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涉农专业论文

涉农专业论文

时间:2022-06-19 18:24:28

涉农专业论文

第1篇

c型威客的代表淘智网摘要:我国如何走出当下的金融“寒冬”,农业的基础作用显然不可忽视。而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产业价值,还是“三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发展较具规模,现已摸索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两种模式,本文结合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和当下实际情况,旨在为农业 “过冬”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涉农文化产业 成都亮点 产业价值 未来建议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之际,稳定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成为决策层维稳中国经济寄予厚望的政策取向之一。这是自1982年以来中央第11次将目光聚焦在“三农”领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除了传统的粮食生产以外,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另一重大途径。

成都市是西部大省四川的省会城市,20xx年人口总数即已超过1249万,位居全国第四,其在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可谓成果显著。据市统计局公布,成都20xx年在遭受地震和金融危机双重冲击之下,前三季度生产总值仍达到了2821亿元,同比增长12.2%。(1)20xx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举办,成都市签约项目31个,总金额126.3亿元,占签约总额的57%,充分显示了成都文化产业的辐射力和规模效益,所以成都在文化产业上的实践探索对其他城市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和带动作用。

综合来看,成都在发展涉农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大。

成都有“天府之国”的雅誉,古蜀文明还给她留下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而浓郁的川西民俗和客家文化更是为其增添了许多人文沉淀,资源相当丰富。

另一方面,成都的总体消费实力常年位居全国前三甲。而在20xx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968元,占整个消费性支出的14.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其城市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国创意产业,预计到2020年,成都城市人口比重将达到64%,庞大的城市人群是涉农文化产业的潜在市场。

二、主题鲜明,涉农文化产业特色较为突出。

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围绕“休闲”二字展开,讲究“付费休闲”、“休闲体验”,其特色可归纳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模式”。

“古镇文化”:早在20xx年多媒体创意产业,成都市规划局等部门就完成了《成都市域古镇形态研究及利用》等规划,提出将对大邑悦来古镇、邛崃平乐古镇等10个文化古镇进行保护上海创意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为成都周边最具特色的古镇旅游文化风景带。如今“古镇旅游文化”规模已成,十个文化古镇分别寻求自己的营销诉求。如黄龙溪的“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洛带的“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平乐的“茶马古道第一镇”等。古镇的盈利能力不容小觑,如洛带古镇仅在20xx年1至6月份,就接待海内外游客16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超过8000万元。

“农家乐”模式:成都是农家乐的诞生之地,最初只是一些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和责任田从事旅游接待活动,以此作为增收手段,大多单打独斗,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经营。在政府的引导下,锦江区农村纳入了统一规划,打出了“五朵金花”的品牌——“花乡农居”、“东篱菊园”、“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和“荷塘月色”。“五朵金花”特色各异,但又相互支撑,形成整体联动的文化产业模式。而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农科村,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丰富了农家乐的休闲方式和赢利亮点。在20xx年,农科村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2)

三、政府引领到位,企业主体保证产业运作规范。

成都市委、市政府于20xx年就提出和制定了“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先后采取了改革文化体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净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和提高产业服务水平等举措。同时,成都市还打造了一批文化阵地健全、文化生活丰富,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有新提高的文化建设示范乡镇和村,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涉农文化产业市场的发育。(3)如20xx年,全市各区(市)县建立了群众文化辅导员制度,先后对全市1000余名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进行了各类艺术培训,培育了农村文化队伍杨浦创意产业,也为涉农文化产业发展开启了新思路:农民组织了腰鼓队、舞龙队等,活跃于广大乡村。仅20xx年,双流县农村文化队伍就创造产值200多万元,利税超过40万元。(4)

成都市涉农文化产业的开发注重产业运作机制的长效性和职能化。基层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如洛带古镇,镇政府于20xx年5月1日成立了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成都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一是通过“修旧如旧”,恢复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客家民居;二是积极选择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古镇景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工、展示、销售、交流与体验;四是抓大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新西南艺术陶瓷厂、洛带——女红坊、中国文博公园、“创库”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积极进行资本扩张、扩大企业规模。

四、注重对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探索。

从最初单打独斗、内涵粗糙的早期农家乐到后来“五朵金花”的集群效应;从对10个文化古镇的初步保护到筹划打造“天府30大文化古镇”品牌。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精神始终强烈,越来越多的涉农文化产业开始着力摆脱产业模式单一的束缚,着眼于深度化、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注重尝试新的产业管理模式、开拓新的涉农文化产业市场。

如洛带镇除客家特色外上海创意产业,还规划4500亩,投资1.86亿元人民币,开发培育自然风光游、农家健身娱乐游等六大系列农业旅游产品;

又如成都首创企业出资编制涉农社区发展规划——“成华区龙潭和成涉农社区新农村建设概念(项目)规划”。此规划由工商企业共同发起杨浦创意产业,聘请专家编制,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以社区生态旅游为方向,建设大型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同时发展蜀绣等旅游工艺产品生产。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早在20xx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已为此指明方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更加细致合理的规划方案,而且4万亿刺激内需的投资计划更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战略性的政策倾斜。当前财满街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应敏锐地把握住这个信号,思考如何变危机为契机。

以成都为例创意产业园,笔者认为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涉农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块动起来。在产业发展初期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做好评估规划工作。政府需清楚认识到涉农文化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明确责任,积极鼓励社会办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安排专项部门落实对其的资金、政策等支持。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忽略的,它是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也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反哺”农村,形成与农村基建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例如成都打造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关村创意产业网,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致富能力。而宏观来看,政府则要调整好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多在东部。而西部蕴藏着丰富的涉农文化资源,却因经济等因素,面临着融资难、消费难的两重难题。所以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给予政策倾斜,在西部建立文化改革试验区,对于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适当放宽资本进入的门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涉农文化产业,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而从市场来看,目前整个文化产业都欠缺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对于涉农文化产业而言更为突出。很多掌握涉农文化资源的个人或组织未能充分意识到其产业价值,导致“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局面。所以要发展涉农文化产业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还需注意启蒙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注重涉农文化产业的培育。此举不仅可以给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2篇

关键词: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

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就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些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到底应该如何培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今年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申报成功,下设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湖南农业大学也将技术创新管理课程作为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故此,引发了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涉农产业对技术创新管理人才的需求,应该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推动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获得核心竞争力。那么如何从涉农产业和企业的需求入手,培养好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从分析培养现状入手,然后,从涉农产业的需求并结合农业院校的优势资源对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行阐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检索各大期刊数据库发现,目前直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研究的较少,仅有国内学者汪传雷等在《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探索》中指出,对其搜集的22所设有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的高校课程设置进行整理发现,有77.3%的高校开设了技术创新管理方面的课程,位居榜首[1]。为了能够充分剖析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为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专门从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内容和技术创新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对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1.1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内容为了对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内容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主要通过对技术创新管理领域的书籍篇章布局来梳理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内容。国内学者吴贵生在《技术创新管理》一书中,阐明了技术创新的理论,内容涉及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技术选择、研究与开发、新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技术转移与交易、技术信息与知识产权、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组织管理等[2,3]。2011年编著的《技术创新管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路》在阐述了创新的概念、类型、作用、运行规律和管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独特的创新之路和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理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中国产业和企业创新案例来说明其观点[4]。国内学者赵晶媛在《技术创新管理》中,系统地阐述了技术创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内容,论述了技术创新战略管理、项目管理、过程管理、风险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介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及其各自特点、技术创新的测度与评估、技术创新能力与培育、技术创新组织与激励,为技术创新管理者提供一整套的管理方法和实践操作技巧[5]。国内学者雷家骕、洪军在编写的《技术创新管理》中,将技术创新管理分为了四个模块:第一模块,是技术创新的基础理论,包括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的模式与发展;第二模块,是技术创新的实现过程,包括前景性高技术的获取与破坏性创新、企业的生产及工艺创新、企业创新中的技术整合、企业的市场开拓与服务创新;第三模块,是企业创新的管理,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要素;第四模块,是技术创业,包括创新的特殊实现形式———技术创业[6]。国内学者周寄中在《科学技术创新管理》中,先按管理科学的四大管理职能,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对科技创新管理的对象展开论述,依次包括:国家科技计划、科技创新战略、科技活动组织、科技创新与成果商业化过程、科技创新的评估控制与激励,然后,从当今科技创新管理的五个重要方面进行剖析,主要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市场和技术中介,智力资本、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产业、企业技术竞争力,以及国家创新系统和科技创新文化[7]。1.2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既包括专门的学位教育,也包括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等。但是从目前查阅的资料来看,尽管有些地方开展了技术创新管理的培训,但是由于资料不够全面和具体,因此,仅通过对专门的学位教育了解一二。设有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的高校网站,仅有中科院大学对技术创新管理培养的目的、要求,以及主要内容等列出[8]。主要讲授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进展,以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原则,整合技术、管理和创新政策等知识,培养既熟悉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理论性评价与研讨为主,辅以有针对性的案例。学习要求主要有4点:①掌握技术创新管理和创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②通过案例讨论熟悉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流程和实践;③能够针对企业创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提出优化和改进建议;④初步具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建新企业及进行创业企业管理的能力。由于其采用的是周寄中老师的《科学技术创新管理》一书作为教材,因此,其教学内容与书中内容保持一致。综上所述,随着技术创新备受瞩目,技术创新管理也愈发受到重视,但是关于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却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体系,这自然也体现到了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上。

2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伟大目标,从当前涉农产业对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实际出发,结合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摸索出符合涉农产业需求的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模式。2.1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结合涉农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由于不同的产业对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既有共性,又有所区别。对于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必然要围绕涉农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需求来开展好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设计。但涉农产业和企业对技术创新管理的需求分别代表了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需求,如何将这两个层面的需求转化为培养内容,需要对涉农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并发现其内在联系,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二是,如何将农业院校资源优势转变成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优势。技术创新管理是要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其培养内容和方式都具有独特性。如何把农业院校已有的涉农资源优势转变为人才培养优势,需要在对涉农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农业院校的学科门类和专家资源丰富等优势,通过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使更多的农业院校的专家资源、平台资源等走进涉农企业,更好的支撑本地社会经济发展。2.2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定位首先,根据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需求对培养进行定位。在涉农产业中选取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作为样本,研究涉农企业对技术创新管理人才的需求趋势,然后,对已开展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机构,进行调研了解技术创新管理人才的培养效果和职业发展趋势,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管理人才需求趋势及职业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明确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提供可行性保障。根据从食品产业和生物产业部分企业了解的情况来看,企业需要的技术创新管理人才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研发管理的人才,二是,能够从外部引进技术并在内部实现产业化管理的人才。从企业需求定位来看,培养内容将主要涵盖研发管理和技术转移的内容。然后,积极借鉴已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培养机构的经验,对培养方式进行定位。通过对农业院校技术创新管理培养情况和培养资源进行分析,然后,再与综合性院校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培养有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农业院校开展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比较优势。同时,对国内外技术创新管理培养的背景、内容和效果等进行分析,预判农业院校开展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非常,在培养对象的选择上就要主要选择那些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人,或者对技术管理有一定经验的人,在培养形式上除了必要的理论传授以外,需要更多的配以研讨、实例分析和技术创新管理模拟等。最后,充分发挥农业院校资源优势,使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融为一体。依据院校的资源特征、技术创新管理人才需求趋势和就业趋势,以及院校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比较优势和发展趋势,采取避强定位的方法,差异化地对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进行定位。依据农业院校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定位,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农业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以建设一套符合农业院校特点的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湖南农业大学的动植物科学领域、农业科学领域的ESI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4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十,这说明学校在这些领域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涉农产业的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学科专家团队的力量,聘请这些专家为学员讲授科研的历程,研讨与企业合作的经验,让学员通过生动的案例掌握技术创新管理的精髓,同时,也帮助学员聚集一批专家资源,全面推动产学研合作。

3结语

上述关于农业院校开展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全国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培养的资料仅通过网络进行搜集,没有专门向各个机构索取;二是,涉农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需求仅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对若干业内人士的访谈形成,没有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大范围调研。今后还将在这两个方面,对农业院校开展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作者:史敏 罗建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汪传雷,乐亚鸣.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探索[J].中国市场,2013,(17):88-93.

[2]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赵晶媛.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雷家骕,洪军.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第3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会计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胡翠萍(1985-),女,安徽池州人,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安徽 合肥 23003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018-02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各地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农业上市公司已近100家,对具备农业相关知识的会计人才需求很大。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在培养涉农会计人才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近年来,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数量仍存在“既多又少”的矛盾:一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各类高校会计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较之以往少了很多,加上很多企业在招聘时认为,农业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面临不具优势的尴尬境地,严重制约着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1]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具备农业相关知识的会计人才需求量很大,而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在制定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时恰恰忽略了这个重点,导致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不了解农业经济和农业会计核算的特点,不能胜任涉农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脱钩。[2]因此,对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等农业院校培养涉农会计人才的必要性

1.农业企业蓬勃发展对涉农会计人才的需求

农业企业上联市场,下联生产基地和农户,处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地位。近年来,我国龙头企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经济类型趋向多元,辐射领域拓宽。农业企业经营往往涉及农、林、牧、渔等多种行业,实施多种经营与双层经营的复杂管理体制,核算方法具有灵活性,生产成本核算方法复杂,因而普遍缺乏能够熟练掌握农业生产业务核算的会计人员。[3]培养涉农会计人才迫在眉睫,高等农业院校在培养涉农会计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使命。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对涉农会计人才的需求

截止到2013年5月底,安徽省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9282户,出资总额413.7亿元,成员总数22.97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和出资总额的增加,无疑对其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核算现状堪忧,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配备专门的会计人才,而是由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合作社成员兼任。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设置专门的财务岗位,招聘专业的涉农会计人才。

3.村级委托机构对涉农会计人才的需求

课题组在实地走访六安、池州、安庆等地区村账机构及其主管部门的过程中了解到:会计服务机构亟需既熟悉会计知识又了解农业基本知识的大学生,但是一方面由于会计服务机构很难吸引大学生,另一方面即使是高等农业院校开设的会计专业,也没有体现“农字”特色,培养出的会计专业学生无法适应农村会计岗位的要求。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开设涉农会计方向,为农村会计工作输送专门人才。

二、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1.培养目标同质化,没有体现农字特色

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确定培养何种人才,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何种素质,将来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等。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还存在着定位不合理、特色不突出、目标不清晰等问题。由于目前没有直接设置与农业会计相关的专业,农业高等院校基本上放弃了培养涉农会计人才,而是直接参与到与其他综合性高校、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的激励竞争中,但农业高等院校在这场竞争中不具优势。笔者将安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六所农林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与综合性高校和财经类高校进行对比,发现它们在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上基本相同,农业院校并没有体现农字特色。该现象表明高等农业院校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导致涉农会计人才培养缺失,培养的通才会计人才不能实现充分就业。[4]

2.课程设置套路化,涉农会计课程缺乏

与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有着明显不同。近年来,农业高等院校基本上放弃了涉农会计课程的建设,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其他综合性大学、财经类大学几乎没有差异。基本包括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设置没有将会计与农业有机结合起来,缺乏农业会计、农业成本会计、农业财务管理等体现涉农会计的相关课程。虽然有的高等农业院校开设了诸如“农业会计学”类的课程,但是教师在授课时并没有将农业与会计紧密结合起来,实际上讲授的还是“基础会计”的内容。涉农会计课程建设被忽视,必然导致涉农会计教材的缺乏。

3.实训基地缺乏,实践教学不足

目前,涉农会计学生对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特征和农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了解不足。学生没有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不懂农产品的生产程序、加工特点以及销售渠道,无法了解农产品的成本构成要素,不能掌握农产品成本核算的正确方法。[5]究其原因是因为高等农业院校缺乏实训基地,亟待与涉农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为涉农企业提供会计人才。

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部分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来看,实践教学占的比重较低,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在20%左右,而且形式单一,难以起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4.涉农会计师资短缺,农业背景缺乏

师资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但是高等农业院校的涉农会计师资普遍存在短缺现象。由于会计专业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上课量太大,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6]并且教师大多是从财会专业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校,缺乏农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即使开设了涉农会计的相关课程,也只能照搬书本上的知识,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思路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农业院校应根据院校类型、特色、市场需求等制定涉农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农为本,突出农字特色,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会计人才。为农业经济系统培养兼具农业经济管理和会计学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上,要充分考虑到农业经济和涉农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以此来适时调整涉农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同时拓宽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

2.根据学生意向组建涉农会计班

仅开设几门涉农会计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对涉农会计知识的全部需求,有必要根据学生的意向组建涉农会计班。具体措施为:在第四学期开展关于涉农会计需求情况及就业前景方面的讲座,学期结束前统计具有该意向的同学组建“涉农会计”班,从第五学期到第六学期针对“涉农会计”班的同学增设“农业企业会计”、“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农业企业财务软件应用操作”等专门讲解涉农会计的课程,以满足涉农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3.加强涉农会计课程建设

教学内容、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展现专业特色等一系列教学目标的最终落脚点是科学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我国农业经济系统对会计人才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与此相悖的是涉农会计专业人才与农业高等院校涉农会计课程的缺乏。因此,应加强涉农会计课程的开发,根据农业经济系统的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目标,开发诸如“农业企业会计”、“农业财务审计”等涉农会计课程。

4.建立农业基地与会计教育结合模式

目前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不适应涉农岗位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对我国现代农业生产过程、加工方法、农产品特点了解不足。因此,农业高等院校可以建立农业基地与会计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参加农业基地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经营管理活动。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农产品生产方法、农产品成本构成要素,使学生真正了解涉农会计核算的知识体系。

5.加大实验室建立力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会计学是技术性、应用型很强的一门学科,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传统的会计模拟实验已不能满足涉农会计实践教学的要求,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拿出专项资金或者与涉农企业联合建立ERP实验室。通过ERP沙盘模拟系统可以让学生掌握农业企业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通过沙盘模拟,学生不仅掌握了涉农会计处理的基本技能,还能在毕业后迅速适应涉农会计岗位的需要。

6.加强涉农会计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当鼓励专业教师到涉农企业调研,了解涉农企业会计岗位的真实需求,了解涉农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只有将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积极采取措施改变传统教育形势下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同时,加强教师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中汲取更多的涉农会计知识,继而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涉农会计人才,还可以从涉农企业招聘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作为实训指导教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12-15.

[2]吴子恺,徐华亮,潘柳燕.地方综合大学农林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4,(3):22-26.

[3]周燕,刘万才,邓春景.高等农业院校法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J].改革与发展,2009,(8):160-161.

[4]钟丽萍.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之管见[J].高等农业教育,2011,(11):9-11.

第4篇

关键词: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满意度;评价

由于我国存在金融体系尚待完善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涉农企业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融资环境很不乐观。政府针对涉农企业的扶持政策不到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缺乏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信用评价工具, 且我国担保体系和担保机构都还在发展完善过程中[1]。同时,涉农企业生产的季节性,其原材料获取受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影响的不确定性,使得涉农企业经营风险很大。因此,造成了涉农企业面临资金缺口大、融资环境差的问题。涉农企业要想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资金是否充裕十分关键, 融资环境改善则是当务之急[1]。本文以模糊数学为基础,构建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满意度评价模型,旨在为涉农企业融资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并提出改善融资环境的政策性建议。

1、 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满意度评价

1.1 满意度评价指标的设计

.

1.3.3 一致性检验

按最大隶属原则或通过计算加权平均评分值,得出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满意度总体评价结论。

该评价方法的优点在于,既能通过分项指标结果汇总得出总体满意度结果,又能将总体满意度结果分解为各分项指标满意度结果;总体满意度结果能综合反映整个涉农企业融资环境系统的满意度情况,而各个分项指标满意度结果则便于有关方面判断究竟是哪些满意度不高的指标影响了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整体满意程度,进而通过改进具体的不满意指标来提高整个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满意度,使改进有的放矢。

2、山东省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满意度评价

山东省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满意度评价资料来自于2012年2月至3月对山东省17个地市涉农企业融资情况随机抽样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25份,收回问卷405份,有效问卷399份。鉴于本次山东省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满意度的调查只针对一级指标中的“政府作用”和“金融机构作用”进行,所以以下融资环境满意度评价,不涉及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中的“担保机构作用”。

2.1 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的确定

2.2 评价向量的确定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1)按最大隶属原则,得出结论:山东省涉农企业对融资环境满意程度介于“一般满意”和“不太满意”之间。

(2)按加权平均原则,计算综合评分值 V=9×0.0611+7×0.1049+5×0.4069 +3× 0.3929+1×0.0342=4.53182 。根据表1,将等级评定为E3 ,得出结论:山东省涉农企业对融资环境的满意程度为“一般满意”,但满意度评分值处于E3级偏下水平。

总之,不论从总体评价结果来看还是从“政府作用”和“金融机构作用”分指标评价结果来看,山东省涉农企业对融资环境的满意程度低于“一般满意”,这和本次“企业融资需求满足度大体处于60%左右”的调查结果相吻合。

3、结论及建议

提高涉农企业对融资环境的满意度是缓解涉农企业融资压力的根本,因此,为了改善涉农企业融资环境,促进涉农企业可持续发展,对影响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满意度综合评价研究非常有意义。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满意度进行评价,不仅获得山东省涉农企业关于融资环境满意程度为“一般满意”的评价结果,为融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和资料,更重要的是评价结果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为了改善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提高涉农企业融资环境满意度,特提出以下建议:

3.1 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发挥其在涉农企业融资体系的主导作用

3.1.1 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发挥对金融机构及担保机构的政策引导作用

(1)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针对面向涉农企业放贷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同时建立金融机构新增涉农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立涉农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对年度新增的涉农企业信用贷款给予一定风险补偿。

(2)建立专门针对涉农企业的政策性担保机制,并在涉农企业融资领域引入商业性担保机制。一是在政策性担保机构中开辟专门针对涉农企业的贷款担保业务。二是以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方式,支持设立专门的涉农企业商业性担保机构或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积极开展涉农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并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加大代偿补偿力度。

3.1.2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涉农企业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

一是建立涉农企业专项资金,对有发展前景的涉农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针对涉农企业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为涉农企业发展提供支撑。

3.2 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创新适合涉农企业特点的融资产品

一方面金融机构应针对涉农企业,特别是涉农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缺乏、担保机制落后、企业发展阶段资金需求量大的融资困境,创新以农业品质资源质押为主的担保方式,为涉农企业量身打造信贷产品,满足企业授信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改进业务流程和改善营业环境,简化业务手续,提高业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3.3 各担保机构应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涉农企业贷款担保力度

各担保机构应改进业务流程,简化业务手续,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并在政府政策扶持下,其担保业务向涉农企业倾斜。

总之,政府、金融机构及担保机构三者配合,为涉农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最大程度地缓解涉农企业融资压力。

参考文献:

[1] 冯延军等.宝鸡市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满意度评价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0,3(3).135-137.

第5篇

据调查,国内的农业院校从本科到中职,农机专业的生员普遍较少,原来以农机专业为主打专业的院校均改办了其他专业。一方面是进口农机具需要大量懂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是农机专业没有生源。农村职业学校如何办好涉农专业,如何为区域农机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机专业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区域农机化专业发展的需要。多数涉农专业的中职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没有深入企业、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实施的人才培养不能与企业和农村有效对接,培养形式封闭,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

(2)教学方式不适应农机从业人员培养培训的需要。有的学校为了节省教学成本,没有实施一体化教学,仍然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实践的机会少,操作能力差,毕业后不能直接上岗。

(3)师资培养培训滞后。农机专业现有的师资水平与先进的进口机械技术脱节,一个原因是涉农专业的高校缺乏先进的农机设备和师资,国培和省培仍然是陈旧的内容;另一个原因是农机公司技术垄断,学校与农机具生产厂家售后服务的培养培训没有接轨,教师的培训跟不上,导致农机新技术只掌握在售后服务人员手中。

(4)实习实训设备落后。涉农专业的学校均存在实训设备和工位不足的问题,进口农机具价格昂贵,少则几十万元,多则数百万元。如迪尔公司的9670型收割机价格在200万元以上,如果把各个公司的农机具全部买齐要几千万元。没有仿真的配套教具,中职类的学校根本买不起。即使购买新农机具也不能随便拆卸,多数学校使用的仍然是以前的国内陈旧的设备,导致实习实训设备满足不了教学要求。

(5)教材内容陈旧。农机专业教材稀缺,进口机械的专业课教材几乎没有。现有教材内容陈旧,进口机具技术资料不易获得,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农机专业的教学要求。

(6)校企未能有效合作。有些涉农学校虽然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只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有效合作。一是农场和农村的农机具均为个人所有,价格昂贵,车主均不愿让其作为操作对象。二是生产厂家因技术保密,使教师的企业实践和学生的实习受限,工学结合流于形式。

(7)缺乏激励机制。涉农专业学校的办学以及与企业的合作,单靠学校很难实现,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传统的重工轻农思想在农民和农场职工的头脑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农民的地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垦区多数农场职工多年没有解决合同制身份,没有对适龄青年用工的激励机制,使得回乡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没有积极性,学习农机专业的人员越来越少。

2、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办学的做法和思考

(1)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垦区和农村培养落地人才。2014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该文件为涉农专业学校的办学搭建了一个开阔的平台,办学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学制、学习方式,认定学分的范围更大。文件制定了2~6年的弹性学制,可以把学校设在农场、农村,可以送教下乡,可以把课堂设在田间、畜舍和农具场,使涉农专业的办学迎来了曙光。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于2012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以此为契机,结合中央1号文件,该校农机专业创建了“校场双元,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借鉴德国“双元制”,把农场和学校设为“双元”;“产学结合”即把教学点设在农场,把课堂设在农具场和田间,结合农时,采取“忙工闲学”的形式。即农闲时由农场和学校共同组织学员进行理论教学,农忙时由农场指派技术专家任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学员参加农机作业。这种模式既符合生产实际,又方便了学员学习,同时又为农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实施“学校+基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周边的农场以及部分农村有机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便于实施一体化教学和学生的顶岗实习。理论教学到农具场进行现场教学,有条件的教学点建设一体化教室,强化学员实践能力。

(3)加强农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农机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提高老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送出去”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把农机专业教师送到生产厂家和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请进来”就是聘请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农场的技术专家到学校参与农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回答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们的到来会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于2007年与约翰迪尔公司进行了合作,派出两名教师与动力科贸公司的农机售后服务人员一同去约翰迪尔中国总部参加实践技能培训。后来学校又陆续聘请国外3大农机公司的售后服务人员和农场的技术专家来校,针对进口机具举办讲座。这种培训模式提高了教师一体化的教学能力。

(4)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弥补农机专业实习设备和工位的不足。学校取得农机行业主管部门、农场和各农机制造公司的支持,增加部分实训设备,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学校与垦区各农场的农机中心深度合作,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借助农场的农机设备完成农机作业过程教学实习,既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与全过程的农机作业,又弥补了校内农机实习设备和工位的不足。

(5)组织精干力量,编写适应农机新技术的校本教材。组织骨干教师,融合国外3大农机公司的新技术,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编写《农机标准化作业》等8本校本教材,其中5本公开出版发行,3本达到了省级精品课标准。

(6)政府应加强对农村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扶持力度。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从2006年开始,与北安管理局合作实施了订单培养,开办了首期“现代农机师傅班”,旨在培养一批师傅充实到一线,实施师傅带徒弟战略,第2年的招生量翻了1番。目前这种专业培训模式已经推广到九三分局,由此可以看出,涉农专业的办学必须由政府制定激励机制。一是垦区出台政策,对农机专业回场工作的毕业生解决合同制身份,以激励适龄青年学习涉农专业;二是主导和协调学校与农场及农机制造企业的关系,取得企业在设备、师资培训、学生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方面的支持,为培养农机专业人才奠定基础;三是支持学校实施订单培养。

第6篇

运用邓氏灰色关联模型分析2008—2014年河南省统计数据,结果表明:金融支农的规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总量指标、投入指标、效益指标高度相关;金融支农的效率、结构指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总量指标、投入指标、效益指标部分相关。为此,应采取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导向作用,开发和创新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需求的金融产品,健全涉农金融配套服务机制等举措,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河南省;金融;农民专业合作社;邓氏灰色关联模型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登记数量呈明显增长之势,已经成为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的主力军。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服务功能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的研究成果颇多[1,2],但系统地对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证研究则不多见。本文根据河南省2008—2014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评价河南省金融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际效应,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更好地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一、关于金融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效应评价模型

以往学者大多采用回归分析、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经典模型分析农村金融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之间的关系。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各个影响因素内部构成复杂又相互关联,影响因素信息获取不完全,这就极有可能降低经典模型分析的准确性[3]。本文所研究的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金融支持因素内部可以细分为多个指标,如果运用传统经典模型分析金融支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之间的关系极容易产生偏差甚至伪证。所以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建立分析指标体系。“邓氏关联度模型”是灰色关联模型中的一种,即点关联模型,是以搜集观测点数据为起点,对量纲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初始化序列,然后运用欧氏距离,计算点关联度系数,进而计算出邓氏关联度[4]。所得关联度系数与关联度是正相关关系。由于本文采用的数据量纲不同,考虑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指标序列和金融支持指标序列之间的接近程度没有意义,分析的目的是获得各序列之间的相似性,且所使用的数据是以年为间距的连续数据,时距相同,因此本文采用“邓氏关联度模型”对河南省金融各指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联度进行分析、评价较为科学。

二、河南省金融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效应分析

(一)构建河南省金融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效应的指标体系为研究金融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效应关系,将指标分两组:其一是反映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状况的发展指标;其二是反映河南省涉农金融机构支农力度的金融支持指标。1.衡量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标体系为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同时保证本研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这里主要选取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总量指标、投入指标、效益指标等三个作为参考指标,基本上能够较直接、准确地反映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量指标(HCT)表示的是当年年内已成立、并正在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即HCT=年末总数量—年初总数量,反映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长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投入指标(HCC)衡量的是当年年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增长额,即HCC=年末出资总额—年初出资总额,反映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发展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效益指标(HCPGDP)指的是农民人均GDP。HCPGDP能够真实反映省内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2.衡量河南省金融支持的指标体系就农村金融而言,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没有任何一个指标能够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与之关系密切的三个参考指标进行研究,即河南省金融支农的规模指标、效率指标、结构指标。金融支农规模指标(HFS)反映的是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力度以及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程度。其衡量方式有多种,这里采用通常使用的方式,即HFS=HCLR/HRGDP,其中HCLR表示省内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余额,HRGDP表示省内当年农村生产总值。金融支农效率指标(HFE)本来是指省内农村信贷余额与农村存款余额的比例关系,为了分析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问题的影响,在这里是指省内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余额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存款余额的比例关系,即HFE=HCLR/CCD,其中CCD表示省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存款余额。金融支农结构指标(HFF)是反映农村中各类经济组织信贷余额占农村信贷总额的比例关系,这里特选择省内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余额占省内农村信贷总额的比例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即HFF=HCLR/HCLT,其中HCLT表示省内农村信贷总额。

(二)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量的实证分析1.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2008年到2014年《河南省金融统计年鉴》和《河南省统计局》的原始数据及计算得出。其中《河南省统计局》的数据为当年10月河南省统计局网站上公示的数据。2.矩阵的初始化处理以表1为一个矩阵,表中每一行为矩阵的单个序列。由于矩阵中各序列数据量纲不同,无法对不同序列中的数据进行比较。3.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量的邓氏关联度邓氏关联度是通过计算各个数据序列时点距离的对比关系(点关联系数),来确定各个序列之间的相关性。

三、结果评价

邓氏相关系数β在0—1区间通常被分为四个区间,分别表示两个被分析指标基本不相关、部分相关、高度相关、完全相关。具体分类标准如表4。(一)河南省金融支农各指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省内金融支农效率(HFE)、结构(HFF)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量指标(HCT)的相关系数分别为:β2=0.6000,β3=0.5058,属于部分相关,且β2>β3,说明河南省提高金融支农效率,调整支农金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的增加,并且相比调节金融支农结构,提高金融支农效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加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省内金融支农规模(HFS)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量指标(HCT)的相关系数为:β1=0.8571,属于高度相关,说明扩大金融支农规模能够更大程度地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

(二)河南省金融支农各指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投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省内金融支农各指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量指标有一定的相似性。金融支农规模指标(HFS)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投入(HCC)指标的相关系数为:β*1=0.8424,属于高度相关,说明提高省内各类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不仅能够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加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投资力度。省内金融支农效率(HFE)、结构(HFF)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投入指标(HC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β*2=0.6478,β*3=0.5796,属于部分相关,反映河南省各类涉农金融机构通过政策调整,对涉农业务提供更多优惠政策,扩大涉农业务,改变农民专业合作社存贷款比例,刺激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信贷,能够增加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投入力度。且说明相比单纯扩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总额,减少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流出更能够增加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投入。

(三)河南省金融支农各指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效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金融支农规模指标(HFS)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效益(HCPGDP)指标的相关系数为:β**1=0.8077,属于高度相关,这与β1、β2的数值相近。不仅证明提高省内各类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能够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而且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投资力度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省内金融支农效率(HFE)、结构(HFF)指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效益指标(HCPGD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β**2=0.6133,β**3=0.5713,属于部分相关,这也反映各类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政策倾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人均收入。

四、强化金融支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综上分析可见,金融支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促进其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频频出现的商业银行在农村撤并网点、农村资金显性和隐性外流、农村金融“去农化”倾向严重、农业遭“惜贷”融资难等现象,既不利于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显然违背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通过投资引入传统农业所不具备的新要素———知识、技术、资本”的要求。

(一)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导向作用金融政策是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风向标,引导着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首先,因地制宜地制定和调整涉农金融政策。中央银行河南分支机构应扩大农业贷款规模,完善资金投入激励机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涉农业务。其次,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支持力度。在供给结构上通过增加贷款比例、放宽支农再贷款期限等,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让更多资金流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再次,灵活政策,分类指导。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给予政策指导,并根据其涉农力度适当提高利息补贴率。对商业性涉农金融机构给予政策优惠,可以将其存款准备金率与其开展的涉农业务挂钩,根据其涉农业务量适当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一些涉农业务量较大的金融机构,还可以在其再贷款时,适当降低其利率,增加其规模,延长还款时限。对基层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开展涉农业务的,在其存款准备金率、税率等方面可以不按正规金融机构标准执行[5]。最后,加大涉农金融政策的执行力。银行监管部门要建立涉农业务等级评定制度,根据等级给予政策优惠,对于、套取政策优惠的金融机构,取消其优惠政策,并给予严厉处罚。

(二)开发和创新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需求的金融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涉农金融机构通过信贷产品、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创新等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首先,确定合适的农业信贷利率水平。要严格审核农户的信贷资金用途,对用于农业发展,尤其是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资金给予利率补贴,并且根据其经营规模、信用记录情况等,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同时建立配套监督制度,严防金融机构变相提高农业贷款利率的行为[6]。其次,简化信贷流程。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者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信贷流程过于复杂,很容易阻止农民的融资欲望。因此,涉农金融机构需要结合实际,简化贷款流程,依托农资站、村组基层组织等建立服务站点,推进农业用银行卡特色服务。再次,根据农业贷款实际,适当延长还款期限。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农业投入回报受自然环境、气候等影响增大了不确定性,因此各涉农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农业信贷资金用途,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本息偿还期限。

(三)健全涉农金融配套服务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效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严重,这也是涉农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建立健全涉农金融配套服务机制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农业保险是涉农金融的开路先锋,尽管不能直接对其生产进行投资,但它能为金融机构持续、稳定地开展涉农业务提供担保,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因此,要因地制宜,创新保险发展模式,将农业保险纳入农业保护体系[7]。河南省农业保险起步晚,发展缓慢,保险市场没有建立起来,具体表现为农业保险覆盖率低,保费没有保障。省政府有必要制定政策,引导商业保险开发农村市场,同时尝试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发展,降低涉农银行风险,提高其经营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改革和完善农业信贷抵押担保制度。第一,降低抵押担保门槛,简化抵押物价值评估程序,降低用于抵押的农业资产的风险减值准备。第二,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主体拥有资产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抵押品,如有大型农机具的可以开展农机具抵押,有蔬菜大棚的可以开展蔬菜大棚抵押,有产品订单的可以开展订单抵押,甚至还可以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农地经营直接补贴资金抵押等。

(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建设加强自身建设是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根本。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吸引金融机构投资,必须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规范经营,提高资金回报率。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晚,多数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还存在许多缺陷。因此,在社员加入上有必要实行保证金制度,以增强组织的稳定性。在组织管理上,加强其章程建设,严格按章程开展工作[8]。在财务管理上,建立定期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严防财务造假,杜绝管理人员操作不规范、不透明等行为,提高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未来发展前景的期望值。在人才培养上,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育有文化、懂管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农业管理人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未来发展亦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曹明贵.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助推新农村建设[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4):44-49.

[2]许利平.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3):57-60.

[3]刘震.面板数据灰色关联模型研究及其应用[M].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4]邓聚龙.灰色理论的关联空间[J].模糊数学,1985,4(2):1-10.

[5]张伟.现代农村金融理论及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模式的演进探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10):15-18.

[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J].山西农经,2014,(1):9-11.

[7]周亚莉,袁晓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其金融支持[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1):19-26.

第7篇

【关键词】海洋大学 专业 蓝色课程

一、引言

从中国考试网上查询,我国设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院校有69所,其中211大学4所。 上述院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比较趋同,培养农业或林业或畜牧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海洋科学与渔业科学方面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全国只有少数海洋大学中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和农业科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专业代码:120301;主干学科: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主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二五”期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秉承专业建设面向未来,凝炼特色,打造精品专业的建设理念,深入探索研究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的界定及作用,目的就是明确专业建设方向,深化课程改革,突出蓝色课程地位,发挥蓝色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蓝色课程的建设完善,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专业定位目标,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有竞争力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蓝色课程的界定

界定蓝色课程的目的就是加强其建设,突出其地位和发挥其作用。

在自然界中,颜色是通过人们的眼、脑和其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光的各种现象,如红色、橙色、桃红色、绿色、蓝色,紫色、和黄色等,或使生物、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颜色具有三个特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蓝色,光或颜料的三原色之一,这种颜色有很多种,有天蓝、湖蓝、宝蓝、粉蓝、冰蓝、碧蓝等,或蔚蓝、湛蓝、深蓝等等。天蓝色代表宁静、清新、自由,是很多人喜欢的颜色,是安抚色,一看到就让人的心情感到放松;湖蓝色,海的颜色,代表忧郁、深邃、冷淡;宝石蓝,为最深也最亮的蓝色,也叫海军蓝,代表冷静、智慧等。蓝色为极端的冷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

把海洋大学,把海洋大学的某个专业,把海洋大学的某个专业的课程和蓝色联系起来,需要一定理论依据和智慧方法。基于传承和比较借鉴,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的界定,一定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等几方面考虑。一定突出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课程特征。

根据海洋大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定位,专业设置与建设适应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发展需要, 依托大连海洋大学的办学定位目标和教学资源,突出体现涉海、涉水、涉农、涉渔特色。本专业研究渔业经济与管理,政策分析、水产品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理论与实务。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渔业企业经营管理、水产品市场营销与贸易、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管理、公司管理与市场开发、管理咨询、科学研究等工作。

为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划分为四大部分。即公共基础知识、农业科学知识、经济科学知识、管理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设置表达为:公共基础知识部分设置大学外语、水产专业外语、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农业科学知识部分设置渔业概论、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水产品营销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等课程;经济科学知识部分设置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与税收、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农村经济学等课程;管理科学知识部分设置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渔业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创业管理等课程。

从上述设置的课程中,我们从中界定出蓝色课程。即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水产品营销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海洋经济学、农村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课程。

三、蓝色课程的作用与功能

1、专业建设发展需要

我国目前只有4所海洋大学,办学目标、办学定位有所不同,各自寻求差异化发展道路。在海洋大学设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置蓝色课程,既紧密围绕海洋、渔业、食品三大产业,为行业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也体现学校的办学方向,表达专业价值和特色。

辽宁目前已有的39所本科院校中,海洋类大学只有2所,偏重海洋学、水产学、食品科学人才培养的只有1所。海洋大学自身建设发展需要多学科、多专业齐头并进,有所侧重。设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通过蓝色课程突出特色,既是学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也是本校办学目标、办学定位需要。

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定与农业大学、林业大学、畜牧大学、其他综合性大学或学院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有所差别。这种差别是通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体现。因此,蓝色课程的设置建设既是海洋大学办学的差别优势也是专业特色。

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需要海洋大学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海洋大学设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仅使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办学资源优化利用,而且增强多学科、多专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有助于培养优质复合海洋科技人才,还弥补了以前重自然科学人才培养,轻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不足。

2、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海洋产业发展需要。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重要发展目标,海洋战略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在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生物资源捕获能力、大洋探测等方面海洋科技水平与海洋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培养海洋科技人才乃国家当务之急,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自在其中。

3、渔业产业发展需要

从1990年始,我国水产品产量连续居世界之首,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渔业大国。从世界渔业大国向世界渔业强国的战略转型,从传统渔业方式向现代渔业方式发展,需要科技支撑,需要专业人才,需要管理人才。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理所当然的要承担使命和发挥作用。

4、食品工业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我国已有13亿多人口,食物供给保障至关重要,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不仅要解决食物数量问题,还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海洋大学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必然为之需求。

5、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海洋产业一直是沿海省、市的支柱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和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辽宁东濒黄海,西临渤海,沿海有地级市有6个,县级市县、区共19个。社会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发展,需要海洋大学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四、蓝色课程的设置与调整

1、蓝色课程设置

蓝色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突出农林济经管理专业定位,使蓝色特色更加鲜明,培养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合人才。

根据颜色的三个特性,色调、明度、饱和度。我们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第1层次,为通识教育课程: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业法与海洋法、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第2层次,为专业基础课:渔政学、农村经济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第3层次,为专业课: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品营销学、海洋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

3个层次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关系,共同构建农林济经管理专业特色,即蓝色专业。

2、蓝色课程调整

蓝色课程调整的目的就是根据已经设置并运行蓝色课程的效果分析,以及其他大学的专业建设经验借鉴,对蓝色课程门类及内容进行增补和删减,使蓝色特色更加鲜明,优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合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通常农业大学或综合性大学设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农(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业技术经济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农(林)业政策学、农(林)业概论等。

例1,中国农业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企业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发展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原理、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技术经济学、农业企业管理学、项目投资与评估、农村合作经济、资源经济学等。

例2,浙江大学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经济学、农(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业技术经济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农(林)业政策学、农(林)业概论等、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微积分、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农产品加工概论等。

例3,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经济学、农(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业技术经济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农(林)业政策学、农(林)业概论。

例4,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经济运筹学、市场营销学、农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会计学原理、企业会计学、统计学、农村财政金融、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计算机应用等。

我校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渔业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渔业概论等。9门主要课程有4门涉海、涉渔,蓝色鲜明。

调整后的蓝色课程,增加蓝色课程门数和学分,形成蓝色课程群,形成合效,使蓝色课程的设置的布局结构科学合理,内容衔接得当。

强化渔业管理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渔政学、水产品市场营销学、渔业金融学、渔业概论、渔村渔企调查等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反映我国渔业发展的需求。

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农村经济学等课程设置,反映我国农业发展需求。

增设海洋资产评估、海洋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课程设置,反映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需求。

水产专业外语等课程设置,适应学生就业需要,满足大连地区经济发展需求。

通过蓝色课程的设置与调整,逐步把本专业打造成精品专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影响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五、结语

海洋是沿海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基地,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但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矛盾突出。海洋在接替和补充陆地空间及资源不足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

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需要现代科技支持,需要海洋大学的科研成果和专业人才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建设是海洋大学建设的一部分,且任重而道远,永无止境,需要紧密依托海洋大学的办学定位目标,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蓝色课程建设,突出体现海洋大学的蓝色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z】.教高【2011】6号

[2]李桂山.教育国际化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3.

第8篇

 

按照省、地、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议部署,根据《全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百日攻坚战实施方案》、《全省农业农村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大兴安岭地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百日攻坚战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在全县农业农村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百日攻坚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地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扫黑除恶第二年阶段性要求,聚焦农业农村重点行业和领域,切实在专项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上狠下功夫,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攻坚,严厉打击震慑农业农村领域黑恶势力的违法犯罪活动,彻底铲除农业农村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喜迎建国7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扫黑除恶为牵动,使农业农村行业领域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涉黑涉恶线索发现移交、监管漏洞通报整改机制进一步健全,农业农村领域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黑恶勢力“保护伞”及腐败问题得以有效铲除、进一步压实在市场准入、规范管理、监督控制等重点方面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做到打击与防范、治标与治本的有机统一。

三、时间安排

从2019年4月25日起至7月7日结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月25日起至5月5日):安排部暑和宣传发动。

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貫落实全省、地区、县扫黑除恶推进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要开展全覆盖宣传,公示举报电话、信箱、电子邮箱等等,全面营造舆论氛国。

第二阶段(5月5日起至6月25日)核查线素和集中整治。

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涉黑涉悉和“保护伞”、腐败问题线索进行摸排、梳理、核查,5月底前实现2018年线索和已掌握线索两个“清零”,树立问题导向,在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土地权益、农用物资生产经营、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畜禽屠宰和养殖污染、农业农村“五霸”、农村脱贪攻坚、农业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加强监管、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对于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本级扫黑办。

第三阶段(6月25目起至7月7日):总结验收和完善机制。

县农业农村局各个部门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编发工作简报,上报县农业农村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梳理问题短板,将集中整治的方法、措施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监管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和遏制黑恶行为的发生。

四、整治重点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百日攻坚战要与《全省农业农村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大兴安岭地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百日攻坚战实施方案》相结合,重点整治八大方面。

(一)农村集体资产。侵占、垄断、侵吞农村集体资产等涉黑涉恶涉乱问题。

(二)农村土地权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抵押担保等涉黑涉恶涉乱问题。

(三)农用物资生产经营。农药、种子、化肥、农膜、农机、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用物资生产经营中的制假、售假、贩假等涉黑涉恶涉乱问题。

(四)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粮食、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生产中制假、售假、贩假以及农产品销售中的强买强卖、压等压价、垄断市场、欺行霸市等涉黑涉恶涉乱问题。

(五)畜禽屠宰和养殖污染、畜禽无证屠宰、屠宰病死猪、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畜禽养殖污染、渔业捕捞(包括电炸毒鱼)等涉黑涉恶涉乱问题。

(六)农业农村“五霸”。农业农村领域中的“村霸”“沙霸”“菜霸”“市霸”“行霸”等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涉黑涉恶涉乱问题。

(七)农村脱贫攻坚和农业招投标。农村脱贪攻坚以及农业招投标的涉黑涉恶涉乱问题。

(八)农业农村部门“关系网”。县农业农村局中的公职人员充当黑恶势力“关系网”、“保护伞”等涉黑涉恶涉乱问题。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农业农村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要将百日攻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日程,主要领导切实履行第一责任,真挂帅真出征,及时解決重大问题。县农业农村局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工作架构基础上,设立农业农村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百日攻坚专项小组由齐连军同志任组长,车永波、魏亚庆为副组长,张宝成、范再华、陈磊、李红梅、刘泽北、姜璐等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股,办公室由姜璐兼任,统筹协调、指导、督导农业农村领域的扫黑除恶百日攻坚战工作。

(二)强化宣传发动。县农业农村局要利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栏,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畅通信访渠道,发动群众检举揭发涉黑涉恶违法行为线索,要宣传到乡镇、到村、到贫困户、到农民合作社、到涉农企业,确保宣传发动无死角、全覆盖。对实名举报的线索要及时核查反馈,做到件件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完善并严格落实举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要通过报纸、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加大农业农村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宣传,要通过发放扫黑除恶明白卡、发布公告、发放致农民群众和农业企业一封信等形式加大问题线索的征集,要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百日攻坚纳入农业法治宣传内容,做好法律政策宣讲,借助各类媒体,加强正面引导,宣传成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三)强化督导考核。县农业农村局要把百日攻坚战纳入党政主要领导目标考核体系,强化动态评估、工作督导,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县农业农村局对各个部门将适时组织一次全面的工作督导,对问题突出的重点,采取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并责令期限整改;对日常监管不到位导致黑恶势力蔓延的,及时启动问责程序,严肃追责。要建立完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承诺制,对扫黑除恶没有线索的部门,一律实行无涉黑涉恶犯罪线索承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

第9篇

一、 谁来培养职业农民?

曾经我们有较好的农业教育资源。除全国重点农业大学外,几乎每个省都有不止一所农业大学,每个地级市都有一所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或农业中专。但是近年来,由于农业生源减少和学生就业困难,部分农业院校纷纷减少涉农专业和招生人数,甚至连涉农的名字也给改掉了。据调查,南方某农业大省现有62所高职学院,只有8所涉农高校,且没有一所高职学院以“农”字命名。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学校开设25个专业,农业类专业12个,其中9个停止招生,2000—2008年累计毕业生1.95万人中农业类专业学生1886人,仅占9.69%。一方面,农业院校去农化倾向明显,学农的学生不从事农业;另一方面,农村又急需职业农民。供需严重错位,矛盾如此明显,必须深思。

目前,我国涉农院校基本都是位于大中城市,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原有为数不多的实验田、试验场已经被占用殆尽,加上以科研为主导的考核体系,使涉农院校应有的泥土味、与农村农民的紧密联系已基本断裂;从学生这一面来看,涉农院校招收的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其中部分学生即使来自农村,但从小学到中学已经全然没有务农的经历,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升学离开农村、跳出农门。涉农院校可以教授学生知识、能力和一定的技能,但决然教不出学生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情,教不出对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的坚强的信念。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已经基本抛弃了泥土味、身心远离了农村和农业,一段时期特别是近期难以承担培养职业农民的重任,重点必须依靠当地的农业教育资源,依托县级农职校、农广校,聘请农技推广体系的专家以及当地的田秀才土专家,开展送教上门的系统农业技术教育。

二、谁来担当职业农民?

培养知识和能力不易,培养感情和信念更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不能把眼光局限于院校娃娃生,这些娃娃生从总体上讲已经习惯于城市的繁华和喧嚣,缺乏对艰苦的农业生产和寂寞的农村生活的磨砺,缺乏父辈们对土地的深深依恋;要聚光于正在务农的、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壮年农民,他们满身的泥土味,与农业农村有着剪不断的感情,已经习惯于农村生活的艰苦和寂寞,有着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的信念。对他们以适当的方式加以培养和支持,伴随着农村政策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他们将成为真正意义上,支撑起农业农村繁荣和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在现阶段,要选择有初中文化层次的农村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成员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重点。

三、怎样培养职业农民?

成年农民有岗有责,要养家糊口,要挣钱吃饭,不能寄希望他们离土离乡,到大中城市接受教育和培训,不能寄希望于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现实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思维,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政策去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必须改变教育的方式,变坐等受教为送教上门,把教学班办到专业村,办到合作社,办到养殖场;必须改变固有的教育理念,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以学员为主体,学员想学啥就教啥,根据农时季节安排教学,方便学员半农半学;必须改变教学过分强调理论化的惯性,变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为紧密结合合二为一,根据生产、产业和市场需要安排教学,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必须拓展既往的农业技术培训思路,变一技一培、一事一培为系统化的农业职业教育培训,通过每期2~3年的系统化教育,使受训农民在文化、技术技能和经营素质方面都有很大提高,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还必须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助学政策覆盖面,让这些可能在土地上摸爬滚打一辈子的新型职业农民享受到国家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

四、怎样留住职业农民?

培养职业农民,更要留住职业农民。留住职业农民,不仅依靠感情,更需要解决物质、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要使他们干事有平台,收入有保障,生活有尊严。

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目前我国户均承包地不多,这些少许的承包地既不能满足职业农民自身的收入要求,也提供不了职业农民施展才能的舞台。做职业农民,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留住职业农民,必须让他们拥有合法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合理合法向职业农民手中流转,使他们通过经营农业获得的收益能够基本达到社会平均收益。

要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农业受气候、环境影响严重,农业生产者的收益水平受气候等外界因素影响大,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可以有效地抑制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第10篇

三农问题论文4000字(一):《新闻联播》对“三农”问题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在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性的不断凸显,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表述也发生了变化,从“基础地位”到“首要地位”,从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再到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表述的变化,充分反映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而《新闻联播》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体,通过其对“三农”问题的报道研究,发掘其成功的传播策略,以央媒和地方媒体为代表的党媒和各自媒体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传播策略;“三农”;新闻联播

一、非均匀传播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涉农新闻的分布不平均。有时,在一个月中,可能会集中出现涉农新闻占比高的几天,其余时候占比较低甚至为零。放眼全年,涉农新闻在春季和秋季占比较高。由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涉农新闻在农业生产关键期及某些节日前后会高频出现。

(一)与农业生产相关

首先,涉农新闻会在农业生产关键期高频出现。如图表1所示,1~4月和9~12月的涉农新闻在当月的占比中均超过6%;除3月和4月,其余六个月的涉农新闻在当月的占比超过10%;2月和9月的涉农新闻在当月的占比甚至在15%左右。1~4月是一年中播种的关键时期,9~12月则迎来了全面丰收的时节。在这些月份较高频次地报道与“三农”有关的新闻,可以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农民的亲切关怀和对农村、农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让新闻受众感受到田间地头、春耕秋收的魅力。

图表1

图表2

相反地,一年中的5~7月的涉农新闻相对较少。这段时间内大部分作物尚处于孕穗拔节期,直接报道作物长势的新闻不具有太高的新闻价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三农”议题完全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段时间内涉农新闻着重报道了相关路线、方针、政策及引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典型人物,但总的来说,处于“三农”传播的“低谷期”。一系列涉农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台和一大批先进人物的奋发有为,是之后成效、成果显现的基础,因而不同时期的新闻其实有着内在的呼应关系。

(二)与相关节日相关

其次,涉农新闻会在某些节日前后高频出现。如2018年清明节前后,《新闻联播》的头条新闻均以大篇幅报道了“三农”话题。4月5日的头条新闻从追忆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切入,后将视角引向其曾经创办的革命根据地横峰县。当地220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68个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大山腹地,帮助村民增收,村级光伏电站、万亩葛根、油茶等现代农业蓬勃发展;4月6日的头条新闻则以四川蒲江县明月村的“新村民”和邛崃市新民村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为例,讲述了四川通过推出一系列“人才兴农,人才强农”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再如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新闻联播》的头条新闻更是直接使用了“三农”这一表述。9月22日的头条新闻报道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总书记强调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紧接着,次日的头条新闻作为前日头条新闻的延续,报道了总书记的讲话在各地引发的热烈反响。

在节庆期间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全社会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话题,加大爱农、助农、兴农的力度,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提供更强大的合力。

涉农新闻的分布不平均一方面受到客观条件(如作物生长情况、节假日分布情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媒体的传播策略密切相关。媒体的传播策略应该适应客观条件的发展,并根据舆论需求、自身立场加以调整和完善,这样才能取得更优的传播效果。

二、多角度传播

在《新闻联播》中,立足于央视国家级的媒体传播平台,对“三农”问题,这个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采取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策略。利用多角度的传播策略,央视《新闻联播》通过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在一个长时间里勾勒出一个相当完整的我国三农事业奋斗历程。大体可分为“人物”、“事件”、“物质”三个大角度。

(一)“人物”角度

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有一类新闻以农民生产生活为中心,专门聚焦“人物”,出现的人物,根据身份划分,大致可划分为国家领导人、农民和基层干部。

“国家领导人”的新闻,按内容划分可分为国家领导人与国家领导人、国家领导人与外国国家领导人、国家领导人与农民、国家领导人与干部,这一部分以“上层建筑”为抓手,聚焦大方向、总任务;“农民”主要按身份划分,主要分为解放前革命烈士、果农、渔农、农牧民、和农民工,在“农民”角度当中,新闻联播以农业生产、农民的民生发展、农业现代化等为主要切入点,聚焦具体事件,报道产业发展;“基层干部”的新闻以一线干部事迹和干部培训为主,以新闻故事展开,体现出基层干部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其中不乏感人至深的故事,给人以感动和信心。

(二)“事件”角度

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有一类新闻以农业发展为中心,聚焦“农业发展”“农业经济”。

在这一部分的新闻中,一类聚焦了农产品的进步,出现的往往是优秀的技术人才,比如以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杂交水稻科研团队、云南师范大学的“超级土豆”团队等;还有一类聚焦了农业与其他国家战略的配合,如“雄安新区”的农业发展、与“美丽中国”国家战略的对接、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组合、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交叉和与非盟、东盟、欧盟、印度、巴西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农业贸易往来等;再有一类是聚焦农业生产的新闻,在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进行重点报道,如春耕、防疫、休渔期、秋收、牲畜出栏、假期等等,保证传播的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三)“物质”角度

《新闻联播》中的涉农新闻在涉农“物质”建设、改造上着了较多笔墨,报道了从中央到地方各层级的安排和成果。如2018年4月13日的头条新闻,报道了习近平總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的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打造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打造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等部署安排,从较高层次谈及对农业方面的建设要求。又如在2018年5月6日的《新闻联播》中,“新时代新青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这条新闻报道了宁夏吴忠加强农村生态治理,整治被农村垃圾包围的河流,让臭水沟变成村民受益的生态廊道。

由此可见,《新闻联播》从多角度报道了对涉农物质资料的建设、改造成效,既包括党和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决策部署,又涵盖了农村环境及每户人家的生活条件改善。这就从全方位阐述了涉农物质资料对“三农”发展的重要性。

三、多体裁传播

在《新闻联播》中对于“三农”所报道的形式非常多样,利用不同风格的语言、多样的叙事,达到传播的目的。在所统计的数据当中,占有很大篇幅的便是专题报道与新闻特写,这两种体裁以其充分的叙事,约占所有体裁的一半。

专题报道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记录调查分析解释评述等,深入系统而又生动反映其发生发展和结果及影响的全过程,揭示主题的深刻意义。

(一)专题报道

“最美基层干部”就是《新闻联播》的一个典型系列的专题报道,其中有很多篇幅都给到了乡村干部,因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和国家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一环便在于无数的乡村基层干部。

例如2018年5月5日的新闻,“最美基层干部——吴协恩:矢志乡村振兴谋求共同富裕”,讲述了江苏江阴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带领村民勇于创新、奋力创优的同时,还努力带动全国各地更多的农村富起来的故事。我们通过例文中的村党委书记吴协恩看到了我们基层干部是如何带动帮扶农村摆脱贫困发家致富,又如何授人以渔帮助农民们传递脱贫的办法。体现出了身为共产党员心怀百姓,身体力行的优秀品质,是党的好干部,是人民的好公仆。

(二)新闻特写

还有一种非常常见的报道类型——新闻特写。它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例如:2019年2月2日的新闻“李克强在内蒙古考察”:

“1日至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考察……。

……

在卧龙山棚户区,居民们向总理表达了出棚入楼的强烈愿望。李克强说,居住是民生刚需,要急群众所急,政府、居民各方共同努力,加快棚户区改造,让更多住房困难群众住上新居。他叮嘱当地负责人要全面排查棚户区居民医保、低保情况,保障他们基本生活。

李克强来到热电公司,强调冬季供热是北方地区基本民生。他感谢工作人员春节坚守岗位、辛勤付出,为千家万户送去寒冬里的温暖。

……

这则新闻特写就把李克强总理下乡考察,关心农民生活福祉的细节展现了出来,从农业收成,择业就业到生活保障,住房条件,子女上学,出行便利,李克强总理无微不至的体察到了农民生活所面临的的诸多难题,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农民的深切关注,还体现出了李克强总理对农民生活能否有所保障的关心。

结束语

专题报道与新闻特写,具有角度细腻、内容详实、情感真挚等共性特点,《新闻联播》以这两种体裁为主要传播手段,辅以消息、通讯、社论、跟踪报道、评论员文章等,充分利用各种体裁的传播优势,全面而真实的进行“三农”问题的传播、记录,能让人民真切地把握我国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现状,感受国家进步与发展,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完成传播任务,达到传播目的。

三农问题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农”问题解决对策论文

摘要:该文从城乡振兴战略角度,提出“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为农村改革发展进步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农村改革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历年来工作的重点环节。新时代赋予了“三农”领域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综合实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证。要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到“四化同步”发展,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解决“三农”问题这个短板,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

一、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想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就必让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通过优先配置干部,优先配置要素、优先资金投入,优先公共服务四个优先,提升三农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做到优先安排、优先满足,通过用高效实在的办法去解决“三农”问题。

(一)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想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建设优秀的人才队伍,为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大力引进外来的优秀人才,开发村镇内部的应用型人才,通过福利待遇和晋升空间保证人才的留任。同时也要加强乡村镇的人才培养,一要重视人才素质,二要重视品德建设。对于人才技能的需求,包括新型农业耕种技能、农业发展经营技能、乡村规划管理技能、乡村治理技能等,都是目前农村建设紧缺的能力。国内各大农业高校要不断加强专业建设,为国家“三农”问题的解决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要建设乡村自主品牌,提升乡村整体价值,推进农村新型智库的发展,建设农业人才高地。

(二)夯实农业基础

要加快农业技术发展,提升先进农业技术普及效率,提高农业科技的利用率,推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土地就是最好的粮倉,技术是最好的粮食,只要有技术有土地,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产出。不断加深农产品品质改革,推动农业建设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提升对农业支持的高效率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目标的实现。以东平县为例,近些年来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推广,通过提升农业质量,振兴农业发展。以建设具有绿色、优质、品牌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方式,实现“三农”问题的良性改善。

(三)改善乡村公共服务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先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要能够做到普惠农民,保障基本,均衡收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方向,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全面保障农民的生活条件。要加强在农村的教育、医疗、文化建设,只有农村人民素质和安全的提升,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发展。要加强道路的修建与维护,要想富先修路是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

二、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城乡融合发展体制

(一)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保障农村粮食安全,其次是对于生态安全的保护。与此同时,还要解决城乡之间的流动屏障,保障劳动力、技术、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正常流通[1]。要建立城乡要素之间的互换机制,保障公平性,保证公共资源的均匀分配。比如成立相关的指标调剂交易机制等。

(二)贯彻落实城乡结合扶持政策体制

先发展带动后发展,利用城市高速发展对于基本生活要素的需求,对乡村进行带动。乡村的生产要素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而不断改变,实现短渠道供应链,节约成本的同时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城乡之间也要根据彼此所具备的特点进行发展转变,突出特点,利用彼此在不同领域的优势互相结合帮助扶持。比如城市以旅游业为主,乡村就可以发展特色水果、粮食种植业,减少常规种植物的种植面积。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村内在生产动力的发展,如果自身的窟窿不补上,光靠外部资金的投入是永远无法解决发展问题。要坚持执行“三权分置”,让土地的承包关系能够一直保持不变,土地是集体的,这是所有权的根本。而农户对于土地的承包权,同样也是严格保护的重点。要放活土地的经营权,促进农户的收益持续上涨。加快推进各种产权的精准确定,实现流转交易平台的权威性,实现确权成果的尽快转化。对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要尽快深化改革,不仅能够确定所有权,还要赋予新的功能,实现土地活用活化的价值。同时还要保障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的安稳有序,实现体制的改革创新。

第11篇

【关键词】电视栏目;运营机制;公益性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三农”问题,想要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就需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着手大力开发农村市场,这样通过农业信息化可以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基于这一基本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

涉农电视栏目对于农业信息化推广的应用研究以及相关理论、理念、创作流程、评价体系的建立有积极作用,可以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以期对提高农民的农业基础知识提供一些有力帮助;对涉农电视栏目机制的研究,为电视栏目的公益性推广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涉农电视栏目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栏目资源匮乏,播出时间不足

表1.1 电视对农频道涉农栏目时长统计

频道名称 日播总时长

(分钟) 日播农业栏目时长

(分钟) 日播时长比例 日首播农业栏目时长(分钟) 日首播

时长

比例

CCTV7军事―农业频道 1117 428 38% 182 16%

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 980 363 37% 194 20%

陕西农林卫视 1440 517 36% 208 14%

荆州电视台垄上频道 995 270 27% 90 9%

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 1440 289 20% 145 10%

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 1440 200 14% 75 5%

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 1046 115 8% 70 5%

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 1440 82 6% 42 3%

安徽毫州电视台农村频道 1440 75 5% 25 2%

乐山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 1301 60 5% 30 2%

重庆电视台公共农村频道 720 46 3% 46 3%

当前涉农电视栏目领域的首要问题是栏目资源相对较少,播出时长明显不足。据统计,截止2011年4月,我国1254套电视栏目中,各级电视涉农频道共计14家(CCTV7军事一农业频道算作0.5个对农频道;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于2010年转型为以新闻节目、人文节目、对农节目为主体的公共频道“黄金台”,故同样算作0.5个对农频道),其中,国家级0.5家,区域级1家,省级5.5家,地市级7家,仅占全国电视频道总数的1.1%,还没有开播专业化对农频道的24家省级电视台中,仅开设涉农电视栏目16档,而且其中7档电视栏目为栏目,相对于7亿农民群众的巨大需求,涉农电视栏目的现状明显比较匮乏,况且,有些所谓专业化电视对农频道明显“名不符实”。

(二)内容建设失当,传播效果削弱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数量上的稀少之外,国内现有的所谓对农节目与农村观众的需求之间亦存在错位现象。

(三)内容架构不平衡

当前国内涉农电视栏目领域呈现出内容架构的不平衡一大特征,根据栏目内容,将现有14家专业化对农频道共64档对农栏目划分为农业新闻、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社会生活、农村文化、综艺娱乐等9个类别,统计结果详见下表:

表2.1 国内电视对农频道对农栏目分类统

栏目划分 百分比

综艺娱乐类 23%

农业新闻类 16%

社会生活类 14%

农业经济类 14%

农业科技类 6%

农业气象类 3%

农村文化类 6%

综合类 9%

其他类 9%

1.综艺娱乐类栏目比重相对较高。如表2.1所示,综艺娱乐类栏目占到对农栏目总量的23%,位于主体地位。谭英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选择电视的理由是节目好看,能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对文艺娱乐信息不那么看重,仅作为消遣,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需要培训”。然而,国内涉农电视栏目却对综艺娱乐电视栏目“极度偏好”,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的涉农电视栏目中,综艺娱乐类栏目占43%,其中30%为每天播出,地市级涉农电视频道对综艺娱乐类栏目则更是过度喜欢。

2.农产品市场信息类电视栏目栏目较少。目前,农民的主要收入已经不再是从土里挖食,开始更多地与市场信息相关联。由此,涉农电视栏目的播放内容就更需要与农村、农民的基本时代背景相符合,但是,对农频道现有的10档涉农电视栏目中,40%与农业经济领域的致富项目、创富人物相关,另外60%的电视栏目虽与农产品与农资买卖相关,但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3.农村生活中文化类栏目相对缺乏。我国专业化对农频道共有14家,涉农电视栏目中,栏目数量前四为:农村综艺娱乐类、农业经济类、农业科技和农业新闻类栏目,这四类电视栏目占到涉农栏目总量的70%,专门对农村社会生活与文化电视栏目比较少,因此,当前涉农电视栏目只重视农村经济和物质生活,却忽视了农民朋友们真实的生存状况和精神文化需求。

(四)栏目形态呆板化

近年来,涉农电视栏目开始注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受众,然而,仍有一些电视栏目依然存在着栏目形态呆板化的缺陷,以央视7套农业频道的《农广天地》《科技苑》栏目为例,其表现手法相对单调之外,该栏目较多地使用了书面化、高深化的语言,缓慢的叙事节奏加上文采飞扬的主持人旁征博引,使得该栏目缺乏收视兴趣,不仅使一些农民朋友看不明白,而且易导致收视上的疲劳。

(五)人文关怀缺失

通过对涉农电视栏目的研究得出:部分涉农电视栏目记者的话语表达存在随意化的现象,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缺少人文关怀。例如:央视7套的《聚焦三农》,2011年4月25日播出的节目《直击广东暴雨强风》,记者在对遭遇了暴雨强风灾害的农民进行采访时,反复围绕“农户损失了多少”“如果没有灾害有多好”“灾害后赔多少”等进行提问,这样让受灾的农户更为悲伤,该记者的言行表现出一定的漠然,该采访过程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话语表达失当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农户的尊严,亦削弱了涉农电视栏目媒体在农民朋友心目中的公益形象。

三、涉农电视机制的创新发展之路

进行制度创新以推进中国广播电视的战略性重组,从而为新世纪中国广播电视的国际竞争能力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成为当前中国电视从业者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人事制度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作为生产力要素中的主要因素,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人才队伍更是各台在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广播电视媒体的人事制度有着很深的行政意味,基本上是比照行政机关来指定的。员工的住房、工资、奖金、车辆使用等待遇也是由其行政级别、职称高低而确定的。

因此,人事制度改革会涉及到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情况复杂、涉及面广,需要把改革和稳定相结合,必须积极稳妥地逐步实施,否则将会挫伤电视编播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事业的发展。

(二)财务制度创新

财务制度关乎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目前绝大部分电视台,还是沿用着一般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办法。年初由财务处核算出一个节目组的使用经费,核算标准还是九十年代年原广电部颁发的:外采节目一分钟120元,演播室节目一分钟80元的标准,没有与节目创收、创优挂起钩来。虽然各台也制定了一些奖惩措施,但就财务管理来说,还没有进行更加彻底的改革,还没有发挥出其推动电视事业发展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事业的发展。

(三)电视栏目的创新

电视栏目是电视媒体的终端产品,通过它受众才能认识到电视媒体,辨别出不同的媒体。我们说中国电视的出路在于创新,在于制度、体制、观念创新,但归根到底是电视栏目的创新,只有生产出了富于创新精神的栏目才会把各方面的创新成果体现出来,为媒体带来进步,为媒体赢得影响力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实力。

解决好这样的问题需要从理论的高度来探讨电视栏目的创新。

(四)对涉农电视栏目的公益性扶持

涉农电视具有明显的公益特征,从它的公益特征和公益传播效果两方面的分析中,应该有这样一个推断:涉农电视栏目已经成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政府应当加以资金扶助的特殊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涉农电视栏目难以完全靠市场来进行配置,因为它的公益特征和公益传播效果带来了公益效用,所以,对于节目公益效用部分,政府和节目的主管部门应当发挥公共管制的职能,将其纳入社会公共事业范畴,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手段给予补贴,以实现涉农电视生产经营者的公平合理补偿。

四、结语

涉农电视栏目的这一角色,其深深地介入到原来由农业事业单位完全承担的农业公益领域,并通过对“三农”服务资源的整合,结合自己的大众传播功能,成为农业领域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发挥公益作用的有益互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一些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职能,以大众传播的方式,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这也是电视对农节目公益特征的一个突出体现。

农业信息化是公益性的社会事业,媒体自身虽然没有农业科技传播的研发能力,但却有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宣传调动能力及整合服务资源的能力,也有农业科技传播的助推义务。媒体的这种能力和义务,在我国农业科技传播面临的尴尬处境中便凸显出来。

涉农电视栏目是农业教育、科研与农民以及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快对涉农电视栏目、频道和电视台运营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大财政对涉农电视的公益性支持,才会更加有序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开创我国农业信息化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共产党员,2012(23).

[2] 张闻兵,黄辉.电视与三农对农电视节目发展与实效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4).

[3] 肖茸云,孙丽娟.浅析电视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J].当代电视,2006(09).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职业会计院校;涉农高等院校

1.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集体经济日益发达,经济业务日益增多,农村经济发展对会计核算工作以及财务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发展与稳定[1]。然而,我国农村会计队伍现状不容乐观,整体呈现老龄化、专业技能匮乏化、文化水平低质化的局面,加之长期以来管理乏力,很多会计人员并未接受过规范的会计培训,无证上岗现象尤为严重。[2],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以及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并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然而,我国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多数研究集中于培会计人才养的经验总结与模式探索,政策指导建议方面的研究成果鲜见。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界不够明确,研究内容交叉重叠,缺少创新。因此深入探析农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构建农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创新性的政策意见是一个重要课题[4]。这既有利于我国农村“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为其他学者对农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相关借鉴。

2.我国农村会计现状

2.1我国农村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农村会计岗位“无证上岗”现象严重,很多会计人员并未接受过正规的会计培训。同时,农村地区人员的大量外流造成农村的青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留守人员多为中老年人以及妇女儿童,我国农村会计人才呈现老龄化的特点。此外,我国农村会计培养意识差,这导致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差,文化水平有限,农村会计人员难以满足农村会计工作的实际要求。

2.2我国农村会计行为不规范、监管乏力。淡薄的法律意识,有限的专业知识水平,导致我国农村会计的执业环境较差,会计行为缺乏规范性。其次,我国农村会计的监管力度不够。农村地区特殊的社会结构以及“人情”风俗使得农村的监管乏力,会计人员对农村乡镇企业以及合作社领导的工作基本呈现放任不管的态度。这导致会计工作出现虚假报账、管理混乱、权责不清的现象时有发生。会计行为的不规范,使得农村会计体系混乱、发展滞后,这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3我国农村会计人才紧缺。我国农村会计人才培养意识淡薄,农村地区少有会计专业的相关培训机构。然而,多数涉农高校的会计学科更加注重“通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农村地区的行业标准不相适合。同时,其毕业生对进入农村地区执业的意愿不强。相较而言,职业会计院校分布广泛,相对涉农高校具有更好的地理优势。然而,职业会计院校的课程设置较为传统,教学体系落后,疏于对会计人才的全面素质培养。这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仅能处理基本的业务,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农村社会经济。此外,农村地区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造成农村地区“空巢”现象严重。因此,我国农村地区紧缺专业化、复合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3.农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1农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模糊化。对于职业技术学校来讲,其培养目标是力图培养适应社会会计实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很多学校为了缩减成本,对农村会计人才的培养仅仅进行“帐、表、单”的简单教育,学生缺乏实际会计专业能力。同时,职业院校更注重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性质,导致其会计毕业生虽然能够适应相关行业领域的工作,却无法在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保持优势。此外,我国的职业院校层次又包括中等教育、专科教育,各层次在培养科目上各不相同。然而多数院校教育层次模糊,目标不明确,这导致教育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对于涉农院校来讲,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入取规模一直保持持续上涨趋势。然而,涉农高等院校对于专升本、本科、双学位等不同层次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完全相同,会计课程设计相似。这不仅仅弱化了涉农高等院校的“涉农”优势,更不能为农村会计岗位输出专业化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移使得涉农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3.2农村会计人才培养内容、途径较为落后,培养资源有限。目前,多数职业会计院校对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体系。课程内容陈旧、涉农教材紧缺、学科交叉性强。此外,经费的短缺也导致职业会计院校在教学设备资源方面的紧张,很多职业院校并未设置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计算机实验室,这严重阻碍了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尽管部分职业会计院校意识到会计工作的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然而与高等院校相比,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机会并不占有优势。据统计,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学员60%以上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训。而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中,绝大多数学生仅在毕业前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实习,这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实训周期以及了解农村会计实际情况的机会。

为加强招生的竞争优势,我国涉农院校的课程设置目前与财经类院校、综合性院校差异性小。涉农院校的培养方式与内容忽略了农村经济领域的会计人才培养,并未充分体现涉农高等院校的优势,不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需求。加之职业会计院校重核算轻管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使得其会计人才的培养无法与农村会计工作对接。

3.3农村会计人才培养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稀缺。师资力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名牌大学以及高学历的会计人才多数流入一、二线城市,因此职业会计院校的师资来源主要为学历较低亦或是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这其中的很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知识水平较低,会计经验不足,尤其是缺乏农村会计专业的相关技能,这使得职业会计院校的教师准入门槛偏低,师资薄弱。同时,较低的工资待遇,导致了高素质专业人才无法流入职业院校的恶性循环。

很多高校将科研成果作为衡量一个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部分教师出现了重科研轻教育的现象。科研与教学之间时间分配的失衡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这使得受训人才的质量受到影响。其次,涉农院校的会计专业相对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部分教师的第一专业并非农业会计,加之涉农高等院校很少与乡镇企业形成“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教师对农村会计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这导致教育与实践不能很好的衔接,教学质量差强人意。

4.构建农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

4.1明确多层次、专业化农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农村会计人才培养院校的不同层次,明确农村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于中等教育、专科教育的职业会计院校,明确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终极目标。同时,兼顾农村会计的专业性人才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通用性会计人才的培养,从而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对于涉农院校明确其培养具有“涉农”优势的通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差异化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涉农高等院校的特点。在强化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组织运行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农业会计处理和财务审计等培训教育,为农村会计岗位输出专业化的会计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2完善差异化、专业化、实操化的高质量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4.2.1完善差异化农村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对于职业会计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更新教育大纲,强化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对于涉农高等院校,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结合农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与财经类院校以及综合类院校区别开来,突出自身院校的“涉农”优势。

4.2.2完善专业化农村会计人才培养体系。职业会计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应兼顾农村会计的专业性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通用性会计人才的培养。对于涉农院校,基于其培养具有“涉农”优势的通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其“涉农”的专业化方向培养体系。

4.2.3完善实操化农村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与乡镇企业积极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为会计人才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同时加长实践周期,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完善教学设备,筹建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计算机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全方面素质,推进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4.3加强农村会计人才培养师资的优化建设

4.3.1提高职业会计院校的教师待遇。较低的师资待遇,是造成职业会计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之一。因此,应该提高教师的师资待遇,从而吸引高素质教育人才,优化师资队伍。

4.3.2提高会计人才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高校的教育者应该加强自身素质,通过不断的学习及积累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在合理平衡科研时间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4.3.3提高会计人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无论是职业会计院校的老师还是涉农高等院校的老师,都因该注重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以及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沟通,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在校教师也可以到农村会计岗位亲身体验,掌握农村经济最新发展状况,这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更能普惠受教育者。

4.3.4提高会计人才培养教师的竞争意识。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对会计人才做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会计人才供不应求,会计教师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因此,相关院校应设立考核淘汰制度,打破“铁饭碗”定律,培养教师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教师接收新信息,更新知识的热情,不断的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基金项目:农村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会计学会科研课题

参考文献:

[1] 周宁.如何开展农村会计人员职业教育的设想[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6):12-13.

[2] 张会莉.高职会计专业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思考[J].财会通讯,2011(16):39-40.

[3] 邱玉兴.黑龙江省农村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与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J].绿色财会,2010(06):46-48.

[4] 祖国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评[J].商业经济,2014(11):60-61.

[5] 记者杨雪.财政部拟每年专项培训6万农村会计人才[N].中国会计报.

[6] 高建普.转型视角下高职农村会计人才培养路径与策略[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02):30-31.

[7] 赵峰.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2010(04):248-250.

[8] 杨守杰,刘畅.浅谈农村会计人员现状及其教育[J].北方经贸,2014(03):102-112.

[9] 张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10] 陈慧英.德国“双元制”教育在我国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借鉴[D].浙江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