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时间:2023-02-09 00:3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第1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 升级 创新型城市 互动

创新概念提出以后,有关创新的研究不断推进,创新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并且不断纵横深化。索洛(S.C.Solo)、伊思诺(J.I.Enos)、林恩(G.Lynn)等经济学家分别对熊彼(J.A. Schumpeter)的创新进行了经济学的纵向深化;自20世纪60年代起管理学者们开始将创新引入了管理领域……由于创新理论的成功实施,人们意识到创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者从自己所从事的不同领域对创新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从而使得创新的内涵更加丰富。

随着创新理论的成熟和完善以及实践中的日益重视,创新主体也逐渐从企业扩展至国家和城市,特别是面对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城市在整个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经济功能呈现出由传统产业转向高新产业、由制造转向研发、由生产转向服务并迈向创新中心的趋势。城市功能和创新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引入城市研究之后,将“创新”定位为城市的核心功能或核心竞争力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创新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得以不断推进。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研究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各地纷纷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积极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此后,全国有200多个城市将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战略目标,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也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方面

胡树华、胡钰等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应把创新作为一种科学思想方法论和社会实践方法论,运用到城市整体建设中,将创新发展战略提升到城市主导发展战略的高度,能有效整合城市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能力等创新要素,与周边地区和城市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具有极强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城市;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应包括产业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等。张志河等把产业创新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研究了产业创新系统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表现在产业创新系统通过产业创新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产业创新系统通过政策工具的使用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方面

张文雷、姜照华等通过分析我国16座城市的科技体制与科技研发密集度相关的数据,对创新型城市模式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创新型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杨冬梅、赵黎明等认为从政府与市场的不同组合上看,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可以分为三种模式: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和混合型发展模式。长远意义的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逐渐趋向混合型发展模式,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也有的学者结合典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践,总结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模式:深圳模式、上海模式、大连模式、南京模式等。

(三)创新型城市评价方面

从目前的文献成果来看,对创新型城市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石忆邵、卜海燕依据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构建了涵盖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和创新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等方法,对北京、上海、深圳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主要特征与差异。李琬、张玉利等从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入手,在深入总结国内外有关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的理论实践研究基础之上,构建了第四代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综合体现了城市创新能力的硬件指标和软件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等建立了包括创新体系、创新基础条件、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效率、创新效益、创新支撑引领功能、创新辐射示范作用7个方面共41个指标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四)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方面

戚通过对国际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的比较分析,提出包括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加强制度创新等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范旭、谷飞分析了科研机构在城市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科研机构在城市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金融作为影响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具有筹集资金、分散风险、优化资源、信用约束等诸多功能。以金融来支持创新型城市发展,最为关键的措施是让金融市场参与者成为创新主体。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外研究

西方对创新城市的研究起源于两大因素,一是应对城市的衰退,二是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创新成为驱动城市竞争力的要素,是城市未来成功的决定因素。一批城市积极提出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口号,并从整体上实施了城市创新运动,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应运而生。

(一)典型案例方面的研究

比较早进行研究的是萨克森宁(Saxenian,1994)对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这两个世界著名高科技产业中心的比较研究。萨克森宁发现两地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组织结构环境:波士顿的128公路属于资本密集产业相关联的独立企业系统,而硅谷属于由众多中小企业构成的企业网络系统,在系统中生产者在深化其专业化能力的同时与其他竞争者也存在着合作关系。两种创新系统在相互竞争中此消彼长,最终以网络系统为标志的硅谷模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萨克森宁的研究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证资料。牛津大学的James Simmie在其《创新型城市》(Innovative Cities)一书中,选取斯图加特、米兰、阿姆斯特丹、巴黎和伦敦五个典型的欧洲城市,主要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对创新与集聚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构成要素方面的研究

英国的C.Landry在其代表作《The creative city》中提出了构成创新型城市动力机制的7要素: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的强烈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及上网机会。2005年,世界银行发表了关于“东亚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报告,其中提出了成为创新型城市的9大先决条件。美国Richard Florida教授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3T指标:技术、人才和包容度。

近年来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对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和讨论很多,如世界银行2003年发表的《创新亚洲:增长的前景》对创新型城市有所涉及。随后世界银行又在2005年发表了一份“东亚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报告,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成为创新型城市的先决条件,如:拥有优良的交通电信基础和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区;拥有充足的经营、文化、媒体、体育以及学术场所设施;拥有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拥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队伍;政府治理有效,服务高效;拥有多样化的文化事业基础设施服务;拥有多样化的、高质量的居住选择,等等。这是比较全面论述创新型城市的一个研究报告。

(三)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

在对几十个创新型城市进行考察和研究之后,国外学者提出了许多评价城市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主要可以分为硬件指标和软件指标,硬件指标主要包括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和私人企业研究部门的研发能力、信息和通信的可获得性、信息和交通设施、城市的综合教育系统等。软件指标表现在城市历史、城市危机感、城市的组织能力、市民的价值体系或生活方式,以及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等。

综合来看,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成果。但结合各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践来看,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仍落后于其实践建设,尤其是互动发展方面的研究。从方法方面来看,定性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定量分析和理论模型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尚属理论上的一个前沿领域,留下了较大的创新空间等待探索。

创新型城市建设与产业集群升级的互动

产业集群升级一般指集群中的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它不仅包括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权重的演化;产业结构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之间依次演变;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演化;产业结构从低加工水平向深加工水平的演变。

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是当前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受关注的问题。实践中一些大城市已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例如北京等城市的学术主导型模式、南京等城市的学产双驱型模式、上海等城市的产学互动型模式、深圳等地的产业主导型模式等,对于要素短缺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问题,目前已有学者开始关注。由于各个城市都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和资源优势,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应在明确创新型城市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实施差异化战略。但不论采用哪种建设模式,产业(集群)都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与产业集群升级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动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推动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发展,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互动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立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关注有关要素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和变化,主张构建良性互动发展模式。从现有研究成果及各地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来看,对创新型城市建设与产业集群升级互动发展方面的关注还相对较少。

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在地域相关、主体相关、目标相关、资源相关等诸多方面存在关联性,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当前许多地方政府的目标之一。因此,应加强产业集群升级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之间的互动机制问题研究。研究视角包括大学发展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自主知识产权与创新型城市的互动问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的互动发展、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型企业发展潜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等。

参考文献:

1.代明,王颖贤.创新型城市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1)

2.李红玲.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0(9)

3.胡树华,牟仁艳.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与发展战略[J].经济纵横,2006(8)

4.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

5.张治河,丁华,孙丽杰,周国华.创新型城市与产业创新系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

6.张文雷,姜照华,李苗苗.科技体制与创新型城市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6)

7.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8.石忆邵,卜海燕.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比较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1)

9.李琬,张玉利,胡望斌.创新型城市第四代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

10.宋河发,穆荣平.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3)

第2篇

城市如何进步,城市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城市规划来指导。当前环境保护规划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出现了很多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水资源问题、土壤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生物保护问题和矿物资源问题等。要想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就需要对城市建设合理规划、统筹部署。而当前却是城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呈异步发展的状态,人们过度追求高速的城市经济发展,最终不得不承受忽略城市环境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2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城市中的环境质量问题是环境保护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遵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指导方针进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造。首先乐观点来讲,城市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污染的水域、土壤和大气,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保证其不备污染。其次对于已经被污染的水域、土壤和大气进行科学治理,寻找其污染的可逆性,确保良性发展;(2)加强城市污染控制。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污染控制规划应作为环境保护规划的核心任务来实施。污染控制的对象要集中在生活、水域、空气、工业和农业等方面,把控制污染的发生发展的进程作为主要目的,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3)完善市政基础建设。市政基础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整合已有的环境保护措施、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已取得的成果、明确环境保护的目的。对当前的市政基础建设及其未来市政基础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规划和完善。

3环境保护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1)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规划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总体来讲城市建设规划包括对各项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整合及部署。环境保护规划对城市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其目的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确保城市农业、工业等领域的正常运转。城市建设规划体系中环境保护规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2)环境保护有利于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间接的影响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恶劣的环境会阻碍诸如招商引资、工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间接的影响主要指的是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艰巨的项目,成效在短时期内体现不出来,但其对于今后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他领域影响不了的;(3)环境保护反映城市经济发展前景。一个城市环境保护水平好不好能够很直接的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好的环境保护水平能够决定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差的环境保护水平也必然阻碍城市经济的进步。因此,环境保护完全有能力反映出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前景。

4确保环境保护规划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

(1)要跳出行政区划限制,统筹城市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应该没有地域的限制,然而从行政角度来讲,每个城市又都有自己的一套环境保护规划,这就使得环境保护与地域保护形成了矛盾。目前个城市在制定环境保护策略是往往秉持着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违背了科学规律。因此,我国在进行环境保护规划时应统筹规划,鼓励城市对内依据自身城市的特点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对外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联合周边城市共同打造城市群的环境保护体系,协同工作,促进经济共同发展;(2)弘扬环境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这个矛盾无法避免,我们需要找到这两者的平衡点,在尽可能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也就是说在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人鱼自然和谐发展的策略,注重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5环境保护规划发展总趋势

环境保护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研究手段与方法、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紧密结合、研究视野的开拓以及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的问题。(1)研究手段与方法更加先进。控制环境污染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要将技术手段渗透到环境科学领域之中。首先使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通过长期连续观察观测,总结实验结果,融合前沿科技,促进新兴学科不断出现;(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更加紧密。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规划虽各成体系,但又互为影响。两者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都要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二者良性发展;(3)研究视野更加开拓。目前环境保护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关注环境污染对生态的影响,而是将环境保护策略更多的关注污染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对于整个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影响。为了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要开拓视野,已发展的眼光进行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4)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环境治理已经从注重围绕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控制。各行各业均关注生态与环境保护,将绿色技术和设计融入各个领域;从产生生态与环境问题的驱动力角度采取措施,寻求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6结语

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每一个城市的管理者认真思考。环境保护在短期内可能没有明显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却能够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效益。

作者:赵永志 单位:齐齐哈尔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参考文献:

[1]郝晓涛.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4).

[2]葛红霞.浅析环境保护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

第3篇

【关键词】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项目建设和基础设备建设越来越多,是原有的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空气污染、水污染、固态废弃物污染等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

1 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态城市的概述

1.1 城市水土保持

城市水土保持就是采取多种措施,对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城市水土资源流失加以预防,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水土资源加以治理与在保护,以实现促进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城市水土保护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绿化和美化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及合理运用水土资源的等方面内容。

1.2 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是指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2】。生态城市建设内容涉及三方面:水土资源的切实有效的管理及运用、,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环境污染的治理、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1.3 两者之间的关系

城市水土保持中的绿色植被在防治水土流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的保护及合理运用是城市水土保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水资源的保护及运用,能够使城市形成一套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而生态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持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平衡,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与城市水土保护相辅相成【3】。

2 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

2.1 城市水土保持的研究起步晚

我国对城市水土保持的研究起步较晚,当前城市水土保持的仍处于最基础阶段,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大多是理论为主,具体的实践治理情况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

2.2 缺乏综合合理的规划

我国对城市水土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没有将其提至国土整治,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战略高度,没有对水土保护工作进行统一的科学的规划,多数城市水土保护社会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治理措施单一;注重工程及保水措施,轻视林草及排水措施的现象,影响了城市水土保护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进展。

2.3 缺乏专项资金

目前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水土保持实践中存在专项资金不足的情况,不能满足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开展的需要,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在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态城市建设中投入大量的资金存在着非常大的难度。

2.4.森林植被覆盖率低

植被覆盖率在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一种重要指标【4】。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较为滞后,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偏低,不利于水土的保持和水源的涵养。

2.5.城市降雨利用率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城市中的硬覆盖面积占到了绝对比例,雨水的渗入量极少,然而在绝大多数数的城市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对雨水的蓄存和利用给予足够的重视,雨水往往通过污水排水系统进行排出,造成了雨水资源的浪费。

3 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3.1 加强基础研究

应对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负责性进行充分认知,加大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土流失规律及因素的相关研究力度,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进行不断的摸索和探讨。同时,应该加强水体流动及联接、污水处理回用方式、城市水环境容量、人在水面、河流景观、蓄水洼地的布局及条件、观赏设施、水生动植物等水土资源保持治理工作的研究。

3.2 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

首先,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进行科学的划分【5】,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并严格的进行相关治理。对预防保护区进行规划中建立生态示范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构建城市生态经济系统;通过园林、建筑、自然景观等人为景观的建立,实现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建。加强重点监督区的切实管理,真实贯彻“三权”,在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城市建设中从源头抓起研究监督,确保开发建设单位如期完成水土保持的各项工作,严格依据水保法的明文规定而制定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审批,严厉打击而各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例如:随意倒垃圾。在进行重点治理区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对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急性综合考虑,做到全面与局部,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社会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比如:通过生态技术、物质循环技术、清洁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运用,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率;进行造林绿化规划,通过提高城市绿色植被的覆盖率,构建功能完备、结构合理、层次多样的绿色长廊、

3.3 加大投资力度

政府积极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的过程中,对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高瞻远瞩,统筹规划,将水保、环保、林业、城建等各部门工作协调处理,并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水土保持工作。

3.4 加强植被建设

植被的建设设计应该考虑防风固沙、城市景观生态学、耗水量小等方面,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对散生木、林网、林地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并将森林资源与水资源连为一体,构建林水一体化的森林生态系统。

3.5 城市雨水资源化

应该重视与水资源的重要性,进行雨水下渗、蓄存、再利用的相关工程建设。通过雨水的下渗及土壤的净化,减缓地下水水位下降的情况,可以利用蓄存的雨水资源进行厕所冲洗、绿地浇灌等。

参考文献

[1]闫胜利,高真伟,杨国利等.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城市建设[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4):162-163.

[2]戴荣福.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3]张华庚.浅谈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城市建设[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5):23-24.

第4篇

[中图分类号] F29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2-4-4

Key Policies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ity

Hu Minghui1 Wang Yuanyuan1 Shen Xiangdong2 Song Xianfeng3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2.He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Zhengzhou Henan 450003;

3.The Journal of Henan 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3 )

Abstract: City is a mark of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with good innovation endowment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is a breakthrough to take the lead in achieving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In the revolutionary proces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t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it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new progress and new feat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by deeply investigat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analyzes the new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from the policy level, and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from four aspects: optimizing policy design, innovating policy carrier, strengthening vertical communication, and enhancing horizontal cooperation.

Key words: innovative city; policy analysis; innovation driven

1 引言

十提出到2020年我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了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和《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对建设创新型河南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战略谋划和全面部署。这些政策规划结合河南省情和发展实际,针对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难题,积极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为河南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市是人类文明走向成熟的标志,不仅具有资源禀赋优势,而且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良好,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突破口。建设创新型河南,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城市既是引领者,也是主战场。从河南创新驱动发展实践看,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而且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是河南省重点软科学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在系统理论研究和深入解剖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对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重大政策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2 创新型城市提出及其在河南的新发展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在《经济发展理论》提出“创新”概念,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的永动机”。从研究进路看[1-3],“创新型城市”的英文表述有“Creative City”和“Innovative City”两种, 二者提法有相当多的共性, 都强调变革和革新, 倡导新的城市发展观。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Creative”更多地强调理念、创意和文化;“Innovative”则侧重于创新、革新之意,强调包含技术、人才和制度的综合变革。传统的发达国家更多地运用“Creative city”,表达“创意城市”的含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更多地用“Innovative City”,作为一种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驱动模式。我国对城市创新的探索始于20 世纪80 年代,最初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讨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城市规划方面的科学性问题[4]。到了90 年代中期,随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引入,国内的研究开始转向构筑创新体系方面[5]。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创新是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下提出的,全国部分创新资源禀赋较好的城市都提出“科教兴市”发展战略。

2.1 政策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2004年,国家科技部与安徽省“省部会商”中,依据合肥科学城的构想,把合肥命名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重点支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和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创新型城市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后,“创新型城市”作为完整的概念在国内正式出现,并很快成为地方政府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从创新型城市的宏观发展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科技部都极其重视创新型城市的政策规划、设计布局和试点推进[6-7]。2008年,深圳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受到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的肯定,利用“先行先试”政策,成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2010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科技部先后《关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宏观层面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从试点选择分析,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宏观指导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家科技部更强调科技体系机制创新,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目标在于加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从创新投入、产出、服务、环境四个方面评价创新型城市建设状况,支持措施主要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发改委把创新型城市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强调从宏观管理与调控着手,系统推进、整体布局、统筹指导,考核内容则涉及经济、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支持措施主要有:设立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发展创业投资基金,优先在创新型城市布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优先安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的重大项目以及支持创新型城市先行先试等政策。

2.2 河南省创新型城市新发展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作为全国重要农业大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城镇化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河南省要在2020年实现创新型河南建设总体目标。在中原经济区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下,郑州、洛阳、南阳先后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其中洛阳和南阳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创新型城市试点,郑州既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创新型城市试点,又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创新型城市试点。新乡等15个省辖市在发展规划中,均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新乡已被列入河南省重点培育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在县(市、区)层面,义马、巩义、偃师等36个县(市、区)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发展目标,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8]。

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地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枢纽位置,总结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对实现创新型河南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从发展现状和进展情况看,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在成功申报和有效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河南省有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创新型试点城市3个(洛阳、郑州、南阳),有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创新型试点城市1个(郑州),新乡正在努力申报国家科技部的创新型城市试点。从国家试点城市发展看,科技系统与发改系统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的协调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作为“双试点”的郑州,也没有能够实现双力齐驱和共同发力。

第二,省辖市普遍重视创新型城市创建,在理解上主要偏向科技创新层面。在河南省出台《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后,18个地级市相继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尽管国家发改委在创新型城市创建方面也配置了政策资源,但是我省发改委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地市级政府和领导极少从发展改革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三,县(市)政府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取决于地方财政实力。财政实力较强的县市(如义马、巩义、偃师)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财政实力较弱的县市,但是市辖区政府对创新型城市建设重视程度与财政实力关联性不强。由于缺失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政策和评价标准,县(市、区)级政府对创新型城市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并对创新型县(市、区)建设产生影响。

第四,省辖市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期望远大于对资源支持期望。由于省政府在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和方向后,没有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指南,地方基层在具体实践中陷入行动的集体失范,在一定意义上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自由探索的方式,已经影响到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此外,地方政府普遍存在著“榜样示范”的倾向,随着经济发展对上级政府资源支持的期望正在不断被削弱。

3 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基于河南实践分析

自河南省启动创新型河南建设以来,18个省辖市以及部分县(市、区)先后启动了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工作。2006年以来,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在取得显著进展和成绩的同时,在定位、战略、策略和政策方面也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3.1 目标定位问题

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城市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独具一格的城市气质和产业优势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传承区,各个省辖市在城市定位和产业特色方面存在趋同性,郑州、洛阳等中心城市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全省在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18个省辖市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还存在问题,主要有:在城市战略定位中,更多是从产业发展和资源优势角度考量,却忽视了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以及城市远景发展趋向在城市战略定位中的重要性;城市创新战略定位未能置入区域创新发展和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更多的要素反映时代特征和本地特色,却忽视了创新战略集成和城市未来发展需要;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中,更加强调制造业创新、产品创新和企业创新,却忽视了服务业创新、流程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在城市创新战略中的作用。

3.2 战略规划问题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特征的社会建设工程,需要科学的战略规划。从河南发展实践看,创新型城市战略规划编制在“横向”上缺乏区域合作和部门联合,在“纵向”上也缺乏全局考量和差异化定位。河南省创新型城市规划多数是科技部门独立主持完成,并且缺乏与相关部门协调和沟通,例如郑州获得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创新型城市试点,但在编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时也是分别制定的,两个部门在对同一问题求解中单独行动,并各自实施。现有创新型城市规划普遍忽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标杆体系,对创新型县(市、区)建设缺乏应有的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在企业自主创新支持规划中,缺乏系统的、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特别是没有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做专门政策规划支持。

3.3 实现策略问题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创新型城市是“科技进步与发展”问题还是“城市发展及其先进性建设”问题;二是在科技资源给定条件下,通过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如何处理“为”与“不为”以及“先为”和“后为”问题;三是科技创新促进城市建设中的产业遴选问题和城市建设路径选择问题。从河南的具体建设实践看,更多是从科技促进城市发展视角理解创新型城市建设,更多强调研发投入特别是财政投入,更多是从产业发展需求角度选择科技创新战略。这种一元化思维和实现策略已经影响到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带来了城市发展“大而不实,散而不强,结构单一”等问题,亟须通过“有形之手”进行引导。

3.4 政策设计问题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设计与制定方面,存在“一少”和“一多”问题,“为政策”的设计多,“对政策”的设计少,其负面影响是政策执行及其效果难以实现政策期望,政策执行效率不高,绩效受到严重影响。受行政管理体制制约,省级政府的政策创新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力不强,加上缺乏系统的考核标准和测度指标,地方政府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很多偏差,这在县(市、区)层面的政策设计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此外,现有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部门色彩显著,严重缺乏部门间和区域间合作的政策设计;政策的纵向条状特点突出,缺乏城市间的政策学习与设计合作。这些都需要通过优化政策设计来解决。

4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政策系统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政策问题确定与规划设计、政策载体建设与实施、政策沟通与执行、政策合作与绩效改进等四个方面。针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问题,以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具体实践为分析对象,对推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 优化政策规划与政策设计系统

在省级层面,统一发改、科技两部门关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并以科技部门为主,加强与城市发展相关部门的合作,制定统一的河南省创新型城市规划及相关政策;作为一种策略,建议尽快制定“河南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指标考核体系”,并以省直管县和经济强县作为试点城市首先推行;同时,加强省政府政策制定部门与试点县(市、区)联系,给予试点县(市、区)更多政策指导和帮助;对创新型河南有关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对省辖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及其经验做法进行调研,进而做好“对政策”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研究工作。

4.2 发展新型科研机构和创新服务业

对河南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进行绩效评估和现状调研,加强对新型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和对珠三角地区的实证调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河南新型科研机构发展;对创新服务业发展做专项研究,通过体制、机制、人员、资源、资本、政府职能和公共服务的政策改革与调整,加快发展河南省创新服务业,并在政策和制度方面做系统的安排。重视“问题导向”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更要重视以“结果导向”的政策绩效评估,组织力量研究河南实际问题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紧迫问题,对已有政策执行结果和行政活动进行客观的绩效评估。

4.3 通过纵向沟通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就是从省级层面规划和设计创新型城市相关政策;加强纵向联系,充分利用省直管县的机制对创新型县市建设与考核进行政策指导;加强“越界”合作,从“高铁化”视角确立城市发展战略,借力武汉、西安、南京、北京等辐射带动,与我省周边城市实现合作共赢;既要“自上而下”,更要“自下而上”,尊重县(市、区)甚至乡镇的创新,重视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公众参与,为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提供更多实现途径,推动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

4.4 通过横向合作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加强区域合作,避免地区主义,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在中原经济区甚至是中部地区形成新的城市圈和发展极,促进河南周边城市隆起发展,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中原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加强部门合作,避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部门主义,通过制定统一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相P部门之间形成共同利益,实现政策联盟,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减少政策制掣和政策冲突;整合科研力量,采取激励和约束措施促使更多研究力量重视对河南“地方问题”研究,特别是对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背景下河南发展的具体问题,突显理论研究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97-101.

[2] 胡树华,牟仁艳.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发展战略[J].经济纵横,2006(8):61-63.

[3] 许辉,杨洁明,罗奎,陶慧.境外创新型城市研究进展及启示[J].城市规划,2015(5):83-88.

[4] 陈曼青,张涛.创新型城市研究的历史追溯[J].当代经济,2016(6):123-125.

[5] 黄亮,杜德斌.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演进与反思[J].地理科学,2014(7):773-779.

[6] 陈潇潇,安同良.基于地方政府视角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比较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6(8):76-82.

第5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技术

智慧城市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利用更智慧、更全面、更有效、更快捷的应用将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城市的智慧化发展。

一、城市智慧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1.1智慧城市理论

智慧城市借助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发挥多中基础信息设施的优势,将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庞大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形成全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管理模式,构建新的城市形态。

1.2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社会发展中各种活动大多以独立项目的方式开展的,在城市智慧建设理论中,其将传统的工程项目的管理扩展到项目全生命周期,从构思开支,知道项目结束。完整的项目全生命周期包含以下几部分:项目的决策、实施以及使用和维护,不同阶段和过程之间均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智慧城市建设则是对这些联系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理顺城市发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满足多层次、多方位的个性化需求。

1.3精益建造理论

该理论的基础是生产管理理论,主要实施对象为城市建设中项目的各个过程,主要目标是在最短工期和最少资源,不牺牲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完成。精益建造理论来源于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流程管理和价值管理,主要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如何提高建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作时间等问题。

二、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智慧城市建设中所需要使用的技术较为复杂和多样,需要不同技术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1数据获取技术

现代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技术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数据存储的可能。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云的多种技术被提出和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这种信息处理和存储技术突破了传统技术的技术瓶颈,利用云端的高性能和大容量存储设备对城市发展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此外云计算相关技术的应用将不同类型、不同环境下的数据信息进行了整合,可以实现跨平台、跨领域的信息处理和存储,解决了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中存在的数据共享的问题。

2.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被称为人类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其可以在虚拟的信息和现实的物质之间建立统一规范的联系。首先物联网技术应用大量的传感器组成传感器网络,该网络主要用于对物体进行感知和信息获取;然后应用多种通信技术,典型的如RFID技术等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传递;最后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跨行业、跨领域、跨系统、跨应用的共享和互通。

2.3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保证。云计算将大量的分布的独立计算机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建成统一管理的云系统,在该系统环境下,多个硬件设备可以协同工作,按照资源需求对硬件能力进行分配,实现多种传统计算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功能。应用云计算平台可以对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多种状况、产生的多种信息、要求的多种处理功能进行合理解决和分配,充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

2.4数据挖掘技术

智慧城市智能化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庞大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繁杂没有规律,通常我们对于某一方面的研究只需要从数据池中提取我们感兴趣的数据即可。数据挖掘技术就是一种对大量数据按照个性化需求进行挖掘和分析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从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中挖掘出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信息机理知识,协助推动城市的智慧化演进。

三、总结

总之,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应用多种理论和技术,不仅是对城市产生巨大影响,还会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要武,吴宇迪.智慧建设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8)

[2]张永民.“智慧中国”关键技术的研究(上)[J].中国信息界,2012(1)

第6篇

[关键字]宜居城市 政府 作用

一、 宜居城市相关概念解析

(1)概念解析

宜居城市的概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渐渐产生的,是城市发展到工业化阶段的产物。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宜居城市强调适宜居住,是指居住环境良好的城市。广义的宜居城市则是指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充分,社会安定,文化氛围浓厚,交通便利,适于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2)理论研究进展

宜居城市相关理论萌芽于西方国家,它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而关于城市宜居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四个居住环境的基本理念。19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宜居城市研究组织的成立,宜居城市研究成为热点。到90年代,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人类的居住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时人们开始反思城市宜居性这一话题提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00以来,宜居城市研究开始关注公平和生活质量,以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生活和生态环境,温哥华,伦敦等城市开始将宜居性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宜居城市理论,但是宜居思想历史久远。古代城市强调城市与自然的结合,是受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城市的宜居意识都源于实践,并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到了近代,特别是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人居环境科学的兴起为宜居城市提供了理论指导,我国最早进行人居环境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学者是吴良镛先生。吴先生认为要借助科学的方法论,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从整体上予以探索和解决宜居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各自问题。2004年,北京市首先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口号,这是宜居城市首次在规划的层面上被提出。此后,宜居城市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使宜居城市成为理论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上海,青岛,杭州等也纷纷制定建设宜居城市的规划。

二、宜居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浅析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在关注经济的同时,对所居住城市的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城市生活的各个层面的高质量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政府又是城市发展与管理的主体,所以,宜居城市建设还需政府的导向作用。

(1)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第一,管理机构的设置要科学化,并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城市管理的对象既有繁简和复杂程度的不同, 管理机构的设置自然不能一律。大城市因为管理对象众多而复杂, 机构设置相应可以多些,分工可以细些, 中小城市就没有必要一律照搬。第二、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的领导和协调的机构。领导机构的任务, 除了负责领导城市管理, 还要制定统一的城市规划方案、避免多头管理,相互推责的现象,为着实现同一个目标而活动。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时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必备条件。随着宜居城市建设进程的发展,人们对于干净的水,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要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就必须在富裕百姓的同时,不断加强广告服务设施的建设,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科学规划城市交通

宜居城市必须要有完善,便利的交通体系,交通给城市带来的压力还要靠交通规划来解决,最终还是需要政府的力量。首先,宜居城市强调以人为本,所以要把城市中的人及其活动场所才作为交通规划中的核心。通过交通系统的统筹规划,提高交通系统的总体效率,实现城市与交通的均衡、协调发展。其次,要构建可持续的交通规划体系。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明确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概念。制定以满通需求,优化资源利用,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城市交通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刘语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0.6

[2]崔亚楠,郑潇蓉.国内外宜居城市研究进展与展望[J].山西建筑,2009.5

[3]余萍,喻亚静.关于创建宜居城市的几点思考[J].江西化工,2010.1

[4]李业锦,张文忠,田山川等.宜居城市的理论基础和评价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3

[5]董晓峰,杨保军.宜居城市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8.3

[6]郝之颖.对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从国际宜居城市竞赛谈宜居城市建设实践[J].国外城市规划,2006.2

[7]任致远.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J].城市发展研究,2005.12(4):33-36

[8]吴仁.温哥华概况[J].城市建设与规划,2005(4):25-27.

第7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杭州;旅游胜地;文化名城

1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大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造成我国的各种建设和建筑活动,其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有自己特色的建筑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各种建筑活动。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那么我们的建筑理论就会严重脱离实际,落后于实践活动,从而使得我们的城市建设出现千城一面,各种建筑活动出现跟风、重复建设等现象,从而不能体现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特色。只有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我们的城市建设才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的主要内容

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是根据中国近现代的建筑设计实践,结合中国古代的各种皇家园林等建筑,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所形成的一套建筑理论体系。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概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构图、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原理、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空间等等。总体来看,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的哲学层面,它主要研究建筑理论体系的主体是什么,也就是研究建筑理论的起源、构成和发展规律及一个地区的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哲学内容。

第二层次: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的社会行为学层面。它主要研究中国的建筑风格与中国各地气候、地形、河流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及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等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中国的各种建筑形式与各种建筑材料、结构色彩、人的主观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层次: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的核心层面,它主要总结归纳中国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部分都比较明确突出,具体包括中国的建筑构成、中国的建筑组合、中国的建筑形式构图、中国的各种建筑空间组织和各种建筑构架、中国的各种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中国各种建筑过程中的艺术处理及中国的建筑创作等。

3 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的主要特点

(一)城市建设特别注重绿色建设

城市建筑是一个国家各种建筑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历来都很重视城市的建筑建设。在这套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里,它明确要求要把中国的城市建筑和园林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那些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更要把自身的城市建设与自身的城市园林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同时验收,确实把城市园林建设摆在首要地位来抓。例如浙江省省会杭州的城市发展过程就说明这一点。杭州选址在浙江省中部偏北,杭州湾内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杭州,早在1953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提出围绕着绿色建设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把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作为杭州城市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使绿色成为杭州城市的主题,“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这是杭州的一大城市建筑特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杭州在今天已成为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

(二)建筑理论着重突出人地和谐,生态保护

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非常重视中国建筑要与自然相协调,与周围环境要和谐统一。杭州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城市建筑建设还是普通民居建设都是因地取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统一。因此在这套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指导下,杭州改变了原来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建设,形成了以自然和谐、旅游疗养等为主的城市整体规划,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杭州的生态环境,维持了杭州的生态平衡,减少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对杭州的影响。给杭州人创造一个生活方便,生态质量高的居住环境。

(三)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全球最多的人口。全国各地地域差异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和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杭州,在城市布局中,就是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塘)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统筹生活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城市总体建设的。在具体城市建设中,杭州市委就明确指出,在今后建设和规划城市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建设新的建筑空间环境,也要重视建设与杭州原有的建筑历史文化相结合,最大限度保留和发展杭州原有的地域民族文化,把杭州新的建筑文化和当地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今天,杭州已发展为全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我国建筑理论研究也在朝着有中国特色的这个方向发展,并且日益成熟,从上世纪70年代,通过借鉴外国优秀的建筑理论经验和保持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并在我国的各项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9

第8篇

关键词:城建档案工作 经济发展 城市建设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城建档案工作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抓好城建档案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在城建档案工作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加速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

一、概述城建档案

城建档案通常指的是一座城市在进行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等这一系列过程中产生的需要进行归档存储的图表、文字以及声像等文件资料形式。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城建档案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材料,是有关部门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管理、执法监管以及市场监管等行为的重要基础性依据,是处理突发事情、应对灾害,如地震、洪涝等的关键信息,同时还是进行工程建设、扩建改建、权益维护以及稽查审计的重要的有效证据及有效信息[1]。在开展城建档案工作时,主要是将城市建设作为中心,然后展开的有关档案管理工作,重点包括了档案收集与整理、统计、保护保存、鉴定以及对档案的开发利用等,这些工作是城乡在开展建设事业的过程中相对较为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相关条例《科技档案工作条例》中指出,每个城市都需要成立一些对城建档案进行专门管理的机构,尤其是对一些大中型的城市而言,则必须成立对应的城建档案馆,针对一些需要或者有价值进行长时间或永久保管的相关城市基本建设档案进行收集与保存[2]。根据相关要求,小城市与县城也都需要成立城建档案馆或者设置城建档案室,同时配有专门的管理档案的人员。

二、目前城建档案工作的情况

现阶段,我国已有80%县级单位的建设主管部门对城建档案室或档案馆进行了设置,很多大中型的城市都渐渐设有相应的城建档案馆,其主要的任务是收集和保存、提供和利用本地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建档案,很多城建档案机构均有着城建档案的管理处或者办公室的相应职能,能够对本地区城乡的建设档案有关工作进行一定的指导及监督,其构建出的工作模式即一个机构与两块牌子[3]。有些地方、部门、建设单位把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当作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性内容,将其纳入到了项目建设的管理规划以及相关工作流程、岗位的责任制内,城建档案工作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实现工作机制的创新,服务于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挑战可以说是机遇,而问题可以说是机会。必须把握住机会,促进解放思想,顺应时展潮流,构建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自主服务机制,推动城建档案工作的良好进步,使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获得更大成功。在发展城建档案工作时,必须立足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符合时展的需求,更好地为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服务。

(一)做好重大城建档案工作

在城建档案工作中,做好重大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强化收集重要的有关数据,把建设城建档案机构作为城市建设这个过程中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的信息中心,这相对来说较为关键。对重大的建设项目工程的档案工作实施开展全程的管理,也就是说将项目法人看作管理的重点与核心,将监理控制看作为重要的手段,将纳入合同看作管理的主要依据,在行政档案管理部门、城建档案相关部门、专门的主管部门、项目在设计至监理过程中各单位的多方面的参与下,是进行事前、中、后的全过程介入、控制、稽查以及把关验收的全新型、关键的建设项目的一种管理模式[4]。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城市的抗震救灾、突况以及反恐等工作的处理,各个城建档案馆或者档案室应该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城乡突况的预防及应对,即做好人防工程、地下管线建设、防洪工程以及关键建设等重要工程有关档案收集与管理;强化和政府应对突况以及公共安全机构的良好合作,对重要档案实施安全保存及备份;对紧急事态下重点工程档案受损恢复机制与利用机制进行建立与健全;强化对重点工程档案的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制定突发事件、灾害等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方案提供了科学、正确、及时的服务[5]。

(二)强化收集管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

城市建设的内容复杂多样,其中地下管线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地下管线是一座城市的神经,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建设管理。地下管线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其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2005年,由建设部颁发的有关城市地下管理工程档案管理的办法这一条例正式实施,相关的建设部门均需建立与健全相应的配套办法与政策,并纳入到行政审批这一环节,将该管理办法中已经规定的告知、查询、移交档案、竣工测量、动态档案管理、预验收以及责任等制度均纳入到施工、规划、备案等管理环节,构建了各个行业及相关各个部门之间的强化协调、紧密配合、共同分享资源、明确分工地下管线的档案信息的运行及管理机制,有效保证了地下管线的档案在进行信息移交时更为及时[6]。同时,凭借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管理的手段,构建城市信息化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在城市今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更为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从信息的收集保管型转变为信息服务型,开展信息化的城建档案工作

当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在实现战略转型,可以说当前的信息化建设由信息技术时期逐渐向资源时期进行转变,由基础设施的建设时期逐渐向深度使用时期转变,由粗放配置时期逐渐向集约经营时期转变,由数量建设时期逐渐向质量建设时期转变。在国家的信息资源中,档案是最为原生性和基础性的,档案部门的信息资源非常之广。从根本上看,可以说档案工作就是一项信息化的工作,基于我国当前信息工作逐渐向战略转型的大环境下,尤其是信息化的档案工作则需要对其原来存在的一些工作思想进行转变,不断将今后工作的重心向加速建设当前的信息化档案资源上进行转移,渐渐将档案工作信息资源关键性作用发挥出来。

(四)做好村镇建设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

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特别指出,要切实的将社会事业的发展重点及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心逐渐向农村进行转移,需要重点强化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对农村的道路、通信、水利等各项基础性设施加速进行建设,将全部力量进行集中,规定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基本完成我国覆盖的全部范围内大中型及重点小型水库的改造工作[7]。各地区相关的建设规划部门应强化和民政部门、档案部门以及农业部门的友好、科学合作,应该把村镇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对档案进行管理的一系列工作纳入到村镇建档工作及三农工作中去,并且,进一步将其纳入到村镇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管理、规划管理以及备案管理程序中,对村镇建设中档案的正确保存、收集及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保障。

四、结语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带给城建档案工作新的挑战和机会,要想实现我国城建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加速城建档案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只有顺应时展的趋势,才能促使城建档案工作不断的发展与壮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做好城建档案工作,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城市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平.浅谈城建档案工作的服务创新[J].兰台世界,2013(2).

[2]王锦清.论城建档案工作的服务创新[J].城建档案,2014(1).

[3]李英俏.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兰台世界,2013(2).

[4]柒智华.城建档案工作要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需要[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2(1).

[5]杨学红.析如何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6]李广星,赵静.浅析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对策与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6).

第9篇

关键词:市政供水管网;漏损;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8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性重要设施,对于保证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管道漏水问题屡见不鲜,市政供水管网还存在着闭水试验不达标的现象,究其原因一般为地表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管道受挤压,也有的是因为在管道施工时,接口处施工处理不合格,闭水端没有完全闭合,整体施工质量欠缺,从而导致管道渗漏。这是供水企业普遍存在和面对的难题,也是影响城市供水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市政供水管网漏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市政供水管网漏损的原因

1、管材选取

管材问题是影响市政供水管网漏损的首要因素。对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好选取不同材料的管道。比如钢铸铁管不耐腐蚀并且重量高,所以可以选取其作为热力或者压力给水管道的管材。选取合适的管材可以有效降低管网漏损概率,最近几年的管道施工设计中,塑料管材因重量小,耐腐蚀,安装简易等优势,已经被逐渐广泛应用起来。塑料管材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流体在其中流动的时候,由于内壁光滑所以摩阻系数很小,水头损失少,渗流水平会基本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程度。选用塑料管材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比同等情况下的水泥管道要省电百分之四十,施工简单,可以根据施工要求来进行管道定制,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由此可见,合适匹配的管材可以有效提高管道工程质量,减少管网漏损现象的发生。

2、管道工程施工问题

在市政供水管道工程施工中,一些容易出现的通病往往会严重影响管道工程质量,如管道位置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放置而出现偏移或者出现积水现象都会影响施工进度,没有严格封闭管材接口或者闭水端没有封闭完全、井体施工不达标都会影响管道施工质量,这不仅会引起管网漏损,而且对于后期的维修工作来说,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3、土体腐蚀性太强或者管材耐腐蚀性不够

土体中存在着各种性质的腐蚀物质,埋设在地下的管道在受到腐蚀作用的时候就会影响其输水能力,并且也会影响管道中的水质,甚至引发局部出现腐蚀孔,或者大面积的腐蚀之后直接爆管。因此对管材采取防腐蚀处理是极为重要的,尤其对于中小口径的钢管,如果内壁的防腐措施没有做好或者管壁太薄,会加重管道腐蚀,出现管道漏损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于产品质量越来越不过关的影响,逐渐严重。

4、管网改造不彻底

城市管网都是在日新变化中,旧管网因管材落后、腐蚀严重,一般都已经到了使用年限,或者设计参数达不到现代城建标准。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展,供水管网必将也会逐渐增大,出水厂的压力就会增大,导致旧管道难以负荷超强压力,爆管事件频繁发生。

二、市政供水管网漏损解决方法

市政供水管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漏损控制涉及到方方面面,应该针对出现漏损的原因,进行有效针对性解决。

1、管材选取

管材是影响漏损的首要因素,管材的选取至关重要。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政供水管网工程逐渐增多,各种新兴管材可供选择。在市政供水管网建设中,应该根据工程需要选取合适的管材,细分管道,优化组合,实现经济效益科学合理化。

一般来说,球墨铸铁管在新铺设管道的时候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管材,诸如PVC、PE等都是市面上常见的新兴管材。另一种广泛应用的管材是玻璃钢夹砂管,这是一种基于玻璃纤维加砂工艺管材,环向刚度大,管壁厚,可用作承压的地区的管道,同时承受内外压。虽然造价上费用较高,需要先垫付砂层基础,但是RPM有着极好的耐酸碱腐蚀性能,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管材,寿命比普通水泥管材要高很多,可以达到50年之久。可铺设化工用品管道,用以未来城市大口径管道铺设工程。

2、城市管网改造工程需加快进度

老旧管道在城市化建设中,应该改造彻底,对于到了年限的,应该坚决置换。为了避免就管道出现漏损现象,应该集中改造,为以后现代城市供水管道建设打下基础。

3、监督管道建设工程,提高施工质量

市政供水管道工程施工单位人员应该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责任意识,学习管道施工的优秀工程经验,提高施工质量。要落实责任意识,认识到管道工程的重要性,给水设施对于城市人民生活的重要性,除了培训专业技能,也要定期培训其警钟意识,知道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的后果,谨记责任。施工组织设计完成以后,要做好各项检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图纸、设计文件是否可行,现场条件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等都需要逐一落实。对于地下管道铺设需要预留预设的区域内容,需要在图纸上做详细标记,要检查用于管道工程中的水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落实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是管道安装完成之后,检查工程质量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一般在回填之前开展闭水试验,实验之前,要注意检查管道和井体的外观是否偏移、管道预挖沟槽内是否有积水,预留的孔洞是否封堵完全,管道端部的封堵板承载力要大于水压力,除了入口之外,管道在别的地方不存在水体流通能力。本着节约用水的理念,试验一般从上游进行,次第进行到下游。按照井体的距离进行带井试验,上游阶段水头没超过内壁时,水头在上游管顶内测两米处算;如果设计水头超过了管顶内壁,试验水头取设计水头多两米;如果试验水头超过了检查井的高度,则以检查井的高度为试验水头。

5、建设管网巡逻队伍

有效的巡逻检查可以减少管网漏损现象的发生,杜绝隐患。要尽量避免城市盲目施工对管网破坏,巡逻队伍应该及时同时施工方,注意对管网的保护。打击违章取水,私自用水行为。

综上所述,市政供水管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管材、土体腐蚀、施工质量等原因会引发管网漏损问题,各部门应该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今天,认识到供水管网工程的重要性,加强漏损控制,为城市基础性设施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汪明耀.市政供水管网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6).

[2]韩涛.市政供水管网漏水原因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3]周乾.市政供水管网的应急与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

[4]孟玮.城市供水管网测压点的优化布置及压力测量方法探究[J].科技视界,2012(26).

姓名:曹武林

性别:男

籍贯:安徽省天长市

出生年月:1980年8月

工作单位:龙泉水务(天长)有限公司

第10篇

关键词: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检测;探伤

在各类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钢结构是由钢结构和构件根据规范进行框架构形式的铰接、焊接、拼组而成且达到一定刚度的空间体系。由于钢结构具有轻质、可塑性强、抗拉抗压性能强、耐用强实且可拆卸回收再利用、组装等优点,在我国的各类钢结构工程中得到了直接而迅速地升华和发展,特别是在工、民用建筑领域中,深切受到认可和广泛地使用。因此,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钢结构的质量控制就极其重要,为了加强建筑钢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从钢结构工程焊缝质量检测方面,要深入、开拓、创新出焊缝质量检测和力学性能检测的管控技术,以提高当今建筑钢结构工程焊缝质量检测水平。

建筑钢结构质量控制工作手段、方式和方法主要依靠于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最常见的是建筑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检测技术,即可以通过计算、评价等方式,同时结合测试能力来验证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有效缺陷和缺陷所评定、设置的情况。

如何做好建筑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的管控工作,以下我们将针对两个要点进行分析:一. 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测试所存在的问题,二. 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测试的管控措施与应用对策。以下将对其进行了深一步分析。

一、 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测试所存在的问题

(一)检验方法不对,未按照图纸和质量技术要求执行

通常检测技术人员接到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的工作任务后,也不了解图纸和焊接质量等具体的技术要求,就贸然的根据自己的经验或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来执行部分内容,导致出具了不具备价值或价值不高的检测结果。

(二)技术人员专业知识薄弱

检测技术人员过于依靠于宏观的检测方法,例如:用肉眼进行宏观检测,而不用任何设备和仪器,仅凭肉眼是不能穿透工件或无法检查到工件内部的缺陷。如果能结合各种各样的专业检测设备或仪器,会急剧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缺乏技术应用管理和监督体制

一般检测人员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无法完全掌握,那么所有的检测手段不正常和设备仪器使用的不正确,检测的结果是不客观、不准确或不精确的。因此,只有建立检测人员培训、设备定期检查、校验和监督执行的体制,才能保证检测的目的和结果。

二、 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测试的管控措施与应用对策

(一) 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和执行程序

建立检测的作业规范、管理和执行程序,如:接到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的工作任务后,须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来执行,根据规定要求和图纸要求对焊缝焊接的质量等级进行分拣,再根据等级相对应的比例做超声波探伤和内部缺陷检查,对一些特殊要求的检测相关的一系列工艺要明确立文,按照规范进行执行。在日常检测工作中要严格按照作业规范,提前制作准备好相应K值探头的距离,即波幅曲线,在现场检测时能根据焊缝规格按照规范选用合适的探头进行探测、检测。

(二)结合检测项目的特征,加强评估、判定、控制

结合检测项目的特征,对于内部缺陷的性质,要定义出估判和缺陷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主要为分布在以下项目中,如:气孔、夹渣、未熔合、裂纹、未焊透等。其中未熔合的通常遇见的现象是由于探头平移时,波形状况较为平稳,两侧探测时,反射波的波幅不同,有时只能从其中一侧可以探测到。往往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坡口未清洁,焊速较快,电流过小或过大,焊条角度不对,电弧偏吹等引起的。一般是将坡口清洁干净、正确操作防止焊条焊偏,正确选用坡口和电流等。

(三)组织检测技术人员进行细节培训,增强检测技术人员的意识

组织检测技术人员进行细节培训,如:在能力检测、验证现场操作时,部分检测的探头移动区达不到直射法及一次反射法检测要求。在日常检测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一次反射法扫查区域进行现场操作,部分检测单位对“伪缺陷”的识别能力较差,对一次反射法识别缺陷的技能掌握不够,以致出现了缺陷误判情况。因此,检测技术人员应注意积累经验,检测技术部门的内部多进行检测技能的交流、研讨,增强检测技术人员的意识。对于检测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验证试验中好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工程实践中严格按照相关图纸、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开展技术性的检测工作,要不断积累经验,同时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检测技术服务能力。

三、 结语

在中国现阶段的钢结构工程中,钢结构的焊缝检测是尤为重要的环节,严格遵守各项要求进行检测,结合其他检测方法为辅助方法,作为综合判定达到准确判断的多渠道可靠性依据,加大了钢结构现场检验的管控力度,尤其是采用了规范技术检测的制度,对保障钢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及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常熟市东南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金元,朱惠芳.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检测浅谈[J].江苏建筑,2001(04).

[2]于毅.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检测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2).

[3]蔡宝迎.关于钢结构薄板焊缝超声波探伤的讨论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1).

[4]徐庆海.浅谈超声波探伤技术在钢结构焊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6).

[5]张敬源.浅论钢结构高层建筑的焊缝超声波探伤[J].无损探伤,2000(04).

[6]齐艳新,孟令迎,王忠玮.钢结构典型焊缝的超声波检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6).

[7]桑治国.浅谈超声波探伤在多层建筑钢结构焊缝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

[8]杜涛,崔士起,张秀芹,王凤平,李仰贤.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结果影响因素的介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07(04).

第11篇

关键词:园林施工 园林管理 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S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083-02

园林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诸多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调整自然风景园林景观与园林施工建设之间的不协调关系。该项目是一项综合性、持久性的工程,主要包括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施工、园林管理3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个环节相互关联又有其特点[1]。为了保证城市园林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将园林施工和园林管理等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最大程度上将园林建设的人文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发挥出来,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对较易出现问题的各个环节引起注意,并对现有的园林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完善,该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1 园林施工的关键要素

为了在城市园林工程施工及验收时能够有据可依,我国颁布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行业标准,遵照严格、规范审查通过的城市绿化工程规划图纸及相关文件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并在城市各项园林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发挥质量控制和全面的施工监管作用[2]。

1.1 施工前切实做好有关准备措施

根据城市的实际布局并结合绿化设计目的的基础上,再将绿化设计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复核,确保城市绿化工程的合理实施[3]。同时园林绿化设计者还要认真书写施工计划,并做好施工场地平整、给排水工程、定点放线等预备工作。实践证明,施工前做好全面周到的准备工作可使施工进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按园林绿化方案规范施工

所谓的城市绿化工程简单来说就是指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对施工地点栽种植物并呵护其成活,使植物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美化绿化城市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完善的城市绿化方案设计是园林工程的核心,脱离了设计,城市绿化工程的实施将无法进行顺利开展;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将会使整个设计理念偏离,最终不能取得满意的绿化效果[4]。施工人员与设计方案单位的密切联系、对设计理念的掌握情况、严格规范按图施工等方面均是园林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的重要前提。

1.3 提高园林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价值

对园林工程的进展要做到密切监督,根据施工的进度情况对现场进行详细调查,编制施工组织计划书,确定施工所涉及的各种材料需要量,落实施工进度,同时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有序、规范的进行,尽量缩短施工时间,保证绿化工程按照进度计划进行实施[5]。该要素在工期短、工程量大的重点施工项目中发挥着明显作用。尤其是在园林工程上开展招投标活动,更应强化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价值。另外,对整个工程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及每个工程组之间的联系,施工组织人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忽略园林管理组,要根据工程的实施进度计划,并按照时间顺序对各相关人员进行合理安排。

2 园林管理要素及其创新思路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主要是指在社会参与和其他部门的配合下,城市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的林地、绿地、风景区、公园和苗圃的依法建设、管理和养护[6]。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园林规划管理;(2)园林建设管理;(3)园林产权管理;(4)园林监督管理;(5)城市公园管理;(6)城市名木古树的管理。其中“艺术创造、质量管理、成本控制”是城市园林管理的3个关键要素。

2.1 艺术创造

园林施工的过程是一种艺术创造,园林绿化除了发挥其实用价值外,还需要体现其艺术价值。所以,园林项目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不论园林管理者以往从事何种职业,都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注重自己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多接触自然,留心自然景观,怀着景仰的心态向大自然学习;多关注周围的城市园林作品,怀着谦卑的心态多向他人学习,尽力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另外,在园林建设中,工匠队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巧妙且有意义的植物形象设计往往会给这座城市增光添彩,因此,园林管理者应该积极培养“能工巧匠”。

2.2 工程质量管理

任何一项工程的实施都以“质量第一”为原则。而一个园林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由园林的艺术寿命和持续的使用寿命两方面来评定的。因此,把握好园林工程质量,对城市绿化工程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首先园林管理者应根据国家法规法律的规定,完善各项相关管理制度,健全网络管理,以工程责任人为首要负责人,各部分工程在管理方面要逐渐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群管成网,专管成线,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

强化园林工程“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在高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对园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园林工艺以很难满足现在的各方面质量要求,因此,作为园林施工的管理者要积极推广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4种与时俱进的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减少工程成本及提高工程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 成本控制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园林工程不能只讲究艺术效果和工程质量,成本控制也是必须的。传统的工程成本管理其机制僵化、体制落后、素质低下,最终体现为园林工程成本增高、经济效益降低。针对传统园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滞后现象,园林工程管理者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并完善管理机制、形成人才竞争机制、强化员工的技术水平及道德素养、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园林工程项目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

3 结语

一座城市能够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进行持续发展,其合理的城市绿化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对其生存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因此,合理的园林施工及园林管理在目前的城市发展中显得相当重要。而全面的园林施工准备工作及合理的工程实施在城市绿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健全的园林管理体制在城市绿化工程管理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园林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园林管理中关键的“三要素”进行分析,并逐步完善,健全管理体制、提高工程效率、降低成本,最终实现园林工程的成本最低化和效益最大化,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城市的容貌,提高居民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志良.浅析园林施工及园林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4):166-167.

[2] 鲁娅敏,邢丽君.浅谈园林施工及园林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5):172-173.

[3] 刘炳河.浅析园林施工及园林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4):175-176.

[4] 刘瑞雄.简论园林施工及园林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137-138.

第12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 建设 问题 措施

1、导言

建设海绵城市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一场重大绿色变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城市提高生态治理和生态智慧水平,确保城市绿色宜居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安全型和人口均衡型社会,都突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价值意蕴。建设中将雨水作为城市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形式与研究对象,设计城市降雨过程控制与管理方案。

2、海d城市概念的提出及含义

我国的传统雨水处理观念是“快速集中,末端处理”视资源为灾害,这必然会引发“遇水必涝,逢旱必干”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海绵城市理念立足长远,不再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自然,而是尊重自然,向大自然学习采用“源头处理,分散集中”的方法,将雨水“渗”在原地涵养水源,“蓄”在原地方便调用。从2014年至今,我国政府连续出台了多部指示文件,为各地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区提供了理论指导,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市的“海绵化”进程,这也是我国继园林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等一系列政策引导的城市建设理念后出现的全新概念。我们要将雨水资源化,而不是迫不及待地将其排走,要考虑把有限的水资源截留下来,利用自然的力量去净化雨水,从而优化城市排水系统。无论如何“灰色”刚性的给排水系统已经暴露出了其严重的自身局限性,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城市水危机新一轮的关注和对传统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的反思。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雨洪及水环境的整治问题,在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指导以及学术领域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努力推动下,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3、海绵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3.1新旧观念的对抗

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不难发现,传统城市建设大都采用“以求应供”的模式,导致大量资源的不合理堆滞浪费。而海绵城市的建设模式却如它的名字一般,有弹性地“以供应求”。从根本上与传统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区别开来,也就使得大部分企业难以适应,从而成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阻碍。传统的城市雨洪管理建设设施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地面下纵横交错的下水道正是最好的体现。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发现:雨水直接变成了废水。事实上,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强,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的逐步稀缺,雨水――资源回收率及其低的天然水资源,是具有超能的创造力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效益,生态上带来的益处简直是国人的福音。所以,深入贯彻落实“海绵思想”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海绵思想,即有弹性的思想,以海绵城市为出发点,不拘泥与时代,不拘泥于生活。以此逐步构建生态和谐的社会。

3.2建设规划碎片化

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城市建设规划的碎片化就是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被提及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有些城市不注意或不善于对城市综合问题的梳理和把握,也没有制定科学系统的建设方案,仅停留在简单盲目地上一些支离破碎的项目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任南琪认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应该是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综合整治,而不是一个点一个点地进行治理,采取碎片化方式推进。海绵城市应该以自然为先导,以循环为关键,以功能为切入点。海绵城市建设并非“治水”“堵水”,而要与水为友,以水养人。

4、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4.1转变城市建设理念

变原有城市建设中只注重开发的强度而不注重生态环境转变为以生态环境约束城市开发建设的强度;转变原有城市生态环境单靠“治理”转变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统筹设计”的建设模式。从源头减少雨水的径流量,提高地表的渗透率;径流过程中设置滞留带延缓径流洪峰,从而降低降水的排量;对集蓄的雨水进行净化、治理,提高雨水的再生利用率;对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城市绿地、城市水面进行统筹设计,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

4.2创新海绵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

科学的体制机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起着规范化、制度化和定型化的作用。建设海绵城市不能简单地从工程技术层面去理解,而应该将其看作是涉及体制改革的重大系统工程,要着力破除旧体制,创设新体制,将生态技术与行政管理体制设计、管理部门的优化重组、管理文化创新等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复杂关系,在生态理性、生态智慧、生态制度、生态技术、生态文化等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合力中予以协同推进。第一,在整体性思维指导下整合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设海绵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自然界对城市的影响关系以及城市的生存空间规划、建设方式以及组织管理等诸多复杂性、交织性和系统性关系,需要破除条块分割各管一摊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注重加强城市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合作,消除要素不协调而阻碍城市有机体系统发展的各种因素。第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制度化。规划是为了使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能按预期目标有效实现而制定的计划。海绵城市建设应规划先行,而规划应制度化,杜绝主观性、随意性和短期性。要通过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专业技术人员设计、城市居民参与、可行性和不可行性的评估论证,从环境战略评价的高度科学编制规划,建立海绵城市空间规划体系,注重规划的连续性,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3加强海绵城市的规划、管理、控制及落实

海绵城市在建设之前,首先要明确海绵城市的总体规划与控制目标,制定实施原则与实施策略,规划重点实施区域,并将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落实至各项相关规划中。其次,海绵城市建设、修护的实施要通过相关规划予以落实。其要着重实施的规划包括:地块的规划、交通道路的规划、城市绿地的规划、城市水系统的规划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的沉淀与发展,如今已到了理论发展的攻坚阶段,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准确、高效地将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实践中吸取经验进一步升华完善理论,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的重点和难点,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衬映下,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也必然会使绿色生态家园在这个时代火树银花般精彩绽放。

参考文献

[1]方世南,戴仁璋.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01:88-92+99.

[2]刘严萍,王磊.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潜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7,0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