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测验考试总结

测验考试总结

时间:2022-07-16 09:37: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测验考试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测验考试总结

第1篇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的普遍知识和一般原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该门课程在我校目前的考核方式是,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学生最后的考核成绩是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构成)占30%。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人才培养标准也越来越高,《管理学原理》传统的考核方式明显落后,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同时,就授课老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认为“管理学原理”课是属于理论课,存在上课时不投入、平时不学习、期末时突击一下就可以应付考试的错误认识。因此,本文以《管理学原理》的考核时段改革为例,探讨如何从教学微观环境的角度,通过考核模式的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的角度开展《管理学原理》教学工作。本次改革了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课程建设情况简介

本次所建设班级的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课堂教学为48学时,小测验和批改为6学时,测验次数为6次,其中笔试4次、口试2次。

1.1具体的建设手段、方法

第一、随堂考试。教学中基本保证每两星期进行一次随堂闭卷考试,时长为30分钟-40分钟不等,测验成绩计入最终总成绩。

第二、口试。将全班学生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对指定案例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准备和讨论,老师在课堂上以提问的形式进行总结。考试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由随堂笔试成绩、口试成绩、课堂表现、考勤等构成,占总评成绩的比例30%。

1.2随堂测验成绩及及格率的变化

全班四次测验的平均成绩分别为40分、61.7分,70分,83分。全班第四次的平均成绩比第一次提高了两倍多。及格率第一次为21%、第二次为58.1%、第三次为73.7%、第四为100%。第四次及格率比第一次提高了五倍。

1.3口试效果评价

全班44名同学按学号分了7个组,除了第六和第七组7个人之外,其他每组6个人。从案例集中选择部分案例,学生在课外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分析,在课堂上以提问的形式进行了总结,为了保证每位同学都参与、每次每组随即抽查部分同学回答案例分析有关的问题,每位同学都被抽查了两次并有了相应的成绩,最后跟平时测验成绩一起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最后的考核成绩。由于学生在课外,以组为单位进行案例相关问题的准备和讨论,学生对分组式案例分析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很高。每次抽查学生基本都安要求回答相应的问题,准备情况来看总体情况非常好,因此,两次的口试成绩也普遍比较高,全班最低分为80分。

2.考核方式改革取得的效果

客观的讲,从学生的平时测验成绩及及格率的变化可以看出,这种考核方式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从教学过程看,该门课程考核时段改革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学生的出勤率明显提高

“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是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开设,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认为大学比中学要自由的多,而且部分学生把这种自由错误的定义为,上课也可以自由,随意旷课。由于授课老师在开学初期就宣布了平时测验的考核方式和所占比值,并强调平时测验是随机的,没有固定的时间节点也不会提前告知学生测验时间,因此学生的一次旷课,不仅在平时成绩的考勤分钟要扣分,更有可能因为耽误了测验而没有成绩,从而影响期末成绩。这就对学生产生了隐形的压力和约束,大部分学生保证了出勤,在全教学过程中全班出勤率都比较高,几乎没有旷课的学生。

2.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就授课老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认为“管理学原理”课是属于理论课,学生存在上课时不投入、平时不学习、期末时突击一下就可以应付考试的错误认识,但是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考核成绩表明考试突击一下可以,但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甚至有些同学基础理论部分内容的掌握也不扎实。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在开学初期就强调平时测验会紧扣讲课内容、而且测验方式以闭卷形式进行,尤其是第一次测验后,使学生感觉到测验必须认真听讲以及课后复习及时巩固所讲内容。因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3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参与度得到了提高

在进行口试时,本项目采用了课外案例分析、课堂上以提问方式总结并给学生相应成绩的方式。授课老师在开学初期就强调,平时测验除了随堂笔试之外,还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口试,每次课外进行分组讨论,并在课堂上老师会随机抽查部分同学进行提问,因此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课外讨论和分析案例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很高,这就提高了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分组式集体讨论和分析的参与度。

2.4平时测验的效果比较明显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次随堂测验后,第一时间进行批改,在第二次上课时将学生的答卷发下去,公布参考答案,并对考的特别好的和有进步的同学进行表扬,这不仅对这些学生起到了一定的鼓励作用之外,还对其他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学生之间形成了竞争的气氛,促使学生更加重视测验和课程的学习及课后复习。因此,该考核方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效果比较明显。

3.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随堂测验题的难度不大

由于第一次尝试这种考核方式,缺乏经验,并且无法确定考核的结果,因此,所设计的测验题难度还比较小,以基础知识为核心,有涉及到操作性较强的实际问题。在今后的考核中,所涉及的测验题目应该将基础知识题和实际应用题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篇

关键词: 自适应测试(CAT) 英语专业 语法教学 应用

一、引言

平时测验在语法课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测验,教师可对教学实施过程监督,得出形成性评价,提高课程考核信度。平时测验还可对教学组织进行诊断、总结、导向。

目前,语法课主要采用纸笔测验(Paper and Pencil Testing,PPT)。该测验面向试题,在这种考试中,所有被试作答同一试卷。对于每个考生而言,只有一部分题目与自己真正能力相匹配,其余的题目要么偏难,要么偏易,因此测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怀疑。总体而言,纸笔测验的落后之处主要表现为:不能提供被试更具体的知识掌握情况;考查的项目较多;考试时间必须同定;数据分析不方便;不同测验的结果没有可比性;阅卷费时;测验结果公布不及时等。

因此,有必要改进语法课的测试方式,使得测试过程更科学、高效、结果更可信。本文将着重论述自适应测试方法在英语专业语法课平时测验中的应用。

二、自适应测试简介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Computer Adaptive Testing,简称CAT)是面向被试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因人施测”,使不同水平被试都能接受一组跟自己特质水平相适应的试题。“所谓 ‘自适应’就是测验本身要自动地适应被试的具体情况,在被试作答过程中及时根据作答资料估出被试的可能水平,并针对这一水平迅速决策,从大型题库中调取难度恰当、性能优良的题目继续施测。直到施测的题目足够多,测验信息量累计和达到指定值为止”(秦川,2008)。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实施必须解决四个问题:1)题库建设;2)选题策略;3)参数估计;4)测验终止规则(Howard Wainer,2000)。

与以往纸笔测验相比,自适应测验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效率高。自适应测验对每个被试可用比常规测验少的试题而获得与之相比更佳的测验效果。在自适应测验中,高水平和低水平的被试接受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测验题目,没有无效试题,每道试题都是高效的。第二,效度、信度高。自适应测验提供题目参数的同时,提供了每一个被试在完成题目时的特质水平。这就使题目参数与被试的特质水平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使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第三,测试步调灵活。在自适应考试中,每个被试的考试长度可能都不一样,对于每一道题目,被试都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而不会存在因答题时间不够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三、CAT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1.确定教学重点

英语专业语法课教学工作量大、课时短。以我校英语专业语法课教学为例,48课时内要完成《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2009)所涵盖的40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有鉴于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有必要先对学生的语法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摸底了解,以便确定课堂教学重点。单元前测可以诊断学生的“症候” 所在,为 “因材施教”做好准备;单元后测则能检验课堂教学效果,供师生及时调整教学重点。

在确定教学重点时,计算机自适应测试较之传统的纸笔测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首先,通过题库设计,自适应测试可以准确反映出哪些知识点对学生而言较易、哪些较难。而纸笔测试只能提供被试的最终成绩,对班级整体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无法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其次,较之纸笔测试,自适应测试效率更高,能迅速统计出被试得分及失分趋势,帮助教师及时作出判断。比如,动词的时和体(tense and aspect)一直被认为是语法教学的重点,但经过诊断测试,我们发现学生对动词时、体的规则掌握扎实,但在语言输出中的应用情况不令人满意。因此教材中大篇幅的时、体规则便可简化处理,而动词时、体的交际应用能力则应强化。

2.了解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同感,大学语法重复了中学阶段的大部分内容。基础好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法毫无新意,而基础差的学生则在专业学习中处处碰壁。因此,教师在面临一个班级整体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差异需求,了解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效率。

通过“自适应”题库的选题功能,自适应测试能对题库提供给不同学生作答的题目进行难易度归类分析,从而了解他们对同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如,针对对虚拟语气这一知识点的单元测试,有的学生难度较低的题目统统过关,而对题库提供给他们的虚拟语气中倒装句的使用,或者含蓄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或者虚拟语气中时态的交叉使用等则显得力不从心。由此,计算机自适应测试能够为师生提供更为具体、个性化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而这一点也是纸笔测试难以实现的。

3.引导未来教学

自适应测验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不同情况为被试提供不同的测试项目,并且能对被试所作答的试题进行快速统计分析,因此自适应测试的反馈信息比纸笔测试更为详细、高效,师生可以据此及时准确地了解本单元的教学效果,对以后的教学重点、教学节奏、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在完成副词单元的教学任务后,通过自适应测验,发现课堂教学中对“副词位置对句子意义的影响”讲解速度较快、不够深入,导致50%的学生在完成2个此类中等难度的题目后题库就不再为被试提供相同测试点难度更大的测验项目。而在所有被试必答的起始题目中,一个有关副词位置的测试项目全班正确率也只能达到20%。再比如,“兼有两种形式的副词”(如:right,rightly;close,closely)原定由学生课下自学,通过自适应测试,只有25%左右的被试能顺利通关。基于这些测验结果,教师及时调整这一单元的教学方式,保证了教学质量。

四、CAT实施建议

1.系统设计

CAT系统主要实现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和考试管理三大功能。用户管理包括考生注册、考生信息查看、修改、删除;教师和管理员的信息录入、修改、删除、查看。题库管理包括增加试题、删除试题、修改试题、浏览试题、查询试题。考试管理是本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有考生身份认证、抽题、考生能力估计、控制考试结束等功能。

2.题库建设

题库不仅提供考试的题目,而且还提供必要的试题参数,因此它应该是在严格遵循教育测量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设优质题库是CAT编制中最基础且工作量最大的工程。一定规模的题库是在语法教学中推行CAT所必不可少的,能否对学生的测验给出一个准确、公平的评价是判断语法题库设计好坏的标准之一。题库由大量具有必要参数的试题有机组合而来,每道试题除了本身的内容外,还要具有表征试题属性的编号、知识点、答案、难度、区分度等多种指标,试题以一定结构存放在题库中。题库不仅要有足够的总题量,还必须保证各知识点有足够的题量,一般建议每个概念至少要包含10各试题,每一单元课程内容至少要包含50题。

3.成绩分析

在完成计算机测验后,教师要及时收集数据,进行归类分析,总结规律,发现问题,据此对教学工作相应地调整。学生也可根据系统提供给自己的反馈信息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指导以后的学习。

五、结语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要求,语法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在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近年功能语法和交际教学法的兴起, 外语教学更强调在真实或者模拟真实语境下的语言习得,而对语言基本规则、结构的重视程度逐渐减弱。不少学校英语专业压缩语法课时。而另一方面,教师们普遍注意到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语法功底并不扎实,影响到学生口头及书面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利用有限课时保质高效地上好语法课成为语法教师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测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影响。而计算机自适应测试方法能很好地克服传统纸笔测试的弊端,有利于提高语法课堂教学效率、因材施教。为保证自适应测试顺利实施过程,教师必须熟练掌握CAT软件使用方法,同时要求有较大规模的语法测试题库支持,在此基础上进行测验结果分析和信息反馈。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5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第3篇

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信度指标通常用相关系数表示。信度是测验的一致性的估计,效度是对测验的准确性程度的估计。应当说,测验的效度是最重要的,而测验的信度对于效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效度的高低受信度的制约。所编制的测验若信度越小,则其效度也就越低。

常用的估量信度的方法有3种,可相应地求得3种信度: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分半信度。

信度系数最大等于1,表示测验完全反映了受试者的稳定水平;最小等于零,表示受试者的得分完全是随机性的,与他们的知识水平无关。一般学业成绩测验要求信度系数在0.9左右,常会达到0.95。

提高测验信度的主要办法是:

(1)测验试题的覆盖面要宽;

(2)测验的方法和时间必须严格统一,测验的评定和记分的标准必须客观、统一;

(3)测验试题的难度要适当,指导语要明确、清晰;

(4)消除受试者的紧张心理,增强他们对测试环境的适应性,使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三 难度

难度(difficulty)指测试项目的难易程度,是测试工具对受试者知识与能力水平适合程度的指标。

在能力或非能力测验里,难度的指标是答对或通过每个项目的人数百分率(P值),即:

P代表项目的难度;

R为答对或通过某一项目的人数;

N为全体受试者人数;

P值越大,测验项目的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测验试题的难度必须适当,一般以难度为0.3—0.8为宜。只有难度适当,方能保证测验试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若难度过大,全体受试者都不能回答。难度过小,又形成全体受试者都能回答,两者都会降低测验的区分度,从而影响测验的效度和信度。

四 区分度

区分度(discrimination)是表示测验项目对受试者水平的鉴别能力的指标,故也称为鉴别力。区分度常从3种测验中体现出来:一是难度测验,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测验;二是速度测验;三是广度测验。通常学业成绩测验,多含有这三种测验的性质。测验项目的区分度高,对受试者有较好的鉴别力,使程度高的学生得高分,程度低的学生得低分;区分度低的测验则不能有效地将程度不等的受试者区别开来。

区分度可以用相关系数计算,或采用简单的计算方法①。区分度值最高为1,表示测验项目对受试者的能力水平有完全的鉴别力;最低值为零,表示测验项目与受试者的能力水平无关。测试后,应淘汰区分度低的测验试题。标准化测验优秀试题的区分度常在0.40以上,区分度在0.29以下的试题则予淘汰,或经过改进后,再进行测试。

总之,良好的测验除应具备测量的正确性和测量的可靠性这些基本特征外,还应当具有:客观性、易于管理、易于记分和易于理解、实施,测验分数易于解释等特点。

第五节 化学测验试题的类型和试卷的编制

一 化学测验试题的类型

测验试题的类型是为测验目标服务,并受所测验的内容制约的。

英国专家曾把测验试题划分为七种类型①:

(1)正误型。让学生判断正确与错误,并用划(+)、(-)号作答。

(2)重现型。让学生借回忆解答某些关于事实和化学原理的问题。

(3)填充型。让学生根据题意填写空白。

(4)匹配型。让学生在给定的两列物质的名称、定义、类别或性质项中,划出配伍的连线。

(5)选优型。让学生从给出的多项答案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项;试题选项设计成序列答案的形式,让学生判断写出或划出正确答案项的序号。

(6)思辨型。让学生从几种“答案”中,选出最佳答案,勾销错误答案。

(7)变动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释图表或图示,综合概括有关数据得出结论。

我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经过多年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多种化学测验试题,主要类型是:

(1)是非题。让考生判断答案的正误,在规定的空格内划出正、误记号。

(2)填空题。将题干中的关键字词以空格的形式出现,让考 生填充。

(3)选择题。试题的题干由直接问号或不完全陈述句构成,选项包括1个(或2个)正确答案以及3个(或4个)错误答案,随机排列各选项的顺序,让考生选出正确答案。

(4)改错题。让考生指出题目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答案。

(5)问答题。让考生按题目要求答问,是填空题的变动型。

(6)鉴别(或鉴定)题。结合给定的实验事实或反应现象,让考生区分或确认某些物质。

(7)计算题。结合化学概念或原理,让考生解化学计算题。

(8)论证题。让考生运用化学原理推论、证实指定的问题。

(9)实验辨别题。让考生通过给出的化学实验现象或实验的结论,来回答有关实验装置、操作及异常现象方面的问题。

(10)信息给予题。让考生临场阅读给出的信息,综合、判断作出答案。

化学测验试题,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例如,英国学者西姆逊(O.J.Simpson)将多种选择题区分为:(1)选择题;(2)分类题;(3)多种组合题;(4)诊断和推理题;(5)实验题①。我国学者将化学选择题划分为14种②,计有:(1)评价选择题;(2)配伍选择题;(3)比较选择题;(4)多解选择题;(5)组合选择题;(6)因果选择题;(7)填空选择题;(8)类推选择题;(9)分类选择题;(10)改错选择题;(11)排列选择题;(12)阅读选择题;(13)识图选择题;(14)相关选择题。这是因为,选择题(多项选一或多项选二)已成为各种客观性测验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题型,对这类测验试题从多维度进行研究,自然是很必要的。《美国百科全书》中“教育”条目曾将多种选择答案的测验题概括为6种③:(1)多答案测验题;(2)选择错误答案的测验题;(3)合并或否定前面给出的答案的测验题;(4)评价测验题;(5)答案配对测验题;(6)分类测验题。

二 化学测验试卷的编制

试卷的编制是一项繁难、细致的工作。应当说,这项工作融会了编制专家的大量心血,是全面地体现教育思想、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科学测量与评价原理的一项系统工程的成果。

为了保证测试的内容和范围符合测验标准,充分反映测试取样的代表性,同时又明确限定测验试题的数量和占分比例,在施测或试验试行的基础上,制定测验试题组合的双向细目表(简称双向细目表)是必需的。

我国广东省化学高考标准化命题双向细目表(见表9-1),可作为一个典型实例。

又如美国化学会考试委员会使用的由阿史福德(T.A.Ash-ford)描述的成绩水平发展而成的组合(Thegrid)表,也是一个据以设计测验试题双向细目表的好例。

行为目标Ⅰ 回忆重要事实的能力

知道重要事实,

知道重要术语的定义,

获得重要概念,

理解理论和原理的字词含义,

较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一般知识。

行为目标Ⅱ 应用原理进行简单预测的能力

对化学原理和理论及其解释的基本了解,

转贴于 定义的应用,

应用原理于类似的典型课程遇到过的那些情境,

应用原理于日常生活里的新情境,

解释一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行为目标Ⅲ 应用原理进行定量计算的能力

化学符号的量的含义,

配平化学方程式。

行为目标Ⅳ 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

区分观察到的现象与对这些现象的理论解释,

用理论术语说明现象, 对理论给出实验证明,

控制一个实验中的因数,

完全靠定义说明这个是真实的。

领域1 化学变化,元素、化合物;化合反应定律,分子运动论,化学计算。

领域2 溶液,电离,酸碱盐,中和反应,水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电化学。

领域3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热,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领域4 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元素周期系。

领域5 普通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氢、氧、卤素、硫族、氮

族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典型金属。

有了上述双向细目表,命题专家组就可以编制出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的试题,且试题(卷)的效度和信度比较高。同时,测验试题涵盖的知识和能力的比重也比较稳定。当然,如果已建立了测验试题库,那就从根本上保证了试卷编制和测试等过程的科学化、标准化。

三 试卷的分析与评价

测验试卷施测以后,经过评阅、记分,需要进行试卷分析和统计,以从中获取诸多的有益的信息,进而做出评价。

试卷分析的方法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为了分析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的试卷分析,意在于查明测验分数高低的原因。学生得分普遍较高,要分析判定是由于测验试题太容易,还是表明教授得法、教学效果好、学习水平高;学生得分低,是因为试题太难,还是由于教学效果差所致。

以调查研究教与学的情况为目的进行的试卷分析,教师可以采用列表记录每道题的学生的答案,统计有多少人答错;或者将批阅后的试卷(或答案纸)发还给学生,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标出来。这样就可以使教师迅速查明学生对哪些知识要点、哪部分内容掌握得不好,以作为随后的补救教学(补课、辅导)的依据。

为了评价测验本身的优劣而进行的试卷分析,应当根据教学 测量“四度”的要求,来进行试卷分析。这种试卷分析与对测验进行的评价,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和有关专家判断测验方案的效果,以决定取舍或修订、调整。

评估测验优劣的方法是教育测量和评价专门研究的课题。这里仅作简略介绍。

1.相对评价的数量表示和解释

相对评价,也称为常模参照评价,是以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该个体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教师据此可以比较某生与班级(或全体受试者)内其他学生成绩的高低。

为此,必须将学生的得分(试卷上记载的分数)或称原始分数,经过一定的处理,方可用来说明问题。

(1)标准分数。标准分数也叫Z分数。系指原始分数与其平均数的差数,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的数值。计算公式为:

当Z值为零时,正好在平均数的位置,表明学生的学业成绩一般;Z为正值,则表明学业成绩高于一般;Z为负值,则学业成绩低于一般。

把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分数之后,每个考生的学业成绩在同一团体中的位置一目了然。但由于Z分数有正、有负,不便于使用,经过变换,遂采用T分数。

T=10Z+50

T分数以50为一般,50以上越大越优,50以下越小越劣。采用T分数,不仅可以说明某生的测验分数在同一团体中所处的位置,可以在各考生之间进行比较,而且可以比较同一考生在不同学科成绩上的优劣,见表9-3。

(2)百分等级。一个特定分数在一百个等级中所处的等级位置称为百分等级。常用PR(PercentileRanks)表示。某考生的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就是低于这个分数的考生个数占团体总考生数的百分比。例如,某考生化学考试得分为65分,班上40名学生中有28名的分数低于65分,因此,该考生在班上化学考试中所处的百分等级是:

这就表明:在班上有70%的学生测验分数低于65分,即该生的成绩优于全班70%的学生。

2.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以受试者本人的现状与既定的教学目标作比较。教学目标就是评定目标。

考生能够完成多少体现教学目标的测试题才算达标,这是需要结合学习的性质和要求来确定的问题。一般言之,短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达标值可定得高一些,如90%或100%;而对于较长期的教学目标与只需要让学生一般了解的内容,达标要求可以低一点,如80%或85%,但至少要在70%以上。

绝对评价的评分,一般采用合格或不合格,也可以采用三级或五级评分。

三级标准的答对率如下:

好——答对率在85%以上;

中——答对率在70%—84%;

差——答对率在69%以下。

应当指出,上表中的等级和数字标记为美国实行的五级分制;答对率为我国实行的五级分制的量化指标。前者为相对评分,后者的答对率(记为相应的得分)为绝对评分。两者不宜折合计算,并列在一起仅供参考。

绝对评价适用于形成性测验和诊断性测验。获得的反馈信息,便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水平的具体情况,以利及时调整、改进教学。

第六节 化学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子系统。教学评价是指收集教学 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其效果作出衡量和科学判定的过程。

化学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从方法论原则上讲,化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目的,也应当遵循以下结论①:(1)客观认定教师的教学效果;(2)诊断教学疑难,改进教学;(3)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学习。为了实现这些目的,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方可取得良好效果。这些方面②是:

(1)学习目的。通过了解评价结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调整学习方法,促使他们进行自我评价。

(2)指导目的。意义在于改进和提高教师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3)管理目的。在于给学生选择适当的环境,提供相应的教育处置。

(4)研究目的。教学、教育研究工作者用于科学研究的评价。

化学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化学教学过程评价、化学学习活动评价和化学教学效果评价。其中,前两者是侧重从教与学的角度概括地评估教学过程与学习活动的成就的,可归属于过程评价,而化学教学效果评价则属于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即是已被广泛采用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基于不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教学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列的还有诊断性评价。这是化学教学评价的主要的三种类型。

实施化学教学评价的一般程序①是:

(1)准备阶段。包括确定评价目的、编制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方法等。

(2)搜集评价信息阶段。要采用一切有效的、可行的方法搜集评价所需的充分的信息。

(3)分析、判断阶段。对所搜集的原始资料、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综合判断,获得评价结论。

(4)评价结果的利用阶段。将评价结论反馈于化学教学过程,以改进教学工作,还可以为更大范围的教育评价提供资料。

化学教学评价常采用测量的和非测量的方法以获取所需的信息,即采用测验法、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及个案研究法来得到评价所需的量的描述和质的描述两方面的信息。关于测验法,在本章第二节讨论过的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恰为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匹配而实施。其他的评价测量方法,可参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教育测量等专著。②

在化学教学评价中,为了提高评价的质量,应当注意把握以下方法论原则:

(1)重视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注重绝对评价;

第4篇

一、复习课

复习课对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概括、回忆、理解、深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主要任务

帮助学生梳理巩固、查漏补缺已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调整知识与考纲的差距,注重知识的沟通与延伸,有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2.基本结构

目标导向考点展示知识梳理形成网络典例分析精题演练变式拓展归纳小结巩固训练课后深化。

3.基本原则

系统性:滚动复习、前后衔接、梳理归纳。

基础性:着眼双基、中档为主。

重点性:突出重点模块、重点考点、重点例题、重点解题方法、重点薄弱环节。

针对性:围绕考纲、针对实际、切中要害。

发展性:传授方法、指导迁移、学会自学。

二、讲评课

科学的讲评能起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熟悉技能、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提高考试技能的作用。

1.主要任务

发现并解决学生考试或练习中所反映的上一阶段复习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生对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考试技能)。

2.基本结构

考试简析自查自纠合作交流问题反馈师生讨论重点点拨梳理巩固补偿练习。

3.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综合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内外交叉。

启迪性:注重点拨、启迪思维、激发共鸣。

辐射性:以题带点、画龙点睛、举一反三。

诊断性:诊病析因、指点迷津、诊防结合。

三、练习课

练习课是在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学生独立尝试练习为主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

1.主要任务

通过练习,使学生迅速、准确、熟练地掌握双基、培养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并将知识点和习题有机结合。

2.基本结构

目标导向分发试题自主练习巡视指导反馈信息课后批阅评价小结。

3.注意问题

练习课着重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主要是学。练习课区别于测验课,前者题量有限,以一课时为单位,后者主要是检测过关,学生独立完成,训练高考技能。

四、测验课

测验课是学生完成某一考点、某一单元、某一专题、某一阶段学习任务后组织的一种过关检测,是高考的模拟。

1.主要任务

精选习题、精心编题、精细制题、精确难度、准确信息,组织学生限时完成一套试题,检测学生阶段复习质量。

2.基本结构

第5篇

【关键词】 发酵工艺学;课程考核;模式改革;设想

《发酵工艺学》是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特定形状,通过现代过程化技术,生产食品或保健品的一种技术。[1]该课程具有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等特点,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发酵工艺的整个过程,如何使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真正做到发酵企业等相关单位对该门课程岗位能力的要求是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检查测评功能,导向与激励功能,教学效果反馈功能,[2]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方式,以考促教,以考促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以往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考核一般分为考试和考察,百分制。无论哪种形式,总成绩一般由学校规定比例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考试的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少,考察的平时成绩比例较大(一般可达50%)。这种考核与评价体系所有专业、所有课程没有差异,不符合大学教育的目标,直接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配备完善的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否则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科学思维培养产品研发实践技能,结合教学实践从理论课和实验实践教学两方面,就《发酵工艺学》课程考核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阶段性测验试卷的设计

《发酵工艺学》内容包括菌种选育,菌种保藏与复壮,原料前处理及培养基制备发酵工艺控制,酿造酒工艺学实例等。课程内容较多,而且与前期专业基础课知识联系紧密,学生学习过程中感觉内容庞杂,以前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知识点分散,未建立起交叉和联系。另外,以往的考核方式以单一交论文的形式完成,不参加闭卷考试,学生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学习的态度和动机,是学习活动的最佳原动力。[3]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导论就告诉同学,理论我们采取闭卷考试,从而让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把注意力放在课程教学的每一个项目、任务、单元和章节上,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阶段性测验的过程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考查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考核工作的难点之一,也对试卷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阶段性测验分四次进行, 分别安排在菌种选育、菌种保藏、发酵工艺控制、酒类发酵工艺原理的课堂教学内容结束后进行。测验形式为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发酵工艺的基本概念辨析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题型包括选择、判断、填空、简答。

二、加强文献阅读、读书笔记及讨论学习

在《发酵工艺学》学习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完成读书笔记,由教师选择高质量的外文文献,学生分组对文献翻译,以小组为单位对该文献制作幻灯进行讲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应用论文撰写

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海量阅读文献,精读部分文献,归纳、分析、总结文献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形成文章,修改文章,严格按照正规论文格式。自命题论文,可以写发酵工艺的发展历程,可以偏向技术某个发酵产品的生产工艺对比,发酵因素控制,也可以结合新疆特色资源设计一种或多种产品的发酵工艺,目的是提高学生归纳总结撰写论文的能力。论文作业的布置时间为课程中期,题目学生自拟。要求学生要内容突出发酵产品的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新疆特色果蔬在发酵的新应用。论文的成绩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划分为不同的档次: 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新颖性。

四、实验环节

《发酵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际操作技能的熟悉程度、创新能力是考核非常重要的环节。设置实验环节试题库,对每个学生进行抽签考核,从菌种保藏、活化、培养、放大、葡萄酒发酵等工艺过程对微生物的操作练习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操作采用5人一组,每人负责不同的内容,相互合作完成实验项目。吸引学生自主根据资源设计发酵方案,进行科技创新实验。

五、教学效果的评估

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是否接受改革后的考核形式以及新的考核方式对其学习效果是否产生积极的影响。评估教学效果。《发酵工艺学》课程学时分解及考核比例分配,如:学时分配中,总学时为42,课堂学时30,实验学时8,测验学时2,讨论交流2;考核比例中,阶段测验占30%,实验考试占30%,论文写作占40%。

六、总结

根据《发酵工艺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大胆的提出了对考核和评价体系的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现代本科教学一体化教育理念。当然,考核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不断积累、与时俱进,所以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

【参考文献】

[1] 何国庆.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管旭.《船舶电工工艺》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改革探索[J].教学实践研究2014.200-201.

[3] 姜小平.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0(29)148-149.

[4] 李云.食品发酵工艺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16).

第6篇

关键词 考试焦虑 认知行为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9. 052 文献标识码:A

1 一般资料

1.1人口学资料

张某,女,15岁,长沙某中学初三学生,独生女。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1.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张某出生在本市一个工薪阶层家庭,自幼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幼儿时期经常参与文艺活动演出。学前期寄住在爷爷奶奶家,父母偶尔陪其过周末。小学期间随父母生活。学习成绩起伏不定,一、二年级成绩稳定拔尖,三至五年级成绩波动较大。由于粗心,父母为其专门报班,纠正粗心大意的毛病,六年级成绩趋于稳定。进入初中,学习成绩呈中上等水平,深得老师的肯定,与同学相处友好。即将进行初三会考,父母希望其考入重点高中。

1.3精神状态

求助者衣着整齐,举止得体,待人有礼貌;言语清楚,思维敏捷;情绪低落,有点打不起精神,对别人的注视敏感。

1.4身体状态

自幼身体良好,由于即将会考,体育课被取消,更缺乏锻炼。加之近期受考试不良情绪影响,郁郁寡欢,低落,食欲有些不佳。

1.5社会功能

学习成绩不如以前,有下降趋势。班上同学也是分群玩,成绩好的玩一块儿,中等的在一块儿,有一两个要好的朋友。和母亲关系稍加紧张,有时会大吵起来。

1.6心理测验分

焦虑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标准分58分,超过SAS标准分分界值8分,属轻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标准分53分,测验结果≥标准分50分,有抑郁症状。

2 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紧张,焦虑,害怕考试,考场上会有那么一会儿会心跳加快,手心会出汗,注意力有些不集中。

个人陈述: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还有几个月就要会考了,可我越来越害怕考试了,有时老师讲评试卷,我看着试卷会有种莫名的紧张,想很多事,这让我不能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评知识点。其实一开始我的成绩虽说不是班上最好的,但也在全班前十名,同学和老师都觉得我成绩很稳定,老师认为我会考肯定没问题。父母寄予的希望很大,总觉得我还可以做的更好,老拿班上前三名对比说事,我不想让他们失望。不过有次自己的长项语文没考得理想,于是开始总结失败经验。但紧接着月考的再次失利,名次的明显下降,不仅让父母大失所望,自己也觉得在班上抬不起头,我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哪里出错了。我开始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害怕考试,我怕考不好,总觉得哪里还没复习到位,临发试卷那一秒恨不得多看几眼书。其实我也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可考试却不见起色,万一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同学会嘲笑我,老师和父母会失望。最近母亲的唠叨特别让我觉得反感,有时我会顶嘴。马上要初三会考了,我也很想改变现状,但乱糟糟的思绪让我注意力难集中,我很困扰。

3 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由父亲陪伴,进咨询室时显得有些紧张,坐下后稍微安心,不主动说话。在咨询师询问后开始叙述,言语清楚,条理清晰。情绪稍有波动,激动时会落泪,对咨询结果有良好期望。

父亲的反映:孩子最近有些情绪低落,和母亲关系紧张,受不了母亲的唠叨,有时母亲出于关心多说几句,孩子不是回避就是跟其大吵。学习很用功,晚上经常一两点才睡,第二天又要早起读书,担心孩子吃不消。

4 评估与诊断

4.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可以排除精神病

根据综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诊断依据如下:

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求助者的消极情绪是由客观的社会事件(显性或隐性)引起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个性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明显根本的改变。有自知力,为自己所陷入的心理状态担忧,主动求助,迫切希望解除焦虑,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

该求助者表现出烦恼、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很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智能记忆等,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性心理问题。

4.2原因分析

第一,个体因素:个性方面的缺陷。总觉得自己复习不够好、不到位,内心敏感,太在乎他人的看法,稍有外界刺激便引起很大的心理波动,在面对考试时也是不由自主地紧张。对考试不当的期望和评价。家长过分看重孩子分数和名次,如果孩子没有考到规定的分数,就唠叨、跟其他人做比较。孩子害怕考不好让家长失望,临场考试时就会过分紧张,不能很好地发挥。失误或失败的经历。发挥失利的经历给张某带来了很深的心理伤害,以至于每次考试时都会害怕这些经历会重现,而表现得过度紧张和焦虑。

第二,环境因素:教师乃至学校对学业成绩的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加上学校为了升学率,每次都要进行全校的排名,并公布排名榜,导致张某把成绩看得高于一切,因而担心考试的结果。父母的过度关注。即便对孩子没有严格名次要求,但在考试前对孩子过多的唠叨,无疑在提醒孩子考试的重要性,不能考砸,这样她的情绪不由得紧张起来。

5 咨询目标的确定

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商定,确立以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缓解烦恼、焦虑的情绪,减轻失落感。近期目标:改变求助者关于考试等非理性观念;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积极面对考试;最后,改善学习方法,保证正常的饮食、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SAS 测试标准分从58分降到50分以下,SDS 测试标准分从53分降到50分以下。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寻求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完善。

6 咨询方案的制定

6.1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考试的紧张、焦虑。按行为理论解释: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个性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主要特征,以防御或逃避行为,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由考试产生适当的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并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情绪、生理、行为反应,这就是有心理问题了。在人的行为与环境的长期相互作用中,通过学习过程逐渐形成每个人不同的特定习惯或行为模式,其中一些人可能获得一些不利于个人生存发展的不适行为或不良行为习惯,并给个体带来极大烦恼或痛苦。这些过分的生理、情绪、行为反应都是其不良的社会适应模式所直接导致的。求助者的情绪、生理、行为上的变化都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再加上家长长期的对求助者抱有过高期望等社会因素的影响,都起到了催化、加重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求助者又处在青少年期,心理问题不甚严重,所以应采取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来矫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6.2商定咨询时间、费用

咨询时间:每周二下午五点半至六点半咨询一小时,共计4次。

咨询收费:学校学生免费。

7 咨询过程

7.1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第1-2次咨询)

第1次咨询:会谈前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行为特点以及求助动机,咨询师通过贯注、共情、理解等技术与求助者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其感到被尊重、被接纳。指导她做相关的心理测验,做出评估和诊断,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第2 次咨询:巩固咨询关系,与求助者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介绍咨询方法、原理及过程,签订书面协议。举例说明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并结合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去思考其自身存在的错误认知。

7.2实施心理帮助的咨询阶段(第3―4次咨询)

第3次咨询:根据认知疗法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考试的焦虑,而认知疗法就是要改变对焦虑的态度,要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信念,比如“这次考试又失败了注定我是个失败者”。告诉求助者,焦虑并不可怕,班上每个同学都会有焦虑,但最可怕的是认为焦虑必然妨碍我们的学习,因而急于将焦虑排除,并固执地认为只要排除了焦虑,才能专心地学习和考试,这就不对了。首先,希望求助者做到要接受自己的焦虑。人在考前或考中有焦虑情绪是再正常不过的。接受焦虑,意味着当你有焦虑情绪时一定要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不要停下来反省自己的焦虑。可以给求助者布置作业,让其去询问班上其他的同学是否也存在考试焦虑。第二,不夸大焦虑的作用。应认识到适当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积极作用的。第三,不竭力克制焦虑。尤其是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与焦虑的斗争上。最后要学会自我调整。当出现焦虑时,不要一个人胡思乱想,要学会放松自己,比如散步,尤其是多跟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了解他们是怎么安排考试生活的。

第4次咨询:首先,指导求助者进行放松训练。让求助者舒适地靠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体验放松的感觉。用轻柔的声音指导:“请你放松,一点力也不用,尽量放松,就像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心情无比舒畅。”引导求助者从放松双手开始,然后双脚、下肢、头部,最后是躯干。通过身体上的放松达到心理的放松。其次,跟求助者交流上次布置的作业。求助者通过询问了解到班上大部分同学在考前表现紧张,考中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那么并不是求助者一人焦虑,绝大多数同学都是这样,因此帮其改变不合理的信念,焦虑没什么大不了的,是普遍现象。对待考试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第三,给予积极的自我暗示。当考试中遇到难题,告诉自己“这道题难,对我难,对考场上的每个人都难”,排除不必要的紧张;告诉自己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能说明自己就是永远的失败者,要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调整好心态;考试成功了,告诉自己要再接再厉,同时进行成功的自我总结,或与同学交流成功的经验。最后,制定合适的学习策略与方法。考试的失利有时候是学习方法不正确,不要怀疑是个人因素所致,多给自己信心,制定符合自身学习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不要打疲劳战,循循渐进、劳逸结合地完成复习,每达到了制定的目标,奖励自己,给予自身更多的鼓励。

7.3心理巩固与结束阶段

支持、鼓励调整其错误的认知,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增强自信。基本结束咨询,家庭的引导:父母要积极肯定与鼓励孩子的每一次进步,每当孩子考试结束,要少询问考试情况,特别是母亲对孩子要少唠叨,因为这种出于关切式的唠叨无疑加重其学习压力。父母不要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与孩子一起共同制定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引导孩子逐渐独立承担成长中遇到的挫折,锻炼其开朗的个性,完善人格。

8 咨询效果评价

经过连续四次的咨询,该求助者心理测验结果比咨询前明显偏低。性格变得较为开朗,其反映在考试时紧张焦虑情绪改善很大,能用新的认知方式看待身边发生的问题,处理事情也变得更为自信。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第7篇

黑龙江考题内容在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基本覆盖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试题,必须对历年的考试题型加以了解,经过对历年题型的分析,发现如下规律:

第一,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平均每题用时最长,是考试的难点,主要考查考生平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第二,数量关系题型主要在速度上和解题技巧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

第三,判断推理题型的题量一直很大,是考试的重点题型之一,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加强该题型的强化练习,做到有备无患,轻松应战;

第四,常识判断题型、题量、时间都相对减少,主要是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功底的深浅,难度系数减小,需要平时知识的积累;

第五,资料分析题型是要考查考生对表格、图的认知度和理解力。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应试准备

(一)、应考的复习准备

很多人认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不需要做复习和准备工作,完全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其实提前准备一下还是大有益处的。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走出公务员考试的考场后,都发出同样的感慨:只要认真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实并不难。

魏老师提醒考生平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第一,考生要与时俱进,按照年度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准备。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考生仔细地阅读。

第二,考前无须反复做题,只要适当地在考前做几次练习就行了。这样的练习做得太多不会有太大作用,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准备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办法是提前做几套试题,一是可以熟悉题型特点,明确答题思路,考试时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测验的考题是逐年翻新的,不可能今年出与去年完全相同的题目。但是,把以前出过的题目稍加变化,作为新考题重新出来,却是屡见不鲜的。因此,仔细研究前几年出现过的题型及特点,无疑会对以后的考试很有帮助。二是可以熟悉规则、了解测验的实施方法和程序。比如答卷纸的使用方法,分段计时的要求,在每个部分、每道题上时间的分配方法等。

第三,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掌握方法比多做题重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覆盖面颇广,例如常识判断包括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社会、科技和管理方面的内容,临时突击做练习是无济于事的。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关键要熟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试方法。

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

而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的题目更需要技巧,这些技巧是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相连的,所以要通过这个考试,更需要的是方法和技巧。高分低能的考生肯定是无法通过这样的考试的。

在考场上,考生应着重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审清题目。公务员考试时间很紧张,尤其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很多考生都答不完全部试题。因此,做题之前,就一定要认真把题目看清楚,准确答题,减少盲目性,避免因为改正错误而浪费宝贵的时间。

第二,回答问题要联系实际,忠于试题。公务员考试说到底是要看考生究竟是不是做公务员的"材料",改革后的考试对考生实际能力的要求更严格了,所以,考生考试时一定要多联系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实际,不可以凭空想象。答题时一定要忠于原文,在所给材料中寻找正确答案。

(二)、应考的心理准备

大多数考生在考试前都会出现比较高的焦虑情绪,这是很自然的事。那么,在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树立一个信念,就是要把焦虑变为动力,从思想上让自己得到放松。其次,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保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使自己不会在考前最后一刻感到懊悔和紧张,消除自己的焦虑情绪。第三,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只是把考试当做显露自己才能的一次机会,就会减轻许多心理负担。此外,考试前准备好必需物品,提前到达考试地点熟悉考试环境等,都有助于稳定我们的情绪,坦然地面对考试。

考试,不仅是对应试者知识、能力进行检验,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经受检验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状态,恰当的动机水平,充分的思想准备,往往比考前其他方面的准备更为重要。当人们面临考试时,一般都有很强烈的取胜动机,希望自己获得成功,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高的求胜动机,过高的期望水平,又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影响到水平的正常发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效果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曲线关系。也就是说,过低和过高的动机水平均不利于活动的效果,而只有当动机保持在中等水平时,才会刺激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满意的考试成绩。因此,在考试过程中,不要过多地思考胜败得失问题,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对自己真实水平的检验,就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轻松上阵,坦然应对,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三)、应考的技能准备

有些人平时表现十分出色,但在考试时总是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种情况与缺乏正确的应考技能不无关系。在考试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助于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

1.把握好考试时间

考卷打开后,不要忙于做答,先把卷子浏览一遍;了解总的题量以及各题的难度情况,粗略分配一下每道题所用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答题过程中灵活掌握。

2.先做会做的题

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先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否则得不偿失。遇到难题时,在上面划一个记号,而后跳过它们,若答完所有题时尚有时间可以再思考这些题目。

3.克服考试中的"舌尖效应"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在考试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紧张,可以暂时把空上题目放在一边,先做其他的题,过一会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想出答案。

第8篇

岁月时光总是匆匆,转眼间2021年的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那么还不清楚公务员考试流程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公务员考试流程_公务员面试常见问题,欢迎参阅。

2021公务员考试流程及注意事项公告、网上报名、报名资格网上初审、网上缴费、准考证打印、笔试、成绩查询、面试、体能测评、体检和考察、录用审批。需要注意的是报考人员应对报名时填写的报考内容要慎重填报,严肃对待,并时刻关注每个阶段考试截点,以免错过考试时机。

公务员面试常见问题1.弄错身份:在题目中,不同的身份,代表着你在工作中职责的不同,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往往会导致答题方向的偏差,把不能做的事做了。

2.忽略问法:每道题最后的问法,都会明确要求你要做什么,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答题,很可能不契合题意。

3.只关注表面问题:在有些题目中,根本问题往往没有出现在题干信息中,如果只解决题干给出的问题,并不能有效解决。

4.解决方式不合理:在答题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实际情况,直接解决,可能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比如“有群众找到你,说核桃不值钱,大量滞销,要把核桃树砍了,你怎么办?”如果直接帮助群众解决核桃滞销问题,这个问题并不能有效解决;

因为没有考虑到问题的轻重缓急,群众找到你的时候很着急,所以应该先安抚群众的心情,对其进行劝说,然后再着手解决滞销的根本问题。

有效的解决1.仔细审题(1)确认身份:把握好题干中的身份,是普通工作人员,还是项目负责人,或者是村干部等等,每一个身份对应自己可以调动的资源,是否需要请示领导等。

(2)明确问法:题目问什么,我们就答什么,比如,同样是群众就某个问题找到你,可以有两种问法:“你会怎么解决”和“你会怎么劝说”;不同的问法答题方向就不同,第一种问法需要彻底解决这件事情,第二种问法只是谈一谈你会如何劝说这位群众。

(3)思考根本问题:通过对于题目的深入思考,找到问题解决的根本方法,比如“某村以网箱养鱼为生,但政府出台规定,禁止网箱养鱼,你作为驻村干部,你会怎么办?”这道题看似只是不让村民进行网箱养鱼就可以了,但是题干中说到“村民以此为生”,也就是说网箱养鱼就是他们的生活收入来源,所以要想彻底解决网箱养鱼的问题,不仅要落实政策,还要帮助村名通过其他的方式增加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合理解决问题(1)稳定局面:如果题干给定的情景比较混乱,那么首先就要稳定住局面,再进行问题的处理。

另一种情况是线上舆论影响比较大,就需要我们在网上回应网友,承诺解决问题,减少舆论的影响。

(2)了解情况: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清楚地了解具体情况,才能找到问题处理的方法,针对性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找到当事人询问等方式,了解问题发生的经过以及相关情况。并且通过多方调查来核实,比如调取监控,询问旁观者,查阅文件等等。

(3)解决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解决问题,要注意,措施有效,方法合理,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的问题,必要时,可分情况处理。

(4)总结预防:针对此次事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言之有物,而不是简单地说“对于这样的问题,以后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再次发生”,一定要有具体的措施,比如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处罚力度,建立反馈渠道等等。

通过对解决问题两个步骤的讲解,相信大家一定对解决问题能力的题型有了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希望大家通过不断地练习,来熟练地掌握这些方法。

第9篇

现针对自学考试试卷质量评价和反馈的现实情况,依据科学、可操作和合理的原则,结合具体的工作需求,探讨试卷质量评估和反馈方式方法,并应用于实践以指导命题。

一、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多年来自学考试试卷质量评估方面的难点。因为样本采集的难度、统计分析方法的局限以及需求不明显等原因,定量分析一般只是限于研究和探讨层次,没有更广泛地展开。适合于自学考试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多年来探讨的重点,自学考试的特殊性决定了选择理论方法的特殊性。选择哪种分析方法不仅要参照教育统计与测量专家的建议,更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工作需要。既要科学、合理,又必须具备可解释和可操作性。下面结合《高等数学(专)》的统计结果来探讨统计分析方法的差异:

1.难度

3.项目性能和测验信息量

定性分析缺乏项目性能和测验信息量分析,经典测量理论不能揭示测验所含有的各个项目的性能与质量,也不能揭示整个测验的性能和质量的关系,所以采用Logistic的单参数和双参数模型进行评价。

以上统计分析可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论后差异比较大(定性分析表仅由阅卷组长填写),定量分析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分析项目也有不同的评价意见。项目反映理论的Logistic单参数模型是以难度为参数的模型,双参数模型是以难度、区分度为参数,单参数和双参数模型是独立于被试特质水平的,其测验总分都是充分的统计量,这是两者的优点。单参数模型更加突出(但当实测资料跟模型拟合良度不好时,优点突出不出来)。因为区分度不是自学考试测量的必要信息量,将区分度作为重要的信息量参数,不是十分适宜,相比较之下Logistic的单参数模型更具优势,更契合自学考试的性质特点。因此,可以采取项目反映理论的单参数模型作为自学考试试卷定量分析方法,其次参考经典理论的分析结果(经典理论的结果比较直观和形象),也可以从双参数模型中把握较为细微处的差别,从而得到比较全面、比较客观的定量分析结果。

二、定性分析

教育理论认为,定性分析就是从性质上进行探讨。对于试卷的定性分析,多是对试卷的总体评述和对试题性质等方面的评价。填写定性分析评估表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普遍的定性分析方法。因为定性评估表的填表人的主观因素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同一份试卷由不同的人评价,结论差异很大,所以定性分析必须是多方参评。主命题教师(或审题教师)、阅卷组长、助学老师以及考生四方面的意见集合的定性分析才能定为本试卷的定性结论,缺乏任何一个方面,定性分析都缺乏科学性。

比较适合的操作方式是:试卷命制结束,由主命题教师(或审题教师)预估试题和试卷的各项指标,填写定性评估表。考试结束后将同样的定性评估表随试卷发放给阅卷组长,阅卷组长在阅卷结束后将定性评估表填好上交。在此期间组织助学教师和考生对试卷进行评价。意见收集后由命题管理人员总结分析形成该课程的定性评估报告。

目前使用的定性分析表过于拘泥于某些指标的量化往往影响了教师对试卷客观公正的评价,诸如难易度指标的评定,参与评估的老师主观性因素非常大,即使结合阅卷情况,尺度也有失公允。与其收集参考意义不大的数据,倒不如放弃指标数据的主观评估,把重点转移到对试卷的非量化的因素的评价上,即用描述性语言对试卷的质量进行评价,增加可操作性。

三、反馈

教育统计分析和评价的结果必须反馈到考试的实践中才能起到作用。在反馈前必须进行全面分析。单纯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缺乏解释的合理性,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相对科学的评估。从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可以看出,测量和评价各有所长,应突出二者的特点,避免相同指标的重复,适当的交叉可以保留作为分析效度的参考,如定量分析是用数据来说话的,在定性分析中不必保留诸如难度的比例和数据,但可以有描述性的推断。而对能力层次、覆盖面等方面的评价在定量分析中又无法实现,所以一份成功的课程试卷分析报告必须综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全面和科学的结论。同时也汇总一些其他信息,诸如全国其他省市的定性分析情况、考试时掌握的考场反馈情况、阅卷结束后获取的本市全部考生的及格率、各分数段统计等信息。

命题管理人员根据分析的情况和掌握的信息形成书面的课程试卷分析报告,然后反馈到命题教师,组织命题教师认真研究、分析,利用各种信息和相关考试数据,重新评价试题的各种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题库(卷库)里试题的各项指标进行调整和修改,使之更加科学准确,以改进完善命题工作。

自考试卷评估与反馈模式基本构架如下: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评价;效度;效度检验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87-02

一、引言

国内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主要是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简称《基本要求》)为依据,既测试语言知识也测试语言技能,既测试一般性语言内容也测试与涉外业务有关的应用性内容。考虑到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入学水平的现状,《基本要求》将教学要求分为A级要求和B级要求,为了检验高职高专学生是否达到所规定的对应这两级教学要求,教育委员会设置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s,简称PRETCO),也相对应的分为A级考试和B级考试。

PRETCO-A级考试包括听力理解(15%),考查学生的基本的听力辩解能力,以对话、短文的形式呈现;词汇和语法(15%)。测试学生的句法结构、词汇及词形的变化:阅读理解(35%)。用一般性和应用性的语篇全面测试学生的语言理解力;英译汉(20%),以段落和句子的形式测试学生的基本翻译能力;写作或汉译英(15%)主要为应用性的通知、信函、简历、求职信等。这些题型反映出该测试意在考察学生的基本语言应用能力,其日常交际能力、观察判断能力,以提高其综合应用语言的实践能力。PRETCO-A历经多年的测试与检验,广泛地为各高职高专学校的师生所接受。PRETCO-A的题型比较全面,除口试外,涵盖了其它听、读、写的测试内容,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英语能力。

但PRETCO-A级考试也有不足之处。(一)其中75%的试题采用的是多项选择题,这种题型有几个弊端:1、只能考核识别性知识或接受性技能,无法测量产出性技能;2、测试分数中可能有很大的猜测成分却无法知晓;3、限制了测试内容;4、设计出好的选项困难;5、反拨作用弱;6、有可能为作弊打开方便之门;(二)没有口语测试,容易导致“哑巴英语”;(三)没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容易导致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调动;(四)职业英语能力考核不足,不利于与就业接轨。

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二者的关系被语言学家Arthur Hughes 客观定义为“伙伴关系”。考试,作为促进学习的手段,要适应教学的需要。或者作为测量学生语言行为的工具,教师来调整教学使其尽量达到考试的要求。因此,考试既为教学服务,又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反拨作用。因此恰当、完善的语言测试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能够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指出正确的方向,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以达到《基本要求》中学生应有的水平。既然恰当的考核方式如此重要,本大连民办职业院校的高职英语考核案例就是通过分析PRETCO-A级考试的评价效度的优缺点提出对高职英语课程考核方式的建议:在保留PRETCO-A级考试的同时,既发挥A级考试的优点,又同时通过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合理结合的期末考核方式,并引入全国职场英语这样的职业英语考试来弥补A级考试的不足,从而综合性的评价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

二、概念界定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即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7)。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指导教学与学习(Webber,2003:29),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关于学会与否的连续的反馈(Linn & Gronlund,2003:34)。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后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等。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价,可以是单元结束、课堂结束或者学期、学年以及整个课程结束时的考试,目的是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具备课程所要求的能力及综合素质。根据高职英语要求,高职英语终结性评价应该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仅要对学生的读、写、译能力进行考核,而且要加强学生的职场应用能力。

(三)效度

效度即有效性,是评价的核心理念之一。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然而,任何测验的效度是对一定的目标来说的,或者说测验只有用于与测验目标一致的目的和场合才会有效。

效度的三大因素,即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是指测试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从而确定测试是否是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内容效度经常与表面效度混淆。表面效度是由外行对测验作表面上的检查确定的,它不反映测验实际测量的东西,只是指测验表面上看来好像是测量所要测的东西;内容效度是由够资格的判断者(专家)详尽地、系统地对测验作评价而建立的。准则效度又称实证效度,反映的是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程度。结构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

三、案例描述

本案例以A级测试的评价为研究对象,以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准则效度三种因素为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探求发挥此种测试的评价效度的优点外,如何结合期末考核方式及职业英语考核的综合考核方式,更全面考核高职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受试者:从2011级计算机系软件技术专业学生中抽取6个平行班,根据入校时高考英语成绩和凯思考试成绩,英语综合能力接近,其中随机选取2个班作为实验班(软件技术1班和2班)。另外4个班(软件技术3班,4班,5班和6班)为对照班。

6个班的教学内容与进度相同,不同的就是考核方式。

实验班的考核方式如下:

形成性考核(60分)=考勤(减分制)+课堂表现(减分制)+练习册(10分)+网络作业(5分)+视听说网络作业(5分)+单词考核(5分)+三级项目(10分)+五级项目(10分)+两次itest月考(15分)

课程总成绩(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60分)+终结性考核凯思考试成绩(100分* 20%)+终结性A级考试成绩(100分* 20%)

对照班的考核方式是终结性考核凯思考试成绩(100分* 50%)+终结性A级考试成绩(100分* 50%)。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高职英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效度检验。效度检验的过程就是收集各种数据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雷心勇,2006),数据收集决定效度检验。本研究采用了期末试题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调查在学期结束时进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11级软件技术6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利用SPSS11.0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五、结果分析

(一)对照班学生对期末考试总成绩是否能反映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回答如下:

7.2%为不能,23.1%为基本不能,26.8%为说不清,37.6%为基本能,5.3%为能。

实验班学生对期末考试总成绩是否能反映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回答如下:

5.2%为不能,15.1%为基本不能,19.7%为说不清,49.6%为基本能,10.4%为能。

(二)实验班学生对形成性考核的公平公正性观点如下:

5.2%为不公平,16.1%为基本公平,24.7%为比较公平,48.6%为公平,5.4%为很公平。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期末考核试题的效度基本满意,但实验班的学生成绩形成性考核所占比例较大,学生对期末成绩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班,并且实验班学生对详尽的形成性考核体系的公平公正性认可度较高,所以,不难看出,实验班的考核模式优于对照班。使用itest和凯思相结合,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在检验学生英语教学、学习效果和职业英语应用能力方面更具有效度。A级考试在这方面具备一定效度但是也存在一定缺点。合理的形成性考核机制的引入,使学生更注重过程学习,口语及应用能力的提高,这种全面的考核机制更有利于培养目前国内需要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Borich,G.D.& Tombari,M.L.中小学教育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Webber,E.有效的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11篇

关键词:高考地理;复习;方法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地理对于学生的考点逐渐由知识向能力方向转变,注重对于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本上还是来自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就是通过对地理知识全面的复习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地理知识体系,因此应当重视高考地理的第一轮复习工作。

一、以考试大纲为基准,抓好课本基础知识复习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高考的考试内容要点以及能力要求、题型示例等,是高考试题考查的依据。因此在进行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之前,教师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的内容,理解考试内容、能力要求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基础知识是高考考试要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依据,我们在第一轮复习中应当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对于基础知识、规律、技能的考查占据了大部分内容。高考地理基础知识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十分复杂繁琐,同时复习的时间也非常紧,因此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十分重要。在高考地理的第一轮复习中要以目标为导向,突出大纲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实现复习过程的动态化。而且还可以灵活地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复习。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个人在地理知识点上的弱点和不足,学会将复习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这对于学生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点的复习,对核心和重要知识点进行延伸,这对于学生适应高考试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

地理学科的规律性比较强,因此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让学生在解题中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和解题的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复习和解题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归纳找到题目中的共性,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规律,从而形成相对比较固定的解题模式,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解题。高考地理复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掌握,还需要通过适当的练习和测验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复习的过程就是记忆和背诵,对于动笔则认识不多。但是在实际的考查中,越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越是容易出错。有可能是理解上的错误,也有可能是学生记忆不准确所造成的。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常常有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如果不进行练习和测验,学生就难以了解到自己复习的真实情况。还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对于某个知识点记忆得非常好了,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中却不能很好地进行阐述;或者知道问题答案的要点内容,但是难以拿到满分。还有部分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觉得印象中曾经做过,所以在练习时就不够认真,但是在测验中也难以回答出来。因此在课堂复习完成之后应当及时地进行练习,对复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检测。

在复习的过程中形成定期练习和测试的习惯,及时发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不足,对于学生的查漏补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理高考中,很多学生解题时往往具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导致得分不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明确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应当在学生深刻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解题的基本思路。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总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才可以快速地做出反应。练习和测试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复习的进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复习状况。在练习之后还应当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是进一步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如果教师和学生对于练习和测试中的错误放任不管,练习和测试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在复习完一个单元之后,应当进行及时的总结。在练习和测试之后,不能一味追求答案的对错,应当总结解题的方法、规律和技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质量具有重要的帮助。

三、结束语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是一项系统性的基础性复习,具有内容复杂、时间长等特点。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突破重点、查漏补缺,逐步提高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视课本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复习策略,提高复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勇.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J].地理教育,2010(7):60-61.

[2]郑丽莹.浅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的几点策略[J].东方青年・教师,2013(20):252.

第12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机考 题库 网络

一、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网络普及,网络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巨大变化。海南师范大学从2004年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大学英语机考试题库建设成为教师们共同工作的重点,英语机考试题库建设的科研论文和项目都呈逐年增加趋势。我校从2009年使用英语试题库机考,积累一定经验与数据。笔者收集相关数据,通过系统研究和分析海师大《大学英语机考试题库》及其相关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提出建议和总结经验。在英语试题库建设中,我校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相关科研工作,项目“基于大学英语网络平台评测体系的应用研究”获得2012年海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课题。

二、大学英语机考题库组题策略

我校英语试题库的建设主要由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部34位教师分成7个小组分别负责口语,作文,阅读,词汇结构,翻译,完型填空和听力等七个子试题库的建设。试题库包括两大部分:普通本科班的题库和音体美本科班的题库。每个部分包括4个级别的题库,即普通本科班的1-4级和音体美本科班的0-3级。这两大部分试题库按照英语难度,分为1-4级,各个级别又分为学业测试和水平测试试题。

我校英语试题库的组卷策略非常灵活。教师可以采用固定(人工)、固定(随机)、完全随机3种组卷方式对试题库里面试题组卷,从题库中随机策略包括考试类别、题型、难度、题量和分值等。组卷人可以按照需要从机考试题库中选取不同题型,不同级别试题,还可以在普通本与音体美两种不同教材内容试题库中取题组卷。

三、大学英语机考题库理论依据

教育家对机考试题库建设提出很多测试理论,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些理论才成熟与完善,其中最广泛认同的理论有两种:经典测验理论和项目反映理论。经典测验理论是在测试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传统机考测验理论。我国开展英语教学机考改革,主要是以它为基础进行的。经典测验理论的测验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条件之上。第一,考试测试误差很小,几乎等于零,考试成绩正态分布;第二,考试信度准确,误差与真分数间彼此独立,相关为零;第三,在测试范围之内,测试的个体真分数不变。通过三个假设的测试,我们得到考生考试分数接近学生真实英语水平。

四、大学英语机考试题库的积极影响

(一)试题库有利学生英语学习。

1.试题库内容集成性。

试题库的建设中,每次学生参加英语机考测试结束,教师将得到一份完整的考试答题分析。试题分析紧跟学生答题情况,对考生的英语答题做出题目的优点、缺点分析,还有试题库中信度最好题型,统计考试题目的重要参数。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英语学习情况,对英语学习中掌握不牢固的知识进行巩固学习。通过试题库的反馈,学生得到机考中题目难度分析和答题情况分析,这些都是考生以后英语学习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2.试题库的智能性。

大学英语机考试题库在网络中组题和出题,并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答题,是降低考生成本的最好方式之一。而且基于网络机考试题库有智能性,电脑可以自动组卷,自动组卷、自动阅卷、自动分析学生考试结果,自动给出学习建议等功能,很大范围内减轻老师工作负担,大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二)试题库的创新点。

“基于WEB的大学英语在线考试系统”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无纸化的可用于大规模考试的系统,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填补了海南省高校大学英语无纸化机考的空白。其他创新点归纳如下:(1)该考试系统使用自主开发的RBAC权限控制系统,能捕捉到用户的每一次动作是否授权;使用自主开发的active X控件来完成word中试题通过直接复制,粘贴录入试题,实现100%所见即所得;(2)考试组卷灵活,题目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选出并显示在学生屏幕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次建设、多次使用,大大降低了考试组织的劳动量;(3)由于组卷随机设定,大大降低了考生作弊的可能性。

五、结语

2012年初,我校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海南大学和海南医学院等高校英语教育测试专家对我校英语机考试题库进行评估。通过专家实际评测,证明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机考试题库的开发和应用对检测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设完善的大学英语机考试题库,通过题库检测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效果,促进我校大学英语教学。

本论文是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校级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基于大学英语网络平台评测体系的应用研究》系列论文,项目编号:QN1211。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