。

上述理论方法以最初用于异文化的研究扩展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课程研究也不例外。人类学有独特的课程观,认为学校“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 以人类学的视角定位课程,课程便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教育之文化功能的具体化,是人们在学校场域中获得全部知识经验的实现途径。开展课程的人类学研究有利于探讨课程内容的设计、多元文化课程、课程中的师生关系等问题。上世纪晚期,课程研究范式发生根本转换,“从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量化研究转向以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方法论为基础的立足于解释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以个别科学为基础的‘范式话语’转向了以叙事为基础的叙述性话语。”[4]从中可见人类学课程观对课程研究的影响。

二、“中国文化概论?笨纬倘谌肴死嘌Ю砺鄯椒ǖ耐揪?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文化研究、展示和教育的课程,在本质上更符合人类学者对课程的内涵和功能的定义,因为其根本目的在于向大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认同感,从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人类学理念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的构建与学生的参与和接受行为等均可在人类学视野中获得新的启示和发展。

(一)课程内容和知识选择的多元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无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各类教材也层出不穷,以张岱年、方克立编和金元浦编《中国文化概论》等为代表。面对博大精深、庞杂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成了难题,高校和学界对这门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尚未达成共识。各类教材大致将中国文化分为三大版块进行阐述,第一块是中国文化的发生机制和根植土壤;第二块是中国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如典籍、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哲学、宗教和传统伦理道德等专题;第三块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和价值分析,包括中国文化的类型、特征、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系统等。教材之间的差异性基本上体现在对第二块中国文化表现形式的取舍上人文历史论文,无本质区别。这三大版块按照文化的发生、表现和内涵的逻辑,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貌。然而不难发现,这些内容反映的是古代精英文化层面,民族、民间和地域性的鲜活文化被忽略了。

大学课程应如何选择内容和知识?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布迪厄认为课程应该是一种反思性实践,课程实践者应警惕和批判课程中隐藏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指代表统治阶级或主流社会的意志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文化专断,以强硬、武断的方式使学生接受强势文化。[5](p132-137)如布迪厄所言,我国“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内容设置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专断性,课程知识的一元化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特征相违背。首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多样性文化,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次,中国地域辽阔,区域文化异彩纷呈。再次,中国文化是由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构成的,缺一不可。在全球趋于一体化的今天,对不可复制的文化多样性的坚守显得尤为弥足珍贵,“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担负起在高校传递和传承我国多元文化的功能,增加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内容,践行教育人类学者倡导的实现多民族国家民族间文化交流和共同繁荣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6]模式。

(二)中国文化的整体论和跨文化比较视野

人类学整体论强调将文化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历时性和共时性全面把握某种文化的来龙去脉和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中,也需要教师首先将中国文化视为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文化系统,不仅构建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要关注中国文化的线性发展。我们在了解古代遗留的优秀文化传统时,也要关注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化热点问题,如传统文化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设置专题进行讨论。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代际传承的途径,其重要前提即在于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促使其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进行了解和探究其内涵的活动。而众所周知,根据族群认同理论人文历史论文,认同感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在族群互动和族群边界的场景中得以凸显的。由此,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也应放置到跨文化比较的视野和背景中践行,在与他者文化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在课程中设置中外文化对比研究专题,以促学生从更为宽广的视域理解和反思中国文化的特征,清醒地认知其精华与糟粕。如在关于中国人民族精神和性格专题的教学中,笔者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你的感性认识中,中西方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有什么区别,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感性层面到理性层面思考中西方人性格之差异。很多学生认为西方人的独立意识犹强,自然而然引申到中国人重集体、西方人重个体的文化差异。笔者再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寻找原因,结合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等中国国民性研究著作,解析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对中国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在中西文化对话的视野中,使学生领悟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7]的真谛。

(三)参与观察中国文化

在西方国家,田野作业和民族志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课程和课堂就是一个田野作业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民族志的书写,一门成功的课程是行动和对话民族志的典型蓝本。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参与观察和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参与观察都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兼有教学者和课程研究者身份,可通过参与观察、结构访谈等方式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髡教学方法,还可撰写微型研究报告与学生共享。如笔者在访谈中发现不同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期待值差异,文学专业学生希望其是一个研究型课程,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则希望其是一个偏重知识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在教学中便根据专业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其次,有效课堂的创造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对中国文化的把握更需要切身体验与感悟。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田野环节,将学生分组,每组≡褚桓鑫幕专题,≡裉镆暗愕鞑榛蛲ü网络、文献和访谈等方式搜集材料,最后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其他同学参与评价和讨论。学生们分别选择了刺绣、生肖、饮食、对联文化等小专题人文历史论文,用图片、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展示出生动的文化内容。学生们一致认为通过田野调查的文化体验活动,真正掌握了活态的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相比纯理论的课程,参与观察法的运用使学生领悟到,体验文化不仅是知识汲取,更是一种能力的获得。在课堂营建中,教师还应注重主客位视角的转换,丰富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倾听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体悟,并以局外人的眼光进行价值中立的判断。

三、结语

在人类学者看来,学校课程肩负着人类文化传承的使命。在全球一体化、网络文化发达和现代性危机不断涌现的现代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如何使其充分发挥在大学生中传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是一个长期的反思性实践。运用人类学理论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仅仅是一个开端。

参考文献

[1]赫屈.文化与道德:人类学价值观的相对性[M].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

[2]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滕星.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3(4).

[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张意.文化与符号暴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

[7].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3).

第4篇

一、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

在各国文化不断交织与共同发展的今天,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发展与传承是每一个国人的使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拓展与传承,最为直接的方法便是将其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使其充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来,从而营造良好的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氛围。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会给设计本身带来较为可观的商业与审美回报。因此,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文化传播与设计的表现效果都具有推动作用。

二、现代视觉传达传达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分析

1.现代视觉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借鉴应以设计为主体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应用不是传统文化代表性事物简单的重复利用,也不是仅仅表现于对传统事物的重现,而是应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来,以设计为主体展开对传统文化的传达。在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的今天,设计者们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对设计的元素进行深究,使自身的设计重点不仅仅表现在商品经济的需求上,还应表现出设计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2.传统文化视觉表达过程中应考虑文化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时,应对文化的象征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设计者在设计应用时,可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类,将文化内容的运用与当地的风俗文化结合起来,使其更符合当地的设计特色,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中国传统文化源于中华民族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是通过人民不断的社会劳动下来的。因此在设计时,还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利用文化的象征意义。

3.应注意现代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在现代化设计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利用层次,应该充分考虑现代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一项设计,如果与中国传统文化偏离较远,则无法充分表达中国特色,与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的理念相悖;如果在设计中,过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生搬硬套,则会使设计显得生硬,缺乏技术含量,反而无法起到美学与文化传播效果。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合理运用能够使设计本身发挥魅力,并能对传统文化起到传播作用。为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效果,论文分析了传统文化视觉性表达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从现代视觉设计的主体、文化象征意义与融合程度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更为规范与合理。成果有利于我国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内容的丰富,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具有有益作用。

作者:衣黎明单位: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融合。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学术、制度礼俗、科学技术、实物古迹、书法绘画、医学武术以至衣食住行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自强奋进的精神支柱。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肩负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负着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先进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然而,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他们之中不乏“追韩逐美”之辈,他们看韩剧、穿韩装、过圣诞节、学习国外礼仪……,对于外来文化津津乐道,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淡漠甚至鄙视,不知何谓儒家文化之精髓、对中庸贵和之道不明就里,对忠贞守信、仁义孝悌的典故更是难以言状,特别是对古代圣贤、名人轶事、经典名著、书法绘画知之甚少,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新一代身上正面临着断层的危机,这些都值得我们警醒。因此,要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具有生命力的灿烂文化和朴素道德思想,增强民族文化知识的积淀。大学语文教学无可厚非地肩负着这一艰巨的任务,它融知识与道理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熏陶的有效载体和最佳资源。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其内容包涵了哲学思想、自然事理、社会伦理、民族意识等,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课程,有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人文熏陶,感知文化审美,潜移默化地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曾提出,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应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依托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加强文化人才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教育”。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困境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运作乏力,主要表现在:学生语文功底较差,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高职院校以学制短、专业课程要求高、实践教学比重大等为由,挤占大学语文课时,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把它开设成为公共基础课或选修课程,学时安排不固定,时开时停,随意性较大;在师资、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也较为混乱。由此,大学语文渐渐丧失其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随之搁浅。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融合的思考

(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打铁先要自身硬。高职院校教师要大胆进行教学研究、改革,在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方面多下功夫,使自己尽快成“名”成“家”。要与时俱进,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改变传统的纯文本授课方式,选定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将语文教学分成“模块”,例如在文言文教学单元,除了教学本身的目标、任务和知识点以外,还可融入历史人物、社会风俗、地理人情、哲学思想等小的模块,组织设计好“每一次课”,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项目或单元,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讨论、鉴赏、比较、研究、专题报告、讲座等方法和各种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进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调动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思维活跃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修身养性,提高个人做人与为文的品位。

(二)编写适用教材和讲义,强化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要拓宽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的内涵,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业务操作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没有过渡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不断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就要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语言功底、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教师在编写讲义和教材时,要废除以选用教材为样本而编写教材的做法,全面建立以课程体系为唯一依据的教材体系,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和讲义,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依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可融入演讲(辩论)技巧、口才训练、职业道德、民俗文化鉴赏等技能培养的内容,增强文学知识的深度与厚度,强化思维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培养对应的专业人、岗位人,并为其接受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打下基础。

(三)改革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综合评定学生。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不能仅以一张试卷衡量学生的成绩,要取缔原有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将学生技能的掌握、兴趣的保护与激发、求知欲的满足、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化为评价标准,形成涵盖知识、能力、素养各方面指标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进行全面检测和综合评价,体现过程性考核与能力性考核。可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论文与答辩相结合、论文写作与阅读能力考查、口语表达能力考查等形式,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要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相融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现代文明同步,加强对学生在语言文字、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社交能力、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人格尊严,确立高尚思想,塑造健全品格,从而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助力民族振兴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倪怀庆 关于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年第3期

[2]吴晓燕 关于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第10期

[3]乔守春 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途径.《天津电大学报》.2011年第1期

[4]王蕴玉 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初探.《学术论坛》.2012年5月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保护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

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实施,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潮州市当然也不落人后。潮州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同时也培育了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级别,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项。潮州市可以说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城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潮文化的灵魂。潮州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潮州音乐、潮剧、潮绣、潮州木雕、潮州歌册、潮州菜烹饪技艺、潮州铁枝木偶戏、枫溪瓷烧制技艺、茶艺、潮州剪纸……,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种类繁多。

对于如此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该如何保护及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地方高等院校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在这个新课题上应该当仁不让,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是紧迫的,而高校在信息型实践与社会参与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希望各地高校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发挥大学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2]那么,地方高校在保护工作中究竟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应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呢?

一、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

(一)人才培养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存在方式是活态的,文化形式与文化空间只有在传承发展中才能保证其鲜活的生命力。”[3]根据这一特点,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除了进行全面的普查、搜集、记录、整理之外,还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而高校汇集了大批的青年学生,他们是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论文提纲格式。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提高他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从事保护工作的能力。这些影响是深刻持久的。学生在毕业后也有可能选择从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而更好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事业添砖加瓦。

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也可以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广大的学生到民间采风,积极调研,参与项目研究。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二)信息资源优势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利用是极其重要的。而高校在这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图书馆是大学校园的信息中心,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传播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文献资源、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等现实馆藏外,还有虚拟馆藏,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及通讯设备共享馆外大量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教育引导、文化熏陶等功能。另外,图书馆拥有的场地、设备和专业的人员,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提供展示、宣传的平台。

(三)科研创新优势

高校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也是高素质人才的云集之地,长期以来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上走在前面优势,起步较早。高校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一直笔耕不辍,申报科研项目,积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作努力,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是其他部门难以媲美的。高校对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各高校间也互相配合,资源共享,这样,无形中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地方高校经费稳定,组织有序,往往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中心,具有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研究机构,创办刊物展示研究成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有一定的优势。

二、充分发挥优势,推动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以上谈到了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些优势,但是如何发挥发势?作者拟以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韩山师范学院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

韩山师范学院于2011年设置了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陶瓷艺术设计(枫溪瓷烧制技艺)、雕塑艺术设计(潮州木雕)、服装设计(潮绣)、烹饪工艺与营养(潮州菜烹饪技艺)。其中前三个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最后一个是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专业的设置以充分的调研论证为基础,考虑到地方社会近几年急需这类人才,学院在师资力量充足、各种条件都已成熟的情况下申报设置这几个专业。这也得到我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韩山师范学院根据社会需求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举措,不仅是为自身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尝试,也是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地方文化产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二)开设相关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韩山师范学院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意义,很早就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类的课程。有的作为校性选修课,有的作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的开设大受学生欢迎。主要有:《潮汕历史文化》、《潮剧欣赏》、《潮汕民俗研究》等校性选修课;《潮菜工艺学》、《潮州音乐合奏》、《潮州茶文化》等专业选修课;《潮菜制作技术》、《潮州小吃》等专业基础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论文提纲格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优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地域历史文化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意识,从而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建立研究机构,大力争取政府支持

1991年,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设立“潮汕文化研究室”,后更名为“潮汕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在原有基础上设立“潮学研究所”,定位为学校直属科研机构。2008年,学校与潮州市政府合作成立市校共建了“潮学研究院”,并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于1991年8月创建的涵盖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民间学术团体)合办了大型学术刊物――《潮学研究》。可以说,韩山师范学院在潮汕文化研究上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方面。主要有:一批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积极申报课题,如《潮汕民间剪纸的普查和抢救》、《地域文化与潮州民间剪纸》、《正字戏文献抢救、整理及研究》等,孜孜不倦地从事潮汕民间剪纸、正字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抢救和研究工作,并出色完成课题研究,出版发表了大批相关的论文及著作;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或参与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积极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交流。例如:2003年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人类学讲座系列”,2006年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地方史国际学术研讨会”;韩山师范学院还积极走出“象牙塔”,争取政府支持,探索使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得到最佳发挥的有效途径。2011年,韩山师范学院决定实施“潮州市非遗专业人才‘3+2+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方案”,此举得到潮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几十年来,韩山师范学院以“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四)发挥社团作用,传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山师范学院的社团文化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些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的重要阵地。于1987年创建的潮风学社,是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社团之一,经常组织社员开展民俗采风、义教、民俗征文比赛等活动,为韩师学子提供一个了解、学习、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的平台;茶艺表演队成立于2008年优势,社团虽还年轻,但是表现不俗。2010年,我院茶艺表演队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传承人叶汉钟老师的带领下,在亚运会、亚残运会上为世界各地来宾表演了潮州工夫茶、茶艺服务等,展现了传统潮州工夫茶的魅力; “卡通潮剧”是韩山师范学院2005年立项的科研课题项目,它将潮剧与动漫完美结合,为潮剧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潮剧,喜爱潮剧。后在此基础上成立潮动画工作室,现在仍孜孜不倦地为潮剧和潮州童谣的传播作努力。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韩山师范学院作为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应该主动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义务,不遗余力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奉献力量,同时,也不断地在此过程中构建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彰显百年院校的魅力。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 Protect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ake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for Example

ZHENG Jing-jing,WANG Heng-an

(Hanshan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 521041)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nesses the history of ourcountry and contains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down o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urgent increasingly. Local universities areincomparable with any other departments in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down of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The writer try to take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nd probe into how local universities doing to promote the protecting andpassing down of loc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advantages;protection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

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第7篇

论文摘 要:人文传统教育是以人的道德感、崇高感、理智感、美感为内容,以情感状态、感觉水平、想象加工为形式,以自我愿望、情绪调控、体验理解为功能,它既不脱离也不隶属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而是作为教育的理念渗透,贯通于诸教育之中。随着科技进步,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进行高校人文传统教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教育导向作用、凝聚激励功能以及创新功能三方面阐述现代传播手段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一、教育导向作用

现代传播手段的教育行为导向功能,就是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过程中,运用良好而恰当的现代传播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的功能。高校人文教育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和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从而促进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

(一)整合信息,提高传承品质

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中,内容包含了文、史、哲、艺等学科总论性质的人文科学,该教育内容资源庞杂、信息量大,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积淀都有可能被纳入其视野。这不但对参与者的资料掌控、知识积累和学术视野是一个全面的检阅,同时也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提出极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的人文传统教育既需要集成丰富的素材,同时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将文字、音、图片、影像等灵活集成起来,通过选择适当的媒介方式来呈现各种不同种类和用途的教学材料,使得需要具体展示的内容形象化,单一传播形式生动多样化,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品质。

根据认知理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包括两个独立的通道,即加工听觉输入和言语表征的听觉通道和加工视觉输入和图片表征的视觉通道,每个通道的加工容量是有限的。即仅有有限的加工发生在听觉通道,同时也仅有有限的加工发生在视觉通道。人文传统教育的大量信息,对学生接受来说,如果仅通过单一的通道加工,很容易造成高校人文传统教育的思考负荷超载,而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加工形式呈现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利用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同时进行认知加工,从而提高他们获得信息的效率。

(二)发展观念,引领传承方向

教育思想一般是较深层次的认识,是经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形成的比较系统的稳定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教育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教育发展观等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知识的传递,高校人文传统教育是对人文社会知识的传递与创新,并为社会提供服务。现代传播手段改变了以往的教育价值观念,以传递和创造知识、科技为主要责任的高等教育不仅在经济上具有服务性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而且在经济上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 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为我国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跨跃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数字产品和网络生存的普遍化使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观念面临新的挑战。现代高校应把现代传播手段作为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立足点,提高一个认识层次,把现代传播手段看做是学校在人文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平台,它应是高校提升水平和层次的最重要的立足点和支撑点。目前我们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实现信息传播的自动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从本质上说,现代传播手段之所以能使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不在于它能提高传统教学的效率和范围,而在于它能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识探求方法和学习方法。

二、凝聚激励功能

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仅出现了大学生“国学热”等现象,而且正逐步引领和示范着一个民族文化基础的形成,这也表明现代传播手段对我国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发挥着凝聚激励的功能。现代传播手段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凝聚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引导、凝聚、规范、精神激励,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促使高校人文教育积极开展,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模式、机制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并努力实现理想的目标。

(一)凝聚力量,传承优秀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源于我们对价值观的认同,使我们个人把自己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愿遵循这些原则,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作为文化重要的传播地,现代传播手段的在高效的应用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大学生们亦因该强大的凝聚力而紧紧地走在了一起,激励大学生团结合作,奋发进取。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等客观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现象与文化沉积。它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广泛的外延,它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取向、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沉积已经深深的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它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传播手段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重视大学生情操的陶冶,都因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而得到极大的改善。现代传播手段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灵活应用计算机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的功能,并采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图像、声音,生动逼真地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相互糅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刚毅奋进、厚德载物、爱国爱家、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基本精神。

(二)整合资源,协同文化传承

现代社会价值观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未曾中断的根本原因,是其价值的连续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为贵”,“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已是进入到我们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科学与真理、民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这些共同的价值,既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指导。文化的纽带是知识,大学的全部活动以知识为联结。大学的教学是传播知识,大学的科研是创新知识,大学的为社会服务是运用知识,大学的图书情报是收藏和处理知识,大学的国际交流是交换知识。知识就是大学的内涵,大学是文化的集中概括。

在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要素看,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和依托,以传统文化本质为组成要件,并在形并包含了传统伦理观中的忠、仁、智、良、义、信、礼、俭、勇等基本要素,而这些恰恰是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石与基因。一方面,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显现着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是精神与文化的结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精神起着决定作用,它制约民族精神的走向与发展,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灵魂。同时,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巩固,又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国高校传承文化传统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整合多方面的文化资源,通过扩大现代传播手段的有力方面,协同文化传承。

(三) 兼容并蓄,激励文化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激励是长期的,现代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为我国高校传承文化传统教育带来了契机。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人本主义。它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们处于一种和谐人际关系的文化氛围之中,拥有一种自信与自豪感,保持一种高昂的、积极的精神状态。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它不是被动消极地满足人们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需求,而是通过文化的塑造,在企业群体中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每个成员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为国家走向成功而努拼搏的献身精神。

三、创新功能

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有三个方面:一是创新精神,即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热情、自信心、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探索精神;二是创造性思维,即在创新过程中的思维,它是创新活动的核心;三是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一切创新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只有在活动中依靠勤奋的劳动、高超的技术,才能把创新的思想变为现实。这种高水平的能力——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扎实的知识和一般能力为基础,从一般能力发展而来的。就是说,创新能力是和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及有关能力相联系的。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而主要是两种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新颖的、灵活的、有机的结合。

(一)突破思维定势,注重教学多元化

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强调在既定的目标下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总是照教师设计好的模式、计划和教学步骤去学习,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机械地记笔记,教师和学生都停留在“学会”的要求上,最终局限了创造思维和发展的空间。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要注重培养创造思维,拓宽发展的空间,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式、研究式、实验式的教学,将讲授、自学、讨论、研究、实践结合起来,重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

目前对大学生的创新方面的教育多放在“实”的方面,即在开发脑功能,培养创新思维和观察、想象、实验、推理、分析、综合等各种具体技能上下工夫,而对“虚”的一面,对创新的人文因素、环境的作用讨论较少。但创新的原动力恰恰在“虚” 的一面,在人文,在人际环境。创新是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培养训练基础上依靠环境的酝酿、启迪、激励而爆发出来的。人的创新思维也是这种起潜移默化作用的环境的引致变量。

因此,现代传播技术为基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直接参与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同时注重营建浓郁的人文气氛,以实现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文化的教育多元化。

(二) 改革教学内容,高度注重个性的发展

一般而言,创新人才是有个性的人才,他之所以能够创新,是在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养成的个体差异,大学生必然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创新型教师是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和基本保证。教师队伍只有具备创新素质,才能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应当从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三个维度来构建创新型教师的综合素质结构。创新型教师同时需要对知识结构有深入的把握。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新思维的硬件系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同专业同年级学生按统一的学制、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习同样的课程,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样化。因此必须根据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精选经典教学内容,注意把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征的、多学科的知识交叉与渗透的趋势和动向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

因此,将学生的可塑性和教育的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就要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个性培养。我们的事业需要大量的个性鲜明的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把“基本要求+特色”当作人才培养的总模式,其中的“基本要求”是指全面素质的培养,“特色”是指个性的发展。坚持这种模式,可望造就出一批顶尖人才来。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为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和多元化,培养个性人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颖.《多媒体教学应用于高校人文学科的思考》,载《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7期.

[2]姚利民.《陈剑光.多媒体网络技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载《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6期.

[3]蒋嵘涛、蒋雪湘.《培养创新能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7期。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日益驳杂的新媒介环境,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较以前发生了剧烈变化,受西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向,集体认同感削弱,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教育缺失,使得青少年文明素养的教育模式出现了困境。关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文明素养的关系,近年来国内研究大多倾向于将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及育人载体等进行论述,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手段,成为辅的教学工具。然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文化性符号在承担其文化表象作用的同时,也肩负着育人功用,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探究青少年文明素养教育新模式,对当前高校所面临的九零后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困局的突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和影响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文明程度及修养层次,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史积淀的精华,在建构中华民族价值观、道德伦理体系、提升个体文明程度及修养层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当代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不同的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它包括物质产品、思想观念、惯例和制度。1文化具有育人功用,而传统文化作为前人积累的道德感召力量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传统文化具有基础深厚、心灵默认感较强等特征,当前,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及活性载体,为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等教育则是当代肩负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时代的要求为依据,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渗透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去,将传统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境界、完善大学生人格修养等融合,实现并发挥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具有时代内涵的育人功用。

二、探寻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

文化是一种文明所造成的生活方式,文化是人们在创造文明过程中创造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从广义上讲,文化与文明相伴而生,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传统文化精神与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机制具有互通性,“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文化是从真空状态突然发展起来的,传统是整个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大本大源。”2传统文化作为整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凝华,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传统文化中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与大学生文明素养中的国家责任意识相映射;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点,与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相联结;传统文化中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与大学生文明的交往观相关照。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可以说传统文化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时代意义。传统文化资源与文明素养教育内涵互为映射,也彰显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反思,九零后主体生长于新媒介环境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意识倾向,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缺失造成的,使得九零后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生态呈现出断裂现象,探讨传统文化与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寻求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困局的新途径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传统文化视域下开拓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新模式。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充分关照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的现实环境与精神特质,开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在教育形态中,不拘泥于思想道德修养等理论课的单一平台教育模式,不断拓展大学生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明素养教育的多渠道发展。1.整合经典传统文化资源,发挥文明素养教育时效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新思想的产生带来了教育管理的真空状态,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负载新时期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重任。而“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可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产生巨大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3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多元思想,具有潜在的美育功用。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倡“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以及“恭、宽、信、敏、惠”五德与当代的文明体系构建也有互通之意,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其德育、美育功用的时效性,是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亟待开辟的新途径。2.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新媒介传播相融合,创建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新语境。九零后大学生在新媒介传播影响下,对于价值观导向等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文化的内涵教育受到了图片化、快餐化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与解构,如何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承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用,开辟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多元空间,即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价值观认知目标模糊、自我管理意识单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成为完善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新媒体形势下探讨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深度发展,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新媒介传播的融合与发展,对创建高校文明素养教育新语境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新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文化现代性式微、九零后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复杂性等现象,明确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价值影响及作用等,探讨传统文化现代性过程中对青少年道德进程的新要求及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新思路,以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联系,对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文明素养的科学化、规范化等教育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释:

1.[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范英.社会公德概论[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1.39.

第9篇

本届论坛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溯姓氏之源流,传华夏之文明,架宗亲交流之桥梁,谋两岸百姓之福祉,通过“姓氏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海峡百姓“百幅”书画展、两岸各同姓氏宗亲对接等活动,增进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汇聚两岸同胞共同力量,同促两岸和平发展,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自2007年以来,海峡百姓论坛已先后在福建福州、台中、福建泉州、台湾高雄、福建漳州成功举办。通过这个平台,两岸已有近百个姓氏团体进行双向互访,联谊交流,共举办闽台族谱展40多场,姓氏学术研讨会40多场。论坛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等单位联合主办,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具体承办。

开幕式“闹”得喜气洋洋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习俗与传统。

6月22日,第6届海峡百姓论坛在高雄举行开幕式。两岸不分党派、不分颜色、不分层次的1500多位嘉宾代表,齐聚高雄圆山饭店,参加论坛的启幕仪式。舞狮队将会场“闹”得喜气洋洋,多幅体现中华民族“祖训宗规”、“族训家风”的书画作品悬挂会场内,与会嘉宾充满浓浓亲情的发言博得热烈掌声,最后全场合唱一曲《我们都是一家人》,把整个活动推向。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海外联谊会会长雷春美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海峡百姓论坛凸显了“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主题。闽台姓氏的传承,真实反映了两岸同胞本是同根生、两岸一家亲的客观事实。两岸同胞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应把对宗亲血脉的认同,转化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动,稳步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全国副会长杨毅周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延绵不绝五千年的重要因素,记录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基因,为中华文明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记录着两岸同胞的血脉传承,储存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两岸同胞共同的族亲认同。他说,2008年以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海峡百姓论坛已经成功举办5届。民对民、姓对姓、宗对宗的联谊活动,展现了“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强大亲和力,彰显了中华姓氏文化的强大向心力,加强了两岸同胞的宗亲意识,激发了两岸同胞的寻根热情。海峡百姓论坛,成为两岸乡亲寻根的重要平台。

海峡百姓论坛让两岸亲上加亲

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集人吴荣元表示,海峡百姓论坛轮流在两岸举办,让两岸民众“越走越亲、亲上加亲”,这在当前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阶段特别重要。今年5月13日,集合多家台湾民间团体的力量,“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正式成立,今后将为更多台湾基层民众参与海峡百姓论坛构建了平台。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荣誉会长庄亦贤认为,海峡百姓论坛创办至今,参与人数一届比一届多,以两岸宗亲热络交流的事实,生动诠释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论坛以两岸基层民众为主体,以姓氏血缘为纽带,成为广受两岸民间欢迎的交流平台。论坛先后促成480多万台湾同胞前往大陆寻根谒祖,其中不少人成功找到自己的祖籍地。

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是本次论坛的台湾主办方之一,该会理事长郑昭明告诉记者,此次岛内有60多个姓氏的宗亲代表参与盛会,总人数已突破1000人。他将中华民族比喻成一棵大树,“台湾同胞根在大陆,到台湾发枝散叶,两岸同胞在文化、血缘上密不可分”。郑昭明认为,此次海峡百姓论坛的各项活动是真正深入民间,深入基层,尤其是21日在高雄师范大学举办的“姓氏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吸引了南台湾300多位高校学生参加,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已在年轻一代身上扎根。

成为两岸乡亲寻根的重要平台

姓氏的联结就是寻根活动,寻找血缘的源流,生命的底蕴,认同的归宿,以达到两岸一家亲的生命共同体的认同。为此,杨毅周提出希望说,寻根,还要向中原地区纵向延伸。我们的姓氏,多数源之于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在促使闽台、粤台姓氏对接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继续延伸,去寻找我们姓氏的最初起源,抵达最早的姓氏出生地,共同敬仰我们那些姓氏的先祖;寻根,要向青少年深耕。姓氏的联结,就是生命的传承。要加大力度教育两岸青少年的姓氏文化知识,加大力度培育两岸青少年的姓氏文化认同,使中华姓氏文化的精神能够不断地得到传承和发扬;寻根,要向社会大众传播。可组织同宗同亲的姓氏,通过旅游、交流、访问的方式,努力开展寻根问祖朔源活动,让我们的寻根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广泛性和可持续性。

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连续6届承办海峡百姓论坛,其理事长郑昭明表示,数百年来,台湾同胞返回大陆寻根谒祖之风连绵不断。论坛深入民间、深入百姓,促进两岸宗亲、文化交流,期待论坛越办越好,让两岸民众紧密相连。

第10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大学;语文课程

就我国目前而言,我国在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的教学设计等方面都有对传统文化的隐性内容的融入,宏观地将中国文化概论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的概括。而大学语文则是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实现其传统文化中的点的构成。这样就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中的鲜活的存在,加强了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形成。

一、大学语文的定位要准确

大学语文的定位要准确。大学语文在1979年正式定位一项各个学校的基础公共性的课程。在2004年大学语文得到了社会上大多数人的重视,引发了其后续的改革。在2007年其成为了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至此,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本上已无争论。

大学语文的定位在2004年10月得到准确的定位,即高校素质教育”范畴,属于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第二,培养其爱国主义,民族意识。第三,主体人格的精神。第四,中庸精神。第五,爱自重自省自悟的自利精神。大学语文地位得到了的显著的提升。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第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母语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意识层面的传承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基本组成形式。保护国家的母语,是保护本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汉语作为世界上传承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最独特的语言,是中国的一个显著的标识,是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当前世界文化融合的情况下,大学的语文教育尤为重要,学生的思想被各种国外的思想所同化,大学语文的母语学习就成为保存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汉语是世界上最具有形象性的文字,其可以表达的涵义也是最深、最广的。传统的文化的传承需要母语的载体,加强大学语文的学习,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汉字的表达涵义的理解,提高其语文的水平,对保证传统文化的传承,保证中华精神的弘扬,提高当前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

第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当前存在边缘性的问题是因为其不具备或者是较少具备学科的功利性,导致很多院校把语文的学习作为二等学科。但是当前在传统文化建设被提高重视的情况下,语文的学科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条件。第一是国家教育部出台的纲要提高了传统文化的地位。其次,母语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保证母语的学习质量是保证其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最后,大学语文在研究的领域已经获得了相应的进展和重要的研究性的成果。这是一门学科发展的重要的基础。

第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师资队伍建设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具有直接的影响。传统精神的传播需要优秀的传道者。教师在其国学知识的储备、教学的方式、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就是其能否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新的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提高对教师的要求更加具体。加强对大学教师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现其传播和传承的重要的因素。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深刻的母语的功底,可以良好的运用母语进行表达。其次,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体系;第三,教师在语文方面的专业的基础知识要牢固,并且其眼界要开阔,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当前社会上一些盲目的跟风的传统文化的表达应该辨别其是否具有意义。

就大学教师的教学的方法上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进行实践性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层次。教师应该以教学的教材为主体,进行多方面的知识的拓展,同时应该加强课堂上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选择合适额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学生考核方式。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

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当前大学语文的教学资源很丰富,不同的教学的内容具有不同的特色,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学的意义,但是其在一些规范性方面存在不足,这就需要不断的综合优秀文化的内容,将其不断的完善,更新教学的理念和内容。

总而言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其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大学语文中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对大学语文学科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这也是当前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体现。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大学语文”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第11篇

对“互文”有了这样的认知,再运用到诗歌鉴赏中,我们就能理解得更全面,准确,顺畅,自然,而不至于机械割裂,产生误解。比如: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思是:迢迢皎皎牵牛星,迢迢皎皎河汉女。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有诗句: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诗中的“东西左右”泛指“四周”;“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泛指兰芝少年时期,并不具体指某年。这样理解才能品味到铺排互文的妙处。

我们再来读《木兰诗》,就会有一番新的感悟:

现代汉语“做好出征准备”,在《木兰诗》里变成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决定替父出征,积极准备的紧张忙碌景象,便在拆开分说、铺排陈列、互文见义中展现了出来。

现代汉语“木兰回到家里,把每间房都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孩子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还贴上装饰物。”在《木兰诗》里这么表达:“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开”“坐”“东”“西”“当窗”“对镜”“理云鬓”“贴花黄”,都是铺陈叙写,通过互文,极尽渲染烘托,表现了木兰战后回家,回归女儿身的喜悦之情,特别感染读者。

读唐代李白的《行路难》,“仕途不顺”变成了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当然,李白不是真的“渡黄河”“登太行”,这只是自己理想抱负遇阻的形象化表达。说“冰塞川”“雪满山”,实指人生之路、个人仕途的不顺与艰难,体现世间行路之难。这是通过互文,铺排和渲染,以达到表现内心苦闷、精神困顿的目的。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一句的意思是:(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里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前只闻歌而不见人。

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互文”这种文化现象,在诗歌创作活动中被广泛运用与发展。

三、“互文”在现作中的传承

“互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古代诗歌诗句;把它放到现代文里,我们也依然能够发现对具有“文化气质”的“互文”的巧妙传承。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就很好地运用了“互文”手法。

为了表现春天的美丽与生机,抒发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作者铺陈开来,描绘渲染,写了春山、春水、春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人。春草,写体态、动态、质地、色泽、长势、感受;春花,写树上、花间、地上的情形;春风,写触觉、嗅觉、听觉的不同;春雨,写多见、连绵、细密、闪烁;春人,写范围、人数、精神等。景物雍容,画面富丽,春色绚烂。结尾的“赞春”,再铺陈开来写:春天像娃娃,突出新;春天像小姑娘,w现美;春天像青年,展示壮。在文意上互通互补,意蕴丰富。

第12篇

【关键词】校园;传承;民间艺术;有效性;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10-02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是经过无数代民族民间文化艺人创造、发展、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性格、习俗、修养和审美。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融合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进行,很多曾经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民族民间艺术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有些甚至面临传承、发展乃至生存危机。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状况,近年来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国家各种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种政策、文件逐步出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8%,拥有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在内的40多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或迁徙过程中,创造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并一直保存延续至今。

贵州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相对封闭落后,受外来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小,原生态文化状态较为稳定,许多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这里主要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有地戏、蜡染、刺绣、银饰、木雕、山歌、铜鼓、唢呐、侗族大歌、芦笙歌舞、苗族舞蹈等,部分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然而由于贵州长期处于经济落后局面,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贵州人民奋起直追,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两难局面。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靠口传心授,且部分民族民间文化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新时期,年轻人多靠外出打工发展经济,使得我们的本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传承、发展和保护。以笔者所在的村子为例,以前春节跳地戏时,全村人都围着看,是全村人整个春节期间的娱乐方式,现在跳的人少了,看的人更少,有时看地戏的还没有跳地戏的人多,大家都在家打麻将、看电视。可见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将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传承了几百年、几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逐渐消亡。

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是现代的传播价值。”他指出,多彩和谐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推动贵州省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贵州将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阐发力度、保护传承力度、开发创新力度,推进民族民间文化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服务现代。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但都限于在民间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这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需要民间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觉参与,以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是很难做到的。仅靠这些民间文化艺人自觉地去保护和传承,就得牺牲他们的经济利益,更谈不上发展。即使有部分有经济头脑的民间艺人在这方面做出了成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无法广泛要求他们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共同参与。校园传承是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补充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一、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条件和优势

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多少年来都靠本土艺人自觉传承,与政府行为关系不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自觉性逐渐消失,要很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必须要有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不得不介入其中,共同推动本土文化的保o和发展。从贵州省目前状况来看,很多教育部门无论是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地方文化团体,还是中小学,都是在自觉地进行本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但由于都是自觉性的,并未引起广泛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层面上。部分高校虽然出现了一批研究本土文化的学者,并成立了一定的研究机构或建立了一些小型博物馆,但其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校园传承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支持、领导重视,还需要更多的人才、人力和资金,还需要严格计划、投入和研究,要有组织、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整合。

随着贵州教育的发展,很多高校都设立了艺术学院或艺术专业,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及学生,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高,信息来源广,有可供研究的资金,与地方政府、文化单位及民间艺人之间都有着很好的沟通渠道,有一定的研究平台和研究基础,这是很好的条件。同时,国家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职业院校发展,政府对高校研究本土文化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优势条件给予了高校继承、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较大的空间。近年来,很多高校教师都在通过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对本土文化进行调研、发掘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能够记录、整理和保存一定的本土艺术,只是尽到了知识分子应尽的部分责任。但我们在如何培养适合继承、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艺术的人才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如何培训指导民间艺人、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方面还做得不够,如何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继承和保护地方文化艺术的同时,让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焕发青春,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还做得不够。只有充分利用校园人才优势和条件,结合本土资源优势,才能保证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在校园内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

二、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有效性和互补性

民族民间艺术在传承保护方式上相对随意、松散,没有专业的管理、宣传人才和研究机构,受市场经济和文化融合的冲击,有组织的管理、合作及研究迫在眉睫。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有较好的条件和优势,但如何利用好校园的人才队伍、教学条件以及其他的一些优势,需要合理规划,充分论证,同时要很好地结合地方文化团体及引导好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来进行。在中小学,应以宣传为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有哪些本土民族民间文化,使其闹惺艿浇袒和熏陶。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以高校和职业学校为主,这类学校教师专业性强、教学条件好、资金来源广,一般开设有艺术类专业,学生队伍庞大,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直接应用到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的事业中来。以安顺学院为例。近年来,安顺学院部分教师开展了大量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发表了大量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论文,申报了一定数量的相关研究课题,建成了“屯堡文化研究中心”和“安顺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收集、记录、整理了大量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资料,出版了关于蜡染、地戏、屯堡文化方面的研究著作。艺术学院开设了蜡染、木雕、陶艺等特色课程,与“福远蜡染艺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开设的特色课程可直接到蜡染厂进行实习实训,聘请安顺蜡染艺术方面的民间艺术传承人为艺术学院的特聘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师生共同参与蜡染方面的设计、包装、产品开发、举办作品展等,把当代艺术理念融入到了蜡染设计中。艺术学院音乐专业以布依族文化为基础排练了大型舞蹈,艺术学院与多个地戏、蜡染方面的传承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在筹备成立艺术学院的蜡染、木雕实验室。政府正在安顺学院建立安顺博物馆,中国蜡染艺术研究院也即将在安顺学院成立……这些相关研究和工作已有效地推动了安顺蜡染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创新。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支持,使得安顺蜡染和地戏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安顺学院培养的部分艺术人才也在毕业后继承了安顺蜡染艺术,创立了自己的蜡染艺术设计公司,加强了蜡染艺术人才队伍,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虽然安顺学院在支持地方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还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及合作力度。比如能直接开设民族民间艺术专业,加大对民族民间艺术创作人才的培训培养,支持政府和企业做好产品开发等工作。同样,很多贵州省本科院校和职业学校也在结合学校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开展这方面工作,特别是职业学校,它的自由度更大,更能直接面对地方文化开办相关的特色专业,输送能直接参与传承、保护和创新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才。

文化需要传承和保护,更需要发展和多元,多元才能相互吸收借鉴,才能创新突破。贵州民族民间艺术丰富厚重,是贵州的宝贵财富,继承、保护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艺术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没有政府支持,没有专业的研究人才和研究机构,我们的民族民间艺术将在中国的改革大潮中逐渐萎缩和消亡。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能仅靠传统方式,校园传承更是有益的补充。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必须打破传统意识,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地方文化,增强我们的特色和文化内涵,让民族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