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时间:2022-05-29 14:0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第1篇

关键词:立体引学式教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

立体引学式教学提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生动有趣的小学应用题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逐渐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老师来说,对如何运用立体引学式教学理念,提高小学生应用题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有一定的体会和有一些肤浅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在做题是往往不是对题目进行实质性综合分析,而是单一的联系代替运算分析,孤立地以题目中一些表面的个别的外部因素为依据进行解答;遵循机械的联系,按固定的习惯思路,套用以前熟悉的方法以及所形成的运算定势,思维不能随题目性质的变化而灵活地转移;思维只能随着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的发展顺序,由原初条件推向结果,而不能由结果返回到原初条件;思维缺乏逻辑性,不能对题目进行连贯的分析综合活动,注意力容易被情节所转移;思维容易受外界的暗示,不能正确审视自己的运算结果以及根据题目的本质联系来检验自己的思维过程。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首先是老师要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掌握题目的结构,在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来理解题目的具体的数量关系,从中选择正确的运算方法,然后才是计算结果,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讲要做到“三启发三促进”:

一、启发引导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小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因此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良好的审题习惯首先要会读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边读边想掌握题中讲的是什么事情,经过怎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应用题的条件。结果怎样,则是所讲的问题。要想弄清楚题中给定的条件是什么,要求问题是什么?不仅要边读边想,在必要情况下还要借助简单的实物图或线段图来辅助理解,这样能把题目里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把抽象的东西摆在眼前,便于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题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鸡有24只,鸭的只数是鸡的2倍,问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题中哪些数据与问题有直接联系,哪些没有直接联系,如果在边读边想基础上再加简单的线段图帮助分析,学生就更容易知道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了,否则对于抽象概念能力较差的部分学生就难以理解了。实践证明,学生不会解答某一应用题,往往就是对该题的题意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启发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就等于解答应用题中完成一半的任务。

二、启发引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步骤,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概括地说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在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

一道题做得对不对,学生要能自我评价,对的强化,不对的反馈纠正,这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完成列式计算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推理论证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解答”的问题。然而很多小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明显的错误,因此,一要启发引导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化法等;还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进行,最后发展成学生独立自主完成。

在教学中还经常遇到学生不重视写答案,只写“是多少”就算完了的现象。答案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是一件事情的结束。我们做事强调有好的开端,也得有好的结束,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我们做题就同做工作一样,应该有完美的结束。因此,不仅要使学生重视写答案,还要使学生学会写答案。

三、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不仅要求应用题的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还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要让应用题的情节具有现实性,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除应用题本身的内容要联系实际外,还要扩大联系实际的范围,如在百分数应用题中增加利息的计算,以及一些保险、纳税等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自主能力。

例如:三(1)班今天要进行植树活动,要求分两组进行植树,即男生、女生各一组,老师准备了40棵树苗,你认为怎样分较合理?学生提出两种意见:一是平均分,即男、女生分到同样多的树苗;二是按人数多少分,即人多分到的树苗多,人少分到的树苗少。通过讨论、争议取得共识:按人数分较合理。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男、女生各分到多少棵树苗?当然,题中还缺少男、女生人数的条件,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的确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如,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学校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时,让学生先摆出12只“白兔”,7只“黑兔”,使“白兔”和“黑兔”一一对应。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说出白兔跟黑兔相比;白兔多,黑兔少;白兔可以分成哪两部分,理解从12只白兔中去掉和黑兔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所以要用减法计算。通过这样的操作和分析,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关于这种应用题中较大数与较小数的数量关系的表象,理解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2篇

一、思维的发展与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提高

多年来应用题的教学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特别从三年级开始,应用题教学的难点多,坡度大,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所以普遍出现从三年级开始数学成绩大幅度下降的现象。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提出"思维的发展与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提高"这一课题,现就这一课题的研究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1、打好两个知识基础。

一是加强四则运算基本概念的教学及计算能力的提高;二是从简单应用题入手,认真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逐步过渡到能使学生准确地分析较复杂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培养四个基本能力。

(1)读题、审题的能力。要能正确解答应用题,首先要能读通、读懂应用题。所谓"读通",就是要读得正确、清楚,句逗分明;所谓"读懂",就是要能分离出应用题的情节、抽出条件和问题,排出非计算数的干扰。当然,要达到这一步,除了数学教师注意科学地培养学生读题是、审题能力外,还要多与语文教师配合,切实加强学生语文阅读、分析能力。

3、抽象概括的能力。

在小学教学教材中的应用题,绝大部分是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在解答这些应用题时,就要把这些实际问题经过抽象,变为数学问题。所以,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将基本应用题抽象成文字题的训练;在特殊的实际问题中概括出常见的数量关系;在复习中经常对某些应用题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来不断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

(3)分析综合的能力。从三年级开始,学生逐步接触三步或三步以上的复合应用题,并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综合能力。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呢?现就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谈一下。

小四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的知识技能要求由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过渡到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部分的教学,提前进行由分步计算到列综合算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为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作好铺垫。

对一些复合应用题,提出中间问题来搭桥,或设计准备题来铺路,并通过比较,让学生领会如何去寻找中间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的能力。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对复合应用题题意的复述,算法的判断,算理的阐明,以帮助学生不断熟悉各类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4)发散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对应用题补充条件、补充问题和列出数量关系式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地根据两个有关的条件推出隐藏着的问题,或根据一个问题推出与之相关联的两个条件,并且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不断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随着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大,逐年提高学生的要求,扩大联想范围,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以加深对各部分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深刻性和独特性等良好品质。

二、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解题思考方法

(一)波利亚的解题思考方法

被誉为世界数学名著的《怎样解题》,是美国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杰作。波利亚专门设计了适用于引导小学生顺利解题的一套方法,这套方法曾被许多学生采用,数学解题能力得到了大力的提高。迄今为止,当我们要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时往往是通过测验其解题能力来评定的。这也难怪,学习数学就是为解决问题的。所以,美国中小学把解题能力列为培养重点。

波利亚的方法实际上是一张"怎样解题表",表中蕴含着解题要点和解题经验,以及数学思维方法。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遵循这种思考方法,并进而使学生逐渐习惯这种思考方法,那么学生解题能力将有望提高。

1、理解题目:(1)题目中说了些生命?(2)本题中所含的各个项目间有什么关系?(3)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2、顶一个计划:(1)画一张图是否有助解题?(2)做一张表是否有助解题?(3)考虑特别并寻找一个合适的模式。(4)先考虑一个条件,然后再加上另一个条件。

3、执行计划:(1)执行计划。(2)检验每一个步骤是否正确。

4、反复再看:(1)答案是否合理?(2)试着找出解题的另一个方法。(3)编一道类似的题。

需要说明的是波利亚创造的这种解题思考方法,要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二)根据教材特点分年级段给学生的解题思考方法

一、二年级的应用题大多很贴近生活实际,容易使学生引起联想,甚至应用体重设计的食物触手可及,因此,我们在教学一、二年级应用题时要尽量让学生格局题意动手摆一摆学具,也可以通过观察、画图、表演、游戏等方式来理解和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达到解题的目的。一、二年级学生思维形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抽象思维处于萌芽状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多以形象思维方法进行教学。从直观、形象的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便适应三年级较抽象的应用题知识技能的训练。

三、四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主要应以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为主。分析和综合是解应用题的最基本的方法。教材中的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常用逆推的方法,所以,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这两种思路应经常互相配合,协调运用。条件是综合的基础,问题是分析的依据。

从三年级开始就要着力培养逆推和顺推的基本功,即:看到一个问题立即能想到解决这个问题的两个条件;看到一个问题立即能想到所能解决的某个问题。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具体措施

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也许可以很好地掌握老师所讲的各个知识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可能因为读不懂题目而下不了笔。还有许多时候,小学生做错题也是因为不会审题,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就盲目开始计算。所以审题对学生解题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自己在做题时,总是会出现读不懂题,答非所问的现象,这些严重影响答案的正确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教师太注重一节课上所传授的知识点的数量,而忘了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也没有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不一样,导致教师在念完题之后,那些反应快的学生回答出了答案,教师就以为全部同学都能回答出正确答案,就对这一知识点一笔带过了。然而实际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还没有读懂题目是什么意思。这种快速的课堂教学,使得那些题目理解能力稍差的同学越来越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以致恶性循环。其二,学生自身没有对自己审题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面对因为自己审题出现偏差而导致的错误,总是解释为自己没看清题,自己马虎大意。可实际上粗心马虎背后暴露的正是审题能力的薄弱。如果总是不去正视这个问题,必然会使审题能力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会有所退化。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习惯,因材施教,加强对每个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二、训练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具体措施

1.学会读题是正确审题的基础

小学生识字量少,阅读起来一字一顿,速度较慢,而且理解能力不太好,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读题方案,比如可以教学生大声朗读、默读、轻声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还需要时刻提醒学生在审题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提醒学生不要想当然,要看全题目,不要在读题中产生错误的思维定式。如一次数学考试的考试题:13个8相加是多少,请选出以下错误运算。A.13×8,B13+8,C.8×13这道题当时很多学生都选择了A或C,原因就在于他们读题时没有看清楚关键字“错误”,想当然地以为题目是要求选出正确答案。

2.学会理解是正确审题的关键

只看清楚题目还不够,还需要将题目内容在脑海中加以理解。首先需要对题目中涉及的数学术语有一个清晰、正确的理解。比如数学题目中经常涉及的“翻了一倍”“增加到”“增加了”等等。如应用题:(1)某果园农场去年收苹果144千克,今年比去年增加了26千克,今年共收苹果多少吨?144+26=170(千克)。(2)某果园农场去年收苹果4吨,今年比去年增加到8吨,今年共收苹果多少吨?(8吨)这两道题目很多同学搞不清楚,关键是对题目中“增加了和增加到“的意思不理解,也不能区分。所以很多学生把第二题列算式为:4+8=12(吨)。所以就要求同学们课下一定要掌握好数学术语的含义及应用。

3.反复推敲是正确审题的保障

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注重对每个字的推敲,尤其是反映数量关系的关键字句的推敲。只有理解了它的含义,才能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如“同学们修补图书。六年级修补312本,比三年级多修补39本。三年级修补多少本?”有的学生一下子分辨不出六年级修补的多还是三年级修补的多,这就要抓住“比三年级多修补39本”这个关键句,仔细推敲得出“312本比三年级修的多39本”这个关系量,从而就好解答了。另外,在得出答案之后,还需要重新仔细检查,将答案带入题目之中,推敲是否符合题意。

参考文献:

[1]郑梅娟.读题、审题: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4(08).

[2]苏程.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

[3]王晓瑜.浅谈小学数学主动审题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12).

第4篇

二年级的学生应把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长期学习的重点,而这个习惯都是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起来的。对于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呢?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了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

1.角的动态定义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2.角的种类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0角:等于零度的角。

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还有许多种角的关系,如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中,主要用来判断平行)!

3.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 分配律,消去律。

随着数学的发展, 运算的对象从整数发展为更一般群。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

一、在常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以往,有的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是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那里,带者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课堂学习效率。教学时间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即使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2、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是良好课堂秩序的一种保障,学生每次上完课后及时收拾好上节课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用品如课本、工具书、练习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并要按一定顺序摆放。这样既避免了课堂上杂乱无章的现象,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1、培养良好的坐姿习惯

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柔韧性非常好,但同时也非常容易受到“冲击”。小学生在读写时如果坐姿不正确,久而久之,将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很有可能造成骨骼的变形,不利于身体保持平衡,出现驼背或肌肉疲劳等症状。为了改变这种不良习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要用一句话来提示学生,“坐如钟”一句简短的语言,能提醒学生及时改变不良的坐姿。我还经常告诉学生坐姿与自己的视力也密切相关。不正确的坐姿会造成眼睛的疲劳、使眼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以往,势必导致视力的下降。不良坐姿也会影响自己将来身体美,不良坐姿还会影响将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信正确地引导培养,学生均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首先,重视学生书写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来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而且书写质量很差,这跟书写习惯养成有密切关系,那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书写姿势的培养。严格要求,反复强化。良好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如:坐时要端正,腰杆挺直,要求眼睛视线与水平面接近直角,距离在1厘米左右,这样既保证了脊椎正常发育,又做到了用眼卫生,书写时不要求多,也不要求快,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书写习惯。除严格之外,还有一个反复强化持久要求的问题,只有反复不断地强化练习,才能使学生逐渐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所以书写习惯的培养就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课堂上只要是提笔书写,我就让学生想口诀:书写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这样学生通过简单的儿歌来强化记忆书写的正确姿势。长此以往,一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身;然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坚信,只要锲而不舍,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然会逐步形成。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还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是学生学习了混合运算之后,先后顺序搞不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认真读题,抓住关键字眼,找出已知条件,认真分析,每道题至少读两遍,达到题意弄明白方可解答。

要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应用题的解答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真思考。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不愿意检查,也不会检查。既然学生在这一方面有欠缺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指导、多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检查方法,在检查中使学生意识到认真检查的重要性,从而能坚持认真去做。

认真验算的习惯,很多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每次写完题之后就感觉万事大吉,大功告成了,为此以往很多老师采取批评的态度,但结果没有太大的改进。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的方法,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等书写清楚规范,竖式要写清楚,排列整齐,以便检查。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审题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平时多引导、多检查、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逐步养成。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解析

1、计算要过关: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数学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数学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2、枚举是难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数学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第5篇

一、 强化默读,化解细小障碍

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强化默读,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这样才能捕捉到题目中一些细小的障碍,并顺利进行化解,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比如,教学二年级数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用7、9、16、63这4个数字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我先让学生默读题目,弄清题目要求,把题目分解成三个部分:1.必须用7、9、16、63这4个数;2.组成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3.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各两道。这样,学生理清题意后,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

又如,在学完简单统计的知识后,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先调查本班同学早餐喜欢吃的主食的情况,然后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成统计表,再制成统计图。让二年级的学生一下子把题目的要求看明白,难度很大。我让学生先默读题目,看看这道题要求我们做多少件事,并一一说出来,这样把题目分成三个部分:1.调查;2.用画“正” 字的方法记录成统计表;3.制成统计图。然后让学生按步骤逐一解决,既简单又有条理,学生乐于接受也容易掌握。

可见,学生在解题之前,一定要认真默读题目,找出关键词语,悟透题目的内涵,最后才列式解答。

二、重视言语,领会生活用语

我们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师必须对生活中的数学用语与专业的数学术语加以联系沟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语。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经常会出现“打折”“赚了”“亏了”“利润”等生活用语,那么让学生领会这些生活用语所表示的数学意义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百分数应用题:服装店卖出了两件衣服,每件60元,其中一件赚了20%,另一件亏了20%。服装店是赚了还是亏了?像这样的一道题,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赚了”“亏了”这些生活用语,而是简单地理解为一件赚了20%,另一件亏了20%,将两个20%相减,就会错误地认为结果是不赚也不亏。因此,只有当学生理解了“赚了”“亏了”其实是指“比进货价多20%”和“比进货价少20%”时,才能把该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学生就会豁然开朗,问题也随之解决。教师在教学中能坚持不懈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渐渐地,学生的阅读习惯便养成,审题能力自然提高了,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注重推敲,感悟数量关系

推敲,是指学生通过读题、思考后能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将题意重述出来。因为数学题目是由一些术语、数量、文字以及数量关系组成的,学生如把题意表达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也就自然明确。这使我想到分数中的比多比少应用题,学生总是没能正确找到标准量,弄不清谁与谁比,这是学生没有正确理解数量关系的缘故。其实学生早在一年级时就已经学过了简单的“比多比少”问题,到了三年级开始接触这方面的应用题,学生学起来依然感到困难。尤其是对那些逆向叙述的题目,像“商店运来苹果200箱,比运来的梨多20箱,运来的梨有多少箱”,特别容易造成思考障碍。如何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首先要抓住“比运来的梨多20箱”这个关键句子,把该句进行扩句,使之成为“运来的苹果比运来的梨多20箱”,明确谁与谁比。然后转变“运来的苹果比运来的梨多20箱”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变逆为顺,使条件明朗化,即“运来的梨比运来的苹果少20箱”,这样条件读顺了,数量关系也就理解了,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第6篇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湘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新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潜能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时、分、秒;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三、倍的认识;

四、多位数乘一位数;

五、分数的初步认识;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

七、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

八、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2.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帮助他们乐学、会学、学会。

三、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预计)教学时间略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4)班数学科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0人。这班里有许多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教过,对于他们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班里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

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四、教学进度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71人,男生40人,女生31人。上学期平均分62。66。及格人数39人,不及格人数25人。但90分以上的却只有1人,总体成绩不理想。本学期人数增多,但学生积极性较高,希望本学期能有所进步。

二、教学内容:

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和复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1)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实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1)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统计与概率:

(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数的组成探索数的读法与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习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2、在探索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展抽象思维。

3、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量、画、算平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4、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述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简单的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1、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主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常与同学共同开展学习活动,经常与同学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简单地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3、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在教科书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三、教研活动安排:

1、研究课题:如何构建全纳的数学课堂。

2、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2)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倡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探索、相互合作。

(4)加强学生的数感、提倡算法多样化。

(5)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6)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做好补差工作,使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7)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除法,十五课时

第二单元认数,十三课时

第三单元千克与克,九课时

第四单元加和减,十课时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九课时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十一课时

第七单元乘法,十四课时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六课时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八课时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十课时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七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的长短进行度量。

难点: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研讨的问题(教学中的困惑)

1、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时间的长短(准确的时间观念)?

2、在解决时间的应用题中,如何写计算过程?

3、对于“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8:30,每节课40分钟,第二节课什么时间下课?”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4用什么方法让孩子能更好、更准确的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

修订意见

1、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并在多次的估计时间的活动中体验活动,逐步积累经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建立对时间单位的准确感知。

2、在教学有关时间的计算时,可以通过观察钟面指针转动的区域帮助学生理解。

3、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解决措施

1、把一分钟具体化,让学生通过数数、倒计时、一分钟能做的事等去亲自体验时间的长短,并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2、不强调必须写计算过程,只要学生能写出结果就可以,灵活处理。

3、要区分时间与时刻,借助动态的转动钟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当60分时,时针走了一小时。

4、首先要弄清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进制,然后和100进制的米与厘米的题进行混合练习。

反思总结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毫米、分米和千米与米、厘米;吨和千克的进率及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吨的质量观念,应用毫米、分米和千米来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以及应用吨来正确表示物体的质量。

研讨的问题(教学中的困惑)

1、如何体验1千米的长度?

2、如何更好的认识及感受1吨的重量?

修订意见

1、教师要组织学生真正到操场上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体验1千米有多长,加深对1千米长度观念的理解。

在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动的要求。

2、应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

例如,可以抬一抬25千克的大米,然后推算多少袋有1吨,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吨货物的多少,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名学生的体重,然后在算一算、估一估多少名学生的体重是1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1吨。

解决措施

1、教师要组织学生真正到操场上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体验1千米有多长。

2、应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

例如,可以抬一抬25千克的大米,然后推算多少袋有1吨,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吨货物的多少,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名学生的体重,然后在算一算、估一估多少名学生的体重是1吨。

第7篇

三年级数学期中总结范文

一、考试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总的来说,其考核内容是比较全面、综合的,题型也比较灵活,在题目的安排上,由易到难,题量适中,分数的分配较合理。

二、主要成绩

三(3)班参考人数33人,优秀人数31人,优秀率93.9%,平均分96.8分,满分人数6人。

三、主要问题

1、学生在读题时不够认真仔细,甚至有漏题现象,学生独立做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2、学生们理解能力不强;特别表现在应用题上。做题是一知半解,不够全面。最后一题,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平均每天行125千米,他一个星期能不能从青岛到达北京?此题要求学生先求出一周能走多远,再求出青岛到北京的路程,然后再比较,判断李叔叔一周能不能到达北京。学生的思维想得比较简单,此题错的人比较多。

3、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过关。这次考试中有几个学生甚至连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不过关。就因为对所学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牢固,导致做起题来出现错误。

四、前10周总结

在前段的时间里,一起学习了口算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观察物体;千克、克、吨;搭配中的学问;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等内容。

学生在计算时,因为口诀不是非常熟练,部分同学偶尔出错。在观察物体这个单位,学生学会了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并正确的画出所观察到的形状。搭配的学生这个单位学生学会了,不重复、不遗漏的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搭配。在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个单元中,学生的计算偶尔会出错,但是由于刚从低年级过渡到中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有待培养,关于数学思维的次序性学生没能全面考虑,因此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方面,学生还要加强。老师针对解决问题的各种类型进行了,强化训练,但是仍有部分学生理解能力欠缺,不能理解比如女生人数=全班人数男生人数,这样一些生活常识问题,还有部分学生不理解一副羽毛球拍就是2个羽毛球拍等简单问题。

2班有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分散,作业拖拉,写字速度慢,学完新课后没有及时复习的习惯,做完作业后没有及时检查的好习惯。

五、下半期应努力的方向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采取以下措施:

1、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学。

2、 针对学困生,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差,差在什么地方,同时,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鼓起勇气,奋勇争先,力争赶上优秀生;优秀生,让他们平时不仅要管好自己,使自己天天向上,还要经常帮助学困生。开展一帮一教学的活动,让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都与成绩较差的学生交朋友,互为小老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和提高。

学困生--------优生

董耀汶-------疏嘉信 邓浩明-------彭家浩

龚杰------刘付文欢 谢佳泉-----麦梓豪

周沅淇------麦采儿 苏文昶-----陈濠文

郑嘉宜------夏颖和 胡玮琛-------何睿俊

罗尹隆------陈霖 艾洪磊-----潘乐锶

王锦兴-----曾家祺

3、 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所有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夯实基础,日日进步,相信苦尽甘来的道理。

4、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效率。三年级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转折期,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所以要重点抓学生的习惯养成,比如书写习惯、听课习惯、及时订正错题习惯、倾听习惯、思考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的指正与督促,并且要至始至终的坚持。

5、关注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的养成。首先让学生放松学生紧张心理,在试卷发下来以后,先整体浏览一下试卷,看看题型和题量,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做到专注、投入。还应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对于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检验方法,这些在平时就应教给学生。每次考完试以后,让学生做试卷分析和辨析。

6、家校同步,孩子进步。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充分利用好家教共同体这一资源,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

六、下半学期的教学计划

十一周 学习周长

要求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概念和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十二周 学习两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十三周 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练习课,已经连乘、连除的混合运算

要求学生正确计算,掌握计算顺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十四周 整理与复习

要求学生及时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整理,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十五周 年月日的知识

掌握年月日之间的联系,理解24时计时法,会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

十六周 可能性和生活中的推理

了解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根据一些生活常识,来推论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第8篇

一、“数学好玩”。

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他们对五花八门的卡通画片爱不释手,对摆弄奥妙无穷的玩具乐此不疲,常常沉醉于迷人动听的故事情境之中,在他们稚嫩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亲近数学。

例如,教学“8的分成”时,我创设“分苹果”活动,很受学生欢迎。师:“小朋友喜欢吃水果吗?”(正值果实丰收的金秋时节,把学生一下带入生活实情中)“黑板上有一堆苹果,先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再数一数。”“把这堆苹果分成两堆,谁会分?”(学生争先恐后举手)教师提出要求:同位两人一组合作(每组一套模拟苹果),一个同学负责分,另一个同学记录。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学,不亦乐乎。数学是充满乐趣的“学问”,在情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

再如,“认识图形”一课最后,我安排“拼拼搭搭”的游戏:要求学生利用信封里的学具动手拼搭一个漂亮的拼图,拼搭好后在底板的下面填上所用图形的块数。小朋友特别投入,积极参与到愉快、轻松的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充分发挥想像力,拼出一些他们自己喜闻乐见的图形,真正做到教学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感觉数学好玩。

二、“数学有用”。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应当关注数学在学习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生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例如,教学“两积求和应用题”时,我围绕“秋游活动”组织教学活动:秋游前要准备好食品饮料。教师出示商品价目表(课前组织学生调查),请学生自主选购,提出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的选购方案中提取本课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两积求和应用题)。学生对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最乐意探究,通过独立思考、

品名 矿泉水 八宝粥 椰子汁 可乐 切片面包 果酱面包

单价 3元/瓶 4元/听 4元/听 2元/听 2元/袋 5元/袋

合作交流,顺利构建两积求和应用题的解题模型。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校组织三、四年级同学去秋游,三年级组有4个班,平均每班48人;四年级组有5个班,平均每班有45人,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秋游活动?大客车每辆限坐42人,每辆每天租金1000元;中巴车每辆限坐24人,每辆每天租金600元。请你为这次秋游活动设计一种理想的租车方案。学生在开放的问题中放飞思维,设计出很多种富有创意的方案,尤其在评价租车方案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满个性色彩。把“秋游中的数学”作为学习材料,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学生在参与基本的“数学化”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应用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成为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数学带劲”。

第9篇

第一、思维训练“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教师要认真备课,熟悉教材,精心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有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学习、观察、讨论和总结。如在教学乘法初步认识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人有两件宝,( )和( )?”学生很快用语文上所学得的知识就回答出“双手和大脑”。教师接着点出“双手”,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双手的手指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多数同学列出了“5+5=10”,也有学生的列法不同。此时,教师就抓住学生的思维引导出乘法的意义。对列式不同的学生也做了个别引导,使他们都进入到我事先布好的“局”中来。

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例如,在教学“千克与克”时,我把生活中的一千克的东西,也就是两包盐要学生从家里带到学校里来,让每一组的同学都用手感觉一下,一千克的重量,在教学克时,又让学生把二分的硬币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感受一克的重量,通过这两个具体物体重量的认识,学生对千克和克认识得较好。学生这样从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的有关概念、法则,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定能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关注和发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二、技能训练“生活化”。

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对学生的训练要着眼于学以致用而免费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可根据教科书中的题目,教师可将之进行修改,把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融入练习之中。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先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有角的事物,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出角的样子,再提问“一个角由几根小棒组成?”学生很快的回答出由“两根”。教师进而补充说明这就是“角的两条边”。再要求学生讨论“两根小棒如何摆才能摆成角”。如此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就可以慢慢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欲望,也炼就一种能力。

再如三年级的“长方形认识”,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玩一玩等活动,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

第三、应用题训练“生活化”。

应用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数量关系后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后,为了给学生学习应用题打基础,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看算式”编出与自己身边有关的小故事,并提出问题。学生很容易接受应用题,同时也很容易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打消了应用题难于理解的心理障碍。通过这样的尝试教学,学生不但不觉困难,反而兴趣浓厚,愿意参与,发挥想象。

这里特别要强调学习数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学于致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统计与可能性”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把扑克牌带进课堂,在6张红桃与3张方块、3张梅花中,任意抽取一张牌,抽10次,看你抽到红桃多少次,并作好记录,有什么结果,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第四、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例如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性提问:“老师比某某同学大几岁?”“妈妈买新衣服和新书包共花去多少钱?”等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就连日常生活中的量一量、称一称、比一比、算一算等生活问题也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第10篇

关键词:学具;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以及化归转化的思想等。

一、借助学具,数形结合,突破难点

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在教学中借助学具,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理念直观化,找到本质特征,理清脉络,攻其要点,突破难点。

例如,教学三年级“用一位数除两位数”时,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为什么要与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我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这样,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二、借助学具,联系转化,突破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引导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小学数学教材呈螺旋式上升编排,各个部分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生长,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见,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新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是基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学习之上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懂得了尝试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我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有的学生很快就发现,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摆出一个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如下图)。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能领悟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ah÷2。这样,学生在自主操作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利用转化的思想,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效地实现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我们知道,把现成的结论或“固定”的方法不假思索地搬到大脑中,这样的学习是肤浅的,当我们引导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旧知或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抽象的结论变成一个完整的探索过程,才能真正滋养学生的心智与精神,建构牢固的知识体系。

三、借助学具,直观题意,突破难点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逐渐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知识及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例如,把一根长4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两段,表面积增加

56.52平方米,原来这根木料的表面积是多少?

解决这个问题,突破点在哪?“表面积增加”这个条件对于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当时好多学生列式为56.52×4,当我问他们是怎么想的时候,他们不知所然。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读懂、理清题意是本习题讲解的难点所在。

这时,我让学生动手把一个圆柱形状的橡皮“锯成”两段,比较锯之前橡皮的表面积和锯之后橡皮的表面积发生的变化,观察发现,锯之后,两个小圆柱的侧面积之和等于锯之前整块橡皮的侧面积,而锯之后两个小圆柱一共有4个底面,比原来增加2个底面,联系理解题目中“表面积增加56.52平方米”实际上是两个底面积之和,这样,圆柱的底面积=56.52÷2=28.26(平方米),然后底面半径的平方=28.26÷3.14=9(平方米),半径即为3米,原来木料的表面积为2×3×3.14×4=75.36(平方米)。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延伸解决:“把圆柱或长方体的木料锯成3段、4段”,或“几个相同的圆柱、正方体拼接起来,其表面积、侧面积是多少”等类似问题。

适当的学具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应用题的情景,理解题意,为应用题的正确解答创造条件。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需利用学具帮助其理解题意,但是中高年级学生,也需要适当借助学具,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如,行程问题、求平均数应用题等。

四、借助学具,合作理解,突破难点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按照优、中、后进不同程度相互搭配,赋予学生宽松质疑、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疑难问题,在小组内、组际间借助学具操作,展开讨论,合作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走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条件,重视操作,重视演示,重视合作,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探索新知,这样,课堂才能焕发生命活力,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大胆设计教学环节

要想课堂教学效果好,就要努力设计好明确、清晰、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环节。下面我结合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一课,谈谈在教学设计方面的一些改变。我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程改变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于是设计出如下9个教学环节。明确目标。出示例题图,学生思考引发出算式4×120,讨论观察算式120 这个数的特点,让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是研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自主学习。请学生利用以前的学习经验,自己试做4×120的积。组内互学。组内成员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成果展示。小组长汇报展示组内的计算方法,尽量让生自己“讲出来。”组际悟学。交流比较体会几种方法,感悟出最简便的竖式计算方法。方法巩固。要求学生利用最简便的竖式计算方法完成“试一试6×380”,并找4人板演。自主总结。留出足够时间让概括出《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竖式计算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地方。点评提升。教师点评学生前半部分的表现,激励学生下面利用今天所学的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挑战更多的习题。当堂检测。组织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题。利用小组长帮忙批改习题。不遗漏1名同学,努力做到堂堂清。这样,我在教学时努力去实施这8个简洁明确的教学板块,一节课下来,听课教师一致反映学习效果好。

二、科学进行分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合作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我觉得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合作教学的有效性,关键便是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我认为:

1. 小组分配很重要,应使组际间各方面情况相当。尤其是学习成绩方面,分配时尽量达到均衡,同时还要兼顾不同个性的学生。

2. 进行组内结对子。刚建组时是6人一组,经过两个星期的实践,感觉三年级的孩子还是4人一组比较好。这样组长和本组中较弱的学生结成一对,其余2人结一对。要求学生不光帮扶学习情况,还要帮扶其他各方面。

3. 有效引导,确保小组合作活动正常开展。实施过程中,发现小组里学生之间常闹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交流时只顾自己说,自己操作学具,不听别人意见等不良现象。这时我及时去引导,要求小组长分配好操作顺序,告诉组员不要光自己操作,还要注意养成观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

三、巧用多种批改方式,减轻负担提高效率

1. 同桌互批。对于题目难度不大但题量很大的作业,如口算题让同桌互批。每天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苏教版的教材数学补充习题里的口算题,接着出示答案同桌互批。一方面加强计算能力训练,另一方面减少我的批改时间。批改后我让组长检阅批改情况,以保证批改效果。

2. 小组长批改。对于列竖式计算、比较大小、判断题、选择题,我采取先批改4个大组长的,由大组长再批改11个小组长的,最后小组长再批改组员的。这样学生分层进行作业批改、修正,我觉得时间短,检阅面大,判断课堂学习效果比较快。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性;教学策略

“解决问题”教学是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源于学生又用于生活;解决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把“解决问题”贯穿到小学各册数学教材的始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有哪些好的教学策略?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我发现很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通过对错题的分析与对学生解题过程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题不清,特别是图文混合题,不能正确找出条件和问题。读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很多学生的读题习惯比较差,在寻找条件和问题时缺乏细致的态度,甚至有些学生在读题认字上就存在困难,自然不能正确解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学生读题的要求,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在读题之后说一说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再用笔分别画一画。在读题时应关注学生读题的完整性,特别是在图文结合题中,一定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图意,力求完整地说出条件和问题。

(二)对条件本身理解不清,缺乏联系性思考。读题是外部可观察的状态,但学生在读题时的内化过程却是很难察觉的。有些情境图,图上有条件,很多学生也能正确地找出条件,但是当教师提问“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时,不少同学就犯难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可能是两种原因:(1)学生对应用题本身的结构缺乏认识,缺少这方面的训练;(2)学生将每个条件当成独立性存在,缺乏结合事件的连续性思考。这都是学生本身分析问题能力比较差的表现。

(三)缺乏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对加减乘除的算理本身不理解,造成方法选择上的困难。具体方法的正确选择不仅依赖于学生对具体情境的理解,同时也与学生对计算方法本身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不同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提出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问题”,要求学生面对同样的情境图,能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要具备这种能力,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例如: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5页第8题情境图,如果教师问:“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有的跟数学有关,有的跟数学无关。如果教师问:“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跟数学有关的问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学生会立刻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幅图,并提出许多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强化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新课标下解决问题不同于以往的应用题,呈现的信息是开放的,就像生活中的问题一样,要解决它,没有现成的条件,需要在很多的信息中有选择的去提取。教材提供的素材中往往包括很多信息,有本质的,有非本质的,有解决问题需要的,也有解决问题不需要的,就看学生会不会识别,会不会有选择的提取。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比如,有一幅图中展示植草坪的情景,有两组对话框,一组是老师说:“要植2000平方米的草坪,今天5人植了250平方米”。另一组是老爷爷说:“剩下的5天植完,平均每天植多少平方米?”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请大家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考过程及计算结果,让每位学生在这个交流想法与算法的过程中感悟到“5人”这条信息是多余的,解决“平均每天植多少平方米?”这个问题只需要“要植2000平方米的草坪,植了250平方米,剩下的5天植完”,这三条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