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裁教学法论文

体裁教学法论文

时间:2022-07-24 07:4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裁教学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裁教学法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体裁教学法;教学循环模式;自主学习;写作能力;学术用途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33-02

一、引言

随着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及共通语(Lingua franca)地位的建立,英语在学术知识传播中逐渐成为主要媒介语言,大多数全世界交流的学术论文都是使用英语的(Ammon,2001)[1]。一方面,英语通用语使学术交流更广泛和高效,而另一方面,形成非英语母语(NNS)学者在发表学术见解的障碍。所以,NNS学者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处于劣势,他们不但要具有专业学术知识,还要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因为语言技能与成功与否是相关的,这也使得非英语国家学术用途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的研究十分必要和重要。蔡基刚[2]也提出大学英语应从基础英语逐渐转到专业英语上来,大学英语教学定位应是学术英语。本文将讨论如何在学论文写作中通过体裁教学法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二、体裁教学

以Halliday[3]的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Swales[4]和Bhatia[5]建立了自己的语篇体裁理论。Swales在其所著Genre Analysis中将genre解释为:“体裁包括一系列交际事件,交际成员共享某种交际目的,这些目的职能为该话语社团所承认,因为构成某一体裁存在的基本理论。这一基本理据形成体裁的图式结构,并影响、限制内容以及文本的选择。”每一个专业领域的语篇都共享一定的程序(generic stages)、目的(social purpose)和语篇形式(textual form),这些都是由该专业领域的话语社区(discourse community)约定承认并共同使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Bhatia曾对此作过进一步的阐释,其要点是:(1)体裁是一种可辨认的交际事件;(2)体裁不是一般的交际事件,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事件;(3)在建构语篇时,我们必须遵循某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4)尽管体裁有其惯例和制约性,内行人仍可在体裁规定的框架内传达个人意图或交际目的[5]。

Swales提出“体裁教学法”(genre-based approach),根据语篇的“语步”(move)和“步骤”(step)作为语篇分析的基本单位,对语篇的各部分的体裁特征作了概括总结。“体裁教学法”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盛行,建立在语篇的体裁分析基础上,即把体裁和题材分析理论自觉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是:(1)引导学生掌握属于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2)让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构建(linguistic constructs),而且是一种社会的意义构建(social meaning constructs);(3)引导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又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或撰写属于某一题材的语篇(Kay,H.&T.Dudley-Evans 1998)[6]。

国外对体裁教学法的研究提出各种形式,笔者在此借鉴Feez[7]提出的教学循环模式(teaching and learning cycle),包含一套系统完整的某个特定体裁的写作教学的参考模式,为写作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循序渐进地认识和建构特定语篇体裁的五个步骤,每一教学步骤都有不同的目的,所以也有不同的教学活动。这五个步骤是:Building the context- Modelling and deconstructing the text-Joint construction of the text-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of the text-Linking to related texts。

以论文的“介绍(introduction)”部分写作为例,Swales提出,论文的介绍部分通常有三个语步:(1)确立研究领域(Establishing a territory);(2)建立合适的研究地位(Establishing a niche);(3)占据该研究地位(Occupying the niche)。通过Feez提出的五步教学循环过程,学习者能够对论文介绍部分的构成有更深刻的了解,对每个语步极其目的探索解构过程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好的掌握语篇布局,教学过程可以遵循下列步骤:

第一步:建构语境(Building the context),即引导学生了解目标体裁语篇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交际目的,介绍或者提问学习者对论文的介绍部分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提供辅助及背景知识。第二步:塑造并解构语篇(Modelling and deconstructing the text),使学生分析实例语篇的结构模式和解构语篇了解其特征,在解构论文介绍部分时,可以使学习者参考Swales提出的三个语步,并让学生自行探索实力语篇是否符合这三个语步,进一步分析各个语布都如何通过语言得以实现的。第三步:共同建构语篇(Joint construction of the text),学生共同参与建构所学体裁的语篇,小组共同探索,参与学生互相学习。第四步:独立建构语篇(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of the text),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所选题目独立建构语篇。第五步:联系相关语篇(Linking to related texts):学生探索如何把再次教学循环模式中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相同或相似语境的其他语篇相联系。

第一和第二教学组成部分,如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论、讨论等部分都可以参考教学循环过程完成教学步骤注重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意识(language awareness),使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论文介绍部分的语篇布局,即在理论上认识论文的写法。第三步和第四步则在有了语言输入后让学生能够合作甚至独立建构类似语篇,使学生在认识目标论文后,能够合作或独立完成类似语篇,即主动探索论文的写作过程。第五步则是提高学习者分析推理能力,能够将所学语篇应用实际并得到发挥,即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完成介绍部分写作教学后,论文的其他。

三、体裁教学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传统的大学英语学习写作教学及四六级考核形式,侧重写作的最终成品,应试的学生完成写作上交试卷,学习者在写作中没有更多的反思。然而,论文写作与四六级作文的写作过程和目的都不一样,研究生阶段学生更重视其在学术研究的发展,其论文撰写过程也是要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而EAP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单纯采用过程教学法(process-based approach),其典型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一稿、二稿至终稿的撰写和同辈互改等形式,难以满足研究生论文写作教学。所以,笔者认为,要借助过程教学法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文本,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采纳体裁教学法(genre-based approach)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分析文本-解读文本-构建文本的过程中学习论文写作的过程。

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下,新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果学习者仅掌握教材的知识点,很可能在步入社会时发现所学知识已经陈旧,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如何使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跟上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就显得尤其重要。自主学习并非孤立的自我学习,而是要有教师辅导、同辈互助和自我探索的学习过程,而大学生在即将步入社会时,更应学会学习的方法,使得学习能够事半功倍。

将体裁分析法结合到学术论文写作教学中,能够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体裁分析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在于它的解析性,它不仅是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入揭示语篇建构的理据,探讨语篇结构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并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回答了语篇是如何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这样的一个关键问题。

四、体裁教学法过程的问题

(一)教师要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和在课堂利用合适的语料,以完成整个教学循环过程,因为在前三个环节,学习者都要围绕教师所提供的语料进行结构分析,这三个环节在学习过程中起到提升语言意识(language awareness)的作用,对学生的继续学习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同时,这也体现了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辅导作用至关重要。

(二)教师在辅助学习者进行文本解读时,也要提醒学习者,体裁也并非一成不变,它是在一定时期被某一人群所共同接受和遵守的,但体裁可能由于文化因素或语篇变量(text parameter)的不同,而存在某种差异,人们可以在不破坏体裁基本结构的原则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在写作课堂学到的是写作方法,他们才能够举一反三,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三)教师在遵循上述教学循环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与学的次序,并在必要时对某个环节进行再循环或多次循环,直至达到教学效果和要求。

参考文献:

[1]Ammon,U.The dominance of English as a language of science:effects on other languages and language communities[M].Walter de Gruyter,2001.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4):306-308.

[3]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Edward Arnold Ltd.,1978.

[4]Swales,J.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0.

第2篇

关键词:网络语料库;过程体裁教学法;英语写作教学

在英语写作教学领域,网络语料库(online corpus)的使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关于基于网络语料库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层出不穷(董洪学,初胜华,2010),关于过程体裁教学法(the process genre approach)的研究也逐渐丰富。本文将网络语料库与过程体裁教学法相结合,探讨如何将网络语料库融入过程体裁教学法驱动的写作课堂。

一、常用的网络语料库

Reppen(2010)详细介绍了多种常用的网络语料库,并对它们的使用提出了建议。其中,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 http://natcorp.ox.ac.uk)收录了约一亿个单词,覆盖了各种类型的书面与口头文本。Michigan Corpus of Academic Spoken English(MICASE,http://micase.elicorpora.info)收录了约一百八十万语块,覆盖了各类型的学术类文本。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http://)收录了约四亿一千万个单词,包含大量的美式英语文本。

二、过程体裁教学法

过程体裁教学法最早由Badger和White(2000)提出。通过分析,他们总结出了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的利弊,因而提出了过程体裁教学法的概念,综合三种教学法,取长补短。在他们的基础上,韩金龙(2001)提出了一个四阶段的教学模型与运用这一模型的基本原则。Guo(2005)将过程体裁教学法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过程分化为六个阶段,并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教学方案。

三、网络语料库与过程体裁教学法相结合

韩金龙提出的过程体裁教学模型包括范文分析、模仿写作(集体仿写)、独立写作、编辑修订四阶段。采用这一模式,选择合适的、有指导意义的范文至关重要。网络语料库中储备的文本具有数量大、内容广、真实可靠的特点,可供教师挑选,然后在课堂上作为范文进行分析。在独立写作阶段,网络语料库可帮助学生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纠正语法错误,熟悉句型。在编辑修订阶段使用网络语料库,学生可进一步强化自己对目标体裁的认识,也可独立完成对作文的编辑修订,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Guo提出的教学模式包括写前准备(preparation)、建模与强化(modeling and reinforcing)、规划(planning)、集体写作(joint constructing)、独立写作(independent constructing)、修订(revising)六阶段,整个过程体裁写作过程因而被进一步深化。网络语料库可以在建模与强化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首先,网络语料库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目标体裁文本。如上文所述,这些文本符合英语国家的用语习惯,真实有效。再者,网络语料库的高级搜索功能可使学生在大量接触文本的同时按需选择,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

如今,在写作教学中运用网络语料库已然是一项新的趋势,而过程体裁教学法的发展也亟待新的手段来丰富该教学法所驱动的课堂。将二者相结合,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还能促进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洪学,初胜华.基于计算机网络语料库驱动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135(5):27-32.

[2]Reppen R.Using corpora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3]韩金龙.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1,84(4):35-40.

[4]Guo Yan.A process genre model for teaching writing[J]. English Teaching Forum,2005,43(3):18-26.

[5]Badger R,White G.A process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J].ELT journal,2000,54(2):153-160.

第3篇

【关键词】体裁-过程写作教学法 生态 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90-02

一、生态教育学概论

生态学概念是在1866年由德国科学家提出来的,可理解为“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008:241)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学院院长Lawence Cremin提出了“教育生态学”,他认为:教育受到多种结构和因子制约。把教育教学环境作为动态的生态环境来考察,运用生态规律指导教学,探究适合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模式。

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生态因子

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在生物因子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彼此给养反馈,循环往复的复杂过程。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生物因子体现各不相同。从宏观角度可以阐释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前者包括自然因子,社会因子,学校因子,文化因子,课程因子,后者主要有心理因子,教师因子和学生因子等。生态因子可以归为几类:

(一)教学目标因子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大学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三个层次,一般要求(basic requirement):完成一般性写作,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以及事件发生,能写常见应用文,就一般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写出120词的短文,用词恰当,语意连贯,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而较高要求(intermediate requirement):要求学生具备基本表达观点的能力,能撰写英语小论文。(2006:137)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设定学期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也要根据学生已有语言基础设定阶段性目标,从词汇p句法p段章来考察学生的写作目标是否实现。

(二)教材因子

从近年外研社p高教社等选用率较高的近多本流行大学英语写作类教材来看,教材的结构编排经历了语法式写作―句段落语篇写作―主题式读写写作―创新思辨写作几个阶段,更加注重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加入英语文体知识和语用知识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在有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内容上,新编教材还加入了如学术写作,四六级写作等模块。体现了写作的实践特征。但多数教材未配课件,使得课堂互动活动相对单一,不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及优化。

三、教学原则和课程设计

(一)体裁-过程写作教学法(P-G)

在总结了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的基础上,英国斯特灵大学Richard Badger和Goodith White提出了体裁-过程教学法,强调写作情境的设置和写作准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其教学方法主要分为范文讲解;模仿写作;独立写作;编辑修订;终稿五个阶段。

(二)课程设计

依据大学外语写作教学的合作原则和适度原则,本文提出可行性课程大纲,供两学期使用。主要分为写作技能和拓展写作两部分。第一阶段,读写结合,分为时态p人称,语态改写段落,仿写段落,段落赏析和听写练习;阶段二,拓展为看图说话,关键词p无关键词作文,续写,故事新编;阶段三,为专题写作,微微小品,母亲情深,热题,新闻调查,环游记,网购,影视论坛等主题进行写作活动。

第一阶段主要通过半机械式操练环节使学生熟悉英语的语言规则,把握英语句段的整体性,通过不同方法使学生熟悉英语句段套路。通过模写段落和范文欣赏,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语法知识体系,在文稿和范文的对比中,了解英汉句子结构性差异,逐渐纠正错误造句思维,明确英语段落中的衔接连贯等现象。第二阶段,以单个图片或一组图片为媒介,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叙事为作文角度完成图片解析―内容确定―关键词作文―无关键词作文并讲评。第三阶段主要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重点,要求学生搜集素材―组内讨论―列出提纲―主题式作文―范文鉴赏。

四、总结

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学习基础上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着重培养提高的语言输出技能,在有限的写作课堂里让学生了解英语写作,投身英语写作,掌握英语文法,喜爱英语创作,让不同的教学和师生生态因子相互流动,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势,同时,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利用学生角色的转换,激发写作热情,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习有所获。

参考文献:

[1]牛翠娟,娄安如,孙濡泳,李庆芳.基础生态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付华桦,吴雁华,曲利娟.生态学原理与应用[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邓丽君.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语专业基础写作教学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4(10)

[4]孙丹,殷际文,李舰君.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第4篇

【关键词】 概要写作 语料库 体裁 建构主义

概要(summary)是一种对原始文献(或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浓缩的语义连贯的短文。它以迅速掌握原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主观评论和解释,但必须简明、确切地表述原文的重要内容。概要写作(summary writing)是一种控制性的作文形式,它能使学生通过阅读原文,吸收原文的文章结构与语言方面的长处,写出内容一致、结构近似、语言简洁的短文。这种写作既要准确理解原文,又要能综合概括;既能培养欣赏能力,又能训练书面表达能力。

1 英语概要写作研究综述

曾炳辉(1989)在《英语概要写作与智力训练》中论述了概要写作是训练抽象概括能力即思维能力的最好的形式之一;郑文(2007)就大学英语读写过程中存在的输入和输出的矛盾,提出利用阅读教材作为写作输入,培养篇章图式;利用概要写作训练作为写作输出,揭示学生篇章图式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张新玲和曾用强(2009)在《读写结合写作测试任务在大型考试中的构念效度验证》中从构念效度的实质方面入手对这类任务在我国大规模考试中所得分数进行效度验证,发现所取样本考生的读写结合写作测试应答数据和构念理论相拟合。

而国外学者,已经开始运用语料库,体裁分析理论,语篇分析理论和形式结构分析理论研究概要写作,如Rosalie Friend的“Effects of Strategy Instruction on Summary Writing of College Students”;Daniel Marcu的“From text discourse structures to text summaries”;Esther Uso Juan和Juan Carlos Palmer Silveira的“A Product-Focused Approach to Text Summarisation”;Sa-Kwang Song,Dong Hyun Jang,Sung Hyon Myaeng的“Text Summarization Based on Sentence Clustering with Rhetorical Structure Information”以及Jade Goldstein Stewart的“Genre Oriented Summarization”等。

2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概要写作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与使用,现今语料库的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利用语料库进行语言研究和语言学习的人也就越来越方便。本研究建立了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语料库,其目的是通过语料库来研究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篇章及体裁的一部份特点,为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教学及测试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语料库中包括两个子语料库:概要写作原文库,概要写作库。每个子语料库按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3种不同的体裁又分成次子语料库。

在本研究中,为了增加语料的可靠性,语料主要来源于大学英语的相关教程包括《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4册》的A,B部分的精读课文,《大学英语精读1~4册》,概要来自于上面两个教程的配套教师用书《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师用书1~4册》、《大学英语精读同步辅导1~4册》,其它一部分语料来源于外文书目包括“Writing and Read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The Student Writer”,“The College Writer”,“Technical Writing”,“Steps to Writing Well”,“Reading Critically,Writing Well”,“Read,Reason, Write”,“Patterns or a purpose”,“Critical Strategies for Academic Writing”,“A Handbook of Writing”,剩余的一小部分语料来源于网络。 转贴于

目前项目组利用该语料库主要研究了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语场特征。本研究利用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语料库,检索到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使用频率在前的名词和动词,以得到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语场特征。检索中,发现了一些可以帮助确定概要写作语场的词语。名词如:text,author,passage,problem,writer,story;动词如:lead,show,tell,explain,display,suggest,relate,describe。通过把这些词汇在语料库工具AntConc中分析发现,原因在于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起始句通常采用能够概括文章主题的句子。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概要写作文章通常会包含一个能够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而且这个中心句子经常会被放在概要写作文章的开篇。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研究为大学英语概要教学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3 基于体裁分析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支架式英语概要写作教学研究

体裁分析与语篇分析密切相关,其中语篇的体裁分析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探讨语篇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韩金龙,秦秀白,2000)。体裁教学法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一系列被建架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解决语言某一方面的问题。

根据体裁分析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法,在英语概要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体裁意识培养学生协作探究、学习效果评价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根据体裁教学法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研究实践了支架式英语概要写作教学模式。

支架式英语概要写作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①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材料,使学生建立体裁和篇章意识。②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分析原材料的语言特点、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特点。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当前学习体裁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体裁与其它体裁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能从篇章语法规则中抽取语义,获得篇章图式;在写作过程中,能把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的篇章图式化为最简篇章图式,根据语义通过语法规则成篇。④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第一、协商、讨论原材料的体裁类型,并分析其语言特点、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特点;第二、协商、讨论英语概要写作的语言特点、交际目的、篇章结构特点、写作技巧和常见错误。⑤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教师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体裁意识、体裁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批判能力、写作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4 结语

英语概要写作是一项很好的读写结合的写作任务和复杂的思维训练活动,要求写作者具有很高的阅读和重组写作技巧,是有效连接阅读和写作的桥梁,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本研究建立的基于语料库、体裁分析和建构主义的英语概要写作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提高了大学英语读、写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能力、写作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2011C093。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QW201030)

参考文献

1 Bhatia V. K. Analyz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 tings[M]. London: Longman Publishing House,1993

第5篇

论文摘要:英语写作研究是中国当下英语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任务写作教学法”以语言习得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课程理论为基础,是一种顺应教学改革的新型的外语写作教学法。笔者在Jane Willis(1996)所提供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修订了一个三阶段的写作试验模式,并对其进行描述和操作。课堂教学表明,“任务写作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来的苦闷写作飞跃为现在的快乐写作。

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和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英语人才的培养日益趋向于复合型、实用型。作为输出性语言应用技能的英语写作教学正是培养高等学校复合型、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重要内容。因此,英语写作在中国当下的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国外语专业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在新一轮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浪潮中,学者(如蔡兰珍,2001;王露华,2005)和广大的一线教师逐渐发现我国主流的英语写作教学法如“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存在一些局限,而Horowitz(1986)等学者提出的“任务写作教学法”正好弥补其中的不足,对写作教学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试验。

一、“任务写作教学法”中“任务”的定义

“任务写作教学法”实际上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写作活动中的运用。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任务”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界定。Crookes(1986)认为,任务是“一项有特定目标的工作或活动”。Willis(1996)认为,任务是学习者为了做成某件事情用目的语进行有交际目的的活动。Richards、platt 和Weber(1986)认为,任务是人们在学习、理解、体会语言的过程中所开展的活动。Breen(1987)认为,一个任务是精心组织的、以促进语言教学为目的的一系列教学活动。Nunan(1989)认为,任务是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来理解领悟、处理问题、发挥创造、互相交流的课堂教学活动(龚亚夫、罗少茜,2003)。

尽管学者们对“任务”的界定不一,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学习作为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过程,并把这些任务与课程目标结合起来。Long和Crookes(1992)强调,“任务”必须同现实社会的语言需要有明确的联系,要根据现实社会的要求来设计。“任务”可以催化有意义语言的使用,因为在一种有利的环境中理解和重塑意义可以帮助目标语结构的发展。因此,他们认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着重通过处理和解决意义使学生习得语言、重视一定的形式而非所有形式。

二、“任务写作教学法”的理论

1.语言习得理论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之一来自于对语言习得的研究,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语言习得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母语或第一语言学习称为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称为第二语言习得。语言习得这一术语比学习更为可取,因为后一术语有时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连在一起。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习得以便了解语言学习所运用的方法,根据Routledge的《语言学词典》,语言习得的研究也包括对在正规学习环境下掌握语言的研究。

2.社会建构理论

Williams 和 Burden(1997)将Lev Vygotsky 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 Piaget(1966)、Bruner(1960)和Kelly(1995)的认知发展心理和教育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到外语课堂教学中。学习中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合作活动,这种活动是无法被教会的。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它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它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在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进行。而教师是学习者最重要的互动对象。教学应该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而最理想的情景是所学的知识可以在其中得到运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四个主要的因素,即学生、教师、任务和外围因素——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与学生。

3.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指的是Van Lier(1996)所创立的一种设计课程的理念。他的课程观从学习者的角度,将学习理论、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综合为3A课程观,即意识、自主与真实。Van Lier 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呈现新的语言知识时,教师把所要教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明确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用这些语言可以做什么事情,这就是意识。只有学生有了这样的意识,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才可能有意识地关注所学的内容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涉及学生的自我调整、动机、责任感与义务感。自主的两个方面是“选择性”与“责任感”。如果学习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所传授的知识,其注意力就会减弱,并且不能真正关注所学的知识。Van Lier的“真实”并不是仅仅指教材的语言材料与生活中语言使用真实的相关性,更重要的是人的“真实行动”。学习者在语言活动时做的事情是他们自己想做的。他们的行动是经过自主选择的,他们表达的是他们的真实感受,他们所表达的语言是他们想表达的,这才是真实。

二、“任务写作教学法”在高校英语专业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1.“任务写作教学法”的写作模式

Jane Willis(1996)在她的著作《任务型学习模式》中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活动的大致模式。她认为,以任务为基础的学习建立在三个阶段上。第一个阶段是任务前期。在这个阶段,教师介绍本单元的主题,然后学习者进行活动。第二个阶段是任务循环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一对一或分成小组来进行活动。然后准备向全班汇报他们是如何完成任务的,他们的结论是什么,最后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把他们的发现介绍给全班同学。第三个阶段把重点放在语言上。在这个阶段,强调任务中的一些特殊语言形式并进行练习,并就学习者在上一个阶段的表现给予反馈。

Willis(1996)所提供的教学模式对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指导思想,因此,笔者根据Willis(1996)的模式,自己修订了一个写作试验模式。这个写作模式一共有写前任务、合作写作、修改编辑三个阶段。

(1)写前任务。在写前任务阶段,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写作的要求和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学习需要,教师提供有特定目标和意义的写作主题或任务,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描写文、摘要、通知、简历、正式的书信等。不同的任务提供不同的意义和语言形式,激发不同背景知识的语言信息,给学生提供课堂上运用真实语言的机会。任务选好并强调其重要性后,给学生提供几篇真实的范文,简单分析其语言形式结构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例如,解释“摘要”写作结构是:点明主题,解析文章或书藉的目的或意图;介绍主要内容,使读者迅速理解文章或书藉的概貌;提供结论或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2)合作写作。合作写作阶段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创作过程。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按照上一阶段的范文和教师的提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初稿。首先,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启发学生利用一系列的写作策略(如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小组讨论和协商、速写、打草稿等)围绕某一主题或任务酝酿想法、搜集资料,检索某一特定体裁的写作信息和观点。其次,学生根据某一特定体裁的写作信息和观点(往往是关键词或提示句)规划写作结构,拟提纲并进行初步写作。在合作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共同商讨题目共同写作,也可以分工合作,分散后再结合,无论哪种方式,其目的都在于摘取组员们对某一特定体裁的写作信息和思想精髓(体现在词汇、语法、句型、布局谋篇和观点上),以融合在他们共同的目标作文上。整个过程,教师充当监督者、观察员和助手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必须指出,自始至终,教师应该走到学生当中去,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时和学生讨论、商定文章的内容,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必要的帮助。

(3)修改编辑。在写完初稿的基础上,由每组选一位代表报告他们的写作成果,报告时应该注意语言形式,特别是写作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还应该注意文章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在此阶段,教师充当听众、分析师和导师。教师首先分析学生的汇报,提出评价作文的标准。然后,根据这些标准评价学生的作文。教师还可以利用质量不同的作文,让学生自己互相评价,各组之间可以交换初稿,讨论并根据评价标准修改初稿、写二稿并编辑成文。同伴的反馈很重要,它可以使一些标准内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独立评价他人和自己作文的能力,还可以让他们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文章的写作,增强写作中的读者意识。

2.“任务写作教学法”在高校英语专业英语写作中的课堂实践

在实施“任务写作教学法”之前,首先对任务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其次,当在课堂上运用“任务写作教学法”时,我们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四点:1)由于学生把英语写作看做学习中最困难的活动,教师应该对学生平易近人,随时准备好给学生提供帮助、指导或组织,必要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建议。2)教师应该尽可能刺激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以使学生克服写作过程中的各种障碍。3)教师应该适当地进行显性培训,以保证学生能够成功地进行写作。4)教师应该注意到写作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笔者进一步详细展示“任务写作教学法”三阶段的具体教学操作过程。

(1)写前任务阶段。在写前任务阶段,我们设计以下写作任务:

Now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Computer Age. You should write about 150 words and you shoul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given in Chinese)below.

1)近年来,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计算机能做许多有益的事。

3)计算机也有许多副作用。

(2)合作写作阶段。

1)头脑风暴法。首先,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启发学生利用头脑风暴法围绕写作任务酝酿想法、搜集资料、检索体裁的写作信息和观点。头脑风暴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头绪:写作者可以在纸上写下任何一个在脑海里闪过的有关题目的想法,不管其是否合理、文法正确与否,总之越多越好。若作者的文思太快,也可以用缩写、短语或者符号代替完整的句子。这种方法是创作的基本要素,亦可使作者的文思泉涌,找到一切能想到的材料,然后根据主题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做到少而精,保留与主题关系最相关的材料。从题目及其要求我们得知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是计算机,是写计算机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文体属于论说文,文章要求写三段,中文提示是文章的提纲即每段的主题。每段的关键词分别为popularity、advantages、disadvantages。这些关键词确定了三段的写作重点和中心思想。经过头脑风暴法的筛选,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利弊归纳为:efficiency,entertainment,calculation,fantastic speed,taking over routine jobs,convenience;crime,trouble,virus,indulgence。

转贴于

2)列提纲。根据前面的分析、比较和综合,我们可以把文章的提纲列出来:

A. popularity of computer use:in the universitis,on farms,in factoris,in shops and other places

B. advantages of computers

a.improving people’s work efficiency

b. making scientific discoveries

c.doing difficult work

d. taking over routine jobs

C. disadvantages of computers

a. computer crime

b. computer virus

c. indulgence of children in computer games

3)确定主题句。根据题目中的中文提示,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的主题句:

A. Computers have grown in popularity.

B. Computers can do many useful things.

C. However,computers have a dark side.

4)写初稿。

到这一步,可以说我们的写作已经有了个好的开始。接下来,要求学生利用头脑风暴法筛选出来的素材、提纲和主题句拓展段落。写作时应该注意语言形式,特别是遣词造句和文章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3)修改编辑阶段(同上)。

三、结语

在“任务写作教学法”的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在小组活动或结对练习或讨论上。在这种小组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分头去查找不同的资料,并且与同伴分享这些资料,这样的交流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还增加了学生课堂的参与时间和由分享带来的乐趣。同时,小组写作可以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课堂限时写作可以训练写作速度,有利于学生的应试,可以说,这种写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来的苦闷写作飞跃为现在的快乐写作。

“任务写作教学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由于有了明确、具体的写作任务,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使用语言,学生不再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指令做各种活动,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描述熟悉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构建自己的知识领域,从而使原来的被动写作变为自主创作。在这个平等和谐、积极快乐而又富有挑战的写作环境中创作,他们充分体验到主动写作所获得成功的快乐,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的体验和认识会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任务写作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效果明显,因此,它顺应了新一轮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在新形势下的英语写作教学中笔者给予推荐评级。即使如此,“任务写作教学法”在中国语境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还需要更多的更加科学的验证和完善。

参考文献

[1]Crookes,G., Gass.S.Tasks and Language Learning Integrating Theory & Practice[M].Philadelphia:Multylingual Matters Ltd,1993.

[2]Horowitz D..Process not product:less than meets the eyes[J].TESOL Quarterly,1986,20(1).

[3]Long,M.H.,Crooks,G..Three approaches to task-based syllabus design”[J].TESOL Quarterly,1992,26(1):27-56.

[4]Richards,J.C.,Platt,J.Platt,H..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2000.

[5]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6.

[6]蔡兰珍.“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1,(4):41-46.

[7]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

良好的方法是正确解决问题的保证,是确保少走弯路的捷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唯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做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去读、怎样去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没能切实地去解答,就不能很好地算注重了方式方法。”在给学生日常授课和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白他们要去读的是什么,要有明确的方向感和指向性,目标要明确,还要明白怎么去读,怎么去理解。对于不同题材的文章,它们有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行文脉络。不同的作者在写相同体裁的文章时也会因为个人文学修养、意趣爱好、侧重习惯等的不一样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写作习惯和突出的语言文字风格等。

在给学生授课和指导时,要引导学生精细阅读,逐渐去发现这些差异和不同,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分类,以提高其学习能力。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记叙文时,首先要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主旨,重点去品味叙述部分和议论抒情叙述部分。一般来说,初中学段学生所接触到的议论文,其论点往往出现在句首或句尾。但偶尔也有出现在句中的,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能因为一般性特征而湮没了特殊性存在,亦不能一概而论。学习说明文时要仔细分析其课文内容,明确课文的说明对象,找出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并根据关键字词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体裁文章不同的知识点去进行有针对性的归纳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的知识点,以循序渐进式地提高现代文学习和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是关键。

二、鼓励学生适度扩大阅读视野,涉猎课外美文,加大阅读量,进行阅读量的积累和阅读分析

能力的有效训练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语文这一门课程的特点是其阅读量积累量是没有限度的,是没有上限的。从古自今,没有哪一个大文学家敢说自己读尽了天下书,识尽了天下字。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也是积淀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阅读是积累,是吸收,是消化,是把阅读材料内化为自己阅读能力的关键步骤和必须方法。我们应该鼓励新生代学生放宽视野,不要做井底蛙、蜀地犬,在学好教材里面的课文之外,还要广泛涉猎那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读物和文章。在选取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选择那些符合初中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读物,尤其要注意思想情趣方面的精细选择,要挑选出那些能激发学生正义感和有助于培养学生真善美特性的文章。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也说:“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量的长期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课外阅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起了强化和促进作用。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符合法度,显然跟吸收密切相关。”无论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是针对语文考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当今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任。

三、问题式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1.具体措施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首要任务是精心设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着手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初中课本所选篇目都是著名作家作者的优秀作品,在词语的使用、句子的把握上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为学习的典范,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在知识积累之余深化文意认知。比如,朱自清的《春》《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冯骥才的《珍珠鸟》、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等佳文中,词句运用写作技巧无一不蕴藏着作者无限寓意、深情,教师可在学生掌握字词、句子的基础上,设置与课文写作背景、引申含义、留白手法等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一思考、解答,进行知识的拓展训练。其次是逐步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即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时应作出具体的思路解析,对学生的优缺点要有所掌握,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加以引导,详细说明该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考虑,如何考虑以及注意事项等。再者是增进交流,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分析,确定教学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进而自己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法使自己发现的问题得到解决,还要对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2.注意事项据笔者教学经验,建议采用上述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前计划,即在计划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基础上,先行制定本季度或年度的工作规划,并将该教学方法融入到整体教学计划之中,从而妥善分配课时。二是设计新教案,即教师先要全面加强对此教学方法的学习,积极借鉴以往教学案例,并对此展开纵深层的研究、分析,学习相关教学技巧与经验,在已有的教案基础上创新。三是充分教课准备,即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应大致介绍本堂课采用的教学法的概念、作用和意义,使学生能够对问题式教学法有所了解。四是充分备课,即根据课标要求选择应实施互动教学的章节,结合知识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并于课后调查此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五是将课堂提问设置为开放性。语文学科并不像数学、物理,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和既定的答案,所以,将语文问答设作开放性的答题方式,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使想象力和联想力得以充分锻炼。以笔者教学经验总结,在解答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有更多尝试性的思考,能紧扣文章主旨,进一步深化对文本内涵的认知。

3.效果分析采取问题式教学法,结果显示,学生“睡觉不听课、听讲但不互动、听讲且参与互动、积极提问与考试成绩”等课堂指标调查结果均优于传统教学法授课的学生,同时,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学习兴趣的调动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由此,说明了问题式教学法对学生课堂表现、提升学习成绩等改善作用显著。

第7篇

关键词: CLIL 英语写作教学 运用

2009年,我赴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实地观摩部分课程的课堂教学,也对各国留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一些启发,引发了一些思考。

该学校要求学生专业课的学期论文需得到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双重诊断性评价。另外,在专业课教学中安排了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在场的辅导课。换言之,一方面,语言教师指导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及篇章结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考查论文的专业知识及内容观点。从学生的评价中,可以看出这种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即“语言与内容的融会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很有成效。

然而,我发现,相对于欧洲学生来说,中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不相匹配,更不用说达到完美的融合。这是由于国内外二语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所造成的。国内传统的外语教学往往注重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专业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提高总是被分割开来。另外,由于国内学术英语写作课程(AEW)开设得较少,造成中国留学生的专业课学期论文在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上都有所欠缺。我对56名中国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关于语言四大语言技能(听、说、读、写)难度排列中,写作被排在第一位,换言之,英语学术写作能力成为学生攻读国外学位的关键。

我进而思考,CLIL教学方法在欧盟国家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的英语教学,而且它们的“教学课程多数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教学目标”。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CLIL也完全可以成为英语教学(TEFL)的一个新途径。在英语教学课堂上,不再是语言形式的灌输和模仿,而是通过讨论内容、话题(其中就可以包含专业课的话题),让学生在思考内容的基础上,自发地运用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能力。于是,回国后,我对自己承担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了一些改进,本文通过我的教学实例,尝试将CLIL教学理念运用到英语写作课程中。

一、CLIL教学理念及其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国家开始采用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分离式纯语言技能教学的教学模式,即“语言与内容的融会式学习”。CLIL是基于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随着对语言的功能和交际目的的进一步认识而形成的。据估计,现有1800所欧洲学校正采用类似CLIL的教学模式。[1]而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公共英语教学而忽视专业英语教学,认为只有打好公共英语的基础,才能开始专业英语教学。因此,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使用相同的公共英语教材,考核也是以通过四、六级为主,或者是大学前两年学习公共英语,大三开始才接触一点专业英语教学,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不能被激发,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差。将语言的形式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的CLIL模式正好可以弥补国内孤立、单纯的语言教学。外语学习不再是单独的语言训练,而是成为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这能大大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利用语言来学习内容,并通过内容来促进语言习得,这是CLIL理念的核心。

二、CLIL教学理念在英语写作课中运用的课堂设计

以写作为突破口,带动其他语言技能提高的方法已为不少外语专家所肯定。以内容表达为中心的原则是“以写促学”模式的宗旨。“写”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提高过程,“写”好了,其他语言机能就会相应地提高。[2]可是,综观我们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重心还没有从“形式”转移到“内容”上来。大学高年级学生的习作依旧停留在以形式为中心的层面上,学生的作文思辨能力欠缺,满纸空话套话。值得注意的一点是,CLIL理念中的“内容”这里的“内容”不仅仅是学生在校所学的学科内容,也包括学生感兴趣的非学科内容。[3]因此,我设计了一次英语写作课堂,尝试将CLIL理念与一些主流写作教学法相结合。

(一)前期准备

当前,针对非英语专业所开的学术英语写作课程较少,导致学生英语论文写作能力较差,成为他们在国内学习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或是在国外学习专业课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不妨考虑从低年级开始开设一门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或者教师在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中融入学术英语写作的教学。同时,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写作过程中的主角。写作任务不能超出学生的语言水平,同时又要与个人兴趣相吻合,这是CLIL理念贯穿写作教学的首要条件。因此,综合以上两点考虑,我给学生布置了英文调查问卷及调查报告的写作任务。问卷的基本内容是关于大家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收集近期社会热点问题,并进行了整理和归纳,设计出一份英文的调查问卷。当然,在学生设计之前,教师需给出一份简单的Likert Scale格式的问卷供学生参考。要让学生写出“有想法”的文章,需首先让他们进行大量的阅读,获取各种信息,然后找到话题切入点,打开思路,迸发出思想火花。

(二)课堂教学

具体到英语写作课程中,CLIL理念应该与其他写作教学方法相结合。就英文调查问卷这一写作教学任务而言,应结合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模式。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过程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是学习者不断减少错误、将语言内化的过程,因此语言学习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不应该过度干预这些错误。应注重文章的内容和篇章结构,对语句错误宽容对待。同样,CLIL教学模式也是注重内容,而非语言形式的准确。这两种教学法是殊途同归。运用到课堂中,教师上课前须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者在讨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过程中,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应该全盘观察并进行指导。在学生充分准备了各自问卷调查的对象、主题之后,课上,教师让每组学生向大家说明各自选题的意义。然后,开始在班级里进行试调(pilot the questionnaire),并相互讨论,修改问卷,确保英文问卷清晰有效。由于课前的充分准备,学生讨论的热情很高,畅所欲言,相互指出问卷的不足,并能吸收借鉴好的问卷设计。通过讨论、辩论,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加强,这种合作学习的效果非常显著。

学生在实行真正大范围的问卷调查之后,进行总结和分析,写出一份偏学术性的调查报告。这时,CLIL理念将与另外一个写作教学法,即学术英语写作(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或称为体裁模式(genre approach)相结合。体裁是指某种特定的文本类型,诸如报纸、诗歌或者学术论文等。这些文本类型有着各不相同的格式、特征和用途。体裁写作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以实现文本真实社交功能为目的的范例教学。[4]教师需专门进行一堂关于学术英语写作的讲座,从学术英语写作规范,词汇、语法的选用等方面进行讲解,使学生有规则可循。在学术英语教学过程中,可结合CLIL理念中的一个模式――“浸没法”。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浸没法教师循序渐进地提供可以让学生模仿的、比较复杂的语言,并设计一些需要学生使用比较复杂的语言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学术英语中的正式语(formal words)时,可让学生用正式语而非口语化的词汇去解释专业术语。这样一来,既使用了真实的语言及语言材料,又兼顾了学习者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等因素。只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使用语言来实施真正的交际行为,才能使他们的语言学习产生良好的实际效果。

(三)课堂与课后的结合

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一个逐步递进、循环反复的过程(cyclical and recursive),包括:写前阶段(prewriting)、起草阶段(drafting)、修改阶段(revising)、定稿阶段(finalizing the draft)和教师终端反馈阶段(teacher’s feedback)。[5]这些都要求学生、教师在课后完成。另外,学习也应该是具有合作性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会和自己的同学及老师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几易其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语言表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际和科研等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四)教学过程的评价

CLIL理念下的写作课程考核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其对学术写作规则的掌握,同时也要考虑其专业知识的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和培养了一种积极的情感,而且在写严谨的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学会了运用专业知识思考、分析、处理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教师应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除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包括课堂上的讨论、初稿的修改、最终稿等,还应包括学生自评、互评。

我通过观摩英国大学里CLIL教学模式,思考CLIL理念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并提出一个简单的课堂设计,旨在构建丰富、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不完善的地方还很多,定在将来的研究中欲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骆巧丽.CLIL教学模式及其对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1.

[2]张严.“以写促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9

第8篇

【关键词】英语写作;写作方法

众所周知,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四大重要技能之一。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写作技能是英语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考试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的提示信息写出80-12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内容连贯,文理通顺,无严重的语法错误等。然而,学生的英语写作目前仍然是英语教学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所以,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分析在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错误.是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的。

1.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词汇实际运用能力差。

(2)句式结构单一,从句结构运用错误率高。

(3)文章结构的逻辑性差。思维不连贯。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是把语言的学习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文章的语篇结构和思维的连贯性。所以,学生的文章往往是信息感不强。没有中心句,支持的细节与中心句关联不够紧密,文章整体缺乏一致性和适合的过度词,有时读完感觉全然不知所云。

(4)中英文表达差异意识不够。

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始终对中西文化差异意识不够。所以,在英语写作中的中英文翻译时常常是字对字硬性翻译,按照汉语的习惯组织句子,没有注意到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思维表达方面的差异,造成在英语表达上的很多错误,在英语书面表达上出现了负迁移。因此,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应该从最基本的写作技巧抓起,从课堂教学的45分钟抓起,把写作根植于课文阅读教学中,寻找多种途径进行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2.1从词汇入手,使用准确的词汇表达句意

利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学会词汇的正确用法,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写作的基本训练。第一,利用词汇中的构词法,扩充词量,学会用恰当的词汇表达句意。通过利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进行词形填空的练习,掌握词性的正确使用方法。第二,通过对同义词和近义词及短语的辨析,找到准确且贴切的词汇。

2.2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句式结构的转换练习和句子结构的仿写练习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注意句子含义不变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利用所学过的句式进行转换练习.加深对句子结构的认识,熟悉不同句子结构的构成形式。

2.3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加强英语阅读练习,掌握篇章结构的逻辑性英语阅读同样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部分。而且阅读和写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而且可以提高英语的阅读速度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学会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写作谋篇布局的思路。同时,在学生阅读时,如遇到精彩的段落,让学生进行摘抄,背诵下来,可以大大提高英语的写作能力。

2.4掌握各种英语写作体裁的写作技巧,加强写作力度让学生掌握各种英语写作体裁的格式

如日记、信件、通知、记叙文、正反对比的议论文等,有助于学生掌握准确的写作结构、常用的表达句型和各类体裁的文章应该注意的事项等。由于平时的教学中受课时的限制,写作的练习次数较少,所以,应该在学生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后,加强写作的力度。如果可以,应该不放过任何形式的写作练习.例如要求学生坚持写美语日记,加强练笔,积累素材,避免提笔无话可说的现象。

总之,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一个反复修改直至作者满意的过程。写作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教师的职责就是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写作氛围,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通过写作教学,使学生由怕写到会写。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进一步促进听、说、读其它三项技能的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校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玉凤.提高大学英语写作的有效方法[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2002,(3):38~41.

第9篇

改革意味着进取,是一种积极的探索。笔者不揣浅陋,亦在单元教学问题上进行过探讨。本人称之为“单元流水教学法”,其具体内容是:按照教学常规,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特点及教育对象的实际,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和计划,实行板块式的整体性知识网络教学;其具体做法是:让任课老师各自承担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依次给同年级所有班上课。比如我们学校,一个年级共有八个班,四位语文老师,新学期伊始,让A承担第一单元,B承担第二单元,C承担第三单元,D承担第四单元的教学任务,每单元拟用两周的时间教完,A在一、二班完成第一单元的教学任务之后,再到三、四班上课,B在三、四班教完第二单元之后再到一、二班上课……依次实行流水式教学。当第一轮全部教完之后,任课教师根据单元内容和教学实际,精心设计单元知识检测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查漏补缺。然后,教师再分别承担另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这样,每学期一位教师只承担两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实行这种单元流水教学法的优点是:

一、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一个教案由原来使用两次变成使用八次)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将语文教师从备课批作业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采用单元流水式教学,第一、二周,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编写教案,此后,便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地为其他班上课,除上课、批作业之外,节省出的备课时间或用在同各年级或同科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上,或用于业务自修(以往只是忙于备课、批作业,在语文教学及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方面,太缺乏时间和精力去提高教学水平)。

二、能深入挖掘群体智慧,切实走集体备课的道路。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每位教师担任两个班的课,一包到底,三年一贯制。教师只对自己任教的两个班负责,备课时各人备各人的,尽管教研活动时常提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但集体备课也只往往流于形式。实行这种流水教学法之后,各人的责任就不只限于自己教的两个班,而是对同年级所有的学生负责。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大家互相热情地提供备课资料,对教学中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的确立和解析方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将在以往教学中的经验或教学心得也毫不保留地奉献给同道,以资切蹉,集体备课得到实质性的落实。

三、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教学水平,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一位语文教师或擅长教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或戏剧。教研组长可根据各人所长,分配教学任务,让各位教师分担各自擅长的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才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能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并将经验有效地用于以后几个班的教学实践。而传统的教法,如果在A班的教学中得到点反馈信息或有些教学反思,最多只能用于B班,但在B班得到的信息或启示就无用武之地了。尽管教育主管部门经常强调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但教案纸上“教学反思”栏目中出现的只言片语的“反思”,也只是一种敷衍的文字而已。这或许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收效不大的主要原因。

五、采用“单元流水教学法”,每隔两周换一位语文老师,能使学生对老师的教态、语势等有一种新鲜感,从而获得新刺激,激发愉悦的学习情绪,产生情趣和求知欲望,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三年一贯制、一包到底的教法,往往使学生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一种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心理,即使老师有意识地变换一下教法,学生还会认为是“换汤不换药”的老一套,不以为新或不以为然,便不会产生新刺激,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就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于“经常换一下老师,学生是否会适应教师的教学”这一问题,大可不必担心,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听一位陌生教师的讲课,比老是听一个教师讲,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而教材内容的跳跃,也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在中学各科教学中,语文教学独具特点,即此科不同于其他科具有章节上的逻辑连贯性。其他科如果采用这种内容上具有跳跃性的教学,学生听起来肯定吃力,无法接受。而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议论文、记叙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言文等,都有相对的单元独立性和完整性,让学生先学哪个单元的内容,区别不大。正如我们平常吃饭,先吃馒头后喝稀饭,与先喝稀饭后吃馒头,效果是一样的。

六、实行单元流水教学法,能极大地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业务熟练的老手精益求精,新手则可借此机会教学相长,百炼成钢。这种流水教学法本身存在着很大的竞争机制。各任课教师的教学实力和水平,在全年级同学面前曝光亮相,孰优孰劣,在学生心目中如明镜一般。从教师本身角度看,人人都想让学生觉得自己这一课讲得最好,哪位教师在教学上不使出浑身解数,尽心力而为之?教学质量的提高,自不待言。

七、关于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学生知识面的宽窄,阅读水平的高低,分析问题的能力等,都能从作文中体现出来。采用流水教学法,教师根据单元文章体裁、内容、特点,确立写作训练的体裁和内容。教师可对以前一两个班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从中找出一至两篇好文章加以润色,作为范文刻印出来,讲评时分发给学生,教师以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等为重点,认真搞好讲评。并指导学生结合范文,自批作文,以提高学生写作和修改文章的能力。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手中就有各种文体的大小作文的范文十几篇,三年之后,就有七八十篇乃至更多篇的优秀作文在手,学生时常翻阅这些优秀作文,对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 英文写作水平 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12-01

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在大学开设英语课程,旨在为我国培养具有优秀的英语综合能力人才,以满足国际交流的需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缺一不可。但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其薄弱环节。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是衡量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大学生对英文写作不感兴趣,甚至畏惧。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必须对影响中国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的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并对其进行逐步改善,达到提高大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目的。

一、大学生英文写作中的词汇、语法问题

英文写作是学生经过大量的听说、阅读的输入,在记忆的吸收以及加工之后的输出过程,这种综合的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让基础不够牢固的大学生们产生畏惧,他们的英文作文读起来缺乏连贯性,通篇都是缺乏说服力的简单句,夹杂着大量的语法错误与拼写错误,内容空洞单调。

词汇、语法使用错误是影响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的作文中见到的最普遍的错误就是词根正确但是词类错误的词。较常见的是把“成功”的动词succeed用作名词success用。在汉语意思中都是相同的,但在具体的句子中所做成份却是不同的,这也是受到了汉语语言思维中不需要选择词性的影响。还有些同学的英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造成了单词最基本的拼写错误。语法使用错误也充斥着大学生的英文作文中,语法结构是构成句子的基本框架,英语的句子组成是需要词形变化、词序、语序、虚词等来表达其中的语法关系。在英文写作中要有简单句和长难句的结合,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选择时态和词形。但是一些大学生对语法知识掌握相对匮乏,导致写作中主谓不一致、时态不一致等语法错误。

二、大学生英文写作中的英汉思维转换问题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影响大学生在英文写作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英汉思维的转换问题。英汉思维表达上的差异让部分大学生的作文内容出现了众多的中式英语。很多学生学习语言只学到了孤立的单词组合,而没有深入了解其中的英语思维。学生学习的单词以及句型都脱离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只是停留在了基础的认知阶段,而没有形成一种英语思维。当写作时在脑海中搜索不到正确的词语、句型搭配,只能先用汉语构思好写作内容,然后简单从汉语意思再进行单词拼凑直译到英语句子中。忽略了英语单词以及句型的搭配及用法,因此表达的内容出现不合乎规范的中式英语。

在英文写作的布局谋篇上,中国大学生也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着重描写对实践经验的感受以及体悟内容。通常会营造巨大的背景然后迂回曲折的切入主题,中心内容却被简单的一笔带过。而英文的分析性思维需要的是鲜明的观点,清晰的主题,用简洁的语言提出观点进而进行分析。这些英汉思维转换上的差异都是影响中国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三、教师对学生写作指导不够重视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大学生写作指导的不重视也是影响学生英文写作水平的因素之一。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侧重于精读、泛读教学,分配在写作指导上的时间过少,再加上学生过多,教师只能单一的进行布置――批改的反复,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心的批改,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写作中错误的指导。如此反复,学生的错误仍然是错误,没有及时的引导,这样的错误就会越积越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写作障碍。更有些教师只是教导学生仿写范文,长此以往,在反复的仿写中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忽视了对学生作文篇章结构的设置,又不大量进行写作训练,这样极大的削弱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提升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的建议

首先,训练学生进行英语词块记忆。英语词块的记忆是不再孤立的对单词进行浅层记忆,而是将固定的搭配、习语贯穿在语法结构中进行深层次的记忆,这样能满足在英文写作中短时间信息输出量以及提升语言使用的正确度。

其次,坚持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英语写作不是一项短时间内就能提升的内容,它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要在教授写作理论与技巧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训练。可以先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段落写作,然后逐步的进行模拟写作、限时写作。让学生养成用英语记日记的习惯。并对学生的范文进行分析和讨论,组织全班同学分析并纪录优点以及存在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正确的句法知识记忆深刻,还能够清晰透彻的了解存在问题。分析后再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修改自己文章中的相同问题,或者进行小组互相批改,再由教师批改。这样的训练减轻了教师的批改负担,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相互学习、批改的过程中,复习旧知,学习新知,促进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英文写作展现了大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也是大学生对英语综合知识表达自己观点以及思想的重要途径。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词汇、语法、篇章、英汉思维等方面的错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问题产生的原因,掌握常见错误的类型。教师应及时找出影响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因素的对策,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写作训练,适当的调整教学侧重点,通过教学方法的转变,让学生快速提升英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永中.过程教学法: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进的新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2]周雪,陈冠英.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探索――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过程-体裁教学法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10期.

[3]李军振,王红孝.从结果到过程再到体裁――英语写作教学流派溯源与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4]徐立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折中主义[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曹瑜.“过程写作法”较之“结果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第11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策略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诵读法

即熟读和背诵的方法。诵读法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注意的传统教学法。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而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学生也愿意读。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诵读需与会意密切结合,疏通文义;例如在背诵《出师表》时,要抓住诸葛亮由谈论形势到三条治国方针的提出,由叙述21年来的经历到“出师”战略目标的提出,由归纳各方面的责任到全篇主旨的点明这条行文线索,做到灵活记诵。

二、讲解法

讲解法的运用是灵活多变的,可以先有学生预习课文,参看注解,查工具书,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试着自行讲解。也可以在预习之前,教师先把课文范读一遍,并对难懂的词语,句式作些解释,然后再让学生经过预习,逐句讲解,如有错误,教师及时订正。还可以先让学生试着将课文译出来,教师有重点地提问某些词语的意义,对于难度较大,学生无法解答的,由教师讲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节约了时间。

三、讲析法

即“用讲述分析来加深对课文内容和写法理解的教学方法。分析要从教学目的出发,抓住课文的特点和重点,紧棵扣课文的字词句来进行。可以侧重于课文的某一方面,如人物分析,情节分析,结构分析,语言分析,逻辑分析,表现手法分析等,不必面面俱到。”例如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要因体裁的不同而重点不同。议论文着重在篇章结构,论点论据;人物传记着重在选材,剪裁和人物描写;写景抒情的散文,着重于景物描写和意境。对同一体裁的课文,重点也有所不同。

四、评点法

即对古诗文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思想艺术等方面进行品评点示。评,主要用在层次段落间,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作简明扼要的评析;点,主要用在字词句间,就其精妙与疑难之处作出启发和提示。要评得中肯,点得准确。

例如,在讲《登鹳雀楼》一诗时,对其中的“依”,“穷”二字要点,对整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雄浑开阔,激越昂扬的格调要评。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全诗的意境。

五、自学练习法

(1)查注自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预习阶段和较浅显的课文的学习。

(2)试讲回讲。试讲是学生在老师讲解之前,尝性地讲解课文。

(3)文意猜读。文意猜读法是学生在文言文的自学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根据上下文的关系,对新知识作出的合乎逻辑的推测从而明确文意的一种方法。例如从词的结构去猜: “暮而果大亡其财”(《寓言三则智子疑邻》)“果”,“大”,“财”的词义与现代汉语一致,可运用猜读法猜出:“果”――果然,“大”――极大,“财”――财物。

六、比较法

要比较古今字义异同、语法异同、词性变化活用、一字多义、多字一义。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句中“箕畚”要译成“用箕畚”,要比较,使学生明用法。又如多字一义现象,“曩与吾祖居者”、“向吾不为斯役”(《捕蛇者说》)两句中“曩”与“向”均是“从前”之意。还可比较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位作者虽然都受贬,两篇文体基本相同,但抒发的感情却有区别,《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很难见到受贬后的抑郁之情;而《醉翁亭记》却流露出作者受贬后娱情山水以排谴抑郁的复杂感情。

七、归纳法

即贯讲时能上连下挂,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教《马说》、《爱莲说》、《捕蛇者说》之后,要归纳说明,“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叙为议设,议由叙生,议是核心,大都是卒章见志。总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内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自学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右脑;祈使句

一、全身反应法概况

1.教学理念

全身反应法流行于20世纪70至80年代。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是由詹姆斯・亚瑟(James Ashe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予以发展的一种教学法流派。它的教学理念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即做各种动作来学习相应的词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给学生下指令,学生通过做动作来回应教师。亚瑟通过观察孩子掌握母语的过程,发现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肢体语言。亚瑟就此作了几个假设:首先,语言主要通过听来获得;其次,语言学习必须通过使用右脑;最后,语言学习过程中不能有任何压力。全身反应法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比较适用。

诺贝尔医学生理奖得主罗杰・斯佩里(Roger Wolcott Sperry)博士]已经证实,右脑与左脑不同的一点在于,它拥有超级高速,并且可以大容量记忆的功能,它的记忆力比左脑大100万倍。它也被称为“图像脑”以及“感性脑”,人们的五感加上第六感都是通过右脑来感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都来自于此。右脑可以把人所接触到的,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所有事物都变为图像,然后,通过图像来记忆。右脑有个显著的功能,即“照相记忆”功能。就像拍照一样,右脑会把人们看到的所有事情“拍”下来,以图片的方式记录在脑中。而左脑则不能,左脑必须把看到的事物转化成语言,然后,再传递出去,这就比右脑费时。右脑则如同相机一样,拍到了什么事物,传递出来就是什么事物。

按照这个原理来实施的全身反应法可以达到非常快速的教学目的。大脑喜欢颜色、生动的事物,而全身反应法所用的素材都是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充满色彩的教学材料,很容易引起大脑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右脑就像“相机”一样,把教学材料、以及自身的动作“拍”了下来,这比左脑学习来得快多了。当然,当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之后,教师依然要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变为抽象的语言,而当那些事物都深入学生脑中的时候,教学起来会非常便利。

2.教学过程

教师发指令,例如:Take up: your pen; pencil; eraser; book……学生就会按照教师的指令把每样物品拿起来,在拿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掌握了take up这个词组,把抽象化的语言给具体化了,加深了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与记忆。学生也可以自己来发指令,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让一个学生给全班的同学发指令,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全身反应法的实施就是一个语言输入与学生对输入做出反应的过程。教师也会把句子写在黑板上,然后,还是得用表演的方式来展示这个句子的意思,这样,学生不会觉得枯燥。

纵观所有文体,即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其中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不难发现,所有文章里面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动词。我们发现,动词表达了主语的状态和动作,没有动词,便无法把主语和宾语联系起来,一句话也就毫无意义。英语祈使句所表示的是命令、请求,在表达的时候,一般不用说主语,直接用谓语动词。祈使句十分简短,并且,也明确表达了一个句子的意思。在众多祈使句中,学生可以掌握很多有用的动词。

二、全身反应法的优势

(1)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是僵硬地坐在椅子上听教师灌输知识,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让整个身体参与进来。教师发出指令,学生便做那个动作,非常符合青少年学习语言的生动性和活泼性。

(2)充分激发右脑的潜能。右脑是图像脑,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即通过教师与学生手中多姿多彩的教学道具激发右脑的潜能,使得语言的记忆形象化,而不是把语言固定在枯燥的文字中。

(3)锻炼动手能力与听记能力。通过全身反应法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容易有良好的动手能力。他们求知欲更强,对于新兴事物抱有好奇心。实际上,在做动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他们会认为学习到的知识是可以应用的、有价值的。而教师在发指令过程中,会锻炼学生的听记能力。在听了教师的指令后,伴随着做动作,学生就能把简单的祈使句中涉及的词汇记下来。

三、全身反应法的局限性

(1)抽象的词语难以用此教学法进行教学。使用祈使句教学的句子都是短句,并且,都是日常生活中很有可能碰到的一些基本词汇。如果碰到表达抽象意义的词汇,便很难通过物品或者做动作来进行表现。

(2)除了祈使句外,学生似乎无法通过全身反应法来掌握其他句型,这对于学生今后的阅读和写作都是一个障碍。

(3)教学器材不会一应俱全。要教授的词汇很多,教师很难获得每个词汇所对应的教学器材。不可能仅仅靠教师自己来购买教学器材。某些词汇涉及到的物品或生物、职业很难在课堂上呈现。例如,体积比较大的物品或是价值连城的物品,是几乎无法带到课堂上来给学生进行教学的。詹姆斯・亚瑟确实设计了一些微缩模型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然而,那与实物还是存在一定距离。学生通过微缩模型来了解社会,恐怕无法达到真实性的教学目标。一些动物也不可能带到课堂上来进行讲解。要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社会,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而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也不会全部都被请到课堂上来。即使被请到了讲台,他们也很难在课堂上面演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而每项工作里面所涉及的词汇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的窗口。

四、完善全身反应法的建议

(1)遇到抽象的词汇,教师可以通过说故事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很多抽象词汇都是和情绪、大脑有关。在这个时候,经验丰富的教师依然可以利用面部表情来演示某个词汇。例如,在演示“doubt”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打比方自己遇到了什么事情,然后皱眉,说对那件事情深表怀疑。这其实还是在用全身反应法教学,只是要求更高。

(2)掌握其他句型,要求教师更加耐心以及更富于表现能力。每句话都可以设计成一个场景。例如:It happened to me that I had been away when he called.这样一句话。实际上,句子想表达的主要内容就是that从句,而这个从句里面包括了两个动作,be away和call。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把这两个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来。更多句型都可以用全身反应法来表现,只是比祈使句更加复杂了而已。但是,通过身体的动作表达的句子,学生会学得更加有趣,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到了教学后期阶段,也许会碰到更加复杂的句子,这里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来制作动画,通过动画人物的表现来体现句子的含义。

(3)对于一些体积比较大、价值连城的物品,或者动物,以及各种从业人员来说,可以带学生实地教学。这样也会更加有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动物园等地方参观,观察动物的一些动作、行为,这个时候,也能通过全身反应法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一边模仿动物,一边掌握词汇。另外,如果想让学生学会记事员、会计、打字员、秘书、办公室人员、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等一些工种的说法,以及他们所做工作的相关词汇,可以提前跟相关人员联系好,然后带学生实地参观。看着各个工种作业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全身反应法的教学过程。回到了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各个工种的工作内容来强化他们所学到的相关词汇。对于了解社会来说,非常有意义。

五、总结

全身反应法的教学理念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即做各种动作来学习相应的词汇。全身反应法目前在国内的实施范围很小,它不一定适用于应试教育。然而,学生却可以通过它快乐学习。全身反应法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右脑的潜能;锻炼动手能力与听记能力。虽然存在某些局限性,通过教师的努力以及集思广益,可以对此教学法进行改善,收获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丽娜.全身反应法解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2).

[2]黄亚楠,王晓为.全身反应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3]肖飞菲.全身反应法综述[J]. 科技信息,2010,(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