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9 18:24: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涉农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通过多年对涉农专业厌学、流失学生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厌学、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一、生源质量差,多数学生已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被中招淘汰的学生,尤其是涉农专业的学生,在初中时很多都是被教师所放弃的一部分学生。基本上都是基础差,学不进去;素质差,不愿学。从开始的听不懂,到后来的不愿学。时间一长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或开展的活动都不感兴趣。进入中职学校,选择涉农专业很多学生,不是兴趣爱好,而是迫于家长压力,冲着免学费和助学金来的。完全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在学校就是混日子,啥时间不想混了,也就辍学流失了。
二、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父母的短视行为促使学生辍学打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让许多没有高学历的人发家致富,从而也让很多家长感到学而无力、学而无用,不如让孩子打工经商好。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家庭没有了土地,让整个家庭和学生脱离了农业生产,也让学生丧失了涉农专业学习兴趣。另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中职学生能够找到的工作,大多也是初中毕业学历或文盲也能够找到的工作。故而,在许多家长的心里,认为读中职跟不读没什么区别,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
三、学生在学校受到了委屈或不良因素的干扰。中职学生调皮捣蛋的多,免不了学生中间存在欺负老实人和打架斗殴现象。难免有些学生受不了欺辱,又不懂得与家长和老师沟通便放弃学业辍学回家。还有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差,感情很脆弱,受不得一点委屈,遭不得一点挫折。老师的一次批评、同学间的一次矛盾、朋友的一次误解,都有可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而导致辍学。
四、传统的课堂教学或纯理论的课堂教学不吸引学生。部分学生还是热爱学习、有进取心的。他们渴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诙谐的教学语言、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然而,不少课堂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听课的机器。对于文化底子薄的中职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无异于炼狱。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不少学生厌学、逃学甚至退学。
五、学校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需要。我校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利用率低下,大部分的课堂还是“黑板上学技术”,很大程度影响了专业课教师的课堂质量。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实践机会。专业教师也尝试开垦校园一些闲置土地,按组分块,按组整地播种,但由于假期的到来,往往有种无收,学生看不到好的收益,看不到专业的希望,从而起不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专业教研组不断的调整课堂教学,不断的研究、讨论、实践,经过多年的摸索,对涉农专业学生厌学和流失防范,探究出了一系列的有效途径。
一、出口决定入口,扩大涉农专业学生就业门路,用高就业高收入吸引学生是解决涉农专业学生厌学与流失的根本途径。农村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的发展进程逐步加快,急需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技术人才。要让学生看到光明和希望,也要认识到面临的责任和挑战。我们以历届优秀毕业从事涉农生产生,先进创业事迹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以成功的案例来激励涉农专业学生,相信我们所学专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加强学校学生管理,改善学校学习环境。我校为寄宿式封闭学校,比较适合准军事化管理。学校实行领导和班主任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从而遏制打架斗殴、抢劫勒索等事件在校园内发生。再加上学校配套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一定能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宽松的学习环境。
三、把课堂搬到田间、农场和涉农企业进行。教师要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实际,对现行教材取舍增删,灵活使用,而不是全部照用。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参与式教学为主,传统讲授式为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娱乐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分析学生,揣摩学生心理,最大限度的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做好学生就业安置工作,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中职生的就业出路问题是学生本人、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大局。学生只要有可靠而且适宜的就业保障,学生就能安心学习,学习也才会有动力。我们学校在做好学生就业安置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就业学生的跟踪服务工作,注意收集涉农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事迹材料,在学生中广为宣传。也可邀请优秀毕业生到母校做创业励志演讲,激发涉农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综上所述,涉农专业学生厌学和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校的原因、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要很好解决涉农专业学生厌学和流失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中职涉农专业学生的素养,从而防范学生厌学,减少学生的流失。
参考文献:
[1]龚强.中职厌学因素调查及解决策略研究【J】.优秀硕博论文,2006
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你们不顾旅途劳顿,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市、县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原县职业高中和教师进修学校合并组建。学校占地面积5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300平方米,在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77名。学校先后开设了农经类、机电类、电子类、计算机信息技术类及管理服务类五大专业群近20多个专业。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培养目标满足市场,毕业生出路服务市场”的办学思路,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培养素质为中心,立足实际,着眼农村,克难勇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培训并转移农村劳动力近万人,成为县“科教兴县”、“教育兴农”的主阵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市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涉农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专业
县是全山区县,辖11个乡镇,261个村,10.23万户,2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98万人。农用面积广,农村人口多,农村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匮乏,经验不足,致使很多可利用和可开发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重制约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滞缓了全县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自1983年建校起,学校立足县情,本着“服务农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的指导思想,相继开办了农机、园林、林特、食用菌等专业,并逐步打造成我校的骨干专业,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年代后,学校围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国家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要求,根据需要重点开设了果林、茶林、种植养殖、农学等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山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毕业生。年,根据国家专业设置新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需求,依据学生及家长的志愿选择,学校增开了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2009年秋季招收涉农专业学生144名,年秋季280名。
二、学校具备开办涉农专业的条件
1、师资力量。目前,我校有教职工177人,专任教师153人,学历达标率94%。涉农专业教师13人,其中本科学历11人,专科学历2人,均为中学一级以上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近几年,学校根据专业设置需要,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办法,从县农业局聘请了2名专业农技师兼职授课,缓解了实习指导教师欠缺问题。
2、课程设置。根据国家专业设置要求,结合我县经济、地域、气候特点,采取征订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办法确立课程科目。比如在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开设上,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德育课和文化课,有计划地选开部分专业技能课,并结合农村实际,自编了《农村政策与法规》《农业技术推广》等专业教材,这样,既保证学生学到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切合实际的专业技能,使教学更富有本土化、更具有针对性。强化教学管理,在课程落实上实行“三表”(即课程表、教师任课表、作息时间表)监控制;在常规管理上,坚持教研组月查、教务处普查、学校领导抽查制度,确保教学高效。
3、实习基地。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确立了“种植优质烟叶、‘绿生’茶叶,栽培天然木耳、香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这为我校涉农专业的开设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开阔学生眼界,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学校积极争取,多方联系,在以往建立土门蔬菜大棚种植、茶叶等基地的基础上,又与集团、镇核桃产业基地等建立联系,使其成为学生实践、见习场所。今年,我们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与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合同。这样,学生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场地,学生实习、实践率达100%,真正达到了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目的。莲山课件
4、学制管理。建设新农村,更需要懂技术、高素质的人才。不少家庭生活困难,迫切希望孩子早日学成回家创业,尽早脱贫致富。面对实际,我们实行“2+1”模式。即学生入学的前两年完成必需的专业理论学习、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拓展意识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后一年重点熟悉相关岗位技能要求、提高专业技能,达到现岗操作标准。“2+1”模式产生了三大效益:一是解决了特困生就学问题;二是强化了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培养了农业科技带头人。学生撰写的经验论文《边学习边脱贫,再学习再致富》在《教育与职业》刊物发表。
5、社会环境。我们重视鼓励引导学生扎根农村,回乡创业,成长为科技带头人,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助推学校发展。林特专业的毕业生李知华,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开办了食用菌加工厂,学校组织对口师资跟踪进厂指导,使其年产值达60万元,成为我县菌类生产的民营大户,在他的影响下,所在村组的乡亲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菌类生产,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是98级农科专业毕业生,三年的职校生涯,勤奋好学的他夯实了专业基础知识,学到了农村基层工作管理方法。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出色的管理才能,仅5年时间,他就走上了农村领导工作岗位,成长为村的党委副书记、湖北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据统计,学校累计为村组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800余名。良好的社会效益营造了学校发展的大环境,上中职学校,读涉农专业,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家长的愿望,学生的选择。
三、思考和展望
本校05年底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07年评为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06年-08年,连续三年被渭南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职业培训先进单位”;2010获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现申请开设涉农专业。
一.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政府主办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涉农专业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占地面积64亩,总建筑面积1. 9万平方米。在校学生824人,现开设有: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高校对口单招、果蔬花卉栽培、禽畜养殖等专业,专业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规范,职教特色鲜明。学校坐落在合阳县城凤凰东路,环境幽雅,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47人,其中专职教师108人,省、市级教学能手7人,高级教师27人,本科以上学历98人,双师型教师36人。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注重因材施教,积极钻研现代教学理论,编写教材、教参,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探讨和实践各类课型和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面向市场,定向培养,精心铸造“洽川技工”品牌,形成了“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走出了一条具有“宽、实、活”特色的办学之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合阳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对我校办学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校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就业培训定点机构”,“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台达电子厂(东莞)有限责任公司合阳技工培训基地”,“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陕西省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定向培训基地”。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与开设涉农专业的必要性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人才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在新的历史时期,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谋划发展方略,以建设“西部果畜强县、煤炭工业重县、生态旅游名县、品牌教育大县、文明和谐新县”的五县战略为目标,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发展为农服务经济,为农民增收拓宽收入渠道,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与培训,夯实农村劳务和职业技能培训。
为满足我县优势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等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县委、县政府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建设和谐合阳的重点战略之一。在全县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基础上,以大手笔办大职教,全面推进“技能型人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实用技术、成人教育与就业”培训工程,为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建设。县委书记樊存弟、县长陈振江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在全县科级干部会上大讲职业教育,统一全县党政干部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明确了“抓经济就要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观点。为将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建设成陕西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成立了由副县长冯西英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职业教育发展经费保障措施,明确将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
畅通专业教师引进渠道,落实了教师保障措施。从2008年开始,按照“政府给编、财政出钱、学校选人”原则,由学校根据发展的需要,自主选聘非师范类应届
毕业生充实专业教师队伍。2008年引进专业教师5人,2009年引进专业教师4人,2011年计划引进专业教师5人。近三年来,我校挖掘办学潜力,发挥职教职能,先后开展了“人人技能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及再就业培训工程,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 三、办学的质量效益与特色
涉农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现有专、兼职教师30人,其中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5人;专职教师中专业技术类教师5名,文化辅导教师2名,基本达到省示范农校具备的条件,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以“培训、示范、推广”的模式服务“三农”,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1.立足本地实际,以“培训、推广”为重点,发挥涉农专业的服务作用。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农民本人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按需施教,不断改进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农民学习的实用性。2009年到2010年,我们举办了果树栽培、奶牛养殖、奶羊养殖等技术培训班,共培训了2240多人次,通过培训种养专业户掌握和提高了种养技术,并成功地带动了本乡16个行政村经济的发展。此外我们还举办了生猪养殖、药材栽培、花卉种植等培训班25期。农技服务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免费为农民提供科技图书,通过培训及上门服务,农民普遍受益,避免了农民因技术问题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让农民增产增收增效,深受农民朋友的好评。
2.抓重点项目,发挥涉农专业的示范作用。
为达到培训效果,扩大影响,带动农民致富,促进本县经济发展,学校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建设生猪养殖场、肉牛养殖场、自辟示范菜园。生猪养殖场年出栏 300头以上,年创收3万元以上。巩固并扩大了原有的香菇生产场地,依据本县特色,兴建了红提葡萄示范园地,每年正月技术人员对葡萄苗的培植进行现场示范,中途对葡萄管理和施肥进行指导,保证了葡农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了全县农民的积极性,使全县种植面积上升到目前的2100亩,种植户128户,亩收入由以前的1000元上升至1600元以上,其他示范园地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充分发展,农民仅此一项增收达100万元以上。
此外,我们还结合本县生产实际,组织农民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对务工农民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引导农民学习和掌握商品生产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水平,为本乡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争创省示范性涉农专业,办农民满意的学校。
几年来,合阳职教中心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深深地感到,对照学校建设的要求,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将涉农专业做大做强,使之更好地满足本县农民日益增长的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需要,我们经研究决定,申请开设涉农专业。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强调实施科教兴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提出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在这个关键时期,农校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合阳职教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合阳职教中心一定能成为一所全县农民满意的名副其实的县级示范性农校。
综上所述,现申请开设涉农专业,敬请批复。
申请学校:
论文摘要:由于我国知识产权相关工作起步较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健全.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很低,农业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的意识十分淡薄,科研管理方法落后,缺乏资金支持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发展。所以,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并提出新型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模式,这对于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和加快农村经济进步以及健全农产品保护法律法制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农业知识产权的相关概念
1.1农业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享有的基于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使用的标志等而依法产生的民事权利。
所谓农业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依法对自己在农业科技领域创造的技术成果和产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的总称。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别:一是农业文学产权,即关于农业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所享有的一种权利。二是农业工业产权,是指农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农业专利权和商标权。三是植物新品种权。这是一种旨在保护育种者权益的法规,其核心内容是育种者育成的品种被别人作为商品使用时,需要向这个品种的培育者交纳一定的费用。
1.2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
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先进、成熟、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知识产权成果进行一定规模的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的过程,是科技与经济全程结合的高层次、网络化的技术经济活动。它包括三层含义:首先,知识产权成果放在首位,必须具有先进、成熟、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并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知识产权成果;其次,突出成果转化,通过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再次,强调科技融人经济的技术经济过程,即通过商品性生产和网络化营销,促进科研、生产、市场一体化,科技与经济结合转化。以上三层意思,对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来说缺一不可。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也反映了农业、科技、产业化三个要素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2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浅析
2.1现状概述
首先,随着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逐步进展,农业知识产权申请数量不断增加。以植物新品种申请为例,截至2005年,我国植物新品种申请总量已经达到了2996件,品种权申请年均增长50%以上,申请地区由1999年的17个扩大到2005年的30个,同时,国内企业和个人申请量也在不同程度有所上升,总量已达到1113件。年申请数量跃居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国前10名。
农业知识产权申请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其先进成果应用于农业的实际生产当中,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便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现状却不容乐观:农业技术产权的转让实施率较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30%--40%,农业专利技术实施率为20%,这与我国专利总体转化率不足一成的大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2.2制约因素浅析
(1)内部制约因素
①农民文化素质低,影响农业技术的产业化。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导致大部分农民认识不到使用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即使愿意采用新技术,其较低的科技文化素质也会影响农业新技术应用的效果。
②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风险较高。由于受白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致使广大农户不敢轻易接受、试用新的农业技术成果。现阶段,我国农户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当脆弱。
③农业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意识淡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质量低。我国广大科研人员忽视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忽视了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知识产权流失严重。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面临严峻考验,表现为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质量差,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成本高昂,农业自主知识产权应对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弱。
④农业企业产业链条短,企业产品单一化严重。农业企业普遍产业链条较短,对于农产品的加工和利用只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农业企业才是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的主体,主体的缺失必然阻碍农业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国内大多数农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都比较单一,影响了国家层面上农业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水平。
(2)外部制约因素
①农业科研管理方法不利于农业专利保护。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与现实农业生产相脱节的现象,“重论文、重成果、轻专利“的科研管理方法极大地影响和限制了农业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申请的积极性。
②农业技术推广和知识产权保护两者难以兼顾。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体系完全是一种偏重推广的价值引导方向,这使得许多农业科研工作人员陷人农业技术推广和保护的两难境地,影响了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申请。
③无法控制农民侵权。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其他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同,很多情况下侵权者是居住分散、尚属于弱势群体的农民。导致广大农业科研人员从道德上不愿将侵权案件诉诸法律。
④缺乏资金及自主创业融资渠道不畅。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资金目前还非常紧缺,更拿不出多余的资金来进行规模性的试验和产业化生产,目前只有极少数银行对部分中小企业提供此项融资便利。
⑤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首先,缺少农业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展示的平台。农业本身作为一种弱势产业,其收益相当微弱,所以涉及到农业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甚至是缺失农业知识产权成果评估体系不健全。其次,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农业知识产权成果评估的一套详细标准,因而对农业知识产权成果的评估就比较困难,从而影响了农业知识产权的转化和交易。
3促进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对策与建议
3.1优化内部环境
(1)增加农民收人,扩大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的有效需求。
(2)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才能使农民切实感受到使用农业高新技术的必要性。比较切实可行的有两种途径:
①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培训
由当地政府以及职业技术院校联手,组织本地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比较实用的农业技术知识,并及时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动向。
②充分发挥示范农户的带头作用
鉴于一些农户思想保守、不愿学习新知识、不敢采用新技术的现实,可以先组织一批年轻、有一定文化基础又愿意接受新技术的农民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并采取优惠的价格资助他们采用农业高新技术,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来带动周围的农民。
3.2优化外部环境
(1)完善健全相关保护法律法规。利用专利法保护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利用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保护育种成果;利用商标法保护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利用合同法和反不正当法保护科研成果;建立健全各项推广法规政策,为涉农知识产权产业化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为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工作保驾护航。
(2)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和完善示范园区的建没。由政府牵头,建立为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建立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示范园区。
(3)促进农业科技技术体系发展。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技术推广组织,建立健全县级技术推广中心;科研单位要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4)农业知识产权在抵御风险方面的资金支持。政府要建立各项制度体系,降低农业科技应用中的风险;建立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风险投资基金,提供贷款支持;设立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基金,扶持农业科研知识产权的申请和开发。
<5)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国家有关立法机构要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为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4涉农知识产权产业化模式探索
4.1涉农专利产业化新型模式
结合我国涉农专利产业化的现状,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提出“直线双驱互动型”模式。其结构图如下:
所谓的“直线双驱互动型”就是指,以促进农业专利产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心和纽带,将农业专利权人与买受人(意向买受人)联结在一起,在实现技术和资本对接以后,双方能够为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的深人合作,如技术指导,联合攻关等的一系列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中介服务机构将农业专利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联结在一起;其二,农业专利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双方就农业专利的转让形式和转让价格进行谈判和磋商;其三,达成转让或者许可使用协议,买受人(合法使用者)与专利权人共同进行专利技术产品开发;最后,农业专利技术产品成熟,适合市场化的条件,达到农业专利产业化的目的。
4.2植物新品种产业化新型模式
结合我国植物新品种产业化的现状,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提出“市场导向型”模式。其结构图如下:
植物新品种的育种人,在取得品种权的条件下,无论育种人是单位还是个人,只要条件允许,完全可以自己去进行品种繁育,进而推广普及,最终实现新品种产业化的目的。植物新品种权人通过自己找到合适的买受人,经过买受人对该新品种的推广与普及,从而实现产业化;或者是项目投资人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找到了品种权人,经过双方协商,达成合作开发的意向,从而实现对植物新品种产业化的目的。通过“中介机构”的品种权人可以通过促进农业知识产权转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市场上帮助其寻找有合作意向的买受人,通过买受人的资本和市场运作能力将新品种进行推广和普及,实现新品种产业化的目的。
4.3涉农商标产业化新型模式
结合我国涉农商标产业化的现状,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提出“直线互动型”模式。其结构如图3。
涉农商标不像涉农专利技术那样,在进行技术对接以后,还有一个较长的产品开发过程,其可以直接被买受人使用,因而提出“直线互动型”。所谓“直线互动型”是指以促进涉农商标产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心和纽带,将涉农商标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联结在一起,经过双方的谈判,从而达到涉农商标产业化的目的。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中介服务结构将涉农商标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联结在一起;其二,涉农商标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双方就涉农商标的转让形式和价格进行谈判和磋商;最后,达成转让或者许可使用协议,买受人(合法使用者)将涉农商标进行产业化使用。
4.4地理标志产业化新型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贵州特色产业;专业设置;策略
作者简介:刘星(1988-),女,贵州盘县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案例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BJA100088,主持人:庄西真。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4-0012-04
特色产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形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省份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而有着极为突出的资源优势,尤以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最具特色。因此,贵州省特别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贵州省已形成了以电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装备制造、烟酒、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产业,“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制定了包括旅游、制药、烟草、畜牧业和绿色农业等在内的特色经济发展战略。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四条指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可见,国家对贵州省特色产业的发展是相当重视的。而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与特色产业,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
一、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相匹配,是决定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
(一)产业结构决定高职院校专业结构
一般而言,专业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政策、文化传统、人口结构等,但是主要受经济结构的影响,也即是说,产业结构决定专业结构。对地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备来说,必然受到其所在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贵州特色产业结构不是单纯的第一、第二或者第三产业,而是三种产业的融合体,特色产业不仅涉及到农业、工业,还涉及到服务业。尤其是在最近几年,贵州省高度重视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以及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并相继制定了“关于旅游商品产业和特色食品产业的振兴计划”和“贵州省‘十二五’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其中,民族医药业——是指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产业。民族医药产业已成为拉动贵州省工业增长的五大支柱之一。贵州省现有的药品生产企业有175家,上市公司5家,中药材种植面积近200万亩,建成的医药工业园也逐渐显现出产业集群效应,并逐步形成了以贵州百灵、神奇、同济堂、信邦、益佰等龙头骨干企业为代表的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特色食品产业——贵州省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食品工业,基本形成了以辣椒制品、调味品、茶叶、肉制品、粮油制品、土豆等为主要产品的特色食品产业,创建了“老干妈”、“都匀毛尖”、“牛来香”、“味蒓园”等知名企业和品牌。据了解,贵州省将重点发展辣椒制品、茶叶加工、肉干制品、乳制品、禽肉制品以及果蔬等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贵阳“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基础,实施辣椒制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重点培育以都匀毛尖、湄潭翠芽、雷山银球茶、贵定云雾茶等主导的“黔茶”品牌。旅游商品产业——贵州省旅游商品产业从无到有,如今已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建立起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各领域的旅游商品产业体系,形成了以银器(饰)、蜡染、刺绣及乐器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旅游商品和以木(竹、石)雕、编织品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旅游商品。旅游商品品种达1000多个,省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经营企业127家,旅游商品产业已成为促进贵州省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特色产业结构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时间、地点、条件和发展速度而变化。特色产业结构发展的规模、速度等都决定着职业院校培养不同专业的人才数量以及专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新专业的设置以及老专业的调整,都应该接受市场的检验,使专业结构与当地特色产业相对接。
(二)职业院校应紧紧围绕产业调整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是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产业结构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础和前提,职业院校要以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以及变动趋势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为产业经济的发展培养相关专业人才。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为地方经济和行业服务的特点,专业的设置要仅仅围绕产业结构来进行,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充分考虑地方、行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趋势。就贵州省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应该以区域支柱产业为主导,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依托,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调整专业,培养出深受企业和社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从而也就保证了学校良好的生源与声誉。当然,高职院校在规划专业设置时,要分析区域内产业结构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态势,将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考虑到位。
二、贵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特色产业结构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截止2012年,贵州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有24所,本文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十所高职院校进行研究,其中3所贵州省省级示范性院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所民办高职院校:贵州盛华职业学院;1所医专: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5所普通高职院校: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样本的选取兼顾了类型和层级的不同,公立和私立之别。
(一)专业数量较多,缺乏特色专业
如表1所示,设置专业(高职专业)最多的是贵州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46个,最少的是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共7个(包括2012年秋开设的新专业)。招生专业在20个以上的有7所学校,占70%。
由上表可以看出,贵州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数量较多,但缺乏区域特色专业(如表2所示)。10所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很少体现出贵州的特色产业——特色食品制造、烟酒、电力、民族医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的发展要求。尤其是食品制造业方面,贵州的“老干妈”风味辣椒已销售至世界10几个国家,累计上缴国家税收2.2亿元;贵州茶叶产值在200亿元以上,“毛尖”、“翠芽”、天然矿物质茶等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但是,从贵州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表2)来看,相关的专业基本都没有设置。同时,贵州职业院校的专业布局不合理,各学校类似专业较多,但精品专业数量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业办学资源的相对缺乏。
(二)专业结构与贵州的特色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不相适应
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三大产业会逐渐由“一、二、三”变为“三、二、一”结构。但是目前贵州省的产业结构还未达到“三、二、一”的阶段,而是处于“二、三、一”的阶段。依据贵州省“十二五”规划,贵州省将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带动化战略。首先,改造提升以煤炭、化工、冶金、有色、建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其次,发展壮大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等支柱产业;再次,加快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最后,重点发展和壮大民族医药、特色食品和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产业。10所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与贵州省的产业结构适应性较差。此外,随着贵州省工业强省和城镇带动化两大战略的实施,基层、农村和贵州省优势产业、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最大,而10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未突出相关方面人才的培养。
1.由表2可知,10所院校专业集中前15位的分别是:计算机技术、旅游管理、会计、市场营销、护理、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畜牧兽医、机械制造、工商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园艺技术、商务英语。不难发现,电子信息类、财经类等专业从布点数来看已趋于饱和,如会计、计算机技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一度是学生趋之若鹜的“白领”专业,如今在贵州省已出现富余现象,且用人单位对这些岗位人员的学历层次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几个专业的招生亟待降温。
2.根据贵州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要求,10所职业院校与特色产业相关的专业屈指可数,如,开设了与民族医药产业相关专业(苗侗医药生产与应用技术、民族医药)的学校只有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和黔南民族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与特色食品产业相关专业(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学校是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和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与旅游商品产业相关专业(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的学校是贵州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虽然这些学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但是都很单一,与贵州省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的规格、数量相距甚远。
3.与特色产业相关的涉农专业,如茶叶种植、中草药种植、生物技术等寥寥无几。贵州特色产业的发展也是以第一产业为依托的,但是,涉农方面的人才却很稀缺。表2反映出来的是:10所院校涉农专业太少,进入前15位的涉农专业只有园艺技术。虽然其他院校零星地开设了一些农林专业,如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作物生产技术;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和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但是涉农专业的布点数和招生人数的比重都比较低。尽管农学类专业一直是冷门专业,但随着贵州特色产业发展的规划,对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农副产品种植基地等也要加强建设,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工业化生产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很大,相对于竞争较激烈的热门专业,农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会更广阔。
(三)新专业开发力度不够,尤其是与特色产业相关的专业领域
由于职业院校起步较晚,投入有限,加上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思路,制约了新专业的开发。贵州高职院校大多习惯于开设条件成熟、招生与办学相对容易的专业,甚至开设原有中专学校升格的专业,而对老专业的改造和新专业的开发缺乏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尤其是与特色产业相关的专业,大多数高职院校更是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甚至在专业开设上存在盲目性。
三、基于贵州特色产业的专业建设对策
发展特色产业,是贵州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职业教育发展就必须围绕这条主线服务。而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该与贵州特色产业相结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为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实施以及特色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一)加强为第一二三产业服务的特色专业建设
贵州特色产业是一个同时涉及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群,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为第一二三产业服务的专业建设。首先,加强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代表的第一产业的专业建设。按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发展壮大茶产业,着力提升土豆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和中药材,建设优质烤烟生产基地的要求,以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新成果推广为抓手,巩固发展优势农业专业,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等相关专业,支持农产品加工、经营和管理,观光农业和农业机械等延长产业链的相关专业,不断加强和完善涉农专业的建设,增强涉农专业的竞争力。其次,加强以服务“工业强省”为要求的第二产业专业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电力、煤炭、化工、装备制造、冶金、烟酒、新兴产业、民族医药、特色食品和旅游商品为主的十大特色产业相关专业,加强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社会需求的对接,注重专业标准与企业要求一致,推进学校同企业、学校同产业、学校同社会的深度合作。最后,加强以服务第三产业发展为标志的专业建设。以服务市场、服务学生为宗旨,按照“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旅游大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要求,加大现代服务业等专业的覆盖,加强旅游等为重点的专业建设。
(二)结合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开拓新的专业领域
依据贵州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围绕贵州省特色产业的发展,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发展稀缺专业,开拓新的专业领域,以形成特色化专业群。纵观贵州省十所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有学校开设了一些特色产业领域的专业,如贵州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黔东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苗药生产与应用技术专业等,但是特色产业领域的专业并不多。结合贵州特色产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该瞄准贵州特色产业经济,建设一批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固、前景广阔的“长线专业”。例如,可以紧密围绕贵州的特色经济——旅游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多彩贵州建设的需求,在现有普遍设置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涉外旅游等专业的基础上,设置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商品设计、民族文化旅游等专业或专业方向。还可以根据民族医药产业,利用市场营销专业的条件设置“药品营销”专业,利用“制药”专业设置“苗药生产与应用技术”专业;还可以根据特色食品产业,设置茶叶食品与加工等专业。
(三)加大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保障专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离不开国家、地方各方力量的支持与投入。2010年3月,教育部决定对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申报和审批工作优先批准等相关政策的扶持(教高厅函[2010]13号)对于贵州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政策上的扶持外,专业建设还需要财力的投入。省政府应该积极为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争取中央财政资金专项支持,同时,对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也要列出一定比例,用于支持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的建设,尤其是对与特色产业相关的专业要给予重点支持,以确保专业的调整和布局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贵州将振兴特色食品产业[OL].新华网贵州频道,2011-2-12.
[2]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贵州省“十二五”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1(05).
[3]付小庆.从适应性需求原则看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02).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科学素养;大众媒介
一、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设力度
(一)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公共投入对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投入比重或者是数量,使公共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有足够的资金从事研究。可在财政、公共投入中划拨出一定比例,按科研成果在研究领域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生产领域中取得的效益,分类分等级地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奖励政策可适当向应用技术倾斜。此外,还应针对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出台相应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一定比例,用于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政府相关部门应调整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逐渐向评价或者鼓励的体制转型,不以论文数量的多少作为科研人员考核和评定职称的唯一标准。此外,科研评价体系应采用多元化的标准,不同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加大对大众媒介的扶持力度。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大众媒介的重视力度,利用大众媒介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扩大农业科技传播范围,增加传播效果。二是农业科技传播具有公益化属性,对于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节目和报纸,政府应予以支持。政府应鼓励大众媒介兴办涉农专业报纸,或者在主流报纸上开辟农村农业版面和栏目,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三是将农业科技传播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将节目的制作费用和采编人员的采访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
(三)加大对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力度。政府应在农村大力增设农村书屋,有针对性地采购农业科教、种养殖、文学、法律、医疗保健等书目和报刊,充分发挥农村书屋的信息窗口功能,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致富信息、生产信息、市场需求等。此外,政府应加强对农民技术员培训的力度,动员、吸纳更多的涉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农民技术员培训基地,使更多的农民获得培训机会;增设符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农民急需的专业技术课程,解决农民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科技培训夜校、定期请农业专家作报告,或者在农闲或节假日期间组织专家进行短期技术培训。
二、科研机构应充分发挥科研主体作用
(一)端正科研态度。第一,科研工作应该是健康的,是纯粹的。科研人员应克服功利思想,正确认识科研工作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淡泊名利,不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第二,科研工作应该是真实的。农业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农业发展。因此,必须是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理论,并用所形成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第三,科研工作应该是科学的。科研人员应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着眼于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从调查研究做起,切忌纯理论的臆想和拼凑。
(二)加强与媒介的合作。科研人员应注重与媒介的合作。科研机构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宣传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可设立科普发言人,并通过科普发言人与媒介进行对接,借助媒体为各类社会热点、科普需求作出权威、准确的解答,不断填补科研机构与受众之间的知识沟。
三、大众媒介应加大对农民的重视力度
(一)回归农民受众本位。大众媒介应重视农民受众的信息需求。针对媒介形式,应对不同类型的大众媒介进行整合。可根据不同媒介的不同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在同一时间段,就同一主题或内容,以统一口径进行传播,以壮大传播声势,提高传播效果。针对媒介内容,对农民喜爱的信息要加以强化,对农民不关心或不感兴趣的信息要加以改善。选题时,要符合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实际生产情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符合农民根本需求。针对农业科技节目的播放时间,大众媒介应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活习惯,节目播出时段尽量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从事家务劳动的时段错开,并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在“农闲”时增加播出时间或者根据农民需要安排重播。
(二)回归科技本位。大众媒介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意义不应局限于对某个科技成果、某种实用技术或某项科技政策的传播,而是要利用持续的、不间断的科技信息流通,形成信息环境,培养农民受众的视听习惯,塑造农民受众的科学理念,提高农民受众的科学素养。现有的农业科技节目普遍科技含量较低。因此,大众媒介应注重传播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以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符合农业生产规律、能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内容,提高科技节目的“含金量”,真正做到回归科技本位。
(三)提高媒介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媒介工作者在制作节目和撰写报道时,应将语言通俗化,将信息“去专业化”,在兼顾信息科学性、严谨性的同时,变死板机械的传播方式为农民容易理解的举例子、打比方等方式,消除广大农民受众与农业科技信息之间的隔阂。此外,媒介工作者应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政策的学习和积累,完善个人的农业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科学素养,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消除知识盲点,避免错误报道,保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农民应加强对自身的要求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是农民必须正视科学技术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主动尝试接触、积累和运用农业科学信息,积极主动地收看、收听农业科技节目,阅读农业科技报刊,参加各种农民技术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科学素质。二是农民应该主动关注党和政府针对“三农”问题制定的方针政策,以及辽宁省的农业发展政策,做到对政策心中有数,并能从政策中发现机遇,为个人的农业生产行为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农民应主动接触利用多种媒介,视媒介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效工具,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环境选择适合的媒介形式,并根据媒介各自的特点,将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保存下来。此外,农民还应利用媒介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将想看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媒介进行反映,使媒介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并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参考文献】
[1]张通生,赵梁.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传媒传播创新[J].产业与经济论坛,2011,10(2):41~42
[2]李成砚.涉农报纸如何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作用[J].中国报业,2012,7:68~69
[3]董成双,邢祥虎,薛寿鹏等.农业科技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图书馆 数字化 基本特征
中职学校是中专学校的统称,它也包括职业高中的学校, 中职学校一般学制是3年,但由于我国高校扩招,城市的生源几乎很少进入中职学校。现在许多的中专生都报考大专了,但大部分农村考生对中职学校的期望要比普通高中的愿望强。因为中职学校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享受1500元国家助学金。农村考生还可享受2000元国家助学金。同时,按照国家四部委相关规定,对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因此,中职学校对广大农村考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当前,如何办好中职学校,尤其是对于这些涉农专业,例如:种植、农艺、园艺、蚕桑、养殖、畜牧兽医、水产养殖、野生动物保护、农副产品加工、棉花检验加工与经营、林业、园林、木材加工、林产品加工、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森林采运工程、农村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航海捕捞,以及能源类的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专业和土木水利工程类的农业水利技术专业。这些涉农专业在高科技时代,必须掌握高科技的手段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为广大师生提供信息化的资源,提高学生掌握高科技信息的能力。
1 中职学校图书馆的现状分析
传统中职学校的图书馆,一没规模,二没质量,三没条件。就是有个小小的资料室也很少有人问津。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科技的到来,以数字化为先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和国家对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视,如今的中职学校图书馆已经初步得到了发展,中职学校图书管的发展现状已经今非昔比,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自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发了“数字图书馆”并且运营以来。17年来,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已经成为科技工作者检索资料的主流,信息资料数字化的发展亦引发了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对科技信息的出版发行,都带来巨大的震撼。伴随着我国科技信息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大幅度的推进,对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影响,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发展由于师生的需要,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建设一个崭新的中职学校图书馆,已经成为发展中职教育的必须。因为中职学校图书馆集图书期刊信息的储藏、加工与传播为一体,可以成为中职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信息的阵地,因此,中职学校图书馆要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使中职学校图书馆成为广大师生的良师益友。中职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
2 中职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中职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要根据学校的需求和特色,使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具有自己的特色,中职学校图书馆的长期工作目标要利用计算机技术,要以网络为中心,使中职学校图书馆建设成一个在中职学校呈现分布式、规模化和有组织的数据库、知识库的系统,这样就可以逐步使中职学校图书馆得到发展,以期实现或部分实现中职学校图书馆的收藏数字化、操作自动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取自由化和资源共享化的现代图书馆的模式。这样就可以凸现中职学校图书馆的效果,可以表现在对中职学校的广大师生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上。因此,中职学校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目标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这些特征要体现中职学校师生对信息资源数字化的需要;要体现中职学校师生对信息实体虚拟化;要体现中职学校师生对信息利用共享化;要体现中职学校师生对信息传递网络化及信息提供知识化。中职学校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步骤的实施可分三步走。
2.1 搭建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基础平台
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可从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两方面着手。这两反面必需同步进行,其中软件系统平台的总体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的质量要求,也要符合高新技术的发展,其中包括:一定要采用目前符合国家和地方技术标准和规范的主流技术,一定要采用可以支持各种通用数据标准;一定要采用简洁直观、可操作性强的图形化窗口的操作界面,一定要采用使功能设计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样才能够方便中职学校广大师生对文献检索的使用;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系统采用的模块的质量必须保证,这些模块必须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同时对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信息系统须具备很强的可移植性。
2.2 建设中职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中职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中心工作,因此,中职学校图书馆一定要把馆藏资源社会化,一定要把社会资源馆藏化,传统的中职学校图书馆馆藏是本馆自己拥有的、可以为本校师生开展服务的实体馆藏,但在高科技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把世界变小,因此,社会资源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计算机和网络中,中职学校图书馆应该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图书馆,中职学校图书馆要实现社会文献资源的整合,这样才能做到为广大师生服务。
2.3 开展广泛深入的中职学校的信息服务
中职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要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于网络之中,这种信息的查询方式打破了传统收集资料的模式,传统图书馆查询资料师生必须到图书馆查阅,但高科技时代的中职学校数字图书馆,已经可以方便的为师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3 全面建设中职学校数字化图书馆的措施
3.1 中职学校图书馆与应用服务系统
中职学校图书馆要具有先进的网络和计算环境,实用可靠的应用服务系统。中职学校图书馆要建成特色数据库的定位与主流数字化加工系统的无缝集成,其建设目标要有自建库、网络数据库、自动化系统数据库、网络资源在内的多样化、尤其是适合中职学校教学的多媒体等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中职学校图书馆还要包括资源种类、分类、检索等在内的有助于中职学校教学个性化信息的定制服务;在中职学校的图书馆中,要具有开放的体系结构,在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中,要遵循信息描述和资源互助操作的国际标准;同时,要适应中职学校教学的需要,还应具备较强的可移植性,这样才能够使中职学校图书馆,可以在多种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下工作,有助于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3.2 中职学校图书馆要具有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中职学校图书馆首先要开展数字化的建设,逐步建成如下系统:第一,要在中职学校图书馆的网络学术信息中可以自动生成PDF系统。第二,要在中职学校图书馆中具有教学参考书扫描、编辑的系统。第三,要在中职学校图书馆中具备多媒体资源格式转换系统。这三项工作是中职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目标,要在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中,形成新的工作机制。
3.3 中职学校数字化图书馆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
中职学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设置,要与中职学校的数字化建设的教学相匹配,如培养网络软件工程师、资源数据库开发员、信息参考员、学科采访员、目录联络员、文献传递员等等。这样在中职学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中,可以通过工作实践,来锻炼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这样也可以培养一支专业的数字化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使他们能够胜任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迫切需要,从而使中职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在诸多方面都迈上新的台阶。
4 中职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
4.1 中职学校图书馆标准化问题
中职学校图书馆建设的标准化,是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其中数据格式信息著录规范,著录的标准语义操作等的研究,对中职学校图书馆建设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许多技术和标准仍需深入探讨,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图书馆人员积极努力奋斗,尽快实现中职学校图书馆标准化问题。
4.2 中职学校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
中职学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问题,无论是自建或者购买数据库,在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中,都要慎重对待版权和著作权的问题,特别是中职学校图书馆的网络传播权问题,要时刻关注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的新法规、新技术及CALIS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和版权保护,中职学校图书馆在发展中一定要严格守法。
4.3 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安全问题
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问题,需要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各个方面建立完整的安全体系,如硬件设备、机房环境、网络线路的安全性;操作系统、网络结构和监控的安全性;数据库系统和用户认证的安全性等等,都要采取积极谨慎的态度。
5 结语
中职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整合的过程,中职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中职学校的师生服务,要使广大师生读者充分享受中职学校图书馆数字化的资源及服务,并借助中职学校图书馆来实现广大师生用户的各种要求。从资料上看到,对科技资料的传播方式的研究认为,到2020年,纸质图书和一些科技期刊资料,将不再进入图书馆,实际上在我国,以中国知网为主导的资源库,已经利用数字资源为主导,占据了获取期刊的大部分阵地,在我国的各类图书馆中,图书馆中纸型文献占据的空间比列已经降低,数字化文献已经成为科技工作者主要获取资料的方法,中职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要实现以广大师生需要为本,形成信息共享空间,实现中职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成为师生身边的信息资源库。
参考文献:
[1]韦海琳.中职学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华章,2012(24):316.
[2]任亚光.图书馆数数字化建设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3年(6):222.
一、创新办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青岛市从1991年开始引进德国“双元制”(一元是学校,一元是企业)的办学模式,平度职教中心作为首批实施“双元制”办学模式的学校,目前实施“双元制”办学的专业已由1991年的3个增加到现在的16个,这些专业年招生能力也由288人增加到2500多人。用于学生实训的实习基地(企业)和联谊单位达到了近70家。莱西职业教育中心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建立起了与专业配套的酒店、服装厂、汽训中心、实习餐厅、微机培训中心等12个实习基地,探索出了一条教学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办学路子。莱西市的5所职业学校在食品加工、畜牧兽医、经济动物饲养、园林花卉、建筑装饰与水暖安装、布衣针织等专业加大了与企业、乡镇联合办学的步伐。原胶南市以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半工半读办学为突破口,建立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实训基地。城阳职业学校与诸多公司如必克箱包公司、变压器集团公司、安普连接器公司、达德印刷公司签订了联办协议。胶州职专与青岛精煅齿轮厂、东方铁塔公司、海尔、海信、海润、澳柯码、大洋等25个单位联合办学。联合办学、定向合作培养既有利于学校专业贴近市场,又可以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充实到教学一线,使学生一出校门就能上岗,企业也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先遴选人才,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局面。
二、合理设置专业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一方面是围绕市场设专业。近年来,一些职业学校围绕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如胶南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高职与就业并举的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工艺美术、幼儿教育、服装设计与制作、数控技术、车辆驾驶与维修、焊接工艺船舶)、军警、女警、商务韩语等专业,就业安置率一直保持100%;莱西市职业中专形成了食品加工、经济园艺、畜牧兽医、计算机、工业与民用建筑、经济贸易、文秘与幼师、机电一体化类的18个专业,先后为九联集团、万福集团、雀巢公司、海尔集团、大水公司、宏远房地产公司、莱西市建筑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培养了大量技术工人。城阳第二职业中专开设计算机、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电器等专业,形成了计算机和会计电算化2个骨干专业。城阳职业高中开设机电、财会、服装、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汽车驾驶与维修发展成为骨干专业。
黄岛区原胶南市、职教中心重点建设数控机械加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化工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实训基地,开设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汽车制造与维修、船舶制造与维修、物流管理、休闲体育与管理、家政与社区服务、文化艺术等20多个专业。由于紧贴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特色、骨干专业逐渐形成。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设机电、建筑、财会、服装、信息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农牧技术工程、果树栽培与果品加工、旅游服务、畜牧兽医等29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果树栽培与果品加工等7个专业被评为青岛市骨干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和农牧技术工程专业被确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生物技术应用专业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重点建设实训基地。
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崔召校区共设置5个涉农专业。该校投入690万建成的6900多平方米的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包括奶制品、肉制品加工、面点、果品加工等共6个车间,配备了肉制品加工和奶制品加工设备等共120多套。该项目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学校校内实训的设施和教学条件,满足了专业实训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和教学质量,实现了预期教学目标和办学效益。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崔召校区还建有2080平方米的数控实训车间,设有编程室、仿真室等共8个实训教学室和教学区,大型实训加工设备达64台套。黄岛区原胶南市、职教中心的机电技术、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是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车工是山东省重点建设专业,机电技术等4个专业是青岛市骨干专业。其他区市的职业学校基本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或骨干专业。
三、开展培训,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三农”
农村职业学校立足于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以加快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积极推广科技项目、搞好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线,探讨实施了多种有效的服务形式,使学校成为社会一线急需人才的培养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开发的示范基地和推广实用科技的辐射基地。平度市针对不同的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当地农民和外来务工者分别培训了电焊工、电子操作工、计算机操作员、保育员、屠宰工、林果、蔬菜加工等工种。平度职业教育中心为促进当地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学校依托畜牧教学养殖实验场,积极组织养殖场专业教师为青岛市农牧专业教师和平度市各镇的畜牧兽医站站长及全市重点养殖专业户,举办了奶牛饲养技术和良种猪养殖技术专题讲座,全市超过80%的奶牛养殖业、生猪养殖人员接受过该校的专业培训,培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在全市掀起了一股养殖的热潮。在该校的带动下,平度市奶牛养殖由1998年的3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10000余头,生猪养殖成为胶东半岛重要养殖基地,成为青岛市养殖业中异军突起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对当地农民积极引导,仅青贮饲料加工一项,就为当地农民每亩玉米增收150—200元。为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和资源增值转换,学校利用果品加工车间、奶制品加工和肉类食品加工车间,积极开展面向果品、奶制品、肉制品加工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服务,进行技术指导。在该校果品加工培训中心的示范带动下,平度全市果品加工企业由1998年前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65家,酿造工艺不断提升,品质逐年提高;奶制品和肉制品的品种不断升级,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平度职业教育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搞好良种繁育、推广。依托实验实习园地,积极搞好优质作物良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繁育推广作物、蔬菜良种60多个,达190余万公斤。学校先后承担上级科研项目270余项,获国家级奖11项,省市级奖59项,完成科研论文280余篇。其中“卫星搭栽番茄种子实验”获全国生物百项活动金奖。学校先后被评为青岛市“科技兴农先进学校”“1321科技兴农工程先进学校”“青年科技星火工程培训示范基地”等。
该校利用先进的专业设备和技术为当地企业和社会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凭借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积极为平度市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利用进口教学设备为企业的工人进行液压技术培训等,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朱桃英单位: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园艺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138-02
一、前言
校企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教育形式,是高校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企业把高校作为培养符合企业人才的产出基地,对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性人才,且能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复合型人才迫切需要。园艺产业对整个中国国民经济尤其是中国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地位。目前社会对园艺人才的需求巨大,但从国内上百所高校园艺专业人才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创新能力弱、实践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而究其原因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园艺专业人才在服务“三农”中、专业知识面要求宽,实践性和适应能力要求强,已由“知识为本位”引入到“能力为本位”。然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较注重理论上应达到的标准,对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无法达到为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产学合作,资源配置合理化,是高校较为认可且在实践中能有效解决日益突出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实际脱节矛盾的一种方法,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教育为学生、社会发展服务的必然选择。有学者针对园艺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及其“设施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提出地方型高校园艺专业教学体系应该从“学校-企业-社会-地方经济需求”四位一体进行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充分调研,实施“送出去请进来”战略,培养成效显。目前,从观念上还是实践行动中现有的校地合作模式都存在还需要继续研究探索的空间,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园艺专业人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1.培养应用型园艺专业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实行了土地流转政策,大量从事园艺相关的产业公司兴起,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国家迫切需求大量的园艺专业人才,而懂经营和善技术的园艺专业人才更是紧缺。校企合作更符合当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它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只能在实际工作场所才能获得,尤其是良好行为习惯及难以言传的经验和应变方法,只有通过现场环境才能学到。学者们认为传统的园艺专业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这已经阻碍了对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校地合作培养可将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使高校园艺专业教学能够适应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要求,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2.农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互惠双赢。目前,各高校对农口专业的投入资金偏少,专业建设经费不足,因此财力、物力、人力肩负着巨大的负担,实习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较为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人才培养周期滞后于社会发展。因此,农业院校通过校企联合,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使发展空间得到提升,走在市场经济的前沿。同时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需拥有一流的管理与服务,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外,其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农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时,可根据用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和企业为了彼此的发展,以需求为动力,建立人才供需的长效机制,实现交融互动,互惠双赢。
3.提高园艺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究其原因,即动手实践能力差,所学的内容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通过校企合作园艺专业学生在对口的企业实习,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普通提高,同时在生产实践中其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增强了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拓宽了就业市场。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国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成功之处是用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并用法律法规界定了校企合作中双方的职责、保障条件、管理机制等。而国内对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无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使高校与企业合作时无据可依,且培养过程中双方利益没有给予充分的保护。或者因法律保障措施不力,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上。目前校企合作层次比较浅,一般由学校自身寻找企业合作的。校企合作培养牵涉到不同行业的独立单位之间的合作,它们关系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高校、及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这需要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来协调和规范各方关系。
2.理论与实践脱节,不符合企业需求。目前,农业院校中园艺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材建设等多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相符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大众化和学科化,过分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未能知行结合、学有所用,实习也是被动的。因培养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淡化,与企业生产过程结合不紧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要求相差甚远,学生毕业后到企业不能独挡一面,难以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不利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
3.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园艺专业的生源来自广大农村和农业地区,加之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家长溺爱,劳动观极为缺乏。高校教师队伍中也因受“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影响,成果的产出与劳动付出不成比例,而不愿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同时学校教师缺乏专业级别的实践教学检验,教学能力存在短板。而园艺专业属于大农专业,要掌握过硬的实践技能,需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传统观念的束缚致使多数园艺专业学生不安心于工作,就业选择的范围为科研院所、高校和考公务员,就业定位不切实际,因此,在企业实习的目的也是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
4.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为缓解教育资源紧张,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积极推进,为学校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但是企业参与的热情不高。主要是因为企业不愿为合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追求短期效益和自身利益,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人才强企”战略。或者是虽然进行了合作,只是短期行为,效果不佳。
四、园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1.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科技部为推动我国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建设了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新村发展研究院”),该项目建设已实施了三年。目前批准成立的共有39所,其中21所为涉农高等院校,18所为综合性高等院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正是因为高校创新能力不强、与产业链结合不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突出,而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导思路是将政府、高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全面探索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改革与实践,大胆创新校地、校企等合作办学模式,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农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实践中,通过与地方、企业共建综合示范基地及分布式服务站,整合学校农业科技服务资源,引导高等学校涉农学科的师生员工面向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系列工作,能够形成长期、全面、稳定的深层次、多方位、宽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项目驱动人才培养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将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体,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与传统教学相比能更大地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校地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以项目开发为载体、通过高校的积极参与,形成“企业+高校”的项目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一个完整的项目,通过企业制作“订单”和“命题”,高校师生从构思到方案实施共同开展工作,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合作模式既能企业遇到的问题,也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使高校和企业达到“双赢”。
3.“引厂入校”人才培养模式。“引厂入校”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工作流程、“零距离”感受企业文化与工作氛围,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很好平台。同时将校外资金、技术和管理引入学校,解决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中的资金问题,使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共享,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五、结语
校企合作重构了“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为立足地方,服务基层,面向全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园艺专门人才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袁玮.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学多赢合作机制[J].经济师,2010,(01):150-151.
[2]孟长军,陶贵荣,等.新形势下地方型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0):10818-10819.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目标、学生构成及育人特点的分析与把握,围绕就业导向的突出,就中职校园文化特色的构建,提出环境文化上要体现实践特色,彰显职业意识;活动文化上要面向岗位需求,培养职业兴趣;制度文化上要强调发展评价,注重疏导激励;精神文化上要尊崇敬业品质,倡导知行合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办学层次、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作为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立足自身教学目标、学生构成,从建设内容、模式等不同层面,突出就业导向,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校园文化特色。
一、环境文化:体现实践特色,彰显职业意识
首先,在校园的总体规划上,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有利于学生实习实训的场地和设施。笔者所在学校注重环境育人,在草坪中、甫路旁补植了桃、梨、苹果、葡萄等一些果树,并建设了观赏花卉和食用菌两个高标准大棚,在美化校园的同时也为涉农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方便,可谓一举两得。其次,在校园环境的布置和校园氛围的营造上,也要摒弃应试教育模式,破除精英意识。一般而言,在教室、楼道等部位张贴班训、校训、名人名言、名人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常用做法,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内容应该有所不同。对于中职生来讲,悬挂牛顿、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科学家、发明家的画像未尝不可,但是,远不如悬挂“金牌工人”许振超、“焊接巧匠”高凤林等这些“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们的画像,更能激励他们坚定职业理想,使他们钻一行,爱一行,掌握技能,走适合自身的岗位成才之路。
二、活动文化:面向岗位需求,培养职业兴趣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并且有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功能。特别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要从其年龄特征、心智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组织校园活动,对学生课余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正确引导。职业学校校园活动的组织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体育竞赛、文艺演出、征文演讲等一些传统常规项目,而要着眼于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和发展,着眼于职业教育魅力和办学实力的展示。要与专业教学、技能训练、职业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做统一、知行合一,体现职业教育和职校生特色。事实上,基于多元智能等相关理论的分析,实际动手能力强也正是职校生的优势所在。
多年来,有的职业学校按照专业设置组织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积极举办各类职业技能运动会、汇报会、学生作品工件展览等活动;有的结合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通过值周、实习月的方式,依据个人专长,通过自愿报名、双向选择,安排学生到教学、管理、生产等各部门进行校内实践,运用所学,经受锻炼;有的联系当地骨干企业、特色行业,开展校企共建活动,安排学生深人生产服务一线,跟班顶岗、工学结合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很受学生欢迎。当前,教育部已决定从2007年起每年在天津市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将其制度化、固定化,其目的就是要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两条平行轨道的局面,从而创新职业教育人才评价机制和选拔机制。各省市也加大广泛发动,层层选拔,加大各专业技能比赛的力度,为职校生发挥个人所长,实现成才梦想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各职业学校要抓住有利时机,高度重视,切实把学生技能训练活动重视起来,使之成为校园活动的重头戏。
三、制度文化:强调发展评价,注重疏导激励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少是所谓的“中考失利者,他们往往敏感而不自信,也确有一部分学生学业基础、行为习惯很不理想。因此,对于职业学校而言,管理是教育教学的第一要义。当然,这种管理需要的不是严厉的训斥管束,不是刻意的讽刺挖苦,而是信心的重塑和理想的找回。因为这些学生大多早在小学、初中时就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中,甚至被部分教师弃人“另册”,以至心理逆反,我行我素。针对这种情况,在职校生管理和学业成绩的评价考核上,必须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建立一种纵向的发展性评价机制,肯定和鼓励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引导学生自己和自己比,把握现在、赢得未来,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为改进学生管理,笔者所在学校实行了学生管理学分制和班级管理星级制,即:把学生日常表现以“德育学分”的形式规范起来,进行量化管理,设了文明守纪、学习进步等奖项,并适当扩大奖励面,每月评选一次,评选结果在学校橱窗专栏张榜公布,配以学生照片、事迹介绍,以表扬信的形式,及时向家长通报,并且一与就业安置相挂钩。在班级管理上,每周召开一次有各班学生干部参加的例会,对表现突出的班级颁发“星级”奖状,十周为一个周期,连续得“星”者被评为“十星级班集体”,班干部则被学校命名为“卜星级班十部”,在精神和物质L予以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另外,学校还积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常规管理,如学生跑操、自习、校园宿舍卫生等均由团委会、学生会及各班班委联合督察;广播室从编辑到播音全由学生担任,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一片天地;各节庆活动从人员组织到节目编排也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国旗下讲话给学生以充足的空间;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的改进也建立意见反馈长效机制,注意吸收学生的建议,使他们在平等参与过程中,增强自我约束力,提高个人素质。
四、精神文化:尊崇敬业品质,倡导知行合一
学校要想办出特色,不在于其建筑样式及豪奢程度,而在于是否能体现出一种特定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价值取向。作为职业学校,其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更多地体现在对于职业精神的尊崇与追求。因为对于职校生而言,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敬业乐业、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等良好职业精神的塑造,更关系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发展。职校生职业精神的生成有赖于相关课程的教育、主题活动的强化,更有赖于一支注重专业发展、勤于耕耘、勇于探索、实践的学术型、创新型、双师型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打造和榜样力量的发挥。
目前,职业学校基本L都设置了学生就业安置的专门机构,负责就业单位的联系、就业市场的开拓,但是职校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出现部分学生好高鹜远、眼高手低、就业后不能安心工作的现象。因此,职校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不能等到就业前夕搞突击强化,而要发挥学校各个部门的职能,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网络,注重平时的熏陶积累。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西部;集团化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各行政地(市)区域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产业结构水平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同质异性特征对人才资源结构水平提出了不同要求。中、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集团化发展有利于增强职业型、地域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重要性
1.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状况及其调整升级程度不同,对初、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结构比例也不同。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及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既要改变地方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粗放型、劳动密集型发展方式,又要解决规模发展问题。以县域经济为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在资金、技术设备尤其是劳动者素质提高上必然要加大投入。职业教育既要培养输送一批初中级人才,又要培养一批高级专门人才,才能满足转变过程中的多层次需要。
西部地区各区域农业、牧业、林业发展不平衡,资源型工业地域性强,对职业技术专业性要求各不相同。要求职业教育“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办学优势,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建设几个特色和品牌专业,要把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必须加强职业教育资源合作,充分发挥各行业企业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多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根本任务
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受开发利用条件的限制,整体质量不高,必须发挥各个层次和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多层次开发利用。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开展农民工培训,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输出创造条件;同时要通过中、高级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提高新一代劳动者素质,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为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提供优质劳动力资源。最后要根据行业企业技术革新、设备改造升级加强在岗劳动者技术培训,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服务。
3.集团化发展是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西部职业教育有较快发展,但不同省份、不同地区、各个县市发展和分布不平衡。以地、市、州级行政区域为单元,职业教育分布和发展水平并不均衡,有些行政区域内有高职和中职教育,有的只有中职教育,有的少量中职教育兼有职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产业、无专业,大产业、小专业,大行业、小职教,有中职、无高职现象交织在一起的现象特别明显。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条件差、行业企业背景不足,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建设难度大,“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单个职业教育机构拥有的教育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特别是有限的优质实验实习实训设备、企业顶岗实习基地、高素质专业教学带头人等优质教育资源存在横向和纵向开放及综合利用的巨大空间。集团化联盟有利于系统整合、流动配置,充分利用有限优质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二、阻碍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1.教育结构失衡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给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创造了条件,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高职及本科院校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部省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部地区高职教育,挤压了中等职业教育,导致西部地区生源规模上“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层次结构失衡、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类型失衡、高职与中职教育专业结构失衡”。[2]职业教育生源基础不稳、内部联系分割、发展速度和质量均受到影响。
2.就业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性需求的矛盾
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但效益高的规模以上企业少,一般集中在省会城市,地、市、州域基本上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小、效益低,人才聚集能力弱,高技能人才待遇与发达地区差距大,吸引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企业从其现实需要出发,以生产适应性人才需求为主,前瞻性创新发展、设计研发性需求少,因此对初中级人才聘用较多,聘用储备高级人才少。加之资源型企业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对高级人才的需求相对减弱。
3.教育投入与就业回报的矛盾难形成良性循环
西部职业教育主要以地方政府投入建设为主,希望毕业生大多数在本地就业,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同时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作用,输出一部分劳动力发展务工经济。市场就业制度以及职业教育的非义务性导致人们追求快速、高效回报以及更好的就业质量。西部地区就业结构比较单一,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异地求学求职明显多于本地,高技能人才流出明显大于流入,人才难求、人才难留的现象严重。职教人才异地就业投入回报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影响家庭职业教育投入。 转贴于 三、以高职教育为龙头,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1.统筹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1)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主,大力发展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民工培训。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链接产业转移和升级。西部县域经济以农村经济为主,城镇以矿产资源为依托发展资源型工业企业。以县为单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重点加强涉农专业群建设和发展,培养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人才,同时注重基础加工技术和现代服务专业建设,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民工外出就业相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
(2)以服务地(市、州)域经济为主,创新高职教育产、学、研校企深度合作发展模式。以若干县域经济社会共同需要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加强支柱产业、特色行业高职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开发特色资源产品加工增值新技术,把自身建成中小企业技术孵化中心和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同时充分利用与发达地区现代企业签订的顶岗实习合作机制,及时引进推广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先进生产技术。
2.发挥优势,整合人才培养培训及继续教育资源,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1)以高职院校为龙头,充分发挥区域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积极作用,指导县(市)职业中专及职业培训机构,校校强强合作、以强带弱,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为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培训师资,指导实验室建设,开放先进实验实训室,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实践教学优质资源库。以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以行业企业岗位(岗位群)工作过程为主线,共同建设核心技能技术多媒体教学资源,实现专项实践项目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数字化共享共用。
(2)建立中职高职教育立交桥。改革高职招生政策,在集团内部建立优秀中职学生直通高职机制,包括在校中职生直通高职和有企业经历中职生学历技能提高,为技能型人才提供发展机会。实现“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和贯通,有利于推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使各区域内有限的高职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3)健全企业职工培训教育机制。教育部明确要求高职院校按照在校高职生1∶1的关系承担和完成社会培训任务,职教集团必须把区域内企业职工培训及职业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任务。作为高职教育的后续、补充和完善,要坚持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衔接,以在职培训为主,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以提高实际能力为核心,把培养企业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人才放在突出位置上。
3.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一是依托地方政府统筹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优秀的“师傅、教师”流动共享制度。建立职教名师一校为主、流动兼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工作积极性;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统一颁发聘书,给予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实现区域内兼职教师资源共享;由政府出资,每年从学校和企业选派优秀“双师型”职教人才到发达地区企业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学成后相互兼职开展企业技术服务和实践教学工作,共同推进区域同类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2012年5月10日,苏浙沪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座谈会在上海举办,江苏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剑虹、浙江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建国、上海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许佩琴及三地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相关负责人共40余人出席会议。
目标:推进预防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
近年来,苏浙沪检察机关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专题交流,经过三年的共同努力,此举已成为三地检察机关的一项长效机制。今年,三地检察机关根据当前预防工作最前沿、最热点的问题,确立了“进一步推进预防职务犯罪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不断提高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水平”的主题,以期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加深交流、集思广益,进一步深化对预防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特点、规律的认识,提升预防管理水平。三地同行普遍认为,预防职务犯罪作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正面临着新课题和新挑战。当前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呈多发易发态势、社会管理领域问题比较复杂、深层次系统性问题逐步显现,预防部门不仅要有及时发现问题、开展系统调查研究的能力,还要有提出解决问题对策、协调推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地检察机关更需要在思路、理念、方法以及教育、宣传等方面加强交流、共享资源。
带着“两省一市”各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新做法和新成果,带着三地检察机关20余部廉政公益广告获奖作品和各地16篇书面交流论文。浓浓的吴越软语、真诚的交流讨论,上海闵行、闸北、徐汇、江苏无锡、浙江苍南等三地基层检察院也参加了座谈交流。
共识:
专业化预防职务犯罪是必由之路
近几年实现预防工作的新突破、新发展一直是苏浙沪预防工作的努力方向,三地检察机关结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通过案件分析、预防调查、检察建议、警示教育等专门手段,对职务犯罪进行专业化预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上海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处长高永昌在发言中介绍,2011年,该市检察院预防处协调全市预防部门力量,成立了工程建设、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专家型人才四个专业化预防工作小组,吸纳相关行业、系统的专家学者或领军人物组成专家智囊团,先后开展了高校科研资金管理、政府行政审批职能中的“中介贿赂”等问题的调查研究。由于吸纳了专业人士参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方面明显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比泛泛而谈的对策建议就更容易收到效果,此举得到高检院检察长的肯定。上海检察机关今年又继续成立了涉农惠农专业预防小组和服务东航试点课题组,今后还将适时成立文教、卫生、科技等领域的专业化研究小组,为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局出谋划策。
上海的探索实际上在苏浙检察机关也能看到,座谈会上各家都拿出自己的“独门绝技”来交流,一些地区检察机关在深入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产业项目、惠民工程等专项预防方面,总结了一系列专业化的经验和做法创新。
切口:
直指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民利
这几年三地检察机关预防部门都将工作切入点放在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上,出手果断目标集中,成为三地预防职务犯罪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共同做法。
江苏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剑虹在介绍该省预防部门的做法时说:“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扶持、政府补贴发放、海洋滩涂开发等多个领域,成为江苏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群众利益纠纷的焦点,我们非常重视领域的专项预防,特别突出对渎职侵权犯罪的预防力度,2011年全省开展此类预防调查964次,从中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并被立案侦查78件。”上海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许佩琴深有同感地说:“上海市检察机关也加强对社会福利、食品安全、教育等领域的预防监督,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促进了相关问题的整改。”她特别提到,“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发生后,所在地检察机关宝山区检察院预防部门第一时间同步介入案件,在市检察院的指导下很快形成专项调查报告,剖析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五重五轻’问题,向食品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得到市委、高检院领导的批示肯定。这样处理的结果是,社会反响很大,预防工作的力度就很大,效果也明显。”
聚焦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征地拆迁、两委换届选举等热点问题,既是社会关注热点,也是三地检察机关交流预防职务犯罪的重点,三地的“高招”令人耳目一新。
交流:
预防犯罪工作制度推陈出新
“排查危险源点,强化预控机制。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机制。”江苏省无锡市检察院预防处处长张国华的详细介绍使在座诸位很受启发。该院通过各检察工作站点的联系,对全市100余家单位排查廉政危险源,对那些权力集中、资金密集、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等情况排出危险源点3000余个,并完善整改措施及管理制度2700余项,进一步规范了岗位权限等针对性措施,严密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
三地检察机关结合地方特色,纷纷建立了案件剖析警示教育、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侦查和预防一体化等工作机制,积极发挥社区检察室、检察工作站、检察建议、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等在推进预防腐败体系方面的作用。
浙江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建国专题介绍了他们开展案件剖析会制度。他们对所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分门别类深入分析发现共同的漏洞,提出针对性的对策,8年来已经在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全面推开,以点带面推动堵漏建制,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目的。而据许佩琴副检察长介绍,上海市、区两级检察机关都逐步建立了与当地纪委监察机关的联席会议制度,市检察院主动加强与40余个市级机关、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联系。■
期待:让更多的人
参与预防职务犯罪
座谈会上播放的20多部廉政公益广告“小片”部部精彩,而就在座谈会场不远处的徐家汇商业中心,巨大的商业电子广告屏正在滚动播出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制作的廉政公益广告片。该院职务犯罪预防科科长冯伟丽介绍,他们依托徐家汇地区商业繁华、人流量大的优势,先后制作了四部廉政电视短片,在地铁、机场和徐家汇商圈等2万多块电子屏上滚动播放,制作廉政灯箱广告在地铁主要站点亮相,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开展的“廉政公益宣传进社会”在座谈会上得到推崇。
怎样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预防职务犯罪廉洁勤政建设中来?交流探讨中,三地检察机关普遍认为,通过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宣传,能有效增强公职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预防工作的热情,这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