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时间:2022-11-10 14:26: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第1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县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主要是为了营造“人人终身学习,创建文明县”的氛围,通过活动大力宣传全民终身学习理念,广泛动员全县人们积极参与到“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来,共同推进创建文明县城建设,以此提高全县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水平。

大力倡导和积极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地系统工程。因此我希望大家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将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行为习惯,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二要正确理解学习与工作的辩证关系。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党员干部要在学习中求发展、求进步,挤出时间多学一些,学透一些,学深一些,努力成为全员学习的带头人。

三要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学习形式。各社区要积极组织学习,创新学习活动载体,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丰富学习内涵,积极为社区市民搭建学习成长的平台,终身学习,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四要完善制度、培养典型。要以这次终身学习活动周为契机,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着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序开展,要树立学习典型,挖掘学习亮点,营造“人人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这次活动周之后,各相关部门要精心组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活动,激发起群众对学习的兴趣,为群众参与全民学习活动提供广泛的机会。针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送科技下农村、进社区活动。组织群众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资源,主动参与教育、培训和群众性的创造发明活动,形成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同志们,“学习创造未来,知识改变命运”。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全民终身学习活动中来。为把我县建设成为“智慧县、实力县、魅力县、幸福县”的学习型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2篇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现辖1市4县4区,1个省直管试点县,土地面积7882平方公里,总人口503万。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对技能素质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从2010年6月开始,平顶山市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省级改革试验点为契机,结合以社区教育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城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探索以社区教育为载体,面向全体居民开展技能素质培训工作。截至2012年5月底,已挂牌成立了19所社区学院、47个社区教育中心、160所社区教育学校、240多个居民家庭学习点,举办各类社区讲座4000多场,免费培训社区居民达33万多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居民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平顶山市的做法曾在全省职业教育服务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现场会上进行交流,河南省教育厅曾到该市进行专题调研,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高度重视,把社区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成立社区教育工作指导管理机构。2010年下半年开始在市中心城区进行试点,2011年由市中心城区扩大至舞钢市,2012年在全市10个县(市、区)全面展开。实行“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各县(市、区)都成立了由县(市、区)级领导任主任,教体局、发改委、文明委、财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各县(市、区)街道(乡、镇)、各社区(村)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县(市、区)按照人口人均不低于2元的标准,设立了社区教育专项培训经费,由当地教育部门管理和使用。经济条件好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三是建立督导考核评价机制。市教育局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社区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社区教育开展情况列入县(市、区)级政府目标考核和党政领导班子的教育工作考核指标,分年度进行检查考核,结果向社会公示。将社区教育纳入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范围,每年对县级政府社区教育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条件保障、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督导评估。市职教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区(市)社区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平顶山市职教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还出台了《社区教育工作量化考核方案》,规定了社区教育的考核和奖励措施。2012年2月,在全市教育工作年度会议上,平顶山市曾对舞钢市教育局等24个社区教育先进单位、张喜民等69名社区教育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二、建立基地,构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

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各类社区教育资源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了一批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学校等社区教育基地,形成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居民家庭学习点等稳定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

三、组建队伍,提升社区教育工作水平

着重建好社区教育专业工作者、社区教育专家讲师团、社区教育志愿者三支队伍。社区教育专业工作者队伍由社区教育专兼职人员担任。各县(市、区)教育部门确定一名副局长主管社区教育工作,一个科(室)负责社区教育日常工作,至少有一名干部从事社区教育具体工作。社区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有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大中专院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及有一定专长的各方面热心人士等。首批聘任的10名平顶山市级社区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已经全部上岗,另外还聘有数百名县(市、区)级专家讲师团成员。他们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讲座与咨询活动等,广受好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包括在校大中专学生、高中学生等,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教育的管理和各项服务工作。平顶山市还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的骨干作用,引导他们开展社区教育的各项具体工作。

为了提高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平顶山市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组织人员两下浙江省宁波市、一赴四川省成都市进行社区教育工作考察和培训。市教育局还邀请国家教育部社区教育专家组成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原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陈乃林前来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平顶山市的社区教育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编写教材,建立全民技能素质提升学习平台

一是编写印制社区教育系列读本5万册,全部免费发放给社区居民。读本内容涵盖母亲素养、法律知识、文明礼仪、饮食与营养、儿童常见病家庭护理、平顶山市历史文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计算机技术等方面。二是建设社区教育网站,提供早期教育、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老年大学、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居民休闲生活教育等教育类视频流、文字流、图片动画和视频直播课程,供市民在网上自主学习。目前,市级社区教育网站——平顶山社区教育网(平顶山全民终身学习网)已建成并开始试运行。各县(市、区)也开始筹办社区教育网站,有的已经建成并与平顶山社区教育网相链接。三是积极探索开发市民“学分银行”系统,实现市民学习信息的共享和学分互认,并对市民学习进行奖励,以引导市民终身学习。

第3篇

 

2007年周市镇党校与成校合署办公,二块牌子一套班子,成校校长兼任党校专职副校长,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优化,开创了成人教育工作的崭新局面。先后创建为苏州市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和江苏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2014年确认为中国成教协会农村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县级工作站”。为提升全镇市民的全面素质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十五年来,周市镇成人教育从学历技能培训转向全民素质教育、从成人教育架构转向三级教育网络、从教育独家策动转向部门多元联动、从学习教育培训转向品牌特色创新,直至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和"全国创建学习型社区示范乡镇”。

 

一、基本经验

 

(一)提升理念:从学历技能培训转向全民素质教育

 

本世纪开始,学校的教育工作从单一的文化学历技能培训逐步向综合的全民素质教育转变,在全镇开展"学在周市”全民学习活动,即面向更多的市民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全民教育。这个多层次全覆盖的全民教育体系涵盖了党员干部、市民群众、企事业员工、外来人口四个层面。

 

确立了“学在周市”全民学习“五学五争”新主题。围绕‘'五学五争‘'设计提供1096项菜单式主题教育培训活动。

 

周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学在周市”全民学习工作列为全镇年度重点工作。专门成立全民学习领导小组,召开全民学习动员大会和全民学习推进大会,出台《推进全民学习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措施要求,明确成教校负责组织策划和推进工作,全民学习活动在全镇全面展开。

 

2014年培训总量达到19.51万人次,占常住人76.4%,从业人员培训率达72%,老年人、残疾人培训比例达65%以上。

 

其中,组织开展务农务工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是基本的重点工作。学校每年举办各级各类主体培训班70期以上,培训学员达8千人次以上,取得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年均900人左右。

 

此外,努力提升市民综合素养是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成教校责无旁贷。学校积极响应和扎实推进"学在周市”全民学习活动。成人教育从学历技能培训到多层次全覆盖的全民教育,市民教育培训学习率达到76%以上,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提升。把侧重于人的单一知识性教育目标,真正转向全面提升人的总体素质的教育目标,点放在社区居民人文素养的提高、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的培养方面,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提高社区的精神文明水平,促进社区健康、和谐地发展,并且其多层次的推进有侧重也见效果。

 

(二)完善网络:从成人教育架构转向三级教育网络

 

在镇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建立由镇全民学习中心(成教校)一街道社区学习中心(办事处)一市民学校组成的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基本覆盖全镇各类各层次的教育培训,满足了市民的学习需求,逐步实现“学者有其校”的目标。同时结合成人教育自身的多元化特点,在市民学校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并且积极拓展各种教育基地载体、开拓网络信息平台。

 

例如,利用村(社区)的场所、资料、电教等设施,成人教育中心校提供师资、课程、管理,两者相得益彰,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带动他们科技致富,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

 

如果说三级教育网络组织架构,把我镇成人教育的骨架有力地支揮起来的话,那么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基地载体的拓展无疑是把成人教育在本区域范围内全盘盘活、网络畅达e

 

(三)创新机制:从教育独家策动转向部门多元联动

 

为了克服广大市民对于教育的某些严肃刻槔I&印象,学校在宣传动员方面輿于:创新(不仅把市民请进市民

 

学校来体验学习,而且以多种方式送上门,在其他部门搞话动的时候‘‘蹭人.....气,共联手%在群众喜商乐觅的活动。

 

经常在宣传体:站、计生鱗劳动保障所等敲锣打鼓搞活动时,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就在旁边摆一个摊利用人气分发一些市民读本和学习培诎之类的宣传教育材料,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得成人教育进一步得到大家的认知和认同。

 

特别是摸索到建立与多部门进行多元化的联动机制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有效机制。例如,组织举办一年一度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由镇文体站、文联、工会、妇联、团委等单位(团体)共同协办,开展七大系列15项学习娱乐竞赛活动,参与的市民达3万多人。

 

与各部门‘'共牵手”的多元化联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力地推进全民终身学习。

 

(四)发展内涵:从学习教育培训转向品牌特色创新

 

—是以课题研究为先导,推进成人教育持续发展。2012年参与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科研课题>“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研究'’和中成协(非正规教育分类质量体系评价框架研究>,2013年参与中成协<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课题研究。23篇论文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反映周市全民学习成果的{学在周市>一书于2014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

 

二是以平台打造为载体,推进成人教育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基地载体建设,积极探索构建‘_社区学习圈”"百师在台上"一言堂”、重形式走过场,而是为市民直接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既有领导专家讲解辅导,又有市民大家谈,重过程讲实效,推进我镇成人教育快速、协调发展。

 

三是以课程开发为核心,推进成人教育深入发展。2006年开始组织开发建设《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程》《新市民生活指南K外来人员就业工作指导)《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等教育培训系列课程。同时,编写《周市的故事)《野马渡精选观博200问》《周市力量>等市民读本10多种,印发10万多册,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七十二个城隍潭K昆山特色价值观》评为全国特色课程彳新市民牛活指南K周市力量)等评为江苏省、苏州市优秀乡土课程(读本);微课程Z手机拍摄技巧》评为全国二等奖。

 

四是以项目实验为引领,推进成人教育创新发展。2012年《提升农村社区市民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实验>立为全国重点项目并通过验收。推进乡镇全民阅读活动的实验>和项目《打造“学在周市"学习品牌推动全民学习活动的实验》评为苏州市精品项目。f乡镇全民学习活动运行模式的实验研究>列为教育部全国2013-2014年求实效,创新成人教育推进方式,丰富成人教育内涵发展。

 

五是以品牌活动为抓手,推进成人教育特色发展。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成人教育活动和大力培育成人教育优秀学习品牌活动。《周市镇‘农家书屋’进农家阅读节》和《"学在周市”全民学习活动》评为市优秀学习品牌一等奖。《建立多元递进运行模式,打造“学在周市”全民学习品牌》评为全国农村成人(社区)教育优秀品牌活动。通过开展优秀学习品牌活动的创建,将成人教育寓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之中,进一步推进我镇成人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从我镇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看到了我们当代成教人积极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办学理念的体现。我镇成人教育发展的背后正是昆山经济腾飞、昆山成人教育大发展的背景。而我镇成人教育不仅有统筹领导和经费保障,并且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理念的提升与时俱进,使得周市镇成人教育一直涌动着一种创新的活力。

 

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任重道远。我镇成人教育围绕构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仅仅作了些初步的探索,有些方面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和思考。

 

一是载体基础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教育载体平台的基础条件、能力水平差异很大,尤其有些干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得到充分理解和重视,教育培训存在随意性和缺乏针对性,甚至有的名存实亡。

 

二是政策扶持落实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例如成人教育中心不是独立编制法人单位,师资配备严重不足,教师职称晋升和评优困难等。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关注并给予政策支持,建立必要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切实持久发挥成人教育中心主阵地作用和保障农村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学习成果认可转化有待进一步落实。如何为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不同学习需求的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产品,真正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从任何程度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并且得到有效的认可与学习成果的转换。

 

四是企业员工教育途径有待进_步探索。一方面企业需要政府部门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受厂规、时间、工种等因素限制,又不能象其他群体那样参加学习培训。因此必须加快探索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

第4篇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改变着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学习型社会已经到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伴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思潮冲击着原有的社会传统观念。本文就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出与发展及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作了简要的阐述。

当前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创建学习型社会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应对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迫切需要。学习型社会中存在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这一对基本关系,认清这一基本关系对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意义重大。

一、终身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推展委员会”上提出的“终身教育”议案获得通过,“终身教育”一词被正式启用。朗格让认为,数百年来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劳动是毫无根据的。教育应当是每个人一生的过程,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随时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1970年朗格让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终身教育的观点,他指出“终身教育及教育这个词所包含的所有意义,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范围,包括从生命运动的一开始到最后结束这段时间的不断发展,也包括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点与连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富尔的报告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此书被认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它鲜明地提出“终身教育并不只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此书主张以终身教育理论作为各国制订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由此,终身教育由概念阶段开始向体系化的实践阶段迈进。

二、终身学习的提出与发展

1976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1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劝告》,其中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了终身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并且此次会议对“终身学习”做出一个经典定义:“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地愉快地应用它们。”在实践中,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了终身学习理念的推行。

三、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

学习型社会是以全民终身学习为内在动力,终身教育体系为外在支撑,以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为基本载体而构成的社会,旨在促进社会成员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所在,二者有机联结在学习型社会之中。

1.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具有相同的理念和目标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在理念上突破了一次性教育与学习而终身受用的传统观点,扩展了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的时空范畴,将教育与学习贯穿于人的生命周期。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置身于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之中,过去那种人为的将人生分割为学习期、工作期和离退休期的做法显得与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格格不入。为了不被时代的浪潮湮没,人们必须保持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的连续性。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二者均指向学习型社会的构成,使个体在学习型社会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教育,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追求物质享受上升到追求生命的真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侧重点不同

终身教育侧重的主要是对学习者一方的支持和帮助上,强调对学习者教育资源、教育机会、教育条件的提供上,针对传统教育条件的有限和不足,可以予以提供更加广泛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服务。终身学习的侧重点主要是在学习者一方的学习上,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和学习者自身的内部变化,学习者可以利用终身教育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根据自身的条件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3.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根本目的的一致性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都是使人们通过不断地、自觉地学习来达到自我完善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无论终身教育还是终身学习,都会努力迎合社会的需求,应对时代的挑战。我们现在强调的就是和谐社会的建立,如果没有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如果只是一方面的单向发展,就无从谈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在这种挑战下,就需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做出共同的努力。

4.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相辅相成,有机联结于学习型社会之中

一方面,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得以存在的基石。学习是一种自主性活动,只有当个体有学习的热情,才会去选择教育的种类、方式,并且使教育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因此,只有当个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终身教育体系才有其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终身教育是终身学习的支持系统。人的一切活动都应纳入人类社会的范畴之中,人的学习活动同样离不开社会系统的影响和支持,尤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更需要完备的教育体系来支撑。因此,没有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总而言之,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在学习型社会中有机统一起来,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内在发展动力,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外在保障体系,二者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共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5.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终身教育的概念是先于终身学习的概念而出现的,终身学习的概念是随着终身教育活动的推进而逐渐产生的,终身学习概念的出现与人们对终身教育的概念提出异议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不断进展,有人提倡用终身学习来代替终身教育,例如在日本等国家也确实很早就出现了以终身学习代替终身教育的现象。当然这也是有客观根据的,这体现了学习从一个自上而下的被动行为向学习者自觉性的主动行为逐步过渡的过程,这也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终身学习可以说是二十一世纪的一种生存理念,是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终身教育以终身学习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终身学习需要终身教育为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保罗•朗格让著.滕星等译.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6.

第5篇

〖10月11日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同志7·23重要讲话精神、喜迎党的十召开之际,在“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当天(10月11日)下午,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主办,四川大学、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承办的“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暨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出席研讨会并做重要讲话。研讨会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刘建同副司长主持,来自“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示范”系列项目的百余家院校、

继续教育城市联盟成员单位、有关行业、企业的代表共计三百余人参加了大会。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示范”系列项目实施一年来取得的阶段成果,分析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有关工作及措施,切实推进高等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鲁昕同志在听取“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的研究及应用”、“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模式研究及示范应用”三个项目的阶段总结和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13所院校的典型经验发言后,充分肯定了各项目单位的实施经验和成果。她指出各项目院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引,确立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观念,创新了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索了优质资源开放与共享新机制,开拓了高等院校办学及服务新模式。

她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国家重大战略赋予了继续教育新使命,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继续教育新要求,学习型社会建设丰富继续教育新内涵,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明确继续教育新任务,国外经验对我国继续教育提供新启示。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社会成员需求,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为此,高等院校必须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加倍努力,全力推动我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鲁昕同志呼吁,高等院校必须贯彻落实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和刘延东同志在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项重点工作要求,认真研究我国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特征,充分认识继续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分类办学,明确发展定位;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质量保障;加快资源建设,推动开放共享;重视信息技术,深化教学创新;推动终身学习,加强沟通衔接;加强科学研究,营造发展环境。

第6篇

关键词:社区教育 终身教育体系 实验基地

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在我国,社区教育起步于80年代初期,它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的。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在其中所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政策支撑,社区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党的十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根本保障,突出强调了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性。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性教育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发展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老年教育,建设市民终身教育平台,推进终身教育开放互动发展,结合各种教育培训服务,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的形成。

近年来,保定市的社区教育工作一直有序稳步推进,保定广播电视大学依托自身办学优势,探索出“平台+项目+基地”的发展模式,直接服务于当地的终身教育工作。2013年,根据省教育厅意见,结合保定市实际,成立“保定市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根据市编办和教育局发文依托保定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保定市社区教育服务中心”和“保定社区教育学院”,承担我市职业培训、老年大学等社区服务职能,并承担我市三农服务工作。

二、活动丰富,社区教育品牌建设突出

保定电大根据上级指示要求,依托其办学优势,一直服务于我市的社区教育工作。尤其是社区教育学院成立之后,在推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逐步形成“平台+项目+基地”的发展模式,成效显著。其中包括:1、社区教育机构逐步完善。2015年,我市以保定电大依托成立了保定社区教育学院;2016年,所的21个县(市、区)依托当地电大成立了社区教育分院,其中蠡县还率先建立了乡、村一级的社区教育机构。2、组建网络,搭建平台,提供学习保障。完善保定电大远程教学平台、开通保定电大微信平台和保定终身学习网,使“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成为可能,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居民的便捷高效、适合各类人群在线学习的社区教育学习平台。3、开展全市“书香保定”全民阅读活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多部门和保定电大联合举办了2015年“书香保定”全民阅读活动,号召广大市民多读书,读好书。4、开展以家庭教育为主体的公益活动。以保定师范附属学校为共建单位,开展了“家庭教育进校园”、“武术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受学校及家长的好评。5、开展“社区教育公益大讲堂”系列公益讲座。通过开展主题讲座、公益项目展示、交流互动、公益资源对接等活动,打造我市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区教育服务平台,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6、开展“创客教育进乡村”、“创客教育进社区” 、“亲子教育沙龙” 等系列社区教育活动,促进了社区教育与企业、社区的深度融合。7、加快推进社区教育学院实践基地建设。首批社区教育实践基地在“坐忘谷茶文化沙龙成功授牌后,保定社区教育学院又在保定蜗牛漫步科技体验馆、保定市幸福心理学会、李大忠书法工作室、3S双创社区等社会机构挂牌成立“保定社区教育学院实践基地”,建立社区教育实践基地,开创了社区学院与企业联合办教育的新模式,实现了企业文化资源向社区教育资源的转化,丰富了社区教育资源。8、加大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建设。以西高社区、农大社区、天鹅社区、广厦社区、龙泉社区为引领,共同推进我市城乡社区教育的发展。其中西高社区先后被评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河北省优秀志愿服务社区”。多次被《人民日报》、《保定日报》、河北电视台、保定电视台等媒体报道。9、积极参与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各项活动。在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和百姓学习之星的评选中,徐水区的“家长素质提升工程”被评为“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品牌”,易县村民刘德仁被评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在代表我市参加全国社区教育微课比赛和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社区教育微课比赛”中,参赛作品屡次获奖。10、举办我市首届社区教育微课作品大赛,参赛作品达100多件,其中获奖作品56件。11、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学院组织广大师生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理论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共申报社区教育课题4个,其中省社科联1个,省电大3个,目前已经全部结题。12、组建“i-创客教育实验室”。我市首家“i-创客教育实验室”已完成设备采购,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13、加强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的申报、评选工作。我市竞秀区、莲池区被评为2016年河北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对全市社区教育工作开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发展思路,社区教育保障需要完善

一是加强认识,明确政府主导责任。要进一步明确终身教育的政府主导作用,把加快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我市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来落实,形成政府为主导、社会、家庭齐参与的发展格局。二是健全机构,统筹全市终身教育。政府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通过专门负责终身教育的机构,进一步明确市直各部门职责和分工,推动资源整合和统筹利用,调动各方积极性。三是完善平台,整合开发社会资源。社区学院是实施终身教育的一种最佳的组织形式。充分依托电大的办学优势,建立我市终身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打造一批终身教育的标志性项目,为城乡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四是开拓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需要较大的、持续的投入,政府教育经费投入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拓宽经费筹措渠道,依靠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合理分担终身教育成本。

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通过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证明,通过在社区开展科学技术、职业技能、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多种教育活动,提升了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我市社区教育将继续遵循“因地制宜,点面结合,丰富多彩,为民实效”的工作原则,充分依托电大教育系统资源优势,形成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积极探索符合我市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推进社区教育大发展,确保《河北省社区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到实处,促进我市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升我市社区教育发展水平,为建设和谐保定、幸福保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农村转移人口社区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史蒂 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2]《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环科园社区教育中心为例》周良,林区教学.2015年

[3]《社区教育品牌生成路径与对策研究》程仙平,成人教育,2016年

第7篇

论文摘要:学习型图书馆作为国民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生态,在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型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教育子系统,也是其他学习型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有利于新型的以学习为主导的社会组织的呈现。

学习型组织的意向表征了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而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现代教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图书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是人民群众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是真正的无墙大学和闲暇文化中心,它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学习服务。因此,学习型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教育子系统,也是其他学习型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支柱。

一、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图书馆

学习型组织,是某一组织或某一群体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运用、创新知识,因而具备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1]。“学习型组织”是区别于忽视学习的事务型组织,是绝大多数成员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焕发创造和探索精神的组织,是凭借知识本身的力量而协调运行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的学习力,其综合绩效高于组织中个人绩效总和,这种组织本身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不仅适应一切“组织”的管理,它同样适应于图书馆管理,国外已有了基于该理论构建的学习型图书馆,如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和伊利诺州的北部郊区图书馆系统。133229.Com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可以增强图书馆人的整体意识,培养馆员的协同工作精神;促进图书馆内部的知识流通与知识合作,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知识的共享;改变图书馆的学风,提升图书馆个体和整体的知识学习能力,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它所倡导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尤其符合图书馆的工作实际[2],是解决图书馆员学习与工作矛盾的良方;有助于实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有利于图书馆生态文化的建设。

二、学习型图书馆创建的现实需求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屠夫洛预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机会学习的人。”[3]现在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把创建学习型社会视为本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战略。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客观上为学习型图书馆组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现实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这一目标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应该成为公共知识中心,从而为大众终身学习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它不仅应该是公共知识产生基地、知识管理系统,而且应该是知识服务部门,应该是大众终身学习的课堂。

服务读者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图书馆的用户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借阅,而是要求图书馆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次性地向其提供全文的、多媒体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并且要求图书馆员能够提供资源共享环境下的跨区、跨国网络服务。由于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和知识更新频度的增加,读者要求图书馆能以较之以往更快的速度提供国内外的各类文献。同时,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境外读者进入图书馆,这对图书馆运用外语进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业务拓展的需求。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得图书馆传统的服务项目不断拓展和深化,出现了许多新业务,如数字图书馆数据加工、网络联合采访编目、网上知识导航、电子阅览等等[4];一些新的业务部门开始出现,如网络服务部门、数字图书馆生产部门和决策咨询部门等。为此,要求图书馆必须着力开发馆藏和网上资源,努力做好信息咨询、信息导航、信息检索等工作,顺利实现服务重点的转移。

技术发展的要求。图书馆的技术正处于有史以来更新最快的时期。目前,已经涌现出数字图书馆技术、全文检索技术、因特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存储和保护技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等等,许多图书馆员感到不努力学习,已跟不上技术更新的速度。

岗位设置的需要。随着图书馆业务的不断拓展,许多新的岗位、新的工种在图书馆出现,业务和机构正在进行重组,如图书馆网络知识导航员、opac检索辅导员、决策咨询信息分析员、网络系统安全维护员、数据库信息输入员和审校员、监控室管理员等新的岗位。

三、学习型图书馆创建的主要措施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没有学习活动,但并非开展了学习活动的组织都可以称得上学习型组织,只有开展了有质量的学习活动并取得发展绩效的组织,才能称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图书馆的发展靠科学,靠知识,靠人才。今天的正规教育仅仅是终身教育进程中一个相对短暂的学习阶段,通过实践不断学习则是一个持续的、尤为重要的过程[5]。因此,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全体馆员达成学习的共识,切实提高图书馆上下对建立学习型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

(二)制订计划,明确持续发展的思路。图书馆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根据未来发展目标,结合本馆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具体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型图书馆建设计划,制定中长期的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学习,有计划的加强对馆员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将其纳入本馆发展规划,明确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基本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进度,使其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实效性,每个馆员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和学习进度,把图书馆学习和个人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力求做到实事求是,步步深入。

(三)健全制度,加强学习组织的领导。图书馆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基本要求,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建立健全相应的学习制度,逐步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管理方法予以保证,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激励和处罚机制。要把学习型图书馆教育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工作,馆长必须亲自抓,可在馆内建立学习型图书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习计划,选购学习教材,组织辅导、考试等。只有体现制度的严肃性,才能真正保证学习型图书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注重引导,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由于体制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员缺乏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强大动力和压力,造成他们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对此,图书馆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竞争环境,使他们在富有生机活力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克服无所作为、不求上进、贪图清闲的消极懒惰思想,在不同岗位上奋发有为。

参考文献:

[1]陈乃林 孙孔懿.学习型组织:学习化社会的组织基础[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8-22.

[2]王世伟.当代图书馆面临的新问题与图书馆的全员培训[j],图书情报工作,2002(1),6-7.

[3]张先岐.论高等农林院校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2),105-107.

第8篇

[关键词]终身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非正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2-0084-03

终身教育自196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以来,在全世界得到广泛流传和推广。终身教育指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中所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是指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领域的教育;纵向是指贯穿人的一生各个阶段的教育。在终身教育思潮引领下建构学习社会的过程中,正式学习无疑非常重要,而非正式学习可以促进中小学教师对非正式学习的认识,挖掘自身非正式学习的能力,掌握非正式学习的技巧和应对策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非正式学习的基本特征

正式学习指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由教师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内容(可有教材和讲义),通过培训班、讲座等为学习对象解疑答惑。非正式学习可以被定义为个人不在正规教室和没有教师出现的情况下,所从事的一切学习活动。非正式学习也可以包括学校发起的课程之外的活动等。非正式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多元性特点。非正式学习知识获取途径是多元化的,可以从图书馆,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中获取;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获取;也可以从生活经验中学习,从工作中学习,通过同事、朋友和家人进行学习。

第二,自主性特点。非正式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习者手中,是自我导向学习,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和主导,学习由学习者自己发起,自己调控,不依赖于他人。

第三,合作性特点。非正式学习更多地发生在一定情境中,在情境中总有一些社会群体与之相关,学习者在社群中通过观察、模仿其他成员的行为,并通过交流完成学习。非正式学习鼓励团体通过对话、反馈和问题解决等活动进行学习。因此,非正式学习更强调个体之间的协作性,更强调交流与共享。

第四,情境性特点。非正式学习时常号情境相关。非正式学习是脱离教室和教师限制的一种自主学习形式。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多数是非正式学习,单位出钱进行的正式培训只占一小部分。因此,非正式学习与人们生活、工作的真实情境密切相关。

二、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的能力诉求

中小学教师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成人,非常需要通过非正式学习的形式来提高自身的素养。

第一,非正式学习符合教师社会化的要求。“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正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所说:“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从社会发展来看,作为教师的成人适应社会变动的唯一途径就是要不断地学习,由此来获得新观念、新知识、技能,增强自身对社会的应变能力。

第二,非正式学习适应教师多元角色的特点。教师具有多重社会角色,既是社会成员、单位骨干、领导者,又是家庭的主要成员,同时还有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和人格完善的内在诉求。首先,多重的社会角色决定中小学教师不可能像青少年儿童那样拥有整块的学习时间,他们只能采取半工半读的形式丰富自我。从整体上看,他们的学多是非正式学习。另外,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并非是义务的,不具有强制性,他们是自主的学习者。对于成人来说,是否参加学习,学些什么内容以及选择哪一种学习形式,学习多长时间等,一切均取决于个人的自愿,自我决定。其次,当今是知识爆炸时代,教师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立足社会,才能担当教师的重任。因此,“社会生产的任务及自身发展的需求迫使他们将一切活动(其中包括学习)均与生计和职业的发展联系起来”。而非正式学习与工作情境相关,学习的内容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可以满足教师知识营养的补给。

第三,非正式学习满足教师学习动机的特点。教师学习动机具有实用性、职业性、深刻性、广泛性的特点。教师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概念,教师能够显示出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教师的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特征明显,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教师总是学习自己所愿意学的、自己所想要学的、自己所需要学的知识和技能,总是挑选与自己生活和工作联系最密切的知识和技能来学习,也就是说其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用性和职业性。教师自己会制订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够成功扮演其社会角色,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这也是教师学习动机的深刻性、广泛性所在。任何学校及正规形式的教育都无法完全满足教师的学习动机特点,只有与生活、工作相联系的非正式学习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师学习动机的要求。

三、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环境的构建

(一)政府立法

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体都要把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并以一种平等的眼光去审视非正式学习所具有的作用。

1 让学习成为一种时尚

我国古代就有学习的优良传统,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认为人“非生而知之”,而在于后天的勤奋学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人。

美国在1976年就颁布实施了《终身教育法》,克林顿在1994年签署的《目标2000年,美国教育法案》的第五项别强调并鼓励终身学习机会的提供。1998年,日本文部省为了综合推进各种学习活动,将“社会教育局”改为“终身学习局”并发表白皮书《日本文教政策:终身学习最新发展》,1990年6月又颁布《坚身教育振兴法》。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对终身教育进行立法的形式,通过立法对全民的学习进行促进和鼓励,使全民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政府应当对非正式学习的成果进行强化并给予认可,使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的成果相互转换,使学习真正变成人们享受生活的一种形式。政府还应该在全社会开展各种主题的学习节,公民可以受邀参加各种活动,免费尝试各种学习。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开展“家庭学习周”“工作学习月”“社区学习日”等活动,让家庭、单位、社区都参与进来,使整个社会都洋溢着学习的轻松和快乐,激起全社会的学习热情。

2 使学习更具活力

学习场所多元化。“我们发现潜在的家庭学习作为一种改变学习态度并增加所有年龄阶段学习参与的催化剂,它对社会悦纳以及对抗消极环境都有

重要作用。”家庭本身就是提升学习者积极态度的重要场所,鼓励家庭成员感受更多学习的乐趣。在家庭中形成的轻松、积极、交流的氛围,可以使每位家庭成员走入社会、走人工作单位后成为主动学习的引领者。

学习机会广泛化。“用欧盟委员会《终身学习备忘:录》的话来说:使学习更接近家庭需要,对资源进行重新组织和调整,在任何人群的地方创建合适的学习中心――不仅仅在学校,而且在村委会以及购物中心、图书馆和博物馆、公园和广场、火车站和汽车站、健康中心和娱乐场所、工厂食堂等。”

在网络时代,我们的学习可以变得更轻松、更随意,学习的触角将深入到每个学习者可能出现的地方,如医院、餐馆、银行、宾馆、候车大厅等。“英国盖斯汉市地区的地下商场中心的‘学习世界’就是一个不固定的学习中心,配备有充足的计算机和培训人员,可以随时为那些需要学习的购物者提供服务,那些学习者可以把物品寄存1到2个小时,然后进入‘学习世界’。”再如“美国芝加哥的‘学习交换所’,在那里学习者只需要在第一次支付25美元的报名注册费,便可以在那里交换他们的知识。意大利有所著名的‘列车学校’,每天出门旅行的人一登上这趟列车,便可以学习到自己想要学习的许多东西”。我国也应多开设一些类似的学习中心或融入学习的俱乐部,让学习走进人们的生活。

(二)营造氛围

1 学校文化

优良的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发展和教师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能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文化属于隐性文化,它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不同,在管理中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对学校的全体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日本政府在总结明治维新时期经济能够得到迅速发展的经验时发表的一份白皮书说:‘日本经济发展有三个要素:第一是精神,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资本,其中精神占50%。”’由此可见,只有文化的引领才可能真正实现一所学校的科学管理。其次,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旦拥有这样的思想和文化,教师将能够轻松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中,教师将能够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和创造力。这样有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有利于教师不断探索和进取,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文化,学校才会具有一种张力,才会形成一个无处不在的、生生不息的、流动的、生动的“文化场”,才能独具特色,真正成为知识、思想、文化的诗意栖居地,这也是所有现代学校共同追求的文化使命。

2 学习共同体

第9篇

入选理由 将城镇化建设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以城区建设需求引领社区教育开展,以工程为载体,全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

亮 点 实施成人教育网络构建工程,不断完善社区教育体系。2014年,增城区启动了省级实验区创建工作,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完善社区教育网络。2015年投入社区教育专项资金2648.88万元,2016年投入4827.38万元。经过近两年来的创建,增城区构建了以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镇街社区学校为骨干,村居社区学习中心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培训网络,初步创建了客家山歌、乐曲、太极拳、民间舞蹈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社区教育项目。2016年增城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社区教育学院举行,标志着增城区正向“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目标迈进。

实施农业技能培训提升工程,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培训品牌。增城区联合教育、农业、科工信、文体旅游等多个职能部门,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培训提升工程。2013-2016年,全区接受农业科技培训的农民超过1.5万人次。“一讲座、一活动、三项目”是实施农业科技培训提升工程的三个主要抓手。一讲座、一活动是指开展农业科技讲座和科技下乡活动,三项目是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专业村农民培训项目和科技入粝钅俊T龀乔按照“一村一品”的战略,大力开展专业村农民培训项目,开展基于特色农业的专项培训,助力农村形成自己的特色农业。

实施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培训工程,着力提升社区居民创业就业能力。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培训工程启动于2013年,首期培训班开设文化课、职业技能课、农业技术培训和综合知识4门课程。培训工作实施“双证书”制度,即让中青年农民学生通过免费学习培训既获得成人高中毕业证书,又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或农业技术证书。2016年,中青年农民综合素质培训工程更名为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培训工程,将工程实施的对象扩展至全部镇街和全体社区居民。同时,增城区将此工程与全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完善村居社区学习中心等平台建设。2013-2016年,增城区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实施中青年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工程,共培训中青年农民近2000人次,成功帮助1600多名学员转移就业。2016年4月23日,增城区首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在仙村镇基岗村正式开班。这是增城区针对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与农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第10篇

一、发展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实践,自学考试制度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以考促学的新制度,是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体系的一项创举。“自学考试是一种激励人们能够自学成才的一种考试制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国家组织定期检测社会上通过自学完成大中专课程的合格情况[1]。自学考试制度是为了保障自学考试活动能够有序、健康稳定的正常开展,对自学者进行以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为主,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合格发给国家学历文凭的一种开放型的成人教育制度”[3]。“以社会自学为基础、检验手段以国家考试为基础、辅之以社会助学的有组织、有计划以及系统的社会教育形式就是自学考试[2],它即是一种国家制度考试又属于一种教育形式,有着考试制度和教育形式的双重属性,是考试制度和教育形式的辩证统一。”

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等教育的重要增长点就是自学考试。它提供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良好机会给那些没能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广大青年,并发展成为了一种制度。自学考试的灵活开放和宽进严出的形式,适应现代教育特点。它是一种社会化的开放式教育,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也能给一些高考落意的青年搭建一个可供发展的台阶,同时还能给予专科以下学历人员创造一个获取更高学历的途径和本科及以上的人员调整和拓展知识的机会,另外还能满足其他在职和不在职的人们自我深造、重塑自己、获取成功的希望。

自学考试制度作为一项教育制度的创新,在我国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日渐完善和成熟。自学考试制度所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工学矛盾比较小、效益比较高等特有的性能,组织管理规范严谨、社会信誉比较好等特殊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的自学者投入其中,成为自学考试制度的受益者。自学考试在我国作为自学者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平台,深受广大青年自学者欢迎和喜爱,由此成为极大促进我国国民整体素质迅速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学考试制度正是在终身教育思潮的背景下出现的,已成为我国最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之一。三十年来,全国参加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累计有近5579万人、2.17亿人次,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982万余人,相当于130所万人大学20年毕业生总量。仅2010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965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62万人;非学历教育报考1103万人次[5]。由近年来的报考规模等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自学考试已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最强大的支撑平台。

二、创新型国家必需的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作为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教育思潮,对各国的教育的影响都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终身教育对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发展一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赫梅尔对与终身教育这一新理念在人类教育发展中的地位评价是:“可以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的终身教育概念的发展,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6],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教育、学习知识得到快速发展的世纪,终身学习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主要包含多种教育,是一个综合概念。目的所在是为了促使世界各种族人们的专业和社会生活能够达到完满的发展。终身教育是将教育形成一个多方面的集合整体,包括人类活动的所有场所中的各式各样的教育和学习活动。它不仅课堂教育和学习,还借助各种媒介以及其他情景和结构来获取智慧并改进智慧[7]。

终身教育思想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战略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总体目标,部署了重要的战略任务。创建创新型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提条件。学习型社会是人类进入到信息社会重要社会特征。这一新的特殊历史阶段表现特征为知识和信息的急剧膨胀、知识更新周期的大幅缩短、创新频率迅速加快,这些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爆炸式发展。在这一社会环境下,对人的素质要求大为提高,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最迫切的需要。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形成提供了巨大的社会需求。

科技竞争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推动下成为了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竞争。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成为了人们强烈的求知欲以及不断地学习、积极创新的动力和压力。这些因素大力地推动了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建设创新性国家所要承载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要加大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创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形成追求学习的良好社会风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构建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体系。党和政府多次提出和部署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任务,规划并要求形成一个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最终构建终身教育的国家教育体系。

三、自学考试是终身教育的重要体现

自学考试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迈向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自学考试制度由于其在发展中所体现的优势,验证了它顺应终身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是我国通过实践从传统教育进化成终身教育的实践产物,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实现终身教育思想的用以借鉴的有效模式。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引起全球教育界的热潮,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 自学考试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自学考试的目标是继续教育和在职专业教育,因此,在入学资格、管理模式、专业设置等等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放与灵活特点,即个人自学的开放与灵活,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办学力量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在其他高等教育形式不易覆盖的领域的延伸和渗透,奠定了其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8]。自学考试充分并有效地整合了各种教育资源,使得终身教育在我国迅速地从理论走向实践,成为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与特点的教育形式[9]。自学考试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极其显著的,是其他任何高等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自学考试所体现的作用:为在职人员的学习深造建设了的新渠道,成为继续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所有公众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一种崭新的平等机会,为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立自学教育服务和自学助学系统,并逐步形成大众化的、社会化的、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与职前教育、职后培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推动着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的有序发展。

自学考试不仅有效地满足社会各方面日益增长的继续教育的需求,还快速地在我国使终身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已成为终身教育理念与特点在我国的最好体现。自学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从业人员参加学习,对于提高公民素质,加快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促进我国学习化社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0]。

2、自学考试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发展趋势

自学考试的变革应适应于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自学考试的培养模式、管理模式以及学分制等问题,是为广大自学考试工作者和管理者进一步研究自学考试的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并将为自学考试的发展提供可贵的借鉴。例如,学科的交叉,联合开考和双证书考试,非学历证书考试以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发展等等。

终身教育,简而言之,是指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又包括一切教育形式、教育类别、教育性质和教育内容中的所有组成部分和环节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终身教育最终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学习化社会,让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终身教育打破传统学校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时期必由之路。

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出发,自学考试制度是一种开放与社会化的学习体制。这种体制的含义:一是国家(政府)制定开考的教育课程标准;二是自学者的学习成就通过“国家考试”来加以认定;三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活动。正是这一体制使得国家考试、社会助学与个人自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自学考试不仅是开放的国家考试制度、社会化的教育制度,同时也是个人自主学习制度[11]。

3 、自学考试制度的创新

自学考试制度创新包含的基本内容为: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的一致性;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一致性;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一致性;学历教育(考试)与非学历教育(考试) 的一致性;在职教育与非在职教育的一致性;个人学习与全民终身学习的一致性;社会助学与社会开放教育的一致性;国家考试与国家学习成果检定考试的一致性;开放教育形式与国家考试制度的一致性。以此为基础创建终身教育创新体系。

自学考试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新的情况和问题以及挑战。例如目前补学历教育已逐渐成为过去,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的报考规模显现出明显的滑坡现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更使得自学考试毕业生的工作困难;现在的社会状况,减弱了社会对于自学考试的协助力量等。自学考试的生存发展在这些现实的存在情况下,需要面对新的课题挑战。因此,自学考试制度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适应现在的社会现状发展以及面对今后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不断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学考试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四、结论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成人学习;SWOT分析;策略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最初被应用于管理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学者海因茨·韦里克教授提出。SWOT分析法是一种考虑某一个体或组织内部、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地、综合地评价和分析,从而选择最优发展策略的方法。其中,S是指某一个体或组织自身具有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某一个体或组织自身存在的劣势(Weakness),O是指某一个体或组织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机遇或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某一个体或组织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威胁(Threats)。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成人的学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使他们在学习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特长与优势,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机会,取得较高的学习效率。

一、成人学习的SWOT分析

(一)成人学习的优势

成人学习的优势,是指成人自身具备一些因素,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成人在学习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具有丰富的经验。成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已走完较长的一段路程,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感性的认识,并且承担着一定社会职责和扮演着多种角色,这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增加了社会阅历。大量成人教育实践证明,无论成人学习哪些内容,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或策略以及如何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都要以其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和基础。已有经验是激发成人学习动机的诱因,因为成人对自己所熟悉和关心的事物更为关注,更希望弄清与它们有关的理论和知识,这样在学习中极易产生迁移。此外,已有经验不仅仅是成人自身学习的一笔宝贵资源,对于其他成人来说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启迪和借鉴。

2.学习目的明确。成人一般都有一定的工作岗位,因此他们的学习不同于普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往往以一种“问题中心”的心理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与他们的当前需要、生活情境密切相关,学习是为了立即应用,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追求学习的直接性和实效性倾向,而不是为将来的生活和需要做准备。即“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由于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利于调动成人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在成人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借助有关学习资源,参与教学,真正成为教育过程的主体。

3.独立自主意识较强。美国“成人教育之父”马尔科姆·诺尔斯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成年期,个体首先产生的便是一种强烈要求摆脱他人控制的独立感。独立感的产生,意味着个体自我意识从依赖、他律向独立、自律的方向转化。成人具有了独立自主的概念后,总希望别人把他当成人看待,当独立的人看待,希望得到尊重。成人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具体表现在学习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了解自身学习需要;学习目的和目标明确;自主制订学习计划;自我导向实施学习;抵御外界不利学习因素等等,这些是成人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4.理解能力较强。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思维经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青年期和成年期则发展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凭借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成人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并且能够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从而使他们的整体学习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之上。

(二)成人学习的劣势

所谓成人学习的劣势,是指成人自身存在着对其生存和发展不利的因素。成人在学习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劣势:

1.认识上的偏差。传统的消极文化观念往往认为成人已不适合学习,例如“人到中年天过午”,“三十不学艺”,因此教育与学习被限定在青少年儿童时期。美国的机能心理学大师詹姆斯曾指出:“人至25岁,纯粹的好奇心己衰退,神经的通道己固定,同化的能力已消失,学习新观念非常困难”。[1]鉴于此,在传统消极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加上视听觉能力衰退、体力下降、反应速度减慢等生理方面出现的老化,以及机械记忆能力衰退、注意力下降等心理方面出现的变化,由此成人产生自己年龄大了,缺乏学习优势,不便于再继续学习的错误想法,从而抑制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感知觉能力下降。加拿大著名的成人教育学者罗·基德经过大量研究,证明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身体的各种器官乃至整个机体日趋老化,尽管这种老化是一缓慢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的感知觉功能逐渐老化是普遍现象。成人的感知觉变化主要表现在视力和听力方面:就视力而言,力的衰退与年龄呈正相关,40-55岁最为严重,此后又呈现出持续衰退的现象;就听力而言,成人听力的衰退随年龄的增加而愈加显著,25岁以后对所有频率声音的听力都逐渐缓慢地衰退,男性超过32岁,女性超过37岁之后,几乎都有某种程度的损害。感知觉能力的下降不仅直接影响成人的学习,而且还会对成人的学习心理产生影响,致使其出现消极的不良的情绪体验和感受。

3.记忆力下降。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理功能老化,成人的记忆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尤其表现在保持和提取记忆内容能力方面,都不同程度地遇到障碍。国内研究者许淑莲等人对成人逻辑故事的回忆、联想学习、人像特点联系回忆的研究证明:成人对故事的意义内容识记较好,情节内容识记较差;对人像的职业回忆较好,对人像的爱好和姓名的回忆较差;对有关联想的学习较好,对无关联想的学习较差。这说明,成人的机械记忆减退幅度较大并且开始减退的年龄较早,意义记忆减退的幅度较小并且开始减退的年龄较晚。记忆力的下降,导致成人不能及时接收、整理和加工外界信息,长时记忆难以形成,而且容易遗忘,难以提取,致使成人以后不愿意再从事积极的记忆活动。

(三)成人学习的机会

所谓成人学习的机会,是指外在环境因素为成人学习提供有利的时机或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为成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鼓励在职人员学习与进修,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法规,为成人的学习提供了一定制度保障。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兴起的远程教育,突破了过去传统教育的时空局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有利于成人克服学习中突出的工学矛盾。

(四)成人学习所面临的威胁

所谓成人学习所面临的威胁,是指外部环境因素对成人学习的阻碍或造成的不利影响。目前,成人学习主要面临着以下两个方面的威胁:一方面,工学矛盾突出。美国成人教育学家达肯沃德和梅里安指出:“成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已经离开了全日制学生的责任(童年和青年的主要社会责任)而承担了劳动者、配偶、或父母的责任。”众所周知,成人承担着多种角色,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参加学习,会占去他们本已紧张的时间,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收入。有些单位非但不鼓励本单位职工接受继续教育,还制造出种种错误的政策和借口来阻碍他们参与学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单位的职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家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也是影响成人学习的因素之一。成人所存在的工学矛盾的突出特点,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诺尔斯曾指出,当工作和学习发生矛盾时,成人通常会选择回到工作岗位,放弃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成人教学的普教化。目前,许多成人教育办学机构存在着“普教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大有多多益善,追求“大而全”的倾向;教学内容以学科为导向,过于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不能学以致用;教学方法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实行填鸭式教学,忽略了成人的主体性;教学评价侧重于机械记忆能力的考查,忽略了理解能力的考查,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成人学习的积极性。

二、成人教育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如上所述,成人在学习过程中既面临着一定的优势和机会,又面临着一定的劣势和威胁,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此,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应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审局度势,采取相应的策略,变劣势为优势,化威胁为机会,使成人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加强舆论宣传,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舆论常常被人们称之为相对于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其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使社会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成人教育要借助传统的和现代的新闻传播媒体,运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和手段,加强舆论宣传,进一步树立敬业勤奋、崇尚知识的良好风气,确立起终身学习观,营造“全民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使成人的学习切实有效地进行。同时“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成人教育要切合成人实际,通过宣传和说服教育,树立成人学习典范,使成人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学习权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得以体现。为保障成人的学习权,一是加强终身学习的相关立法,使各级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终身学习体系构建过程中职责分明,并配备监督与评估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教育休假制度,根据我国国情,既要统一要求,又要区别对待,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保障制度,规定成人每年的在职进修或脱产学习时间,以及相关的要求和保障措施,保障成人的学习权不受侵犯。三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实行“个人学习账户制度”,建立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共同分担的学费多元投入机制,为成人学习提供经费保障。此外,制订有关政策和措施,努力培育、推进社区和企业成为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企业。这样,通过相关政策法规,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消除影响成人学习的障碍因素,使他们集中精力地参与学习。

(三)引导成人自我分析,了解参与学习的优势与劣势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上所述,成人参与学习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又存在着一定的劣势。成人如果只看到自身优势,制定的学习目标就有可能过高、过大,在学习中容易遇到挫折,以致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成人如果只看到自身劣势,就有可能自信心不足,畏惧学习,裹足不前。因此,引导成人正确地自我分析,了解参与学习的优势与劣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成人教育工作者可开设专题讲座或结合具体学科教学,讲解有关成人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使成人了解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使成人了解自身的学习基础、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从而有的放矢。了解了自我,成人在学习中才不会好高骛远,才能根据自己的主客观实际制订成功可能最大、效绩又最高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减少挫折感和焦虑感。

第12篇

2009年,是我镇实施“造运河新城,建品质之镇”战略、推进“北活”发展的关键之年。随着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展开,加快了我镇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居民转变。为了更好地满足全镇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多层次需求,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拱墅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拱墅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经研究,制定我镇2009年社区教育工作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重要思想为依据,认真贯彻实施拱墅区社区教育工作要求,以“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发展社区”为镇社区教育宗旨,以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为切入点,整合教育资源,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居民综合素质,有效落实全镇社区教育各项工作,为推进我镇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二、目标任务

社区教育是社会化的大教育。2009年,我镇社区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在抓载体、创特色、出亮点、求实效上下功夫,着重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1、强镇社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以镇成人学校为基础的

镇社区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各项工作,镇社区学校今年争创拱墅区示范社区学校、杭州市达标社区学校。

2、加快职工教育发展。发动企业和职工开展“创学习型单位、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加大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努力争创杭州市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3、继续办好学历教育。开办第六期干部、管理人员经济管理大专班,力争招生人数比20*年有所突破。

4、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机关各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扎实开展“转业农民”技能培训、“专业农民”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和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

5、加强村民(居民)培训教育。各村(社区)村民学校(市民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力争村民(居民)受教育面达到80%以上。

6、健全农机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浙江省平安农机示范镇、杭州市平安农机示范村创建成果。

7、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和幼儿教育工作。各学校、各村(社区)、机关各部门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外教育环境。

8、积极探索社区教育的新途径。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突出特色,培育典型,推动社区教育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

9、加强社区教育办学点建设。按照撤村建居社区“五室四站两栏一校”的要求,在做好市民学校挂牌的基础上,确保各市民学校教学场地、人员、经费、管理落实到位。

10、加大社区教育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报道各类学习活动,推广社区教育先进典型和经验,扩大社区教育影响力,形成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

三、重点工作

社区教育坚持从*现有的基础、条件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服务社区居民求学、求知、求美、求健等需求,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加强自身建设,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社区教育要生存、要发展、要壮大,就必须加强镇、村两级社区教育机构自身建设。一是加强社区教育队伍思想与理论建设。社区教育专、兼职干部是我镇社区教育队伍的基本力量,要切实增强做好社区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主动加强自学,积极参加区镇举办的有关理论和业务知识轮训,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与理论水平,以适应我镇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内部挖潜,充分挖掘与重新组合社区教育各种资源。梳理全镇社区教育可利用资源,将《*镇社区教育可利用资源情况》发放到各村民学校、市民学校,实行教师资源共享、教育设施共享。三是内联外引,拓展社区教育发展空间。采取社区教育机构与机关各部门、重点企业、各学校、行业学会、各群众团体联合办学等方式,努力增加社区教育各类培训,扩大教育规模,形成《*镇2009年社区教育培训计划》。

(二)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需求,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全年计划举办各类培训活动40期、培训4000人次。机关各部门要始终重点抓好量大面广、受到村民(居民)普遍欢迎的各类短期培训活动,努力满足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培训、老年人群社会文化活动、弱势群体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等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积极抓好婴幼儿教育、青少年学生的校外素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培训内容包括科学文化、职业技能、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环境保护、健康保健、人口教育、社会生活、休闲娱乐等。各村、社区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和社区建设的中心工作和村民(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拓展和丰富教育培训内容,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镇文化站要积极扶持群众自主、自理、自治的社团组织,增加文体活动的知识含量,注重传承社区文明、提升社区文化特色,打造特色项目工程,以真正激发社区教育的活力与生机。镇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精心组织每年开展的“终身教育宣传周”活动;及时总结、提炼各村、社区和企业的社区教育工作特色,搭建展示社区教育成果的平台。

(三)加快落实责任全面推进职工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创学习型单位、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按照市教育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杭州市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评估标准(试行)》文件精神要求,做好今年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充分认识职工教育必要性。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企业和职工生存、发展、竞争的需要,是落实“政府服务年”和“十帮十送”活动的重要抓手,更是每一个社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加快落实责任。紧紧围绕争创杭州市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的目标任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加大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具体目标要求是:全镇年培训职工达到2400人次;学员培训后有600以上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后合格率达90%以上,满意度达到80%以上。三是突出重点,抓好三大类职工教育培训。即继续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公益性素质培训。继续学历教育主要面向村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镇成校发动招生,委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教学,学员获得相应的学历。职业技能培训面向辖区企业生产职工,结合*企业产业特点和职工需求,开展不同内容的技能培训,由经发办牵头,工会、成校配合组织实施。综合素质培训面向在岗、下岗职工和失土农民、外来务工人员,以流动课堂的形式在职工公寓、企业中开展素质培训,由劳动保障站牵头,工会、成校配合组织实施。

(四)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活动。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构建“大宣教”工作格局,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按照《拱墅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发动,动员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参与到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中来。镇机关要创新学习载体,机关干部要率先垂范,机关党总支负责学习型机关创建的日常工作;各企业单位要按照现代企事业管理的要求,开展岗位培训、技能竞赛、读书会等学习活动,镇经发办负责学习型企业创建的日常工作;各村、社区积极开展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民(市民)学校等机构的学习教育功能,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学习条件,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形成创建氛围,党政办、妇联负责学习型社区与家庭创建的日常工作;各学校围绕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创新能力,加强教师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创建学习型学校。

(五)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2009年,镇社区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11个村(社区)和机关各部门,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重点实践社区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学习模式的探索,力争2009年全镇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同时,要积极做好实验项目的申报和宣传推介工作。年终镇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对已完成的实验项目,将进行评优奖励活动,旨在提高我镇社区居民整体素质以及有利于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各种社区教育活动,初步形成我镇社区教育的特色与亮点。

四、措施要求

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构建“大宣教”工作格局的重要抓手。做好社区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全镇居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各村、社区、学校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镇社区教育工作上水平。

(一)加强社区教育组织领导。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充实加强镇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明确《镇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各成员单位主要工作职责》。各村、社区应加强对社区教育的领导,明确具体的负责人和1名社区教育联络员。全镇建立一支以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各单位要把社区教育纳入整体工作安排,分管领导要定期向班子汇报社区教育工作进展情况,班子定期研究社区教育工作。

(二)完善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各村、社区、学校和各部门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和举措,进一步加强协作、相互配合,形成“党政统筹领导、社会事务部门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工作良性机制,在推进社会稳定、和谐新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建立社区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镇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要加强与各村、社区、学校和各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镇社区学校负责牵头,每年召开二次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各成员单位汇报交流社区教育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和举措,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