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7 15:4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术鉴赏学习心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美术模块教学模式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1999年成立,目前学校有教学班44个,学生2400多人,专职教师170人。学校本着“让学生各得其所地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将艺术定位为特色教育以促进学校发展。
在美术特色教育方面,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率先实施美术模块教学的课程改革与实验。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摸索,在推动模块教学课程实验中,能正确理解、深刻领会、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目标和要求,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校新课程美术教学目标和任务得以顺利实现。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们不仅对普通高中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实施美术模块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而且有效提高了学校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学校的美术高考年年都走在全市的前列,彰显了学校美术特色教育的成果与魅力。
一、设计富有学校特色的美术模块课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由9个学习模块构成,在9个模块中选一个模块,修习18个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高中学生必须修习3个学分。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美术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我校在3个学分中采取“1+2”的选择策略,即先选修“美术鉴赏”,以获得1个学分,再在其他系列内容中任意选修两个模块获得另外2个学分。下表是我校美术课程设置的方案:
备注 1.充分利用学校教学条件,注重整合学校教学资源与教室的条件,尽可能多提供学习模块。
2.课程开设既考虑高一年级选修美术,高二选修音乐课程的需要,同时也需要考虑部分学生高一至高三美术课程继续深入学习的需要。
1.在时间的安排上,保证每个学期安排18个课时给每一个教学模块。
2.在功能室的安排上,尽量调配好美术班的专业课和模块课教学的冲突。结合功能室的布局,根据学校现有可利用的资源,尽可能开设一些不用功能室的美术模块,如工艺中的剪纸、工艺制作、篆刻等模块。
3.课程的开设方面,结合专业教师自身的特长,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开设学生喜欢的课程,比如漫画、剪纸、国画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在班级的管理上,我们主要采取行政班教学的模式,这样既方便了管理,又避免了走班所带来的功能室短缺的问题。另外,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兴趣,采取了学生社团的形式走班教学,让学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美术模块。
二、加强资源配置,为模块教学提供保障
硬件方面,学校优先保障美术教学功能室的需求,安排了专用美术室作为美术教学及模块教学使用,为美术模块教学购买相应的器材设备。在版画方面提供了版画机及学生用的木板、刻刀等器材;在泥塑方面,购置了教学相关的转盘、泥巴等用具;在篆刻教学方面,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工具书、刻刀、石头等工具。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将逐步配齐所有必需的设备和器材,力求在三至五年内开设全部美术学习模块,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软件方面,学校制定了美术特色发展规划,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核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每年学校对美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进行考核,包括“四个一”,即一节公开课、现场写生一幅素描、一幅色彩和一幅速写作品,并进行评奖;每年举办美术教师个人创作作品展;定期组织美术教师外出写生、交流学习;美术教师创建个人工作室等相关提高美术教师专业技能的措施,加强软件的建设。教师们不仅美术基本功扎实,且各具特色,能开设相应的模块教学。
三、充分挖掘资源,有效实施模块教学
1.合理利用与开发高中美术课程资源
美术模块课程的开展由于受师资和设备条件的影响,在课程的设计上具有多样性和弹性。现阶段我校根据自己的师资状况和设备条件开设美术学习模块中的部分课程。在现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我校美术教师积极主动地利用和依靠本地资源,根据学生、学校和本土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创造,广开思路,发扬创造创新精神,尽可能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拓展、丰富教学模块,并寻找更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式进行教学。我校地处森林里的城市,草、竹、石、金属、塑料等各种废旧物品容易找到,教师就充分挖掘利用这种资源,开设了以综合材料为主的立体工艺制作课程。
2.创设艺术情境,拓展学生实践能力
依据学校创建人文校园、艺术校园、数字校园、安全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美术作品展示场所,结合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如宣传栏、海报设计、校园景观设计、走廊的壁饰美化等。同时,充分发挥好学校每年艺术周这个平台,对学生美术作品进行全方位展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服设计、会徽设计、艺术主题设计等,提高学生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此外,利用当地美术资源开展社团课外活动。通过这些平台,给学生以展示的空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模块选修课程中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空间。
3.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我校以走读生为主,几乎每个家庭都已经买了电脑,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在业余学习中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收集、整理视觉图像和相关的资料,拓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例如鼓励学生制作班级主页、个人主页,制作艺术贺卡,并利用互联网发表自己的作品写学习心得等。
四、探索合作、探究、自主的模块教学模式
如何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有实效,一直是我校美术教师研究的课题。
1.美术鉴赏教学。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较多的还是应用常规的讲授式教学。除此以外我们还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或者在讲述美术鉴赏的过程当中因地制宜地将当地的各种文化设施、展览场所和我们的美术鉴赏课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模式,即先让学生分组挑选教材上的课题,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然后根据课题创设个性化的课堂情境,学生可以扮演教师角色,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与学生互动交流,带动其他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自觉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技能、技法课传授方面。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合作互助构建多形式、多渠道的教学模式。
(1)书法、篆刻教学,对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民族审美意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书法、篆刻与其他美术模块教学相比,学生平时接触得不多,而且初学起来也很枯燥,在短时间内不容易看到明显的进步。针对这种状况,授课之前我们安排一至两节课讲一些基本常识,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的认识。然后尝试让学生刻出自己的姓名、生肖、格言等其感兴趣的东西,使其享受学习成果的乐趣。至于其他的一些技能,比如用笔、怎样创作、如何用刀、如何鉴赏、如何了解各种书体、各种字体的基本知识等,全部融入到具体的训练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并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学习书法、篆刻的兴趣。
(2)设计、工艺美术教学是领域里面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个科目。学校开设这个工艺课的教学,让学生制作出美化生活的工艺品,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周密思考、动手实践、团结协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专心、细致的良好习惯。在工艺课的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培养学生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如编织、剪纸、张贴和各种各样生活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这样的结合利用,通过学生灵巧的双手能够做到“变废为美、变废为宝”。
(3)绘画、雕塑教学模块。在绘画方面我们开设了素描、速写、版画和漫画的教学,让学生体验绘画品种的丰富、不同绘画门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的着眼点都是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版画的制作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有一丝不苟的态度,渐渐地培养了学生严谨处事的态度;在漫画题材的选择上面也主要偏向于人物,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或自己的家长、老师,把观察结果用一种夸张、变形的手法画下来,这样学生将体会到自己作品的快乐。雕塑的教学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大胆地动手体验,调动其创造性思维,把生活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建立多元开放的模块教学评价机制
1.在鉴赏课方面。评价主要就是符合教学实际,多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并通过学期末总结进行综合评定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2.在技法课方面。在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还采取了多元、开放、生态的评价机制。学生的作品,学校会定期在全校或全市展出,并让观众投票进行评价;也邀请家长和社会同行一起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被推荐或大家认为好的作品,在学校建立个人挡案,把作品留校收藏,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无论是欣赏还是技能操作课程,我们最后的评价方案从这几个角度来进行考核:学生的参与程度、作业的完成质量、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参与。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我校在美术模块课的教学上颇具特色,学生来上美术课没有压力和负担,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课堂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合作学习、动手制作能力以及课堂作业的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新课程、新教材仍处于实验阶段,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因此,我们会继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和创新,探索一条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课程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钱初熹《有关美术教育的新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3.3)
2.王大跟《从美术教育的“难度”与“深度”说开去》[J](《中国美术教育》2004.2)
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蓬勃发展。在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中,中国画教学由于学生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大多以临摹为主,摹本大多以美术教师自制,学生成绩评定以教师眼光作为标准,致使大部分学生觉得学习太难索然乏味,使他们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和美术表现潜能及由此引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被扼杀。不适合我国把了解中国美术被作为普通公民的一般素质要求。多年的国画教学实践还反映出这样的问题:一是表现在把国画的教与学局限在单纯的技法训练与照本临摹之中;二是缺乏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正确引导与培养,从而无法把握中国画造型法则和实践的应用;三是对中国画概念的误导与忽视,造成学生对中国画本质与内涵的模糊,从而使教学目的得不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这些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实施,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需要,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次要位置,课程的评价也缺乏全面性。
二、对国画临摹教学的再认识
人类的文化成果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而有所成就,任何一种创新发明都只能在吸收和借鉴前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而中国画是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成果,是人们观察世界,表现客观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的语言符号,笔墨之间饱涵着对生活的理解和情感,正如艺术理论家克里斯所指出的:“长期以来我们逐渐认识到,艺术不是产生于虚空,没有哪个艺术家与前辈和样式毫无关系……”
(一)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必由之路
临摹是中国画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掌握中国画本体规律的重要学习方法。清代董启运说:“初学欲知笔墨,须临古人,古人笔墨,规矩方圆之至也。”中国画的特点是“意象”造型,它不要求模拟现实,以实际不存在的线为造型手段,以阴阳、虚实、轻重等处理对象空间关系,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将这些具体方法归纳成程式。无论山水、花鸟、人物各画种都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思维、绘画模式和表现语汇。这些程式也就是中国画的特色,这是面对实景和人物模特写生的方法所不能代替的。要传承中国画的民族文化精神,就得要通过临摹这个途径,掌握传统的绘画语言和技巧及造型规律,领悟文化精神特质。
(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临摹
临摹是把学生引向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临贤习圣是启迪我们自身本原的智慧和光明,通过临摹又会将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不能用固有的知识结构简单应对学生,更不能完全用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代替学生具有丰富想象的思考。那么如何对学生的临摹学习作正确的引导?我觉得首先应从选择好的范本开始,宋人刘道淳在《圣朝画评》中说:“师学舍短”,也就是指临摹学习,必须有所选择,去短取长。二是采用临摹和鉴赏相结合,不能傻临,如唐志契所说“临摹最易,神气难传,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乃真临摹也。”因为临摹不仅仅是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也是整体上解决感受与理解传统绘画的过程,还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应把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体味,在临摹中,要学会比较,学会品味,学会分辨优劣雅俗,判断笔墨高下,领会笔墨与风格的关系,增强审美鉴赏能力,提高表达能力。三是临摹、观察、记忆和写生相结合,因为临摹不是目的,临摹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一种把握和表现现实的方法,并形成创新的基础。
三、国画临摹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坚持“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
我们的教学多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所以只有在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基础和能力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实施教学。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防止盲目的或单纯的教学。因势利导作为教学的指导原则,教师以自身的修养,对不同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智能结构和艺术修养等,能够全面性透视,并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他们自身发展的潜力优势,充分发挥个性,培养出独特艺术创造力,而不是改变学生的个性特点。
(二)充分利用“范画”在国画教学中的作用
因为教师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而教师“范画”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教师把作品进行分解、剖析和演示,在示范的过程中有重点地结合讲解,尤其中国画的墨色浓淡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予以详细的示范。学生经此直观感受之后才能加深体会,尔后引起学习兴趣与表现冲动,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三)形式技巧传授不能过于僵硬
形式技巧传授在中国画教学中虽然程式很强,但在向传统学习过程中,要从作品的精神上去领会和把握,不能用“硬性强化”的教学方法,而形式技巧的传授必须打破僵硬的概念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必须在激发学生兴趣基础上进行。
(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中职美术专业的学生,重视专业技能,打好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固然非常必要,但理论学习也是学习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艺术创作不仅要求高超的技能、技艺,还要求艺术创造,而创造是建立在思想的基础上的,思想则来源于理论学习。因此,中职美术学校的学生,在掌握美术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艺术理论,了解美学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艺术类中职学生来说,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美术基础训练和实践操作之后,他们对美的基本原则和常识,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艺术美也具备了一定的感知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专业的特点决定他们对艺术、对美有着比普通专业学生更为敏锐的感觉和独到的视觉观察能力。肤浅的、一般性的美学知识,他们在实践操作中,早已有了很感性的理解。因此,一般性的介绍艺术理论常识,就显得重复,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审美学习需求。这就决定教师必须以专业的态度对待美育课程,美育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以适当的深度和广度,去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否则,将会令他们听之索然无味,失去学习兴趣。
正是基于艺术学习中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美术类学生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中职美术学校开设美育课,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态度和课程安排等方面,都应比普通中职学校的美育课程给予更足够的重视,有更高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感美育课内容的丰富性和综合性,给美育教学造成很大的难度。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只有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美育课与欣赏课相结合
中职美术学校的美育课,是建立在学生对艺术、对美具备了一定的感性理解能力,有着较强的审美需求的基础上的。它要求教师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专业艺术理论的角度准确地讲解美学知识,尤其是艺术美的相关问题。引导他们了解艺术的发生、发展、种类及各艺术门类,进而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解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将美育课与欣赏课相结合,在美育课堂上,将艺术欣赏的内容融合进去。一方面简明准确地讲解艺术理论,同时通过具体作品展示,结合艺术史的故事性、情节性,通俗易懂地讲授艺术问题,让学生轻松地理解艺术美,在情和境中提升自己对美的认识。
例如讲授《绘画美》这一章节,其中关于绘画的含义、特点、要素、分类等基本问题,学生早已在绘画训练中充分地接触和理解,课堂上只需简要概括归纳,就可一笔带过。讲授本节时,笔者将授课内容作了延伸,把讲课重点放到了对中外绘画发展历程的介绍,中西方绘画艺术特点的比较,分析中西方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上;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中西方绘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展示给学生观看,辅以说明解释,帮助学生了解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从绘画的发展历史中,轻松地理解中西方绘画风格的不同是由于民族的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形成的,并体会到了艺术创作扎根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整节课避免了肤浅、重复,深深吸引着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美育课与专业特点的结合
中职学校的美育课,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懂得什么是美,学会如何欣赏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育课不能等同于普通文化课,要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变革,避免抽象、空洞、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才能达到其教学效果。
结合我校造型艺术的特性,笔者将美育课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适当调整了教学内容。如《艺术美》一章,是关于艺术各门类的介绍。备课时,针对我校专业设置的特点,笔者将教学侧重点放到造型艺术:绘画、雕塑、书法和摄影艺术的讲解介绍上,还补充了工艺美术、篆刻艺术和现代设计艺术等内容,其他艺术门类,如戏剧、舞蹈、音乐等,则只做简要介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每一门造型艺术学科,都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和图片,按其风格、类型或按其发展演变,整理制作成幻灯课件展示教学,鉴赏分析。学生从美育课堂上获得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丰富知识,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体会到艺术创作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加热爱所学专业。
我校地处工艺美术之乡――潮州。在美育课堂上,笔者特别为学生专门开辟一章,向他们介绍潮州工艺美术门类,把课堂镜头延伸到陈列馆、陶究所、实训基地等场所,参观优秀的地方工艺美术作品,探访作者艰辛的创作历程,了解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流程。在这些熟悉的本土艺术和艺术家的精品杰作中,学生感受了艺术的精妙,艺术创作的魅力,也感悟到艰辛的学习能带来成功的喜悦,更从中受到启迪,激发起他们对学好专业的欲望和热情,也让美育课堂变得更丰富、精彩。这些教学调整和扩充,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研室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三、美育课与艺术实践的结合
艺术类中职学生,由于技能起点较低,使他们只有通过勤学苦练,取得一技之长,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自然而然存在“重技能,p文化”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以自愿为原则,让学生将自己在各个学习阶段的实践习作整理制成网页或幻灯,放到美育课堂上,运用美术理论基础知识,总结学习心得和创作体会,谈谈自己对艺术、对美的理解,展开讨论。学生在互相学习和探讨中,从自身的学习历程中,感性地体会艺术美、感受艺术美、理解艺术美。既总结学习经验,又尝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创作问题,真正实现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结合,同时活跃了理论课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理论学习对艺术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自觉重视美育课。
四、美育课与德育的结合
早在上个世纪初,鲁迅先生就提出,美育可以辅翼道德。这是因为,艺术求美,艺术的美能唤起人类美好的情感,艺术能解决人的情感问题。美育课堂,正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感的途径之一。
中职技术学校学生所处文化氛围与大学生和高中生有较大差别,他们有个性,想象力丰富,但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原因,情绪易躁动,自制力较差。表现在学习上缺乏热情和耐性,生活上不能自信地面对困难,情感上不够宽容,有些职校学生甚至动不动打架斗殴。这些与他们情感的缺失有关。
一、素描课程现状分析
大多数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入学时没有美术基础,也从未接触过相关知识和训练,很多学生甚至连如何削铅笔、如何握笔都不知道,对素描的学习基本从零开始。此外,素描课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门艺术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由于新生入学时间较晚,加之军训、节假日等占用课时,素描课程最多只有约五十节,课时量略显不足。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意识到素描对其专业的重要意义,真正掌握素描的基本表现技法,理解结构与透视,并能够在专业学习中加以灵活运用,对于“零基础”的园林专业学生来说,无疑任务较重,压力较大。
二、素描课程结构设置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特色,在素描教学中的要求应与传统素描教学有所不同,需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合理安排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实施结构素描与全因素素描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在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同时,加强空间结构解析及表现技法训练。结构素描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主要强调物体的结构特征,较少甚至不考虑明暗、光影、质感等因素,相对全因素素描而言更具理性。在结构素描学习中,主要针对单个及组合几何形体和静物进行表现,通过着重描绘形体的前后空间关系,内部及被遮挡部分的结构,使学生学会以理性、立体的思维方式加以分析,理解透视关系,以及形体间的相互穿插,掌握以线条造型,感受不同形式线条的多种艺术表现力,能够做到虚实相生,井然有序。全因素素描即传统意义上的素描,以明暗、光影、体积、质感、空间等因素为重点,注重虚实层次变化及细节描绘,强调写实性与具象性,以期具有真实的光影感和立体感的视觉效果。在全因素素描学习中,通过对光影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明暗、质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意识,学会用黑白调子表现对象,排线造型讲究层次,加强对黑白灰关系及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充分感知到形体由单薄到丰满,体会画面的节奏与韵律美,进一步提升审美水平。两者侧重各不相同却又相通。结构素描重在培养理性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全因素素描重在培养感性意识、增强审美的能力,二者却又同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表现对象的能力。在素描教学中将结构素描与全因素素描二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做到感性与理性并存,既调动学生对空间结构的想象力,挖掘其创造性思维,又通过明暗色调变化训练,体会形式美感,强化学生的造型能力。经过一段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素描学习的目的和内涵。
三、素描课程教学方式
1.示范、多媒体教学
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而言,初学素描课程时会感觉困难、枯燥、没有信心。教师做范画可以使其快速、直观地理解素描到底是什么,该如何表现。从简单的几何形体入手,边示范边讲解,理论与技法并重,由浅入深,逐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消除其不安心理,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素描的信心。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单调、枯燥,以其信息量大、生动直观深受学生喜爱。在素描教学中也可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在写生课中穿插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具体。针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还可以让其观看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展示,包括园林、建筑艺术鉴赏等,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美学原理,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临摹、写生相结合
临摹优秀艺术作品,学习借鉴他人如何观察,如何发现美,如何表现美,是学习素描的重要方法之一。把临摹与观察结合起来,注重分析与研究,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临摹,而不单纯是为了临摹。写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造型能力的最好训练方法,由临摹到写生也是素描学习中一个循序渐进的必要过程,作为写生训练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写生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表现技法、创作规律等,大都可以通过临摹得以启发或快速解决。对于园林设计而言,对美的敏锐观察能力和捕捉能力更是离不开写生训练。从临摹到写生的整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又加强了学生概括表现能力,为其今后的园林设计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讲评互动
在讲评过程中,对于有进步、有创新的学生作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体验初步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习素描的信心。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以画展的形式定期组织同年级师生观摩,打破传统的“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模式,教师讲评与学生互评穿行,学生间也可畅所欲言,交流学习心得和感悟,调动学生学习素描的积极性,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四、结语
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
从时间范畴来看,文化的形式可以分为时尚文化和传统文化。“时尚是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表达人们对美的爱好和欣赏,是习俗的变动形态,而习俗则是时间的固定形态。”③在一定意义上,时尚和传统实际上就是个人衡量自身的尺度。传统指向过去,是对自我认同和集体认同的追溯和加固,而时尚指向未来,构建和融入新的认同。
音乐专业学生不一定是时尚的创造者,但他们总是时尚的追随者。一方面,由于他们所处的年龄特征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乐于搜索、尝试和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音乐及其表现方式在人们的印象之中总是与时尚相连,尤其是流行音乐,不仅表现时尚、创造时尚,而且引领时尚潮流,并以时尚文化的引导性和群体性来影响身处其中的学生。因此,音乐专业学生无论是服饰等外在的表现“时髦”,还是价值观念的“前卫”,都在一定程度上书写着“时尚”。舞台上,中国传统音乐曲目的现代演绎和电声配器,更是以时尚的元素激发了表演者的燃烧激情。当然,时尚不仅仅是新奇,在其背后推动着的是社会可见的或潜在的发展方向,并夹杂着不确定性和流变特征,从而引起追逐时尚者对“落伍”的集体焦虑。于是,又试图从历史中寻求平复的力量。一些学生开始着眼于从传统音乐经典中演绎现代意义,把传统文化融入时尚文化中;或者以现代精神重新解读传统经典,把时尚文化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寻找一种不落时代的厚重。“原生态”的“一夜飚红”,民俗性、地域性题材的作品在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中屡获佳绩,就是这种文化现象生动、有力的例证。
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
人类文化是世界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智慧创造之总和。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文明传承创造过程中,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经历了汉唐歌舞伎乐、宋元明清的戏曲音乐等发展阶段,形成了独特深厚的艺术传统,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与人文价值,既有“镂金错彩”之华美,也有“清水芙蓉”之淡雅,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宝藏,为音乐专业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足的养分。同时,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西方的和声、东方的调式、非洲的节奏、亚洲的程式曲式以及美洲的流行音乐技法等,都将成为音乐专业学生成长的基石。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欧洲音乐是先进的音乐,中国的传统音乐是落后的音乐”、“西方音乐是正统的,中国音乐是旁支的”等言论时有所闻。在许多学生的头脑中,缺乏对音乐文化“内应机制”的基本认知,总存在着“西为洋为雅、中为土为俗”的观念,似乎只有西方的、大型的、交响的才能代表“高水平”;在音乐教学中,一些学生只重视“西洋”作品,只重视“西洋乐器”的技能训练,往往认识了莫扎特、了解了贝多芬,却对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知之甚少。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就会像漂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的消失在国际文化之中。④”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傅聪的话也许可以给学生们以启发,他说他在演奏肖邦和德彪西的作品时,是“用东方人的思想感情在表达西方音乐”,是“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是“我的文化在说话”①,在尊重西方音乐作品完整性的同时并没忘记民族精神家园的艺术回归,从而使其更富有魅力。
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
现实文化就是我们能够在现实社会中感受到的文化;虚拟文化是指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在新的空间中存在的文化形式,因它与现实社会有着不同的特征和交往方式,从而使它具有独特的传播个性。“环境对于个体来说,太大太复杂,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来驾驭,人们一般了解的是经过重构的环境,而人们也是对重构的环境的刺激产生反应。”②网络的产生使这种重构从隐喻变成现实,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给每个人都提供了成为主角的可能,只要你谙熟网络规则和语言。对音乐专业学生来说,由此拓展了自己的另一个课堂、另一个舞台,呈现“秧歌锣鼓和键盘鼠标的和鸣”局面。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不仅延伸了学习的手段和方法,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源,欣赏音乐作品,交流学习心得,而且可以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赢得网民的认可和热捧,甚至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红人”,并可能被一些演艺机构所发现、包装和推介,从而实现从网络虚拟社会的“走红”转变为现实社会的成功。
音乐专业学生对文化方式的选择
文化世界的客观性基础不是自然的给定性和唯一性,而是与人的主体需要结构和对象的相互关系。文化方式在不同的维度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能在不同的方面满足音乐专业学生的个体多样需求。音乐专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以不同的文化方式从一个共同的文化资源库中得到灵感和文化养分,又以各自的方式进行消化和吸收,正是个体的多样需求和满足汇集成为群体对文化选择的特点和趋势。从总体上看,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都是学生心中的期许,其影响力难分高下,他们摇摆于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既拒绝不了大众文化的名利场,又期待能贴上精英文化的社会标签。就现实文化和虚拟文化来说,因为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学生可以肆意潇洒自己的专业才华,但也因为虚拟性,他们当中真正把网络当舞台的人不多,因其专业能力而在网络走红并赢得现实声誉的例子更少。所以,现实文化的影响力超过了虚拟文化,尽管后者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赢得“围观”和“眼球”,但对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他们并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停驻其中。就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而言,专业、专长的不同使他们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差异,与民族音乐有关的学生把艺术触角伸向广袤的民间和深远的历史长河,汲取中华民族音乐的精髓,经常对中国传统经典乐曲、歌曲重新演绎,总是能够让人们沉浸在民族音乐回旋的旋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表演的曼妙;与外国音乐有关的学生同样浸润在相关经典作品中,执着于艺术的追求和探索,以良好的音乐技巧和表现方式,为人们带来异域的色彩和迥异的风格,拓宽了眼界,拓展了素养,成为感受多样世界的一个视角。再者就是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由于专业的特征,他们对时尚文化保持近距离的关注,并具有独特的理解和表达,其影响力更大更直接,但他们也不否定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是他们成长的社会底色,他们可以不选择民族音乐,但绝不可能拒绝传统文化。
当然,学生对文化形式的选择不是单一的、线性的,往往是复合的、网状的,呈现复杂的交织结构,也因为学习的计算方式和文化方式的不可通约,在此难以对各种文化选择组合及其影响力进行一一排序,只能做一个总体大致判断:首先,现实的、时尚的、大众的或精英的文化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成长具有最大的影响力。其次,民族的、外来的文化在作品、技能等方面各有优势,各自的影响程度在音乐专业不同方向、特长的学生身上留下的深度和广度会有所不同,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各自的文化倾向和视角,其影响力的排序是不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作为文化方式混合体的学生最有可能有所创新。他们既是本民族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外来文化的受益者,是多元文化的混血儿,可以站在一个特殊的高度,在人类音乐文化的丛林里自由出入,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探索新的道路。再次,中国文化、传统文化是学生成长的社会底色,对音乐专业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客观的、不可忽视的。最后,虚拟文化对音乐专业学生成长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其增长趋势不容小觑。当然,如果各种文化方式过度缺乏整合性,可能给学生造成无法忍受的压力,甚至动摇专业心理的稳定性。由此可以发现,文化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自发的、潜移默化的,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而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是自觉的、显在的,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要通过学校教育的自觉来矫正和引导文化方式的自发影响。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也是文化的载体,要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增强文化引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课程改革:对文化方式影响的回应
“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①文化方式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影响同样指向认同这一基本功能,它“不仅是原有价值体系、心理定势、思维方式的解构,也是新的观念、思想、规则的建构;是传统惯性的消解,也是传统精华的重铸;是社会生活的变革,也是人身心的新生,从而实现文化系统模式的革命与转型”②。高校有责任和必要从文化哲学这个“塔尖”高度出发,主动思考和应对文化方式的变化和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做到既吸收、融合,又过滤、隔离,既能适应,又能坚守,从而促进音乐专业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一)课程改革要坚持学校教育的独立品格,增强对文化方式影响的引领力度
对于个体而言,大量的科学知识、文化观念、文化价值、人文素养、道德规范、人生态度、世界观等文化内涵的传承主要依赖学校和社会的自觉的文化传承渠道和个体的自觉的学习过程。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和就业导向的教育倾向下,高校作为精神文化的花园、智慧的中心,应该思考文化方式的发展变化和对学生影响的演进,适时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背景上来理解,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来寻找课程的意义。”
③既要“把课程视为价值负载的文本”进行价值解读,也要“着眼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开发”,还要“着眼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④,发挥课程在音乐专业人才发展中的本质、核心作用。课程从属于教育,它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⑤。要重新审视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构建合理的音乐课程结构,发挥音乐教育特有的人文魅力。在音乐课程改革中,首先要明确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规格的人才,以此来整合相关联的学科,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系。一方面,通过课程体系来引领、调适和矫正影响学生的文化方式,培养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有情趣的、能鉴赏和创作音乐的、并具有表现音乐情感能力的、具有音乐所独有的人文涵养的人。另一方面,通过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对文化方式产生影响、引领甚至引导文化变迁和文化进化,以高校的教育努力为音乐文化增加新的基因,为社会文化资源的积累和丰富做出贡献。
(二)增加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增强对文化方式影响的融合韧性
综合是哲学的系统思维方式。音乐学习是一种多种感知渠道的协同活动,开放感知的渠道越多,对特定对象把握就越全面、越精确、越丰富、越深刻。要加强音乐课程改革的横向联合与协作,形成推进音乐专业学生成长的完整的的支持体系。一是拓宽音乐与舞蹈、文学、戏曲、美术的相互促进,要保证它们在课程体系中的应有位置和真正实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旎,谓之乐。”(《乐记乐本》)因此,诗、歌、乐、舞常常是结为一体的,它们共同为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而联合作用。然而在音乐专业的大学课程中,却鲜有这些与音乐相关的姊妹艺术的影子,或形同虚设,或课时少得不能再少。二是注重弘扬民族音乐与理解多元文化的相辅相成,实现“弘扬民族音乐”与“理解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中,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等概论式的设置和讲授,让这些课程真正动起来,鲜活起来,学生不仅要认识它们,还要体验它们,让多元音乐与学生的灵魂接触。
在关注本国家、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从多元文化视角来教授音乐,让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的音乐文化,获得更多的音乐审美体验,从而也获得更多的音乐创作源泉,扩展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学会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专业发展能力,也使音乐教育成为音乐文化传承活动中有着深刻民族底蕴的又有多元理解的音乐文化形式,从而使学生获得甄别、引领文化的能力。三是地方音乐真正进课程。地方音乐是我们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源泉,高校本应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提供给学生更丰富多彩的音乐样本,而不是单一的音调和色彩。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常把地方音乐留在采风时,留在研究中,留在录音录像中,成为历史的定格而没有传承,以至自生自灭。这是课程改革中要注意改变的现象,要让学生到民间去感受音乐、学习音乐、表达音乐、传递音乐。
(三)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属性,增强对文化方式影响的现实反哺
社会学家斯特赖克认为,“人类社会行为是被周围﹙物质的和社会的﹚环境方方面面的象征性称呼所组织的。其中,最重要的称呼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占位置的象征符号及关联的意义。个体有了称呼,就会产生如何行动的预期。”①因为专业的身份和背景,人们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反哺行为有着更多、更加直接的期待。在深化音乐专业课程改革中,要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属性和特征,打造学生过硬的专业能力,增强专业的社会嵌入性,实现专业技能对现实文化的有力反哺。一是突出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加大音乐专业课程的整合力度,形成以综合模块为主的教学体系,如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与名作赏析、音乐表演技能课程与教学、音乐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音乐作曲理论与现代科技技术、音乐与相关艺术等,在分科的前提下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统合与沟通,打造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为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是着力打造应用能力。改变音乐专业的惟智主义知识观,在关注学科基础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突出实际应用,加强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综合。如将钢琴课训练成果融合于即兴伴奏的学习中,合唱指挥应侧重解决如何指挥、如何训练合唱队的应用知识等,服务于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活跃。三是体现课程改革服务地方音乐发展的功能。如泉州南音作为闽南语系的传统音乐,被誉为传统音乐珍贵的“活化石”、“东方音乐皇冠的明珠”,是至今存活着的华夏古老乐种之一。相关高校的音乐专业改革应该对此有所服务,有所作为。四是要适度满足青年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发展需求。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课或公共选修课,将流行音乐做为一部分授课内容出现,以专业的视野评析流行音乐,解读流行音乐,给学生选择的视角和理由,教会学生演绎的技巧与要旨,从而促进学生提升对时尚的领悟能力、感受能力,在愉悦中接受教育,在追求时尚中引领方向。