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娱乐节目策划

娱乐节目策划

时间:2022-09-21 22:10: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娱乐节目策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娱乐节目策划

第1篇

一,栏目宗旨

以再现四年的学习,生活,令大家在欢乐中回忆起点点滴滴,弥足珍惜剩下不多的日子.把想说而没有说过的话说出来,把想做而没有做过的事情做过.四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二.栏目风格

文明,健康,温馨,甜蜜

三,栏目内容

1.一名两名主持人,一男一女,要尽量年轻。

2.演绎在图书馆上自习的恋人,在食堂吃饭的同学,教室上课的学生,下雨撑伞的男孩女孩,递情书的羞涩男生,女生。在一起逛街时的男孩女孩。

3,主持人组织八男八女互相说一句想对某一男生或女生想说的话.尽量越大胆越好。

4做一件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比如表白

5.即将毕业,大家说一句祝愿对方的话

6观众选出最佳的恋人,获得今天的奖品,笔记本一台.两人自己下去分了.

7观众参与说出想对台上台下某一人要说的话,无论是敬佩的,欣赏的,爱慕的,讨厌的,都可以畅所欲言.

四.栏目形式

演播室主持人串联,娱乐节目,观众参与,表演形式结合,最好有乐队伴奏

五、栏目意义

大学四年是整个人生中最好、最幸福的时刻;上面没有老师家长的严厉管教,下面又不愁吃喝。在没有工作的日子里可以尽情享乐,无拘无束。这四年是我们在踏入社会和走出校园的缓冲期,有着很多的事情可以发生,值得回味。

第2篇

[关键词]湖南卫视,“真人秀”,策划,娱乐,恶性竞争

中图分类号:F7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63-01

一、以“真人秀”节目为主的电视综艺节目现状

“所谓真人秀节目,就是指由普通人而非扮演者,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制定好的游戏规则展现完整的表演过程,展示自我个性,并被记录、制作和播出的节目。”①1999年,荷兰推出了《老大哥》节目,“真人秀”作为一种新型的节目形态出现并发展起来,随后风行于欧美地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节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幸存者》,福克斯公司的《诱惑岛》与《美国偶像》,法国的《阁楼故事》等。

虽然“真人秀”在中国发展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事实上国内的“真人秀”实践,已经走过了兴起――繁荣――衰落――复兴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真人秀时代,应从2000年开播的《生存大挑战》开始,作为一档野外生存挑战类节目,但由于文化上的不适应及节目经营方式的落后,显得水土不服。2003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等节目的播出,使我国真人秀节目得到新突破,也将真人秀节目推向了一个。传媒缔造着“草根”一夜成名的神话,使其获得极高的收视率。“真人秀”节目逐渐成为中国电视节目中最有市场号召力的一种节目类型。

2010年6月,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相亲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以及2011年又正式出台了“限娱令”,这些政策都希望从宏观上来改善这种娱乐节目泛滥的情况。在娱乐风潮得到一些调整后,各大卫视开始寻求新的节目形式,希望在卫视竞争中“独具一格”,“出奇制胜”。

浙江卫视于2012年播出了《中国好声音》,导师制的出现,选手竞选的方式,以及节目中最具代表的“转椅”,让观众感受到选秀节目的焕然一新。此时,湖南卫视也开始推陈出新,摒弃之前“草根”选秀模式转向打造专业歌手的竞赛――《我是歌手》。第一季的《我是歌手》表现不俗,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评价价。随后各大卫视也开启了“明星竞赛”的模式,如CCTV《梦想星搭档》、江苏卫视《全能星战》、深圳卫视《中国音超》等。

为寻求新的节目方向,湖南卫视于2013年开始了另一种电视节目模式的探索,即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一经播出,即引发收视热潮。同样地,随后有多档类似的亲子类节目横空出世,如央视《宝宝来啦》、浙江卫视《人生第一次》、青海卫视《老爸老妈看我的》等。

上述现象表明,我国电视娱乐节目进入了一种类型电视节目盛行的怪圈。在竞争激烈的传媒行业中,节目同质化,缺乏差异性,目标受众相似,造成媒介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电视节目在策划方面的缺失表现

1、电视节目策划缺乏原创性成为“硬伤”

现在国内口碑较好的真人秀节目,几乎全都引自国外。近期,受到观众热捧的《爸爸去哪儿2》购买的是韩国《爸爸!我们去哪儿?》的版权。

2、过度“娱乐化”,“娱乐”成为“愚弄”

在各大选秀舞台上出现了一些“个性”选手,如“快乐男生”师洋,他在比赛时拥有着“高人气”,并不是因为他的唱功,而是他怪异的装扮和夸张的表演,迎合了受众的低级趣味。有些人以近乎疯狂的心态追捧着这类选手。在本人看来,这种“愚人愚己”的心态正是过度“娱乐化”的产物。 。

4、各卫视之间恶性竞争,复制克隆现象泛滥

“‘克隆’成了娱乐节目的致命伤。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生产几乎都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律,那就是:欧美/日韩首创――(港/台移植)――国内‘星火’――国内‘燎原’。”②观众对于各类“换汤不换药”的节目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和“反感情绪”。

三、关于我国电视节目策划的对策思考

1、在学习国外优秀节目的策划和编排思路的同时,应积极探索、策划出优秀的原创电视节目

如何做到原创性和创新性?在消费了“草根”、“爱情”“亲情”、“明星”之后,我们还能消费什么?笔者认为,策划者应主动研究现有节目的“漏洞”并且依据受众市场的反馈,增添多样化、可视性强的内容。

2、在引进国外优秀节目时,需要根据国内受众收视习惯进行“本土化”处理

《超级女声》、《变形记》、《我是歌手》等节目的成功验证了进行“本土化”处理的重要性。既借鉴了其原版节目经验,又结合本土做了创新,使得这些节目得到了巨大的关注度,取得了成功。

3、加大鼓励机制,提高节目制片人的地位

我国电视节目制片人的处境和影视编剧的处境很相似,都处于一种很尴尬的位置。就编剧而言,一部成功的影片,最后走红的往往是导演和演员。节目制片人也一样,一档优秀电视节目,被人们所熟知的是节目和选手。而西方对制片人的态度则不同,它对制片人的重视,成就了西蒙・考威尔,反过来,西蒙在这样的制片人制度下策划出了更多优秀的电视节目,如《美国偶像》、《英国达人》、《X因素》等,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4、各大卫视之间需合理竞争,尝试进行制播分离。

各大卫视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和个性,做到得“人无我有”。加强与国传媒公司之间的合作,例如星空传媒、中视传媒、凤凰传媒等。实行制播分离,可以节省节目成本,减少风险,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5、正确认识电视节目的娱乐性,注重其文化内涵。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指出:“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③美国传播学者赖特更是明确指出,“娱乐功能是大众媒介传播功能总最为显露的一种功能。”④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身上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于是电视节目就成了人们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但是“过度娱乐化”广受各界诟病,只有向“轻娱乐化”转变,增加节目的益智性,才能赢得更广泛的受众。例如,由湖南卫视打造的大型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用娱乐表演形式来传播中国的礼仪文化。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让观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礼仪、接收熏陶。为娱乐节目提升文化内涵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谭天:《电视节目策划实务》.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 [美]尼尔・波兹曼著 《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电视娱乐节目将走向何方?》.傲视全球电视网.2004

[4] 李苓煽:《传播学概论与实务》[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文莎(1993年-)女,汉族,四川广元人,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院2011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① 谭天:《电视节目策划实务》.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P70.

② 《电视娱乐节目将走向何方?》.傲视全球电视网.2004.

第3篇

关键词:大陆 台湾 电视娱乐节目

电视娱乐节目是很多年轻观众经常关注的节目,是人们工作学习后消遣的方式之一。台湾电视娱乐节目比较无厘头、搞笑、内容劲爆,而这些在大陆的电视娱乐节目中,尺度是大大减小的,没有台湾电视娱乐节目那么恶搞。而现在,人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意观看不同的电视节目,很多大陆电视观众比较喜欢收看台湾的电视娱乐节目。大陆和台湾的电视娱乐节目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性。到底是什么主要因素让大陆观众如此热衷于台湾的电视娱乐节目呢?

将大陆与台湾电视娱乐节目的对比一下,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主持人的风格不同。大陆的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相对于台湾的主持人显得略微保守,如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通过传统文化、行业等主题将一些传统文化的背景知识呈现在观众面前, 让观众们在享受娱乐的同时,也能领悟人生哲理和生活百态。而台湾的主持人比较敢于打破常规,聊天尺度较大,主持风格比较随意大胆,如《康熙来了》中蔡康永与徐熙娣常常就语出惊人。

第二,政治环境的影响。大陆的电视娱乐节目一般很少涉及政治话题,更不会出现对政治人物的调侃。而由于政治环境的不同,台湾的许多娱乐节目常常会以政治为题,公然调侃政治人物,如台湾的一档节目《全民最大党》以其诙谐幽默的方式,经常模仿一些台湾的政党人物,以及联系时事政治,“捏造”并上演政党人物间的趣事;还有《康熙来了》,还能够请来连战一家和,这在大陆根本是不敢想的问题,面对的前后两任主席,蔡康永和小S大肆盘问连、马两人的择偶条件等八卦问题。

除了以上两个主要区别,大陆电视娱乐节目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导致了很多观众更倾向于台湾电视娱乐节目。

首先,大陆的电视娱乐节目类型比较单一,存在着跟风现象。比如早期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曾经轰动一时,然后其他电视台争相模仿,出现了类似的《中国好男儿》、《快乐男声》等选秀节目;再比如近年来的婚恋相亲类约会节目,以《非诚勿扰》为代表,逐渐成为了我国娱乐节目的主流,并且在同一时期内也出现了如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等节目。

其次,娱乐节目内容粗俗,缺乏文化气息。很多电视娱乐节目,一是内容缺乏深度内涵。不论是主持人主持风格还是游戏环节的设置,甚至舞台的布局,创新之处很少。相比较而言,江苏卫视的《一战到底》就很成功。《一战到底》是以答题为主要内容的娱乐节目,通过各种问题的问答,一对一的PK,以及奖品的设置,从而调动起场内外观众的竞争性心理,既包含了娱乐性,又使得观众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二是滥用明星,哗众取宠。有些节目会请一些类似于凤姐、干露露之类的“明星”作为噱头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播出后反而因内容低俗而适得其反。

那么,由于台湾电视娱乐节目一直很具有创新精神,不像大陆的电视娱乐节目这样有严重的跟风现象,所以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探索全新的节目形态,善于吐故纳新

可以说电视娱乐节目的致命伤,就是缺乏创造力。如果一个节目毫无创新,一成不变,那肯定会流失很多观众。而国内娱乐节目模仿国外已到了照搬照抄的程度。所以,在引入国外娱乐节目形态的时候,需要根据我国国情加入一些本土化因素,这样结合才能符合我国观众的“口味”。

比如大陆早期成功的“超级女声”形式源于美国的《美国偶像》,但是它的模仿没有一味地照搬,而是经过中国的本土化过渡,加入一些我国民众喜爱的、能接受的本土化元素。《超级女声》中洋相百出的海选就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最好的调味品。再比如《非诚勿扰》是模仿英国的《Take Me Out》,也得到了成功的转换,当观众看惯了包装精致的娱乐节目之后,会出现审美疲劳,于是就更希望看到加入了本土化元素的形似真实生活的“真实电视”,所以才获得了如此高的收视率,一个获得成功的电视娱乐节目要能够在既定风格不变的情况下,来根据观众的要求不断对节目进行优化改革和吐故纳新,靠“愚乐”来生存。比如《快乐大本营》就新增了一个板块叫“啊啊啊啊”,结合各种化学原理给大家讲解各种生活小常识,以及“天才笨笨碰”也是考验大家的反应能力。

二、调动各项因素,强化节目的风格

台湾的很多电视娱乐节目的风格比较强烈,比如《康熙来了》,给所有观众、嘉宾的印象就是两位主持人的犀利,感觉只要是上了节目的明星们都逃不过蔡康永和小S的一顿调侃,大家都抱着这种看明星们如何出丑、如何招架不住的尴尬场面的心态来期待每期的节目。

所以根据台湾电视娱乐节目的成功经验,大陆电视娱乐节目要想树立起自己的风格,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节目主持人的风格

很多主持人虽然能胜任播报式的新闻节目,但却不是每个主持都能够依靠个人临场机智的反应来主持娱乐节目的,一旦脱了稿,就不会说话了。而在台湾,则实现制播分离,娱乐节目几乎都是各个制作公司制作的,制作人为了保持收视率不可能用不称职的主持人。另外,在台湾,做主持人是没有门槛的,不像内地需要普通话测试证书、学历等一系列要求。正是因为这样,台湾的主持界才竞争激烈,因为谁都可以去主持,但是,如果几期节目下来收视率不好,那就没有节目再会用你,所以,只有全方位的、赢得观众认可的主持人才能够胜任一档节目。

(二)节目整体形式包装的重要性

电视娱乐节目整体形式的包装包括主持人的服装造型、节目现场的场景、舞台灯光、道具设计等,以及后期的剪接制作、特技运用、画面组合切换等,需要营造出一种炫人视听的情境。再用《康熙来了》做例子,它的整体包装就很成功。比如在主持人的装扮上,小S时尚靓丽、蔡康永经常搞“怪”,有时戴牛仔帽,有时在肩上放一只鸟,有时穿裙子,这种“故意为之”的反差很具有趣味性。还有节目现场的场景和道具设计等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出台湾的节目策划者们显然是煞费了一番苦心。

(三)找准节目定位,优质选题

拿今年最火的一档娱乐节目举例,《中国好声音》突破了以往选秀节目的固定模式,无论是在选择选手还是导师上,都通过了一系列的选拔和深思熟虑。再比如《鲁豫有约》这个访谈类节目,每期的选题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才能把一档节目做得既好看又有深度。

三、减少节目商业性,丰富节目的内涵

大陆娱乐节目的商业性较强,节目的开始,主持人都会不厌其烦地向观众介绍赞助的广告商,演播室内也都会把广告牌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并且在节目中间频繁插播广告等。而在台湾的综艺节目中,由于严格的电视广告管理,则不会这样,所以才可以让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到节目中去。就拿《快乐大本营》和《康熙来了》做比较,会发现,如果请同一个剧组分别上这两个娱乐节目,前者一定倾向于电影的介绍,显得比较刻意;而后者往往是在过程中草草带过,然后在结尾总结一下,其他的时候都是纯粹地满足大家的娱乐需求。

四、探索多种盈利模式

台湾娱乐节目除了会依靠收视之外,还会有节目的第二、三次销售,比如著名的一档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就卖给了大陆很多电台,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供大陆的受众观看。在网络上,台湾娱乐节目的点击下载率节节攀升,很多网站都提供观看,甚至有不少网站还提供实时、在线收看。而且有的地方电视台也开始播出台湾的电视节目,观众在电视上也可以看到。这些渠道都为台湾娱乐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开拓了受众市场。而大陆的电视娱乐节目的盈利模式就比较单一,大多数都只靠广告经营。只有选秀节目可以靠赞助商、观众短信投票等方式从中获利,因此,如何实现节目的利益最大化,减少节目资源的浪费,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五、结语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对于大陆电视娱乐的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是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娱乐传播的文化内涵。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电视娱乐节目都在同一个层面上,但是节目的文化内涵的基本要求则应该是共性中流露出个性。而且要设计的节目环节要寓教于乐,这样才能使得一个娱乐电视节目朝着健康发展的方向走。

(2)注重自主创新。为了避免照搬照抄,避免观众出现审美疲劳,为了使得一档节目能够长久地发展下去,可以吸引人们眼球的东西必然是要与别人不一样。《欢乐总动员》的策划魏永刚曾经说过:“只有动脑筋的娱乐节目才能生存,简单模仿,观众并不买账。”

(3)注重后期的制作以带来视觉的冲击。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社会,后期制作、特效等技术也越来越高端,为了迎合这样的社会,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后期制作能力,从而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4)打造全能的艺人和主持人。这样既能更好地节约人力资源,又可以更加周全地做好一档节目。

(5)走平民化路线。电视娱乐节目要注重和观众的互动,走近大家的生活,更加能够吸引住大家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比如外拍的时候随机抽取路上的行人回答问题,既拉近了观众和电视的距离,也得到了很好的互动。

(6)注重观众的收视心理和行为研究。只有了解到观众需要什么、想看什么,才能对症下药,做出观众爱看的电视娱乐节目,顺应民意做出来的节目才是老百姓愿意看的节目。

参考文献

[1] 彭赟珊.在狂欢中感受颠覆的———台湾电视娱乐节目浅析[J].安徽文学,2006(8).

[2] 肖雪锋.台湾电视娱乐节目对大陆的启示[J].新闻知识,2007(12).

[3] 时统宇.电视影响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第4篇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心理定位

在众多的电视节目形态中,电视娱乐节目之所以称其为“娱乐”节目,是有着与其他节目形态不同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现形式。就主持人而言,与新闻(专题)节目的唯一主体冷静传输、访谈节目的正襟危坐有意牵引、广告节目的信息密集强力灌输不同的是:节目主体内容由节目参与者完成,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与参与者、现场观众以及荧屏前观众构成一个“关系场”,在主持人巧妙的有意引领中,大家互动同在、情景交融,来完成娱乐节目的录制工作。

心态决定一切。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要想使电视娱乐节目体现出生动、有趣、愉悦等外在表象,进而在吸引观众收视的前提下,完成审美震撼,达到传输目的,这就要求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把握好自己的心理定位,寓各项主持元素于无形,在心理上与其他参与主体保持同一水平。因为,平等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产生互动,互动才能亲切,亲切进而才能热情火爆,而这些情绪效果正是电视娱乐节目所必须拥有的和努力想要营造的。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与平面媒体的文字一样,在电子媒体领域中,语言的作用弥足重要,它承载着一切节目的绝大部分主体内容,同时又左右着节目风格等外在表象。在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中,平等交流的心理定位决定着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特征。它应该随着节目的情绪走向,或舒缓、或激昂、或幽怨、或平静,它应该是节目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而不能有丝毫的凸凹和不称,不能像新闻播报式的冷静平和,也不能像评论类节目的“俯瞰”犀利,更不能像促销类节目的高调煽情,它应是因势而起、因境而生,与节目表现主体平等对话,而把一切的主持体现都隐藏得十分巧妙,无形地导引组成节目各环节的顺畅进行。

《湖南卫视》以敢为天下先的艺术胆魄,为全国电视观众奉献出一档又一档为电视观众所称道的电视娱乐节目,其“娱乐为王”的艺术理念指导着他们的艺术实践,在《快乐大本营》、《挑战麦克风》等一大批趣味性、娱乐性超强的娱乐节目跃然荧屏、被电视观众所喜爱形成较强的收视期待的同时,其节目中崭新的主持风格也令大家耳目一新,别开生面。没有了正统的报幕式的“下一个节目”,不见了矫情做作的故意煽情,有的是何炅的随和机智、谢娜的调侃。他们没有朗诵体的慷慨激昂,也没有源于心理高位的高调宣讲,他们以邻家小妹、后街阿仔的身份出现,或铺垫、或转承、或牵引、或统领,寓主持工作于无形,把电视娱乐节目做得风生水起、别开生面。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表现张力

心态决定状态,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心理定位决定着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现形态,主持人的一切表现都要为节目的宗旨服务,做到外在表现和精神内核的完美统一。既然是娱乐节目,主持人就应该在平等交流的心理定位下和节目主体表现者一道完成节目需要表现的所有内容,这就要求主持人应该扩展自己的表现空间,加大自己的表现张力,与节目的主体表现者一道完成节目的艺术创作。

以《湖南卫视》的何炅、谢娜、汪涵等娱乐节目主持人为例,他们在娱乐节目的主持过程中,无不是按照节目创意的需要和策划的安排,精彩地表演着,忽而坐地嗔颠、忽而惊慌失措、忽而故作镇定、忽而装痴装呆,主持人也好,主持团也好,他们用自己对电视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源于艺术积累而产生出的现场表现,表演着、主持着,和节目的主体人员一道完成了节目的创作。可以这样说,他们的表演使主持“动作”隐于表演之后为无形,在与节目主体表现者共同娱乐的同时,成功地把节目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

不再是报幕员,也不是与嘉宾有着明显角色区别的主持人,在节目中最大限度地把表情语言、肢体语言发挥到极致,和嘉宾一道主导并参与节目的各个内容环节中,从而使观众达到耳目一新的收视愉悦,从这一点来说,“演”是娱乐节目主持的表象特征,而恰到好处的“演”,则无时无刻不在考量着一名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艺术领悟水平和艺术营造的能力。

(作者单位:本溪广播电视台)

第5篇

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市场化促使媒体发展形成产业化的过程中,电视节目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电视节目多以“娱乐”为核心功能,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娱乐的含义更重要的是人内心的愉悦。它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自主精神的满足,是在“自由”、“自觉”的能动活动中获得的愉悦,其源于一种自主生命的自由表达。

一方面,电视娱乐节目是内心焦虑的现代人的有效“心理代偿”,有助于人们重新获得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进一步投入到新的生产活动中去。激烈的竞争、不平等的生存状态等,使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失衡,而高扬娱乐精神的电视娱乐节目以游戏的外化形式和特定的狂欢氛围使不同层面的观众暂时颠覆日常的生活秩序,实现平等的共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精神放松。这是保证旺盛的生命力,刺激和强化活动能力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娱乐所带来的身心具有本能地抵制受控状态的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强化使每个人的个性增强,自主意识发展,形成了一种对等级模式的反对心理。尽管任何人都不能逃离政治、法律、道德以及行为上的规约,然而高扬娱乐精神的电视娱乐节目毕竟构造出了一个表达群体需要的公共领域,这对中国形成真正的公民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娱乐传播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电视绝不能从片面讲政治这一极端走向片面讲娱乐的另一极端。“如果说没有传播的文化是死文化的话,那么没有文化的传播就是死传播。”在当下,“传媒文化的消费特性、市场价值、娱乐功能等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尤其在新兴媒体方兴未艾之际,异质的、感官化的、更具炫惑魅力的‘意象形态’价值被高度张扬,而传媒文化本该拥有的审美品格追求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漠视”的语境下,电视娱乐节目更要坚守电视的文化品格,坚守娱乐底线,致力于提升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做到不肤浅、不流俗、有深度、有品位,或者说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

所以电视娱乐节目是否真正正视并重视了观众的主体性,迎合与激发了观众主动的“娱乐”心理与期待,便成为探究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电视娱乐节目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开心辞典》将知识与娱乐结合起来,通过设置“家庭梦想”、“场外求助”等形式,将“知识就是财富”、“竞争与合作”、“亲情与爱心”等正面理念灌注到节目中,虽然仍难掩商业色彩,但毕竟在电视娱乐节目提升人文品格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东方卫视2008年4月2日启动的电视游戏节目《加油!2008》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举办,旨在通过电视节目动员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教育。该节目集竞技元素与人文元素为一体,历时3个月,共为地震灾区重建校园筹得善款5.3亿余元。

对于一些地方频道而言,实现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本土化传播,充分认识到电视娱乐节目本土化元素的价值,从而创作出有中国地方特色、气派、风格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便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策划推出的栏目《豫乐报报团》,就是以结合地方实际,充分强调本土化娱乐为主,从而更加深入地诠释了本土化、平民化的概念,增强了节目的亲和力,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但是,从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现状中不难看出,目前一些娱乐节目也存在着弊端,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克隆”。娱乐节目太多太滥、内容重复雷同、抄袭模仿成风、缺乏新意。国内娱乐节目不仅克隆欧美和港台地区,而且相互之间抄袭严重,导致我国娱乐节目出现了看似丰富多彩,但运作模式却基本相同的情况。娱乐节目市场的情形让人想起一句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中国娱乐节目似乎不仅没有静心钻研走自己的创新之路,反而愈“拿”愈乐,愈乐愈“拿”。这样一味地沉迷于模仿也就很难有痛下决心搞创作的勇气。毕竟中国的娱乐节目是需要有自己的味道的,再成熟的借鉴也总会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并且中国的娱乐节目要长久地走下去就必须要有适合于本国国情和人文环境的娱乐,这就要求其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创新体制。电视娱乐节目虽然泛滥成灾,但并非是娱乐节目的过剩,相反娱乐节目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如何在这个空间中建立自己的创新体制才是聪明的娱乐节目制作人应该考虑的。另外,当前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快速发展与节目制作者对节目的接受者――观众的重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目前娱乐节目的尴尬处境又同制作者对电视观众的认识不足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必须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在节目的本土化和地域化的基础上大胆推陈出新。只有让不同地域的娱乐节目被打上各自的地域烙印,树立起独特的产业形象、品牌形象,开发出新的包装及推广方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品牌电视节目。也只有这样,才能从过去那些娱乐节目的辉煌和失败中总结经验,开创出更新、更生动的娱乐节目。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

编校:赵 亮

第6篇

一、电视娱乐类节目及其主持人的分类

根据我国目前电视娱乐类节目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娱乐类节目及其主持人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娱乐新闻类节目及其主持人。我国大陆的娱乐新闻节目始于1999年开播的由光线传播制作的《中国娱乐报道》(现更名为《娱乐现场》),主持人是李霞,后又增加索妮。随后的三年间,娱乐新闻节目开始频频出现在中午和傍晚时间的各家电视台,比较著名的有湖南卫视的《娱乐无极限》,主持人舒高、李好,以及前面所提到的《娱乐现场》和福建东南台的《娱乐乐翻天》等,就连央视也开始涉足,先后推出了八套的《影视同期声》、三套的《综艺快报》。

第二种是娱乐谈话类节目及其主持人。娱乐类的谈话节目通常是由主持人同所邀请的嘉宾就嘉宾本身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话题进行对话,一般会邀请观众参与进行互动,比较著名的有:央视的《艺术人生》,主持人是朱军,《夫妻剧场》主持人英达,《超级访向》主持人李静、戴军等等。

第三种是综艺类节目及其主持人。我国综艺类节目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展到现在,虽然时间不长,但经历的表现形态却是不少,从最初的电视文艺晚会形式,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到逐渐有了固定的栏目。比较著名的有:央视的《综艺大观》和它最为有名的主持人倪萍、《曲苑杂坛》和它的主持人汪文华、《幸运52》和它的主持人李咏、《开心词典》和它的主持人王小丫,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及它的主持人李湘、何炅等等。

二、电视娱乐类节目及其主持人的现状

电视娱乐新闻类节目及其主持人现状。总体来说,娱乐新闻类节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央视《影视同期声》为代表的高雅型(占少数),一种是以《娱乐无极限》为代表的大众型(占多数)。但前者的节目内容以高雅、严肃的娱乐文化为主,后者则以青少年所追逐的娱乐明星,特别是影视、歌曲方面的明星为主,而在娱乐明星中又以港台明星为主,在表现内容上,以明星们的事业活动、生活细节、敏感绯闻为主。这些占多数的大众型娱乐新闻节目报道一些明星轶事不遗余力,而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文化新闻,却鲜有人问津,这对于受众大多是青少年的娱乐新闻节目来说,未免有误导他们盲目追星之嫌。

从主持人方面来说,电视娱乐类节目主持人全面融入节目,进行节目创作的不多,相当多一部分还仅停留在播音员层次,大多是播音式的节目主持人,只有一个略带僵硬的、职业化的面部微笑表情。但有一些在主持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一些娱乐新闻节目主持人如:舒高、李霞、巴晓光(《娱乐乐翻天》的第一任主持人)等,他们在节目中能把自己亲切、随和、时尚、幽默等个性的一面与节目融在一起,较有亲和力,但即使如此,这些节目主持人和其他主持人一样,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在语言上,一些主持人港台腔太重,说话刻意嗲声嗲气;其次在肢体语言上,许多主持人通常是把手从一侧划到另一侧,如此反复,未免单调,另外,刚有一名主持人在手上拿了一支形状奇特的笔,马上就会有多名主持人把它克隆过去,肢体语言大多雷同,没有新意。

电视娱乐谈话类节目及其主持人现状。娱乐谈话类节目通常邀请的访谈嘉宾是在文化娱乐圈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士,内容大多涉及访谈嘉宾的人生、事业、家庭、友情、感悟等,能让普通观众了解到他们所喜爱的一些公众人物的大致情况和公众人物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电视娱乐谈话类节目同娱乐新闻类节目一样,也可以再次分为高雅型和大众型两类,前者有央视三套的《艺术人生》一枝独秀,后者有北京台的《夫妻剧场》、《超级访问》等暂领。在当今诸多娱乐节目克隆、抄袭盛行,格调流于庸俗、浅薄,观众逐渐流失的情况下,以《艺术人生》为代表的高雅型电视娱乐谈话类节目的出现,为我们荧屏上的娱乐节目带来了清新的风气,它以独具魅力的内容、强烈的人文关怀、真诚的情感交流以及跌宕起伏的环节设计,开创了娱乐访谈节目一种全新的视角,访谈对象刚开始时偏重于中、老年艺术家,现在则不拘一格,一些代表着时尚、流行的明星也开始做客其中,如:周迅、赵薇、陆毅等,可以这样说,它的受众定位包括了所有的受众群。《夫妻剧场》、《超级访问》等大众型娱乐谈话节目则以幽默、风趣见长,用多种表现形式丰富主题,展示明星们家庭的酸甜苦辣,或者是明星们的个性、成长经历以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故事。《夫妻剧场》的访谈对象是娱乐圈内的夫妻们,受众基本上是青年以上人群,《超级访问》的访谈对象以正在或者曾经时尚、流行的明星为主,受众大多是青少年。

娱乐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大多是节目的真正主人,是谈话节目的核心和灵魂,基本上把握和控制着节目从策划到播出的各个环节,他们大多在节目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并能用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来带动整个节目,属于核心式节目主持人。这类节目主持人不同于其他娱乐类节目主持人,他们不一定年轻、漂亮、时尚,却大多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自己的感悟(即使像《超级访问》的主持人李静、戴军,他们相比较来说虽然属于时尚流行的一类,但他们仍然经历过人生的坎坷),并能把自己的个性风格融入节目之中,如英达的机智、幽默带给《夫妻剧场》欢快、清新的风格,朱军的稳重、睿智给《艺术人生》增添了权威、愉悦的特色。另外,娱乐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语言幽默、风趣,较少有港台腔,肢体语言较少,也较为简单、不花哨,参与节目程度较深,同节目内容本身一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电视综艺类节目及其主持人现状。电视综艺类节目的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可能是融合了多种娱乐形式如:歌舞、曲艺、杂耍、游戏,也有可能是单一形式的,如:智力竞赛、竞猜、电视红娘等等。前者的节目有可能是一种大型综艺晚会,如央视每年除夕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有可能是游戏娱乐型的综艺固定栏目,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后者的节目则通常是固定栏目的节目,如央视的《幸运52》、《开心词典》等等。当然,综艺节目的受众群是全体观众,老少皆宜,好的综艺节目能给观众带来极大的精神享受。但是目前由于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及观众需求的不断提高、节目质量的变化、主持人素质的高低等原因,这类节目尤其是他们的主持人存在的问题与受到的非议和指责也较多。

综艺类节目主持人大多是属于策划式节目主持人,他们通过对节目的领会和对现场的控制与把握来带动节目,在推进节目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本身也成为节目中的一道风景线。我国综艺节目曾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如倪萍、杨澜等等。但近年来遭受批评最多的也是综艺节目主持人,甚至有这样的顺口溜,说主持人有四件宝:有话没话都要“聊”,什么场合都要“笑”,什么年纪都要“俏”,不论男女都要“闹”。真是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三、电视娱乐类节目及其主持人的未来走向

电视娱乐类节目的未来走向。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势必对娱乐节目会越来越需求,也越来越苛求,那么,电视娱乐节目在未来该如何发展,其走向如何呢?

首先,节目内容应该大众化。电视娱乐节目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广大电视观众对精神文化和消闲娱乐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论节目的形式、内容如何变化,节目的目的是不会改变的,它始终都应该是服务于普通电视观众的。所以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不论现在还是未来,都应该始终贴近普通观众,走大众化路线。

其次,节目内容应加强文化底蕴。电视娱乐节目常常被人贬为没文化,但其实它本身就是电视文化的一部分,被认为是一种大众文化,况且它所表现的往往是娱乐文化圈内的事。出现这种没文化的情况,一方面是节目制作者误解了大众文化,世俗地以为打闹调笑就够了,却忽略了大众文化对内在美与朴实美的追求,另一方面是节目内容文化储备不够,底蕴不足,不能带领观众从文化中充实,达到升华。所以,电视娱乐节目应加强文化底蕴寓教于乐。

另外,节目形式及内容应创新、多元化。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形式与内容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如今新事物辈出的年代,人们“喜新厌旧”的速度也在加快,电视娱乐节目如果只停留在目前状态,那肯定惨遭淘汰。为吸引观众,电视娱乐节目还应该积极创新,并在节目中吸收、融入多种形式,走多元化的道路。

电视娱乐类节目主持人的未来走向。从我国电视娱乐类节目主持人的目前状况看,未来的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会越来越向明星化方向发展,主持人的“个性化”越来越能在节目中体现。他们不仅会是一个节目的串连者,通过节目的包装他们还可能日益成为一个“明星”,在节目中尽情地“展示”他们的个性。但这种节目主持人明星化在给节目带来效益的同时,还可能导致主持人过分表演自己而掩去了节目的光辉,要知道,设置节目主持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节目,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应该让观众注意的是节目,而不是卖弄显示自己。但现在却有许多娱乐节目主持人忘记了这一点,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有蔓延之势。

第7篇

2015年是中国广播娱乐节目评析研讨活动开展的第十二年。在过去的十二年里,娱乐广播大大改变了中国广播文艺的传统形态,使广播的日常播出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压力大、工作学习繁重的当今社会,它满足了人们需要快乐放松这一简单的诉求。但是在飞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娱乐节目设计的雷同,缺乏创新,内容及品位的低俗化等缺陷。“恶俗”、“拜金”等字眼已经成为娱乐节目的标签,对受众的价值观,甚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了错误的导向。广播节目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

总体来说广播节目的“泛娱乐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娱乐性的广播节目越来越多,占据了各个电台栏目内容的很大比重;二是原本严肃性的电台节目在内容、形式、叙述方式、主持风格等各方面有明显的娱乐化倾向。部分广播娱乐节目变成了网络搜索内容的二次平台,以及网络假新闻的散播渠道。因此,在“泛娱乐化”的今天,广播节目如何发挥正向舆论引导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娱乐吉庆街》节目是一档开办于2009年3月的广播娱乐节目,该节目因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而风靡湖北上空,收听率稳居同时段前两位,20余件作品获得国家及省级以上奖项。即使是一档娱乐节目,节目设计者也必须注重对党的思想、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及时宣传和传播。让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为时代的社会风尚。

创新内容和表现形式

与其他节目相比,娱乐节目是更贴近人们生活的媒介传播方式之一,其有效配合主旋律宣传的关键在于形式的创新和方式的多样性。该节目一直坚持创造力,“创新致胜”、“内容为王”、“风格鲜明”,这也是湖北之声编办节目的“三驾马车”理念。跳出一般宣传的说教模式,采用娱乐的方式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

这种“微策划”每个季度都有一次,今年4月开辟了《身边的幸福》单元。让听众通过游戏闯关的方式来讲述自己身边真实的幸福故事。由微信上全体听众同步给故事打分,按照分数,赠送相应金额的话费。电话那头,从收获陌生人的帮助到用亲情战胜病魔,从点滴公益善举到寻找当年的恩人,数万名听众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对幸福的“微”感悟。让听众在在听过,笑过,感动过后,感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发挥节目特长寓教于乐

一些娱乐节目一味追求好笑。其实“笑”包括让人笑、怎么笑、笑什么。广播娱乐节目要诱发人笑,首先要强调“导向金不换”的理念,其次要让人笑得有意义。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较大,娱乐节目能够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释放工作生活的压力。《娱乐吉庆街》节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设计有意义有意思的节目,让人笑过之后能有所想、有所得。

该节目立足本地特色,通过创意先行的设计,针对当前许多“教育低龄化,教育功利化”的现象,该节目于2012年10月推出《挑战小学生》子栏目,这是湖北广播媒体第一档代际益智互动挑战秀,让大人们来回答出现在小学课本中的题目。全家可以一同参与,大学教授、公务员、老师、医生、家长等在享受答题挑战的过程时,知道了小学课本题并不简单,也明白了现在小学生的不易,帮助家长与孩子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孩子们通过做客直播间当小老师出题,也让爸爸妈妈们发现在很多知识面上自愧不如。节目基调诙谐、轻松.听众参与积极,答题、对话、与主持人交流,在娱乐的同时普及了知识,沟通了两代人。

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

广播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节目的竞争,广播人要不断创新思维,在内容、形式和手段上不断创新,研发出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娱乐节目模式和形态。该节目每年不断升级节目单元,在保证节目连续性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锁定连续收听。正是这种固化模板和创新突破相结合的模式,使得该节目出现伊始,就区别于以往的广播娱乐模式,以其轻松、快乐的基调面向受众。

《娱乐吉庆街》作为湖北广播界率先使用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的节目,将新媒体作为节目的延伸。直播中,新媒体是互动的主平台,直播外,新媒体是节目的延续,它扩大了节目的影响范围,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并评估节目效果。

2014年8月,在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主办的《赢在创新全球华语广播创新栏目大赛》中,该节目与来自华语地区的208件最终入围广播作品进行了激烈PK,参赛作品最大亮点是广播传统媒体充分和新媒体融合(如音乐节目运用声波识别,美食节目运用手机定位gps,支付宝、打车软件都成为了广播的互动手段)。而《娱乐吉庆街》节目创作的游戏类服务单元《10:46红包来了》,发掘“微信红包”这一财富功能,充分利用微信语音为互动手段,用科学实验辟谣朋友圈里传言,打造了全新“声音闯关”模式,引领了广播时尚,成功斩获大赛银奖和最佳新媒体运用奖。今年又在开发微信“摇一摇”的广播识别功能和商业广告的结合。

紧扣时代创造新意创造亮点

市场研究表明,一档广播娱乐节目运作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变化或增加新内容就会失去一定可听性、流失听众。广播娱乐节目只有不断增加新的元素,才能创造新意、创造亮点、创造较好的市场反响。《娱乐吉庆街》节目与时俱进,引入时下热词、耳熟能详的广告词、热门电影台词、歌曲等新事物,每天制作一部的微广播剧,通过三位主持人诙谐幽默的角色扮演,用夸张的方式将当天最热门的新闻事件演绎出来。《夜间微剧场》这个坚持了近1000期的单元获得了无数好评,其中根据新闻改编的微剧《丈夫的“秘密”》还荣获了第二届中国微剧大赛的大奖。

《娱乐吉庆街》研究有车一族收听习惯发现,“伴随性”成为其主要诉求,一档以资讯为主的广播娱乐节目怎么做到“伴随性”?在反复架构节目,录制样片后,节目组将样片送给有车一族开车收听,总结他们的反馈发现“短、平、快”、“3分钟一个小”、“5分钟一个变化”是诀窍。以“微广播剧+新闻闯关答题”为模式的新锐资讯单元在2015年3月底推出后,节目占有率增幅将近80%。

总之,每一档娱乐节目的推出.都必须能准确把握和反映时代脉搏,做到娱乐、公益和社会效应的有机统一,才能够贴近百姓生活,才能够直击听众的内心。广播媒体应该依靠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在把广播娱乐节目做正、做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策划,不断创新,才能打造出更多、更大、更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品牌娱乐节目。《娱乐吉庆街》节目用积极的调侃、乐观的精神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传递社会正能量。对此节目组表示:“我们肯定不能放弃收听率。但是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平台,我们更看重的是节目的社会功能,以及公益价值、文化价值的呈现和传播。”

参考文献:

[1]高祥荣:《论媒体谈话节目的界定和类型》,《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张凤铸陈立强:《一种节目范式的解析——从<快乐大本营>说起》,《当代电影》2004年第4期

[3]孔令亚:《娱乐节目及主持人的现状》,《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9期

[4]美圻:《类型电台焕发魅力》,《IT经理世界》2006年第14期

[5]张毅:《广播节目泛娱乐化的危机与应对》,《传媒观察》2009年第9期(下)

第8篇

关键词:天天向上;娱乐精神;文化价值

2008年8月4日开播的《天天向上》是由湖南卫视打造的大型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析《天天向上》取得成功的原因,探究这档开播不久就广受观众青睐的娱乐节目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娱乐精神和文化价值的融合。

一、《天天向上》的诞生:快乐背后的文化意蕴

近年来,我们看到,荧屏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娱乐节目。海外的、港澳台的、内地的,有的节目的确有不小的影响力,但是却没有长期的寿命,办不了几期便销声匿迹;有的节目却在推出不久之后,因其高收视率受到全国其他节目疯狂模仿,导致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最后惨淡收场;有的节目甚至为了娱乐而娱乐,结果只能是自娱自乐,之后便无人问津,到最后只有退出电视舞台。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中国的传媒业、电视业通过对一系列事件的报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长足的发展,而湖南卫视推出的《天天向上》能够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关于《天天向上》的诞生,制片人张一蓓曾经说过,“节目创意是我们局长提出来的。他认为娱乐节目不能仅仅是逗笑消遣,希望娱乐节目能够寓教于乐,在逗观众开心的同时,也能够传播知识,增长见识。于是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我们想到要为奥运做些什么,节目创意由此而生。”

二、娱乐精神与文化内涵相互融合

(一)节目定位精准,营造“熟悉的陌生化”效果

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曾在“陌生化”的概念中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使人感受事物,是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受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从他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司空见惯的眼前世界,人们往往感觉到麻木、没有新鲜感。但艺术的一个目的是能够让人们在生活中寻求到新鲜的经验和感觉,而“陌生化”往往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将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通过“陌生化”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艺术比较新颖的语言,使那些原本看起来比较普通、平常的东西能够变得新奇,引人关注,从而彰显出新意义和新价值,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人们可以通过陌生化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意识,从而发现生活中新鲜的东西,感受到大干世界的变幻与美丽。

(二)节目形式新颖,不拘一格

《天天向上》每期节目根据不同的主题邀请不同领域的嘉宾,其聊天的话题和节目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因而每期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节目组根据每期嘉宾不同的特点来确定节目的“亮点”,邀请的嘉宾、主持人的特色服装、开场音乐和舞蹈编排、场景变换设计、插播的背景音乐、与现场观众的亲密互动等各个环节都与节目主题相得益彰。

通过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形式,《天天向上》通过各种视听手段在向观众传播中国传承千年的礼仪文化,不仅涵盖了多层次的受众,还使得受众更加容易接受并吸收看似比较繁琐的文化礼仪信息,节目满足对于受众教化与启悟的需求同时,又兼顾了审美乐趣,达到了一定的娱乐效果。这也是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在同类型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原因所在。

(三)节目注重文化品质,寓教于乐

《天天向上》节目在寓教于乐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节目避免了同类型节目只追求纯粹的感官刺激功能、娱乐功能与游戏功能的病垢,而是借助于根据不同情境策划的情景剧、精彩的脱口秀等本身具有娱乐元素的形式,有效整合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使传统的礼仪文化资源在同文化产业的运作与互动中得到重新包装开发,充分发挥文化中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以及审美功能,在观众中得到一定的传播效果。根据《天天向上》目前的播出状况来看,受众对这一表现形式与内容非常“买账”。

由此可见,《天天向上》树立了同类型电视娱乐节目的一面旗帜。它改变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形态,促进了我国电视栏目的不断创新。节目总体格局是增强节目的欢乐气氛,但在节目中却十分注重加强人文关怀,逐渐摒弃了插科打诨的庸俗习气,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愉悦目的。幕后团队、主持人的密切配合,使得观众在快乐之中心灵受到熏陶,智慧得以启迪,潜移默化地、耳濡目染地受到影响,于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传统礼仪文化知识。这一点是最值得肯定、最需要发扬的娱乐精神。

(四)节目制作团队素质较高

《天天向上》拥有非常优秀的制作团队,包括幕前的主持群体和幕后工作团队。其中“天天兄弟”这个主持群体是吸引大家关注的一大节目亮点。最初“天天兄弟”同台主持有七人,但是随着节目的不断成熟发展,主持群体人数渐渐稳定为五人,汪涵、欧弟、钱枫、田源为固定四人主持,俞灏明、矢野浩二、金恩圣根据节目需要上节目主持。节目中汪涵智慧幽默,整体把控节目的节奏和尺度;来自台湾的欧弟聪明机灵,擅长模仿;钱枫英俊帅气,擅长讲冷笑话,与田源一道甘当绿叶;俞灏明时尚青春,金恩圣阳光可爱,矢野浩二勤奋敬业。七位主持人各具特点,打造了主持界有地位的“天团”,各自赢得了稳固的受众群。

《天天向上》节目由《越策越开心》制作团队原班人马倾力打造。《越策越开心》以其王牌主持的绝对实力、市井话题的艺术占领、快乐电视的独有表达,成为湖南观众最喜爱的一档节目之一。因此,优秀的节目制作团队对于脱口秀节目良好的把握和拿捏,也奠定了《天天向上》成功的良好基础。《天天向上》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佼佼者,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汇聚了非常优秀的电视精英。

幕后策划人员、电视编导、摄像、舞美设计等,与主持人的配合天衣无缝。他们各个才华横溢、身怀绝技。他们具有新颖的创意点子,具有超出常人的策划能力和与观众的互动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嘉宾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每个主持人的优势,从而挖掘节目的各项有效可利用资源,使节目精彩纷呈,亮点不断。大家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彼此信任,才能造就出广泛赢得观众喜爱的《天天向上》。

三、《天天向上》不足之处

《天天向上》能够取得成功,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探究其不足之处,对于《天天向上》持续的发展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节目中“中华礼仪”环节剥离视觉,强化听觉并不易于受众接受,而这也印证了麦克卢汉关于“冷”媒介要求多种感官共同介入的合理性。单一的陈述语言或其他口头沟通交流方式并不能吸引人们观看电视节目,而重要的是图像要抓人眼球,引人关注。”节目中的“中华礼仪”环节,延伸了听觉但对视觉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并不符合广大受众的收视习惯。所以,虽然它也是节目的重要环节,但却没有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

《天天向上》的主题是礼仪和公德。其中在礼仪环节的设置有“阿哥格格学礼仪”“中华礼仪”两种形式。从“中华礼仪”这一形式来看,观众的关注度并不高。而就其内容而言,我们可以感受到节目组希望将中华礼仪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但其收效甚微。分析其原因,“中华礼仪”节目中作为主要表演者的一老一少,通过大量冗长对白和独白来向观众传递礼仪文化信息,说教成分居多,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观众的目光。

第9篇

报载,赵忠祥以年近七十的高龄加盟一档娱乐节目,并且高调宣称,他的加盟“能让节目脱俗并更添文化因子”。他在另一个场合还表示:“我不是一个低俗的人,我可以说,只要我做,就不会让这个节目低俗。”

赵老师说这番话的时候,看上去底气很足,有点拔剑四顾,舍我其谁的架势。不过,我看了一段赵老师跳所谓太空步的视频,倒是看到了一点赵老师的心虚和胆怯。他在台上小心翼翼的样子,其实很让人替他担心。

这样看来,他的老朋友兼老上级陈汉元先生对他的忠告,应当说还是很及时的。我能想象陈汉元先生的神情,一定是笑眯眯的,说话也是慢悠悠的,声音不高,却对他的这个老同事表达了一点自己的惋惜之情:“老赵毕竟快70岁了,从舞台上下来都是摇晃着的,我都觉得这样请他去是出他洋相。”

不过,对于陈先生的好心,赵忠祥似乎并不领情,他说,他的才情能够驾驭各种节目。他还提到当年和杨澜主持的《正大综艺》,那意思好像是要告诉别人,你们小瞧我了,娱乐节目我也是干过的。而且,我是不干则已,像我这样一个不低俗的人,只要做,就能让节目脱俗,并给节目带来文化。

过去常说一句话,叫做“人贵有自知之明”。赵老师这一次表现得却有些不够“自知之明”。在这里,他把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都不适当地放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赵老师一个人的力量太微不足道了。就目前来看,他能否让节目脱俗还是个未知数,但他已成为低俗娱乐的一部分,却是不用再怀疑了。而他的不明智就在于,偏要摆出《正大综艺》的老资格和老经验,殊不知,《正大综艺》的娱乐和今天的娱乐早就不是一回事了。赵老师连这一点都没搞明白,就匆忙上阵,怎能不让他的老朋友担忧呢?

现在看来,赵忠祥与吴宗宪的老少配,很可能就是当下娱乐节目的成功策划。可惜,赵老师至今尚未觉悟到这一点,在各电视台纷纷叫价、各种娱乐媒体添油加醋的过程中,赵老师倒也乐在其中,“其实,我也是很娱乐的。”“300万年薪很多吗?”至此,赵老师一直感觉良好,以为一档高品位的电视娱乐节目就要在他的手上诞生了。倒是旁观者看得清楚,知道他要出洋相了。

不过,也不能说赵老师就很无辜,在他自己看来,这一次还是物有所值的:“凭我半个世纪的风雨,我不认为300万元抬高了我。”那就是说,给的价钱还很公道,至少赵老师自己可以接受。可见他用的是另一把尺子,和陈汉元先生心里的那把尺子不是一回事。

第10篇

1997年7月11日,湖南电视台开办的一档综艺性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这是湖南卫视上星以来一直保持的品牌节目之一。节目开始采用全民娱乐的类型,经常邀请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物,一些可爱的孩子来表演,后又转为选秀节目,来选举其主持人;现在多以嘉宾访谈游戏型的综艺节目,经常邀请一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知名艺人来访谈、游戏等。

十五年来,《快乐大本营》一直保持着收视率居高临下的状态。作为被《新周刊》评定为十五年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之一的栏目,《快乐大本营》几乎垄断了全国电视市场的周末黄金时段的综艺性娱乐节目,已经成了一个成功的电视栏目典型范例。

作为湖南卫视的老牌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由于对节目的不断创新,近几年来其收视不但没有因为下降,反而稳步上升。从2006年到2011年收视持续递增,成为卫视综艺娱乐节目长年冠军,尤其是在2009年上半年收视率达到2.31%,占到6.17%的市场份额,相比2008年又有新增长。观众也更趋于稳定,女性以及15至25岁年轻观众成为主力。《快乐大本营》游戏化的娱乐方式保持9年的收视持续增长,节目品牌呈现明显的效益递增,这与许多卫视包括央视的某些老牌节在内,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收视递减甚至有的被迫停播下课堂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快乐大本营》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精确的受众定位

《快乐大本营》根据青少年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心理思维方式,文化消费方式等来设计节目和游戏环节,所请的嘉宾都是在青少年当中拥有高知名度的或者为青少年所推崇的人,如周杰伦、阮经天等这些符合青年受众的需要和兴趣的人。《快乐大本营》不断改版,以倡导“全民娱乐”为宗旨,致力于大众文化市场的培育,就是熟知特定受众的收视心理的选择。深入到目标受众的意识中去,进而让节目的生命力不断增强。

通过选择各种途径进入青少年心中的娱乐形象作为节目嘉宾,使得这些年轻人在收看《快乐大本营》时产生心理期待和心理满足——通过名人延续自己或者发泄自己的快乐热情。因此,节目一出来就受到青年观众的欢迎。

二、节目卓越的策划方案

1.节目流程不断创新。《快乐大本营》从最初主持人出场讲台词、喊口号“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到现在的出场是主持人的开场秀,口号“我们是快乐家族”,嘉宾主持人都有很大的不同。

2.节目内容的娱乐化。主持人们努力将自己最本色的一面呈现给观众,对缺点也不加掩饰,比如海涛的小眼睛,何炅的身高等。同时,节目中的主持人总是妙语连珠,例如:“你可以去使(死)”,“我在舞林是有一定地位的”,“现场有很多我的坡迷”,“很怀升(fashion)”等等,这类语言几乎成了《快乐大本营》的专属语言。

3.栏目结构的亲民性。传统的电视文艺节目舞台化色彩很重、不重视参与,《快乐大本营》在舞美设计和游戏设置上都强调互动参与和现场刺激性,同时注重调动台外观众参与。如2009年《窃听风云》剧组的到来,每位到来的明星都带了礼物,用这些礼物和现场的观众打成一片。

三、主持人层面的资源优势与高配合度

如今的《快乐大本营》共有五名主持人,五个人风格迥异却又各有千秋,给观众带来了全场捧腹大笑的温暖气氛。五个人同台主持,相互的默契尤为重要。何炅作为核心人物,起着统筹全局的作用,它能很好地控制现场,把握时间,让节目顺利地进行下去,其他四个人分配有轻有重,却可以恰好的表达出想说的内同,调动嘉宾和观众的积极性。

四、强大的明星效应

《快乐大本营》是很重视明星效应的。最初,《快乐大本营》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个时候,节目组会请各行各业的明星来提高收视率,提高知名度。同时,这个节目组也是很重视创造好的名声的。所有的主持人留给他们的铁杆粉丝的印象都是真性情,他们真心敢言,他们会把欢笑带给观众,也会把感动的泪花带给观众。随着湖南视以及《快乐大本营》知名度以及收视率的提高,《快乐大本营》致力于将主持人打造成明星。“快乐家族”如今已经成了明星主持,更多的观众看节目不再介意请来的嘉宾是谁,而是期待五位主持人会有什么样的惊喜表现。

五、卓越的时代感与商业运作

《快乐大本营》在节目策划上瞄准市场、瞄准明星,充分挖掘利用明星的名人优势为节目赚取注意力以及经济效益。同时根据特定的明星,特定的事项,进行内容环节、游戏的设置策划,起到了双赢了的效果。如2007年与摩托罗拉公司合作,邀请贝克汉姆来《快乐大本营》参加节目,打出国际巨星贝克汉姆的“明星资源牌”,事后不少英国媒体报道了贝克汉姆首度登陆中国娱乐节目的消息。

第11篇

关键词:主持群;受众;娱乐节目

一.主持群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艺娱乐节目的不断发展,受众日益挑剔的审美观以及激烈的竞争市场都迫切的要求娱乐节目推陈出新,主持群现象也逐渐成为娱乐节目的一种必然趋势。关于主持群这种新生主持现象的定义,业界有多种说法,陈昌辉和王梅在《综艺节目主持群的分工与配合》中,认为“所谓主持群,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特点鲜明的主持人按照特定规律组合在一起的一种主持形式。”[1] 从目前国内几个知名的娱乐节目来看,下面我们来试着来分析这些主持群的特点。

1.明确的分工

娱乐节目风格一般都属于轻松活跃,节目定位也多是青少年,所以主持人的风格也多幽默,喜感。而在当今娱乐节目中,原本的单人或双人主持人换成了三个以上的主持群模式,那么这个主持群中的每个主持人的必然需要明确的分工来完成整个节目的运作。根据目前国内的娱乐节目来看,主持群往往实行的是一人为主、其余为辅的主持方式,主要主持人负责把握节目的节奏,其他主持人作为辅助。

2.深入互动参与

娱乐节目既然受众定位大部分是青少年,那么就少不了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吸引眼球,游戏这种老少皆宜的方式是娱乐节目的首选。用游戏互动这种大众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通过主持人拉近节目嘉宾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减少隔阂。必要的时候,主持群中的主持人也会加入到游戏中来,参与到节目设置的各个环节,同明星嘉宾分组合作、比赛、游戏等,使观众深度参与到节目中来。

以《快乐大本营》为例,何炅、谢娜、维嘉、吴昕、海涛经常采用的就是与节目明星嘉宾分组混合着进行PK,很多时候也会邀请台下观众上台参与其中,以层出不穷花样和游戏来吸引观众眼球,让受众身临其境更好的参与其中,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3.主持群品牌化

随着娱乐节目的逐渐增多,受众的审美也更加的挑剔。由于电视节目的受众的年龄、性别、职业、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审美自然也千差万别。当今电视业竞争激烈,为了提高收视率,迎合受众的喜好,各个电视台都把主持群经营成自己的一个节目品牌。

风靡大江南北的湖南卫视主打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就成功的将以何炅为主的的一群性格迥异的主持人打造成了一个品牌——“快乐家族”。有专门的团队为他们形象设计,宣传包装,甚至为他们快乐家族这个主持群量身打造了首张专辑《快乐你懂的》。在快乐家族在节目中的号召下,很快被他们的粉丝抢售一空,由此可见主持群品牌化后的巨大影响力。

二.主持群现象出现原因

1.市场竞争激烈

进入21世纪,由于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电视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综艺娱乐节目以其轻松幽默的风格赢得了许多青少年的心,周末的娱乐节目更是成为重头戏,再加上其廉价的成本和多渠道的收益,成为许多电视台的主打节目。

为了抢夺收视率,各个电视台娱乐节目必须要在节目形式上有所创新,因此从国外引进成功的娱乐节目案例就成为重中之重,“主持人+嘉宾+游戏+访谈”的模式逐渐引用开来。在这种模式的前提下,单个或两个主持人根本满足不了节目的需求,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娱乐节目策划人不得不在节目形式上推陈出新,在这种情况下,“主持群”为了满足需要,应运而生。

2.受众需求的变化

受众的心理需求是综艺娱乐节目策略的风向标,在当今以受众为本的媒介生态下,传受双方的心理互动十分重要。而娱乐节目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受众,因此必须反映受众的心理需求。娱乐节目要想生存和发展,在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给受众“把脉”,洞悉受众的需求并制作出受众感兴趣的内容。[2]

喜新厌旧是受众在看多了同类节目所产生的共同心理,但凡内容新颖、表现形式独特的节目都容易得到受众的青睐。新鲜性也是娱乐节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不断求新求异才是娱乐节目应该注意的。以往一成不变的由一男一女搭档的传统主持模式使得受众早已产生审美疲劳,以几个性格迥异的主持人所组成的固定主持群这种新兴的主持群模式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打破了原有的僵化,乏味的固定模式。同时,主持群中的每个主持人都性格迥异,有着不同的主持风格,因此被不同的收视群所喜欢和接纳,甚至个别还形成了自己的粉丝团。

3.主持人管理制度的推动

目前,随着中国电视业步入市场,节目主持人这个媒介角色日益炙手可热。可在主持人日益走红的同时,主持人管理机制与市场模式的缺乏也逐渐被提上议题。优秀节目主持人的不断出走,人才的频繁流动成了许多电视台的困扰。收入少,压力大,外界的诱惑都成为众多节目主持人流失的原因,因此建立完善的主持人管理机制成为重中之重。[3]

从节目主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主持人培育长效机制的建立来说,主持群这种模式出现在极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个压力。多个主持人组成的主持群模式一方面分担了一些明星主持人的压力和劳动强度,另一方面,也助于主持群中的一些老牌主持人帮带新人,以强带弱,更好实现电视台主持人的优化配置。

三.主持群现象的思考

目前,虽然主持群现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大趋势,出现在受众视线中,成为引人关注的现象,可对于这种新型主持模式的的不足与缺点,也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其一,受众长期观念以及认同心理。综艺娱乐节目的主持群现在在现在早已屡见不鲜,不同主持风格的主持人吸引不同的受众,这纵然对提高收视率有很大的帮助,可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受众都愿意接受这种新型活跃的主持模式。可是也有一部分受众因为长期习惯,无法接受主持群这种跳脱活跃的主持风格。

其二,主持群自身问题。主持群中主持人的选择和搭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每个电视节目都会有一个固定的风格,而所有的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必须与节目的主风格相符合,在每个人独特迥异的风格背后,必须要彼此相得益彰,相互配合,优势互补。

其次,主持人在主持群中的个人定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综艺娱乐节目中“一人为主,其余为辅”的模式虽然有许多的优点,但是也要尽量避免出现一人独大,其余配角边缘化的现象发生。

最后,主持群现象虽然目前已初步的展露锋芒,但是许多业内的专业人士依旧会提出质疑,认为采用多个主持人不符合经济原则,会增加节目的前期投入,不符合节目制作运营理念。美国迈进传媒中国学院总监方世彤并不赞同综艺娱乐节目主持群模式,他说:“我根本不看好主持群的形式,这种模式从经济上将肯定不合适的。”[4]在如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种不计成本的投资随着主持群品牌效应的建立,预算会越来越大,成为电视台一个沉重的负担。(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昌辉,王梅.《综艺节日中主持群的分工与配合—— 以《剧风行动》主持群为例》.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8)

[2] [英]罗杰?迪金森等著,单波译:《受众研究读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第12篇

娱乐

“娱乐”是一个同义复指的词语。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娱”字的解释是:“娱,乐也,从女吴声。”①在古人那里,“娱乐”的概念,已经与今天使用的“娱乐”概念很相似了,也即“娱怀取乐”“欢娱行乐”之意。②娱乐是人的天性,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与精神需求。人们需要娱乐,以形成对工作劳动的调剂与补偿,并在两者的良好协调中完成生存的整体需求,娱乐也因此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剂。一般来说,人们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状况下,对娱乐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桑哗的《娱乐新世纪》一文中的一段话颇能说明娱乐的时代特征:“种种迹象表明,在未来100年人类生活形态发生的诸多变化中,娱乐无疑会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继和平、发展之后的第三大主题。娱乐一直被看成生活中一种必要和有效的调节手段……作为一种哲学范畴的娱乐,其游戏本质恰恰蕴含了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全部含义。娱乐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这是20世纪的理念,而21世纪的常识则是:我们更勤奋地工作,就是为了更好地娱乐,或者干脆说,工作本身就是娱乐。”③

对娱乐的需求源自有人之初,但最初的娱乐是以人自身为传媒,群体直接参与,娱乐的方式与范围都很小。报刊、广播等大众传媒出现后,娱乐的内涵与外延都得以扩张,但首先满足的是受众的信息需求,在组织大众娱乐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所起的作用是间接的、分散的,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电视成为当今世界上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后,在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更为快捷、生动、准确、全面需求的同时,也为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载体。电视作为一种现代大众传媒,本身具有鲜明的通俗性、消费性等大众文化传播特征,观众期望通过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获取信息、舒展身心,可以说是观众对电视明显的消费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娱乐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读,甚至将娱乐看成庸俗浅薄、丧志的代名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这一问题上形成一套僵硬的逻辑:娱乐只能是感官上的轻松、快乐,与理性、心灵、精神、痛苦是对立的。其实,娱乐也是有内涵、意义、品位之分的。李泽厚先生曾经分析了美感产生的阶段与层次:首先是悦耳悦目,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它包含无意识的本能满足,包括性本能、、行为、心境、理念的被压抑,通过审美获得解放与宣泄,达到心意的满足与愉悦;最高层次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悟境界,是整个生命与存在的全部投入。同样,对于娱乐的理解也应该分层,即有浅表层面的感官娱乐,也有内核层面的精神娱乐。

就电视娱乐节目形态而言,感官娱乐与精神娱乐之间、审美与思想价值之间,并非对立的相互否定的关系,而是共生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观众在收看电视娱乐节目的过程中,娱乐实际上来自于身心两个方面的同时满足,任何一方面的缺陷都会造成某种遗憾,都会影响娱乐效果的充分获得。

娱乐化

“娱乐化”与“娱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化”――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娱乐化正在成为当今一种引人注目的电视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核心就是以娱乐的精神、娱乐的视角、娱乐的方式来策划与制作电视节目,实现人们的视觉愉悦与情感诉求。具体而言,不仅电视娱乐节目形态族群诸形态强化了娱乐元素,而且以严肃性见长的新闻节目、法制节目、纪录片等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族群诸形态都或多或少注入了娱乐元素。娱乐元素成为这些节目不可或缺的内容,可视性、互动性、故事性和悬念性,成为它们追求的目标。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娱乐化,主要体现在娱乐元素的潜滋暗长上,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在内容选择上,娱乐性新闻节目比例增加,严肃性新闻节目比例下降,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情节性、戏剧性,走新闻故事化、戏剧化之路;在包装样式上,片头、片尾、字幕标板、字体字号等大量采用动画效果、艺术字体,显得轻松活泼;在播报方式上,说新闻、聊新闻、侃新闻、演新闻等娱乐化的播报方式不断涌现。需要指出的是,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娱乐化,虽然存在某种合理性甚至必然性,但凡事过犹不及。现在有些电视新闻节目已经模糊了趣味性与娱乐化的界限,其权威性与严肃性被解构,过度的娱乐化使得电视新闻节目迷失了应有的本性,在娱乐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从而使电视新闻节目发生了一系列偏差。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导向,担负社会责任;坚持创新创优,重视内容品位;坚持职业规范,把握娱乐尺度。

而“所谓纪录片的娱乐化,就是借鉴故事片等其他叙事艺术的手法和技巧,用讲故事的方式,综合利用各种电视手段生动活泼地把纪录片呈现给观众”。④电视纪录片的娱乐化,主要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内容上,娱乐化的电视纪录片追求事件本身的故事性与戏剧性;形式上,娱乐化的电视纪录片追求视听元素的艺术性与制作手段的创新性。当然,在电视纪录片领域,娱乐化是一柄双刃剑,它给电视纪录片带来好的观众缘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纪实性带来了隐患。今天中国电视纪录片普遍追求故事化的叙述模式,明显来自市场动力,是从国外“探索”“国家地理”等频道学来的,简单的“拿来”有可能将中国电视纪录片变得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甚至只拥有好看的外衣却丢掉了人文纪录的内涵。

耐人寻味的是,除电视新闻节目与电视纪录片的娱乐化之外,电视娱乐节目自身也同样遭遇了娱乐化的批评,而娱乐化本是电视娱乐节目的题中应有之义。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根本上在于电视娱乐节目生产专业主义的缺失。随着中国观众的成长,专业主义无疑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亟待加强的重中之重,也是让电视娱乐节目远离娱乐化批评的当务之急。

娱乐文化

娱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在娱乐文化中,强调的不是娱乐的政治功能、认知功能、教化功能,而是突出娱乐的感、游戏功能、快乐功能。正如并非所有文化都好、所有文化都有益处一样,文化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娱乐文化亦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别。

健康的娱乐文化是指那种寓教于乐,使人在娱乐的过程中得到审美愉悦,得到精神激励与境界提升的娱乐文化;⑤而不健康的娱乐文化是指那种为娱乐而娱乐的娱乐文化――以捉弄人、糟践人取乐,以低级趣味的粗俗、恶俗来刺激人、人取乐,以喧闹折腾、装疯卖傻取乐。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娱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承担着积极倡导健康娱乐文化、自觉抵制不健康娱乐文化的社会责任。而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⑥的角度来讲,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与其他娱乐文化形态一样,同样承载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政治责任。这就涉及到了如何认识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基本功能的问题。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基本功能,可简约地概括为“寓教于乐”。而“寓教于乐”功能,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以娱乐为主的“娱人”与以教化为主的“育人”两种子功能。在中国内地,人们对电视娱乐节目“寓教于乐”功能的认识,有一个历史过程。

在中国内地电视传媒起步的前20年里,电视娱乐节目主要承担着对电视观众进行政策宣传与思想教育的“育人”功能,而其“娱人”功能则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弱化了。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开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娱人”功能日益强化,并在学习借鉴包括中国香港与台湾地区在内的境内外成熟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过程中,不断创制出一个又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又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过度与片面地强调“娱人”功能、全然无视甚至有意消解“育人”功能的倾向,其结果是低级、无聊、有害的娱乐文化一度充斥荧屏,“娱乐”成了“愚乐”,而“‘愚乐’则与人类文明进步不相协调,会培养人的无聊习惯,降低人的素质,挑战人类良知,让人鼠目寸光,人格猥琐,境界低下,心胸狭隘,精神萎缩”。⑦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表明,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娱人”功能与“育人”功能是二位一体、互为表里的,两种功能要相得益彰、不可偏废。特别是在娱乐化风潮弥漫全球的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形态更应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强化“育人”功能,切实把握好“娱人”功能发挥的“度”,因为“娱乐功能的发挥一旦超出了一定的理想状态,就会对大众形成一定的误导,也同样会使电视业的进程受到影响,造成电视功能本身的失衡”。⑧

(作者单位:北方传媒研究中心)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

①许慎:《说文解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262页。

②《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1243页。

③桑哗:《娱乐新世纪》,《新周刊》,2000(3)。

④李海丽:《纪录片娱乐化初探》,《山东视听》,2006(1)。

⑤吕鹏:《从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新方向》,《电视研究》,2008(5)。

⑥冯晨:《子夜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