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开课总结

公开课总结

时间:2022-05-08 00:08: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开课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开课总结

第1篇

一、活动目的

旨在探索各科教师今后的备课、授课方向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组织形式

1、每组推荐二名以上教师,参与做课活动。

2、教研组从九月至十二月份,组织十八名教师讲授公开课

3、授课教师从教材、教法及学生的学法、教学过程给听课教师进行说课。

4、参加听课的所有教师逐人发言,共同交流,以期达到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5、活动之后,学校教务处认真总结,形成材料,发放各教研组学习。

三、活动成果

1、教师重视程度高。

开展以“公开课”促教研的活动,是学校采取的一项举措,全校广大教师重视程度高。不管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不管是听课还是评课,大家从思想上、行动上,都非常重视这次活动,把它当作一次学习、交流及提升教学能力的机会。

2、备课充分、设计科学。

授课教师在上“公开课”的备课过程中,都精心选材,巧妙科学设计,深入钻研授课内容,作了大量充分的准备。

在备课中,教师能够积极大胆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力求使自己的授课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贯彻新课改理念上有较大进步,教学双边关系进一步趋向合理,师生关系逐步和谐,教学民主得到了体现;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他们都非常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

3、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授课老师在整个课堂的组织中不慌不忙、松弛有度、放收自如,表现出过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学的整个程序的设计安排科学,结构合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育思想观点科学、正确,教学目的明确,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注重用问题引导学生,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来完成老师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展现自我、口头表达等能力。表现出很强的驾御课堂能力。

4、现代多媒体教育与传统课堂授课实现了有机整合。

本次活动的每一节公开课都能体现一点,就是尽可能使用课件,课件的展示如果比较得体、师生的互动就会融洽;如果不会使用课件,也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教学辅助手段,把课堂呈现出现代的教学气息。

5、教学构思新颖。

通过首尾呼应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引课,营造了较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首尾音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求知,活跃了学生的课堂气氛。

6、能够还课堂于学生,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导演角色和学生的演员角色,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7、学校对参与做课教师进行课堂考核评价,从中评选出一等奖教师王学武、任学琴、苏顺琴;二等奖教师张凤梅、李金花;三等奖教师杨秀珍、王淑霞,颁发证书和奖品。

三、工作建议和努力方向

1、转变教学观念,变“文本”为“人本”。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3、下大功夫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4、要注意处理好“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

5、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要注意处理好“好学生”与“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7、教学基本功还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第2篇

一、优点方面:

1、教学准备充分。在课前学生已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学案,对所讲内容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每节课学生都能较早的坐在教室,为即将到来的上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授课教师都能较早的来到教室,调试准备课件,和学生进行课前交流。有些老师还在课前播放一些音乐,以此营造氛围。

2、教学目标明确、完成度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实际。教学活动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态端正大方,亲切自然,教学语言清晰、准确,富有启发性。

3、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课堂容量、难易程度适当,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课的教师充分考虑到数学知识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去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启迪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课堂设计合理、环节紧凑、过渡自然,能较好地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教法选择适当,运用灵活,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整节的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5、授课讲师亮点纷呈,体现了较高的数学素养。张雪老师多媒体使用熟练,与学生互动好,有表扬,有掌声,时间规划合理,环节齐全,授课从容。娄昊宇老师语言流畅、应变能力强,小组讨论讨论次数多,讨论充分,效果明显。王玉莹老师,以视频引入新课,数学文化渗透其中,学生也借此了解了数学的一些发展史。李飞鸣老师师生互动好,提问次数多,讲话有气势,讲课现场手工绘图规范、语言幽默。孔帅老师教学从容洒脱,语言言简意赅、不啰嗦,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对学生的板演,及时指出错误,强调了解题的开头要写上“解”,强调了解题的最后要下“结论”。

二、通过这次讲课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一的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少,临场经验不足,容易配合不好。加之有些班级平时的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如果调动不好,整堂课的气氛就可能很不好。

2、重视课前准备。讲课前提前核对一下教室的表,提前试试自己的小喇叭,试试课件,试试翻页笔,试试电脑屏幕与实物投影仪的切换,试一试粉笔,读一读学生的名字,尤其是要提问的学生的名字,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3、讲课过程中,语言文字要精炼、严谨,不能啰嗦、随意,随意就会出现错误。图象的“象”到底是哪个?

第3篇

【关键词】职教语文公开课 ;现状;应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公开课的开展和评价,既能展示教师的风采,还能改进教师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对教育教学都有着双层意义。然而当下的公开课,尤其是职教的语文公开课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本文对职教语文课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语文公开课,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职教语文公开课存在的问题

1.假――师生合伙忽悠人

如今的语文公开课最大的特点是假,为了追求“好”的教学效果,师生合伙忽悠人,师生合伙骗大家,问题是事先老师告诉学生的,而学生事先也已经知道答案。一下子公开课就变成了舞台,“教师成了导演,学生成了演员,整个公开课看上去像演戏一样,显得极不真实,公开课也就变了味”。学生几乎是万能的,什么问题都能回答出来,回答得都很完美,也很到位,而老师也点评得很精彩,只不过不像是上课,而是在背书。

2.乱――热闹非凡,场面混乱

职教语文公开课的第二个特点是热闹非凡,场面混乱。公开课通常是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小组成员往往是议论纷纷,嘴里是念念有词,在回答几个问题后,就进入了学生的表演阶段――语文公开课更可以看成是才艺的展览会和才艺的大PK,各个小组通常表演是不同的,于是乎大家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也有说相声的,也有演小品的,也有编情景剧的,甚至还有吵架的…… 这可能是受娱乐至死精神影响吧,也可能是受各大卫视娱乐节目的影响吧。好像他们认为语文课必须热闹,必须乱才叫好,才叫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

3.空――教学没目标,内容很空虚

空是职教语文公开课的第三个特点,场面很热闹,学生玩得也很开心,从学生的脸上和鼓掌的次数我们就能看出来了。但冷静下来想想,这种放羊式的教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学生会有多大的收获呢?教学没目标,更别谈达成目标,学生接管了一切,主宰了一切,在笔者看来,这种重学生轻老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4.炫――强调多媒体,轻视基本功

在不少人看来,公开课就必须使用多媒体,就等同于多媒体,公开课自然而然也就演化成了课件演示课,于是公开课前教师通常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包括制作文档、绘制或下载图片、下载音频、剪辑视频等。而上课时音频和视频的播放就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课堂教学也就等同于给学生放录像。老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过分强调课件的作用,自然也就忽略了板书的设计与运用,这是很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学习的。

二、如何才能上一堂好的语文公开课呢?

1.展现个性,发挥长处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有的教师语言能力强,讲起课来绘声绘色;有的教师擅长绘画,板书很好;有的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因此公开课我们也应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这样才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好的评价。

2.返璞归真,绝不作假

好的公开课既能让学者,又能让听者汲取营养,还能促进老师的成长。因此我们必须返璞归真,绝不作假,我们必须允许公开课有缺陷,因为有缺陷的课不见得就不是好课,一点儿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没有表演性质的课也不见得就不是好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应该还课堂以真实,还学生以真实,还老师以真实,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作假的公开课才真正能促进教师的成长,才能真正提高公开课的质量。

3.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一堂语文课,必须要有它的授课中心,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只有把握了重难点,才能围绕着它来做文章、写教案、上课、提问题、做练习。我们要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有所取舍,有所创造,联系学生实际与考试接合,也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让优秀的学生能吃饱,让后进生能吃得了。

4.张弛有度,线索分明

公开课也有着自己的结构,起承转合缺一不可。如果不注意结构,不理清线索和脉络,学生就会抓不住重点。语文公开课更是如此,它文章长,知识点多而琐碎,一定要事先安排好框架,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授课时,才能做到逻辑性强,层次感强,条理清楚,脉络清晰。

5.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好的公开课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采取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自主探究。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环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根据学习需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提意见,允许学生犯错,不能轻易地否定和批评学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6.关注细节,强化教学基本功

公开课一定要认真对待,特别要关注教育和教学环节中的细节,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能出现大的纰漏,至少不能犯低级错误。比如朗读时,要抑扬顿挫有感情,有停顿有重音,至少不能出现错读、漏读的现象;分析时语速不要太快,要带着学生去思考;板书时所写内容尽量要完整精练,版面整洁不混乱;注音时拼音应用醒目的颜色标示,让学生看清楚、看明白;教字词时,要点出容易读错、容易写错的词语,给学生加深印象;讲重难点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记笔记;学生回答时,要认真倾听,听完后要抓住发言的中心,分析归纳,引导提高……

第4篇

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声乐教学公开课主要不良现象分析

(一)教学时间紧迫匆忙

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此类院校的音乐专业不断扩招,大量音乐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同时,也为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日常教学中,教师只能用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来进行集体的声乐教学,在公开课教学中,学校制定了统一的公开课授课时间要求,每节公开课严格规定45分钟或50分钟,而教师往往一对七或者八地进行声乐教学。通常情况下,教师多在课堂的前段时间进行集体声乐发声训练,由于集体的声乐训练弊端较多,教师无法分别发现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并加以解决和改进,若进行个别纠正训练,又需耗费过多的教学时间。因此,经常出现教师组织进行完发声训练时,公开课已经临近下课,于是,授课教师只得匆匆进行短暂的声乐作品处理便结束课程,无法达到整个公开课教学的预期目的和效果。

(二)课型模式单一僵化

在实际的声乐公开课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统一的教学要求,往往追求所谓的“现场效果”,刻意追求“完成作品”的“终极目标”,不管有多少学生,教师都按照传统的“先练声后唱歌”的统一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也没有针对性,实际就是在上集体的个别声乐课。

(三)评价方式过于陈旧

声乐教学是一门突出实践性的技能课程,课堂教学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分析讲解之外,还必须进行声乐演唱的技能性训练。声乐技能训练的主体就应该是学生,获得直接训练效果和感受的也应该是学生,但是,目前公开课的课堂评价方式始终没有学生的参与,只是老师之间“礼节”性的互相评价甚至是“吹捧”,背离了公开课“以评促教”的最初目标。

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声乐教学公开课制度改革探索

该类院系应针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生源质量情况,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专门音乐院校声乐公开课教学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大胆尝试,让声乐教学公开课制度更好的与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对声乐教学的要求相适应。现笔者特抛砖引玉,提出对声乐教学公开课制度改革的几点浅见。

(一)大胆尝试将声乐教学公开课的授课类型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声乐个别训练课该类公开课的课堂教学,教师只针对一名学生(一般为声乐主修生)组织整个教学过程。课程类型定位为训练课,即属于技能课型。教师整堂课程主要针对学生的发声方法、发声要领进行训练,从声乐演唱技能的气息控制、发声位置、共鸣运用、行腔咬字等方面作具体的要求,并配合示范、讲解和专门训练,力求通过本课堂教学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声乐的基本发声要领和要求,与此同时,也可由此检验声乐教师对声乐各项技能指标的掌握和规范程度,真正达到声乐教学公开课相互交流和促进的效果。随后,教师在自身知识积累和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对声乐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讲解,并运用声乐发声的相关技术要领来对声乐作品进行准确的处理,可由此观察了解授课教师的综合运用能力。这种类型为声乐教学公开课的一个重要类型。(2)声乐集体练习课该类课程是教师上课可针对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学生群体进行集体授课,该类课程教学对象主要为声乐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群体(普修生),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力求浅显易懂、简单实用。课程可设计基础的嗓音训练,并通过配以一定的和声声部训练,尝试给学生进行合唱基础练习,让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建立合唱和声部的意识,在以后的艺术工作中具备实际的合唱组织能力。当然,也可设计其他适合且实用的集体课声乐教学的内容实施教学。(3)声乐理论讲授课该类课程教学则属于理论课型,也属集体授课。教师主要偏重于声乐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授课时教师可进行声乐发声的基本原理、基本要领、不同语言体系语音训练、语法规范等的系统讲解,并可配合适当的语音训练,以使理论联系实际,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5篇

关键词: 英语公开课;作秀现象;应对策略

一、何谓英语公开课

英语公开课,顾名思义就是公开讲授的英语课,是每位英语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一项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它既是新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又是成熟教师展示新教法和教学理念的平台。英语公开课,旨在探讨英语教学规律、研究英语教学内容、推广英语教学经验或评价英语教师业务水平。其实质就是一节“英语课”,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的,供旁听和评价的英语语言教学实践活动,也是推进区域性教育科研工作和提高教师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英语公开课的重要价值在于揭示英语教学中的各种“可能”,给听课教师以研讨、反思和发挥的空间。英语公开课不是“样板”,而是一个“例子”,不是最高的“终点”,而是思考的“起点”。其核心价值在于提高英语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即通过英语公开课这种特殊的教学研究形式,研究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技巧,研究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指导者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从而提高英语常态课的教学水平。

二、英语公开课作秀的病理表征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观摩课、竞赛课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许多优质课。

1.备课无差异性。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英语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课。学生们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性,有的教师在备课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以至在公开课的全程教学中,分层教学没有丝毫体现,似乎整个班的学生均处于同一起跑线。然而从学生的举手和课堂表现可以判断出真实情况是:老师的备课只是为了优等生和中等生,而忽视了边缘生。

2.课堂提问无有效性。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但有的英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却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对同一内容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公开课上的“快节奏”的问答说明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如有的老师给出的阅读材料长且难,但给学生的阅读时间很短,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然而,每次问题刚呈现出来,立即就有学生举手回答,流利且准确,作秀的痕迹太明显:如果不是事先有操练,学生就根本无法快速正确地作答。

3.作业布置无层次性。新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发展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就是作业布置要体现层次性。但很多上公开课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实行“一刀切”和“大一统”的策略,没有根据学生的基础分层布置作业,也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力。

三、英语公开课作秀之病理原因

1.英语公开课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关。由于部分英语公开课被赋予了竞赛、展示、职称评定等外在因素,一次公开课的质量,与上课教师的声誉、职称的评定和奖金息息相关。难得的上公开课的机会,除了同行还有各级领导听课,如果上不好,那么是很没面子的。谁都想让自己的公开课完美一些,谁都不愿戴上“讲课缺乏互动,教法落后”的帽子,怕讲砸,怕自己上的课不被大家认可。为了取得好效果,给领导和同行留下好印象,纷纷效仿别人的“成功”教法,照搬课型和教法,结果使公开课成为别人的影子,缺乏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甚至有的教师为防万一,采取一些有违常规的做法,如事先反复操练、“彩排”,上课时只向优等生提问等。

2.英语公开课的评价体系不合理。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当前英语公开课的评价体系急需改革。过去的英语公开课评课,重在看教学流程是否顺畅,手段是否先进,课堂是否热闹,而对教师的教育机智关注不够,对教师突破常规的探索性尝试重视不够,对教师因大胆探索造成的失误持全盘否定的态度。随着多媒体的普及,会不会使用PPT似乎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水平的标准,一提及“传统教学”似乎就是一种“过失”,使得许多教师对待公开教学心里没底,只能照搬硬抄。此外,听课领导的评价,会决定公开课的走向,听课教师碍于同事面子,只说优点,提到缺点也是无关痛痒的方面,而真正有发言权的学生却被搁置一边。

四、英语公开课作秀的对症下药

要改变英语公开课的作秀现象,我认为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症下药。

1.不要赋予英语公开课太多附加利益。很多英语公开课的“失真”实际上是附加利益驱使下的产物,它只是为了被“听课”而“作秀”,并无多大实效,相反,师生因为事先过多的“排练”及上课时的“表演”而身心俱疲。让公开课远离附加利益,让上课教师能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下展现自己,让评课教师能真实地就课论课,让公开课成为传播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途径,成为教师互相研讨、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平台。

2.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理论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其教育教学水平。只有在新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才会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真正“以生为本”。当英语教师能将英语教学理论融入教材、融入学生、融入教学实践时,任意一堂英语日常课可视为公开课,英语公开课才是自然的、真实的和有效的。

3.提高英语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和教学机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项终身事业。充足的知识储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专业能力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英语教师要自觉坚持学习,加大自身的知识储备;要多听英语优质课,学习其他英语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还要多听同事的课,学习其优点;要多开公开课,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提高教学机智。

4.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统筹兼顾不同学习英语能力的学生。英语公开课上有些教师注重的是这节课的目标是否顺利达到,所以有时候会很快提示或公布问题的答案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缺乏时间去思考和总结,这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这种现象,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和思维能力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

5.改革英语公开课评价模式。我认为,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评估理念,让英语公开课的评价标准更科学、更完美。在评课标准上应制定符合英语常态教学的东西,尽量与英语常态教学挂钩,这样就可以有效抑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比如说“作秀”、“展示”等。评课时应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确定、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师生关系、时间分配等方面。要以学生掌握知识、能力提高及对该英语教师的整体看法作为一个评价点。新课改强调教学要以生为本,最能感受到教学效果的应是学生本人,因此应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与听课教师共同组成评价者,将学生听课后的感受纳入评价中。如可将英语教师所上内容设计成一个简短的问卷,通过学生的答题验证这节课的效果。

五、结语

自然真实的教学应是英语公开课最大的特点。只有不断地回归到日常英语教学中,回归到最真实自然的状态,才能以学论教和以教促学,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才能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叶圣陶先生的“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参考文献:

[1]陈芳.《英语课程标准》框架下教师角色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8.

第6篇

一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抱怨,恭喜你,你已经找到“写一堂课”的第一个写点啦!你最想打瞌睡的一堂课、你最坐立不安的一堂课、你肚子最饿最盼望下课的一堂课……这可都是从“让我抱怨的一堂课”这个写点入手发掘的一系列素材哦。

当然,对上课,我们可不仅仅只有抱怨,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讲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授课的老师风采各异,师生的互动“好戏”不断……从我们上过的成百上千堂课中找出精彩的素材,拍出一部课堂主题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还不是小菜一碟?

拍摄角度一:人物特写

导演柠檬姐姐: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拍以课堂为主题的片子,由我担任导演,摄影师当然就是年轻有活力的贝壳姐姐啦。

摄影师贝壳姐姐:请问导演,我具体应该拍些什么内容呢?

导演柠檬姐姐:每个班级都有几十个学生,在课堂上,大家都有不同的表现。就拿认真听课来说吧,贝壳,快打开你的摄像机,看看你都能拍到些什么。

摄影师贝壳姐姐:嗯……这听课也各有各的听法啊,比如这位同学是“单手托腮式”,那位同学是“双手撑桌身体前倾式”,还有一位是“边写边记式”……

导演柠檬姐姐:瞧,即使什么特别的事也没发生,仅仅是听课,你就已经拍到这么多有趣的镜头啦。

摄影师贝壳姐姐:呀,老师提问了。瞧这位同学立刻低下了头,恨不得藏到桌子下面去;那位同学一脸的无动于衷,也有可能正在走神儿,没听见老师提问呢;把手举得高高的那位一定是自信满满,老师不点他都不行啊……

导演柠檬姐姐:随着讲课的进行,根据授课效果的不同,同学们的表现更是大相径庭,可供你拍摄的素材当然更丰富啦!

制片人周.com总结课堂拍摄主题一:在上一节特别沉闷的课时,同学们都有哪些举动?

课堂拍摄主题二:遇到发卷子或是点评卷子的时候,考得好的同学和考得不好的同学有哪些不同的表现?

课堂拍摄主题三自习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做些什么甲

课堂拍摄主题四:当老师宣布好消息和坏消息的时候,同学们的情绪都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参见“单元训练范文超市”之《有趣的一堂课》)

拍摄角度二:公开课

导演柠檬姐姐:摄影师,要是让你拍一节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课,你会拍什么课?

摄影师贝壳姐姐:让我想想看……我会拍公开课!我觉得公开课的课堂最能体现这八个字。导演柠檬姐姐:不错不错,思维很活跃呀。的确,存公开课的课章上,为了给听课的老师展示班级的风采,全班同学一定是团结一心的;因为有那么多听课的老师在,平时上课开小差的同学一定也特别严肃认真;为了展示最佳的教学效果,老师也会用一些非常活泼生动的方式来授课。

摄影师贝壳姐姐:我还会把上公开课之前的准备以及上完之后同学们的表现都拍下来。公开课这么重要,上课之前大家一定会做各种准备,心情多半也忐忑不安。上完课之后,如果特别成功,大家一定会很兴奋;如果出了意外,大家可能会有些沮丧……这些可都是公开课独有的素材哦。

导演柠檬姐姐:上公开课的时候,在不影响听课的情况下,大家还可以观察一下听课的老师们都在做什么。根据他们的表现,你也可以判断出公开课的效果。

制片人周.com总结

课堂拍摄主题五:听课老师最多的一堂公开课。这堂课一共有多少老师来听课?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家是超常发挥,还是发挥失常呢?

课堂拍摄主题六:课前准备最充分的一堂公开课。大家都做了哪些准备?你又做了些什么?这些准备最后都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课堂拍摄主题七:授课方式最特别的一堂公开课。在那么多的公开课中,哪一节课让你觉得最特别?特别的地方在哪里?你喜欢这种特别吗?

(参见“单元训练范文超市”之《一堂公开课)

拍摄角度三:趣味课堂

摄影师贝壳姐姐:导演,我特别想拍出课堂活泼热烈的气氛,请问我该到哪儿找素材呢?

导演柠檬姐姐:那你先告诉我,在你还是学生的时候,有没有特别喜欢上的课呢?

摄影师贝壳姐姐:当然有啦!比如一些有趣的主题班会课,我们全班会去野餐、玩雪什么的。还有一些动手实践的课程,有一次,全班同学都从家里带红薯来刻红薯杯子,结果材料都被吃光了……

导演柠檬姐姐:这些都是学校里的课堂,在学校之外呢?

摄影师贝壳姐姐:我记得在夏令营的时候,捌门上过观察小动物的课,大家一起找昆虫,特别好玩。

导演柠檬姐姐:你都说了这么多,还需要我来“指点迷津”吗?

摄影师贝壳姐姐:我明白了。即使大部分的课堂都比较严肃,但总会有一些很有趣的课。同时,上课的地点也不仅仅在学校,少年宫、兴趣班、夏令营……这些地方上的课往往更有趣,提供的素材也更丰富、更生动!

制片人周.com总结课堂拍摄主题八:一堂特别有意思的创意教学课,比如老师给大家放动画片、同学们表演“课本剧”等等。

课堂拍摄主题九:各种特色班会课。班会课往往有不同的主题,你一定也上过让人意犹未尽的趣味班会课吧?

课堂拍摄主题十:各种兴趣班、训练营的特色课程。跟教官学打军体拳,听博物馆讲解员讲解文物知识,全班一起到风景如回的郊外写生……你会玩,就一定会写!

(参见“单元训练范文超市”之《乐在陶泥中》)

拍摄角度四:突发事件

导演柠檬姐姐:有一类电视新闻叫“突发新闻”,也就是对无法预知、突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一发生这种事情,摄影师和记者就得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争取完整地记录事件的过程,并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闻播报给观众。

摄影师贝壳姐姐:是啊,每次碰到这种情况,摄影师最辛苦了。虽说辛苦,也很有成就感。导演柠檬姐姐:其实,在课堂上也有不少突况,比如某位老师忽然生病了,不能来上课,得上自习或找别的老师代课。比如教室里忽然飞来了一只小鸟。比如老师突然宣布当堂考试……这样的“突然袭击”往往会带来很多新鲜的素材。

摄影师贝壳姐姐:是呀,我可以拍摄代课老师不熟悉班里的情况时遭遇的小尴尬,可以拍摄小鸟进教室时男生女生的不同反应,可以拍摄老师宣布考试时同学们的一片哀号……种种“突发事件”一定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制片人周.com总结

课堂拍摄主题十一:突然中断的一堂课。因为什么突发事件,正上得好好的一堂课忽然被打断了呢?

第7篇

在工作的两年中,我也承担了学校的一些公开课。起初,在刚刚得知自己要上公开课时,特别紧张,简直就是寝食难安;慢慢的上过几节之后,对于公开课有了新的认识。首先,要正确看待公开课,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家相互展示、交流的平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它上好,不要害怕暴露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改进,从而进步;其次,要有自己教学风格,注重教学环节的实效性;最后,要积极主动承担公开课,不论级别是高是低,认真对待,珍惜每次做课的机会,只有不懈的学习,才会不断进步。

一、课前准备工作

1.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适度的紧张

每个人在面临重要的任务时,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属于正常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可以有助于上课教师保持适度的兴奋,提高注意力,激发身体潜质,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相反,如果紧张过度,只会带来恐惧害怕,躁动不安,直接影响授课效果。

2.展现个性,汲取集体智慧

在备课时,先独立思考,再听取集体备课的意见。在整合大家的意见时,注意学会取舍,要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我记得在一节词汇课中,要教授五个单词;之前大家提出很多操练方法,课上我就运用了五种操练方法,当时只是注重方法的多样性,结果忽略了实效性。

3.收集资料,精心设计

对于一节课,我们通常能收集到许多的相关资料,这就需要筛选出最切题资料。数量和内容恰当的资料会给我们的课堂增光添彩;相反,如果涉及到的资料太多,就会冲淡我们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课件的制作,要简洁、大方,不必追求高难度、高科技;要让课件服务于课堂,而不是课堂跟着课件走。

4.不断打磨,磨出精品

公开课就是要一遍遍的试讲,从中不断发现问题,虚心听取别人的评议,自己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有选择性的采纳他人的意见,更好完善教学设计。

二、课中实施工作

同样的一节课,不同的老师,会带来不同的视听盛宴。有的老师一节课情绪高涨,把学生都调动起来;而有的老师一节课上下来特别平淡,大家听得也无精打采。可见,公开课的实施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最能体现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基本功。

1.感染学生

学生的情绪大多是被课堂上老师的情绪左右,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无论多么紧张,在进教室前,都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营造出一个强大的气场,去感染你的学生。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微笑,眼睛只看着学生,忽略旁边听课的老师。另外,还要用你的教学魅力去打动学生。

2.与学生互动

这是整节课不可缺少的环节,但也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如果老师只是站在讲台上进行互动,会给学生一种畏惧感;相反,如果能走到学生中去,不仅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还能减少学生对于公开课的紧张程度。记得有一次公开课上,在回答问题环节,有个学生想回答,一会儿举起手来,一会儿放下去,我走到他的身边,轻轻拍拍他的肩膀,他站起来,战战兢兢地回答问题,结果回答得非常好,还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我向他竖起大拇指,他也开心地点点头。有时候,仅仅是老师的眼神或是动作,就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励。

3.教学指令的使用

清晰的教学指令会使得学生更加愿意配合;相反,有的指令含糊不清,学生不知道让做什么,以至于无法配合。特别是在借班上课时,学生需要一些时间和老师磨合。尽量使用一些既简单,又能清楚表达含义的单词,例如要表达连贯性时,可以用到:First, Second等。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手势、利用肢体语言、重复指令、放慢语速的手段帮助理解。

4.随机应变

课堂上难免会有一些突发事件,例如准备了课件,可是当天正好停电;学生突然冒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又或者教学任务设计的难度太大,学生无法完成等。所以,如何灵活妥当的处理好这些问题,体现出教师的应变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三、课后总结工作

教师在公开课后的自我分析和反思十分重要。我国著名学者林崇德曾经说过“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1.积极参与评课

评课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客观地对待听课教师的真实感受;自己做得好的方面继续保持,不足的地方虚心学习请教。

2.做好课后小结

第8篇

一、读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学习,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哪里来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教师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

1.阅读书籍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经典的教育理论书籍,特别是一些大师的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素养。一本好书能陶冶人的感情,塑造人的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在看书、读报时,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对好的文句要做一些摘录,好的文章可以剪下来做成剪报收藏,并且在空闲时间经常翻出来看看,以使自己经常受到激励和启迪。

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广大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2.远程培训

远程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措施。教师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职业生涯中教师要随时更新、补充新知识。现今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经常性地参加一些脱产学习与培训,这对充实自身意义不大。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模式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讲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的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从公开课的类型来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一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校内公开课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而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往往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一节公开课就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因为每一次开课学校都会成立一个备课小组,备课组力求完美,有时为了一个情境创设争论得面红耳赤,有时为了一句过渡语苦苦思索、细细推敲……就这样,教师之间不断学习借鉴,不断汲取先进的思想和智慧,互相启迪,对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作用颇大。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同课多轮的锻炼,这个过程也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所无法达到的。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公开课大大缩短了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三、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

任何一位教师,甚至是一位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1.写教后记

教师上完一节课后,要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对课堂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师应及时写好教后记。教后记写作内容涉及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对课时计划的安排,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策略的抉择,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程序的编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媒体的运用,对教学现象的分析,对典型问题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对学生反应的思考,对教学效果的检评,等等。这些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择其一二进行小结,或批注点评,或连缀成篇。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批注式、提纲式、摘记式、随笔式。教后记的类型有:小结得失型、反馈信息型、探讨问题型、分析原因型、拾遗补漏型、纠正过失型、取长补短型、研究学生型、拓展扩充型、抓住“亮点”型。教后记的写作要做到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2.集体反思

教师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毕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有同事参与,互相交流,共同分析,提出“不同意见”“多种声音”,可以帮助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从而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师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如年级组可进行单元教学反思,学科组可进行期中、期末反思,并将反思汇编成册。

四、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课题研究意义重大,它能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引导教师树立较强的问题意识,掌握基本规范的教育研究方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第9篇

8月19日,由南京321引进计划专项办联合创业邦打造的第四期南京321创业公开课在南京中山宾馆如约开课。此次公开课的主题为“互联网行情下新能源产业的风口”。由于前几次的公开课在创业人群中得到了良好的反馈,本次公开课现场挤满了前来听取知名投资人、企业家分享创业知识和投资经验的人,公开课现场几度达到,而时长也达5个小时之久。

在现场,青云创投卢琦,汉能产品开发集团首席技术官高鹏,远景互联数据产品和架构技术负责人闫剑锋,分别就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与现场的创业者做了分享和交流。

整个公开课分为四个环节:主题演讲、项目路演、创业对话和融资交流。

在主题演讲环节,青云创投卢琦发表了“新能源行业的‘互联网+’机遇”主题演讲。她在演讲中表示,电力改革打开了电力交易市场,是政策风向标下目前比较火的一个领域,预计未来几年微能源电网能推动短期能源互联网应用,而分布式光伏市场与硬件设备厂商在新能源互联网的风口下都面临诸多转型机遇。

而关于新能源行业的创业机会,高鹏表明汉能在此方面一直以来关注较多,包括太阳能头盔等项目他们都颇为看好。高鹏在新能源行业有14年经验,涉足过电动车、电池甚至儿童玩具等多个领域的新能源产品。看过太多新能源项目的他表示:“不要因为太阳能而做太阳能,智能和穿戴设备的结合会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在“互联网+”的风口下,大数据是热门。关于如何将大数据与新能源有机融合,闫剑锋用自身的技术经验和创业者做了分享。他说,针对一个产品,硬件平台要把可能收到的数据尽早拿到,抢占先机。软件平台传感器收拢数据的过程很重要。对于整个行业目前面临的挑战,闫剑锋在分享中也作了总结:一是确保设备运行数据标准化管理;二是建立数值云平台,实现全生命期信息化;三是建立满足行业标准的公共信息模型。

在创业公开课项目展示环节,共有4家企业上台推荐了自己的项目产品,分别是:南京苏泽电融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精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墨博云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启湘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这其中有做新能源电池的,有做停车项目的,还有致力于商场APP的项目。项目展示结束,现场嘉宾对这4家企业进行了精彩点评,并给出了专业建议。

接下来,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三位嘉宾台上就坐,进行了一场主题为“新能源产业如何拥抱互联网”的创业对话。对话中,卢琦就新能源抓住互联网的风口进行了回答,她表示,在新能源产业,目前人才是很重要的,企业的组织架构和效率都依赖于人才。关于什么样的新能源产品能获得高人气,高鹏认为刚需和“酷炫”是必备要素,闫剑锋则提出简单最为重要。整个对话部分将公开课的气氛推向了,在嘉宾们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台下的创业者表示获益良多。创业者苗先生是一位62岁的高校教授,去年创业并得到321引进计划扶持的他就向记者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创业公开课活动,整场听下来受益匪浅。

在创业对话环节不光有嘉宾之间的探讨,底下的创业者也和嘉宾进行了提问交流。有的创业者询问企业的下一步正确发展走向,有的创业者从嘉宾那里得到了有助于企业项目发展的资源。在整个对接交流的过程中,创业者在如何发展自己的项目上得到了实质的帮助。

参加公开课的投融资机构还有协立创投、江宁科创投资、南京银行、浦发银行、东恒投资的负责人。会议刚刚告一段落,他们的坐席前就围满了人,面对面的交流持续到晚上6点才在创业者的不舍中结束。(张永迪)

第10篇

如果我们以新的课堂理念反思过去的教研工作的话,就不难看出重教轻研是当前许多学校教研工作中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1.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一些教科研人员为基层学校服务的观念不强,而许多教学一线的老师整天忙于教学,参与教研活动的意识淡薄,认为教研工作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2.教研工作多处于教而不研的状态。许多学校的教研活动主要局限于一些教学常规检查,或者是随意化的评课,以及抽象的理论学习等活动,教研活动流于表面,因此对于一线教师的教研能力毫无帮助。而传统的教学研究制度对作为教学研究主体的教师,无法真正发挥其主动性和创新性,开发有个性的教学新思维,教师的成长过程极其缓慢,教学改革的进程随之放慢。因此,重建教学研究制度,刻不容缓。

3.教研工作的着眼点不明确。许多学校错误地把学校教研工作的重心放在教材和教师方面,着重强调对课堂标准和教材的诠释上,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忠诚地去执行教材、教学目标上,关注的重点在于对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和掌握上。教研工作只关注老师作用的发挥,却极少关注研究的关键领域——课堂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

二、学校教研制度改革的具体策略

1.注重对青年老师的培养。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新分配或调进十几位年轻老师,所以关注老师的个性成长,培养青年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了我校教研工作的主旨。基于此,我校实施了“青蓝工程计划”,即新分配的每位老师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做师傅,一周至少要听师傅两节课,师傅也要听徒弟一节课,师傅不仅要对徒弟在教案书写、如何上课方面进行指导,还就如何与学生相处等各方面对青年老师进行帮助。此外,对于第一次送高三,初三的教师,学校也给予积极地帮助,安排同年级组学科“老”教师作为师傅,并要求新送高,初三教师当好徒弟,听一节师傅的课,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再上一节自己的课,即“听一节,上一节”。

2.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着力改革“备课-公开课-说课-评课”的教研模式。过去我们听课、评课时大多注重老师对大纲、教材的把握是否准确、是否突出重点并注重了难点的突破等方面,主要看教师“教”得怎么样。而现在我们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对一堂课的评价主要着眼于学生的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

(1)改革备课。传统的备课,教师总把要上的课事先做一个预设,不仅预设了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的话,学生的发言,而且还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连教学结果都事先做了预设,课堂上必定要求按照这样的预设进行发展,决不能偏离“预设”。这种死板的备课方式根本没有考虑到以学生为主体千变万化的课堂。若是这样的备课方式不进行改革,教师的劳动显然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和价值。再者知识点的讲解我们虽有统一的教案,但往往是由主讲教师一人承担制作课件、编写教案,其他教师基本上不参与,对主讲教师主备内容照抄照搬,无自己的思考轨迹,生搬硬套,毫无二次,三次备课过程。针对于此,我校在“集体备课问题”上作出了改革。

(2)改革公开课教学评课制度。公开课本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形式,它提供了一个沙龙式的平台,不管是对教者,还是听者,都有益于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上的提升。以往我们的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借班试教在所难免,原因就是怕出丑,不敢展露平日课堂,让课堂原生态展现,均在公开课进行虚假的表演。而公开课最重要的功能——研讨,在老师们看来,倒显得其次。因此,为了提升公开课的研讨,我们学校重新确立“公开课”的定义,不总是在评课中“拍马屁”,就是要求参与听课的教师“挑刺”“刺”挑的越多越好,越多还有奖赏。相互之间比比看谁挑出的“刺”有水平,有深度,有意义。

3.构建教学总结制度。总结自己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作为一名教师,经常性地记录和总结自己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们学校就倡导教师写教后反思、教育随笔、教学日记、案例分析等,把自己的教学感悟、教学困惑、体验、思考等写下来。基于教师实际的教学总结和反思制度,对教师的帮助是相当大的,不仅教师时时感到有教学方面的“冲动”,有教育上的灵感,下笔更有话可说,文章更加鲜明、生动。

三、实施新理念下教研制度改革的体会

第11篇

一、师德表现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教育教学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三)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四)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五)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一年来,我在学校开了两次公开课。一次是新教师公开课,一次是一年教龄公开课。通过开公开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一年教龄公开课受到各位老师及领导的好评,被评为教学新秀。并且配合学校工作,承担外校的听课任务,受到外校老师的好评。

三、班主任工作情况

第12篇

关键词:诊断学;视频;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33-02

在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为了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发展以及学校教学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建设一批精品的视频公开课程,并加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的改革力度,不断深化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过程。是加强和推动教学资源共享的重大举措,也为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诊断学视频课程建设规划

诊断学视频课程建设的规划主要是依托我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直接影响到各专业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诊断学课程组的教师在国家、省、市、校级取得多项成果出版多部专著以及发表的多篇研究论文,在诊断学的教学本领域均处于先进水平。我们把诊断学的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不断丰富诊断学课程建设类型,选题既要贴近学生的需求,又要符合网络媒体的传播要求,从而更好地展现医学院校的办学特色与诊断教师的学术成就和水平。

我校视频公开课由专门部门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现有140平米演播室一间,300多平米多媒体教学录播教室一间,完全能满足视频公开课拍摄场地要求。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设备完善,拥有专业级高清摄像机六台,非线性编辑系统二套。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网教制作人员长期承担我们学校教学、校园生活、新闻等活动的拍摄制作任务。2010年5月以来为学校拍摄各类教学录像片(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参赛课堂录像等)60多部,具备比较丰富的视频公开课教学录像拍摄经验,完全能胜任视频公开课的拍摄制作任务。

二、诊断学视频课程目标

诊断学视频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要建设具有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一流的示范性课程。我们要以诊断学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加强教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把教研应用的教学之中。同时还要注重课程的推广,以搭建学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让广大教师充分交流课程建设的经验,分享课程建设的成果,并发挥好诊断学教学成果的示范、推广与辐射,让精品的诊断学视频公开课更好地助力我校医学生人才培养。

三、建设内容

诊断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内容具有启发性、学术性与思想性。诊断视频公开课的内容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主题鲜明,主线突出。讲稿教案、规范,课堂内容充实,重点突出,概念清楚,条理性强,生动形象。读、写及使用专业外语词汇正确,语言生动、流畅、简洁、清晰、语速适中,教学内容能结合国内外新进展。凝聚精华,引人入胜,时长适宜,独立成篇,让医学生乐于学习,轻松地接受。

诊断学课程教学理论与临床相联系,把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开展尽早的相关的临床见习与实习。结合“标准化病人”,进行床边教学。肝脾触诊、心肺听诊模拟的“诊断学教学实践实验平台”及不同形式的网络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继续进行传统的教学指导,强化正常体格检查的基本功训练,同学之间的全身系统体格检查采用相互的双向模式,以培养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

四、建设方法

(一)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诊断学视频课程主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或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主持建设,它结构合理、教学人员稳定、教育与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在诊断学课程建设过程中进一步调动学校教师积极性,改革诊断学的教学模式,注重诊断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不断提高诊断学视频课堂的现场教学效果。

精品视频课程教学效果应特别好,具有自身的特色,并得到大学生的公认。视频公开课定位是对大学生训练,也兼顾到中青年教师以及医务相关人员的相关培训。教学过程中全程录像对比教学。把附院的教学查房应用到在教学之中,这是其他专业不具备的。

(二)重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设诊断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它体现的是诊断学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模式,是诊断学教师授课的灵魂。诊断学视频课程的教学内容先进,能及时反映医学诊断学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我校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我院优秀教学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医学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诊断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观念与教学管理。不断改善实验条件,更新实验内容,实现实验室全面开放使课程优势更明显,开展一对一的实践教学及开放式诊断学网络教学。诊断学精品课程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授课录像程管理、课程列表、课程通知、教学笔记、课程作业、试题试卷库、教学大纲、教学安排、教学材料、课程问卷、课程介绍、教师信息、教学邮箱、答疑讨论、在线测试、教学博客、日程安排、教案、习题、教学大纲、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三)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视频公开课重视实习及实践等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视频公开课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与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增强了诊断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医学生能初步和病人独立接触,独立采集和编写完整住院病历及初步诊断疾病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虹,制定适合的诊断学教学大纲要求的视频公开课,与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接轨。通过培养诊断学视频公开课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改革与创新诊断学视频公开课实践技能的培训方法,尽快完成由医学生向医生的过渡。

五、后续建设计划

视频公开课资源建设必需进一步拓展,对原来的教学视频时行更换。堂课的内容、教学过程、重难点等拍摄人员应在课前应该熟悉,在有条件的学校应当提前进行观摩。视频公开课应建设成为一流教学管理、一流教材、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师队伍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标准化病人教学开展的同时,实施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的全程化视频录像教学对比。把医院教学实践查房应用到在学校的教学之中,以体现教学实践与教学成果的创新。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与精品视频公开课接轨,组织、设计、实施诊断学实践技能的多种评价体系。总结教学计划实施,课程体系改革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影响。对精品视频公开课提出对课程建设有价值的改革措施,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的重要研究内容、目标、方法结果进行推广。

六、存在问题

诊断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中资源的丰富性及优质性被更多地强调,而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没有被考虑到,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资源的开放和共享而被影响。当前的诊断学精品视频公开课课程资源开发以高等学校独立开发为主,内容的一部分课程被高校提供,开发或整合由传媒公司来做。可能使所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和技术难以融入课程的教学体系中,使得高等学校的学科优势和课程内容很难以形成互补与互助,故存在不同高等学校同类课程重复开发现象。

总之,诊断学精品视频公开课为医学生的教学创设了一种崭新途径,体现了以学校为依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是深度体现时代教学为特色的课程教育模式。如何让诊断学视频公开课获得广泛认可,我们要探讨和研究的教学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要达到国际一流公开课的水准,我们的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孟红旗,朱凡特.诊断学教学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能力的培养[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78.

[2]孟红旗,朱凡特.诊断学精品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61.

[3]孟红旗,朱凡特.护理诊断在脑血管疾病中探索[J].医学信息2013,26(3):13.

[4]孟红旗,朱凡特.诊断学优质课程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J].健康世界,2015,23(11):95-96.

[5]施华秀,王挹青,张亚强,黄春华.创建诊断学精品课程的探索[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